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分别发布了2020研究生成绩复核的公告信息,具体如下:武汉大学关于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复核结果的公告根据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的工作安排,我校于2月21日0时通过研究生院网站公布了考生初试成绩, 2月26日24时,考生网上复查申请截止。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和我校已分别完成统考和自命题科目成绩复核工作。自3月21日19时起,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服务平台公布的硕士考试初试成绩即为最终成绩,考生可登陆系统查询复核结果,下载成绩单。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处2020年3月21日武汉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最终成绩发布通知各位考生:根据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的工作安排,我校于2月21日8时通过研究生招生综合管理系统公布了考生初试成绩。2月26日24时,考生网上复查申请截止。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和我校已分别完成统考和自命题科目成绩复核工作。从3月21日17点起,我校研究生招生综合管理系统查询到的成绩及排名为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最终成绩及排名。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2020年3月22日华中师范大学:关于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复查有关工作的公告各位考生:根据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湖北省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公布时间及复核办法》相关要求,我校对申请复查考生的成绩进行了认真复核(统考科目的复核已由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完成)。目前成绩复查工作已经结束,对成绩有变化的,我办已电话通知考生,对成绩无变化的,不再另行通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2020年3月21日说明:各校详细公告、通知,请参见各校研究院官网。
来源:海外网上海工程大学二〇一九届研究生毕业留影。同济大学二〇一九届研究生毕业留影。201万元、156万元,近日,华中科技大学两位同窗博士毕业生张霁、姚婷以高年薪赢得广泛关注,前者的名字更是一度冲上新浪微博热搜榜。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作为世界信息科技特别是5G技术领军企业华为公司的“天才少年”计划入选者,是从全球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其中,张霁不仅入选而且拿到该计划的最高档年薪。张霁和姚婷的突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中国研究生教育取得的进步,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研究生教育造就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对中国研究生教育取得的成就和进一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相关重要指示中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这为中国研究生教育在新时代发展擘划了方向,吹响了奋进的号角。创新是核心和灵魂研究生教育是指大学生在读完4年学制的本科学校顺利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具体可以分为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世界教育史上,通常把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办作为研究生教育发端的标志。对于研究生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用“两高”“两重要”来概括,即研究生教育位于国民教育的顶端,是“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是知识生产和创造的“重要源头”,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生力军”。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指出,研究生教育具有高端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其发展的高度和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教育的高度和水平,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整个教育体系建设、对于教育强国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发挥着引擎的作用。在洪大用看来,研究生教育对社会的重大价值和意义是通过推进创新来具体实现的。他认为,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其中既包括知识的创新,也包括实践的创新;可以说,通过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持续推进知识的创新和实践的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使命,同时也只有研究生教育能够承担这样的使命。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水平如何?其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怎样的支撑作用呢?对此,我们既可以通过近日张霁、姚婷这样个案的热点新闻去感受,可以通过“北斗工程”“嫦娥工程”“载人深潜工程”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参与团队人员大比例研究生教育背景来观察,也可以从近日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释放的相关信息找到答案。 据统计,作为研究生培养主体的中国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科研工作和“973项目”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了全国80%以上的SCI论文和社科重大成果。到2020年,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超过64%,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力军。四个阶段提质增量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据洪大用研究,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提出了设立“大学院”的设想,旨在培养专事高深学问的人才。1908 年,上海圣约翰大学颁授了第一个医学博士学位。1917年,苏州东吴大学颁授了第一个化学硕士学位。 1935年,国民政府制定了《学位授予法》,对学位层级结构、学位授予的程序等作出了规定,由此到新中国成立前,共颁发了230多个硕士学位。洪大用认为,由于不成体系,发展缓慢,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研究生教育才真正开展起来,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发展与新中国成长同步。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始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培养研究生。第二年,研究生统招启动。到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累计培养了2万多名研究生。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迎来科教发展的春天,邓小平亲自倡导推动作出包括恢复研究生教育在内的“科教三大战略决策”,研究生教育由此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之后的40多年间,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王战军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研究生教育大体上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从1978年到1988年为恢复发展阶段。1978年1月,《关于高等学校1978年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安排意见》出台,标志着研究生招收正式恢复。当年,在校研究生人数达到1万多人,7年后增至7.5万多人。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为中国研究生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法律保障。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获准试办研究生院,推动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独立化和专业化,逐渐形成了独立的运行机制。从1988年到1998年为稳步发展阶段。根据 “稳步发展,保证质量”方针,研究生教育规模在稳步增长的同时,适应国家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位类型由单一的学术型发展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并举,工商管理硕士等专业学位应运而生。从1999年到2009年为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世纪之交高等教育扩招开始实施,在校研究生人数快速增加,10年间增加近120万人。与此同时,专业学位拓展至19个,以简政放权为特征的学位授权机制改革和硕博连读、导师负责制等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2010年至今为内涵式发展阶段。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关于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的要求,相关部门接连出台了关于质量保证、学位授权点评估、论文抽查等方面的一系列文件,中国研究生教育进入“质量时代”。中国经验贡献世界经过新中国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中国研究生教育成绩斐然。一方面,发展完善中国教育体系,推动成为教育大国并大步向教育强国挺进;另一方面,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支持。王战军认为,从中国教育领域自身来说,研究生教育成就主要包括建立了完善了中央政府主导、省级统筹、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主体的三级管理体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体系,其中包括学位制度体系、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等,为国际社会奉献了“中国经验”。 从教育服务社会角度来说,研究生教育成就突出体现在实现了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标。据统计,截至2020年,研究生教育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1000多万高层次人才。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很大部分人已成为国家各项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王战军拿2017年新增的两院院士相关数据举例说,在中科院新增院士中,中国自主培养的博士为37人,占当年度中科院新增院士中拥有博士学位总人数的约64%。在工程院新增院士中,我国自主培养的博士为48人,占当年度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中拥有博士学位总人数的近九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已经成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纵观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不难发现其鲜明的特点。根据洪大用的研究来概括就是,在政府主导下,高校与科研机构两类主体齐发力,研究生教育以学术为导向,在实践中创新,实现快速发展。其中“快速发展”特别引人注目。洪大用解释说,虽然从世界范围看,最近几十年研究生教育普遍发展较快,但是中国在此领域的速度更引人瞩目。从1978年招生1万多名研究生,到1998年的7万多名,到2009年达50万名,再到2020年预计将约110万名。改革完善没有止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研究生教育改革也是如此。继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传出“新增交叉学科作为第14个学科门类”的信息之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据报道通过设集成电路专业为一级学科,并拟设于新设的交叉学科门类下,待批准后正式公布。国务院于7月27日印发的《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高校集成电路和软件专业建设,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一级学科设置工作,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复合型、实用型的高水平人才。如此重磅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折射出研究生教育适应新时代国家战略性需求而变革的紧迫任务。洪大用指出,我们要精准识别社会需求, 根据社会的需求来改革研究生教育的供给,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这就要求对保障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特别是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进行与时俱进的修订。对此,教育部发布信息表示,近年来,修订工作持续推进中,立法的主要条件已基本成熟,教育部已建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项目。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些参会者就制定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再次提出相关建议。人们期待这部事关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大计的重要法律早日完成立法程序出台,更好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和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对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工程院院士赵沁平曾撰文指出,要在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特别是基础理论方面取得更大成果,探索建立科学的招生规模调节机制的同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差异化培养模式方面探索出更广阔的路径。他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培养单位和有关社会机构能够探索构建适合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与成果的展示、评价平台。链接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专业和用途的不同来划分,研究生可分为普通研究生和特殊种类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后者是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其旨在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分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本报记者 张保淑)《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8月10日 第 09 版)
华中师范大学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占地面积120余万平方米,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首批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93年江泽民同志为学校九十周年校庆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学校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弘扬了革命文化教育的传统,形成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优秀人才。学校设31个教学科研单位,75个本科专业。目前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000余人,研究生11000余人,国际学生2300余人。现有教职工3800余人,专任教师201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40人,博士生导师397人。华师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中国语言文学和物理学等15个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2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7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华师除学科外,她还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重点研究基地17个。为落实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等上级主管部门的建设任务要求,更好地促进工程实验室建设和良性发展,华中师范大学于2017年3月18日批准成立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教学科研单位的形式,实行独立建制。实验室落户于华中师范大学南湖综合楼11层,规划面积为6000平方米。实验室现面向海内外诚聘数据科技、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秀人才。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教育大数据理论研究、工程实验、成果转化和高端人才培养平台,在提升我国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治理能力的革命性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支撑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重塑以智能化为核心的未来教育。实验室研究方向1:学习过程追踪与量化技术研究学习过程追踪与量化技术主要包括多情境课堂教学数据采集技术、多维度校园教育数据采集技术和多场景在线学习数据采集技术。(1) 多情境课堂教学数据采集技术面向课堂内的不同教学场景、不同感知设备及不同平台,研发多源数据采集代理及采集框架,实现对课堂教学情境、教学主体及教学状态的智能识别、自动提取与自动记录。(2) 多维度校园教育数据采集技术搭建校园内多维传感环境,研发面向校园内不同教育场景、不同感知设备、不同业务平台的多源数据采集代理及采集框架,实现对学生的在校行为、学校教学、管理及服务有关信息的全面感知、自动提取与自动记录。(3) 多场景在线学习数据采集技术研发面向多元化、复杂化在线学习场景的学习过程数据采集代理及采集框架,实现对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行为、学习共同体中的社交网络关系以及学习者在互动学习中的生成式内容的全面识别与量化、自动提取与自动记录。实验室研究方向2:教育数据融合与共享技术研究(1) 教育大数据标准体系针对教育大数据非结构化、分布式、异构性、来源分散等特点,在学习科学和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制定一系列教育大数据规范标准,形成教育大数据标准体系。(2) 教育数据汇聚与融合技术教育数据汇聚与融合技术包括数据预处理、语义标-识和信息管理以及数据汇聚。(3) 教育数据共享技术教育数据共享技术主要是为数据共享提供标准接口、标准格式和具有可信保障的数据服务,实现对多种数据源的按需数据交换和共享,包括数据汇总、数据分发、数据更新、数据转换等。(4) 数据隐私保护机制与伦理规范构建教育数据隐私保护机制与伦理规范,确保教育数据应用合理合法。实验室研究方向3:综合建模与分析技术研究实验室研究方向4:动态监测与智能决策技术研究实验室研究方向5:教育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每年实验室招生硕士研究生计划45人:每年实验室9名导师招生博士生数量11人:在文化建设方面,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获评2016-2018年度校内“文明单位”。
摘要:今天来给大家整理统计分享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去年的时候研究生招生数据。希望对2020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我直接直接把截图从数据上可以看得出来,华中师范大学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希望对报考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的同学,有所帮助。有什么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留言。
1月2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部署学科评议组、专业学位教指委重点工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主持会议。陈宝生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经过数十年不懈奋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实现了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研究生教育体系基本完备,引领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新发展阶段,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肩负着新使命,开启了新征程。要着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增强教育报国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撑。陈宝生强调,要充分认识学科评议组、专业学位教指委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晰职责定位、发挥好职能作用。一是正确把握职责定位,自觉承担自身的历史使命,通过扎实工作,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在工作中发挥好落实国家任务的战斗队、深入培养单位的工作队、教育方针政策的宣传队等三方面关键作用。三是积极实现角色转变,实现从重选聘到重履职、重审核到重建设、自我管理为主到制度管理为主的转变。陈宝生要求,学科评议组成员、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要在工作中把方向、定标准、抓质量、促建设、敢担当、守纪律,当好领航员、设计员、质检员、指导员、裁判员、守门员,并积极提升政治、学习、创新、协调、引领能力,增强工作本领。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学科评议组、专业学位教指委代表作交流发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就学科评议组、专业学位教指委“十四五”期间重点工作作说明。【来源:教育部】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01:47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从1949年研究生在学人数仅629人,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300万人,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升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能力。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正在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的闫策参与了火星着陆导航制导与控制方案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闫策:我在研究生阶段参加了多项国内外创新实践竞赛,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为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我国研究生教育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各地高校将实验室建在乡下田间,已建成120多个科技小院,研究生长期驻扎,助力农民增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医科院校研究生主动请缨,在战疫一线践行医者的使命和责任。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马彦琳:学校将对接“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深化医教协同,为国家培养更多有责任、有担当的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涵盖111个一级学科和47个专业学位类别的学科体系,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更加突出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培养,为各行各业输出了大批高层次人才。 (总台央视记者 梁铮铮 潘虹旭 高晨源)(编辑 黎佳易)
21级考研党们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公!布!!啦!!!华师录取了多少研究生?哪个专业报考人数最多?哪些专业报考难度最大?……今天小研就为大家揭秘华师研招大数据!为你的研招考试加油助力~以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新生数据为例~你想了解的研招数据都在这里!今年华师有多少新山民加入?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共录取研究生4741人其中硕士生4223人,博士生518人寒冬酷暑之后我们的桂子山终于又热闹了起来~研究生萌新都来自哪里?硕士研究生生源地前五位分别为:湖北省:1440人河南省: 575人山东省: 300人江西省: 247人四川省: 196人广东省: 196人博士研究生生源地前五位分别为:湖北省:146人河南省: 85人山东省: 43人山西省: 21人湖南省: 20人四川省: 20人来自五湖四海的童鞋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华师人!研究生的年龄分布情况如何?萌新都是同龄人吗?【硕士】录取的硕士生平均年龄是23.5岁硕士研究生年龄主要分布在22-23岁最小的全日制硕士生出生于2000年今年20周岁最大的全日制硕士生出生于1979年今年41周岁虽然两人相差21岁但都是爱学习的华师人~【博士】录取的博士生平均年龄是31岁博士研究生年龄主要分布在25-43岁最小的博士生出生于1998年今年22周岁最大的博士生出生于1972年今年48周岁相差26岁90后和70后博士共同求学大家都是桂子山上最美丽的风景!研究生萌新男女比例是多少?研究生新生男女总比例约为:1:2.6(男生:1481人,女生:3260人)总体而言女多男少名副其实的师范院校~硕士研究生男女比例约为:1:2.5(男硕士1256人,女硕士2967人)博士研究生男女比例约为:1:1.3(男博士225人;女博士293人)相比硕士而言,博士生男女比重大致持平~这些培养单位性别比最突出男生(硕士)比例前五的学院分别是:1.人工智能教育学部(伍伦贡联合研究院)男女比例:7:12.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男女比例:2:13.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男女比例:1.3:14.计算机学院男女比例:1.3:15.体育学院男女比例:1.2:1女生(硕士)比例前五的学院分别是:1.教育学院男女比例:1:192.文学院男女比例:1:123.音乐学院男女比例:1:104.外国语学院男女比例:1:95.语言研究所男女比例:1:7看了这些性别比你的学院上榜了吗?萌新们可以根据各个学院的男女比考虑一下新学期的联谊活动哦~重点来啦!!!各培养单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录比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最多的十个专业考研党们可不要被人数吓倒哦~狭路相逢勇者胜,加油!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竞争最激烈(录取比例最低)的十个专业看了今年的研招大数据你心仪的专业上榜了吗?希望这些数据能为准备报名华师的你心中更添一份底气和华小研做个约定吧?我们明年见!说定了哦~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文案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责任编辑:曾晨 吴莹文案:赵静敏图表:曾 晨排版:黄明慧
教育部学位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 黄宝印■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司局长笔谈全国教育大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在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召开的重要大会,时机重大、意义重大、影响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博大精深,标志着我党对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引和强大精神动力。学位中心按照部党组要求,切实把广大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写好教育奋进之笔为抓手,着力推进“九大落实行动”:1.着力加强政治建设。以党支部为基础,以“学用新思想、笔谈千字文”“中心大讲堂”“读书沙龙”“青年论坛”等为抓手,教育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把学位中心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2.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国在学研究生超过260万,其中党员占50%以上。学位中心在教育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首次组织开展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工作,举旗帜、立标兵、树样板、育新人。办好《中国研究生》杂志,办好“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3.着力研发“研究生培养质量指数”。我国有研究生培养单位700多个、年招收研究生80多万人,规模大、区域广、类型多、学科领域宽。以指数形式展示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填补评价空白,引导研究生培养单位突出人才培养核心地位,实时监测培养质量变化与发展态势,有效服务于研究生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4.着力办好“研究生教育国际论坛”。学位中心于11月举办主题为“研究生教育的新时代——纪念中国研究生教育恢复招生四十周年”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国际论坛,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今后每两年举办一次。5.着力促进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我国有47种专业学位,其目标就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围绕专业学位教育特点,学位中心着力做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和中国高质量专业学位教育认证,建设好“中国专业学位案例教学中心”,改革师资队伍评价方式,促进专业学位教育内涵建设。6.着力构建更高水平中国特色学科评估体系。学位中心开展的学科评估已成为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学科评估品牌。要坚决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构建在学质量与毕业发展质量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加快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突出中国特色;强化社会服务贡献,引导高校扎根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问题;摒弃“数帽子”“数论文”的评价顽疾,更加关注教师队伍结构质量和师德师风。7.着力搭建高水准学位论文评价服务平台。目前,我国每年授予硕士学位60多万人、博士学位6万多人,学位论文质量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适应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现代化技术平台,实现“三个转变”。建立精准的专家评议信息,提供精准的专家预选统计,为保证和提升学位论文质量提供高水准服务。8.着力建设智慧中心。根据学位中心具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础大数据的优势,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在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基础上,实现学位中心的智慧化管理和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智能化信息服务。9.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快落实学位中心内部机构设置和人事制度改革,激发组织效能;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实施处级干部研讨培训,打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凝练核心业务,制定三年工作规划。努力把学位中心建成争当“三个表率”的模范单位。《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26日第02版
众所周知,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而学历的提升也将成为大家未来发展的必要选择,在当今知识信息主导的社会下,本科学历已经不再吃香,每年的本科毕业生的人数都在增加,这也是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逐年递升的重要原因。现在很多人都选择考研这一条路,觉得考研是继高考之后的第二个人生转折点。一部分的人是因为就业的问题,研究生的学历还是很有含金量的,不仅是以后工作的敲门砖,也是升职加薪的一个标准。也有一部分的人选择考研是因为想要精进学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开阔自己的学术视野,想要为国家的科研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近几年,考研的上岸难度越来越大。并且,就算是考研成功上岸了,并不代表就可以一帆风顺,也需要付出持续性的努力才能顺利毕业。说到研究生毕业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当属毕业论文。对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的要求无疑是提升了一个档次,需要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能够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也就意味着学术论文的质量是比较高的。这一点也让很多研究生感到头疼,只能硬着头皮写。有的学生在研究生期间浑浑噩噩度过,但又为了能够顺利毕业,不禁动起了歪心思,有的学生会向出版商有偿获取版面,有的会找有偿替写。但是以这样方式输出的论文是毫无意义的,甚至会败坏学术风气。其实过分地要求学术论文所达标准,反而违背了研究生教育的初衷。面临这些问题,教育部也及时发布了关于研究生毕业论文的相关表明,毕业标准不再以论文为重。这也就意味着学校方需要对研究生的评价趋向于多元化,希望学校不能仅以学术期刊为评论学生学术水平的标准,应该多方位考察学生的学术能力。虽然研究生能否毕业不再跟学术期刊挂钩,但这并不代表学生可以放纵自我,松懈对自己的管束。既然选择了研究生这一条路,就应该对自我有着严格的要求,才能达到合格的研究生人才的标准。小编有话说所以人生就是这样,是一个不断向上的过程,不能自甘堕落。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大家对于“注意,研究生教育或将迎来重大变革!”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