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难不难?答案当然是难!在这里,只想告诉你考研现在变得越来越难,考研的报考人数在不断上升,高校更加注重生源的质量,推免生的比例持续增加。再加上各种考研的政策加持,高校明确公告表示调剂优先考虑名校生。因此对于双非猪呢比阿考研的你来说,你的机会不多了,考研正在一步步的拉黑你!那考研的形势为什么这么难呢?一、考研报考人数越来越多!近些年,考研人数猛增!考研人数越来越多,整个考研环境变得越来越难,不说远的,就前两天考研预报名系统崩溃上热搜就可以看得出来。虽然高校的研究生招生人数也在不断的增长,但是与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增长速度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每年仍有四分之三的人没有读研的机会,你说难不难?二、统招生名额减少!考研现在已经不是高校选拔人才的主流了,保研已经慢慢地后来居上,一流大学的保研人数占比已有50%,如果你们想看看清华北大的保研人数,你们一定会受到惊吓的。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发出,相信有不少同学计算着自己的目标院校统考人数有几个,自己上岸的成功率大不大。现在的高校为了优质生源,不断地调高保研的人数,甚至一些高校在调剂时,会直接要求非985,211学生不接受调剂。三、专业人数缩招!缩招的情况一般分为这两类:1、招生总数没变,推免人数大幅上升;2、招生总数降低,统考机会减少。如果有同学耐心的研究一下近些年一些院校的部分专业,你们会发现,在研究生总体人数在增加的情况下,部分院校的研究生人数居然在大幅度下降。究其原因,就是各大高校都想招收优质生源。中国地质大学之前就明确发布公告,对于本科就是211/985,双一流的考生来说,哪怕复试被刷,调剂的时候也会被另眼看待。这对于普本的考生来说,真的很有压力。四、备考过程中,你和对手的差距是怎么拉开的?很多同学会在考研备考初期这样说,我真的很忙,我考试很多,暑假再学也来得及!在这里我想说,如果你决定考研,那就从那一刻开始,把自己当作一个真正的考研人来对待。如果你只是想考研,但是还没有决定院校和专业,你可以从考研英语开始准备。考研英语是应试考试,大家参加高考或者是四六级考试应该都有经验,考场上最怕的就是看不懂文章,题目看不懂不知道应该选什么内容,这些问题究其原因都是单词没有记住。背单词你只需要一本单词书就够了,《考研词汇闪过》收词全,每个单词后附带常考短语;划重点,这本书将单词分为频考词、基础词、偶考词、超纲词,如果时间比较紧,完全可以从频考词背起,很节省时间。真题资料英一用《考研真相》/英二用《考研圣经》,专门为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打造,能够帮助你们的英语成绩大幅度提升。而且这本真题是考研名师张国静老师主编,每个句子都有讲解,帮你扫清所有的阅读障碍,不像其它的资料只解析重难点,到最后你不会的还是不会。看完之后,你应该就明白了,考研形势不容乐观,哪怕是冷门专业冷门地区,都会有很大的难度,如果你决定考研,那就要抓紧时间复习,让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油!
近年来,考研持续升温,艺术设计类硕士研究生也越来越受欢迎,艺术设计类专业考研和普通的硕士研究生考研流程来说,相差无异,均为每年的12月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考试内容为,教育部统一命题的公共课英语和政治,以及由各个院校组织命题的专业课基础考试。相较于其他的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更需要天赋,因为艺术设计类专业素养非一朝一夕养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到底有没有必要考研,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从深入了解这个专业说起:现代人们生活水平和公共场所消费档次的提高,提升环境品质需求已是现代社会追求的目标,我国环境艺术方面建设的层面主要是在室内设计和装饰、装修等内容上,环境艺术教育也侧重于此。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指对于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整合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主要分为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室外有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建筑外观设计,绿化设计,城市雕塑,商业用地环境规划等。室外还有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湿地公园设计等,还有附属的花卉设计,管道,灯光设计等。室内有家装设计这个专业是服务于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功能之一,市场缺口较大,专业前景一片光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环艺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建筑设计研究院、室内装饰设计或工程公司、景观设计工程公司等企业,从事环艺设计和建筑设计工作,或者在大专院校等从事教学工作,也可在房地产开发公司或政府部门从事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研发应用工作。从事岗位,如室内设计师、软装设计师、设计师助理等工作,就业机会比较多的城市,包括上海、广州、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1:艺术设计。研究方向: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美术2:设计学3:美术学4:景观设计学环艺考研考试科目,怎么准备?公共课考研政治:对于文科生而言,考研政治并不难,考研政治考试考点多,内容杂,记忆东西比较多,但是如果复习方法得当,拿下高分并不难。考研英语:词汇语法是根基,阅读占分数比重最大。在英语的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每日记忆单词、长难句解析、研读真题、阅读外文期刊等等。专业课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培养专业素养的必备条件,方法主要就是搭建框架、记忆背诵加理解。手绘快题:建筑制图规范,制图规范是室内设计表达给大众的工具和手段,快题中所考核到的平立剖面图是必备的专业素养;培养手绘素养,有绘画基础固然是优势,但是坚定的信念和日复一日的坚持和练习,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环艺专业有必要考研吗?对于环艺考研,每个艺术生都有自己的选择:1:考研为兴趣和爱好,如果热爱艺术,有想法就去做,不必患得患失,坚定自己的追求;2:考研为深造完善自己,想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层次,读研你会跟随导师四处写生、研究名家名作,对专业领域内的大师作品进行深入灵魂的研究;3:考研为更好的就业,在一线城市,大的设计院或大的企业,在招聘选择上会偏向选择硕士研究生多一些,本科生进入的难度很大。中小型私企等不会过分在意学历,也会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设计人才,但是一个大的平台会给你很多优秀的项目经历,也会有更多开阔眼界的机会。考研是一道门槛,跨过这道坎儿,你可能会进入理想的平台,提高专业素养,开阔眼界,收获更多人脉资源。工作是一条路径,虽然曲折,但是跌跌撞撞的每一步,都是日后莫大的财富。每个人想抵达的远方不一样,每个人的步伐和节奏不一样。正如一首曾火遍美国的小诗《纽约比加州时间早3个小时》 所说: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你只需倾听、认识自己,选择属于自己的那条路,然后,别犹豫,别回头,坚定地走下去。
每年都有接近三百万的学生报考考研,但真正参加考试的并且完成所有学科考试的学生只占到八成左右。数据着实让我们惊讶,为什么同学们坚持了这么久到最后关头却放弃了呢?或者说为什么当初立下的考研志向到后面还是坚持不住了呢?考研真的有那么难以坚持吗?首先,经历过考研过程的同学都会想起和自己高中时冲刺高考那段经历做对比。同样都是高强度的知识学习,高考却坚持下来了,而考研却很容易放弃。其实,两者考试有本质的区别就是: 环境。考研比高考简单得多,学习环境也比高中自由得多。没有大家一起刷题的晚自修,没有大家一起朗诵的早自修,只有自己孤单一人从早到晚,寝室图书馆和食堂三点一线。有的同学甚至搬出去自己租房子住,为了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但是这期间的焦虑孤单自己承受。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人的心态很容易就崩溃了。第二点,不少考研人毅然决然切断了自己的后路。为了考研孤注一掷,放弃了工作,在家里全心复习,巨大的压力下,不断在工作和考研中间徘徊,随时想着要是失败了就怎么怎么样,整个人就会变的更加忧郁,还没去考试,就已经败在了考研的路上。其次就是自律。大学没有了高中的约束,加上手机等媒体的干扰,能做到学习自律已经不容易了,而考研这件事情就是把自律做到极致的一场自我修行。只要是复习,我想大家都有过的感受: 书看着看着就走神了,然后拿起手机看一会视频,玩一会游戏,时间就过去了。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对复习的敏感度就会降低。所以对于考研来说高度集中的复习时间还是很有必要的,能极大提高复习的进程。最后,屏幕前的你在考研的路上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呢?或者有什么好的复习方法,都可以在评论区分享出来。
高考被环境工程专业录取是转专业好还是跨专业考研好,哪个容易?这两个措施一点也不冲突。学校转专业一般都是在大一的第二学期进行(有的学校可能在以后的学期还有机会转专业),虽然现在有些学校开始无条件转专业,但更多的会有成绩要求,所以,题主想转专业就一定要入校之后好好学习,有的人会说,我学得好的话还需要转专业吗?其实,大一的时候,学习的课程多数和专业无关,喜欢或不喜欢是和专业课相关的,和刚开始的基础课程关系并不太大,所以在入学之后一定要努力学习,如果能和老师们友好相处的话,会更好。如果转专业成功,后面的考研便不是问题了。如果没有转成专业,那就着手跨专业考研,跨专业考研并不是多么难的事,跨专业考研成绩的例子比比皆是,因为考研的难度不在专业课上。在此,书生还想问一句题主的是,是你不喜欢环境工程这个专业还是担心将来这个专业不好就业?如果题主其实喜欢这个专业,只是担心不好就业的话,书生觉得题主还是好好学习,继续深造下去,成为这一行业的优秀学子的话,就业应该是不成问题,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只会越来越重视环境。
大学生考研,需要了解好的学习环境是很重要的在艰辛的考研路上,学习环境对考研一族的影响是很大的。一、学习环境很关键特别是决战在即,一丝一毫的举措都会影响到考生整个考研战场的局面,越是关键的时候,越要对冲刺复习的环境重视。因为当周围的人都在理解和支持你考研的时候,你会感到有无穷的动力促使你前进;当周围的人对你的考研行为不置可否的时候,沮丧和焦虑的心情或许会使你止步不前。考研环境并不是考研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但绝对是关键性因素,有很多考生就是因为被不好的环境所影响,而中途放弃考研的,也有很多考生被好的环境影响,而中途决定考研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每一个为了理想挑灯夜战、废寝忘食的日子都值得铭记,每一次拼尽全力的付出都不应该被辜负。二、通过学习环境获得动力假如一个宿舍四个人,其他三个人都考研,剩下的一个看着其他的人每天进进出出的,心里也会产生考研想法的,这就是环境的作用,促使你跟你的室友们同步,同理放在一个班级或者一个学校都是成立的;反过来,如果你们一宿舍四个人只有你一个人考研,而其他三个人要不整天出去玩,要不就去找工作了,而且工作找得还非常的不错,他们三个平时在宿舍谈的也都是毕业后工作的事,这样自然而然你就会产生我到底要不要考研的想法,这无形中也会动摇你考研的决心。其实,你不是自己在考研,而是带着你的环境一起考研!所以,在考研的过程中,聪明的你,一定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这里的社会支持在心理学上是指家人和朋友们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考研之路并非坦途,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而,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需要寻求不同对象的理解和帮助。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这些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构成了我们社会支持系统的大部分。要知道,拥有良好的支持源对于考研成功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沟通。对于大部分考研的同学来说,如果能够和志同道合的人住在一起,那么,彼此之间的分享和鼓励会让奋斗的路途显得不那么孤单和艰难。然而,事情并不总是幸运的,同一间宿舍里,总是有的同学考研有的同学不考研,因此,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赢得不考研同学的支持其实是很有必要的。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在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中获得温暖、爱、归属和安全感,因为这是我们内心深处最需要的慰藉。为了能够迈进理想学校、就读理想的专业,在这条考研的路上,即便有着日复一日的枯燥学习、即便有着疲倦和迷茫的交织,但是坚持下来便会收获良多。
94万研究生毕业,环境不比本科生好,网友调侃“考研需谨慎”大家都知道,因为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已经不是那么容易,现在的本科含金量,比几年前低了很多,因此,很多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纷纷投入到考研大军中。这也导致了另外一种现象,就是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2020年报名考研的学生只有300多万,而到了2021年已经达到400多万,按照这样的速度增长下去,几年之后,考研的学生很可能就追上高考生了,虽然考研难度没有高考那么大,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报考,也会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其实比起这个主要问题,竞争激烈还不是什么太大的事,这就是研究生毕业以后的就业情况,许多学生是抱着提高学历,毕业以后提高竞争力的初衷去考研的,在上岸成功以后,满心以为2到3年后就业会非常顺利,可真正毕业以后却发现,市场和自己想象的还是有许多不同。就以2020年为例,毕业的研究生高达94万,虽然相比本科生,研究生的学历更受公司和企业欢迎,但在面对这么多毕业生的时候,企业也多了更多的选择,所以招聘人才的门槛和条件也会更高,这就导致一些本着提高学历考上研究生,然后糊里糊涂毕业的学生很不占优势,毕竟公司在招人的时候不仅只看重学历,对能力方面的要求也非常高,很多学生虽然考研之前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在读研以后并没有怎么投入,只是刚好混了个毕业而已,所以就业的时候,这些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因此许多网友调侃,现在考研也得谨慎了,万一结果和自己想象的不同呢?其实现在用人单位虽然招聘条件高,但对一类研究生来说是很有利,就是那些为了提高自身能力而选择考研的学生,这些学生在考研之前非常努力,考上研究生以后,为了提高自身能力,付出了更多努力,所以不管用人单位的要求怎么变,这类研究生基本上都不用担心就业的问题,所以并不是考研需要如何谨慎,而是在决定考研的时候,和考上研究生以后,需要特别谨慎。学生在考研以前,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是为什么而考研,如果只是为了提高个人学历,那就要考虑清楚了,即使考上了研究生,自己在读研期间是否能足够努力?是否能保持现在的学习状态?如果这些问题都答不出来,那在考研这件事情上就需要特别谨慎了,虽然高学历更有竞争力,但用人单位在面试高学历人才的时候,抱的期望也会比较高,如果学生满足不了这个期望,那在就业市场上也不是很吃香的。如果是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很有兴趣,想深入研究而选择考研,这类学生不仅考研成功的几率比较大,在读研期间也更容易付出很多努力,精力也更容易集中在学习中,和那些只为了混学历的学生相比,这类研究生在毕业以后能力就非常出众了,无论去什么单位应聘,都更容易得到青睐。虽然环境非常重要,考上研究生以后即使不是那么努力,也总能学习到比本科生更多的东西,但各单位在进行招聘的时候,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要求本身就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说,本科生需要拿出本科期间好好学习的证明,研究生同样要拿出读研期间好好学习的证明,而不是一张毕业证就可以说服用人单位。你觉得用人单位的要求合理吗?
大学里,有热门的专业,自然也就有冷门的专业。这些热门的专业当然是供不应求,而冷门的专业则是无人问津。像大学里这3个专业一样,基本上学完毕业是没什么出路的。而有人说,那就考研吧,不试怎么知道能不能成功呢!那就去试一试。但问题是,这些专业在考研后确实很难有出路。1、哲学专业哲学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是高校和科研机构,所以这个专业基本上是本科以上学历。哲学毕业出来干什么工作呢?公司会有哲学顾问这样的岗位吗?有是有,但不多。没有哪个公司会专门去招一个哲学专业的人当顾问。所以这个专业最好的选择就是去当老师,考公务员。2、环境工程这个专业自身的专业性就很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就比较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也较高,没有经验的毕业生几乎很难吸引到企业的注意。国家虽然重视环境保护,但更多的只是在口头上,具体对环境保护的实施扶持并不大,这也就导致这类专业毕业的学生不好就业。虽然这专业考研难,但我们可以通过考取相关证书来为自己加分。3、心理学心理学专业主要学习心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的都是思维上的训练,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心理学实验测量的基本功能。而这个专业考研也是比较难的,心理学毕业找工作无非就是心理咨询医生。建议大家考取相关证书,需要考研的话就考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面的这3个专业,只是提醒大家在考研的时候一定要谨慎。既然没有出路,我们为什么还要选择?不过要说的是,无论自己选的什么专业,要不要考研,都是自己选择的,我们都要对这个决定负责,就得努力。
近日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从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近年考研报名及招生特点等方面做了详细解读,其中涉及很多数据分析,许多基础问题诸如:研究生还值钱吗、现今研究生具体报考热门程度、招生规模、考生组成、弃考率等问题都可以在里边找到权威答案。因为原文篇幅过长,本文则摘取了十个对考研至关重要、不得不了解的十个重点进行解读。重点一:研究生毕业生总体数量即中国研究生值钱吗?值不值钱得看起稀缺性,稀缺就值钱,泛滥就不值钱,且看数据:从1978年到2019年的41年间,我国研究生毕业人数持续增长。尤其是在2002年后,增幅明显上升。2003年,我国研究生毕业人数首次超过10万,到2013年,研究生毕业人数超过50万。从1978年到2019年研究生毕业人数累计达776万余人。人口和经济水平是决定硕士、博士的发展规模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与经济发展规模的比例关系,达到了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超过了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但从人口博士、硕士比看,我国人口博士比是发达国家的近5倍,人口硕士比是发达国家的近3倍,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有质量的中高速发展将是常态,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迫切,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影响下,我国研究生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同时,研究生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高质量研究生教育支撑国家“双一流”建设,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由大国向强国迈进提供保障。解读:从近41年硕士毕业生累计人数来看,仅占中国14亿人口的0.05%,即一万个人只有5个硕士;从与发达国家对比看,我国硕士占总人口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从数据可见,从中国社会整体看,研究生是稀缺的。可能有些同学说我身边研究生很多呀,那只是你恰好处在这个圈子而已,但从整体看是非常稀缺的,这就决定了一段时间内研究生学历是值钱的,是比较有竞争力的,大家可以放心去考,肯定不亏。重点二: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迅速(供给端)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热度较高,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相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及要求加大,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许多毕业生加入了考研队伍。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报名人数增幅达21.85%。继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涨之后,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次打破纪录,达到341万人,较2019年增长17.59%。解读:如今考研人数肯定是一年比一年多,尤其是今年受到疫情和经济形势的影响,就业不易,许多应届生和失业人员都会选择考研,预计2021考研人数很可能会突破400万人。考生供给量巨大,其中不乏高手和学霸,一定程度增加了考研的难度。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如果有考研打算,越早开始备考越好,做好全程高能学习的持久战准备,万万不可临时抱佛脚。重点三: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继续增长(需求端)1.双一流”院校招生规模继续扩张“双一流”启动后,高校发展进入新的竞争阶段,研究生群体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招生培养规模显著增长。北京理工大学2019年计划招生人数较2018年4000人,增加了300人。在2020年,招生人数再次上涨200人,达到4500人。东南大学在2017年至2020年招生规模也在持续增长,2020年招生数量达到5100人,比2017年增加了1100人。2.各学科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增幅存在明显差异近十年来,各学科的招生人数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从各学科招生人数来看,与10年前相比,哲学、文学、军事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其他学科则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而历史学虽较10年前有所增长,但增长率仅为11.6%。教育学增长幅度最大,为294%;其次是农学,增长率达225%。医学、管理学的招生人数较10年前翻了一倍以上。2008年至2018年的数据显示,工学在各学科门类中招生人数占比最高,在2018年占比达34.29%。其次则是管理学,所占比例在2018年上升至16.01%。从变化趋势来看,工学、医学、艺术学招生人数占比变化不大。占比下降的有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理学、军事学。教育学占比从2008年的3.83%增至2018年的7.65%,增加了近一倍。农学、管理学招生人数占比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解读:随着报考人数增长,高校的招生规模也是在增长,供给也是在增加。但高校招生增长比例还是低于报考人数增长比率,同时,某些985、双一流学校的某些专业招生规模有所收缩,对于考名校的同学难度是越来越大,需要付出的努力将会更多。重点四:推免生数量逐年增高,占比下降1.名校接收推免人数逐年攀升 部分高校比例下降推荐免试是近年研究生招生中最成功的一种招生模式,受到广大高校与研究生导师的认可,也成为“双一流”学校重要的招生途径之一,推免生人数不断上涨,但占比总体都在教育部要求的50%之内。东南大学2015年到2020年接收的推免硕士生人数持续增加,2015年接收的推免硕士生人数为1281人,2020年上升为1859人,2020年较2015年增长了45.12%。2020年,推免生招生计划人数呈上升趋势,部分“双一流”高校推免生在招生计划中占比却在减少。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2020年招生计划推免生占比较2019年都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但在高校内部,不同专业推免生占比不同,部分高校专业招收的研究生大部分来自于推免。2020年,北京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物理、高等教育学、统计学、企业管理等专业只招收推免生,推免比例达到100%。2.“双一流”高校推免生比例远高于非双一流2017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017年新增的54所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名单,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增至366所,相比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覆盖范围还是比较大的。在有推免资格的366所高校中,所获得的推免名额差异较大,一般著名高校比例较高,普通高校则较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推免率超过了35%;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推免率也较高,均超过了25%;而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推免率则明显低于这些“双一流”高校。解读:“推免生”通常是统考生“深恶痛绝”的人群,埋怨其占了大量名额,但也没办法,谁让人家从高中甚至大一就开始努力,一直保持成绩优异呢。因此推免生的比例是大家在选择院校和专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如果某高校某专业推免比例很高,留给统考生只有个位数的名额,难度就可显而知了,需要仔细调查,慎重考虑。值得注意的是,名校的推免比例会高些,其他学校会低些。重点五:硕士研究生考试弃考率居高不下考研人数持续增长的同时,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弃考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广东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应考人数约1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约12.4万人,弃考率达到约11%。辽宁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应考人数为109539人,实际参加考试为97365人,缺考人数为12174人,弃考率约11%。深圳大学2019年网报确认16019人,实考14083人,弃考人数近2千人,弃考率达到12%。在硕士研究生报考热度居高不下的同时,不少地区及高校考研弃考率超过10%以上,这一现象说明,一些报考者只是把考研作为选项之一,当找到合适的工作或没有准备好,便会选择放弃考研。此外在职备考的考生也容易在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下放弃考试。解读:虽然考研报考人数看起来很吓人,但其中也有“水分”,还没上考场,直接就淘汰了百分之十几的人,即使是参加考试的人,排除掉“去考一下试试水”、“没认真复习的”、“只复习了一两个月”的等,认认真真全程复习完整并坚持到最后的考生是不多的,所以,过程再苦再累,也要坚持,每坚持一分钟就淘汰了一个人,真正诠释了:坚持就是胜利。重点六:专硕招生规模赶超学术型2009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在硕士招生总人数中占比仅15.9%,其后在2017年实现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硕招生人数占比达到近58%,专硕招生规模正逐年增长,已经超过学术型硕士,占到了我国硕士研究生群体的一半以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在社会对专硕认可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日趋完善的背景下,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比例持续增加。湖北省2015年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人数为45819人,在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中占比45%,2019年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人数为86934人,占到了报考硕士人数的60%以上。河北省2015年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人数为34151人,占比42%,在2019年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人数为85580人,占硕士报考人数的59%。解读:专硕从五年前的无人问津,到今日的火爆,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以及社会的认可,目前的形势是专硕的火爆程度已经高于学硕,很多学校专硕的分数是大大高于学硕的,其实,如果有心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话,学硕也很好,专硕还是学硕,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考虑自己以后的职业规划。重点七:非全日制纳入统考以来 多数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1.非全日制招生“遇冷”,招生规模呈缩减趋势生源不足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来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近三年,大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等问题。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数据看,生源短缺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从2019年北京邮电大学部分非全日制专业录取情况来看,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研究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电子工程学院)等专业均无人上线,公共管理、软件工程专业录取人数远高于上线人数。2020年各大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非全日制却呈现缩减趋势。从部分高校2019、2020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来看,华中科技大学在两年里缩减幅度较大,2020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数较2019年减少了1000人。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非全日制计划招生数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担心就业问题,多数考生报考意愿低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六成左右考生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27%左右的考生愿意把非全日制作为备选项。从调查来看,对于非全日制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七成以上考生认为对自己没有影响,不考虑非全日制,14%的考生认为影响很大,导致不能报考非全日制。也有11%的考生因为是在职定向报考,非全日制改革对其影响不大。而对于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超过七成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仍然面临差别待遇。除此之外,超过半数的考生不愿报考非全日制的原因是非全日制学费贵,基本没有奖助学金。解读:自从非全日制纳入统考来,国家频频发生支持非全日制,不仅能拿到“双证”,国家也呼吁用人单位重视非全日制硕士。但是广大考生仍然只把非全日制当作“备胎”,只有进攻全日制不成才考虑非全日制,第一志愿很少考虑非全日制的。这样的场景和五年前的全日制专硕何其相似,但五年后的今天,专硕的地位已经大变样。我们还是期望用人单位能对非全多一些认可,相应国家号召重视非全,相信有朝一日非全日制会崛起的。特别是在调剂的时候,一些名校的非全是不错的选择,至少有了名校的title,以后会好办得多,期待非全的升值!重点八:考研报录比创历史新高近几年虽然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增长,但增幅要远低于报名人数增长幅度,导致研究生报录比不断提升。2019考研报名人数增加到290万人,报录比预计为3.6:1,较2018年明显提升。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再次上涨,共计 341万,报录比预计为4:1,达到近20年来最高。近三年,各大高校的报录比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上海财经大学从2017年的5.6:1上涨到2019的7.4:1,东南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报录比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解读:报录比是衡量考研难度的重要指标,即报名人数比上录取人数,即报名多少人中将会录取多少人,报录比越大证明竞争越激烈,考研越难。值得注意的是:这个4:1仅仅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包括所有高校和所有专业,如果是热门高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将会达到10:1以上,顶级名校达到20:1也不奇怪,广大考生报考时需要分析目标院校的报录比,从中分析竞争程度。重点九:考生备考的时间大多在六个月以上从考研备考的复习时间来看,45%左右的考生备考时间在6至12月之间,约37%的考生备考时间在6个月以内,也有18%左右的考生备考时间超过了一年。解读:如今考研难度的增加,考研备考的目标高分化、长线化已成为常态,63%考生备考时间达到六个月以上,这就说明了投入充足的时间是考研的基本要求,如果没办法保障时间或者没办法持续长时间的学习,是很难一次考上的,一定要保障时间!重点十:关于考研辅导班关于考生对考研辅导班的看法,近六成考生对考研辅导班持保守态度,认为是否报考辅导班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两成左右的考生则认为,没有必要报考辅导班;超过一成的考生认为,辅导班对备考有很大帮助,自己会参加辅导班。解读:从调查看,只有两成考生绝对不报班,六成考生投看情况,但其中大部分考生最终可能或多或少报一些辅导机构课程学习,给自己复习指明方向,减少压力。很多事情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即可,交给辅导机构自己可以在资料选择、课程选择、规划安排、效果监测、择校择业上减轻很多压力,节约时间,自己只需要专心备考即可。
大家都知道”生化环材”是四大劝退专业,这其中的环境专业现在选择的同学更是越来越少,按说现在环境越来越恶劣,空气,水,食物,污染已经对大众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环境专业理应很有市场需求,但为什么这么不被大家接受呢?作为一名211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师姐就自己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环境工程专业,实质意义上是偏向于公益类的专业,市场化业务范围有室内空气净化、水体修复、土壤污染修复、污染监测、污染防治设施研发销售运行等,基本需要政府出手采购服务才能分一杯羹。除个别环境十分恶劣的地区外,在很多环保意识不够强的群众心里环保真是可有可无。专门从事环境类的大型企业不多,仅有永清环保、东江环保、博天环保等,但小型企业较多。国企/事业单位等,就更少。土木、建筑、汽车、通信等成熟专业,市场需求量大,有较为良好的匹配企业,民企有耳熟能详的恒大、万科、碧桂园、奥迪、日系、华为等等,国企/事业单位有各种高规格、承接大型国家项目的设计院等。只要你想,无论是专科、本科、硕士、博士都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再来分析一下环境专业就业情况。就师姐那届来说,有一半人因为就业形势险峻,选择继续深造。剩余的同学,有部分选择考公务员,有些直接参加校招。考研的,90%都得偿所愿;考公务员成功的寥寥无几;进企业的,只有两名家里有关系的进了国企和事业单位,其余均是小型企业,个别跳槽到了其他行业。其实这几年环境工程整体就业行情和薪资待遇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了,至少不是垫底的。这确实与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流入有关,算是给现在正在学习该专业的同学一些希望。原本至少十年前,环境相关工作的收入确实很低,而且干一些脏活累活不受待见。现在国家的举措至少给了这些人一点安慰,得到了与其他普通工科平起平坐的地位。现在的工程项目,无论干什么活,环保监测指标不过,一律取消搁置,这赋予了环保从业人员的地位提升和增权。总而言之,环境工程类就业形势是相对还是严峻的,有黑马突出,但更多的是水平线。能够算体面的有研究院、公务员、大型公司的高管、承接大工程的关系户等。如果要步入环境工程专业,要做好没有“钱途”的打算,因为它是一份清贫的职业。不过,如果你有为环境、为自然保驾护航的决心与目标,有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的理想与信念,有自古华山一条道的勇气与毅力,报考公务员也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现在的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已经是越来越大了,但是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考研,于是就成了人们体自身竞争优势的法宝,那么考研真的好考吗?下面我总结了几个容易考的几个专业,并且这些专业的升学率也高。哲学哲学可以说是考研难度最小的专业,也是相对较冷门的一个专业。近几年来考研分数线在290分左右,是非常低的了。因为这个专业理论性很强,就业面也比较狭窄,所以报考的人也就少了,因此报考哲学竞争压力小,但是也要接受就业面有限的缺点。哲学专业考古学考古学主要是研究社会历史的科学,是历史学门类的考古学科分支。就业面也相对较窄,但是工作也不算难找哦!就是工作环境苦了一些,报考的人数也少,所以竞争较小。有对考古学有浓厚兴趣的人可以选择报考这个专业的。考古法医学法医学专业算是考研难度较小的,但是法医学本身就不太好学。要考数学、英语、政治、法学的科目,学习法医学要考公务员,这样就会很好就业了,特别是男生基本很快就能顺利毕业了。在这里建议胆小的女生不要去报考法医学专业,因为以后工作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以及要有很强的克服心理的能力。法医农学农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的领域也非常广,但是因为很多学生不愿意从事农业,甚至对农业与偏见。看到农学沾边的专业都离得远远的,这就使得报考农学考研就相对容易了,初试线在260分左右。其实农学的发展前景非常好的,涉及面广,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作物、园林园艺、林业、畜牧业、渔业等都有很多发展的方向。农学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属于工学类,但是它要比其它专业考研难度低很多,所以如果想要考生物工程专业,即使你上的是一般的本科大学,你报考985大学的研究生,录取的可能性也很大。生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