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他是华中师范大学博导,“国民教授”,“别人家的老师”戴建业不治天下

他是华中师范大学博导,“国民教授”,“别人家的老师”戴建业

每年都会有因为各种原因离奇爆红的人,而戴建业的红则是理所当然。作为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第一眼看过去,戴建业教授似乎没什么特别之处。然而你越看他,越发现他与众不同。内穿一件T恤外穿一件敞口衬衫,面带微笑,和他在一起你感受不到任何的压力,和他聊天你才知道他的魅力所在。我想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形容他再适合不过。授课风趣幽默戴教授的火,得益于他风趣幽默的讲解。作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组长、学科带头人,他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可谓是“骨灰级”。也正是因为他对这些古文的“知根知底”,才让他能够云淡风轻地表达出他想表达的内容。戴教授上课时偶尔背着一个小蜜蜂,偶尔手持话筒,略显苍白的头发,始终挂在嘴边的微笑,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上他的课趣味横生。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他下一句惊人语句是什么。他的课总能带给你惊喜,带给你欢乐,让你心甘情愿地放下手机,聚精会神地听着他讲述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给人一种感叹时光飞逝,为何不能多听一会儿的遗憾。理解独到趣味戴教授对古文的理解有多独到,多趣味?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有一次课,戴教授讲到了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他说:“陶渊明是个特别有幽默感的诗人,第一句写得特别隆重,种豆南山下,你以为他种的蛮好,他突然来一句,草盛豆苗稀。种的个鬼田,要是我种这个水平我绝不写诗。”如果不是戴教授这么经典的点评,或许我们永远也想不到原来当时的诗句居然还描述了这样的一个画面。也正是他这些独到的见解,才开拓了我们的思维,让我们明白原来古文还可以这样学。在谈到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时,戴教授先是朗诵了其中两句:“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按照我们的字面理解只知道贺知章骑马技术不行,不小心掉到井里去了。听了戴教授的讲解后我们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贺知章喝醉了酒,骑马掉进了井里。然后对其这样评价;“这是写了什么东西呀?典型的酒驾。”妙语连珠,让同学们喜笑颜开。当谈论起古代两大女强人武则天和李清照时,戴教授这样说:“哎,太了不起了!我要是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不教书了,要去为她工作。”而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视频是他在讲解李白的时候,他说:“当初唐玄宗把李白赶出了宫廷,说李白不是个当宰相的料子。杜甫是李白的粉丝,听了李白的话,跟到大哥一起,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半路遇到了高适,三个人一起,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三个人蓬头垢面了大半年,杜甫说,我不干了老哥,我要回去。”不知道这个视频逗笑了多少人,原来以前的文人这么有趣。自带魔力光环他似乎有一种魔力,不需要过多地宣传,当你看过他的一个视频之后,你就会忍不住看完他所有视频,有一种追电视剧的感觉。当别人问他这其中有什么秘诀时,他只是很平淡地说了一句:“我本来就值得人家喜欢呀。”这就是他,一个真实,接地气,通过风趣地讲解,寓教于乐,让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学到新的知识的老师。戴教授人气有多高呢?他的课,堂堂爆满,不仅有坐着的,还有后排站着的,过道蹲着的。学生们这么拼就为了听上戴教授一堂课。那些课堂玩手机的画面在他的课上再也看不见。唯一有玩手机的情况都是拿着手机在录制视频,将戴教授的课记录下来,方便回去再多看几遍。家庭温馨和睦戴教授有一个和谐的家庭,他有一个很爱他的妻子。同样,他对自己的妻子也很好。在戴教授发布的视频中,时不时会有几个视频点赞量特别多。点开一看会发现,里面撒满了狗粮。其中一个视频,戴教授这样说道:“太太倒很大度,说以后咱们统一思想,家里的大事你说了算,小事由我来管。我激动得要死,我的命怎么这么好?后来才发现,自己掉进了坑。有的时候觉得是大事,想说点想法,立马被太太打住,这么点小事你还要管。结婚30多年,我家里就没有发生过一件大事。”你以为这是抱怨,并不是。这里面都是对妻子满满的爱。目光敏锐,洞察世事戴教授喜欢写文章,他目光敏锐,洞察世事,针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会发表一些自己独到的看法,无论是人生、婚姻、爱情、世道或是时事,他都有自己的想法。趣味真实的话语,字里行间流露着戴教授的才识和情趣。后来有出版社精选了他的80篇随笔整理成随笔集,叫《你听懂了没有》。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戴教授普通话并不标准,在上课时他习惯于问大家一句听懂了没有,害怕同学们听不懂他略带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后来,这句话便成了他的口头禅,也成为大家经常模仿的一句话。戴教授有多真实,他曾说:“高兴了,何不开怀大笑?悲伤了,何不号啕大哭?何必矫情,何必伪饰,装什么‘高致’,要什么‘雅量’?即使成不了什么‘大器’,至少还可以做一个‘真人’!”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因为出名爆红而迷失了本性,但是他是一股清流。仍然过着平淡的日子,仍然珍惜和学生在一起的欢乐课堂时光,仍然陪伴着爱他的妻子。他,还是他,一个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的教师,他叫戴建业。

左拉传

不看能力,只看出身,为何导师在录取研究生时那么在意第一学历?

不看能力,只看出身,为何导师在录取研究生时那么在意第一学历?最近考研分数的公布与否被闹得沸沸扬扬,出分的学校自然有人欢喜有人忧虑,没出分的学校考生依旧焦急。即将来临的研究生复试是每位考研党所担心的,但是不少人在参加研究生复试的时候发现,自己本来实力很强,但因为出身不好,却被刷了。那么,为何为何导师在录取研究生时,不看能力,却那么在意第一学历?为何在考研复试中,研究生导师如此在意考生的出身?每年考研的同学那么多,双非考生占了很大比重,但研究生导师选择的大都是名校考研的学生。不排除的一点就是,名校本科生考研成功率更大一些,并不是因为他们出身好,而是另有原因!之前有位报考浙江大学的一位考生,初试考得分数不低,以专业第五的成绩进入复试,八选五,最终被刷。他觉得自己被刷的原因就是因为出身不好,其他人都是名校本科生,所以被录取了。其实他忽略的一点是,和他一样被刷的还有一个是华中师范大学的考生。听浙大的朋友谈起,那一届同一学院里还有两位跨考生被录取了,也是来自双非院校,因为复试表现得很好,导师还出现争抢的现象,这是不多见的!虽然考生出身也是导师们考察的一个方面,但导师更看重的还是考生的个人能力。其实在研究生复试中,导师在研究生复试中之所以选择名校出身的同学,那是有原因的,并非一些人误解的那样!01、考生实力平平,择优录取如果考生初试的分数相差不大,复试的成绩又不分伯仲,那么导师就需要综合考虑录取了。怕就怕考生的实力平平,初试分数就悬殊几分,复试的时候又拉不开差距,导师就只能从考生的出身选择了。一般说来,名校的考生优先被考虑,毕竟能通过高考冲进名校的人实力不弱。而双非考生就吃大亏了,在这种情况下,和名校考生竞争名额,被刷的只能是他们!所以对于想一战成功的同学来说,你不知道复试的时候出现什么情况,你的对手是什么人,考前的准备尽量做充足一些,在复试时变现得出色一些,这样被刷掉的概率就会小很多!02、部分学校存在歧视,不录取双非考生不少考研院校在研究生录取时,不考虑录取双非考生,也就是说,只要本科不是211和985的考生,即使分数考得再高,也不会录取!这些学校当然不会将这个写进招生简章里,但在复试的时候故意给考生不及格,这样的话考生就没办法了,即使实力再强,分数再高,只能调剂读研或者重新再考!所以双非考生在择校的时候,一定要避开这类学校,不然谁考谁后悔!考前应该多看看考研经验,听听学长和学姐的经验,即使再喜欢某个学校或某个专业,一旦发现是这种情况,放弃选择,改换其他的,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做法!03、初试和复试综合排名,取成绩最高者报考985名校的考生有不少本科就是名校的同学,所以在初试和复试综合排名的时候,经常能看到这些名校考生。但其中也不乏双非考生的身影。不排除某个高校在录取研究生时,以综合排名的成绩录取同学都是名校考生,低分被刷的自然就排除在外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考生心里不平衡,故意说名校录取考生看重出身,这是片面消极的做法,小水不建议!事实上,很多985名校不排斥跨考生和双非考生,只要你有实力,择优录取。怕就怕你没实力,还在说学校的坏话,这就不可取了!不建议考生功利性太强,为了读研而读研,这样没有必要!在未来,普通院校的毕业生肯定会大幅度增长,考研会更难,没有质量的研究生就业也同样是问题!如果考生没有想明白为何读研,还不如早早毕业工作的好,毕竟读研并不适合所有人,或许对某些人来说,读研还是一种折磨!其实,研究生导师在录取考生的时候看重第一学历并不绝对,它只是一种参考而已。如果考生真的有实力,认真对待研究生复试,好好应考,不见的就一定被刷。很多压线考生也有逆袭读研的,公平是相对的,而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你如果考研的话,你会选择报考211或985名校吗?有人说,部分高校的考研复试比较黑,很多低分考生被录取,其实是因为走了关系,并非考生实力够强。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居民区

华中师范大学2020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出炉,7月27日起开始快递!

7月27日起,华中师范大学将通过培养单位陆续发放「 2020级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祝贺你被录取为华中师范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欢迎来到华中师范大学深造!为帮助你按时顺利报到,请务必认真了解以下信息:一、报到(一)报到时间及要求报到时间为2020年9月11日。在规定报到时间内,我校在武汉三大火车站均设有迎新接待站。报到不得提前或推迟,因故不能按期到校者,须来电或来函并附证明向所在学院(中心、所、研究院)请假,未经请假逾期两周以上不到校办理注册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来校报到时,请持毕业证书原件(同时交复印件一份)、录取通知书、新生报到单和身份证报到。(二)新生网上“一站式”自助报到流程今年我校研究生新生继续实行网上一站式自助报到,请新生务必于8月21日8:00至8月24日17:00时间段内,登录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新生自助报到系统依次完成相关手续,以免影响正常报到。1.登录网址:请新生访问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新生自助报到系统页面报到。用户名为本人学号,密码为身份证号后6位(末位X请用大写)。2.基本流程:①确认并补充填写个人信息 → ②网上选房 → ③网上缴费(含学费、住宿费、医保费)→ ④打印报到单二、咨询方式详见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小诗提醒:请各位同学保持手机畅通,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按照上述要求做好入学前的各项准备,按时前来华中师范大学参加新生报到。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完成录取工作后也将尽快寄出,请耐心等待~下面一起来看看2020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吧:2020年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以华师最新启用的南湖综合楼作为封面这幢高颜值、高科技的综合教学楼象征着现代化、新成就寓意着同学们作为桂子山的新生力量定会继往开来、创造新辉煌而欢快活泼的红色传达着喜悦祝贺新的山民们即将开启华师之旅激励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荣光初心永恒,在考前努力躬耕终换梦想成真,在炎夏如愿以偿相信收到通知书的新山民们此刻一定是激动万分下面就让这份通知书带大家一览桂子山文华公书林绿瓦飞檐,红旗招展景仰“爱我中华”的庄严历史悠久的文华公书林承载着一代代华师人的记忆图书馆阳光洒过图书馆的落地玻璃映照在书本上书页翻动,沙沙作响浩如烟海的文献,安静的自习室早八的晨曦,夜晚的灯光只等你博闻强识,逐梦远航恽代英雕像革命先烈恽代英身着长衫,手持书本目光炯炯有神舍小我,为大我他不仅矗立在校园内更住在代代华师学子的心中博雅石博雅石静静在博雅广场伫立一笔一划,是华师人的坚守与初心坚如磐石,从未转移十号楼红色的外观,独特的造型博雅广场上的远望便已窥见了他的独特人文魅力绿树红墙间铸就着少年对梦的期许二号楼雕栏画栋,琐窗朱户青砖绿瓦,飞檐斗拱古朴典雅的二号楼见证了华师的百年沉淀从古朴典雅走向现代化不变的是治学之道,是大师风范梅园走下绝望坡映入眼帘便是梅园待到春日这里便是梅花盛放的芬芳而仲夏时分,他被层绿掩映只为驻足的人提供阴凉露天电影场在晨曦下听过书声琅琅在月光下欣赏笛声悠扬在夏风中感受迎新晚会的炫丽光芒那依山而建的一节节阶梯那闪动着无数画面的白色放映墙都是故事,关于青春,关于时光佑铭体育场绿茵场上,热血难凉这里是少年力量的试炼场朗朗的读书声伴着鸟鸣响起锻炼的身影随着清晨和夜晚聚集又归去这里是佑铭体育场南湖综合楼蜂巢和键盘的设计大气恢宏的外观智慧教室、无纸化图书馆、开放式学习区最新启用的南湖综合楼处处透露着高科技现代化的气息祝贺你,以努力拼搏的姿态实现梦想的精彩,华师定会因你的到来更加明亮。今年九月,我们在桂子山上,迎接乘风破浪后再次扬帆起航的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大宣传部舆情与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姚然 李琳 图片:宋汉涛 黄心怡 审校:刘志强

大毁灭

全国师范大学大排名,华中师大与东北师大谁更适合排第三位?

在国家要提高教师待遇的情况下,师范大学也逐步进入了学生与家长的视野。那么全国这么多师范大学,哪家好呢?我们知道,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都是985工程大学,双一流大学,排在前两位没有异议。除此之外,还有华中师大、东北师大、南京师大、湖南师大、陕师大和华南师大、西南大学共7所211师范大学。谁排第三,还是有争议的。一、根据传统排名,东北师范大学可排在第三位。东北师范大学最早可以溯源到1946的东北大学,是新中国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0年4月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首批211院校。56所研究生院中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有研究生院。二、根据第四轮学科评估,东北师范大学也可排在师范类大学第三位。东北师大第四次学科评估有1个A+,三个A,两个A-,而华中师范大学仅仅有2A和2A-,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东北师大超过华中师大排第三位。事实上在一流学科上,东北师大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共6个世界一流学科,超过众多双一流大学的世界一流学科数,实力不可谓不强。三、从录取分数来看,华中师范大学更胜一筹。华中师范大学在各个省的录取分均可排在师范类大学第三位,远远超过东北师范大学,优势太明显。这里要说明一下,因为东北师范大学地处东北,东北人口是流出的,天气比较寒冷,根据不能跟武汉、南京等长江中下游的南方比,地理位置不占优势,所以录取分要低一些。四、根据最新校友会的排名,华中师大也超越东北师大排在第三位。尽管校友会的排名不些不是很权威,但毕竟也有相应指标,大体上也能大学的实力。结论:综合来看,我个人认为东北师范大学仍然是师范类大学第三位,并且优势不大,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劣势,生源质量和师资水平会受到制约,一定会很快会被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超越。也许你不认可的结论,认为华中师范大学已经超越了东北师大,其实从不同角度来看,也没错。你们觉得到底哪所师范大学排第三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无常

了解一下?这三位华师男神老师,刷爆了朋友圈

他们说回首风雨三十载坠绪茫茫绍远弦永无止境执教路课比天大记心中前几天,一篇题为《38年教学生涯的省思》的文章,刷爆华师师生的朋友圈。原来,文章作者是文院副教授陈一平。3月9日,他和陈建森、邓裕华一道,向文学院师生作了荣休报告。“认真听完今天的讲座,非常精彩,很有精神力量,被深深打动!人格真是有魅力的,男神真是可以炼成的!”文学院一位老师激动地说。当天,文学院师生和1997级、2010级等毕业生聆听了报告。会议室内座无虚席,一些同学挤到后面站着。一些同学腿上摊着笔记本,还有同学拿着手机录音。16级学生杨晓仪感叹道:“幸亏我来了,老师们让我记住了我想当老师的初心,也让我明白了怎么当一个好学生!”报告会结束后,一股同仁、师生纪念风在朋友圈刮起,许多学生纷纷在朋友圈追忆被男神们教过的岁月。“一平老师的《三十八年教学生涯的省思》,深刻感受到一位好老师的重要意义!——兢兢业业,敬畏讲台。讲课洋洋洒洒,既逻辑严密,又引人入胜,不浪费学生的生命,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能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能打开学生的心窗。点赞一平老师,恭祝荣休!向男神致敬!”有老师在朋友圈上这样说。陈一平老师和学生合照邓裕华老师和学生合照学生向陈建森老师献花文学院郭浩瑜老师当天出差在外面,但是她根据群上的照片,马上画了一幅漫画,向三位男神教授致敬。“刚刚到宾馆,赶紧涂一个,表达一下对男神的仰慕。”她说。“这可能是华师第一次荣休会”主持这场荣休会的张巍表示,文学院素有老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指导青年教师“传帮带”活动的传统,这可能是华师第一次举办这样的教授荣休会,延续了优良的传统,开创了多位荣休教授共同开研讨会的先河。三位荣休的老师究竟有何魅力,吸引了那么多同学慕名前来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三位老师吧。陈一平:38年教学生涯的省思陈一平,原华师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文学博士。出版了《淮南子校注解》《先秦古诗篇》《汇集各家学说的巨著——<淮南子>》等著作,参编国家级、省级教材多部。从事“中国文化”教学数十年,曾获得“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文学院学生“我最喜爱的教师”等荣誉称号。当天,陈一平老师的报告,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我们整理了一些他的语录:1.一个好老师应该有的见解:独到、系统、稳定。这个意义上,好的老师是有自己研究意识和研究心得的。2.教学好不好取决于有无干货,不单是技巧,不是插科打诨。3.教学要对学生有启发性,要带着学生一起发现问题。4.敬畏讲台,牢记课比天大!(向上滑动启阅)教研室组织这次会议,让我们几位退休老师讲讲教学体会,这样的教研活动,印象当中还是第一次。我感到惶恐,不敢当。因为在教研室各位年轻才俊面前,我没有资格来“报告”什么。人们常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在我看来这句话还不确切,反而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更符合我的心情。之所以还是答应来发言,主要是感受到提议这次活动的蒋寅老师、教研室主任张巍老师和教研室、文学院全体同仁的真挚情谊;同时也体会到虽然我教学谈不上有什么经验,但起码有失误和不足,可以给年轻同事作为警示;再者能听建森老师裕华老师的报告,也是学习的机会。借此机会要特别感谢培养我、为我提供工作学习平台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感谢领导和各位亲爱的同事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讲的题目是:38年教学生涯的省思,说的是自己的反省和思考,讲我对教学问题的看法,肯定有错的地方,请大家批评。即使偶有讲对的地方,也只是我的想法,不代表我就做到了。我是1980年1月开始进入中文系任教,至2017年9月30日退休,从教38年。现在时髦说不忘初心,回首自己的从教生涯,自然首先想到是初当教师的情形。我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硕士、博士都是后来在职攻读的。我小学五年级因为当时的时代原因辍学了,后来勉强读了农村的初中高中,所以入职时专业基础是很薄弱的。教研室专门为我量身定做培养规划,教研室主任曹础基老师亲自担任我的指导老师。本来古代文学老师分属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四段,曹老师要求我用两年时间在四段都跟班听课,做助教,都上点课,每一段都指定一位老师指导我。所以我当过1977级的助教(元明清段),指导老师是罗东升老师,我跟班听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给1978级讲一周课,4节,《聊斋志异·促织》,指导老师也是罗东升老师,并带队实习8周。给1979级完整上一个学期的《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1980级上《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以后基本上每个学期都有本科古代文学先秦到秦汉魏晋南北朝课。曹础基老师要求我每一堂课都要有详细讲稿(不是教案),我所有讲稿要经过指导老师的审阅。文学史讲课涉及到的每部经典必须完整阅读过,不允许只看别人的文学史或者是论著就写成讲稿上课。作品选每一篇作品必须逐字逐句过关,写出详细注释翻译分析。非常幸运,我有多个指导老师:先秦段曹础基老师,秦汉魏晋南北朝段丘述尧老师,元明清段罗东升老师。三位老师都是著名的学者,曹老师是著名的《庄子》《周易》研究专家,蜚声学界,邱老师的《史记》研究、陶渊明研究在海内外都有影响。这几位老师也是中文系学子的偶像,授课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曹老师讲课深入浅出,逻辑严谨,启人心智,每次上课都是座无虚席。罗东升老师对四大名著特别是《红楼梦》的分析让人如痴如醉,学生听后集体要求加课时多讲。他们都曾获得全省优秀教师的称号。邱老师是乾嘉学派风格,讲作品一字一句考证,很扎实,也很有见地,但课堂可能比较沉闷,一般学生不容易接受,我却听得津津有味。这三位老师的教学风格都对我有重要影响。几位指导老师的敬业精神更是为我树立了榜样。曹老师的课已经炉火纯青,上课从来不用讲稿,引经据典全部是脱口而出,信手拈来。讲《离骚》时在黑板整段整段默写原文。而他对经典作品的熟悉,来自平时的积累。曹老师当时家住东山区,从校本部回家单车半个多小时,他就利用这段时间背诵古诗文,他说,从学校回到家,刚好可以背诵一遍离骚。1984年我陪同曹老师到海南师专授课,见他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诵读古诗文。罗老师每年要对讲课内容的部分章节重新备课,三两年就将整个课程重新备课一遍。邱老师视力不好,眼睑下垂,讲课时要用手翻起来才能看清书本,但坚持站着讲课。我以前也说过,曹老师他们上课、监考一直是站着的。几十年来,我一直努力以这几位老师为榜样。每一个老师都是从学生来的。我明白一个好老师对学生的正面影响有多大,一个不称职的老师对学生负面影响有多大。所以,既然当老师,就要努力当好一个老师,能够像曹老师这些老前辈那样,兢兢业业,敬畏讲台。讲课洋洋洒洒,既逻辑严密,又引人入胜,不浪费学生的生命,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能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能打开学生的心窗。所以,我按照老师要求的那样,首先是注意补自己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的短板。从教学能力角度说,我的短板最少有三个:一是普通话很差。读大学之前一直在农村读书,老师讲的是家乡普通话。我来广州读书,船靠大沙头码头,上面“广州港”三个字读了半个钟头没读明白。第二个短板是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刚留校参加教研室活动发言,面红耳赤,结结巴巴,有老师说:不知道你讲什么!第三个短板是字写得不好。读大学期间唯一一次被老师在全年级面前点名批评的是作业字写得差。为了练好普通话,我将课文几乎每一个字都注音。那个时候经常开会,领导在上面讲话,我就试着用拼音将那些话记录下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英语那么牛,可以做同声翻译了。为了解决在人多场合讲话结结巴巴的问题,我试着将要将的话全部写下来。为了练好字,我坚持用毛笔写讲稿,用毛笔给学生写家庭报告书,用毛笔给学生批阅作业写评语。几十年坚持下来,好像现在和教学水平相比,普通话、当众讲话和写字就没那么明显是短板了。不过我要补充说一句,当年教研室制定对我的指导的措施,是针对我这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视野不宽,基础不牢的实际情况的特殊做法。现在入职的老师都是天资聪颖,学殖深厚,自然不需要这样来训练。作为一个教师,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这个问题也可以换一个角度: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为什么要听你的课?现在资讯那么发达,有教材,有图书馆,有网络,获取信息的手段那么丰富,赖在床上,听着音乐,吃着零食,就可以看到甚至听到你上课要讲的内容,为什么还要赶那么早,第一节课就坐在并不舒服的课室座位上听你的课?想清楚这个问题,教学的奥秘就解开了。首先,上课要有学生在教材、图书馆、网络上找不到看不到听不到的东西。这就是你对教学内容的独到见解。我一直认为教学,特别是大学教学,教师的学术水平是第一位的。所以,教学与学术研究是一致的。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都是讲稿,却成为不朽的学术著作。大学教师当然不能照本宣科,也最好不要直接将他人论著的观点拿来讲授。万一学生找到你照搬的那些论著,你的形象就大打折扣了。其次,大学课堂教学一定要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有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不应该只是交给学生结论,不仅阐述自己的观点,还要带着学生经历你发现问题,着手研究问题,最终形成结论的过程。这点在研究生教学中尤为重要。第三,教师上课要用通俗易懂的,深入浅出、听得进、记得住的口头语言,尽量不用生涩费解或者过于书面的语言。学生看书上网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停下来思考,或者按重播键。而听课是瞬间即逝,不可重播的。一个地方听不懂,很可能影响到接下来的理解,甚至影响到对整个课的兴趣。第四,课堂教学语言要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听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上课五分钟还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十分钟内还不能让学生眼前一亮,很快学生就没兴趣,去看手机,看闲书了,你后面讲什么都听不进去了。所以,课堂教学语言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最好还能风趣幽默。我觉得严密的逻辑性是一定要做到的,风趣幽默是最好能做到的。不怕大家笑话,我觉得上课能做到幽默风趣挺好,我就学相声,大概十年前,文学院春节联欢晚会,我还写了个相声,和张永璟老师一起表演,算是学习的一个副产品。课堂教学语言还要有感染力。曹丕说文以气为主,其实讲课也是要以气为主,教师没有激情,就很难感染学生。没有激情,也就很难讲出文学的气韵。一门课每年重复,要做到有激情是很不容易的。关键就是能不能每年讲课都有新东西。如果有些老师在某个时期讲课很受学生欢迎,但是另一个时期学生评价没那么好,我觉得就在于没有激情了。回顾38年教学生涯,深深体会到,一个教师要敬畏讲台,牢记课比天大。我不认同教师是“蜡炬成灰泪始干”,不认同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觉得教师是用生命的光和热,照亮学生成长的道路,而在这同时,教师的生命价值得以实现,得以升华,迸发出绚烂的光彩。这就是一个教师的宿命。邓裕华:风雨三十年,不悔从教路邓裕华,华师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尤其侧重古代小说的研究。曾主编或参编各种教材、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邓裕华老师说:不要站在此山看着那山高,要热爱我们的教师职业。他对于职业生涯的理解:1.出于本心选择自己的职业很重要。此心安处是吾乡。2.选择了一个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3.荣誉的最高境界:你离开了江湖,江湖上还有你的传说。4.无愧于岗位,无愧于家庭。(向上滑动启阅)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听了刚才陈一平老师所念的蒋寅老师的那段话,我觉得我这个话题好像没有必要再讲下去了。因为我打算讲的,其实就是蒋老师所说的那个意思,但恐怕没有蒋老师讲得那样深刻和精辟。但为了不使这个报告会就此提前结束,我就勉为其难,继续讲下去吧!张巍老师把今天这个“荣休报告会”还冠以“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研讨会”的名称,而我这个题目与教学并无太大关系,这是因为我觉得在座的所有老师在教学这方面都做得比我好,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再就是在我看来,教学和科研之类的话题,显得太过严肃和沉重,我想讲一个稍为轻松、随意一点的话题,所以就定了这么一个题目。主要的意图是想对自己从教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作一些简单的回顾和思考,并与各位分享。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为什么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在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它的题目是“国家定了,要使这个职业成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大意)”。这个是什么职业想必大家都猜到了,那就是教师。正如刚才大家的反应一样,我看了这个题目也不由得笑了——三十多年前我刚入职的时候就听多了这种说辞,三十多年后我都要退休了,还在讲这句话,我在想,再过三十年还会不会继续讲呢?!和这话差不多意思的还有诸如“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之类,与此同时,“职业没有高下贵贱”之类的话,又无时无刻不充斥我的耳际。既然有最令人羡慕的、最光荣和最光辉的职业,就会有不那么令人羡慕的、不那么光荣和不那么光辉的职业,如是,这两种说辞岂不自相矛盾?所以我觉得其中必有一种说辞是忽悠人的。话说回来,我选择做教师,既不是被忽悠来的,也不是被那种崇高的使命感、光荣感召唤来的,更不是被逼迫的。我之所以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其实并没有考虑得太多,动机也不伟大,纯粹是出于本心、志趣,出于对这份职业的一份向往和喜爱。这个应该说主要是家庭的影响和个人的品性使然。我出身在一个大家庭,在我入职之前,家族中已经有十多人做了教师,从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到小学教师都应有尽有。刚才陈建森老师说,他从教很大程度上是受一位邻居的影响,连邻居都能对一个人的择业产生影响,那么家庭风气、传统的影响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也会是更加显著的。所以我从小就对教师有好感。选择教师职业,也与自我认知、个人品性有关。本人性格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喜欢安静、独处,不喜出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比较“宅”。我爱人是学地理的,出差的机会比较多,如果她出差了,生活必需品也足够的话,我可以成个星期都不出门,一本书、一台电脑和一台电视,我就可以打发一天。二是不喜欢应酬和热闹。我担任文学院成人教育教研室主任十多年,合作办学的单位很多,下面的合作单位时不时到广州办事,邀请我吃饭,只要能推辞的我都会婉拒,非常少参与。我不太喜欢饭局,尤其对喝酒起哄、发酒疯之类的场合,比较反感。再一个就是我脸皮比较薄,做事不太喜欢求人,总觉得求人是一个非常难为情的事情。这几种性格在外面从商、从政,或做其他的什么职业,我觉得都不太合适,只有老师这个职业相对比较合适一点,所以就选择了这个职业。小时候对教师的向往和喜爱可以说是懵懂少年的一种原始、朴素的情愫,但大了以后在对职业、对自我的认知基础上依然作此选择,无疑已经有了理性的意味。第二个问题想谈谈我的职业感受。我是1984年从华东师范大学分配来到华师的(后来在职随曹础基先生读了硕士),当时跟我一块来的有四位,北京来了两位,一位是北京大学的(叶祖帅老师),一位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后来出去做了公务员。上海来了两位,另一位是复旦大学的李满鋆,广东中山人,后来移民去了美国。四位里面现在只剩下我和叶祖帅老师两位在华师坚守了。李满鋆是通过结婚的渠道移民美国的,因为我和他都从上海过来,还分配在同一个教研室,所以我跟他关系比较好一点。他去美国的时候我给他送行,当时是由香港飞美国,在广州东站我给他送行的整个过程他一言不发,一点都看不出移民国外的兴奋、和即将跟妻子团聚的喜悦。当列车启动的那一刻,我发觉他泪流满面,非常伤心,令我一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我想,他也许是因为将要永远离开这个曾经奋斗过的单位、国家了,有点不舍;又或者是国外谋生并非出自本人的意愿,仅是屈从于现实无法坚守自己的本心所作出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一种妥协,此去令他失落、迷茫和伤感……另一个是相反的例子。我的一个去年毕业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她本科是读金融的,从金融专业跳到学科教育(语文)专业的教育硕士这边来,跨度挺大的。我问她金融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来读语文教学的研究生?她说她从小就喜欢当(语文)老师。既然如此,又为何不报读师范大学、报读中文系呢?她说她中学毕业的时候还小,父母硬要她报读金融。她的父母是银行家,希望他们女儿以后在金融领域有一番作为,所以越俎代庖,给她报了这个专业。现在大学本科毕业,她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自己做主,于是来报考教育硕士。当时我有点担心,一个金融专业的本科生来读语文教学的硕士研究生,不知道会读成什么样子,她的毕业论文能不能做得出来,做她的导师会不会很惨。但事实证明我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在她这一届的教育硕士研究生里,我评阅过几位的学位论文,也参加过一个组的论文答辩,单就论文而论,我觉得我所接触的这一批学生里头,没有一个比她好的。这表明,一个人出于本心、自觉地选择他的职业和人生道路时,他可以全情地投入,可以做得比别人更好。这位学生的选择显然是出自本心,我想她永远不需要为自己的决定后悔。所以,我觉得出于本心去选择职业,是非常重要的。我自己对于教师生涯的感受,可以用苏轼的一句诗来表达,那就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由于是出于本心来从事这份职业,我可以义无反顾,一往无前,无须患得患失,不用为这个职业的名利得失而苦恼,也不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同时,也不会视工作为负担,把工作仅仅定位为挣钱、谋生,像陶渊明所说的“心为形役”——为了口腹来役使自己的心灵。相反,我把工作当成了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生活的自然状态。接下来想谈的第三个问题,是我对职业的一些思考。有一句话说“你选择了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我入职教师的时候,应该是教师的经济地位最低的时候。八十年代初,社会上流传的是什么“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做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之类的说法,我也听说白天鹅宾馆、中国大酒店、东方宾馆的服务员收入比大学教授要高。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家里就有实实在在的例子。我有一个叔叔在香港,当时他介绍我的一个哥哥到一个港资企业工作,月薪2000元人民币。当时我入职当教师的时候,第一年的工资是每月51元多,一年以后是61元多,加上补贴、奖金大概是每月100元吧。也就是说,我哥哥的工资是我的20多倍。在种情况下,我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当教师,我觉得金钱名利这些东西,都是身外之物,既然自己选择了当教师,我就不在乎这些东西。重要的是我自己内心的感受,而不是其他的什么。我儿子还在读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夫妻就经常问他:“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呀?”他那个时候回答得很痛快,说要当老师。我非常开心,一是自己的职业得到认同,另一方面也算是“后继有人”。后来我们送他出国留学,希望在国外读个博士学位回来,到大学里谋一份教职。但是他坚决不干,后来就做了公务员。毋庸讳言,当今公务员的收入确实比大学教师好。但我们在看到公务员待遇好的时候,并没有看到他辛苦、无奈的另一面,比方说无休无止的加班加点、复杂的人事关系,等等,个中滋味,不是身在其中是很难体会的。 我们很多人,通常都是站在此山却觉那山高,总觉得别人的职业比自己好。其实每一个职业,都有它的好处,也有他的坏处,无需羡慕他人、他业。选择了一份职业,就要坦然接受它的一切,既享受它的好处,也要承担它所带来的艰辛和烦恼。老师的职业确实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坦率地说,教师普遍是比较清贫的;在你的职业生涯之中,在申报项目、发表论文、职务的晋升等方面,你也会遇到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个不能否认。有时候也要做一些很无聊的事情,比方说本科教学评估,我就一直认为是很无聊的事情。本科教学评估后的几年,期末考试的试卷一定要按照学号来顺排装订,而学生选课是自由的,一百多号、两百多号人的学生来自全年级不同的班,要按顺序排好一百多份、两百份卷,你真的要花半天才能排好。据说此举是为了以后方便检查,但可能五十年、甚至一百年都没人检查,况且检查非得要按学号来检查吗?有一次我就在学院的会议上对此公开抱怨,但竟被告知此举已经被废除了,这更是把我气得半死——怎么就没人告诉我呢?!害得我糊里糊涂、傻乎乎地地干了这么多年。类似这些无聊的工作,简直就是耗费老师的生命。当然老师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比如说相对独立、自由,除上课以外,其他的时间可以自主安排和支配,工作比较有规律;清静,无须过多的应酬,可以避免许多烦恼,这些都很难得。再就是安稳,旱涝保收,虽然薪水不高,但三十几年里似乎还没有被欠过薪。教师的成就感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流失,无论他做了多大的官,发了多大的财,在你面前还得恭恭敬敬地喊你老师,这也不是谁都能够享有的。还有,当老师多少总要写点东西,几十年以后,甚至几百年以后,你的几篇文章、你的几本书,还躺在大学的图书馆里面,供后人翻阅,由此获得的成就感、满足感也不是金钱能买得来的。通常人们对职业好坏的评判标准,几乎就是薪水的多寡。从上面的讨论里面可知,钱多钱少其实并非最重要,重要的是,你从中得到的内心的真切感受。再说,好与不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如果是出于自己的本心,不管好坏,你都能够坚守,都能够很坦然地接受这一切。不管是阳光灿烂,还是风雨交加,你都可以很从容、很悠然自得。这就是我对教师职业的一点思考。我最后要讲的,是对于自己风雨三十年的一点总结。我最近看到一段文字,是讲人生的几种最高的境界。我记得其中两个,一个是讲荣誉的最高境界,是两句话:“你离开了江湖,江湖上还会有你的传说。”对于我来说,不管离不离开江湖,恐怕都没有传说,这个不说也罢。第二个是讲事业的最高境界,三句话,第一句是“爱岗尽职无憾”,回顾我的三十几年教师生涯,这一点我算是问心无愧。爱岗,没有问题。尽职,我自认为我还是尽职的,尽管水平不高,但只要站在讲台上,我还是很认真地对待,从来不敢马虎,不敢糊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工作有一种由衷的敬畏,这一点我感到无憾。第二句是“小康养家无忧”,“小康”不知道如何定义,但“养家”应该没有问题。我只有一个儿子,现在也能自食其力了,我退休以后还有一份不算太少的退休金,晚年生活应该没有什么好担忧的,这一句话我觉得也对上了。最后一句是“自己开心无悔”,也就是我所讲的“不悔”。既然我是出于本心,顺从我的志趣、品格来选择这个职业,而我又能够很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所以我无悔。教师这个职业,用高雅的说法是实现我人生价值的一个平台,俗气一点讲,就是我赖以养家活口的一份工作。从事这个工作三十几年,虽然有一些风雨、一些挫折,多多少少也曾遭遇过不公平、不公正,有时候也会苦恼,但我不是对职业的苦恼,是对现实不良现象的一些苦恼、一些不满,我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所以总的来讲,我这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还是比较开心的。这个所谓的事业的最高境界,或许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认同,但我个人比较认同。以上所讲,对在座已经入职的老师来说,恐怕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我相信诸位对职业生涯的理解要比我更深刻。对即将走向社会、就业,面临人生抉择的同学,或许会有一点点的启发。如果真能这样,我的这番话就不算白讲了。谢谢大家!陈建森:坠绪茫茫绍远弦——一条永无止境的路陈建森,华师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研究方向主要是唐宋文学、中国戏曲史。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编写国内第一部元杂剧系统研究演述形态学术著作《元杂剧演述形态探究》,二十一世纪第一部研究戏曲的本质及其娱乐功能的学术著作《戏曲与娱乐》。《宋元戏曲本体论》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一等奖。《中国图书评论》《学术研究》等刊物曾多次有专文对其著作进行学术评价。主持完成过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陈建森老师的主要观点:1.要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2.要有不折腾的氛围。3.退休依然要继续发光发热。陈建森老师的感慨与希望:1.社会稳定、不折腾,才可以更好地做事。2.前辈教师的风范永远都是我们文化接续的重要力量。(向上滑动启阅)首先感谢前来捧场的各位老师和同学,我今天想讲一些即兴想起来的东西。我到华师工作三十一年,86年到之后一直都在学院里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前,文学院没有举办过这样的“荣休会”,今天好像是第一次。一平兄在华师时间比我还要长,应该没见办过吧。这首先要感谢一个人,就是我们的蒋寅老师,是他提议为退休老师举办这样的一个“荣休会”,或者叫座谈会,让退休老师来回顾一下走过的道路,传授教学和科研的一些经验,或者表示互相尊重,本来之间有矛盾的话就大家谅解一下。这个座谈会还得到了文学院工会主席孙雪霞教授、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张巍教授的积极响应。我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就到大学工作,三十多年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越来越敬畏三尺讲坛。今天,我想谈一谈我对大学的思考,特别是对大学精神的一些思考。题目叫做“坠绪茫茫绍远弦”,副标题叫做“一条永无止境的路”。我记得做大学教授是我儿时的一个梦。我是57年出生,66年文化大革命。我记得大约在64还是65年的时候,有一次因为我调皮捣蛋和人打架,我母亲生气地问我:“将来你能做什么?”我当时很不忿气地说:“我将来要当大学教授!”她说:“你这个样子能当大学教授?”我当时为什么想到要当大学教授呢,因为收到邻居叔叔阿姨的影响,他们其中有一个是大学教授,高雅,又懂音乐,又能讲故事,我们小朋友都很喜欢听他讲故事。“文化大革命”中,我在“上山下乡”。77年全国恢复高考,我考上了大学。我们读大学那个时候是非常认真的,因为我们以前很渴望读书,想读书却没有书读。我当时偷偷读了一些古今中外的小说,就想搞创作。我第一志愿报的是广西大学的文学创作专业,第二志愿报的是广西师范师院(即现在的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是想万一考不上文学创作专业,可以读历史,懂得很多历史人物故事,将来也可以搞文学创作。谁知道我的数学考得太差了,又没时间复习,总分不够。当我拿到广西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心想是读历史系了,谁知打开一看,是中文系。我当时不知道中文系学什么,考虑要去不去读,父亲焦急对我说,你不是老盼望着脱离你那个苦海吗?怎么考上又不去读的?我说中文系是干什么的?父亲说,一般是当老师的,你搞创作也可以。后来我想还可以搞创作那就去吧,这样就读上了中文系。由于这个原因,我就把图书馆里面当时能够发现的文学作品不管古今中外,基本上读完了。最后钻到了古代文学,那是有原因的。当时读到三四年级不是谈恋爱了吗?谈恋爱了以后,我们家那一位说,你要注意,你的父亲和我的父亲都是搞文的,容易出问题,你还想搞创作,搞研究去吧。我就研究古代文学了。回顾在大学工作三十多年,坚持下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想讲三点:首先,我觉得社会应该给大学老师创造能够“忠孝两全”的条件。“忠”,大处讲是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小处讲是忠于自己想从事的事业。我这个人比较认真。我喜欢古代文学,我忠于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一直没改变过的。我在西北大学硕士毕业的时候,有一个机会去一个军事院校去做教官。我当时28岁,读研究生钱当过大学教师,发表过一两篇学术论文,听说可以可以申请少校。但最终为什么我不去?因为我忠于我自己的初心,去军校教官,但不一定是教我喜欢的古代文学,二是需要你教什么你就教什么的。所以我就不做这个少校。这是我理解的的“忠”。“孝”就是孝敬父母。每个人都有家庭,有老有小。我83年到86年在西安读书,整天吃馍,吃到胃疼,一天到晚不舒服。恰好在我毕业的时候我的父母退休了。当时西北大学要留我。我的父母是南方人,到西北生活不习惯。这时小孩也刚刚出生。所以我跟我的导师说,我还是会南方吧,既可“忠”又能“孝”。后来,我来了华师工作,想把退休的老父母接过来,但没房子住,工资又低,请不起保姆。我们一家三口住一个十四平米的地方,这样老人怎么住呢?我没有书桌,也没有厨房,备课是在走廊的栏杆备的。提副教授时。隔壁的几个老师笑着说,你拿个笔在走廊栏杆上画画画就当副教授了?我当时可谓是“半忠不孝”啊!现在年轻老师也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要买房,要养孩子。中心地带的房子买不起,到偏远的地方去买,孩子要上学,又要近学校租房等等,很多时间精力都花到生活琐事上,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放到教学和科研上呢?等小孩长大了,父母侍候好了,自己身体跨了,一转眼也要退休了。要把“忠孝”问题解决得好还是比较难的。因此,我觉得社会应当增加教育的投入,真正解决普通教师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不是在教师队伍中也搞阶层分化。第二点是我们的社会应该给大学的学生和老师更多的独立和自由。我很佩服陈寅恪先生说过两句话“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搞教育搞研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非常可贵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获得了更多的独立和自由的空间,但是我觉得远远不够,还应该更前进一些。举个例子,比如我们作为老师,我们要教什么课程?怎么教?考核怎么考?老师没有充分的自主权。我曾经做过几年的系主任,要参与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我发现三分之一的课程都是教务处规定好的公共课,这些公共课有些内容是交叉重复的,有些课程是可以合并的。这就占了很多宝贝的专业教学课时。我们的专业课很多,课时的分配,课程的设置就成了问题。拿古代文学来说,我在本科教的是唐宋文学,只教一个学期,如果只是讲文学史是很容易产生误导的。唐宋时期有那么多作家作品,我们的老师没有充分的时间讲作品,讲代表作只是蜻蜓点水。同学们不去认真细读作品,只读文学史就能学好这门课程了吗?本科生读完唐诗宋词,绝大多数不懂诗词平仄,不懂起承转合,又怎么能体悟诗词的意境和古人所说的“文心雕龙”呢?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去做中学老师,大多只会照本宣科,或人云亦云,很难独立工作,自由思想。学生选选修课,教务处也有规定,需要足够的人数才可以开课。有些课程安排时间比较集中,而学生那个时间可能又有其他任务,不容易选上。现在学生面临综合测评的排名,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我发现综合测评排名,参加活动多的同学排名比较容易上去,那些只读书的同学就要看分数高不高。于是,有部分学生为活动而去搞活动,不管这些活动是否与自己的专业学习有没有关系,一切为了综合测评的排名,实际上,专业基础不够扎实,专业思想不够坚定。我觉得大学不应该像企业,一定要按时按侯生产出产品,所有的工作都与“工分”挂钩;大学不应该像行政衙门,所有的标准都由行政部门制定,老师和学生都被视为“螺丝钉”。第三点,社会应该让大学成为安定的净土。因为现在社会太复杂太多诱惑了。大学讲文化传承,需要有一个有利于文化传承的环境,让学者们独立去思考问题,让他们按照兴趣、自由地思想和发挥。他们知道需要什么,该传承什么,然后要发展什么。大学是一种文化品格,是一份人文情怀。《大学》里讲得很清楚:“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且是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这一种文化品格,展现着一份人文情怀。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大学其实就是你想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怎么样的人的地方。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有什么样的人格,具有什么样的情怀,这是最重要的。大学精神应该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文化之传承,舍我其谁的责任和担当。社会应当给大学教师更好的生活条件、宽松自由的思想氛围和安定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进行教学和科研,深入地洞察历史、世事和人生,揭示人文精神的正确走向,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奉献于提升本民族整体素养的伟大事业。我觉得自己以前还做得很不到位。退休以后,我想在放马南山,牧牛桃野,垂钓流溪之余,还可以慢慢做,做到哪里算哪里。因为,这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何其有幸,遇见他们”三位老师从教三十余年,可以说他们给每一届学生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正如陈一平老师所言:“我明白一个好老师对学生的正面影响有多大,一个不称职的老师对学生负面影响有多大。所以努力当好一个老师。”据说,至今文学院还流传着关于一个陈一平老师的传说,陈一平老师自从教以来就是学生心中的男神,当年他结婚的时候,中文系很多女生都偷偷哭了……徐能源是97级学生,陈一平老师的“负责、平实、诚恳”让他感念至今。陈一平对于课堂百分百的负责,来源于他多年来秉承的教学信条“敬畏讲台,牢记课比天大”。徐能源老师朋友圈截图陈一平老师的书法评语这种在课堂上艰苦耕耘、育人孜孜不倦的精神并非平地而起,而是经过了师生的传承,每一辈的不断落实,这种精神才得以如大厦标杆般伫立,并对教育界的同行后辈影响至深。育他人必先学为人,正如陈建森所言,“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你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具有什么样的人格,其实才重要。”为人师的魅力完全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磨灭,反而如陈茶般愈久弥香,值得学生一句“何其有幸”的感叹。三位老师的教学之旅虽暂告一段落但为人师治学问这条路将继续走下去因为这条路永无止境-往期精彩回顾- 华师附中复办初中部第一批00后艺考生来了!这份成绩单,腾讯公司都给我们颁奖了!华师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美翻了!黄叶倾城知春归,此景只在华师有文案丨庄志莹 邝欣彤 刘铭婷 甘家明制图丨邱琦玉 李文慧图片来源丨华师文学院官网及老师同学及网络执行编辑丨何纬 陈绍喆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杨柳青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校历丨投稿丨招生丨转专业丨辅修丨水电费

大雪谷

“云复试”,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4300多名考生在线完成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云复试”昨天启动,5月20日前,4300多名考生将全部在线完成复试。为了让考生了解考试过程华中师大提前为考生分时段、分专业提供模拟系统测试。考试当天,考生分批、分时通过准考证上的二维码进入复试系统,填写完身份信息后,还需进行人脸识别进行信息比对,通过后方可进入复试界面。“双机位”视频模式是华中师范大学线上复试的“标配”,其中一台“担任”主机位,用于面试时考生与考官的互动,另一台为辅机位,保证考生主机位屏幕能清晰地被复试专家组看到。在面试过程中考生本人需正对手机摄像头,保持坐姿端正,面部、上半身及双手在画面中清晰可见,并不得遮挡面部、耳朵等部位,不得佩戴耳饰、帽子、墨镜、口罩等。20分钟的复试期间每名考生须注视摄像头,视线不得离开、不得中途离场。不得手持手机进行考试。不得使用蓝牙耳机或外接耳机。不得接听电话。不得采用任何方式变声、更改人像。不得使用虚拟背景、更换视频背景。不得以任何方式查阅资料或接收其他信息。复试前,考生除提交思想政治表现审查表,还需签订复试诚信承诺书。入学三个月内,学校将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记者:吴攀 通讯员:党波涛 刘志强 陈希昌)

椎名

2017新高一师资情况汇总!来看武汉名高优秀老师!

新高一师资还有两天就开学了,各学校的军训也接近尾声了,孩子们想必也晒黑了几圈!这两天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不外乎是孩子们会被分到什么班?班主任和学科老师怎么样?小编整理了部分名高师资及分班信息,供家长们参考!华师一师资、班级信息级部主任:卢永平,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华师大“三育人”先进个人著名高考研究专家级部副主任、历史老师:何军,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历史学科带头人,2017届武汉市文科状元班主任级部副主任、生物老师:汪江一 ,武昌区“优秀青年教师”,高考屡创佳绩班主任、数学老师:廖义振,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多次被评为市、区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高考屡创佳绩语文老师:赵燕,武汉大学文学硕士,曾获武汉市“三优”课评比一等奖英语老师:黄瑾,曾任教理科“奥赛班”、“科技实验班”,教学严谨亲切,深受学生喜爱政治老师:吴绾茹,华师一附中政治教研组组长,有多年的“人文班实验班”教学经验,曾荣获华师大“三育人”先进个人等称号历史老师:方巍 ,武昌区历史学科指导小组成员,多年致力于高中历史教学与研究,教学业绩突出地理老师:李巍巍,地理中心备课组长,有多年高考复习备考和命题经验武钢三中师资、班级信息1班班主任杨瑛:语文老师2班班主任周国栋: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奥数竞赛教练。青山区学科带头人;青山区优秀教师;青山区首席教师。担任武钢三中省理科试验班班主任、数学竞赛教练工作以来,辅导学生在各级各类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0年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有八人次获全国一等奖,一人入选冬令营。班主任工作经验丰富,所带班级被评为“武汉市优秀班集体”。所带2011届理科班有一人入选生物奥林匹克国家队并获金牌,一人入选数学冬令营,一人入选化学集训队。2005年作为交换教师赴新加坡莱佛士书院从教四个月,得到国内外教育专家的一致好评。3班班主任邹三华:武钢三中奥数教练4班班主任万立新:化学老师5班班主任梅军:梅老师1987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武钢三中工作至今,从1990年起他担任班主任至今。他以校为家,爱生如子,到点到岗,始终如一。2011年他所带的高三(13)班,有38人过重点线,上线率为66.7%,肖垚同学以686分成为青山区理科状元,并被清华大学录取。高三(13)班被评为武汉市先进班集体,他本人被评为区师德“十佳”教师。6班班主任刘道新: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学高级教师。2005年担任国际部0512班班主任,该班在08年高考中上重点线率达82%。2010年任2011届高三年级主任, 2011年高考全年级上重点线达403人,创学校历史新高。同时担任0814班的班主任,该班在2011年高考中上重点线率在学校名列前茅。先后获得“ 青山区优秀党员”、“青山区师德标兵”“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有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如《浅谈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溴苯实验的改进》、《改进实验引导探究 培养创新》、《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等。7班班主任卢坤成: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在2009、2010、2011连续三届高考中,所任教班级均取得优异成绩。卢老师曾被评为武汉市先进教师,青山区先进班主任,青山区优秀教师。2010年担任高三年级数学备课组长,当年数学学科高考成绩突出,数学备课组被评为复习备考先进备课组。他把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成绩作为工作目标,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他潜心钻研教材教法,精心挑选、设计作业。他注重学生的思想工作,既有严厉批评,也有谆谆教导,深受学生喜欢。8班班主任樊俊清:中学生物高级教师。参加过湖北省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曾获得湖北省优秀辅导教师、孝感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从教二十四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评比中获奖,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教过十四届高中毕业班,具有丰富的高考备考经验。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发散、规范学生答题思路,追求高效课堂,尽量让学生花较少的时间取得理想的成绩。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9班班主任贺玉莲10班班主任曹晓梅11班班主任彭红艳:学备课组组长彭红艳12班班主任刘国斌武汉外高师资、班级信息1班班主任:毛金鹰、张恒。毛金鹰,英语高级教师。2班班主任:陈焕桃,物理特级教师3班班主任:马文波,数学4班班主任:戴璐,数学特级教师5班班主任:邓文辉,语文高级教师6班班主任:包小康,政治中级教师7班班主任:夏剑峰,地理8班班主任:刘小博,数学中级教师9班班主任:宋兵,数学高级教师10班班主任:孔庆成武汉六中师资、班级信息武汉二中师资、班级信息高一1班班主任、英语老师:高蓓高一2班班主任、物理老师:刘胜明,男,1968年10月6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职称。曾被评为:在江岸区有影响的高水平人才、江岸区学科带头人、武汉二中第三届十佳班主任、武汉二中优秀共产党员等。高一3班班主任、语文老师:杨雯,女,中教高级。湖北省骨干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江岸区优秀区管专家,曾获湖北省优秀教师、武汉市师德建设先进教师、武汉市百名优秀班主任、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武汉市江岸区十佳青年教师等称号。高一4班班主任、数学老师:梅建章,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理念: 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高一5班班主任、数学老师:王四清,男,1965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员。1988年毕业于湖北大学数学系。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20多年。2003年调入武汉二中。获校党委、学校表彰。多次获学校信息技术比赛一等奖。高一6班班主任、英语老师:袁希荣,女,武汉二中高级英语教师,英语备课组组长。江岸区优秀青年教师。高一7班班主任、数学老师:周翠红,中学高级教师高一8班班主任、物理老师:周水华 男 1967.8 1,1989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教于高二年级物理教学。本人教学理念是:淡于名利,乐于奉献,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高一9班班主任、化学老师:刘丽虹,女,中学化学一级教师。高一10班班主任、物理老师:张克军,2000年8月—2004年7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1998-2004年多次获“校文明班集体”、“校绿色班集体” 等荣誉称号。万丝雨、刘佳怡等同学获“区三好学生”、“区诚信标兵”等荣誉称号。高一11班班主任、语文老师:何鸳高一12班班主任:夏清伶省实验高一师资(共12个班)李 伶年级教学副主任,高级教师,曾获武汉市优秀党员称号,武昌区语文学科带头人,武昌区优秀班主任,武昌区师德标兵。教育感悟:一个教师的幸福就在于你不知道是在哪一天,是在哪一个时候,会被哪一个学生亮晶晶的想起。你被忆起时亮起的光焰就是你生命的光焰。我愿意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感受他们活泼而丰富的生命状态,从而寻找教师生命的快乐和满足。徐晓英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学位。从教十六年,勤恳敬业,踏实认真,乐于奉献,团结合作,严于律己,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乐于学习和钻研专业知识。教育格言: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姚海燕中学一级教师,文学硕士。连续两年备战高考,所带班级成绩优秀,辅导学生多人次参加“楚才杯”作文竞赛和武汉市语文知识竞赛并获一、二等奖,曾参与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的编写并发表多篇教研论文。教育感悟:爱就是教育,没有爱便没有教育!陈 箐从教15年,年级工会组长,中学高级教师,武昌区教学能手,武昌区优秀青年教师,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武昌区优秀班集体,武汉市高效课堂先进个人,武昌区百优班主任。王 嵩年级德育副主任,高级教师。曾获区优秀党员和区优秀青年教师的称号,所带班级评为武汉市优秀班集体。教育感悟: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性命在于创新。屈 波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备课组长,武昌区学科带头人。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德育理念是:养成良好的品德比分数更重要!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缓慢成长的过程,学生好比一棵树苗,社会、学校、家庭就是空气、水和土壤,老师是园丁。我们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许红明语文高级教师, “武汉市功勋班主任许红明工作室”负责人,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武汉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教育目标:“让学生葆有向上的欲望,养成具有自动力的人。”徐雅斯高中数学一级教师,中共党员。入职以来,对工作尽职尽责,对学生尽心尽力。教育理念:教师最大的享受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陈卫玲中共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从教19年来,担任多年班主任,带过多届毕业班。所带班级多次获得“文明班级”称号,被评为“武昌区先进学生团支部”。自己曾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以德育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用爱关注并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我的教育理念和努力追求的目标!吕定盛男,毕业于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物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班结业;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武昌区学科带头人。在江夏一中及省实验中学担任16年班主任,乐于为他人服务,用心做事,用智慧做好班级管理及教学工作!周慧斌中共党员,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备课组长。曾获区教学能手、区优秀党员等称号。从教19年,有16年班主任工作经历。曾多次评为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多次获得“文明班级”称号,并获得武汉市“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班级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共营和谐。刘 芳中学高级教师,省实验中学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副主任。2003年获武汉市优质课一等奖,2010年所带班被评为武汉市先进班集体,2010年被评为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2010年被评为武昌区百优班主任,2011年获得武汉市教师五项技能比赛一等奖第一名,被授予“技术状元”称号,被授予”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学生甘草获武汉市高考理科状元。刘芳老师勤于钻研,将学习当做一种生活方式,认为教育生命是对生命的引领,是用教师的智慧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打开充满无限可能的生活大门。

钢铁山

双非同学是否在考研复试中被歧视?高校老师和学长学姐告诉你

在教育部两个文件的指导下,很多双非统考生既表示欣慰也依然担忧:是否自己会在复试中处于劣势?复试中,是否老师会刻意存在压分不让自己过?media-learning.com针对这个问题,一些高校的老师和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学姐学长在社交媒体上回答了这个问题。回应的内容有正面反驳,也有负面揭黑和曝光。总之就是两个观点分化:没有黑幕和有黑幕两种,具体可以这么看:正面回应:研究生复试不存在歧视和压分复旦大学中文系老师严峰在微博上发言:不会的。其实绝大多数导师都是公正或者比较公正的。不谈道德,就是从功利的角度,谁都想招到好学生。你如果招了不合格的学生,那真是给自己找麻烦,这可不是因为这次某演员立功。华中师范大学某研究生:#华中师范大学考研#本科普通二本,从初试到复试最后到录取,都没有联系过任何老师,华中真的很公平公正了,也没觉得华中专业课压分,身边的同学基本最低都是360+,基本都是来自普通院校,学弟学妹还是可以勇敢报考,学姐是学前教育专硕,华师值得你玩命努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某博士后:考研初试分数高就没问题了吗?觉得,这个得看学校或专业要求。像我们地质学专业,理科,比较注重专业基础和大学科研经历。所以,要是本专业的只要过学校的线都没问题。跨专业的,即使是珠宝专业过来的,很多老师都会犹豫下。但我们院很尊重初试成绩(70%左右权重),不会因为你是跨专业的复试压分(数十位老师打分,看现场表现)。只要初试复试前排,跨专业的都没问题,以前有学医的、学外语的都考上了,珠宝专业考过来的就比较普遍了。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某教师:每年研究生复试前都会收到一堆关于询问自己会不会因为各种理由“被歧视”的问题,年复一年回答的都有些累了,简直怀疑这种心态是不是“被迫害妄想症”的一种轻度表现。请各位有志走进广院的青年朋友乐观而勇敢地面对考试和日后的每个挑战,切记——勇气和耐心是每个传媒人都需要具备的素质。负面揭黑:研究生复试存在压分华东师大某博士:#华东师大专业课压分# 太正常了! 我曾經幫助過我的老师,判博士卷子! 就要求給非本校碩士考生壓分,要是都進複試了,再做手腳錄取自己的學生,怕穿幫!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某教师:从表面上看确实好像是这样的。考研,本校生源总是得到优先考虑,外校的跨专业的难度就大。但我觉得,其实,“被歧视”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跨考或本科学校档次不高,而是因为这样的学生有较大的概率在专业技能与基础这块有欠缺,导致其读研期间做不了什么事情。换你是导师,你愿意招一名在研究生阶段还在补本科知识与技能的学生吗?总结这些言论和信息来自于往届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和高校老师基于过去的经历和自身经验,也许不能代表全部,但是从上面整合的信息上看,正面回应明显大于负面揭黑,而且所谓的揭黑,也不完全是一种不公平。大部分高校和教授都希望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而判断谁是英才,标准上自然会被考生的背景院校影响,以至于很多院校在奖助体系上会差别对待,无论是推免生还是复试调剂上,只要你的头衔上有985,211背景,获得的奖学金就会比别人多。这些信息可以给我们2020年考生一个报考指南,至于正在复试和调剂的学生,相信今年在教育部的严肃指导和关注下,其环境会比以往好很多。不管招生单位如何,修炼内功,打好基础,这是笔试和面试最重要的条件。来源:更多信息来源于传媒智库(media-learning.com)和微信号(id:media-power)

不多辟异

华中师范大学2020本科生、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出炉,一起看看吧!

结束了短暂的军训生活2020级新生们走进华师教室伴着灵动的桂香 梦想起航开启新的生活篇章今年华师本科和研究生新生男女比例如何?他们身上又有着什么共同特点?这份新鲜出炉的大数据为你揭晓!关于2020级新生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男女比例最受大家关心的非男女比例莫属了!今年的4720名本科新生中共有3383名女生和1337名男生男女比例约为 2:5在4741名研究生新生中共有3260名女生和1481名男生男女比例约为 1:2.2年龄段分布今年的本科新生中年龄最小的是 2005年出生的梁同学入学时年龄还 不足15周岁研究生新生有88%分布在 22~31岁此外,还有5%的研究生新生 小于21岁真是优秀的华师学子!一起过生日位居本科新生生日榜首的是 2002年2月22日共有 17位2020级本科生在这一天出生而在研究生新生中1998年3月4日、1998年5月23日1998年7月10日、1998年7月28日同时以11人占据同日生日榜首同时,今年共有20位新山民将和华师在同一天庆祝生日!姓氏分布在本科新生和研究生新生姓氏排行榜中王、李两个姓氏都位居前二并分别位居榜首排行前五的还有张、刘、陈三个姓氏Top10榜单上还有杨、黄、周、吴、赵五个姓氏同名比例李悦、张静到!到!到!杨倩到!到!到!到!到!在同名榜单上李悦、张静以3人并列占据本科新生榜首杨倩以5人的优势占据研究生新生榜首星座分布在2020级本科生新生中以热情的 天蝎座和浪漫的 天秤座 最多而在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浪漫的 天秤座同样占据榜首民族分布今年共有来自 29个少数民族的711名本科新生和来自 27个少数民族的310名研究生新生在九月加入华师学子大家庭在少数民族人数排行榜中土家族同时占据了两份榜单的榜首省份分布今年的本科新生中除了湖北本地学生来自 河南的人最多“咦~真不赖啊”研究生新生中本科毕业于 华中师范大学的最多位居前三的还有 湖北大学和 山东师范大学自五湖四海 相聚华师我们将共同感受桂花芬芳共同立足当下 奔赴未来共同拥有一个名字华师人!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大宣传部舆情与新媒体中心责任编辑:李琳 黄溆民 李欣雨 李亭豫采访记者:林晓枫 陈嘉玲 罗佳雨 屈诗艺图片:敖丽娟 周昇昇 朱宇晨制图:李小涵 金正楠 王子淇审校:刘志强

必杀技

「华氏精英」全国华氏知名教授名录汇总

全国华氏知名教授最新名录(排名不分先后,都是华氏知识界、学术界代表人物)华爱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华英雄原名华平生,桐城人,全球华人十大礼仪培训师,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东方礼仪研究院院长,著名管理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实战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女性培训品牌“很女人狠女人”创始人,上海“很女人”女子优雅学堂校长,开设全国“优雅人生”网络课堂,2010年上海世博会沟通礼仪教练,2008北京奥运会礼仪培训师,美国ACI国际模特大赛特邀评委,美国ACI首席礼仪认证评审委员,阿里巴巴、网易云课堂视频公开课特邀嘉宾等。著有《华英雄说礼仪》、《销售心理学》、《打动顾客的68个销售技巧》、《30天掌握一流谈判口才》、《30天掌握一流销售口才》、《30天掌握一流公关口才》、《汽车销售快速成交50招》、《电话销售快速成交50招》、《房产销售快速成交50招》,六碟装的DVD套装《沟通的艺术》等作品。华涛南京大学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教授,江苏南京人,1989年12月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无锡人,江苏行政学院教授,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行政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华赟鹏(图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华民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华民教授还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上海市“十五规划”专家委员会顾问、上海市国际友人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企业家资质评审专家、《世界经济研究》杂志编委会委员以及中共上海市党校、华东政法大学等学校的兼职教授。国内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经常参加外交部、商务部、中央党校、上海市委市政府等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决策咨询会议,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政策制定建言献策,并参与各类政策的制定和发展规划的研究。华云生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常务副校长、伟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讲座教授,是国际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计算机器学会(ACM)及美国科学促进学会(AAAS)院士,曾任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微电子系统结构学部主任、IEEE计算机学会会长。华郁主任医师,科主任,延安大学医学院教授,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内分泌学会常委,中华康复医学会陕西省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骨质疏松与骨矿盐学会常委,陕西省肾病学会委员,陕西省内分泌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华梅祖籍无锡,现为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师大华梅服饰文化学研究所所长。国家人事部授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997年天津市劳动模范,1998年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国际服饰文化学会会员。华先胜iDST副院长,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曾获选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协会院士(IEEE Fellow)、美国计算机协会ACM2015年度杰出科学家、MIT TR35大奖(全球35位35岁以下的杰出青年创新人物)等荣誉,也曾担任ACM Multimedia大会的程序委员会主席,是视觉识别和搜索领域的国际级权威学者。华先发知名教授,学者,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兼翻译研究中心主任,武汉翻译协会会长,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华晓宁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华伦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教授华国伟(图右)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IEEE LIISS专委会主席,山东人,中国科学院博士。华学诚江苏兴化人,文学博士。现任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汉语古文献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史、古代语言学文献,兼及文字、训诂,并招收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上古中古汉语研究方向和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古代语言学文献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华新宇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图/文网络 侵删网聚天下华氏,传承华氏文化,传播华氏能量。欢迎各位华氏宗亲,共聚一堂,共聚华氏亲情传播华氏正能量,期待您的加入——《华氏宗亲网》来源:微信公众号华氏宗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