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9个重点轻松看懂行业研报|手把手读研报相川

9个重点轻松看懂行业研报|手把手读研报

大家好,我是犀利君。经过前面几篇文章的打底,相信大家对研报已经不陌生了。下面我们还是直接拿一份研报,看里面都写了些啥。我找了一份行业深度研报,大概有33页,页数不少。我们就以它为范本,看看行业研报的大致结构,以及每个部分有哪些重点。具体研报名称参考下文,你可以在慧博或萝卜投研上查找PDF文件。01研报第1页,有哪些信息?首先,我们打开研报第1页:开头先看几个简单信息——1)机构名称“国元证券”。2)发布时间“2020年7月26日”,显示最近一个月写的。3)报告标题,告诉你这是一份“空调行业”的报告。眼尖的朋友会发现一个疑问,这里的“耐用消费品与服装”是指什么行业?查了一下,这个是中证指数行业二级分类,和之前提到的申万行业分类不同。个人觉得这个二级分类有点泛(把卖空调的和卖服装的放一起),而申万是把“家用电器”单独列为一级分类。“中性|维持”是指行业评级,最后1页会有具体解释,这里暂且略过。然后看研报的右边列,一般是长这样:4)过去一年市场行情:耐用消费品与服装行业和沪深300指数,两个过去1年涨幅大致在17%左右;分时间段看,行业之前的走势强于市场,但是最近几个月被沪深300超过。当然,这个行业走势并不完全反映空调行业的情况,只能作为参考。5)相关研究报告:一般是同主题的关联研报,思路上有延续性,感兴趣可以找来看看,对你理解这篇研报可能有帮助。6)报告作者:分析师的个人信息。再看中间的摘要部分——7)“报告要点”、“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通常是正文内容的浓缩版。*这部分建议先粗看一遍,不理解没关系,可以直接看正文,回头再来仔细读,这样效果会好一些。8)最底下列出了同行业公司,对普通人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实用的信息。这份报告列了2个重点公司,如果想了解空调行业其他的上市公司,还要再去其他研报里找找:02先看图片、再看正文,体验可能会更佳接着,我们翻到研报第2页:目录部分,相当于是摘要部分的简化,也是正文的写作框架,扫一眼了解大概。接下来进入到正文,我们主要看一下包含哪些内容,专业的分析暂不涉及。一般来说,正文都是图文形式,一大段文字,再配一张或几张图片。像这份研报,正文基本就是下面这种,信息密度很大,看起来很有压力:不过你看那些科普类短视频,基本就是影像、图片或特效动画,再配上文字旁白,可视化地学习知识,感觉也不累;我们看研报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就想象自己是在看视频:先看图片,再去“脑补”文字或数据等,阅读体验可能会好一些。另外要注意,图片下面都会注明“数据来源”。我看了一下,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产业在线,欧睿咨询等,来源都很权威,不是官方数据就是行业数据,少数来自咨询公司。假如把一篇研报比作一座大厦,数据信息就像是砖头瓦片,是建造大厦的基础;一篇分析文章,如果没有数据或者数据来源有问题,那么写得再好也是空谈。正文最后是“投资建议”,作者这里下了结论:1)行业空间将扩大;2)行业龙头等企业将会收益(至于这个结论对不对,需要你根据文中的数据和逻辑去验证)最后一部分是“风险提示”,这段可以理解为作者的“免责声明”——我的结论不一定对,要是错了,多半是因为这几个原因……03为啥国内研报很少有负面评级?翻到最后一页,显示“投资评级”,行业评级有3个——推荐、中性、回避:这份报告标的是“中性”,意思是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介于市场指数±10%之间。且不说这个行业指数和空调行业有多大关系,它的评级主要基于对指数未来走势的“预测”,主观成分比较大。很多朋友读研报,会发现结尾千篇一律是“推荐”“买入”,几乎很少见到“卖出”,觉得很费解。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画面:某分析师连夜写出一份报告,投资评级是“买入”,基金经理看了说,好我买。后来该行业的股票上涨了,基金经理赚到了钱,分析师所在券商也能分一杯羹;同样一个人熬夜写报告,投资评级是“卖出”,基金经理看完说,好我不买了,结果前面白熬夜了……所以,从利益的角度看,“卖出”评级对他没有任何好处,如果他觉得行业或公司不好,大可以不写;另外,从人情的角度看,给“卖出”评级,也容易得罪上市公司。毕竟分析师经常要去上市公司调研,平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面子总是要给的~总之,我个人觉得,投资评级的参考价值不太大,不看也罢。最后梳理一下框架——第1页:券商/分析师、行业分类、相关研报、报告摘要、同行业公司……第2页起:目录、正文(文字+图片)、投资建议(结论)、风险提示(免责声明)最后1页:投资评级说明除了投资评级,其他9个要点都值得关注。以上就是一份行业研报的大致结构,希望对你有帮助,下次再看到这类研报,会感觉熟悉些。有了行业研报的基础,下次我再找一份公司研报,解读一下它的结构,顺便再分享几个阅读研报的技巧,感兴趣的点击【赞】,你的支持是我坚持的动力~本文首发简七读财(ID:jane7cai)每天一个理财小知识,让理财更简单,人生更自由。*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蔡邕

投资十年,阅读上万份研报,我掌握了投资研究的超级武器

投资就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建立模型,得出结论的一个信息流过程。作为一个散户精力有限,一般来说只能掌握特定的投资方法,有人研究周期股,有人研究龙头股,有人研究消费股。要想扩大自己的投资疆域,就必须有利器才行。我在投资中最常用的信息来源有:财务报表、研报、在某公司(领域)有深度研究的大V以及公司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官网)等。怎么阅读财务报表已经反复讲过,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怎么阅读研报。研报的阅读我常用的有两个渠道,一个是慧博,一个是萝卜投研,前者内容丰富,功能强大,归类细致,后者智能化检索能力超强,常有意外之喜。如图是慧博的界面,在左上角我们看到研报分类,我常用的是深度行业报告、深度公司报告、精选研报和系列专题。其他一些定制的服务,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研报的分类有宏观研究、俗话说伟大的公司都是时代的公司,宏观研究就是讨论时代的整体面貌的,诸如经济政策、经济指标等等。很多大牛喜欢讨论国家大事,比如供给侧改革、房地产调控、国企改革等,都属于此类。债券研究一般股民都不怎么关心,我有时候会去看一下,看看债券市场的规模、成本等,如果大家仔细研究恒大的负债结构、规模和成本后,就会对该企业近期开展的降价促销有深刻的理解,如果再结合宏观研究,对经济整体的运行趋势就了然于胸了。策略研究,这个很好理解,了解了经济大势后就可以定策略了,比如18年的新能源补贴轰轰烈烈,那策略就是搞新能源,今年疫情严重,医药股,诸如此类。行业研究和企业研究就接地气了,涉及到具体的投资标的了,如果定了买医药行业,那么是买疫苗行业呢还是医药服务呢,或者互联网大健康?然后具体买那个企业,什么价格区间操作等等,这是我们股民接触最多的投资研报了。这五类研报之外,还有一些异类的报告,比如金融工程、公司调研等等,都是小类。在研报分类的基础上,阅读研报的第一步是寻找研报,信息爆炸的今天,研报也不例外,慧博每天新研报几千份,怎么可能全看?大富翁这种常年看研报的,平均一天也就是六七份,一个半小时左右。除非你是职业投资,斗则一定要慎重选择阅读范围。我们还要明白,在研报的整体中大约90%以上都是垃圾,和任何行业一样,大家不必大惊小怪。很多自媒体的账号,每天写一个企业的深度分析和投资建议,也是垃圾堆,这个正常想一下就明白了。一方面很多研究质量不高,另一方面很多研究的重复率很高,所以我建议对于点评类的研报基本上不需要看了,比如业绩点评、事件点评等,页数一般在十页以下的,这些分析也都是研究所的实习生写的,水平也就那样,还不如上雪球看大V点评。我们一般看的是深度研报,包括行业深度研报、企业深度研报和系列报告三类。如图是我在系列研报中输入关键字"白酒"的检索结果,这个分析同时也是行业深度研究,但不是一篇一篇独立的研报,而是某个主题的深度研报系列,对于我们深度理解相关企业和公司大有帮助。阅读研报,我们是在干什么呢?主要有两个:数据和模型、逻辑。很多人以为我们看研报是寻找买点和卖点,不是的,研报的投资结论是不可信的,这个不可信指的是有时候对,有时候错,所以可以参考,但是需要自己独立分析,自主判断,而不是盲目依赖。数据和模型是投资的基础,但是作为散户,有些数据是需要付费的,有些数据是我们拿不到的,有些数据整理起来工程浩大,借助券商有研究员免费给我们打工,很容易得到。类似的行业空间、企业的市场占比、上下游的联动、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公司的股权结构等,这些客观的信息都是我们看研报的重要目的。部分研报因为研究员素质低,或者能力不足,出现互相抄袭或者把基本数据搞错的,也能看到,但是不多,在相关的深度研报中我们姑且认为数据可信。看完数据后,我们可以借鉴研报的模型和逻辑,看看在数据的基础上,研究院对于未来的发展是如何分析的,对于企业的价值是怎么判断的,这些分析和模型不一定对,但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券商作为投资的专业机构,其分析的角度和逻辑推理,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补充个人思考的不足,都大有好处。当然,在长期的市场发展中,不同的研究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的研究方向。比如保险行业的研究,可以多看看童成墩的分析,食品饮料行业多看杨勇胜,朱卫华,建材行业多看看鲍雁辛等等,这些资深研究员在各自行业中都享有盛誉,时间证明了其能力。研究的阅读应该是投资者的一项长期工作,如果打算对某个公司进行研究并有投资计划,一般情况我都会下载近三到五年所有的相关深度研报进行阅读,其实也不多,常见的就是十几份到五十份之间,没见过100份以上的。这么多研究只需要前面三五份认真阅读,做好信息的归类,我一般是按照四个角度分类:宏观逻辑,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消费者特征、政策的影响及变化方向;行业分析,包括行业竞争格局、上下游的关系、行业的关键变量、行业规模、行业属性(产品是不是标准化、好运输吗?好储存吗?等等);企业分析,包括商业模式、竞争力、股权结构、企业文化、产品结构等;财务信息,包括数据的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关键指标的深度分析等。信息分类的好处是你会发现,很多内容都是重复的,如果第一篇研报需要半小时,可能第六份研报只需要六分钟,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重点是想,为什么大家都这么想?为什么这家券商的想法不同?谁的数据对,谁的逻辑有问题?这样才是一个深度研报的深度阅读方法。有一类的研报很有意思需要单独讲讲,那就是复盘类。比如招商证券杨勇胜的研报《十五年复盘暨展望:名酒复兴标杆,再续蓝色传奇》、方正证券的《海螺水泥系列二:深度复盘,水泥龙头的往昔与未来》等,这些研报的价值极大,穿越历史,以上帝视角为我们讲述了企业的过去和现在,投资人可以深度理解企业的基因,想想,企业当初为什么这么做?企业的成功是必然还是偶然?当初成功的要素现在还在吗,还起作用吗?这对于一个散户建立自己的能力圈非常重要。这些年来我阅读了上万份研报,自己写的深度分析也有上百篇,每一篇都耗时耗力,受到了大量网友的认可,这里我把自己分析企业的模板和大家做一个分享。一、行业分析行业的规模、行业的持续性(比如单纯的录音机行业已经接近于消失了)、行业的发展潜力、行业的竞争格局、行业的关键变量、行业的产品属性、行业的发展阶段、行业的政策影响、产业的上下游关系等等。二、企业分析1、 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工商登记资料、历史沿革、组织机构、股权结构、控股股东等。2、 管理团队,包括履历介绍、薪酬体系、激励措施等,3、 产品和服务,包括产品性能、生产和销售情况、库存情况、地域分布、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新品研发等4、 市场,包括供应链、竞争对手、销售渠道、定价能力、市场占有率等5、 发展战略,包括企业的商业模式、经营理念、企业定位、发展战略、发展目标、销售策略等。6、 风险分析,包括政策、市场、财务、管理、跨维打击、执行力等。三、财务分析与估值财务分析包括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分析财务报表、纳税分析、会计科目分析、经营效率分析、现金流分析、融资结构分析、财务风险分析等。估值结构分析应该结合公司的自由现金流价值、历史估值变化,同行比较、宏观环境等多因素给出具体的参考交易点,因为合规原因,这一部分可以不公开发表,我一直是这么做的。大家可以按这个结构自己尝试去做几家熟悉企业的深度研究,开始可能有点困难,十篇左右就差不多建立一个系统的企业分析思维了。最后提醒一下:善者,方有所成,我们一定要重视研报的数据和逻辑,用好这个免费的研究员,但是千万不要盲目相信研报的结论,作为一名独立的基金经理,投资决策必须保持冷静和客观。

弥赛亚

如何写一份全面且优秀的行业研究报告

无论是金融机构研究员、咨询公司顾问甚至是互联网战略分析师,他们都有一个必备技能,那就是需要会做行业研究报告,从战略和经营角度为企业提供发展建议。如果没有通过专业的训练,很多人是不清楚如何做一份行业研究报告的,比如你身处短视频行业,你领导突然下达一个任务,让你做一份短视频行业的研究报告,你一定会是懵的,无从下手,从哪里切入?1行业研究思考框架 行业研究的逻辑线索简单来说就是从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第一步,分析 宏观环境和整体 行业趋势,为之后的分析定下基调。第二步,分析 细分领域和 具体公司情况,因为宏观的概念无法落地。第三步,分析竞对企业情况和 应对策略,怎么样才能碾压对手or不被对手玩死。第四步,分析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 投资价值。(这一步不是必须的,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具体的业务要求的不同灵活处理)以上四步,下面会针对每一步来详细讲具体的研究方法。2宏观形势分析分析宏观形势,大致也可以分为下面四步:1. PEST分析一个公司,一个行业无不受到整个国家乃至全球格局趋势的影响。如果想要预测和把控一个行业的发展机遇和方向,就一定要有更高的格局。更重要的是,现在一个行业的颠覆往往不是来自于内部企业,而是来自于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外部企业,甚至是来自新的行业。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大数据、AI、云计算带来的科技变革会产生很多新兴的公司和行业,而这些新来者往往正是传统行业的掘墓人。咨询公司常用到的PEST(Politics,Economy,Society,Technology)模型是分析宏观环境最好的工具之一。其中Politics(政治)维度是最需要重视的。有些不能过审的内容这里不能多讲,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国内有很多行业都是需要政府补贴的(例如新能源电动车等),还有很多行业是需要看政策风向吃饭的(例如动不动就翻车的P2P行业)。国外政府的态度和风向也很容易影响行业格局。华为就是最好的例子。川大统领从行政命令的角度对一个商业公司的封杀就是降维打击,本来是可以直接搞死企业的(例如美国弄死“法国华为”阿尔斯通的案例,可以参考《美国陷阱》这本书)。好在华为一直坚持自主研发的精神,在(窝巢支持下)和美国硬杠的道路上一骑绝尘,虽然芯片国产化的技术难度在短期内很难追上,但硬杠到底总比妥协屈服后被步步蚕食的下场好了太多,毕竟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嘴脸一直是贪得无厌。这个问题北宋文学家苏洵在《六国论》里说的过于精辟,以下原文引用预警: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2. 产业链分析任何一个行业其实只是整个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通过对整个产业链条进行分析,其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行业。这里具体的方法很多,可以层层逼近的方式来深入了解行业,具体的问题例如:行业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是什么?上下游都有哪些?行业在产业链条中的价值是什么?行业在产业链条中是否不可或缺的?行业是否具备在产业链条中的定价权?…………二级市场行业研究经常会对一个公司背后的整条产业链进行分析,例如苹果和华为,这两家行业巨头的背后,是无数上下游供应商提供的各种零配件和技术。从芯片、到面板、到摄像模组、到音频系统等等,每个方面都是各种供应商的配件和技术结晶,最终才能呈现出一台优秀的手机。天朝大A股市场也常出现XX概念股(例如苹果概念股,5G概念股等),也是来自于产业链分析的结果。3. 行业规模估算既然要在一个行业发展或者深耕,就一定要知道这个行业的市场规模,这样才能知道有多大的蛋糕可以分(市场潜量),或者还剩下多少蛋糕可以分(市场存量)。估算市场规模(Market Sizing),是咨询公司面试常用的题目,一般可以从供给端(Supply)与需求端(Demand)出发,进行交叉验证。简单来说,本质上就是要把一个你不知道的数,拆成几个你知道或者容易推测的数。举一个例子,如何估算北京市每年的奶茶店市场规模?从需求端角度来看,可以拆成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家三口人,只有我每两天喝一次奶茶,每杯30块钱。那我家一年花多少钱买奶茶?转化成专业一点的公式就是:市场规模 = 用户基数(3口人) x 渗透率(1/3) x 消费频次(约180杯/年) x 客单价(30块)这个公式里面,用户基数已知,客单价已知,渗透率和消费频次可以根据经验拍一个数,如果要提高准确率,还可以通过用户分群的方式估算不同人群的渗透率和消费频次。实际工作中,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专家访谈、市场调研的方式获取更准确的数据进行估算,具体市场调研操作方法可以参考我之前写过的文章,这里不赘述。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只能做一个粗略的估算,并且不同估算方法考虑的因素不同,最后的估算结果也可能会有很大差异。更多的估算方法如果大家有兴趣,之后我会再写一篇文章给大家讲更多的例子。最后,如果想要省事,或者实在不好自行估算行业规模的话,也可以查找市场上现有的一些行研报告,采用报告中的估算数据,以作参考。4. 行业发展阶段分析通过上一步的市场规模估算,我们大概知道了这个行业还有多大的空间可以供企业争取。接着就需要判断行业处于哪个发展阶段,毕竟在不同的行业发展阶段,企业的竞争策略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可以关注下面几种指标来判断行业的发展阶段:A)市场增长率、销售额/销售增长率、用户数/用户增长率这是主指标,与行业发展速度相匹配。传统企业更关注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因为传统企业是利润驱动的。互联网企业更关注用户数/用户增长率,因为互联网企业是资本驱动的,只要有风口,就可以投入大量资本驱动行业增长,疯狂扩张,能熬死别人就赢了。举一个典型例子,瑞幸咖啡的前身神州租车就是这么玩的。B)利润率行业平均利润率,可以反应盈利能力和吸引投资能力。C)集中度行业前几名企业的销售额占比,反应垄断程度和竞争情况。集中度越高的行业越难进入,因为进入壁垒高,所以行业龙头的盈利水平较高,例如手机行业的苹果,常年以牛逼的毛利水平制霸全球同行财报。同理,集中度低的行业进入门槛低,但竞争激烈,盈利水平低。行业在初创期和成长期都很适合企业进入并抢“量”,成熟期和衰退期就需要稳扎稳打保持现有优势并谨慎探索未来方向,通过这样的思路来定一个策略上的基调3细分领域分析宏观的概念无法落地,所以第二步的分析要围绕整体策略,思考一个具体的落地方向,即下沉到一个细分目标市场。可以从以下5个维度思考这个问题:1. 商业模式是什么?严格来说其实没有所谓的互联网行业,只是互联网公司的产品以虚拟产品为主,而具体的深耕领域有游戏、广告、电商平台、社交、O2O平台、新闻资讯、互联网金融等等,更加垂直的领域有汽车、房产、美妆、母婴等等。这里谈的商业模式,更多关注盈利模式,下面举一些例子:B2C(商家对消费者):网易严选、小米商城等品牌商自己运营的平台、P2PB2B(商家对商家):咨询公司、广告公司、百度、头条B2B2C(早期是B2C):京东(有京东自营,有入驻商家)C2C(消费者对消费者):闲鱼二手交易、58同城二手板块B2VC(商家对投资者):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是,例如瑞幸咖啡、共享单车、B站O2O(Online to Offline):这个其实不能和上面几种放在一起讲,因为O2O的分类维度是从线上线下,而不是从交易对象的角度看。但是O2O可以包括B2C、B2B、C2C、B2B2C等等看到一个很生动形象的例子,也分享给大家:你在地摊买东西,C2C你去超市买东西,B2C超市找经销商进货,B2B超市出租柜台给经销商卖东西,B2B2C你在网上下载个优惠券去KFC消费,O2O所以问题来了,除了常识和经验,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搞清楚盈利模式?这里提供一些分析的思路,当然绝不仅限于这些思路:A)与业内人士交流问前辈,问同行,加入专业社群,付费咨询等B)看新闻,财报,行业文章通过关注行业新闻建立基本的认知,关注财报了解利润来源C)站在企业的角度看问题用户看问题是看功效(这个东西好不好用?)企业看问题是看谁来买单(能把这个东西卖给谁?谁会买?付多少钱买?)2. 细分市场是否有开发价值?这里主要是讲细分市场规模的现状与变化趋势。在前面的宏观形势分析里提过了估算行业规模的方法,同样的,针对细分市场也可以做进一步的市场估算,具体方法这里不赘述。3. 面向哪些消费群体?了解不同区域的消费群体规模、用户需求、消费者使用习惯与态度、品牌/产品渗透情况。具体分析方法参考之前写过的市场调研的文章。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行业除了分析消费群体,还特别注意具体的地域。因为每个大区、每个省、每个市可能都会有很多具体差异,光讲大趋势是落不了地的。4. 要做出什么产品?选择满足消费者需求,有增长空间的产品品类,并关注产品渗透率、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等。注意对于用户和产品的研究最好有量化数据。脱离规模谈需求,脱离用户谈产品,脱离地区谈策略,都是很不专业的。企业需要根据具体的数字做预算规划,行业研究想要落地,也离不开对一线业务的了解和调研。5. 有哪些风险制约因素?风险制约因素有很多,下面提供一些思路,但不仅限于这些思考维度:A)细分市场的PEST因素看具体落地时是否有机会点/障碍点B)行业的进入壁垒(也是关键的成功因素)即行业内既有企业在多年经营当中建立的优势。进入壁垒一般有:客户忠诚度,政策与政府关系,资本金投入,规模经济,技术积累,品牌效应,渠道,运营经验,产品差异化等等C)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政策/法律风险(如贸易保护、行业限制、反倾销等)市场风险(如需求减少、竞争者增加等)经营风险(如员工过剩、成本提高等)财务风险(如坏账,现金流断裂等)…………D)核算成本和利润,看是否能盈利主要是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可能不太在意利润的问题,毕竟烧钱是主流衡量盈利水平的指标一般有毛利率(Gross Margin),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等等在研究具体项目时,一般会采用投资回报率(ROI),内部收益率(IRR),投资回收期(Payback Period)等等4竞争情况分析完成了对细分目标市场的分析之后,对行业的洞察已经可以具体到战术层面。如果还要更深入到战斗层面,结合行业趋势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案,就得做第三步,竞争情况分析。大致的分析框架也可以分为下面四步:1. 竞争情况梳理首先可以做的一步是梳理一下行业目前有没有巨头?这些巨头是出于发展阶段还是已经占据了大壁江山?他们的研究方向是什么?除了新兴行业和高速发展中的行业,大部分行业的蛋糕其实已经被瓜分得差不多了,后来者如果想要搅局,就需要创新的思路。例如当年的新闻资讯行业,是门户网站的天下,例如新浪、搜狐、腾讯等,拥有大量的采编团队,对于已经形成如此体量的行业龙头而言,以传统的思路跟它们竞争是行不通的。于是今日头条作为搅局者,用算法分发的思路创新性地重构了行业格局,后来居上地占有了新闻资讯行业的一大块蛋糕。2. 选定竞争对手做竞争情况分析一定是需要对标一个甚至几个对家的。否则就是自嗨。只有选中对手才能谈优劣。因为最终选择权在用户手里。用户不会理会企业的各种策略,只会考虑我是谁、我需要什么功能、我觉得这个产品好不好用、我觉得这个产品贵不贵、我觉得对家产品是不是更好用、如果更好的话好在哪里……选中对手,才能真实测试用户态度,了解真实的竞争优势劣势,才能知道我们想象中的用户到底买不买单。3. SWOT分析SWOT(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分析是最常用的竞对情况分析模型。通过对这SWOT四个因素的排列组合,可以确定之后的竞争策略。具体的思考维度可以参考但不限于以下思路:主要竞争品牌的知名度总体市场及各销售渠道的市场占有率用户构成、用户画像产品特点价格定位销售渠道、铺货范围、供货程度各销售渠道的优劣势各零售店的促销活动广告营销费用比例…………针对上面的每一个维度,都可以做SWOT分析,具体操作的时候建议结合当前业务关注的问题,选择最紧迫的几点有针对性地分析。抽象的概念不好理解,举一个好玩的例子来讲SWOT分析。时至2020年穿越剧仍然是很热门的话题,上半年就有从现代文明穿到古代文明拿狙击枪开挂吊打古人的,还有编剧穿到自己写的剧本里开上帝视角结果差点翻车的,所以这里可以提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你穿越到三国时期,怎样才能成为人生赢家?(小目标是先赚他一个亿,大目标可以是一统天下)优势S作为穿越人士,最大的优势自然是对历史趋势的了解(俗称上帝视角、开天眼)。预知未来这个技能是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吧?要是让我回到2000年,我砸锅卖铁也要去买房子好吗。。。或者回到2010年,我愿倾家荡产投资茅台的股票。。。有人会说穿越人士还有一个优势是对现代军事科技的掌握,拜托你醒醒,火药你知道怎么配制吗?枪你可能会开,然而你会制造吗?你有图纸吗?有图纸你能一起带着穿越吗?重武器就更不要说了,不是专门研究这个的工程师就不要做梦了。。。还有人说穿越人士对兵法的了解?你是认真的吗?纸上谈兵还能有这么自信?古代战场上的天气、地势、敌我双方情况都是瞬息万变的,没有真正上过战场能理解这些细节吗?而且你知道怎么保障后勤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您能否考虑一下?所以作为穿越人士,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你懂的是天下大势和历史人物的特点,不是具体的操作,所以请合理利用优势,广纳人才——因为你知道谁会打仗,谁会奇谋,谁会治军,谁会治国,所以请不要登月碰瓷三国时代名将谋臣的专业能力,你只需要知人善任,关键时候做出决策,老老实实做他们的老板就可以了。。。劣势W最大的劣势就是你作为一个穿越人士,光杆司令一个,没有认识的人,没有群众基础,连家人和朋友都没有。电视剧里那种一穿越就能碰到男主角/女主角的事情,想想就好,不要当真。更实际的情况是你穿越之后连衣服都没有,连一块烧饼都买不起,上无片瓦,下无交通工具。当然你要是开了金手指,开局直接魂穿了某位无辜群众,前面的话当我没说。机会O说到机会,从商业角度来看,就是要看前面提过的行业宏观形势和细分市场情况。有下面几个机会点可以考虑:1)致富请找医疗行业宏观形势是,三国时期瘟疫影响了很多战争的发展和结果(黄巾之乱就是源于东汉末年的大瘟疫,赤壁之战曹军水土不服也是一个例子),瘟疫和伤病也导致了很多名将谋臣的陨落。从细分市场来看,搞医疗行业必定是能致富的,但是关键问题在于你不掌握核心技术。所以赶紧去抱华佗大神的大腿,比如说对麻沸散这种神药进行商业化操作(由你作为药企掌握定价权),对五禽戏这种神操进行大规模推广开班(可惜不能直播教学)。不管是把华佗发展成商业合伙人,还是通过人格魅力发展成挚友,都是靠谱的方法~2)搞事请找你喜欢的合作伙伴如果想要改变历史进程,你需要先和诸侯或地方豪强合作,毕竟你手里没兵没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先获取诸侯豪强的信任,获得创业的第一桶金(即兵马钱粮),接着就可以靠你的天眼一步一步扭转历史。具体跟谁合作取决于你穿越到了哪一年。举个栗子,如果穿越到建安二年,你可以去找曹老板,建议他不要去搞张绣的婶婶。如果穿越到建安五年,你可以去找孙策,建议他不要单骑出猎。如果你要和刘备一起干,随时可以建议他去请诸葛先生出山并且尽快把法正从刘璋那里挖过来。威胁T整体的宏观环境威胁来自于你不会武功,又没有军队,被抢劫or被暗杀or亡于兵灾的可能性很大,所以需要考虑和本地豪强合作,或投靠某位诸侯。具体的细分领域威胁来自于你要发展的行业:如果要发展医药行业就要紧密观察华佗会不会抛弃你单干,是否能够获取核心的商业机密(例如麻沸散的制作方法等),或者如何通过股权运作的方式保住你在公司里的地位等等。如果要搞事,最大的威胁就是曹刘孙三家诸侯,他们在你羽翼未丰之际是强大的竞争对手,在你形成实力之后是随时会卷土重来的隐患。接下来可以看一下具体的竞争策略了:机会优势战略(OS)如果外部的机会正好是你的优势,赶紧利用起来机会劣势战略(OW)外部有很好的机会,但是目前是你的劣势,你就需要改进优势威胁战略(ST)你具有优势但是外部存在威胁,那就需要时刻监视、保持警惕威胁劣势战略(WT)既是威胁又是你的劣势,请及时逃离并消除以下是结合“如何在三国成为人生赢家”这个问题的具体战略说明:4. 标杆分析标杆分析(Benchmarking),就是把企业经营的各方面情况与与竞争对手或行业一流企业的产品、服务、经营业绩进行对照分析的过程。说的通俗一点就是高级的拿来主义,怎样把别人的优秀经验化为己用,如何对别人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调整为符合自己战略和特点的操作。这里举一个例子:对于销售部门来说,标杆分析是很适合的方法。如果直接对销售进行指导,无异于纸上谈兵。毕竟总部的分析师不一定会去一线接触销售跑单的业务,就算接触了也是钦差出巡体验生活,并不是真的和基层销售员一起跑业务,所以上来就指手画脚经常是脱离实际的。销售会质疑总部的分析人员,但不会质疑比他们自己做得好的销售,最多抱怨自己没有人家的外形条件、地域条件、促销政策、话术指导、以及其他支持资源等等(是的他们可以找一万个理由证明业务做不过人家不是自己的问题)。所以对于这种情况,树立标杆比讲道理有用,让他们跟着做得最好的销售标杆案例学习是让他们心服口服的好办法。全国的销售团队,总有一个大区的业绩最好,这个大区里又有一个省市业绩最好,这个省市里又有一个商圈业绩最好,这个商圈里又有一个门店业绩最好,这个门店里又有一个金牌销售业绩最好。为什么人家业绩好?刨除不可复制的因素之外,学TA的成功经验就好了。销售行为毕竟还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出套路和流程化操作的。你的目的不是把60分的销售变成90分,而是把不及格的销售变成60分,量变引起质变,最后对总体业绩的提升将会是明显的。这里就不展开来说未来趋势分析这一点了,毕竟对于未来趋势的把握,需要长期的行业经验积累和商业洞察才能做到,大部分人的预测都只是看看而已,就算是数据模型,对未来的预测也有太多的变数。这一点以后有机会再聊。5去哪里找数据最后讲一下数据要去哪里找。毕竟不管是做行研,还是做分析,一切研究的基础都需要有数据,所以找数据是第一步。1. 怎么找数据?从大的角度看,有5种方法:1)搜索引擎谷歌大法好,请善用搜索引擎,可以帮你节省大量时间,准确找到需要的信息,并且发现一些新的思考维度。唯一的门槛是需要科学上网。2)搜索引擎搜不到的其他网络内容例如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就是一个信息孤岛,不开放给搜索引擎的,所以只能自行关注感兴趣的行业,寻找相关的媒体或自媒体。3)公开二手数据国家官方公开数据,例如统计局数据上市公司公开数据,例如招股书、财报、重大公告以及来自咨询公司、数据平台、第三方机构的研究报告4)市场调研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二手的,也可以是自己调研得来的一手数据,具体调研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专家访谈、用户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Cold Call等等。5)人脉交流这部分数据就看各位同学的本事了,可以是你家里带来的资源,可以是你的同学、老师、校友、同事、朋友带来的资源,也可以是你自己通过社交、会议、沙龙、社群等方式获得的人脉资源。毕竟很多内幕消息和行业核心信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必须接触到相关人士,才能了解到这类信息。总的来说,看脸,也看缘。2. 怎么看待数据?拿一张表做说明:1)官方数据最权威的数据来源是国家统计局。但是即使是国家统计局,拿到/上报的数据就是一定真实的吗?不敢多说怕不过审。行业协会数据同理。2)第三方机构数据这种数据比较真实,但是有两个问题:一、数据来源于使用了第三方机构产品的企业。例如TalkingData(这个公司是做数据服务的)发布的互联网行业报告,但是注意这个报告对互联网行业的定义,仅限于那些用了TalkingData产品的互联网企业。那还有很多没有用这个公司产品的互联网企业,就不算了?二、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只能用于某些特定行业的分析,例如电商、社交、游戏等互联网属性强的行业,有大量的用户数据供分析。但是对很多传统行业而言,要么没数据,要么很难收集数据,你怎么分析?3)市场调查数据调研数据也是比较真实可信的,局限在于样本太小、成本又太高。只要涉及到抽样,都会有样本是否有代表性的问题,反推可能过于夸张,而且还有幸存者偏差。国家统计局也会做抽样,但是样本相比全国的企业简直是九牛一毛。如果做全量统计,除了公安机关民政机关,就是运营商和微信有这个能力了(三大运营商用户智能机设备数超过14亿,微信用户数接近12亿),但是微信采集不到其他APP的数据,三大运营商采集不到没有智能机的人群的数据。这都是客观局限。4)企业主动发布数据上市公司的财报、公告等信息一般可以从官网的投资者关系这一栏找到,同时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对于新手了解一个行业非常有用,会有一些章节详细介绍上市公司从诞生到上市的情况,包括业务情况和运作方式,并将公司所在行业进行一次梳理。招股书、财报这类数据,虽然存在粉饰的嫌疑,但总体来说也是比较真实的,但是也有两个问题:一、数量太少、频率太低,毕竟你不能逼着企业发布数据啊。二、对于广大非上市公司,你怎么分析?估计只能猜了。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渠道的数据,但除非能够相互印证,一般都不能直接使用。3. 数据不准确怎么办?既然能获取的数据存在这么多问题,那应该怎么用呢?如果数据不准要怎么办?首先,不要迷信行研的数据。严格来说,行研数据肯定不准,也没办法准,如果你的内部数据和行研数据对不上,也很正常,相信你的内部数据,不要强行说服自己。但是商业数据通常很难获取,特别是竞争对手的数据,即使是通过私人关系从对方内部拿到的数据也是天差地别,无法甄别。因此通过第三方咨询公司购买是最常用的做法。除此之外,从对方网站爬数据,通过搜索引擎收集相关的新闻报道、公司高管的采访视频、投资人对公司的评价等等方式也是常用的手段。虽然比较麻烦,但是把以上方式收集到的数据综合在一起看却是最接近真相的数据。行研真正的价值,不是具体数字,而是分析师对于行业整体发展趋势的判断。好的分析师能够结合其他的数据和信息,看到数据背后隐含的商业行为和价值,这才是真正做战略分析的意义所在。所以行研的参考意义大于实战价值,如果内部数据都分析不出来问题,行业分析更是只能作为参考,更多的时候是给投资人画饼的时候的背书。更关键的是,逻辑有时候比数据更重要。不管你通过数据分析出了多少结论,最后都要输出并且说服别人。这就需要你有讲故事的能力。说服力强的故事通常有着严密的逻辑分析推理过程,因果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成立的。这个过程并不比数据收集分析简单,或者说更具有挑战性。因为你的读者(不管是同事、老板、还是客户)可能很难质疑你的数据,所以会更加注意你的逻辑是否合理和严密。思考的逻辑可以是树状的,但是沟通的逻辑最好是线性的,表达和汇报的时候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和重点,对于逻辑思维和表达的训练说起来又可以单独写一篇文章了,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4. 常用工具推荐下面推荐一些常用的找数据的工具和网站,供大家参考:官方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行业统计数据:各大行业协会官方网站咨询公司报告:MBB、罗兰贝格、德勤、普华永道、尼尔森、IBM等第三方数据机构报告:CAICT中国信通院、 CNNIC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阿里研究院、企鹅智酷、360研究报告、 199IT、 TalkingData、QuestMobile、前瞻网、乐晴智库、友盟、艺恩、艾瑞、艾媒、易观、亿欧、极光等二级市场研报:WIND万得金融终端、迈博汇金(慧博)、Bloomberg(彭博)等上市公司财报: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美国SEC、上市公司网站投资者关系页、巨潮网、证券星等创投媒体:36 氪、虎嗅、猎云、亿邦、新浪科技等财经媒体:华尔街见闻、财新网、FT、新浪财经等垂直领域研究与资讯:微信公众号、知乎机构号等宝藏工具:B站,包括但不限于知识区的财经频道,科普频道,社科频道等个人推荐的行研报告查询平台:发现报告 https://www.fxbaogao.com/并购家 http://ipoipo.cn/作者:胖小丁 知名咨询公司管理咨询pointer,头部互联网战略分析师和策略分析师。

鬼潜艇

立讯精密市值居中小板首位 券商今年已发布71份研报

截至6月3日收盘,在大涨近5%后,手握苹果和华为两大客户的立讯精密,总市值超过2700亿元,超越牧原股份和海康威视,成为中小板市值新冠军。作为A股消费电子领域的龙头股票,立讯精密也是券商分析师眼里的香饽饽。据慧博投研资讯显示,今年以来,各大券商已发布71份关于立讯精密的研报。光大证券分析师刘凯表示,“除了AirPods,预计公司有望在2020年下半年切入Apple Watch的整机组装,复制公司在AirPods上的成功之路。”(中国证券报)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变化齐一

分析了数百份A股半年报 零售行业最关注阿里巴巴这两个业务

来源:新浪财经2020年A股公司半年报收官。记者今天从“发现报告”、“慧博”等多个财研报公开发布平台统计发现,零售行业上市公司今年以来,重点关注天猫超市、淘鲜达等1小时达即时配送业务,强调持之以恒的新零售布局对冲了疫情风险,在上半年均获得了超越往年的业绩。(数据来源:发现报告、慧博)记者统计对比发现,在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底期间,各大零售行业公司财报、研报、以及券商宏观策略报告中,提及天猫超市与淘鲜达数量分别为125次和62次;但是进入2020年同期,上述两个阿里巴巴旗下重要新零售平台被提及次数跃升至251次和75次,同比提升100.8%和20.97%。以三只松鼠为例,今年6月底光大证券研报披露,自从2016年以来,公司线上经营多元化发展,入仓和平台自营双头发展。 但进入2020年,以天猫超市为代表的入仓模式占比迅速增长,不但提高了产品曝光,并且在拓展用户规模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统计发现,细分行业龙头诸如新希望、东方集团、中百集团、益海嘉里、甘源食品等在财报中尽数点赞天猫超市与淘鲜达为其所在行业提供的优质数字化解决方案。拥有大润发、欧尚两大线下卖场的高鑫零售指出,淘鲜达和天猫超市共享库存机制为商超提供了门店数字化、商品数字化、人群数字化、物流、营销等一站式解决方案,给消费者带来身边的超市商品“1小时达”送货到家服务体验和完善的到店服务。截至财报发布日,淘鲜达为高鑫零售带来近5000万用户,活跃用户接近1300万。凯度中国6月发布的题为《后疫情时代的第一个消费狂欢:品牌如何转型与突围》报告列举洗护品牌“清扬”,在今年3月疫情严重期间,与淘鲜达、天猫超市三端联动,通过线上引流,转化线下门店周边5km消费群体,最终实现联合利华淘鲜达同比销量增长139%,创出疫情之下的奇迹。美林美银指出,新零售的转型在于企业把握两个关键点:数字化及采购与供应链。零售行业需要洞察及紧跟消费者需求,以实现全方位数字化触达消费者,并且需要先进物流基础设施为保障,实现新零售2.0时代的增长。据悉,天猫超市、淘鲜达、饿了么正在与伊利等品牌开展深度合作,品牌一站式入驻上述三大零售平台之外,在线下市场,也将利用淘鲜达数字云店(线下POS机)、以及在大润发、欧尚等大型商超场内促销点,最终通过菜鸟物流体系,实现商品在全国主要城市一小时到家配送,与品牌共享阿里巴巴近9亿移动用户市场,加速配送到家服务。

机构抱团愈演愈烈,价值投机盛行,散户如何通过研报掘金大牛股?

A股机构化日趋严重,诞生出大批趋势牛股,但要及时发现、及时上车这些股票,基本面分析是绕不过去的坎,而宏观、行业和公司研究需要用到大量的数据并进行逻辑推理,这是一件专业性很强的事,我们大多数人难以完成,那么就需要借助别人的劳动成果,也就是常说的研究报告,券商研报是不错的渠道,但对新手来说阅读也是有难度的。研报从哪里获得?新手如何快速入门?研报种类繁多,该怎样选?什么样的研报是好研报?如何高效阅读? 研报能否赚钱……本文将一一解答。我们在前面讲了价值投机中宏观和行业需要重点关注的关键指标,在此基础上,大家再学会看懂研报,有针对性地阅读,那么在基本面分析这块,就能战胜市场中绝大多数投资者。研报从哪里获得?我给大家总结了三个渠道:一是券商交易软件和官网,一般都会提供该券商的研究报告,有的也会提供其他券商的研报,各大券商给的资源有所不同;二是通用行情软件,有专门的研报频道,比如同花顺、东方财富和通达信,能覆盖大部分的券商研报,但有的券商比如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就比较难获取,有的研报只有摘要看不到全文;三是数据终端,万得数据、东财Choice、同花顺iFind等数据软件,能看到全文研究报告,但价格不菲,个人用的比较多的是慧博,研报很全;另外,发现报告、萝卜投研网站可以查到免费研报,券商研究团队的公号也会有最新的研报摘要。买方研报与卖方研报买方研究报告,以基金、保险、社保为代表;卖方研究报告,以券商为代表。买方研究报告主要是自用,报告相对客观,不过很少在市场中流传,市场中大部分都是卖方研究报告,主要面向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免费提供,吸引投资者交易,赚取佣金来提高公司收入。屁股决定脑袋,卖方研报有着天然的立场,只看多极少看空,特别在牛市,往往强行找理由,至于盈利预测,未来三年上市公司老板心里都没底,更何况研究员呢?所以研报的结论不重要,重要的是数据、知识、新变量和推导逻辑,这点大家需要注意。研究报告分类按大类可分为宏观报告、策略报告、行业报告、公司报告、固定收益报告、期货、基金等,更为细致的还有晨会报告、调研报告、数据分析报告、深度研究报告、事件点评报告、业绩点评报告、研究框架报告等等。宏观报告:券商研究所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的研究体系,宏观和策略报告主要是把握大方向的,拿的钱最多但难度也大,我们之前也聊过,每年能准确预测上证指数下一年波动空间的都没几个,连续预测正确的基本没有,可见不确定性之强。宏观分析主要看流动性报告,货币供应量、利率趋势和货币政策,这在前面有和大家讲,其他的当做了解即可,谈天论地指点江山的事,跟小散关联性不大,不看也没关系。行业报告:新手入门优先看行业框架类报告,一方面可以学到系统的行业知识,比百科强太多,另一方面,研究框架报告有产业链、行业空间、组织结构、盈利模式、重要公司的详细分析,对初学者很友好。这类报告一般是深度研究报告,怎样寻找呢?除了深度研报的标签,简单直接的就是看页数,挑长的,量是质的保证,低于20页的报告都不算深度,可以忽略,以电子行业为例,去年方正证券就出了不少有关半导体细分行业的研究框架,很适合初学者。除了研究框架类研报外,行业研报中系列报告也值得一读,比如国产替代系列、华为系列等等,系统全面的知识,初学者容易上手;另外,数据报告对初学者也很重要,比如行业周报、月报等,这里面对应产品价格,行业数据都很全,这些数据股民难以获取,同时暗藏机会。框架、特定系列、数据研报是最基础的报告,看懂框架对行业就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可以重点看事件点评报告,这类报告主要跟踪行业,对行业新变量影响分析,以及受益的主要个股。公司报告:主要有调研报告、业绩点评报告、事件点评报告、深度研究报告。深度研报适合初学者;调研报告一般是机构对企业发出的问题做出的解答,阅读这种报告可以了解近期的发展状况,但通常需要长期跟踪起来看才有效,时间成本比较高;事件点评是对特定事件分析,比如公司新闻、并购重组、定向增发等,主要看影响和推理逻辑,是否符合一般规律;财报点评主要看是否符合预期,目前的问题和未来的展望。阅读研报的八大技巧1.事实比观点重要,数据是客观的,观点是有立场的。所以研究同一事件的研报最好多份研报对比着看,哪种观点更符合实际,另外,带着思考去读研报,置身事中,如果是你,你的观点是什么?2.业绩增速、盈利预计是次要的,逻辑更重要。研究员测算业绩增速、每股收益时,大多主观判断,是线性的,拍脑袋决定的,上市公司老板心里都没底的事,研报更难预测准,研报的核心价值是推理逻辑,而不是结论。

如也

最常用的十只必备投资网站

我们在投资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数据作为我们了解这个投资品的一些基本信息,不同的投资品需要在不同的网站进行查找,下面介绍一下我们在投资中常用的十大网站。一、对于刚接触投资的新手来说,建议从基金的基本知识学起,较为常用的网站有三个(百度即可查找到)1、天天基金网功能非常强大,可以查到基净值、成立时间、收益、基的经理信息、基金的持仓明细等系列信息。还可以筛选出不同的基金,比如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等2、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沪深两市绝大部分的指数,可以找到指数的基本信息,例如该指数的成立信息、所有跟踪该指数的基金等。输入关键字眼,如消费、医药和互联网等,查看跟踪这个行业的指数以及跟踪这行业的指数的基金有哪些,非常全面。还可以在下载中心查看所有的行业以及其细分领域等。3、晨星网这是家全球知名的基评级机构,可以查看到基金的评级,基金年度获奖名单和最近热点信息等,不过现在需要注册才能使用。二、对股票有研究的股民,或者进一步学习理财多的投资者,则常用到的网站有以下几个:4、理杏仁可以查看各种指数的市盈率、市净率等信息,通过分为点所处位置直观地对指数进行估值。也可以查看到所有上市公司季度报、半年报和年报的三大财务报表的信息,股东增减持信息等,是分析公司的必用网站。5、慧博投研分析 (手机端app名为慧博投资分析,个人常用手机app)这可以看到各行各业的报告分析,个股研报,热点研报和宏观经济的报告,分析师榜,公司公告评级等6、萝卜投研(上市信息面最全的网站,个人常用手机app)打开一个上市公司的股票,下边有重要新闻信息、公司公告、研报,同行业的公司对比等信息,需要对股票进行分析的小伙伴用萝卜投研可以找到很全面的信息,免费使用哦。还可以在线索页面看到每天的重要资讯。7、东方财富网可以查看到世界各大国的经济数据,比如GDP、CPI和PPI等、上市公司研究报告等8、雪球(个人常用手机app)许多股民进行话题交流、信息交流的平台,可以参与到许多热门的话题的讨论。也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大V发表自己逻辑性很强的研报,学习到许多东西。9、集思录可以查看新债的发行日期以及上市时间,还可以进行可转债的筛选等,前几篇有写过如何筛选低价可转债、可转债的投资逻辑和几只性价比较高的可转债,有兴趣的可以去实操一番。10、同花顺利用同花顺里边的i问财进行白马股的筛选。比如要筛选出“成立时间超过5年,最近五年ROE大于15%,营业收入大于0”的白马股有多少个,可以在输入框中搜索“连续5年营业收入大于0,2015年到2019年ROE大于15%,上市时间早于2015年3月”,一共可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白马股有28只。以上介绍的网站功能非常丰富,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探索。注意:以上介绍网站设计到的股票基金皆是作为例子使用,不涉及到投资推荐。

三代

12月12日早间机构研报精选 10股值得关注

昆仑万维:主营业务稳定增长,投资收益增厚公司四季度业绩研究机构:安信证券事件:公司发布2017 年全年业绩公告: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10.40-11.95 亿元,同比增长95.67%-124.84%。点评:主营业务稳定增长,投资收益增厚公司四季度业绩。公司稳步推进“社交媒体与内容平台”发展战略,受益于闲徕互娱、昆仑游戏业务发展良好, 全年归母净利润10.40-11.95亿元,同比增长95.67%-124.84%。其中,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76 亿元,第四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4.63-6.18 亿元,主要来自出售趣店股份获得投资收益3.45 亿元。公司预告全年业绩不包括出售映客股份可能获得的5.03 亿元投资收益,出售映客股份交易事项尚需经过宣亚国际股东大会批准,若交易12 月底完成,则公司全年业绩将有较大幅度增长。手游业务稳步发展,自研手游产品储备充足。公司持续推进手游业务,由产品代理转向研运一体化,重点产品《神魔圣域》月流水运营稳定;7 月新上线手游《希望:新世界》全球发行,东南亚地区表现较好,印尼、菲律宾、柬埔寨三国Google Play 畅销版排名分别为第6/13/14 名;同时,公司自研手游产品储备充足,《死神》、《轩辕剑之汉之云》预计2017 年年底上线;《终结者》、《神泣》、《洛奇》等新产品预计2018 年上线;另外,公司注资2 亿元投资大宇子公司软星科技,增强公司游戏业务整体研运能力。闲徕互娱表现稳定,Opera 业务后续发展值得关注。(1)闲徕互娱棋牌业务表现稳定,预计每月为公司贡献净利润超过3000 万元。目前闲徕互娱一方面巩固原有优势省份市场占有率,实现三四线城市渠道下沉;另一方面在全国进行商业模式复制,继续扩大市场范围;(2)Opera 浏览器是全球知名浏览器品牌,拥有3.5 亿月活跃用户,公司通过在其原产品上新增新闻资讯精准推送功能,使其成为集搜索、导航、内容分发、社交为一体的综合平台级应用,商业模式也由导航、搜索引擎分成、软件预装等延伸至广告变现,后续发展值得关注。(数据来自公司公告)投资建议:公司旗下昆仑游戏、闲徕互娱、海外工具类软件、社交媒体、亚文化社交媒体等五大产品矩阵稳步发展。考虑本次出售趣店股权获得的投资收益3.45 亿元,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 年净利润分别为10.88/13.22/15.87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94/1.14/1.37 元,给予公司2017 年30 倍PE 估值,对应目标价28.20 元,维持“买入-A”评级。风险提示:游戏政策监管趋严、手游上线推迟等风险。广联达:签订多项BIM合作协议,BIM业务加速发展研究机构:东方证券核心观点上市公司签订多项BIM 合作协议,业务加快发展。11 月份,公司相继与安阳建工集团、贵州百胜工程建设咨询公司、中治天工、中铁二十二局三公司、明正咨询、远洲股份、中铁十二局四公司、浙江华夏等签约成为BIM 业务战略合作伙伴;同时,携手马来西亚建筑业发展局,共建”myBIM 中心”。我们认为,重量级合作伙伴加盟,同时向东南亚等国家地区延伸发展,反映公司BIM 业务推进进度良好,发展速度加快。BIM 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应用点集中在“碰撞检查、管线综合”等,项目全周期管理有待渗透。根据《中国建筑行业施工BIM 应用分析报告2017》中的抽样调查,从企业BIM 应用的时间上看,还应用过的占35.2%;应用1~2 年的企业占20%;应用3~5 年的企业占18%,整体处于渗透初期。在应用原因方面,"甲方要求使用BIM"、"建筑物结构复杂"、"需要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等,成为驱动BIM 应用因素。在BIM 应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模块依次包括:碰撞检查、投标方案模拟、专项施工方案模拟、机电深化设计、工程量计算、图纸会审及交流,以及进度和成本控制等。政策推动与下游需求边际提升促进BIM 发展,“BIM+”前景广阔。2008 年至今,BIm 技术在国内应用已近10 年,近5 年来,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文件的形式强制推广BIM 技术,构成BIM 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同时,随着建筑行业竞争加剧,利润空间压缩,通过BIM 技术形成精细化的工程管理和建筑各阶段的流程再造,动力更加迫切。未来BIM 的发展趋势包括:1>与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2>与物联网、云技术等集成应用,提供施工现场的协同工作侠侣;3>提高模型构件库等资源复用能力;4>在数字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中应用,提供建筑工业化水平。我们认为,广联达作为建筑信息化龙头,将受益于BIM 行业的加速发展。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预测公司2017-2019 年EPS 分别为0.47、0.58、0.77 元。根据可比公司,我们认为公司合理估值为2018 年的44 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为25.41 元。风险提示传统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新业务推进缓慢因。中金环境:金山环保出售,核心资产保留,风险因素消除研究机构:国信证券事项:中金环境公告:①拟以19.15 亿将公司持有的江苏金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金山集团;②变更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资产方案,将收购方式改为现金收购。评论:对于本次金山环保的出售,我们认为整体对上市公司来说多方受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出售股权累计可以获得19.15 亿+分红5.75 亿,合计约24.9 亿现金。本次转让金山环保100%股权共计19.15亿,同时在股权转让前,金山环保向上市公司支付现金分红5.75 亿,考虑现金分红,此次交易价格为24.9 亿。除去现金收购浙江金泰莱需支付的18.5 亿,公司仍有6.4 亿现金增加,有助于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和现金流。②金山环保的核心资产仍然留在上市公司,不影响上市公司未来污泥和水务的业务能力,对盈利预测影响亦甚微:此次交易,污泥处理和蓝藻相关专利都无偿转让给上市公司,其他专利和商标均给上市公司无偿使用。金山环保子公司宜兴项目公司和孙公司金山水务以及宜兴金山环保拥有的11.8 万平米的土地无偿转让给上市公司。同时,金山集团做出承诺,两年内通过金山环保停止经营与上市公司相同的业务、将金山环保转让给无关联第三方、转让上市公司股份等方式解决与上市公司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因此,此次转让,金山环保核心资产仍然留在上市公司,并不影响公司未来污泥和税务的业务拓展能力。同时,金山环保出售后,上市公司因钱总个人原因可能带来的潜在不确定性因素消除。③本次交易后,金山环保今年对上市公司利润贡献我们预计为2.7 亿左右(之前业绩承诺为3 亿元),明年利润贡献我们预计仍与今年持平或增加;同时本次金山环保出售预计能带来非经常性损益1.2 亿元。由于交割时间点不确定我们暂时不考虑非经常性损益(明年1 月底前完成交割),我们给予维持公司17/18 年7.25/9.8 亿盈利预测(假设金泰莱全年并表),目前对应PE 为23/17X(金泰莱收购改为现金后,减少了股份摊薄),低于行业同类公司估值(明年约20X+)。同时,近期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分别增持606 万、290 万元,增持价格分别为13.81 元/股、13.84 元/股,与员工持股价(15.84 元/股)、股权激励价(15.42 元/股)均已倒挂,当前股价具备安全垫。我们认为此次转让将核心资产保留、风险因素消除、盈利确定性增强,维持买入评级。华海药业:阿立哌唑片美国获批,有望转报国内研究机构:国金证券【事件】 华海药业向美国FDA申报的阿立哌唑片的新药简略申请已获得批准。 【点评】 产品及研发背景:阿立哌唑片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是第三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的一线用药。阿立哌唑片由Otsuka研发,于2002 年在美国上市,专利行政保护期于2015年4月过期,后来上市了口腔崩解片、长效缓释等不同剂型。当前,美国境内,阿立哌唑片的主要生产厂商有Teva, Apotex 等;国内生产厂商主要有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美国市场:截止至2017年12月,共有14家企业获得阿立哌唑片的ANDA。专利行政保护期于2015年4月过期,随着仿制药上市,市场销售额下滑。2016年度阿立哌唑片美国市场销售额约8.96亿美元,2017年1至9月份,阿立哌唑片美国市场销售额约2.17亿美元(数据均来源于IMS数据库);截止至2016年,原研OTSUKA占据59%左右的市场,APOTEX CORP占据11%左右的市场,Teva占据9%的市场,仿制药正在逐步蚕食市场。DMF方面,华海药业于2011年获得阿立哌唑DMF,我们认为华海药业凭借Solco的现有销售渠道及原料药优势,可以获得部分市场份额。 国内市场:根据终端数据,阿立哌唑销售额从2010年的2亿人民币增长到2016年的8.74亿人民币,CAGR为26.89%。目前国内主要有康弘药业、恩华药业及上海上药中西制药等上市了不同剂型的阿立哌唑仿制药,其中康弘药业拥有口腔崩解片,中西制药有胶囊剂型。从竞争格局来看,大冢制药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截止至2017三季度,大冢制药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而康弘药业市场份额在缓慢下降,目前占据34%左右的市场份额,中西制药市场份额相对稳定,占据14%左右的份额,恩华药业由于新上市,市场份额较小。我们认为随着阿立哌唑片进入国家医保甲类,同时国内精神分裂诊疗率的提高,市场空间将维持高速增长。华海药业有望通过海外上市品种转报渠道国内上市,享受上市之后的一致性评价的政策优势。 【投资逻辑】 制剂出口:十年投入成功创造"华海模式"。拥有成熟的高技术固体制剂仿制药研发、申报注册平台,现有产品集群已经形成,Solco销售平台产品已经进入美国主流销售渠道,并且在多奈哌齐、缬沙坦等品种形成竞争优势。公司后续申报产品多以缓控释等高毛利产品为主,并且专利挑战进入常态化,公司业务有望通过专利挑战成功实现质变。同时,公司通过"制剂出口平台"与国内企业合作产品在美国注册销售,打造中国制造叠加美国渠道的双赢模式。 国内制剂:"优先审评审批"+"等同于通过一致性评价"+"招标优势"国内逻辑完全打通,静待产品批量上市。公司通过合作销售、自建销售团队等不同模式加速推广优势产品。长期来看,随着医保支付价、两票制等政策的执行,医药由以前的"市场销售"导向型进入以"研发、产品"为主的阶段,而华海药业完全符合该趋势的发展。 原料药:公司的业务的基石,新品种和产能释放保证稳定增长,带来持续现金流,保证公司的产品质量、成本优势和供应链的稳定。 生物药:高仿产品,目前临床中,以biosimilar优势节省注册时间和临床费用,其中针对TNFα的biosimilar进展较快,并有生物创新药在研。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17-19年净利润分别为6.40/7.54/9.86亿。如果未来更多品种进入优先审评并且产品获批,将增厚公司业绩,我们将根据后续的获批时间、销售情况再进行调整。综合考虑到公司制剂出口的龙头地位,在国内制剂业务的巨大潜力及单抗业务的长期布局,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ANDA获批不达预期:FDA在GDUFA法案之后整体的药品审批的速度加速,但是由于还存在部分品种的积压,对于不是特别短缺的品种,FDA的审批有可能低于预期。 国内审批慢于预期:目前国内对于海外上市产品转报国内的数据认可和审批流程已经明确,但是CFDA目前人力不足,尤其是对于海外飞行检查的审评员不足,有可能审批低于预期。 销售慢于预期:公司已经搭建了300人的销售队伍,但是整体来看最近一轮招标已经完成,新的药品定价和准入体系尚未形成,尤其是医院"一品双规"等政策的限制,公司的产品上市后的销售有可能低于预期。 环保风险:目前国内整体的环保标准提高,华海药业从2014年开始加大环保的投入,环保标准提高,但是随着环保标准提高和检查的从严,有可能存在环保风险。 高新兴:并购中兴物联过户,物联网战略启航研究机构:招商证券事件:事件:公司于今日晚间发布公告,中兴物联的84.07%股权过户及相关工商登记已经完成,公司共持有中兴物联95.5%股权。评论:1、中兴物联过户完成,“一横三纵”战略聚焦。高新兴于2017年进行战略聚焦于“一横三纵”,即以物联网、通信和连接的能力为核心,向公共安全、轨交列控、以及交通监管三个纵向领域延伸。随着中兴物联过户完成,预计其将于明年1月开始并表,提升公司整理盈利水平的同时,有利于集团整体战略的实施与聚焦。2、股价拥有较高安全边际目前公司股价为12.87元/股,此前的发行股份购买中兴物联的方案中发行价格为13.29元/股,股价拥有较高安全边际。3、业绩增长确定性强,估值水平亟待提升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新增订单总额为25亿元,其中17亿为产品订单,大概率将于今年确认收入,对比去年15亿元的新增订单总量,验证公司整体订单实力和业绩增长确定性。受益5G建设提速,驱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物联网模块领域将率先受益行业“网”、“端”先行的发展机遇,结合电子车牌试点城市开展力度加大,国标落地稳步推进,中兴智联电子车牌有望放量,另外中兴物联模块和车联网业务发展迅速,海外运营商版图持续扩张,以及高新兴物联网大平台战略和立体云防等标杆性产品的推广,内生增长确定性高。预计公司2018年备考净利润为6.33亿元,对应PE仅为24.6倍,估值水平亟待提升。风险提示:物联网行业发展不达预期。新城控股:千亿之后,空间更为广阔研究机构:西南证券投资要点投资逻辑:公司2016年销售额实现跨越式增长,达到 651 亿(+104%),2017年突破1000 亿已无悬念(增速约60%),非长三角区域销售贡献上升显著,公司成功从区域性房企转型为全国性房企。此外,我们认为公司还有三个主要亮点:1、公司快速周转能力;2、公司土地储备丰富优质,截止目前,土储3011万方,主要布局江苏、山东、浙江,平均楼面地价3175 元/平米,仅相当于当前售价的23%;3、公司商业地产快速放量,“住宅+商业”双轮驱动有助于公司纵深布局。公司2016 年实现了跨越式的成长,今明两年增长有望持续。2016 年公司销售额651 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较2011-2015 年复合增长率28%变化十分显著。销售额在全国房地产企业中排名第15 位,比2015 年名次提升6 位。2017年1-11 月,公司销售表现强势,销售额达1053.0 亿,同比增长75.1%,签约面积771.8 万方,同比增长44.5%,全年销售有望冲刺1400 亿元。公司存货周转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运营策略方面,新城控股坚持高速周转,快速销售,过去五年(2012-2016)公司存货周转率均维持在0.5 以上,明显领先于行业其他龙头公司。我们分析背后原因,除了存货账面值相比偏小之外,还有三个原因:与销售去化相匹配的存货供应策略、拿地成本和建安费用的良好控制、快速的开发和推售能力。优质的土地储备和前瞻的区域布局,夯实未来持续成长之路。在城市布局方面,公司坚持“以上海为中枢、长三角为核心,向珠三角、环渤海及中西部地区扩张”的“1+3”战略布局。截止2017 年6 月公司土地储备3011 万平方米,可供未来2-3 年的开发时长,主要分布在江苏的苏州、常州、南京,山东的青岛、济南,浙江的杭州,6 个城市合计占比47.2%,三个省份合计占比69.7%,2017百强县该三省占比49%,再次显示公司布局的前瞻性。公司商业地产进军国内商业地产第一梯队。公司秉持“住宅+商业”地产双轮驱动运作模式,产生地产的横向协同效应,亦有助纵深布局。截至2017 年6 月,公司已开业商业综合体13 个,在建及拟建广场33 座。预计,至2020 年广场开业数将达到100 个以上。2016 年实现商业综合体销售收入109.8 亿,同比增长72.2%,出租物业及管理收入4.4 亿,同比增长47.8%。商业地产收入占总收入比由2015 年的28%,上升到2016 年42%。“住宅+商业”的均衡发展,将成为公司一大亮点。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7-2019 年归母净利润将取得45.2%的复合增长率,鉴于年底估值切换时期,我们给予公司2018 年12 倍估值,对应目标价36.72 元。公司作为低估值、高增长的典型代表,维持“买入”评级。银之杰:拟收购慧博科技,东亚前海证券揭牌营业研究机构:东北证券投资事件:(1)公司拟8.4 亿元收购慧博科技100%股份,其中股份和现金分别支付4.4 亿元和4 亿元,发行价14.83 元/股,并募集配套资金4.4 亿元,全部用于支付现金对价、中介费用及相关税费。(2)公司持股26.10%的东亚前海证券获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拟收购慧博科技切入电商服务领域,利润增厚有保障,业务协同效应强化。公司拟8.4 亿元收购慧博科技100%股权。慧博科技主营业务为向B2C 零售商家提供基于数据分析的客户关系管理及精准营销服务。公司产品在淘宝服务市场客户关系管理类目下按付费数量排名第二,具备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业绩承诺为2017-2020 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000 万元、7,800 万元、9,360 万元、11,232 万元,若成功收购将为公司业绩增厚提供可靠保障。并且慧博科技需要大量采购短信发送服务,与子公司亿美软通形成较好的业务协同。东亚前海证券揭牌营业,公司掌握券商牌照。在今年6 月获批后,经过6 个月筹备,东亚前海证券目前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正式揭牌营业。东亚前海证券总注册资本为15 亿元,营业范围包括证券经纪、承销与保荐、自营、资产管理。公司掌握券商牌照,生态体系进一步丰富。初步打造生态体系,综合金融服务协同效应提升。保险领域,易安财险2017 年1-10 月份,易安财险原保费收入68,533.14 万元,去年同期仅为16,791.59 万元,同比增速高达308%,安科人寿已被受理,参与发起上海保险交易所。证券领域,东亚前海证券已经正式揭牌营业。征信领域,华道征信已构建消费信贷信息共享平台等产品和服务体系,上半年营业收入655.12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6.02%。另外金融IT是公司传统主业,亿美软通掌握移动商务大数据数据和先进的大数据技术。现阶段公司已经初步打造综合金融服务生态体系。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7/2018/2019 年EPS 0.14/0.19/0.25 元,对应PE 123.48/85.84/66.93 倍,给予“增持”评级。风险提示: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大秦铁路:检修期错位导致运量同比下滑,检修后依旧保持满负荷运行研究机构:华创证券事 件:公司公告:公司核心经营资产大秦线完成货物运输量3427万吨,同比减少8.83%。日均运量114.23万吨。2017年1-11月,大秦线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39383万吨,同比增长25.89%。主要观点事件:公司公告11月数据2017年11月,公司核心经营资产大秦线完成货物运输量3427万吨,同比减少8.83%。日均运量114.23万吨。2017年1-11月,大秦线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39383万吨,同比增长25.89%。1.秋季检修错位影响导致运量同比下滑8.8%公司大秦线11月日均114.23万吨(去年同期为125万吨),同比下滑8.83%,主要由于:1)检修期影响运量,检修结束后恢复满负荷运营10月25日-11月15日(共计22天)为秋季检修期,每天约3小时“开天窗”检修,影响每日运量约20万吨。我们测算,11月上半月受检修影响日均运量仅100余万吨,下半月运量恢复至检修前约123-25万吨/天的满负荷运量状态。2)与去年相比,检修期延后导致了时间错位去年检修期均在10月内完成,10月8日-28日(共计21天),检修期间日均运量为103.09万吨,检修期后11月则全月保持满负荷状态并最终达到125万吨/天的日均运量。而今年检修期有所延后,检修期错位造成当月运量同比下滑。2.冬季用煤旺季或出现超负荷1)冬季用煤旺季,或超负荷。进入12月,北方步入冬季采暖用煤旺季,下游电厂补库存需求将进一步推升煤炭运输需求;此外,根据环保要求,9月底之前环渤海所有港口全面禁止汽运煤,下游需求与公路回流支撑大秦此后延续高运量水平。我们预计12月全月大秦线仍将保持约123-125万吨/天的满负荷运量水平。此外考虑到相较去年底(11、12月日均运量分别为125、124万吨),环保压力下环渤海港口禁止汽车运煤是新增影响因素,加大了公路回流力度,在冬季用煤旺季大秦线极有可能出现超负荷情况。2)量在价先,运价浮动机制存在应用的可能根据现行的货运价格规则,铁路运输企业可以在基准价之上,根据市场供需情况,上浮10%。如前分析,一旦运力出现供不应求,公司不排除运用运价浮动机制。并且,在电气化附加费下调,以及部分杂费取消的情况下,铁路收费日趋规范,也为进一步市场化打下基础。3.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17年147亿,9倍PE,5.5%股息率,维持目标价11元,较现价23%空间,强调“强推”评级根据公司业绩指引,预计2017年实现147亿净利,同比增长105%(三季报112亿净利,同比118%),对应当前9倍PE,5.5%股息率,具备配置价值,尤其临近年底高股息标的易受市场追捧。我们维持目标价11元,较现价23%空间,强调“强推”评级。风险提示:经济大幅下滑,运量不及预期。百洋股份-002696-CG培训龙头向综合艺术教育延伸研究机构:中泰证券CG 培训龙头向综合艺术教育延伸百洋股份是我国最大的罗非鱼产品生产商,近年来受市场环境影响,主业业绩增速放缓。公司已确立转型教育战略,2017 年8 月完成收购国内CG培训龙头火星时代100%股权。火星时代承诺2017-2019 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不低于8000、10800、14580 万元。我们认为火星时代通过CG 培训业务建立了良好口碑基础和较高的壁垒,校区扩张和满座率提升保证内生可持续增长,外延扩张围绕艺术类教育进行客群拓展,可充分借用火星时代核心业务的研发能力和品牌优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IT 培训行业高成长,集中度提升和竞争格局变化并存职业教育受众面广、规模庞大。IT 培训是潜力突显的细分市场,在非学历职业教育各细分领域中排名第一。IT 培训行业正处于高速成长期,一方面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另一方面市场格局也在动态变化。CG 培训是IT 培训中一个重要的细分领域。火星时代:国内CG 培训龙头,业绩成长快速稳健火星时代是国内CG 培训领军企业。2016 年实现营业收入4.07 亿元,同比增长51.69%;实现归母净利润6075 万元,同比增长43.35%。在业绩快速增长的同时盈利能力较为稳定。内容+口碑构筑壁垒,课程、招生、培训、就业环环相扣火星时代从教材出版起家,以优质内容为核心竞争力,经过十多年的沉淀和打磨,在数字艺术设计领域树立了良好口碑,为其培训业务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和较高的壁垒。课程强调专业性和实效性,课程精细化程度高,拥有8 大产品线25 大产品。招生、教学和就业服务环节均围绕优质内容和良好口碑来构建。内外兼修:内生扩张网点,外延扩充品类近年来火星时代校区加速扩张,校区数量从2014 年底的5 个扩张到2017年上半年的15 个,未来三年计划增加至20 余个,且新开校区满座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们认为未来满座率提升还将进一步放大内生增长。外延方面,公司将以CG 培训业务为核心进行品类延伸,围绕艺术设计教育进行综合布局,涵盖青少、大专、大学不同年龄层次。目前重点推进少儿艺术类、编程类课程,同时积极推进艺术留学游学等新业务。CG 培训龙头向综合艺术教育延伸,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计百洋股份2017-19 年EPS 为0.58/0.80/0.99 元。可比公司2018年平均PE 为33 倍,另外考虑到火星时代2017-2019 年对赌业绩CAGR为35%,我们认为公司合理价格区间为24-28 元,对应18 年30~35 倍PE。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风险提示:承诺业绩无法实现的风险;收购整合风险;国家教育法律及政策风险;行业竞争风险。三花智控:空调零部件持续高增长研究机构:国联证券事件:2017年度,受益于下游空调行业高速增长,上游电子膨胀阀、截止阀、四通阀等零部件销量持续高速增长,十月份产业在线数据显示,内销四通阀同比增长65.1%,截止阀增长43.1%,电子膨胀阀增长51.6%。投资要点:空调上游零部件持续高增长根据产业在线10月数据显示,受益于空调超预期增长,上游零部件高速增长。我们认为双十一空调销售情况已为年尾增速打下坚实基础,十二月份叠加双十二和圣诞节影响,全年空调上游行业高速增长已成定局。起于空调,内含变化虽然本年度上游零部件增长起源于下游空调带动,但零部件中亦有差异性。由于目前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以及人们对于节能关注度逐渐提升,变频产品在各品类中占比均稳步提升。三花智控增长前景可期公司在制冷业务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在汽车零部件业务、洗碗机业务以及微通道换热器等方向均将有可观的发展前景。洗碗机零部件业务将会受益于国内洗碗机普及率提高。汽车零部件业务是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公司近期募资13.2亿元向汽车空调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部件领域切入。我们认为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也将迅速成长。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预计2017-2019年公司EPS分别为0.53、0.61、0.70元。考虑到空调零部件业务稳定增长以及汽车零部件带来的新增长点,给予推荐评级。风险提示空调增速放缓的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新品类拓展速度不及预期风险。

书正

芯片龙头再次崩盘,散户应该如何寻找优质股票

今天上午,华润微,收盘下跌11.97%;另一个,沪硅产业也下跌了6.48%。芯片股最近给我们一种很不靠谱的感觉,崩盘的浪是一浪接一浪。但是有新股又有22个涨停。A股目前大概3700多家上市公司,基本上上交所大概1500家左右,深交所2200家左右。我们散户在这纷繁复杂的资本市场中,如何找出优质的股票呢?主要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跟着“大神”走,二是培养自己对市场的敏锐程度。先聊聊跟“大神”走的几个方式:①券商研报。在美国,一份专业的研究报告,基本是在机构内部流转,外面人获取需要很大的代价。但是,在中国,我们可以轻易通过wind,慧博等专业网站,获取到券商的研报。如何看研报呢?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三个方面,一是对行业以及上市公司基本分析,主要包括整体评价,行业情况,企业自身的优势等。二是看券商看好他的理由,券商说这个上市公司不错,为什么?企业再市场上是否有“护城河”。三是看券商对这个公司的财务预测。这个比较专业,可以作为参考信息。但是实际过程中,我们很多小伙伴会被一些干扰信息带走?我认为,主要就是给股票的评级和目标价格。这个其实和我们心理作用有关,这两个信息对于我们决策最为简单和有效,所以大脑更加愿意接受这类信息。但是这两个在报告中,也是有主观成分在的,建议大家克服自己内心吧。②跟着“大钱”走。这边提到的“大钱”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对政策敏感,很多人说,A股是政策市。政策本身作为影响资本市场的因素,就是合理的存在,不合理的知识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行为。二是偏好行业龙头。“大钱”一般都是选择每个行业最好的公司,最具有竞争力的公司;三是投资期限长,一般持有周期都在2年以上,甚至更长。“大钱”主要有哪些?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知名的基金公司等。③跟着股东走。这里没有内部消息的意思,先不说监管对内幕交易打击的严厉程度。就算真有,到咱们手上,已经晚了。主要是看股东是否增持,当然,A股历史上也有雷声大雨点小的增持,导致散户被骗。这边我个人认为,要自己来判断增持的原因,主要结合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行业的周期情况。另外,也可以关注一下细节,有些增持没设置下限,大家就要注意了。本期分享就到这里,下期我们在讨论自己如何对市场进行敏锐的感知,蚍蜉撼大树,下期见!

谷启

跟着“最佳分析师”能多赚钱吗?来看看15家头部券商的靠谱度

来源:《财经》杂志文| 郑慧散户仍是我国A股市场中的重要力量。海通证券2018年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当年年中,美国机构投资者持有市值占比高达93.2%,个人投资者持有市值占比不到6%,而彼时个人投资者在中国A股上持有近40%的市值。两年后,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披露,截至2020年6月,中国A股散户共1.67亿,持有13.07万亿元市值,占比降至28.64%。普通投资者,大多对资本市场和各行业一知半解,也缺乏对目标公司的长期深入研究,以为自己炒股是靠信息和分析,实则是靠感觉和运气,难免被“割韭菜”。但若参考专业分析师的意见,结果又会有多大不同?以医药行业为例,我们分析了15家头部券商分析师团队过去两年的荐股情况及其结果,主要结论如下:1、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在一年内完全根据分析师的评级意见买卖医药股,并持有到年底,基本可获得15%以上的收益,区间约为15%~45%,但并不能超越行业大势。2、机构投资者认可的分析师,其所在券商整体团队的水平未必更高,普通投资者仍需提高自我甄别能力,不应迷信所谓最佳分析师。综合收益率、评级合格率的成绩,我们对头部券商医药分析师团队给出新排名(见表1)。该排名结果,和“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的评选结果有较大差异。譬如,兴业证券的分析师获得2020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医药生物领域第1名,西南证券的分析师获得2019年度的第4名。而在我们的测试中,其整体表现,却分别排在当年的第11和第13名。表1:2020年度医药生物领域券商分析师团队新式排名我们的样本选取及评价方式参考中国证券业协会定期发布的证券公司业绩排名,我们选取2019及2020上半年总资产前十的券商,再根据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的评选结果进行补充,最终选出了15家券商的医药分析师团队作为考察对象(表2)。表2:15家券商名单需要强调的是,券商分析师主要的服务对象和收入来源,均为买方机构。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分析师排名,也主要是用问卷方式,来调查机构投资者对卖方分析师的评价,比如知名的全美分析师评选,以及国内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都是采用这种主观评价的方式。这意味着分析师们不仅要懂“研究”,更要会“服务”。而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分析师们发布的一份份研报,才是直接可参考的对象。分析师们往往对公司会做出三类预测:买入/卖出评级、股价预测,以及盈利预测。目前采用客观标准评价分析师的排名榜单,大多衡量的是后两者的准确度。但考虑到这两者在预估时本身就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免不了“拍脑袋”。因此,我们选择考察评级,直接看分析师们看好哪些股票,以及是否能获得符合评级的超额收益。利用慧博智能策略终端,在申万医药生物行业内,我们筛选出了上述券商在2019及2020年全年发布的、带有评级的上市公司研报,总数分别为1789份、2131份。分析师对公司的评级,评价的是报告发布后6~12个月内公司股价相对同期基准指数的相对市场表现。比如,股价表现在某段时间内优于市场指数20%或15%以上,会被评级为“买入”、“推荐”、“优于大市”等。在A股,这里的基准指数通常是沪深300指数,也有券商将其定义为行业指数。各券商对投资评级标准的划分不完全一致,我们对其统一和简化,并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分析评价:1、采取一种简单的交易策略,跟随研报评级进行股票买卖,持有到年底计算总收益。2、从超额收益来看是否符合评级要求。方式一:跟随评级买卖并计算最终收益 制定如下买卖方式:在研报发布日,若为最高评级,则买入2手(200股),若为次优评级,则买入1手(100股),若为中性评级,则不买入。在某个年度内,若后续并未有评级上下调整,则仅在当年第一次推荐时买入,而若后续调整了评级,则在上调时多买入一手,下调时抛出一手,买卖价格均按当日收盘价。分析师们会多次发布对同一只股票的评级,如果剔除那些重复的相同评级,那么两年最终分别可筛选出601份、656份研报。其中,没有卖出类评级,中性评级仅占3%、1.5%。通过方式1,我们计算了在假定情况下跟随各券商研报意见所能获得的收益率(为叙述简便,以下不再强调收益率为假定情况下的计算结果),结果如下:表3:2019年在假定方式下操作的收益情况表4:2020年在假定方式下操作的收益情况除了2020年的银河证券外,跟随头部券商医药分析师们的评级意见,一年下来基本都能获得15%以上的收益。2020年整体情况优于2019年,大多数券商给出的评级意见都能使得投资收益水平在30%以上。这个成绩看起来不错,但如果对比一下行业大势,就不够令人满意了。2020年,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为51.09%,沪深300指数则涨了27.21%。疫情的短期刺激和老龄化的长期趋势,使得医药生物板块在过去的一年备受投资者关注。截至2020年最后一个收盘日,A股涨幅超十倍的四只股票中,英科医疗(300677.SZ)和万泰生物(603392.SH)均属于医药行业。而相比之下,当年仅申万宏源一家的收益率超过了申万行业指数涨幅。2019年,申万医药生物指数涨幅为36.84%,也只有银河、华泰两家的收益率超过该涨幅。比较两年的收益率及排名变动(见表5),可以看到,银河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下滑明显,广发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中金公司、海通证券、长江证券发挥稳定,申万宏源、国信证券、国盛证券则有较大幅度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兴业证券团队中的分析师两年均拿到新财富生物医药领域第一名,但在我们的测试中,兴业证券整体的成绩排名却始终靠后。表5:2019与2020收益率及排名对比以上评价建立在我们假设的情形之上,只是使用研报评级的一种方式。为了回归评级本身的定义,我们通过方式2来对比个股股价与市场基准6个月的区间涨跌幅,看是否能获得优于市场的超额收益。方式二:从超额收益来看是否符合评级要求 为便于考评,综合各家券商对评级的界定,我们将其标准统一为如下:以6个月为期,若为最高评级,比如“买入”、“强烈推荐”、“优于大市”等,则期间股价涨跌幅应优于同期沪深300涨跌幅15%以上,优于同期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跌幅5%以上;若为次优评级,比如“增持”、“审慎推荐”等,则期间股价涨跌幅应优于同期沪深300涨跌幅10%以上,优于同期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跌幅。另外,由于2020下半年发布的研报至今未满6个月,因此对于2020年度,我们仅看上半年发布的报告。2019年及2020上半年评级合格情况如下:表6:2019年评级合格情况表7:2020上半年年评级合格情况整体看来,最终能够达到评级要求的研报,占比仅为50%左右。从表中可看出,在不同的指标下,个别券商的排名差异较大。比如2020上半年,以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基准,申万宏源评级合格率为70%,排名第一;而以申万医药指数涨跌幅为基准,则合格率仅为40%,排名倒数第二。为了综合、平衡各个指标,得出一个综合的排名,我们计算出各指标下券商的排名的平均数。该平均数的值越小,说明该券商医药分析师团队在不同标准下的综合排名越靠前。表8:2019年排名及平均情况表9:2020年排名及平均情况表10:2020年排名及变动情况从表10可看出,2020年,国信证券、国盛证券的综合表现排名大幅提高;而中信证券,银河证券则明显下滑。另外,在考虑了评级本身的合格情况后,兴业证券的表现仍然不佳。结 语分析师的研究能力,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察,我们的文章和框架,只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从结果来看,即使跟着分析师们买买买,也无法保障跑赢行业大势。超额收益的果子固然诱人,但绝非人人唾手可得。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能够选好行业,那么体现行业指数的基金类产品,或许是更为友好的选择。而偏好个股的普通投资者,也仍需提高自我甄别能力,不应迷信所谓最佳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