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双非硕士和985本科,谁的“含金量”更高?高管告诉你答案阿罗哈

双非硕士和985本科,谁的“含金量”更高?高管告诉你答案

当今社会正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对学历更加重视。本科已经不再是高三考生的追求,有很多的学生梦想自己将来能在一所“985”大学就读。那么究竟985大学考哪里那么好呢?毕竟985高校是很多的,大部分学生只能上一所普普通通的本科院校。对于这些大部分的学生来讲,普通的本科学历已经不能让这些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所以,大量的学生选择通过继续考研,来提高自己的学术含量。当今双非硕士与985本科生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1、在读完硕士学位之后,找工作同样很难最近两年,“考研热”愈演愈热烈。很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都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尤其是那些些二三本院校的学生们,首先是那些二三本院校基本没有保底的名额,就算有,也存在一定的专业限制,而且数量少之又少。所以,二本、三本的学生如果要想提高学历,只能通过考研,这也使得考研生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像一些好的院校,例如985、211、双一流的那些大学,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对这些学生来说,就只能选择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继续读研。我终于考上研究生了。这次一定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但是这些学生却受到了现实的沉重的一击。有不少的公司的HR表示,相对于研究生学历,他们对学生的第一学历更加重视,这说的也就是本科院校。与此相反的是,一些985的本科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更加吃香,很多都被直接签约了一毕业就进入“大企业”工作,这让不少双非硕士觉得很不公平。2、985的本科生更加备受欢迎双非硕士生和985本科生两者谁的学历“含金量”更高?HR很现实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一位资深HR给了我们解答。他告诉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说,985本科学历是要比“双非”硕士学历高的。这可不是因为“歧视”,而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之后才给出的答案。高考对于学生的难度和竞争,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了解了。每一个能考上985院校的学生都是学生中的领头羊,实力自然不容小觑。可是一些双非院校的研究生考试就相对难度更低。首先,它的竞争压力是不算太高的。二是其考试难度是受限的。很多学生通过考试仅仅就复习了一年。985高校毕业生是具有,更强的科研实力的,对于一部分行业来说,他们对应聘者的科研实力都是具有一定要求的,985本科毕业生在这方面可能 就优势更大了。毕竟,985高校所具有的科研实力和教学水平是很多的普通大学无法比较的。最后,985高校更加受到社会的认可。虽然双非学历更高一点,但是在很多人看来,双非硕士是没有985本科吃香的。像那些一些较早的985本科毕业生,他们的学术含金量以及社会认可度都比现在的双非硕士高。“双非”硕士也不是无法找到工作所以,也不必因双非硕士而气馁。学生在考研究生学位的时候就应该清楚,双非硕士在就业市场上可能相对来说不那么受欢迎,但是完全没必要失望。因为,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一些双非硕士还是具有优势的。第一类是就读于双非“王牌专业”的学生。就像五个手指有的长有的短,任何学校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王牌专业”。如果你学习的是自己学校的王牌专业的话,就不用再为找工作而头大了。这些大学的王牌专业在社会上还是具有一定认可度的。第二类就是个人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在表面上看,企业对学历更加看重,但实际上更看重的还是学生除了学历之外,那些背后的能力。如果学生的个人能力非常棒,那么企业就没有理由不录用你,这样做才是正确的办法。在攻读硕士学位的时候,应该对自己的能力加以提高。需要对报考大学多加注意报考的大学同样是对我们想考研的同学们的一个提醒。如果你的本科不是985、211这样实力强劲的学校,那也一定要努力优先选择更好的大学。最好的选择是985或211等双一流的大学,以免对将来的就业造成影响。如果学生认为自己的实力一般,也可以退一步去选择普通高校,但含金量高的专业一定要优先考虑。学生可以根据专业对院校进行选择,选择那些专业水平好一点的院校。同时,他们也要想到研究生在所在院校的就业机率,还要考虑未来的就业方向。综合这些事,多加考虑后,再作最后的决定。考研不是一件小事。这不仅仅是一个进入一个什么学校的问题。还对学生今后的就业造成影响。我们决不能仅仅图省事。如果我们真这样做,毕业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就业变得“麻烦”了。总结: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学习更加重视,而学习的好坏自然就是通过学历来说明,学历的好坏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就业,不管你是什么考生,这都是一定要注意的一点。为了学历,如果你还没有上大学就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985,如果你对你的学习不够自信,也一定要选择一个实力强劲的大学,然后选择这所学校的王牌专业,这才是学生对与未来发展的正确选择。

莫若以明

职场万象/985/211重压之下,被嫌弃的双非硕士

九张面孔,被缩进电脑屏幕上呈一列排开的小格子里,陆可姝穿一件条纹衬衫,梳着马尾,出现在最右侧的格子里。每个人都精心打扮过,白衬衣干净熨贴,头发抹着发蜡,一丝不乱地向后梳,或者用小发卡别住碎发。大家调整着前方摄像头的距离,挺直腰背,注视屏幕。14:00,正式开始。“我是高洋,本科和硕士都在北京林业大学,专业是企业管理。”左上角格子里的一个男生开始自我介绍。第二个格子里的人调整了坐姿,小臂上下叠着,放在桌上,“我是吴润铭,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在银行和证券公司都实习过。”“我在湖南大学读研究生,在投行实习时做过尽职调查报告”,“我本科在广东,研究生在英国,今年毕业”一名女生用英文说出学校名字,“我在四川大学读企业管理硕士”、“在加拿大学金融”……3 个 985,2 个 211,3 个留学生,陆可姝在心里默默地数着。“我是陆可姝,硕士在北京工商大学读经济,”轮到自己,陆可姝飞快地说出学校名称,紧接着小声补了一句:“我是一个积极、向上,爱旅游的人。”屏幕里似乎有人抿着嘴,她觉得是在笑她,“要是他们刚刚网速变差就好了,”她心想,这样就没人能听出她的窘迫。群面正式环节。九个候选人要围绕一个酒店餐厅收入亏损情况展开讨论。央财的男生先就题目内容进行了要点梳理---这像是一个领导者的身份。英国留学生在他说话的空隙插入,“我来记录。”川大的女生马上接着说,“那我来计时吧。”这是一次无领导小组面试。十月底,陆可姝收到一个群面通知,是很早之前投递的华润置地集团的运营统筹岗位。网上经验帖里写,想在无领导小组面试中脱颖而出,需要第一时间抢占一个角色:存在感较强的是领导者,工作简单又必不可少的角色是计时者,还会需要一个能快速思考的记录者,其他人的代号是,其他成员。从概率上来判断,能让在一旁观察的考官记住、通过这轮面试的是有角色的人。陆可姝原本想做计时者,既有存在感,又很简单。不过她没能成功。“可以从服务和管理这个框架入手,对外的服务没有到位,比如餐厅菜品把握,对内的管理也有疏忽。”抢到领导者角色的央财男生,抛出观点。“我觉得是领导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不到位,造成了信息错位。”企业管理专业的女生用了个专业名词。陆可姝默默点头,她不知道这个词,感觉对方比自己厉害。在整个十五分钟的讨论里,她只说了“嗯”、“没错”、“我也这样认为”。“肯定没戏。”合上电脑后,靠在椅背上,陆可姝望着天花板发呆,十月就要过去,秋招没有实质性进展,每一次竞争中,学历垫底的总是她,唯一收到的一场群面,似乎从报出学校名字的那一刻就被淘汰了。“北京是985、211的,我们双非没机会。”陆可姝口中所说的“双非”,是网络上对于非985、非211院校的简称。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为了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先后实施了“985”以及“211”工程大学的建设项目,共有112所大学在名单之上。2016年6月,教育部宣布这两个工程的规范性文件失效,并不断强调企业招聘时不准设置“985”、“211”门槛。但实施了十多年之后,“985”、“211”这两组数字在人们的意识里已经代表着中国最重点的大学,无论事业单位选拔、公务员招考,以及企业前期简历筛选,都在向这两个标签倾斜。在“名校毕业生更可能是优质人才”的大众印象之下,“双非”硕士生成为一个沉默而形象黯淡的群体。网络上浮现的也多是“小镇做题家”“废柴联盟”的自我嘲讽。一方面,他们是拥有硕士学历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双非”这个标签又给他们的未来盖上了一块玻璃天花板,看起来光明,触及却难。秋招“你知道吗?当985、211(毕业生)为面试结果而焦虑的时候,我们还巴巴地跟在HR后面,赶完这家赶下家,只是为了自己的简历别被遗落在哪个犄角旮旯了。”陆可姝说起招聘会的残酷时,脸上带着笑,一副无奈又装作轻松的样子。2020年,秋招笔试几次因为难度问题冲上热搜, “三层矩阵”、“粒子的静态能源公式”、“不定积分”、“洛朗级数展示”,参加中国银行笔试的毕业生称,感觉自己参加了一次低配版的《最强大脑》。腾讯笔试则让毕业生们形容自己“宛如智障”、“第一道题就脱发”。客观题限时一个小时40道题,包括数据分析、图表分析、逻辑分析,然后是30分钟主观题,根据岗位不同、内容不同,比如,运营岗要求回答“微信小程序电商已经打通,谈一谈小程序电商相比于天猫京东淘宝有什么差异化特点?”看这些新闻的时候,陆可姝一直在想,是很难,但好歹有人还得到了这样被“虐打”的机会。这一届秋招季,也被媒体称为“最难秋招季”。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综合影响下,企业用人需求与求职人数都受到了影响。《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中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各大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需求人数减少了16.77%,具体说从1486万人降到了1237万人,但,求职申请人数却增加了69.82°%,从528万人增长到了896万人。在整个秋招季,她一共投递了 141 份简历,参加线上直播宣讲会4场,线下宣讲会6场,双选会3场。而那次群面,是她得到的唯一一次反馈。“疫情闹的很多线下宣讲会都没法去,学校管得太严了。”陆可姝很遗憾没机会去参加更多宣讲会。每年秋天校园招聘季,会有很多企业来办宣讲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宣讲会是陆可姝这样的“双非”们可以避开网络筛选,直接面对企业HR的机会。陆可姝早就做好了跟着企业行程单、每个学校的宣讲会都跑一趟的心理准备。结果许多线下宣讲会改成了线上直播,听起来更便利了,拿着手机在哪都能参加。但没有了线下的投递简历环节,宣讲会于她其实就没有了参加的必要。陆可姝坐在电脑前,点开直播链接,左下角不停弹出问题,“请问市场岗位今年招几个人?”、“多久会有面试消息?”,屏幕里出现网申链接,她看了几分钟,下线了。一些公司有内推通道,内推给人的感觉像是“正大光明地找关系”——有些经验帖里说,用内推码可以越过机刷简历关,直接进面试。但陆可姝的熟人关系不多,她问少数一两个在外企的学长学姐,对方婉拒了,说内推其实也没有保证。一些公众号里也会有内推的信息,当然不是无条件的。她需要先在官网完成网申,再按照要求,把公号的这篇推文无分组地转发到朋友圈,或者发到三百人以上的微信群里,最后再凭借截图来领取“内推码”。一般情况下,陆可姝会把这样的文章转发到家人或者同学群里,碰到粉丝或者阅读数比较少的公众号发内推消息时,干脆切换微信小号来发朋友圈、截图。她不想让更多在求职的人看到这个消息,这意味着给自己增加了竞争对手。网申邮件的正文,她总是以对这家公司的赞赏开头,“一直很喜欢公司开放的企业文化……”她知道这些公众号提供的内推码其实没什么效果,更像是一种自我安慰---可以把邮件发送成功“咻”的一声,想象成简历快速铺展在一位HR的面前。陆可姝记得,两年前,她刚刚研究生入学,迎接新生的学姐陈栗站在黑板前,一手撑着讲台,另一只手的食指反复敲打着桌面,“如果你们毕业之后想在北京混好点,就得立马确认方向,没有时间留给你们尝试不同领域。最好是在一个方向上做三份实习!才有机会和别人竞争。”学姐表情严肃地盯着新生们说。那时陆可姝觉得陈栗太夸张,刚入学,就要考虑就业吗?更何况,硕士研究生还会比本科毕业生差吗?一张纸陈栗并不是危言耸听。陈栗本科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一所211大学。不幸的是,考研失利,她被调剂到了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时,陈栗一个班二十五人,只有五个人选择工作,其余的人都继续读研究生。在当时的就业市场中,已经较少人敢用本科的学历上场拼杀。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报告统计,2015年,学生平均投递25.71个简历,能获得10.97 个左右的面试机会。而到了2019年,学生平均要投递36个简历,才能获得13个左右的面试机会。今年六月,陈栗从学校毕业,进入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做管培生。她说,“只是在支行工作”,“进不了北京分行,学历不够,没得选。”她的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的本科同学,去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北京的总行。银行体系里,分为总行、地方分行、区域支行,这些层级代表了工作地点与城中心的距离、日后是奔走营销还是坐办公室。陈栗不觉得自己比同学差,说到这儿,她有点生气,声音一下子大起来。本科成绩、在校表现,获奖荣誉、证书,她一条条对比梳理,都处于上游,唯独考研失利。陈栗说,自己很清楚选择接受调剂那一刻,就意味着就业竞争时的压力更大。研究生刚开学,她去参加公众号“金融小伙伴”的线下免费修改简历活动。二三十个学生围成一圈,主持人拿着他们的简历,一张张翻看,拿起一份来遮住名字和照片,“这就是 HR 喜欢的简历,实习经验丰富,实习内容也有专业的项目……”那页简历密密麻麻,陈栗凑近了看,只能看清加粗的公司名,是两家证券公司。主持人又挑选出一张,折了一节,学校信息也隐去,指着实习栏的那一行字——银行,业务经理助理实习生。陈栗瞄了一眼,是自己的,旁边的同学往前挤着看,被当成反面教材拎了出来,她感觉很羞愧,慢慢地,退到最外圈。回到宿舍,她去问在互联网工作的本科同学工资有多少,再对比本校研究生上一届毕业的学长学姐的薪资,前者比后者的收入还高一倍,再想到那场活动,她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第一个学期过去,寒假,她跟学校的校外导师申请事务所实习,一起去外地勘察项目;研一快结束时,她每天查找公众号、微博的实习生招聘信息,盯着基金和证券公司投,“少说投了三四十家。”考上人大硕士的本科同学很快收到了几个实习面试通知。她没有,就更广泛地投,哪怕过期的实习生招聘信息,也把简历发过去,在邮件正文里强调,自己时间多,不求留用。暑假,她进入一个私募公司的投资银行部,秋招时,部门领导告诉她今年没有招人的计划,她就又找了一份实习,两份工作穿插着来,周一、周二、周三去私募公司,周四、周五去证券公司。“别人一般是两段实习经历,我是双倍。”按照当初简历修改活动给出的经验,陈栗后来的简历,在实习经历写了四段,获奖荣誉一堆,是全班最丰富的,一页纸,五号字,只留了一个小拇指指甲盖大小的页边距,满满当当。然而,从去年秋招开始到今年四月,春招结束,她没有收到满意的offer。基金、证券、国企,这些公司的简历关直接把她拒之门外。对比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同学当年收到的面试通知,她说,“双非硕士真的就是一张纸。最终,陈栗选择了现在的城市商业银行做管培生。她不想让以前的同学、老师知道自己的现状,被问起去处,就支吾着找个话题岔开,每一次发朋友圈,也会小心地进行分组发布。上个星期三中午,陈栗接到 Hr 电话,最近多出了户口名额,需要去填资料申请。按照之前的惯例,户口流程是一年左右,这个时间她可以接受。可到下午去填资料 ,时间那一栏里显示的是三年,她犹豫了。“你一个双非毕业的学生,落户北京的机会摆在面前,”HR盯着陈栗,手指着材料右下方的签名处,敲了敲说,“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户口的吸引力很大,可是三年的时间她拿不准了。她给自己的计划是一年后去英国,再读个硕士,目标院校是英国 G5 ——包括剑桥、牛津在内的五所超级精英大学。她想等再次回到招聘现场时,自己得是名校生,还是双硕士,“这是最稳妥的路线。”双非沉默者11月1日,抖音博主“伍萌同学”发了一条关于双非找工作的视频,一夜收获了5.1万点赞和2.2万转发。视频中,伍萌同学带着口罩,披散着头发,边走边对着镜头诉说自己的求职经历,“又是感觉到学历重要的一天。”正在广西民族大学读研的张窗,高考结束的那天就承受到双非的压力。他的成绩刚刚踩一本线,仅可以选择一个好一点的二本校。做医生的父亲、做生意的母亲都不满意,“你这个二本学历不行,考个研晋升一下,得是985、211”,“向你哥学习,去好学校深造一下。”张窗记得自己上初中的时候,哥哥本科是在武汉一所985高校下属的三本学院,寒暑假回家,上初中的张窗问他学校生活是怎样的?他连学校的名字也不提。那时候,哥哥很沉默,家里发生的事情一般都不发表意见。直到考上本校的研究生,他开始邀请家人去湖北玩耍,带他们游览学校,回家也总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张窗传授经验。后来,去北京找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的哥哥吃饭,他指着图书馆炫耀,“我们图书馆的藏书量是全国第一,这才是好学校。”实际上,高校藏书量第一名是北京大学。张窗也想复制哥哥的路径,从二本大学考研逆袭进入985。他的研究生第一志愿是华南理工大学,专业是法律。结果以一名之差,被调剂至广西民族大学。张窗记得,打电话给招生办确认复试名单的时候,妈妈直接说“去二战吧。”他攥着手机不说话。“二战吗?”整整一年的重复生活,靠着肌肉记忆做过的很多遍的习题。“我觉得没有那么大的勇气了。”本科班上只有两个人考上了研究生,张窗是其中的一个,不过他知道,不会有学弟学妹打听自己的联系方式来咨询。他也不愿意和本科同学们联系。大四的暑假,许多备考二战的同学在学校附近租个小单间,像以前在宿舍一样,每天去图书馆自习十几个小时。放弃二战的他,有时候觉得自己像是个逃兵。高中同学的聚会,他也很少出现,从广西考到天津,最后又回到了广西,没什么可说的。哥哥暑假回来和他一块吃饭,吃到一半,调侃他,“你之后就呆在广西了吧。”张窗讪讪地笑。985、211的符号总是在眼前晃。手机里弹出一个消息,“985、211 毕业生就业困难”,但他点开微博、知乎,用 140 字发表漂亮言论的人、回答出能获得大量认同的用户,好像都是名校毕业,研究生或者硕士。而双非们,聚在一起,也老是在咀嚼共同的迷茫:“我就是一个废柴了”,“后浪,我不配”。张窗在被外界否定自己身份的同时,又会以同样的标准判断自己的学校。他曾在网上查学校排名,152,比本科学校排名还靠后。他还在纸上写等式,计算两者差值,“非但没有逆袭,反而来了个更‘差’的学校。”学校与广西大学在同一条地铁线上。回学校时,地铁报广播报站,“广西大学”到了,他的反应是,这是一所 211。哥哥打来电话,他看到手机上的名字,条件反射地想到哥哥去名校读研,逆转了本科三本的局面。选课时,他去学校官网查老师的背景信息,也对老师们进行区别划分。先看博士是否毕业于985,再看硕士和本科。看到他的导师本硕都在211学校,博士在广西这所学校读的,他会替老师感到憋屈,同时,也感慨起自己的未来。他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读博,博士有两条路线,申请审核和考试,前者意味着材料的繁杂,后者在于考试准备,但最后绕不过的是导师的接收。对于双非硕士生的身份,张窗没有把握能找到愿意带他的导师,同学之间的讨论总是在自嘲,“哪个老师愿意带双非硕士生嘛?”有一次,一位某所北京 985 学校的退休教授来学校办讲座,“大家,一定要考博啊,”他说着博士可以拥有的学术资源、毕业前景,“不过,你们这种学校的学生我是不会要的。”老教授不紧不慢说完,下面80 名学生都不作声了。学历,能力?9月,豆瓣里建立了“双非硕士讨论人生组”,现在已有6000余人,这个小组成了许多双非硕士生们寻找鼓励的角落。无论表达焦虑、吐槽、学术交流,都会有人在底下留言“加油”。小组简介写着,“985、211学校就那么几所/所有人都在讨论985、211的人生生活/双非本科都在忙着逆袭985、211/双非硕士好像是消失在互联网上的一个群体/我们在干嘛 我们该做什么 我们何去何从。”当陆可姝刷不到新邮件通知时,她就会来小组刷帖子,在这里,她可以感受到不是一个人的失败。有时候,她会发现像是自己发的贴子:没有收到任何 offer,面试通知也没有几个,去过的两个也只有她一个双非,其余都是央财上财,发帖的人形容自己像是简历筛漏的,“这不是跟我一样嘛。最近,大家在讨论热播的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张窗、陆可姝不约而同地对实习生丁辉表示好感,他的学历是 8 位实习生的最末端——本科就读常熟理工学院,一个二本院校,硕士考到了华东政法大学,属于法律系统认可的“五院四系”,但也不是985、211。面试时,史欣悦律师直接评价:“像你这样的简历,在初选的时候就会被筛掉,根本没有进入到面试的机会。”节目第二期有场辩论赛,八人分成两组。自由辩论环节中,丁辉所在的员工代理方稍显弱势,小组四人沉默,低头翻材料,丁辉推推眼镜,站了起来,“首先,她是不属于无故旷工行为……”,他流利地背出法条,由浅入深进行逻辑论证,一条条驳倒对方的论据。这个小组赢得了这场辩论赛的胜利。陆可姝一直在追这个节目,丁辉给了她一个印证,学历与能力是两回事,“特别想看丁辉吊打这群精英们!” 不过,最佳辩手最终给了同组一位海外留学生。陆可姝为丁辉不平,“和许多人一样,再努力都无法超越那些学历,早就输了。”11 月 3 日,陆可姝又收到一封邮件,“现邀请您参加初面……”这是她秋招以来,收到的第一个真实的“面对面”面试。面试地点长沙,距离北京1483公里。湖南是她的家乡。秋招无望后,她听从了妈妈和男友的劝说,“回来试试吧,这儿也有好单位。”列车到达长沙南。南方城市湿润,陆可姝把口罩摘掉,深呼吸一口,空气里的水分爬进鼻腔,不再感觉干得刺痛。去年第一次在北京过冬天,早上醒来桌上的水杯干了,皮肤表面用手指划一下就有一道白色的皮屑,呼吸时的感觉像是空气在鼻子里冲撞,不舒畅。但那时她还是想毕业留在北京生活一段时间。她去北京工作的朋友家里玩,两层楼的 Loft,一整面墙的落地窗,躺在沙发上,猫在她身上踩来踩去,远处还在继续盖小区高楼,她当时想,等自己毕业时是不是就可以租在那儿。陆可姝在湖南湘潭出生、长大,本科时在长沙一所三本院校读财管专业。“留在长沙”是那时同学里最有出息的目标了。后来,她通过英语六级、在北京读研、获得硕士学历......如今,再回到长沙。第二天就要去北辰三角洲的一家银行面试了。她从衣柜最下面翻出一件白衬衫,抖了抖,衣服挤在一起,袖口被褶皱分成了三节,站在镜子前,这衬衫让她看起来像是某位工作了一整天的教导主任,疲惫、严肃。她又翻出一件挂着的条纹衬衫和一条西装裤,这个脸上总是带着笑的清瘦女孩,对着镜子歪了歪头,这回有点满意了。(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体泽则冯

这4所“双非”大学保研率超过部分985、211高校,值得关注!

随着高考报名工作的启动,高考距离考生越来越近。高考之后报志愿,我们选择学校的重要参照标准之一,就是学校的标签。很多人觉得211不如985,普通省属高校又不如211。在本科毕业不急于毕业的同学都会选择深造(考研),提到深造,我们不可忽略的一个数据就是保研率,毕竟保研的难度远低于考研,本科在保研率高的大学就读,就有更高的几率保研成功。很多人觉得211的保研率一定不如985,"双非大学"保研率一定低于211。但这并非绝对的事情,也有一些双非大学的保研率力压985、211大学呢。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4所“双非大学”在保研率上就比一部分985、211高校高。一、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在2018年的保研率就高达18.82%,今年保研率更是上升到24.9%。这样高的保研率已经直追好几所国内985高校了(复旦大学33.8%,中国人民大学32.6%。同济大学31.6%),也超越了一批985高校(厦门大学23.2%,南开大学22.9%,四川大学22.3%,兰州大学22.1%)。截至2020年4月,上海科技大学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生物学 可独立招收、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一级学科: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截至2020年10月,学校已选聘535位教授(特聘教授259位,常任教授到位264位,教学教授12位),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3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1位、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8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3位。如果你对基础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并有考研深造的想法,上海科技大学也许适合你。二、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的保研率是23.1%,与985湖南大学的保研率持平。走过一些弯路之后,近些年的南方科技大学正处在爆发阶段。中科院的师资力量,深圳市的经济支持,导师制的培养方式,综合评价的招生方式,都为它增色不少。截至2019年10月,学校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材料与化工截至2020年5月,南方科技大学已签约引进教师981人,包括院士45人(签约引进与自主培养全职院士20人),国际会士35人, 教育部特聘专家28人,“国家特支计划”专家1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教学科研系列教师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师资队伍中高层次人才占比超过40%。三、南京医科大学在今年的保研率排行榜上,南京医科大学的保研率是14.6%,略高于211安徽大学的13.8%和东华大学的13.7%。低于河北工业大学的14.8%。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医学技术、护理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3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工程、人文医学、健康政策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截至2019年7月,学校校本部有在职教职工1800多人,其中学校编制专任教师945人。有教授218人、副教授280人,有博士生导师752人、硕士生导师2312人。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1名,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苏特聘教授3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并聘请了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全国多数实力超强的、独立办学的医科院校都在2000年左右合并进入了综合类大学。目前仅存的独立医学院中,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都是实力较强的。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在全国排名第一,很多人支持它入选第二次双一流评选。如果你对医学类专业有浓厚兴趣,可以考虑报考南京医科大学。四、湘潭大学湘潭大学的保研率是10.7%,略高于21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10.5%。湘潭大学为人所熟知,一是因为伟人的叮嘱:要办好湘潭大学;二是因为它超高的司法考试通过率和浓厚的学风。据2019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1488人,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75%;有留学经历的教师达25%,2018年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排名全国第80位。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1人、英国物理学会会士1人、“万人计划”人选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国家杰青、优青基金获得者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全国模范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国家教学名师4人,冯康科学计算奖获得者2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1人,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1人,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创新团队3个,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7个,湖南省自科基金创新研究群体4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2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1人等。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截至2020年6月,学校共有85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学科专业(3个):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国共产党历史、工程力学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19个):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自动化、行政管理、英语、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中国共产党历史、档案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经济学、法学、行政管理、材料物理、化学、旅游管理、中国共产党历史、英语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如果你对数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等专业有浓厚的兴趣,不妨考虑报考湘潭大学。对于以上4所大学,你有什么不同看法,欢迎留言交流

画中人

化学类研究生,到底要不要读博,看完这篇你就明白了

硕士研究生只是初步了解了科研是怎么一回事,要想真正搞科研,在科研领域有所建树的话,还得是博士。尤其是化学类研究生,一方面导师都希望自己的研究生可以再接着读博,这样好带一些,课题也可以再深度的挖掘,另一方面自己也感觉硕士毕业后的工资并不高。而且说实话,在985院校中,化学类研究生读博的人数将近50%,更有的人工作一年后又重新选择了读博。相信很多化学类专业的硕士在研二的时候或者毕业的时候,都有过犹豫要不要读博,读博到底好不好。首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选择读博呢,我们从化学专业毕业从事的行业来看,有的学生毕业后当了老师,这也是个不错的行业,但是必须得有教师资格证;其余大部分学生进了和医药有关的行业或者化工类行业,进入这些行业也是从事研发类的工作,工作性质也是做实验。从这个方面来讲,除了当老师外,工作也基本都是做实验,读博也是做实验,而且博士4年后又有更高的文凭,那选择读博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最主要的是博士毕业后,有机会进入高校当老师,这时候的社会地位、社会声望就有了显著的提高,即使不去高校,到企业中,工资水平也会比硕士直接翻倍,岗位晋升也会优先,快很多。用4年的时间做铺垫,换自己更好的未来,何乐而不为呢?以上所说的也就是读博的好处,那么读博有什么坏处呢?为什么还会有人纠结不读博呢。这主要是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钱的事情,毕竟硕士毕业年龄也不小了,同龄人都已经买房买车,结婚生子,而博士还在继续上学,还没有正式工资,只能勉强养活自己,再加上如果家庭条件不好,希望你早早工作养活家人,那么继续读博就不太合适了。另一方面就要考虑到博士好不好毕业的问题。考博容易,读博难,毕业更难。学校对博士毕业的要求与硕士是天壤之别,而且一旦读博,就基本意味着这是你今后从事的事业,只有发好的论文文章才会有更好的工作,所以读博的压力也是异常的大。导师也会对博士的要求高,做实验,看文献,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审稿等等都是博士必干的事情,碰上脾气不好的导师,还得忍受着导师的责骂。如果你对所做的课题不感兴趣,没有自己的想法,不能独立地想出课题,心态也不是很好的话,建议不要读博,读博所承受的压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总之,读博好不好,各有优势吧,主要是根据个人的情况,如果选择读博,就要在心态上做好充足的准备,并且沉下心来,专心搞科研,用博士几年时间堵自己更好的未来。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博,不读博直接工作,也会干出属于自己的一份业绩。

冼星海

“抱歉,本科‘双非’,硕士清北也没用”,第一学历有这么重要?

文/米奇妈妈说教育根据最近的研究生报考情况数据统计,研究生的报考人数已经高达422万人,和上一次的研究生考试的报考人数增长的将近81万人,这个数据表明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价值。只有经历过研究生考试的学生才能明白,考试前一年的时光,有多么的难熬,无数考研的学生都是为了这两天的考试奋战依旧,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努力,找到更好的出路,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但是一个北京大学博士的遭遇,却打破了很多考研生的理想。“对不起,本科‘双非’,硕士清北也没用”,现实又扎心还记得曾经电视上有一档求职类的综艺节目,就记录了一个北大博士求职被拒的场景,当时在场的有很多知名企业的老板和CEO,而当当原CEO李国庆就直言:不好意思,对于刚毕业的学生,当当公司只看重应聘者的第一学历,这位选手的第一学历只是一个“双非”院校,即便是北大的博士,我们也只能说抱歉。现在连北大博士的学位都不能满足本科学历上的不足了吗,看见这样的画面,相信很多正在考研的学生或是在读研究生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而现实总是扎心而残酷的,根据数据统计:在研究生当中,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的简历回复率要比双非院校毕业生高出41% 。第一学历不够就被一棍子打死?何止就业不公平而在现在这个年代,何止是在找工作的时候会看重学历,即便是在婚姻当中,仍有一大批的的人会看重学历因素,曾就有“985相亲局”在网络上备受争议,很多年轻人都在明码标价想找到和自己履历势均力敌的对象,在这样的现状下,一张重点大学的毕业证似乎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钥匙。但是在国内的教育情况中,能考上重点大学的考生毕竟是少数,尤其是在河南、河北这样的高考大省,想要考上重点大学更是难上加难,可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优秀的人才,突破了学历的限制,进入了优秀的企业,例如天才少年张霁成,虽然出身不好但是仍能在华为这样的大企业中年薪百万,而能够有这样成就的人却是在极少数。企业重视本科第一学历也不无道理1. 高考本质更加公平其实我国的选拔制度上,可以说任何选拔的公平性都比不上高考,大家都是在比拼从前12年内的学习质量,同样的学习时间,同样的生活经历,同样的一场考试,给全国上下所有的学生一场公平的较量,而考研却存在着推免机会甚至是保研机会,方式更加多种多样,但公平性却有所下降。2. 更容易找到优秀的人才一般越优秀的公司越注重效率,所以HR在招聘时更愿意在高质量人才中扎堆,在这样的情况下,HR就是在人才中筛选精英,为公司省下了更多的时间成本和精力,而在考查学生的第一学历时,公司往往能够招到更优秀的人才,也是一种更有效率的方式,所以在这个大规模考研的社会当中,企业更愿意考察学生的第一学历。3. 研究生贬值,重点本科更吃香研究生的人数是在近些年才得到质的飞跃,从1949年仅有629人,到最近一次突破400万大关,导致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位居世界前列的研究生教育国家,而研究生大面积的出现,导致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下降,于是关于学生第一学历的标准,提高也成为了必然趋势。毕竟无论在人数还是含金量上,重点本科学历会更稀有,人才质量也会更加集中,所以在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在就业时,就会更加吃香。想要找到更好的工作,学生更应看重这几点1. 提升自身综合价值这对于绝大多数的考研生来说,自己第一学历已成定局,没有办法再做出改变,所以学生更应从其他方面进行努力,如果担心研究生的学历并不能你自己解决所有问题,那么就更应该重视自己综合能力的提升,其中专业能力,职业技能和学习能力都是在职场中非常重要的,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工作当中,让优秀的企业看到自己的闪光点。2. 就业中情商更关键在现在这个社会,学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在工作当中,学历虽然非常重要,但是人际交往也是发展的重要层面,能够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所以在提升自己的同时,更注意自己的情商提升,让自己在发展的同时有更多的深造机会。今日话题:对于这样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发表你的观点。若是喜欢我的文章记得分享收藏,关注我哦!#教育分享官#想要关注更多教育资讯,敬请关注@米奇妈妈说教育

阿诗玛

他浙大硕士毕业,26岁重新参加高考考入双非大学:终于等到这一天

2020高考已经只剩下不到2个月的时间了,相信所有的学子现在都处在最后一搏的冲刺阶段。高考在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人生之路的分水岭。不过,在这条路上,也有一些人的选择,让众人充满感佩。人生之路的选择其实是一个取舍的过程,每一步都需要自己独立去完成,任何一项选择,需要自己去承担所有的后果。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青年名叫张韫喆,他在高考后的求学经历与选择,就让不少人不解---在已经有了南京工业大学4年的本科和浙江大学两年半的研究生经历之后,张韫喆选择了重新重新高考从头再来,最终考入山东中医药大学。从中国顶尖的985高校的毕业生,一跃成为非211大学的一名普通本科生,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也许是:是不是疯了?甚至亲朋好友发出这样不解的声音:“一个浙大硕士,找份好工作完全没有问题,非要折腾去重新参加高考,这不是疯子吗?”而对于张韫喆而言,中医一直是他无法割舍的梦,为人一世,总要追求自己的兴趣。张韫喆自幼就体弱多病,小时候医院就成为除了家之外,他最熟悉的地方。因为,疾病的原因,他也对医生有了更多的亲近感。小时候的他就暗自下定决心,长大要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帮助更多的人。然而,高考的时候,结果却有点出乎他意料,最终阴差阳错,他最终被南京工业大学的化学专业录取。该专业也是南京工业大学的王牌专业,将来的就业也几乎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对于张韫喆而言,内心却充满了遗憾,这与自己从小就向往的的医学类专业完全没有关联。但是,既然已经选择了,张韫喆最终还是选择读完本科。大学期间,张韫喆在学业上出类拔萃,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了浙江大学,成为了一名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这在旁人看来,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啊。最开始,张韫喆以为学了这个专业,就能当一名医生为病人开药,圆自己的从医之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但是,凭借着顶尖985高校的光环以及扎实的专业实力,张韫喆很轻松地就在上海的一家上市医药公司谋得了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就在所有人都觉得他未来的日子可以按部就班的像自己的同学一样时,2018年底,张韫喆作出了一个令周围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决定——辞职,回到老家备战高考。内心的那个医学之梦,仍然扰得他心神不灵,无法放下。他不想余生就这样丢掉自己的梦想。此时,张韫喆已经26岁,在没有告知家人的情况下,偷偷回到老家,租了一个房子,开始复习备考。在距离第一次高考已经好几年时间后,再次备战高考,张韫喆内心还是有些打鼓的。最终,第二次高考成绩出来,张韫喆考了511分,超出当年本科分数线68分,如愿以偿地被山东中医药大学录取,就读中医养生学专业。2019年9月,27岁的张韫喆以新生的身份成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一名新生。张韫喆后来回忆说,“当时掉眼泪了,终于等到这一天。”面对重新选择高考,他的解释是,“人生就像一场足球比赛,在没到终场哨响起的那一刻,绝对不能放弃”。对于未来,他也显得非常淡定,“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是自己的选择,最终也需要自己去走完,其中甘苦,只有方能体会。让我们祝福他!

善恶

“双非”女硕士求职屡被拒,感慨985、211真香,硕士白读?

学习的目的是为什么?自然是因为考个好的大学了,如今这社会竞争缺乏激烈,父母们从孩子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卯足劲培养孩子的才艺,为的就是将来走上社会能够脱颖而出。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挤进名校,而那些普通大学出来的孩子,在求职的过程中可谓十分艰辛。"双非"女硕士求职屡被拒,感慨985、211真香,硕士白读?硕士这个学历在人们的眼中算是妥妥的高学历了,但根据不同的学校,硕士这个学位的含金量也不同。一所普通大学的硕士学位,甚至还比不上985、211的毕业生,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前段时间就有一位"双非"女硕士求职屡被拒,在直播中感慨985、211真香!难道她这硕士白读了吗?这位小姐姐当天奔走了不少求职场所,很多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上都直接写明要名校毕业的学生。在被拒绝几次之后,她有些灰心了,再次尝试的时候总是直接自报家门:"双非大学的硕士生要吗?"不出意外,她还是被委婉拒绝了。这一天的经历让这位小姐姐又无奈又绝望,虽然不停的自我调侃,但那份落寞还是掩饰不住。01学历是终点吗?很多大学生都认为考研读博是给自己镀金,只要拿到了学位走出社会好之后找工作就安稳无用了。实际上这种安逸的想法很危险,很多双非大学出来的学生直到出社会才明白,很多人都说双非研究生硕士生,只不过是985、211的升级版,这句话所言非虚。所以说,学历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在读研的过程中你可以学习更多。之前在网络上红极一时的天才少年张霁因为进入华为,并且拿到了年薪201万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然而他的大学并不是名校,而是一所三本院校,直到博士考进华中科技大学,履历上才有了亮点。他从大学才开始挑战自我,读博期间进入腾讯学习,多次拿下专利大奖,最后才成功突围。而张霁的成功自然不是因为运气,他从小有良好的家庭和学习氛围,父母都是老师,但没有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而是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思维能力,最后张霁终于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神人"。02如何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1、父母引导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对自身影响最大的人,想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父母自身就不能停下学习的步伐。所以说,那些还在用手机带孩子的父母应该及时反省,此刻应该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学习。2、尊重孩子强扭的瓜不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喜好和学习方向, 父母应该尊重他们的喜好和决定,并且把孩子往正确的方向上引导,而不是强迫他们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3、基础要打好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与基础知识有很大的关系。只要基础打好了,之后学习起来就会轻松很多。快乐教育虽然很令人心动,但如今的大环境却不适合这样的教育,希望所有父母都能用心帮助孩子打好基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神童和天才,但就算孩子资质再普通,作为父母也应该尽全力帮助他们达到更高的层次,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混乱日

这五所双非大学的这五个专业出身名校,实力不俗值得报考

高考已进入倒计时,能考入一所名校是很多莘莘学子的梦想,但是名校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所以从普通高校中筛选出一个实力强的专业就成为大部分考生的强烈愿望,一项研究表明,在大学生收入与所选学校、专业的相关性方面,选学科比选学校更重要。如果分数够不上双一流重点大学,不如退而求其次,报考双非大学中的顶尖特色专业。今天特为大家推荐五所双非高校的实力专业,供大家参考选择,这五个专业都是出身名门,实力当然也非常不错,很值得报考。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原属复旦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39年的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并入安徽大学农学院,1954年安徽农学院独立建院并设有茶业系,是中国最早、最具实力的茶学专业,今属于安徽农业大学茶与茶食品科技学院系。世界三大茶圣,其中二位属于本校二位国家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泽农、陈椽。下设茶学、机械制茶、食品发酵、农产品加工、食品质量与安全和茶艺等六个方向,拥有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茶学博士授权点和茶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运、食品科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4个硕士授权点。其中,茶学学科为农业部和安徽省重点学科,是安徽省首批设立特聘教授岗位的学科,所属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实验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及教育部、农业部和安徽省重点开放实验室,建有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和茶叶科学研究所。在我国约有75%的人都有喝茶的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茶叶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茶文化作为文化交流和我国的贸易转型,市场也越来越需求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商品和专业的人才。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源自1955年成立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我国高校第一个水力机械专业。1961年,该专业迁至富拉尔基哈工大分校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现燕山大学)。1965年整个专业随所在系全建制迁至甘肃工业大学。2009年5月,将流体动力与控制学院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院拥有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流体机械及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可再生能源与环境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水利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12个:流体机械及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及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动力工程、土木水利工程(2010年获批,2019年调整)。学院已培养了12000余名遍布祖国经济建设各行各业的合格人才,其中有一大批成为技术骨干、知名学者、专家、教授和管理干部及领导。流体机械及工程、液压传动与控制学科是甘肃省重点学科和全国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参加了全国本行业几乎所有的学术团体和行业组织。2007年,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流体机械及工程、流体传动与控制)成功申报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列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2年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获批甘肃省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省级教学团队,2016年获批国防科工局舰船动力国防特色学科。燕山大学——机械工程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系。195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系及相关学科整建制迁至工业重镇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学院,当时设置的机械类专业有轧钢机器及工艺、锻压设备及工艺、冶金设备和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4个本科专业。1985年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在秦皇岛创建分校(燕山大学),南北两校分设机械一系、机械二系和冶金机械系、机械系。1997年南北两校合并,正式更名为燕山大学,同时南北两校四系合一,成立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以重型机械及装备为特色,以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等重点学科为基础,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学院拥有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含有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为河北省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为国防特色学科。机械工程学科2007年被教育部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2012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位列第14位,在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档,进入全国前10%行列,学科所在的工程学学科位列ESI排名全球前1%。四川轻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四川轻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的发展源于1965年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内迁自贡的化学工艺专业。化学工程学院是我校办学历史最长、最具特色和实力的学院之一,是2002年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建设的“四川省高等学校化工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四川省省属高校中第一个通过专业认证的化工类专业。学院围绕化工类专业群进行学科建设,拥有化学工艺四川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和药学学校重点培育学科。学院具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和化学工程专业学位授予权。学院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等五个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也是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于2014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西部地区省属院校中第一个通过专业认证的化工类专业。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供不应求,每年各专业毕业生一次性签约率均在95%以上,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西安科技大学——矿业工程能源学院源于1938年7月北洋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组成的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办学可追溯到1895年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57年采矿系调整到由上海整体迁至西安的交通大学。1958年9月15日,西安科技大学的前身——西安矿业学院从西安交通大学分离出来独立办学并隶属于原煤炭工业部,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矿业工程类五年制本科高等院校,采矿工程系是学校成立时最主要的教学单位。目前,能源学院下设采矿工程系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拥有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采矿工程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形成了完善的本科、硕士、博士三级培养体系。近5年,学院围绕西部煤炭资源安全高效绿色开采中的重大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承担了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前期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余项;陕西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以及大型企业委托项目300余项,科研经费逾亿元。在传承研究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开拓了大倾角煤层、浅埋煤层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新领域,解决了西部特殊赋存条件煤层动力灾害防治、岩层变形光纤监测、黄土沟壑区地表沉陷预计等安全高效绿色开发与利用难题。在国内行业领域和高校具有广泛的影响,对推动西部煤炭行业技术进步和和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表演者

985,211真的那么“香”!双非硕士的求职之“痛”找工作没人要!

985,211真的那么“香”!双非硕士的求职之“痛”找工作没人要!前几天网上的一个视频,让笔者感触很深,所以今天笔者就和网友们来一起分享一下这篇帖子,和笔者的一些感触。视频中,这个女研究生好像是刚刚离开大学的招聘会,神情有几分落寞。后来通过询问得知她已经面试了好多公司,去了好多类似的校园招聘会,但是无一例外,全部被拒绝。据她自己说,自己一再被拒绝的主要原因是自己是双非研究生。那么什么是双非呢?双非就是大学和研究生就读的院校都不是985,211名校,都是一般的高校。研究生,总体来说学历已经不低了,但是因为双非的原因,她会面临很多的压力和挫折。有句老话说“高不成,低不就”,应该就可以描述这种情况。这位女研究生其实已经投了很多家公司,每次遇上招聘者,她差不多都会去问:“老师,双非院校的研究生要吗?”得到的答案,每次也差不多相同,都是“不好意思,双非我们暂时不考虑”。一次次碰壁,一次次失望。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她不禁发出感叹“985,211”真的那么香吗?现在除了很多公司有这种985,211的要求,在一些老师招聘上这样的要求也不少。笔者这几天看过江苏一所学校的招聘,这所学校要求的学历是“985,211”或者是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这样的要求让不少人望而却步,难道不是“985,211”连去县城当老师的路都没有了吗?看完这个视频以后,笔者去知乎上搜了一下双非研究生的含金量。看到有人提问过和笔者差不多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这么问的。读双非研究生,真的有意义吗?最热门的一个回答是这样的,现在大公司对于学历方面都是明码标价的。要求研究生必须是知名211,985大学。并且工资也是与学校息息相关的。有的同学觉得自己上的大学不大好,然后会想,在上一步,也就是考个研究生。以为考上研究生就能和985,211的学生比肩了,但是从上面的一些数据来看可能并不是这样。有的网友会说有时候学历并不代表能力,但是在你面试是,你的学历就是你重要的敲门砖,就是第一眼。举个例子,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相貌平平,但实际上腹有诗书,能力很强。另一个能力一般,但是能言善道,长的漂亮。会选哪个一目了然。小红,毕业于一所普通院校,后来考研,读研究生期间,无论是论文,还是研究,还是上课,她都非常出色。在研三的时候就开始为找工作做准备,没有经验的她,简历都不会准备,后来参照往年学姐的模板好不容易弄成了简历。准备面试,去面试时除了她还有5位面试者。2个“985,211”,的毕业生已经有了2到3份offer。工作已经有了保证。而她努力了这么久。等来的只是面试机会。面试没有通过,同样和985,211一样努力了3年,最后只是因为自己是双非的研究生。就被一些公司拒之门外。难道双非的研究生就真的没有机会了吗?当然不是,吐槽大会有句话让笔者记忆很深:“这个时代,根本没有怀才不遇,如果你没红,只是因为你没有才华”。一样,如果你一次次不被肯定,不被接受。最大的了没是自己的能力还是不够,当你的能力足够,没有什么能把你拒之门外。请记得研究生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考上研究生,就认为可以了,工作就稳了的话那你就错了。研究生只是可以让你在找工作的时候不至于,被只招收研究生极以上筛出来而已。你只有在研究生新的起点上更加努力,才能真的增大自己的机会。请记得,确立好目标,不要没有目的的往前冲。无论做什么事情,确立好目标最重要,如果你打定目标去做一名老师,就要像老师的方向看齐。想去某一个地方,某一个公司工作也要提前做好准备,这样才不会变得茫然无措。这个时代真的没有怀才不遇,有的只是你不够努力,有的只是你没有在新的起点做好准备。

千夏

这两所实力不输部分211高校的双非高校,实力强劲

“985工程”,“211工程”的实行已经有二十多年了,这两大工程几乎涵盖了国内的所有的重点高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985工程”“211工程”院校都能够比那些双非高校实力更强。因为“211工程”还要照顾着地区发展平衡,而像上海科技大学、汕头大学等高校虽未入选“985工程”、“211工程”以及最近的“双一流”建设,但其学校的综合实力还是要比一些“211工程”高校要好上一些的,下面将详细的介绍下这两所高校。1、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是由上海市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的高校。上海科技大学的办学历史很短,在2013年才正式开办,2014年招收首批207名本科生。2013年至2016年,上海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招收了4届硕博连读研究生。在2018年上海科技大学获批成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科技大学目前设有张江校区(校本部)和岳阳路校区,有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生物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七个可独立招收、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一级学科和9个本科专业。2、汕头大学汕头大学,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大学成立于1981年,是由家李嘉诚先生与庄世平先生共同出资建设。目前由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建设。并在198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并在同年合并了汕头医学专科学校。在1993年,汕头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在1998年,被国务院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目前汕头大学有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汕头大学有数学、生物学、临床医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数学、化学共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临床医学、化学、海洋科学、数学四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以及8个广东省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