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这可能是目前最新最全的行业研究报告青春期

这可能是目前最新最全的行业研究报告

最近我又亲手采集了2020年初到2020年9月最新一批行业研究报告,一共挑选汇总了接近1800份行业研究报告,大小为5.5G多一点。这是压缩包大小所有分享的报告,是截止目前日期为止最新最全的行业资讯与数据信息。在整理分类的时候,我已经按获取渠道、行业分类作为子目录名挨个分好类。主要渠道来源30多个、包括阿里研究院、CBNData、百度指数、360营销研究院等、新浪微博数据中心、以及艾媒、艾瑞、CNNIC等专业机构。2020年是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是大浪淘沙的一年,历史更替、行业变革。作为普通人的 我们,迷迷糊糊的看着朦朦胧胧的世界,或迷茫、或浮沉,我们再次来到一个决定命运的交叉口。这时候,知识和数据将为我们指引航向。如此精彩的内容,无私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帮助到有此需求的人,这也是我们社群的宗旨。先上几张截图大家感受一下费了我好大功夫现在2020年1月—2020年9月最新的行业研究报告总量接近1800份的珍贵数据全都分享给您同时我也会每天收集+更新相关数据如果您觉得这份资料对您有帮助希望获取完整的内容参考学习您可以关注+评论+转发然后私信:2020感谢您的支持!

其卒之也

《2019年新闻资讯行业研究报告》发布

极光大数据日前发布了《2019年新闻资讯行业研究报告》。报告从用户行为、平台用户画像等多个方面分析用户对于各新闻资讯平台的品牌印象及行业概况。其中,一点资讯在资讯平台推荐度、人均单次使用时长、30日活跃留存率均位列第一,获评大众化、有品质和值得信赖的资讯平台。而今日头条、腾讯新闻也分别在DAU、使用时长、美誉度等方面表现优异。报告数据显示,一点资讯在各新闻资讯平台用户推荐度方面以7.211分位居榜首,这意味着相比于其他新闻资讯平台,用户更倾向于向周边亲友推荐使用一点资讯,也侧面反映出用户对平台内容和产品的高度认可。用户眼中,一点资讯的品牌印象获评大众化、有品质和值得信赖的资讯平台。除了品牌美誉度,一点资讯的用户忠诚度方面也表现优异。数据显示,一点资讯人均单次使用时长为16.8分钟,在新闻资讯APP中位列第一,高于第二名今日头条的14.6分钟。同时,平台30天活跃留存率高达21.7%,在众多新闻资讯APP中同样居于首位,成为人均使用时长和用户留存维度的“双料冠军”。使用时长和留存率反映了用户的忠诚度,同时也关乎用户习惯的养成。整体而言,一点资讯展示出强劲的平台实力,在用户心中树立了优质的品牌形象。当前国内移动资讯行业中,智能推荐算法在提高信息传播效率的同时,也引发用户对于内容质量、价值观问题、算法黑箱等多方面忧虑。一点资讯能够在用户心中建立有品质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并受到用户广泛认可,源于自身对于价值内容的一贯追求。作为内容分发平台,一点资讯在底层技术架构融合了搜索和个性化推荐技术,以用户“兴趣”为核心,基于“智能算法 人工编辑”的人机协同模式,以寻求技术和价值之间的平衡之道,致力于让用户随时随地高效、智能地获取对自身有价值的内容信息。手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两大牌照,一点资讯持续对自身的内容生态进行梳理和优化,严格把控内容,为内容消费者打造一个更好的资讯阅读环境。据了解,2018年一点资讯关停了9800多个自媒体,清除平台垃圾内容,通过专业内容生态团队把控,保证价值内容的输出。秉持“有趣更有用”的理念,一点资讯在算法和价值的双重加持下,既满足用户对有趣有料的热点内容和娱乐内容的需求,也满足用户对有用、有价值、有品质的内容需求,最终形成了很强的用户黏性。报告显示,一点资讯日人均使用时长高达80.5分钟,仅次于第一名今日头条的89.2分钟,远高于第三名网易新闻的29分钟。此外,在用户构成方面,一点资讯中、重度用户占比高达54.6%,其中,重度用户占比25.6%。在用户群体画像方面,一点资讯整体用户趋于年轻化,主要聚居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男性占据主力位置。其中,25岁以下用户占比达到29.7%,26-35岁用户占比达到43.9%,85后用户超过七成,用户群体整体趋于年轻化,而男性也成为绝对用户主力,占比高达61.3%。在地域分布上,一点资讯用户城市等级分布基本与全体移动网民保持一致,分布最多的省份为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河南,上海、北京和广州则成为用户占比最高的三座城市。高黏性的用户群体为一点资讯的优质内容版图拓展和商业变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内容拓展方面,一点资讯联合业内领先的大内容平台,不断拓展内容合作边界,先后引入音频、视频、小说、漫画等不同内容载体的优质内容,构建多种形态结合的内容平台,充分满足用户多元化内容消费需求,多项数据的行业领先也印证了用户对于平台的高认可度。而基于兴趣引擎,一点资讯能够向用户精准推荐内容,运用兴趣营销方式满足个性化广告需求,在商业拓展方面也更加重视电子书、音视频等多元化内容平台的合作,同时面向广告主也能满足个性化的广告价值诉求,帮助广告主实现品牌对目标客户 的有效触达。随着移动互联网增速放缓,流量红利的“潮水”逐渐退去,真正吸引大众的始终还是价值内容。在人机协同的内容分发模式下,一点资讯将充分发挥算法技术的优势,用有温度的优质内容,致力成为用户心中值得信赖的内容平台,实现品牌与用户的共生、双赢。(李新宇)

黄石:五大转型促五城建设 聚力高质量发展

图为:半城山色半城湖图为:新冶钢图为:华中铜业图为:东贝集团图为:创新活力之城图为:黄石新港图为:百年华新水泥焕新颜图为:西塞神舟会图为:生态宜居之城站在新时代回望,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如大江东去,浩浩荡荡,势不可挡。黄石,这座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滚滚春潮,激荡起扬鞭催马的澎湃力量;服务国家战略,抢抓时代机遇,在不断求索中升华。一路筚路蓝缕,一路砥砺奋进,不断转型跨越,不负韶光铿锵绽放,不断迎来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必将成为全国发展鸿篇巨制中不可或缺的城市转型生动样本。举目已觉千山绿,宜趁东风马蹄疾。为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共黄石市委第十三届六次全会作出决定:保持定力久久为功,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功能转型、空间转型、生态转型、动能转型,把黄石打造成创新活力之城、先进制造之城、现代港口城市、山水宜居之城、历史文化名城。“高质量发展是黄石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立足黄石市情实际,牢牢把握事关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性问题,紧扣‘五城’目标,坚定不移‘五大转型’,突破制约黄石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障碍,努力实现黄石高质量发展。”黄石市委书记董卫民掷地有声。A 动能转型 打造创新活力之城创新,是黄石转型发展的核心动能。9月19日,黄石召开全市动员大会,正式吹响打造创新活力之城、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冲锋号角。市委书记董卫民表示,始终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抓好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创新、改革、开放,释放强劲动能,黄石正激发出新一轮发展的磅礴力量。“三链”融合,把创新植入每个支柱产业“要推进‘三链’融合,把创新链植入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真正把创新植入每一个支柱产业!”董卫民说。技改的本质就是创新。今年,黄石以力度空前的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品迈向中高端,让老树发新芽,换来行业一片欣欣向荣。一批重头技改项目正在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为企业注入勃勃生机:新冶钢30亿元炼铁产能置换项目、武汉重冶24亿元大型汽车零部件铸造生产线项目、华中铜业10.48亿元高精度钢板带箔项目、宝钢50亿元120万吨彩涂镀锌薄板项目……据统计,黄石全市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208个,计划总投资500亿元以上。黄石推进十大产业研究院、十大工程技术中心、十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组建模具钢等产业研究院5家。全市27家企业被认定为“科技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东贝、新冶钢、三丰智能等29家企业登上湖北名牌榜,数量仅次于武汉和襄阳。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优势企业迅速成长。芳通药业自主研发的皂素清洁生产项目成为国内示范,东贝压缩机单个品牌产销量世界第一,劲牌保健酒产量稳居全国首位。据统计,该市已有20多个产品竞争力居全国第一。今年,黄石成立了以市委主要负责人任主任、10余个政府部门一把手任委员的黄石市创新促进委员会;出台服务创新发展的“黄金十条”,设立1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每年拿出8000万元创新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开工建设黄石科技城和科创大楼,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支持化学药物、板带新材料、模具等产业研究院建设。营造营商环境,激发改革活力眼下,“黄石优化营商环境60条”带着浓浓暖意,将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暖冬行动”推向高潮。作为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黄石率先在全省进行“先建后验”改革试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由平均78天减少至6天,平均缩短90%以上。“先建后验”“三十七证合一”“一个号码管服务”等体制机制不断改革,让黄石拥有优良的营商环境。如今在黄石,只要拿到了土地、规划、环评等三个要件,其他审批实行企业承诺、过程监管、事后验收,一般只要一周就可以开工建设,大幅度提高了项目建设效率。2015年以来,黄石每年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对项目和企业实行全过程、保姆式、精准化服务,帮助企业实施技改、促进企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加速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成果。在黄石市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分中心,“1号窗口”永远为企业预留,6名专职代办员,实施“一窗受理、一门办公、一对一全程”代办各类审批事项。推出上门办、商量办、缺着办、联着办、省着办、带着办的“六办”服务模式,为每个企业确立一名专门的代办员主动送审批上门,开启绿色通道容缺审批,缩短企业审批时限。B 产业转型 打造先进制造之城产业转型,往哪儿转?先进制造!“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新兴产业也不全是先进产业。”董卫民分析,要突破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重工业与轻工业概念,产业只有先进制造和普通制造之分。“只有把某个产业链条上产品做到极致,才会有竞争力!”黄石将继续推进“百企技改”工程,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00个,推动钢铁、铜、水泥、铝型材等产业加快转型,实现从原材料基地向新材料基地转变。传统产业跻身国际大市场今年3月1日,华新水泥与黄石签署协议,投资54.5亿元建设“百年复兴基地”。11月8日,黄石开发区新材料与智能装备制造科技园内,华新年产10亿只新型环保包装袋项目动工。9月17日,华新水泥还在阳新富池镇打造全球领先的绿色建材生态产业园和循环科技产业园,总投资逾30亿元。这是一个缩影。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抉择中,黄石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产业提升价值链、产品迈向中高端,加速推进新旧产业有效接续。湖北新冶钢特钢产品每吨卖到200万元;黄石铝型材过去做门窗,现在做发动机;东贝压缩机单个品牌世界第一……在黄石,一批传统产业企业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攀爬行业“珠峰”,产品跻身国际市场。西塞山区智能模具产业园,打造“中国模具材料谷”,把117家小模具公司整合到30多家。数量降下来,产能翻了番,产品走向中高端,产值超过80亿元;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的宝钢黄石物流园将承接宝武上海部分薄板产能转移,打造中西部大型板材生产基地。下陆区主攻铜产业,发挥大冶有色、华中铜业等上游企业铜冶炼优势,补齐铜板、铜箔、铜带等中游产业链,为黄石经开区PCB等下游企业提供充足原料。新兴产业加速聚集裂变走进黄石天玑智谷产业园产品展示厅,仿佛置身“屏”的世界,一批尖板眼、黑科技令人眼花缭乱。这里将建成国家级智能显示终端创新和实验平台。华力科技与华中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成立院士工作站,研发生产高性能铝镁合金真空压铸件等新型材料,产品强度高、轻质化、耐腐蚀性强,应用于汽车零部件、通讯件外壳,机电件外壳、电动扶梯结构件、船用面耐腐蚀件等众多领域。在黄石大冶湖国家高新区,汉龙汽车配套产业园铝合金轮毂车间里,一个个闪着金属光泽的汽车轮毂“滚”下生产线。汉龙汽车带动发动机、内饰、汽车零部件等配套项目陆续开工达产,总产值超过百亿元。劲牌产业园内机器轰鸣,马力强劲。以劲牌为圆心,华兴玻璃、劲佳包装、劲鹏制盖、海虹物流、新皇冠制瓶等总投资超过百亿元的技改扩能项目陆续上马,产业同心圆正加速放大。新兴产业链式裂变。在“头雁”沪士电子的带领下,定颖电子、欣兴电子、上达电子等相继落户,黄石成为全国第三大PCB产业聚集区。作为服务PCB产业的上游企业,位于下陆区的中铝华中铜业高精度铜板带箔项目二期厂房高高矗立,投资10亿元的该项目,达产后年产铜箔9万吨,产值超过40亿元。服务业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黄石将推动设计、研发、金融、环保、信息、人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黄石产业转型,打造先进制造之城。C 功能转型 打造现代港口城市今年6月12日,黄石多式联运地方铁路正式开通运营,铁路、公路、水路无缝衔接的港口物流模式正式开启。依托大交通,构建大物流,促进大发展,加快建设现代港口城市,黄石发展史上迎来浓墨重彩的一笔。立体布局,“铁公水”无缝衔接隆冬时节,长江货轮的汽笛,进港列车的嘶鸣,在黄石新港上空交织回响。黄石新港水陆码头,九大泊位一字排开,吊臂林立,一派繁忙;江面上,货船来往穿梭;新开通的进港铁路整齐排列,货运班列进出有序。黄石坐拥79公里长江“黄金岸线”,港口枯水期水深均在6米以上,5000吨级货轮可常年往返。“黄金区位”要产生黄金效益——2015年9月29日,黄石新港投入运营,定位“亿吨大港、百万标箱”。黄石引进深圳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从开工到建成开港,只花了一年时间。2016年12月18日,新港口岸开关运营,建成我省地级市首家保税物流中心。2017年9月29日,黄石新港进港铁路正式贯通,成功获批国家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项目。2018年6月12日,黄石多式联运地方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大交通、大港口、大物流格局成型。四年四大步,一年一台阶。连来自深圳、见惯“深圳速度”的黄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林中无不发出感叹:“这是了不起的‘黄石速度’!”成就“黄石速度”的背后,是黄石市委、市政府壮士断腕的决心、不胜不休的拼劲和久久为功的毅力——黄石市委主要负责人担任项目总指挥,列出项目清单,倒排工期,用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多式联运项目建设。铁腕治理非法码头,扫除发展障碍,避免碎片化、分散型竞争。黄石采取行政、司法、经济、市场等多种措施,两个月内将106个非法码头和123个非法泊位全部拆除,被省政府认为在全省非法码头整治工作中“态度最坚决、行动最迅速、工作力度最大、整治效果最好”。“黄石速度”见证黄石巨变。“铁公水”多式联运实施,为黄石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对接国家战略,打造现代港口以“港城联动、以港兴市”为目标,坚持“一城一港一主体”,黄石把目光锁定在高标准建设现代物流园区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打造现代港口城市。目前,黄石新港物流园区已吸引国内多家物流龙头企业落户——占地1500亩的盐田物流园区初具规模,传化诚通公路港开工建设,多式联运货物吞吐平台日益完善。黄石正在申报综合物流保税区,着力培育一批外向型企业。黄石市政府已出台多项多式联运扶持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建设大港口,构建大交通、发展大物流,推进大通关。黄石新港多式联运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寻找最佳契合点。西部城市的汽车及其零部件经铁路运输进入黄石新港,货物即可通江达海;水路运来的货物抵到黄石新港,通过疏港铁路,可穿越欧亚大桥,直达汉新欧腹地。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一个交通闭环已经形成。2017年12月20日,鄂州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开工。30公里外,黄石正加紧谋划与顺丰航空港对接发展。届时,黄石将迎来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水运港“四港”无缝衔接、形态更为丰满的立体交通格局。D 生态转型 打造山水宜居之城清晨,磁湖湖面升腾起一层薄雾。站在满目葱茏的黄石市人民广场上,65岁的柯振兴连打了两遍太极拳,缓缓收势,呼吸均匀:“舒坦!”与他一样,每逢周末,家住团城山的卢超就会带着家人,来到柯尔山森林公园,徒步登山健身,鸟瞰绿浪翻滚。半城山色半城湖。近年来,黄石持续推进生态转型,让城市更宜居。让群山披绿绸大雪时节,黄石黄荆山满目葱茏。“你看,塘口修复了,青山又回来了。”顺着张金安手指方向,一片新绿。张金安家住西塞山区张儒村,背靠黄荆山北麓7号开山塘口,曾几何时,这里山体被挖得遍体鳞伤,百孔千疮。治理黄荆山开山塘口,时不我待!黄石列出关停、整治开山塘口时间表。2008年底,黄荆山北麓28个开山塘口全部关闭。2009年,黄石市政府把治理开山塘口列为全市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点项目之一,确定30多家单位为塘口治理和生态复绿的责任主体,全面启动黄荆山生态复绿工程——不信青山唤不回!黄石先后实施开山塘口整治、矿山复垦、石漠化治理等专项生态治理工程,全市共划定禁止开采区面积2500多平方公里,关闭131家露天采石场,治理开山塘口57个,面积 787.62公顷;实施“五边”区域矿山开山塘口治理123家。近三年来,黄石累计投入造林绿化资金达30亿元,完成造林绿化面积45.8万亩;目前全市林地面积达到320万亩,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让水更清岸更绿于黄石而言,推进生态转型,治水是关键。大冶湖畔,73岁的吴风林极目远眺,只见湖水汤汤,碧波荡漾。“跟小时候看到的一样,大冶湖就像一面镜子。”在吴风林的记忆里,大冶湖湖水清澈,透过水面可以看清湖底的水草。下湖打鱼,鱼虾满筐,活蹦乱跳。保护大冶湖,黄石从上到下行动起来。黄石市委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湖长,各级地方党政负责人任分段湖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责任体系。从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多个方面,对湖泊进行健康评估,摸清问题,寻求对策,编制“一湖一策”实施方案。拔掉竹竿,收走鱼网,让大冶湖休养生息。保护用上信息化手段,投资近200万元,建设大冶湖视频监控系统,大冶湖核心区堤防18.5公里,实现24小时在线监控。治理大冶湖,问题在湖里,根子在港渠。今年,黄石把城区10个黑臭水体全部疏浚一遍,让53条支流变清流,汇入大冶湖。黄石计划投资3.4亿元,通过实施截污改造、底泥清淤、排污口整治、岸线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有效改善水质环境,确保锁前港等8个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黑臭,青山湖、五一湖、七一湖水体不出现返黑臭现象。黄石还筹资1亿元,专项用于城市二三级污水管网建设,打通对接居民楼的“最后一米”,加快实现水体流域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从源头控制污水流入磁湖、大冶湖等主要湖泊,让湖水更清、岸更绿。E 空间转型 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西塞神舟会、华新水泥旧址……黄石有着3000年工业文明,有保存完好的工业文化遗址,具有丰富而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黄石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这座城市是厚重、有魅力、有历史内涵的,我们有责任、有条件把黄石打造成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提高城市竞争力。”董卫民说。协调:新老城区统筹发展大冶与黄石市区间,横亘着绵延20余公里的黄荆山脉;阳新与黄石市区间,隔着烟波浩渺的大冶湖。60多年来,由建市之初狭窄逼仄的沿江地带,逐渐向沿磁湖区域拉伸,实现沿江开发、环磁湖发展的两次跨越。但,这仍没有解决黄石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无法满足黄石跨越式发展的需求。黄石发展需要更广袤合理的空间。黄石市委、市政府反复论证,在大冶湖区域规划建设一座450平方公里的生态新城。2013年夏天,屡受空间不足制约的黄石,迈出跨越大步——越过黄荆山,挺进大冶湖,从“环磁湖时代”走向“环大冶湖时代”。大冶湖生态新区是黄石复兴的着力点,标志着传统工业老城向现代生态文明新城迈进。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曾几何时,这里荒草丛生、淤泥遍地;而今,成了黄石“最美客厅”“城市绿心”。目前,投资180亿元的大冶湖生态核心区已经建成。月亮山隧道、筠山隧道、大冶湖特大桥,这“两隧一桥”和黄阳一级公路一起,将黄石城区、大冶市、阳新县连为一体,构建了黄石全域“半小时经济圈”。放眼望去,园博园、矿博园、奥体公园鳞次栉比,生态馆、地质博物馆、城市综合馆巍然屹立,市民中心、鄂东医疗中心、社会福利中心拔地而起……中心城区人口逐步向团城山、黄金山转移。建新不忘旧,实施“两轮”驱动。让新城区更靓,老城区更美。黄石统筹推进新老城区建设,让城市颜值更高、内涵更深。将城市整理和老城提质相结合。实施老城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三年行动方案,通过3年时间实施六大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仅去年完成人民街、胡家湾等重点棚改项目土地腾退3544.37亩,铜都社区、团城山三号小区等10个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完成湖滨大道、广州路、马鞍山路等改造,建成黄石新百等5座人行天桥;新增和改造城市绿地面积79公顷。同时,启动有轨电车规划建设。初冬时节,阳光煦暖。黄石十五冶社区牧羊园里,四季青成排成列,樟树、铁树及各种花草错落有致。孩子们在撒欢,老人悠闲地拉家常。牧羊园,是社区家门口的“口袋公园”。今年以来,黄石投资2500万元,为居民在家门口建起25个“口袋公园”,让中心城区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入园。到2020年,黄石城区将拥有各类公园100个,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园之城”。呵护:留住城市文化根脉初冬时节,百花凋零。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前,淡紫色铜草花却迎风绽放。展厅内,矿坑巷道纵横交错。一把巨斧开天辟地,依稀可见华夏先民大兴炉冶的火热场景。“太壮观了!”在黄石国家矿山公园,面对“亚洲第一天坑”,众人不约而同发出惊呼——东西长2.4公里,南北跨度1公里,最大垂直高度达444米,坑顶边缘面积118万平方米,相当于150个标准足球场。“石头开花”在这里变成现实。硬岩废矿山已栽活刺槐树120多万株,万亩槐花林成美景。每年4月举行的槐花节,吸引众多游人到此赏花。目前,该园复垦面积达366万平方米,成为亚洲最大硬岩复垦基地,成为国家4A级景区。黄石将大力推进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特色场馆建设等八大创建工程,突出抓好华新水泥旧址、东钢旧址、大冶钢厂苏式建筑群、铁山光明里、黄石港地质里等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加快实施卸矿机展示利用等文保项目,积极推进矿冶工业遗产申遗。传承和保护大冶刺绣、阳新采茶戏、阳新布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2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4个省级以上传统村落。传承:致敬百年工业文明新冶钢,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摇篮”。其前身大冶钢铁厂,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钢铁企业之一,清末汉冶萍煤铁厂矿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冶萍广场,矗立百年的高高水塔,见证着新冶钢浴火重生:航天、航空、国防装备、高铁、船舶……铸国之重器,助“神舟”飞天,伴“嫦娥”奔月,处处有新冶钢产品的身影。时光回溯到2005年,当最后一组熟料磨停止旋转,华新老厂全线停产搬迁,运转了近100年的“华新型”窑头,还堆放着未处理完的窑灰。华新水泥厂旧址该何去何从?地处黄石闹市区黄金地段,占地面积300余亩,市值10亿多元。有人建议卖出去。黄石果断立法,将其列入文物保护范围。这是全国首部工业遗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黄石市首部实体地方性法规,也是黄石第一次以法治方式保护城市工业的记忆链条。如今,这里建起了中国水泥博物馆。董卫民表示,致敬百年工业文明,最好的方式就是心手相牵的传承;护航千年工业遗产,最有力的措施就是启动立法。在传承与保护中,“工业乡愁”有了持久生命力。近年来,黄石通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举办中国地矿科普大会、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大会,让地矿资源、工业遗址,转化为科普、文化、旅游资源,展示“山水园林市、最美工业城”的独特魅力,黄石工业旅游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九。风云激荡四十年,转型跨越再出发。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激越号角中,黄石与新时代同频共振,奋发进取,朝着下一个40年,进发!来源:湖北日报(撰稿丁元拾 王剑 贺大庆 图片黄石日报)

湖北黄石经济指标增幅领跑全省 打造沿江开放新高地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湖北黄石市坚持市县联动、以市带县的理念来布局县域经济,整合各类发展要素,全域一体化推进产业协同升级,一方面引进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培育新动能,另一方面,通过技改项目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动力升级、总量提升近日,记者走访了湖北省黄石市重点工业企业,厂房内外排满的送货大货车成为一道亮丽风景。黄石紧抓工业转型升级“牛鼻子”,正努力挖掘新动能、培育新优势,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域带动转型发展绘出新风景面对转型,黄石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定。黄石市市长董卫民说,坚持市县联动、以市带县的理念来布局县域经济,黄石整合各类发展要素,全域一体化推进产业协同升级。黄石将环大冶湖的阳新县大王镇、太子镇和金海煤炭开发区交由市开发区托管建设开发,先后实施了月亮山隧道、大冶湖特大桥、黄阳一级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构建了黄石全域“半小时经济圈”,形成了以大冶湖生态新区为核心的全域一体化发展格局。黄石坚持在市域层面统筹县域产业布局,立足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推动产业链条向全域延伸。劲牌公司建立3大产业基地,实现了从原材料加工到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全域覆盖;华新水泥投资54亿元打造“百年复兴基地”,分别在阳新县和市开发区建设建材、新材、环保、装备4大产业基地;新兴管业、宝钢黄石分公司等一批优势传统产业加快“退城入园”,形成了产业链条向全域延伸的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转型升级,各县(市)区的定位也日益清晰――开发区重点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大冶市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阳新县重点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黄石港区重点围绕智能输送小车产业,西塞山区重点围绕模具材料、智能模具、手机零部件产业,下陆区重点围绕铜铝产业,铁山区重点围绕工模具产业,通过大力开展招商活动,各自“变身”具有地域特色的支柱产业和特色园区。同时,跳出资源找出路,探索“资源+”新模式,黄石大力发展全域文化旅游、工业旅游和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业。2017年,黄石先后举办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及第二届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大会暨“灵秀湖北”推介会,通过大力发展新经济,实现融合发展。今年1月份至5月份,黄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3%,经济发展质效提升明显,主要指标增幅持续全省领跑。港城联动打造沿江开放新高地依托黄石新港,多式联运地方铁路日前正式开通,铁路全长约37公里,年运输能力可达1200万吨,建成了长江中上游继武汉之后第二个公铁水无缝对接的内陆沿江港区。黄石拥有79公里长江黄金水道、186公里内河航道,是国家第一批沿江开放城市,打造现代港口城市有着先天优势。近年来,黄石市围绕“港城联动、以港兴市”的目标,坚持“一城一港一主体”,成功引入深圳盐田港集团,港口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新港口岸当年申报、当年开工、当年封关运行,建成湖北地级市中首家保税物流中心,开通国际新航线,获批国家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大交通、大港口、大物流格局初步形成。同时,黄石对辖区内79公里长江岸线的106个沿江非法码头进行关停整治,逐步关停老城区港口码头,为建设现代港口城市迈出坚实的步伐。“预计到今年年底,黄石新港1#到9#泊位将全部建成,具备3000万吨、20万至25万标箱的吞吐能力,初步形成集散货、件杂、集装箱和多式联运业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港区。”黄石新港副总经理刘卫东告诉记者。“目前,黄石新港正在申报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固废进口指定口岸、进口肉类指定口岸等口岸资质。”刘卫东说,随着棋盘洲、武穴长江大桥及连接线、疏港铁路等物流配套工程的加快建设,黄石新港将整合多种要素,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港口的快速聚集和流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打造鄂东南区域性物流枢纽。黄石市经信委主任张焕明表示,从长远来看,黄石新港和多式联运项目建成后能有效提升中部地区港口服务长江经济带的能力,缓解三峡枢纽瓶颈制约,也必将成为黄石市县联动、区域协作发展的强大引擎。创新驱动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日前,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台光电子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持续跟踪8年,这个硬骨头终于啃下来了。”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鲁友年感慨地说。台光电子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主要生产研发黏合片、铜面基板、金属基板、IC载板等新型电子元器件材料,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20亿元,创税8000万元。“经济效益固然可观,可我们更看重它对全产业链的有益补充。”鲁友年说。“招商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黄石市常务副市长叶战平说:“我们要高质量招商,招高质量商,招符合产业方向的商。”建链补链,新兴产业深扎根广散叶。在大冶湖国家高新区,以汉龙新能源汽车为龙头,发动机、轮毂、座椅、天窗、锂电池新材料等配套产业日益完善,一个千亿元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呼之欲出;以保健酒为龙头,劲牌30万吨健康白酒基地和生物医药产业园初具规模。在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铁三角”――沪士电子、欣兴电子、上达电子相继落户,光电子产品、电子基础材料、应用电子、嵌入式软件等配套项目接踵而至。由此,黄石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后全国第三大PCB(印制电路板)产业聚集区,被誉为“中部硅谷”。一方面引进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培育新动能,另一方面,一批重头技改项目正在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促进了县域经济结构转型、动力升级、总量提升。在新冶特钢有限责任公司,180平方米烧结机项目,炼铁高炉环保、安全、节能设施升级项目,制氧改造工程等10项技改项目齐头并进,总投资超过16亿元。通过技改,工业废渣全部回收,余气、压、热、水用来发电,真正实现零排放。2017年以来,黄石市围绕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产业大力推进“百企技改工程”,全市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208个,计划总投资500亿元以上。根据县域产业发展的不同特点,黄石还推进10大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10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大重点实验室建设;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60多项,新增科技“小巨人”、行业“单打冠军”企业27家。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06家,先后6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明桥、通讯员 丁元拾)

避世之人

「图解」2019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

编辑:郑青出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重磅!武汉地铁2月1日起执行新票价,这些乘客免费人民日报点赞这位湖北大学生:姑娘,好样的!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过世,终年65岁!作品曾入选小学课本中国唯一!武汉出品动画片冲击奥斯卡奖,仅7分40秒藏有光谷彩蛋贼勤奋!“60万黄金失窃案”告破!嫌犯落网时正在手机上看……

太空侠

2020上半年黄石装修建材市场总结分析

今年上半年结束前,将是建材家居行业极其难熬的一段时期。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让无数商家和消费者过了一个最冷清的年,顺带连年后的第一波消费高峰期也泡汤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建材家居市场的根基一直是线下渠道。对于人流聚集性的大型建材家居市场来说,除非疫情彻底消失,否则线下门店的业务仍然很难好转。疫情及其“后遗症”破坏了正常的线下销售,当下各个企业和经销商都很艰难,无论是现金流还是从业者心态,都到了一个临界点。但装修建材家居市场机会仍在,大家不需要盲目悲观。01.加速行业洗牌疫情是企业的一次大体检,让企业本身就存在的问题更加凸显。那些实力不足、管理不善、思维落后的中小企业,会被加速淘汰,而免疫力强的企业,会被加速升级。从走访黄石当地月星家居,红星美凯龙,东方装饰城建材家居卖场,以及万达写字楼装修设计公司,不想却遇到当下互联网变革的时代和前所未有的严重疫情,于是停产的停产,关店的关店,转行的转行。还有一部分拼死在坚持,但也是负债累累,苟延残喘。02.装修市场需求变化宅家抗疫的这段时间里面,大家对家居方面的需求认识得更加全面,也更能体会家居装修的重要性。需求一:局部改造升级,包括室内改造、重新装修、翻新、局部定制等,这就对家装公司提出了业务精细化运作的要求。需求二:增大收纳空间,长时间的居家生活,使得人们对家居整洁和全方位有序收纳的要求逐渐提高。需求三:更重视安全健康,尤其是卫生间和厨房,被消费者认为是安全防疫的重点空间。消费者居家生活方式的改变,既是时代背景下家装公司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顺势而为者,方能乘势而上。03.装饰公司下沉地级市受武汉疫情影响,一些武汉装企下沉拓展周边地级市业务。企业打造的产品要因地制宜地匹配当地人的认知发展现状,千万别把“下沉市场”当成产品在一、二线市场卖不动的救命稻草。不踏实理解“下沉市场”,花的钱只能是打水漂。04.联盟抱团取暖虽然家居行业不同商户组成联盟展开营销合作的形式早就存在,不过相比多年前为了“造势”而组建的联盟,如今联盟更加“务实”。由于市场不景气,对于不少建材家居企业而言,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来应对市场危机俨然已经成为了生存的刚需。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消费升级后卖场的行为方式也在发生转变,只售卖家具建材的卖场已经“过时”,只懂得原地等客不懂得“多渠道获客”的卖场也已经过时。家居卖场通过打造“异业联盟”,让多业态进入卖场,不仅构建出了更加完善的家居生态体系,而且可以更好地解决传统家居卖场普遍面临的流量困境。05.直播带货疫情期间,我看到了很多装修和建材品牌因为疫情的影响,员工无法正常工作,都采用了线上微信社群和直播在组织活动。不过对于家装和建材从业人员来说,以往一直不太在意直播或者线上微信社群的活动,现在基本成为标配。认知清晰的品牌,有明确的自我定位和精准的营销策略。线上直播不是盲目跟风,带“货”带的不仅是产品,更是服务与口碑。疫情之后,线上直播或将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推广手段,和线下服务配合,两条腿走路,走得更快,更稳。

天聪

「行业报告」储能行业研究报告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报告摘要一发展规模二市场趋势三应用场景报告正文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EnergyTrend储能,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卖国贼

黄石市科技局专题研究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十四五”规划

近日,黄石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程艳民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黄石市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十四五”规划。黄石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市创新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禹爱民,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张自强,局战略规划科、政策法规与资源配置科、高新技术产业科、外国专家科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会上,听取了规划编制组关于《黄石市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的汇报。参会人员围绕规划编制展开了充分的交流讨论。最后,程艳民对规划编制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进一步明确规划编制意图,高新技术优势产业规划既是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发展蓝图,也是高新技术产业、优质产业发展的路径;二是进一步研究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明晰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明确细分领域的发展定位;三是进一步科学测算发展目标;四是进一步明确规划编制的重点,突出黄石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来源: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逆也

从资源枯竭型城市至生态产业新城,鄂东重镇黄石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是省委、省政府勾画的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是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导航图”。发令枪已响!作为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全省老工业基地的代表城市——黄石当如何作为?“紧紧围绕‘一芯两带三区’发展布局,努力在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中,展现新作为,体现新担当,作出新贡献。”黄石市委书记董卫民说。黄石市委第十三届六次全会作出决定:保持定力久久为功,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功能转型、空间转型、生态转型、动能转型,把黄石打造成创新活力之城、先进制造之城、现代港口城市、山水宜居之城和历史文化名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举措、更空前的力度、更充分的保障,扎实推进黄石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黄石市市长吴锦表示,以电子信息为纽带,对接武汉光谷,争当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领头羊。谋定而后动,咬定转型发展不放松,黄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奋发图强,不胜不休。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经历脱胎换骨的黄石,经济越过谷底、实现反转,逆势而上,呈现出多年未见的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今年一季度,黄石5项主要经济指标跑赢全省平均数,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0.6%,重回两位数。产业兴制造之城正崛起无中生有 电子信息集群初现0.008毫米,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5月25日,中铝华中铜业有限公司铜箔生产车间热浪滚滚。生产线上,一块水泥预制板大小的铜板,经过擀面般层层压延,最后吐出0.008毫米厚铜箔。这款铜箔应用于电子电器、通信、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领域,是市场宠儿。这是黄石打造千亿铜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上游企业大冶有色拥有国际领先的30万吨铜冶炼能力;下游沪士电子等20余家企业年产PCB(印制线路板)2200万平方米。如今,华中铜业成为国内高氧铜箔带坯唯一生产厂家,压延式铜板、带、箔生产规模居国内首位。今年4月,该公司订单量突破3000吨,创历史新高。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热潮,黄石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向下游延伸,引进深圳天润达公司建设天玑智谷产业园,研制生产液晶显示模组、物联网智能显示终端、桌面液晶显示器等。曲面的、平面的,家用的、医用的……一批“黑科技”令人眼花缭乱,“5月底,上马第二条生产线。”来自福建的董事长助理林祥伟笑容满面。从“炼铜”,到“造板”,再到“触屏”,短短4年多,“无中生有”的电子信息企业在黄石扎堆,集群效应初现;黄石成为华中区域PCB产业综合实力最强、产能规模最大、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后,国内第三大PCB产业集聚区,多家企业为武汉天马、京东方等全球顶级供应商提供生产配套。有所为有所不为 错位发展千帆竞发投资10亿元、产值30亿元,项目块头不算小;纳米绝热新材料,前沿科学、尖端技术,市场空间广阔,对招商的诱惑也不小。可几轮详谈,黄石开发区·铁山区招商局驻武汉招商分局局长吴超的决定是:忍痛割爱。原因是该项目有一道化工中间程序,与黄石绿色、低碳的要求格格不入。黄石市商务局主要负责人坦言:前些年“抓到篮子都是菜”,招商引资盲目“大干快上”,项目来得快、死得也快,造成一批土地闲置。痛定思痛,发展工业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从项目质量来看,今年一季度,黄石新签约重点项目33个,新开工重点项目40个,新投产重点项目24个,实际到位内资269.49亿元,利用外资7219万美元。初步建立244个招商引资在谈项目库,总投资2606亿元。从空间布局来看,全市招商一盘棋,区域因地制宜、错位竞争,每个县市区重点打造2至3个重点产业,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加速形成。今年2月14日,黄石市召开新春第一会,正式吹响打造先进制造之城号角。根据制造业发展规律和产业实际,黄石提出培育壮大九大主导产业,重新定义产业新版图:以新冶钢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沪士电子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三丰智能等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以捷德万达金卡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产业;以劲牌等为代表的生命健康产业;以大江环保等为代表的节能环保产业;以汉龙汽车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以美尔雅等为代表的现代服装产业;以黄石新港多式联运为依托,对接鄂州顺丰机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环境优创新之城活力四射创新因子融入工业沃土3000多年前,智慧的先民们在黄石大兴炉冶,开拓“世界第九大奇迹”——铜绿山古铜矿,冠绝当时的青铜冶炼,铸就辉煌灿烂的楚文化。近代以来,矿冶炉火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成就了汉冶萍、华新水泥、大冶铁矿,新中国的“工业粮仓”傲然挺立。最早的铁路、最早的水泥厂、最早的电厂、最早的煤矿、最早的股票……黄石拿下多个“第一”。今天,黄石集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城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试点城市、湖北科技创新示范城市等于一身;新冶钢、华新水泥、有色、东贝、劲酒等一大批叫响全国、影响世界的黄石企业,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已深深融入这方沃土。大道行思,取则行远。黄石先后出台工业强市赶超发展3年攻坚行动计划、百企技改工程3年行动计划、“东楚英才”计划、“金八条”、机器人及智能输送成套装备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加速科技创新要素集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营造崇尚创新的良好环境;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和保险融资创新,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根据规划,到2020年,黄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以上,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5%以上,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到2025年,建成长江中游同类城市最具创新活力之城。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突破800家,形成2至3个千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全面创新打造活力之城“通过产业链、全要素、全地域创新,推动经济、城市、生态、文化全面创新。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厚植发展新优势,努力把黄石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最具创新活力的现代化城市。”董卫民说。科技创新是基础。黄石组建环保节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输送装备及工业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模具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多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产业研究基地,以项目为载体,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制度创新是保障。作为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黄石率先在全省进行“先建后验”改革试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由平均78天减少至6天,平均缩短90%以上。“先建后验”“多证合一”“一个号码管服务”体制机制不断改革,让黄石拥有了优良的创新环境。在黄石市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分中心,“1号窗口”永远为企业预留,实施“一窗受理、一门办公、一对一全程”代办各类审批事项。黄石市行政服务中心专门在黄石开发区·铁山区开设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分中心,推出上门办、商量办、缺着办、联着办、省着办、带着办的“六办”服务模式,为每个企业确立一名专门的代办员主动送审批帮办上门,开启绿色通道容缺审批,缩短企业审批时限。抢抓机遇,厉兵秣马,全面创新撬动全域开花,黄石经济正在驶入又好又稳的快车道。区位佳港口城市牵手世界摊开地图,黄石“黄金区位”优势一目了然。大广、杭瑞、沪渝、福银等6条高速公路穿城而过,武九客专全境通过;黄石至光谷快速路即将通车,半小时城市圈将成现实;坐拥79公里长江“黄金岸线”,港口枯水期水深均在6米以上,5000吨级货轮可常年往返;距鄂州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仅10公里。立体布局“空铁公水”无缝衔接5月,黄石新港水陆码头。九大泊位一字排开,吊臂林立;二期码头扩建现场,一派繁忙。江面上,货船来往穿梭;新开通的进港铁路整齐排列,货运班列进出有序。以港区为中心,大棋路、沿江大道、新建315省道等一批疏港“毛细血管”被打通。一个立体交通网络逐渐形成。黄石新港在几乎是一张白纸的阳新棋盘洲区域开工。在黄石新港身后,100平方公里预留陆地,为多式联运建设提供巨大想象空间。2015年9月29日,黄石新港投入运营,定位“亿吨大港、百万标箱”。黄石市政府引进深圳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从开工到建成开港,只花了一年时间。2016年12月18日,新港口岸开关运营,建成我省地级市首家保税物流中心。再次实现当年申报、当年建设、当年验收、当年开关。2017年9月29日,黄石新港进港铁路正式贯通,成功获批国家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项目。2018年6月12日,黄石多式联运地方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大交通、大港口、大物流格局成型。四年四大步,一年一台阶。来自深圳、见惯“深圳速度”的黄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林中发出感叹:“这是了不起的‘黄石速度’!”成就“黄石速度”的背后,是黄石市委、市政府壮士断腕的决心、不胜不休的拼劲和久久为功的毅力——黄石市委主要负责人担任项目总指挥,列出项目清单,倒排工期,用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多式联运项目建设。铁腕治理非法码头,扫除发展障碍,避免碎片化、分散型竞争。黄石采取行政、司法、经济、市场等多种措施,两个月内将106个非法码头和123个非法泊位全部拆除,被省政府认为在全省非法码头整治工作中“态度最坚决、行动最迅速、工作力度最大、整治效果最好”。“黄石速度”见证黄石巨变。“铁公水”多式联运实施,为黄石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发挥黄金水道优势 打造港口城市以“港城联动、以港兴市”为目标,坚持“一城一港一主体”,黄石把目光锁定在高标准建设现代物流园区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打造现代港口城市。目前,黄石新港物流园区已吸引国内多家物流龙头企业落户——占地1500亩的盐田物流园区初具规模,传化诚通公路港将于今年7月建成试运营,多式联运货物吞吐平台日益完善。黄石市政府将出台多项多式联运扶持政策,对进出黄石新港货物给予真金白银补贴,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申报综合物流保税区,着力培育一批外向型企业。如何利用黄金水道的天然优势、扩大多式联运效能辐射半径?黄石新港多式联运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寻找最佳契合点。西部城市的汽车及其零部件经铁路运输进入黄石新港,货物即可通江达海;水路运来的货物抵到黄石新港,通过疏港铁路,可穿越欧亚大桥,直达汉新欧腹地。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一个交通闭环已经形成。2017年12月20日,鄂州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开工。10公里外,黄石正加紧谋划与顺丰航空港对接发展,目前已编制完成临空经济区发展战略规划暨临空经济产业园概念性总体规划初步方案。届时,黄石将迎来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水运港“四港”无缝衔接、形态更为丰满的立体交通格局,为黄石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品质好宜居之城绿意浓初夏的一个早晨,磁湖面腾起一层薄雾,四周满眼葱茏。岸边,66岁的柯祥斌连打了两遍太极拳,缓缓收势,呼吸均匀:“舒坦!”每逢周末,家住团城山的李红会带着家人,驱车来到父子山绿道,徒步登山健身,鸟瞰绿浪翻滚。这是绿色城市带给黄石人的生态红利。“黄石美得让人不敢相信”“黄石之美超出我们的想像,美得让人不敢相信。”第一次到黄石,总有客商忍不住惊叹。黄石之美,美在山水。空中俯看,黄石半城山色半城湖,山水相依,绿树成行。华灯初上,磁湖沿线灯光璀璨,光影浮动,美轮美奂。磁湖,黄石的城中湖,面积比杭州西湖还大2平方公里。守护母亲湖,黄石人用心良苦:建设6米宽环湖风景绿道、生态缓冲带6.4公顷,包括栈道平台、园路、场地铺装、景观设施和植物种植;控源截污、栽植水生植物、投放水生动物、设置生态浮床及生态围隔,构建水体自净系统,建设环湖栈道及亲水平台等景观设施,擦亮磁湖明珠光芒。黄石之美,美在文化。粗大的管道、高大的罐体,绵延百米的厂房,入眼都是暗灰色的沧桑……百年华新遗址变身水泥博物馆、文创中心,传播文化价值。东西长2.4公里,南北跨度1公里,最大垂直高度达444米,坑顶边缘面积118万平方米,相当于150个标准足球场。被誉为“亚洲第一天坑”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让“石头开花”变成现实,已栽活刺槐树120多万株,万亩槐花林成美景。每年4月举行的槐花节,游客达10万人次。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守护城市文化,注入真心真情,就留住了城市的文化根脉。3000年工业文化的厚重底蕴,成为激活黄石“工业乡愁”的生命因子。致敬百年工业文明,护航千年工业遗产。如今,源远流长的矿冶历史文化,正在铸就黄石这座最具工业乡愁的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新区加速产城融合“春夏为湖,则弥漫浩渺远接天碧;秋冬为港,则转旋曲折而莫见所从出。”这是史志中的黄石大冶湖。5月15日,游人伫立大冶湖畔,只见园博大道坦途如虹,绿树成荫,鲜花摇曳;矿博园、园博园厚重大气,游人如织;新落成的市民之家、奥林匹克中心气势恢宏……置身大冶湖生态新区,一股朝气与活力喷薄而出。“大冶湖生态新区之于黄石,犹如画龙点睛。”黄石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大冶湖生态新区位于黄石几何中心,以大冶湖生态新区为出发点,半小时车程内,可抵达黄石市绝大部分区域。曾几何时,作为全市经济主战场的黄石开发区·铁山区,与黄石城区间横亘着绵延20余公里的黄荆山脉;阳新与黄石城区,隔着烟波浩渺的大冶湖。这座山与这座湖,一度成为阻隔三地融合发展的地理和心理障碍。区域要融合,空间在哪里?向黄荆山南进军,向大冶湖挺进!黄石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咬定青山,久久为功。如今,占地20平方公里的生态之城拔地而起,黄石产城融合发展步入新时代。举目已觉千山绿,宜趁东风马蹄疾。看!一个产业兴旺、活力迸发、宜居宜业的新黄石正阔步走来!关联阅读:

不过此矣

今年1至8月,黄石市这个产业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三成多

近日,黄石星河电路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调试设备。该公司主要生产高精密度PCB线路板以及物联网相关产品,为应对全球疫情造成的海外订单减少,该公司调整产品结构,拓展国内高端市场,高附加值产品比例提高了30%,夺回了疫情造成的损失。(薛婷 李磊 摄)10年前,黄石依托独特的铜资源,“无中生有”布局印刷电路板产业。10年后,站在数字经济风口,黄石“光芯屏端网”产业链越拉越长,形成一条美丽的“微笑曲线”。今年1月至8月,黄石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45.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2.1%,成为地区发展强劲增长极。印刷电路板冲刺全国第一11月20日,黄石开发区·铁山区,总投资3亿美元的定颖电子高阶线路板项目顺利开工,黄石印刷电路板行业再添生力军。“今年1月至10月,公司一期项目产值8.05亿元,同比增长29%。”开工仪式上,定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特助李绍瑜说,“投身黄石PCB产业集群,公司发展日新月异。”经过多年聚力发展,目前全球10家百强PCB企业、全省三分之二的PCB企业落户黄石,年产能达到3000万平方米,正在全力打造成全国第一大PCB产业聚集区。印刷线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被称为“电子产品之母”,电解铜是其主要原材料。黄石是历史悠久的铜都,年产阴极铜70万吨。2010年以来,黄石开发区·铁山区引进第一家PCB台资企业沪士电子,随后,欣益兴、定颖、上达等行业巨头扎堆落户,形成集群效应,打造全国PCB产业第一大聚集区。“全球销量排名前六的智能手机品牌,有5家用到我们的PCB板,世界每销售3台智能手机,就有1台用到开发区·铁山区企业的PCB板。”黄石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余文化介绍,全球著名汽车企业品牌,全部使用该区企业生产的PCB板。上游企业接踵而至。生产覆铜板的台光电子,去年年底投产,疫情期间一天也没有停工,1月至9月实现产值2.97亿元。今年9月,台光电子的上游企业,生产玻纤布的宏和电子开工投产,生产的超细纱实现进口替代,不仅自身订单激增,还大大降低了PCB企业成本。显示产业加速聚集3年前,吴学俊在深圳第一次见到黄石招商干部梁志平时,一定不会想到,亚马逊出货量世界第一的SCEPTRE款屏,将从他手中诞生。经过数十次考察,吴学俊决定在黄石投资天玑智谷产业园。2018年底,产业园投产,成为黄石电子信息产业第一家终端产品生产商。液晶显示模组、物联网智能显示终端、桌面液晶显示器等产品一上市就广受青睐。今年因疫情衍生出的居家办公、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等无接触式服务,让显示器市场需求大增。公司新增一条全自动生产线,并将深圳总部研发团队转移到黄石。1月至10月,公司产值同比增长171.4%。与天玑智谷一样火爆的,还有赫得纳米科技(黄石)有限公司,作为华为的全球供应链企业,公司专攻液晶屏减薄、镀膜工艺。今年2月底,华为总部向黄石市经信局发函,请求支持赫得纳米复工复产。如今,公司生产线火力全开,订单排到了明年上半年。瑞视光电主攻五线屏,成为全国第三大工业级触屏材料供应商;欧朗电子建立了从白片玻璃到各类消费级触摸屏的完整生产线,订单接到手软;信博科技主攻手机玻璃盖板,今年前10个月产值同比增长244.7%。从板到屏,附加值不断提升,聚集效应更加凸显,从玻璃减薄、触摸屏、显示模组到机芯板、显示终端,黄石显示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春节前,一期项目建成投产;二期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11月20日,集中投产仪式上,联创电子中大尺寸显示屏项目负责人陆繁荣表示,将和兄弟企业抱团发展,做大黄石显示产业。打造千亿“光芯屏端网”产业进入四季度,一批项目集中开工投产,依托武汉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以及长江存储等头部企业,黄石“光芯屏端网”产业生态圈初步形成。光纤领域,总投资30亿元的智慧激光产业园项目,主要生产大功率脉冲及连续光纤激光器、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等产品,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营业收入可达60亿元,年税收6亿元。芯片领域,禄亿半导体(黄石)有限公司大楼封顶,计划明年5月试生产12英寸晶圆流片,下半年正式投产,将成为国内首家晶圆再生工厂。“晶圆是半导体生产的基础材料之一,晶圆制造需要大量测试片,通过晶圆再生技术,可对测试片进行反复利用。”禄亿半导体(黄石)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启全介绍,将为长江存储、中芯国际等国内集成电路企业提供配套,四期全部建成达产后,将达到月产40万片的产能。金泽柏瑞半导体项目主要开发、生产数字电源芯片及系统、平板显示驱动芯片及驱动系统等,年营业收入10亿元;宏瑞兴封装基板项目总投资8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年产封装基板100万平方米。此外,宏和科技二期、赫得纳米二期、台光电子二期趁势而上,进一步扩大PCB产业优势。“十四五期间,我们继续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全力打造千亿元PCB产业集群,500亿元显示产业集群。”黄石市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铁山区委书记吴之凌说,黄石将紧盯“微笑曲线”两端,招引更多头部企业和终端企业,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来源:湖北日报)责任编辑:范昊天作者:刘娜 丁元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