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直属统战部,是统战部、教育部与福建省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相关学院专业调剂需求如下:该校调剂基本要求:1.符合该校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A类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一般应在同一个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里进行,原则上不得跨门类调剂。4.考生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当相同,且仅能从高到低调剂。5.第一志愿报考MTA、MEM等管理类联考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管理类联考专业;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6.“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原则上只接受调剂到非全日制招生专业的考生申请,所有全日制招生专业一般不接收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调剂。调剂名额有限,需要调剂到好的学校的同学,赶紧联系。相关详细的调剂要求请到这所学校的官网查看。觉得作者文章对你有帮助的,可以点击文章上方的关注+评论抓发哦!需要了解更多的调剂信息也可以私信我哦。特别声明:本文只发布调剂相关信息,不涉及招生,不涉及钱财等,谨防上当受骗!!!
未来网高校频道12月13日讯(记者 耿玥 通讯员 林钊宇)12月8日至9日,“华为杯”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大会在中国海洋大学举行。华侨大学研究生团队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6项,成绩位居福建省高校第一位,创历史最佳。其中,一等奖团队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崔紫薇、陈德蕾和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硕士研究生胡昊组成。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主办,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竞赛面向在校研究生进行数学建模应用研究,是广大在校研究生提高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科研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大平台。本届大赛的主题为“海纳百川·数见未来”,共有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474所高校和美国康奈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14所国外院校在内的12211支研究生队伍36633名研究生报名参赛,共评选出获奖队伍4358支,其中184支队伍获全国一等奖,获奖比例为1.5%。
未来网高校频道7月7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岳金 李明海)为贯彻落实“专项行动计划”,提高境外研究生培养质量,7月3日下午,华侨大学召开深化境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启动会。会议由该校副校长王丽霞主持,研究生院、招生处、教务处、有关试点学院负责人等参会。 会议指出,改革从提升境外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境外生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衔接问题,旨在通过培养方案、导师队伍改革,进行本硕一体化培养管理模式的改革探索,形成境外生本硕连通的一站式人才输出方式。 据悉,改革选取了两校区境外本科或硕士招生数量较多的学院作为试点单位,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等。
未来网高校频道3月9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李明海)3月6日,华侨大学在厦门校区召开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工作协调会。该校副校长王丽霞主持会议,相关学院负责人参会。会议回顾了全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背景,以及该校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相关工作;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和工学院分别就人工智能领域现有研究方向、团队建设、研究生培养概况等进行介绍,对人工智能基础理论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说明;机电学院针对“智能加工”“智能装备”“智能设计”、建筑学院针对“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方向的实际问题提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客观需求,以及研究生交叉培养、新学科方向增长点等的建设思路。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和该校实际,王丽霞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和工学院要做好做实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完善基础学科方向布局,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打牢基础;二是参会培养单位要在2020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积极拓展“人工智能+X”的招生工作,实现人工智能对相关学科的赋能改造,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和特色方向;三是人工智能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一定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项目引导,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在重点行业领域的转化应用,服务地方需求;四是针对培养单位反映的问题,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加以解决,另一方面要加强紧缺人才的引进工作。
未来网高校频道5月12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孙小语)5月11日,华侨大学在两校区召开2020年硕士复试工作培训及学位点建设与评估工作会议(视频)。该校副校长王丽霞主持会议,并就硕士研究生复试、学位点建设与评估及近期研究生相关工作提出要求。王丽霞强调,要高度重视本次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受疫情影响,该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采用线上形式,这是学校硕士复试工作面临的一个新挑战,各学院要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务必做好线上平台的测试与准备工作。复试工作要坚持安全性、公平性、科学性原则,学院党政负责人要共同把好专业审核关、政治审查关、心理健康关。要切实落实研究生返校工作。各学院要按照学校关于研究生返校的安排,做好疫情防控,让相关学生安全返校。研究生返校后导师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导师和学院要多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要切实做好境外研究生招生工作。积极落实“专项行动计划”,大力拓展在校境外研究生规模。要切实做好学位点的建设与评估工作。学位点建设永远在路上,各学院要根据本次教育部学位点合格评估结果,认真查摆问题,加强内涵建设。要认真做好新一轮的学位点合格评估、水平评估、专项评估及新增学位授权申报,注重平时的凝练和积累,对照评估及申报条件,做好充分准备。王丽霞指出,各学院党政负责人会后要将会议精神及时传达给学院的每一位教师。研究生院、宣传部、纪检监察办公室、法律事务办公室负责人,各学院党政负责人及分管研究生工作负责人、各专业学位中心负责人与会。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通报了2020年各学院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报考上线情况,并就硕士研究生复试的工作原则、组织领导、复试形式、调剂方式、录取安排及时间节点等作了详细说明,对线上复试的平台软硬件及场地要求、操作流程、潜在风险、应急处理等作了重点强调。宣传部、纪检监察办公室、法律事务办公室负责人针对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分别从网络安全与舆情管理、工作纪律、程序合法合规等方面作了说明。会议还通报了教育部学位点合格评估抽评结果,并就新一轮的学位点年度考核、合格评估、水平评估、专项评估及新增学位授权申报的工作程序、时间节点、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作了详细介绍,对近期导师队伍建设、培养与学位授予、境外研究生教育等工作作了说明。
扬州大学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今天,我们推荐近三年在山东录取位次稳定在30000名左右的2所大学。先从这个扬州大学开始,是不是真的很有诗情画意?扬州大学简称“扬大”,2015年成为与教育部共建的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被誉为“中国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学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招收港、澳、台学生和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资格。学校校园占地面积4000多亩,7个校区位于市区中部,首尾相连;拥有直属附属医院、实习工厂、实验农牧场、动物医院、附属中学等一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以及设备完善的临床医学院。2016年,该校在山东省分专业录取分数和平均位次是这样的:华侨大学是由“中侨委”于1960年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下创办的中央部属高校 ,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是福建省继厦门大学之后第二所设有研究生院并具有教授、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府。学校本部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在泉州市和厦门市拥有两个校区,在新加坡设有南洋学院 ,在巴塞罗那设有海外华文教育基地,在曼谷、普吉、维也纳等地设有孔子学院。学校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共有35个学院,140个研究院、所、中心,41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94个本科专业,现有化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是全国拥有境外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在全球五大洲均设有办事或招生机构。2016年,该校在山东省分专业录取分数和平均位次是这样的,理科最低分与扬州大学完全相同,文科略低于扬州大学。怎么样?这2所普通大学是不是挺牛?你喜欢哪一所?何不留言评论一番,给其他孩子报考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厦门大学厦门大学(简称厦大),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始建,坐落于福建省厦门市,直属教育部,是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南方之强”,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29个学院和15个研究院,形成了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管理科学、艺术科学、医学科学等学科门类在内的完备学科体系。2、福州大学福州大学(简称福大),于1958年始建,坐落于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国家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重点大学,福建省三所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设有23个学院(含1个独立学院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现有在校普通本一批学生24421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1279人。学校现设89个本科专业;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简称“福建农大”),于1936年始建,坐落于福建省福州市,是农业农村部与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学,是全国建校最早的农林院校之一、福建省重点建设3所高水平大学之一。其于2000年由原福建农业大学和原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设有20个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现有本科招生专业71个,获批卓越农林人才试点专业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4、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简称:福建师大),于1907年始建,坐落于福建省福州市,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教育部共建高校,为中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还是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前身是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学校充分发挥学科龙头带动作用,着力构建一流文科、高水平理科、有特色工科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涵盖文、史、哲、理、工、教、经、法、管、农、艺等11个学科门类。5、华侨大学华侨大学(简称:华大)于1960年11月1日始建,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直属中央统战部领导,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设立的中央部属高校,中国第一所以“华侨”命名的高等学府,也是国侨办与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共建的综合性大学,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华侨大学现有28个教学学院,94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形成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工管相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接下来依次就是集美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闽南师范大学、闽江学院、厦门理工学院,以上就是2020福建省排名前10的大学了,仅一所“985大学”,那就是排名第一的厦门大学,这些学校有你的母校吗?
未来网高校频道9月18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肖静冉)近日,华侨大学化工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范龙龙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权威期刊Small上发表题为“Structural isomerism of two Ce-BTC for fabricating Pt/CeO2 nanorods towards low-temperature CO oxidation”的研究论文。这是他在不同金属有机骨架(MOF)异构体为前驱体合成Pt/CeO2纳米催化剂课题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 该论文由华侨大学独立完成,范龙龙为第一作者,目前已被北京理工大学录取攻读博士学位。通讯作者为化工学院詹国武教授和周树锋教授。 Small期刊是德国Wiley出版社旗下纳米领域公认的权威期刊,2020年影响因子为11.459,在纳米材料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金属有机骨架(MOF)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结晶性多孔材料。而MOF同素异构体是指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不同配位方式产生具有相同化学组成但不同空间结构的MOF。然而目前文献对MOF异构现象及不同配位环境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较少,特别是基于MOF/贵金属的二元催化体系。 有鉴于此,该研究采用均苯三酸配体和Ce3+金属离子为原料,通过调变反应溶剂,制备了两种不同拓扑结构的Ce-BTC(即MOF异构体),并将其负载Pt纳米颗粒,经过高温焙烧成功制备了三种不同形貌Pt/CeO2纳米催化剂。研究发现,反应溶剂显著影响MOF的晶型和孔道结构,进而影响Pt纳米颗粒的粒径、负载效率和理化性质。基于XRD表征,观察到Ce-BTC在水浸泡处理过程中,发生了异构体之间的不可逆转变(从四方晶型到单斜晶型)。通过XPS、H2-TPR等表征进一步对其CO催化氧化机理进行研究,证明了基于四方晶型Ce-BTC制备的Pt/CeO2催化剂表面拥有大量Pt0物种和小尺寸Pt纳米颗粒,有利于CO催化氧化性能(T100=80oC)。原位DRIFTS分析表明,在低温下,CO-Pt0吸附态是CO氧化的主要反应中间体。同样,该研究也发现了其它镧系MOF也有类似的MOF异构现象。 参与上述研究工作的学生还包括化工学院2016级本科生王昆、徐凯吉、梁重音和王惠普。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的资助。
未来网高校频道2月19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雷水清)近日,华侨大学材料学院环境友好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吴季怀课题组在Research(科学研究)期刊上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High-Performance and Hysteresis-Fre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Based on Rare-Earth-Doped SnO2Mesoporous Scaffold(基于稀土离子掺杂自组装SnO2介孔电子传输层的无迟滞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DOI: 10.34133/2019/4049793)。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为该校材料学院吴季怀教授,第一作者为该校材料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郭琪瑶,第一通讯单位为华侨大学。Research(科学研究)由中国科协和美国科学促进会共同打造,于2018年正式创刊,是Science自创建以来第一本进行海外合作的期刊(Science PartnerJournal,SPJ)。据悉,该研究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华侨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的支持。
入校前对行李进行消毒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供图)引导返校学生回宿舍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供图)返校学生接受健康检查 (黎明职业大学 供图)台海网6月1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从5月中旬开始,按照“分期分批、错时错峰”原则,泉州市多所高校相继按下“返校复学键”,随着多所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含博、硕士研究生)毕业年级和其他有重要科研任务的学生陆续错峰返校,各大高校通过各种防疫措施为学生们筑牢“安全墙”。确保吃住安全 设立快递驿站“在家宅了这么久,回到学校还是很激动啊。”作为首批返校的学生,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赖振权谈及返校的心情难掩兴奋。自5月13日起,华侨大学毕业年级学生和承担紧迫科研任务的研究生已开始分三个批次错峰有序返校,目前该校已有120名研究生返校复学。以“点对点”“人盯人”的方式接送、开设专用入校通道,设置“一检”“二核”“三查”“四通过”的返校复学报到流程,要求返校学生通过测量体温,扫描签到码并出示身份证进行核对,查验健康码后才可进入校园……返校的华大学子表示,“学校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工作很周到,让我们很安心。”同样是为把好开学复课的“安全关”,5月19日,作为泉州师范学院首批复学返校学生的毕业年级硕士研究生,在报到时也接受了严格的“入校检查”,大家在校门口经过体温检测、核验身份、查验健康码、消毒等多个流程后方可进入校园。为引导学生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该校还组织学生们开展了“复学第一课”的学习。返校后如何保障住宿安全?如何让学生们吃得安全又健康?为减少疫情期间校内人员聚集和接触,让返校学子安心学习和生活,不少高校也开动脑筋想足了办法。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辅导员贾硕介绍,学院为学生送上学院配备的口罩、湿巾、酒精、消毒液等物品。该校工作人员筛查返校学生的信息,做好宿管人员的健康检查,提前对宿舍进行整理清扫,方便学生入住。“前期我们不仅对校园环境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消杀,也对食堂、宿舍等重点部位的防控工作进行了改进与提升。”据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的党总支书记陈春梅介绍,为迎接即将返校的首批毕业班学生,该校各学院党总支书记和辅导员利用休息时间,提前带领工作人员为学生宿舍进行清扫、消毒,让学生们能够在返校后回到干净又安全的环境中休息。为保障返校师生的用餐安全,泉州信息工程学院要求师生返校后到食堂用餐时,需在餐厅门外进行消毒和体温测量,间隔一米排队进入餐厅,同时按照单向通行的方式进出餐厅,避免面对面的接触。6月14日至15日将迎来第三批次返校学生的华侨大学,则在食堂的每张餐桌上都贴有单人用餐、同向就座的提示语。饭菜窗口的工作人员均配备口罩、手套、围裙等全套装备。为减少用餐接触,对人流量进行控制,该校食堂还特别推出了外卖服务。此外,据华侨大学保卫处负责人介绍,疫情防控期间,该校一直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严格限制师生出入,为了让留校、返校学生在校内就能方便收取快递,满足大家日常网购需求,学校亦为学生提供代取派送快递服务,通过建立一个“临时驿站”,由学校安保人员为学生代取并派发快递,让学生足不出校门,也可享受快递服务。开通咨询热线提供心理支持如何帮助学生们更快地去适应校园生活,也成为许多高校关注的焦点。记者从黎明职业大学了解到,作为该校第二批、第三批返校学生,2020届毕业班学生从6月1日、6月2日开始陆续返校,早在第一批返校学生到来前,该校就提前开通了疫情防控心理咨询热线,通过网络为全校师生提供心理支持与援助,同时还发布了《黎明职业大学疫情防控心理疏导手册》,帮助师生稳定情绪、缓解焦虑。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不仅为复学专门制作了一期名为《心声》的心理健康报,同时还推出了心理健康系列“云讲座”,并设计了问卷对全校师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目前该校已经完成近7500份的心理测试,并梳理个案进行单独云访谈云疏导。另考虑到受疫情的影响,不少毕业生将遗憾错过毕业典礼,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还提前为即将返校的毕业生准备了一份别出心裁的“毕业礼物”——一个精美的校徽U盘,将校领导的殷殷寄语、师生代表毕业致辞、每个班的毕业照以及精心剪辑的文艺晚会都一一收录。此外,为让返校复学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一些高校还加强了校园教学科研氛围的营造,对此,华侨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介绍说,该校建立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学院研究生管理人员联动机制,搭建有效的师生沟通平台,积极挖掘校内外学术资源,筹措线上系列讲座,推动线上班会、学术分享等活动,以朋友间的成长感悟分享推动学生思想成长,为学生们返校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记者 陈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