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北京化工大学举行学生返校复课疫情防控演练,为学生返校复课做准备。图/ 新华)2020的迷幻毕业季本刊记者/徐天发于2020.6.29总第953期《中国新闻周刊》送走交好的同学,吴晨有些恍惚。论文答辩结束后的第三天,已有同学找辅导员签条子,很快离开封闭管理的学校,这就算毕业了。没有被刻意营造的毕业季仪式感,也没有被放大的离愁别绪。和往年送走学长学姐不同,宿舍楼里没有哭声也没有酒味,更没有秉烛夜话通宵不眠。5月上旬,他们这批毕业生被允许分批次返校。因其他年级都未返校,昔日熙熙攘攘的校园,空荡荡的,有一种怪异的安静。学校管控很严,校园封闭管理,毕业季常见的聚餐喝酒都不必想了。在校内进出任何楼宇,都要出示健康码并测体温,食堂的餐桌、公共浴室的喷头,也都被隔板或棉布一一隔开。学校没有组织拍集体毕业照,也不准备办毕业典礼。答辩结束,毕业生各自领走学位证、毕业证,就算毕业。吴晨想,于他而言,2020年的毕业季终归是有一点遗憾的,就像一支曲子未达高潮,便至尾声,毕业的情绪尚未酝酿,同学们已散入人海。被疫情按下暂停键的2020毕业季,又被突然按下快进键,这对每一位毕业生、每一所高校产生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折腾的毕业季考研最苦的时候,吴晨无数次设想过大四最后一个学期应该怎么过。3月研究生复试,如果考研成功了,给学弟学妹做个经验介绍的讲座。4月间写论文,5月答辩。此后直到毕业,少不了撸串喝酒,抱头痛哭。6月,穿着学士服在校园的每一个熟悉角落拍毕业照,在毕业典礼上接受校长拨穗、领取学位证和毕业证。然后与每一位至交好友好好道别,再奔向人生的下一程。但汹涌的新冠肺炎疫情,将原本按部就班的毕业步骤从头打乱。最先受到影响的,是研究生复试和毕业论文写作。研究生考试成绩公布得比以往要晚,复试时间也推迟到了5月中旬。吴晨一心准备研究生复试,将毕业论文写作一拖再拖。心理压力大的时候,他去问过辅导员,如果论文答辩过不了怎么办?这恐怕是2020届毕业生的共同担忧。清华大学应届博士毕业生张立接到延迟开学的通知,是在1月26日。几天后,学校收集毕业生意见。系里的同学大多数提了同一个要求,希望能延迟论文送审的截止时间。按照校历安排,研究生毕业论文送审始于2月24日,截至3月30日。清华大学对此作了修改,将送审的截止日期往后延了两周,审查时限则从三周压缩成两周。一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撰写论文,一方面又尽量不推迟大家的毕业时间。考虑到会有同学因疫情影响无法按时完成学位论文,学校将原定的研究生统一在7月毕业,改为分两批,在8月增加了一次毕业及学位审议。国内的不少高校,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在内,都新增了8月的研究生毕业批次。虽然要在家完成论文写作,不过张立在寒假前已做完实验,没什么大碍。有的人则不然,他的一位同学还需要用学校的大型计算机做运算,不得不请系里的老师帮忙,远程计算了三个月。这样的“折腾”在这个毕业季并不罕见。一名建筑系毕业生在寒假离校时,未带电脑回家,随着返校时间不断推迟,他的毕业设计最终手绘完成。一名刚入职不久的中文系教师,第一次带毕业生,所有论文修改意见都是手写拍照发给学生。一名给排水专业毕业生因家中没有参考书,毕业设计进度缓慢,指导老师为大家四处找电子版书籍,费了不少心。2月底,清华大学给应届研究生毕业生开网络讲座,关于疫情期间论文如何送审、怎样申请答辩,并与其他4所985高校先后提出,要对春季毕业的研究生进行网络视频答辩。这一方式很快在全国铺开,并延续至夏季的毕业季。作为清华大学夏季第一批毕业的研究生,张立被要求在5月27日前进行线上答辩。5月中旬,上交论文定稿的同时,他和同学开始约数位答辩委员会老师。清华大学对网络答辩的要求是,如无特殊情况,老师们应在清华校内的会议室现场,学生则可以在家。因此,云答辩除了要统筹诸位老师的时间,还需祈祷答辩期间十分紧俏的学校会议室也能顺利预约上。此外,张立还要协调此前从未想过的诸多琐事。比如,两位外校老师当天要进封闭管理的清华参加他的答辩,他需要提前收集他们的身份证号、健康状况、车牌号等信息,由学院交给保卫处,当天放行;还有一位老师在参加答辩前要出差,回京后是否需要隔离、能否进清华参加答辩,张立又打电话咨询了一圈。答辩那天,他起得很早,特意穿了西装,将书桌抬到客厅正中间,背景墙上的书画、挂件几乎都被取下,希望给答辩老师留下整齐大方的印象。按照惯例,学校的答辩场所会挂一条横幅,上书“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有的同学就在家挂了一模一样的横幅,增加仪式感。他没挂,但家人在答辩顺利结束后,为他捧来了一束鲜花,以示庆贺。准备了一场盛宴,宾客都没来5月上旬,全国不少高校陆续允许毕业生返校。清华大学通知,6月6日起毕业生可分批次返校,需提前申请确切返校时间,并在返校前一周提交三项材料,包括健康码、14天内的行程证明以及核酸检测结果。张立申请了6月15日返校,最终得以回到熟悉的校园,穿着学位服,与熟悉的一草一木告别。不过,他的一些同学则没有那么幸运。因北京再次出现本土新增确诊病例,全市应急响应级别调整为二级,从6月17日起,北京高校的毕业生们全部停止返校。学校将通过线上办理、远程服务等方式,为毕业生安排离校工作。中国地质大学的硕士毕业生lemon几天前才接到返校通知。疫情蔓延时,她想着,毕业前总是能回去一趟吧?宿舍六个姑娘一边忙着答辩,一边在微信群里讨论购置什么衣服、化什么妆、在学校的什么位置拍毕业照,也提前约好了导师,要在食堂里吃顿告别饭。这是最忙时候的精神支柱。接到返校通知之后,lemon立刻买好了6月底的赴京火车票。没想到,6月17日凌晨,班长在微信群里发布通知,所有人停止返校。遗憾多得数不清:没能去实验室和导师好好告别;没能和宿舍的姐妹们再聚一次;学校统一打包大家的物品,会不会损坏丢失?空置了半年的北京众多高校,原本都为毕业生返校做了十足的准备。北京大学在东门入口打出标语:“欢迎回家!”北京化工大学设置了毕业生签名墙,校园里立着一排字:“归来仍是少年”。北京交通大学在地面铺设了形似铁轨的装饰画,从建校的1896年通往2020年,火车票上印着一趟G2020次高铁,从北交大开往锦绣前程。一名毕业生在微博上感慨:“学校已经布置好校园,就等我们回去参加最后的毕业典礼,等来的却只是空空的校园。”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原本也精心准备了毕业典礼,但北京疫情“复燃”,只能临时改为“云告别”,校长计金标感慨:“这种感觉就像,原本准备了一场盛宴,最后宾客都没来。”北京高校众多,疫情再次出现反复后,北京各高校毕业生,有可能成为国内仅有的不能返校的毕业生。6月21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透露,“9月开学之前,高校毕业生再次返校可能性很小。” 无法返校,毕业生的行李怎么办?这是个难题。李奕表示,高校工作要避免简单化和一刀切,要一对一点对点与每一名毕业生沟通,一人一策做好工作。有的学校,已经采取网络直播方式帮毕业生收拾行李。因疫情防控的需要,国内很多学校都取消了线下毕业典礼和集体拍毕业照,毕业流程一切从简。在疫情风暴中心的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要求毕业生分两批返校。学生们6月8日或6月13日到校,领取学位证书,打包行李,两天后的6月10日或6月15日必须离校。并且,每个宿舍每批次只能回来2人。(6月11日,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内,老师组织毕业生拍摄毕业照。6月中旬,武汉高校毕业生陆续返校,在学校短暂停留后将很快离开校园。图/IC)无法穿上学位服体验毕业拨穗,将是人生中的一个遗憾。有人说:不管云视频多牛,还是取代不了毕业典礼的亲身体验所带来的仪式感。许多高校在探索,如何尽量弥补毕业生心中的这份遗憾。清华大学表示,2020届毕业生可选择在今后任何一年返校参加一次学位授予仪式。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素来注重毕业典礼,把它当成师生间的最后一课,也是一场正式道别。副书记孙琳说,学院对不同形式的毕业典礼都做了预案,并筹备了毕业短视频、订做了毕业纪念礼,送别这届特殊的毕业生。东北有句话,上车饺子下车面,送别之际,要吃一顿饺子。哈尔滨理工大学准备给每位毕业生发一张无限期的饺子券,无论何时,母校都欢迎毕业生回来吃这顿迟到的离别饺子。没有毕业照,是另一种遗憾。福州大学经管学院毕业生王倩将经历“返校即毕业”,按照学校针对不同毕业生的返校离校规定,她需在申请的返校日当天,办好所有毕业手续、收拾行李离校。拍毕业照自是不必想了,“好的年华,一生只有一次。这种惋惜感会随着时间不断发酵。”(6月21日,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毕业典礼在该校光谷体育馆举行,300余名毕业生代表现场参加,上万名毕业生则通过直播见证自己的毕业盛典。在毕业典礼现场,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毕业生与未能来到毕业典礼现场的同学通过平板电脑一起云毕业并云合影。图/IC)“没有毕业照”在6月成了微博热搜话题。山东临沂大学,一位毕业班女孩因为没有毕业照,在马路边泪崩。有人留言:没有毕业聚餐,没有毕业照,真正难过的是,没法面对面告别,说一声再见。“本科四年对一个人来说,很特殊,也很值得回味。要是连毕业照都没有,感觉这个句号画得太潦草。”有人在知乎上发帖讨论,对注重仪式感的人来说,有什么办法可以弥补和宽慰?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一毕业班只有一名女生返校,独自拍起毕业照,虽然努力嘴角上扬,但她坦言:心里满是惆怅和难过。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2016级视觉传达系学生PS了云毕业照,毕业照里的人物是由班级每个同学创作的自画像,最后合成一张完整的毕业照。各种创意的“云毕业照”火爆网络,但不少人留言:“又好笑又心酸”。(6月21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0年毕业典礼,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受邀视频发言。摄影/张斌)被打乱的人生规划2月,福州大学经管学院毕业生王倩与家中长辈开了一次正正经经的家庭会议。在她的人生规划中,半年后,她本应去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继续攻读金融学硕士学位。出国求学一直是家中长辈希望她迈出的一步,这是他们人生中的遗憾,寄希望于王倩。于是,大三的一整年里,她选学校、考托福,理想高校的预录取通知书在大四第一学期的期末如期而至。她只需考出更高的语言成绩,即可入学。疫情打乱了这一计划。托福雅思等考试一再推迟或取消,妈妈是医务工作者,也担心她此时出国有风险。家庭会议上,王倩和家人商量,决定放弃offer,立即找工作。她早早进入了春招市场,刷了不少有关云面试经验的vlog,慢慢摸索到了面试技巧。比如,在云面试前先自行建一个线上会议室,让小伙伴帮忙看机位角度、打光效果。如果更讲究些,可以去买美妆灯,光线会让面试者显得有精神,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王倩是幸运的,最终收到一家心仪的游戏公司的offer。而她原先的人生规划是:去澳洲读金融,在新环境里寻求不同的机遇,或许会进入某个金融机构就职。现在,已经彻底改变。根据2019年的数据,除了北京大学毕业生中有30%会选择出国留学,大约只有二十所重点高校的毕业生留学比例超过10%,留学出国的群体相对小众。但这批怀揣着留学梦的人,却几乎人人都陷入了观望等待和转投春招市场的两难境地。如王倩这般果断转身的,不算多,不少即将去海外留学的毕业生还在等待,希望能推迟一年再入学。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每年都有一些毕业生前往海外的合作院校深造,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德国马格德堡大学。学院副书记岳志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疫情发生后,学院出面与几所高校沟通,希望将学生们的入学时间推迟到明年春季。但也有的海外高校发邮件回复称:如果推迟一年再入学的新生众多,他们需和下一届申请者共同竞争,学校无法保证来年还能给offer。过去的几个月中,与托福雅思考试同样被推迟的,还有各类资格证考试,比如教师资格证。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梁子萱在考研失利后,准备参加春招。父母希望她能从事稳定的工作,比如去政府机关或者学校。思来想去,她觉得自己的性格更适合做老师,于是一心等待教师资格证考试。2019年,教师资格证的笔试在3月,面试在5月,足以保证毕业生在毕业前可以确定就业去向。但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已延迟到下半年。为此,国家出台规定,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实施“先上岗、再考证”。但张子萱因没有普通话等级证书,仍然无法报考老家省会城市的中小学,只得退而求其次,去线下的教育培训机构攒经验,或者去乡镇小学做代课教师。半年后,如果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她的原定计划才能提上日程。一路试错,一路修正,适者生存的法则,在这个毕业季被实践到极致。有人形容,这届毕业生,“剑未配妥,出门已是江湖”。学校比学生更着急“17名各年级辅导员,当前都服务于毕业生。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各类招聘网站收集就业信息,发到毕业生的班群中。”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学工办主任陈攀表示,往年的就业工作,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就能解决。今年,全院139位老师全都去寻找招聘信息。湖南科技大学是一所位于湘潭的综合类高校。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蒋利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按照原定计划,他们将在今年春天举行一两场500家企业以上规模的线下大型招聘会。1月发出报名邀请后,疫情前,已有将近300家企业报名。学校决定推迟开学时间之后,招生就业处也立刻将线下招聘会改为线上进行。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二战”考研。福州大学对今年5700名毕业生做了初步摸排,有300人决定“二战”。而前些年就有的“慢就业”现象,今年更为普遍。一名毕业班辅导员说,他曾在7天内开了9个班的座谈会。“还没怎么找”“看看不行就二战”,毕业生们漫不经心的心态,让他感到压力。在找工作这件事上,学院、学校看起来比学生更着急。几乎每一位毕业班辅导员都曾劝过今年的毕业生甚至其家长,应先就业再择业。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付新超略显无奈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于毕业生就业,有种“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感觉,“学校很着急,但是学生不着急。学生的慢就业心理,进一步加剧了春招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慢就业”的比例正逐渐升高,北京大学生中这一比例在10%左右,其他地区可能更高。“这个现象可能不是这几个月形成的,而是这两年逐渐形成,只是疫情使它凸现出来。”中国民航大学就业处教师刘阔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他理解这些学生的心态,他们成长的家庭条件更优渥,想法多样,需要进行就业观念的引导。这种情况下,学校不得不施展浑身解数,来保证就业率。在就业率构成中,学生升学率占一定比重。福州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都对要参加研究生“云复试”的学生提供了面试指导,准备了专门的教室和硬件设备。福州大学的石油化工学院则特意拿出了五个在职研究生名额,希望录取今年在考研中超过国家线但最终落榜的毕业生,他们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读在职研。五个名额看似不多,但能将学院就业率提升2%。疫情使各高校的就业工作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往年,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们很清楚,春招大约会有多少用人单位放出需求,最终会有什么样的签约率,毕业季的最后一段时间内应安排几场招聘会来进一步帮助学生就业。而现在,这份笃定已经没有了。蒋利平坦言,他很难判断用人单位当前的状态是招满了,还是减少或取消了用人需求;一场线上招聘会最终能有多大的效果,以及还需要办多少场线上招聘会才能达到往年的就业率,都难以把握。往年的这段时间,就业工作正进入收尾阶段,重点转向做毕业生派遣方案。显然,今年的进度已经落后。蒋利平预估,针对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恐怕会持续到今年年底。福州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赵燕松也坦言,对就业工作,今年没有暑假。让他更担忧的是,这批毕业生在离校的时候,一定还有不少人的工作没有着落。几个月后,2021届毕业生的秋招即将开始。两届毕业生交织,下一年的就业恐怕会更难。(应采访对象要求,王倩、张立为化名)
研究生是很多大学生的一根续命稻草。因为大多人高考前学习的那根神经紧绷着太久导致散失活性和思考力,上了大学终于可以放飞自我,于是稀里糊涂地就把大一大二给度过了,然后上大三时被迫开始思考大四面临毕业该干什么以及该如何准备,发现思考不出什么,于是就考研吧,毕竟周围人都考研,自己也不想比别人差,反正自己也没想清楚该干什么,也非常的不安,干脆就先跟大家一样,这样有安全感点。于是就稀里糊涂地备考研究生,稀里糊涂地考研失败或是考上啦然后稀里糊涂地念完研究生,稀里糊涂地开始找工作,最后可能还发现专业对口的工作自己不喜欢干,然后就索性放弃专业对口的选择拿着研究生的文凭浪迹天涯找饭吃。这个过程存在着太多的稀里糊涂了,特别是盲目地去考研,把考研当作自己的救命稻草,来缓解不安的心绪。那如何才能消除考研的盲目性,以正确的姿势看待考研呢?研究生的本质国外教育体制中最有含金量的是本科和博士,其本科注重通识教育、帮学生打基础、给与学生足够的弹性来进行探索和试错以寻找方向,博士则是聚集大量的资源来支持学术性研究工作的开展,而其对研究生的定义是学术性研究过渡阶段,所以国外的研究生学制很短,普遍 1-2 年制。但这套教育体制在中国就变味了,中国的研究生学制长达 3 年,而且研究生在中国的作用更多是那一纸文凭,来帮助在系统内获得上层社会的入场卷和作为晋升的通道,很多人去国外留学更多的就是花钱去镀金,这样可以避免国内考研究生的巨大竞争压力和风险,外国佬也很聪明,研究生就弄个 1-2 年,时间短投入资源少也让人学不到啥,同时对留学生学费收得高也可以多挣钱。是否有必要读研?大概率是需要读研的。首先,现在高等教育越发普及,文凭贬值,研究生才是高端就业市场的主力军,没有研究生这张文凭,难以挤进高端就业领域。然后,社会分工本身就是把大量的复杂的工作分解为相对简单的重复性大的工作,学历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则可以驾驭更复杂的工作,其重复度较低;学历越低受教育程度越低则只能做简单的工作,其重复度较高。重复度越高的工作,学习时间越少,工作上的成长加速度越慢,反之则越快。研究生多积累三年的知识(国内研究生),虽然晚三年,但刚出社会的起点相对本科生要高,其工作的重复度相对较低,所以加速度更快;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少说有三十年的长度,早三年和晚三年出来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而加速度不同所导致的差异会在这三十年的时间复利效应下被大大地放大。而且很多人因为现存教育制度的原因而荒废了思考力,直到大三要面对人生的关键选择时才被迫自主进行探索和自我思考,但大学剩余一两年的时间不足以探索清楚人生目标方向和实现路径,与其直接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后被锁定在固定的轨道上(此时进行探索的机会成本相对读书时要大很多),不如读个研究生多三年的时间来进行探索。最后,是否要读研也是要根据自己想要从事的行业及岗位的门槛要求(学历、专业、实习经验等),比如技术类岗位大多需要研究生文凭和对应的知识储备,非技术岗对研究生学历以及对应的知识储备的需求则相对少很多。荒谬绝伦?因为我特别喜欢问为什么,所以见到身边人选择考研后我都喜欢去问问原因,然后就真的碰到太多搞笑的事情了。案例一这是我和我校(双非一本)某同学曾经的对白。我:你打算考哪里?她:考华中科技大学( 985 )我:考本专业么?她:是的我:你知道这个专业研究生读出来的就业是怎样的么?你喜欢或者适合做那个工作么?她:不知道我:你在你们班成绩怎么样?她:中等我:你知道你们专业往届考研成功率是多少么?其中考上 985 的成功率又是多少呢?她:不知道(我调研了解后,其往届考上 985 的成功率仅 3% ,何况华中科大还是一个排名很靠前的 985 )这段对白完了后,我就劝其可以考研,但是不要选择华中科大,因为太难考了,而且最开始应该把这个研究生专业的就业方向搞清楚后再确定考这个方向上的研究生,就这样巴拉巴拉地分析了讲了一堆,当时就把她震撼到了,可事后她还是继续按照原来的计划备考着,充满着无知和幻想。考研分数出来后,我问其分数,结果硬是不好意思跟我说具体分数,就说没考上,然后也没有然后了,也没有说二战,也没有说反思和总结,就这么不了了之,随便找了份没有什么含金量的工作去了。案例二来自和同班某同学的佛系对白:我:你为啥要考研?她:也没想好以后具体要干啥,但金融专业大家说都要考研,就一起考呗我:金融考研成功率这么低,如果没考上怎么办?她:那就找工作吧我:不打算二战么?她:不打算,二战好幸苦我:如果到时候找工作,打算找哪方面的工作?她:不知道,到时候再说吧然后就没考上,然后就去找工作,好像是回家找了个银行做个柜员吧。案例三这是我听到的最雷人的话术: “单词一天背它 200 个,十天背完考研单词 2000 个”、“虽然我比别人已经晚几个月起步,但是我开始的时候,就一天复习 16 个小时,别人一天复习 8 个小时,这样就可以把时间弥补上来了”等。说上面这话的人,是我的一个室友,人送外号鸡哥,因其大学四年天天只打游戏别的几乎啥也不干,其中以吃鸡游戏最为着迷而著称。鸡哥到了大三,看到周围人都考研啦,想了想然后自己也打算考研,然后作为室友的我就一直热心肠得督促其趁早开始准备,帮他分析考研的各种问题和给出准备建议。18 年 6 月底我离开长沙学校准备去广州蓝月亮实习的时候,我问鸡哥啥时候开始,鸡哥跟我说快开始了;18 年 11 月份我从上海达能回长沙的时候,我问鸡哥啥时候开始,鸡哥跟我说快开始了;19 年 1 月份我离开长沙去深圳华大基因实习的时候,我问鸡哥啥时候开始,鸡哥跟我说快开始了;19 年 5 月份我回到长沙的时候,发现鸡哥终于终于开始啦,然而也只是刚开始半个月,但我已经感动到不行,虽然没有备考和去参加一战,而是直接准备二战。鸡哥如果期间是在探索方向或者学其他的知识或者准备找工作啥的,还都可以理解,但他迟迟没有开始的原因是因为一直在打游戏一直在吃鸡,结果拖到大四的 5 月份,就骗家里人说自己一战准备的不充分、没考好(压根就没准备和没参加考试),所以准备二战,然后让家里拿钱给他租房子(毕业后不能住学校寝室),这我就真的没法理解了。所以我后来就经常跟鸡哥说: “别人的二战是第二年二战,你的二战是第二年一战。”中间的时间段我总是忍不住批评鸡哥,我其他的室友也都看不下去就都一起批评鸡哥,但是鸡哥总是说游戏太好玩而且不着急,说自己很自信可以考上,而且是考上 985 ,说一旦开始复习了就会很努力等等。他定了高目标的情况下,天天很努力,尽管实现目标很困难,但是他说自己很自信,这完全没毛病,但实际情况是说完自己很自信后又继续打游戏颓废去了(而且游戏也没有打出职业玩家可以挣钱的水平),所以后来他再到我面前说什么话,我就表面附和,但心理就想: “我信你个鬼”。大学除了打游戏就基本啥也没干过,所以缺乏对学习对考研的了解和敬畏,所以最开始才会说出什么单词一天背它 200 个、一天学它 16 个小时之类的话(实际情况对其来说就是一天能准备 9 个小时都算很不错的状态了)。建议:1 、留学>保研>考研 ( 应届生考研 vs MBA)留学比保研好,因为留学能够申请上的院校背景在世界的排名会高很多、可以练好英语、可以掌握国际化视野、研究生学制更短,当然前提条件是还得有足够的 Money 作为启动资金。虽然留学表面上看上去比国内的研究生要多花不少钱,但是因为学制更短,让人可以提前一年半进入职场工作,就可以比国内研究生多一年半的工作经验,而且这一年半挣得工资也可以 cover 住不少的留学费用,这么把国内研究生的机会成本对比一算,其实留学也没有贵多少,关键是人们要懂得去算清楚这笔账以及有这个实力或者魄力拿出这么多的启动资金来往留学上做投资。另外一方面,对于国内研究生来说,保研大概率比考研好,因为考研的竞争人数更多,所以竞争难度和压力更大。而考研当中又可以粗 略地划分为应届生考研和 MBA ,应届生考研就是大家都能看到的那种; MBA ,全称工商管理硕士,需要毕业工作三年后才能就读,相对应届生考研:学费更高、竞争压力更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这个词语的具体意思就自己思考了哈), MBA 号称是国内提升到研究生学历的方式中最 easy 的一个方式,拿的也是同等学历的双证,即学历证、学位证。关于研究生的概念其实还有不少,比如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学硕、专硕、 MPA 、 MFA 等,很多机构还会弄一些费用高昂的在国内上网课就可以拿到国外的某野鸡大学的研究生文凭,市场鱼龙混杂,可以自行多去探索探索。最后,有木有想过与其为了名校研究生而二战、三战,不如考个普通院校的研究生来节约时间成本然后申请名校博士这样的曲线方式呢?毕竟申请博士时的竞争力比考研的竞争力要低很多,而且背景提升的程度更大。2 、看清现实,考研主要是在拼毅力和拼信息,需要量力而行考研与高考的有两个很大的不同。一是它需要自己去选择专业方向、去收集对应的信息比如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考录比等,它是先需要去做一道选择题的,这里谁能掌握更多信息来进行精准的分析,谁就能规避竞争进行套利(比如如果只是为了提升学历,则可进攻名校的冷门专业),而且还有机会弄到备考的对应学院对应专业的内部资料。二是高考还有人监督有人督促,大家为了同样的几张卷子而坐在一起努力着,但考研没人监督和督促,也大概率碰不到跟自己考同样一个院校同样一个专业的人,就没办法交流和互相监督,所以考研更加拼毅力拼自我约束力。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高估自己,或者说大大地高估自己,只有等到最后关头清楚自己做试卷的分数后,才会在挣扎与煎熬中慢慢回归现实,所以最开始就认清现实、合理规划(即量力而行,定个合适的目标,不要太高)、趁早准备,这样才会稳扎稳打的获胜。3 、先工作一到两年,多看看,找准方向,再考虑读研绝大多数人面临毕业时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擅长什么,也不知道这个社会有什么职位以及对应的发展情况,考研的话会容易很盲目地报考本专业或者跨考自己觉得喜欢的专业,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很多设想都只是想当然。所以面临快本科毕业的时候,多出去实习进行方向上的探索,也可以先毕业后参加全职工作一到两年专门用来探索方向,把方向找准了然后再针对性地决定是否考研 or 留学等,找准靶子再拉弓,这样不会白费劲。可能有的同学也设想过这么做,但怕自己这样弄会落后同龄人一两年,所以就只是想想而已了。可我们把目光拉长一点人生几十年,完全不差这一两年,而方向才是关键性的问题,你未来想要什么样的产出就得规划和管理自己的时间去放在什么样地方做投入,其中最大的时间管理就是方向管理,所以方向决定了时间投入、时间投入决定了产出,当然,这是建立在家里没矿的假设的前提下的推论。后记:我没有考过研,但是为啥知道的这么多?本来想着自己没考过研也暂时还没读过研,但也来写这个话题是不是有点不合时宜,读者会不会怀疑你一个既没读过研也没考过研的人,为啥会懂得这么多?写出来的东西有可信度么?后来深度思考过后,还是觉得非也非也,因为以下三点:1、 朋友多,聊得也多因为有多动症,所以喜欢到处走,而且还喜欢找人逼逼,所以朋友就多。当我的朋友们正在考研、保研、正在读研、读完研、申请留学、正在留学、已经留学完回国(英、美、澳、加等)的时候,我都跟他们产生了关于研究生这个话题的交流,多方听取观点和意见。我还和我们大学里的老师一起探讨过跟研究生体系相关的教育问题,也有一些收获。2、 经常冒充潜在顾客给相关机构打电话去咨询这是我经常干的一件事情,因为我想着要了解相关的情况,一定是这个领域里面做咨询的人懂得最多,那么我就到网上找到他们,然后说自己有意向购买他们的服务,这样就可以巴拉巴拉不知廉耻的去获得免费咨询了嘻嘻。3、 天生喜欢研究这些问题,所以自主到网上找的相关资料看得多这个没啥好解释的,与个人特质相关,就是喜欢多动脑、少出力哈哈。
快递小哥和外卖小哥一直是神奇一般的存在,在这个群体当中他们有的打的兼职,实际职位显赫或学识渊厚;有的兢兢业业,闲暇之余又在拼命充实自己。近日,一位武汉快递小哥和外国留学生用流利英语交流的视频在网上传开。不少网友表示“快递小哥这么赞,你不努力好意思吗?”“吓得我赶紧回去背四六级单词。”这位真人不露相的快递小哥名叫黄幼华,他说自己干这一行已经三四年了,现在英语好,跟朋友圈里一半是外国人也有关系。他说自己的目标是考进华科大在职研究生,攻读金融专业。因为常年在华科大送快递,很多外国留学生都跟他很熟,都会亲切地称他为“黄老师”。“You are so cool!”一位留学生对黄幼华赞不绝口,这是记者进到华科大看到黄幼华送货的一幕,想必他非常受这群外国留学生喜欢吧。黄幼华一直没有放弃英语学习,即使他的英语已经这么流利了。今年3月,他还获得了公司第三届ENJOY杯英语风采大赛华中区第三名,“其他参赛的同事有的是英语专业毕业,有的在外企工作过,报名参赛的配送员,华中区就我一个。”黄幼华自豪地说。从他的眼中看到了不寻常的光芒,或许你不认识他之前都不知道他这么厉害。我们大多数人都静不下心来好好学习,更别说一边送外卖一边学习英语了,而黄幼华的志向远不止此,他说自己还想去美国当“国际快递员”呢,自己还有一个金融梦,觉得金融学非常有意思,想努力考进华科大当一名金融专业的在职研究生。做人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这句话我们大家都知道,可是你回头看看你的梦想是不是快被磨灭了,是否还存在着当初许下梦想的那份初心。不可否认,现实是很残酷的,但是我们要客观对待现实,像海绵一样吸收更多的东西,即使实现不了梦想,也不枉人间走这一趟了。快递小哥都这么拼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快递小哥想必在大家的眼里都是没什么文化,只会干体力活的人吧。不过近日,网上有一段关于快递小哥的视频十分的火,原来视频里一位武汉的快递小哥在用十分流畅的英语跟外国留学生对话,网友们都在感慨,快递小哥都这么努力了,你咋好意思不学习?之后有记者去华中科技大学采访了这位“网红”快递小哥,快递小哥介绍道,他叫黄幼华,他说自己从企业辞职之后一直都在做快递员,并且他的朋友圈里一半都是外国人,34岁的黄幼华心底还藏着一个小目标,想考华科大在职研究生,学金融专业。辞职做快递员黄幼华是京东物流华中科技大学的配送员,他主要负责几个留学生公寓,站里的同事平时碰到和留学生沟通困难的事,都会找黄幼华,大家都叫他“黄老师”。记者找到黄幼华的时候,他正在帮一位留学生解决问题,这位留学生对黄幼华赞不绝口,之后还相互添加了微信。黄幼华说因为自己读书的时候就喜欢英语所以底子还不错。朋友圈里一半都是外国人我们让黄幼华展示了一下他的微信好友列表,几乎一般都全是外国人。他们都很爱跟黄幼华聊天,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是问路有时候聊天等等。黄幼华之所以那么受留学生的喜欢,不仅是因为他英语好,并且他还乐于助人。有一次,黄幼华正在路上送货,遇到一位女留学生向他求助,问能否帮她把冰箱搬到宿舍。黄幼华二话不说上前帮忙,并告诉她以后遇到困难可以找他。黄幼华下班后喜欢弹吉他唱歌,他会把自己弹吉他的视频发到自己创建的外国朋友们的微信群里大家都会给他店点赞,并且有空闲的时候,留学生们还爱叫他一起打篮球。未来想考研究生读金融学虽然早就没有读书了,但是黄幼华一直没有放弃学习英语,在18年的3月份,他去参加了京东第三届ENJOY杯英语风采大赛,还获得了华中区第三名的好成绩,这让他十分自豪。黄幼华说,自己还想过去美国送快递当一名国际配送员,除了这个想法之外,虽然他已经34岁了,但是还是想考在职的研究生。
【编辑/张喜斌 统筹/刘姝蓉】据教育部网站消息,11月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华中科技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李元元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大白新闻注意到,在中国教育在线2012年推送的《最让中国人难忘的大学校长》的盘点中,李元元曾被列为“最具亲和力的大学校长”。资料图(图片来源于网络)李元元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据教育部网站消息,11月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华中科技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吉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元元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2014年起担任华中科大校长、今年63岁的丁烈云院士卸任。公开资料显示:李元元,男,195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73年10月参加工作,华南理工大学机电系机械制造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45岁的李元元出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2011年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据悉,李元元是广东梅县人,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铸造专业,硕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铸造专业,后在职读了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博士。2003年9月至2011年12月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2011年9月起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2013年11月,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据悉,李元元长期从事粉末冶金、材料加工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在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和有色合金材料的制备成形理论与技术研究、材料-工艺-装备-产品一体化研究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1999年,李元元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3年,李元元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是“最具亲和力的大学校长”据媒体报道,在中国教育在线2012年推送的《最让中国人难忘的大学校长》的盘点中,李元元曾被列为“最具亲和力的大学校长”。文章称,2010年6月,时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的李元元与毕业生围坐一圈,在浓浓的咖啡香里,畅谈毕业生对未来的憧憬和担忧。据悉,这次“校长有约”,共有16名毕业生与校长面对面。他们是从800多名报名同学中抽签选出的,校长与学生的“咖啡约会”就在校内的一间水果吧质朴地进行。李元元对即将走上社会的学生们说:“当年我们上山下乡的时候,就是当农民,什么农活都干过,哪里敢想还有机会上大学呀!”他建议大学毕业生不要太急功近利,毕业后首先得想办法让自己活下来,找到生活的立足点,也不要在乎刚毕业时的起薪是高是低,而要看发展空间。校长的话语,犹如一股暖流温暖着毕业生的心。如此说话实打实的校长,被学生们认为很亲民。李元元:接棒跑好下一程“从今天起,自己就将成为一名新的华中大人,将尽快融入华中大这个大家庭,全心全意为学校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11月1日,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教师干部大会,刚刚就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的李元元如是说。李元元说,华中科技大学是一所办学实力雄厚、学术声誉卓著、社会影响广泛、令人尊敬向往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府。学校始终坚持追求卓越与服务国家战略、民族复兴的紧密结合,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巨大的办学成就,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众多各行业领域的精英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来自学校历任领导班子的高瞻远瞩和开拓创新,来自一代又一代华中大人的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华中大的历任校长,都是学术巨匠、教育大家和管理专家,都是自己学习的榜样。他表示自己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华中大的优良办学传统,传承好学校历任领导班子的办学治校理念和精神,接好华中大校长这一接力棒并奋力跑好下一程。李元元说,过去的15年间,自己有幸担任过两所“985工程”大学的校长,亲身经历了中国高等教育非同寻常的发展进程。从北国春城来到华中江城,谈及今后的工作,李元元表示,具体将围绕以下几点开展工作:一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把一流大学建设与面向“四个服务”紧密结合,走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华中大特点的一流大学建设之路,承载好国家使命、担负起中部崛起和湖北振兴的时代重任,努力办出让党和国家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大学。二是坚持以师生为本办教育,努力营造优良的人才成长发展环境。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机遇,贯彻“学生、学者与学术的大学”的思想,秉承“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理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爱师生,深入基层问计于师生、问需于师生,努力办出让师生员工满意的大学。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在继承中发展、在坚守中创新,直面问题,破解矛盾,努力推动学校高质量有特色发展。【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长江日报、新华网、教育部网站、光明日报等】
资料图据贵州发布公众号,近日,中共中央批准:蓝绍敏同志任中共贵州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9月18日,蓝绍敏的一篇文采飞扬、真情流露的离任演讲稿,成为网友竞相转发的热文。一年前,蓝绍敏就任苏州市委书记时发表演说,“今天的事今天做得再晚也是早,今天的事明天做得再早也是晚”、“再创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等金句广为传播。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作为设区市党政主官,蓝绍敏善于总结提炼,对外推介城市个性且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这位苏州“一把手”调任贵州,在临别之际的干部大会上,以《天堂苏州,难说再见》为题,发表了一篇堪称经典范文的离任讲话,充分表达了对苏州的万般不舍,也为苏州未来送上了美好祝福。一起来看看吧!天堂苏州 难说再见(2020年9月18日)蓝绍敏夏末秋初,苏州的天高起来了,云白起来了,水清起来了,风也舒朗起来了,正是“来了就舍不得走”的最美时节。去年9月11日、也是这样的夏末秋初,我从南京来到苏州工作,匆匆370多个日日夜夜,转眼间就迈开了离别的脚步。让我依依不舍的,是这座城市的所有。在苏州工作的这些日子,于岁月长河中不过是短暂一瞬,却让我充分领略了人间天堂别致的美。她是昆曲评弹吴侬软语的低吟浅唱、是古典园林移步换景的清旷迂回,她是清晨平江路上的自行车铃、是傍晚渔洋山顶的漫天红霞,她是长江的奔流不息、太湖的烟波浩渺,她还是都市的广厦林立、不息的深夜繁灯……历经千年,我们这座城市却神话般地洋溢着青春、勃发着活力,她正持续释放对外开放的“强磁场”,展现出融古汇今、对接东西的开放姿态,成为每个奋斗者追求卓越、勇立潮头的精神家园。这一切,深深感染着我、滋养着我、激励着我,让我分秒不敢懈怠,时刻不敢松劲,一天也不耽搁,拿出十足的勇气、百倍的干劲和满腔的赤诚,竭尽全力为她添色增彩。毫不夸张地说,与苏州干部群众同心奋斗的每一天都是我一生之幸、一生之福,都是值得一生为之骄傲自豪的经历。这片种下希望、承载重任的沃土,让人难说再见!苏州是当年印证过小平同志“小康”构想、今朝肩负着习近平总书记“勾画现代化目标”嘱托的梦想之城、希望之城。习近平同志深切期望苏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一些经验”,这是莫大的鼓舞和激励。我和同志们一起,对照总书记为江苏擘画的“强富美高”宏伟蓝图,在火热的实践中学习领悟总书记对苏州工作的四次重要指示精神,梳理出这样三句话——路径选择上坚持试点、试验、示范不动摇,目标定位上立足率先、排头、先行不懈怠,工作重点上守住生态、开放、创新不放松。能够在这片土地上为党尽忠、为国尽责、为民服务,这是一份多么崇高的荣誉,临别之际,请让我由衷道一声,感恩苏州!这方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热土,让人难说再见!别离时分,往日的点滴分外清晰。一年来,我时刻保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把自己的心血、智慧、干劲全部倾注到苏州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中去,与大家齐心对标找差、奋力再攀新高,加快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苏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共同谋划“现代国际大都市、美丽幸福新天堂”的未来愿景。这是多么压力重重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守护相助,医护人员、基层干部、网格员和志愿者赤诚奉献,一揽子惠企暖心政策迅速推出,苏州成为防控措施最严格、防控效果最好、复工复产效率最高的城市。还记得,那天在机场送别援鄂医疗队的白衣战士,寒风中望着你们一一登上舷梯,我始终热泪盈眶。这是多么挑战极限的一年。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鲜明提出“让开放为苏州高质量发展赋能”,确立了三个“极限大目标”,展开了一系列工作新布局。还记得,那天火热的开放再出发三千人大会,誓言铮铮、群情激昂,我始终热血沸腾。这是多么奋勇争先的一年。我们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倡导“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着力实施有效投入、创新发展、产业招商专项考核,建立起既想干事、又敢干事的保障激励体系,市级机关比学赶超、十个县(市、区)群虎争雄,一批有血性有胆魄的“猛将”“干将”持续涌现,“三大法宝”的诞生地,正涌动着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还记得,那天初到苏州开展基层调研,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同志们斗志昂扬地对我讲,苏州的干部群众血管里流的不是血,是汽油,我始终深深铭记。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苏州这列超级列车,跑得更快了,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增量、税比全省第一,工业投资增速在省内、东部城市、“万亿俱乐部”城市中名列前茅;动力更强了,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已经挂牌并赢得市场热切回应,高企总数正向着万家目标大步迈进;系统更新了,生物医药“一号产业”发展迅猛,“工业互联网看苏州”“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共同驱动苏州迈向“中国工业第一市”新标杆;燃料更足了,实际使用外资朝着全年破百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冲刺,产业用地“双百”行动将为子孙后代留足长远发展空间;底盘更稳了,“苏州最舒心”服务品牌越擦越亮,获评2020“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沪苏同城化”“四个一体化”加快实施,“姑苏八点半”精彩纷呈,“苏州科学家日”影响深远,打造“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真情满满,城市美誉度影响力持续攀升。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也归功于全市上下的万众一心、奋力拼搏。我从大家身上学到了很多,从中汲取了营养和力量。见证、参与、分享这难忘的奋斗历程,这是一段多么难得的人生,临别之际,请让我由衷道一声,感谢苏州!这块风物清嘉、人文荟萃的厚土,让人难说再见!苏州山水环绕、湖江相依,2500多年来的物阜民丰、人杰地灵滋养出流长悠远的吴文化,孕育着这座城市的灵动气韵。“风物雄丽为东南冠”的苏州,于我而言,堪怀之处又岂止风物?在与大家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到,苏州的文化不仅仅是园林文化、精致文化,还是一种追求卓越、胸怀天下的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更演进为一种挑战极限、开放融合的文化。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这“三大法宝”,再到今天“再创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生生不息。回顾这一年,面对中美经贸摩擦之危、疫情冲击之危、产业结构之危、产业链安全之危、消费滑坡之危、城市能级之危,我们始终以坚韧不拔的意志迎难而上,以担当作为的品质开拓奋进,以无私忘我的精神服务大局。姑苏大地“争第一、创唯一”的胆识和气魄已经深深融入我的血液,成为我勇往直前、勇攀高峰的动力源泉,这是一份多么珍贵的获得,临别之际,请让我由衷道一声,感念苏州!每一份遗憾都需要一场认真的告别。受能力水平和客观因素的限制,有一些工作想做却还来不及做,有一些事情刚刚起步开篇。但我坚信,这座屹立千年虎丘的城市,值得虎虎生风的你;这座开放风生水起的城市,值得乘风破浪的你。只要方向正确,长期坚持、长期奋斗、长期努力,久久为功、必定成功,大家所为之拼搏奋斗的苏州,一定能加快实现由高速度发展标兵向高质量发展标杆的华丽转身,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早日化为美好现实。天堂苏州,不管去到哪里,都会永远思念着你!火红年代,不论身在何方,都会永远激励着我!衷心祝愿勤劳智慧的苏州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衷心祝愿可爱美丽的苏州明天更加灿烂辉煌!蓝绍敏从政轨迹蓝绍敏同志,男,汉族,1964年1月出生,广东大埔人,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南京航空学院航空自动控制系陀螺与惯性导航专业学习;1985年7月至1987年2月,任共青团江苏省启东县委干部、副书记;1987年2月至1990年12月,任江苏省南通市委组织部副科级组织员;1990年12月至1994年11月,任江苏省南通合成纤维厂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1994年11月至1996年10月,任江苏省南通市色织一厂党委书记、副厂长;1996年10至1998年2月,任江苏省南通市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1998年2月至1998年4月,任江苏省南通市委组织部党政干部科科长;1998年4月至1998年8月,任江苏省南通市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党政干部科科长;1998年8月至1998年12月,任江苏省如皋市委副书记;1998年12月至1999年12月,任江苏省如皋市委副书记、副市长;1999年12月至2000年12月,任江苏省如皋市委副书记、市长;2000年12月至2001年8月,任江苏省如皋市委书记;2001年8月至2003年1月,任江苏省南通市委常委、如皋市委书记(其间:2002年3月至2002年5月,江苏省高级管理人才经济研究班赴美国学习);2003年1月至2011年4月,任江苏省南通市委常委、副市长(2002年9月至2004年1月,江苏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任江苏省宿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任江苏省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任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任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任江苏省泰州市委书记;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任江苏省泰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任江苏省副省长;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任江苏省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任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2020年9月起任贵州省委副书记。来源:干部参阅
博士是最高学位,从理论上讲,获得博士学位是很难的。现实当中的博士数量也有限,一旦被聘用,待遇并不低。所以,一些学子把考上博士、获得博士学位当成人生梦想或是奋斗目标。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并于1981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新中国学位制度从此诞生,极大地促进了科学专门人才的成长,促进了各门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教育与科学事业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博士授予单位347所、硕士授予单位697所、学士授予单位700余所。2018年教育数据显示,全国毕业博士研究生60724人,招收博士研究生95502人,在校博士研究生389518人。本号统计发现,仅1997年至2018年期间,就有79万多人博士研究生毕业。在博士授权高校和拥有博士学位人数方面,我国现在都是全球第一,实现了“赶美超英”的目标,40年走完了美英等国家100多年走过的路。1978年,恢复招生第一年,全国仅招收18名博士研究生,2018年招收95502名博士研究生,是1978年的5300多倍。1982年6月16日,我国首批授予6人博士学位,2018年授予博士学位59368人(60724人博士毕业,授予率98%左右),是1982年的9895倍。1997年至2018年之间共有79万多人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授予率按98%计算,也有77万多人获得博士学位。这样的发展速度,在世界上绝对是没有过的。但是,博士教育发展速度全球第一、博士教育规模全球第一、博士授予数量全球第一的现实,并未让国人产生太多的自豪感,博士学位在现实当中似乎呈现“贬值”的倾向。人们对博士学位获得者不再是过去那种青眼有加,而是热情有所下降,不再象过去那样那么稀罕。博士求职者也深深感到用人单位也在挑三拣四,甚至出现了某些专业的博士找一个自己认为比较理想的岗位并非易事。是博士过剩了吗?如果算一算账就知道,并非如此。2018年招收博士研究生9万5千多人,招收本科生422万多人,占比只是略过2%。全国有14亿人口,获得博士学位者按80万计算,占人口的比重还不到万分之六。相反,随着科技快速进步和产业快速升级,用人单位普遍提高了招聘人才的学历层次,对于博士层次人才的需求还是在增长的。某些博士出现了“就业困难”,原因之一是博士结构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博士培养目标是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所需要的人才,而这两个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基本实现了所聘人员博士化,吸纳新生博士的能力呈现下降趋势,高科技企业成为吸纳新生博士的主体。但是,这些企业吸纳的主要是理工类博士,对于非理工类博士需求不大。即使是理工类博士,由于某些专业的博士增长速度远大于行业需求速度,同样出现了就业困难的情况。2018年8月27日,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结构,适应需求调整培养规模与培养目标,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正是因为现实对博士层次人才有着大量需求,所以该意见定调为“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正是因为博士供给出现了结构性问题,所以该意见认为应该“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们对博士热情的下降,一些人甚至认为博士学位“贬值”了,主要原因是博士学位的质量与人们的期望存在一些差距。曾有媒体对3000多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人认为博士数量增加并不意味着教育质量的提高,40%的人表示大多数攻读博士学位者只想借此找到一份好工作或得到提升机会。参加此次调查的人,绝大多数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说明调查结论是相对客观的。这说明了求学者方面的原因。人们对博士的观感有所下降,估计与前些年在职博士的一些表现不无关系。眼见身边的人一边全勤工作,业余时间也是加班加点,并没有花多少时间、耗多大精力,几年之后却是博士学位到手,待遇超越其他同事,而能力与水平方面并未有明显长进。对于这种情况,在片面思维影响下,很容易以偏概全,以少数替代整体,从而对整个博士教育质量产生一些看法。这说明了授予者方面的原因。前几年,许多培养单位收紧在职博士这个口子,弄个在职博士指标极不容易,可是人们对于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质量原本也存在担忧。许多媒体对博士质量展开了调查、分析与讨论,产生了一些社会效应。华中科技大学周光礼教授《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一书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博士教育生态。最牛的博导同时带47名博士生,博士生沦为“博士工”更是普遍现象。一系列数据犹如在已有波浪的水潭中又投入了一块巨石,瞬间激起了更大的波澜,有的戏称高校已是“博士工厂”,我国也是“博士生产大国”。以前一个教授带两三个博士,培养一个是一个,合格一个就授予一个学位。现在的博导一带就是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博士,而且绝大多数都能如期拿到学位。应该说,即使是神仙,也只是三头六臂,带几十年博士根本忙不过来,人们岂能不为博士质量担忧?在舆论的质疑中,还产生了一种声音,“为何中国盛产博士却多年都出不了一位大师?”本号分析博士质量与人们期待之间差距的原因,并非指责博导们。博导们也是有苦难言。谁都知道,多带一名博士就多一个责任、多一些工作量,而且如何质量不能保证的话,对自己的声誉也是一个影响。但是,博士生招收进来了,总得有人带吧。所以,这是一种机制的问题,是高校急速扩招的后遗症之一。这几年,高校发展已由外延式拨转到内涵式,博士教育也进入到“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有的对博士生数量进行“缩表”,有的对超期未毕业的博士生予以清退,有的严格博士培养过程监控和严卡博士授予水准。所有这些,意图再明显不过,博士教育由高速度发展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客观地看,中国博士教育四十年来得到高速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人才,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需要,成就是很大的。回过头来看,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了对质量有所疏忽的问题,这是发展中的问题,瑕不掩瑜。现在调整发展模式,“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非常正确的。(本文为原创,百家号首发;文中图表为本号制作;图片源于相关高校网页和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致橡树》中说:“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01医学伉俪,抗疫情深,看象山“双医夫妻档”的最美坚守! 张增增和周丹艳于2014年一起入职浙江宁波市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两人相识相恋,现如今有一个三岁多的可爱儿子。张增增是名感染科医生,周丹艳是检验科医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离不开微生物学检验,他们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2018年又一起考取了浙江大学的在职研究生,张增增攻读感染内科学,周丹艳攻读临床检验诊断学,两人结成相互扶持,相互依托的学术夫妻档。骑行在校园内道路旁郁郁葱葱的梧桐树下,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学生生涯,是两人难得的幸福时光。去年12月,张增增结束了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科为期半年的进修,刚回到自己科室就碰上了新冠肺炎肆虐荆楚大地,刚刚进修回来的他因具备良好的感染病学诊治能力和防控知识,被主任派任为第一个上发热门诊夜班,随后更是第一批入驻呼吸道隔离病房,高强度连轴转的工作让张增增累到鼻出血,但他从不抱怨一句话。在医院抗疫一线的另一端,妻子周丹艳也把儿子托付给父母,主动请缨值守发热门诊检验岗位。她每天穿着防护服隔离衣,戴着口罩面具全副武装,忍受着眼镜起雾的困扰,小心翼翼地给发热病人抽血,采鼻咽拭子作流感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一天下来脸上都是汗水和一道道深深的压痕。上夜班的时候,她为了节省防护用品,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一熬就是十个小时。如果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么并肩作战就是最浪漫的厮守。抗疫期间,虽在同一幢感染楼里工作,小两口却没能见上一面,自大年三十回家吃了一餐团圆饭后,张增增便再也没有回过家,下班就回医院宿舍自我隔离一住便是半个月,直到元宵节,妻子因担心家人有被感染的风险也搬进医院宿舍,小两口终于可以团聚了。但是,当周丹艳满怀欣喜地踏进宿舍,就听到老公坚毅又凝重的话语:“老婆,我可以去武汉吗?”一瞬间,她眼泪决堤,泪如雨下,心中五味杂陈,儿子已经半个月没看到爸爸了,几经波折好不容易小两口可以团聚了,才刚见到面却又是离别,自己的老公接到紧急通知第二天就要前往武汉支援,面临那么多未知,她害怕担心更不舍,这个小小的家庭真的太不容易了。张增增笑着安慰妻子:“我是感染科医生,这是我的职责,是义不容辞的!就像当兵的,都打仗了,还能不上战场吗?现在国家需要我,这是我的荣幸!”怀中老婆流着泪默默点头。他如释重负,立马拿起手机,拨通了另一个电话:“妈,我要去武汉了,你们照顾好自己!”2月9日,张增增和同行的260余名宁波援鄂医疗队队员们乘坐包机前往武汉,他们承接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两个重症病区。那里全都是危重症病人,病情凶险,病毒传染性极强,张增增和其他同事一样,用厚重的防护服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忍受着闷热缺氧,艰难又笨拙地穿梭在一张张病床旁细心地诊治病人。看到痊愈出院者的笑脸,看到他们虔诚的鞠躬,竖起大拇指,那一刻,张增增觉得再苦再累都值了……老公去武汉后,出于对援鄂医疗队家属的照顾,检验科主任想把周丹艳从发热门诊调离,可是她却要求继续坚守在抗疫第一线:“我已经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冲锋在前、迎难而上是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对我的考验,我不能当逃兵,我要继续留在发热门诊工作,和增增共进退!”尽管紧张、焦虑和担心,但她毫无怨言,这对医学伉俪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希波克拉底誓言,舍弃小家的团圆,守护万家的安康,夫妻二人风雨同舟、共克时艰,诠释最美的坚守令人动容。在领导的一再劝说下,又考虑到年幼儿子对她的依赖,她才重新回到门诊检验科和结核实验室工作。相隔千里,怕老公工作忙碌劳累,周丹艳平日里不敢过多叨扰他,儿子想爸爸的时候就会跟他电话视频。爸爸和儿子感情很好,纵使工作繁忙,他都尽量不缺席宝贝儿子的成长过程。在上海进修的半年里,每个周末都会坐五个小时的地铁大巴回家陪儿子。尽管疫情的阴霾还未消散,但樱花已悄然绽放,默默守护着这座城市。援鄂已逾一月,张增增说他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带老婆孩子去武汉大学看看那漫天飞舞的樱花,飘在肩头暗香萦绕,落到地上盈盈绵柔,暖阳下最美的江城,那是他心驰神往的景色。02医路相伴共战“疫”,奉化伉俪情深传佳话 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病毒在整个中华大地上无情肆虐,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湖北武汉医疗力量紧缺告急。正月初一,浙江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征集赴武汉一线抗疫的医务人员,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马旭辉第一时间报名“请战”,他表示:“这次疫情,对重症科和呼吸内科医生需求量最大,我的专业对口,所以我去最合适!”临危受命,一马当先的“小马哥”因为丰富的工作经验、老练的待人处事,马旭辉被任命为奉化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的队长,2月9日临行前他庄重地向领导表示:“一定不辱使命,完成任务,一个都不少地带队员们回家!”抵达武汉后的第二天,马旭辉所在医疗队就立刻投入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工作。在疫情核心“战区”,马旭辉冒着被感染的巨大风险,顶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细致耐心地对待每一个患者,全力以赴救助确诊病例,虽然隔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护目镜,但他对患者全心全意的付出没有被隔离。在接诊病情较为危重的吴阿姨时,为了能及时评估病情,马旭辉顶着病毒载量高、陪护人员暴露风险大的压力,备好给氧装置及监护设备,亲自护送吴阿姨去做检查。正是在马旭辉等医护人员精心救治下,像吴阿姨这样危重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让一个个患者能够重新看到生命的曙光。作为奉化赴武汉抗疫医疗队的队长,最年长的“老大哥”,队员们都喜欢亲切地称他为“小马哥”。3月9日,当援鄂小分队工作满一个月,院方打算让前线医务人员撤回时,一封盖满手印的“请战书”从湖北前线发到了奉化区人民医院医共体党委,在队长马旭辉带领下12名队员志愿签署联名信,请求党委让他们继续战斗在武汉前线直到疫情结束。正如马旭辉在出发前所留的家书中写道,“这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历练,但更多可能是出于本能,作为一名医生,尤其是重症人,在国家危难时刻,需要我的时候,我想我应该上,必须要上!”民族关键时刻,马旭辉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医务人员的担当与责任,印证着一名新党员的初心与使命。3月14日,经宁波援武汉医疗队临时党委的决定,马旭辉被提前转为预备党员。因其在抗“疫”一线的突出表现,还获评宁波市委组织部第二批战“疫”先锋个人。03亦师亦友,人人称颂的“神医侠侣”同事们都说马旭辉和任秀赞是医院里的模范夫妻,平时总看到他们和谐和美、相敬如宾的样子。虽然有好多不舍,虽然知道危险重重,但还是毅然决然地支持丈夫前去援鄂。自从马旭辉赶赴一线后,家里照顾老人、儿子的事就压到了任秀赞一个人身上。她不仅要忙着照顾儿子的生活,安排好他的在线学习,而且还要经常为双方的老人添置生活用品,提醒他们注意疫情期间个人防护。与此同时,她还积极投入到院里的防疫抗疫工作中。尽管院里的领导让她多照顾家里,但她总是把家里安顿好后,马上又回到医院与大家一起战斗。“旭辉在前线战斗,我总不能拖他后腿,而且院里人手本来就紧,在这个特殊时期,我更要帮他守好这个大后方!”当别人劝她多回家休息时,任秀赞总是委婉拒绝。在日常工作中,任秀赞总是全心全意投入病患的护理,不管情况有多复杂,护理工作有多艰巨,她总能轻声细语、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一位入院的病人。在临床一线多年的护理过程中,任秀赞所在团队收到了不少病患家属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03懂事贴心,父母眼中的“小小男子汉”儿子马任驰就读于奉化实验小学五年级,由于夫妻两人平常忙于医务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因此他们对儿子非常注重自理能力的培养。不仅如此,他们也让儿子养成独立写作业、独立阅读、独立练小提琴的习惯,这让小小马任驰在同龄人中显得格外懂事和成熟。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马任驰不仅在学习上非常自觉,在生活上也是个非常贴心的孩子。在送父亲去武汉的当天,小小男子汉马任驰红了眼眶。他强忍着泪水,拉着父亲的手,依依不舍而又郑重地承诺“爸爸加油,早点回来,我会照顾好妈妈!”04慈溪家庭携手抗疫情,家风传世久久长!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在这场“护家”的战“疫”中,浙江宁波市慈溪的万千家庭舍小家为大家,并肩作战,携手防控,筑起最坚实的堡垒,用责任与担当,展现了最硬核的好家风。抗疫故事:张庆达带头组织中兴小区业主和党员志愿者参加小区防控志愿服务,至今已连续工作快60天。他带着家人一起在卡口测量体温、查验出入证和甬行健康码,并为小区提供额温枪、插座、茶吧机等防“疫”物质。同时,一家人还积极向奋战在防“疫”第一线的人员和湖北疫情地区捐款捐物:向附海镇防控志愿者捐赠一次性检查手套5000副,向慈溪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捐赠医用隔离防护服20套,并与宁波外经贸同学一起向宁波市第一医院、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捐赠医用隔离防护服400套。抗疫故事:叶丹娜家庭在疫情期间主动自我隔离,不串门,不聚餐,外出主动戴口罩,自觉做好防护措施;两夫妻积极报名参加村里组织的站岗工作,配合村里做好防“疫”宣传;为东海村和南圆村捐赠物资各50箱方便面。叶丹娜作为幼儿园主要负责人,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对待疫情工作从不马虎,积极做好教职工、家长的宣传工作,每日准时做好日报工作,不瞒报、不虚报,保证疫情期间全家人及全园家长和孩子都身体健康、平安!抗疫故事:俞松柏是周巷镇三江口村的一名专职网格员,防“疫”工作开展以来,他每天天还没亮,就在网格内巡视,挨家挨户做好防“疫”宣传工作,劝阻居民聚众行为。对网格内的居家隔离人员,他帮忙采购生活物品,每日登记健康情况,像家人般温暖隔离家庭。女儿俞款是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她进入隔离病房工作,已有一个多月没有回家。女婿桑焕波则在联盛大厦做疫情防控志愿者。妻子周雅珍就在家照顾好外孙女,让丈夫、女儿、女婿无后顾之忧。抗“疫”故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吴建峰作为匡堰派出所一把手,一方面带领所内警力扎实开展值班备勤、排摸走访、治安盘查等防“疫”工作,另一方面作为镇党委委员,还要部署参与全镇的防控任务,时刻防护着整个辖区居民的安全。与此同时,他的妻子钱俊,作为医护人员中的中坚力量,主动放弃休假,投入到医院的抗“疫”前线。休息时间,两人依靠电话、视频为坚守疫情防护一线的彼此加油鼓劲。抗“疫”故事:疫情期间,胡利央参加新浦镇红色娘子军,到企业车间去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同时,还教导儿子要有爱心,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儿子毅然将储蓄罐打碎捐出了自己积攒了三年的三百元零用钱。抗“疫”故事:施亮是崇寿镇傅福村党总支副书记,他白天带领着志愿者发放宣传单提高村民防控意识,现场劝导减少人员集聚,夜晚还经常在卡口通宵值班。其妻子周丽燕是慈溪妇幼保健院产前科的护士,2月8日晚上11时接到援鄂行动通知,原就计划支援慈溪七院隔离病房的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2月10日晚上,已经连续50多小时未眠的周丽燕来不及休息,赶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3-2重症病区开展病人收治工作。对此,儿子施煜舟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做了一首诗:施亮送周去武汉,煜舟在家思妈妈,丽燕勇敢打病毒,平安回家等着她。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港。在这场战“疫”里,我们彼此既是家人,更是战友!我们深切体会到了“家”的内涵,也明白了只有“大家”平安,“小家”的团聚才有意义。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我们要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社会的好风气。武汉的樱花开好了,一切都将好起来。来源:象山女性、奉化女性、慈溪女性。整理:合理。
近日,继昆明六年级学生研究结直肠癌获全国奖项,武汉又有2名小学生研究茶多酚抗肿瘤获奖。爆料称,两人为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她们主要探索茶多酚主要成分EGCG抗肿瘤效果。网友称这些实验要求逻辑性强且严谨,质疑这么小就敢取小鼠的心肝脾肺肾。15日,负责项目审核的武汉科学技术馆表示,此事正在核实调查。坊间有句上不得台面的话:人怕出名猪怕壮。它的意思就是,人一旦出名就可能高处不胜寒更可能被挨扁,猪养肥了就一意味着它快被送上案板了。不过,即便这样,还是有人巴不得被众人知晓,毕竟在网红年代,知名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利益。最近,云南昆明的一名小学生突然名声在外,被某些人称为“神通”。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位名叫陈某石的六年级小学生在“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中获得了三等奖。有比赛就有人获奖,本来这就很正常。但关键是,这名小学生的获奖作品太高端了,高端的让成年人甚至业界精英有转不过弯来的懵逼甚至自惭形秽。陈学生的获奖作品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项目:《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根据陈同学的描述和笔记记载,在做此番“生命科学”的研究之前,有位学校辅导老师带他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陈老师和杨老师商量开展参与研究工作”。学生参与科研嘛,当然需要老师来指导,一点毛病没有。有问题的是陈同学2018年1月9日第一次从老师手里拿到“c10orf67”这个基因的时候,连基因的概念都不知道。陈同学在笔记中写到:“老师们给了我一个基因,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然而5天之后的1月13日,陈同学就表示“了解了PCR技术的原理,知道了PCR引物的设计等”。一个6年级小学生,仅仅用了5天的时间,就吃透了一个专业研究生的功课,并且写出了如此专业的学术研究报告,这是何等的天才啊!有人表示,看样子美国最近老是向中国递刀子还是有道理的,若咱们国家的小学生都这样厉害,这很可能就一夜之间追上美国了!小编感觉网友的说法是一种调侃,但调侃归归调侃,有关部门还是要辛苦一下把真相给调查出来的。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陈同学笔记中提到的“陈老师和杨老师”正是其父亲和母亲。而这对父母又恰恰是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在职研究员。在舆论的汹涌声音下,其父陈勇彬也做了公开道歉。从其父的道歉中仍能看出这位做爸爸的一些委屈。陈勇彬讲了三点:1、儿子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对科研有着浓厚的兴趣。2、本项目研究是孩子自己选择的。3、我没有领会了组委会“项目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关键信息。不难看出,表面上看上去人家的道歉是诚意满满并且还很有道理。他不愧是喝过“高级墨水”的科研精英。他们难道就没有这几点常识吗?比如:1、孩子对科研有没有兴趣与获奖真的关系不大。2、既然是孩子自己的选项,为什么他会选择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研究基因,却不知基因是什么)?3、作为家长,作为科研工作者,居然不知道作业需要学生自己来完成?说到底,在目前形势下,陈爸爸还在撇清责任在甩锅。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应有的担当。他说的这三条,根本不值得一驳。他的这个道歉,简直就是有点小瞧了吃瓜群众的智商。事情走到这一步,一个基本的判断结果有了:不要捎带孩子,所有的坏都出在家长身上。作为家长,弄虚作假是不是一个好的操守呢?这能不能把孩子带坏吗?再者说,家长把自己的科研内容嫁接到孩子身上,难道不涉嫌学说腐败?要知道,科研人员参与的研究项目都是国家投资的。再说具体点,那都是真金白银。窃取国家库银,该当何罪?唉!不想再继续联想下去了……很多人以为陈姓父母只是一时虚荣心泛滥才有这等荒唐之举。从某种程度上说,,陈姓父母这样做,受利益驱使的因素也存在。比如我们知道在升学或就业过程中,总有一种或几种加分项的存在,如竞赛获奖、小发明等等。我们并不是说获奖、发明不好,而是说,在权力和机会被少数人左右的机制下,这样的加分项来的并不真实,以至于非权力和机会可把控的其他人就被边缘化,甚至被直接排挤在外。从社会角度上讲,这是一种不公,从人性角度上讲,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歧视。知乎上曾出现过一位匿名教授的声音。他表示:“我身边的同事实际上人人都有能力这样做,但实际去做的只有少数人,说明大多数人是有正义感的。但是这不守规则不顾公平的少数人却得到了利益,孩子中考能加分,这就是现成的教育腐败。这件事情,我认为从根子上坏了中国孩子的创造力,真正有创造力的孩子被扼杀,科技创新大赛的奖项十有八九被这些弄虚作假者得去了,我曾经给教育部写信反映过这件事情,但如泥牛入海,没有得到回音……还是洗洗睡吧,我对中国的教育公平已经失去信心了。”无疑,陈勇彬研究员的道歉不应该是剧情的终点,2名小学生研究茶多酚抗肿瘤获奖的事也不可能是这种大奖故事的终点。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位匿名教授若说的“没有回音”就是一种让结肠癌神童出现的“癌”。为什么这种癌就没人研究呢?若对学术腐败的调查和惩治能就此展开的话,若对“没有回音”的现象展开深度调查的话,,说不准还能揪出一个更大的瓜!不知道在舆论的推动下能否出现这个结局,我们不妨拭目以待!小编希望不要有关部门让这个“拭目以待”变成苦苦的“一厢等待”。
据新华报业网最新消息,江苏省委决定:蓝绍敏同志任苏州市委委员、常委、书记,周乃翔同志不再担任苏州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公开资料显示,蓝绍敏,男,汉族,1964年1月生,广东大埔人,198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高级政工师。1981.09,南京航空学院航空自动控制系陀螺与惯性导航专业学习;1985.07,共青团江苏省启东县委干部、副书记;1987.02,南通市委组织部副科级组织员;1990.12,南通合成纤维厂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1994.11,南通市色织一厂党委书记、副厂长;1996.10,南通市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1998.02,南通市委组织部党政干部科科长;1998.04,南通市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党政干部科科长;1998.08,如皋市委副书记;1998.12,如皋市委副书记、副市长;1999.12,如皋市委副书记、市长;2000.12,如皋市委书记;2001.08,南通市委常委、如皋市委书记(其间:2002.03—2002.05,江苏省高级管理人才经济研究班赴美国学习);2003.01,南通市委常委、副市长(2002.09—2004.01,江苏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2006.02,南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其间:2006.09—2009.06,华中科技大学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2011.04,宿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12.01,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2013.02,宿迁市委书记;2014.01,宿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14.07,泰州市委书记;2015.01,泰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17.03,江苏省副省长;2018.01,南京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理市长、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市江北新区管委会主任(兼);2019.08,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市江北新区管委会主任(兼)。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第十三届江苏省委委员,江苏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2019年8月,中共中央批准:蓝绍敏同志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以下报道摘自9月6日澎湃新闻:南京市长蓝绍敏任江苏省委常委,此前曾任多个设区市主官南京市长蓝绍敏已升任江苏省委常委。据《新华日报》9月6日报道,中共中央批准:蓝绍敏同志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周乃翔、孟中康同志不再担任江苏省委常委、委员职务。2018年1月份,蓝绍敏从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任上调任省会城市南京,担任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市长。在此往前,蓝绍敏曾先后担任南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宿迁市长、宿迁市委书记,泰州市委书记等职务,于2017年3月任江苏省政府副省长。在担任南京市长期间,他与搭档、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一起为提升南京作为省会城市的首位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等战略的落实着墨颇多。在观察人士看来,蓝绍敏担任南京市长后务实低调不张扬,狠抓南京的科技创新等新动能提升、注重科技型项目的引资和高成长性企业的培育,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社会创业创新活力,提出南京要打造全国最优营商环境示范城市,要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要拥有“用户思维”、“注重客户体验”。今年上半年,南京GDP增长8.1%,增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一,增速领跑东部地区“GDP万亿俱乐部”城市。外界注意到,张敬华蓝绍敏搭档主政南京后,南京一改之前给人的“温吞”、“中庸”等印象(南京人之前常自嘲“大萝卜”)。“敢为人先”、“注重创新”逐渐成为南京这座城市的鲜明特质和鲜明标识。与之同时,南京市民的幸福感也在悄然增长,南京今年入选央视评选的“美好生活十大城市”,37项满意度指标中,南京有34项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