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英国《自然》杂志12月12日发表的评估,中国在2019年首次成为“化学第一大国”,把美国挤到了第二位。具体而言,中国的“自然指数”为6183.75,同比增长了17.9%,超过日本、韩国和印度这三个亚洲邻国相加之和。自然指数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它通过追踪82份期刊,展示各国、研究机构和公司的高质量科研产出情况,每年发布年度排行榜。美国曾连续三年盘踞自然指数化学榜榜首,但这次的数值只有5371.32,同比下降6.2%。这份榜单的第三至第十名分别是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印度、加拿大和西班牙。这个排位基本与上一年持平,但除了西班牙小幅上涨1.3%,其他国家的高质量化学论文产出普遍出现了下滑趋势。其中,日本的自然指数同比下降了12.6%,是化学十强国中下滑最快的。在今年年中,《自然》还曾公布化学研究机构排名,与这次国家排名的大趋势相符合。高质量化学论文产出最多的十大研究机构依次为中国科学院、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西北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其中,来自中国的研究机构占据半壁江山,清华大学更是从2015年的17名一跃升至第4名,将原本排在第4名的日本东京大学挤出了十强榜。(来源:澎湃新闻)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记者张宇琪、宋瑞)12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一篇<科学>论文背后的南开百年化学情》的报道。在微观世界里,有一大类分子存在手性异构体,它们像是人的左右手,互为映像,但如何旋转都不会重叠。但药物中,“左手”和“右手”手性分子的作用可能有天壤之别。如何控制手性分子的合成,一直是摆在科学家面前的一道难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周其林带领课题组,在手性药物合成等研究上潜心多年。近日,周其林及朱守非团队在世界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研究论文,讲述了研究团队用一种新颖的双催化剂协同催化合成手性氨基酸的策略。这一研究成果,解决了困扰不对称催化领域半个多世纪的难题。(小标题)他们解决了一直困扰科学家的难题周其林所带领的课题组主要从事金属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不对称催化、手性药物合成等研究。经过“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潜心攻关,周其林课题组设计发展出了一类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又从这类骨架结构出发,合成了数百个系列手性螺环配体和催化剂。这些催化剂被国内外同行称为“周氏催化剂”。课题组成员,现任南开大学化学院院长朱守非说,“课题组成立20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地做一件事情,在催化剂的研究上一点点精益求精。化学,是需要工匠精神的。”科研成果的背后,是这些课题组成员们苦心孤诣,潜心科研。不少化学学院的学生说,经常看到周其林老师办公室的灯光亮到深夜。由于在合成化学研究中作出了卓越贡献,周其林在2012年获得首届中国化学会手性化学奖;2018年又获得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11月22日,周其林及朱守非团队再次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双催化剂协同催化合成手性氨基酸,解决了科学家们一直以来想直接利用脂肪胺来高效合成手性胺类化合物的难题。朱守非说:“从未觉得科研是件枯燥的事儿,在实验室做实验就像破案一样,不知不觉就沉迷其中,会产生很多奇思妙想。”(小标题)南开百年,化学人科研报国周其林和朱守非的研究一直在传承南开化学人服务国家发展实践的爱国理念。南开大学化学学科起源于1919年建校伊始的理科“化学门”,两年后,邱宗岳先生创建化学系,成为我国高校最早建立的化学系之一。1928年,张伯苓指出要“知中国,服务中国”,自此南开大学确立了“土货化”办学方向,即“贴近中国国情”“扎根本土实际”。应用化学研究所等一系列直接为社会服务的系科和研究机构应运而生,独开风气之先。1956年,何炳林、陈玉茹夫妇从美国回到母校南开大学任化学系教授。在简陋的科研条件下,何炳林在两年时间里合成出当时世界上已有的全部离子交换树脂品种,为核燃料铀的提炼作出巨大贡献。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杨石先响应我国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毅然放弃深耕几十年的药物化学研究,转向国家急需的有机农药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百年来,南开大学化学人血液里流淌着的爱国初心、报国之志,也深刻影响着周其林、朱守非二人。曾有人问朱守非,课题组在手性催化剂上解决了什么“卡脖子”的问题,朱守非答,“正是因为我们的研究,让其他人不能卡住我们的脖子,让中国在催化剂研究上有足够的声音。”“周氏催化剂”因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和选择性,被国内外同行所称道。目前“周氏催化剂”已成为合成化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被全球40多个研究单位借鉴使用,还被多家制药公司用于数十种手性药物及其中间体的生产。南开大学副校长、化学学院教授陈军说,一批批从化学学院毕业的学子从未忘记要为国家、为社会服务。化学研究应该顶天立地,既要重视基础研究,又要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服务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小标题)“探索化学世界,是最幸福的事”在周其林的办公室里,上百份档案袋整齐摆放,封面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学生的名字,里面是他悉心保留的每名学生的实验报告。在周其林看来,这是他最宝贵的财富。在南开大学,周其林的课题组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无论本科、硕士或博士,只要对他的研究方向感兴趣,都可以到他的实验室里体验一番。周其林说,对于各种各样的人,只要愿意学化学,他都愿意为此花“一点时间、一点精力”。课题组每周开一次组会,学生们偶尔会请假,但周其林从不缺席。有时出差回来,他一下飞机就拎着箱子赶回学校参加组会,听取学生的汇报讨论情况。对于同学们提交的实验报告,返回来时通常是“一片红”,甚至标点符号都会改动。周其林曾说,我们要在科研中创造出一些新的物质,这些物质如果不被我们创造出来,或早或晚也会被其他人创造出来;但我们的学生,我们不去“催化”他们成长成才,谁又能去做这件事呢?育人,是教师的责任和“初心”。立德树人,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的“师魂”一直在传承。抗战年代曾经有不少师生同赴沙场,新中国成立之后,李正名在杨石先老师的引导下走上农药化学研究之路,直至今日,无数的学子在南开教师的引导下,寻求科研之真谛。朱守非初进南开,便师从周其林教授,从此便整个身心都扑在化学研究中。他曾开展了一个将手性螺环磷氮配体用于催化非官能团烯烃的不对称氢化的研究,但是在研究中却遇到了困境。“周老师通过提问引导我进一步明确科学问题,完善想法,提升研究的高度和深度。”朱守非说,这种指导方式让他受益匪浅,真正喜欢上科学研究。在周其林不断地启发下,朱守非成功将该催化剂用于具有强配位能力的亚胺和不饱和羧酸的氢化中,并得到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其中不饱和羧酸的氢化后来还被世界500强企业罗氏公司用于手性药物的生产中。花甲之年的周其林和不惑之年的朱守非都已成为不少南开学子的科研引路人。“泡”在实验室十多个小时、指导学生科研论文、参与教学工作、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他们每天的日子简单又充实。“在实验室里做研究,和学生在一起探索迷人的化学世界,这是最幸福的事。”朱守非说。(完)
6月4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特任教授戴志高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化学顶级刊物《化学评论》上发表题为《自然孕育于二维材料中的人工超光子学》的综述论文。自然孕育于二维材料中的人工超光子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鲍桥梁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论文围绕层状二维材料和超材料的交叉重叠部分两个研究领域展开研究。超材料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人工材料,例如负折射、完美透镜、亚波长成像和隐身,而使用基于层状二维材料的超材料,以实现超光子特性的可能性已得到了广泛证实。二维材料具有高度的可调谐性和可调整性,易于被进行微纳加工,此外还具有天然负折射、天然各向异性、甚至天然双曲色散等多种光学特性,层状二维材料与常规超材料的结合有望实现多种预期应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们阐述了超材料的概念及其相关的超光子能力是如何自然地在层状二维材料中诞生。层状二维材料多功能性使得构造新颖的光学器件成为可能,器件可在从可见光到太赫兹的宽频率范围内工作,并且具有低损耗、高速、可调性和小型化等特点。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将光子学、光电子学和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领域与超材料领域联系起来,并为层状二维材料启发的超光子器件未来创新提供见解。此篇文章将有益于广泛的科学人员,包括物理学家、材料科学家、化学家、设备和光学工程师,内容涵盖了基于二维材料的天然超材料基本结构、材料工程、基础物理、光子和光电器件等。超材料与二维材料的重叠。超材料与二维材料互相促进发展历史戴志高主要从事极化激元增强和低维光电材料研究,目前在李国岗教授“无机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科研团队。未来,他将重点围绕新型极化激元增强光电材料应用研究开展工作。纳米矿物材料及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材料与化学学院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胡光维博士、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欧清东博士后、西安交通大学张磊研究员、美国耶鲁大学夏丰年教授以及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Francisco J. Garcia-Vidal教授为该论文做出了贡献。(来源:中国地质大学 文字编辑 庞伟红 通讯员李晓晔)
根据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评估,中国在2019年首次成为“化学第一大国”,把美国挤到了第二位。《英国自然杂志》周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自然》杂志也是一份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国际综合性科学周刊。杂志以报道科学世界中的重大发现、重要突破为使命,要求科研成果新颖。在为数众多的综合性科学期刊中,《自然》杂志被引用的次数名列世界第一。根据2010年期刊引用报告,《自然》杂志的影响因子为36.101。影响因子是汤森路透集团(美国费城)提供的一个期刊评价指标,计算方法是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具体来说,中国的“自然指数”为6183.75,同比增长了17.9%,超过日本、韩国和印度这三个亚洲邻国相加之和。自然指数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它通过追踪82份期刊,展示各国、研究机构和公司的高质量科研产出情况,每年发布年度排行榜。美国曾连续三年盘踞自然指数化学榜榜首,但这次的数值只有5371.32,同比下降6.2%。这份榜单的第三至第十名分别是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印度、加拿大和西班牙。这个排位基本与上一年持平,但除了西班牙小幅上涨1.3%,其他国家的高质量化学论文产出普遍出现了下滑趋势。其中,日本的自然指数同比下降了12.6%,是化学十强国中下滑最快的。在今年年中,《自然》还曾公布化学研究机构排名,与这次国家排名的大趋势相符合。高质量化学论文产出最多的十大研究机构依次为中国科学院、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西北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在化学领域这些年可以说成就卓著,高质量化学论文产出非常多,根据CAS在200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已超越其他国家成为全球化学专利申请第一大国。2011年汤森路透集团遴选的最优秀的100名化学家榜单,中国共入选了15位科学家,尤其是前6位全部是华人。除了排名第3的黄暄益教授高中毕业就去美国读博外,其余五人全部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比如排名第一的杨培东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创建者,他在只及人类头发丝千分之一的纳米导线上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激光器——纳米激光器,这一发明将有可能用于未来的光子计算机。这种激光器不仅能发射紫外激光,经过调整后还能发射从蓝色到深紫外的激光。杨培东还在人工光合作用方面取得划时代(Game-Changing)的科研成果。杨培东团队构建了一套由纳米线和细菌组成的独特系统。该系统可捕捉到到尚未进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这一过程模仿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碳水化合物。不过,人工光合作用作用的想法则将二氧化碳和水转换为醋酸酯(acetate),后者是今天很多生物合成反应的基础。杨培东的论文该技术的关键之一S. ovate细菌,S. ovate是一种将CO2还原成醋酸乙烯的有效催化剂,醋酸乙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学品生产的中间体。而醋酸能用于生产各种化工品,包括可与汽油相媲美的燃料——丁醇。也就是说,杨培东的这套人工光合作用的独特系统,可以把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变成各种各样的化学品,像汽油、高分子、制药、燃料、肥料、商用化学品等。CdS-细菌光合作用原理示意图中国这次成为化学第一大国可以看出,中国在教育投入、科研投入上花费的努力正在逐渐收获成果。
本期我们整理了2018-2020年间,中国大陆高校在化学领域TOP 1%论文数的排名,可以从一定程度反映各个高校化学学科研究质量的情况。说明:仅统计Article和Review类型文章,以及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本次共计有325所大学上榜(非高校研究机构未纳入),即至少有1篇TOP 1%论文。中国科学院大学继材料学科榜单勇夺第一之后,在本期的化学榜单中再次拿下第一,以180篇遥遥领先。在发文总数方面,国科大也是高居第一,共计发文9122篇,而发文量第二的浙江大学才3987篇。中科大以130篇位居第二,总发文居于第五(3822)。但是这个总发文量和前面的浙江大学(3987),吉林大学(3871),四川大学(3842)差距非常小。总体来说,中科大在发文总量和TOP 1%论文方面实现了较好的平衡。清华大学在材料榜单上名列第二,本次化学榜单以110篇位居第三。总发文量3557篇,位居第七。随后4-10名分别是湖南大学(101篇)、华南理工大学(80篇)、天津大学(78篇)、苏州大学(77篇)、福州大学(71篇)、电子科大(68篇)和南开大学(67篇)。具有100+篇TOP 1%的高校仅4所,50-100篇的有15所,20-50篇的有41所,10-20篇的有49所,10篇以下的有216所,其中78所高校仅1篇。更多高校情况请参见下表。版权声明:本文转自“学之策”,文章转载只为学术传播,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 是国际公认的化学领域顶级期刊,全世界从事化学研究的人,都希望能将自己的工作发表在期刊上。 近日,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洪波教授课题组设计合成了新型结构的双硼有机发光材料,该双硼有机化合物不仅具有现有单硼有机化合物的光致发光(PL)和电致化学发光(ECL)性质,而且该双硼有机化合物展现出了独特高效的结晶诱导(CIE)增强PL和ECL性能。王洪波教授课题组通过湖北省柔性光电材料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丁志峰教授合作,首次综合运用光致发光成像、时间分辨ECL光谱、XRD和DFT计算揭示了结晶诱导PL和湮灭机理ECL蓝移和增强的内在机制,同时论证了分子内旋转运动受限和共反应剂作用是双硼有机化合物ECL增强的重要影响因素。相关研究以“Revealing Crystallization Inced Blue Shift Emission of a Di-Boron Complex by Enhanced Photoluminescence an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为题以通讯形式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上,江汉大学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CN109369694)。该研究工作获得了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创新团队项目,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以及江汉大学人才科研经费等项目的支持。万晓波教授团队在利用仿生多肽调控导电高分子自组装行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近日,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万晓波教授研究团队利用具有自组装能力的仿蛛丝蛋白多肽片段,将其接枝到最常见的导电高分子——聚噻吩上,研究了该多肽片段的含量及其在聚噻吩中的位置的不同对聚噻吩组装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该类材料的自组装行为主要受到仿蛛丝蛋白多肽片段含量的影响:当该多肽片段的含量较低时(< 40 mol%), 聚噻吩组装成纳米纤维结构;但当其含量较高时(> 40 mol%), 聚噻吩组装成纳米至微米大小的球形或椭球型结构,如图所示。而此类结构的形成与聚噻吩是否为嵌段共聚物还是无规共聚物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尽管嵌段共聚物所获得的纳米纤维更长且具有更粗的直径。这是国际上第一例通过侧链调控实现聚噻吩纳米结构完全转变的报道。仿蛛丝蛋白的GVGV多肽片段对聚噻吩的自组装结构的调控研究团队利用变温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红外以及X射线衍射技术对其组装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当多肽片段含量较低时,侧链更容易组装成β折叠结构,并能有效地促进其附近的聚噻吩主链片段的π-π堆叠,形成纳米纤维结构;而当多肽片段含量过高时,由于氢键和π-π堆叠的作用强度和空间需求均不同,造成了彼此之间的竞争,既不容易形成β折叠、也不容易促进π-π堆叠。而此时侧链上极性的多肽片段和非极性的聚噻吩主链与极性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的不同使得聚合物采取了非极性主链在核心、极性侧链在外围的聚集形式,从而形成了球形或椭球型的自组装结构。该工作对于采用氢键等分子间较强相互作用来调控导电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和性能具有参考价值。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汉大学启动基金的支持,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国际顶级高分子期刊Macromolecules上。心怀梦想而出发 在江大,你们可以聆听院士的讲座、全国优秀教师的授课;在江大,你们可以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课堂、自主选择学习进程;在江大,你们可进入校内最先进的实验室、得到最知名教师的指导、参与教师最前沿的课题研究工作、到国际知名大学或教育机构交流学习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在江大,你们将进入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这里将是你们梦想开始的地方!来源:江汉大学 信息来源: 化环学院 科研处 责任编辑:江小薇
当前中小学老师或者高校老师都需要发表一定量的职称论文才可以评职称,特别是职称关系到工资。而数学、物理化学职称论文是比较难的。在中学老师要发表的论文中,化学相关的教学论文是比较难的,特别是化学论文当前很多论文是与中学生创新能力息息相关,有不少中学化学老师的职称论文是从创新能力培养中提取思路和选材,所以本文即针对此需要,从如何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论文写作来进行分析。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并不是一句耸人听闻之言,在多年的化学教学工作中,化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论文要从现在做起,积极进行课堂改革:一、营造和谐氛围,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启动创新思维,获得创新成果。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 、平等、相互尊重、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即使不成功,也不轻易否定,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二、实施主体性教育,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主体性教育是关键。“主体性教育”旨在弘杨人的主体性,让受教育者自觉、主动、积极地参加学习和实践活动,从而形成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推动主体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模式。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互相合作、质疑、分享,平时要注重一题多变的有意识的训练。例如,当老师讲“燃烧与缓慢氧化”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对燃烧现象有那些认识和了解吗?”同学们发言后,对“燃烧”现象了解了很多。对燃烧能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但同时也会造成灾害。那么,同学们想探讨“燃烧”的实质吗?你们想解决燃烧造成的有关理由吗?接下来老师就让学生按着自己想要解决的理由,自我选择学习方式,30分钟后老师听同学汇报学习过程和结果。有的同学看书理解燃烧;有的回忆氧气性质学习时,说明燃烧的条件;有的通过讨论合作的形式,研究设计“燃烧的条件”实验方案;有的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了“自燃”是缓慢氧化产生热量聚集引发的燃烧;有的同学通过组内的讨论及老师的交流,了解了防止自燃的策略。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学习策略,独立、地解决学习中的理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教师要多设计一些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的习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提出合理的方案。这样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深思理由,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潜能,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三、鼓励学生联想,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联想是思维的桥梁,历史上有不少创造和科学思维难题的解决都得益于联想。例如,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长期研究摸索苯分子结构的过程中,根据人类当时已掌握的有机化学知识很难对苯分子的结构作出合理的假设。直到有一天夜晚上打瞌睡时,在梦中眼前又出现了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然一条蛇抓住了自己的尾巴,并旋转不停。当他从梦中惊醒时由刚才的梦境产生联想提出了苯环结构的假说,并通过了实验证明了这一假设的正确性。这一化学史上的趣闻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学会创新。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想像力,培养学生敢于提出理由、阐述自己的观点,大胆想、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启迪少压抑,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 ,在研究、探索中不断创新。四、通过趣味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化学是中学化学刚入门的学科,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向创新学习的转变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发现理由,意识到理由的存在呢?化学趣味实验可以以其独有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获得新知。如寻找简捷的实验室制O2策略。有的学生首先在KClO3加热分解的基础上选择Fe2O3、CuO等作催化剂制取O2,但此法与原法差别不大,谈不上简捷,也算不上创新。有的学生想到了用MnO2催化H2O2分解制O2,但反应剧烈,不易制约。有的学生则想到氢气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氧气若也可,岂不是简捷吗?于是同学们选择了反应物H2O2,并开始寻找合适催化剂的探索。学生试验了沙粒、铜片、铁片、锌片、铅片、锰片、土豆片、猪肝片、银的粉末等,他们发现铅片、锰片、土豆片、猪肝片、银的粉末对H2O2的分解均有良好的催化作用。通过有趣的探索性实验,学生知道了动物中有过氧化氢酶可能性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设计出了实验室制O2的简捷策略(即以Mn、Pt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氧气)。这类趣味实验可使学生对某一化学知识及原理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其涉及的知识往往超越了学生现有的知识,从而达到培养成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五、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化学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重视“双基”的教学,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要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深思、解决现实生活及社会中存在的理由,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 。例如,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广州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地铁”,“为什么湛江的公交车改为天然气公交车?”。这样既有利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处理实际理由的能力,同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化学教学走向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适应教学的改革,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生能力,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对于化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的论文进行了分析,如何分析好创造好整个论文的选题以及培养教学方案对于这个话题的论文是非常重要的,我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为大家提供一定参考。WOSCI沃斯编辑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代表本人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他事宜,请与我们直接联系删除。
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在国际化学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重要研究成果近日,我校多酸化学研究团队在夹心型多酸盐抑制线粒体ATP合成和调节氧化应激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表明多酸是抗肿瘤药物有前途的候选物,这是我校多酸化学研究团队研究成果的又一次突破。该研究成果以“Inhibition of Mitochondrial ATP Synthesis and Regula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Based on {SbW8O30} By Single-Cell Proteomics Analysis.(单细胞蛋白质组学分析{SbW8O30}的抑制线粒体ATP合成和调节氧化应激过程)”为题发表在国际化学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博士生宫丽阁和丁文乔为共同第一作者,陈瑛、郭长虹和周百斌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我校为唯一署名单位,这是我校在该刊物发表的第一篇研究论文。我校研究团队在国际化学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重要研究成果该工作成功合成了10核杂原子簇修饰的Na4Ni2Sb2W2-SbW8化合物,在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影响16种相关蛋白的表达,阻碍体内代谢功能和活性氧(ROS)胁迫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和ATP的产生。特别是,FAD/FMN结合氧化还原酶的低表达可归因于该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机制,这与多金属氧酸盐(POMs)和FMN结合蛋白对ATP形成的影响是一致的。电化学研究表明,该化合物与FMN结合,通过W原子的单电子过程形成Na4Ni2Sb2W2-SbW8-2FMN配合物。同时,该化合物作为类-过氧化氢酶和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保护细胞免受ROS胁迫。该结果表明,POMs可能是特定的氧化/抗氧化调节剂。本研究工作得到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政府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基金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哈尔滨师范大学优秀科研团队和博士生创新基金资助。以周百斌教授为主要研究人员的多酸化学研究团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一直从事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工作,在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晶体结构解析、结构表征及抗肿瘤、超级电容性能等领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在《Chem Commun》、《J. Mater. Chem. A》、《Chem. Eur. J.》、《Adv. Healthcare Mater.》、《Mater. Today Energy》、《Inorg Chem》、《Dalton Trans.》、《CrystEngComm》、《Appl. Catal. A: General》等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 于卓/文 执行编辑:洪珊珊 责任编辑:刘程程 杨晓玉 文字来源:以上文字来源于科研处
红网时刻永州4余28日讯 日前,据ESI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2018年度湖南省共发表SCI论文40079篇,其中入选学科前百分之一的高被引论文694篇,千分之一的热点论文89篇,其中15篇第一作者单位研究论文入选化学学科热点论文。以湖南科技学院为第一且通讯作者单位的两篇研究论文入选,实现了湖南科技学院热点论文零的突破。湖南科技学院刘开建2018年7月发表在《Green Chemistry》(IF= 8.586)期刊、题名为“Bis(methoxypropyl) ether-promoted oxidation of aromatic alcohols into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s and aromatic ketones with O2 under metal- and base-free conditions”的论文同时入选本期化学学科ESI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数据显示2017-2018年中ESI收录《Green Chemistry》的1193篇论文中,有26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2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湖南科技学院谢龙勇2018年9月发表在《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IF=5.455)期刊、题名为“Metal-free deoxygenative sulfonylation of quinoline N-oxides with sodium sulfinates via a al radical coupling process”的论文入选本期化学学科ESI热点论文。数据显示2017-2018年中ESI收录《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创刊以来被ESI收录的873篇论文中,有18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即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其数据来自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1000多万篇论文的分析和统计结果。ESI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s)是由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根据ESI收录期刊每两个月根据引文数量统计的22个学科的10 年内被频繁引用,总被引次数与同年度,同学科发表论文相比排名位于全球前1%的论文。ESI热点论文(Hot Papers)是指与同领域和同时期出版的论文相比,在出版后很快就得到较高引用的论文。热点论文入选的条件是出版时间不超过2年,而且是在当前两个月内被引。根据以上条件,最后每个领域前0.1%的论文得以入选。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并集后的论文称为高水平论文(Top Paper),是国际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主要指标,是衡量一个科学家论文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已将ESI高被引论文用于评价学科的科研学术水平,国内很多省市在“双一流”建设的评估中也引用了这一指标。
近日,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师生在国际化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高质量论文《Artificial Light-Harvesting Metallacycle System with Sequential Energy Transfer for Photochemical Catalysis》,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东华大学化工生物学院硕士研究生余威,张灯青副教授和易涛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光捕获体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量的天线分子通过高度有序的排列把吸收的能量高效地传递给受体。人工光捕获体系的构筑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为模拟光合作用提供理论基础,而且在太阳能电池、光电材料以及化学传感器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易涛教授、张灯青副教授基于铂基大环化合物构筑了具有多步能量转移过程的高效光捕获体系。论文报道了一个含有四苯乙烯单元的四边形铂(II)金属环(M1)作为一个光捕获平台,由于聚集诱导发光效应(AIE),M1组装体是理想的供体,实现了从M1组装体到曙红Y(ESY)和磺基罗丹明(SR101)的两步连续能量转移。在此过程中,ESY被用作连续能量转移中的桥接器。为了更好地模拟自然光合作用,M1-ESY-SR101体系被用作水溶液中C-H键烷基化的光化学催化,与M1-ESY体系或ESY/SR101体系相比,表现出更强的催化活性。该项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化学顶级期刊JACS上,题目为“Artificial Light-Harvesting Metallacycle System with Sequential Energy Transfer for Photochemical Catalysis”。来源:东华大学撰写|张灯青、余威责编|裴逸斐、蔡志杰、徐敖指导老师 | 况晨版权说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东华大学。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为公益,未用于营利,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