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教学与研究》(原《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创刊于2001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CSSCI来源期刊。《华文教学与研究》以“促进华文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推动现代汉语和海外华语研究”为宗旨,求真务实,崇尚创新;主要刊发“华文习得研究”“华文教学研究”“华文教材研究”“华文测试研究”“现代汉语研究”“海外华语研究”等方面原创性学术论文。欢迎投稿,欢迎订阅,欢迎同行期刊交换。来稿要求及程序如下: 1. 稿件格式按照本刊格式成文,并附首页,载明:标题、关键词、摘要、详细通讯方式、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正文另起页,页首中文题目,正文随后,从头到尾不出现作者姓名和通讯地址,以便匿名审稿。 2. 投稿方式在线投稿,本刊投稿地址为:http://jnhw.cbpt.cnki.net/。上传首页和匿名全文各一份。我刊已经启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开发的“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SMLC),请务必保证文章的原创。有图像、外文、国际音标的稿件请在WORD文档之外提交一份同文件的PDF格式。所有来稿一律投向编辑部网站和邮箱,不得投给个人。3. 字数论文以不超过8000字为宜;选题较大的论文、实验报告字数可以适当放宽。 4. 审稿与修改本刊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三审三校。编辑部有权对原稿进行修改,不愿接受修改的作者请事先声明。 5. 稿件处理对于所有来稿编辑部都会及时作出处理,请作者注意网上投审稿系统的处理进程;在未接到本刊编辑部通知之前,不得转投他刊,否则后果自负。来稿恕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6. 稿酬来稿一经发表即付稿酬,并赠阅当期期刊2册。本刊已被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台湾华艺数据库等收录,本刊文章的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国内刊号:CN 44-1669/G4国内邮发代号:46-254国际刊号:ISSN 1674-8174国外发行代号:Q5575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园东路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学与研究》编辑部邮编:510610邮箱:hwjx@vip.163.com《华文教学与研究》编辑部来源: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188期 总第1098期西南大学计信院“大数据驱动的科学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时 间:2019年12月14日上午9:00地 点:中心图书馆9楼挖掘科研合作网络以分析雇佣决策与绩效主 讲 人:赵慷副教授主讲人简介:赵慷,现任美国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商业分析系副教授(终身教职)、Tippie科研学者,数据与网络分析研究组负责人,并兼任信息学副教授。曾担任运筹与管理科学协会(INFORMS)人工智能分会主席、IEEE智能系统杂志(IEEE Intelligent Systems)客座编辑、国际信息系统会议(ICIS)副编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NSF)评委。现任信息科学技术学会会刊(JASIST) 编辑、INFORMS数据科学研讨会(2019)程序委员会主席。曾获Tippie青年科研奖(2016)和INFORMS数据科学研讨会最佳论文奖(2017)。主要研究方向是大数据挖掘、复杂网络分析和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模型,尤其注重在社交网络和社交媒体用户画像、个人线上与线下行为的分析、团队合作效能、以及跨公司供应链网络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已在国际期刊发表SCI/SSCI论文30余篇,科研成果获得了超过25个国家的主流媒体报道,包括BBC、法新社、福布斯、华盛顿邮报、雅虎新闻、今日美国报、纽约公共广播电台、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国际财经时报、南华早报、印度时报、西班牙先锋报等。科学家流动并没有破坏合作的稳定性主 讲 人:李江教授主讲人简介:李江,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兼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科学数据及科学学与科学计量,发表SSCI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学科交叉背景下的知识路径研究”,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跨学科知识扩散的规律研究”。“林墨”公众号主编,出版通俗读物《科学家修炼指南》。关于英文科技文献中华人科学家姓名消岐的研究进展主 讲 人:史冬波研究员主讲人简介:史冬波,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特别副研究员,上海市晨光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研究员。史冬波是一位关注创新相关议题的应用经济学家,研究兴趣集中在两个方面:科学家的科研产出,初创企业的创新能力与专利行为。分别于2011年和2016年在清华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和管理学博士学位,曾经任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Belfer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在上海市政府金融办公室、昆山市科技局挂职。史冬波还致力于多渠道传播与普及创新经济学最新研究发现,其实验室运营了微信公众号“熊彼特的厨房”,欢迎关注。对同行评审的定量分析:评语长度及其影响因素主 讲 人:王贤文教授主讲人简介:王贤文,2017年度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担任Journal of Informetrics编委、Frontiers in Research Metrics and Analytics期刊副主编,以及十余本SSCI期刊的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学、科学计量学与科技政策,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项成果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被Nature等重要媒体报道。科研工作者的性别与广义影响力主 讲 人:张琳教授主讲人简介:张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SCI/SSCI双检索国际权威期刊Scientometrics副主编,国际英文期刊Frontiers in Scholarly Metrics and Analytics副主编,国际科学计量与信息计量学会(ISSI)理事,Elsevier国际科学评价中心全球委员会首届顾问委员,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中国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国际期刊Quantitative Science Study和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编委。多次担任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国际学会会议(ISSI)的国际科学委员会委员。ISSI年度国际最佳论文的全球5名评委之一。职业生涯的早期挫折与未来影响力主 讲 人:王洋教授主讲人简介:王洋,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2019 年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加入西安交通大学之前在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科学、数据科学、科学学 等,在包括《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论文有广泛的影响力,被七十余家国际知名媒体报道,如哈佛商业评论、经济学人、纽约时报、福布斯杂志、金融日报、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报等。量化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动力学主 讲 人:曾安副教授主讲人简介:曾安,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毕业于瑞士弗里堡大学。多年从事复杂网络,信息过滤和科学学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和Physics Reports等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数十篇论文,谷歌学术总引用1600余次,H指数为23。并被邀请担任Scientific Reports和Palgrave Communications杂志学术编辑,10余种国际知名期刊的审稿人。科学学大数据分析方法与实践——基于引用网络的新尝试主 讲 人:陈云伟研究员主讲人简介:陈云伟,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科技处处长,科学计量与科技评价研究中心(SERC)执行主任。主要从事科技政策、科学计量与科技评价研究工作。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能力项目、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科学学路在何方主 讲 人:吴金闪研究员主讲人简介:吴金闪,毕业于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和北京师范大学,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研究工作涉及量子输运(非平衡统计)、量子力学基本问题、量子博弈、博弈论、投入产出分析、科学学、理解型学习,系统科学。一直在实践融合学科边界的研究和教学。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经典魅力:走进古代诗歌的世界时 间:2019年12月12日19:00地 点:1教报告厅主 讲 人:李达武教授主讲人简介:李达武,西南大学文学院退休教师,主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研究等课程。西南地区首位登上央视百家讲坛的女学者。公开发表九部专著,其中《心期——诗美的探索》《爱情诗歌与美》《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精神》《魅力诗词曲》等专著影响广泛。获得“全国最受欢迎百佳教授”、“重庆市优秀教师”“重庆市超级魅力教师”、“重庆最受欢迎十大教授”等多项荣誉称号。内容简介:讲座从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歌入手,引出学习中国古代诗歌的原则和方法:以古鉴今,启迪人生。从阅读、欣赏、歌唱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走进中国古代诗歌的世界,感悟经典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以期提高个人素养。中文国际传播和海外华语传承的现状及思考时 间:2019年12月13日19:00地 点:1教报告厅主 讲 人:郭熙教授主讲人简介:郭熙,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会副会长。曾任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华文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语言学会会长。任《中文》(初中版)主编,《华文》总主编之一,《华文教学概论》主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主编,《语言战略研究》执行主编,著有《中国社会语言学》《华语研究录》《语言与语言应用论稿》等,在《中国语文》、《语言文字应用》、《世界汉语教学》等专业权威及核心期刊发表语言学、语言教学类论文130 余篇。内容简介:中文国际传播和华文教育事业近年来有了快速的发展。报告介绍这一事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并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报告将说明中文传播和华文具有非排他性特征,目标是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对语言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它应该成为和平传播、维护自己民族语言的范例。唐诗细读与研究论题的提出——由任华《杂言寄李白》的误读谈起时 间:2019年12月14日19:00地 点:1教报告厅主 讲 人:卢燕新教授主讲人简介:卢燕新,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学院,获硕士学位。200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师从著名学者傅璇琮先生,2009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获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获留学基金委资助,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兼任中国唐代文学会理事、天津市文学会理事、中国孟浩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李白研究会理事、国际中文诗词笔会副会长、国际考古学暨历史语言学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委等。主持、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8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史》《文献》《中华文史论丛》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内容简介:任华《杂言寄李白》谓李白“登天台,望渤海”。“天台”在哪里?“渤海”又指的是哪里?通过辨析今存典籍,予以考证。由此总结辨析考证方法以及应注意问题,并举唐代宗等《春日望海》写作时地考予以进一步说明。编辑:杨丹妮图片来源:网络内容来源:学校官网青春缙云网络文化工作室投稿邮箱:media@swu.e.cn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下文简称“抗战文献数据平台”,www.modernhistory.org.cn)是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的阶段成果,也是其中最大的一个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和国家档案局合作筹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百度云承办。至今,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已上传各种类历史文献超过1000万页,并承诺将永久向全社会免费开放。9月2日,“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上线发布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举行。与会的专家学者肯定了抗战文献数据平台自去年试运行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也为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将来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与思路。笔者将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整理成文,以期对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的运营现状以及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作一定的介绍。发布会现场史料的数量与质量截至2018年8月底,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已上线1000万页史料,其中包括11000余种图书、1000余种期刊、近400种报纸,尚有更多的史料正在上传或者著录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预计,在未来五年内,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将在文献总量上超过日本的“亚洲历史资料中心”(www.jacar.go.jp),从而成为全球领先的抗日战争及近现代中国史的互联网史料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姜涛博士也在会上指出,仅就目前而言,平台的文献数量相较于世界上其他历史文献数据库,也是毫不逊色的。抗战文献数据平台除了文献数量大以外,其文献的史料价值同样值得称道。据抗战文献数据平台负责人之一张燚明介绍,抗战文献数据平台上的一千多万页史料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近四百种民国报纸。这些近代中国的各类大小报纸中,既有闻名近代中国的十余种大报,又有近百种各类小报、画报。考虑到报纸史料的特殊性,平台上的报纸都是以300DPI的分辨率上传的。抗战文献数据平台首页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章百家指出,抗日战争具有三重性质,分别是中国人民对于日军侵略的奋起反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作为中国革命的一部分。针对这一点,张燚明指出,平台为抗日战争史研究提供了多边与各类史料。譬如说,报纸史料中不仅有近二十种红色文献,同时又有国民党等党派、团体、军队的数十种报纸,还有伪满洲国乃至华北、华中与华东沦陷区的近三十种日伪报纸。地域上,平台报纸史料的创刊地基本上涵盖了今天中国的绝大多数省份,亦包括几份海外的华文报纸与国内的西文报纸,并有许多中小城市的地方报纸。此外,平台上另有许多特定种类的报纸,包括电影、戏曲、儿童、妇女、经济、军事、文教、宗教、科学、无线电、航空、医疗卫生等各个专业领域。除了中文史料以外,平台上还有英语、日语、法语、德语、藏文等史料,并将在未来进一步扩大。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罗敏研究员指出,对于公众而言,他们可能对电影、音乐、绘画、图片等史料更感兴趣,因此,这方面史料亦不容忽视。据悉,平台从中国美术学院高初老师处征集到不少革命战争年代的图像史料,并积极联系抗战时期的作曲家、版画家的后人,征集到许多音频与实物史料。抗战文献数据平台骨干田武雄表示,红色文献也是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的一大亮点。平台现已上传的红色文献包括200多种图书、报纸、期刊、图片以及音频资料,内容丰富,种类多样。时段上,涵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革命活动形成的各类文献;在史料的性质上,不仅包括以往较为常见的,诸如《新华日报》这类带有一定宣传性质的报纸,同时还有不少此前相对稀见的党内与军内刊物,如中共中央华中局的机关刊物《真理》;在史料的具体内容上,不仅包括诸如《布尔塞维克》、《萌芽月刊》等以政治宣传、理论研究、左翼文化为内容的红色文献,更有许多为某些具体部门形成的史料,如反映我党干部训练与干部教育的《陇东中学地干班调查》。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韩东育、北京大学教授臧运祜等都建议,在平台着力打造红色文献库的同时,还应该上传有关国民党正面战场与日伪政权的史料,从而展现抗日战争的全景图像。受助于国家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平台已上传了部分正面战场以及日伪政权的史料。就正面战场的史料而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难得一见的国民党政权党内、军内的内部书刊,如“中央训练团”的相关文献、军事委员会等机关编印的会议记录及战时前线出版品等。就日伪史料而言,如前所述,平台现有近三十种日伪报纸。与此同时,平台尚有许多原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满铁”史料已上传或正在上传之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首席编辑徐思彦指出,未来平台将成为国内提供“满铁”史料的一个中心。此外,平台上还有许多战时为我方翻译的日军士兵日记、书信、文书与供词等。这些材料一方面可以发现在日军的宣传之下,一度被遮蔽的战时普通日军士兵的厌战、反战情绪,更有其对侵略行径的反思;另一方面,还可以看出国共两党与全国军民携手抗战对日军所造成的威胁,得到了日军中高层的高度重视。档案史料方面,韩东育鼓励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应当向东亚各国、美国等国家与地区征集史料并积极联络、交流。目前平台已从美国、台湾等地征集了一大批档案史料。如从美国的大学征集而来的“卡尔逊档案”,便以一个美国观察者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我党的敌后抗战。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提供的中美关系、中英关系等外交档案也即将上传到平台上。有些史料因为原馆藏地的原因被归类于图书,但就其实际形态来说无异于档案,如十余本出自内政部民政司的《内政部工作日记》,全系手写,与档案无异。在私人藏档的收集上,平台已征集史料并建成了“陈田鹤抗战音乐特色专题库”,并积极筹划其他特色专题库;此外,平台上也有一定数量的此前未刊的私人日记的手稿本等私人档案性质的史料。与会学者交流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的学术价值抗战数据文献平台拥有如此之多的史料,能为今天的历史研究作出怎样的贡献?发布会上有许多学者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孙德立指出,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的建设应该考虑如何切实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并更好地为大众服务。平台的发展,根本上离不开它的宗旨:“公益”、“共享”。章百家指出,从前许多人收集到史料之后,却据为己有而相互保密。而现在的时代要求是,学者在掌握资料的基础之上,更应该进一步组成一个个“学术共同体”,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以“共享”为宗旨的抗战文献数据平台自然促进了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华东师范大学的沈志华教授认为要加强对于史料的基础研究,否则中国的学术是没有希望的,而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则为这类工作开了个很好的头,有利于推进以后的制度建设。抗战文献数据平台之所以能够实现“共享”,离不开它的载体——互联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汪朝光指出,新的一代学人应当适应并拥抱互联网与学术研究的结合,否则就会被边缘化,平台就是是学术界主动拥抱互联网最好的例证之一。不过,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也并非总是能够实现史料的“共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刘文楠副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的周月峰副教授等在回顾自己的治学历程后指出,此前史料并不是对所有人公平开放的,即使在今天,就读于购置相关数据库资金优渥的重点高校、居住在大城市的人能够看到更多的史料;而就读于普通高校,居住在中小城市的人乃至于普通民众,则很难接触到珍贵的原始史料。而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实现了任何人都可以无论何时何地、零门槛地接触大量经过认真编校、编排的史料,这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李志毓副研究员称为“史学革命”。李培林认为,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的史料著录标准将成为中国近代史领域的行业标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刘文楠、张会芳博士、王波博士等人指出,在史料的呈现上,相对于其他数据库,在平台上检索某一个关键词之后,呈现出来的并非只是一篇篇孤立的文章,首先呈现出来的是收录该文章的图书与期刊。这样将有利于用户在阅读、利用需要的史料时把握史料之间的有机联系,还原史料本身的生态与历史情境。平台上传的大量稀见史料,亦将使得近代史研究的学术规范更加精确——读者在阅读论文时,如果碰到文章引用了一些稀见的史料,则可以到平台检索,回溯源头进行检证,从而保证研究内容更扎实、更规范、更可靠。据张燚明介绍,工作团队在建设平台时就博采各家数据库的优点,同时吸取各家数据库建设的经验教训。在检索上,平台提供简单检索与多字段高级检索两种模式;在检索结果的呈现上,平台一方面能够同时呈现图书、期刊、报纸等史料的检索结果,另一方面则可以对于检索结果进行二次筛选,也可按照时间等要素进行重新排序;在检索性质上,目前图书与期刊已做到篇目索引,报纸则按日期进行索引;在史料的呈现与利用上,图书与期刊提供目录,所有史料都提供放大缩小、全屏阅读、摘录(基本上其他数据库都没有这个功能)、纠错与免费下载等功能。为了进一步提升检索成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吕彤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朱浒与南京大学副教授梁晨等建议平台应当向研究型数据库转型。对此,罗敏认为这的确是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且相关工作已经在进行了。与会学者交流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的社会价值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的建设离不开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李培林指出平台将对地方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改造。山西省图书馆馆长王建军等地方图书馆代表表示,将为平台的建设提供文献资源。与此同时,经常使用平台的高初、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魏兵兵博士等建议平台应积极征集私人史料。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崔永元认为,收集并共享资料给他人做研究的学者是最伟大的,平台的问世避免了重复劳动,将会促进学术界的良性循环。崔永元在会上当即决定捐出一部分自己从民间收集来的抗战史料,并将其整合到平台之上。社会大众对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能够给予的帮助远不限于史料的捐献。桂林市教育研究所教研员寄小文即认为,平台的使用者可以参与到平台的著录、纠错及文字识别等工作上,并可以设置相应的鼓励与奖励机制,在互联网时代,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应当尽可能地扩大受众,对全社会发挥更大的影响。从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退休的陈晖副研究员是著名作曲家陈田鹤先生的女儿,平台上的“陈田鹤抗战音乐特色专题库”即由她捐献史料并授权建成。陈晖表示,抗战是她父母一生中经历的一场大事,而“陈田鹤抗战音乐特色专题库”的建成,也是她父母的光荣和骄傲,圆了她父母的心愿。徐思彦认为抗战文献数据平台更应肩负起反哺社会的责任。汪朝光、周月峰等也指出,平台对普通人也是有影响的,可以广阔他们对历史的认知,破除此前对历史的误解与刻板印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具体而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刘文楠、赵妍杰博士等指出,平台可以为个人寻找自己祖先的过往历史、媒体制作节目以及相关机构编写厂史、院史提供帮助。在会议上,来自广东湛江的民间历史研究者黄春宁即表示,平台为自己寻找湛江革命先烈黄学增的史料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黄春宁此前在一般的书籍中查找黄学增的相关资料,或者是采访相关的当事人时,发现舛误乃至相互矛盾之处不少,因为自己身处祖国大陆的最南端,研究条件与资源十分有限,而难以下结论。而平台上的历史文献解决了他此前无法解决的困惑。原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与韩东育在会议上指出,平台不仅仅应该方便专业的研究者,同时还应该服务社会大众与广大的青少年。一方面,平台作为数据库本身也是有历史观在内的;另一方面,在学校的教育中,历史教育应当为学生提供价值判断,但是价值判断的建立也是在资料充分这个基础之上的。目前许多中学历史老师不适应新编历史教材,对此,马敏认为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应当在中学历史老师的培训中发挥作用。资深媒体人曹景行、华中师范大学的周月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李珊博士等人指出,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可以为学校的日常历史教学、举行研究性学习、开展校本课程等提供帮助,也可以向中学生征文,鼓励他们在抗战文献数据平台查找资料。这些意见得到了与会中学历史老师的一致认可。三位来自中学历史教学的相关从业者介绍了抗战文献数据平台未来与中小学历史教学相挂钩的设想。北京教育学院的方美玲副教授指出,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可以与教育部今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挂钩,参与“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推广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张付文老师指出,常有学生跟他说课本上的知识常常与网上和电视上看到的不一样,平台的出现使得广大中小学生在互联网时代也能够拥有更优质的历史教育资源,通过平台接触真实的历史,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譬如说,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上的史料,切实了解包括国共两党、知识分子、普通人民等参与到内的全民族抗战,以及通过平台上的图片来直观感受历史,如通过四行仓库的历史照片感受抗日军人的英勇牺牲。张付文也指出,如果在端正学生的历史认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上,平台不去抢占这个“高地”,那么其就很可能为一些哗众取宠、唯利是图的无良媒体所占领,导致学生的历史认知被歪曲。同时,张付文还指出,中学历史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和与之配套的教学指导用书具有普适性、宏观性,但是比较简单,对于许多历史的细节无法展现,而市面上的教辅资料却又参差不齐,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的出现也丰富了他自己等一大批中学历史老师对历史的认知。郑州外国语学校的段军军老师认为,应试教育并不会使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失去在中小学生中的“用武之地”。河南乃至全国许多省份的高考历史试题中,都会有一道小论文题,考生们在作答这道题时表现往往不太理想,总分10分,平均分仅有2.5分。对此,中学历史老师长期感觉到无从下手。毕竟,这对于中学历史老师本身的学识就是个很大的考验,他们往往力有未逮。而平台的出现可以让学生在接触到鲜活历史,也更能激起他们心中的爱国情怀。此外,老师可以鼓励师生通过平台检索家乡的史料,扩大阅读,积累知识,慢慢积淀,逐步上升为小论文、小课题,进而转化为校本课程,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平台的上线是否会对其他同类特别是收费数据库产生冲击?这也是许多与会学者的疑问。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金以林、罗敏、周月峰等表示,平台无论是目前的篇目索引阶段还是将来可能向研究型数据库转型,提供研究数据与全文检索,都不会和其他同类数据库产生竞争关系。正是因为平台是公益开放的,才会在根本上避免各类数据库的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进而促进其他数据库质量的提升。
近日,《教育部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的决定》(教社科〔2020〕4号)正式公布。北京语言大学5项成果获奖,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青年奖1项,获奖总数和获奖层次均超过往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教育部为表彰和奖励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取得的卓越成绩,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严谨治学、勇于创新、锻造精品,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该奖始设于1995年,每三年评选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本届最终评选出获奖成果1539项(含香港、澳门高校获奖成果),其中:著作论文奖1241项,含一等奖152项、二等奖783项、三等奖306项;咨询服务报告奖77项,含一等奖10项、二等奖47项、三等奖20项;普及读物奖20项;青年成果奖201项。王建勤——《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声调范畴习得与模拟研究》王建勤,籍贯山西,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西兰梅西大学的荣誉研究员、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高级研究员、重庆大学、渤海大学、宁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东师学者"教学名师、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等。出版《全球文化竞争背景下的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声调范畴习得与模拟研究》等著作,发表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多项。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arch (CASLAR)国际期刊编委、《语言战略研究》、《汉语世界》编委;《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华文教学与研究》等多个学术刊物的匿名审稿人。王建勤教授的著作《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声调范畴习得与模拟研究》是国内外第一份系统考察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声调范畴习得的实验研究。本研究采取行为实验、范畴感知实验、课堂教学实验与计算机认知模拟等多种研究范式探讨学习者汉语声调范畴感知和产出的机制、模拟声调范畴建立的过程,证实了知觉训练能切实有效提高学习者汉语声调范畴习得效率。本研究以实验结果为依据为汉语声调教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张宝林——《基于语料库的外国人汉语句式习得研究》张宝林,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教学、认知与习得开放研究中心学术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研项目10多项。独立或合作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大纲、词典等1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累计指导中外硕博研究生110多人。张宝林教授的著作《基于语料库的外国人汉语句式习得研究》依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外国人汉语句式习得情况进行表现分析,偏误与正确现象并重,并与母语者的同类语言表现进行对比研究,考察比较全面、细致、深入,结论具有较强的客观性、稳定性和普遍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汉语句式习得研究的目标、理论追求与研究水平,在目前的汉语句式习得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郑艳群——《虚拟词语空间理论与汉语知识表达研究》郑艳群,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应用。曾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汉办科研规划项目及校级规划项目,并参与多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出版多部个人专著,是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先锋领军人物之一。为研究生开设《汉语多媒体课件设计》和《语料库资源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等专业课。曾指导过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语言信息处理方向,以及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对外汉语教学论方向研究生。出版个人专著《计算机技术与世界汉语教学》、《汉语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对外汉语教育技术概论》等。郑艳群教授的著作《虚拟词语空间理论与汉语知识表达研究》提出了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构建汉语知识仿真系统的设想,阐述了虚拟词语空间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描述了虚拟词语空间的宏观和微观结构。全书在方法论上归纳和演绎交相呼应,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互显优势,在理论探讨和技术可行性分析上提出研究构想并做了实践探讨,体现了这项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熊仲儒——《英汉致使句论元结构的对比研究》熊仲儒,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句法语义学与英汉语法对比,主要学术兴趣是探索功能范畴在句法语义中的作用,研究领域涉及词类、论元结构、特殊构式与左缘结构等。在《中国语文》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7部,并获安徽省社科奖二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熊仲儒教授的著作《英汉致使句论元结构的对比研究》是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论元结构的对比研究"的最终成果,并入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本书根据新戴维森事件语义学和生成语法理论,全面阐述了与论元结构相关的一些核心概念,提出了新的论元结构理论体系和具体分析框架,并具体地分析了英汉致使句的论元结构。于小植——《启蒙旗帜下的反启蒙行动——<狂人日记>叙述形式中显现的意图谬误》于小植,文学博士,现任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起招收汉语言文学方向博士后。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曾获北京市青年英才称号;曾获第八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基金奖;获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问计求策三等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首席专家;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课题首席专家。于小植教授的论文《启蒙旗帜下的反启蒙行动——<狂人日记>叙述形式中显现的意图谬误》解决了以往研究没有解决或没有关注的一些问题。第一,深入分析了"狂人"作为叙述者的叙述功能,得出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第二,把《狂人日记》概括为"抒情思辨日记体",是对《狂人日记》文体形式的创新性概况。第三,对《狂人日记》"小序"和"日记"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澄清和重新界定。本论文提供了一个考察鲁迅对启蒙的认识和态度的新切入点,同时也提供了一个研究"五四"革命者与启蒙之间关系的新视角,并进而重新思考了文学在启蒙中的位置和功用,具有一定的开创精神。教育部人文社科奖项的获得,不仅是北京语言大学相关学科优势特色的体现,也是北语人文社科科研综合实力的体现,标志着北语人文社科研究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素材来源:北京语言大学
马来西亚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国家,而马来西亚华人又是世界上最多的海外华人群体,也是海外最早开展华文教育的地区。马来西亚华人的华文教育史见证了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现代化转型全过程。正因为华文教育不断在地化发展,才推动了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从舶来移民文化逐步发展为马来西亚多元文化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终形成了体系庞大的现代马华文化。因此,马来西亚华人的华文教育史是窥探马华文化现代化转型的重要窗口。11月1日,由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主办、由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家莫泰熙,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令狐萍,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盛静,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韩晗等学者联合发起的“马来西亚华人的华文教育、族群认同与多元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因为新冠疫情,此次会议以腾讯会议形式举行。来自武汉大学、马来亚大学、南方大学、拉曼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二十余位学者与会。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围绕“马来西亚现代华文教育先驱们的事迹与活动”、“马来西亚的早期华文教育与文化交流”、“马华文化的历史资源的现代化转化”、“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如何走出历史、面向未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本文择要归类,以飨读者。从林连玉、陆庭谕到莫泰熙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源远流长,是马来西亚沟通中西文化的重要方式。但是现代华文教育还承担着马来西亚华人群体争取文化权利的历史责任。以林连玉、陆庭谕与莫泰熙三位华文教育家为代表的现代华文教育先驱及他们接力运营的“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在马华文化教育事业当中起着重要的领军作用。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主任潘碧华副教授以《林连玉的古体诗词与自我形象》为题,探讨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先驱林连玉(1901-1985)的文学创作。生于中国福建永春、客居马来的林连玉以团结教师、捍卫华文教育、争取公民权以及促成“三大机构”成立而为人所称道,被尊为“马来西亚现代华文教育之父”。除此之外,林连玉还是一位古体诗词作家,而这个身份长期被学界所忽视。终其一生林氏创作了大量的杂文与古诗词,大部分都曾在新马各大报章副刊发表。其诗作多是生活中吉光片羽的记录,虽然很大程度上表现他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的真实面貌,但却为我们提供了走入他内心世界的凭据。证明了即使是有血性的文化斗士,其内心深处也有不可避免的迷茫和脆弱,因此,林连玉的诗词为大家展现了一个感性、完整的“马来西亚现代华文教育之父”的形象。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先驱、著名侨领林连玉先生(1901-1985)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助理教授林志敏、叶秀清则以《抗争与坚守之间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之反思——兼悼陆庭谕老师》为题,从23年前自己师从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先驱陆庭谕先生并在陆先生讲授的“马来西亚教育史”课上所撰写的课堂报告出发,谈到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一直以来的发展困境,再反观当前面对的新挑战,重新省思“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概念界定。认为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更应当继承陆庭谕先生的遗志,坚守核心原则,调整行动策略,变通而不失其正,致力于开创未来。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泰斗陆庭谕先生(1930-2020)作为目前马来西亚华文教育领域仍然健在的元老之一,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前首席行政主任莫泰熙则以结合自身所经历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奋斗史,以《马来西亚的华人与华文教育》为题,追溯自己亲身经历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进程,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旨演讲。在莫泰熙看来,华文教育的坎坷发展之路也是一代代同仁为华文教育事业戮力前行之路。面对各种打压、种族的同化与社会不认同等不利因素,大家为推广华文教育虽九死而未悔。最后莫泰熙指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目前仍面临统考文凭不被承认、华文小学数量严重不足等问题。但只要大家视华文教育为根,保持对中华文化的热忱,华文教育就能世代流传,华文教育的目的在于“为了让我们子孙永远比较像华人”。马六甲:见证马来西亚的早期华文教育与文化交流马六甲又称满剌加,是世界的港口重镇,更是海上丝路的地理要冲。六百年来,马六甲在东西世界文明对话中起着不可或缺的枢纽作用,也成为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与马华文化的重要起点,可以说是马来西亚文脉所系之地。以马六甲为中心,探讨马来西亚的早期华文教育与文化交流,是本次会议的一个重点。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中文系教授王润华以《郑和登陆马六甲以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多元教育创新》进行主旨演讲。王润华认为,作为曾经的殖民地地区,在长期的霸权话语之下,过去一直片面地认为是西方人在推动马六甲文化发展,现在新的相关史料证实了,华人在当中做了很多推动工作,尤其是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更是源于马六甲,可以说马六甲是华文教育与马华文化的共同起点。位于马六甲的郑和文化馆王润华从不同时期的历史案例出发,深入揭示了马来西亚华人之于马华文化现代化转型的积极意义。一是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典范,郑和船队协助当地人击败外来侵略者,建立了马六甲王朝;二是马六甲的峇峇文化,这是海外华人落地生根本土化的重要代表;三是马六甲的英华学院,这在私立华文学校教育中具有开创性的模范作用;四是印刷出版文化在马六甲的勃兴,英国传教士米怜《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开创了华文期刊之先河;五是从马六甲出发的近代中国革命,对中国现代史影响深远;六是马六甲近代翻译事业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火车头”;第七则是马六甲地区传教士们以及华人文化活动家们的学术活动,成为了现代汉学的起点,并奠定了现代汉学的传统。当中特别指出了“英华学院”的重要意义,如今香港历史悠久的传统男校英华学院(又称英华书院),正是1843年传教士理雅各自马六甲迁来,马六甲时期的英华学院,是中文传播、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这里不但诞生了世界第一份中文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第一本中文基督教读物《劝世良言》、第一本中文圣经,还诞生了第一本马来文圣经、第一本华英字典。马礼逊从广州带到马六甲的刻工梁发皈依基督教,成了第一个华人牧师。时任校长理雅各是一位著名汉学家,他完成的《四书》英译至今还是海外汉学研究者引用的标准译文。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的英华书院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安焕然以《软实力和硬实力:郑和下西洋与满剌加》为题,从满剌加(马六甲王朝)对明代中国朝贡体制的参与及建交,探析“德”与“威”的相得益彰,证明了“软实力”(德)需要有“硬实力”(威)的支持才能行之四海并发挥实质效应。从这个角度来看,满剌加之于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的生根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它构成了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播、生根的重要起点。因此,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推进,“海上丝路”将带动中国继续深入世界,我们需要回望历史,形成更多的历史对话。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范若兰以《传教士与华人移民:基督新教在华南和英属马来亚之间的传播》为题,详细介绍了近代基督新教在马来西亚经历的点种、广播、扎根三个传播阶段。曾经的“英属马来亚”是多族群和多宗教社会,也是移民社会,新教传播受到已有根深蒂固宗教信仰的马来人、华人、印度人的抵制。故而很多马来西亚基督新教差会是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其位于欧美的母会,一个是位于华南的次母会,这种双重关系连接起华南与马来亚基督新教的密切联系。扩大到南海区域来看,基督新教分布在南海的华人移民社区,与华南形成密切的新教传播网络,充分体现了东南亚区域宗教发展的整体性、联系性与多样性。在这个过程当中,当中不少传教士与华人教会工作者以马六甲等地区为中心,以兴办印刷出版与服务华文教育等事工形式,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通与马华文化的现代化进程。马华文化的历史资源的现代化转化马华文化经历了数百年发展,形成了内涵深邃、积淀丰厚的历史资源,历史资源如何通过文化产业、文学创作等实现现代化转化,从而推动马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是本次会议大家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谢雅卉以《基于冰山理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妈祖文化产业品牌发展模式》为题,从美国心理学家萨提亚的冰山理论作为研究框架,探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妈祖文化品牌发展模式,并以马来西亚妈祖庙为代表的东南亚地区三个国家六间妈祖庙为研究对象,借助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工作之后认为,东南亚妈祖品牌可以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可行性发展方向,对外部分应通过妈祖文创IP来推广妈祖文化产业品牌发展,以创意作为传播手段,推进各类妈祖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形式来推广;而对内则应积极推动东南亚妈祖文化品牌核心内涵的形成。实际上,马华文化的历史资源还进入到文学创作当中,成为马华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题。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马来西亚籍副教授庄薏洁以《“获取符号资本”的历史重构:马来文学、马英文学与马华文学的族群叙事及其马共历史的建构》为题,从比较文学的研究视角出发,以法国社会理论家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视域,结合斯蒂芬·格林布莱特的新历史主义观点,探讨马来文学、马英文学与马华文学三者的关系。认为在具有民族寓言形式的创作之下,这些作品透过族群关系的叙事来言说、诠释与建构马共历史,继而表述各自想象的家国。当中部分作品将马共历史标杆化与符号化,使得相关历史对于族群关系叙事变成一种符号资本的运用,也是一种族群“自我救赎”实验。认为寓言形式的选择固然是作家的美学手段,但也是国家断裂的历史,更是特定历史时期族群的具体精神哲学。马来西亚槟城华人宗祠1969年爆发的“五一三事件”是马来西亚华人族群抗争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这次事件之后,华人在马来西亚的地位大大提升,促进了华人中产阶级的形成与华人族群的自我觉醒,被称之为“马华的‘五四运动’”,因此这个事件也成为了当代马华作家笔下的重要创作素材。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李树枝以《女性、女性身体、创伤、种族政治:马华吕育陶、傅承得、叶贝思的“五一三事件”文学叙事及其指涉意涵》为题,透过女性、女性身体、创伤以及种族政治这四项视角,以知名马华作家吕育陶、傅承得、叶贝思笔下的 “五一三事件”创伤的文学叙事隐喻为对象。认为“五一三事件”以及其之后一系列文化同化政策和种族政治偏差政策在文学作品中有如下两重指涉,一是指涉了诸多种族政治偏差政策对个别的马来西亚华人族群冲击,促成了“感时忧族”情感的形成;二是它们亦指涉了更大的马来西亚华人群体的公民性甚至马来西亚国族/国体的“感时忧国”。因此,三位作家笔下的“五一三事件”文学叙事堪为马华伤痕文学叙事主题类型的成功范例。本次会议的发起人暨召集人韩晗以《从“华夷风”论建构“马华学”何以可能:基于一个解域的视角》为题,探讨了马华文化历史资源的总体性问题。他从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提出的“华夷风”这一概念入手,指出其背后的本质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全球化存在形态的反映。认为目前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研究已经体系完备,形成了超越区域研究与族群研究的框架,涉及的对象十分广阔且不局限于某学科、方法和范式的“马华学”呼之欲出。如何以解域的视角审视“马华学”并建构“马华学”的范畴,关键在于以文化而非族群或地域研究为核心。就方法论而言,因为“马华学”在研究立场上处于“自我/他者”之间,因此在研究对象上必须超越“地域/族群”差异,而在研究观念上则需要沟通“东方/西方”。如何推动马华文化历史资源的现代化转化,服务于更为开阔的“马华学”研究,是未来马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如何走出历史、面向未来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绵延数百年至今,当中经历了各种艰难曲折,是马华文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见证与推动力。在全球化时代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如何调适自我、除弊革新,真正地走出历史、面向未来,从而推动马华文化的有序发展?这是本次会议中大家积极讨论的另一个问题。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陈奕平教授以《族群政治与文化权力: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思考》为题,围绕华文教育的历史、现状及未来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他认为,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而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发展机遇虽然总体向好,但族群不平等却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华文教育发展不断面临着族群关系、华人社群变化和教育机构关系变动等多种因素的挑战,其核心是族群政治的影响。上述挑战不仅制约了华人母语教育权利的实现,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华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其实华文教育是华人保持族群特性的重要方式,也是华人传承和发扬华族文化的主要平台,因此,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未来必须要解决好族群平等发展的问题。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目前马来西亚只有一部分大学开设华文课程或设立中文专业,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博特拉大学是其中之一。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现代语言暨传播学院副教授洪丽芬以《从博特拉大学中文课程看马来西亚中文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为题,探讨了马来西亚中文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她立足博特拉大学中文系课程设置,调研比较马来西亚现有九个中文学士课程,认为它们都均延续了中文教学的传统特色。尽管各中文系科目数量不一致,基本内容大同小异,毕业生基本能够从事任何中文或文学相关的工作,但这却陷入了同质化的竞争。因此,未来马来西亚中文高等教育应当突破现有既定范围,拓展至教育和其他相关交叉学科的应用领域。厦门大学是第一家在马来西亚开设海外分校的中国大学,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已成为了马来西亚中文高等教育重要的新生力量。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金美副教授以《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学生汉语方言及语言习得问卷调查分析》为题,调研了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文系2016级本地和大陆全体学生、2017级本地学生,对这些学生习得各类汉语方言如粤语(马来西亚通称“广东话”)、闽南语(马来西亚通称“福建话”)、客家话等和各类语言如汉语普通话(“华语”)、马来语、英语等的起始、过程和完成情况以及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的现有水平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分析其汉语方言和语言习得的历史和现状,探究其成因和短板,同时联系并对比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国家语文政策,探寻具有适应性和前瞻性的相应对策。“独中”(即独立中学)是由马来西亚华人民间赞助维持而筹办的中学总称,是马来西亚特有的民办教育体制。因为华文不是马来西亚官方语言,华文中学在马来西亚独立后全被改制为国民型中学,而不接受改制的就称作独立中学,其运作经费全靠自筹。曾担任过多家独中校长的马来西亚资深华文教育工作者、南方大学学院中文系博士生李保康以《文化传承及认同是“独中”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独中”华文教学现况初探》为题作了报告,他聚焦于“独中”的华文教学,梳理了“独中”的华文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认为应将中华文化传承的聚焦点从“需不需要传承”逐渐转移到“传承什么文化、怎么传承文化”上来。因此应当加强文化传承的力度,既能展现中华文化兼容并赅的能力,也能进一步坚实马来西亚华人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从而使得华文独中得以永续经营。他赋予“独中”华文教学“独”以独特的含义,希望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展现更深厚的底蕴,在未来可以更坦然更有自信的面对其他族群,进行良性友好的沟通。闽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院教授王建红认为,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应当与其他形成文化认同的手段相结合,形成语言教学与文化培育的复合力量。他以《东南亚华裔幼童华人身份养成———以马来西亚槟城闽粤华人为例》为题,将史学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探讨了马来西亚槟城闽粤华人形成文化认同的方式。作为闽粤华人较早移民的海外区域,槟城数百年来始终拥有系统较为完整的华人社区。中国原乡故里的宗族组织、民间神祇以及建筑群落等日常生活空间的“复制”,成为当地华人身份形成的重要文化源头,而中华生活习俗及其价值习得使华裔幼童的华人身份获得真实感。与此同时,带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祭祀仪式、口述历史等等又促进了文化意义的再生产,让华裔幼童华人身份认同感得到延续,这是华文教育之外推动华人社群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因此,除了语言之外,文化与价值也是塑造个体与族群身份的关键,这是今后推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应当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光明日报记者 张哲浩 马荣瑞 光明日报通讯员 郝国华“塔什干尼扎米国立师范大学的师生对授课内容非常感兴趣,一下课就纷纷询问‘一带一路’、城市文化、汉语学习、申请留学等各种问题。”近日,陕西师范大学乌兹别克斯坦研究中心崔悦、蒲小平老师一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就开始为塔什干尼扎米国立师范大学本科生上课。今年9月,陕西师范大学获批乌兹别克斯坦教育部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承担该校历史系外国史专业本科生1至4年级2018—2019学年的教学任务。作为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近年来,陕西师范大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勇担新时代师范大学的新使命,当好教育人文交流先行者,取得了显著成效。构筑沿线国家教育人文交流“连心桥”陕西师范大学长期重视和周边国家的教育人文交流合作,开展了一系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多边交流活动。2017年11月,由陕西师范大学首倡的“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丝绸之路人文社会科学联盟”“丝绸之路图书档案出版联盟”正式成立,并正式发布《丝绸之路教育人文交流与合作西安共识》。目前,已有多个国家的大学加入这三个联盟。2018年10月,陕西师范大学和莫斯科大学举办了“第一届中俄教师教育论坛”,吸引来自俄罗斯和国内各高校12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光旭表示:“此次会议全面促进了两国师范院校在校际交流、人才培养、资源共建共享、科研合作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助力高素质、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教师教育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构筑起国与国交流合作的‘连心桥’,也是实现共建共商共享的‘黏合剂’。高等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不再局限于为本国本民族服务,而是扩展到为世界和人类发展寻求‘最大公约数’,谋求最大福祉。”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游旭群表示。提供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支撑力”2013年以来,陕西师范大学主动聚焦‘一带一路’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围绕丝绸之路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展开研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学校先后出版了以《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为代表的“一带一路”相关著作110余部;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近600篇;承担“一带一路”各类项目150余项;100余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各级各类奖项。2016年,陕西师范大学启动了由一批在丝绸之路研究领域有很高造诣的本校专家学者加盟的“丝绸之路智库集成”编纂工程。截至目前,“丝绸之路智库集成”中,《丝绸之路通鉴》第一辑20部著作已全部面世,8卷本《全球空间与“一带一路”研究》已出版六卷。“陕西师范大学地处西安,以其独特的历史地理优势,依托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和深厚的人文社科基础,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尽责担当、应势而为,积极推进人文交流,深化教育开放。”陕西省社科联主席、“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院长、《丝绸之路通鉴》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甘晖谈道。打造传播中国文化教育“智慧港”2018年6月,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文化教育传播智慧港正式揭牌成立。为此,学校组建了“文化教育智慧传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国家外专局、教育部111引智基地——长安与丝路文化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项目“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传承与开发利用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为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学校还与国内外多家相关单位分别共建“文化‘走出去’”出版翻译基地、“一带一路”小语种翻译基地、“伊朗分社”,并与俄罗斯俄语出版社签订了合作互译出版协议。学校还组建了陕西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外译中心。2018年8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成为“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第17家出版成员单位。学校的华文教育基地和“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也吸引了数千名海外汉学家和海外华文教师参与。同时,学校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内段的7所高校结成对口支援关系,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青年教师400余人。2017年,学校还开展了“一带一路”专项博士培养项目的建设,首批10余名专项博士生已入校学习。“‘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我的国家和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我在这里学中文,以后我想回国当老师,这是我的梦想。”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夏紫薇高兴地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陕西师范大学将进一步加大“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教育人文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坚实的桥梁和纽带,绘就教育人文交流的美好画卷。《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18日 04版)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厅党组成员黄赞佳出席并讲话。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廖志坤作开幕致辞。红网时刻9月18日讯(记者 杨斌)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挥外国语言与文化研究对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作用,进一步推动全国外语及相关学科博士后的学术交流,9月18日上午,2017年“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外国语言与文化研究博士后学术论坛开幕式,在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厅党组成员黄赞佳出席并讲话,30多位来自全国各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专家、学者参加论坛。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廖志坤作开幕致辞,开幕式由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邓颖玲主持。黄赞佳指出,本次论坛是为加强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促进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学术交流,全面提升外语专业博士后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推进我国外语教学和科研事业的发展,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而组织的一次高端学术论坛会议。他说,湖南省高校在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中,主动对接时代需求,自觉承担推动社会发展责任,发挥了领军作用。湖南师范大学作为一所高水平的大学,为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外国语学院在外国语言与文化研究领域优势明显,期待通过此次论坛,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内涵和外延等深层次问题的多维研究。廖志坤表示,目前湖南师范大学已经同34个国家130余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涵盖了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校专门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院、湖南省俄罗斯文化与交流研究中心、东亚文化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去年新增了《外国语言与文化》和《外国语言与文化(英文)》两本期刊,为深入开展国别与区域问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支撑。学校还以国家级华文教育基地、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孔子学院为依托,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力实施海外华文教育,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成绩显著。论坛为期四天,邀请了黄友义、王克非、胡键、Lauri Ramey四位专家先后作“‘一带一路’建设:外国语言与文化研究难得发展机遇”、谈博士后面对的五个关系、“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Connecting English Poetry to "the Belt and Road"等主题报告。他们将结合各自的研究经历,分享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外国语言与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博士后们将分专题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
严谨朴实,唯真理是从;桃李芬芳,清誉满寰中。诞生于国家危难之际,用理想扛起教育大旗;辗转于荆棘坎坷之中,用行动奏响育人凯歌。作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南京师范大学在117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以"教教人之人,育育才之才"为己任,弦歌不辍,砥砺前行,谱写了教育兴国的华彩乐章。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励精图治,玉汝于成。历经117年发展,南京师范大学沉淀了深厚底蕴,是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学校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时期。学校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金陵大学,1951年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公立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学校改办为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5年成为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东方最美校园红墙绿瓦,冬暖夏凉;雕梁画栋,古味留香。学校现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其中,仙林校区位于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1号,紫金校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板仓街78号,随园校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122号。其中,学校随园校区有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的美誉。一走进随园校区,仿佛走进了民国时代,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让人惊艳。黛瓦覆顶,勾檐翘角,承载百年风华。虽典雅内敛,但又处处显露出惊艳和高贵。除了随园校区,仙林校区也是南京师范大学的一大"观光胜地"。月亮湾清荷摇摆,光影与浮藻在校园的一隅泛起波澜;图书馆磅礴大气,中轴对称的造型烘托出稳重严谨的大家风范。位于板仓街78号的紫金校区也毫不逊色。闲适淡然,一眼望去,如绿野仙踪般宁静致远清幽,呼吸间都萦绕着大自然的气息。中国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综合性强,特色明显。学校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是中国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现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4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3个。在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学校地理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多个学科上榜。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南京师范大学共有25个参评学科上榜,其中,包括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在内的6个学科进入A类。根据2019年5月ESI最新数据显示,南京师范大学共有7个学科进入全球1%,论文数达9035篇,其中,高被引论文数达137篇,全球排名上升17个位次。中国科研实力最强劲的大学之一实力雄厚,成就卓著。学校积极实施"顶天立地"战略,科研成果追求原创,力攀高峰。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全国妇女与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研究基地、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各1个。共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8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2项;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和《自然》上发表第一作者单位论文5篇,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6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第一单位),11部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科成果文库优秀成果",科研成果入选200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主持、历时8年修订的点校本《史记》,入选《光明日报》"2013十大文化亮点"和《中华读书报》"2013十大文化事件"。同时,学校坚持协同创新,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拥有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江苏首批新型重点高端智库1个、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6个,江苏省工程实验室7个,江苏省公共服务平台2个等多个平台,积极发挥着"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中国最具开放意识的大学之一国际视野,对接全球。学校重视与海外的交流和合作,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大学,是国家设立的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对外汉语教学基地、首批华文教育基地和港澳台地区幼儿教育培训基地;设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南京基地、法国文化研究中心及南京法语培训中心、意大利文化研究中心等国际性研究和教学组织;建有2所孔子学院,其中1所曾荣获"全球优秀孔子学院"称号。此外,南京师范大学与世界上38个国家和地区的222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聘请外国专家400余人,其中长期外国专家50余人;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引智计划")。同时,学校还与美国、英国等16所大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及联合培养项目,在103所大学设有学生海外学习项目,全年接收留学生1800余人,国际交友圈日益扩大。中国校园生活最丰富的大学之一挥洒青春,活力绽放。长期以来,南京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社团大力支持,并出台《南京师范大学社团管理办法》,从制度上加强对社团的管理和引导,强化政策和经费保障,推动学生社团健康发展。自1983年10月第一个学生社团———武术协会创建至今,南师学生社团已历经了36个春秋。经过多年发展,大学生社团不断壮大,截至2018年,南师学生社团共有136个,社员占在校普通本科生总人数的70%以上。这些丰富多彩的社团,不仅在校内收获不少粉丝,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都"榜上有名",屡屡在各类比赛中斩获佳绩。此前,在社团巡礼月期间,学校HOLA国标舞社参加第十一届江苏省学校体育舞蹈锦标赛活动。学校俞澄媛、王玥等多名同学获得了单项奖,社团代表学校也取得了优秀组织奖的优异成绩。中国校友群体最给力的大学之一人才济济,桃李芬芳。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名家大师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李瑞清、江谦、柳诒徵、郭秉文、李叔同、张士一、陶行知、陈鹤琴、吴贻芳、孟宪承、杨贤江、徐悲鸿、高觉敷、罗家伦、潘玉良、张大千、唐圭璋、傅抱石、陈邦杰、陈洪、吴作人、李旭旦、孙望等诸多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曾在此主政或执教。日前,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上,20位南京师范大学校友受邀参会。既有著名经济学家洪银兴教授,我国新闻传播、文化研究等方面的著名专家孟建教授;也有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美国强生集团亚太创新中心资深总监夏明德;还有国际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国际水墨画研究院院长陈允陆……从踏实肯干的企业家,到艺术界的领军人物,再到学术界的中流砥柱。南师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在各行各业里发光发热。百余年风雨,百余年磨砺,百余年辉煌。盛世新程,南京师范大学正充满信心,脚步坚定,豪迈地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欢迎报考南京师范大学!本文部分素材来自:南京师范大学
中新社厦门3月16日电 题:回眸厦大百年:打好“侨”牌 写信都能把学生教出来中新社记者 杨伏山作为中国第一所由华侨独资兴办的高等学府,厦门大学从创校伊始,奔涌的血液中就流淌着“侨”的血脉;因缘际会,打好“侨”牌,拓展海外华文教育事业,成为与厦大百年发展如影随形的文化基因。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原副院长陈荣岚教授,已在海外学院工作逾20年。他日前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厦大海外学院创建60多年来,已为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逾6万名各类海外英才,其中不少海外华侨华人精英,如今已成为活跃在东南亚等国家经济社会舞台上的栋梁之才。“像东南亚一些知名华人企业家、华文作家、教师、媒体记者、编辑、学者、中医师等,不少是海外学院毕业的。”他说,印尼华人企业家林联兴,以70岁高龄获得海外教育学院中文函授本科毕业,更是体现了学无止境,锲而不舍的精神,与厦大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高度契合。陈荣岚说,这些厦大海外侨界校友,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之一就是深受校主嘉庚精神熏陶,胸怀大爱,感恩回馈,热心推动母校教育事业和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因地处东南沿海,又是海防前线的特殊性,原国家高教部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将厦门大学发展方向定位为“面向东南亚华侨,面向海洋”。厦大海外教育学院于1956年创建,前身为中国高校第一个设立的华侨函授部,后曾使用海外函授部、海外函授学院等名称,1991年经教育部批准定名。创立当年,厦大就对外招收数理化等专科学历生300多名;翌年,数理化学科招生数增加一倍,达到680多人。陈荣岚说,当年厦大设立华侨函授部,是为满足海外华人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和数理化科学知识的需求,以提升他们在当地谋生创业的能力,更好地融入所在国主流社会,促进中外合作交流,成为中国高校中最早专门从事对外教育的机构和第一代海外远程教育的开拓者。如今,海外教育学院的华文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已形成汉语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并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兼备、面授教学与远程教育并举、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并行的学科特色,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享有较高声誉。厦大海外教育学院远程教育部主任刘强博士告诉中新社记者,厦大华侨函授部,一开始采取书信往来的函授形式进行海外教学,把教材或相关学习材料从厦门邮寄到华侨华人所在地。他说,尽管是函授方式,而且邮寄时间比较长,但华侨华人学习热情高,学业有成。他们称赞厦大“写信都能把学生教出来。”改革开放以后,厦大海外教育发展为函、面授结合方式,除了传统函授外,依托华侨华人所在国当地教育机构,从厦大派教师前往集中面授,答疑解惑;2004年以来,随着新技术条件的成熟,厦大海外学院开始实现大规模远程网络教育。刘强说,新一代海外华侨华人和当年的老一辈有很多不同,厦大正在不断探索面对新情况新形势下如何开拓创新,想更多办法、更多途径,更好地服务华侨华人海外教育工作。2016年2月,厦大开创中国高校走出国门办学的先河,在曾经哺育和成就陈嘉庚不平凡一生的马来西亚兴建分校,这是中国高校中率先设立拥有独立校园的海外大学分校,再次备受中外教育界瞩目。厦门大学原校长、厦大校友总会理事长朱崇实认为,这是厦大对陈嘉庚创办厦大、恩泽万代的一个回报,这是一个历史的回馈,这也是厦大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近年来,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教育成效,该校相关人士称,2017级化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吴舒霏和刘俞伶今年2月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重要国际期刊Solar RRL的特刊Solar Photocatalysis上发表综述,引起业界人士关注。(完)【来源:中国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2020年中国当代文学 最新作品排行榜揭晓牛年春节到来之际,由北京文学月刊社主办的“2020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揭晓,为广大读者推送迎新春文学精品。共有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随笔4类体裁的20部作品入选,每类体裁各有5部作品上榜。由北京文学月刊社主办的这个排行榜,是国内最早、时间最长的文学作品排行榜,也是迄今除诗歌之外国内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文学排行榜,创办于1997年,2007年之前每半年一评,之后一年一评。迄今已经举办了32届,共评选上榜作品643 篇。自创办以来,主办方本着不抢先(鲜),重沉淀,拒说情,海纳百川、客观公正的原则,广泛搜集入围篇目,认真评选,力求打造视野更宽、每年时间沉淀更长、选择更精的文学排行榜。此次上榜作品事先经多家文学选刊和全国20位专家推荐,之后由《北京文学》组织编辑和专家,在认真审读的基础上投票选出,上榜作品基本代表了我国年度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是值得广大读者关注和阅读的参考篇目。之前已先后公布的205篇入围篇目和80篇初选篇目(分别见北京文学微信公众号2020年12月31日和2021年1月20日),也是读者朋友们年度阅读的重要参考。中篇小说是每年度文学的重头戏。从上榜作家的年龄来看,50后到80后各年龄段作家均有精彩表现。5部作品从60余部入围作品中层层筛选产生。两位年轻作家风头正健,石一枫的《玫瑰开满了麦子店》对底层人在困顿中挣扎于精神迷沼的状况进行追踪,保持了他近年来现实的强劲力量,其思想型写作风格愈加鲜明;张天翼的《雪山》从庸常人生中提升诗意、炼蜜为丸,以独特的创作实践营造出小说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独特魅力。蒋韵的《我们的娜塔莎》回望艰苦岁月中的温馨和美好,洋溢着动人的浪漫主义情愫。陈河的《天空之镜》追随当年的革命者格瓦拉在玻利维亚的足迹,探寻海外国人的梦想与现实,浑厚大气。肖江虹的《美学原理》借落魄学者的孤绝人生,赞颂知识分子抵抗世俗的品格,富于独特的美学气质。上榜的5篇短篇小说,向大时代下的驳杂生活和人性深层开掘,探微特定人群的深层心理,成为年度焦点。邓一光的《离开中英街需要注意什么》回顾当年在深港边界混迹的特殊经历,如风行水上,波澜自成,多有神来之笔。艾伟的《最后一天和另外的某一天》探讨的是身处社会底层的女杀人犯的狱中生活,虚实相间,结构奇诡,别具魅力。蔡东的《她》跨越年龄界限,探测老年心理,入木三分。徐则臣的《虞公山》以盗墓故事为幌子将视角伸向国人的家谱情结。南翔《果蝠》是年度较早涉及、也写得较成功的抗疫题材小说,作者在从容沉静、意趣盎然的叙述中,带给我们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思考。散文作品绚烂多姿,致敬经典和先贤成为现象级主题。汪惠仁的《前辈们》一改近年散文大、长、臃套路,以精短文字重谈屈原、王羲之、苏轼等先贤及其文化经典,重新彰显了散文的学识之美和简洁之美。朱鸿的《长安所思》从习焉不察的女多男少现象浮想开去,智慧老辣,亦趣亦谐,兼有沉思与飘逸之美。李修文的《枕杜记》虚实结合,融自己的人生与唐诗的意蕴为一体,向伟大诗人杜甫隔空致敬。李敬泽《黍离——它的作者,这伟大的正典诗人》连缀知识考古和文化想象,从容睿智,开人眼界。塞壬《即使雪落满舱》着笔于罪犯父亲和女儿间的特殊情感,于冰冷世间生发出爱和温暖。报告文学一如既往紧随时代节拍,抒写家国情怀,以丰富视角呈现当代中国社会的壮阔波澜和精彩画卷。刘诗伟、蔡家园的《生命之证——武汉“封城”抗疫76天全景报告》,纪录了庚子年武汉那场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特殊战役,讴歌了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的抗疫壮举。李琭璐的《小康路上,因病致贫之痛》,着眼于中国决胜扶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背景下的脱贫顽疾,揭示并探求大病致贫的现实困境及救治良策,锐利独特、发人深省。李迪的《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是一部将生命投入书写的特殊扶贫作品,也是作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精彩绝唱。陈启文的《为什么是深圳》以宏大视野和典型个案,全景式呈现了深圳特区4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奇迹,折射出当代中国快速发展的精彩缩影。李燕燕的《无声之辩》向我们展现了一位为聋哑人作有声辩护的律师形象,为聋哑人呼唤尊严的同时,填补了文学在此一领域描写的空白。5部上榜报告文学作品,视角独特,题材各异,却都精彩纷呈,这些作品汇合成当代中国的合唱与旋律,如时代的洪钟大吕,传递出作家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和纪录历史的铿锵之声。北京文学月刊社2021年1月30日2020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中国最早创立的综合性文学排行榜】优秀中篇小说石一枫 《玫瑰开满了麦子店》原载《十月》2020年第1期蒋 韵 《我们的娜塔莎》原载《收获》2020年第6期陈 河 《天空之镜》原载《当代》2020年第5期肖江虹 《美学原理》原载《十月》2020年第6期张天翼 《雪山》原载《北京文学》2020年第11期优秀短篇小说邓一光《离开中英街需要注意什么》原载《北京文学》 2020年第9期艾 伟《最后一天和另外的某一天》原载《收获》 2020年第4期蔡 东《她》原载《十月》2020年第2期徐则臣《虞公山》原载《芳草》2020年第3期南 翔《果蝠》原载《北京文学》2020年第8期优秀散文随笔汪惠仁 《前辈们》原载“百花文艺公众号”2020年10月10日朱 鸿 《长安所思》原载《北京文学》2020年第8期李修文 《枕杜记》原载《当代》2020年第2期李敬泽《黍离——它的作者,这伟大的正典诗人》原载 《十月》2020年第3期塞 壬《即使雪落满舱》原载《中国作家》2020年第10期优秀报告文学刘诗伟、蔡家园《生命之证——武汉“封城”抗疫76天全景报告》原载《中国作家纪实版》2020年第10期李琭璐《小康路上,因病致贫之痛》原载《北京文学》2020年第11期李 迪《十八洞村的十个故事》原载《啄木鸟》2020年第8期陈启文《为什么是深圳》原载《人民文学》2020年第7期李燕燕《无声之辩》原载《北京文学》2020年第9期本年度排行榜作品候选篇目推荐专家(排名不分先后)吴义勤,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主编。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是新时期文学的研究。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必读丛书》等。著有《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文化反思》《自由与局限》《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长篇小说与艺术问题》等。孟繁华,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沈阳师大特聘教授。牛玉秋,女,1946年10月生于北京。文学评论家。先后就读于女12中,师大女附中,中国人民大学。当过中学老师,机关干部,期刊编辑。1982年起在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从事小说研究评论,直至退休。王春林,男,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小说评论》主编。曾多次担任茅奖、鲁奖评委。有相关著述多种。徐坤,女,1965年3月出生于沈阳。作家,文学博士。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杂志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主要从事小说、文学批评及舞台剧创作。已经发表各类文体作品500多万字。代表作有《八月狂想曲》《先锋》《厨房》《狗日的足球》《午夜广场最后的探戈》《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爱你两周半》等。话剧《性情男女》2006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曾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长篇小说奖、庄重文文学奖以及《人民文学》《小说月报》等文学期刊优秀作品奖30 余次。长篇小说《野草根》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07年十大中文好书”。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德、法、俄、韩、日语、西班牙语。徐福伟,男,副编审。责编过《孙犁文集(补订版)》《耕堂文录十种》《书衣文录(手迹)》《海边春秋》等图书,其中《耕堂文录十种》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海边春秋》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19年度中国好书”。现为《小说月报》副主编。何子英,中国作协会员,现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期刊委员会主任,长江文艺杂志社主编,湖北省期刊协会常务理事,资深编审。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已从事文学编辑工作30余年。曾获第二届湖北省期刊优秀编辑奖、第六届湖北文学奖优秀编辑奖。2019年获中国期刊协会颁发的从事出版工作30周年荣誉证书。2020年4月获第四届“湖北出版政府奖”。梁彬,《新华文摘》文艺作品主编,编审。林那北,小说家,《中篇小说选刊》杂志社社长。徐晨亮,男,1979年生于天津,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人民文学出版社。曾任《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执行主编。曾主持编选多种小说选本,有诗歌、评论发表。胡平,评论家、作家、研究员,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生于北京,硕士研究生毕业。曾任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发表文学理论专著《叙事文学感染力研究》、评论集《理论之树常青》及文学批评著述二百余万字。发表长篇小说《末世》、《犯罪升级》、《原代码》,撰写长篇电视剧本《犯罪升级》、《白日》、《威胁》、《内幕》、《松花江上》、《洪武大案》、《愤怒的摄影师》、《爱我就别想太多》等。《松花江上》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多次担任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国内重要奖项评委。韩小蕙,光明日报社原领衔编辑。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韩小蕙散文代表作》《协和大院》等31部个人作品集。主编出版历年《中国散文精选》等70部散文集。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优秀个人、韬奋新闻奖等。作品获首届中国女性文学奖,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首届郭沫若随笔暨优秀编辑奖,首届冰心散文奖,以及第四届、五届老舍散文奖、北京文学奖、上海文学奖等多项。2003年应邀进入美国国会图书馆,成为新中国首位在该馆演讲的作家和编辑,并荣获美国国会参议员“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奖”暨旧金山市政府奖。王剑冰,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散文学会会长,中国游记名家联盟副主席,中外散文诗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79年始在《诗刊》《人民文学》《当代》《收获》《十月》《中国作家》《花城》等百余家报刊发表作品。已出版著作《绝版的周庄》等39部。散文《绝版的周庄》入选上海高中语文课本,被刻石于江苏周庄,其被周庄授予荣誉镇民;《吉安读水》被刻石于江西吉安白鹭洲;《天河》被刻石于湖北郧西天河广场,其被郧西授予荣誉市民;《洞头望海楼》被刻石于浙江洞头景区;《陕州地坑院》被刻石于河南陕州景区,其被陕州授予荣誉市民;《朝歌老街》被刻石于河南淇县街头。王必胜,湖北人,高级编辑。著有散文、随笔、传记、文艺评论等著述多本,有作品获《芳草》“女评委散文奖”;《北京文学》“老舍文学奖”;《散文选刊》“华语文学奖”等。曾任中国作协的“茅奖”“、鲁奖”评委。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委员。王燕,文学出版人,著名作家。百花文艺出版社副编审,《散文海外版》杂志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曾获“第八届天津市优秀中青年编辑”,发表《编辑的文化使命与市场关系》《期刊发展与经营》等出版论文,并获优秀论文奖。编辑出版多部图书获天津市优秀图书奖。主编《人的城》《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春天》《何似在人间》等年度散文选集。葛一敏,《散文选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委员。主编《最散文》,《年度精短散文选》,《建国六十年历史文化散文选》,《新世纪散文选:一本杂志与一个时代的表情》,《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获奖作品选》等。李炳银,男,1950年6月25日生于陕西省临潼县铁炉乡厨李村。曾用名,李三江。青少年时在家乡求学。参加艰辛农业劳动。1969年2月入空军服役,1970年5月23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5月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评论专业学习,1975年7月入國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从事出版管理行政工作,1979年1月入文艺报从事记者评论编辑工作,1983年1月入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从事文学研究工作。直至退休。著有《中国报告文学流变论》、《小说艺术论》、《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国学宗师一胡适》等多种,编著近百种。1984年11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8年被评为研究员。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专委会副主任,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会长,文学评论家。《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编委会文学专家组组长,多年担任《中国报告文学》主编。丁晓原,《东吴学术》主编,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物发表散文、报告文学研究文章200多篇,出版著作10多种。李朝全,现任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研究员,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最好的时代》《中国好人》《国家书房》《梦想照亮生活》《世纪之交:巴金与冰心》等长篇纪实。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口文化奖、庄重文文学奖等。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王晖,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非虚构研究院执行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纪实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副理事长,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来源:北京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