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西南交通大学孟涛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国际化学权威期刊封面发表桓宽

西南交通大学孟涛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国际化学权威期刊封面发表

近日,国际化学领域权威期刊《Green Chemistry》(影响因子9.480)报道了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孟涛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Hollow colloidosomes with an enzyme confined in a porous shell as Pickering interfacial biocatalysts for efficient bioconversions”中文译名:“载酶胶体囊稳定Pickering乳液用于高效界面生物催化”(2021, 23: 740-744),并邀请作为封面论文发表。论文第一作者为生命学院硕士研究生孙梦梦同学,通讯作者为孟涛教授,西南交通大学为唯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绿色生物催化为地球生物提供了生存繁衍的各种必需品。但在实际应用中颇具挑战,主要受限于两相界面生物催化的酶活性和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孟涛课题组通过脂肪酶和纳米粒子自组装形成中空的多孔胶体囊,极具想象力地创造了“乐高积木”般的单分子载酶过程,几乎保留了全部的酶活性并构建了超稳定的载体。该过程宛如小精灵在建筑巢穴,以物理堆积的方式形成生物相容的绿色房子。这种无需交联、高效包封、超低传质阻力的固定化酶体系,为绿色生物制造提供了崭新的平台。论文发表后,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国际同行评价:“This study provides criteria of the scientific originality in the viewpoint of green advances.”译文:“这项研究从绿色发展的角度为科学创新提供了标准”。作者相信,研究成果将促进生物催化、药物递送和绿色化学等领域的进步。本论文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776230)和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20YFG0092)的资助。据悉,该研究成果正与江苏制药企业开展工业转化,共同推进我国绿色生物制造的发展。据了解,该校生命学院“微纳米生物技术”创新团队以孟涛教授、邱忠平教授、廖海副教授、黄新河副教授、郭婷高工、王垚磊博士、李加洪博士、苑昊博士为主的科研团队聚焦微纳米尺度下生物反应和药物递送等重大问题,一直倡导将前沿性基础研究成果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相连。在以下方面开展科研工作:(1)微纳米尺度的生物反应分离、(2)微流控液滴技术的生命分析、(3)微纳米药物缓控释技术研究、(4)微纳米农业和环境生物技术。目前课题组正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和企业合作课题。已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并开展工业生物技术转化。(通讯员:西南交通大学高鹏)

忍冬

四川师范大学这项研究成果登上国际权威期刊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在线发表了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骆开均教授团队关于超分子手性自组装的最新研究成果“Biased Symmetry Breaking and Chiral Control by Self-replicating in Achiral Tetradentate Platinum (II)Complexes”。该研究成果以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我校2018级研究生杨波为第一作者,骆开均教授为通讯作者。《德国应用化学》创刊于1887年,是化学类历史悠久且享有盛誉的国际权威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12.959,该成果标志着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再上新台阶。构成生命体的有机分子绝大多数都是手性分子,有趣的是生物体总是只利用两种构型中的一种,即所谓均手性(homochirality)。这种奇特的现象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研究由非手性分子构成的手性超分子结构有助于理解生命进化过程中的这种均手性现象。另一方面,超分子手性的特殊的光活性在3D信息储存,生物探针和生物成像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该团队巧妙的设计了一类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发现该系列Pt-L1n配合物在扭曲晶界相(TGB[*])中发生了罕见的偏好对称性破缺(Biased Symmetry Breaking),形成随机的超分子手性单畴(如下图)。并显示出强的光学活性和圆偏振发光。此外,通过已知螺旋方向的液晶薄膜作为前体模板(手性种子),实现了手性螺旋方向的继承,从而实现手性选择性控制。该工作为理解手性偏好对称性破缺提供了新的视野,也为利用自发对称性破缺构建高效圆偏振发射材料提出了新的策略。来源 | 四川师范大学 文 | 蔡皖飞编辑 | 杨泓皓初审 | 兰龙珠 陈雪莲终审 | 黄娇 徐聪林

名誉并焉

新春伊始,国际期刊又批发撤稿中国作者的70篇涉嫌造假论文

【本人综合近日新闻报道】近期,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正式公布:撤稿70篇涉嫌造假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的作者均来自中国,绝大部分出自知名大学或其附属医院。撤稿理由在2020年期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简称RSC)对一些论文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与独立的图像完整性专家和科学家合作,咨询了其他受影响的出版商。他们认为有问题的论文可能出自“论文工厂”。最终确定了这些论文的共同特点:主要是生物医学领域、涉嫌图像复制和人为修改结果。这些文章尽管没有共同的作者,但这些论文中有许多是用非常相似的结构或模板写的。这些论文在单独观看时通常看起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比较多篇论文时才会发现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最终发现有70篇文章存在问题并被撤稿。作者全部来自中国(大多数来自中国的医院)这些论文全部来自中国,有些涉嫌操纵数据,有些论文图片直接拷贝自其它论文,具体撤稿理由多种多样。撤稿论文名单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RSC成立于1841年,是一个由5.4万名化学研究人员、教师、工业家组成的专业学术团体,出版的期刊(20多种)及数据库是化学领域的核心期刊和权威性的数据库。外国期刊多次大批量撤稿中国作者的造假论文参考:中国有论文工厂(Essay Mills),论文买卖早已产业化据报道,早在2014年底,《科学美国人》发布了一篇调查文章“代售:在权威科学杂志上挂上你的名字”,指出目前权威科学期刊上的学术抄袭问题严重,其中涉嫌论文造假多数来自中国。该杂志甚至点名道姓地指出,中国存在“论文工厂”,批量生产论文,只要花钱,就可以将自己的名字挂到该机构生产的论文上。早在2010年,我国就有研究报告称,“我国买卖论文已经形成产业,2009年规模达10亿元。”近十来年,论文工厂日益生意兴隆。2020年初有报道,Elisabeth Bik博士发现至少有412篇来自中国医院的论文可能出自同一个“论文工厂”。医学界是论文造假的重灾区参考

贪得忘亲

一周两篇Nature!成都95后又火了,网友:后浪里的巨浪

一周内在世界顶尖的科学杂志《Nature》上发表两篇文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96年出生的成都天才少年曹原:谢邀,最近发了几篇我想自己正好可以来答这个题。4月7日,《Nature》上发表了曹原的论文,报道了魔角石墨烯的最新突破。 这是他的第7篇Nature论文距离上一篇仅仅只隔了一周时间曹原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3月31日曹原以共同一作+通讯的身份在Nature发表成果,同时进行热力学和输运测量,研究了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MATBG)的对称性破缺多体基态和非平凡拓扑现象。曹原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让人惊掉下巴的是,相隔一周还不是他的最高纪录。2018年,他曾一天连发2篇《Nature》论文。因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轰动国际学界,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新领域,成为《Nature》杂志创刊149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当年,《Nature》发布的“年度世界十大科学人物”中曹原位居榜首。2020年5月7日,他再度封神,一天连发2篇《Nature》论文。今年2月1日,他又双叒叕发《Nature》,这是他发在这家全球顶尖学术期刊上的第5篇论文。天才少年 来自成都这位“Nature专业户”、被网友称为“海啸级后浪”的天才少年,来自四川成都。1996年,曹原出生在成都。他是许多人眼中的天才。据媒体报道,11岁时,因天赋秉异,他被选拔进入深圳耀华实验小学超常班。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曹原读完了小学六年级、初中、高中。初一只读了一个月,初二读了三个多月,初三还没待够半年就参加了中考。14岁时,曹原以669分的高考成绩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进校之初,他本来是准备学化学的,后来逐渐发现自己对物理更感兴趣,于是转到了物理这个领域,进入了“严济慈物理英才班”。本科期间,曹原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在顶尖的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和Physical Review B发表两篇第一作者文章。18岁,曹原获得中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并前往麻省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8年,曹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超导效应,《Nature》在3月发表了两篇以他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论文。他的发现,开创了物理学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有望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传输效率。2018年,Nature发布的年度世界十大科学人物,曹原位居榜首。文章刊登后立即在整个物理学界引起巨大反响。一些报道称其“一举解决了困扰世界107年的难题”。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内斯因发现一种能将电子损失降到0的传输材质,即“超导体”,而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学奖。超导体有助于大幅降低电力传输过程中的巨大能源损耗。但要想实现这种传输条件,环境必须在冷却至绝对零度(零下273摄氏度)之下。无数科学家前赴后继,希望研制出能在常温条件下实现“超导体”性能的材料,均以失败告终。曹原的贡献在于发现了让石墨烯实现超导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发现了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魔角)时,就会产生以0电阻传输电子的神奇超导效应。这也让曹原在2018年登上了Nature年度十大科学家之首,这是该杂志创刊149年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入榜者。布置五分 他会做到七分曹原在中国科技大学念本科时的导师曾长淦教授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曹原的确开创了一个领域,尤其2018年的两篇论文是‘从零到一’的创新,后面的工作是在此之上的推进。他现在在国外的导师应该也给到他很多的帮助,但我相信他的能力。”谈到对曹原的印象,曾长淦说,“他很聪明,14岁就上大学,中学也跳了很多级,还是很厉害的。在我平常跟他接触中,他也是很聪明的。布置的任务,他能在完成的基础上更往前推进。如果布置到五分,他能够完成到六到七分,做得更多一点。这就是他超出其他同学的部分。”3月31日,Pablo Jarillo-Herrero和曹原团队在Nature发表成果,研究了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MATBG)的对称性破缺多体基态和非平凡拓扑现象。“曹原还是很清醒的,很低调,基本上没有接受过媒体的采访,屏蔽掉外界的声音,专心在自己的工作上面。社会对他的期待太高了,其实在科研领域有很多优秀的人都在钻研,只是大家的领域不同。我还是希望他能专心地做自己的事情吧。”曾长淦曾说。4月7日,Nature发表了曹原等人在魔角石墨烯领域最新进展。在2018年接受《中国日报》海外版采访时表示,曹原并不觉得自己很特别,反而认为项目里的每个人都非常聪明。他也不觉得自己比普通大学生优越。在接受采访时,他曾说:“毕竟,我们都是人,有缺点,有情绪。”他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工作之余,他会通过天文摄影进行自我调节。“仰望星空总是能让我安静下来。天文摄影涉及包括光学、精密机械、电子电路、嵌入式程序等在内的多方面科学技术,折腾这些东西,都是我的兴趣。”少年强则国强!一起为我们的“学神”小老乡点赞!来源:四川日报、成都商报

万物皆照

研究精神类疾病治疗 这篇论文上了世界顶级杂志

四川在线记者 李寰 史晓露/文肖雨杨/图近日,一篇关于“多巴胺与精神类疾病”的学术文章登上了《CELL》(中文译名“细胞”)杂志,这是与《自然》《科学》齐名的世界三大顶级刊物之一。论文的作者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下称“实验室”)之一的邵振华教授。其研究价值在于,通过对多巴胺与多巴胺受体的分析,为未来精神类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思路。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如何发现的?实验室里藏着什么“宝贝”?4月13日,记者走进邵振华团队所在的实验室实地探访。为世界级难题寻找答案4月,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内绿茵葱茏,在校园一处僻静角落,记者找到了实验室的所在地。整个实验室分布于几栋老楼内,与陈旧外表不相称的是,实验室内聚集了学校的“最强大脑”——由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等100位左右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实验室聚焦最前沿的生物治疗技术,现有肿瘤生物治疗实验室、分子遗传实验室等十余个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已建立了从基因发现到药物研发及临床治疗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平台。“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我们主要围绕人类重大疾病进行生物治疗研究。”邵振华团队成员、实验室博士吴超介绍。精神类疾病治疗就是其中之一。一直以来,包括帕金森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等精神类疾病的治疗,在全世界都是难题。其实,对于精神类疾病治疗的研究,科学家们从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早在195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帕金森病与多巴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多巴胺是一种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的神经递质,被称为快乐荷尔蒙。当人在运动、享受美食、与心爱的人交往时,都能够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如果多巴胺水平遭到了破坏,人就会表现出郁郁寡欢的状态。科学家的发现为多巴胺治疗帕金森病奠定了研究基础。之后,科学家进一步证实,由于人体的多巴胺与多巴胺受体系统遭到破坏,是导致帕金森症等精神类疾病的其中一个原因。有科学家认为,精神类疾病的发生是因为人体分泌的多巴胺减少,那么,模拟一种与多巴胺功效相同的药物,便能够起到替代多巴胺的作用。尽管多巴胺与精神类疾病之间的关系已经明确,但是药物的开发始终没有太多进展。瓶颈在于药物作用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吴超说,此前的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多巴胺受体是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心血管和肾脏疾病的重要治疗靶点。不过,多巴胺受体包括D1-like和D2-like两大类,目前D1类受体是如何识别多巴胺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清楚。“我们的工作揭开了可穿透血脑屏障的药物的识别模式,为未来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开发指明了新的方向。”邵振华介绍说。近亿元“显微镜”为多巴胺“画像”邵振华团队是如何找到药物的作用机制的?带着好奇,记者走进实验室大楼,刚进一楼,就闻到了一股味道。“这是小白鼠的味道。”吴超说。“你们做实验真的要用小白鼠吗?”看着记者惊诧的表情,吴超笑了笑,“会的,但对多巴胺受体的分析,我们用的是昆虫细胞。”原来,多巴胺不仅对人体会产生影响,也会参与调控昆虫的多种生理反应和行为过程,比如调控昆虫的交配、发育、嗅觉以及运动行为等。而多巴胺主要通过多巴胺受体来发挥生理作用。早在1872年,达尔文就在《人类与动物的表情》一书中写道,昆虫能够“表达愤怒、恐惧、嫉妒和爱”。“这次我们用的是蛾类的细胞,花了几个月,尝试了多种方法,才让原本多巴胺受体低表达或者不表达的状态得以改善,最终挑选了能够大量表达多巴胺受体的细胞系及方法策略。”吴超介绍,实验的关键之一是找到能大量表达目标蛋白的宿主细胞及表达策略,昆虫细胞能够作为表达外源蛋白的宿主。“为细胞导入基因片段,利用宿主细胞表达基因信息,经过修饰加工形成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但如果这些蛋白没有经过正确的修饰、运输、定位,就无法发挥其生物学功效。”吴超说。为了找到当前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的作用机制,邵振华团队所做的实验,首先是从大量的昆虫细胞中提取多巴胺受体,并以多巴胺受体作为基础材料,分别添加市面上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制作成无数种水溶液的样品,再观察其发生的变化。细胞内的变化是无法用肉眼看到的,如何才能清楚知道这些药物对细胞产生了什么影响呢?在实验室,一台占据了实验室“半壁江山”的“庞然大物”提供了答案。“这是价值近亿元的‘冷冻电子显微镜’。”邵振华介绍,它是科学家“工具箱”中的有力“武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细胞,但对于细胞内的蛋白质分子,它就看不见了。但冷冻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可以达到原子级别,可以分析微观的分子结构。原子有多小?“如果以一根头发丝举例,那么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相当于有50万个左右的碳原子排在一起。如果一个原子能有一颗弹珠那么大,那么你的拳头就和地球差不多大。”吴超说。通过冷冻电子显微镜,邵振华团队对样品中上百万个颗粒进行拍照并采集,通过计算三维重构技术,将微观世界的分子实现了可视化,清晰地解析了多巴胺受体的调节机制。“这项实验的工作量非常庞大,即使给一份样品拍照,也需要三天三夜。”邵振华说,他们最终为数十种样品进行拍照,做数据分析和比对,最终才获得多巴胺与多巴胺受体结合的三维结构。“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很清楚地观察到可以穿透血脑屏障的药物,和不可以穿透血脑屏障的药物,各自的结合模式的异同点。”邵振华说,今后,科学家就能够有针对性地研发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避免走“弯路”。期待科技成果能用于新药研发花了一年多时间,近日,邵振华团队的研究成果登上了《CELL》杂志。成果一经发表便引来了业内的高度评价。《CELL》编辑和审稿人评价说,该项研究解决该领域几十年的难题,结果让人振奋,为针对多巴胺受体的药物开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特别是将为高血压、帕金森综合征、肾损伤等疾病的药物开发和治疗带来新的曙光。当前,用于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开发仍面临诸多难题。一方面,很多药物无法穿透血脑屏障。邵振华举了一个例子,大脑系统里有一个“筛子”,也就是血脑屏障,“筛子”会把对大脑不友好的物质都拦在外面,因此,大部分药物都被视为“敌人”,药物无法穿透血脑屏障,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即使少数药物穿透了血脑屏障,但也会给人体造成巨大的副作用,比如乏困、头昏、恶心等,甚至药物的耐药性。邵振华团队的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多巴胺受体是如何结合并识别多巴胺的,这意味着可以用于药物改造和研发,减少药物的副作用,缩短药物的半衰期。在医疗界,对新药期待已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医生慕洁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老年病,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行动缓慢,姿势平衡障碍等。尽管近些年临床上使用脑起搏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帕金森患者的症状,但是安装脑起搏器需要满足多项条件,目前尚未全面普及。因此,治疗精神类疾病药物的研发才是刚需。不过,从基础研究到药物开发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药物开发一般需要3—10年,我们所做的是基础研究工作,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将会大大缩短新药研发的时间。”吴超说,目前国内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在迅速上升期,期待科技成果能早日用于新药研发。相 关 链 接运动美食可促进多巴胺分泌据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医生慕洁介绍,多巴胺是一种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的神经递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递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所以,人们往往在运动、享受美食、与心爱的人交往时,都能够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如果多巴胺水平遭到了破坏,人就会表现出郁郁寡欢的状态。当医生面对帕金森病早期患者以及抑郁症早期患者,会建议他们加强有氧运动,比如骑车、跑步、跳绳、游泳等,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但如果病情已经进入中晚期,则只能够依靠药物来缓解症状。慕洁还提到,保持充足的睡眠,睡觉的时候体内多巴胺会相对静止,消耗比日常较低,充足的睡眠后可保持白天多巴胺维持更高的水平,也就更具幸福感。开心愉悦的时候身体也会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而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同样会让你感觉开心愉悦,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多巴胺与荷尔蒙之间的关系邵振华介绍,说到多巴胺,大家必然会想起荷尔蒙,多巴胺是荷尔蒙的一种,又有“快乐荷尔蒙”之称。其实,多巴胺的分泌和荷尔蒙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当你遇到一个让你怦然心动的人,多巴胺的分泌会让人心情愉悦。多巴胺与荷尔蒙是相辅相成的,情侣之间之所以对对方产生爱慕之情,是因为多巴胺水平激增,同时也分泌了大量的荷尔蒙。而当热恋期已过,人体内的多巴胺水平也会下降,所以当你在看到对方的时候,似乎已经缺少了当初的狂热。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爱情多巴胺是有保鲜期的。医学院校的老师会告诉学生,多巴胺有一个特别的作用——产生爱情,激情、亢奋。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脑内就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高浓度的多巴胺维持着你对对方的激情。此时两人正度过爱情中最美好最幸福的阶段,甜蜜美满,如胶似漆。甚至你的眼里看不到对方有一丝一毫的缺点。但是我们的机体不能一直承受这种“亢奋”,于是一两年后,最多大约3年,多巴胺渐渐减少,爱情也由激情转为平静。

复制品

一周两篇Nature!成都95后又火了,网友:后浪里的巨浪

一周内,在世界顶尖的科学杂志《Nature》上发表两篇文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96年出生的成都天才少年曹原:谢邀,最近发了几篇,我想自己正好可以来答这个题。图据科技日报4月7日,《Nature》上发表了曹原的论文,报道了魔角石墨烯的最新突破。这是他的第7篇Nature论文,距离上一篇仅仅只隔了一周时间。3月31日,曹原以共同一作+通讯的身份在Nature发表成果,同时进行热力学和输运测量,研究了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MATBG)的对称性破缺多体基态和非平凡拓扑现象。让人惊掉下巴的是,相隔一周还不是他的最高纪录。2018年,他曾一天连发2篇《Nature》论文。因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轰动国际学界,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新领域,成为《Nature》杂志创刊149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当年,《Nature》发布的“年度世界十大科学人物”中曹原位居榜首。2020年5月7日,他再度封神,一天连发2篇《Nature》论文。今年2月1日,他又双叒叕发《Nature》,这是他发在这家全球顶尖学术期刊上的第5篇论文。这位“Nature专业户”、被网友称为“海啸级后浪”的天才少年,来自四川成都。1996年,曹原出生在成都。他是许多人眼中的天才。据媒体报道,11岁时,因天赋秉异,他被选拔进入深圳耀华实验小学超常班。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曹原读完了小学六年级、初中、高中。初一只读了一个月,初二读了三个多月,初三还没待够半年就参加了中考。14岁时,曹原以669分的高考成绩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进校之初,他本来是准备学化学的,后来逐渐发现自己对物理更感兴趣,于是转到了物理这个领域,进入了“严济慈物理英才班”。本科期间,曹原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在顶尖的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和Physical Review B发表两篇第一作者文章。18岁,曹原获得中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并前往麻省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8年,曹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超导效应,《Nature》在3月发表了两篇以他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论文。他的发现,开创了物理学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有望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传输效率。2018年,Nature发布的年度世界十大科学人物,曹原位居榜首。文章刊登后立即在整个物理学界引起巨大反响。一些报道称其“一举解决了困扰世界107年的难题”。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内斯因发现一种能将电子损失降到0的传输材质,即“超导体”,而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学奖。超导体有助于大幅降低电力传输过程中的巨大能源损耗。但要想实现这种传输条件,环境必须在冷却至绝对零度(零下273摄氏度)之下。无数科学家前赴后继,希望研制出能在常温条件下实现“超导体”性能的材料,均以失败告终。曹原的贡献在于发现了让石墨烯实现超导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发现了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魔角)时,就会产生以0电阻传输电子的神奇超导效应。这也让曹原在2018年登上了Nature年度十大科学家之首,这是该杂志创刊149年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入榜者。曹原在中国科技大学念本科时的导师曾长淦教授表示:“曹原的确开创了一个领域,尤其2018年的两篇论文是‘从零到一’的创新,后面的工作是在此之上的推进。他现在在国外的导师应该也给到他很多的帮助,但我相信他的能力。”版面编辑:陈静责任编辑:吴雷来源:无限成都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第二号

南科大学术成果接连登上世界顶级期刊,展现科研团队强大研究实力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3月31日讯 (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 通讯员 吴一敏)最近,南科大的学术成果接连登上世界顶级期刊。研究内容涵盖全球环境问题、海洋地壳增生机制、化学物质新合成路径、量子研究、RNA检测技术、金融市场研究等多个领域,展示南科大科研团队的强大研究实力。3月中旬,《科学》(Science)发表论文“Globally observed trends in mean and extreme river flow attributed to climate change”(基于观测的全球平均和极端径流量演变趋势及其气候变化归因分析),该研究由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南方科技大学、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19家水资源与环境领域国际顶尖团队合作完成。南科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刘俊国为该文章共同作者。该研究在分析了全球7250个观测站的数据后,成功刻画了全球河川径流量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可为预测不同情景下河流系统变化等研究提供借鉴与基础,助力河川径流量受气候变化严重影响的地区进行规划,确保其供水安全,为适应气候变化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3月17日,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Jason P. Morgan团队携手全球知名的海洋研究机构德国基尔海洋研究中心和瑞士资深地球物理建模公司GeoModelling Solutions的五位国际知名科学家,在《自然》(Nature)发表题为“Extensional Tectonics and Two-stage Crustal Accretion at Oceanic Transform Faults”(《海洋转换断层区域的延伸板块构造以及两阶段海洋地壳增生模式》)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利用最先进的数值模拟,揭示了转换断层处海洋地壳增生的新机制,将板块构造理论中位于大洋中脊的转换断层赋予了新的角色。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刘言军、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研究副教授苏峰育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田颜清课题组合作,在自动调控电致变色智能窗领域取得了研究新进展,相关成果以“Automatic light-adjusting electrochromic device powered by perovskite solar cell”为题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该研究设计并组装了一种新颖的由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驱动的一体化凝胶电致变色器件,这种自供能的电致变色器件能够随着周围光线强度的变化而快速改变自身颜色状态与深浅,从而达到智能调节光线透过的功能。此外,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郑春苗团队与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教授Sujong Jeong团队合作,以“极端气温对中国茶叶生产影响(Effects of extreme temperature on China's tea proction)”为题在国际环境科学领域知名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生物系教授肖波研究团队发现了调节神经元(及其他类型的细胞)中一种全新的线粒体代谢活动的机制,该机制将神经活动与ATP产生过程耦联起来,为神经活动激发能量代谢提供新的诠释。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Developmental Cell。而植物与食品研究所教授杜嘉木与合作团队在Plant Cell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披露了在植物开花转变过程中,关键的转录因子CONSTANS (CO)通过其C端CCT结构域调控成花素基因FT转录的分子机制。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贾铁争课题组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Kozlowski课题组合作研究成果以“Autocatalytic photoredox Chan-Lam coupling of free diaryl sulfoximines with arylboronic acids”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李莹团队在环境化学领域取得研究进展,揭示了环保烟花爆竹排放的颗粒物在比传统烟花爆竹少15-65%情况下,仍然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该研究成果以“A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Fireworks Really“Green” for Air Quality? A Study from the2019 National Day Fireworks Display in Shenzhen”为题发表在大气学科的自然指数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这一研究详细展示了估算烟花排放的方法,增加了人们对烟花污染的理解,也为研究人员模拟烟花的影响提供了参考,为预报大型烟花汇演的影响以及对可能受影响民众的预警提供了可能。而且,环保烟花既环保(比传统烟花环保)又不“环保”(可以造成很高的污染)的性质也会对各地制定烟花的燃放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研究员王玉成与访问教授、北京大学量子材料中心教授刘雄军合作,从理论上预言了具有扩展但不可热化特征的多体临界相的存在。该研究以“Many-body critical phase: extended and nonthermal”为题,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研究员王玉成与访问教授、北京大学量子材料中心教授刘雄军合作,从理论上预言了具有扩展但不可热化特征的多体临界相的存在。该研究以“Many-body critical phase: extended and nonthermal”为题,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该论文所预言的新多体相将有助于澄清多体遍历相到多体局域相转变的本质,有助于理解热化和本征态热化假说的物理内涵,并促进相互作用无序或准周期系统中的新理论研究。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李闯创课题组发展了温和的Br nsted酸促进的分子内[5+2]环加成反应,并首次发现分子内氢键调控该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实现了具有挑战性的新颖甾体天然产物Phomarol的首次不对称全合成。相关成果以“Asymmetric Total Synthesis of Phomarol”为题,在中国化学会旗舰期刊CCS Chemistry发表。该研究为开发新的催化不对称 [5+2]反应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也为Phomarol中四氢吡喃环的生成提供了一条新的生源途径。该研究使用的合成方法还可以扩展到其它具有苯并七元环的天然产物的不对称合成,为进一步生物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后继开展创新药物的进一步药物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金融系助理教授王新杰团队在金融学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发表题为“Funding Liquidity Shocks in a Quasi-Experiment: Evidence from the CDS Big Bang”(“资金流动性冲击的一个准实验:来自信用违约互换大爆炸的证据”)的研究论文。论文指出,资金流动性收紧会削弱市场参与者交易的能力,会导致市场流动性减小和市场价格偏离基础面。当市场流动性枯竭时,交易保证金要求升高,交易损失进一步扩大,这会导致流动性螺旋发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朱雷课题组在地球科学领域顶级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发表“Global Significant Changes in Formaldehyde (HCHO) Columns Observed from Space at the Early Stag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一文,报道了全球甲醛柱浓度在新冠疫情早期的显著性变化及成因。这项研究工作揭示了疫情早期的全球甲醛变化,并定量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甲醛的重要影响,提供了疫情早期华北地区人为NMVOCs减排的证据。同时该研究还强调了TROPOMI卫星观测对于探索人类排放活动的重要性,为甲醛用于NMVOCs的表征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朝宇课题组、物理系副教授刘奇航课题组与物理系副教授刘畅课题组联合研究,发现了“半磁性拓扑绝缘体”这一崭新的物态。相关工作以题为“Half-Magnetic Topological Insulator with magnetization inced Dirac gap at selected surface”发表在顶级物理期刊《物理评论X》(Physical Review X)上。生物系副教授翟继先团队开发了一种不经过原生质体直接检测植物单细胞核全长转录组测序方法,相关成果以“FlsnRNA-seq: protoplasting-free full-length single-nucleus RNA profiling in plants”为题发表在基因组学领域知名学术杂志Genome biology上。翟继先团队提出基于细胞核测序的全长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方法FlsnRNA-seq(protoplasting-free full-length single-nucleus RNA profiling in plants)。此方法通过结合10x Genomics单细胞测序技术和三代全长Nanopore测序方法实现了单细胞核全长转录组测序。同时利用Illumina测序技术捕获表达丰度信息,并以Nanopore测序技术捕获同源异构体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单个细胞核的转录状态。生物系、植物与食品研究所、广东省植物细胞工厂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郭红卫教授课题组和中科院遗传所谢旗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PNAS在线发表题为“The RING E3 ligase SDIR1 destabilizes EBF1/EBF2 and molates the ethylene response to ambient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一个RING-finger结构的E3连接酶SDIR1能够感应环境温度变化,通过介导EBF1/EBF2的泛素化降解而调控不同温度下的乙烯反应以帮助植物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Nature Nanotechnology以“Optical tweezers beyond refractive index mismatch using highly doped nanoparticles”为题发表了南科大生物医学工程系讲席教授、悉尼科技大学杰出教授金大勇课题组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课题组发现了对低折射率纳米颗粒的光力增强的新机制,首次实现了纳米颗粒在无折射率差环境中的光学捕获。这项成果为细胞内光学操控低折射率的细胞器和研究细胞器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方法。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郑一课题组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合作,在环境科学领域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发表“Oxidative Stress, Endocrine Disturbance and Immune Interference in Humans Showed Relationships to Serum Bisphenol Concentrations in a Dense Instrial Area”一文,研究报道了典型城市工业区人群血清中双酚类有机污染物的内暴露水平,以及污染物暴露对人体氧化应激、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潜在影响。本研究以普通白领人群为对象,首次系统评估了密集工业区内人群血清中9种BPs的内暴露水平。(原标题《南科大学术成果接连登上顶刊》)

心辩

这本SCI征稿主题广,IF逐年上升,对国内学者友好,投稿从速!

期刊速览期刊名称: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ISSN: 0169-7439eISSN: 1873-3239自引率:9.90%检索方式:SCIE影响因子:2.895分区:JCR Q1/Q2;中科院3区出版社:ELSEVIER期刊详解期刊分区中科院分区JCR分区影响因子近五年,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的影响因子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19年是因子为2.895,预计新一年的影响因子有望突破3.0。期刊自引率期刊的自引率近5年从22.7%降至10%以下,说明期刊的风险较低,风评较好。期刊发文量观察近五年来的期刊发文量,发文量的趋势与影响因子趋势相反。其影响因子的升高可能与期刊对发文量的控制有一定的关系。近三年发文情况由2017-2019的发文情况看,我国发文222篇,占近三年发文量总量的43.27%,可见期刊对国人友好。前三甲均为我国强校,分别是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征稿主题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是ELSEVIER旗下的一本月刊,发表有关化学及相关学科的新型统计,数学或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原始研究论文,短文,综述等,征稿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1) 为化学和相关领域(环境化学、生物化学、毒理学、系统生物学、组学等)开发新的统计、数学和化学计量方法。2) 化学计量学在所有化学分支和相关领域的新应用典型领域包括:过程数据分析、实验设计、数据挖掘、信号处理、监督建模、决策、稳健统计、混合分析、多元校正等。3) 开发新的软件,提供新的工具或真正促进化学计量方法的使用。4) 用于测试新方法和软件性能的特征良好的数据集。投稿分享分享一分享二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的文章处理速度在3-5个月,文章被接收后,1个月内线上见刊。#SCI期刊#

不知深矣

青岛农业大学杨庆利教授团队在食品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最新学术成果

近日,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杨庆利教授团队的最新学术论文《Quantum dot: Lightening invisible foodborne pathogens》在食品领域国际顶级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在线发表。青岛农业大学是第一作者和通讯单位,食品学院杨庆利教授和吴薇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青岛农业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联合培养2019级博士研究生为论文第一作者。该期刊是食品科学与技术领域影响因子最高学术杂志(IF:11.077,中科院一区),是国际食品科学与技术协会和欧洲食品科学与技术联盟的官方杂志。继2020年9月后,该团队再次在这一顶尖期刊发表重要成果。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是威胁食品安全最主要的危害因子。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由于个体微小,繁殖周期非常短,且能形成菌膜逃脱消毒剂和杀菌剂等消杀处理,因此分布很广、污染大、危害严重。鉴于此,迫切需要建立高效、灵敏、准确、经济以及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测的方法,以减少或避免致病微生物对人体的危害。与传统的荧光材料(如荧光染料和荧光分子)相比,量子点(QDs)具有水溶性好、化学稳定性高、易于表面修饰、抗光漂白能力强、毒性低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化学、生物传感中特别是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在该文章中,作者系统总结了量子点的类别、荧光标记方法(免疫、核酸适配体、特异性生物大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直接标记)以及构建量子点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策略。同时对比了量子点检测方法与其他方法的优缺点,发现量子点检测方法具有检测便捷、灵敏度高、环境友好和适于实时分析等优点。利用量子点对食源性致病菌的高效标记和示踪,对食品生物污染防控和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团队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和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经费的支持。相关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24224421000698基于量子点的食源性致病菌荧光标记及检测方法构建图解

陟岵

半个月内,连发3篇顶尖期刊论文,南工大入围“双一流”有戏?

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出炉前,关于哪些普通高校会脱颖而出的预测,相信不会停止。综合目前各方情况来看,有一些普通高校已经被视作跻身第二轮“双一流”的大热门,比如说燕山大学、山西大学、湘潭大学等。不过,在正式名单没有发布前,这些都仅停留在可能性层面。今天给各位高考生及家长推荐的这所普通高校,它因为半个月时间内,连续在全球顶尖期刊Nature/Science上发表了3篇论文而备受关注。没错,它就是地处“六朝古都”的南京工业大学。3篇顶尖期刊论文提振入围“双一流”呼声Nature和Science,是全球公认的两大顶尖水平期刊,各大高校均能以在其中发表论文而骄傲、自豪,即便是“双一流”名校,一年也很难在Nature和Science中有所建树,有些甚至是颗粒无收。所以,南京工业大学半个月内能产出3篇,足见其有不俗实力。最早一篇是3月11日,出自南工大邵宗平、周嵬教授团队,发表在Nature当中。仅一天之后,Science上出现了南工大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赵莉莉教授的共同通讯单位文章。3月26日,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黄维院士和陈永华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出现在了Science上。优势学科具备成为世界一流的基础一所普通高校,要想入围“双一流”,公认度较高的基本标准是有在高校圈领先的优势特色学科。在这方面,南京工业大学已经具备。由于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还没出来,这里暂且以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佐证。南工大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为A档,这已经是排名全国前5%的实力。上文介绍的在Nature上发文的赵莉莉教授,正是南工大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优秀代表教师。除了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很优秀外,南工大黄维院士所在的材料科学与技术学科也有不俗实力。国家科技三大奖表现亮眼在高校圈,南京工业大学还有一大优势特色,那就是在历年国家科技三大奖中都有不错表现。以“双一流”启动建设以来的前四年(2016年度-2019年度)为例,南工大的“三大奖”折合数排名国内第45位,高于不少“双一流”名校,相信这也会给南工大冲击新一轮“双一流”加分不少。除了顶尖期刊论文方面连连出彩之外,南京工业大学在近日发布的ESI、校友会等各类榜单中也有不俗表现。以校友会2021大学排名为例,南工大位列国内第77位、“四非”高校第9位。总得来说,不论是从综合实力,还是学科优势特色和科技(科研)成果产出来看,南京工业大学已经达到了“双一流”高校标准。不过,在江苏省内,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高校同样很有竞争力,所以南工大要想跻身名校方阵,还是颇具难度的,毕竟省内的竞争就非常激烈。小伙伴们,对于南京工业大学在新一轮“双一流”中的前景,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