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技术指南二吉大港

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技术指南二

全面资源管理资源管理功能应该包含人、机、料、法、环等实验室涉及的各要素的全面资源管理,包括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试剂耗材管理、方法管理、文件管理、客户管理、环境管理、供应商管理、评价标准管理、文件管理、分包管理、培训管理、上岗证管理等。人员管理系统需对用户进行相应的角色权限管理,包括分析人员、采样人员、数据审核人员、报告审核人员及授权签字人等。避免未经授权的访问。对监测人员上岗证进行管理,并根据人员能力确认情况对监测岗位进行授权。仪器设备管理建立仪器设备台账,记录相关信息,包括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出厂日期、设备的状态(包括使用状态、检定和校准状态及有效期)等基本信息。建立仪器使用档案,实现仪器设备的检定、维护、维修管理、仪器使用及仪器出入库记录。对于计量仪器设备,系统应可提供用于检定和校准等运维计划的提醒功能,以及相关检定证书和校准报告等的检测结果确认功能,以辅助计量仪器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并保障所用仪器的有效性(即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 。方法管理系统应支持详细的方法静态数据的记录和设置,包括方法名称、标准编号、启用日期、状态等基本信息以及检测参数、检出限、修约规则、计量单位和计算公式等明细数据。支持方法的版本管理和方法文件及相关作业指导书等的保存和更新。试剂耗材管理系统应能够对试剂耗材的基本属性进行记录,如标准物质批号、有效日期、厂商等。对于标准物质的使用,系统应保障在添加质控样品时与相应标准物质的关联性和可追溯性。文件管理对实验室的质量体系文件(相关标准、技术文件等)进行分类管理,实现对文件的编制、审核、审批、发布、修改、废止等全过程的控制,并确保文件的有效性及版本的及时更新。可通过文件记录的基本信息或是文件名称等进行查询或打印相关文件。环境管理系统应支持相关实验活动时的必要的环境条件记录,包括房间位置、时间、温度、湿度、声音和振动等相关信息。分包商管理建立分包实验室档案,对分包实验室进行管理,并可随时查询分包单位信息。质量管理样品追溯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监督和管理样品的全过程,包括样品采集、样品接收、样品处理、样品分析、数据审核和报告审核等从样品采集至样品数据报告出具的全过程记录。原始记录系统应保障数据记录的原始性和充分性,通过系统自动采集实现数据录入的应保存采集的原始文件包括数据报告及图谱文件等,由系统中公式完成计算的数据结果应保存数据计算的过程,同时对于实验过程使用的标准物质和仪器也应充分记录其信息,做到数据记录的可追溯可还原。系统中任何数据记录的修改应可追溯到之前的版本,应记录原始的以及修改后的数据和文档,包括修改的日期、标示修改的内容和修改操作的人员。系统应提供方便灵活的分析原始记录表单查看的功能,原始记录表单需充分整合样品测试中的各类信息,包括样品信息、仪器信息、标准物质信息、环境条件、分析参数、分析方法、质控手段和相关的操作和审批人员信息。审核记录及跟踪系统应记录所有涉及的任务登记、合同评审、样品流转、数据审核、报告审核等各类电子流程的操作审核记录情况,包括操作人、操作时间和相关操作内容,并可实现记录的追踪和查询。质控任务及质控报告下达实验室质控任务,生成质控任务通知单,并打印条形码标签,自动判断分析质控考核结果。系统应支持在现场采样和分析过程中添加各种质量控制样品,并能自动形成项目的质控报告,包含质控样品数据及相关的标准偏差、回收率等信息。或者可基于月度、季度、年度完成相关质控结果统计等。质控图系统可通过质量控制图评价实验室总体及内部个体的质量情况,预测其质量的发展趋势。可以根据相关认证认可标准准则要求,对影响质量的各项要素进行有效监控。统计查询系统支持对监测业务和资源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行各种查询统计,实现基于数据和实验室管理的趋势分析、质控分析与报警提醒,实现项目承接和完成情况项目的统计,如项目进度查询,项目明细查询,项目状态统计,历史数据查询,人员工作量统计、样品量统计、数据量统计等。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开发自定义表单和报表功能,以支持机构敏捷业务管理。移动客户端建设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开发实验室信息系统相匹配的包含现场监测、实验室记录及报告审核等功能的移动客户端,实现实时记录现场监测过程和高效的数据传输。移动客户端需支持离线数据管理功能,以避免网络不可达情况下的数据丢失。现场监测管理移动客户端现场监测管理客户端实现现场监测业务的电子化流程管理,包括现场监测结果录入、仪器数据采集、监测点位示意图在线编辑、多媒体及现场采样等地理信息采集、现场记录单填写及确认等各类采样业务操作。实验室移动管理客户端适用时,在实验室平板移动客户端可以录入实验室分析结果。实验室分析人员通过移动终端选择相关样品,添加质控数据、选择或创建标准曲线,将检测结果相关数据快速便捷的录入系统。移动审批管理客户端适用时,可开发移动审批管理客户端,使管理层通过移动端方便、快捷地对监测业务相关的事项进行审批、查询重点任务的流转情况、掌握监测业务的动态信息,实现在线审批、待办工作提醒和信息检索等功能。系统运行要求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功能确认,包括系统的界面功能、公式的计算、数据的采集传输、统计结果及报告展示等。系统应有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篡改和丢失及未经授权的访问。系统应严格权限管理,避免未授权的操作和未记录的修改。系统建成后,机构应充分保障系统长期有效运行所需的各类保障要求和条件,包括机构内部运行机制、软硬件运行环境、数据备份安全、运维人员配备和资金支持等,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土门

「路演」广电计量:构建“计量检测+”综合化业务新格局

  全景网4月7日讯 广电计量(002967)2020年年度报告网上说明会今日下午在全景网举办,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敦鹏在本次活动上介绍,广电计量将持续优化业务结构,由计量检测向科研/咨询等高附加值业务拓展,构建“计量检测+”综合化业务新格局。  黄敦鹏进一步阐述说,一是按行业专业化纵深发展,进一步做强做大计量校准、环境可靠性、电磁兼容、评价分析、标准物质、科研咨询等优势业务线,进一步确立行业龙头地位; 二是巩固提升化学分析、食品农产品检测、环保检测、信息化服务及开发、产品认证、测控设备等培育业务,优化细分市场定位,筛选提升业务质量,进一步提升行业影响力。 三是做实做强各事业部技术研究所,以科研、咨询业务带动计量检测业务,形成“计量检测+科研/咨询/评价“等综合化业务格局。  公开资料显示,广电计量是一家全国性、综合性的独立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机构。自设立以来,公司响应国家“绿色发展”、“质量强国”等发展战略号召,为政府部门、制造业企业等客户提供面向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售后服务在内的一站式综合化专业技术服务,致力于将“广电计量”打造成为具有行业领导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公信力的检验检测服务业龙头企业。(全景网)  了解更多路演详情,请点击:https://rs.p5w.net/html/125588.shtml

六通四辟

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揭牌

12月9日,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揭牌并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学术委员会顾问苏纪兰院士,主任唐启升院士、副主任戴民汉院士、张海生研究员,陈大可院士和其他委员及特邀专家出席了现场会议,副主任宋微波院士通过视频连线参会。副所长陈建芳、科技处处长许学伟及实验室成员参加会议。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2005年成立的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在2019年自然资源部考核中位列部属生态类实验室第一,并于2020年1月7日正式更名。会上,苏纪兰院士和唐启升院士共同为“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揭牌。近年来,实验室形成了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紧密结合的发展特色,在极地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大洋生态与生物多样性、近海环境演变与生态效应等学科发展层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海洋生态原位观测与取样技术、海洋分析测试与生物技术、海洋标准物质研制等能力建设层面得到了明显提高。实验室主任曾江宁研究员做了工作报告,介绍了实验室定位、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以及新时代实验室未来方向等情况。学术委员会审议了实验室报告,肯定了近年来实验室取得的成绩,同时建议实验室进一步明确定位,落实可持续发展对策,突出优势方向,深化学科交叉,扩大合作,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还建议实验室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年轻人才的培养,稳定青年研究队伍;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技术支撑能力。来源: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来源:闪电新闻】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忽乎芒乎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专项监督检查 11家机构通过整改

今年8至10月,市市场监管局邀请技术专家与市县两级行政检查人员共同组成检查组,对全市具备资质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目前,共检查了13家机构,11家自行整改通过,对2家机构行政约谈,责令限期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检查期间,检查组重点查看了2019年至2020年相关存档原始记录和出具的检验报告130份,并对管理体系、仪器设备管理、检测工作质量、设施与环境等进行了全方位检查,核查是否有不检测出报告、伪造数据、篡改数据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现场检查,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存在四大类问题:一是样品的标识填写不规范,留样和处置条件不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二是原始记录信息不全;三是设备(标准物质)管理不到位;四是管理体系运行不到位。通过此次专项监督检查,切实提升了我市环境检测机构管理水平和检验检测能力,规范机构管理体系运行,对进一步促进全市环境监测机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记者 陈晓霞)【来源:德阳晚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真希

企业要拿到国家级标准物质定级证书有多难?评审现场揭秘!

奥科集团旗下—伟业计量的研发团队,经两年潜心研究和不懈努力,再次获批81种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定级证书。迄今为止,伟业计量累计已有近400个国标号,自主研发标准物质30000余种,产品涵盖了食品成分、农兽药残留、临床医学、药品成分分析、 环境污染等众多领域。1.滴定溶液标准物质:广泛适用于化工、农业、环保、医药、卫生、教学等领域滴定容量分析与相关的分析方法确认与评价、实验室质量控制、测量质量控制、认证考核、计量系统量值传递等。适用标准:如食品行业GB/T5009.37-2003《食用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食用植物油中酸价、过氧化值的检测;土壤检测NY/T1121.6-2006《土壤检测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53-1987《土壤全氮测定法》;水质监测如GB/T11892-1989《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HJ828-2017《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HJ537-2009《水质 氨氮的测定 蒸馏-中和滴定法》等;冶金行业如YB/T191.4-2001《铬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全铁含量》都有使用到本次申报的滴定溶液标准物质。2.仪器校准标准物质:适用于LC-MS的校准、饲料中利血平的测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聚氯乙烯、聚碳酸酯、环氧树脂及其成型品)中双酚A测定以及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钙的测定等。适用标准:JJF 1317-201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 ;农业部1629号公告-2-2011 饲料中利血平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 31604.1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迁移量的测定;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3.农残类溶液标准物质:主要用于食品、环境、卫生等领域相应农药成分残留检测,农药生产部门和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仪器校准、分析方法确认评价等。适用标准:如GB 23200.8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肉及肉制品中西玛津残留量的检测方法》;DB21/T 1544-2007 《土壤中苄嘧磺隆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5009.173-2003 《梨果类、柑桔类水果中噻螨酮残留量的测定》;GB 23200.7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三氟羧草醚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0525-2012《出口水果、蔬菜中福美双残留量检测方法》; SN/T 0697-2014《出口肉及肉制品中杀线威残留量的测定》;SN/T 2152-2008《进出口食品中氟铃脲残留量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1976-2007《进出口水本标准规定了水果和蔬菜场中嘧菌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等都有使用到本次申报的农残类溶液标准物质。4.食品添加剂标准物质:适用于出口食品、乳及乳制品、食品安全标准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含量的测定。适用标准:如SN/T 4047-2014 出口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的测定;SN/T 4262-2015出口乳及乳制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 5009.3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测定等。5.环境标准物质:广泛用于水质、空气苯系物的测定,以及饮用水中有机物的监测的质量控制。适用标准:如GB11890《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 584《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甲醇解吸-气相色谱法》 ;GB/T5750.8《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 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HJ 583《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 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686《水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GB11890-89《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等。6.金属标准溶液:广泛用于食品、环保、农业、医学、卫生、教学等领域金属分析与相关的分析方法确认和评价、实验室质量控制、测量质量控制、认证考核、计量系统量值传递等。适用标准:如食品行业GB 5009.26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中铬、镉、铅等元素的监测;土壤监测GB/T 17141-1997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NY/T 1613-2008 《土壤质量 重金属测定 王水回流消解原子吸收法》中的镉、铅、铬等元素的监测;水质监测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中的镉、铬、铅、钴等元素的监测;医学监测GBZT 316.1-2018 《血中铅的测定 第1部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卫生监测GBZ/T 300.15-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5部分:铅及其化合物》都会使用到本次申报的金属标准溶液。评审现场

金环蚀

中南大区计量恒温恒湿实验室开工建设

本报讯 (谢震宇 严求知 记者张 华)“中南大区计量恒温恒湿实验室项目开工!”8月1日9时30分,随着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局长邹贤启的一声激情宣布,秉承“打造高新产业质量高地,助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重责厚望,中南大区计量恒温恒湿实验室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量子化计量体系正在加快推进实施,先进测量体系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日益凸显。构建高水平质量技术基础,加强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建设,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性举措。据湖北省计量院院长顾劲松介绍,中南大区计量恒温恒湿实验室项目规划投资2.2亿元,以大区最高计量标准的高精度计量实验室为主体,以北斗应用、先进存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高新产业计量实验室为核心,以在线能源计量、标准物质研究等计量创新实验室为支撑,致力打造国际国内双一流“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创新资源共享和产学研测合作平台、中小微企业计量服务保障平台,为“光谷制造2025”“光谷2035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新动力,为武汉、湖北和中部地区“芯屏端网”等高新产业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支撑,为加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新贡献。据介绍,这一项目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扩投资、稳增长,优环境、促提升”的重点项目,是立足武汉、服务湖北、辐射全国的具有国内顶尖技术优势重大质量技术基础项目,也是湖北市场监管部门近年来单项投资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项目。【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魏源

我市首个综合医院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投用

来自市卫健部门的消息,日前,通过四川省疾控中心现场评审和省卫健委批复后,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也是我市首个综合医院艾滋病确证实验室。 2020年12月初,省疾控中心专家组通过听汇报、提问、查资料、看现场等方式,通过对组织和管理、人员条件、设施和环境条件、仪器设备(含标准物质、试剂、实验消耗品)、HIV抗体考核样品结果等七个方面的评审,一致认为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具备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条件和检测能力,宣布通过现场验收。2020年12月下旬,省卫健委正式批复市第二人民医院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成立。 据介绍,医院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可进行HIV抗体筛查、HIV抗体确证及HIV病毒载量检测,对艾滋病检测检验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咨询服务,为病患提供从筛查到确证到相关实验的“一站式”检测服务,避免多科室跨单位来回奔波,提高病患的就医便利性。(记者 张嵘)【来源:德阳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南遥

白城市加强环境监测检测机构和排污单位管理

为进一步督促排污许可证发证企业落实自行监测主体责任,切实做好监督性监测管理工作,白城市加强环境监测检测机构和排污单位管理,以约谈促整改。自9月中旬开始,白城市生态环境局相继约谈了全市环境监测检测机构和排污单位自行监测问题较多的5家企业的负责人,以约谈促整改,以约谈促提质。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整改: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不断强化监测数据质量责任意识。被约谈企业要不断强化对其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意识,不断强化采样与分析人员、审核与授权签字人分别对原始监测数据、监测报告的真实性终身负责意识。严格落实环境监测检测机构首长负责制度、监测数据三级审核制度和“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终身责任追溯制度。认领问题,强化整改,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存在问题的企业和机构要立整立改,不能及时整改问题,要在9月30日前完成整改,并将整改及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形成整改报告。白城市生态环境局将针对“整改报告”落实情况进行现场验收和督察。举一反三,常抓不懈,做好企业规范化管理。要对从布点、采样、现场测试、样品制备、实验室分析、数据传输、综合分析、报告编制、人员培训和档案存储等全过程进行认真梳理,查找问题,整改问题。要加强对监测活动涉及的人员、仪器设备、样品和标准物质、监测方法和环境条件等方面的规范,保证全过程监测记录的完整性,确保检测行为可追溯。建立从布点、采样、现场测试、样品制备、实验室分析、数据传输、综合分析、报告编制、人员培训和档案存储等覆盖全过程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认真编制并落实《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认真制定年度质量管理计划,客观总结和内审年度质量管理情况,使环境监测数据能够全面、准确、客观、真实,切实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吉林日报全媒体 记者:戈驰川 尹雪 编辑:吕游【来源:吉林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开放日

6种标准样品研发成功,让藏药不再“藏着”

本报记者 张 蕴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北高原所)承担的6个国家天然产物标准样品研制项目通过国家标准化委员天然产物工作组秘书处组织的专家评审,研究团队以6种藏药材中的特征性活性化学成分为研究对象,研制出诃子酸、诃黎勒酸、胡麻苷、雏菊叶龙胆酮、大麦黄苷和皀草黄苷6种国家天然产物标准样品。属于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的藏药,在现代医学治疗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能够发挥哪些作用?六种标准样品的研发,对推动藏药标准化意味着什么?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该项目负责人、西北高原所研究员李玉林。前世今生:雪域高原的特色医药体系源自雪域高原的藏医药学,与印度吠陀医学、中医学、西方传统医学并称世界四大传统医学,藏药是我国较完整、较有影响力的民族药之一。2006年藏医药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玉林介绍,藏药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藏族人民在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中,通过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博采中药学、古印度医学、古阿拉伯医学之长,不断积累完善而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体系。作为世界上古老而又被长期使用的医疗体系之一,藏医药在医药学理论、诊疗方法、临床经验等方面独具特色和优势,能在治疗心脑血管、肝胆、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妇科疾病等方面发挥作用。资料显示,现代藏药应用的地域有西藏、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等地。青藏高原是藏药的主要产地,目前,由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新疆等6省区合编的《藏药标准》,共收载藏药227种,其中植物类197种、动物类17种、矿物类13种。但在《藏药标准》中,几乎所有的藏药材都缺乏用于质量评价的关键指标“含量测定项”,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相应的标准品。“过去,由于缺乏标准样品,一直无法对这些药材进行科学的质量评价,只能靠传统经验。”李玉林告诉记者,此次六种国家天然产物标准样品将用于重要的藏药材诃子、毛诃子、甘青青兰、藏茵陈、青稞,及含有这些药材的藏药药品的质量评价工作。诃子、毛诃子和余甘子被称为“藏药三大果”“藏药之王”,在大多数传统、现代藏药药制剂中都有诃子、毛诃子药材。制约瓶颈:缺乏现代化质量控制标准盛夏高原,青海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核心药品“安儿宁颗粒”正在完成最后的包装。这一单品年销售产两亿元的藏药“明星产品”供不应求,企业多次更新生产设备,产量翻了几番。历史的长河中,中藏药作为民族瑰宝,已有数千年的传承历史。如今,传统中藏药插上科技的“翅膀”焕发出新生机。以青海金诃为代表的藏医药产业正逐步走向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之路。目前,青海省“金诃”“久美”等一批重点藏药企业已挖掘整理了七十味珍珠丸、红珍珠丸、二十五味松石丸等一批藏药复方品种,多款医药中间体和健康食品已逐步实现产业化发展,“复方丹珍头疼胶囊”“百令片”“安儿宁颗粒”和“如意珍宝丸”四种产自青海的藏药单品年销售过亿元。近年来,青海省成立了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藏药制剂、冬虫夏草培育、高原沙棘开发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8个藏医药数据库。但目前藏药等民族药却面临着市场认可度低、发展缓慢的窘境,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可被现代社会普遍接受的规范的质量标准控制体系。“藏药在市场推广方面面临一些困难,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藏药缺乏按现代医药标准建立的、国际国内公认的现代化质量控制体系,因而导致藏药的市场占有率较低。”李玉林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西北高原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陶燕铎则表示,藏药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存在不同程度的制约因素。从产业链上游看,药材资源的减少导致了藏药药材成本的增加。由于高原气候条件所限,其他品种难以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科技手段难以起到很大的助力作用。从产业链中游看,藏药制造业生产水平不高,藏药生产的标准化水平相对较低,研发能力、新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不足,市场水平和现代管理能力低下。从产业链下游看,藏医药消费市场的培育不足,销售网络建设远远落后于我国东部地区,这些问题都制约了藏药发展。发展方向:加大标准样品研发力度是关键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收录的藏药材只有20多种。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的1242种各类国家标准物质中,藏药化学标准品尤其匮乏,导致许多藏药材质量无法准确控制,很难被国家药典收录。鉴于此,西北高原所成立了“藏药标准化与新药研发平台”。该平台为青藏高原特色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的物质基础,以现代分离和筛选技术为手段,开展藏医药常用药材物质基础、提取分离技术、制备工艺、天然化合物的结构改造、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藏药化学标准品的研制工作,从而推动藏药质量标准规范控制体系的建立,进而推动藏药二次开发及藏药新药的创制工作,为我国藏药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坚强的技术支撑。近几年,我国从未停止对藏药标准样品研发的脚步。李玉林认为,此次六种藏药标准品研发对于建立和完善诃子、毛诃子、甘青青兰、藏茵陈等藏药材及相关药品的国家药典标准、省部藏药标准,推动藏药标准化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助推藏药新药的研发,在藏药新药的质量控制标准建立阶段担任重要角色。来源:科技日报

而况人乎

生态环境部: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质量

记者10日从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获悉,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生态环境部监测司有关负责人就《三年行动计划》出台背景、总体思路、主要内容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其中提到,到2020年,基本实现健全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保障责任体系,有效遏制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问题,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独立公正开展工作,努力营造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的环境和氛围,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客观的目标。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以此次三年行动为契机,不断改进监督检查方式,持续开展监督检查,规范监测行为,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行为,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质量。全文如下:一、问:《三年行动计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答: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顶梁柱”,是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支撑。监测质量是生态环境监测的生命线。客观、准确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防治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科学决策的基本依据。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已初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也应看到,生态环境监测特别是监测质量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例如,排污单位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屡禁不止,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服务水平良莠不齐,个别地方不当干预环境监测行为时有发生。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厅字〔2017〕35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确保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独立公正开展工作,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客观、真实。为此,我部将持续开展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着力解决当前生态环境监测质量存在的问题。二、问:《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是什么?答:《三年行动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立足于我国生态环境管理的需要,以切实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为目标,紧密结合打好打胜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认真落实《意见》。总体思路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覆盖各类主体。监督检查全面覆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排污单位、运维机构三类主体,其中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包含省、市、县级生态环境部门所属的监测机构、机动车检验机构及其他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排污单位包含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重点排污企业;运维机构包含为我国环境空气和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点提供运行维护服务的各相关机构。二是突出检查重点。监督检查重点将突出放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以及造纸、火电、钢铁、化工、城市污水处理等重点行业,达到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效果。三是强化部门联动。大力加强和市场监管部门的持续合作,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共同管理好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规范其监测行为。同时,在工作中坚持以治标促进治本、以重点促进全面、以检查促进整改、以评价促进应用的原则。通过开展精准的、持续的、深入的监督检查行动,促进各类监测主体不断改进工作,提高监测水平,积极培育监测市场,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的监测队伍,严厉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到2020年,基本实现健全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保障责任体系,有效遏制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问题,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独立公正开展工作,努力营造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的环境和氛围,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客观的目标。三、问:《三年行动计划》主要检查内容是什么?答:《三年行动计划》监督检查工作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数据质量专项检查(简称监测机构检查);二是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质量专项检查(简称排污单位检查);三是环境自动监测运维质量专项检查(简称运维质量检查)。在上述专项检查中,同步对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落实《意见》情况进行检查。(一)关于监测机构检查生态环境部每年随机抽查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约200家,包括省、市、县级生态环境部门所属的监测机构20-40家;机动车检验机构约100家,其他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60-80家。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资质认定有效期和监测/检测能力范围、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标准物质使用、监测/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等情况;严肃查处篡改、伪造监测数据和报告等弄虚作假行为。(二)关于排污单位检查生态环境部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为重点,检查造纸、火电、水泥、钢铁、焦化、化工、城市污水处理等重点行业排污单位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等自行监测数据质量;结合污染源自动监控年度工作重点,组织对不正常运行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或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开展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自行监测方案、原始记录等基础信息、异常情况处理、监测信息公开等情况;自动监控设施建设、日常运行维护校准、设备比对校验情况以及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等情况。(三)关于运维质量检查生态环境部对国家、省级、地市级环境空气和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点的运维质量开展专项检查,每年随机选取约10%的国控、省控、市控点位或断面,共约150个环境空气站点或约200个地表水断面。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标准规范及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自动监测仪器设备运行情况、标准样品使用情况、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运维保障情况(含人员、车辆、备机备品备件和质控设备等)、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情况等。结合上述检查工作,生态环境部对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落实《意见》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防范和惩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责任体系、工作机制、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本地区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开展和保障情况,以及不当干预监测问题的监督和处理情况;生态环境部约谈、通报生态环境监测不当干预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等。四、问:监督检查工作如何组织,时间如何安排?答:生态环境部将根据检查对象、重点领域、重点地区不同,单独或会同国家认监委等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采取资料初查、现场检查相结合,交叉检查和飞行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分三年完成,2018年重点检查10个省(区、市)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长江经济带重点排污单位和全国10%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运维质量;2019年重点检查10个省(区、市)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汾渭平原重点排污单位和全国10%的环境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点运维质量;2020年重点检查其余11个省(区、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排污单位,并做好检查工作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工作。五、问:检查发现的问题如何处理?答:生态环境部单独或会同有关部门对存在不规范进行监测活动等问题的监测机构、排污单位、运维机构予以通报;对违反《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的监测机构由其属地资质认定部门视情形给予告诫、责令改正、责令整改、罚款或撤销资质认定证书等处理;发现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不当干预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的,移交有关任免机关或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存在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行为的,移交公安、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发现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在落实《意见》过程中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且问题突出的,纳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范畴。综合运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 体向社会公开通报监测数据造假典型案件,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形成高压震慑态势,营造不敢假、不想假、不愿假的环境和氛围。六、问:《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是什么?答:2018年7月4日,我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2018年度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机动车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和数据质量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国认实联〔2018〕38号),针对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机动车检验机构开展专项检查。现场检查拟在八月下旬启动,以“保真”和“打假”为主基调,依法依规开展检查。此次两部门协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通过加强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共同加强对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规范其监测行为。下一步,一是生态环境部将按《三年行动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2018年度监督检查工作,积累经验,探索方法,为2019、2020年监督检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二是生态环境部将督促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牢固树立生态环境监测质量意识,积极推动《意见》落实,认真配合做好《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同时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三是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以此次三年行动为契机,不断改进监督检查方式,持续开展监督检查,规范监测行为,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行为,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