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华科孔东民研究团队最新科研成果发表在环境经济学顶级期刊抱抱熊

华科孔东民研究团队最新科研成果发表在环境经济学顶级期刊

近日,经济学院教师孔东民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琦教授和西南大学郁智博士合作的研究成果“The Real Effect of Legal Institutions: Environmental Courts and Fir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xpenditure”在环境与资源经济学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JEEM)发表。文章探讨了环境法庭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并发现环境法庭的设立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环保投资。孔东民是文章的通讯作者。工业企业废水、废气等排放是相关污染的主要来源(约占70%以上)。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政府也持续推行环保政策以促进企业环保投资。然而,因为环保投资使得公司在短期内面临更高的运营成本并侵蚀企业利润,多数企业并没有很强的激励去投资环保项目。从法治建设的角度来看,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成立环境法庭。尽管很多国家地区都成立环境法庭,但研究这一制度如何影响企业的真实投资的文献依然没有。此外,鉴于地方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关注以及对于环境的问题的忽视,也可能使得环境法庭难以如期发挥作用。因此,环境法庭是否加强了企业的环境投资这一问题亟需明确的政策评估。本文利用我国不同城市不断设立环境法庭这一准自然实验,提供了明确的证据:(一),环境法庭显著增加了企业的环境投资,在控制内生问题和排除替代解释后,这一发现是稳健的。(二),我们调查这一发现背后的影响机制,发现环境司法保护水平的提升、环境行政执法力度的增强,以及地方政府对污染企业保护程度的缓解,是环保法庭设立提升企业环保投资水平的三种可能作用路径。(三),上述发现在地方保护严重的地区、国有企业样本,以及具备政治关系的私有企业样本中尤其显著。(四),在城市层面,我们的发现环境法庭促使各个城市更早地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拐点。总体而言,该文揭示了环保法庭设立在微观企业环保投资行为方面的实际影响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从环境司法保护视角,为环保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可行的治理建议。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孵化服务中心位于基地大楼B座,总面积5592平方米,可供使用面积4030平方米,经过3年多的运营整合,目前已拥有一支在孵化运营管理、项目申报、投融资等领城有丰富经验的专业管理团队,为入孵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产学研基地孵化,基地大楼设计,现代、时尚,充分体现绿色建筑理念,配套功能齐全,是学校从事高水平项目研发、兴办教育和提供创业创新服务的理想平台。中心依托华中科技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及学术背景,已吸引入驻了一批电子信息、 移动物联,生物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城的高科技企业,现有入孵企业/团队16家,均为高科技企业,是各类初创企业从事高水平项目研发的理想平台。

羽翼

最新!环境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大连理工大学最新科研成果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李雪花副教授团队与苏州大学李瑞宾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环境健康领域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上发表了题为"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models for predicting inflammatory potential of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纳米金属氧化物诱导炎症效应的定量结构-效应关系模型)的研究论文(DOI:10.1289/EHP6508)。该研究首次构建了机器学习模型,实现了对纳米材料造成肺部炎症效应的预测。不仅为纳米材料风险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工具,还拓展了对纳米材料炎症效应机理的认识。李雪花,1980年生,博士,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7月获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2年9月-2008年12月在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博连读,2008年12月获得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到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联合培养。主要从事化学品的有机微污染物的暴露和风险评价、预测毒理学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1007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477016,21777019)、国家863重点项目子课题(2010AA06510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骨干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科研项目。近年来,在Environ. Pollut. Environ. Toxicol. Chem., Chemosphere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宣读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8项、获批软件著作权1件。曾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四。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纳米材料在生产和使用中进入环境,威胁人体和生态系统的健康。人体吸入纳米颗粒会引发肺部炎症,造成肺部纤维化,评价纳米材料的肺部炎症效应至关重要。纳米毒性的传统评价方法主要依赖活体动物实验。由于纳米材料种类不断增多以及生物系统的复杂性,大规模动物实验带来很大的伦理问题和经济负担。该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针对以上难点,该研究首次报道了预测纳米金属氧化物肺部炎症效应的机器学习模型。该研究主要发现如下:(1) 构建了包含30种纳米金属氧化物的数据库,其中涵盖金属氧化物的4种定量理化性质。检测了金属氧化物在免疫细胞中引发的多种细胞因子,发现白介素IL-1β是炎性响应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为纳米材料在细胞和动物体内炎症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2) 基于所构建的数据库和量子化学计算,开发了预测纳米金属氧化物肺部炎症效应的机器学习模型,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90%以上。通过实验的验证,证明模型的外部预测能力良好,准确率达86%。(3) 识别和证明了金属氧化物诱导炎症效应的关键细胞事件。机器学习分析、量子化学计算和实验结果共同说明:细胞摄取、溶酶体损伤及组蛋白酶Cathepsin B释放是金属氧化物造成炎症的关键事件。纳米金属氧化物造成肺部炎症的机理《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是环境健康领域国际权威期刊。经Web of Science检索,该刊2019年共发表论文174篇,其中第一完成单位在中国的论文共有15篇。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黄杨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环境学院李雪花副教授和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李瑞宾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这项工作为纳米材料的毒性筛查和安全性设计提供了工具,也为未来实现以计算模拟替代大规模动物实验提供了可能性。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777019, 21477016, 31671032)和科技部合作重点项目(2018YFE0120400)的资助。

当是时也

经典环境科学领域期刊:全一区阵容,所有等待都是值得的!

“经典推荐”系列的第一个学科:环境科学领域,第二期:Nature Climate Change来哦!2019IF:30.289-Energy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9IF: 20.893-Nature Climate Change2019IF:12.08-Nature Sustainability2019IF:8.382-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2019IF:10.466-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9IF:7.577-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2019IF:7.683-Environment Science: Nano2019IF:6.792-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19IF:6.551-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9IF:4.053-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今天让我们来认识环境科学的顶刊之一: Nature Climate Change。1 期刊介绍Nature Climate Change是Nature集团推出的于2011年推出的一本nature子刊,致力于发表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性质,根本原因或影响及其对经济,政策和整个世界的影响的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官方网站:https://www.nature.com/nclimate/2 研究领域该期刊主要出版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经济、政治影响的研究文章,范围涵盖物理学、社会科学,以及综合跨学科领域。主题包含大气科学、有机化学、能源、生态、经济学、海洋学等等。3 刊文量每年的发文量在150篇左右,其中综述文章数量不超过10篇。今年截止目前已经发表了302篇,翻了一倍。国人发文情况:分析了2017-2019年文献的地区分布和机构分布。中国发文量位列第8,占比4%。4 影响因子和分区Nature Climate Change影响因子显示还是比较稳定的,目前实时影响因子为5548/280=19.814,考虑到今年还有1个月结束,2020年的IF突破20分还是有希望的。分区情况:大类:地球科学 1区[Top],小类:环境科学 1区|工程:环境研究 1区|气象与大气科学 1区,十分豪华的全1区阵容。5 自引率根据iJournal期刊平台的数据显示,Nature Climate Change去年的自引率为3%。6 审稿周期 (1)从投稿到接受6个月——于2020年4月收到,于2020年10月在线提供。(2)从投稿到接受将近7个月——2020年3月收到,2020年10月在线可用。(3)从投稿到接受将近6个月——2020年3月收到,2020年9月在线可用。7 版面费 是非OA期刊。8 相关期刊与互引较多的期刊包括等期刊,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了解下这些期刊哦!Cited journalsCiting journals9 投稿心得网友1评价:痛苦的经历,差点放弃,最好在几位导师的帮忙下,发表成功,真心难!网友2评价:老板中过一篇,差不多两代人近30年的数据积累,文章现在引用很高,业内代表作品之一。网友3评价:论文质量没得说,一年120篇论文,都是经典。审稿速度偏慢,成功的话得1年多。10 专家点评Nature Climate Change年发文量很少,几乎刊登出的每篇论文都很经典,引用次数和业内认可度都极高。这得益于Nature Climate Change严谨的审稿流程,大部分投稿论文需要经过6-12个月的审稿周期,审稿人大多都极其严谨、负责。以上分析,仅为一家之言,如有不当,敬请指出。仅供参考~

若橛株拘

经典SCI论文期刊推荐:你不能错过的顶级环境科学领域期刊!

大家好,感谢大家陪伴iJournal走过5个月的日日夜夜,我们的平台也在不断的成长。今天,我们隆重推出期刊“经典推荐”系列:我们目前已经邀请到68位各个领域的博后甚至副教授组成了“iJournal期刊委员会”,他们代表了至少100个小的学科领域。接下来我们将邀请每位老师来为大家撰写每个小学科的十本经典期刊。这个系列最大的亮点就是由某个小学科的专家挑选这个研究领域的十本期刊,并对每本期刊进行专家点评,带领大家认识这个学科领域以及领略期刊数据背后的秘密!另外,再配合我们从iJournal平台的期刊数据(https://ijournal.topeditsci.com),让大家对该领域内的所有主流期刊(不止十本)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始第一个学科:环境科学领域,以下是我们将要介绍的十大经典期刊:2019IF:30.289-Energy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9IF: 20.893-Nature Climate Change2019IF:12.08-Nature Sustainability2019IF:8.382-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2019IF:10.466-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9IF:7.577-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2019IF:7.683-Environment Science: Nano2019IF:6.792-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19IF:6.551-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9IF:4.053-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今天让我们来认识环境科学的顶刊之一: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1 期刊介绍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期刊于2008年创刊,短短十二年影响因子就高达30.289,是英国皇家化学协会出版社力挺的一本期刊,运作相当成功。该期刊的接受研究范围主要是与能源转换和存储,替代燃料技术和环境科学有关的问题和挑战的复杂性相关的内容,必须将其与能源和环境联系在一起。官方网站:https://pubs.rsc.org/en/journals/journalissues/ee#!recentarticles&adv2 研究领域期刊接受的研究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太阳能转换和光伏技术;太阳能和人工光合作用;燃料电池,氢存储和(生物)氢生产;能源系统材料;捕获,储存和处置CO2,包括来自CO2的化学物质和燃料,催化多种原料(例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生物质和合成气);生物燃料和生物精炼厂;极端环境中的材料;能源技术对环境的影响;与能源系统有关的全球大气化学和气候变化;水能关系;能源系统和网络;能源政策和技术经济学的全球适用原则。画重点:从接受主题可以看出主要聚焦于能源,环境类的研究占比要少一些,但是环境材料类的研究绝对在该刊的接受范围内。3 刊文量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的年发文量在200~300左右,今年截止目前已经发表了297篇。从发文量可以看出EES目前走的是小而精的模式,对国人相对友好。国人发文情况:分析了2017-2019年文献的地区分布和机构分布。中国发文量位列第2,占比21%,还是很友好的。4 影响因子和分区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影响因子显示还是比较稳定的,目前实时影响因子为17996/564=31.908,考虑到今年还有1个月结束,2020年的IF突破32分还是有希望的。分区情况: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在能源领域位于JCR1区。中科院分区:在工程技术中位于1区,成绩还是很优秀。5 自引率根据iJournal期刊平台的数据显示,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去年的自引率为2%。6 审稿周期 审稿速度大约平均3-5个月左右接受,疫情期间似乎有所延迟,我们一起来看看过去几个月的几篇文献吧。(1)从投稿到接受3个月——于2020年8月底收到,于2020年11月在线提供。(2)从投稿到接受将近3个月——2020年8月收到,2020年11月在线可用。(3)从投稿到接受将近5个月,算是比较慢的一次了——2020年5月收到,2020年11月在线可用。7 版面费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可以选择传统订阅模式,也可以选择OA模式。8 相关期刊与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互引较多的期刊包括: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ELECTROCHIMICA ACTA 等期刊,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了解下这些期刊哦!Cited journalsCiting journals9 投稿心得网友1评价:个人第一篇ees已于去年修改后录取,第二篇7月份开始投,initial assessment 10天,with editor 2天,under review 50天,2个审稿人,都是小修,编辑给了revision,并指出会返回2个审稿人。期刊if超高,个人领域感觉上面的文章还不错,期待有好结果吧,就是慢的要命,各种事儿,感觉没有半年下不来。网友2评价:第一次投,两个小修一个reject(创新性不够),最后编辑给了reject,建议转投jmca。感觉编辑真的友好,负责人,效率高!!安利主编!网友3评价:if突破30了,文章质量越来越高,在能源领域平均的文章质量已经超过am,nc等,希望下年if突破35,越办越好。总的来说,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是一本定位很高的期刊,审稿周期合理,编辑团队和审稿人都十分严谨,如果您有顶级的环境材料类的研究,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绝对是一个好的选择!以上分析,仅为一家之言,如有不当,敬请指出。仅供参考~

格斗手

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主办国际学术期刊开放线上投稿

2020南京创新周开幕在即,位于南京高新区(溧水园)幸庄科技产业园内的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国际化创新学术平台建设再传佳音。据悉,6月11日,由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主办、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出版商ELSEVIER出版的国际期刊——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ISSN: 2666-9161)正式开放线上投稿系统。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是南京大学与南京市溧水区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独立法人事业单位,是社会公益性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机构,主要从事具有引领性、创新性、基础性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成果应用转化。研究院旨在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环境科技创新平台、高端环保人才聚集平台、环保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自成立以来,研究院在有机固废资源化技术与装备、绿色产品生命周期设计与评价、环境大数据平台技术、大气环境研究等方向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据悉,本期刊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陈骏和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袁增伟共同担任主编,旨在围绕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搭建学术、产业、政府、公众以及相关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本期刊以国际开源形式(open access)及时分享学术成果,推动学术交叉、科技创新和知识共享。据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刊围绕资源、环境与人类可持续发展,接收原创性研究、综述、评论等形式的文章,主题以可持续农业与粮食安全、面向环境的设计、可持续生产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与物质循环、生命周期评价、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消费等为主,但也不局限于此。溧水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沈科达 通讯员 黄路华编辑 陈林

白小凡

人文经济地理,自然资源与环境类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19-2020)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编者按:2019年3月25日,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发布了2019-2020年CSSCI来源期刊目录和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CSSCI来源期刊共568种,其中收录人文经济地理类期刊类12种,自然资源与环境类6种。扩展版来源期刊214种,其中收录人文经济地理类期刊4种,自然资源与环境类4种(按刊名音序排列如下),特此对入选期刊表示祝贺。CSSCI简介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编辑:立秋图文来源: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

货财弗争

《经济研究》创刊65周年 专家热议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后疫情时期,中国经济如何发展?刚刚结束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中国要从两个大局着眼,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中国经济报告2020》一书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表示,从需求体系看,新发展格局要求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构建和完善内需和外需互相促进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新型消费体系。多位专家认为,“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征程的开局期,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具有“革命性”意义,与之相应的经济供给、需求、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等都将面临重大调整。构建新发展格局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全文公布。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2020年是谋划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承前启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建议》指出,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突显。以推动和繁荣中国经济学研究为己任的《经济研究》,设立初衷是代表着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在《经济研究》创刊65周年之际,其立足中国现实,坚持学术性和前沿性相结合的特点,成为经济理论学习与研究者、经济政策制定与执行者重要的“学术研究阵地”。在《经济研究》创刊65周年会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认为,“十四五”时期的新发展格局中,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再分配力度,避免疫情对部分群体的后续冲击,这是我国从中等收入阶段顺利进入高收入阶段的关键。在他看来,市场向前发展的同时,必然会产生两级化的结果。尤其是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力在不断减少,而要提高生产力,就需要进行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重新配置,这会造成优胜劣汰,或叫创造性破坏。因此要建立一个创造性破坏的机制和环境,就需要有一个好的社会政策托底。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发展提出了全面的挑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20年6月份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20和2021两年,全球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分别为-8.0%和4.8%,其中美国的经济增速为-8.0%和4.5%,而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1.0%和8.2%。在众多经济体中,中国是唯一在2020年还能保持经济正增长的大国。按照这一预测,中国GDP在2020年将达到美国的73%,2021年进一步提升到75%。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24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蔡昉表示,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属于较早得到控制的,因此,企业能够顺利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其复苏路径最接近“V型”结构。“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经济复苏也呈现不平衡性的特征,从统计数据上看,一些大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小,而一些中小微企业疫情中业务受到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一些农民工有的还没有回到城市的岗位上,有些回来了的也面临着重新找工作的困难。”蔡昉说。在我国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传统外向型经济的“边际效应”逐渐递减。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个大变局,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了重大机遇,也必然会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中国需要积极进行战略调整以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形成顺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新发展格局。经济体系调整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的必要性突显,也意味着,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的经济供给体系、需求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都将面临重大调整。谢伏瞻表示,为落实新发展格局,我们需要积极推进以下改革并完善相关政策:一是围绕公平竞争建立市场体系高效运行的基础规则,保证市场主体之间公平竞争,充分发挥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产业政策要以竞争政策为基础,营造各类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二是通过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竞争政策作用等积极融入新的多边贸易投资规则,持续放开市场准入,努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使国外更加依赖中国的产品消费市场和要素供给市场,以实现国内国际互相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议》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马建堂认为,在“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稳定和促进消费提升,这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重要途径。多位市场人士认为,当前应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比如可以加强对汽车消费、住房消费,城乡消费等新业态的发展,同时促进企业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改善消费环境。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表示,双循环要素中最重要的不是需求侧,而是供给侧的问题,因此,发展经济学要进一步关注优质生产要素,提升禀赋结构。“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真正的短板是要素短板,不发展优质的生产要素,很难真正把短板补上。”樊纲说。《中国经济报告2020》指出,新发展格局要求依靠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来构建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新格局,并以此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进而形成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全球经济治理新框架和全球经济运行新秩序。(编辑:孟庆伟 校对:张国刚)

冰上乐

环境经济学者谈诺奖冷门:气候变化经济学为何能获奖

2018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其中一半奖金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以表彰诺德豪斯将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相结合。气候变化经济学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算冷门吗?气候变化经济学是什么?为什么本届诺奖颁发给威廉·诺德豪斯?带着这些问题,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专访了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教授。李志青于2009至2010在耶鲁大学经济学院和环境学院做访问学者时接触过诺德豪斯教授。访问期间,他完整地学习了诺德豪斯教授开设的课程“能源与气候变化经济学”,回国后,李志青在复旦经济学院开设了相同名称的课程,其中大部分的授课框架取自于诺德豪斯教授,因此在课上会比较多地介绍诺德豪斯教授的学术论文。作为环境经济学领域的学者,李志青介绍,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环境经济学算是冷门事件,“他的得奖可以说是即在预料之内,同时也在预料之外”。他解释道,主要原因是环境经济学研究更多侧重应用领域,在理论上没有太多的创新。威廉·诺德豪斯是美国耶鲁大学经济系重量级教授之一。他早年与Paul.Samulson(萨缪尔森)教授合著《经济学》而成名于世。他更有影响力的研究领域是资源环境经济学,包括能源经济系、环境经济学、气候变化经济学等方向。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他就开始从能源、环境角度研究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并带领耶鲁的一个团队通过20多年的努力开发出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影响全面综合模型(DICE Model),这一模型的结论认为人类在面临气候变化影响时,应以渐进式的政策予以应对,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Stern教授(斯特恩)在《斯特恩报告》中的激进结论迥然相异,其核心思想已为美国政府所采纳,是美国各届政府出台应对气候变化各项政策的理论基石。李志青比较系统地跟踪过诺德豪斯的研究成果。他评价称,诺德豪斯在气候变化经济学做了很多开创性的研究,对目前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有非常重要的贡献。诺德豪斯在气候变化应对领域的贡献对于诺德豪斯在气候变化应对领域的贡献,李志青做出了分析。他提到,诺德豪斯是经济学界比较早关注到气候变化问题的学者。早在上世纪70年代诺德豪斯就发表过一篇论文关于气候变化经济学的论文。另外,诺德豪斯从1980年代末开始构建了一个研究气候变化的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将能源、环境、资源、气候、气象以及经济学等跨界学科纳入到经济学的解释框架中,形成了一个后来他称之为DICE Model的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的模型。李志青认为,DICE Model已经成为世界上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比较主流且非常重要的理论框架,“这次诺奖应该是对他这个方面工作非常大的一种肯定。”他的贡献是提供了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来解释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而不是说把气候变化问题上升到某种非常激进的地步。他的主张是比较缓和的。但尽管比较缓和,他还是认为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具体行动方面,诺德豪斯提出的主要解决方案是利用市场经济的方式。“他比较强调用市场化,相对来讲反对政府的干预。”他提出的政策里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给碳排放进行定价。现在中国有碳排放的市场,国际上也有。“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市场的建设也与他本身的推动是密不可分的”,他强调经济和气候变化应对的某种耦合性,不是单纯强调经济更重要或者气候变化应对更重要,而是强调他们之间的平衡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什么颁给气候变化经济学气候变化问题一直是这些年的热门议题,不同立场的争论较为激烈,有人甚至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气候变化议题在经济、政治、能源环境等各个领域开始发酵起来。李志青认为,现在尤其需要把这个问题放在经济学的框架之内去去看待。在他看来,欧洲在这个当口,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诺德豪斯是在某种程度上回应美国政府在特朗普当选之后在气候变化领域的某种倒退。据他个人观察,诺德豪斯教授在气候变化上的研究实则已经转化为美国上一届政府——奥巴马总统期间的国家政策,比如较为积极地应对气候变化,制定碳社会成本政策,利用碳价提高传统能源的使用成本等等,但这些政策在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基本上都遭到否定和取消。就此而言,属于欧洲阵营的诺奖颁给Nordhaus教授,可以视为欧美之间在气候变化应对问题上的某种分歧,以及欧洲对此分歧的“无声”抗议。但李志青也分析,当然,仅从结论来看,诺德豪斯教授并非气候变化应对的最积极分子(相比于英国的Stern,诺德豪斯教授还属于保守分子),他的结论讲到应该循序渐进地应对气候变化,而不是投入所有资源去应对。诺德豪斯放入分析框架为我们提供了较为客观的视野,包括他主张用“碳税(排放权交易)”的方式来稳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进程,都属于环境经济学中的“市场学派”,也就是利用市场来提高应对的效率,而不是仅仅依靠“命令与控制”的政策规制。师徒三代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诺德豪斯的老师是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鼎鼎有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1970年,55岁的萨缪尔森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而诺德豪斯的学生保罗·罗宾·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也是有名的经济学家,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提出不可能三角形,也于200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李志青给澎湃(www.thepaper.cn)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前几年,他和一位美国经济学教授讨论诺德豪斯是否有望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当时“大家都觉得不太可能”,但这次诺德豪斯也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家,就“齐全了”,“他的老师,他自己,他学生,都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还就环境经济学领域比较热门的碳交易市场和“公地悲剧”与李志青教授展开了交流:对话环节:澎湃新闻:在您看来,诺德豪斯在环境经济学的地位是什么样的?李志青:应该算是集大成者,因为环境经济学领域中主要的一些方向上,他应该都做一些研究。但他最主要侧重于用一种一般均衡的模型来分析气候变化问题。澎湃新闻: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建设的推进现状如何?除了碳交易以外,经济学还有什么政策工具能够帮助缓解气候变化问题?李志青:中国碳市场发展的还可以。前面几年是做试点,去年年底开始启动全国的碳市场,实际上进展还是比较稳定的。主要挑战是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平衡问题,如果碳市场做的太急,一定会影响企业经营;但如果太保守也会影响环境的绩效,所以这两者如何平衡依然是碳市场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除了碳交易之外,其他手段有碳税,就是现在讲的环境保护税,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另外还有绿色金融的手段,也就是把碳市场和金融和资本市场结合起来,做出一些碳金融方面的创新,使得碳资产提高流动性,也就是可变现能力的提高,提高碳市场的价值。澎湃新闻:是否有经济学工具可以让政策制定者或普通消费者避开环境问题里的“公地悲剧”,如果有,目前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如果没有,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办法能够尽量缓解这个问题?李志青:这个问题问得好。今年刚好是公地悲剧这篇文章发表五十周年,是1968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到目前为止,应该说,在某些领域采取了一些比较大的突破。当时这个公地悲剧提出来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消费和生产规模的问题,二个是产权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效率上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能够通过更好的组织方式,提高生产和消费的效率。第二个问题是产权问题,涉及到制度性的安排,因为公地悲剧写作的背景是这个工地相对来讲产权界定不清晰。后来有大量的这个产业经济学家做这方面的研究,例如经济学家奥斯特罗姆提出如何做到产权的清晰界定。当然这个产权的界定不是说把产权一定要私有化,奥斯特罗姆提到有很多种公有的土地、公共的产权形式也能实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效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初写公地悲剧的作者如果要想一个答案的话,应该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怎么通过一些制度安排提高我们的效率,另外怎么通过制度安排来确定产权边界的问题,应该说,现在全球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大的进展。所以想要缓解这个问题,我们国内也是朝这两方面去做。因为实际上目前来看,环境保护的很多法律手段的边际收益开始递减了。所以接下来我个人感觉应该更多侧重于环境经济的手段。环境经济手段的核心是利用市场制度提高资源环境的利用效率。同时,从资源环境的产权界定来看,中国现在也在做。很多国家公园的制度,还有成立自然资源部,这些措施都是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明确国有土地上资源和环境的各种产权怎么界定。产权不是只有所有权,还有使用权、经营权、处置权等等。

林勇

朱俊明、王佳丽在环境与资源经济学顶级期刊JEEM发文探讨航运污染规制的多重影响

1月30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宇副教授朱俊明、博士生王佳丽在环境与资源经济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JEEM)在线发表题为“港口燃料规制对区域污染及航运业的效应”(The effects of fuel content regulation at ports on regional pollution and shipping instry)研究论文,通过设计一套准实验因果识别策略实证评估了我国首个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政策的环境、健康效益与经济影响。为应对海洋运输造成的严重空气污染及健康损害,国际海事组织以及多个国家与地区采用了船舶排放控制区政策,通过在一定区域内限制使用低硫燃料等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对排放控制区政策效果的已有研究主要依赖情景模拟等事前分析,缺少在政策实施后对其实际效果的分析,尤其是在我国大气污染控制取得显著成效、各港口政策实施存在差异的背景下,对政策产生的增量效益与作用条件缺乏深入分析。针对这一问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朱俊明和博士生王佳丽围绕我国在长三角地区实施的首个船舶排放控制区政策,结合断点回归、双重差分、合成控制与事件研究方法的准实验设计,评估了政策的环境与经济效应,分析了潜在健康效益与政策效率。研究基于气象条件开发的广义双重差分方法,解决了实证研究中估计远距离政策效应、分离相邻地区同时开始政策的差异效果两方面因果识别的挑战。船舶排放控制区政策对区域SO2、PM10、PM2.5污染的减排效应基于政策PM2.5减排效应估计的潜在健康效益研究发现,仅在长三角四个核心港实施的燃油规制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区域环境与健康效益,可以惠及200公里外地区,远超以往经济学实证研究所关注的交通运输部门污染影响的空间范围。但是,对四个港口政策效益分离的研究结果表明,仅在政策得到严格执行、没有其它已有政策影响的条件下,政策产生了即时的增量效益。政策的经济成本大于从工程成本角度的估计,主要表现为航运业对托运方的成本转嫁,但受长三角高人口密度、高航运量等区域特征影响,经济成本仍远小于政策的健康效益。在我国及国际海事组织等多方逐步提升航运燃油标准、扩大排放控制区范围的背景下,研究通过对先行实施区域政策实际效果的分析,为这类政策的合理设计与执行提供了参考依据。研究也为污染减排效应的远距离识别、政策差异效果的分离提供了一套实证解决方法。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朱俊明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博士生王佳丽为文章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及仲英青年学者项目的支持。论文:Zhu, J. and J. Wang. The effects of fuel content regulation at ports on regional pollution and shipping instr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21, 106: 102424. https://doi.org/10.1016/j.jeem.2021.102424

桓谭

「SSCI投稿经验系列之五」经济学的好期刊来了!

应广大粉丝的要求,梅小森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SSCI期刊投稿经验系列,适合有经济学相关学科背景的同学和老师们投稿!如果你喜欢“SSCI投稿经验系列”,欢迎留言评论,和梅小森互动,告诉我们你感兴趣的期刊,我们会全力帮你一探究竟。今天梅小森给你介绍的是《 Asian Economic Journal 》《亚洲经济杂志》《亚洲经济杂志》详细介绍了与东亚有关的经济学广泛主题,包括国际比较和国家研究。它是理论家、实践者和研究人员之间进行辩论的论坛,并发表了高质量的理论,经验和政策导向型著作。《亚洲经济杂志》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促进研究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并为经济学家提供了与时俱进的与时俱进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与东亚有关的经济学研究。对于那些对亚洲研究感兴趣的人来说,这种至关重要的信息使《 亚洲经济杂志》成为必不可少的资源。......期刊官网: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4678381那么被这本期刊收录的论文选题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下面,梅小森就为大家找来了《亚洲经济杂志》最近发表的成果!梅小森选的这两篇论文都很有实际运用价值,希望给大家启发。附上最新期刊目录:梅小森了解到《亚洲经济杂志》近期的论文选题包括: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与全球经济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全球失衡绿色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灾害经济学印度尼西亚经济经济学专业和教学交流汇率和货币危机金融机构和市场企业行为粮食和农业政策增长和生产力家庭行为国际贸易和贸易政策国际投资和资本流动供应链劳动和人力资源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贫困与收入分配公共部门服务部门腐败与发展......以上就是这期的全部内容!【SSCI期刊投稿经验系列】将持续更新,敬请期待!另外,2020年第一届传播、创新与经济管理国际会议正在广泛征稿,会议论文集提交CPCI检索和EI检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不要错过!“2020年第一届传播、创新和经济管理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Management)将于2020年8月30日(星期日)以网络在线形式召开,大会将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和研讨的高水平平台来分享他们的卓越成果,探索研究领域内的热门问题,交换新的经验和技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都将由会议技术委员会进行同行评审。研讨会的会议论文集将由梅森出版集团(Mason Publish Group)正式出版,并提交CPCI检索和EI检索。官方邮箱Email:ICCIEM2020@163.com完整版《私募股权特征、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小企业的经验证据》《韩国教育回报的性别差异与性别工资差距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