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须知!这一路上,华师陪你冲刺!得也

考研须知!这一路上,华师陪你冲刺!

今天距离考研初试还有13天近日华师发布重要提醒请考生们仔细阅读防疫须知并如实填写考前14天个人健康信息申报表2021年研考考生防疫须知一、考前准备——考生健康情况监测1.所有考生须注册“粤康码”信息,未注册“粤康码”的考生不得参加考试。个别因生僻字、证件类型等原因无法正常注册粤康码的考生,应当于2020年12月12日前主动联系我校报告情况。2.尚在外地的考生应了解考点所在地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及时返回,并按属地化要求和规定进行管理,以免耽误考试。根据我省卫生防疫相关规定,从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返粤及“粤康码”红码的人员,须按当地要求先隔离14天。3.12月12日起,对所有考生实行考前连续14天健康监测。所有考生须进行考前14天自我健康观察,如实在“粤康码”中进行健康申报(“粤康码”--“健康申报”--“个人自查健康申报”),同时如实填写考前14天个人健康信息申报表(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并在参加每场考试时提交考点工作人员。未按要求申报的考生须提供考前7天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参加考试。4.考生应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尽量避免与外地来粤人员接触,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场所。5.考前14天内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可疑症状、有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活动轨迹、或“粤康码”为红码的人员,应立即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按规定及时就医排查。相关考生须提供考前7天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参加考试。二、考试实施(一)考生入场、候考和考试。1.考前60分钟起,考生沿体温检测通道,分散有序入场,保持间隔。所有考生要求佩戴口罩,逐一检测体温,核查准考证、身份证和粤康码。临时出现体温异常的考生,可根据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指引,先在临时观察区进行复核评估后作下一步处置。发热考生凭准考证、身份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材料,经卫生专业人员评估后,具备条件的,由专人引导,前往备用隔离考场。2.考生进入考场前宜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或者洗手。3.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考生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非低风险地区、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4.考生进行身份核验时需摘除口罩,不得因为佩戴口罩影响身份核验。(二)备用隔离考场考务安排。1.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须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2.考生进入考场前,必须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考试过程考生应全程佩戴口罩。(三)考试结束。普通考场考生散场时要按监考员的指令有序离场,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隔离考场考生散场时需走专用防疫特殊通道,并听从工作人员安排。联系电话:(020)85213863,邮箱:zsb03@scnu.e.cn。注:有关我校报考点的考场指引及注意事项,请考生密切留意我校招生考试处网站相关通知公告。请各位考生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广东省2021年考研健康信息申报表》下载链接。备考的你见过五点的晨光也见过零点的星在灯下努力的身影奋战的每个日夜都有灯光作证请轻触照片点亮考研路上的灯光灯光陪伴的考研之路宿舍,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有一些孤独原来身旁也有很多孤独的人啊他们攥紧了笔,我也攥紧了笔自己不是在孤军奋战窗外的天已经全黑了图书馆里依旧灯火通明耳机里循环了一整天的曲调抚平了内心的焦躁一盏灯照亮了两个闪闪发光的梦想你倚在栏杆看着万家灯火双眼蒙上了一层水雾转身还是想多背几个知识点课室走廊的灯确实微弱但可以一个人出声背背书在晚风里的路灯下学习多学一分钟,就多一分安心密密麻麻的笔记其实会跳舞不信,你给它一束光抓紧一切碎片时间热腾腾的宵夜是给自己的奖励从图书馆回宿舍的路上哪怕是一个人也依然热血滚烫宿舍一方小小的台灯也见证了考研走过的每分每秒灯是留给自己的孤独却又温暖我们在光束环绕的小天地里头脑风暴,肆意生长为考研付出的日夜都值得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2017级学生陈俊晖准备跨考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他习惯在宿舍里复习备考,备考期间,他和舍友一起互相敦促对方学习,互相调侃舒缓心情,陪伴让备考的时光少了分枯燥,多了分乐趣。陈俊晖喜欢在黑夜里开着台灯学习,他觉得黑夜和灯光配合有一种不可名状的美感,让他感到非常温暖。每个挑灯夜战的晚上,书桌的台灯都见证了他的努力。考研路上总不免会有黑夜,但陈俊晖从未感觉自己在孤军奋战,和四百多万研友一起为未来努力,他相信前路一样会有光明和温暖。数学科学学院应用统计学专业2017级学生陈隐群准备跨考心理学的研究生。备考需要大量地识记和做题,从十月开始,图书馆的三楼便成了她复习的常居地。她一般会从早上八点一直呆到晚上闭馆,“想放松的时候,看到别人在学习,自己也会更认真一点。”陈隐群表示,现阶段时间紧睡眠少,容易犯困,所以会选择在走廊站着背书,“这样清醒很多,就是站一个小时也不会觉得累,最多脚有点酸。”两个月下来,她已经摸清在走廊背书的规律,“晚上的时候,如果站在栏杆边光线就会比较暗,但是在中间灯下就比较亮。我希望它们亮一点。”并不完美的灯光见证了陈隐群的努力,尽管背书困难,对心理学的兴趣是她坚持到底的动力。软件学院软件工程2017级学生蔡洪华从大三开始就确定要考研。为了达到目标,他把每一天、每一分钟都安排得明明白白,“8:00-10:00的时间是留给政治的,10:00-12:00的时间是留给数学的,19:00-22:00是留给专业课的。”蔡洪华一般都在图书馆学习到闭馆,每晚从图书馆走回宿舍时,他都会被沿路的灯光吸引。虽然紧张的备考让人疲惫不堪,但当他望着这些明亮的灯光,回想起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时,心里就觉得踏实了不少。“最难受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希望各位能够平稳心态,回归基础,查漏补缺。”蔡洪华鼓励着自己,也鼓励着同在考研路上的朋友,“我希望考研的结果不会辜负自己的努力。祝各位考生一同上岸。”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17级学生邓佳蓓正在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进行教育实习。起初,忙碌的实习与考研计划经常发生冲突,“基本上好几天都没法顺利复习。”让邓佳蓓感动的是,“老师很善解人意”,实习开始后不久,学校老师就主动问起她是否要准备考研,并十分支持她的决定。邓佳蓓后知后觉地发现,从那之后,老师慢慢减少了让她帮忙处理闲杂事务,让她更好地备考。每天完成实习任务后,邓佳蓓都会坐在学校的办公室里继续复习考研。办公室充足的灯光陪伴着她走过这段实习与考研相伴的日子,对她来说,“在灯下看书,只能看见书本,其余一切似乎都安静了下来。”备考路上会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是心中永不熄灭的灯照耀了前行的路约定好一起上岸的朋友 宿舍四人一起考研会是什么样的体验?“大概是烦恼可倾,快乐可享,努力共奋斗,互愿前途坦荡”,这是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2017级学生谭敏婷给出的答案。在这段备考的时光里,331宿舍建了属于她们自己的线上自习室,互相督促,保证每天有十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谈及这段日子里最难忘的时刻,舍友李佩欣感慨道:“那天舍友累到在图书馆的椅子上睡着了,缩在一个角落里,可是手里还握着笔,突然就觉得非常心疼。”在考研路上,除了辛苦与心疼,还有陪伴与鼓励。舍友邹思怡说:“那天我学着学着好累,抬起头偷偷看了看三个舍友,看着她们低头认真地学习,突然好感动,觉得自己很幸运,在考研路上有舍友相伴。”彼此的陪伴像是不灭的星光,照亮了前方的路。舍友彭静对未来满怀憧憬,“我们像是追光者,无论多难,彼此都在。巅峰相见吧!”“我们能够通过手机屏幕那一点点光亮,为对方照亮漆黑孤独的考研之路。”相同的考研计划让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7级学生张瑜和吴岭娜在网课和实习期间选择相约线上,一起复习备考。如果备考之路漆黑且时而迷茫,那她们就是彼此的一盏灯。在共同备考的过程中,她们使用番茄时钟互相监督和鼓励,并且许诺“违反学习约定要请对方吃火锅”。对她们而言,“共同”就是一起寻找目标前进,就是“我知道屏幕的光代表你陪我走过的路”,就是“你陪伴的暖让我拥有面对心酸与痛苦的勇气”。考研是突破自我的一段旅程,但相互陪伴的光可以让彼此更加坚定和无畏。在身后默默支持的父母和师长 归家再晚,也总有人会为你留一盏灯。道路再长,也总会有人一直陪伴。国际商学院法语专业2017级学生陈丽宇的考研目标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法语口译专业,这是一个热门的专业,竞争压力大。能坚持到现在,除了热爱,父母的陪伴也给予了她力量。提起考研,陈丽宇的父母不由得感叹:“现在的孩子挺不容易的,竞争压力大,内卷严重。” 但同时,他们也认为学生是幸福的,因为没有经济和家庭压力,可以心无旁骛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求自己喜欢的未来。在每个夜深人静的晚上,陪伴着陈丽宇的除了书桌前的台灯,还有父母无声的支持:他们提醒她休息,告诉她要自信地努力,愉快地备考。他们相信陈丽宇,也会一直陪伴着她,为她加油喝彩。今年,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的考研学子们有着比往年更高涨的奋斗热情,“备考学生们探索朋友圈约束的方法,自发组织了集体打卡,在他律中实现自律。”学院党委副书记谢子娟说道。考研学生自发组成一个集体,互相督促学习与作息,鼓励彼此在朋友圈里打卡,记录每日学习状态。大家参与热情高涨,尽管夜晚逐渐随着冬季的来到而趋寒凉,夜色下的图书馆与自习室却依然每日灯火通明,学生间形成了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不过也不用这么大的压力,轻装上阵,享受奋斗的过程就好了。”谢子娟在鼓励同学们奋斗的同时,也希望同学们用开放的心态,从容面对成败得失,学校会始终守候在同学们的身后,默默支持大家。“考研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忙碌却很充实。”职业教育学院2017级学生黄爱平回忆起考研之初,辅导员樊艳芬曾与她商讨过考研专业和发展方向,考研相关的信息和时间点樊艳芬都会在第一时间通知到位,辅导员的关怀为她的漫漫考研路注入暖意。职业教育学院的何东老师也给予了黄爱平人生的启迪。黄爱平曾与何东老师畅谈人生理想,这使她对于未来有了更为坚定的方向。老师的和蔼可亲,这份温暖一直延续到她未来的人生。良师如明灯指引着黄爱平,让她在考研路上不再彷徨。备考忙碌我们打卡了三校区的地标为大家送上满满的祝福和鼓励三校区祝福打卡 石牌校区左右滑动查看图片大学城校区左右滑动查看图片南海校区左右滑动查看图片点亮理想之灯照亮你的考研之路考研人,加油我们一“研”为定(点击点亮图片)你与灯的邂逅又有着怎样的小确幸在本文文末留言参与讨论话题#考研路与灯#一起分享你的考研故事吧截止至12月14日晚22:00评论点赞前5名将送出文中地标打卡明信片一张和华师钥匙扣一份陪你一起冲刺最后13天

凤梨

华师又见学霸班,升研率57.7%!

华师又见学霸班!这就是文学院2016级国学班升研率高达57.7%15人将进入国内外著名学府继续深造26人的班级,15人升研成功。在以“求创新、重研究、扬个性”为导向的文学院国学勷勤创新班(以下简称“国学班”),2016级的同学们用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名校的录取通知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能在考研或保研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考前科学备战,平常学习中的积累也相当重要。下面我们先来看看2016级国学班学子经验分享吧李子蕙北京大学脚踏实地 大胆尝试 在大二期间,李子蕙曾在泰国山区为当地华人后裔提供华语志愿教学服务。看到当地的老师坚持传播中华文化,学生也非常热衷于学习华语,她被深深打动,从此开始了解汉语国际教育这一领域,并在大三确定了以此作为保研方向。李子蕙认为,大三是“真正为保研发力的时候”,在此之前要不断思考并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相比学术研究,她发现自己更喜欢实践。李子蕙专攻汉语国际教育此一专业方向,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夏令营以及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的预推免考核,最终成功保研到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李子蕙认为,在大三,同学们应该尽量确定目标院校与专业方向,努力准备,大胆尝试。李子蕙在泰国支教时与孩子们合照关于保研,李子蕙并没有明确的阶段规划,有的是本科四年的积累。李子蕙保证每个学期各门课程的绩点,并通过实践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学术思维。她常常是班级第一,本科平均绩点达到4.24。在她看来,“最重要的还是大学四年的积累和坚持。只管脚踏实地,结果水到渠成。”张艳豪中国人民大学关注任务完成效率 在大二的时候,张艳豪同样是出于兴趣,旁听了与古文字学相关的研究生课程,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去年九月中旬,许多大学都给出了研究生考试大纲,张艳豪意外地发现,自己原定的目标北京师范大学的考纲相较于去年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当时心情确实有焦虑,害怕原定的复习任务无法完成。”但她很快找到了解决方法,尽快选定了新的考研目标,从而放平心态,继续冲刺。张艳豪直言,自己重新确立的目标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是因为考察的内容跟自己原本准备的相差无几。虽然考试科目名称不一样,但范围相同。“当时人大指定书目的版本跟北师大不同,我就把人大指定书目的版本又看了一遍。不同版本的编排不一样,但大致的知识体系是相通的。所以我能够应对这种变动。”最终,经历了严格的考核,她成功被中国人民大学的文字学专业录取。张艳豪在砚湖旁背书时记录的美景临考前三个月重新确立目标仍能成功考研。张艳豪的秘诀在于在备考过程中关注任务导向与复习质量。备考中期时,张艳豪规定自己每天必须背完一个List的单词,刷完一套英语真题并核对答案等等。“无论时间早晚,我规定自己必须当天完成。”如果今天提前完成任务,张艳豪会看一本与考研无关的闲书,或者操场走几圈活动一下。“去做些比较放松的事,能激励我在复习的时候高度集中。”时间不是越长越好,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更需要关注的,是任务的完成效率。“不要一直看着别人的进度,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学习安排。”胡骏凡新加坡国立大学提升综合实力,学习实习两手抓 胡骏凡早在大一就有了出国的想法。抱着感受不同环境、从不同视角进行专业学习的期望,综合学校排名、师资、就业等因素,她定下了目标院校,最终被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文化与语言专业录取。受国学班浓厚的学习氛围感染,胡骏凡大学四年从未在学习上松懈。在认真学习的同时,她也着力优化自身实践背景,综合学生工作、实习、专业技能比赛和科研项目等多个方面进行自我提升。针对预申请专业的特点,以及未来就业的想法,胡骏凡除了参加大学生三下乡,还曾参与为期一个月的国际志愿者活动。同时,胡骏凡也积极参与教育见习,实习初期难免忐忑不安,但跟着有着三十多年经验的教学导师,她获得了许多班级管理与教学的知识,“这都是专业课上学不到的东西”,当实习结束孩子们围上来与她告别时,胡骏凡感觉“挺值得的,能遇见他们”。胡骏凡实习期间和学生合影“虽然申研之路并不完全顺利,但很幸运那时父母一直支持我。”曾经英语相对弱势的胡骏凡不忘提醒要申研的同学们要未雨绸缪,“尽早准备雅思托福等考试,把握机会,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孙正铭华南师范大学“稳住,别崩!” 出于长期以来对历史的热爱,孙正铭报考了本校的中国史专业。国学班的文字学、四部研读等课程本身就与中国史相关,这为他的跨专业学习打下了一定基础,再加上自身努力,他最终得到了理想的结果。孙正铭从大三上学期着手准备考研。对于跨专业考研,他认为最基本的是多看教材和基础书,“教材起码要看三四遍,重在理解,此外还要了解一些有名的观点,建立知识架构”。他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从容易上手的背单词和看教材开始。孙正铭学习的主动性高,称自己“比较坚定,乐于学习”,此外,相比考研的结果,他更看重过程,因此就减少了许多患得患失的忧虑感。孙正铭考前最后一次离开图书馆时拍下纪念照谈到考研成功的关键,孙正铭认为正是“心态”。备考途中难免有压力,特别是当身边的同学保研成功,或者已经找到了工作,而自己只能翻来覆去背着生涩难懂的政治,“这时候就会感觉心态比较崩”。但有一天晚上,往日里比较喜欢月亮的他在图书馆里抬头,恰好看到很明亮的弯月,“感觉心里一时也明亮了起来。”关于调适心态,他认为:“关注过程,不用太在意结果,要平衡好压力和动力。”最后,他为华师未来的考研学子送上寄语——放下包袱,轻装前行。追逐梦想除了自身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师长的指引和教导培养计划:在学问上有所创新 2010年,华南师范大学在光学、国学、生命科学等七个学科或领域创建勷勤班,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为华师相关优势学科培育拔尖人才。文学院国学勷勤创新班是其中唯一的人文学科创新班,由文学院张玉金教授提出创建。国学班实行“讲授-自学-研讨-研究”的教学模式。张玉金鼓励学生开展“高雅”的学术辩论,在辩论中自学。这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的应变和表达能力,对考研面试有很大帮助。培养方式则是“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在大学四年中,班级组织一次“文化考察”。学生自主组织到西安、南京等历史文化名城游学,回来后撰写考察报告。张玉金认为,“‘终生学习’,这个‘学’不仅限于理论层面,我们还应在实践中学习。”读书课:花三年时间读一本书 谈到国学班的培养对考研与申研的帮助,同学们提及最多的是小班制和读书课。国学班实行小班制,2016级的国学班只有26个学生。张艳豪认为“人数少,老师们能更好地兼顾每位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班级研究国学的氛围浓烈。文学院副教授郭浩瑜和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肖少宋,长期担任国学班的班主任,对国学班的教学倾注了大量心血。“我最好的十年青春,在陪伴他们学习、成长,”郭浩瑜回顾道。读书课是国学班的特色课程,两位老师带着学生们研读国学经典,一本书花了三年。“读《左传》,我们是逐字逐条细读的,2016级的同学读了三年也没读完。”郭浩瑜解释,为了读懂,学生们需要阅读古注、查阅并整理文献。肖少宋还会细致指导学生录入和汇编《论语》的名家注释。肖少宋认为,通过这些扎实的阅读和文献训练,“同学们会对学术研究有基本的了解”。在同学们看来,研读《左传》和《论语会笺》对锻炼理论研究能力帮助很大。郭浩瑜还会给学生布置作业,检验读书成果。有学生在考研心得中这样写道,笔试中遇到的一些题目,跟老师布置的作业相似,“很难,幸好之前有做过”。她建议同学们平时要认真读书:“这样三年跟着读下来,考研面试时的回答‘你读过什么书’这样的必答题就会很‘实’。”平日“真正地读书”,积累下来最终都会转化成为加分项。沉下心来自有答案 00:11学生们没有过多地向郭浩瑜或肖少宋询问有关考研或保研的建议,“学生有自主判断能力,目标非常坚定,这是国学班的特点”。在他们看来,国学班是培育学生独立精神的土壤。学生们专心投入学习,在深入了解国学的过程中,逐渐明确自己的考研或保研的方向。谈起当年考研的初衷,肖少宋和郭浩瑜的答案一致且单纯:喜欢读书。正如他们分享给华师学子的话:“浮于表面都是风光,沉下心来自有答案。”两位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平时的学习中沉下心来,找到所爱、所想,时机到来,就义无反顾地朝着目标前进。如果你已经付出了努力便静候花开想做的事就去做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奈绪

「22考研」华南师范大学考研难度分析以及备考指南

华南师范大学,简称“华南师大”,校本部位于广州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0年华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招生人数专业及方向:小学教育(专业学位)(全日制)不分方向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14小学教育学原理21计划招生人数:17(不含推免)20复试线:388分报名人数:20年--报名424人19年--报名353人18年--报名181人333参考书目教育学原理:《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第7版)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4版)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李明德,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版)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人民教育出版社914参考书目黄甫全、曾文婕主编.《小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备考经验1、做好一个月、一个礼拜、一天的清晰的学习计划,有目标,步步推进学习计划不仅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增强自己的时间意识,更有利于了解自己复习的进度,调整自己复习的节奏。当然,计划是可以根据实际复习情况适当调整的。2、安排好作息,不熬夜希望大家都有个清醒的头脑备考,高效学习。考研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吃苦比赛,并不能单纯以学习时间长短来衡量学习效果。如果有在职备考的伙伴,也尽量不要长期熬夜,难以坚持到最后。充分权衡考研与工作的关系,如果仍选择在职,住得近一点,利用好早上的1个小时,和晚上下班后的4个小时。隔一阵子给自己安排一个relax的时间,撒欢释放一下。我是每半个月休息一天,和小伙伴做做饭,享受美食后散散步下下跳棋放松放松。3、保持好心态,坚持到最后纵观全年,每个阶段都有小伙伴在群里卖资料,不考了,到考场,都有小伙伴考完前3门,到最后一门914的时候座位空空的了。小伙伴们,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的,坚持到最后,也许你胜利的几率真的非常大。

奇杰

考研院校分析 —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成立于1951年,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华东师范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 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全国仅有的两所师范类985高校之一(另外一所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大地处中国的经济中心、地域优势明显的上海市。教育学专业是很多优秀考生削尖了脑袋都想进的专业。下面研研带大家来看看华东师大的各个教育学专业的考研竞争情况。教师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开设在不同的院系,分别是教育学部和教师教育学院。教室教育学院是在16年独立出来,把课程与教学论学术专业和专硕的各科学科教学放在里面,形成一个搞教师教育的学院,区别于纯搞教育理论研究的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除了课程与教学论是学硕,其他的专业都是学科教育的专硕。课程与教育论去年招生28人,推免18人,推免率超过了60%。通过考试招生人数10人,报录比接近18:1难度还是很大的。最低复试分数325,但是这个分数最终被录取可能吗?很明显是没有参考价值的。而且复试淘汰率很高,很多学校的复试差额比也就1.2:1,高些的1.5:1,但是这个专业超过5:1,淘汰率实在是太高了。建议大家在报考的时候要考虑自己是否具有专业素养,要不然复试备考会有难度。学科教学最近几年火到了一个顶端,报考的学生较多,难度比较大。相比北师,华东开设的专业非常稳定,可以跨考,没有限制专业背景,除了数学以外,都不指定参考书目。学科教学专业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专业,如果没有专业背景的话,专业课2是比较难的,需要专业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具备的,无论是英语、数学还是语文,一定要量体裁衣。好好考虑,选好专业。学科教育就是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这9个专业。从报录比上看,有些同学或许有这样的疑问,报录比也不高嘛,难度不是很大嘛。但是实际是这些专业都有调剂生和上海专项计划学生,实际报录比很恐怖。举个例子,学科教育的政治,报名9个人,报考的同学一个人都没达线,但是却招了3个人,但是推免只有1个人,那另外两个人怎么来的呢?就是调剂和专项计划的学生。其他的专业同样如此。具体专业的分数线大家参考表格。科学与技术教育,理工科的学生报考的比较多,以后可以做中小学科学老师,可以跨考。考研的竞争也不是很大。教育学学硕华东师范大学学硕的专业课是教育学统考,专业课在2013年也玩了一趟自命题后,但是之后又老老实实的开始回归311国家统考了。教育学的学硕都是香饽饽,考研竞争尤其恐怖。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硕专业开设在不同的院系,分别是教育学系、课程与教学系、高等教育研究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学前教育学系、特殊教育学系、康复学系、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和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一个学硕上面有分析。教育学系的01教育学原理和03教育史是老牌专业,Z1教育文化与社会、Z2教育政策学和Z3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华东师范大学的自设专业,这三个专业课在其他学校一般会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在华东师范却单列为一个专业。教育学原理专业统招10人,推免比例超过70%,报录比36.5,复试都达到了11:1,也就是说你即使进了复试也有百分之九十几的概率会被淘汰掉,考研竞争相当恐怖。去年复试最低分359分。参考数据就是有113同学分数超过359分,结果录取10个同学。具体的收分情况大家自己悟吧。教育史专业除去推免招生6人,2017考研分数线比较高365分,仅次于比较教育学。由教育史的分数突长来看,就能发现之前所谓的冷门都不复存在了。考研报录比20:1左右,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教育文化与社会专业实际只招了1个人,报录比刚好是20:1。从近两年的分数来看,自设专业,知名度不算高。但是这种只招1个人的专业,怎么考嘛!教育政策学招两个人,考研难度要小很多。这些招生人数少的专业常常会让一些考生望而却步,分数线也有不确定性,纯粹看运气。当然这也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不然运气也和你没啥关系。课程与教学系是比较纯粹的研究课程和教学论。17考研去掉推免人数,只招了6人,复试分数线339,因为学科方向的分出,专业竞争激烈程度较之前下降,但还是很热门哦,报录比达到了32:1。高等教育学这个专业一直是老实本分,就业不差,分数不高不低。去年统招8人,报录比18:1,复试线340分。但是复试的淘汰率超过4:1,很残酷。其他的教育学专业还有很多,大家参考我的方法去比较,就可以得出考研的难度了。俗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注意:华东师范大学没有开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这些常规的专业设置。特殊教育大部分学校没有开设专硕专业,华东师范却开设,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地理专业华东师范大学的地理专业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考研竞争比较大的专业是前三个专业。分别是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这几个专业通过考试招生的人数都是个位数,但是由于报考的人数较多,导致报录比也比较高。而后面三个专业虽然招生人数也不多,但是报名人数不多,竞争没有那么激烈。文学专业师范类的大学文学专业都还不错。文学类的专业在华东师范是有两个学院招生的。从文艺学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前面的数据是对外汉语学院的后面数据的是人文社科学院。对比来看的话人文社科学院的考研难度要比对外汉语的考研难度要大很多。无论是从报录比还是从复试线来看人文社科的考研竞争都要大些。人文社科学院的这些专业考研的招生人数比对外汉语学院的人数多。具体的数据大家可以参考表格。心理学和新闻传播学专业华东师范大学的心理学研究生考试也是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题,按考试大纲复习即可。但是心理学专业的考试并不是像很多其他的文科类的专业,凭记忆就能搞定的。尤其是在复试的时候,难度比较大。即使是科班生都未必能做得很好。虽然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并给出了考试大纲,但是,教育部并没有指定参考教材。因此,目前很多人都是根据一些著名辅导班推荐的参考书目来复习的。基础心理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考研报录比达到了37:1,考研的竞争很激烈,但是话又说回来了,除了认知神经科学专业考研竞争稍微平缓点外,即使是应用心理这个专硕考研的报录比都达到了12:1。其他三个学硕类的专业都超过了30:1的考研竞争。收分的话也是高的可怕,即使你考了390+的分数也有可能被淘汰。所以大家在考之前一定要衡量自身的能力。新闻传播学类型的专业考研竞争对比同类985院校不是很激烈,即使是和江苏地区的211对比都简单很多,无论是报录比还是收分。具体的数据大家可以对比之前的院校分析。而且华东师大的所在地上海 — 是中国的一线城市,作为新闻专业出身的研研,对新闻行业的就业还是比了解的,好的就业机会都在北京、上海,推荐报考。经管类专业华东师范大学的经管类专业考研的竞争也很激烈。第一经管类专业本身分数就比较高,考研的竞争向来都是最激烈的。第二华师大虽然是师范类大学,客观的说其经济管理类专业实力并不是很强。但身处上海,国家经济中心,有地理区位优势,因此吸引了广大学生选择华东师大。第三华东师大本身985高校的光环也加分很多。近几年来华东师大吸引了不少优秀的经济管理专业的老师过去,现在师资力量还可以,报考的人也很多,自然而然的,报考难度也会大一些。具体的专业数据大家还是参考表格。当然华东师范大学还有很多王牌专业,比如数学、光学、生态学、历史专业都是国家重点学科,由于时间问题,在这里就不一一分析了,还是老规矩,留言见。总结:华东师大地处上海市,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改革开放的前沿,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华东师大是上海市四所985院校之一,老牌的传统名校,科研教学实力很强,在上海及华东地区有相当的认可度,如果你想毕业后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发展,也是不错的选择。每一个想考华东的学生,都对未来具有美好的期望,大家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说不敢考,但也不用给自己特别大的压力。备考初期不要纠结具体的报考方向,因为在华东没有太容易的专业,报录比对我们来说都是空话,我们要努力把自己打造的更加优秀,成为被录取的七十八分之一,成为被录取的佼佼者。唯有努力,方有出路。早点复习,不要为自己找借口。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考研择校经典:不好高骛远,不妄自菲薄—研研

共犯者

华中师大心理学707学姐考研经验分享,复习按照自己的步调走

刚考完华中师大心理学707,有很多话想说,为了纪念自己这一段拼搏的岁月,也为了给学弟学妹们一个复习的参考,特地写下我的考研之路,你们且慢慢看。整个考研确实是一段难忘的日子,在那段时间不管什么困难在我面前都是可以克服的,感觉自己就像变成了一个超人,只要可以让它不影响我的复习就OK。在这段时间,我每天都动力满满,学习的时候怎么都不会犯困,休息的时候躺下就睡。我本以为晚上睡那么晚、早上起太早去学习会很累,还买了很多咖啡,结果就是还没派上用场,考研就结束了。在考研复习的整个阶段是需要一个规律的作息,每天准时早中晚餐,基本不要有很大变动。考研其实就是一场战役,你有多大的投入,就能有多大的成果。如果真的要准备考研,一定要好好享受这段时间,不要怕苦,经历过后回顾会觉得这段时间很幸福。(PS:偶尔可以给自己早上放个假,多睡15-30分钟,差不多一周一次或者两周一次,也可以一周给自己放半天假,看一些可以让自己觉得放松的电视剧或者综艺节目什么的,给自己放放假会有助于下一阶段的学习)。接下来我想说一下专业课的复习:707的参考书目有:①《心理学与生活》津巴多(可以先看看《普通心理学》彭聃龄)②《实验心理学》③《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④《心理与教育测量》郑日昌⑤《测量心理学》戴海崎⑥《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学导论”要看的是——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和彭聃龄的《普通心理学》。主要还是考《心理学与生活》上的内容,可以先看彭聃龄老师的《普心》,再看《心理学与生活》。因为《普心》更有逻辑性,而《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很有趣味性,看的也不会像一般理论书那么枯燥乏味,每一章看完要记得做一下课后习题。如果你看书觉得犯困,就可以在喜马拉雅等一些听书的APP里面边听边看。“实验心理学”——郭秀艳的《实验心理学》。实验其实是比较有意思的,记忆起来也可以在心中构建画面和流程。“心理统计”——张厚粲的《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统计学书上有很多的公式,但是在第一遍的时候不要去纠结那些公式,要注意的是知识点,在第二遍的时候在结合练习记公式,太复杂的公式在第一遍做题的时候可以简单的过一遍,主要是记常考点(在真题练习中会发现哪些比较常考)。“心理测量”——戴海琦的《心理与教育测量》,测量里面的内容背一两遍后依旧特别容易忘记,每个知识点要背的文字有点多,可以自己花时间编写一些顺口溜或者打油诗来帮助记忆(要背的地方都可以这样)。《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可能很多人都会看不完,建议大家能看完就看完。如果你实在看不完的就把华师导师写的论文找出来,因为自命题本身就和学校导师的研究方向有关,所以华中师大导师写的论文考的几率很大。而且,《学报》和《科学》看多了写大题会更有思路。我的考研复习可以分为三轮:第一轮要熟悉大纲,了解课本,知道大纲中的知识点对应的是课本上的什么地方,做课后习题,最好把大纲背下来并能较为熟练地看到大纲上的内容寻找到书上的知识点,这一边看书可以使泛读,做到心中有数。第二轮开始就需要做习题了(第一轮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做些习题巩固,课后习题是需要看的),这一轮看书要仔细,可以找对应大纲的一些练习和真题(312的题目可以拿来练习)不知道或者不懂的地方回到书本去弄清楚,如果第一遍大纲和知识点都比较熟悉了,这时会节省很多时间。如果以前没有学过数学,统计和测量可以看视频来学习,看视频学习或直播课学习会适当提高学习效率,我当时也是跟着优加的视频学习的,感觉讲得挺容易理解的。第三轮主要是练习以及背诵,用真题练习是最好的,可以把真题多做几遍【习题的话我是用的1000题(淘宝上会有卖的)再就是统考真题和华中师大最近几年的自命题真题,以及在学姐那里买的优加资料】,再就是背书,跟着笔记或讲义来背书,这个时候课本就是辅助工具了,不懂的上去查,可以的话白天背过的知识,晚上睡前再心里默记一遍,这样效果很好。讲义笔记多背几遍,一遍背完是会忘很多的,所以要多背几遍。建议大家在复习初期需要有一定的规划,这样才不至于后期迷茫不知所措。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背多做题,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回归课本,考试不会超出课本范围。复习计划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这个不要看别人怎么弄就怎么弄,毕竟适合别人的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可以先给自己制定计划再参考别人的看看有什么不足进行修改和补充,学习计划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下面是我的复习规划,大家可以参考看看:公共课:关于英语一和政治的经验网上到处都是,我的经验学弟学妹可以参考参考。英语最好早点复习,特别是单词,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每天一个小时,早晚各半个小时,这样效果不错,这两个半个小时记得单词要是一样的,不需要记住怎么写,只要看到了认识就好。考研不考察单词的默写,单词书可以选择单词下面的例句是真题的,可以带一本随机版。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建议单词可以过个六七遍。作文最后背几篇基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单词注意熟词僻义,这是考研长难句的高频考点,阅读开始的时候每天一篇,往后一天两篇,慢慢的增加,因为里面很多长难句,一定要弄懂,把真题多做几遍。如果跟着老师学的话,不管是政治还是英语,尽量只跟一个老师,多了会乱。政治可以暑假一结束就开始(如果其他科目复习得好,暑假时间比较充裕的话,你也可以在暑假就复习),配着习题,很多人都是用的肖秀荣,我挺喜欢蒋中挺(蒋胖胖),徐涛讲的也很好,最后大家基本都是拿着肖四肖八背的,这一个可以推荐。学弟学妹的计划要符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和风格,这样学习效果会好很多。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华师的学弟学妹们加油,期待我们的不期而遇。

执行者

「最全」21华南师范大学考研QQ群华师交流群(全部学院欢迎加入)

高分上岸师兄师姐群里答疑指导,欢迎师弟师妹加入交流哦,也可以转发给考华师的同学哦,一起加油考上华师!2021年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群(内部总群,师兄师姐答疑)103421056221华师文学院 66390382821华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75759874821华师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 75753517621华南国际文化学院 85098590121华师历史文化学院 31851615521华师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75805868221华师心理学院 29029561921华师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 63403683921华师教育科学学院 66457320121华师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34390992621华师体育科学学院 56365721721华师数学科学学院 79163047421华南师范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62596927621华南师范马克思主义学院 72901303021华南师范法学院 57288172421华师经济与管理学院 45852644621年华南师范大学会计专硕内部交流Q裙 99240798221华师国际商学院 75766359621华师生命科学学院 45846516421华师地理科学学院 62543040821华师化学学院 45838142321华师环境学院 67668905421华师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79687879721华师音乐学院 70453605621华师美术学院 70447929021华南师范物电学院+信息光电子学院+量子物质研究院 79656169021华师华南先进院+半导体科学技术研究院+光电研究所+生物光子院 70420402921华师旅游管理学院 67293560621年华师职业教育学院 68869401821华师教师教育学部 58188579921华师城市文化学院 318362991

分命

华师有个学霸班,65%被世界一流大学录取

近日国际商学院传来好消息中外合作金融学本科项目首批毕业生中65%的学生被世界一流大学录取考研升学率达67.5%今年中外合作金融学本科项目首届40名毕业生,其中21名同学在大三通过两校签署的合作协议交换到阿伯丁大学继续后两年的学习,并完成了全部学业,成绩优异,获得阿伯丁大学的高度评价。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7.5%的同学获得世界排名(根据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前50名大学的硕士录取资格,其中林凯欣被全美第一所研究型大学、世界排名第12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录取,邱星源被世界排名第14,G5超级精英大学之一的全科研究型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录取,朱祺被世界排名第26,与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齐名的G5超级精英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录取,另有8名同学被爱丁堡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和伦敦国王学院等录取。共有45%的同学被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录取,考研升学率达67.5%。中外合作,引进优质教学资源 据了解,华南师范大学与英国阿伯丁大学合作举办的金融学专业,是中国教育部于2014年9月正式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作为华师首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项目运行之初就得到学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据介绍,该项目采取合作培养和共享资源等形式,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将世界精英与师资请进来,使学生从这里走向世界。国际商学院与阿伯丁大学商学院密切合作,借鉴、吸收了阿伯丁大学的学科优势,引进外方25门优质课程,立项建设了22门全英或双语课程,并引进了26本原版教材,构建了以全英双语课程为核心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在项目的教学过程中,英国阿伯丁大学委派教师过来教学,与中方老师进行人才培养的沟通,并且提供教学大纲、课件、课程练习、试卷等配套的课程教学资源,提供国外专业领域的知识。面对学生在全英或双语教学的专业课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国际商学院从多方面做出努力。“首先,学院会和学生进行多渠道沟通,了解学生主要在哪个方面遇到困难,例如,是全英教材过于生涩难懂,还是课程内容难度较大等。其次,英国阿伯丁大学老师来授课时,我们会安排中方老师作为助教辅助学生学习。此外,学院还开设学术英语等课程,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日后的出国留学做准备。”国际商学院黄玮老师介绍道。据部分学生反馈,他们在入学初期需要逐步适应全英或双语的教学模式,但通过一年学习,已经能够完全习惯双语或者全英教学,在大三、大四的两年,能够很好地去应对国外的学习生活。培育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据介绍,国际商学院中外合作金融学本科项目致力于培养具备经济、金融、管理和法律等领域专业知识的综合型人才,他们将会是精通英语,掌握金融、管理、法律等专业知识,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能够在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进行投资、分析、决策、管理,具有跨文化背景,拥有全球视野的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国际商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会根据英国阿伯丁大学的必修课程,结合华南师范大学、国家教育部对本科生的培养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负责该项目的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柴少明指出,在办学过程中,学院与阿伯丁大学商学院共同探索合作项目的运行和管理方式,构建了国际化的课程体系,组建了一支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形成了基于在线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建立了有效的联合管理机制和质量保障体系,并最终构成了该项目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柴少明说,该模式坚持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立德树人的理念,以学生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与外方协同育人,实施主要专业课程的全英/双语教学,注重校内外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多种平台,提供参与跨文化交流和出国留学的机会。同时学院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中所构建的全英课程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获得学校第九届和第十届教学成果一等奖。在达到一定的学科成绩和英语水平的情况下,金融学学生可以申请以交换生的身份赴阿伯丁大学学习,完成相关课程后可以取得双学位。目前有49名同学在阿伯丁大学学习,其中21名同学已完成学业。全英课程教学 中外合作金融学本科项目中外语授课比例高,这无疑是对刚从高三升上大学一年级的学生的挑战。这个专业的学习可谓“道阻且跻”,国际商学院教师潘晓健对学生们给予了高度评价,“学生们都十分刻苦”,因此他们很快从一开始的“有困难”到“进步很快”,最后逐渐适应了特殊的语言环境。潘晓健讲授微观经济学原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财务报表分析四门专业课。他在教学中反复强调Efficiency,即高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佳成效。同时,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能力,学生终身学习、终身提高自我便有了根本的能力保障。”他通常提前一周将书中的重点告知学生,要求学生自学,并在第二周进行测试,通过这种方式考核学生运用书本理论知识解答计算题的能力。潘晓健有十余年的出国交流学习和跨国公司就职的经历,对东西方文化和中西方教育制度也持有较为深刻的见解。在课程教学中,他参考借鉴了一些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Case Study(案例教学法)和GroupStudy(团队研究法)。“这些本来应该在研究生或者MBA阶段才用到的教学方法,如今我们已经在本科生阶段低年级实施了。”在向学生介绍金融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时,潘晓健便以古老且负有盛名的投资公司贝尔斯登和次贷危机等实际案例为切入口进行讲解。他认为这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能够促使他们灵活地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能“迫使”他们赶快掌握英语表达及学习能力。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尽快融入英国大学的学习环境,扩充他们的国际视野,适应国际化思维方式和英语国家的教学方法,这对学生以后两年在英国的交换学习和研究生学习,尤为重要。此外,潘晓健还主张用完整度高的国外原版教材进行授课,并搭配中国本土案例对深奥的原理进行阐释。“我在跟学生们讲Options(期权)的时候,用了中海油(新加坡)的案例;Presentation方面,我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讲述资产回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区别,然后我再集中向学生讲授该知识点。”国际商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建设国际课程本土化、本土课程国际化的特色专业,这在中外合作金融学本科项目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国际商学院将继续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标准来推动该项目在人才培养上再上一个新台阶,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到世界一流的高校继续深造,为国家经济建设所需的高层次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作出应有的努力。下面我们一起来见识一下首届毕业生的风采吧!林凯欣被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录取全美第一所研究型大学、世界排名第12等待申请结果的过程十分漫长,林凯欣坦言自己都快“佛系”了。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等来了好消息。“收到结果的那天,我只是照常检查邮箱是否有新邮件,然后,居然看到了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邮件!”林凯欣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金融学专业的教学强度大,林凯欣却能应付自如。她会根据教学计划提前翻阅相关章节并标注关键词,并且格外重视对句子理解有影响的单词。谈到所在班级的学风,林凯欣表示,大家的求知欲十分强烈,每到课间,许多同学都会围着老师提问题,去晚了就只能在外围“遥望”。林凯欣大三时获得了前往加拿大参加MITACS本科生实习的机会,这次科研经历让她获益匪浅。在此期间,林凯欣辅助小组完成了一个互联网生态服务估值平台的搭建工作。“我们会交流新想法。教授时刻提醒大家要有团队意识,要相互扶持。”她十分敬佩外国同学对待科研的热情和工作中展现的严谨,“整个学术氛围推动我不断学习新知识。”林凯欣说。林凯欣表示,辉煌的背后也存在失败的经历,她的求学过程并非一路坦途。“最大的挫折是申请研究生路上的考试,因为总是考不到满意的分数,心情一天比一天焦躁。”她坦言自己最后也未能达到目标分数,但所幸从未放弃。曾经一位背包客的一句话让她深有感触——You only live once,抓住这仅有的一次机会。林凯欣希望华师学子能够保持前进,不要因为一时的惰性而停止。“每天做好一件事就是一个成就。”林凯欣十分期待即将在世界顶尖大学开始的学习与生活,面对机遇与挑战,她正时刻准备着。朱祺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录取世界排名第26,G5超级精英大学与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齐名得知自己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录取后,朱祺第一时间把这个喜讯告诉老师。他十分感激老师们自始至终的栽培、陪伴与支持。他认为自己较强的思辨能力是在课堂中练就的,“老师会把相关科研成果融入课堂,而其中的科研缝隙会激发我的灵感。”朱祺认为打动目标院校的是自己展现出来的明确目标。“这是我最大的优势,促使他们最终选择了我。”朱祺对房地产经济颇有深刻的见解,这得益于他长期的刻苦钻研。他的大一绝大多数时间都在阅读,在涉猎大量文献后,终于选定要深入探索的领域——房地产经济与金融。到了大二,他踏入了真实的房地产市场,去接触这个实践性极强的科目。丰富的房地产市场实习经历使他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研究生申请材料中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改善措施的阐述就是一个吸睛的加分项。朱祺坦言自己的学习方法其实很朴实。“在课前,我会大量阅读以增加知识储备,如习题、教科书、讲义等。”课后他仍会下一番大功夫,通过多种渠道深度学习。事实上,金融学班内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都很高。朱祺说:“我们班的学习氛围很好,大部分同学都很上进,同学之间都乐于互帮互助。”总结本科四年的学习经历,朱祺最大的收获是海量的知识。“学术的世界很大,我所学的只是那沧海一粟。”对未来,他表示任重道远,命运总会眷顾足够努力的人。李如玥被世界排名第38的伦敦国王学院录取在学习氛围浓厚的国商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专业班级里,李如玥一直用严谨认真的态度要求自己,对她而言,这是一个有爱的班集体,和谐融洽,团结上进,并且大家都有着坚定的学习目标,这个氛围一直激励着她刻苦努力。在大学四年里,李如玥参加了许多志愿活动,其中包括在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短期支教。当地儿童对教育的极大渴望和热情令李如玥难忘,同时她也意识到短期的志愿活动并不能给当地的教育环境带来根源性的改变,只有人们投入更多的努力并且实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政策,当地的教育才能够得到改善。这段经历坚定了她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决心。李如玥在研究生申请的时候选择了与教育相关的专业,她希望能够通过教育事业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对社会做出贡献。郑舒绮被世界排名第38的伦敦国王学院录取从小憧憬出国留学的郑舒绮,在选报志愿时选择了中外合作办学的金融学专业。全英授课的教学模式,对她来说是一种尝试和挑战,因此,在大学四年的求学生涯里,郑舒绮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投入了大部分精力。得知自己被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录取,郑舒绮感到十分意外。在她看来,虽然自己一直很努力,但与往届申请者相比仍有一定距离,“能够被那么优秀的学校录取,感到非常惊喜。”谈及大学四年的感受,郑舒绮直言:“ 大学四年每一年都很重要,要把握好时间,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并为之努力奋斗。”陈雨晴被世界排名第57的曼彻斯特大学录取成功申请曼彻斯特大学,对于陈雨晴而言,是一个意料之中的结果。早在高考之前,陈雨晴就有出国的想法,所以国际商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金融学专业是个不错的就读选择。提及大学四年的学习感受, 陈雨晴直言:“我们是这个专业的第一届学生,班级人数少、氛围好,大家基本都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上。”本科后两年到达阿伯丁大学后,陈雨晴将重心放在学习和适应外国生活上,“差异挺大的。”在她看来,中英教学的一大差异是对过程和结果的不同注重程度——国内学习最忙的是期末,考核偏向于结果性的评价,这种模式给学生提供了相对充裕的文娱、社会活动时间;国外学习则更注重过程性评价,平时有许多小测试以及文献阅读作业,这种模式在有效地巩固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有较大的学习压力。提到出国和考研的计划制定,陈雨晴说:“一定要早做规划,而且要有更长远的规划。其实本科四年的时光过得很快,一眨眼,就毕业了。”周希被世界排名第57的曼彻斯特大学录取从小就有出国打算的周希,在高考志愿填写时选择了国际商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金融学专业。进入班级后,周希担任班长,与同学们一同交流学习,分享信息,举办活动。除学术外,周希也注重哲思能力和生活质量。他希望自己对世间万物保持好奇心,也保持深入思考的能力——观看文艺作品时,他会不自主地迸发出各种奇思妙想,如爱情的本质、上帝视角下家人的含义等。“这些都是伪命题,没有人可以给出标准答案,所以值得思考。”此外,周希注重生活的品质,“我觉得热爱料理是一个人热爱生活的体现。”由于对饮食料理的热衷,他被辅导员调侃为“活得最有质量的人”。思考生活中的哲学,也思考求学路上的所见所闻,中英双方教学的差异给了周希莫大的感触。英国的教学特点是课时少、资源多。“三门专业课、三门作业辅导课,在英国学校是较常见的课量,而更多的时间则需要学生通过主动研习学校提供的资源来完成课业。另一方面,英国院校注重学以致用,不少的课程设计都包括了实践活动与小组作业,比如,在阿伯丁大学学习期间,导师曾组织同学们去机场进行实地考察,分析机场周围地段的商用价值。”当被问及对中英教学模式差异的看法时,周希说:“教育没有优劣之分,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基于国情与历史背景而定的。再者,无论在何处接受教育,教育赋予人类的都不应该只有专业知识与求职技能,更严谨的思辨能力也是接受教育的绝佳馈赠。”所以,他建议师弟师妹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而应该在尊重现有理论的前提下,保持批判与怀疑的空间,主动思考并对知识进行再创造。同时,学生不应该画地为牢,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诉求与看法,并注重自我规划与自我培养。陈洁丽被世界排名第59的悉尼大学录取陈洁丽曾经作为游学大使,在合作院校的全额资助奖励下赴阿伯丁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她认为,国商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专业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实践机会,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收获中,除了专业的认知以外,最大的成果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养成。对于大学四年的学习,陈洁丽坦言:“每一次接受新知识的过程都需要自己去查阅资料、看文献并解决问题。”这一过程非常繁琐,但使她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并且培养了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陈洁丽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一个新领域进行深造,主要方向是市场营销与大数据。谈及未来,陈洁丽表示,在掌握好本专业的硬技能的同时,也要不断关注市场发展动态,在逐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后,再尝试创业。李苑琳被世界排名第79的华威大学录取作为国商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专业的首届学生,没有直系的学长学姐进行咨询,李苑琳曾感到非常困惑。特别是大二时,面对是否申请出国交换学习的选择,她却找不到更多关于专业的资料来指引。但班级内融洽、互助的氛围温暖了她的心,也提高了她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国外研究生的申请要求,李苑琳提到,国外大学对研究生的入学语言要求比本科生高。英国大学的研究生申请对本科学历学位有明确要求,比如华威大学需要本科达到二等一的学位,这就意味着她需要在各门科目更加的努力,认真的去完成每个学习任务,努力达到学校的要求。李苑琳认为:“无论走哪一条路,都只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只要努力就可以了!所以压力也就慢慢的转换成为动力,并不断地进行努力。”黄钊被世界排名第93的格拉斯哥大学录取收到利兹大学录取通知时,黄钊很开心:“虽然此前已经收到格拉斯哥大学的Offer,但利兹大学的Offer说明我被学校认可了,选择又多了一个。”众多的选择似乎很让人迷惑,黄钊的内心却非常笃定。在阿伯丁大学交换期间,他曾到格拉斯哥大学参观,也对格拉斯哥大学的亚当斯密商学院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最终选择了格拉斯哥大学。回想昔日的大学求学时光,黄钊由衷地感叹:“在这里最大的收获是,英语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得到了比较大的提升。”金融学各大类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采用的全英或双语教学,对黄钊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学习这些专业课程时,需要静下心,钻研其中的理论和模型。在他看来,学习语言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日积月累总会有所提高。他坚持每天花时间去背英语单词,去提升英语能力。在学习之余,黄钊喜欢弹吉他,他曾获第四届广东省吉他大赛成人指弹组第三名。在国外读书的两年,黄钊时常体会人在他乡的孤独感,弹吉他成了缓解孤独感的独特方式。大三刚到英国阿伯丁大学交换学习,他就去买了一把五百英镑的吉他,白天上课的时候背着吉他去课室,下课后直接去琴房弹到天黑。“在我开心时,吉他能够让我抒发情感;在我茫然时,吉他能够给予我一个明确的目标,让我有一个努力的方向。”弹吉他对他而言不仅是一项技能,同时也是一项陶冶情操的兴趣爱好。黄玉婷保研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为黄玉婷“想读经济金融方向的专业,发现中外办学挺有特色的,而且是第一届招生,竞争应该没有那么大,所以就填了金融学作为第一志愿。”谈及报考,黄玉婷这样说道。大学期间,黄玉婷将精力放在了学业和学生工作上,曾获“优秀班长”、“优秀社团干部”的她对于学生工作有这自己独到的见解“要有责任心,主动去做事情,同时多思考,这样出问题的情況就会少ー些。”除了学生工作,黄玉婷也有着丰富的科研经历。她负责的课题《中国影视保险发展的可行性研究》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现已顺利结题。学习、科研、学生工作全面发展,在旁人的眼里,黄玉婷的大学经历可谓是丰富多彩,可她也曾有过迷茫,尤其是当她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会有收获的时侯,她就会感到焦虑。每当这时,黄玉婷都会给自己心里暗示“不要想太多,专注做好手中的事,自然会有所收获。”周金诚被世界排名第114的杜伦大学录取“很庆幸自己成为首届国商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能体验到国内与国外不同的大学校园生活。”周金诚感叹道。在国内,周金诚的社团活动丰富,他担任班级委锻炼自我。他曾经参加华师创业学院的美国班,不仅认识了各学院优秀的人才,还体会到美国大学校园环境的开放与包容。在国外的学习生活又是另一种体验,更多元化、更大难度的任务,例如小论文,小组课题等,已经成为他在异国求学历程的印记。周金诚认为,大学生活是一种体验式的生活,他希望去接触更多新鲜的东西,“即使在过程中产生压力,如果有意愿去尝试,则不需要过度的在意它。放手去尝试,就一定会在实践中成长!我希望自己能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创造一个有价值的人生。”这些学生都太厉害了华师创新培养模式将世界精英与师资请进来使学生从华师走向世界期待出现更多的学霸班

不可耻乎

21考研择校分析:华南师范大学考研全攻略

学校简介华南师范大学简称“华南师大” ,校本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广东省重点大学、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100所首批联入CERNET和INTERNET网的高校之一。以下文章为考研派研究生团队精心整理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更多内容请见“考研派之家”公众号。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创建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1982年10月,易名为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学校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整体验收。2004年,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澳门回归五周年庆典期间,称该校是中国数家名牌师范大学之一。教育家罗浚、汪德亮、五四新诗开创者之一康白情、古代文学家李镜池、古汉语学家吴三立、历史学家王越、逻辑学家李匡武、心理学家阮镜清、教育学家叶佩华、朱勃,数学家叶述武,物理学家黄友谋、刘颂豪等先后在此执教。截至2017年9月,学校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和佛山南海3个校区,占地面积3025亩,校舍面积155万平方米,图书374万册;设有25个二级学院,84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1979人,研究生导师1161人;有院士(含双聘和外籍)10人,长江学者12人;有全日制本科生24894人,硕士研究生7553人,博士研究生842人,博士后在站98人,留学生1019人。考研难度分析每年,无数学子为了考上华南可以说是“抛头颅洒热血”,从目前收集到的成绩来看,就有5位华南的小伙伴考到了400分以上,大家可以感同身受一下去年的鸭力。总的来说一句话:只要你选择了华南,就不要给自己设置最高分上限,因为报考人数实在太多,牛人也实在太多。值得安慰的是,华南在招生人数上还不算吝啬,而且历年还有扩招的趋势。这点可以期待一下~当然,除了学科实力强大,它的地理位置也很优越。位于广州市珠三角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丰富。但是华南师范大学每年都会留一部分名额给报考名校却未被录取的同学调剂,许多同学也因此觉得它“套路深”,“黑幕多”。其实不然,想要推免去华南师范大学或者一志愿报考华南师范大学的同学,除了个别有特殊原因外,大多数恐怕都是无望推免名校,或者综合能力不够突出,无望被名校录取的学生。当然,这并不是说华南师范大学不好,只是大家在报考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报考一所高于自己能力层次的学校,甚至有些同学还有名校情结。所以,华南师范大学在招生时会显得比较被动,身为一所“211工程”院校,华南师范大学的综合实力毋庸置疑,但报考他的学生却没有很高的综合实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大、人大这些学校,虽然招生人数有限,却还是有很多考研学子怀揣着一腔热血,参与到激励的考研竞争中,当然,在这个竞争中,有很多能力突出,实力不俗的学生被淘汰。所以,这给了像华南师范大学这样的学校一个二次选择的机会,他们可以选择通过招收调剂生来填补优秀学生的空白。而那些名校落榜的考生,也会选择这种“211工程”学校作为自己的调剂学校。但是,如果一味地指责这些学校“套路深”也是不合理的。所有的考试都是用实力说话的,如果统考生的综合实力没有调剂生那么突出,被淘汰也是情有可原。小北姐姐相信,如果报名华北师范大学的统考生和调剂生一样优秀,华北师范大学应该会优先考虑一志愿报考他们学校的学生吧。所以,大家在选学校或者备考的时候,不要过分纠结套路不套路的问题,每个学校招生考试的目的都是寻找,筛选出那些足够优秀的学生,只要你足够优秀,学习能力突出,这些学校是不会把你拒之门外的。但大家也要特别留意一下这些学校的数据,不要被他们的招生人数,推免人数蒙蔽,以为这些学校很好考,以为没有人报考这些学校,所以才会招收很多调剂生,想要顺利考取这些学校,同样要好好复习才行,不可投机取巧。记住,这不是“套路”,而是把名额给可选择的最优秀的人。华南师范大学备考经验初试初试考试科目可以在官网的招生目录里找到有些专业是考两门课,比如会计专硕;有些专业是考三门课,比如药学;有些专业是考四门课,比如电气。这些科目可以大致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公共课我们一般说的是政治,英语和数学,专业课分为联考类和学校自命题。公共课考研书籍推荐:政治:a.复习全书类推荐的有:《大纲解析》——高教社(俗称红宝书)、《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肖秀荣、《思想政治理论复习全书》——蒋中挺、《风中劲草》——风中劲草团队、《命题人知识点提要》——肖秀荣、《命题人形势与政策》——肖秀荣、《冲刺背诵笔记》——徐涛b. 真题类推荐的有:《命题人讲真题》——肖秀荣、《历年真题详解》——蒋中挺、《历年真题标准解析》——高教社c. 训练类推荐的有:《命题人1000题》——肖秀荣、《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高教社、《政治通关优题库》——徐涛、《强化通关800题》——蒋中挺d. 最后预测题类推荐的有:《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肖秀荣(俗称肖四)、《命题人冲刺8套卷》——肖秀荣(俗称肖八)、《考前预测必备20题》——徐涛、《预测8套卷》——徐涛、《绝对考场最后五套题》——蒋中挺(蒋五)英语一:a. 单词类推荐的有:《恋练有词》——朱伟、唐迟、《新东方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新东方、《红宝书》——西北大学出版社、《何凯文1575》——何凯文、《刘一男考研词汇速记指南》——刘一男、《研词》——新东方b. 记单词软件推荐的有:扇贝、乐词、百词斩、开心词场等c. 语法类推荐的有:《句句真研》——田静、《长难句解密》——何凯文d. 真题类推荐的有:《张剑黄皮书真题系列》——张剑、《何凯文历年真题全解析》——何凯文、《考研真相》——太阳城、《四大名师讲真题》——新东方e. 阅读类推荐的有:《张剑黄皮书阅读150篇》——张剑、《英语阅读思路解析》——何凯文、《张剑黄皮书阅读150篇》——张剑、《阅读理解·28分达》——李旭f. 作文类推荐的有:《王江涛写作辅导系列》——王江涛、《考研英语写作高分攻略》——何凯文、《张剑黄皮书写作系列》——张剑、《考研英语写作160篇》——太阳城英语二:a. 单词类、语法累推荐的有:单词类最为推荐的参考书和软件同英语一,外加《老蒋绿皮书讲词汇》;语法类同英语一b. 真题类推荐的有:《老蒋绿皮书讲真题》——蒋军虎、《张剑黄皮书真题系列》——张剑、《四大名师讲真题》——新东方、《考研圣经》——太阳城c. 阅读类推荐的有:《高分阅读老蒋80篇》——蒋军虎、《张剑黄皮书阅读150篇》——张剑、《阅读理解·28分达》——李旭d. 作文类推荐的有:《王江涛写作辅导系列》——王江涛、《老蒋绿皮书讲作文》——蒋军虎、《张剑黄皮书写作系列》——张剑、《考研英语写作通关66篇》——高教版数学:a. 教材类推荐的有:高数教材:《高等数学》——同济版线代教材:《线性代数》——同济版概率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版b.复习全书类推荐的有:《数学复习全书》——李永乐、《高数18讲》——张宇、《线代9讲》——张宇、《概率9讲》——张宇c. 真题、习题、模拟题类推荐的有:《数学历年真题解析》——李永乐、《真题大全解》——张宇、《题源探析经典1000题》——张宇、《数学基础过关660题》——李永乐、《接力题典1800题》——汤家凤、《终极预测最后八套卷》——张宇、《最后四套卷》——张宇、《绝对考场最后八套题》——汤家凤、《考前冲刺6套卷》——李林、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推荐书籍大纲:《管理类联考考试大纲解析》管理类联考大纲配套教材专家委员会编数学:《经济类联考:数学精点》专业学位硕士联考命题研究组、《考研数学复习全书》李永乐、王式安、《高分指南》《历年真题名家详解》陈剑逻辑:《逻辑分册》孙勇、《逻辑精点》赵鑫全、《海滨逻辑:考点精讲》胡海滨、《历年真题分类精解》周建武写作:《MBA MPA MPAcc写作分册》赵鑫全、《经济类、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写作套路化攻略》王诚、《写作高分指南》陈君华再次声明:以上文章为考研派研究生团队精心整理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想了解更多考研内容记得点个关注,笔芯

常权

2020华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经验贴

还没有接到最后的通知,仅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给大家做个参考。虽然20年考研战线拉得很长,但深感初试复试不分家,相信下定决定来考研的小伙伴也都是决意连胜两局的,因此我就把初试和复试结合起来谈谈我的经验吧,好让大家有个全局观念,你们也可以选择性提取自己目前需要的部分。推荐专业书目:黄廖版《现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引论》《201例》《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国文化要略》朱勇老师《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和《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实战问题争鸣》杨玉玲老师的《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我是九月份开始正式复习的,政治占了我很大一部分时间,挤压了一些英语和专业课的备考时间,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做好大致规划。(公共课复习相信大家也看过很多大神贴了我就不赘述了)初试前,黄廖版的《现代汉语》总共翻过了三四遍,但是!我觉得三四遍是不够的,现在叫我再翻这本书,我还是觉得有很多可以学的东西,可能你翻掉皮,专业课就稳了。复试还是要读这本书,重要性不言而喻了哈。绍版现汉通论我没有仔细看,但这次考试出现了课后原题,所以划重点!现汉和通论两套书的课后题一定要重视,omg!刷它!《引论》的教学法是我的弱点......就不给大家提建议了,但是其他知识点,只要多翻,所列提纲,慢慢就会记住的,四遍吧,就可以记得差不多了。小陈学长告诉我复试也是要考习得篇和教学篇的,果然这次复试就问到了教学方法~《201例》,看第一遍完全没印象,当然也是因为我这人记性很差,建议大家多看,第二遍就明白很多了,时间关系我没能看第三遍,很遗憾。复试的词语辨析就出自201例,我凭借印象说了一些。我被问到的是数词辨析,也可能问其他实词,形容词动词之类的,小陈学长给我了他自己总结的33页的词语辨析笔记,还给我讲了回答这类问题的逻辑,看完笔记一般的实词辨析就没问题了。这次初试,题型和往年有些变化,减少了客观题,增加了一些主观题,比如简答,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问鲁迅先生塑造的小说人物,所以在此,再推荐一本书,《现代文学三十年》(如果你喜欢文学,那这本书很适合你,如果你不感冒,那....也得看啊)对我来说,这本书不适合突击,还是做好规划每天看一点吧。《中国文化要略》我看过一遍,然后就买了研路的文化2000条,一本小白书,每天200个,反复背了几遍,遇到不确定的就去翻要略书了解更详细的情况。注意,这样做的是基于你的学校考文化客观题,如果题型变了,你就需要背大段大段的文字而不是一两个关键词了。古代汉语我就是刷真题,并没有看其他书籍。教育心理学那部分我答得不好,大家参考下别人的经验吧。初试最后一道题,今年是案例分析,但是不排除以后可能会是写教案哦,案例分析其实不难,推荐祖晓梅老师的《跨文化交际》和朱勇老师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和《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实战问题争鸣》,这三本书,准备复试的时候还是要看,尤其朱勇老师的第二本,能很好的帮你打开思路,里面都是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汉语教师的讨论,看起来不点都不枯燥。另外,案例分析还是要多写,我记得我初试当时报了一个案例分析的实战班,写了四篇,一次比一次好。最后,字数多的题,请注意卷面,多练练字。还有教案,复试的笔试本来也是要考的,小陈学长也指导过了,虽然没考....但是明年笔试我觉得考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想要写好教案,学长还推荐了一本书:杨玉玲老师的《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这本书不仅可以带你复习语法点,还可以教你怎么样试讲,里面有详细的讲解过程和多彩的课堂活动,带你领略真实的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复试的时候,很感激小陈学长(考上的话就是亲师哥啦),从学校和老师的情况到笔试和面试的题型一一为我介绍,从具体的答题思路到面试礼仪一一为我解答,这次复试形式改变了很多,我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多亏学长在专业知识上的精心指导和情感上的鼓励支持。希望今年顺利上岸,有机会在美丽的羊城美丽的华南师大继续发光发热。也祝愿各位,一切努力都有回响,功不唐捐。

满天飞

考研倒计时:25603人报考华南师范大学,创历史新高!附报考数据

12月21日-12月22日,是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初试时间,在距离考试不足10天的时候,备考的华南师范大学人正在紧张冲刺中!石牌校区大学城校区南海校区近日学校招生考试处公布了2020年华南师大报考数据,报考华师人数再创新高,考研的竞争越来越激烈。2020年华南师大考研大数据 据数据统计,2020年报考华师的总人数25603人,相比2019年的22126人,增加了3477人,同比增长15.71%。此外, 2018年为15198人,2017年为10893人,2016年为7832人,2015年为6688人。近五年本校学生报考本校数不断增加,呈稳定上升趋势。其中,2015年为514人,2016年为489人,2017年为761人,2018年为1239人,2019年为1693人,2020年为2181人。此外,近三年报考华师不同类型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其中,2020年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8906人,相比2019年增加了45人,同比增加0.51%。2020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13273人,相比2019年的10667人增加了2606人,增幅达24.43%。2020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3424人,相比2019年的2598人增加了826人,同比增长31.79%。华师各专业报考详情 2020年,华师共有206个专业招收研究生。其中,有三个专业报考人数超过1000人:学科教学(英语)报考人数为2039人,学科教学(语文)报考人数为1632人,应用心理报考人数为1556人。有8个专业报考人数超过500人:学科教学(生物)报考人数为732人,学科教学(历史)报考人数为704人,学科教学(数学)报考人数为694人,公共管理报考人数为651人,金融报考人数为539人,会计报考人数为530人,应用心理学报考人数为524人,工商管理报考人数为516人。此外,今年华师总共有28个学院、6个研究院和1个学部招生。有5个学院的报考人数超过了2000人,其中,文学院报考人数最多,为2761人;心理学院紧随其后,为2742人;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排名第三,为2402人;经济与管理学院为2355人,教育科学学院为2121人。寒冬已至考研党为了考研梦共同奋斗他们用勤奋的汗水谱写了一曲“冰与火之歌”准备考研的学生 数学科学学院郑温琳&阮钰珩数学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郑温琳和金融数学专业的阮钰珩是室友,两个人结伴在图书馆的走廊里看书复习。阮钰珩说,本来家里很希望她参加秋招,但是她最终还是遵循了自己的想法,继续复习考研。现在父母也很支持自己的选择。在平时,郑温琳和阮钰珩两人十分轻松欢快。二人笑着打趣道,有一次郑温琳为了早点来图书馆占位置学习,早上六点就赶紧爬起床来,结果到了中午才发现因为太着急,袜子都穿反了。两人认为,无论能否通过考试,都要继续奋斗到底,“因为既行至此,无论有没有把握都要尽力尝试。”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曾同学在经历了对未来的迷茫后,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传播学的曾同学选择成为今年众多考研党中一位,报考了心理学的研究生。对于跨专业考研,他表示“缺少可以讨论问题的同学,但幸好有在图书馆认识了同专业的研友”,但这也让他感受到不同学科思维碰撞的魅力。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着享受学习的心态。临近考试,他表示保持自己原有的节奏是很重要的,“其实生物节律对我们挺重要的,所以无论考完研后做什么事情,都会按照这个节奏努力”。美术学院郭思雯&卢若婉“两个人在备考的时候不会有‘孤军奋战’的感觉。”来自美术学院的郭思雯和卢若婉是考研过程中的搭档,两人都将华师当作自己的目标学校。之所以成为搭档,源自于一次巧合:原本相约一起考研的室友都被保研,在独自备考的过程中,两人相识并成为相互扶持的“战友”。卢若婉说,在备考的过程中,她们会互相监督,“她在看手机的时候我就会拿走她的手机,我看手机的时候她也会这么做。”计算机学院张继发&赖昱张继发来自计算机学院,他想要报考本校的研究生。相较于大部分考研党的焦虑,他选择按照自己本身的规划度过这一个星期的时间。在紧张的备考时期,除了知识储备量的大幅度提升,他还收获了一个类似于“战友”的朋友。“原本我们并不认识,在一次我和同学聊天的过程中,她突然加入进来。”逐渐熟悉后大家还建了一个群,每天互相鼓励,打卡学习,也会在里面分享资料。计算机学院的赖昱,在大三寒假的时候就决定要考研。赖昱说,在备考过程中,他定下了大概的学习方向和计划,然后每天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图书馆学习。他坦言,到考研后期自己内心会比较浮躁,“有时候困的学不下去,想出去玩”。但即使嘴上说不想学,他还是坚持每天早早去图书馆学习。他认为“剩下这么短的时间,不要想太多。该总结总结,该背书背书,其他事情考完试再说”。美术学院郭思雯“不论结果如何,自己努力就好。并且希望自己可以再努力一点。”来自美术学院的郭思雯考研的目标是华师本校。她表示,自己在大三时就确定了考研的目标,希望可以从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她坦言自己在考研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英语,英语阅读题一度成为她面临的一个瓶颈,“那段时间天天坚持背单词、刷题和做题,后来慢慢地就克服了。”地理科学学院姚胤绮来自地理科学师范专业的姚胤绮,在今年寒假时就决定要报考华师的研究生。在备考阶段,她有着自己的纠结,“我本身是师范专业,但是又很想去尝试不同的方向”,经过多方面的思考以及征询父母的意见后,她最后还是选择了坚持师范专业。对于能否考研成功,她表示“也不算说特别清楚,但是现在还是慢慢地去努力靠近它”,同时她也不仅激励自己,也激励众多与她一样在为考研而奋战的考研党,“大家坚持,坚持到最后一刻就可以了”。地理科学学院罗增坤来自地理科学学院的罗增坤考研的目标是华师本校。他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而梦想则是他考研的最大动力。罗增坤认为,考研过程中主要的困难在于自主学习,“许多不清楚的问题,尤其是专业课方面的问题,需要自己查找资料去解决。”有时一个小问题就要耗费一上午的时间去查资料,不过在问题“真相大白”后,就会非常有成就感。他说,考研过程中要制定自己的计划,并且保证计划不受干扰。生命科学学院朱智敏生命科学学院的朱智敏认为,考研之路艰难枯燥,学会调节压力与心情十分重要。“做题正确率不高的时候,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的时候,都会特别灰心。”这个时候她会选择放松一下,让心静下来,再继续复习。她认为,“慢慢走下去,坚持住,可能结果不一定乐观,但这个过程也会让自己收获很多东西。”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陈然在备考时光里,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的陈然认为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部分就是把计划好的事情落实下来。在备考的瓶颈期,她依然按部就班地坚持自己的计划,“坐在图书馆里复习的时候,不会去碰手机等电子设备,争取在同样的时间里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她也讲述了自己的经验,“备考要养成良好习惯,少玩电子游戏,坚持下去就是胜利。”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陈婷婷“我是在大四的时候决定要考研的。”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6级本科生陈婷婷说。她说,自己在决定考研之后变得更加自律,除了在冲刺阶段坚持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到图书馆学习外,还放弃了很多娱乐活动。“当下定决心要考研后,那就只往这条路走,不要回头,不要左顾右盼,坚持就是胜利,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才能在考场上发挥得更好”。除了华师本校的学生,还有很多外校的同学,他们也向往着华师的研究生生活,大家来自不同的学校,但拥有着共同的梦想。打算考研到华师的他们 广东金融学院小R来自广东金融学院的小R考研的目标是华师的学科英语专业,本科就读于翻译专业的她,想在教育领域有所发展,所以最终选择了报考华师的研究生。她认为实习中的压力和对学识的渴求,促使自己做出了考研的决定。比起最终的成绩,她更在意的是考备考中的自我提升,“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考研的过程就像是一笔长远的投资,从中培养起来的耐心和韧劲是一笔很重要的财富。”广州中医药大学陈少娜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就读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陈少娜,新年愿望就是能以华师学子的身份考研成功,她说在考研这条路上,最大的拦路石便是枯燥。外面的世界诱惑太多。而对她而言,一同相伴的研友便是最好的静心剂,大家同吃同住,高兴的事情一起分享,难过的事情一同分担,一路扶持走过,她希望在最后也能够和研友们一同实现各自的考研梦。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考研成功的“过来人”回首备考之路,纷纷向考研党提出自己的建议。考研成功的华师人 中国人民大学张汉彬15级的张汉彬本科就读于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他说,虽然备考背书的阶段比较痛苦,但是在最后冲刺的一段时间里,心态反而变得平和起来,“因为已经差不多盖棺定论了,所以紧张并没有什么用处。”他对今年面临考研的学生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希望师弟师妹们可以放平心态,勇敢前进,都能如愿以偿!”化学学院曹慧玲现就读于化学学院学科教学(化学)专业研二的曹慧玲,本科为华师的化学(师范)专业。“既然选择考研,那就不要给自己留后路,把考研变成最好的选择!”她对自己说。大四的实习更加坚定了她考研的决心。为了专心备考,曹慧玲卸载了手机里的游戏,保证高效学习;为了缓解压力,她主动调节心态,与舍友并肩作战,减轻焦虑感……“世界上只有一种稳赚不赔的投资,那就是学习。”曹慧玲希望考研学子能够坚定选择,踏实阔步前行。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熊逸欣教育信息技术学院19级研究生熊逸欣,在去年的考研中成功考回母校。她认为,打好英语基础非常重要,“英语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如果英语学好了,到后面可以匀出比较多的时间去复习专业课”。她坦言,在考研后期自己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是家人的陪伴让自己能够放松心态,专心投入复习当中。她鼓励今年的考研党们“我相信每一个付出努力的同学,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朱笑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研究生朱笑红,本科就读于广东金融学院。她觉得自己在考研过程中心态变化比较大,从初试前的焦虑到准备复试时心态逐渐放宽。“最难忘的还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时刻。”朱笑红表示,走进自习室会发现有许多和自己一样的人,或许彼此不太熟悉,但是每天都会见到同样的面孔,会彼此打招呼、提供考研最新的消息,彼此之间有着不约而同的默契。“既然选择了目标,就坚持下去吧!”国际文化学院周俊伶本科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的周俊伶,是国际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回想起备考研究生的那一年,她非常感谢先生的陪伴,“备考的一年是我的先生一直陪着我,给我加油打气。”她认为,“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不是投入越多时间产出就越多,相反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才是最有效率的”,同时也希望考研的同学们能坚持到最后一刻,“不要考完一科觉得状态不好就影响后面的考试甚至放弃考试”。文学院王智锋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研一的王智锋,也曾是这考研路上披星行走的人。经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的本科学习,他怀着对国内语文教育的热忱,考研到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回想考研前一周那个有点小紧张的自己,他说:“那时感觉很多东西没复习完,不可避免会紧张,但一想到自己考研的初心和座右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就会继续坚持下去。”他觉得考研的朋友在最后一周里,按照自己的学习规律,放松心情,一定可以收获自己应得的。文学院郑赛玉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19级研究生郑赛玉,本科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后,她进入一家国企工作,但一段时间后她认为自己更加适合成为教师。秉持着“用一年的时间去换取想要的人生”的信念,她走上了考研之路。没有校园那么好的备考环境,也没有互相鼓励的同行者。为了更好地学习,有时她还要坐将近一小时的公交车前往图书馆。另一方面,跨专业备考也是更大的挑战,只能靠着自学和请教前辈来不断释疑。而今,已经“成功上岸”的她想告诉考研党:任何时候的努力都不会晚,而曾经努力过的都值得最好的结果。国际商学院李莉国际商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商务英语)专业研一的李莉,原就读于西华大学的英语专业,毕业后曾步入社会工作一年。实践出真知,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决定继续提升自己,于是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对她而言,考研就是一个人的战争,脱离大学环境的她,独身一人却又信念坚定地作战,既孤独又充实。她害怕孤单,却为了考研搬出来独自租房居住。房屋甲醛超标,但她依然在艰苦的条件下一口气做了几本书的思维导图加以理解记忆。“向前是一片光明,回首都是一片黄金。”李莉希望考研学子都能坚持自己的选择,化苦为乐,与孤单为伴。不论成功与否,这场与自己的较真,都是很有意义的体验。你们认真备考的样子很美 图书馆内阳光正好抵挡住了冬日的寒冷,他们奋斗的步伐从清晨到夜晚,从未停歇,图书馆内人潮汹涌却安静无比,因为大家都在专心备考。专注,是考研党的代名词每个人都沉浸在备考之中一张张坚定的脸庞仿佛在宣告 我可以做到走廊里,大厅中一直有人在默默背书随处可见的考研党使图书馆洋溢着勤学的氛围高高的书堆、满满的书柜都在彰显着备考的充实而字典上“相信”二字更展现着考研党的自我鼓励入夜,明灯盏盏亮起备考的人们披星戴月做着最后的冲刺我们整理了华师地图和考试时间祝考生们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温馨提示 我校考场分布在石牌和大学城两个校区具体地址以准考证为准不要走错考场哦2019年12月14日-12月23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石牌校区地图大学城校区地图2020考研时间12月21日至12月22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在接下来十天的日子里,祝各位考生稳定心态、坚定步伐。扎扎实实走过备考最后的路,当合上笔盖的那一刻,有着勇士利剑归鞘的骄傲,加油!我们在华师等你!来源:晚安华师数据来源:招生考试处 采写丨王禹萱 陈翠林 冷亮宏 庞美云陈雨畅 洪梓雯 谢昀 康琦悦 林铭敏 马莹莹 黄岚 摄影丨林炜盈 张佳贤 朱榕 刘基鹏邱寒晓 苏彦霓 黄东 赵琳 吴湘鹏 制图丨黄子晴 张伊琪 李雪 周润芝执行编辑丨陈枫 匡静璇 李佳凝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