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掌握我县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夯实环保产业发展壮大基础,日照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委托市生态环境局刘x贤宏副局长一行三人于1月22日对我县环保产业情况进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县政府党组成员吴锡华、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刘明及各相关单位分管负责人参会。会上刘贤宏局长强调,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推动环保产业发展。随后,省生态环境厅等9个部门、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发展环保产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对推动环保产业提出了十个方面、27条措施。莒县各相关部门根据县域实际情况进行了发言交流。会后,调研组赴莒县经济开发区了解园区情况及生态园区建设规划,并实地考察山东浩宇能源有限公司环保治理项目的进展情况。(杨龙)【来源:莒县分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11月6日下午,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潘胜强在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民生的陪同下,带领局属相关单位赴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公司开展环保产业现场调研。潘胜强一行首先来到华时捷环保公司展厅,现场观看了该公司发展历程展示版、重点项目开展情况、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和设施研发情况,随即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华时捷环保公司董事长何劲松关于公司整体运行、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情况介绍及对长沙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与会人员进行了沟通交流。潘胜强对华时捷环保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技术不断创新、为环境保护事业持续作出积极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搭建行政管理与市场的桥梁;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搭建项目与资金的桥梁;要支持高新环保企业参与到地方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中来,搭建新技术新理念与污染防治项目的桥梁。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大气网讯:我国环保产业相较于国外起步晚,市场尚不成熟,总体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策的扶持与驱动。环保行业在2019年可谓遭遇了“中年危机”,市场需求的相对疲弱、融资端的压力、叠加2018年对环保行业带来的震荡仍需时日消化等多重因素影响,行业整体的业绩和股价走势均处于低谷。2020年我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总额有望超过2万亿元。目前中国环保企业有三个问题,一是以小型、微型企业为主,二是企业数量规模和相应的产值,在国内的地域分布很不平衡;三是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少,即使是大型环保企业,其国际化程度也比较低,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依照国际经验,未来中国的环保产业需求有较大增长空间,美国和日本的环保产业高速发展期都持续了30年以上,展望未来,中国的环保产业仍将维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环保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统计分析显示:第三节 2016-2018年中国环保行业发展现状一、行业投资规模分析"十三五"期间环保投入增加到每年2万亿元左右,"十三五"期间社会环保总投资有望超过17万亿元。其中,大气治理投资额约1.7万亿,占比总投资约10%;水污染治理投资额约为4.5万亿元,占比26%;土壤治理投资额约为5.7万亿元,占比34%。二、行业市场规模分析近年来,中国环保产业实现较快发展,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环保产业市场规模1.63万亿元,比2017年增加了20.74%,呈两位数的增长。图表:2016-2018年中国环保行业市场规模数据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中研普华研究院三、行业总产值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加大,同时国家和各级政府不断加大重视并持续增加投入,以及伴随着工业发展产生的大量市场需求等方面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城市环保行业始终保持较快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节能环保行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2.99万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6.87万亿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18.6%。随着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标准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修复规模也将迎来不断的增长。此外,因环保产业发展前景良好,近几年我国环境保护投资保持着比较高的增速,2018年我国环保行业总产值将达到8.12万亿元。四、行业主营收入分析比较看来,环保上市公司2013年~2018年,营业收入增速年化增长率超过20%。特别是2016年以来,环保行业增速有上涨趋势,主要因为行业受益于PPP项目放量以及环保督察带来的全国性需求的增加。分板块而言,表现最好的是环境修复板块,201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75%,其次是固废处理板块,2017年同比增加46%,节能减排、环保监测、水务处理和大气治理2017年增长幅度分别为30%、30%、18%和-6%。五、行业利润总额分析2017年,环保行业公司实现总净利润(以归母净利润为口径)503亿元,相比2013年增长110%,相比2016年增长28%。2013年~2017年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0%。环保行业盈利能力的增强,体现出环保上市公司受益于国家对环保高度重视的客观情况。但是,环保上市公司整体收入和利润规模依然偏小,2017年环保行业上市公司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10家,合计贡献营收1519亿元。同期净利润总和超过10亿元的公司有10家,合计贡献净利润262亿元。第四节 中国环保行业企业发展分析一、企业数量及增长分析截至2018年末,我国环保相关企业有27000多家,其中环保上市公司(含A股、H股及新加坡股市)已超过百家,总市值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并且继续呈现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对104家环保行业上市公司收入进行了汇总对比,行业2018年度的营业收入总额为3644亿元,同比上涨30%。二、不同规模企业结构分析从微观企业结构来看,集中度提升催生市值过百亿甚至千亿的环保巨头诞生。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环保行业发展初期会催生行业大量的小企业产生,但是随着产业逐渐成熟,有技术、资金、管理优势的企业会采用并购的手段逐渐提高市场集中度(例如,美国环保各个细分行业前十位的公司占市场份额的比例约在50%-80%之间),这样就诞生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国际环保巨头的企业,如威立雅、美国废物管理、公共服务、优美科、苏伊士等市值均过百亿甚至千亿。发达国家环环保业内大企业占比一般在1%左右,而我国仅为0.4%,这反应了我们环保行业发展小而散的特点,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企业将逐渐从单一设备提供商、工程承包商向综合环境服务商转变。三、不同所有制企业结构分析图表:2019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数据来源:2019中国环境产业高峰论坛会据统计,榜单50强环境企业在2018年共创造营收约3350亿元,共10家公司营收过百亿,占50强企业总数的14%,分别是光大国际、北控水务、葛洲坝(环保业务)、三聚环保、格林美、东方园林、盈峰环境、首创股份、碧水源、启迪桑德,其中启迪桑德、首创股份首破百亿,9家环境企业营收在50-100亿之间。其中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1068.07亿元营收位居榜首,这是今年环境企业50强唯一一家营收超过千亿的企业,可以称之为中国最好的环保公司。从上榜企业结构来看,A股上市公司39家,H股上市公司6家,新加坡上市1家,非上市环保公司4家。四、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分析图表:2016-2018年环保行业从业人员数量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原标题:2020环保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电力新闻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水处理网讯:摘要:本章主要从营收规模、研发投入、优势产品和技术、股东背景、融资结构等几个方面对环保企业主要竞争力进行分析。环保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投资回报期相对较长,收费标准往往较低,规模效应明显。环保的提标改造、新技术和相关环保设备集成工艺是环保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是环保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动力,研发投入多的企业通常能够引领行业的技术潮流。一、环保企业营业收入规模排名环保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投资回报期相对较长,收费标准往往较低,规模效应明显。在传统环保领域市场逐渐进入饱和状态下,环保企业需要开拓新的环保领域市场,新的环保市场初期具有经营管理难度大、治理的管理和责任主体不明确等特点,需要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经验,才能有效处理环保新领域市场较为复杂的情况。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19中国环境产业高峰论坛发布了2019中国环保企业50强榜单。该榜单源于2016年国家发改委和原环保部发布的一项政策:《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50家以上产值过百亿的环保企业。此次发布的榜单是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在对上规模环保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各企业2018年度的营业收入总额排名。据统计,50强环保企业在2018年共创造营收约3350亿元,从结构来看,A股上市公司39家,H股上市公司6家,新加坡上市1家,非上市环保公司4家。从营收规模看,共10家公司营收过百亿,占50强企业总数的14%,分别是光大国际、北控水务、葛洲坝(环保业务)、三聚环保、格林美、东方园林、盈峰环境、首创股份、碧水源、启迪环境、其中启迪环境、首创股份首破百亿,9家环境企业营收在50-100亿之间。二、环保企业研发投入排名环保的提标改造和新技术带来的产品更新换代是环保企业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研发投入多的企业通常能够引领行业的技术潮流,也侧面说明企业具备较强的实力。本次针对WIND资讯中信证券行业类中“CS环保&公共事业”项下“CS环保”抽取的57家[1]上市公司研发情况进行分析,57家上市公司2018年研发投入合计48.66亿元,占营业收入2.67%,研发投入金额前十名的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保持不变,2016-2018年研发投入金额均超过1亿,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均高于2%。其中格林美2018年研发投入金额最大,为5.95亿,占营业收入比重为4.29%;排名第十的清新环境2018年研发投入金额1.29亿,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46%。[1] 其中有5家上市公司(世纪星源、中再资环、江南水务、绿城水务和ST科林)在2016和2017年均无研发投入数据披露,为保持数据一致,本次研发投入仅统计57家上市公司数据。三、环保企业优势产品和技术随着我国环境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与日益严格的监管督查,对环保技术要求也逐步提高,环保技术和相关环保设备集成工艺是环保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是环保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水污染治理、固废治理和大气治理领域,具备相对优势产品和技术的企业如下:四、环保企业股东背景本次针对WIND资讯中信证券行业类中“CS环保&公共事业”项下“CS环保”抽取的62家上市公司股东背景进行分类,其中国有背景企业20家(中央国有企业5家,地方国有企业15家),民营企业38家,公众企业2家,集体企业1家,其他企业1家。环保行业公益性相对较强,行业的发展受政策影响较为明显,股东背景较好的国有企业在资金实力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也较容易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国有性质更契合环保行业发展特性。近期国资入股的碧水源、北控水务、清新环境等,也将会借助国有企业在资金优势和地方政府支持,结合自身的技术开拓市场。五、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分析62家上市环保企业2018年底平均资产负债率57.92%,2019年上半年略增至60.1%。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并且间接融资占比和增速持续增长,直接融资占比持续下降,增速有下降趋势。2018年受PPP项目整改和金融去杠杆政策影响,2018年环保企业间接融资增速由2017年的48.81%下降为28.61%,但占比持续增长至80.51%,直接融资增速较2017年有小幅提升,由2017年1.96%提升至4.98%,占比持续下降至19.49%。截止2019年上半年,环保企业间接融资占比83.69%,增速为35.93%;直接融资占比为16.31%,增速为4.88%。上市环保企业间接融资以长期借款为主,长期借款占比和增速持续增长,短期借款占比自2017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增速在2017年达到最高后出现下降趋势。2018年受PPP项目整改和金融去杠杆政策影响,2018年间接融资长短期借款增速都出现下降,但2019年上半年长期借款同比增速增加,占比持续增加,短期借款占比和增速均下滑。截止2019年上半年,长期借款占比65.48%,同比增长53.76%;短期贷款占比34.52%,同比增长11.42%。上市环保企业直接融资以期限较长的债券融资为主,应付债券占比持续增长,同比增速有上升趋势,短融占比持续下滑,增速自2017年开始出现负增长。2018年上市环保企业应付债券占比为78.61%,同比增长13.02%,短融占比21.39%,同比下滑16.80%。2019年上半年,应付债券占比为88.96%,同比增长35.80%,短融占比11.04%,同比下滑63.01%。上市环保企业公开信息未披露间接融资的种类及分布,由于环保工程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和回收期长的特点,本次调研走访的几家企业均希望金融机构给予中长期贷款支持,目前针对环保工程给予中长期项目贷款的主要是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和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多以流贷或银行承兑汇票为主。六、上市公司风险分析近年上市环保企业风险频出,如盛运环保、东方园林、凯迪生态、碧水源、桑德、三聚环保等等,即使国企介入目前也没有完全解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追求业绩增长,盲目扩张承接大量项目,企业风控能力不足,遭遇政策和融资环境变化,项目推进受到影响,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PPP项目模式使企业对PPP项目可不做并表处理,短期内可以降低财务报表债务比例、优化经营性现金流。2016年PPP项目兴起,部分技术水平低、产品市场认可度不高、风格较为激进、风控能力不足的民营企业,通过大量承接PPP项目积极加杠杆,追求业绩较快增长。但PPP项目对资金需求较大,对企业资金管理水平要求较高,部分企业融资能力跟不上,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我国金融机构的平均贷款期限约为两年,但环保项目动辄10年、15年周期。短期内不断再融资或把短期贷款做长线投资,环保企业风险陡增。经过2018年的PPP整顿及金融去杠杆,民营企业资金链更为紧张,部分企业在建项目甚至停工等待融资资金,业绩下滑幅度较大,如盛运环保、碧水源和三聚环保等企业基本就是因为过多参与PPP项目导致出现资金链紧张的状况。2、环保项目运营经验不足,导致项目收益达不到预期。环保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和回收期长特点,在项目建设前期较长一段时间内,企业可以按照项目完工进度来确认相应的收入并结转利润,这个阶段更类似与工程类收入,以施工为主,运营属性相对较弱,后续长期稳定的收入则依赖于对项目的运营水平,部分企业缺乏运营经验,导致项目建设完毕后企业收入和利润达不到预期水平。3、部分环保公司激进发展,非环保板块业务拖累环保板块增长。部分公司多元发展,环保仅为其众多业务板块之一,如东方园林主要以园林绿化文旅类项目为主,近年承接较多地处偏远的园林绿化文旅PPP类项目,该类项目土地相对便宜但需要经过多年的商业化积累才能够产生现金流,对企业资金占用较大导致资金链容易紧张,旗下污水治理板块也受拖累,影响环保板块业务增长。还有凯迪生态因发展过于激进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公司生存。4、市场需求变化,原有的环保市场空间趋于饱和,新的行业市场体量相比原有市场更小,企业竞争更加激烈。从细分领域看,大气治理、污水治理等细分行业原有的市场空间趋于饱和,以大气治理为例,火电厂脱硫脱硝改造等业务曾支撑了大量环保项目,治理企业因此受益,但随着改造完成越多,剩余市场空间也越来越少,现阶段治理重点虽已转向挥发性有机物,但其体量和规模远小于传统的脱硫脱硝除尘。投资机会本身在缩减,环保企业竞争更加激烈。5、民企性质决定其难以深度长线参与环保项目。环保行业是政策驱动型行业,目前污染防治是国家主推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环保问题的紧迫性已经上升到政治高度;环保行业还是典型的公益性行业,主要由各地政府付费,这一属性决定了行业利润的天花板;环保行业与基建类似,还具有投资规模大、期限长、收益率等特征,这些特有属性决定了民营企业是很难深度长线参与的。6、国资入股短期内解决民企资金难题,但催生了行业格局的洗牌重组,中长期的发展仍需要依赖技术和运营。国资入股民企短期内是一条可预见效果的可行自救路径,不仅能解决资金难题,还可以为民企一方带来更多资源,弥补现有商业模式中的短板。但“国资”加入也催生着行业格局的洗牌重组,某种意义上是一次优胜劣汰的过程,让更有实力的环保企业存活下来。国资入股后中长期的运营依然依赖于企业的技术和运营能力,缺乏先进技术和运营经验的企业中长期发展仍将被淘汰。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电力新闻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有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同时,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我国环保产业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环保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环保产业规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行业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稳步提升、创新模式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完善,行业格局逐步优化。环保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中国环保协会对全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11229家)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在这些重点企业中,共有大型企业385家、中型企业2728家、小型企业3957家、微型企业4159家。其中,大、中型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3.4%、24.3%;小、微型企业数量占比为72.2%。可见,我国环保企业仍以小微企业为主。大型企业数量少,产出贡献大,80%以上的产业营业收入集中于占比约10%的营业收入过亿的企业。由表可以看出,92.0%的营业收入、87.6%的环保业务营业收入集中在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该部分企业的单位数量占比仅为9.8%。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单位数量占比高达72.3%,其营业收入占比仅为2.3%、环保业务营业收入占比3.8%。营业收入规模越小的企业,环保业务营业收入在总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越高,其环保专业化程度也越高,营业收入超过l00亿元的企业,环保业务营业收入平均占比为44.1%,营业收入小于2000万元的企业,其环保业务营业收入平均占比达98.2%。上市及新三板企业收入贡献大在本次调查的重点企业中,有358家上市环保企业及新三板环保企业。其中板环保企业中,共有大型企业141家、中型企业198家、小型企业17家、微型企业2家。可以看出,上市环保企业及新三板环保企业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占比达94.7%上市及新三板环保企业贡献60%的产业营业收入及近一半环保业务营业收入。358家上市环保企业及新三板环保企业年营业收入达9631.9亿元,占全部统计范围内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60.0%。环保业务营业收入为4600.7亿元,占全部统计范围内企业环保业务营业收入总额的46.6%。111家A股上市环保企业、23家海外上市环保企业和224家新三板环保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占全部统计范围内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44.6%、13.4%、2.1%,其环保业务营业收入则分别占全部统计范围内企业环保业务营业收入总额的21.7%、21.8%、3.1%。年营业收入达10亿元以上的企业共108家;1亿~10亿元的企业115家:5000万~1亿元的企业60家;2000万~5000万元的企业56家;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l9家。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数量占比为62.3%,比全部统计范围内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数量占比高出52.5个百分点,表明上市及新三板环保企业的平均规模明显高于行业企业平均规模。2019年,统计范围内共有7666家企业同为2018年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的综合量化分析样本,与2018年相比,上述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了11.9%,其中,环保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5%。上述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2418家,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3%、环保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1%;100家A股上市企业的营业收入、环保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9%、5.7%;23家海外上市企业的营业收入、环保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1%、11.1%;217家新三板环保企业的营业收入、环保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3%、7.6%。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企业贡献超90%的利润2019年,11229家环保企业实现营业利润总额1496.0亿元,94.7%的营业利润集中在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营业利润占比仅0.3%。上述企业平均利润率为9.3%,高于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6.3%)。上市及新三板环保企业贡献超63%的产业利润,其中,上市环保企业贡献61%。列入统计的358家上市环保企业及新三板环保企业年营业利润为946.0亿元,占统计范围内企业营业利润总额的63.2%,利润率为9.8%,较统计范围内全部企业利润率高0.5个百分点。其中,111家A股上市环保企业、23家海外上市环保企业和224家新三板环保企业营业利润分别占全部统计范围内企业营业利润的34.8%、26.4%、2.0%,三类企业利润率分别为7.3%、18.4%、9.0%。相同样本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规模以上企业增幅较大。与2018年相比,2019年7666家相同样本企业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4.0%,利润率为9.8%,较上年增长了0.2个百分点。2019年,上述企业中的规模以上企业、A股上市企业、海外上市企业、新三板环保企业的营业利润同比均有所增长,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增幅较大,达12.9%,新三板环保企业增幅较小,仅1.5%。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环保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院交流互动。(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在我国环保产业企业中,水污染防治、环境监测领域企业数量占比较高;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大气污染防治3个领域企业的营业收入占比居前列,3个领域企业营业收入之和占比高达88.4%。环保企业主要分布于水污染防治和环境监测领域中国环保协会对全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11229家)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水污染防治、环境监测领域企业数量占比较高,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资源化领域企业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占比均较高。水、固领域企业利润率相对较高。从企业数量看,列入统计的11229家企业相对集中分布在环境监测、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大气污染防治4大领域,上述领域企业数量合计占比超过91.7%。从营业收入看,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大气污染防治3个领域企业的营业收入占比居前列,3个领域企业营业收入之和占比高达88.4%。从营业利润看,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资源化2个领域企业的营业利润占比位居前列。2个领域企业的营业利润之和占比高达82.7%。环保企业地域分布高度集中我国环保产业企业及营业收入分布高度集中,南方16省企业数量及营业收入总额远超北方15省。从省市分布看,列入统计的11229家环保企业遍及中国大陆境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省企业数量较多,北京、广东、浙江、湖北、江苏5省(市)企业营业收入均超过1000亿元,5省(市)企业营业收入之和在全国占比超过67.5%,排名靠后的l5个省(市、区)企业营业收入之和占比仅为5.8%。从南北分布看,35.4%的企业分布在北方15省,其营业收入之和占全部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29.0%,64.6%的企业分布在南方16省,其营业收入之和占全部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71.0%。(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在我国环保产业企业中,水污染防治、环境监测领域企业数量占比较高;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大气污染防治3个领域企业的营业收入占比居前列,3个领域企业营业收入之和占比高达88.4%。环保企业主要分布于水污染防治和环境监测领域中国环保协会对全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11229家)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水污染防治、环境监测领域企业数量占比较高,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资源化领域企业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占比均较高。水、固领域企业利润率相对较高。从企业数量看,列入统计的11229家企业相对集中分布在环境监测、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大气污染防治4大领域,上述领域企业数量合计占比超过91.7%。从营业收入看,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大气污染防治3个领域企业的营业收入占比居前列,3个领域企业营业收入之和占比高达88.4%。从营业利润看,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资源化2个领域企业的营业利润占比位居前列。2个领域企业的营业利润之和占比高达82.7%。环保企业地域分布高度集中我国环保产业企业及营业收入分布高度集中,南方16省企业数量及营业收入总额远超北方15省。从省市分布看,列入统计的11229家环保企业遍及中国大陆境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省企业数量较多,北京、广东、浙江、湖北、江苏5省(市)企业营业收入均超过1000亿元,5省(市)企业营业收入之和在全国占比超过67.5%,排名靠后的l5个省(市、区)企业营业收入之和占比仅为5.8%。从南北分布看,35.4%的企业分布在北方15省,其营业收入之和占全部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29.0%,64.6%的企业分布在南方16省,其营业收入之和占全部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71.0%。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环保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3月19日,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贺泽群率队赴合肥市高新区调研环保产业发展情况,并在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座谈会。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罗宏参加调研。调研组首先来到安徽国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贺泽群在听取集团业务介绍后,鼓励企业发展要向数字经济、物联网、区块链靠拢,要注意与碳达峰、碳中和相结合,面向新能源,探索碳汇交易;在安徽节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贺泽群建议企业要集成化、系统化发展,形成合力与板块,发挥出整体优势。在随后的座谈会上,调研组介绍了我省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编制思路等情况,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介绍了清洁能源发展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思路想法。调研组指出,生态环保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一支主力军,是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对积极打造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意义重大。在“十四五”安徽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道路上,要把环保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支柱性产业来打造,这是生态环保系统的重要职责之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除了要加强执法监管,还要从源头上优化产业结构,助推优质环保产业项目落户安徽。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将从制度、审批等各方面全力支持,助力企业做大做强。调研组强调,“十四五”期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抓好生态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这是最普惠的公共产品;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建设美丽安徽做出贡献;要促进环保产业优质健康发展,为安徽的经济发展做贡献,为生态环境保护做贡献。调研组要求,大力支持我省环保产业的发展,要有新态度,新做法,新作风。要对标沪苏浙,加强机制创新,搭建省市县三级常态化沟通平台,积极服务“六稳”,落实“六保”,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省生态环境厅直属事业单位和合肥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来自合肥高新区东华科技、皖仪科技等环保产业公司参加座谈会。【来源:宣教中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金俐秀 通讯员 曹惠迪 青岛报道为全面准确掌握高新区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夯实环保产业发展壮大的数据基础,近期,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对辖区环保产业现状进行了解,并与辖区企业积极对接,认真指导企业填报。 筹备阶段中,因了解到部分企业存在实际业务未符合要求或未开展等情况,因此,高新区分局采取“边摸底,边填报”的方式开展统计调查。分局先从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科技处、市生态环境局环科院及高新区管委行政审批处等相关部门提供的环保产业名单中,选择辖区内部分正式登记注册的,从事环保设备与产品制造、环境服务、资源综合利用的独立核算的企业,通过电话询问、现场座谈等形式,对企业经营范围、经营现状、技术水平以及市场供求等情况逐一摸底筛选,并建立高新区环保产业台账,提高摸底效率。对符合要求的企业,分局安排专员积极与企业对接数据汇总进度,并通过上门帮扶、远程连线等方式,指导企业按要求注册填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在填报数据的同时,分局继续对照未摸底名单或日常检查中了解到的有关企业,稳步扩大摸底范围,确保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应填尽填。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环保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企业将全力完成好本次数据填报工作,并希望分局能继续提供技术指导,加强业务交流。助力环保技术升级发展是落实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下一步,高新区将继续做好环保产业统计调查工作,让科技助力辖区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11月20日至21日,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葛为砚带队到青岛市调研生态环境科技和生态环保产业工作。葛为砚一行先后走访调研了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和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西海岸新区分局,重点就推动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等,与有关单位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在青岛科技大学调研期间,调研组听取了学校关于推动科研创新工作的介绍,就环境治理技术需求、环境科技研发与成果应用、环境治理技术创新、科研平台建设等进行了座谈交流。葛为砚表示,欢迎高校继续发挥科研、人才优势,积极参与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希望今后继续加强沟通交流,在科研创新、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更多的合作。在西海岸新区分局调研期间,调研组参观了机关文化长廊、生态环境宣教基地、环境监测中心、大数据监控中心、党建活动室和廉政教育室等场所,听取了新区生态环保工作情况及“环保管家”试点工作情况。葛为砚同志对西海岸新区分局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认为新区分局坚持以党建引领为先导,深化机制体制创新,聚焦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一流环保铁军队伍,在党建、业务、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有很多创新和亮点。葛为砚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推动绿色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门要全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积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他要求,新区分局要做好经验总结,全面梳理党建引领、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放管服改革、环保管家模式、监测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区经验”;要继续提升智慧监管水平,强化环境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强生态环境大数据监控中心,积极推行“环保管家”治理模式,推动新区环境治理向智能化、科技化、特色化发展。省生态环境厅综合与科技处、区域督察第二办公室、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青岛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来源:综合处】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