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6篇C刊,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华中师大这位博士是如何做到的?雷锋车

6篇C刊,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华中师大这位博士是如何做到的?

在权威及CSSCI期刊发表论文6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1篇他还是周洪宇华大卓越人才奖及章开沅奖学金获得者曾获国家奖学金及优秀研究生标兵他就是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博士生王承禹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成长故事在落差中拥抱挑战正如每个对学术充满好奇的学生一样,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博士生王承禹初到桂子山时一度对科研充满热情,“步入硕士生涯时发现,天马行空的思维习惯与严谨的科学逻辑之间,不拘一格的文字风格与通行的学术规范之间,学术创新的满腔热情与丰硕的既有成果之间存在着反差”。得知做学问原来不是一件轻巧惬意的事情后,王承禹一度认为自己陷入了学习的“混沌”状态。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书山险阻消磨了学术萌新的美好想象”。这时候的王承禹不会想到,短短几年以后的巨大变化——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6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1篇;参与的课题获民政部一等奖,多篇咨询报告被厅级部门采纳;获得周洪宇华大卓越人才奖、章开沅奖学金、2020年度校长奖、优秀研究生标兵、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高原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一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在“厚爱”中明确目标再次回过头来,重新检索在华师五年取得的成绩,以及与之相关的琐碎记忆时,王承禹感叹道:“个人的成绩从来都不只是与个人努力有关,时代的厚爱和所处的环境都会为我们取得的点滴成绩提供解释。华师文化和一流学科建设自然成为无法绕过的关键词。”就个人而言,王承禹认为自己走出学习的“混沌”状态离不开导师王敬尧教授的指引。他总是愿意和导师王敬尧教授专门探讨最近的问题,交流自己最新的学术思考,不断增进学术理解和分析能力。“记得每一篇论文成型之后,老师都会非常悉心地在稿子上做密密麻麻的修改标记。即使在深夜,老师看到我发过去的稿件也会及时回复。正是王敬尧老师在科研上的严谨精神和对学生的耐心指导,让我逐步确立了读博的目标。”王承禹说。在输出中成就自我目标确立以后,王承禹一方面积极参与团队的课题任务,一方面参与了政治学“一流学科”的人才提升工程和拔尖工程,和优秀的师长们一起研读经典。不同于阅读时的知识“输入”,写作时的“输出”状态往往让人更为专注。王承禹和导师合作的第一篇论文历经了逾十次的修改,每一次的修改都让人耗尽心力,“那个暑期,每天修改论文的时间都是十个小时以上。不过最有趣的发现是,洗澡时和睡眠前常常是能够明确问题意识和理清文章布局的关键时点。这时往往也是最为痛苦的,特别是陷入到难解的理论困局时。”除了学术论文的写作之外,王承禹还参与了多项课题写作、各种学术会议,在学生工作方面也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担任博士党支部书记,参与学术网站“中国县域发展研究中心”的更新维护,组织了“华大论坛”“政国大讲堂”等多场学术讲座,参与竞标和组织“博士沙龙”等学术活动……“饮其流者怀其源”谈及未来 王承禹表示他将谨记“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坚持学术研究的初心在这条道路上坚持到底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理不可睹

华中师范大学3名学子入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组织开展的2019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奖结果揭晓,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勒德勐豪、数学与统计学学院孙健、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季宇振三位同学,荣获“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自强故事为他们的绚丽青春点赞!勒德勐豪:以知践行 知行合一勒德勐豪,现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系。2018、2019年两度被选为湖北省青年代表参与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青年论坛。在疫情期间,也积极投入抗疫工作,获评华中师范大学“抗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知行合一,奋力逐梦在支教期间,勒德勐豪跨专业承担了高一物理以及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学工作,课余时间主动为学生进行辅导。他积极投身于学校行政工作中,担任学校校团委书记助理、高一(15)班副班主任等职务,组织开展了余庆县足球联赛、一二九诗歌大赛等13场文体活动。积极策划、开展“筑梦华大·与爱同行”武汉行活动,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筹集善款27000余元,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勒德勐豪在2018年参与中国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暨企业对接洽谈会担任翻译志愿者,为上合组织前副秘书长扎哈罗夫担任全程交互式传译,获得高度肯定。作为湖北省优秀青年代表在参加俄罗斯萨马拉参与第五届中俄“长江-伏尔加河”两河流域青年论坛中,担任活动期间湖北省代表团主翻。2019年,作为共青团湖北省委志愿者协助带团前往湖南长沙参与第六届中俄“长江-伏尔加河”两河流域青年论坛,并于《新时代中俄友谊发展中的青年》青年圆桌会议中发言并获奖。战“疫”有我,贡献力量在疫情期间,了解到学校防疫物资紧缺后,经过多方筹措,勒德勐豪争取到了一批可化为5吨以上84消毒液的7500片泡腾片、200只医用丁腈手套、百余只医用口罩以及15件防护服等防护消杀物资,并将物资从厂家送到学校。“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疫情期间,他利用微信、qq等网络平台组织召开了所在学生党支部的疫情防控专题党课,通过各种渠道最终募集善款共1956.5元。孙健: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孙健,现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自幼因眼睛发育不好,双眼视力均只有0.4。但凭着超乎常人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师范大学,进入大学后用加倍的努力让自己取得专业排名前10%的好成绩,疫情期间克服困难,勇于服务,受到中青网、光明网等媒体报道。穷且益坚,奋力拼搏面对无常的疾病,孙健一直乐观地学习生活,学习中他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去认真完成每一门功课,每一节课都会提前一个小时左右进教室。因为疫情,学校没有开学,由于眼睛几乎不能看电子产品,他就靠听和自学看书来完成功课。疫情期间,他还积极参加家乡的守卫卡点和线上助学,用笔写下解题过程,拍成视频讲给受疫情影响的高中生,身体力行为社会服务。坚定信念,砥砺青春不一样的经历让孙健深切地体会到健康和信念对个人的重要性。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心强健并自强不息应是青年人追梦时的模样,然而身体受限也并不能阻止我继续向往星空大海。我深信理想从来不会抛弃任何人,心中有坚持有热爱,夜行也会找到灯火。青春尚未散场,不如继续追寻,找一个更好的自己、更好的明天!”季宇振:燃创业之魂 坚守于凛冬季宇振,现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他在疫情期间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组织捐赠1000余斤蔬菜送至学校。同时还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担任博雅创业实践班班长及三家初创公司合伙人,并获得华师自主创业奖学金。抗击疫情,坚守岗位疫情来袭,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季宇振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社区抗疫志愿活动,成为查田镇茶丰村的一名抗击疫情志愿者,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筹备物资资源,共渡难关作为华大众梦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季宇振为了让封闭在学校的老师同学们吃上新鲜蔬菜,他积极筹划准备,经过于农场和学校的多次沟通协调,1000余斤爱心蔬菜于3月22日下午四点抵达学校,经社区统一安排,依次送到留守在社区居民手中。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自强之星的选拔培育工作,“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开展以来,校团委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宣传,积极开展寻访、推荐活动,经学校申报、省级遴选、专家委员会推选及团中央评选等环节,除了以上三位同学获“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化学学院黄立钢、中国农村研究院谢放两位同学荣获“2019年度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化学学院17级本科生 黄立钢黄立钢,男,汉族,共青团员,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17级本科生。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最美中学生“称号,进入大学后,多次获得校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志愿者、恽代英菁英学校(校级青马工程)优秀学员等荣誉。中国农村研究院研究生 谢放谢放,男,汉族,共青团员,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研究生。曾在2020年2月作为志愿者参与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隔离病房负压环境确证检测工作,协助确保医院如期建成,并将其所得奖品全部捐赠给学校档案馆。树立典型,跟踪培养校团委始终致力于培养青年人才、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上作出重要贡献,全力服务学校一流人才培养,在树立典型后也注意继续跟踪培育。于2018年度获得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的黄伟鑫同学当选为全国学联二十七大代表。校团委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赛事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百生讲坛”活力团支部、优秀主讲人评选活动、“逐梦双甲子建言桂子山” 华中师范大学第三届校园调研大赛、组织开展2020年“聂绀弩杯”大学生中华诗词邀请赛、组织团员青年观看“‘疫’起爱国·云上‘青’课堂”直播授课等。不断鼓励青年学子以最青春的名义,勇敢追求理想目标,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实现人生价值,使青春焕发出最绚丽的光彩。战“疫”志愿者向榜样学习发挥特长,展示个性不断学习,充实自我拓宽眼界,提升境界坚定理想信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大宣传部舆情与新媒体中心责任编辑: 汪露(实习)李宁佳 付飞燕内容来源:校团委审校:刘志强

火之地

6篇C刊,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华师这位博士是如何做到的?

在权威及CSSCI期刊发表论文6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1篇他还是周洪宇华大卓越人才奖及章开沅奖学金获得者曾获国家奖学金及优秀研究生标兵他就是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博士生王承禹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成长故事在落差中拥抱挑战正如每个对学术充满好奇的学生一样,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博士生王承禹初到桂子山时一度对科研充满热情,“步入硕士生涯时发现,天马行空的思维习惯与严谨的科学逻辑之间,不拘一格的文字风格与通行的学术规范之间,学术创新的满腔热情与丰硕的既有成果之间存在着反差”。得知做学问原来不是一件轻巧惬意的事情后,王承禹一度认为自己陷入了学习的“混沌”状态。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书山险阻消磨了学术萌新的美好想象”。这时候的王承禹不会想到,短短几年以后的巨大变化——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6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1篇;参与的课题获民政部一等奖,多篇咨询报告被厅级部门采纳;获得周洪宇华大卓越人才奖、章开沅奖学金、2020年度校长奖、优秀研究生标兵、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高原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一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在“厚爱”中明确目标再次回过头来,重新检索在华师五年取得的成绩,以及与之相关的琐碎记忆时,王承禹感叹道:“个人的成绩从来都不只是与个人努力有关,时代的厚爱和所处的环境都会为我们取得的点滴成绩提供解释。华师文化和一流学科建设自然成为无法绕过的关键词。”就个人而言,王承禹认为自己走出学习的“混沌”状态离不开导师王敬尧教授的指引。他总是愿意和导师王敬尧教授专门探讨最近的问题,交流自己最新的学术思考,不断增进学术理解和分析能力。“记得每一篇论文成型之后,老师都会非常悉心地在稿子上做密密麻麻的修改标记。即使在深夜,老师看到我发过去的稿件也会及时回复。正是王敬尧老师在科研上的严谨精神和对学生的耐心指导,让我逐步确立了读博的目标。”王承禹说。在输出中成就自我目标确立以后,王承禹一方面积极参与团队的课题任务,一方面参与了政治学“一流学科”的人才提升工程和拔尖工程,和优秀的师长们一起研读经典。不同于阅读时的知识“输入”,写作时的“输出”状态往往让人更为专注。王承禹和导师合作的第一篇论文历经了逾十次的修改,每一次的修改都让人耗尽心力,“那个暑期,每天修改论文的时间都是十个小时以上。不过最有趣的发现是,洗澡时和睡眠前常常是能够明确问题意识和理清文章布局的关键时点。这时往往也是最为痛苦的,特别是陷入到难解的理论困局时。”除了学术论文的写作之外,王承禹还参与了多项课题写作、各种学术会议,在学生工作方面也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担任博士党支部书记,参与学术网站“中国县域发展研究中心”的更新维护,组织了“华大论坛”“政国大讲堂”等多场学术讲座,参与竞标和组织“博士沙龙”等学术活动……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大宣传部舆情与新媒体中心责任编辑:刘绮菲文字:毛军刚信息来源: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审校:刘志强

道不可闻

华中师范大学:华师榜样学子背后的故事……

少年志在四方,一路披荆斩棘红日可追,山海亦赴人生在勤,不学何获让我们走进华师自强之星的故事看他们如何诠释“青春需早为,少年当拏云”孙健逆境破浪 自强不息尽管自幼因发育不良双眼视力均只有0.4,尽管因父亲病逝、母亲下岗等不幸,生活一度陷入拮据,种种困苦却没有磨平少年的棱角,坎坷历练激发了他奋发向上的勇气,他就是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数学与统计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孙健。面对命运的不公他没有自怨自艾,凭借百折不挠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的拼搏努力,把自己“淬炼”成为闪耀的“自强之星”。逆境面前 奋力抗争命运孙健从小就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不同,需要带上厚厚的眼镜,但他始终坚信“Different,not less”,并坚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学习和生活,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17年初,他的左眼出现病变,先后进行了几次大手术,保住了仅有的一点视力。术后并发症十分痛苦,孙健仍然坚持在病床上学习。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不幸再度降临,重返校园两个月后,他的右眼又出现问题,再次进行了手术。之后的日子里,孙健积极配合治疗,终于熬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然而由于过去一年一直奔波在医院与学校之间,功课落下了不少,学业日渐生疏,手术并发症不时地“折磨”让他无法按时到校上课。他只能在家中尽量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全部课程。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张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给孙健的十二年寒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他说,如果生活给你关上了一扇门,那就靠自己的努力打开一扇命运之窗;他做,于低谷中仰望星空,在逆境中奋勇前行。风雨之后 方见绚烂彩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命运的馈赠或许会迟到,但终究会来临。步入大学生活,陌生的环境给了孙健全新的体验,伴随而来的还有更多的挑战。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与节奏,不仅让孙健有压力,也成为他前行的动力。“我不怕苦,也不怕难,我想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他眼里闪烁着坚定的火光,更意志坚定地努力践行。在学校时,为了能够看清老师的板书,很多时候孙健必须提前一个小时到达教室,保证自己坐在第一排的位置。疫情期间,网上教学,微弱的视力不允许他长期注视电子设备,只能靠书本自学和听音频学习专业知识。面对各种困难,孙健很坦然:“我不想掉队,多付出些时间加倍学习,就是为了跟上大部队。”课前认真预习,课后认真复习,这些人人耳熟能详的学习方法便是孙健的“独家秘籍”。数学专业学习难度较大,但他从不退缩,敢于和难题死磕。被问起如何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他分享道,请教同学,请老师答疑,自己查找资料,学习重在细节,只有基础扎实,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之路上行稳致远。凭借着不服输的劲头和不懈的努力,孙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大一学年专业学分绩排名年级前百分之十。自强不息 不坠青云之志除了一丝不苟地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孙健还热衷参加各种志愿活动,不论是地铁站指引还是养老院活动他都积极参与。疫情期间,他主动报名参加了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组织的“战疫情,数统青年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为一线医务工作者子女提供数学学业辅导,不遗余力为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惑,分享实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克服自身困难,用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做贡献。“有一份热,发一分光,我不愿在黑暗中等候炬火。”于逆境中破浪而出,于低谷中勇敢逆行;青春正当时,少年在路上。孙健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诠释了自强的含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如其名,敢于抗争命运的他走出了一条自强之路,也展现出新一代青年大学生勇立潮头、勇担大任的风采。勒德勐豪逐梦新时代 青春当自强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18年“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贵州省“优秀志愿者”、华中师范大学“华研楷模”“抗疫先进个人”……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勒德勐豪不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身份标签,用实际行动展现青年人的青春活力与责任担当。担当青春责任:用脚步丈量黔贵大地“老师对不起,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希望老师少生气,多笑笑,生活才能更美丽”……100多名学生,100多封手写信,即将支教离开的勒德勐豪读着这些稚嫩中饱含深情的话语,满是温暖与感动。勒德勐豪对“志愿服务”产生兴趣始于高三时第一次参与义卖。整个过程中的付出与收获,在勒德勐豪心中有了一份期待,期待有一天自己也能够拥有“志愿者”这个身份标签。2017年本科毕业时,勒德勐豪选择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中的一员,在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他山中学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支教期间,原本是俄语专业的勒德勐豪跨专业承担了高一物理和通用技术的教学工作。除每周22课时的教学量之外,他还申请了每周五3节晚自习辅导课。教学工作之外,勒德勐豪还主动担任了学校团委书记助理、副班主任等职务,组织筹划了余庆县足球联赛、科学文化艺术节晚会、“一二·九”诗歌创作朗诵大赛等活动10余场,带领学生开展了9次志愿服务活动,举办了7场讲座培训活动。最让他有成就感的是,2018年5月,他与支教团队友筹划组织了为期7天的“筑梦华大与爱同行”武汉访学活动,让山区的孩子们有机会走出大山,看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访学活动共筹集善款27000余元,全部用于助力黔贵学子勇敢追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身为支教老师不仅要讲授知识,我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这些山区的孩子们提供一种新的看世界的方式,开拓他们的眼界。”勒德勐豪真诚地说,“为期一年的支教或许只是学生们人生旅途中短暂的一个小片段,但是一点正面引导、一点积极改变都是具有价值的。”“扶贫必扶智,教育当先行。”支教期间,勒德勐豪向支教学校递交了申请书,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当中,去到了余庆县海拔最高点素有余庆“小西藏”之称的狮子场。勒德勐豪与队友一同深入走访调研精准扶贫家庭共400余户,并参与了扶贫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对精准扶贫学生进行了长期跟进,与两名精准扶贫学生组成了帮扶关系,并在支教结束后长达2年的时间里继续对结对学生进行线上帮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为他们答疑解惑,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砥砺青春梦想:让实践发展专业之长支教结束后,勒德勐豪返回华师攻读研究生。专注学业的同时,志愿服务依然是他放不下的牵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将专业所学运用于实践,积极担任各种国际性活动与会议翻译志愿者。以知促行,用行动联结中俄友谊:2018年,担任中国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暨企业对接洽谈会翻译志愿者,为上合组织前副秘书长扎哈罗夫担任全程交互式传译译员,并获得高度肯定;同年7月,作为湖北省优秀青年代表前往俄罗斯萨马拉参加第五届中俄“长江-伏尔加河”两河流域青年论坛,担任活动期间湖北省代表团主翻……“这种国际性的活动,紧张是必然的。”勒德勐豪也会出现“词到嘴边但是表达不出来”的状况。勒德勐豪愈发意识到做充分准备的必要性,每担任一次国际会议的志愿翻译,他都会特地购买一本相关领域的专业词汇字典,“只有尽力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尽量避免失误。”“在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年龄层次甚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中,最重要的收获是尊重与包容。学会尊重和包容,才能更加客观和理性地看待世界。”对于勒德勐豪来说,这些志愿服务是对专业能力的考验,也让他收获了很多。点亮青春底色:以星星之火为抗“疫”献力庚子新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牵动人心。在了解到学校消杀物资紧缺后,勒德勐豪开始四处联系,想尽己所能为抗击疫情做些事情。然而事情进展并不顺利,“生产防疫物资的一些产商大部分都在全力供应一线医疗机构需求。”在联系了近十家厂商后,勒德勐豪终于联系到了一家防疫物资生产厂商,经过多次沟通协商争取到了一批包含7500片泡腾片(可化为5吨以上84消毒液)、200只医用丁腈手套、百余只医用口罩以及15件防护服的防护消杀物资。如何把物资运往武汉成了勒德勐豪的第二道难题。当时发往武汉的快递有所限制,特别是医疗防疫物资,需要特殊凭证。辗转了多家物流公司后,他终于亲手打包好了所有防疫物资,将物资发出。历经22个小时,这批防疫物资顺利送达桂子山。他说:“作为一名华师学子,我希望能为身处疫情中心的桂子山师生们增加一份安全保障、为学校复学工作提供一份支持。”“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作为一名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勒德勐豪第一时间在支部内发起抗“疫”募捐,最终募集到了近两千元,全数捐给了抗“疫”一线。读书不觉已春深,在华师的8年求学里,勒德勐豪已经记不清自己参加了多少志愿服务。“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他未来的愿望是能够将专业所学与社会所需相融合,去感受青春、去行走世界,砥砺奔跑在人生的道路上,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青年。季宇振投身创业实践 尽显青春担当获评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勤工俭学积极分子”“创新创业积极分子”“校级优秀共青团员”;荣获湖北省“三创赛”一等奖、湖北省“学创杯”二等奖、“互联网+”校赛金奖、“创青春”校赛银奖……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17级本科生季宇振不断延展自己的能力纬度,用实际行动展现着心中的大爱与青年人的自强不息。初心不改 奉献尽显青春担当“疫情封城期间可能是我能留在故乡最长的一段时间,我理应为养育我的家乡做点事,跟千千万万普通人一样,我只是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季宇振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真诚。他将自己的名字签在请战书上时,便是将自己的青春热忱与一片真心献给了故乡。在社区协调抗疫物资运输分配、积极宣传抗疫知识、踊跃参加社区志愿活动,他坚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必将战胜疫情的严冬。疫情期间,虽身在浙江,季宇振依然牵挂着母校的疫情状况。他线上联系位于武汉蔡甸区的小小生态农业农场和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在历时九天的积极策划与协调下,将1000余斤爱心蔬菜顺利送至学校100余户退休教师、10余位社区工作人员手中。“这种无私大爱,这种使命担当,成为当下最能凝聚民族精神、振奋抗疫斗志的精神力量。”校长郝芳华在给季宇振任职的华大众梦科技有限公司的感谢信中赞叹道。乔木亭亭已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季宇振的父亲作为一名党员,抗疫期间忙碌到三餐只能在防疫点吃泡面,他从父亲的奉献中认识到,国泰民安靠的是一代又代人忘我的努力与奋斗。“老一辈能如此付出,自己也应当稳稳接住接力棒,尽己所能,奉献社会。”知行合一 实践发挥专业所长在专业学习中,季宇振十分刻苦努力,先后获得了一项国家级立项、三项省级荣誉、两次校级奖学金、十六项校级荣誉,并于2019年9月公派至台湾中央大学交换学习。他还坚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中,他积极投身创业创新实践,所在创业团队“华大众梦”在第四届“桂子山创业梦想秀”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以此为起点,他在创新创业领域继续深耕,在“互联网+”“创青春”等创新创业比赛中成绩突出,获得华师自主创业奖学金。此外,他还担任博雅创业实践班班长及三家初创公司合伙人,公司皆已入驻国家级孵化器,开始实际运营。在季宇振看来,学业、学生工作、创业、个人爱好之间并不冲突,只要积极尝试,就会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做好各项事情之间的平衡。心怀大我 义行承担社会责任“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要承担社会责任。”扶贫义卖、产业指导、帮扶留守儿童……季宇振不少创业项目都带着乡村公益属性。在国家对农业有关创新项目的大力扶持下,他所在的公司“华大众梦”免费为贫困农户提供线上线下的专业产业指导,为农民们提供不同种类的蔬菜、家禽的培育和养殖方法,助力乡村扶贫。季宇振和公司团队成员还利用专利为农村受污染的土地进行修复,让贫困户能够高效便捷的生产出绿色产品。“科技助农,绿色发展”,他尽最大的努力为脱贫攻坚贡献一己之力。除了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华大众梦团队还定期在武汉举行义卖活动,全部义卖收益用于帮扶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改善生活条件。“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季宇振始终坚守的人生信条。满怀热情做志愿,坚定意志助他人,季宇振说他会脚踏实地的努力,希望在未来能够遇见更好的自己。肩落一程星光他们逐梦的身姿是第三种绝色在现实扎根,向理想生长愿华师学子都能守得云开见日出最美的秋天,我在华师找到了!收获!华师国家级“金课”建设再结硕果!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华师人重温那命运与共的抗疫时刻!榜样!华师三名学子入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美!华师神秘“花海”等你打卡~来源:华中师范大学责任编辑:李亭豫 李宁佳(实习) 杨琪(实习)文字:张宁 龙佳琪 刘佳怡 黄筱晗 廖海心审校:刘志强版权说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为公益,未用于营利,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狂屈似之

第四届全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文化论坛暨《体育文化导刊》进高校系列行活动成功举办

12月19日,第四届全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文化论坛暨《体育文化导刊》进高校系列行活动在东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文化导刊》编辑部联合主办,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协办,主题为“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旨在为广大在读研究生创建学术交流平台,增强体育学科研究生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积极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论坛首次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来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吉伟东,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兰恒斌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王健教授,吉林体育学院副校长邵桂华教授等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近40所院校的100余名体育学科研究生参加了论坛。 论坛期间举办了《体育文化导刊》编辑部与参会研究生及东北师范大学师生的见面交流会。编辑部主任张晓琳对刊物发展情况、办刊定位、特色和优势作了介绍,对关心、关注、支持“《体育文化导刊》进高校系列行活动”的广大读者作者表示感谢。与会编辑就论文选题、写作规范、刊物需稿方向、投稿注意事项等事宜作了介绍,就线下、线上参会人员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来源:沈阳市体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随其曲傅

开山大师兄|马敏:我们一直关注孩子智商,忽略了怎么做人

【编者按】澎湃新闻请讲栏目推出“开山大师兄”专栏,将陆续刊发作者许金晶对新中国首批文科博士的系列访谈。“开山大师兄”,指的是新中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各学科最早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本文受访者马敏,1955年6月生,四川雅安人。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批博士,师从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马敏教授是国家首批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的建设者、领导者。现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作者于2018年3月16日晚,在南京山水大酒店采访了马敏教授。访谈结束,走出酒店,时间已经接近晚上的十二点钟。坐在回家的出租车上,尽管非常疲惫,但满脑子都是马敏老师声情并茂的分享场景。“好的学者应该以学术为生命”“学者不要隔绝于国家发展之外”“历史学研究要有现实关照”……将近三个小时的访谈里,有太多值得咀嚼和回味的内容。对于马老师来说,现在最大的志愿,就是一心向学,顺利完成和出版三卷本的《中国博览会通史》和做好英国传教士马士曼牛津文献的研究;而对于我来说,现在本职工作之余最大的志愿,就是把这本《开山大师兄》做好、做扎实,并且顺利出版,以回报这些接受访谈的优秀学者们的信任与期许。马敏教授近照一、大学之前许金晶:您是77级的,恢复高考考到华中师范学院的历史系。马敏:但实际上是78年2月份进的校。许金晶:您进入大学之前的经历也是比较传奇的,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马敏:我出生在雅安,三岁多到了成都,之后就在成都读小学和中学(成都六中)。那时我父亲在贵州搞三线建设,基本上每年要到过年才回来一次。而我母亲则在成都郊区青白江子弟小学工作,在我读小学期间大概每周回来看我一次。所以实际上我从四、五年级开始就是一个人在成都生活,独立性非常强。我中学就开始担任学生干部,团支部书记。1974年,我去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冕宁县,在那儿当了两年半知青。1976年底,我父母所在的单位中建三局招工,因为这个单位从成都搬到贵州,又从贵州搬到武汉,所以我就到了武汉中建三局二公司当工人。我们单位觉得我还能写点东西,他们就把我以工代干调到党委做秘书,写写稿子、组织点宣传。我很喜欢读书,去冕宁当知青时带了一箱子书,晚上不管多累,出工回家吃完饭我都会坚持看书。那时我们知青点很吵,有的知青玩乐器,有的喝酒聊天,我就拿棉花塞到耳朵里。当然那时看的书很多是马列著作,不过,我也看了很多与历史相关的书,其中就包括范文澜主编的《中国通史》,自学了很多东西。当知青,搞理工科没有条件,无法做实验,所以就拼命看哲学、历史、文学的书。恢复高考,我就自然而然想到要考文科。当时觉得文科北大最好,就填了北大哲学系和武大历史系。也没怎么复习,因为领导跟我讲,他说我们很不想放你,但如果考取了我们也支持你,你不能请假专门复习,得照常上班,只能利用晚上复习。考完等通知,差不多最后一波录取完了,我还没有收到通知书。有一天我们传达室的小李,突然给我说:“马敏,你的录取通知书来了!”我一看,是华中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我没有报华中师范学院。我打电话到华师询问,学校答复说是走读,算是第二批把你录进来的。马敏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我一到华师就发觉有些老师非常厉害。在本科期间我听过章开沅先生一堂课,他讲到苏州商会档案,讲他最近关于商会和商团历史的一些新发现,我一听就很着迷。我当时就暗自下决心要搞中国近代史,着重去看近代史的书。那个时候老师对同学都很关心,几个教近代史的老师(其中有刘望龄老师,已经去世了)发现我课堂作业写了一篇文章,写得很好,就主动到寝室来找我。他们说我有做近代史研究的潜力,要下决心报考章开沅老师的研究生。这样我便开始准备考研究生,结果很顺利就考上了章开沅先生的硕士。硕士读完,又赶上全国统招博士,我又很幸运地考上了章先生的博士。我跟着章先生逐渐地悟到怎么治学、怎么为人,学了很多东西。许金晶:文革期间经历对您此后的学习、工作和人生方面有哪些影响?马敏:我思考自己能够走到今天,有两段经历对我影响最大。一个就是两年半的知青生活;另一个是两年半的留学经历。知青生活让我真正接触到中国的底层农村社会,了解了真实的中国。第二个两年半就是留洋。如果说知青生活是向下扎根,留洋就是开阔视野。我在一些名校待过,如普林斯顿、耶鲁、牛津,看到这些名校教授们怎样做学问,学生怎么学习。我听了很多课,见了很多著名学者,如余英时、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等,我都跟他们请教过。二、华师情缘许金晶:请您介绍一下本硕博期间自己如何学习和训练的?马敏:77级的学生学习上都有一种拼劲,不用老师来督促,寝室、食堂、教室、图书馆,每天四点一线。我是图书馆的常客,来的早,走的晚,学习非常刻苦。为了寻求比较广阔的视野,华师图书馆的文科类图书,好多我都翻阅过。第二个,我们有一批好老师,像章开沅老师,还有教我古代史的吕明忠老师,教我文献的崔曙亭老师等。第一年我们在京山分院上学的时候,那些老师都跟我们住在一起,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请教。当年那些老师一点架子都没有,有时候晚上太热了,就相邀一起到附近的小溪里游泳,大家坐在那儿谈学问。那个时候的师生关系,就像梅贻琦曾经比喻的,大鱼和小鱼关系:大鱼导于前,小鱼随于后,亲密无间。我们读博士的时候,学校实际上也没有开很多课,但是学到很多东西。一方面是自己看书,另一方面我们几个博士生每周要去章先生家里一次,喝茶聊天。当然还有就是访学。比如说刘望龄老师,他带着我跟朱英做苏州商会研究,遍访江南名师,如上海师大的夏东元、陈旭麓,苏大的段本洛,南大的茅家琦、蔡少卿等。我记得扬州大学的祁龙威老师,不仅给我们上课,还请我们吃了地道的扬州菜。面对面跟这些名师请教,学了很多东西,一路走来,都是学问。许金晶:您对章开沅先生的印象,他对您的影响,能多谈谈吗?马敏:首先章先生是那种铁肩担道义、妙手做文章的学者,非常正直,有很多学术观点他是坚持的。海外学者评价章先生,说这个人“治学不为媚时语”,就是要求学术的真经,这一点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再就是章先生眼界非常开阔,看问题非常深刻。具体影响,一是他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他很注意把辛亥革命的研究和中国近代社会的研究结合起来,就是把革命的进程、发展和社会的演化发展结合起来,提倡“社会历史土壤学”,这是一种非常宏大的视野。二是他不断地发现一些新课题。比如商会史,他到苏州去,有人告诉他苏州商会档案,当时有的学者认为这个东西局限性很大,是很地方的东西,章先生看到之后说苏州商会档案太珍贵了,十分值得整理和研究,就让刘望龄老师带着我和朱英去苏州,整理苏州商会档案,从中发现材料、发现课题。我的硕士论文写的是辛亥革命时期苏州的绅商,就是受从苏州商会档案中有关材料的启发。在商会研究的同时,我从商会档案中还发现了有关博览会史的材料,所以又开辟一个新的方向: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研究。后来章先生认为教会大学也就是过去西方传教士办的大学,非常值得研究。我们就开始研究教会大学。章先生对我们的影响,一个是给你指示了路径,第二个是如果他一旦发现某个非常好的领域,他会让我们去做。章先生特别强调要把历史的过去、现在、未来连接起来看,要有一种长远的思路,一种纵深的历史眼光,真正的史学要为现实做贡献。这就是他提倡的参与史学,他说史学要参与这个社会的进程,参与当下历史的变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这是我们历史学很重要的功能。这种思想对我影响也非常大。再就是章先生治学的严谨、刻苦,我到后来才发觉,他们写东西是非常不容易的。为了写辛亥革命史,章先生做了大量的笔记,湖北省社联已经把这个笔记的手稿影印出版了,字迹非常工整。我很吃惊,他们做学问是这样的,一大本一大本的笔记。我们的作业交给章先生,他往往一丝不苟,连错字、标点都改,这也是令我非常吃惊的。章先生也跟我说,做学问要从史料开始,从最基本的训练开始。所以我在开始读博士生时,便参与了英国外交蓝皮书的翻译,不仅训练了外语能力,也养成了比较严谨的习惯,因为翻译出来要出版。三、治学脉络许金晶:谈谈您的博士论文是如何开展的?马敏:我的博士论文是《过渡形态: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构成之谜》。他们都说你为什么选这么大一个题目呢?我的硕士论文是很小的,“辛亥革命时期的苏州绅商”。那么怎么突然过渡到这么大一个问题来了呢?章先生说学问做到一定程度后,要出高水平的成果,就要有自己的理论见解、理论框架。我们当时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就是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资产阶级在哪里?比如张謇,他是资产阶级吗?他是状元,政府官员,又是地方绅士,当然他也办工厂,但他不像西方那种资本家,专门干实业的。中国这种人多了,上海一批资本家,都是这样子。在寻求中国早期资产阶级的过程中,我觉得应该用一种理论,叫作过渡形态的理论来解释中国近代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这种资产阶级正是中国特有的,是从封建的地主或商人转化出来的,在向资产阶级过渡。最典型的就是绅商,既有官衔或者是功名,同时又做生意,利用关系和功名来保护生意,又以做生意赚的钱去捐官。为什么呢?有了这些特权,才能跟官员、官府说得上话,才能反过来保证自己的生意成功、发达,这是中国比较独特的。对我的不成熟的探讨,茅家琦先生(答辩委员会主席)、林增平先生、汪敬虞先生等,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我提出了一种比较有独立见解的理论。相关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权威刊物发表,说明大家还是认可的。我今天的很多研究也是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这本书就是在大的资产阶级结构问题的构思下面,具体分析绅商阶层是怎么形成的,社会地位如何,在当时的作用如何,怎么演变的,跟中国资产阶级是什么关系等。这个研究也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茅海建教授在北大开课,也把这本书列为必读书目之一,还让我到北大专门给学生讲了一次。我最近在考虑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历史探索,也是受过渡形态思想的影响。前年(2016)我在《中国社会科学》发了一篇《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若干思考》,《新华文摘》也全文转了。文中我提出中国现代化历程有着自己的特点,跟西方不完全一样。比如说政府发挥非常重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党的作用、巨大的动员能力,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还有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中国的官商关系是很独特的,也是中国过渡社会的特点。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以官本位为主的社会,有绅士在中间调节,通过绅士建立了一种官府与地方社会共生的关系,有一个缓冲,实际形成一种“官民共治”,对今天特别有启示。在中国不能直接套用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最理想的,应形成小政府、大社会,强政府、强社会,政府与基层社会共同治理、良性互动的比较合理的社会结构,这就是从中国历史发展中总结出来的。这些东西在博士阶段我就开始思考,一直影响到我今天很多的研究。所以,其实博士阶段我更多的是做一个理论框架,今后再继续完善这个框架。四、重要论著许金晶:在这么多的论文和论著当中,您自己最看重的是哪些作品?马敏:我们先说书。一个是我的博士论文,《过渡形态: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构成之谜》;第二个就是《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还有一本是《基督教与中西文化的融合》。我觉得这三本书是比较重要的。另外一本是《拓宽历史的视野:诠释与思考》。我发表的文章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是《中国近代商人心理结构初探》,社会群体心理,我读博士的时候写的,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同时还有一篇《论孙中山的伟人品质》,在《历史研究》发的,后来翻译成了英文,在《中国社会科学》也发了,是我从个性心理学的角度剖析孙中山的人格品质。《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与科技、文化传播》,我觉得也是一篇自己比较满意的文章,在博览会史的研究上有新的建树。另外有两篇我自己比较欣赏的深度书评,是在《历史研究》发表的《据之于实情:建立中国史学新典范的若干启示——以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为例》,以及《追寻已逝的街头记忆——评王笛著〈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它们都是长文,不亚于自己写一篇论文。许金晶:能介绍一下您跟史景迁、周锡瑞、黄宗智、罗威廉这些学者的交往吗?马敏:真的是非常重要,做学问光在国内是不行的,一定要开阔眼界,学习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我觉得我今天的视野之所以还比较开阔,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那几年在美国、英国跟一些一流学者的接触。史景迁对我有很大影响,他写了十多本关于中国的书,都很精彩,可读性很强。1997年,我在《读书》杂志上发表发表了一篇《耶鲁怪杰史景迁》,介绍了在耶鲁时同史景迁的接触以及对他的观感和评价,没想到还很受读者欢迎。史景迁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史学与文学相结合,对历史进行生动的描写,传承了叙事史学的传统。据他讲,他每写一本书之前,一定要到与这本书相关联的历史场景看看,取得实际的感受,比如说写洪秀全与太平军的《太平天国》,就一定要去广西当地看一看那里的风土人情。我认识周锡瑞教授很早。20世纪80年代,我们在中山市翠亨村开孙中山研讨学术会议的时候,他曾专门将我和桑兵叫到他的房间谈了很久,鼓励我们继续深入研究辛亥革命的历史。他写的《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一书,比较早翻译到中国,对我们的研究有很大影响,主要是将政治史研究与社会史研究相结合,探索出新的研究范式。前些年他通过多年研究写了他夫人叶娃教授的家族史《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反映了一个大家族在中国社会百年动荡中的经历,以及这个大家族后代们跌宕起伏的人生命运,写得很感人,好评如潮。他目前是我们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特聘教授,每年到我们这边待一段时间,讲讲学,带带学生,为我们研究所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我同黄宗智也有交往。他的《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和《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在中国学术界有很大反响,这两本书我都写过书评。他的理论性的探索,就是关于规范认识的超越,我觉得是很深刻的。在接触过的美国学者中,我对罗威廉也很佩服,还曾在武汉接待过他。他收集历史资料的功夫了得,比如他早期写的两大卷《汉口》,其中很多资料都是他70年代来中国收集的,还在武大彭雨新老师家中住过一段时间,实地体验武汉的城市生活。他也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如为了写好《红雨:一个中国县城七个世纪的暴力史》,他还特地去了趟麻城,我请当时我的博士生付海晏专门陪同他去麻城考察,发现他对麻城的地理和人文、历史非常之熟悉,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以致陪同他的方志办的同志都深感吃惊。马敏夫妇与友人于1991年秋摄于哈佛大学图书馆前。许金晶:您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第一批博士,这样一个身份有没有对您的学术、工作产生影响呢?马敏:这个不是很大,现在博士太多了,别人也不知道你是不是第一批。好处就在于拿到博士学位后,已经进入了这个专业领域。我以访问研究员的身份在普林斯顿一年多,到耶鲁做访问学者又是一年多,我当时认为我已经有博士学位了,所以我就不图学位,自己支配时间,看大量的书,接触大量的人,我跟美国普通民众也有很多接触,这个收获反而更大。在耶鲁时,史景迁曾让我参加过他开的研究生讨论课,介绍我自己的研究工作。他待人很好,平易近人,没有架子,不仅亲自登门来看望过我们,还曾在家里亲自做饭,招待我和我的夫人,十分令我们感动。像周锡瑞和他夫人叶娃,我们关系就非常好,是忘年交,有年访美时,他们还曾在伯克利的家中设家宴招待我和夫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因同章开沅先生多年的交情和出于对章先生的敬重,周锡瑞先生还将他自己的藏书捐了很多给我们近代史研究所,惠泽后学。五、学术与行政许金晶:在文科的第一批博士当中,您是比较少的长期担任重要行政职务的学者,您能不能谈谈学术研究跟行政工作的联系和差异呢?马敏:搞行政肯定是会影响学术研究的。首先是没时间写作了,比如说关于马士曼文献的研究,我曾在英国和印度收集了很多材料,但没时间写,包括博览会史的研究,也拖了很久。当然,做行政也有好处。第一,增加了社会阅历。办学,要和很多人接触,就会获得一种独特的视角,这是待在书斋里不具备的。现在谈教育,研究教育史、研究教会大学,我的视角就完全不一样。我关注的一个问题,即怎样从中国的教会大学中吸取经验,来办好我们今天的一流大学。另外,我跟这么多大学校长交往,我知道什么是好的学术,什么是好的大学。我从1996年开始当院长,后来当副校长、校长、书记,前后有二十多年。尤其当校长八年期间,他们说你把这个学校治理得很好,你的办校经验是哪里来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从学问中来,从我自己在国外大学长期访学的经历中。很简单,学校要办好,学术强是第一位的,一定要有大师。许金晶:您这么多年一直在华中师大,请谈谈您眼中的华中师大。马敏:我之所以一直待在华中师大,很大程度上是因这所学校有章开沅先生这样的大师。章开沅先生的视野、学养,在中国史学界中绝对是名列前茅的。跟着这样的老师,能够学到很多东西。第二个,我是在这里成长的,我要为这个学校的发展作出我的贡献。我在美国当访问学者的时候,就发现只做学者,独善其身,可以把学问做得比较大,会很出名,但我总觉得应该为学校做点贡献。那时我就在思考,如果有机会,我该不该出来为这个学校做事。征求章先生的意见,他说学问你做得再好就你一个人,如果创造一个环境,培养一批人,把这个学校提升一个层次,你的贡献是无量的,这个格局就更大。我当初从国外回来,很多学校都可以去。首次评长江学者的时候,如果我不当领导肯定机会很大,但当了学校领导就丧失了这些机会。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又帮了很多人,现在好多长江学者是我参评的。现在华中师大的校友们对我都很好,对我都很尊重,这个是我感到最欣慰的。许金晶:过去五年您曾经担任第12届全国政协委员,您是如何参政议政的?马敏:作为教育界别的委员,虽然关注高教,但我更关注的是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的基础教育。我多次提出有关教育扶贫的提案。最近若干年,我带领的团队在湖北的咸安、恩施,凉山的冕宁、昭觉、盐源等地推行了很多教育信息化的试点工作,尝试通过信息化来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让孩子们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湖北教育厅总结我们的经验,准备在全省农村办网校。推动农村教育扶贫,这是我在政协委员任上做的最大的一件事情,而且做出了很大的实效。在教育中,我也非常关注情商教育。我们现在从幼儿园开始最缺的是情商教育,特别是中学生、大学生,情商的缺乏已经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个情商是广义的,包括一个人的能力,还有他处理和社会、亲人朋友的关系,方方面面。我们一直关注孩子的智商,恰恰忽略了怎么做人,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再一个我到处呼吁礼仪教育,就是中国一定要恢复讲礼仪的好传统,真正成为“礼仪之邦”与“法治之国”。这个说穿了就是如何提高国民素质的问题,这应当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很难真正实现。许金晶:您如何看待当代中国语境下学术与政治的关系?马敏:在中国语境下学术和政治其实是分不开的,不可能做个超脱一切的纯粹的学者。首先任何学问背后都伴随有意识形态,以什么意识形态、什么主流价值观做学问。其次,章开沅先生讲在中国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不能逃离政治,不能完全脱离现实。所谓政治就是为国家做事,如果完全游离于国家、民族之外,做一个纯粹的学者既不可能也没有很大的意义。所以,我觉得应该把学者的使命和国家、民族的使命结合起来,做一个有家国情怀的学者。六、坚守学术许金晶:在之前多年繁忙的行政工作中,您是如何坚持做学问的?马敏:这个问得非常好。我老讲自己骨子里是个学者,实际上是以学者的态度、方法在办学。这么多年我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做学问,每天回去看完新闻联播就到书桌上工作,是一个人做两个人的事,经常工作到深夜。周末、假期是我做学问的黄金时间,都在写东西。学问看你怎么做,如细致的史料考证需要大量时间,我做不了,就研究宏观一点的问题,包括写深度书评,写了不少,把自己想做的比较精致的学术工作往后推。前年出版的四卷本《中国近代商会通史》,我既是主编,也是作者,除整体框架的构思外,第一卷很大部分是我利用业余时间写的。前些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美国维斯理安大学联合举办的中美高层学术论坛,共举办了三次,我都参与了,都提交了文章,其成果都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了。这也证明了我一直保持着学术的兴趣和敏锐性。做学术就是要坚持,要把学术视作自己的生命,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去追求。许金晶:谈谈学术研究跟教书育人的关系,以及您这么多年来培养硕士博士生的情况?马敏:我的博士生、硕士生不算太多,但也还有几个很好的。培养学生首先要善于发现好苗子,从大学、硕士就开始培养。比如说付海晏,硕士、博士都是我带的,现在是我们历史文化学院管科研的副院长,在青年学者里面可算后起之秀,很有发展潜力。再就是跟学生是很真诚的师生关系,同时又是一种共同做学问的同志关系。做老师的还得有甘为人梯的精神,比如我曾去湖北鄂东的农村收集了很多原始的近代司法档案,本来是想利用这批资料写本书或者是写几篇好的论文。我当了校长后没时间做,刚好付海晏博士论文是这个选题,我就把资料都给他了,他根据这批资料写了一篇非常好的有关近代鄂东司法史的博士论文,逐渐成了这方面的专家。许金晶:这就是学脉传承。马敏:是,我觉得很值得,因为培养出了一个学者。我对学生强调眼界要高,格局要大,既要有扎实的基础,又要有比较好的思想,中外文明各方面都得吸收,外语要好。今年我专门招了一个英语专业的硕士生,让他利用很多英文资料来研究西方文明怎么传入中国,外国人怎么理解中华文化的。我会定期召集学生开会,谈他们的学习体会,我也给他们谈我做学问的心得。我把学生培养看得非常重,无论多忙,只要学生找我,我都会安排时间接待,从没拒绝过。现在我们在搞大数据历史,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历史大数据硕士班,培养历史大数据的人才,每年招20人左右,从国内外请导师给他们上课。我们现在也同时在做几个历史大数据平台,包括商会历史大数据平台、博览会历史大数据平台和教会大学史大数据平台。我们正试图将大数据与历史研究很好相结合,产生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和取得一些新的成果,通过信息化手段探索历史研究的手段创新。许金晶:您对未来的研究、教学和个人生活,还有哪些计划和期待?马敏:我现在学术上最想做的就是尽快把我自己长期想写的书写出来,首先是我正在主编的三卷本的博览会通史。再一个是我长期关注的马士曼文献研究,涉及到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很多个第一,比如说中国的第一部中文《圣经》,中国第一部铅印的中文书籍,第一本中文的语法书,第一部英译的《论语》等。(本文刊发时有删节,完整版访谈,请关注江苏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开山大师兄》一书)

大突破

加油吧考生–高校探秘「第十一期」: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师范类、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是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美国圣公会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学校占地面积120余万平方米,下设30个学院,75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学科8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7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重点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个):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9个):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汉语言文字学、中国近现代史、农药学、理论物理、文艺学(培育)华中师范大学校内山峦起伏,树木成荫。学校东区有大片原始森林、北区有横跨两条马路的樟树林和桃李源、学校南门附近则有大片的水杉林,至于说学校的中部则分布着牡丹园、梅园、玉兰园等风景点。南湖校区则面临南湖,波光荡漾。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园尤其以满山的桂花树而闻名遐迩,每年九月,桂树飘香,香飘满园。而形成了其独有的特色。华中师范大学在博雅广场特别开辟了“樱花园”,在原有樱花丛的基础上,补种了400多棵各种品种的樱花树,将形成“春天樱花海”的又一景致。此外,中华民国已故大总统黎元洪的墓位于校园内的一角。2011年,为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汉市政府在这里增加了黎公亭、休闲长廊,增建了单独的停车场等,扩大为民国大总统陵园,这里已经成为华中师大重要的校园旅游景点,为这个百年老校增加了一丝沧桑感。华中师范大学体育馆够用,2015年6月29日晚,湖北武汉,当地最高气温达35度,华中师范大学特地开放体育馆让学生纳凉过夜。当夜10时许,体育馆内已睡满了1000多名学生,还不断有带着席子的学生前来。校训求实创新 立德树人学以致新,师者育人,惟求实而可以创新,惟立德方能树人。八字校训既是学校对于学子的期许,也是学子正己立身的镜鉴。#加油吧考生#-高校探秘上期文章:加油吧考生–高校探秘「第十期」:坐拥珞珈山以樱花闻名的武大

恶意

第三届“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学术论坛成功举行

11月17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学术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作为会议上唯一一家教育大数据企业,寻道科技市场总监杨磊以“教育大数据在思政育人中的研究与应用”为主题做了专场报告。本次会议受到学术界、全国各高校学工部及广大媒体高度重视。来自全国55所高校的知名学者、专家教授、思政理论课教师和学工部长、辅导员等党政管理干部,以及部分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等近150余人参加会议。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湖北日报等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会上,寻道科技市场总监杨磊以“教育大数据在思政育人中的研究与应用”为主题做了专场报告,分享了寻道科技在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方式辅助思政育人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大数据浪潮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建立一个数据、应用、服务全连通的系统,覆盖高校、教师、学生,实现精准监测、挖掘与引导,能帮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从后置性的应急管理转变为前置性预警引导。另一方面,网络育人也是思政工作的重要方面,杨磊结合大数据应用“网文评价”作了具体阐述,获得了在场老师们的关注。下午,与会人员参观了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学生大数据中心、中科创业学院、学生事务大厅。寻道科技销售经理张海涛在学生大数据中心作了系统演示,并就系统的使用及功能的实现等方面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度的沟通交流。作为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试点建设高校,华中师范大学在教育化建设方面有较多经验。本次组织的全国“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学术论坛,更是给了寻道科技一个学习和展示的机会,寻道科技将进一步推进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促进高校管理工作内涵发展、质量提升。

贵宾区

第二届大湾区教育创新论坛暨2018华师校友会年会在深圳举行

1月13日,第二届大湾区教育创新论坛暨2018华中师范大学深圳校友会年会在深圳举行,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校友总会会长赵凌云一行,以及香港、广东、海南、广西、上海等地校友会负责人,深圳校友会名誉会长南岭、乐正、唐晓鸣、会长李翔等400余人出席,共叙校友情,共谋新发展。华中师范大学深圳校友会负责人与母校校长赵凌云一行合影。在教育创新论坛上,深圳大学熊贤君教授、深职院胡延华教授、深圳市南山区教科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茹清平、卓雅小学原校长陈斌、深圳市2018年优秀班主任卢开雄、2018年深圳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高中组二等奖获得者冯俊伟等华师毕业的教育界名师同台竞技,阐述各自在创新教育过程中的实践,从不同视角探索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与路径。经由南岭、唐晓鸣、李翔、华师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兼研究生院副院长杨军教授、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北校区校长黄洁、华师龙岗附中校长刘彩宾、华师宝安附中马友平老师现场评审和校友现场网络投票,冯俊伟的《一个90后“老教师”对教育创新的探索和思考》获得一等奖、胡延华的《可视化是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向》获得二等奖、卢开雄的《创新班级管理模式,陪伴孩子健康成长》获得三等奖,茹清平的《教育创新与守正固本》、陈斌的《人文与科学携手,育卓越高雅英才》、熊贤君的《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获得优秀奖。华中师范大学校长赵凌云。赵凌云校长致辞说,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硕果累累:被列为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实现办学史上重大突破;章开沅老校长荣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当前,学校发展迎来最好的历史发展机遇,学校将坚持信息化、国际化发展思路,开放化发展要求,朝双一流建设高校目标迈进。”赵凌云校长表示,校友永远是学校的一份子,校友发展永远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永远是校友的坚强后盾和精神家园。广大校友要联合起来,打造学校加校友发展共同体。他希望深圳校友会抓住大湾区战略机遇,与母校共同谋划校友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以大湾区为载体,建设教育创新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深圳校友会会长李翔。李翔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深圳校友会作年度工作报告。他表示,下一阶段,深圳校友会将加强组织架构建设,不断发展和扩大校友资源;加强平台建设,成立华中师范大学大湾区教育创新研究院;争取在深圳每个行政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每个市至少都有一所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并最终实现在深圳或深圳周边办一座颇具规模的华中师范大学大湾区分校;加强造血功能,创办教育创新或人工智能教育等为主的专项基金,专门投孵与教育创新和校友教育企业有关的行业。校友才艺表演。晚会环节,一首由2006级音乐学院许维带来的歌曲《美丽的心情》拉开序幕;1997级音乐学院袁丁表演《baIedi鼓舞》;音乐学院1998级李羽中、2000级丁晓辉、2001级田敏、2001级汪薇、2001级罗晓捷、2004级马龙花、2007级王必会等校友带来阿卡贝拉无伴奏人声合唱《童年》;1997级音乐学院马勤女声独唱《玛依拉变奏曲》;2013级音乐学院尤远梯独舞《大鱼海棠》;音乐学院2012级黄柠柠女声独唱《一杯美酒》;音乐学院1995级方莉、1991级尹君荣、1991级刘欣、1991级范斌、2001级汪薇、1997级袁丁等校友表演爵士舞《摇摆摇摆》;赵凌云校长、校医院党委书记邓虹、体育学院党委书记郭庆、香港校友会会长郭一鸣、深圳校友会名誉会长乐正、深圳校友会顾问赵力、深圳校友会常务副会长王红等人联合演绎《智斗》……整个晚会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展现出华师学子深厚的艺术素养和身在鹏城、心系母校的情怀。全体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晚会在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嘹亮的歌声中落下帷幕。

仇中仇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专业排名出炉啦,考生和家长们快看看吧!

1、华中师范大学王牌专业名单国家级特色专业:英语、化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历史学、物理学、体育教育、生物科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湖北重点建设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汉语言文字学、中国近现代史、农药学、理论物理、文艺学(培育)湖北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生物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数学、世界史、中国史、计算机科学技术、植物保护、公共管理2、华中师范大学专业排名及分数线以下华中师范大学专业排名是根据各专业最近一年录取平均分排名而来,招生地区为湖北,分为理科版和文科版。华中师范大学专业排名及分数线【理科】华中师范大学专业排名及分数线【文科】3、华中师范大学推荐专业名单以下华中师范大学专业名单由本校学长学姐实名推荐:1、 英语 推荐指数: 4.7(544人推荐) 2、 汉语言文学 推荐指数: 4.7(450人推荐) 3、 心理学 推荐指数: 4.6(408人推荐) 4、 教育学 推荐指数: 4.5(379人推荐) 5、 中国语言文学类 推荐指数: 4.6(329人推荐) 6、 物理学 推荐指数: 4.8(239人推荐) 7、 历史学 推荐指数: 4.8(198人推荐) 8、 数学与应用数学 推荐指数: 4.6(172人推荐) 9、 汉语言 推荐指数: 4.8(117人推荐) 10、 思想政治教育 推荐指数: 4.5(104人推荐) 11、 历史学基地班 推荐指数: 4.8(103人推荐) 12、 体育教育 推荐指数: 4.6(98人推荐) 13、 学前教育 推荐指数: 4.6(96人推荐) 14、 经济学类 推荐指数: 4.3(88人推荐) 15、 应用心理学 推荐指数: 4.7(86人推荐) 16、 经济学 推荐指数: 4.2(86人推荐) 17、 法学 推荐指数: 4.4(85人推荐) 18、 地理科学 推荐指数: 4.7(82人推荐)19、 物理学基地班 推荐指数: 4.9(80人推荐) 20、 音乐学 推荐指数: 4.7(78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