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参加华中科技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培训班学习有感三统

参加华中科技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培训班学习有感

七绝四首参加华中科技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培训班学习有感高和平培训有感远眺金秋锁大江,焉能辜负好时光?更新理念满芳甸,为我打开一扇窗。同学情一路金风伴我行,东湖绿道踏歌声,晴川黄鹤凌云志。不忘同学未了情。听课有感名师传授道途宽,妙语连珠贯讲坛。数日研学开视野,一生受益岂轻言。校园印象绿水含窗景色殊,华中潋滟溢香书。瑜园一池随风起,不负韶华万里图。华中有瑜园

其一命也

毕业生可以报考华中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吗?

毕业生参加工作,既可以获得不错的薪资,也可以积累工作经验。但由于对自身学识的不满,多会选择在职报考研究生,通过知名院校的培训,完善专业知识,那么,毕业生可以报考华中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吗?毕业生可以报考本校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和专业硕士皆可选择。以同等学力的方式报考,专科和本科都可免试就读,然而申硕只允许获得学士学位满三年的本科生报考。专业硕士本科和专科都可报考,详情如下。毕业生可以同等学力免试就读同等学力是可以免试学习本校课程的方式,专科毕业和本科毕业都可以参加课程的学习,实现在职提升,就读较为容易。本科学位获得满三年可申硕想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则需获得本科学位,并且本科学位的获得年限应满三年,便可具备申硕的资格,通过考试和答辩考取学位。专业硕士本科和专科都可报考本校的专业硕士本科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都可报考,只是需要具备的工作经验要求有所不同,本科报考,工作经验应为三年,专科报考,工作经验则应达到五年。均应通过全国联考和院校复试入学,在完成课程并通过论文答辩后获得双证。综上所述,毕业生因具备的学历不同,在报考本校课程研修班时需要达到的要求也会有一定的区别,按照各自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途径报考即可。

大圣不作

华中科技大学内蒙古博士班开学仪式暨内蒙古文化哲学论坛呼市举行

00:127月12日,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哲学博士内蒙古班2019级开学典礼暨第二届内蒙古文化哲学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这是继去年开班以来, 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哲学博士内蒙古班第二次招收学员。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朝明做了《孔子思想与儒学精髓》主题演讲。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内蒙古教学中心主任、哲学博士罗军主持论坛。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教授杨朝明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哲学课程研修班,把西方管理思想和中国国学思维有机结合,学员们将同著名的专家教授一起走进哲学、文化与管理的殿堂,探寻中西方企业家的成功之道,分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契合之处,探索一条东西方哲学与东西方管理文化的整合之道。罗军博士主持并分享据了解,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哲学博士内蒙古班学员学完全部课程,符合教育部论文博士申请条件者,可以不参加全国统考,按程序提交论文答辩可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学位国家认可、教育部学位网可查。而且,参加内蒙古的学员能得到三大红包:聆听国内一流哲学大师的思想,汇聚中西方文化的精华;与你熟悉的东西方智者心灵对话,提升人文素质和修养;分享华中科技大学近万名同学会精英的成功案例,分享华中科技大学内蒙古地区600余名EMBA、博士学员人脉与资源。新老学员参加论坛从2005年起,华中科技大学在内蒙古设立硕士招生点,招收了近600余名EMBA(高级工商管理)学员,从2010年起,设立博士招生点,共6期180名学员参加了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博士课程研修班的学习,汇聚了全区党政企精英,成为内蒙古最高的教育资源平台,培养了大量品学兼优的党政企领导干部。 2018年7月6日,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哲学博士内蒙古班圆满完成招生,在呼和浩特开学。论坛现场座无虚席据介绍,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哲学博士内蒙古班的课程主要分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专题讲座三个模块(详细内容参考课程表),每期完成12门课程即可结业。每月安排1次课程,每次2天(周六日),课程总时间为一年班左右,学员可以循环多次听课。学员认真做记录学员完成12门课程,有学习记录、作业,由华中科技大学颁发“文化哲学课程研修班”结业证书。申请博士学位者必须有国民教育序列硕士以上学位等条件,参照教育部及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申请相关条例,按程序提交毕业论文并答辩通过后,颁发教育部制证、国务院学位办认可的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哲学学位证书。教育部学位网可查询,国家认可。现有少量名额可以补报,报名地址:呼和浩特新华大街奈伦国际大厦D座1218室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内蒙古教学中心。罗军博士的线装书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哲学博士内蒙古班主要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团体、高校与科研院所中高层领导招生,工作5年以上,具有专科以上文化的中高层干部都可以报名。参加过各类MBA、EMBA及其他研究生课程班的党政领导、企业高层领导优选。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哲学博士内蒙古班每班限招30人。(徐枫)

卡迪什

华中科技大学与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11月17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2020年中车数字化人才专题研修班开班仪式在学校八号楼报告厅举行。副校长解孝林对远道而来的中国中车的各位领导及嘉宾致以热烈欢迎。他表示,中国中车作为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其制造的高速动车组系列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发展成就的靓丽名片,是民族的骄傲。华中大在建设“双一流高校”进程中,需要与中国中车集团这样的优秀企业进一步加强校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发展、高端培训四位一体的合作,探索新路径,创造新成果。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王军回顾了中国中车与学校的合作,包括联合成立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联合成功申报4个智能制造、2个“智能机器人”等国家项目;华中大孵化的很多产品,例如艾普工华的MES系统,在中车多家企业取得良好应用效果。他表示,此次与华中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也是依托学校在前沿科学、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支持中国中车创新发展,确保完成建设“一核两商一流”为标志的世界一流中车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会上,解孝林和王军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何保华主持仪式。会后,2020年中车数字化人才专题研修班开班仪式举行,丁烈云院士以“赋能融合基建,发展新兴业态”为题为研究学员上第一堂课。中国中车人力资源中心副主任张利明主持开班仪式。记者 刘涵木 摄此次研修班由我校主办,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承办,来自中国中车全国各分公司共65位总工程师和高管将在为期十天的研修中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等相关领域开展学习研讨,与我校专家展开深入交流。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

四牡

“5G+磁性材料及先进应用技术”高研班圆满举办

9月28日至30日,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5G+磁性材料及先进应用技术”高研班在宁波材料所举办。本次研修班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科院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磁性材料应用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共同主办,并获得浙江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备案,旨在促进磁性材料和器件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有机衔接,为磁性材料及相关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来自全国磁性材料领域相关企业与高校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100余人参加了培训。此次高研班的课题主持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李润伟书记作开班讲话,他首先对八位授课专家、百余位企业代表和院校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同时指出5G+时代高端磁性材料与器件产业面临历史性机遇与挑战,希望学员们将培训班视作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共同提高高性能磁性材料应用这项“底盘技术”。宁波市经信局孙国先处长也在开班仪式上作了讲话,她向各位专家和学员介绍了宁波的经济环境、磁性材料产业基础以及政府对磁性材料产业集群的大力支持,并希望大家通过培训班、论坛等多种形式加强交流互动、合作共赢。研修班为期两天半,共八堂专业课、两场现场参观、一场圆桌讨论会,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有应用技术的探讨,课程形式包括专家授课、热点答疑、现场观摩、案例分享等,课程内容既有高度又接地气,受到了学员的欢迎与好评,为促进磁性材料行业的融合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则坤老师分享了《5G时代磁性材料的发展机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磁技术专家组长李贤明老师分享了《5G+通信系统对磁性材料及器件的技术需求探讨》、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绕线事业部总工候勤田老师分享了《5G+时代带给功率磁性器件及软磁合金材料的发展契机》、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车声雷老师分享了《高频锰锌铁氧体用磁材料及其研究进展》、横店东磁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总工李玉平老师分享了《高性能稀土铁氧体用磁性材料及其研究进展》、北京航空航天宁波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文通老师分享了《高速磁悬浮电机技术及应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许赪分享了《稀土永磁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薛德胜老师压轴分享了《高频电能转换中的软磁材料》。课程知识含量饱满,学员们听讲认真、问答积极。学习期间,学员们还参观了宁波中车产业基地,特别对新能源汽车中的超容和储能进行了了解与观摩。学员们也参观了浙江省磁性材料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对创新中心的创新服务与产业合作方式和方向进行了了解。学员与学员,学员与企业之间加强了交流,开拓了合作机会。学员们表示,此次研修班课程设置合理,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专家准备充分,授课质量高,课程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对磁性材料产业界与学术界人员均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此次研修班也增进了国内磁性材料领域相关企业、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对宁波材料所、中科院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与浙江省磁性材料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的了解,为今后开展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洛诵之孙

快看!华中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考试在几月份?

现如今,对于那些在职考研的职场工作人员来说,由于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所以很想提前抽时间去复习备考,以便顺利通过就学期间的相关考试。那么,攻读华中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的学员需要在何时参加考试呢?目前,该校在职教育所有考试中,除了同等学力结业考试没有固定时间外,其他考试时间都有明确规定。其中申硕考试时间是五月,专业硕士入学初试在十二月底开考,入学复试时间为三月到五月这一时间段,下文来具体说明。结业考试时间不固定一般情况下,院校会在学员读完课程之后就会组织结业考核来验收学员的进修成果,所以这一考试没有固定时间,大多和专业学制有所关联。申硕考试时间是五月欲要参加申硕的学员在三月份便能到学位网报名,随后在四月接受院校的认证审核,认证成功后在五月份便能参加申硕考试。入学初试时间为十二月底历年来,专业硕士入学初试时间也有明确规定,十月份报名,十一月现场确认,十二月底则是正式开考时间。入学复试在三月到五月通过初试的人在三月份即可正式参加院校复试考核,一般三月份考笔试内容,笔试通过后还需在四月接受面试考核,通过面试后便能进校上课了。考研消息!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全国统考成绩查询通道开启啦!

市科技局顺利举办2020年研发投入及研发机构建设培训班

10月10日市科技局在市科学技术博物馆举办2020年研发投入及研发机构建设培训班,市科技局、市统计局相关科室同志,各镇街(园区)科技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市电子计算中心有关同志共80余人参加培训。市科技局黄天梁副局长出席培训班开班仪式并讲话。他充分肯定了2019年全市研发投入和研发机构建设工作取得的良好成绩,希望大家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掌握要领,再接再厉,继续推动研发投入和研发机构建设水平稳步提升。本期培训班邀请了科技部科技统计专家、华中科技大学石林芬教授作“国家科技活动分类与统计”专题培训,邀请广东省情报所统计分析中心张金水主任、研究员作 “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启示”辅导报告。通过培训活动,有效提高了基层科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服务能力,为下来全市研发投入及研发机构建设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来源:东莞市科技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鬼精灵

2019年武昌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理想信念教育高级研修班深圳开班

11月25日上午,由武汉市武昌区委统战部和武昌区工商联主办的2019年武昌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理想信念教育高级研修班,在华中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开班。武昌区工商联副主席郑昌雄,新加坡新华国际教育集团智囊专家、深圳市都会城市研究院执行院长、深圳市投资商会副会长、中国知名房地产研究专家高海燕出席开班式。开班式上,郑昌雄副主席作开班动员讲话,并向全体学员提出三点要求:一要转变角色,珍惜培训机会,真正做到学有所获;二要发挥优势,实现自我管理,体现年轻一代特色;三要遵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展示武昌企业家的良好形象。高海燕院长作开班致辞,武昌区工商联轮值副会长、武汉安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然副班长作学员承诺书宣读。开班仪式结束后,中山大学经济学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股权投资与企业并购研究中心主任王燕鸣教授为学员做了150分钟的《中美贸易摩擦与科技竞争 美国全面遏制中国》的专题研究报告。下午2:30,全体学员前往世界知名的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厂商——深圳大族激光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大族激光董事长秘书、大族激光外联部总经理王磊为全体学员真实的讲述了大族激光创始人高云峰二十载艰苦创业的传奇奋斗历史。一天的学习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纷纷表示,非常荣幸参加本次高级研修班,这种理论教学和现场实践考察的学习模式很好。我们一定带着创业的初心,融会贯通的去学;一定带着奋进的决心,找准问题去学;一定带着不懈的诚心,持之以恒的去学。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精神,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同时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通讯员 冯茜 李祖豪

莫不出焉

湖北高层次专家人才国情省情研修班圆满结束在荆州的省情考察

12月6日,湖北高层次专家人才国情省情研修班圆满结束在荆州的省情考察。81名研修班学员实地考察了荆州市工业生产、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生态建设等情况。在我国石英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公司,研修班学员了解了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坚持创新升级,做世界一流高新材料供应商,打造菲利华知名品牌的探索,学员们纷纷表示,“十四五”时期,应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上,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考察完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纪南文旅区规划展示馆、荆州园博园后,研修班学员,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美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的专家学者表示,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荆州市委组织部表示,荆州市将以承办此次省情研修活动为契机,切实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和承载力,进一步激发人才引领发展的强大动力。记者:胡芳通讯员:田原、刘晓波【来源:湖北经视】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水岛

第一风口丨会展为媒,青岛工业互联网描绘生态版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娄花工业互联网也可站上时尚的舞台,近日,2020时尚青岛系列评选颁奖典礼举行,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高票获评十大时尚会展活动,为何一个专业性极强的产业大会能如此受到大众关注,成为一件时尚大事,可见,工业互联网在青岛已经逐步深入人心,在各行各业形成发展的共识。一年来,青岛举办工业互联网方面的大型活动、会议达到30多场,那么这些会议的举办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逻辑,对助推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到底有何意义?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创发展环境,青岛市工信局局长卞成介绍,我们举办的每一场会议都不是为了办会而办会,而是有内容有灵魂的,不同的会议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串联起来,从不同的角度为企业服务,服务企业的效果就是办会的宗旨,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推动工业互联网全产业生态在青岛快速集聚,让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不仅有底气更有实效。事实上,青岛工业互联网的创新打法也得到了工信部的认可,在2020年12月举办的全国工信工作会上,青岛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工业互联网为主题介绍经验做法的城市代表。明晰路数打法看见未来,才能走向未来。只有思维模式的突破和招数打法的创新才能赢得发展先机。工业互联网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石,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在产业变革和疫情冲击的双重作用下,工业互联网已经迎来了加速起势发展的“窗口”机遇期。4月24日,青岛召开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第一次(扩大)会议,研究了《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0-2022年)》等有关文件,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路数打法,率先向全市发出了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总动员令。时代给了青岛机会,可以说天地同力,如果说信息技术制造成就了深圳,消费互联网成就了杭州,那工业互联网成就的必定是青岛。青岛的底气首先来自于拥有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位列国家级十大“双跨”平台首位,已集聚3.5亿用户和400万家生态资源,正在构建更加丰富的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产业集群,一举成为工业互联网独角兽企业。青岛是一个以制造业起家的城市,是闻名的制造业之都、品牌之都,拥有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涵盖全部41个工业门类中的39个,是国家第一批5G试点城市、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城市,应用场景集中,能够为推进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供广阔空间,这也是青岛的底气所在。工业互联网是青岛加快抢占新一轮产业变革制高点、努力在城市发展激烈竞争中赢得先机的关键一招。时不我待,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专题“一把手”领学研修班紧接着开班,市委组织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不仅安排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理论专家和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家授课,而且还组织学员赴上海、南京、苏州等地进行观摩研修,推动全市工信系统干部、企业家进一步掌握工业互联网发展规律,提升业务水平和决策能力。对青岛而言,工业互联网是推动城市重回“巅峰”的有力跳板,也是依循平台思维前行而至的必然落脚点。学员们通过研修,学懂工业互联网基本理论、弄通工业互联网攻坚路径,还要做实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为青岛制造业提供“王者归来”的最有力跳板。“一把手”们到底学得怎么样?全市“工业互联网”专题“三述”暨“一把手”专业化领学工业互联网专题研修班成果汇报会是最有力的说明,学员们现场论道,在思想碰撞中掀起“头脑风暴”,问题分析观点独到,解决方案精准可行,工业互联网给这些“非常之人”带来了思维方式的自我革命,而“燃烧激情、建功青岛”活动的开展更让他们血脉偾张,豪情满怀,在青岛抢抓城市进化风口的当下,谋事的格局、干事的方法、成事的担当加速重塑。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更离不开企业家们的思维转变,2020青岛工业互联网企业家峰会暨文商学院总裁论道企业数字化转型论坛成功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教授为在场的近300名企业家亲自授课,企业家们热情互动,到了饭点也不舍得离开,在活动中逐步明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而由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青岛大学共同建设的青岛市企业家学院正式启用,对企业家进行工业互联网等方面的专题培训,明晰发展路径,据统计,各区市举办各类工业互联网培训班近60次,培训八千余人次,市级18家工业互联网培训机构和8家实训基地,累计培训近两千人次。加速要素集聚思路决定出路,奋斗成就发展。瞄着问题去,奔着问题来,经过思想的洗礼,达成共识、凝聚合力,以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气魄,主动出击、敢闯敢干,真正让实绩成为标尺,让实干成为风尚。《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 (2020-2022 年)》明确提出力争到2022年,建成核心要素齐全、融合应用引领的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经过一年的攻坚克难,工业互联网的核心要素正在青岛加速集聚,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的发展生态正在逐步形成。强优势、补短板,筑牢产业链,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具有很强的协同性,上游的硬件设备、中游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下游的场景应用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体现出工业互联网的独特价值。网络、平台、安全被视为工业互联网三大体系,平台是其中的核心。工业互联网研讨会暨双跨平台链青岛活动的举行正是为了集聚产业链上的高端资源,海尔卡奥斯、东方国信Cloudiip、航天云网INDICS、用友精智、树根互联、浪潮云洲、阿里supET 7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聚首一堂,作为工业互联网的首批探路者,行业大咖围绕工业互联网发展各抒己见,在青岛加码布局,与青岛一起创新、创业,携手打造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实验场,更好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工业互联网的价值体现在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应用,场景让工业互联网更加富有生命力,青岛每季度发布200个“工业赋能”场景和50个“未来城市”场景,目前已经发布1300个,未来全市开放场景总量将达3000个,以精准的需求侧场景,吸引供给能力集聚。工业互联网为企业赋能,个性化强,需要一个企业一个方案,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摸索,现在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改造热情比较高,但是在路径选择上、方案选择上还是有难度的,场景对接会,就是在最开端给传统企业解决说不出来、说不清楚的痛点,打通之后,企业改造起来非常顺畅,方向也更加地清晰。从高新区、西海岸新区到胶州,三场场景对接会每一次都是座无虚席,传统企业在沟通交流中寻找最优解决方案,服务商找到技术的落地场景,尤其是第三次对接会沪深青三地携手,让企业在“触网”中少走弯路,打造工业互联网“中国样本”。从平度赶到胶州参加场景对接会的天祥食品信息总监陈浩然对此颇有感触,“我们企业很早进行了自动化车间的改造,但是智能化的工业互联网改造一直在观望。”陈浩然说,“因为我们该走一个什么样的改造路径,该在哪些方向加大投入才能更快获得更好的回报,此前一直不明确,而这次对接会看到很多服务商的案例,并且跟服务商对接后,已经初步明确方向,跟两个服务商达成了意向。西门子、深信服、智能云科、和利时等知名服务商参与对接、落户青岛。目前,青岛已经集聚了1833家工业互联网生态企业,涵盖软件与系统集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正在形成工业互联网的全产业链条。开放是青岛的最大优势,在大循环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青岛是具有双节点的城市,青岛与沿黄九省区的省会城市、胶东经济圈五市共同发起了东西互济陆海联动合作倡议,合力推进各个城市场景开放和工业互联网共享,联动开展“5G+工业互联网”商用试验和深度应用示范,前期还组织了胶东经济圈重点企业参加华为供应链对接大会。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集聚发展动能。青岛通过开创性举办“2020青岛·全球创投风投网络大会”,汇聚创投风投力量,会上揭牌成立的创投风投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联盟,由国内外创投风投知名机构、工业互联网行业代表企业、平台机构等组成的联盟搭建创投风投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投资综合服务平台,围绕产业链做实资金链,青岛正全力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成立了总规模50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重点投资赋能四新经济,一年全市新增境内外过会及上市公司16家,其中,包括酷特智能等抢先布局工业互联网的企业,快速的资本的力量在支撑着城市的发展。谋事在人,成事更在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首先要把青岛打造成为培养、吸引、集聚工业互联网人才的高地。青岛联合华为、腾讯、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15家头部企业,发起成立国内首个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开展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应用培训和创业指导。青岛正式成立了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合作联盟,在青岛科技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所工业互联网学院,按照工业互联网产业需求,“订单式”培养专业化人才。定期举办工业互联网青咖会、路演沙龙、创业大赛、研讨会,实施“胶东五市青年+工业互联网行动”,打造了一批青年参与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平台载体。不管什么样的人才,不管你来自哪里,只要是奔着工业互联网来到青岛,就都是青岛人,青岛陪伴大家一起创业、一起成长。提升工业互联网的竞争力,技术创新是关键。整合各类资源,做强技术链,“5G赋能,应用绽放”,2020年“5G+工业互联网”行业论坛在青岛举办,本次论坛包括战略合作签署、第三届“绽放杯”5G行业专网与应用之工业互联网赛道复赛的优秀队伍颁奖、专家演讲等环节,分享理念、凝聚共识,共同构建开放合作的“5G+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 作为要素支撑,青岛已经建成5G基站超过1.5万个,实现了重点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提前完成攻坚方案全面既定目标,并获评“中国移动全国5G网络十大优秀城市”第一位。4万平方米的人工智能国际客厅开厅,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企业提供集展览、推介、接洽、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融合平台,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企业加速在青岛投资布局,为城市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动力。2020年12月3日,科大讯飞全球中文学习平台落户暨科大讯飞未来港启幕仪式举行,这既是科大讯飞与青岛持续深化战略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青岛打造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的引领性实践。在青岛仅一年,科大讯飞迎来了对未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揭牌仪式。“科大讯飞取得了很多成果,我觉得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选对了青岛这个地方。”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青岛是一个可以乘势的舞台,我们一定能够通过AI进行企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科大讯飞分别与海尔智家、赛轮、澳柯玛等青岛企业、高校合作共建7个联合创新中心。无独有偶,歌尔在青岛布局全球研发中心,落地先进封装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硬件方案设计、封装组装、测试包装等环节的一站式服务;商汤科技智能视觉AI开放创新平台项目落户西海岸新区,打造山东首个服务人工智能产业及智能制造的智能视觉AI开放平台。去年12月初,山东印发《山东省推进工业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方案》,青岛不到一个月就拿出了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山东分中心的规划方案。可见,工业互联网的全要素在青岛加速集聚,在互动耦合中实现价值倍增。构建全产业生态产业集聚生态,生态培育产业。工业互联网不只是一个物物互联的网,而是一个有生命的生态。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就是要形成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机器人、算力算法、区块链、产业数字金融、网络安全技术等在内的工业互联网全产业生态,为百业赋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这也是城市在换道超车中能否决胜的关键。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发出青岛最强音,平台铸魂,产业筑基,诸多国内外工业互联网领域知名专家倾情分享,张瑞敏、李培根、柴天佑、周鸿祎、孔翰宁、鲍里斯·奥托先后作了主旨演讲,共享一系列顶级智慧成果。成立一批工业互联网高端智库,由青岛市政府、国家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推动成立的“中国工业互联网百人会”,在李培根、柴天佑、周云杰、周鸿祎等众多学界泰斗、商界领袖率领下,围绕引领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这一核心目标,攻克“行业难题”,输出“中国方案”。众多参会者表示,不仅对工业互联网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更是从哲学角度发现了工业互联网之美。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隋静对本市工业互联网相关工作做了充分肯定。隋静指出,“青岛市抓战略机遇,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愿景,在政策设计、主体培育、业态模式创新、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希望青岛市充分利用好已经形成的良好氛围,发挥好工业互联网的先发优势,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供青岛模式,贡献青岛力量”。此次大会历史性的展开了三地合作、五市联动,拉开城市版图,在更大的坐标系上谋划发展,在更阔大的空间聚合资源,沪深青三市发布生态共建联合宣言,胶东五市签订半岛五市工业互联网倡议书。平行论坛的要素集聚、区市论坛的百花齐放,进一步促进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技术链的加速融合,8场平行论坛及9场区市论坛同期举办,分别探讨工业互联网资源整合、技术协同、金融助力、媒体助力、人才培育、一体化发展、区市协作等话题。聚集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表明青岛正在以开放的胸怀,又一次历史性地站在了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以场景的开放领跑新赛道,以平台的开放耦合新资源,发布一批工业赋能场景,推出一批工业互联网创新平台。以项目启动、合作共建、智力支持等方式,务实推动一批标志性产业成果在青岛落地,凸显了本市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号召力和吸附力,巩固了本市互联网工业的先发地位。本次大会共有81个项目现场签约,其中,开幕式上,面向全球提供标识解析服务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国际根节点项目、国际领先的天启卫星物联网产业项目等12个有代表性的工业互联网合作项目集中签约。青岛发布等平行论坛上也促成37个项目签约,胶州、平度、莱西等区市论坛上促成32个项目落地,其中包括芯谋市场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大唐融合通讯等业内权威机构与地方政府、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连续六届世界工业互联网大会的成功举办,已经成为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城市名片,也在本土企业中凝聚起加快互联网转型发展的共识。机器人是公认的“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作为以制造业起家的城市,青岛正努力“摘得”这颗明珠。2020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在青岛高新区举办,本届大会以“应对新挑战 拥抱新科技抓住新机遇”为主题,聚焦机器人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旨在持续推动跨领域间的合作,构建中国机器人产业生态圈,这是时隔五年,该大会再一次来到青岛。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等顶级大咖在青岛分享智慧,作为本次大会重要内容之一,活动现场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达成合作意向,正式签订《推进青岛市智能制造战略合作协议》。青岛高新区管委与上电科机器人中心、上海中机联等6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此次大会还发布了《2020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大会不仅是青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助燃剂”,更是对这片机器人产业培育热土的肯定。青岛规划未来3年内全市机器人核心技术本地拥有率达到80%,产业链本地配套率达到70%。智能传感器,关乎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同时也是工业互联网边缘层的核心环节。对率先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青岛来说,智能传感器产业正是重要的突破方向。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大会暨第三届先进材料前沿学术会议在青岛举行,近百位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及产业带头人围绕“智能传感 产业互联”这一主题,聚焦传感器元器件及其关键材料等热门分支,采取线上直播、线下交流的活动形式,通过产业政策解读、学术报告、产业分析、技术报告、企业展览等活动内容,讨论和解决目前传感器领域在技术、产业方面的难题,共谋技术与产业创新。行业顶级专家为青岛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一批重点项目在会上落地;青岛市智能传感器产业专家智库、青岛市智能传感器产业技术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同时揭牌,青岛希望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加速嵌入青岛工业互联网全产业生态,做大做强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围绕打造工业互联网全产业生态,青岛正在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服务型、效率型“三化三型”政府,对工业互联网领域企业、人才的创意创新想法,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提供“一对一”专属帮办服务,全方位打造更具感召力的政务服务环境。一次一次,发出最诚挚的邀请,更多的创新创业者已成为青岛的“合伙人”, 青岛正成为汇聚天下创新创业者的平台以及成全四海不畏风险的智者成长成功的热带雨林。日月其迈,岁律更新,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我们迎来新的一年,胸怀奋楫争先的雄心,青岛站在了新的起点上。2020年,青岛工业互联网已全面起势,2021年,青岛工业互联网将全面落地。“目前工业互联网赋能传统企业,传统企业主要享受的是减人工、降成本的红利,数据的价值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青岛市工信局副局长卢阳说,“今年我们将找出工业互联网改造中数据的价值模型,为企业增加效益,让更多的项目落地生根。”察势者智,顺势者赢,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青岛在变化中抓住创造的机会,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正奋力蹚出一条以开放创新引领的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之路,锚定目标、信心升腾,加速奔向世界工业互联网的紫禁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