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推动绿色发展斗青春

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推动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向新征程“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部署。10 月末,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下一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任务,这是我国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后针对“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谋划,在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然面临严峻形势的背景下,为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定力、方向和动力。“十四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巨大挑战。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存在巨大压力,绿色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处于高位,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转换期,受疫情防控、中美经贸摩擦等因素叠加影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实现“绿色复苏”、协调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工作,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面临的重大挑战。推动“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坚定绿色发展定力,突出“三个治污”;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减污与减碳综合防治,稳步有序推进地方二氧化碳排放梯次达峰;强化生态环境风险管控,建立源头预防为主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全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美丽中国建设支撑保障。PPP 项目依旧火热。根据全国 PPP 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发布的信息,2020 年 9 月管理库新增污染防治与绿色低碳项目54个,投资额377亿元。前三季度项目投资额同比增长52%。2014 年至今,累计污染防治与绿色低碳项目 5,678 个、投资额 5.5 万亿元,其中,签约落地项目 3,760 个、投资额 3.7 万亿元,开工建设项目 2,271 个、投资额 2.2 万亿元。2020 年 1-9 月全国新增污染防治与绿色低碳项目数量及规模2020 年以来发行的用于生态环保、污染治理、水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 144 只,合计规模 2,532.62 亿元,占新增专项债比重为 7.1%。随着房地产类专项债下发额度将降低,非标准化项目收益专项债券中,环保类项目有望优先受益。2018-2020 年 10 月全国新发行环保相关专项债情况2020 年环保行业三季报披露完毕,我们共统计了 84 家环保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84家环保上市公司名单列于第七章附录)。2020 前三季度,环保相关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合计1,920.8 亿元,同比增长 7.1%,实现净利润 225.5 亿元,同比增长 8.1%。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第一、二季度环保行业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缓慢,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行业加速复工复产,三季度企业营收与净利润无论同比环比均明显增长。2016-2020 前三季度环保上市公司营业收入2016-2020 前三季度环保上市公司净利润分板块来看,受益于垃圾分类持续推进和区域水环境治理等政策的落地,2020 前三季度固废和水务相关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实现了小幅增长;大气治理、环境监测、节能、水处理领域的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则因新冠疫情的影响以及行业市场空间的萎缩而持续减少。2020 前三季度环保细分领域营收与净利润增速二、环保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环境保护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效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安全生产事故频次,防止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制定并执行环保政策和措施,致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我国民生工程的关注点。保护环境不仅关乎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影响着经济发展,中国环保价值链,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2012-2020.10 环保上市公司流通市值占比2012-2020.10 环保上市公司个数与市值占比我国环保上市企业阵营不断扩大。截至 2020 年 10 月底,A 股上市环保企业共 88 家,合计规模 5,712.4 亿元,占 A 股总市值比重为 0.97%,剔除银行股后占 A 股总市值 1.10%,是当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2017 年年底以来环保上市公司经历股价危机和债务危机之后,国家出台了包括清欠和资金扶持等在内的一系列纾困方案。2018 年部分环保企业陆续接受战略投资,国有企业及其他行业民营资本纷纷与环保上市公司合作。目前,已有一批明星级的民营环保企业分别被央企和地方国资控股,加入环保产业新国家队的行列,这很大程度上改写了环保产业原有国家队主要集中于市政污水投资运营领域的格局。虽然新国家队的快速扩编在业内引起了关于维护公平市场、保持企业经营活力等一些担忧和议论,但国资控股和入股无疑大大提升了相关企业在资本市场的竞争力。三、环保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建议(一)现存挑战1.竞争秩序混乱,市场信息不对称目前全国专营环保的企业数量在 4 万家左右,其中 90%以上是 50 人以下的小微公司,而兼营环保的企业数量则有 15-20 万家。行业集中度较低,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专业的分工体系和完整的产业链。市场竞争秩序混乱,招投标领域乱象丛生,低价中标现象普遍,造成了不少的“垃圾工程”和“半拉子工程”。而混乱的市场秩序也打击了企业的创新动力,很多项目存在“重投资,轻技术”的现象,对先进技术形成挤出效应。此外,市场信息不对称,缺乏公正客观的获取技术、市场、信用等信息的渠道,环境治理需求方极易被各种错误信息误导,也阻碍先进技术推广和优质企业发展。2.技术缺乏超前性,科研成果转化难我国环保产业在技术能力上与国际同行相比基本处于同一梯队,但技术供给水平却仅能勉强满足国家现阶段污染防治要求的一般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环境科技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核心理论、方法、技术多源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总体上处于跟跑状态,原创性、特有性技术不多,形成的专利、核心产品和技术标准等重大创新成果较少。特别是支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应用基础研究不够。第二,我国环保产业创新的超前性较差。多数环保企业将工艺设计作为研发重点,技术创新能力有限,预研能力严重不足,难以在下一轮竞争中取得对环保产业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也是影响企业研发积极性和创新超前性的重要因素。第三,科技成果转化难。大量科技成果形成于科研机构,由于体制机制及配套政策等原因,难以在企业实现产业化应用。缺乏鼓励环境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针对性政策,技术研发与转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技术创新链关键环节缺失,影响了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3.资金问题制约环保企业发展近几年环保产业基于政策驱动下的飞速成长,部分企业急于扩大规模,一度野蛮式生长。但伴随着整个金融行业去杠杆,宏观经济环境不利的形势,股权质押等问题,民营环保企业融资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前期投入大(如 PPP 类项目)的工程公司,更促使大量企业通过明股实债、基金等各种金融产品迅速加大杠杆,一旦遭遇融资困境,大量问题就迅速显现,企业发展受阻,甚至难以持续经营。(二)建议及对策1.构建规范开放的市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打破地区、行业壁垒,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引导各类资本参与环境治理投资、建设、运行。规范市场秩序,减少恶性竞争,防止恶意低价中标,加快形成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环境治理市场环境。立足国情实际和生态环境状况,制定修订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以及环境监测标准等。推动完善产品环保强制性国家标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环境保护标准与产业政策的衔接配套,健全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鼓励开展各类涉及环境治理的绿色认证制度。2.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环保企业要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搞好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环保管理是发展环保企业的保证,环保管理要求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过程时时处处体现环保。生产环保商品,争取环保认证是企业被认可的标志。企业应生产“安全、节能、无公害”的环保商品,施行环保包装,争取环保认证,组建环保企业集团是环保企业实现规模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政府引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资本运营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和资产重组,组建环保集团企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3.健全收费机制,完善金融扶持严格落实“谁污染、谁付费”政策导向,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等机制。按照补偿处理成本并合理盈利原则,完善并落实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这些机制有利于理顺环保行业的商业模式,解决付费痛点,明确付费责任主体,从单一的政府付费转向污染者、使用者付费,充分保障环境治理企业的盈利能力。此外,专项债侧重环保行业、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开展排污权交易、鼓励发展重大环保装备融资租赁。统一国内绿色债券标准等金融扶持政策极大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带动社会资本积极投入,有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部分环保关联行业可行性研究报告智能化环卫装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固废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卫运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危废处理与土壤修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膜法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总论1.2可研报告编制原则及依据1.3项目基本情况1.4 建设工期1.5建设条件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7结论和建议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2.1 项目政策背景2.2 项目行业背景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4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2.5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结论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预测3.1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3.2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现状分析3.3项目SW0T分析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 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4.1 场址现状4.2 场址条件4.3 建设条件4.4项目选址4.5结论第五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5.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5.2建设目标和任务第六章 建设方案6.1设计原则指导思想6.2基本原则6.3项目建设内容6.4核心工程设计方案第七章 劳动安全及卫生7.1安全管理7.2安全制度7.3其它安全措施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8.1组织体系8.2管理模式8.3人员的来源和培训8.4 质量控制第九章 招标方案9.1编制依据9.2招标方案9.3招标应遵循的原则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0.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3预备费10.4总投资估算第十一章 财务分析11.1 评价概述11.2 编制原则11.3项目年营业收入估算11.4运营期年成本估算11.5税费11.6利润与利润分配11.7 盈亏平衡分析11.8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12.1经济效益12.2社会效益12.3生态效益第十三章 项目风险分析13.1主要风险因素13.2项目风险的分析评估13.3风险防范对策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14.1结论14.2建议一、财务附表附表一: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二: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三: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四: 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附表五: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七:财务现金流量表服务流程 :1.客户问询,双方初步沟通了解项目和服务概况;2.双方协商签订合同协议,约定主要撰写内容、保密注意事项、企业相关材料的提供方法、服务金额等;3.由项目方支付预付款(50%),本公司成立项目团队正式工作;4.项目团队交初稿,项目方可提出补充修改意见;5.项目方付清余款,项目团队向项目方交付报告电子版;另:提供甲级、乙级工程资信资质【主要用途】 发改委立项,申请土地,银行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 键 词】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5-7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来电咨询。关联报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申请报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建议书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商业计划书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生态环境保护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避世之人

招商证券-环保电力行业研究报告

上周,公用事业板块互有涨跌。环保、水务、燃气板块分别上涨2.65、0.73、1.40个百分点,电力板块下跌0.30个百分点。环保、燃气板块涨幅均大于沪深300指数小于创业板指数,水务板块涨幅小于沪深300指数。上周,博天环境、桂东电力、首创股份、陕天然气分别在环保、电力、水务、燃气子行业中涨幅第一。【短期观点-每周更新—北京垃圾分类渐次展开,建议关注维尔利等系列公司】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条例对单位和个人规定了明确的惩罚措施,标志着北京的垃圾分类由倡导转化为法定义务。与上海市规定类似,北京也将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物(蓝色桶)、厨余垃圾(绿色桶)、有害垃圾(红色桶)和其他垃圾(灰色桶),垃圾运输车的颜色也与垃圾桶的类别相对应。同时还设有两个推放点:废旧家具、家电等体积较大的废弃物在制定地点单独堆放;建筑垃圾在指定地点、指定时间单独堆放。《管理条例》对单位和个人未分类的行为规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单位未分类投放最高可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个人未分类投放可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垃圾收集运输单位混装混运将被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生活垃圾集中转运、处理设施未按照要求分类可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处罚措施的明确将垃圾分类进一步转化为法定义务,有利于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的顺利推行,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正在渐次展开。垃圾分类可以使垃圾资源利用利益更大化,给产业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具有大力推行的必要性,从垃圾分类产业链协同角度而言,前端的垃圾分类服务、中端的垃圾分类转运、终端的厨余垃圾处理、渗滤液处置、垃圾焚烧等相关企业均将从中受益。建议重点关注受益于垃圾分类大力推进下的产业链条内相关公司:(1)维尔利:维尔利深耕有机废弃物处理多年,是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龙头,并针对厨余垃圾处理已有EMBT等成熟技术的储备和若干标杆性示范项目;(2)雅本化学:雅本化学持有处理技术先进且有多个项目长期稳定运行的餐厨处置企业艾尔旺51%股权;(3)高能环境:高能环境参股公司伏泰科技前瞻布局垃圾分类业务,已为垃圾分信息化龙头,有望受益于前端分类的快速推进实现业绩高速发展;(4)龙马环卫、盈峰环境、侨银环保:龙马环卫和盈峰环境均为环卫机械龙头,产品线齐全,市场口碑好;侨银环保为环卫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均将受益于干湿垃圾分类运输带来的环卫需求提升;(5)先河环保、聚光科技:监测和检测行业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垃圾分类所带来的监测需求提升;(6)瀚蓝环境、伟明环保:瀚蓝环境和伟明环保为垃圾焚烧领域龙头,公司在手项目较多,管理水平较高,未来将受益于垃圾分类下热值转换效率的提升带来的发电量提升,此外垃圾焚烧领域的旺能环境、上海环境、绿色动力也值得关注。【个股推荐及推荐顺序-最新更新】碧水源:碧水源是我国领先的膜法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自2018年以来,公司对质量欠缺的PPP项目进行梳理,目前基本完成,当前在手的约500亿项目,质量可靠,大部分已获得贷款支持,历史经营风险已基本消除;同时,公司项目进度推进顺利,2019年实现业绩快速恢复,实现营业收入127.14亿元,同比增长10.38%,归属净利润13.93亿元,同比增长11.93%,同时保持良好现金流,公司业绩拐点已现。在未来发展方向上,公司坚定回归膜法水处理的本源业务,有望凭借其成熟领先的“MBR+DF”双膜法工艺,在水污染治理将进入超净化、资源化的背景下,在困扰我国水环境的华北地下水漏斗、海水淡化国产化及低成本化、高原湖泊保护、自来水安全升级等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公司19年引入中交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成为第二大股东,双方在业务、资金、合作模式等方面协同效应明显,已有双方合作下的大型项目落地,协同效应逐步释放;未来随着双方协同持续深化,在促进碧水源在融资和新增订单获取持续改善的同时,有助于碧水源市场地位及在促进碧水源在融资和新增订单获取持续改善的同时,有助于碧水源市场地位及形象将进一步提升,为公司在膜法水深度处理道路上行稳致远、解决我国水环境问题的理想实现增添动力,实现更高层次的长远发展。整体而言,公司当前不仅站在全年维度业绩恢复的重要拐点,更是站在公司长期基本面反转和估值提升的重要拐点。维尔利:公司深耕固体有机废弃物处理领域多年,市场及技术优势明显;住建部等9部委6月发布《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提出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3000亿的厨余垃圾末端处理投资市场随之打开,大级别的产业机会显现;且根据时间表,今年年底附近将进入招投标高峰期;公司凭借着当前餐厨垃圾市场龙头地位、提前储备成熟的厨余垃圾处理相关技术、紧抓餐厨垃圾市场契机,2019年以来已陆续中标上海地区松江、嘉定、金山三个湿垃圾处理项目,标杆效应显著;据了解,上海当前规划7个湿垃圾处理项目,已招标完成三个,公司全部中标其中关键环节或全部环节,并在积极争取后续4个项目。公司为餐厨垃圾龙头,历史市占率超20%,市场及技术优势明显,叠加上海项目显著标杆效应,有望在市场快速释放过程中获得先机,业绩弹性较大。先河环保:公司正全力推进由环境监测设备研发制造商转型为环境管理与区域环境治理的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借助自主研发的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网格化系统及管理咨询服务在精准溯源、污染源解析、预警预报、环境治理等环节的领先优势,并通过环境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的平台建设,推进“测管治”一体化的环保应用新模式,为政府提供环境质量改善与综合防治的全链条服务;此模式契合政府追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迫切需求,在数据对接下将有效促进公司整体业务跨越式提升。公司近期获批组建并已投资设立河北省先进环保产业创新中心,并与河北辛集市政府签署《智慧环境(生态环境大数据及综合治理)产业创新中心示范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公司在环保物联网平台模式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以及“测管治”模式下的首个项目落地,对公司战略转型发展有积极的指引。(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红眼病

高档新型环保墙布及产业用功能性面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档新型环保墙布及产业用功能性面料生产项目1、项目基本情况本项目总投资68,000.00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40,000.00万元。项目实施地点位于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安纺织科技园雄石路88号,实施主体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德法瑞。本项目拟在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建设,拟投资建设厂房及配套设施,在利用现有设备基础上同时购置各类生产设备。本项目是公司为拓展热熔墙布业务向上游进行的业务延伸,一方面可保证墙布原料供应,另一方面可有效提高墙布产品良率。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企业扩大高档环保型墙布及功能性面料的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及公司盈利能力。2、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1)项目建设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保问题愈发受到关注,新能源和新材料逐渐深入民众生活,节能、环保、健康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另外,当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带动了上游家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居住环境方面,健康、环保的产品更加受到消费者青睐。墙纸产品在家装行业中的应用,由于其繁琐的施工过程,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绿色环保的要求,且使用年限较短,一直饱受诟病。传统墙纸在施工过程中,如果粘接剂选用不当,内部所含苯甲醛等有害有毒物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且传统墙纸存在消耗森林资源、不能循环利用和自然降解等问题,致使行业发展缓慢。传统墙布产品相较于墙纸具有无缝、易安装等优势。天洋热熔墙布采用公司独创的四层复合专利技术,相较于传统墙布,优势更进一层,不仅不含甲醛、苯等危害人体的挥发物质,有效地降低了传统墙面材料中的绿色环保安全风险、更有透气、防霉、施工便捷的独有特点,可以实现不搬家换新房,真正做到“8小时焕新家”,在精装房装修、二手房翻修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当前国内墙布行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市场增长迅速,环保型墙布将逐渐成为行业主流。未来墙布企业需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墙布,研制更多高档次的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使命寿命,国内企业亟需进行品牌建设。(2)项目必要性1)募投项目建设顺应墙布市场发展,建成后可巩固公司在墙布市场的行业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墙布装饰已越来越为消费者所接受。从耐用性、环保性等性能角度来看,墙布相较于墙纸有着明显的优势,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预计未来墙布将进一步取代墙纸,成为墙面装修的主流饰面材料。另外,根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统计,墙布销售量近年来呈逐年增长态势,截至到2018年,中国墙布销量为7.2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2.9%,预计到2020年中国墙布销量将在12.33亿平方米左右。因此,墙布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在市场中将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综上,公司需要及时把握市场转型发展的契机,以消费需求为导向,提升产品性能,扩大产品生产规模。一方面,项目建设与市场发展规模相匹配,有助于公司保持并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公司完成产业布局,抢占市场先机,奠定行业地位。2)募投项目将新建生产基地,满足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目前,公司现有面料和墙布产能不足。随着墙布和面料市场规模的扩大,公司现有场地已无法满足公司未来的发展需求。另外,面料是墙布产品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两种产品的生产场地相隔较远增加了公司物流成本,直接影响墙布产品的毛利率。“高档新型环保墙布及产业用功能性面料生产项目”在海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墙布和面料生产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墙布及面料生产线,有助于公司打造墙布及面料产品生产基地,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3)募投项目有利于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上海天洋一直致力于共聚酯热熔胶(PES)、共聚酰胺热熔胶(PA)等高性能优质系列热熔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热熔胶系列产品专业生产厂家之一。公司在热熔胶产品技术研发及应用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墙布产品,然而当前墙布所需的原材料-面料和无纺布部分为外购,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墙布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为满足公司发展规划、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及市场竞争能力。公司拟投资“高档新型环保墙布及产业用功能性面料生产项目”,将上海天洋多年的新材料行业经验与面料及墙布等产品相结合,打造有自主特色的面料、墙布生产线,有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品结构。同时,通过扩大生产形成规模效应,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公司的利润水平,促进公司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3)项目可行性1)公司具有扎实的技术支持和研发能力上海天洋自成立以来持续增加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拥有独立的研发设计中心。截至2019年底,公司共获得国家授权专利92项,其中发明专利76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累计共有16项发明专利获得境外授权。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及华东理工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致力于提供环保、优质的粘接材料解决方案,同时参与起草制定多项胶粘剂国家行业标准。通过多年的技术开发积累,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服装、汽车、光伏新能源、家用纺织、电子电器、工业过滤、印刷包装、室内装饰、涂料等领域。同时,公司将研发能力提升作为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未来将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提升公司研发和生产能力,扎实的技术支持和研发能力为本次项目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2)公司具有富有经验的研发团队及人才储备上海天洋专注于各类热塑性环保粘接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是国内最大的PA、PES热熔胶产品生产企业之一。公司的主要技术研发团队成员均在热熔胶等相关行业从业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在产品研发、生产管理、品质控制、市场开拓等方面均拥有深入的了解,能够及时获取客户诉求和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明确公司的新兴业务和未来发展方向,不断挖掘和实现新的业务增长点。公司将热熔胶产品进一步加工生产成墙布产品的原材料之一“网膜”,一方面保障墙布产品的材料成本,另一方面,提升墙布产品的性能指标。公司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为本次墙布产品的性能升级和生产提供了人才基础。综上所述,公司稳定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为本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项目投资概算项目投资概算情况如下:本项目总投资6.80亿元,其中工程费用5.81亿元(含建筑工程费2.30亿元、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3.51亿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0.20亿元,预备费0.30亿元,铺底流动资金0.50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4.00亿元用于建筑工程费和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4、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15.97%,投资回收期为8.29年,经济效益良好。5、项目核准情况截至本预案出具日,本项目已完成备案、环评及用地手续。

大报复

环保行业报告:七大攻坚战规划未来重点环保行业保持良性发展

国家高度重视环保,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期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将美丽中国作为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并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2018年环保相关政策密集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行动和政策。七大攻坚战,包括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规划出了未来环保行业的工作重点,将长效驱动环保产业良性发展。中国的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节能环保的公共财政支出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但距离发达国家2%-3%的环保投资额占GDP比重仍有一定距离。我国目前的政策力度有望提升治理污染投资金额及比例,环境污染治理市场仍有发展空间。在2018年去杠杆对环保行业的影响下,环保行业前三季度收入增速放缓,净利润下滑,相信目前去杠杆造成的行业阵痛会加快行业洗牌的过程。政府开始重视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帮助改善融资环境,拓宽民企的融资渠道。环保行业涉及到资金的投入和工程的垫资,过度依赖PPP项目将导致应收账款回款减慢,资产负债率提高,有息负债的持续增加降低了行业整体的抗风险能力。根据Winds行业数据统计,2018年第三季度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率达到58.40%,同比上升3.83pct,其中PPP参与度较高的水处理行业提升明显。截止2018年第三季度,行业整体经营性净现金流稍有改善,投资净现金流延续下降趋势,以PPP项目较多的子行业最为明显。碧水保卫战提上日程,污水治理迎来新机遇 “十三五”规划和“水十条”对于污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行业处理技术的提升和提标改造工程的推进,城市日污水处理能力稳步提升,2017年达到1.7亿吨。城市市政污水处理建设固定资产完成额近年来保持增长,2017年达到490亿人民币,污水处理业务有望加速发展。国家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2018年碧水保卫战打响,包括城市黑臭水处理、渤海治理、长江修复、水源地保护等多项内容,将成为未来三年发展的主线。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 年底,要基本完成黑臭水体的治理工程。但根据住建部及环保部联合发布的“全国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上的数据显示,截至日前,全国认定的2,100个整治项目中,显示“完成治理” 的有1,745个,“治理中”的有264个,在2020年底完成目标的任务仍然紧张,黑臭水体治理前景广阔。深化水价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供水行业稳步发展  我国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已趋近饱和,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根据统计局信息,2017年全国供水量2017年的6,043亿吨,基本持平。总体看,我国水价仍保持在较低水平,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到1%,另外由于管网的升级改造、排污标准的提高等成本的支出上升,导致整体供水行业盈利能力较弱。水价方面,我国水务行业暂时处于向市场化过渡的阶段,“水十条”明确2020年底前全面实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另外7月国家发改委也印发了《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强调了以阶梯水价促进节水的模式,水价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将会有向上的调整,将有利于供水行业中长期盈利能力的改善。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乡用水普及率为71.90%,村庄用水普及率为65.23%。《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力争达到80%以上,集中供水率达到85%以上,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障程度大幅提高。未来在城乡一体化方面,新的接驳用水户数将有一个大的提升,供水行业规模效应明显,部分实力强的企业将通过并购实现快速增长,提升行业集中度。生物质行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可期  生物质能是很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加快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是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环境质量、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任务,处于政策大力支持和推广应用的范围之内。2018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要积极发展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从生物质发电的角度看,我国近十几年来处于稳步增长期,截止目前,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已达1,700万千瓦,年度发电量800亿千瓦时,生物质发电保持增长势头。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但还存在对生物质能认识不充分、开发技术欠缺、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利用率不高。生物质行业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和商业化程度相对偏低。积极推进垃圾焚烧行业,建议关注龙头企业  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国家将固废循环利用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国城市垃圾清运量不断提高,由2005年的1.55亿吨上升到2016年的2.04亿吨,年均复合增速2.7%。同时,焚烧无害化处理逐渐得到推广,垃圾焚烧占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的比例从2004年的6%增长到2016年的38%。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十三五”期间生活垃圾焚烧比例将由2015年的31%提升至2020年的54%,日焚烧能力将由2015年的23万吨/日提升至2020年的59万吨/日,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将翻倍。我国城镇化的趋势和垃圾清运率的提高,促进垃圾焚烧处理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农村地区垃圾处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清运量有限,2018年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农村的垃圾处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垃圾处理市场得以扩大到农村。随着垃圾焚烧产业政策推进,龙头企业在运营能力和项目经验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凸显,未来产能的扩建和农村垃圾处理市场的拓展将成为新的关键因素,龙头集中趋势加强、行业竞争格局清晰。危废行业加速成长,维持景气  由于危险废物种类众多、成分复杂,且易造成巨大危害性污染,政府的监管越来越严,逐步规范了危废行业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国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和处置量都成逐年增长态势,2017年分别达到6936.89万吨和2551.56万吨,有效处理量仍然不足。明年新一轮中央环保督查和清废行动有望带动行业继续发展,提高危险废物处理水平,危废处理行业仍有较大上升空间。总体来看,行业现有危废处理产能偏紧,且处理半径有限、地区供需不平衡。进入危废处理行业门槛高,对资质、资金、技术、行业经验都有要求,行业现在议价能力高,毛利率可观,且现金流相对良好。在环保政策的引导和高毛利的吸引下,未来将有更多资本进入,扩大整体产能,预期产能提升后,毛利水平会有相应的调整。危废市场的集中竞争程度将有提升,加快产业的整合升级。行业继续维持景气,建议关注行业龙头。2019年环保行业首选公司  中国水务(855):核心水务主业持续发展,环保板块业绩亮眼光大绿色环保(1257):高成长的优质环保公司,市场拓展成绩斐然北控水务(371):产能持续增长,坚定轻资产模式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光大国际(257):市场拓展再创新高,业绩稳健增长(文章来源:第一上海金融)

大而不多

环保布袋、环保纸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禁塑令后环保袋前景广阔

环保布袋、环保纸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禁塑令后环保袋前景广阔“禁塑”已成全球环保共识环保意识的不足以及可降解塑料较高的单价,限制了可降解塑料的推广应用。传统塑料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拥有庞大的产能和产业链条,摊薄了生产成本,可降解塑料较高的成本难以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在目前塑料污染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就需要政府机构从社会的可循环发展角度出发,推动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减少废旧塑料带来的污染。欧美地区经济发达,环保意识较强,目前已经是全球可降解塑料主要的消费地区。以欧盟的政策衍变为例,早在 2016 年,欧盟有机垃圾填埋指令要求成员国在2016 年减少有机垃圾填埋量到 1995 年的 35%;2018 年,欧盟大部分国家实施“增加塑料袋价格或税收”的方式控制塑料袋的使用,例如丹麦、英格兰。2019 年 3 月 27 日,欧洲议会通过的一项“禁塑令”,到 2021 年,欧盟成员国将禁止使用包括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制棉签、塑料吸管、塑料搅拌棒在内的 10种一次性塑料制品,并由更环保的材料加以替代,包括使用可氧化降解类的由发泡聚苯乙烯制成的包装餐具。2025 年前,各成员国所使用塑料瓶的可再生成分至少要达到 25%,到 2030 年这一比例要扩大到 30%。可以看到欧洲对于废旧塑料的处理方式从最初的减少填埋,到限制塑料袋的使用,再到禁止使用多种一次性塑料制品,虽然不是所有即弃式塑胶制品都被禁止使用,但欧盟希望用此法案鼓励生产商使用可循环材料制造产品。在欧盟推出“禁塑令”的带动下,2018 年以来全球各地纷纷出台“禁塑”政策,已成星火燎原之势,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已成为全球范围逐渐形成的共识。全球环保共识不仅推动政策的制定实施,更规范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禁塑”全球化的潮流下,可再生塑料市场仍将保持快速的发展态势。环保布袋具有环保、耐用、经济、时尚的特点,布料的颜色众多,可通过丝印或烫画的方式体现出个性。这种布袋可以长期反复使用,其洗涤带来的污染也明显低于塑料购物袋废弃后的污染,减少对环境和土壤的污染,利于环保。纸是环保的,所以提倡用纸袋代替塑料袋。但是这里有一个误区,其实不是所有的淋膜纸袋都是环保的。环保纸袋是鄙俗能够降解的,不能够降解的纸袋是不能成为环保纸袋的。很多公司的宣传纸袋上,为了美观和亮度,压有塑料薄膜,如果塑料的成分是聚氯乙烯,是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的,也会造成纸袋不能正常分解。至新纸制品纸袋中的环保纸袋,是提倡能够降解的环保纸袋。环保纸袋是未来纸袋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未来的纸袋,将会以机械加工取代手工作坊。这样效率高,也可以节省人力成本。但是,机械加工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够细致,这样成批制作出来的纸袋是粗糙的。所以,现在很多企业选用的是半自动化的加工方式。先接卸加工,后人工精修。这样制造的纸袋采购精致。现代社会,人们对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纸袋又称为环保生活的必须品之一,让环保与精致生活绑定在一起,才能真正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中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这些环保购物袋产品是安全、环保的。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业生产耐用、易于回收的塑料购物袋,引导、鼓励群众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今后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中国环保产业总体规模相对还很小,其边界和内涵仍在不断延伸和丰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将由小变大,逐渐成为改善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技术档次的产业。产业内涵扩展的方向将主要集中在洁净技术、洁净产品、环境服务等方面,中国环保产业的概念也将演变为:“环境产业”或“绿色产业”。“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产业可望保持年均15%-17%的增长速度,环保投资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核安全及辐射环境保护建设以及环境能力建设。2010年环保产业的年收入总值将达8800-10000亿元左右,其中资源综合利用产值6600亿元,环保装备产值1200亿元,环境服务产值1000亿元。从限塑令发布开始,塑料袋将开始逐渐退出物品的包装市场,取而代之的是能够反复使用的无纺布购物袋。环保购物袋较之塑料袋而言更容易印刷图案,颜色表达更鲜明。加上可以反复使用一点,可以考虑在无纺布购物袋上加上比塑料袋更精美的图案和广告,因为能够反复使用损耗率低于塑料袋,导致无纺布购物袋反而更加节省成本,并且带来更明显的广告效益。中国内地的商场超市其实大有可为,设计出新颖时尚的环保包,引领一个环保时尚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20多家公司推出了生物自毁塑料。美国密茨根大学生物学家提出了“种植”可分解塑料的设想,他们用土豆和玉米为原料,植入塑料的遗传基因,使它们能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含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美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利用细菌把糖和有机酸制造成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其方法与生产出乙醇的发酵工艺相似,所不同的只是,用的细菌是产碱杆菌属,能把喂食的物质转变成一种塑料,称为PHBV。这种细菌积累这种塑料是作为能量储存,就像人类和动物积存脂肪一样。当细菌积存的PHBV达到它们体重的80%时,就用蒸气把这些细胞冲破,把塑料收集起来。PHBV具有与聚丙烯相似的性质,这种材料在废弃后,即使在潮湿的环境 下也是稳定的,但在有微生物的情况下,它将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德国哥廷根大学微生物学家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的细胞内部生成聚酯,利用这类聚酯,可制成植物型生化塑料。在这类塑料在细菌作用下,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因此这种塑料垃圾可作为植物肥料而回归大自然。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科技人员用农林作物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可分解农用薄膜。另有一些科学家正在实验在塑料中添加淀粉类物质,这样以淀粉为食料的细菌则吞噬之,从而使其慢慢消失掉。环保布袋、环保纸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环保布袋、环保纸袋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环保布袋、环保纸袋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关联报告:环保布袋、环保纸袋项目申请报告环保布袋、环保纸袋项目建议书环保布袋、环保纸袋项目商业计划书环保布袋、环保纸袋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环保布袋、环保纸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环保布袋、环保纸袋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环保布袋、环保纸袋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环保布袋、环保纸袋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环保布袋、环保纸袋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环保布袋、环保纸袋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推推搡搡

环保行业2020年度策略报告:格局重塑,回归本源

机构:华安证券主要观点: 市场回顾:弱于大势,景气度低落 行情方面,整体表现版块疲软,累计下 5.04%,成为市场上少数没有取得绝 对正收益的板块之一。估值方面,今年板块整体估值止跌在 20 倍左右,并有 所回暖并保持稳定。持仓方面,今年是 2018 年悬崖式下跌的延续,亦是公募 基金自 2010 年以来配置环保板块最低时期。 发展方向:轻资产转型之路 环保之殇表现在政策的持续加码与企业接连爆雷的严重对立,民企加杠杆并 没有改善整体的盈利状况,反而形成了著名的戴维斯双杀困局。我们认为这 是行业与企业发展过程中结构性问题。国企持续的杀入加速了行业的出清, 目前已经到了行业格局重塑的时刻。我们认为未来国企一定会成为未来环保 产业中坚力量,这是国家战略意志的集中体现。从商业模式的来看,除了成 熟的模式外,轻重资产分离是必然的趋势,民企回归技术性高效解决环保问 题,走轻资产化道路是行业发展趋势。 标的选择:把握行业方向,顺势而为 反转型:看好水处理板块拐点来临。水环境治理由点源向面源系统性治理是 大势所趋,方向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水环境综合治理主要集中在黑臭水体、 河道修复、生态景观三个方向,但也是企业爆雷的重灾区。我们认为主要原 因是项目运营属性不足,更容易出现“重建设轻运营”等系列问题。由于水 环境综合执行的复杂性与公益性,央企/国企必将成为主导力量,更好落实 好国家赋予的重大战略意义项目。我们看好国企入驻民企赋予乘法效应,建 议关注技术性壁垒高的企业来基本面拐点。建议关注能率先走出自身困境的 是昔日膜法水处理龙头【碧水源】。强政策周期:坚定看好湿垃圾终端处置市场。今年“垃圾分类”与以往的不 一样,成为全民参与的新时尚,我们认为有望复制“大气脱硫脱硝”行情。 当前行情的演绎并没有结束,垃圾分类将进入 2.0 阶段,对比 1.0 阶段热炒 环卫设备,从更为长远的角度,无论在资金需求、资金流向方面,末端处置 才是亟需解决的关键所在。就标的选择而言,我们认为垃圾分类将围绕上海 分类情况而定。就商业模式而言,环保类民企的优势在于技术解决方案,优 选提供以提供设备+技术的 EPC 模式公司。A 股中唯一提供湿垃圾设备工艺 输出的稀缺标的且连续中标上海三个湿垃圾项目的【维尔利】 。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性风险;国企民企协同效应不及预期;业绩释放不及预期

六月虫

市恒源环保科技公司召开三明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会

近日,市恒源环保科技公司召开《三明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评审会议,三元区政府、三元区岩前镇政府、市发改委、市卫健委、市生态环境局等12家单位代表和特邀5名专家参加会议。 专家组成员首先踏看工程厂址,会上听取市恒源环保公司有关负责人关于《可研报告》的介绍,经研究评审认为项目提出理由充分,并形成了专家组意见。近期,公司将根据此次专家评审会意见,对《可研报告》进行修编,并上报三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投资集团供稿)【来源:三明市国资委】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复见老子

必须收藏,这份报告将告诉你2019年环保怎么干。

2019年全国环保产业协会工作会议于1月10-11日在德州召开。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樊元生出席会议并作了“把握机遇,戮力同心,加快推动新时代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全文如下: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 樊元生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们在美丽的国家园林城市——山东德州,召开2019年全国环保产业协会工作会议。首先,感谢景津集团对本次会议成功召开付出的努力。景津集团是我国环保产业重要的骨干企业,30多年来勇于创新、强化管理、周到服务,在产品研发、质量管控、品牌塑造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上午大家参观了景津集团,相信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景津的成功,体现了中国环保产业的工匠精神,也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值得我们环保企业学习借鉴。祝景津集团发展得更好,也希望我国的环保企业不断做大做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2018年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分析形势,展望未来,共商2019年的工作,推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一、2018年我国环保产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一)我国环保产业总体呈现持续发展态势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年里,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全面启动了污染防治攻坚战。首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情况“回头看”取得显著效果,推动解决了一大批多年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环保压力得到有效传导,相关法规政策逐步完善,各级政府和相关行业企业治污动力显著提升。2018年也是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中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环保产业不负众望,继续得到稳定向好发展。在行业层面,各级环保产业协会工作人员立足本职做好各项服务,使我国环保产业紧跟政策导向,融入新时代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局。在技术上,企业创新能力继续增强,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稳步提升,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电行业烟气超低排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泥处理处置、固废危废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污染治理设施远程控制和自动运行等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得到推广应用。在环境服务方面,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区域流域治理、第三方治理运营、社会化监测等得到普遍应用,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服务业收入占比超过60%。在市场方面,企业订单总体比较充足,营收增长较快,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机动车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等市场增长较为强劲。在市场主体培育方面,环保企业快速发展,A股涉足环保产业的上市公司已有120家,新三板环保企业300多家,创新型企业充满生机活力,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在规模方面,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达1.06万亿元,同比增长17.7%,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全年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可超过1.5万亿元。(二)全国环保产业协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2018年,全国各级环保产业协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团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协会组织体系“一盘棋”作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全面加强协会党的建设,以党建带动协会建设。中环协确立“以党建促会建”的指导思想,修订完善《党总支工作规则》,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落实民主集中制,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各省市协会党建工作特色鲜明、亮点突出。例如,江西、湖北、重庆、沈阳、呼和浩特等协会新成立了党支部,广州市协会完成党支部换届。四川协会将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范围扩大到副会长企业,浙江协会秘书长当选为浙江省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第一届委员,湖北协会的党建工作被作为先进经验在全省社会组织中推广,呼和浩特协会党支部成为市委书记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联系点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示范单位与观摩点。党建工作为协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二是全国各级协会大部分完成脱钩改革,组织和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中环协与行政机关脱钩后,坚持依法依规依章民主办会,完善决策监督机制、履行民主议事程序,实现机构、职能、资产、人员、党建与外事“五分离、五规范”。江苏、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厦门、成都等协会完成脱钩改革,内蒙古、山东、广西、陕西、甘肃、青海、青岛等协会完成换届。各级协会努力打造专业性强、积极活跃、支撑有力的分支机构队伍。中环协制定《分支机构2018年工作要求和考核要点》,强化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和引导,筹备核安全与辐射安全、冶金环保等4个领域新分支机构。吉林、河南、山西、安徽、广西、贵州、四川、重庆、陕西、大连、南京、厦门、广州等协会根据本地环保产业发展需要,成立新的分支机构。各省市协会还积极加强横向合作。泛珠三角、副省级城市、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等协会间合作机制日益成熟。长江沿线的重庆、上海、四川等11省市和成都、武汉等5个副省级城市协会联合推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北京协会积极推动建设京津冀环保产业联盟。天津、厦门等协会还主动与本地区其他行业协会加强横向合作。三是积极反映行业问题和企业诉求。中环协针对部分环保上市公司陷入经营危机问题,由会长和副会长、秘书长带队,赴北京、江苏、广东等14个省市实地走访,会同当地协会负责人登门拜访环保企业70余家,组织召开企业座谈会10余次,获取了约150家企业的一手信息,充分了解行业全面情况。针对环保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税负增加、拖欠款问题严重等困难,提出纾困建议,形成调研报告10余份,在此基础上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办理国务院领导关于环保产业当前困难、推动民营经济参与生态治理等重要批示件,起草化解环保产业当前困境的有关建议报送国办,研究推动民营经济参与生态治理的政策措施。针对钢材涨价造成电除尘行业经营困难的问题,中环协联合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向生态环境部、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等部委上报《关于因钢材大幅涨价请求对除尘器产品调价予以支持的紧急报告》,反映行业诉求,帮助行业争取政府部门和行业用户的理解与支持。各省市协会除认真配合中环协反映行业问题外,还积极通过呈报专题报告、召开征求意见会、邀请有关部门走访企业等各种形式和渠道反映本地区企业诉求。例如,吉林、安徽等协会组织会员单位与政府有关部门直接沟通对接,新疆协会对价格管理部门有关环保企业服务收费标准事宜提出合理化建议,武汉协会为本市环保企业积极争取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中的治理机会。四是加强行业调查统计,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行业数据是协会话语权和行业地位的重要基础。中环协在广东、福建、安徽、浙江、广西等26个省协会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开展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和环保产业重点企业调查工作,获得7500余家填报单位的有效数据,编制完成了《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及分析报告(2018)》,定期向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和工信部报告行业运行情况。脱硫脱硝、电除尘、水污染治理、土壤与地下水修复、机动车污染防治技术专业委员会等分支机构积极做好本领域调查统计工作。吉林、天津、河北、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省市协会还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开展本地区环保产业调查统计。五是做好为政府服务,努力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中环协主动加强与生态环境部、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的沟通,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支撑,完成数十项法规、标准、文件的征求意见;承担上述政府部门委托的监测人员职业资格可行性研究、废气重点污染行业典型生产及污染治理设施关键控制节点研究、环境保护综合名录编制、VOCs大气污染治理市场环境调研分析等近20项课题;继续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开展注册环保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工作。环保产业政策与集聚区专业委员会在生态环境部《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起草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发改委、科技部牵头的《构建市场导向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指导意见》编写。各省市协会积极拓展为政府服务。例如,吉林、内蒙古、广西、四川、成都等协会参与本地区政府关于环保产业的意见、规划等重要文件起草,安徽、广西等协会主动将行业研究报告呈报本地区国家机关及有关政府部门,江西等协会积极承接有关部门委托,举办环保产业和绿色发展有关会议论坛。六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加快协会团体标准体系建设。中环协积极承担生态环境部环境技术管理工作,高质量推进环境工程技术规范、最佳实用技术等文件编制工作,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工程名词术语》等3项国标的编制,工作质量得到管理部门高度认可。为激励环保产业创新,中环协应会员企业呼吁,在长期跟踪国家评奖管理政策的基础上,抓住科技部印发《关于进一步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指导意见》的机遇,完成环保产业领域首个科技奖“环境技术进步奖”的备案,为保障评奖工作在2019年正式启动打下良好基础。各分支机构积极推进本领域技术进步,在各专业领域内组织召开会议、技术交流、培训、研讨等活动60余场次,支持协会完成国家重点环保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筛选、《环保产业发展报告》《环保产业技术装备发展指南》和《年终行业发展评估及展望》等编写任务。省市协会技术服务各有特色。例如,北京、山东、安徽、江西、湖北、广东等协会为会员企业提供技术鉴定评估推荐等服务,湖北、广东等协会将技术筛选结果汇编为目录,向社会推荐。河北、山西、湖北、江西、广东、广西、宁夏、大连、青岛、南京、武汉、广州、西安等协会组织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研讨、推广、对接等活动。辽宁、四川等协会建设和完善技术成果转移平台。山西协会积极推广环保管家服务模式。厦门协会建设环保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与研究院。在推进团体标准建设方面,中环协认真履行新《标准化法》赋予社团制定发布团体标准的法律职责。一方面开展标准化顶层设计,成立协会标准化委员会,以市场和创新需求为导向,围绕新技术、新需求、新热点、新领域,构建VOCs、固废、机动车等3个团体标准簇,组织立项22项团体标准,持续推出环境管理和市场急需、社会关注度高的团体标准。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企业标准备案,在协会网站专门设立企业标准公示栏目,号召会员备案并公示企业标准,接受监督。辽宁、山西、河南、安徽、广西、甘肃、广州等协会也加快推进团体标准建设。七是积极开展行业自律。中环协积极做好国家级行业协会商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工作,改进环保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机制,制订发布《环保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建设“环保产业信用平台”,年内开展两批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组织编制《环保企业社会责任指南》。社会化环境监测与运营服务专业委员会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制订《环境监测行业自律公约》,组织企业签订自律承诺书。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编制《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行业自律公约》。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召开环评行业管理与自律座谈会。在省市协会方面,全国副省级城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成立自律联盟。四川协会、云南协会按规定严肃处理证照造假违规企业。新疆、沈阳、西安等协会分别制订本地区重点领域行业自律方案和公约。八是持续优化协会服务品牌建设。2018年,在全国各级环保产业协会和中环协各分支机构的鼎力支持下,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认证、培训等协会服务品牌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本年度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在展出规模、展出水平、专业观众、宣传推广、嘉宾阵容等方面均保持高水准,实现一年一展平稳过渡。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聚焦行业热点,设置主论坛和20场分论坛,邀请两位部级领导、6位院士、十余位司局级领导和近20家上市企业高管现场演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环保产品认证在各级协会的共同努力下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环境服务认证范围不断拓展,全方位的专业环境类认证体系逐步建立,认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认证结果得到市场和有关管理部门的广泛采信,并被财政部门的所得税优惠等支持政策采纳。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还在广东省设立了办事处,探索认证业务合作新模式。协会培训服务取得较大进展,环保设施运行操作工培训涵盖污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废处理、环境自动监控(水)运行和环境自动监控(气)运行等多个领域;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合作的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从业人员实操技能培训全面开展,在全国建立了多个区域实训基地;针对企业环境管理者的业务培训也取得一定突破,培训内容和效果得到广泛认可,口碑逐步树立。九是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中环协积极拓展海内外朋友圈,与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家境外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务实合作。举办丰富务实的商务对接活动,通过展览会、出访交流、商务对接等多种形式举办和参与了50余场活动,全年共组织15个出访团组,助力会员企业拓展国际视野,国际交流活动数量和参与会员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各省市协会国际交流活动也日益丰富。例如,辽宁、广西、哈尔滨、广州等协会依托各自区位优势,举办区域性国际环保产业展览、会议、论坛等活动。湖北、广东、深圳等协会组织会员企业出国访问。广东协会还组织了驻穗领馆新春座谈会活动。十是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中环协除连续多年参加由生态环境部组织的结对专项扶贫工作,对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进行帮扶外,2018年还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助教育基金会,为南疆地州200余名贫困学生提供了急需的饮水设备和被褥等。各省市协会在脱贫攻坚战方面也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活跃在一线。例如,浙江、江西、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甘肃等协会积极安排扶贫资金,选择结对帮扶对象,组织扶贫活动。浙江协会成为浙江省社会组织总会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支持单位。各级协会还号召广大会员企业投身脱贫攻坚战。山东城建集团、菲达集团、龙净环保、金达莱、先河环保、高能环境、聚光科技、碧水源、凯天环保、中冶节能环保、北京控股等一大批龙头骨干企业分别通过捐资捐物、结成帮扶对子、劳务扶贫等方式贡献自己的力量,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还荣获第十三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年度扶贫奖。而更多的环保企业则选择了默默承担起自己在扶贫领域的社会责任。2018年各级环保产业协会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上述10个方面还远远不能将大家的努力涵盖在内。例如,中环协在专业委员会支持下参与多个地市废气治理方案论证,天津协会与津南区政府积极推进“重建天津市北方环保产业密集区”,安徽协会“智库下沉、服务一线”,辽宁、浙江、安徽、四川、武汉等协会为会员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融资服务平台,吉林、河南等协会与律所签约,为会员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吉林协会还积极为会员企业诉讼提供有关司法证据等等。由于时间限制,不能在这里一一介绍。我代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向各地协会、各分支机构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大家给予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各项工作的支持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谢!二、我国环保产业风险与机遇并存,谨慎乐观把握发展机遇(一)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在过去的2018年里,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国际大宗物资价格剧烈波动,美联储持续加息使多个国家陷入货币危机,中美贸易摩擦仍在持续,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急剧增大。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延续较高增长、较低通胀的良好局面,GDP增长6.7%,就业稳定增长,物价涨幅温和。但与此同时,受金融去杠杆、地方控债务、房地产严调控、股市大幅波动等影响,供求两端部分指标有边际走弱迹象。201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景气度呈现出向下调整的态势。我们分析,经济运行中与环保产业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有:(一)企业高杠杆与地方政府债务偏高,继续举债被严格限制,造成基础建设投资下降;(二)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大量资金资源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无法进入实体经济,并且在“内循环”的过程中资金链条一再拉长,成本不断增加,从而造成“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三)国际环境的不确定影响我国环保企业走出去,同时资本外流也对环保企业融资产生不利影响。展望2019年,国际形势难以有大的改观,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继续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对于当前经济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重要判断,要求“增强忧患意识”。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二)充分认清我国环保产业当前面临的风险,冷静客观确定发展策略2017年底以来,我国环保产业运行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基本结束,新增的非电行业烟气治理及超低排放市场总体规模扩张有限。这是政策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业内企业也都早就预见了这一局面,纷纷提前布局,通过产能调整、开发非电行业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转型发展水和固废处理等方式寻求出路。二是部分大型环保企业负债正在快速增加。业内一些大型企业的应收账款往往高达数十亿元,一些中型骨干企业的应收账款也有几亿元之多,账目拖欠周期长的超过4年。水务投资领域环保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15年末的46%提升到2018年3季度的61%。相关企业融资成本高、融资压力大,财务成本快速上升。A股环保板块财务费用率由2017年同期的1.3%增至5.6%。部分企业深陷高负债、高杠杆的泥潭,有的已经无法正常开展经营活动。我们分析,上述部分企业陷入经营危机的原因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前几年资本宽松形成一定泡沫,一些环保企业在市场的诱惑和资本的推动下忽视了风险管控,盲目加杠杆上项目铺摊子,进入了高负债、高杠杆、高股权质押率的危险区。二是国家去杠杆,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部分地方政府财政紧张、缺乏契约精神,大量拖欠生态环境项目工程款、运营服务费等费用。三是资本市场流动性短缺,同时PPP政策的重大调整使金融机构普遍对相关项目收紧信贷,加剧了环保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四是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投资环保产业由过度热情向理性回归过程中出现矫枉过正。一段时期以来积累的风险集中爆发,市政、区域流域环境治理等领域成为重灾区。虽然目前经营出现问题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区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等少数领域,但由于涉及到的大型骨干企业、上市公司多,且多处于行业上游,其不良后果已经开始通过产业链蔓延,相关领域设备款、工程款结算周期明显变长,行业中下游的工程公司和设备公司资金压力日益增大。少数企业的债务危机已经演变成为“灰犀牛”,正在对整个环保产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需要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和警觉。2019年,环保企业在发展策略上要注意控制投资风险,注意保持健康的现金流。特别是从事生态环境PPP投资的企业,要重新审视项目的风险,审慎决策。财政部金融司日前指出,没有一个部门承诺进了平台、项目库就是进了“保险箱”。财政部项目库是信息汇总和公开的平台,不会给任何项目“站台”,不能认为入库就万事大吉。上述表态意味深远,请相关企业认真研究。专业环保工程公司和设备公司也要注意上游企业付款账期拉长带来的风险。在海外投资方面,要注意不同国家法规标准、社会文化等方面差异带来的劳工制度、诚信体系、腐败问题等风险。(三)正确看待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前景,把握发展机遇尽管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部分环保企业发展也遭遇了暂时的困难,但我国环保产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定了到本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和路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针对重点领域,抓住薄弱环节,明确要求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渤海综合治理、农业农村治理攻坚战等七大标志性重大战役,着力解决一批民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在经历了2018年宏观经济形势的波动、社会舆论对环保监管压力的反弹,以及部分环保企业经营困难的现实之后,有人担忧环保监管的弦可能会松一松,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会出现变化。这些担忧是不必要的。党中央提出的生态环境目标是人民群众意愿的体现,是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决策,不会因一时的困难而发生改变。就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在重要场合重申了我们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决心。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的2019年里,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守阵地、巩固成果,聚焦做好打赢蓝天保卫战等工作,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同时要统筹兼顾,避免处置措施简单粗暴。要增强服务意识,帮助企业制定环境治理解决方案。”“实施长江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要协同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可见,中央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没有降低,反而在增强服务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一轮的中央环保督察将于2019年全面启动,预计用3年时间完成督察,再用1年时间进行回头看。环保高压态势没有改变,环保产业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攻坚部队,面临的任务依然繁重,环保产业市场仍将继续保持旺盛态势。2018年11月,中央专门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严肃驳斥“民营经济离场论”,为民营企业正名,充分肯定民营企业的贡献,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提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六大举措。中央各部门和各省市已积极行动起来,纷纷出台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这对于以民营企业为主环保产业是重大的长期利好。环保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也在持续改善。国家发展改革委针对绿色发展中长期以来价格机制不够完善、相关收费付费低且没有体现环境成本和资源稀缺程度等问题,出台了《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要求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健全固体废物处理收费机制、建立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价格机制、健全促进节能环保的电价机制。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召开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视频会议,要求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充分释放发展活力,激发有效投资空间,创造公平营商环境,积极探索用市场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加快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有效防止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恶性低价中标,提高环保产业标准化水平。工信部、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涵盖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等环保技术,引导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对接,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推广应用。财政部也正在积极制定“环境污染第三方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展望2019年的环保产业市场环境,预计各部门针对实体经济的定向优惠政策和阶段性的政策微调将逐步显现效果。一是中央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减税幅度有望超出社会预期,企业税费负担加重的趋势有望得到扭转;二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全国财政工作会议要求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等七大标志性战役,加大投入力度,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地方政府拖欠环保企业账款的现象有望得到改善;三是中央已经着手部署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银保监会“一二五”政策(即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逐步落实后,民营环保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上述政策及预期有力地支撑了市场对环保产业发展判断,部分环保企业的债务危机开始逐步松动,一些企业获得政府基金、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一些企业与国有企业达成并购重组协议或意向协议。各大投资机构也都对环保产业充满信心,认为在新的形势下,环保产业将去腐生肌,迎来一轮并购重组的高潮,恶性竞争等行为将得到一定程度遏制,新的发展格局正在酝酿。三、全面提升环保产业协会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环保产业正处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阶段,发展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产业驱动力已经从政策和技术双轮驱动向政策、市场、技术、资本四轮驱动转变。2019年,面对新的形势,全国环保产业协会要主动作为,努力改变当前协会服务中存在的“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为政府服务多、为会员服务少”“间接服务多,直接服务少”“宣传引导多、警示提醒少”的不足,以服务会员企业为重点,依托全行业的企业、机构、专家,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从政策、市场、技术、资本4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各级协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环保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一)充分发挥协会主渠道作用,做精做深政策服务一是在了解政策趋势方面,各级行业协会和专委会要通过积极承担和主动参与政府各有关部门与政策制定有关的工作,及时了解政策趋势,争取政策制订过程中的话语权。要加强与环保企业的沟通,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反映企业诉求,使政策更有针对性,发挥政策在环保产业发展上的引领作用。同时要重视行业调查统计在提升行业协会话语权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做好全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基本情况调查为主要抓手,进一步完善各省市协会相关调查统计制度。二是做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政策和其他相关财税、金融、产业政策的解读和宣贯。通过论坛会议、发表文章、组织培训等方式,组织分支机构和有关专家为环保企业提供高水平的政策解读服务,帮助企业找准发展方向,吃透用好政策,及时识别运行风险。各省市协会除做好本地区相关政策宣贯解读外,也可与国家协会合作,为本地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政策解读服务。三是做好政策落实情况的反馈,认真调研企业发展状况,及时发现产业运行中的问题,研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两会议案、内参、情况专报等多种形式向有关部门及时反映,争取政府的支持和政策支持。也请各省市协会注意调研相关政策在本地区的落实,及时反馈情况。(二)以市场为龙头,积极拓展市场服务一是发挥省市协会和地市协会贴近政府、靠近市场的优势,积极收集和发布本地区环境督察整改项目、限期治理项目、环境项目招投标等信息,搭建环境项目供需对接平台,为环保企业提供有效的市场资讯。二是进一步发挥各分支机构作用,对相关细分领域市场进行研判,为会员企业提供准确前瞻市场信息。例如,对于社会上一些不专业的机构发出诸如环保某领域迎来数十万亿市场盛宴等不正确信息,招致外来投资盲目进入和过度竞争,严重损害环保企业利益的情况,要敢于发声。既要解决信息缺乏,又要避免错误信息干扰。三是抓住当前形势下企业对加强行业自律形成高度共识的契机,以信用等级评价等工作为依托,以各协会和各分支机构为重要支撑力量,进一步推进行业自律,积极探索建立对严重违法和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惩戒机制,在政府和金融机构采信行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防止监测数据造假、遏制低价竞争、改变拖欠款顽疾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完善“环保产业信用平台”,建设和推广行业信用信息,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推进守信企业推介、失信企业曝光。各副会长企业要发挥表率作用,争做守法经营、营造良好市场秩序的典范。四是做好环保产品认证和环境服务认证在产品和服务质量建设中的助推作用。工作中注意严把认证质量关,完善认证检查员与审查员管理制度,组建各省环保产业协会专业人才构成的兼职认证检查员与审查员队伍。进一步抓实环保产品与环境认证工作质量,依托各地兼职检查员队伍,依法依规加强认证后监督工作。同时要加大业务培训工作,拓展培训内容,打造一支过得硬的环保产业队伍。(三)把握创新的时代脉搏,深化技术创新服务一是要努力办好我国环保产业领域首个科技奖项“环境技术进步奖”的首届评选工作,扩大申报面和申报数量,严格评奖程序和评奖纪律,确保获奖项目含金量,真正体现我国环保产业科技创新水平,树立环境技术奖的权威和影响力,激励创新。请各分支机构和地方协会认真组织本领域、本地方企事业单位积极提名,各副会长企业要带头举荐,把新技术、好技术都推荐入围。二是继续做好协会创新服务工作,稳步推进团体标准编制、技术鉴定评估、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评选与推广等工作,探索环保产业模式创新筛选与推荐工作机制,积极帮助企业对接高校等科研力量、申报政府各项研发计划。我会正在谋划与相关组织合作,探索建立中国环保产业产学研合作平台,吸引更多的创新力量加入环保产业。三是要积极探索用市场化的方式推动技术进步和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各分支机构要帮助企业把握技术进步的大方向,各省市协会可积极参与本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绿色产业投资基金等的运作。骨干企业,特别是各副会长企业要在技术创新上加大投入,或者积极投资并购业内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做技术进步的引领者。四是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技术交流活动。要动员全国协会系统力量,全力办好2019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及与展会同期的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要创新展会服务,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组织国内外优秀企业和先进技术参展,努力拓展观众来源,做好相关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展会影响力。各分支机构要聚焦技术和产业热点,开展各类高水平的专题交流活动,并积极组织有关行业客户参展参会。各省市协会除组织本地区优秀企业参展,还要主动邀请本地区相关政府部门、有治理需求的客户企业前来参观学习。(四)补齐短板,探索开展资金和资本服务近几年来,各级协会在帮助会员企业获取发展资金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资金和资本服务仍是我国环保产业领域行业服务长的短板。一是要正面宣传环保产业的前景,不能因部分上市公司陷入困境,而使社会资本对环保企业失去信心。积极做好对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的服务,组织开展绿色金融等相关研讨,帮助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制定扶持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标准,帮助投资人准确识别优秀环保企业和环保项目。二是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优质优价的融资服务。将好的环保企业向银行推荐,打通银行与环保企业的融资渠道,改变影子银行为主高成本融资渠道。抓住中央各部门、各地区纷纷建立绿色发展基金的机遇,做好环保产业领域股权融资服务,为优秀企业搭建与优秀股权投资机构对接的服务平台,帮助创新型企业获取发展资金。引入专业的担保等增信机构,发挥好协会专业评价等在增信方面的作用,为企业贷款提供增信服务。各级环保产业协会还要向本地政府积极申请给环保企业、环保项目提供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大力帮扶环保企业。三是发挥省市协会在区域、人脉和政府资源上的优势,集思广益,在帮助环保企业解决拖欠款问题上探索新的方法和机制,做到雪中送炭,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同时,对信用度差的区域和企业,向环保企业提供警示信息,为企业防范风险,提供服务。力争做到不欠新账,早日还清旧账。(五)扛起行业发展的重任,合力推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各级环保产业协会与政府脱钩工作基本完成。各级环保产业协会真正成为自主开展工作的独立法人主体,对行业负责,对会员负责。行业的发展就是协会的未来,行业兴则协会兴,会员强则协会强。各级环保产业协会要加快适应脱钩后行业协会的新角色,彻底摒弃“等、靠、要、卡”的思想,解放思想,主动作为,责无旁贷地扛起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重任,积极主动、扎实深入地开展工作,及时反映行业和会员的发展诉求,把新的政策法规及时转化为环保企业的科学决策,把产业的发展成就展示给全社会,使协会的服务触及到每位会员。为此,全国各级环保产业协会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合力推动我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全国环保产业协会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整合地方协会的信息优势、渠道优势以及我会的专家和企业资源优势,为污染防治攻坚战在一线的实施提供服务,围绕各级环保督察中发现的问题,主动上门,为地方政府和大型工业企业提供高水平的解决方案等咨询服务,并把有技术、有实力的大型骨干环保企业推荐给市场,发挥好环保企业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支撑作用,形成“疏堵结合”的高效治理模式。二是加强中环协与省市协会的联系,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深化全国各级环保产业协会各项合作,加强合作机制创新,共同配合做好全国产业调查统计、展会、认证、培训、技术筛选、科技奖励等业务的拓展。三是各地协会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要按照国家对社会组织的要求,依法依规照章办会,充分发挥理事会作用,正确处理好生存与发展的关系。涉及评比表彰、市场门槛、违规互认、违规收费等问题,必须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意识。希望各协会按照现代化社会团体的标准和要求,不断推进协会建设。四是积极配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鼓励省市协会之间在区域性合作上做出更多有益探索,既可强强联合,也可以强带弱,资源互补,合作形式多样,合作内容要实,要对形成统一开放大市场和竞争有序的营商环境作出贡献。五是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为业内企业做好表率。我会下一步计划与中华环保基金会开展合作,在基金会下设立环保产业专项扶贫爱心基金,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借此机会向环保企业和企业家发出邀请,欢迎热心扶贫事业的环保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踊跃参与环保产业专项扶贫爱心基金建设。同志们,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节点,社会各界对环保产业发展既有期待又有困惑,但环保市场依然保持较高增速,前景广阔,未来大有可为。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春节将至,我代表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向各位,并通过你们向环保产业各位同仁祝贺春节快乐,阖家幸福!谢谢大家!

人卒闻之

热源环保设备升级及供热管网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热源环保设备升级及供热管网改造项目 1、项目基本情况 公司拟通过本项目实现伊宁供热燃煤锅炉的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以及部分主干管网的更新换代。本项目的成功实施,有助于公司有效落实地方清洁取暖要 求,提高供热效率。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落实清洁取暖实施方案,实现燃煤锅炉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 为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促进清洁供暖工作开展,2019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会同自治区工信厅、财政厅等12个厅局,伊犁州人民政府相继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8-2021年)》、《伊犁州直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8-2021年)》,进一步提高了燃煤锅炉的环保要求:城市城区的燃煤锅炉必须达到超低排放,每小时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实施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燃气锅炉基本完成低氮改造,推进燃煤锅炉“以大代小”和节能环保综合改造,开展燃煤锅炉超高能效和超低排放示范,推广高效节能环保煤粉锅炉。伊宁供热第三热源是伊宁供热最主要的调峰热源,于2005年建成投产,现存2台46MW、1台70MW燃煤锅炉。为切实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8-2021年)》、《伊犁州直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8-2021年)》等相关规定,完成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公司拟对伊宁供热第三热源进行环保设备升级。伊宁供热第三热源将投入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系统、布袋除尘系统、湿式电除尘器等脱硫、除尘、脱硝设备,投产后可达到国家和地方超低排放标准,进一步降低空气中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该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治理的需要,具有很强的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 (2)完成主干管网更新换代,提升公共配套服务质量与供热效率 城市集中供热涉及国计民生,热源及供热管网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伊宁供热作为伊宁市规模最大、最主要的热力供应企业,截至2019年6月末,其管径在DN400以上的供热管网长度约13.8公里,管径低于DN400的供热支线长度约14.2公里,合计约28公里。国务院于2013年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对加强和改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坚持先地下、后地上,优先加强供水、供气、供热、电力、通信、公共交通、物流配送、防灾避险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老旧基础设施改造。伊宁供热现有的热源与供热管网中,部分主管管网投产较早,经长期运行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磨损,功效降低,潜在故障隐患对区域集中供热的可靠性、稳定性形成不利影响。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完成现有老旧主干管网的更新换代,有利于提升公共配套服务质量,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同时,供热管网完成更新换代,可有效降低供热损耗,提升供热效率,从而降低公司供热成本。 (3)扩大业务规模,满足供热片区热负荷快速增长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伊宁供热城市化的推进以及政府对分散燃煤锅炉专项整治的深入,新增供热片区以及原有通过小型燃煤锅炉供暖的区域逐步进行管网升级改造,接入集中供热管网,伊宁市热负荷需求增长显著。与此同时,伊宁供热部分主干管网长期满负荷运行,已无法满足新增供热需求,迫切需要扩建、改造升级。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效提升伊宁供热的供热质量,有利于抓住伊宁市热负荷需求快速增长的机遇,扩大业务规模,提高经营业绩。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项目符合当前产业政策导向 根据国家发改委印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大气污染治理装备系国家鼓励项目,公司热源环保设备升级属于国家鼓励项目。同时,本项目是公司积极贯彻《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8-2021年)》、《伊犁州直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8-2021年)》等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符合当前产业政策导向。 (2)伊宁供热拥有丰富的项目建设和运营经验,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伊宁供热系伊宁市规模最大、最主要的热力供应企业,同时东方环宇在新疆地区拥有超过十年从事公用事业行业投资、运行、经营和管理的经验。公司经过多年的运营时间,在供热项目运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汇聚了大批成熟的从业人员,形成了一支稳定且经验丰富的核心团队,较好的保证了项目的安全、稳定运营。 4、项目投资概算 热源环保设备升级及供热管网改造项目预计总投资17,060.15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3,000.00万元。 5、项目预期收益 热源环保设备升级及供热管网改造项目内部收益率为13.08%,投资回收期为9.28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6、项目实施主体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控股子公司伊宁供热。 7、项目涉及报批事项情况 2020年5月26日,伊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具《伊宁市投资项目备案证》(伊市投资备案[2020]12号),对伊宁供热“热源环保设备升级及供热管网改造项目”予以备案,项目备案的投资总额为17,060.15万元。2020年6月11日,伊犁州生态环境局伊宁市分局出具《关于对伊宁市供热有限公司热源环保设备升级及供热管网改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伊市环发[2020]31号),对公司热源环保设备升级及供热管网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予以批复。

执爨

环保行业专题报告:固废产业链梳理,变废为宝,深度融合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关键结论与投资建议现有固废领域是上市公司在原有主业基础上,均不断围绕产业链进行布局,业务呈 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固废行业竞争更加有序化、开放化,技术、资金、项目拓 展等综合实力强的企业将在新一轮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看好综合实力强的区 域固废龙头。重点推荐伟明环保、瀚蓝环境、上海环境、维尔利。固废现状:固废总量大,利用处置缺口大固体废物可分为:一般工业固废、工业危废、医疗废物、城市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工业过程产生的没有危险性的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是指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行业的生产生活中 产生的没有危险性的固体废物,如矿山企业产生的尾矿、矸石、废石等矿业固 体废物,交通运输制造业产生的废旧轮胎、橡胶、印刷企业产生的废纸,服装加 工业产生的边角废料、皮革边等。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居高不下,与工业增加值始终保持正相关关系。“十二 五”以来年产生量超过 30 亿吨,人均产生量和总量分别达到日本的 3 倍和 30 倍。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环境治理和淘汰落后产能,单位工业增加值的工业 固体废物的产生强度呈现减弱趋势,由 2004 年的 1.85 吨/ 万元降低到 2014 年的 1.4 吨/ 万元。2011 年至 2017 年期间固废产生总量趋于稳定。据《2019 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统计,2018 年,一般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利用处置总量的 41.7%,处置和贮存分别占比 18.9% 和 39.3%,综合利用仍然是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主要途径,部分城市对历 史堆存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处置。从各省情况来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排在前三位的是内蒙古、辽宁、山 东。从各市来看,产生量排在前三位的是鄂尔多斯市(7516.6 万吨)、鞍山市 (5820.2 万吨)、攀枝花市(5613.7 万吨),前 10 位城市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 废物总量为 4.6 亿吨,占城市产生总量的 29.7%。危险废物:工业生产和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由国家按照一定的技术标准认 定为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或感染性的废弃物。危废根据来源不 同,可以分为工业危废、医疗危废和其他危废。2017 年全国危废产生量为 6936.89 万吨,综合利用量 4043.42 万吨,综合利用 58.29%;处置量 2551.56 万吨,处置率 36.78%。2011 年至 2017 年危废产生 量的平均增长率约为 12.45%。2018 年,全国 200 个大、中城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达 4643.0 万吨,综合利 用量 2367.3 万吨,处置量 2482.5 万吨,贮存量 562.4 万吨。工业危险废物综 合利用量占利用处置总量的 43.7%,处置、贮存分别占比 45.9%和 10.4%,有 效利用和处置是处理工业危险废物的主要途径,部分城市对历史堆存的危险废 物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处置。从各省情况来看,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排在前三位的是江苏、内蒙古、山东。从 各市情况来看,产生量排在前三位的是烟台市(260.1 万吨)、苏州市(156.4 万 吨)、攀枝花市(152.1 万吨),前 10 位城市产生的工业危险废物总量为 1437.2 万吨,占城市产生总量的 30.9%。2018 年,200 个大、中城市医疗废物产生量 81.7 万吨,处置量 81.6 万吨,大 部分城市的医疗废物都得到了及时妥善处置。从各省来看,医疗废物产生量排 在前三位的是广东、浙江、江苏。从各市来看,产生量排在前三位的是上海市 (5.5 万吨)、北京市(4.0 万吨)、杭州市(3.0 万吨),前 10 位城市产生的工 业危险废物总量为 26.8 万吨,占全部城市产生总量的 32.9%。城市生活垃圾:城市居民生活产生的固废废物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 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主要包 括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圾、集贸市场垃圾、街道垃圾、公共场所垃圾、机关、 学校、厂矿等单位的垃圾(工业废渣及特种垃圾等危险固体废物除外)。2018 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人均 1.02kg/日,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来 说人均产量小。但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与城镇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活垃 圾总量不断提升,位于世界前列。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至 2018 年末,我国城镇人口达到了 83137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59.58%。以城市人均垃圾生产量 1.02kg/日来计算,2018 年我国城镇垃圾生产总量为 3.10 亿吨,2018 年清运量 为 2.28 亿吨,对应缺口巨大。我国 2004 年垃圾清运总量为 1.55 亿吨,2018 年为 2.28 亿吨,年化符合增速 2.79%。其中垃圾无害化处理量由 2004年的0.8亿吨增至 2018年的2.2亿吨。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 2004 年的 52.1%增至 2018 年的 99.0%,使得城市垃圾无 害化处理缺口减小,缓解了“垃圾围城”的压力。但是我国目前的城镇化率相比 于发达国家城镇化率较低,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城镇人均垃圾产生量将继续 增长,这对未来的垃圾清运能力和无害化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8 年,从各省(区、市)来看,城市生活产生量排在前三位的是广东、江苏、 浙江。从城市来看,产生量排在前三位的是上海市(984.3 万吨)、北京市(929.4 万吨)、广州市(745.3 万吨),前 10 位城市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为 6256.0 万吨,占全部信息发布城市产生总量的 29.6%。政策频出规范行业发展,催化固废产业链升级从我国固废行业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行业的总体方向围绕固废管理的 “三化”原则,即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同时市场化进程快速推进。政策内 容涵盖固废各个子行业,包括垃圾焚烧发电、危废处置、环卫、土壤修复、再生 资源处置,涉及市场准入规范、收费制度改革、特许经营、环境保护和“无废城 市”建设等方方面面。政策密集出台,固废法迎来第五次修订 随着国家对环保产业的高度重视和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固废行业作为环保领 域核心行业之一,加之固废每年产量巨大、处理设施能力严重不足的现实情况, 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加大对固废治理的扶持力 度,规范行业发展。在固废审批审核方面,2015 年 3 月环保部发布《关于进一 步做好固体废物领域审批审核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 面清单,进一步优化和规范固体废物领域审批审核管理。在固废界定和处置方 面,各部委相继出台《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垃圾强 制分类制度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工 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等多个政 策法规,致力于完善固废行业立法,同时加强执法,规范行业有序发展。作为我国污染防治领域的重要立法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 治法》(简称固废法)自 1995 年制定以来,先后经历了 2004 年、2013 年、2015 年和 2016 年 4 次修订,在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 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2019 年 6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并提请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进行了初次审议;12 月 23 日,十三届全 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进行了再次审议。固废法明确规定了固体废物的界 定和处置,对固废各子行业做出强制性规范,是固废行业遵循的核心法案之一。 继 2019 年 6 月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通知》后,上海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 例,北京也将于 5 月正式实施,全国首批 46 个城市在年内基本都发布了相关政策。修订草案对备受关注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做出细化,进一步健全了生 活垃圾分类制度、明确分类原则、赋予地方相应的管理权限等,为地方推行垃 圾分类制度提供了良好的立法保障。 制度改革推进,催化固废产业链升级 近年来,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法规不断改革和完善,固体废物具有危害性与资源 性双重属性,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固体废物一方面具有危害性,工业固体废物 处理不当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废塑料污染和电子废物污染;另一方面固体废物 具有显著的资源性特征,废金属的再生利用能够减少矿产资源的开采,且能够 节约生产能耗。因此,上述双重特性使固废行业具有“变废为宝”的特点,将逐 步迎来黄金发展期。固废产业链通常包括上游的装备制造,中游的收集和分类, 以及下游的处置回收三个阶段。处在产业链下游的垃圾焚烧、再生资源回收行 业由于国家的补贴政策和大力推动,最先在我国得到发展。而处在中游的垃圾 收集与分类(环卫)行业长期来由各省市环卫、园林绿化和市政管理部门等事 业单位负责管理和实施,行业具有典型的政府垄断性质,仅从 2015 年左右开始 市场化。由此造成我国固废产业链上、中、下游都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产 业链整合度不高,仍处在产业链分散经营的阶段。近年起,我国对垃圾分类重 视程度不断提高,2017 年 12 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 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 46 个重点城市要出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 案或计划行动。2019 年 1 月 31 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上 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并将于 7 月 1 日正式开始实施,该条例引起了行业和 社会的广泛关注,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条例。垃圾分类严格化后,预计 也将带来垃圾处理技术路线格局的变化,资源化回收类技术处理路线占比将开 始提升。除了垃圾分类的升级外,无废城市作为新的概念,于 2018 年底提出, 是城市固废处理减量化、资源化理念升级的更高要求。2018 年 12 月,国务院 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在全国范围内选择 10 个左右有 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旨在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 标。垃圾焚烧发电:群雄并起,大有可为中国人均固废清运量仅为美国 1/3,“十三五”总市场空间 3120 亿 相对于美国,我国城市的垃圾清运量增速较快。从 1979 年开始,我国城镇垃圾 清运量以每年 5.7%的增速快速增长了近 40 年,且增长态势仍未见放缓。而从 人均情况从 1995 年达到顶峰后,开始出现下降。2017 年生活垃圾清运量已经 达到 2.15 亿吨,近三年清运量增长率约在 6%。中国人均固废清运量仅为美国的 1/3,未来空间十分广阔。2016 年,美国人均 4.5 磅/日( 2.04 千克/日)的城市人均固废产生量是中国(0.7 千克/日)的 3 倍, 表明中国的垃圾清运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农村地区垃圾处理仍处于初级阶段。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农 村地区现每年产生垃圾总量稳定在 6600 万吨以上,人均垃圾产生量稳定处于 0.3千克/天的水平。2016 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3%,农村的人均垃圾产生量和垃圾 清运比例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所以考虑经济发展和农村垃圾清运比例的提升,我国 的垃圾焚烧市场未来空间仍然十分广阔。垃圾焚烧率目前不到 40%。从 2006 年到 2017 年生活垃圾清运量和生活垃圾 焚烧量的数据来看,2017 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 2.15 亿吨,生活垃圾焚烧 量为 8463 万吨,生活垃圾焚烧率为 39.33%。尽管焚烧率逐年提高,但总体仍 较低水平。江苏、广东、山东、浙江、福建日处置产能排名前列。从全国各省情况来看, 2017 年江苏生活垃圾焚烧产能位居第一,年焚烧量为 1287.7 万吨,日处理产 能为 3.53 万吨/日,其次是广东、山东、浙江、福建。从生活垃圾焚烧产能发达 的省份区域分布来看,多分布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一带。一方面与当地人口较多,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大相关,另一方面当地经济发达,垃圾焚烧投资压力对地方 政府来说并不大。预计“十三五”期间,垃圾焚烧总市场规模达 3120 亿。《“十三五”全国城镇生 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 2020 年全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 到 59.14 万吨/日,占无害化处理能力的比例达到 54%。1)根据国家“十三五 规划”,假设 2016-2020 年每年新增 7.1 万吨/日焚烧处理能力,项目产能利用 率 80%、吨垃圾处置费 60 元/吨、吨垃圾发电量 280 度、上网电价 0.65 元/度、 上网比例 85%,则垃圾焚烧发电运营市场规模将达到 1943 亿。2)假设吨垃圾 投资额 45 万/(吨/日),则对应 2016-2020 年每年垃圾焚烧总投资约 320 亿。 假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中,土建、安装、设备及其它分别占总投资的比例为 30%、 15%、40%、15%,则 2016-2020 年垃圾发电工程市场规模为 144 亿,设备市 场规模为 128 亿,十三五期间垃圾焚烧发电总工程就设备市场规模分别为 721 亿、641 亿。综合考虑工程、设备及运营市场,“十三五”期间垃圾焚烧总市场 规模达到 3120 亿。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三大判断 判断一:焚烧产能迅速增长,将成行业主流 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来看,我国近十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与无害化处理 率稳步上升。2016 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能力约 81.20 万吨/日, 对应年处理量 2.53 亿吨,无害化处置率 93.81%,其中设市城市 96.62%,县 城 85.22%。 从处理量细分来看,2016 年无害化处置中填埋、焚烧、其他方式 年处置量分别为 1.68 亿吨、0.80 亿吨、0.06 亿吨,占比分别为 66%、31% 和 2%,卫生填埋在无害化处置中占比最高。2016 年全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数量达到 299 个,同比增长 16.34%;生 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 27.82 万吨/ 日,同比增长 18.28%。2012-2016 年 年均复合增速 20%左右。焚烧占比迅速提升,未来将成为行业主流。近年来我国逐渐从填埋处理为主的 垃圾处理结构逐步向焚烧为主转变。一方面是由于当前我国各地城市土地价格 普遍呈现上涨趋势,造成垃圾填埋的成本走高,另一方面在于城镇化率的推进 造成城市用地紧张,基础设施用地供给整体呈现萎缩趋势,垃圾填埋场的用地 受限,因而填埋在垃圾处理市场占据的份额逐步缩小。而从焚烧处理占无害化 产能比例来看,自 2012 年开始,焚烧产能增长迅速,到 2016 年全国焚烧处理 产能占无害化处理比例提升为 41%。根据十三五规划,焚烧产能将超过填埋产 能占无害化比例 54%。从垃圾焚烧产能分部来看,浙江、江苏、广东三省垃圾焚烧产能超过 3 万吨/日, 甘肃、贵州、内蒙古、辽宁、陕西、宁夏、新疆、江西 8 省垃圾焚烧产能不足 3000 吨/日,而青海和西藏更是尚无垃圾焚烧项目。判断二:环保标准趋严,行业整合加速,集中度有望提升垃圾焚烧发电流程主要分为垃圾前端收集处理、垃圾发电以及末端烟气、炉渣、 飞灰处理等。在项目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烟气、渗滤液、飞灰、炉渣等污染物。 为减少生活垃圾焚烧造成的二次污染,环保部公布推出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 控制标准(GB18485-2001)》,替代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上火垃圾焚烧污 染控制标准(GWKB3-2000)》,并于 2014 年进行了修订。 2016 年 2 月,环保部发布《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通 知》,要求到 2017年底,垃圾焚烧厂等 8个行业达标计划要取得明显成效。 如何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持续盈利的稳定运营,成为脱颖而出的关键。 2017 年 8 月,环保部启动新一轮的修订意见征求,逐步完善垃圾焚烧发电 中的各方面标准,并且对污染物排放的标准进一步细化规定,向《欧盟工 业排放指令(2010/75/EC)》靠拢。在环保标准趋严及环保督查的背景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营成本提升, 之前低价中标的现象不可持续,行业竞争将有序化;同时,部分早期建设的焚 烧发电厂面临达标困难、整改成本高的困境,不得不关停,行业集中度将进一 步提升。 判断三:综合能力强的企业将在新一轮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十三五期间从目前市场实际情况来看,大项目不断减少,项目争夺逐渐转向三、 四线城市,项目的获取争夺更加激烈,因而拿单能力是重中之重。而拿单能力 更多取决于公司的综合实力,包括技术研发能力、项目运营能力、资金实力。随 着垃圾焚烧产业政策推进、行业规范趋严,综合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在运营能力 和项目经验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凸显,将在新一轮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运营经验、投资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包括政府关系是拿单能力重要的甄选标准。 垃圾发电企业通过向设备制造、工程施工等领域拓展,可降低项目建造成本, 以提高建造阶段的盈利水平;优化设备利用率、吨上网电量以及吨处理成本三 大指标是衡量运营效率,提高项目运营收入的重要指标;向飞灰处理、渗滤液 处理等运营端渗透,降低处理成本。在此背景下光大国际、瀚蓝环境、启迪桑 德、伟明环保、中国天楹这样靠运营经验及成本控制拿项目的企业,较为灵活, 优势更大。从成本端来说,特许经营权形成的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占营业成本的比例最大。 环保要求较高的地区,对垃圾焚烧企业烟气净化能力、废渣处理能力要求较高, 设备要求较为苛刻,若企业需要进口国外的先进处理设备,将导致初始投资额 较大,相应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也较高。而自建设备相较于外购设备更节约成 本,摊销费用更低,所以技术研发能力强,拥有自建设备能力的公司更具优势。 比如伟明环保和中国天楹技术研发能力较强,垃圾焚烧核心设备:锅炉焚烧设 备和烟气净化系统均实现自建,具备较为突出的技术优势。 危废:产能处置缺口明显,有望维持高景气度危废主要包括工业危废、医疗危废和少部分市政危废(如飞灰)。其中工业危废 占比 70%以上,医废占比约 14%。工业危废中,占比最大的分别为废酸废碱、 石棉废物、有色冶炼废物,占比 30%、14%、10%;主要来源于化学原料与产 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业、废金属矿采选业、造纸业,分别占比 19%、15%、 14%、13%。从上游行业看,主要来自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 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造纸和纸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我国实际危险废物产生量大,综合利用处置率有待提高。据《中国统计年鉴》 的数据,近几年,综合利用率在 50%-60%之间,处置率上升明显。但我国危废 的实际产生量可能远远高于环境统计年报的统计数据,很多危废产生量未进入 国家统计口径。根据 2010 年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07 年 全国工业危废产量为 4573.69 万吨,已远超 2015 年环境统计年报的值。根据 国外经验,危废产生量占固废的比重基本都在 4% 以上,英国更是达到 10%参考日本、韩国的数据,假设中国危废实际产生量占固废比重为 4%,基于环境 统计年报数据,我国 2015 年工业危废产生量大约为 1.3 亿吨,尚有约 9000 万吨的工业危废没有被纳入统计口径,差异主要来自于危废产生企业对危废的 少报瞒报,部分危废流向没有危废经营资质的企业处置。若以危废实际产生量 来看,目前危废的有效综合利用处置率还非常低,提升空间大。从地域分布来看,大部分的危险废物产自沿海工业区与西部矿业区,其中山东 的危险废物产生量冠绝全国。根据 2017 年数据,全国产生的 6936.89 万吨危 险废物中山东占 2043.40 万吨,排名第二的江苏产量仅为 435.52 万吨;与此 同时,西藏、海南、北京与天津等排名最后的省市产生量只有 20 万吨左右及以 下。从废弃物处理方式上看,全国各地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山东 2017 年 综合利用量达 1660.68 万吨,无害化处置 295.11 万吨,贮存量 140.40 万吨, 占比分别为 79.22%、14.08%与 6.70%,综合利用处置率 93.30%;内蒙古的三 项占比分别为 26.07%、71.70%与 2.23%,综合利用处置率 97.77%;而青海的 三项占比则为 4.05%、5.59%与 90.35%,综合处置利用率 9.65%。整体上来看, 中东部地区基本均拥有较高的综合利用处置率,而西部的该项数据偏低,有更 大比例的废弃物没有得到处理。危险废弃物本身具有污染物属性和资源属性两重特点,针对不同废弃物的处置 工艺,主要有两条基本思路: 资源化:当资源属性占主要地位时,以资源化回收再利用处置为主,主要 涉及的危废品类包括含有铜的蚀刻液与电镀污泥、有机溶剂。通过有价组 分回收、提纯回用等方式,显著降低废物的环境危害,同时获得利润。 无害化:当污染物属性占主要地位时,以无害化处置为主。通过焚烧、填 埋、物化等方式,进行减量、彻底的性状改变或与环境彻底隔离等方式避 免环境危害。相应地,危废行业的盈利模式可分为危废综合利用业务和危废无害化处置务。 危废综合利用业务的盈利模式为赚取资源化产品的销售收入,危废无害化处置 业务的盈利模式是赚取危废处理费。我国政府对危废处理行业实行许可证制度。这一方面能够保证从事危废处理业 务的公司基本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项目经验,从而保障危废无害化处理的效 率,减少处理不当造成的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实行许可证制度会限制新进企 业数量,限制全国危废综合利用和处置总量。截至 2018 年底,全国各省(区、 市)颁发的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共 3220 份。其中,江苏省颁发 许可证数量最多,共 421 份。相比 2006 年,2018 年全国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数量增长 265%。2018 年,全国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经营单位核准收集和利用处置能力达到 10212 万吨 / 年(含收集能力 1201 万吨 / 年);2018 年度实际收集和利用 处置量为 2697 万吨(含收集 57 万吨),其中,利用危险废物 1911 万吨,处 置医疗废物 98 万吨;采用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 157 万吨,采用焚烧方式处 置危险废物 181 万吨,采用水泥窑协同方式处置危险废物 101 万吨,三者总 计 439 万吨,占总收集和利用处置量的 16.3%,因此危废处置行业在未来 3-5 年依然处于高景气周期。危废市场集中度低。我国存在较大数量的小型危废产生源,产量低且废物种类 较少,对运输的严格管理导致大部分危险废物均需在本地或就近处理,但除大 型工业园外,多数地区并不存在支持大型危废处理项目的产量与种类数目,加 之明显的邻避效应,小型厂商成为行业主要组成部分。根据 2017 年 7 月的数 据统计,我国有 67%的危废处理企业年处理能力低于 2 万吨,以产能计算十大 龙头企业市占率总计不超过 10%。即使是经济发达地区如珠三角,2018 年统 计也显示年处理能力一万吨以下的企业占比达 59%,1-2 万吨的企业占 18%。 而从种类上来看,全行业仅有不到 1%的企业能够处理 25 种以上的危废,而接 近 90%的企业处理危废类型少于 5 种。假设危废产生量维持 2011 年至 2017 年的平均增长率 12.45%,参照 2017 年 处置率保守估计为 36.78%。处置单价方面,根据 2016 年统计,焚烧均价为 3270 元/吨,无害化如固化、填埋等均价为 2600 元/吨,剧毒废物、实验室废 物等价格更高,若均按照最低的 2600 元/吨均价计算,则至少 2021 年危废处 理市场达千亿元。再考虑年鉴数据与实际数据差异、医疗废物等未被统计部份 以及实际价格波动,市场空间巨大,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未来的市场扩张中,由于申请经营许可证的资质壁垒、危废品种繁多成分多 变的技术壁垒、设备土地成本高的资金壁垒,大型企业的优势将会凸显在技术、 资金等方面对小型企业形成碾压;另一方面,危废处理存在明显的邻避效应, 当试图进入已有市场时,进行收并购是比新建更为经济的选择。既可以避免激 烈的同业竞争,还可以节省新建项目的资金与时间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危废 行业的并购事件频繁。环卫行业:市场化大潮汹涌,龙头高歌猛进国家鼓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带来了环卫服务行业的市场化大潮。2015 年 开始,环卫市场化快速发展,新签项目数量、合同总金额及首年服务总金额增 长迅速,2015-2018 年的 CAGR 分别为 66.64%、78.43%和 56.95%。截至 2019 年第一季度,全国新签合同总金额 535 亿元。在 2015-2019 的五年间,环卫服 务市场“中标项目年化金额”实现百亿级到五百亿级的大跨步。2019 年度全国 环卫市场化开标项目年化总金额为 553 亿元,超过 10 亿元的城市有 10 个,分 别为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郑州市、天津市、杭州市、苏州市、成都市、武 汉市和广州市。其中,北京和上海年化额超过 30 亿元,深圳市年化额接近 26 亿元。2014-2019 年全国环卫市场化规模从 597 亿元增长至 2012 亿元,CAGR 高达 27.51%。预计随着环卫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城乡垃圾分类的强制推进,以 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全面实施,环卫市场化规模将继续保持高 速增长势头,各环卫企业的跑马圈地进入冲刺阶段。政策助推环卫服务市场化大潮汹涌前行 环卫服务的市场化在 PPP 模式推动下快速发展。长期以来,由于环卫服务的公 用事业属性,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市政环卫一直由各省市环卫、园林绿化和市政 管理部门等事业单位负责管理和实施,行业具有典型的政府垄断性质。 环卫服务产业从建国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 政府行政职能主导管理阶段(1949-2003),在政府主导阶段,环卫服务主要 由政府环卫部门负责城镇环卫设施的投资、建设、服务管理等,兼具垄断效应 和规模效应。国有体制给环卫服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政企不分”, “管干合一”造成运营效率低、缺乏竞争和监管缺位。环卫服务质量差、环境 质量无法满足城市生活要求。 市场化试点阶段(2003-2013), 2002 年住建部印发《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 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开放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将政府管理方式从直接管理转 变为宏观管理。2006 年《关于印发中国城乡环境卫生体系建设的通知》和《中 国城乡环境体系建设》白皮书等文件的出台,明确提出要加快环境卫生市场化 运作步伐。这个阶段的环卫服务市场化的形式一般是服务外包,特点表现为服 务合同期限短(一般不超过 3 年)、服务区域范围较小(小范围分割,多家企业 服务),服务内容较单一(如道路清扫、厕所维护等单项服务内容承包),行业竞 争近乎白热化,但也同时导致行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环卫企业短线作战不敢 投入,服务质量难有质的提升,行业发展受限。 市场化推广发展阶段(2013 年下半年后),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 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在公共服务领域可利 用社会力量,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的力度,原则上通过合同、委托等方 式向社会购买。2015 年开始,在PPP 模式的推动下,环卫市场化进入了大发 展阶段,市场化水平快速提升。2014 年 9 月财政部下发《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 的通知》(76 号文),首次正式提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标准说法,首次专门 就PPP 模式发布了框架性指导意见。2015 年 4 月,财政部、发改委、住建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 特许经营管理办法》。2017 年 7 月财政部、住建部、农业部、环保部印发《关于政府参与的污水、垃圾 处理项目全面实施 PPP 模式的通知》拟对政府参与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 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环卫服务具有公用事业属性,其行业发展与国家政策的推动密不可分。中央、 财政部、发改委等各部委、各省市相继出台 PPP 政策,这一系列的国家政策为 环卫事业的市场化发展提供了支持,环卫服务方式面临转型升级,环卫市场随 着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快速发展。行业市场化的加速推进促使监管方与执行方 的角色向监管方与业主转换,管理压力减小,且容易问责;将垄断业务转化成 竞争型业务,竞争导致企业将不断优化环卫各环节,利于提高行业平均水平。 环卫市场化项目招标增多,范围扩大,相关环卫企业也在抓紧进行“跑马圈地”, 行业也从分散的格局逐渐整合,跨地区的综合性环卫服务大企业将会出现并逐 渐成长。各地积极推进环卫市场化进程各个地方也纷纷出台政策推动环卫等市场化进程。核心目的是要求当地环卫监 管部门从“管干一体”转型为专业监督管理组织,将环卫服务向社会公开招投 标,进行市场化运作,在服从管理机构调度的前提下,自负盈亏。这一系列举措 核心是避免政府成为单一投资主体,实行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使得环 卫服务走向市场化。政策主要体现了三个侧重点: 推进环卫服务市场化。改革环卫运作模式,实现市场化运作,完成政府对环境 卫生作业市场的间接调控,设定运营期限。例如上海市的《关于进一步落实深 化环卫作业养护市场化改革要求的通知》、龙岩市的《龙岩市中心城区环卫保 洁服务项目一体化市场化方案》、沈阳市的《关于推进实施环卫行业市场化改 革的指导意见》等。 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范细化市容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设施建设 和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例如,包头市、深圳市、福州市都出台了市容和环 境卫生管理条例。 环卫运作的监督和考核。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地方环卫作业的 责任主体。例如广州市的《广州市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监督管理办法》、威海 市的《威海市区环境卫生管理考核办法》、大同市的《关于对大同市御东地区 环卫市场化运营考核管理实施方案》。环卫行业的标准规则逐渐完善 近年来,陆续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 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管理办法》《城市环境卫 生质量标准》等法律法规对环卫行业的管理体系、操作办法等作出了规定,为 规范环卫工作提供了指导。但现行的《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是 1997 年颁布 的,至今已过 20 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卫作业模式的改变以及居民 对环境卫生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标准中对于道路保洁等级划分、道路作业质 量标准要求、环卫工作涉及的服务项目等方面的规范需要进行修改,以便更有 利于环卫行业服务的持续提升。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行业发展报告》,现行标准 82 项,其中工程标准 38 项, 产品标准 44 项;在编标准 40 项,其中工程标准 23 项,产品标准 17 项。其中, 2014 年发布环境卫生行业标准(含修订)5 项,其中工程标准 2 项,产品标准 3 项;2015 年发布标准(含修订)4 项,其中工程标准 2 项,产品标准 2 项。 当前的环卫服务行业标准仍主要以流程规范为导向,新的行业标准仍在制定当 中,将由注重流程转向注重环卫效果为导向。环卫服务市场规模潜力巨大,年市场空间超两千亿根据历年的《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中数据: 城市:截至 2017 年,我国城市道路清扫面积达 79.5 亿平方米,城市生活 垃圾清运量达 2.0 亿吨,城市公厕数量约 13.0 万座。县城道路清扫面积为 25.1 亿平方米,县城生活垃圾清运量达 0.7 亿吨,县城公厕数量约 4.4 万 座。通过计算 2010 年至 2016 年的中国城乡建设统计数据,可得城市道路 清扫面积年复合增长率为 8.58%,垃圾清运量年复合增长率 4.31%,公厕 数量年复合增长率 1.41%。县城道路清扫面积年复合增长率为 10.10%, 垃圾清运量年复合增长率 0.90%,公厕数量年复合增长率 1.10%。 乡镇:2016 年建制镇、乡、镇乡级特殊区域的道路面积合计 29.8 亿平方 米,年复合增长率 4.13%;垃圾处理投入 89.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19.19%; 公厕数量 15.2 万座,年复合增长率 2.42%。 村庄:2016 年村庄硬化道路面积 51.4 亿平方米,年复合增长率-3.53%; 垃圾处理投入 11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32.13%;村庄的公厕数量暂无统 计数据。从全国范围内来看,道路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两项主要业务的付费并没有统一 标准。根据行业数据,我们预计在城市区域,清扫保洁费约为 10 元/平米/年, 垃圾清运费约为 60 元/吨/年,公厕运行费约为 13.5 万/座/年。在县城区域,清 扫保洁费约为 5 元/平米/年,垃圾清运费约为 50 元/吨/年,公厕运行费约为 10 万/座/年。在村镇区域,清扫保洁费约为 5 元/平米/年,公厕运行费约为 5 万/座/年。我们根据前几年的复合增长率,推演了 2018-2020 年全国的环卫市场:到 2020 年城市和县城的市场空间为:道路清扫保洁市场空间约 1289 亿元,垃圾清运市 场空间约 179 亿元,公厕运行市场空间约 231 亿元,全国城市和县城环卫服务 市场保守估计市场规模约 1699 亿元。村镇的市场空间为:道路清扫保洁市场空 间约 398 亿元,垃圾清运市场空间约 517 亿元,公厕运行市场空间约 84 亿元, 全国村镇环卫服务市场保守估计市场规模约 998 亿元。到 2020 年,城市、县 城和村镇环卫市场空间共计约 2700 亿元。目前,我国环卫市场化程度各地差异较大,全国市场化程度平均只有 30%左右。其中,一线城市由于历史和市场原因,市场化程度已经比较高,剩余空间不大,如 北京主要由国企占据,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已具备较高的市场化程度。而南北方 相比,南方比北方市场化程度高。未来环卫服务市场化的空间主要来自于二三线城 市,预计十三五期间环卫服务市场在政策的推动下将达到60%的市场化渗透水平, 近两年环保市场化订单将呈现高增长态势,使环卫市场化水平快速到达 60%水平。随后环卫行业竞争格局分散的局面将发生变化,龙头公司通过不断吸收、并购、新 签订单促使市场逐渐集中,行业由目前的 5000 多家参与者逐渐向头部集中,行业 集中效益将使得龙头公司继续保持 3 年左右的高增长期。 土壤修复:逐步走向规范,加速成长可期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 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 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的方式间接被人体 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构成土壤污染。根据我国 2014 年发布的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污 染超标率为 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 11.2%、 2.3%、1.5%和 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 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 82.8%。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 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 范围较大;镉、汞、砷、铅 4 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 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2007 年,我国出现了第一家专业的土壤修复公司——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 任公司,并出现了少量但较为稳定的市场需求,土壤修复行业开始起步。2008 年 6 月,《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出台,开启了我国土壤修复行 业政策体系的构建过程。2016,《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出 台,对土壤修复的需求给出了一个明确的肯定,明确了市场的方向。 土壤修复资金依赖政府出资,需建立政府信托基金体系 我国土壤修复的资金来源根据三大主要模式可以分为两大块:政府专项资金和 开发类项目资金。政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责任主体不明确及商用价值低的土地 修复,而开发类项目资金还分为污染责任主体付费和受益主体(开发或使用者) 付费两种类型。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大面积的土壤污染只能依靠政府出资,中央为主,地方发 挥辅助作用,考虑到经济发展因素的限制,一些偏远地区的农田修复则对中央 专项资金的依赖性更强。对于修复后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场地,因修复后具有商 业价值,这部分修复费用则可由房地产开发商来承担。2018 年土壤修复项目中 政府付费项目占总的 77.1%,其次是污染责任企业(12.0%)、房地产开发商付 费( 8.9%),修复项目内在驱动力则主要是土地出让开发。从资金来源比例来看, 土壤修复资金对政府出资的依赖性很强。 借鉴美国“超级基金”,有望建立政府信托基金体系。由于土壤修复资金对政府 专项资金的依赖性,因而面临了瓶颈。对于无责任主体的场地污染,一方面依 托政府专项资金,另外,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如美国的超级基金来解决 我国土壤修复过程中的资金问题。美国“超级基金法”又称《综合环境反应补偿 与责任法》,于 1980 年 12 月 11 日由美国国会通过。是美国为解决危险物质泄 漏的治理及其费用负担而制定的法律。超级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有:石油生产 税和进口税,化工行业原料税,国家财政拨款,相关行业环境税,污染场地相关 责任主体的赔偿,罚款、利息等其他的投资收入。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土壤修复相关的基金。我国污染土地数量巨大,由于历史 上土壤标准不清晰,造成土壤污染主体不明确,污染责任人难以确定。对于责 任主体明晰的,运用“污染者付费”原则,其相关费用也可能超出了责任主体的 承受能力。因而在我国需要建立相关的政府性信托基金,发挥政府资金作用, 完成土壤修复和污染危害事件赔偿工作。土壤修复市场空间巨大,龙头企业优势明显在环保行业发展相对较成熟的美国和欧洲国家,土壤修复行业总产值在行业起 步和高峰阶段占 GDP 的比重分别为 0.1%和 0.5%左右,中国土壤修复行业总 产值占 GDP 的比例不到 0.01%,整个市场尚处在萌芽阶段,未来发展潜力巨 大。根据每种土壤类型估算的待修复面积和单位面积土壤修复费用,可以得到重污 染企业用地市场空间为 3000 亿元,工业废弃地市场空间为 30 亿元,工业园区 市场空间为 1500 亿元,固废集中处置场市场空间为 200 亿元,共 4730 亿元。 加上采矿区的 503 亿元和耕地的 38040 亿元市场空间,土壤污染修复共存 4 万 多亿的市场空间。土壤修复行业近 4000 家企业,约 39%为专业企业,龙头企业优势明显。2010 年前,国内从事土壤修复的专业企业不足 10 家,截至 2018 年,从业企业数量 迅速增至约 3830 家,其中专业企业至少 1500 家。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2018 年土壤修复营收过亿的企业仅 10 家左右,超过 10 亿元的企业仅有建工修复和 高能环境。企业的快速增加也使得行业集中度有所下降,但大型订单仍掌握在 建工修复、高能环境等技术与项目管理经验丰富的龙头企业手中,整体呈现龙 头企业全国布局拿大单、地方企业拿本地小单的格局。因此,尽管土壤修复市 场整体的竞争格局未来仍有较大的变化空间,但新晋企业想要超越龙头企业的 难度巨大。 再生资源:借垃圾分类东风,迎发展良机“十一五”时期以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再生资源 回收的理念渐入人心。在相关政策带动下,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规模明显扩大, 对国民经济贡献度进一步提高。2016 年以来回收企业和利用企业的市场交易变 得频繁活跃,打破了近年来再生资源回收量小幅下降或增长缓慢的趋势,回收 行业逐步走出效益低迷态势。2017 年,国际期货市场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料价 格持续上升,生产企业经营逐步向好,采购再生资源数量较往年出现较大幅度 增长,加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全面清除“地条钢”、去产能等政策因 素叠加,推动了再生资源价格大幅上涨。同时,随着环保督查力度持续加大,一 些不规范的再生资源企业被关停。2017 年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数量为 9 万多 家,回收行业从业人员约 1200 万人。2018 年,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 环保督查力度进一步加大,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减少原生矿产资源的使用量, 不断提高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环保原料的使用比例,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 增长较快。再生资源市场整体容量大,增速快 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是再生资源回收的主要市场,回收 价值合计占比超过 95%。从回收量来看,再生资源回收总量庞大,2016 至 2018 年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 汽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废电池十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回收总量分别为 2.56 亿吨、2.82 亿吨、3.2 亿吨。市场体量增速逐年提高,2016 年同比增长 3.7%; 2017 年再生资源回收总量激增,同比增长 10%;2018 年同比增长高达 13.42%, 其中废钢铁回收量增幅达 22.3%。从回收价值来看,2016 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 总值为 5902.8 亿元,2017 年和 2018 年分别为 7550.7 亿元、8704.6 亿元, 2016 至 2018 年同比增速分别为 14.7%、24.9%和 15.3%,2013-2018 年 CAGR 为 6.27%。2007 年,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等 6 部门发布《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明确 商务主管部门作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主管部门。2009 年,国务院公布《废弃电 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明确废弃电器电子回收处理的生产者责任。 22011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 见》,根据文件精神,2012 年 5 月,经国务院同意,建立了由商务部牵头,22 个单位组成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15 年 1 月 21 日, 商务部、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建部和全国总社 5 部委联合发布《再生资源 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 年)》。2017 年 1 月 25 日工信部、商务 部和科技部 3 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结 合《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 年)》内容可得出,到 2020 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目标达到 3.5 亿吨,比 2016 年的 2.6 亿吨增长 36.5%, 即 2016-2020 年年均复合增长 8.1%。按规划,废有色金属、废纺织品、废旧轮 胎回收量 2016-2020 年增速最高。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 导意见》,2020年废有色金属利用规模预计达 1800万吨,较 2016年增长 92.1%, 其中再生铜 440 万吨,再生铝 900 万吨,再生铅 250 万吨,再生锌 210 万吨; 到 2020 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量达到 6.9 亿台;废旧轮胎回收环保达 标利用规模达 850 万吨,增长 68.3%,轮胎翻新率达 8-10%;废旧纺织品综合 利用量 900 万吨,增长 233.3%。此外,引导废钢铁加工企业消耗废钢 1.5 亿 吨,与 2016 年规模基本持平,但炼钢中废钢比将由目前的 12%左右提升至 15%; 2020 年国内废纸回收利用规模预计达 5500 万吨,回收利用率达到 50%;到 2020 年,报废机动车再生利用率达到 95%。紧抓垃圾分类市场机遇,传统再生资源企业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回收利用产业链基本完整。从回收品种看,普遍存在“利大抢收,利小少收, 无利不收”的现象,基本上以价值较高的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及废纸为 主,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回收利用产业链。从回收利用率来看,1)2018 年废旧 轮胎回收率为 35%(采用回收量/生产量,回收量来自商务部《再生资源回收行 业发展报告(2019)》, 2018 年废旧轮胎回收量为 512 万吨,中国再生资源回 收利用协会估算产生量约为 3.8 亿条,重量达 1459 万吨);2)2018 年废钢铁回 收率为 96%(采用回收量/废钢产量,2018 年废钢铁回收量为 2.1 亿吨,中国废 钢协会估算 2018 年全国废钢铁资源产生总量约为 2.2 亿吨);3)2018 年废纸回 收率为 48%(采用回收量/中国纸及纸板消费量,2018 年废纸回收量为 4964 万 吨,中国造纸年鉴统计消费量为 10439 万吨);4)2018 年报废机动车回收率为 30%(采用回收量/报废量,2018 年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为 199.1 万辆,合计 478.8 万吨,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18 年汽车报废量为 910 万辆)。企业在完成 回收及分类后,直接贩卖给下游的加工企业,作为中间差价的获取者,利润相 对稀薄。行业整体仍处于较落后状态。目前,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主要有以下四种经营 方式:一是拾荒者捡拾;二是小商贩走街串巷零散收购;三是拾荒者和小商贩 将废旧物资销售给个体大户,由其集中分拣整理、打包,有能力的大户还会进 行简单加工;四是规模回收企业向个体大户集中收购废旧物资。从回收行业从 业人员的构成情况看,前两类经营者占据了全行业从业人员的 90%以上。由于 前两类经营者主要以农民为主,文化素质和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属于需要国家 政策照顾或倾斜的弱势群体,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按税收征管统一要求办理税 务登记、开具发票,因此导致该行业税收链条从源头开始断裂,规模性回收企 业收购废旧物资也无法像其他行业一样按税收统一规定取得发票、进行核算。抢抓国内垃圾分类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两网融合”。2018 年全国再生资源 行业普遍参与了当地垃圾分类或“两网融合”对接工作,参与率达到了 56%, 说明大型行业企业已经在抢抓垃圾分类机遇方面做出了实际行动。垃圾分类能 帮助进一步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的质量和数量,甚至推动回收行业生态重塑,有 利于实现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2019 年 12 月,“2019 再生资源行业百强企业 峰会”在海口市召开。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管爱国会长谈到目前正值垃 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增值税修改等风口期,在机遇到来的情况下,希望再生 资源回收企业多关注与再生资源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商机,例如二手商品市场前 景可期。再生资源产业与国家发展、宏观经济、环境工作、公益事业和资本市场紧密相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会强在会上强调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不 仅被纳入国家生态文明政策体系,而且也是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高度重视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不断推出重要利好政策;社会资本对行业 的关注度趋高,企业兼并重组活动频繁;新型回收模式层出不穷,整个行业呈 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趋势。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企业的市场交易频繁活跃, 近年来再生资源回收量增长缓慢的趋势有所改变,回收行业逐步走出效益低迷 态势。同时,随着环保督查力度持续加大,一些不规范的再生资源企业被关停。 从 2018 年再生资源百强企业中提炼出前二十强企业的经营指标来看,回收量 3864 万吨,占百强企业回收量的 40%;回收额 1175 亿元,占百强企业回收额的 45%;销售量 3805 万吨,占百强企业销售量的 55%;销售额 2668 亿元,占百 强企业销售额的 61%;资产总额 943 亿元,占百强企业资产总额的 65%;净资 产总额 361 亿元,占百强企业净资产总额的 70%。这些指标反映出,虽然再生 资源行业整体呈现分散化、小型化的行业特点,但行业集中度还是有一定提升, 尤其销售额,前二十强企业占了百强企业销售额的 61%,净资产总额,也占了 百强企业的 70%。这体现了强者恒强的市场竞争规律。废电拆解处理目录扩容至 14 种,补贴扩容值得期待《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自 2011 年 1 月执行以来,通过目录制 度、规划管理、资格许可管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等方式使我国初步建立生产 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规范、快速发展。随 着《条例》的进一步实施,2015 年 2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环境保护 部等部门公布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2014 年版)》,新增 9 类废弃电 器电子产品(吸油烟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监 视器、移动通信手持机、电话单机)进入处理目录,而新增目录产品拆解及审核 的相关管理规定还并未制定。2012 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 理办法》出台,明确了基金补贴的产品范围“四机一脑”、补贴标准、管理方法等。我国电子废弃物每年增量巨大,但拆解率很低。目前新增 9 类的具体政策还 未落地,预计补贴政策落地后将带来再生资源业务显著增长,行业空间将进一步 打开。新增的 9 类产品 2013 年理论报废量合计达 1.96 亿台,而同年“四机一 脑”合计理论报废量仅有 1.09 亿台。2017 年手机的社会保有量 27.9 亿,理论报 废量是同期“四机一脑”理论报废量的 186%。新九类的预测理论报废量是“四 机一脑”理论报废量的 5 倍左右,场空间巨大。投资策略:看好综合实力强的区域固废龙头现有固废领域是上市公司在原有主业基础上,均不断围绕产业链进行布局,业务呈 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固废行业竞争更加有序化、开放化,技术、资金、项目拓 展等综合实力强的企业将在新一轮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看好综合实力强的区 域固废龙头。重点推荐伟明环保、瀚蓝环境、上海环境、维尔利。 伟明环保:深耕二十载,精细化运营打造高成长壁垒 ①伟明环保是温州地区起家的江浙地区垃圾处置龙头企业,立足江浙,目前已经生 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拓展至秦皇岛、双鸭山、紫金、界首、万年、樟树等地。②公司深耕垃圾焚烧行业二十载,项目运营能力强,项目盈利水平在行业中处于领 先水平。18、19 年将迎来项目投运高峰期。同时,公司积极向上下游拓展,发展 垃圾分类、渗滤液、餐厨垃圾处置等业务,进一步完善产业链。③公司未来看点在于:1)精细化运营:深挖现有项目潜力,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提高在手项目盈利能力。2)项目异地扩张:从浙江走向全国,成为全国性固废标 杆企业。3)产业链延伸:拓展环卫、渗滤液处理、餐厨垃圾处置新兴业务,培育 新的业绩增长点。预计公司 2019-2021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9.01/10.96/13.65 亿, 对应 PE30/25/21 倍,维持“买入”评级。 瀚蓝环境:运营稳健的生态环境服务商,开始进军环卫服务产业 ①瀚蓝环境以供水业务起家,逐步扩张成为领先的生态环境服务商。公司拥有固废、 燃气、供水、污水四大业务。公司计划彻底打通固废产业链,从现在从事的垃圾压 缩、转运中间环节到终端的处理环节,一直打通到前端的垃圾分类。②公司南海固废产业园被称为破解垃圾围城的“瀚蓝模式”,其高标准设计、建设 和管理水平,大幅节约成本,化解邻避问题,提高社区信任度高,标杆效应显著。 “瀚蓝模式”已实现两次异地复制,大固废战略想象空间广阔。③瀚蓝环境四大板块业务:供水、污水、燃气、固废运营属性强。未来几年有望受 益于 1)新增固废项目的逐步投运;2)广东省建筑陶瓷行业“煤改气”计划带来的 燃气售气量增长;3)供水业务量价齐升,污水业务提标改造。预计公司 2019-2021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9.25/11.08/12.72 亿,对应 PE17/14/12 倍,维持“买入”评级。 上海环境:立足上海积极扩张,打造综合环境服务商 ①上海环境是上海国资控股的地区环保龙头企业,立足上海,积极发展外埠业务, 目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已经延伸至成都、青海、威海、漳州、南京、洛阳、太 原等地。②公司定位于“2+4”发展战略,以垃圾焚烧发电和供水为主,积极拓展危废、建 筑垃圾、污泥、土壤修复四大新兴领域。控股股东上海城投承诺2020 年前将旗下 的水务资产和危废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体内,助力上海环境做大做强。③上海环境未来看点主要在于:1)水务和危废资产注入;2)垃圾焚烧发电 2020 年将迎来项目投运高峰期,垃圾焚烧业务有望明显放量;3)污水业务提标改造带 来的增量空间;4)可能的外延收购及新兴领域的市场拓展。预计公司 2019-2021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5.83/7.08/8.13 亿,对应 PE20/16/13 倍,维持“买入”评级。 维尔利:渗滤液处理龙头,有机废物资源化专家 ①公司前身系德国 WWAG在华成立的子公司,从事渗滤液处理十六年,是有机废 物资源化专家。在深耕主业基础上,公司不断通过收购完善产业链布局,业务涵盖 垃圾渗滤液处理、沼气生物质发电、VOCs 油气回收等,可为客户提供固废处理、 废水处理和废气净化解决方案的设计咨询、高端装备生产、工程承包和项目运营在 内的多项综合服务。②公司具备五大成长能力: 1)掌握核心技术,构筑技术壁垒; 2)渗滤液处理龙头, 先发优势明显;3)业务协同性强,打造综合性环保平台;4)借助垃圾分类东风, 迈上新台阶;5)集团化体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内部持续投入研发,进行集团 化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外部借助垃圾分类东风,扬帆起航。③公司是渗滤液处理行业龙头,餐厨垃圾处置纯正标的,已逐步发展为有机废物资 源化专家,多项业务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预计公司 2019-2021 年归母净利润分 别为 3.51、4.68、5.95 亿,对应估值分别为 18/13/11 倍,维持“买入”评级。……(报告来源:国信证券)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