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框眼镜、休闲西装,无论对面是业界巨头还是资深投资人,王仕锐均能侃侃而谈从容应答。有业内人士这样向记者感叹,“大家都很喜欢他,无论是合作伙伴还是投资人。”很难想象,王仕锐才只有31岁。换一个时空,他可能正在某三甲医院口腔科里,过着轨迹清晰安稳平静的生活。但刚好,他遇到了“双创”,遇到了成都,遇到了“不安分的自己”,他成为医联创始人兼CEO。2016年2月,他入选福布斯亚洲版“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同年12月,他入选了财富(中文版)评选的“2016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目前,他创办的医联,聚集了中国50万名医生,签约医生2万余人,与5000多家医疗机构合作,并链接20多家保险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实名医生平台。今年7月31日,医联宣布获得10亿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后医联估值超过10亿美元,跻身独角兽行列。▲王仕锐两次创业在航班上完成创业计划书这是王仕锐第二次创业。2012年,App在国内刚刚兴起,正在川大华西口腔医学院读博的王仕锐决定“找点事做”,2013年,他与刚从人人网辞职的黄毅一起筹备建立了抹茶美妆。因为要去哈佛做访问学者,王仕锐离开了“抹茶美妆”。不过,这段短暂的创业经历让王仕锐对互联网有了感觉,让他熟悉什么是互联网社区。医联的切入口,正是“医生社交”。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王仕锐赴哈佛大学做研究学者。当时,美国本土有颇受医生好评的学术社交APP,而当时在国内还没有同类产品出现,恰在当时国内正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和多点执业等医改新政,这让王仕锐敏锐地看到了创业的机遇。2014年,27岁的王仕锐回国参加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在飞机上,他花了3小时做成一份商业计划书,回成都后,发给了11位天使投资人。其中,有7位看中了他的想法并发出offer。拿到投资后,同年4月,王仕锐成立了医联,开始第二次创业。自2014年成立以来,医联已构筑起集学术、执业、社交、游戏化为一体的专业实名医生平台,汇聚超过50万实名认证医生和2万名签约医生,并率先搭建起以患者为中心,覆盖疾病筛查、医生教育、诊疗服务、药品配送、金融保险服务、患者管理服务的整体生态闭环。这款APP服务于医生群体,同时连接到医疗机构、药械厂商、商业保险三大端口,致力于实现医生价值最大化。目前,这款APP已集结了全中国50万名医生,签约医生2万人,成为国内最大的实名医生平台。走过盲目扩张怪圈完成10亿元D轮融资作为国内最大的实名医生平台,医联已从最初纯粹做医生社交,如今转变为做线上线下医疗资源连接。作为一个连接多个医疗端口的开放平台,医生是这个平台上最核心的资源。医联成立后,迅速在资本市场获得认可。医联成立于2014年6月,同年8月获得联创策源与PreAngel共投的天使轮融资,2015年2月获得红杉中国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2015年9月获得由腾讯领投、云锋基金跟投的4000万美元B轮融资……在创业之初,医联也走过一些“弯路”。曾有一段时间,医联进入了互联网吸粉的盲目扩张怪圈,“最夸张的一段时间,我们用近6个月的时间,把基层运营团队从200人扩充到500人,平均每个月都有50名新员工,帮助我们做医生用户的吸纳工作。”“其实用户数量就是一种威慑。可那时候医联根本没人带过这么多人的线下团队,最多就带过几十人的线下,都是硬逼出来的。”医生用户的激增,企业却没有给医生找到合适的产品,王仕锐意识到,自己走偏了,他冷静下来,和团队一起,把医联的组织架构全部重新梳理了一遍,重新打造医生经纪人团队,确定了“先把小模型做出来再扩张”的策略。这王仕锐时常提醒自己,“医疗行业做的不是快消品,不是标准品,不是通过补贴就能建立起行业壁垒。”今年7月31日,医联宣布完成10亿元D轮融资,预计估值超过70亿元。晋级独角兽,医联仅用了4年。未来将覆盖“互联网+医疗健康”全产业链“大健康产业是成都新名片”“成都有潜力也完全有能力构筑医疗大健康产业的至高地。”在王仕锐看来,一个好的平台,加上成都的政策环境、市场潜力以及人才储备,为新经济发展培育了沃土。他以自身企业举例,医联立足于成都,从创立之初就获得了来自当地政府与天府软件园的不断支持,包括人才供给、房租补贴、企业品牌扶持等等。目前,医联的业务布局已逐步渗透到政府机构、医疗机构、药械厂商、保险公司等大健康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正加速实现打通、融合、赋能的价值。“成都有很多大健康领域的优秀企业,天府软件园600家企业中,就有200家大健康领域相关企业。”王仕锐认为,在政策与医疗资源集中的双重利好之下,大健康行业在成都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或将成为成都的新名片。今年4月,国办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在王仕锐看来,互联网医疗政策和市场风口已至,产业拐点即将到来,医疗行业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变革。在这个重要节点,医联正在将互联网与传统医疗两种思维融会贯通,并通过和中电数据合作,把目前碎片化、分散化的医疗大数据进行收集、清洗与整理,推动创新医疗应用的研发,从而优化医疗供给侧整体效能。王仕锐表示,未来医联将借助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核心资源与技术,不断完善以智慧互联网医院解决方案为重心的全产业链条。此外,接下来也将考虑投资并购一些业内优秀企业,完善公司在大健康领域的多元化布局,使医联最终成长为一家业务覆盖“互联网+医疗健康”全产业链的综合性创新医疗领军企业。成都商报记者 叶燕编辑 敬玲燕
在国内以SCI论英雄的大环境下,盛产SCI的神人不在少数,今天看到这个我真的惊呆了,虽然之前也看到过不少某某博士发表很多SCI的新闻,但是大多数都是材料专业的,临床医学专业的真的不多。四川大学华西的科研氛围我是见识过的,但是遇到这样的神人还是要感叹一下,真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无数人都憋不出1篇论文的时候,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9届毕业生邓博士在3年时间里累积发表了46篇SCI !邓博士,2011年考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本硕博连读,自2016年至今,累计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6篇,其中第一作者41篇(是的,你没有看错,自己第一作者排名第一就有41篇,这可是实打实自己写的,不像很多人虽然文章数量很多,但是很多都是共一),共同第一作者5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120分!!如果是基础试验,我觉得一篇完全自己做完的SCI差不多需要耗费一个普通研究生1到2年的工作量,如果前瞻性的临床试验,光收集病例+随访也要2年时间吧,当然如果都是回顾性的临床研究就比较快了。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成绩肯定会有一些质疑,我也比较好奇邓博士发了什么样的文章,有人也去挖了一下,发现在这么多文章中,其中Original research 16篇(仅仅原创论著就有16篇,也足够秒杀很多人了),其它Comments 9篇,Meta分析10篇,另很多篇letter,这些文章平均IF都是2-3分之间。邓博士本人也对网络上的质疑做出了回复。咱先不评论邓博士的论文有没有灌水的嫌疑,这样高产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咱们很多人为啥1篇也写不出来呢?我觉得能做到这样,估计有以下几点:1. 对科研和专业的热爱不喜欢科研,不喜欢写文章的人,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的人肯定是做不到这些的。2.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不管是以拿奖学金,拿荣誉称号,还是以成为学术大牛为目标,这里面肯定有他的奋斗目标。4.合作能力强能发这么多原创论著,自己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尤其是基础试验,我猜这离不开导师课题组团队的协作。5.依托平台强大华西医院的科研氛围很好,硬件软件实力在国内都是顶尖的,所以基于高平台能高产论文也不奇怪。6.数据资源充足华西这样的顶尖平台一般资源和数据来源都比较充沛,所以也比较容易写文章。7.导师指导有方优秀的学生肯定不乏优秀的老师,能出这样的学生导师功不可没。8.超出常人的勤奋勤能补拙,这样的学生从小就是学霸,学习非常努力,所以在科研上也不会差。就是发46篇中文核心也得费点功夫,就是46篇统计源也TM得码字啊,想发46篇SCI,阅读文献基本破千了,说他非常努力没什么好说的。9.善于思考能写这么多Comments和Letter就说明平时看文献会经常思考,不然也找不到文献里的错误,更写不出Comments。10.不刷抖音,不看电视,不打游戏,不逛街,不睡觉这条是我胡乱想的,能写这么多文章,差不多几天就出1篇SCI的速度,那么每天应该没有那么时间干这些事情的吧,也应该没有不相干的事情来干扰。回想起我读硕士搞第一篇SCI的那时候,为了学做实验,巴结讨好人,感觉实验没学会我可以卖保险了。每天闷头看文献,设计实验,不知不觉趴实验室桌子上睡着了,再一抬头卧槽天亮了?在实验室养细胞的时候,细胞污染是常态,常年是凌晨1两点还在做实验,那时候有个女同学也做实验到很晚,因为她害怕,每天要我等她做完我才能走。所以我经常是最后一个从实验室离开的人。到了写文章的时候因为没写过SCI,就先写中文,然后自己翻译,绞尽脑汁在啃,写完以后再让老板求人给我改,别人每一句都能指出一个错误。投文章时候,隔几天邮箱里的回复都是“I regeret……”开头,我都快绝望了。终于熬到接收那一天,我高兴得几乎跳起来。然而现在回看,真的是一篇水的不能再水的垃圾文章了,要是现在,我分分钟就能想到类似的idea,1个月之内就能把实验做完。哎,现在老了,精力不足,乱七八糟的事情干扰也比较多,已经缺少年轻时的那股冲劲了,现在1年搞出来一两篇已经是我的极限了!哈哈哈!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呢?
导读:近日,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2019 届荣誉毕业生发表 46 篇 SCI 文章在网上引起热议,其中讨论的焦点在于如何在读博期间发这么多的SCI?近日,知乎上一则“如何看待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2019 届毕业生发表 46 篇 SCI 文章?”引起热议。事情起因是,公众号万事编辑发布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华西临床医学院2019届荣誉毕业生:荣誉毕业生A: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大于120分。荣誉毕业生B:SCI论文30多篇。荣誉毕业生C:发表SCI论文31篇,影响因子95.56分,其中第一/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篇。据报道,荣誉毕业生A,从2016年入学以来,已经发表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大于120分,这40多篇论文包括:Comments 9 篇,Meta 分析 10 篇,Original research 16 篇,其余为 letter。图源:知乎用户日路博士期间一作发表如此多的SCI,到底有没有可能做到?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SCI杂志的文章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文章内容差异很大,周期也完全不一样。Original Artical 论著:这个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分为基础性和临床性文章。基础性文章就我国现在普遍在发的文章,属于前瞻性的一个研究,通俗的一个说法就是我们假设一个思路,然后通过实验来得出一个结论来证明我这个思路,得出的结果两种情况一个是阳性(符合我的思路)一个是阴性的(不符合)大家不要认为阴性的结国就发不了SCI,阴性的同样可以发SCI,可以想象它告诉了我们这样的思路是得不出来这样的结果,也是对国际科研的一个贡献。这类文章需要经过peer review,审稿周期较长,哪怕是低分杂志,从投稿到录用半年多是家常便饭。Review:也就是综述,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一般认为,学术文章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ion)”区分开来。“文献综述”并非一般的“背景描述”,还需要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思考。Meta分析:针对一个不同研究得出的结果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这些研究(以RCT为主)的结果放在一起,得出结论的文章。Comment、invitedcommentary、editorial评论:对最新发表(时效性)的某篇论文进行评论,一般是杂志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受邀评论,被评论的文章往往具有重大临床或科研意义。录用周期较短,基本可以控制在一周内。Letter to editor:致编辑函/信是读者针对某篇感兴趣的文章写的读后感,或延续要告诉期刊内容。字数限制约300-500字,也有杂志要求不超过150字,一般无具体格式要求。杂志接受针对最新发表论文写的letter(时效性),超过规定的时间不再接收。读者若具备相应研究基础,能提出独到观点,一般容易被杂志接收,甚至是一些顶级杂志。总结起来就是,不同类型的SCI撰写难易度和接受周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综合来看,一作发46篇SCI是一个可以做到的事情。SCI数量之多引热议在事件的下面,大家普遍还是对文章的数量产生热议。毕竟46篇SCI,平均每年11.5篇,比很多人整个学术生涯发的SCI要多出好几倍。也因此,评论渐渐分为两个大阵营一种认为,这是一种论文“灌水”行为。孔柚我只能承认他很能写,是不是灌水,有没有含金量,也只有他本人知道了。fromiccas不喜欢灌水型研究,真要比,井冈山大学不是还有人一年一百多篇吗?我是希望学生都能够在主流杂志上发表文章,但是我的学生能发到macromolecules我就心满意足了。做研究,要有代表性的方向,代表性的工作。知行合一三年46篇,三年就是36个月,不到一个月一篇,这种短平快的东西做出来能有多大学术价值,我表示怀疑。一种认为“承认别人的优秀没那么难,能发这么多篇是能力的一种体现。”Jenny没问题啊,那是人家能力和实力,存在就是合理的。他又没造假。E.如果没有科研条件去写高分的,小课题做的快,多发几篇也是错吗?况且 16篇research都是实实在在的呀,没事时看看别人的研究写写与自己课题相关的letter和meta 也是一种努力啊,为什么要说人家水?个人觉得他只是在能力范围能尽了全力而已。木兰舟那也不可否认16篇original article。三年16篇还要怎样。而针对大家的质疑,荣誉毕业生A也在知乎上做出了正面回应。▲ 知乎回答截图各方观点汇聚,理性看待问题其实,这种在学期间发几十篇SCI论文的人物事例有很多,四川大学公众号2017年曾发表文章介绍了一位发表51篇SCI论文的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0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学生。他来川大七年多的时间里,7年综合排名专业第一,发表SCI论文51篇,其中第一作者及共同第一作者30篇,影响因子高达91.5;多次主持省级科研项目,曾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受邀赴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国际转化医学会议并做口头报告;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 “四川省优秀毕业生”以及2017-2018学年“感动川大”榜样力量季学生新闻人物称号。而当时,也同样的引起了大家对“这是不是灌水”的热议,因为很多人觉得其SCI论文平均影响因子为2到3。但也有人提出反对,平均影响因子为2到3的SCI论文就能都归结为“水论文”吗?其表示华西的博士毕业论文也就要求2点几。主要还是看领域,有的领域1点几就是顶刊了(比如土木类SCI期刊),所以单纯看影响因子来判别论文值得存疑。还有一个观点就是,不同学科,发SCI的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生物化学类的领域明显比计算机类更容易出论文。所以其实是没有可比性的。不能简单的从数量上就判定其论文的价值。其实平心而论,狂发论文这事儿在医学界真的算个“小普遍现象”。"一千台手术不及一篇SCI论文"的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就现在医院的人才评价体系,虽然标准不一,但对论文数量和级别的追求却是公认的。在思考发这么多SCI论文到底是不是在“灌水”,这样做到底是对是错的同时,这种评价体系也值得我们深思。本文来源:募格学术。参考资料来源:知乎、中国大学教育、小木虫、四川大学、万事编辑等。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注:国内为原创研究成果或评论、综述,国际为在线发表一个月内的最新成果或综述,字数500字以上,并请提供至少一张图片。投稿者,请将文章发送至weixin@im.ac.cn。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
仅有两篇代表作的教授又发文了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周伟杰教授团队揭示了肝纤维化和血管新生新机制,该项新的发现将有助于治疗慢性肝病纤维化,因为目前世界上没有有效的药物来治疗肝脏纤维化,如果可以突破肝脏纤维化将突破目前治疗肝病的瓶颈,因此该篇研究论文被世界顶级科技期刊《CELL》收录,这篇8月29日上线的重磅科研论文是南方医科大学建校以来首篇以南方科技大学为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单位作者发表的CNS主刊论文。然而翻阅周伟杰教授的简历,代表性的SCI第一作者论文仅有两篇,发表论文的速度非常的慢,但是发表的论文都是重磅论文,2011年在《cell research》(国产顶级期刊,影响因子10+)发表论文,2013年在《nature》发表论文,2017年在《nature com》发表期刊,2019年8月29日发表《cell》。被华西医学院“废掉”的博士与南方医科大学周伟杰获得中科院生化细胞所的博士对比,华西医科大学46篇第一作者SCI论文的博士谁更强?46篇SCI论文的速度对于实验周期长的生物医学来说,绝对不可以现象,因此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也把该名博士树立为优秀博士毕业生的榜样!结果引发网络的一片吐槽,博士毕业有SCI论文的要求,水1~2篇论文就可以完成毕业,然而这名表示却水46篇低水平的论文,如果把水这些论文的是时间用在拓展课题和做实验发表一篇高质量论文上,绝对比发46篇低水平SCI论文强,看着46篇第一作者SCI论文比较唬人,然而对比仅有2篇第一作者SCI论文的周伟杰教授,实力谁更强,未来谁会发展的更好,不言而喻,就像一位网友评论的一样,在海外大牛教授根本不允许自己的博士生这样发论文,什么样的学校培育什么样的博士,这样培养出来的“优秀”博士,其实是“废掉”一位努力的博士,毕竟46篇SCI论文不论水平如何,都需要大量的工作时间和精力!错误的价值导向,让中国博士低产出中国的中学基础教育和本科生教育质量并不低,反而研究生教育则和海外差距非常明显,特别是博士生的科研产出,拥有全球最多的博士生,但是科研产出却低的可怜,尤其是高水平科研论文产出,从中科院的一项数据显示,中国高引论文产出率最好的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才是哈佛大学数据的一半而已,这些数据背后,主要是中国的很多教授就像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的教授导向一样,具有浮躁的科研学术风,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实力,就靠各种的灌水论文堆积自己的实力,翻阅中国一些科研教授,动不动就数百篇的科研论文,看着唬人,但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论文并不多!
去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2019 届毕业生发表 46 篇 SCI 文章”引起热议,在过去近一年之后,近日,这个话题再度被提起。小编发现,当事人邓汉宇博士,目前已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生导师。担任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PLOS ONE等多个SCI杂志审稿人。据邓博士的ResearchGate(一个科研社交网络服务网站)显示,邓博士目前已经发表文章82篇。其中一篇发表在EJSO上的文章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谷歌学术显示该论文已被引25次)。来源: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Han_Yu_Deng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题为:“Sarcopenia is an independent un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邓博士发微博表示:“我们的精准肺外科诊疗研究论文继续成为ESI(到十一月/十二月2019为止)高水平论文!(Web of Science统计中,四川大学外科学研究方向中仅有的5篇高水平论文之一!)”。01争议不断是“开挂”还是灌水?去年,按照惯例,华西临床医学院公布了的2019届荣誉毕业生。但3名荣誉毕业生发表的SCI数量之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质疑。3个荣誉毕业生发表的文章分别为:荣誉毕业生A: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大于120分。荣誉毕业生B:SCI论文30多篇。荣誉毕业生C:发表SCI论文31篇,影响因子95.56分,其中第一/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篇。荣誉毕业生A就是争议最大的华西胸外科邓汉宇博士,从2016年入学以来,他已经发表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大于120分,40多篇论文包括:Original research:16 篇Comments: 9 篇Meta 分析:10 篇其余为 letter。很多网友质疑其文章的真实性和质量,认为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类完成这么多篇文章,是否存在抄袭和灌水的可能。甚至有华西医学院内部人士匿名评论。匿名用户评价,图片来源:知乎46篇文章多为 2-3 分左右的期刊或者杂志,其中一篇 11 分左右的高分文章是 letter to editor,SCI 论文中一些 comments,letter 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科研论文。SCI杂志的文章的几种类型Original Artical 论著:这个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分为基础性和临床性文章。基础性文章就我国现在普遍在发的文章,属于前瞻性的一个研究,通俗的一个说法就是我们假设一个思路,然后通过实验来得出一个结论来证明我这个思路,得出的结果两种情况一个是阳性(符合我的思路)一个是阴性的(不符合)大家不要认为阴性的结国就发不了SCI,阴性的同样可以发SCI,可以想象它告诉了我们这样的思路是得不出来这样的结果,也是对国际科研的一个贡献。这类文章需要经过peer review,审稿周期较长,哪怕是低分杂志,从投稿到录用半年多是家常便饭。Review:也就是综述,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一般认为,学术文章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ion)”区分开来。“文献综述”并非一般的“背景描述”,还需要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思考。Meta分析:针对一个不同研究得出的结果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这些研究(以RCT为主)的结果放在一起,得出结论的文章。Comment、invitedcommentary、editorial评论:对最新发表(时效性)的某篇论文进行评论,一般是杂志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受邀评论,被评论的文章往往具有重大临床或科研意义。录用周期较短,基本可以控制在一周内。Letter to editor:致编辑函/信是读者针对某篇感兴趣的文章写的读后感,或延续要告诉期刊内容。字数限制约300-500字,也有杂志要求不超过150字,一般无具体格式要求。杂志接受针对最新发表论文写的letter(时效性),超过规定的时间不再接收。读者若具备相应研究基础,能提出独到观点,一般容易被杂志接收,甚至是一些顶级杂志。因为不同类型的SCI撰写难易度和接受周期不一样,综合来看,三年一作发46篇SCI是一个可以做到的事情。网友争议的点主要集中在邓博士发表的文章类型和文章质量。根据 2019 年公布的影响因子,计算 Nature、Science、Cell 三大顶级期刊杂志影响因子总和为:43.07+41.037+36.216=120.323也就是说邓博士三年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了 CNS 之和。试想如果邓博士三年发了 CNS 级别杂志的一作文章,相信他作为博士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不会引起任何非议。因此,网络上对邓博士的评论,渐渐的分成了两个大阵营:一种认为,这就是一种论文“灌水”行为。孔柚:我只能承认他很能写,是不是灌水,有没有含金量,也只有他本人知道了。fromiccas:不喜欢灌水型研究,真要比,井冈山大学不是还有人一年一百多篇吗?我是希望学生都能够在主流杂志上发表文章,但是我的学生能发到macromolecules我就心满意足了。做研究,要有代表性的方向,代表性的工作。知行合一:三年46篇,三年就是36个月,不到一个月一篇,这种短平快的东西做出来能有多大学术价值,我表示怀疑。一种则认为,“承认别人的优秀没那么难,能发这么多篇是能力的一种体现。”Jenny:没问题啊,那是人家能力和实力,存在就是合理的。他又没造假。E.:如果没有科研条件去写高分的,小课题做的快,多发几篇也是错吗?况且 16篇research都是实实在在的呀,没事时看看别人的研究写写与自己课题相关的letter和meta 也是一种努力啊,为什么要说人家水?个人觉得他只是在能力范围能尽了全力而已。木兰舟:那也不可否认16篇original article。三年16篇还要怎样。02本人发文回应瞎喷没用,干点实事提升自己才是正经面对争议,2019年8月20日,邓博士本人在知乎上曾对此事进行了回应:截图来源:华西医院邓汉宇知乎(原文已删)我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9届荣誉毕业生本人(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我们荣誉毕业生是针对本科生,八年制是作为本科生进行评比,所以不涉及和传统博士的评比;其次,荣誉毕业生是同专业同学选举出来,而不是学院老师指定)。等最近忙空了,我想在知乎上给大家分享sci思维、写作、投稿等方面的经验,希望能够让没有sci的同学,也能够有机会发表sci,至少能够不为毕业而焦头烂额。在这里给大家谈几点自己的想法:第一,我是华西临床医学院的8年制本硕博连读专业的学生(2011年入学)。华西的八年制,大概比清华北大录取线少20分左右吧。八年前,我高考失利,与清华北大无缘(可以去我的高中调查一下真相),于是选择学医,选择八年制。所以,本人学习能力可能比较强吧,因此读文献、写文章的能力也相对来说比较强吧。第二,8年的时间里,我分成了两个阶段。前4年的本科学习,所以我花了高中努力程度的70%,轻松达到平均分90分的成绩,单科解剖学,诊断学等临床基础课程,专业第一。临床功底,可以去春雨医生或者好大夫检索一下我的治病救人诊疗经验以及病人对我的评价。后4年研究生的学习,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胸外科专业,因为我热爱这个专业,我每天看专业文献就像放松心情一样地娱乐,所以我会写原始研究,写meta分析,写letter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请注意,这是我的爱好,因为能够和全世界胸外科医师交流,这是我感觉愉悦的事情。)。做科研,在我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抵制的。后来培养了兴趣,尤其是我能够把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所以我的文章,都是临床的。关于基础研究,我确实不太通晓),为我的病人提供最新的诊疗意见,我觉得值了。(可以参考一下我在春雨或者好大夫平台发表的自己的研究成果)。第三,我对待科研文章,如同对待挚友,进行交流和学习。不做科研的医生,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因为他不懂得思考和解决临床问题,一味地去接受他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想法,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医生,是很危险的。因为病人情况都是个体化的,医学作为实践性经验性学科,就是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里补充一下——胸外科有很多没有一致定论的东西,包括早期肺癌的手术,如果一个医生不去思考如何为病人做一次最佳的切除范围,那他只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不必要的担心,甚至术后复发转移。我见过太多这些的医生,所以我才发出此感慨。第四,关于灌水。我很庆幸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发表在自己的专业杂志上,没办法我们胸外科相关的杂志,大概就是几分的水平。试问,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谁不想要呢?但我想,懂行情的人都会知道,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源!况且,各大医院的院长、主任们,也不见得都是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吧。第五,大家如果感兴趣,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科研经验: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Han_Yu_Deng微博:https://weibo.com/6692952420/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number&is_all=1&sudaref=weibo.com第六,我最后给大家解释一下,我在最后三年,也就是从2016年开始,在华西医院各科室实习一年,从2017年,在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上临床作为住院医师参与一线工作(收治病人、值班等)一年半左右。最后半年多时间里,完成专业博士毕业论文。第七,我总结我以上所说的,我并不觉得自己怎么样怎么样,大学的八年里,相比于其他的荣誉毕业生,别人从一开始就叱咤风云,而我并不属于学院的知名人物(毕竟我不喜欢搞学生会工作,不喜欢互联网竞赛,不喜欢加各种协会……我们同一届的其他专业的,大多都没有听说过我这个名字),没想到在最后毕业的时候被选出来作为本科荣誉毕业生,我只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我常常给同学朋友开玩笑说,“我是拿了5年的励志奖学金,最后一年终于励志成功,拿到了国家奖学金”。最后总结一下,我做这一次的正面回应网络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就是要让你们知道,大学里努力了的人,你们瞎喷、瞎黑,是没有用的!别一天没事干了,吃饱了就在网络上消化,干点实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和学习能力,对你自己才是最好的!邓汉宇,男,中共党员,胸外科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生导师。师从于被誉为“中国肺外科第一人”的周清华教授,获四川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及胸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为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会员、美国外科医师学院(ACS)会员、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转移专业委员会会员。累计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JAMA Surgery、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World Journal of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等杂志发表胸部肿瘤外科学相关英文SCI文章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120分(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Han_Yu_Deng)。受邀作为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PLOS ONE、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Surgery等SCI杂志审稿人。多次受邀参加ISDE、OESO、ASCVTS、ESTS、MRS、WCLC等国际会议以及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年会、青年医师论坛、川渝食管癌年会及四川省胸心血管外科年会并作大会发言和壁报展示。荣获2017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19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虽然回应的最后言辞比较激烈,但平心而论,邓博士绝对算得上优秀。在现行评价体系下,每个医院的评价体系不同,邓博士虽有争议,但无可厚非。其发表在EJSO上的一篇一作文章还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2月23日, 科技部正式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通知,明确要求破除“唯论文”论不良导向,鼓励发“三高”论文,过几年再看,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景象?你怎么看?本文由科研大匠综合自知乎、@邓汉宇ResearchGate、微博,华西医院等
文|冷丝栏目|大学专业和就业国内最好的9所医学院当属于几所综合性高校的医学院,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和中山大学医学院。这几所医学院为何实力最强?比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就是北京医科大学;清华大学医学部,前身是清华大学医学院,后来,大名鼎鼎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与清华大学合作办学,这就大大增强了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办学实力。毫无疑问,这9所医学院的毕业生并不愁找工作,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都会在本校继续深造,直至读完博士,前景确实不错。然而,我们常常听说,劝人不要学医,学医难度太大?这又是为何?简单回顾过去就能找到答案,无论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是大的自然灾害来临,比如2003年的SARS、2008年的汶川地震、H7N9病毒流行等,医务工作者都是作为逆行者冲锋在前,他们不仅仅需要勇敢,还要有技术,既需要拼体力,还要拼耐力,他们需要具备比常人更强的承受能力。大疫犹如战场,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需要一支高素质队伍,今年突如其来的独特情势对医务人员就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样的如同战场的工作环境,自然对医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医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既包含了自然科学又涵盖了社会科学和艺术,因为和人有关,因此医学不是冰冷的,它应该是有温度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医学仍然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人们常说,在现今社会,很多情况下,把人带到世界上来的是医生,陪伴着生命最后一程的还是医生。医生是人民健康守护神,全社会要营造一个尊重生命,尊重医生,敬畏生命、医患互信的环境,这对于吸引优秀人学医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医学强调医者在诊断治疗的过程中应注重对病人的尊重、关怀,主张与病人进行感情的沟通,充分体现了“医乃仁术”的基本原则,这也是对医学生提出的高要求。医学生的学业压力非常大,学习的知识内容很多很复杂,考试相对比较难。医学生除了要学习基础的公共课程,更多地要学习医学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这些都是比较难学和难记忆的内容。一些医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在学习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成功体验感减少,导致学习兴趣也逐渐减弱。医学的专业理论课难度较大,理解起来也很困难,一旦学生不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就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当然,医学生学业压力大,这并非是不可能解决的难题。比如,医学院校任课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对那些表现良好、积极学习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肯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不断激励学生勇于接受挑战,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许多学生由于自己的性格特点,不容易适应新的环境,教师要主动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促进同学间交流,积极主动参与班集体活动。同时,医学院教师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勇于竞争、拼搏。学医虽然难,医务工作者很辛苦,但是,这个职业一直颇受人尊重和尊敬,未来发展可期。
近来,关于四川大学的话题一个接一个,先是前面提到的那位小伙子,分数超清华9分,却毅然选择了四川大学医学院。这一次,又有位外企女白领,辞掉工作,放弃高薪,选择重新高考,最后被四川大学医学院录取,学制8年,毕业后发博士学位证书。对于这位女白领的做法,大家议论纷纷,有人为她点赞,觉得她能放弃工作重新高考接受挑战非常了不起!也有人觉得她这样的举动恐怕日后会后悔,毕竟,在外企工作,无论是收入还是辛苦程度,都要比学医强!还有人认为,高考制度需要得到改革!因为,对于一些已经参加了工作又想重读大学的人来说,高考还是挺难的,最好能够取消高考,让这类人员直接进入大学学习,如此方可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以上三种观点,都值得分析、讨论。其实在我身边,也发生过这样的真实事例。前几天遇到一位朋友,他愁容满面,诉说起他的女儿,本来在西安一家不错的企业上班,月薪拿到了八、九千,可是呢,工作不到两年,他的女儿却毅然决然地辞掉了工作,租了房子,购回大量真题和资料,要复习参加考研!这位朋友非常想不通,女儿为何放着高收入工作不干,又想返回去考研了呢?其实呀,这就是九零后不同于其他人的表现!在他们眼里,工作、薪水都不是人生的终极意义。辞职高考,辞职考研,都是在经过了深思熟虑以后,才做出的决定。人生不只是一条路!人生本来应该有多种选择!反观,像我们这些七零后,年轻的时候,也曾经热血过,也想过辞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最终,都丧失了勇气,妥协于生活。因此,对于以上两个事例当中的女孩,我要点赞!这位辞职后高考被四川大学录取的女白领,现在26岁了,读上8年大学,之后再接着是1年执业医师、3年规培、2年专科,到那时,她就已经接近40岁了,但是即使如此,她还是坚定地选择了学医,这根本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做出的决定,而是一位成人对自我理想的追求!那位朋友的女儿也是一样的,重新读研,之后再重新找工作,会费很多周折,但她肯定不会后悔!因为,她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朋友,对于这类辞职后重新高考重新考研的人,您有什么看法呢?
随着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频频上热搜,读书无用论、学历泛滥的话题又一次被提上日程,很多人都想着自己出去好好挣钱将来培养自己的下一代读书。但是,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过这样一个现象:尤其是农村,村子里大学生一般都出现扎堆现象,也就是哪一家说考大学家里几个孩子都是大学生,说早早辍学甚至几辈人都出去打工。这就是书香之家的力量,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生于这个传奇般的书香家庭的神童——蔡天西。大哥蔡天文,获得了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学位,现在是美国宾州大学的教授;二哥蔡天武,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博士研究生,取得激光物理博士学位;三哥蔡天师,本科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之后他放弃就读博土的机会投身实业,是兄妹中唯一的一名企业家;四哥蔡天润,成都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博士。五哥蔡天君,中国科技大学硕士。看到这里很多人应该都会感觉蔡天西做为家里唯一一个女孩,应该是那种娇滴滴的小姑娘,在哥哥们的羽翼下逛逛街玩玩游戏,消遣时间,但是她并没有。相反的,做为家里唯一一个女孩子,蔡天西的成就丝毫不低于她的哥哥们,成绩优异的她在她14岁就凭实力考进入了中科大的少年班,18岁刚刚成年,很多人还在参加高考,她已经成为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22岁同龄人大学刚刚毕业,她已经顺利获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28岁同龄人正在焦头烂额的找工作,想着成家立业,她已经成了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35岁左右正式成为了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蔡天西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是偶然,有很大部分取决于她开明的父母。4岁左右的她也和现在的很多孩子一样被送进了幼儿园,但是她仅仅待了一天就不想去了,理由是“没意思”。她的父母很开明的把她送进了小学,成为了班里年纪最小的一名小学生。之后更是凭着开挂一般的成绩一路调级,临近毕业的时候,她已经收到美国18所名牌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其中不乏宾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在内的世界级名校。最终她以年奖学金高达3.9万美元的好成绩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蔡家兄妹并没有现在那么优异的学习条件,甚至于一件衣服小了下面的弟弟妹妹接着穿,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蔡家这个书香门第才更令人敬佩。作者:徐飞杰
转眼之间已经到了5月底,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即将迎来高考,考生们正在紧张的准备复习备考,而家长也在忙着为孩子挑选大学,选择专业。毕竟随着国内高校大幅度扩招,普通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据悉,今年高校毕业人数已经突破了874万人,很多人感慨,如今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找工作难度可想而知。虽然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专业就业前景都不好,目前仍有部分专业人才十分紧缺,毕业生十分抢手,即便是学渣也能实现月入上万,十分令人羡慕,下面就为大家介绍5个人才紧缺,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的优质专业。人工智能专业人工智能也就是大家经常提起的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属于前沿学科,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目前相关人才十分短缺。去年国内知名企业华为高薪招揽了8名相关领域博士,薪资达到了89.6-201万元/年,待遇十分诱人。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2019年就业数据显示,该校人工智能学院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高达9196元/月,我们知道,在211高校学霸一般会选择保研或出国留学,选择直接就业的比例并不高,这份缺少学霸的统计数据已经十分抢眼,相关专业研究生更是待遇优越。口腔医学专业虽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家对于健康生活越来越重视,由于国内目前口腔医生的数量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少,而需求却在不断增加,导致国内口腔医生缺口非常大。当然人员缺口比较大只是大家关注的一个方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行业薪资待遇相对较高。因而经常有高分考生放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选择报考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的口腔医学专业,足见口腔医学行业前景诱人。金融专业金融专业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专业,从学科名称就可以看出十分高大上,当然各大名校相关专业也是十分热门,录取分数长期居高不下。相关专业毕业生深受银行、证券、基金及各类大型国企青睐,毕竟是资金操盘手,从业人员行业地位以及薪酬待遇自然不错,行业内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毕业生都十分抢手,毕业生薪资待遇引人羡慕。软件工程专业提起能够高薪就业的专业,一定不能忽略软件工程,在报考时我们会发现,很多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学费很高,这主要是因为软件工程专业偏重实践,学生的培养成本很高。相对计算机专业而言,软件工程专业成立较晚,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比较新,对比计算机专业而言,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设置更加务实,知识更新更快,更加注重培养动手能力,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更强,因而深受企业欢迎,软件工程专业多数毕业生成为程序员,比较容易取得高工资,当然工作强度也相对较高,会经常加班,不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于普通家庭毕业生,没有付出哪里会有回报。土木工程专业最后要提的这个专业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土木工程是一门传统学科,开设历史比较悠久,涉及到房屋建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等多个领域,跟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相对而言土木工程从业人员需求量比较大,薪资待遇水平也相对比较高。不过由于相关工作通常比较辛苦,需要经常在外漂泊,因而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该领域工作,虽然行业内的长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等知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很高,但相关专业录取分数却持续低迷,不过土木工程领域薪资待遇还是比较高的,如果能够取得行业内的各类证书,月入过万难度并不大。以上这5个专业社会需求比较旺盛,都是未来一段时期的热门就业领域,就业前景十分光明,根本不愁就业,薪资待遇也相对比较高,一旦选择这些专业,即便是学渣,也能轻松实现月薪上万,十分值得考生重点关注。
医联创始人兼CEO王仕锐黑框眼镜、休闲西装,无论对面是业界巨头还是资深投资人,王仕锐均能侃侃而谈从容应对。有业内人士这样向记者感叹,“大家都很喜欢他,无论是合作伙伴还是投资人。”很难想象,王仕锐只有31岁。换一个时空,他可能正在某三甲医院口腔科里,过着轨迹清晰安稳平静的生活。但刚好,他遇到了“双创”,遇到了成都,遇到了“不安分的自己”,他成为了医联创始人兼CEO。2016年2月,他入选福布斯亚洲版“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同年12月,他入选了财富(中文版)评选的“2016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目前,他创办的医联,聚集了中国50万名医生,签约医生2万余人,与5000多家医疗机构合作,并链接20多家保险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实名医生平台。今年7月31日,医联宣布获得10亿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后医联估值超过10亿美元,跻身独角兽行列。两次创业在航班上完成创业计划书这是王仕锐第二次创业。2012年,APP在国内刚刚兴起,正在川大华西口腔医学院读博的王仕锐决定“找点事做”。2013年,他与刚从人人网辞职的黄毅一起筹备建立了“抹茶美妆”。因为要去哈佛做访问学者,王仕锐离开了“抹茶美妆”。不过,这段短暂的创业经历让王仕锐对互联网有了感觉,让他熟悉了什么是互联网社区。医联的切入口,正是“医生社交”。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王仕锐赴哈佛大学做研究学者。当时,美国本土有颇受医生好评的学术社交APP,而当时在国内还没有同类产品出现,恰在当时国内正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和多点执业等医改新政,这让王仕锐敏锐地看到了创业的机遇。2014年,27岁的王仕锐回国参加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在飞机上,他花了3小时做成一份商业计划书,回成都后,发给了11位天使投资人。其中,有7位看中了他的想法并发出offer。拿到投资后,同年4月,王仕锐成立了医联,开始第二次创业。自2014年成立以来,医联已构筑起集学术、执业、社交、游戏化为一体的专业实名医生平台,汇聚超过50万实名认证医生和2万名签约医生,并率先搭建起以患者为中心,覆盖疾病筛查、医生教育、诊疗服务、药品配送、金融保险服务、患者管理服务的整体生态闭环。这款APP服务于医生群体,同时连接到医疗机构、药械厂商、商业保险三大端口,致力于实现医生价值最大化。目前,这款APP已集结了全中国50万名医生,签约医生2万人,成为国内最大的实名医生平台。走出怪圈完成10亿元D轮融资作为国内最大的实名医生平台,医联已从最初纯粹做医生社交,转变为融合线上线下医疗资源。作为一个连接多个医疗端口的开放平台,医生是这个平台上最核心的资源。医联成立后,迅速在资本市场获得认可。医联成立于2014年6月,同年8月获得联创策源与PreAngel共投的天使轮融资,2015年2月获得红杉中国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2015年9月获得由腾讯领投、云锋基金跟投的4000万美元B轮融资……在创业之初,医联也走过一些“弯路”。曾有一段时间,医联进入了互联网吸粉的盲目扩张怪圈,“最夸张的一段时间,我们用近6个月的时间,把基层运营团队从200人扩充到500人,平均每个月都有50名新员工,帮助我们做医生用户的吸纳工作。”“其实用户数量就是一种威慑。可那时候医联根本没人带过这么多人的线下团队,最多就带过几十人的线下,都是硬逼出来的。”医生用户的激增,企业却没有给医生找到合适的产品,王仕锐意识到,自己走偏了,他冷静下来,和团队一起,把医联的组织架构全部重新梳理了一遍,重新打造医生经纪人团队,确定了“先把小模型做出来再扩张”的策略。这让王仕锐时常提醒自己,“医疗行业做的不是快消品,不是标准品,不是通过补贴就能建立起行业壁垒。”今年7月31日,医联宣布完成10亿元D轮融资,预计估值超过70亿元。晋级独角兽,医联仅用了4年。立足成都"大健康产业是成都新名片”"成都有潜力也完全有能力构筑医疗大健康产业的制高地。”在王仕锐看来,一个好的平台,加上成都的政策环境、市场潜力以及人才储备,为新经济发展培育了沃土。他以自身企业举例,医联立足于成都,从创立之初就获得了来自当地政府与天府软件园的不断支持,包括人才供给、房租补贴、企业品牌扶持等等。目前,医联的业务布局已逐步渗透到政府机构、医疗机构、药械厂商、保险公司等大健康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正加速实现打通、融合、赋能的价值。“成都有很多大健康领域的优秀企业,天府软件园600家企业中,就有200家大健康领域相关企业。”王仕锐认为,在政策与医疗资源集中的双重利好之下,大健康行业在成都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或将成为成都的新名片。今年4月,国办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在王仕锐看来,互联网医疗政策和市场风口已至,产业拐点即将到来,医疗行业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变革。在这个重要节点,医联正在将互联网与传统医疗两种思维融会贯通,并通过和中电数据合作,把目前碎片化、分散化的医疗大数据进行收集、清洗与整理,推动创新医疗应用的研发,从而优化医疗供给侧整体效能。王仕锐表示,未来医联将借助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核心资源与技术,不断完善以智慧互联网医院解决方案为重心的全产业链条。此外,接下来也将考虑投资并购一些业内优秀企业,完善公司在大健康领域的多元化布局,使医联最终成长为一家业务覆盖“互联网+医疗健康”全产业链的综合性创新医疗领军企业。成都商报记者 叶燕 企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