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连小梅:2年发13篇SCI论文,第一作者就有5篇上征武士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连小梅:2年发13篇SCI论文,第一作者就有5篇

“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凭借着自身的优点,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上发光发热,成就不比男性差。甚至在科研和学术方面,女性研究者开始崭露头角,比如斩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然而今天介绍的是,浙大的一名2017级硕士在读生连小梅。她不仅在读研两年间,获得不少的成就,还得到《人民日报》的报道赞扬。读研两年的成果:发表SCI论文13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5篇;申请了3项中国发明专利和3项国际发明专利;参加了华为中央硬件工程院的实习,获评优秀实习生;荣获浙江大学最高荣誉奖竺可桢奖学金。以上仅一个成就,都足以让她成为实至名归的学霸,然而她都占全了。那么,她的学霸之路,是如何造就的呢?钟情数学的学霸,高考失利改学化学连小梅出生于1993年,是泉港区前黄镇凤山村北洋自然村人,父亲在凤山村村委会工作,而母亲是家庭妇女。她从小就喜欢数学,并展露出这方面的天赋。而且学习非常勤奋,写完作业就自觉看书。尤其在初中的时候,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每次数学考试基本都是满分。2009年,连小梅参加了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并获得福建省赛区二等奖。高中考入泉州实验中学并留校住宿,因为成绩好有奖学金,所以三年高中基本是免费的。然而高考失利,连小梅只能放弃心爱的数学专业,在家人的劝说下,选择了湖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穿实验服泡实验室,忘我研究斩获专利上大学后,小梅依旧保持高中的学习态度。而且,拥有较好数学思维的她,在化学研究上,一路攻城掠阵,收获匪浅。“针对一个实验,我能想到别人考虑不到的方面。”2017年,连小梅考上浙大硕士研究生,开始了真正的科研之路。此时,同龄的女生大都醉心于化妆打扮和约会。小梅则不然,她喜欢做实验,所以大部分时间她都穿着实验服,泡在实验室里潜心研究。而且每天不少于12小时,经常是别人都走了,她还留下来通宵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读研的两年时间里,她总共发表SCI论文13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5篇。而且,她的论文还被《德国应用化学杂志》编辑评为TOP10%且受邀成为封面论文。同时,她还申请了3项中国发明专利和3项国际发明专利。拿下浙大最高奖学金,考虑读博今年暑假期间,连小梅获得华为中央硬件工程院的实习机会,期间她不仅参与了华为内部的研究项目,还参加了多个国内外知名会议。在今年十月份,连小梅作为研究生,获得浙大最高奖学金——竺可桢奖学金(3万元)。“原本我想硕士毕业后工作,但发现自己更喜欢科研,会继续读下去。”虽然连小敏的团队,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她表示还要继续努力,接下来会去以色列做更深入的合作交流。

骈拇枝指

厉害!这个硕士生,连发2篇PNAS!

来源:上海大学理学院、中外学术情报 /众所周知,Nature、Science、Cell、PNAS是国际上公认的四大顶尖期刊,而一位硕士生,竟然接连发了两篇!近期, 上海大学理学院“超分子化学与催化研究中心”Rebek教授和于洋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上先后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题目分别为“Recognition with metallo cavitands”和“Relative hydrophilicities of cis and trans formamides”。上海大学“超分子化学与催化研究中心”及理学院化学系为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理学院2017级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永生均参与了这两篇论文的工作,其中一篇为第一作者。这也是上海大学首篇以硕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在PNAS上发表论文。李永生同学参与研究的方向是超分子化学,水溶性杯芳烃的合成及其应用,合成杯状的大环化合物,探索其在分子识别、化合物分离以及开发新的化学反应方面的应用。李永生同学师从理学院化学系于洋教授和Rebek教授。Julius Rebek教授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匈牙利科学院院士,是国际著名的化学家和生物有机化学家。Rebek教授自2016年12月加入理学院上海大学超分子化学与催化研究中心以来,引荐上海市东方学者于洋教授于2017年4月加入上海大学,后相继引荐意大利Manuel博士、巴基斯坦Faiz博士、印度Venkat博士、南开大学朱玉洁博士和华东师范大学吴乃伟博士加入上海大学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招收硕士生李永生等,迅速组建了一支年轻而极富创造力的国际化研究团队。理学院长期以来致力打造卓越的国际化一流科研团队,目前已形成以量子与分子结构国际中心(该中心发表了上大首篇Nature论文,2018年量子与分子结构国际中心的物理系博士研究生李木森在导师Jeffrey Reimers教授指导下发表首篇上大博士生为第一作者的PNAS论文)、物理系曹世勋教授带领的国际化研究团队(发表上大首篇Science论文),量子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Solano教授、陈玺教授带领团队,发表40余篇论文并与深兰、华为等知名企业在量子技术领域进行成功合作)、超分子化学与催化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的国际化一流科研团队,同时在数学学科、物理学科和化学学科不断培育国际一流的科研团队和机构,以高水平国际化推进标杆学院建设。理学院长期以来坚持走国际化强院战略,“超分子化学与催化研究中心”也是化学学科国际化团队建设的突出代表。上海大学化学学科2018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2.03‰ ;QS世界大学全球学科排名第200-250 (大陆高校第20位);US News排名第172位 (大陆高校第27位)。化学系现拥有化学一级硕士学位点,自主增设了材料化学二级博士点,培育了两个上海市级创新团队和三个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近年来,累计实现基础研究与产学研合作成果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课题3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5项,实现成果转化专利6项,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 并以上海大学为第一单位在PNAS、NC、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ical Science、Chemical Review、Chemical Society Review和Account of Chemical Research顶级化学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0余篇。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116/36/17648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9/09/10/1911331116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

殆乎殆乎

她是高颜值女院士,发表高水平论文300篇,网友称她“女神院士”

在国内对于学术圈子里科研工作者的最高荣誉一般是最高科学技术奖,但是能够成为中国科学院或者工程院院士也绝对是站在学术圈的最高阶梯了。国内的女院士特别的少,国内女院士不足院士总量的四分之一,而且年轻的高颜值女院士,就更是少之又少了,毕竟院士考的是科研实力和科学贡献,每个院士都是做出重大贡献的科研人物。近日,就有一位的工作和参见学术会议的照片被网友发现,由于科研贡献非常大,而且是一位高雅气质的高颜值女院士,被广大网友称她为“女神院士”。这位“女神院士”就是吉林大学的于吉红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著名的顶级重点高校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专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且,于吉红院士也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主任。这位被网友普遍认为长得年轻貌美的于吉红院士,在她48岁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如今依然美如少女,不过大多数网友认为她的美是由内而外的美,是科研贡献和科研精神培育出来的美。于吉红从小就是学霸,由于勤奋学习和不写的努力,在高等教育还是精英教育的年代,从18岁进入吉林大学读书攻读专业化学专业,一口气从吉林大学化学系的本科、硕士研究生读到博士研究生毕业,并且在她博士毕业后选择了留校任教。于吉红老师是一个工作狂,由于她出色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在化学领域的贡献支撑她一路从讲师晋升到博士生导师。于吉红老师长期从事无机多孔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她在分子筛多孔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定向合成方面作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在2018年她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三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而且,这样一位拥有这么多成就的科研巨匠并没有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而是勤勤恳恳的为花型领域培养人才,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无论是指导学生实验还是修改论文,她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实验室据说是来的最早和走的最晚的老师。除了严谨的学风,于吉红还传递给学生探索的兴趣和进取的精神。不少网友表示,报考研究生就要报考于老师这样的导师,跟着这样的导师学习,不仅在学习科学知识,也是在品德提升。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信息,欢迎关注我的个人主页,更多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点赞和留言哦。

仇中仇

毕业论文结论部分写作秘籍!

毕业论文结论部分写作秘籍!论文的结论部分应反映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所获得的学术意见。也就是说,结论应该是整篇论文的结论,而不是局部问题或分支问题的结论,也不是对全文主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反映作者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是从全文的所有材料中,通过推理、判断、归纳和其他逻辑分析过程,得出新的学术总体思路、总体观点。.结论应准确、完整、清晰、简洁。本部分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本论文研究结果的问题;对以前的观点做了哪些修改、增补、开发、确认或否定。本文讨论了前人未解决的研究的不足或问题,并讨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要点和方向。写请求的结论是寻求:严格的措辞,严密的逻辑严密,特定字符,尽可能多的法律,根据一起睫毛1,2,3……规定的顺序,期限短暂时切断和铁,,可以作出解释,不要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话。该文本不应夸大,,仍然不能完全肯定的注意留有余地中的内容。[示例]标题:丁二烯与聚丙烯腈低齐聚反应中共聚物组成的控制论文的结论::1.为了提高丁二烯-丁二烯-羟基丁二烯(BN)的性能,研究了以过氧化氢为引发剂、乙醇为溶剂的丁二烯-丙烯腈间歇聚合体系。2.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快速消耗单体的方法可控制单体的组成和共聚物在反应溶液中的组成。(2)在该工作中,可以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快速消耗的单体来控制单体组合物和反应溶液的共聚物组合物。3.根据该自由基共聚的理论,计算附加单体的新方法。实验证明,这个计算应用,,可以合成液态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的羟烷基的均匀组成比。该方法不仅可被合成腈的腈是羟基,它也可以用它的其他自由基反应是二元共聚物。四。根据该方法,1序列的分布概率高达97%。这篇论文的一部分发表在1984年第29届国际化学与高分子化学联合会应用化学专题讨论会上最后指出一些学科论文,如医学论文,往往不单独列出结论理论部分,在讨论部分的文本中也隐含着它的内容,这也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例如,本文通过竞争蛋白结合法确定25-羟基维生素D-DD3浓度的临床意义,在拟讨论的段落中,有一个自然片段,即:该研究表明CPPBA法测定25-OOH-D浓度是简单方便的,同时,它对维生素D缺乏和在机体中过量是一种更加敏感和可靠的指标。事实上,这是全文的结论,它是以文本的整体材料和通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思维过程而获得的一般思想为基础的。致谢按照GB7713-887的规定,感谢语句可以放置文本后,由于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企业业务的奖学基金,单个单位的合同,资金和支持的研究工作组织或个人;共同协助研究工作,并提供便利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提出建议的建设和提供的研究工作帮助;给予转载和引用信息资料,图片,文献,调查研究思想和业主的思想的权利;和其他组织应该感谢和人民。 小茶杯论文查重经验分享: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特定时期选择合适的系统才是硬道理,在确定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初稿时期选择性价比高的检测系统、像paperccb论文查重就是不错的选择

取人妇女

2018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二等奖获得者金云鹤,来自化学系

金云鹤 :2018年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二等奖获得者可见光诱导脱羧偶联和需氧氧化反应研究Visible-Light-Mediated Photoredox Decarboxylative Couplings and Aerobic Oxidation作 者:金云鹤 指导教师:付华 培养院系:化学系 学 科:化学读博感言: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价值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清洁能源开发的热忱正不断提升。而可见光作为一种可自然获取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对其的开发利用一直受到着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大量有机化学科研工作者利用可见光作为能源,尝试开发各类新颖的有机反应类型。本文就可见光诱导脱羧偶联和需氧氧化反应两类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展开研究,开发了多种新颖反应体系与重要合成方法。主要研究内容采用多种N-保护的氨基酸或肽的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活化酯衍生物作为自由基源,Ru(bpy)3Cl2作为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实现了α-氨基酸或肽脱羧的活性中间体与菲啶环或2-吲哚酮环的缀合。通过15N核磁共振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淬灭等实验发现,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活化酯与Cs2CO3的复合物充当了光敏剂,硫酚充当了有机催化剂和底物,从而有效实现了无光催化剂条件下的脱羧偶联反应。发展了一种新颖、高效的可见光诱导氮杂环衍生物需氧氧化的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清洁环保、简单高效等诸多优势。该方法采用Eosin Y作为有机光催化剂,在空气中于室温和可见光照射下,高效地实现了吡啶盐衍生物的需氧氧化反应。并利用该方法,简洁而高效地制备了一个具有多种药物活性的化合物(4-desoxylinomide)。研究表明,该方法为吡啶酮、喹啉酮和异喹啉酮衍生物的合成与活性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并在克级合成、活性分子后修饰及药物全合成方面均有重要应用前景。主要创新点1. 发展了一种利用可见光诱导的脱羧偶联,高效地通过碳-碳键将α-氨基酸或肽残基缀合到氮杂环化合物上的新方法。2. 建立了一种在无光催化剂条件下方便、高效和通用的可见光诱导硫酚参与有机羧酸活化酯脱羧偶联的新反应体系。3. 发展了一种新颖、高效的可见光诱导氮杂环衍生物需氧氧化的新方法,并成功合成了吡啶酮、喹啉酮和异喹啉酮衍生物。作者:金云鹤 供图:金云鹤 编辑: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周明坤 吴佳瑛 李文

阿森纳

真厉害:上海科技大学一研究生以第1作者在《科学》上发表论文!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2013级联合培养研究生生谢雨润以第一作者身份,于5月15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Quantum interference in H+HD→H2+D between direct abstraction and roaming insertion pathways”的科研成果。谢雨润同学是我校物质学院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院士课题组的联培研究生。该成果由杨学明院士团队与张东辉院士团队领衔,在最简单化学反应氢原子加氢分子的同位素H+HD→H2+D反应中,发现了化学反应中新的量子干涉效应,并且利用这一量子干涉效应首次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远低于锥形交叉点的几何相位效应。在化学反应中,普遍存在量子干涉现象,但是想要准确理解这些干涉产生的根源非常困难。这些干涉的图样复杂,而且在实验上也难以精确分辨干涉图样的特征。H+H2及其同位素(H+HD)的反应,是所有化学反应中最简单的一个体系,因此可以对该反应的动力学过程进行精确地计算机模拟,做到微观层次上深入理解化学反应过程。尽管这一自然界中最简单的反应体系已经被研究得相当透彻,但仍然存在着科学家们以前完全认识不到的奇特的化学反应机理。研究人员在先期理论研究工作中发现,在特定散射角度上,H+HD反应生成的一些特定量子态的H2产物,其信号强弱会随碰撞能的变化呈现特别有规律的振荡。为了理清这种振荡现象,团队开展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详细研究。在实验中,通过一系列手段改进交叉分子束装置,在一系列碰撞能下精确地测量了反应的后向散射信号。在理论上,进一步发展了量子反应散射理论,创造性地发现了利用拓扑学原理来分析化学反应发生途径的方法。拓扑学分析表明,这些后向散射的振荡实际上是由两条反应途径的干涉造成的。这两条反应途径对于后向散射均有显著贡献,但它们各自的幅度随着碰撞能变化并无显著变化,呈现缓慢的变化趋势。它们的相位随着碰撞能变化,一个呈线性增加,另外一个呈线性减小,因此,相互干涉的结果就呈现了强烈的有规律的振荡现象。不同碰撞能下两条反应路径的微分截面及干涉后的微分截面反应中两条拓扑路径示意图进一步的经典轨线理论分析表明,其中一条反应途径对应于通常所熟知的直接反应(路径1)过程。而另外一条反应途径对应于一条类似于roaming机理(路径2)的反应过程。由于这两条反应途径刚好以相反的方向围绕于H+HD反应势能面上的锥形交叉,所以它们的干涉图样必须采用非绝热耦合的势能面来模拟计算才可以和实验结果吻合,这也体现了这个体系反应过程中的几何相位效应。这是在低于锥形交叉点的反应中,第一次观测到几何相位效应。更为有趣的是,通过类roaming机理而发生的反应只占全部反应性的0.3%左右。而如此微弱的小部分反应性,能够清晰地被理论和实验所揭示出来。该项研究再次揭示了原子分子因碰撞而发生化学反应过程的量子性,也揭示了化学反应的途径是复杂的。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能源化学转化的本质与调控”等的支持。作为上科大与大连化物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同时也是上科大招收的第一级硕博连读生,谢雨润同学道出了他的心声:“我是上科大招收的首批研究生,还记得第一年在岳阳路校区上课,尽管当时的校园条件相对简陋,但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却一点也不含糊,完善的理论学习和丰富的学术交流为我后来的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7月,我以联合培养的方式,来到导师杨学明院士位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课题组学习。整个研究室非常重视实验与理论的结合,在反应动力学领域的研究一直处于国际一流水平。能够在这样一个高水准的平台上开始自己的研究生涯,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此次我们这项成果能够在《Science》上发表,感谢上科大老师对我的指导与帮助,感谢研究所杨老师和张老师两位院士的倾力合作,还有肖春雷和孙志刚两位老师在细节上的把关。过去的几年中我在学习生活中都感到了来自上科大和研究所老师们的关怀。”谢雨润同学在实验室工作中自2013年以来,物质学院已招收研究生1000余名,毕业近300名,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430篇论文,包括2篇Science、1篇Nature、13篇JACS、2篇PRL等。物质学院始终秉承学校“科研中成长”的研究生培养规律,深入贯彻科教融合的育人理念。学院依托上海科技大学的体制机制优势,坚持“国际化、高标准、强实践”的研究生培养原则,制定“目标驱动、能力培养和质量导向”的本硕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立并不断优化从招生选拔、课程学习、博士资格考试、学位论文审核等多级选拔、分流淘汰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以及各科研单位的合作,推动研究生深入第一线科研实践,同时鼓励项目合作,组织学术交流,利用天然优势打造科教无缝衔接的鲜明特色;紧密围绕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需求,将学科建设、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工作紧密结合,打造为国所需、德才兼备、勇于开拓的紧缺人才,为服务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做出上科大人的贡献。【院士寄语】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杨学明院士(上科大特聘教授)我很高兴有机会参与上科大的科教融合。也是由于这样一个科教融合机会,谢雨润同学能够加入我的课题组来攻读博士学位。对于年轻同学来说,寻找自己的兴趣非常重要!在还没有加入到我的课题组的时候,谢雨润同学曾经到我的研究小组来参与大学生科研计划,正是因为他对于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浓厚的兴趣,让他在这一方向上认真学习,非常刻苦,并且做出了优秀的工作。我一直认为这个世界上很多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中,存在着非常有趣而复杂的细节,科学研究就是一种孜孜以求的探索过程。在科学研究中,年轻的同学应该要注重科学问题的本质,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要坚持发展自己独特的方法开展原创性研究。这也是我自己一生的追求。只有这样,我们的年轻一代才能超越我们,真正走向科学前沿。这也是科教融合的真正意义之所在。杨学明院士与谢雨润同学来源:上海科技大学 物质学院 上海科技大学

郗超

中科大失联博士的最后人生:6年未发一篇论文 常打游戏

监控显示2019年1月31日凌晨4:30分,刘春杨离开宿舍楼。图片来自网络2月14日下午,失联15天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下称“中科大”)博士刘春杨的遗体在一片芦苇荡里被发现。1月31日凌晨4点30分,刘春杨穿着橘黄色棉袄、黑裤子,撑一把青伞,离开了学校宿舍。冒着雪,刘春杨朝西北方向走去。两个半小时后,他的身影消失在董铺水库附近。遗体被发现的前一天,恰好是刘春杨28岁的生日。按照家里的规划,他会在28岁这一年拿到博士学位、找到工作,也会把谈恋爱提上日程。如今,一切都成泡影。失踪的博士消失的前一晚,刘春杨睡得比平时要早一些,不到12点就上了床。事后,刘春杨的室友王凯(化名)回忆起来,这是他唯一能察觉到的异常。那天晚上,刘春杨洗了澡,打包好了行李,对王凯说,“明天要回家过年”。1月30日,刘春杨跟在镇上务工的父母约好,31日在农村老家见,“还说他过年买了新裤子、新鞋。”31日下午,刘春杨的父母到了家,可直到晚上也没等到儿子,电话也无法接通。两位老人心急如焚,第二天一早,便赶到了学校宿舍找人。刘春杨住在中科大东校区研究生公寓,约10平米的二人间。父母到宿舍时,看见他的书桌上摆着台式电脑、风扇、洗发水、两瓶绿茶和四个没拆封的快递。窄小的床铺上,被子没有叠,枕头上还垫着一块竹编凉垫。王凯告诉刘春杨父母,31日,刘春杨很早就离开了宿舍,“我还以为他是要早起搭车回家”。按照学校规定,学生放假、离校回家,需要在宿管阿姨处登记,但登记簿上找不到刘春杨的名字。刘春杨父母觉得不对劲,立马报了警,“警方说要失踪超过3个月才能立案调查,现在只能提供协助”。中科大及合肥警方提供的监控视频显示,31日凌晨4点30分,刘春杨离开宿舍,除了一把伞外,没有携带行李。监控显示1月31日凌晨4时36分,刘春杨独自撑伞走出了中科大西门。图片来自网络一路上,刘春杨刘春杨不时低头看手机。“我们怀疑他是按着手机导航在走,之前可能没往那边去过”,刘春杨的二姐杨春玲说。6点50分,天蒙蒙亮,刘春杨最后一次出现在监控视频里,撑着伞,只身一人,走过董铺水库附近的西二环路。从中科大出发,朝西北方向走8公里,就是董铺水库。董铺水库的集水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承担着城区的防洪、供水与灌溉功能。水库北部的堤岸边,枯黄的芦苇层层叠叠,水域从芦苇荡延伸开去,望不到尽头。这片芦苇荡恰巧是监控盲区,2月14日下午两点左右,搜救人员在这里发现了刘春杨的遗体。发现刘春杨遗体的芦苇荡。新京报记者顾开贵 摄“(遗体)离岸边四十米左右,水深大概在两米五到三米左右”,合肥蓝天救援队队长苏琴说,找到刘春杨时,“只能看到一点点头发,已经是悬浮的状态了。”被发现时,刘春杨的身上只揣着手机、身份证、银行卡、七百多块现金和公交卡,别无他物。警方表示,下一步将通过一系列程序,调查刘春杨的死因。“别人家的孩子”刘春杨的老家在肥西县丰乐镇的一个小村庄,位于合肥市区西南约40公里处,与董铺水库的方向截然相反。通往村子的水泥路窄得只能容纳一辆车经过,两边是大片平缓的田野和稀疏的树木。平时,刘春杨会从学校转两趟公交,步行,再到家。一栋白色二层小楼、一间砖瓦平房,组成了刘春杨的家。家里陈设简陋,客厅是灰色的水泥地板,摆着一台20多寸的台式电视、一张圆木桌和几把椅子。进门右手边的墙面上,整整齐齐地贴着12张刘春杨的奖状,向外人展示着这个家庭的骄傲。刘春杨家客厅的墙上,贴满了奖状。新京报记者周小琪 摄村民们告诉记者,刘春杨在村里很“有名”,从小就学习好、懂事、孝顺。路上碰见了,总是主动跟人打招呼,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刘春杨才四五岁时,村子里的人就常常看到,上小学的大姐刘春惠天天牵着他的手,穿过田埂,走半个小时,带他一起到学校听课。等刘春杨自己上了学,每年都会提前买好下一学期的课本,先在家自学。时至今日,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的课本,仍一本不落地摞在他的房间里。在这个家里,乃至整个村子,刘春杨是学历最高的人。他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读过什么书,常年在镇上做园林工人,两个姐姐也只念到中学就辍学去外地打工了。高考后,刘春杨报考了中科大的地球化学专业,这是一门地质学与化学、物理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研究的是地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刘春杨大一入学的报到证。 新京报记者顾开贵 摄刘春杨上大学前,家人从未听说过“地球化学”这个名词。即便在他念了本科、研究生、博士之后,家人对这个专业也知之甚少。“他几乎不跟我们说学习上的事,说了我们也不懂”,刘春惠说。刘春杨的大学同学徐明(化名)告诉剥洋葱(微信ID:boyangcongpeople),在中科大,地球化学专业每年只招收二十余名本科生,“有不少同学会选择转专业,他们那届毕业时,只有13个人。但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读研、读博,基本上是一半保研、一半出国。”在徐明的记忆中,刘春杨个子不高,戴一副银框眼镜,话不多,学习用功、从不翘课、“成绩非常好”。本科最后一年,刘春杨跟家人商量,想考托福、GRE,出国留学。但那段时间,留学生发生意外的新闻频发,父母不希望他离家太远,劝他留在国内。“成绩非常好”的刘春杨留了下来,选择保送本校本专业五年制的硕博连读,导师是陈伊翔。根据中科大官网的介绍,陈伊翔于2003年进入中科大读本科,2013年博士毕业后留校,目前的职称是特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俯冲带流体活动及其地球化学效应等。读博期间曾延期毕业2017年9月底,刘春杨的父母第一次见到陈伊翔。父亲刘发友先是接到了学校教工处打来的一通电话,通知他,“刘春杨很长时间没来学校”。接到学校的电话,刘发友一下子慌了,连忙打电话问儿子在哪儿。“他说在杭州,找同学散心,我立马就把他叫回合肥了”。刘春杨住的宿舍楼。新京报记者周小琪 摄刘春杨回来后,陈伊翔和他、他的父母在办公室见了一面。刘发友这才知道,硕博连读是五年制,刘春杨应该在2017年6月拿到博士学位,但他没有达到博士毕业的要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关于博士学位标准修订的指导原则》规定,地球化学博士学位授予的科研成果要求是,“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导师署名不计在内)、以我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或被接收)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性学术论文”、“必须至少发表一篇本人第一的英文文章(影响因子大小不限)。”文件中还对硕博连读的年限作出了规定:“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其中博士阶段学习年限不少于3年。导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培养年限上采取弹性学制,博士阶段最长学习年限应不超过6年(含休学)。”刘发友回忆,陈伊翔对他们说,“刘春杨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只要好好指导,努力努力,很快就能发论文、毕业。”刘春杨也当场表示,愿意回学校,继续读下去。至于刘春杨没达到毕业要求的具体原因,刘发友没有详细问。“只记得孩子跟我说,他觉得自己很迷茫,没有研究方向。”跟陈伊翔见过面后,刘春杨回到了校园,办好了延期和续住的手续。刘发友和妻子都以为,儿子已经一心扑在学术上了。直到2019年1月30日,刘发友觉得马上过年了,想打个电话对陈伊翔表示感谢。刘发友描述,他一说出“刘春杨”的名字,陈伊翔就说“我已经一年多没看到他了”,随后挂了电话。新京报剥洋葱(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记者多次联系陈伊翔核实此事,陈伊翔拒绝了采访。2月18日,新京报记者查询了中国知网、谷歌学术、Researchgate等论文数据库,均未找到有刘春杨单独署名的论文。而在以陈伊翔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中,刘春杨的名字也从未以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的身份出现。室友王凯和刘春杨专业不同,他们很少交流学业上的问题,“但这些网站查不到论文不代表他绝对没有论文发表,有些数据库不完全对外开放,想确认得找导师或学校的学生信息档案”。徐明也说,就地球化学专业而言,憋论文有难度,也需要时间,从开始做实验、再到论文最终发表,至少需要半年。“如果实验数据不理想,或者采样点有问题,也就是南辕北辙,白忙活一场。”但是,一般而言,学生只要全程参与了导师的某个实验,做出来了成果都会在后面挂上学生的名字,当第二作者、第三作者,“可他现在好像连这个(指以第二作者、第三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都没有”。刘春杨所在的实验室。新京报记者周小琪 摄“最近一年,他过得比较颓废”刘春杨所在宿舍的宿管阿姨称,这一年,“不常见到刘春杨出入”。与刘春杨同专业的几名研究生也表示,“几乎没有在实验室见到过这个人”。“他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在宿舍待着,白天睡觉,晚上玩玩游戏,打魔兽世界或者炉石传说。”王凯说,除了去食堂吃饭,刘春杨几乎从不出门。在王凯眼里,最近一年,刘春杨“过得比较颓废”。作为临近毕业的博士,本应有很多事要忙,写论文、找工作等等,但刘春杨“像是不知道自己以后该干啥”。刘春杨的桌子上没有书、文献和资料,王凯也没见到他在宿舍里做过研究。刘春杨宿舍的桌子。新京报记者 顾开贵摄刘春杨出事前,他的家人对刘春杨最近一年在学校的真实状态一无所知。“每次打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我们问起来,他总说一切都好。”杨春玲说。刘春杨失联后,所有人都没有收到过刘春杨的消息。手机没有开过机,银行卡没有消费记录,微信和QQ也没再登录过。他的微信里只有5个好友,分别是父母、两位姐姐和一位大学同学,没有开通过朋友圈,头像是默认的,也没有加入过任何同学群。刘春杨最后一次与外人联系,就是1月30日的那通打给母亲、约好回家过年的电话。2月8日,刘春杨的几位朋友破解了他的电脑,登录了他的游戏账号。电脑记录看似正常:30日凌晨3点半,刘春杨玩过炉石传说,还在bilibili上收藏了一个做科普视频的频道。刘春杨的家人也多次前往他的宿舍,试图找到线索。在书桌的抽屉里,他们找到了一个透明的文件袋,里面装着许多证书、单据:本科毕业证书、交学费的凭证、银行卡刷卡记录、连2009年交话费的收据都还完好无损地躺在里面。文件袋里,还有两张刘春杨2010年、2011年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的证书。刘春惠想起,刘春杨上了研究生以后,没有再问家里要过钱。刘春杨获得的奖学金证书。新京报记者周小琪 摄“硕士每个月有七八百,博士每个月有一两千”,每次跟刘春杨打电话,刘发友都会问他,钱够不够花?刘春杨的回答都是“够”。一次,刘春杨的母亲不放心,还让刘春惠假装问他借钱,要来了他的银行卡,一查,里面还真有两万多的存款。一直以来,家里的经济条件虽然算不上富裕,刘春杨也没为钱发过愁。他是个节俭的孩子,连失踪时穿的那件外套,都是好几年前买的。徐明也记得,以前,刘春杨很少跟他们一帮男孩去外面喝酒、吃烧烤。刘春杨失联后,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他是“被家人逼婚、打骂,才选择了自杀”。刘家人看了,都气愤不已。“到了这个年纪,亲朋好友难免会关心婚恋问题”,杨春玲说,“弟弟说博士毕业后再考虑,我们也尊重他。”刘春杨的堂叔说,每当他们聊到这个话题时,“春杨总是笑一笑,没有任何不耐烦”。对于弟弟的死因,杨春玲说,“原因之一可能是他写不出论文,没法毕业,压力太大。”2月16日,刘家的黄色大门上,贴着一副崭新的对联,横批是“心想事成”。以前,每次过年贴对联,都是刘发友爬上梯子、负责贴,刘春杨在一旁扶着,帮忙递胶带和剪刀。今年除夕,只剩下了刘发友一个人。那天,刘发友独自站在梯子上,拿着对联、胶带和剪刀,想起下落不明的儿子,泪流满面。杨春玲和刘春惠常常盯着门口看,总觉得弟弟似乎会回来,和她们一起到二楼阳台晒太阳、打斗地主。王凯一直以为,刘春杨只是找了个网吧躲了起来。正月初八,王凯从四川老家回来,家里人给他寄了四川特产。往年,他会分一些给刘春杨。然而,一天、两天、十天过去,曾经的儿子、弟弟、室友变成了照片。他们仍不知道,刘春杨为何消失在那片水域,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到底发生了什么。新京报记者 周小琪 顾开贵 实习生吴婕 丨编辑 胡杰 苏晓明 丨校对 王心

斑马线

复旦大学发现“人造分子”批量制备方法研究论文登上《科学》

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改造能力对于科技发展至关重要,例如我们手机现在用到的旗舰处理器,能在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中刻蚀出上百亿个晶体管,来保证计算性能。而如果我们可以掌握对分子结构的改造或创造技术,世界又会怎样?我们能否进一步创造出全新的物质或材料?来自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聂志鸿教授课题组,在纳米 “人造分子” 制备领域取得重大研究突破,他们发明了一种实现纳米粒子之间定向键合的新方式。通俗来讲,研究人员可以在纳米粒子表面设计高分子配体,通过配体的化学计量反应来精准控制粒子与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精确的有方向性的粒子结合,然后构筑形成类似于小分子的粒子团簇,实现 “人造分子” 的过程,这项研究论文发表在《科学》(Science)主刊上,为 “人造分子” 研究开辟了新思路。图|人造分子的概念图(来源:复旦大学)在纳米 “球” 上施工每一份科研成果的背后,都是一份坚守,聂志鸿的科研生涯已有 20 余年。他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2003 年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安立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指导下获得硕士学位;2008 年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在尤金妮亚 · 库马切瓦(Eugenia Kumacheva) 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2008-2010 年,他在哈佛大学乔治 · 怀特塞兹( George M. Whiteside )教授(美国科学院、 工程院、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研究组做 NSERC 博士后研究。2011 年,聂志鸿加入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并于 2017 年获得终身教职,2018 年底回国并全职受聘为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迄今已在 Science、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 等权威国际期刊发表论文 120 余篇。在这篇 “人造分子” 的研究论文中,聂志鸿团队的科研助理易成林博士为第一作者,合作者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尤金妮亚 · 库马切瓦,以及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吕中元等。目前聂志鸿在复旦的课题组主要从事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的复合材料研究。聂志鸿介绍,能够实现 “人造分子” 是科研工作者们梦寐以求的事情,这种概念提出来有近 20 年了,但人造分子是项极其微观的工程,挑战巨大。有多难?他打了个有趣的比方: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有一堆乒乓球,每个球的表面都是一样的,把它们放在一起的接触点是随机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按照特定的序列和结构控制它们之间的结合,那最终只会得到一堆杂乱无章的聚集结果。图|分子结构模型(来源:Virus via Shutterstock)此前,业内的研究做法大多是在纳米粒子上定点修饰有机或生物分子,利用这些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不同纳米粒子结合的调控。这有点像搭积木,比如我们想把几个乒乓球连接起来,组成三角形或者立方体等结构,直观的想法是在球上制造一个接触点或卡槽,在这个接触点刷一点粘合剂或者让卡槽互相契合,形成定向的结合点,就能组装在一起了。“这么做有什么问题呢?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在一个乒乓球上去刷粘合剂或制造卡槽是比较容易的,但想要在几纳米或者几十纳米的‘球’上定点施工,而且想达到高精度并能去大量制备,目前来讲几乎不太可能。”聂志鸿说道。按照这种传统的做法,难以高产率、大规模加工制备纳米“人造分子”,阻碍了进一步系统研究它们的各种物理特性的步骤,而用它们组成真正可用的新材料更是遥遥无期。而聂志鸿课题组的方法,则是直接跳出了这种定点修饰拼装的思维,他们想让这些粒子自发去做这些事情。研究人员在整个粒子的表面都 “涂” 上一层高分子聚合物,类似于长长的“头发”,之后通过聚合物链条的反应设计,让表面的聚合物自己去调节结合方式,由此产生一个精确的定向键合,实现批量制备。精准对接纳米粒子这项研究的细节过程非常复杂,不过对于该领域的小白来讲,了解这几个词汇或许能帮助理解其中奥妙:无机纳米粒子(NPs)、化学计量、胶体分子(CMs)。聂志鸿介绍,无机纳米粒子,是用来构筑纳米人造分子的一个基本功能单元。在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使用的纳米粒子大部分是金属的,比如说金、银;也做过氧化物的,比如说具有磁性的四氧化三铁等纳米粒子研究。不同成分、不同大小或不同形状的纳米粒子,会表现出不一样的光学、磁学或电学性质。而把这些无机纳米粒子按照定向的方式结合起来,就能形成类似于分子的团簇结构,就是一个胶体分子(CMs),通常也被称为“人造分子”。图|携带聚合物的纳米粒子,通过化学计量反应,定向键合成了纳米尺度的“人造分子”(来源:复旦大学)如何调控无机纳米粒子之间的结合效果和结合程度?手段就是通过调控粒子表面那层聚合物的化学反应计量。简单来说,一个粒子表面附着有一种聚合物,然后另外一个粒子表面有另一种聚合物,这两种聚合物之间会通过化学反应,把两个粒子链接在一起,而粒子表面聚合物的链条有几根、有多长,则能影响两个粒子之间的结合效果,其亮点就是,在这项实验中,这些化学反应计量都是可控的。聚合物的链条有多长,其链条上的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造成反应的点位就有所不同,研究人员通过影响两个粒子表面聚合物中可以反应的官能团的数目,进而影响胶体分子形成的过程,通过定量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提出了有效预测该过程的计算公式和理论模型。以后,大家就可以套用这个公式去设计各自想要的“人造分子”。至于让这些聚合物的链条附着在无机纳米粒子上,则是通过配体交换反应的方式来完成。这种聚合物一端的官能团可以跟粒子表面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可以牢固地 “接” 上去,这是这项研究常用到的一种方法。有望推动材料领域变革关于这项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前景,目前还处于进一步探索之中,但据聂志鸿介绍,它起码有两大方向的推动作用。其一,有希望精确设计新型的高性能材料。对纳米级别的粒子与粒子之间的空间相对位置进行调控,如果十分精准,则有利于对其性能进行更系统准确的研究,并可能获得颠覆性的物理特性;其二,对传统的复合材料研究领域有望促成巨大的改进。传统的复合材料里面会有一些特殊的纳米粒子填充,之前都是简单的复合,让粒子分散在其中,但这些粒子的空间分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很难调控的,而通过该技术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调控。实际上,从材料的性能角度看,粒子在复合材料里面的空间排列方式,对材料的性能影响非常大,还有很多材料强烈依赖于复合材料中这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粒子的空间精确排列。例如近年来研究火热的负折射材料、隐形涂层和器件等,实际上都要求内部的功能粒子排列方式要精准,而且相对复杂。“接下来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索,未来空间非常大。至于这项研究将来能达到怎样一个极限,目前还很难预判,因为传统的分子体系非常复杂。我们现在做的 ‘人造分子’,实际上只展示了几种相对简单的分子结构形态,提出一种新的科研思路。”聂志鸿表示。由于此前研究的 “人造分子” 纯度低,制备量也没法做大,对人造分子性质的研究极少,它们组成的材料本身能有什么特性,接下来也需要深入探索。最终材料本身的性质,跟原有纳米粒子以及单个 “人造分子” 的性质是不一样的,这些 “人造分子” 在空间进行排列组合的时候,会产生耦合效应,它们有可能产生 1+1>2 的效果,在未来催生更多新的物质材料。分子结构五花八门乃至有无穷种类,它们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而人造分子技术,则让人类得窥造物主之力,从而设计、创造我们想要的新事物。

老聃之役

北京院士周同惠:刚入华盛顿大学就写出硕博论文,留学后毅然回国

在我国有很多科学家,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然后在国内做出巨大的贡献的。有这样一位中科院院士,就是这样的,但是他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周同惠称自己都是“玩”出来的名堂。1924年11月8日,周同惠于北京市出生,原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和普通孩子不一样,周同惠从小就聪明伶俐,三岁就开始识字。因为不到五岁便入小学一年级读书,因此他总是班里年纪最小、身高最矮的那位。虽然年龄小,但他比别人聪慧、爱动,任何东西都想了解一下。初中的时候虽然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他在学校里最喜欢的科目却是劳动课和化学课。因为两者都需要足够多的动手能力,需要各种各样的生产和试验工具。尤其是在化学课上,他看到实验室里各种各样的化学器材,每一种化学材料都有自己的特性,每一次实验都有让人大开眼界的地方他便觉着这很有趣。多年以后他考大学的时候选择的是化学系,或许便跟初中的经历有关。在那个年代,一部收音机便被人们认为是非常高端的电子产品了,于是这也使得动手能力极强的周同惠对收音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开始他在其他地方看收音机如何制作,后来“玩心”极重的周同惠便开始大胆自己买零件自己组装收音机了。从一圈圈缠线圈,再找东西替代收音机里的真空管,再到最后的组装,每一步都是周同惠“玩”的兴趣驱动着他。高考结束之后,周同惠凭借着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北京大学理学院,而选择的专业恰巧也是初中时最喜欢的科目,化学系。在大学里他依旧玩心十足,毕业论文他选择了《丝瓜茎的分析及纸浆的制备》,原因无他,只是因为这篇论文需要外出采摘丝瓜。于是导师余兰园教授家种的丝瓜藤成为了周同惠的“后花园”, 周同惠时不时便去那里摘丝瓜拿回学校进行试验。或许万事动手研究琢磨是周同惠最喜欢的事情之一了吧。要论“玩”出名气,玩出“成果”,非周同惠莫属。1944年,周同惠以第一名的成绩留校担任助理,可即便已经工作他也绝不“消停”,在空余时间他还翻译了一本半微量定性分析书籍当作大学生素材。1948年,不安于此的周同惠决定留美华盛顿大学,继续攻读化学专业。1949年刚入华盛顿大学他就在实验室试验学习中写出了两篇论文,后来那两篇文章还分别成为了硕士和博士的学术论文,并且还登上了美国的杂志。一时之间,周同惠在美国相关领域的风头一时无二,他们都知道中国有一位活泼的小伙子在化学专业取得了斐然的成就。1949年和1950年美国的自然科学荣誉协会和化学荣誉学会纷纷向周同惠抛去了橄榄枝。1955年7月,周同惠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两年后,周同惠在药物研究所工作,直至退休。经过近两年的奋斗,周同惠主持领导的中国第一个兴奋剂检测中心建成,填补了中国违禁药物检测工作的空白。这项工作也获得了国家体委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1年周同惠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20年2月23日周同惠在北京友谊医院病逝,享年95岁。周同惠老先生为国家医疗事业做出了突出事业,但他两袖清风、淡泊名利的性格是他不被大众所熟知。

弟子记之

震惊!天大研究生实名举报导师多年学术造假,举报信长达123页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1951年经国家院系调整定名为天津大学,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确定的16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 类高校。而天大最强的专业非化学工程与工艺莫属,是天大的招牌学科,在全国排名也是名列前茅,常年在全国排名第一,实力和前景非常强悍,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就专业而言,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就业前景非常广,前途发展也是相当乐观,毕业不愁就业。而就是这所百年名校的王牌专业,日前却爆出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源自一名天津大学曾经的研究生的实名举报。他叫吕翔,是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从一所普通高校考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曾经带着喜悦、带着梦想进入了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张裕卿的实验室,但没想到却在读研后发现,张裕卿带头在科研和论文上造假,而且持续多年,甚至还将学生论文给在河北工业大学读研的女儿造假。整个举报信长达123页纸,非常详细地罗列了张裕卿如何带领学生多年来一起学术造假,并列举了多篇论文实例。包括了7个部分,主要有简介、张裕卿和其女张丝萌论文造假、张裕卿教授学生的硕士毕业论文造假、“在关于我的论文写作中,张裕卿如何指导造假”、“简要介绍张裕卿发表的学术论文造假现象”、张裕卿如何一稿多投(互相抄袭)、结论。举报者称,张裕卿实验室从实验到表征都为编造,并用“这种造数据造图的方法”发表了多篇论文;在天津市某项科研项目的中期考核时,张裕卿“不仅使用造假的实验记录,造假的实验数据,还用和这个项目无关的文章来骗考核人”。举报者还称,张裕卿多次把其研究生的实验成果、论文内容等稍作修改,署上其女儿的名字发表。上述举报材料发布后立刻引发热议。天津大学的反应也相当迅速,于11月19日对外发布声明,表示因收到实名举报,学院成立了专门调查组,经初步调查核实,张裕卿教授存在学术行为不端事实,目前学校已经与张裕卿解除聘用合同,其它问题将进一步调查核实。读完吕翔整个举报信,实在让人感觉非常震惊。天津大学作为一所国内著名的985百年老校,而且化工专业全国第一,却出了张裕卿这样一位造假大师,而且还是明目张胆的造假,带着学生一起造假,真的是不可思议,天大“严谨治学”的校风对于这些败类来说真的啥也不是。由此,小编想到了为何那么多优秀的人才出走他国,以后一去不复返,除了外在条件的诱惑,我想更重要的是莫过于国内的学术环境。而之前大连理工大学化工院上吊自杀的同学死前留下遗言: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次又一次的按照标准做实验,但永远得不到文献里那样完美的数据。”对于百年985老校天大的学术造假行为,你有何看法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