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报录比I华中科技大学瓜祭

考研报录比I华中科技大学

本期院校:华中科技大学2019华中科技大学报录比本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宁于祸福

择校01/华中科技大学新传考研考情分析

各位童鞋好呀!我们将从今日开始为21级的宝宝们做择校分析啦!每期将邀请一个院校的学姐/学长,讲述自己的个人择校经验和备考经验!本期嘉宾爱传播泡芙,华中科技大学专硕2019级,考研分数405分,复试加权综合排名4。一、院校简介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前身为创立于1983年的华中工学院新闻系,1998年成立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经过多年发展,学院现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实行文理、文工大跨度交叉的新型学院。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科为A等,排名全国第三,为华中科技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学院目前拥有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广告与媒介经济等四个学术硕士位点,新闻与传播、出版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与公关等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华科新闻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老师们都是学界与业界非常优秀非常受人尊敬的老师。我们考试的参考书目有很多都是华科本校的老师编撰的。关于老师们的具体信息,同学们可以自己去官网多多了解。综合来讲,华科还是非常适合华中地区尤其是湖北地区的考生报考的,我也看到,的确我们全程班就有很多同学是湖北地区的,尤其有很多同学还是武汉各个院校的,这就说明华科在湖北省内还是非常热门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这次武汉遭受疫情,就觉得可能今年报考的人不会那么多,竞争没有那么大,即便是与省内这些对华科感兴趣的学子竞争,我们也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备考。二、选择华科的原因首先,就区位和院校因素而言,华科的新闻传播专业可以说是非常强了,学科评估是A级,仅次于中传和人大,跟复旦并列第三,教学质量和各种资源绝对有保障,整体的学风特别好,读研对自己会有很大的提升。武汉是华中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教育中心之一,高校的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其次,就试题的难度来说,华科初试侧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只要基础知识扎实,就能比较从容地应付华科的考题。初试的参考书目也都相对比较基础,不至于晦涩难懂,试题中需要扩展的内容也都比较好掌握,老师给分比较宽松,夯实基础、拔高思维,就可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最后一点,跟男朋友一起考研,结束异地恋!现在,经过了疫情的考验,也能够看出武汉各院校的实力都十分强劲,在抵抗疫情的过程当中华科大也有非常亮眼的表现,作为华科学生还是非常自豪和有归属感的。三、报录比及分数线华科的学硕自2016年起停止统考招生,2019届恢复招生,但由于种种原因(主要还是报考的同学未过线),2019届学硕依旧是全部推免招生,2020届学硕目前成绩尚可,但还未尘埃落定,鉴于眼前的扩招大势,在此不下结论。录取人数分数一览(不包含推免及专项计划)关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新传学科,大家可以从各种渠道多多了解。而且相信同学们一定也是看到了今年的神仙打架场面。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最终的录取信息,但是我们能够看到超出400的高分已经有很多,去年400以上的也有13名之多,最终也全部录取,23人中13人已经超过半数,可以看出超高分录取以后会成为一个趋势,所以想要报考华科的同学一定要奔着高分努力,绝不能得过且过。四、参考书目01440参考书目新闻史:张昆:《中外新闻传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传播学: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埃弗里特·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写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媒介经营管理:屠忠俊:《传媒经营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新闻伦理与法规:牛静:《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理论及案例评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 ★★★★02334参考书目孙发友:《新闻报道写作通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何志武:《新闻采访》,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2版石长顺:《电视专题与专栏:当代电视实务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郭小平:《视听新媒体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版钟瑛:《网络传播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余明阳、陈先红:《广告策划创意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陈先红:《现代公共关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03学硕参考书学硕与专硕的参考书出入不大,但是学硕620与专硕440差别还是有的,334和866非常接近.新闻史: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张昆:《中外新闻传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新闻业务:孙发友:《新闻报道写作通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2版何志武:《新闻采访》,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版传播与智能媒体: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胡正荣:《新媒体前沿(2016-2017):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广电理论实务:石长顺:《电视专题与专栏:当代电视实务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郭小平:《视听新媒体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版广告学:余明阳、陈先红:《广告策划创意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陈先红:《现代公共关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补充材料:爱传播华科真题笔记 方汉奇中新史笔记 《20天20题》五、考研真题分析基础理论类真题◆ 2020年 名词解释:邹韬奋(基础课) ;时务报(基础课);沉默螺旋(公众号推送) 简答:隐性采访的原则(基础课) ;新文化运动的报刊改革(基础课) 论述:议程设置理论的特点;(微博预测100题、模拟考)◆ 2019年 名词解释:沉默的螺旋;泰晤士报;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新闻体制 简答:麦克卢汉的理论;毛泽东新闻思想 论述:新闻报道中缺少人文关怀的表现;战后新闻新秩序的斗争历史和未来发展上述题目在各科笔记和20天20题中均有涉及热点前沿类真题◆ 2020年 名词解释:全媒体传播体系(冲刺课) 简答:国家主权与信息主权(冲刺课) 论述:算法在数据新闻的应用及伦理(微博预测100题);5g应用下的媒体融合前景(公众号推送、微博预测100题);智能算法时代,把关人在今日头条这种媒体中是否消解(微博预测100题、模拟考)◆ 2019年 名词解释:几乎都是基础题目 简答:数据新闻的看法(20年再次出现数据新闻) 论述:新闻智能化趋势以及对新闻业的影响;中央厨房的新闻生产和运行机制01真题总评2019年的题目还是比较基础的,中规中矩且有迹可循,2020年的真题却是大换血,整体来说,334保持了华科惯有的风格,题型不变,依旧是策划、消息简答和论述,整体来说偏向基础,难度并不高。但由于很多题目的出题点处于大多数同学的备考盲区,比如华尔街日报体、记者和信源的关系等题目,很多同学看到这样的题目,心态首先就受了影响。学硕620卷的难度其实也并不大,可以看出很多都是非常基础的题目,这些内容爱传播基础课基本都有讲解,知识点也都在射程以内,以往年专硕考察的热点为主,其一是算法在数据新闻中的应用伦理,本质上还是考察华科最常考察的技术伦理问题。其二是互联网40周年,既是热点又是重点,具体大点可以在钟瑛老师的网络传播学概论中找到相关内容参考。2020年是华科恢复学硕统考招生的第二年,较之2019的真题,2020的题目难度整体下降,以重基础为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学硕的策划并没有像专硕那样重新闻方向,今年出的题是公关广告方向的题目,之后的学硕的考生们在备考时,需注意练习多种策划题型,包括专题策划、采访提纲、公关策划、宣传策划等等,毕竟陈先红老师带头的公关和舒咏平老师带头的广告学科也是华科新闻学院的王牌专业。就出题的思路来说,往年华科一直很喜欢考察往年真题,从今年出其不意的风格和题型的变化来看,试卷出现了摆脱惯例,跳出套路的倾向。此外,研究方法与研究计划很可能也会在今后更多考察,在备考时需要重点复习。爱传播今年的押题准确率也是比较高的,继去年押中了“万州公交”的消息改写之后,今年的评论题目刚好是考前的最后一次公益练习“量子速读”,其他题目也不乏模拟题目中的原题,以及20天20题中的重点,可以说爱传播在押题上还是保持住了高水准。六、复习规划建议专业课复习我的专业课复习开始得实在不算早,7月末才正式开始看专业书,其实3月份所有的书基本都准备齐全了,但是太懒迟迟没有开始,期末又写了一堆课程论文身心俱疲,暑假回家呆了二十天才回到学校学习。看书看得晚直接导致后期感觉基础知识不牢,有点慌,所以如果大三下学期课业不太繁重的话,建议在3-6月份及早看专业书,不需要做多么详尽的笔记,略读即可,主要是为了后续复习时间充足。实务复习第一遍专业书看完已经是10月初,导致我的实务练习10月中旬才开始。而且因为书实在看不完了,选做部分就放弃了网传选择了新闻评论方向。1、报道策划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分值从40分变成了30分,练过几次就基本能掌握套路,爱传播的范文适合大家模仿与学习,20题的策划模板也很好用。2、消息改写不同题材的消息消息难度也有所不同,一样要多加练习,强烈推荐爱传播的批改班,前期我的分数惨不忍睹,后期几次都是45+,这种明显的进步也给了我很大信心。3、新闻评论是真的难写。我可以很肯定地说,不多练习在考场上绝对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评论。但是只要练习够了的话写好也不难,平时多看新京报、人民日报、澎湃新闻的评论公号,关注这类权威媒体对于热点事件的评论,学习观点和论述亮点,辩证地对待网络上的其他声音,别被歪曲的价值观带跑偏,更别写进评论里。评论的简答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都是基础的知识。但是今年的题量从20分增加到了40分,导致我拿到题的时候有点发懵,最后字数没凑够,可能分也不高。另外,评论考试的时候极有可能遇到难题,风险不小,我的实务分数在前几名里偏低,我觉得原因主要是评论出题的灵活性大,而求稳的话就容易答得比较死,一旦评论的难度不低且观点不容易有新意的话,就很难拿高分,跟其他方向的考生也会有差距,所以慎选自己的选做方向。两门专业课的复习呢,前期看书,利用好能搜集到的资料整理自己的笔记;中间做好基础知识的掌握,练习好实务,多改多练;后期结合真题和各个公众号整理的热点和参考书,试着做真题,整理一份囊括自己知识的“标准答案”,按专题分类逐个击破。【英语二】78分我的英语备考开始得比较早,因为本科期间真的没怎么重视英语,老本有限,且尘封多年。所以从3月开始,我坚持每天扇贝打卡300词,包括红宝书在内的千词级别的单词书加起来背了几遍。其实记得不那么牢固,但是能够对单词保持高度的熟悉感。尤其后期我感觉扇贝没有针对性,到11月份放弃了扇贝开始背红宝书,每天到图书馆先背单词,因为红宝书是乱序的相近词,非常适合在后期清除自己混淆的单词,一遍遍加深印象,后期我明显感觉到英语词汇量上升了,做真题的正确率也高了很多。英语只需要做真题,任何模拟题都不如真题的质量高。专硕的同学其实也可以先做英一提升手感,丰富词汇量积累错题,毕竟英二的真题太少了,还要留出近几年的真题作后期模拟之用,所以英一的题可以用,但是重点还是要研究好英二的出题思路。有关英语的复习我有以下几条经验:1、一定要好好整理错题,留着熟悉生词和考前看2、搞清错误选项的命题陷阱,了解原理以后才能避开3、不要过分迷恋英语课程,实在错的多没读懂的文章再跟课程讲解4、保持手感,英语定期做,比如一天一个阅读或者三天一套题,掐好时间5、作文不急着准备,关键是形成自己的写作习惯,不要生硬地套用模板。【政治】70分不高但是也不算低分,2019年湖北省普遍有点压分。作为文科生我对自己有点蜜汁自信,除了在八月初养腱鞘炎的爪子的时候把马原看了之外,其他的部分直到11月份才开始复习。虽然最后分数不差,但是能早学一定要早学!刚开始做题真的错到发慌。后来,最后20天左右跟着徐涛老师的课恶补了一些我没有理清脉络的知识,集中看了几个下午的风中劲草,还跟了考虫的1000题小程序,每天吃饭的时候尬刷50道。多管齐下,在把风中劲草中我最薄弱的几个点看完之后,我做一套客观题的均分从35分左右提到了42左右。依旧是那句话:重视细节。时间安排因为图书馆的开门时间是8:00,我每天7:20左右起床,带袋装小面包和牛奶到图书馆吃,早饭一定要吃!不吃对身体不好的!总的学习时间大概上午三个半小时,下午三小时,晚上也是三个小时左右。我是真的熬不起夜的那种人,目前从未因为学习熬过夜,考研期间基本00:30睡觉,只有更早很少更晚。十二月份之前每天吃完饭还回家睡个20-45分钟的午觉,十二月后就拿了抱枕在图书馆趴一趴,好好休息才有学习的精力嘛。作为本科四年不化妆几乎不出门的一女的,考研期间我最长连续40天没化过妆,总体来说只有每周的放假日会化妆出门吃喝玩耍,也算牺牲不小。早期的放假日是每周一天,后来缩减到一个下午、一顿晚饭,虽然时间短,但是也是一种充电的方法,适当的放松也有利于保持适当的紧迫感,小小的负罪感会让你更有学习的动力。身心健康我抵抗力奇差,从小到大都小病不断,因为考研时间紧荒废了健身,不仅长了肉,抵抗力也下降了。所以建议大家无论时间多紧迫,考研期间尽量保持一定的运动,千万不要废寝忘食。冬天做好保暖不要生病,尤其是女孩子们。考研半年我跑了无数次医院,各种原因,发烧,颈椎病,腱鞘炎还有胃病。我整个人比较情绪化,身体状况也特别容易受情绪影响,由于吃饭不注意加上考前高度紧张,考试期间我就犯了胃病,考英语时候整个人都极其难受,险些没答完卷,所以无论如何,请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了拥有好身体,务必保持心情愉悦,学会自己调节与放松。七、常见的几个问题.1.背书是出声背还是默写?我个人倾向于默写(主要是我一背书就犯困)在A4纸上默写,不用死记硬背,把知识转换成自己的表述默写出来即可。练字的同时也能形成答题的手感,黑笔写红笔修改,事半功倍。2. 要不要找研友?我的建议是要看你自己的学习习惯,如果你自控力差,需要找一个有定力的研友监督你,跟人家共同进步自然是好事一桩,千万不要只是找一个吃喝玩乐的伴。如果你的自制力很强,对自己规划很清晰的话就没必要找研友,因为我的自控力确实太差了,所以我的考研复习全程笼罩在我男朋友老妈子一样唠叨的阴影下,所有娱乐APP全卸载,三个月没有刷微博,但是我在学习中获得了快乐(假笑)。3. 如何评估自己的学习进度?自己评估自己,一定不要跟人比。这是我最真诚的建议。因为你自己对于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是有一个判断的,绝对不要因为别人的复习状况影响自己,学不进去了的时候可以查缺补漏,做一个整体计划,在下一阶段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会让你的目标更明确。另外,每天也要有计划,尽量做到今日事今日毕。4. 如何模拟和做真题?爱传播微博的真题公益分享和考研后期的定向模拟考试都对实战特别有帮助,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有针对性地去改进。定向模拟跟真题的相似度很高,而且学长学姐的批改非常细致,让人觉得特别贴心,瞬间信心百倍,动力满满。5. 有没有高分的捷径?基础知识不牢固的话,没有任何捷径。但是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多多引用大咖观点和名言,拟出格式工整的小标题,在专业名词后加上英语表述,保证卷面的整洁美观等等,都是提分的“捷径”。八、最后叨叨首先,我真的要感谢爱传播,没有爱传播、没有学姐学长们对我的鼓励,我绝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从前我看一些经验贴里的各种感激都觉得不过是商业互吹罢辽,自己经历过才知道,遇到好的领路人对于我们这些在黑夜里前行的人是多么重要。因为起步晚,所以复习初期我从未想过自己能考得上,是学姐学长们的鼓励和不厌其烦的答疑才让我有了变得更好的愿望和底气。其次,不要过分注重形式和所谓的仪式感,精致妆容、学习手账、漂亮本子与昂贵的笔,这一切都不如在脑子里精心构筑起一个知识殿堂来得重要。真正学进去了的时候,什么都顾不上的,也都不如学习来得更有意义。最后,我想把我的微信签名送给大家——“焦虑就是提前感受失败”。永远不要让焦虑支配你,更不要被畏难情绪打倒甚至低头放弃。的确,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放弃也绝对不会舒服,毒鸡汤只能是毒鸡汤。希望大家永远对自己保持信心,把用来焦虑和烦躁的时间用于学习或者有意义的放松,毕竟真正的信心只有你自己能给自己。我是爱酱,专注新传考研辅导六年,想得到更多新传前沿热点及干货分享,可以关注我,或请关注公众号:爱传播。

视舟之覆

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学报录比、复试线

一、华中科技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名气大家应该都是了解的,985学校,双一流高校,全国综合排名能挤进前15.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学隶属于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被评估为“A+”档(排名前2%或前2);生物学学科被评估为“A-”档(排名前5%-10%)。学院拥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生物物理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和生物学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生科院在读研究生近800人,国际留学生(研究生)60余人。二、考研难度怎么样总成绩中初试占60%,复试成绩占40%复试线:2018年是330,2019年是335,2020年是360招生人数:生物学 2021 年拟招66人,66人中一般保送生占25~30人,考研名额大概35~40人三、考试内容四、录取分析由于2020年是线上复试,可能不具代表性,故选取2019年生科院复试成绩进行分析,浅绿色底纹表示被录取,白色底纹表示被刷

瓠叶

清华、华科、同济……等名校研究生大数据:本科都来自哪些大学?

近日,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大学、湖南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13所高校已经陆续发布2019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各校研究生共录取多少人?录取人数最多和最少的学院是谁?新生的来源院校是哪里?又有哪些国家的留学生远渡重洋来国内求学?清华大学人数统计 清华大学2019级共有8900余名研究生,硕博比为1.84:1。在新生中,有84.8%来自内地(大陆)学生,2.7%来自港澳台,12.5%来自国际学生。清华园越来越国际化。男女比例新生男女比约为1.83:1,硕、博男女比分别为1.77:1与2.16:1。女生们依然很珍贵,尤其是博士女生更加珍贵。各学院男女比例 从各院系新生男女比例看,地球系统科学系以1:2的男女比,成为了女生比例最高的院系,共有10个院系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国际生来源 国际新生来自100多个国家,美国、巴基斯坦、德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法国、韩国、印度尼西亚的人数最多。就读方式 全日制硕士4084人,占比67.9%;非全日制硕士1934人,占比32.1%。全日制博士2883人,占比91%;非全日制博士284人,占比9%。生源院校TOP10 硕士生新生来自全球600多所不同的院校,生源数TOP10的高校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新生来自全球300多所不同的院校,生源数TOP10的高校为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人数统计 在2019级研究生中,应报到3851位硕士和555位博士。在硕士中,专业学位的新生人数略胜一筹;在博士中,学术学位的新生人数占绝对优势。就读方式 在硕士中,专业学位的新生人数略胜一筹;在博士中,学术学位的新生人数占绝对优势。各学院录取人数 各学院萌新数量各学院录取人数差异不小,萌新入学人数最多的学院前三甲分别为管理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男女比例 2019级研究生,女生总人数占据绝对优势。整体来看,新生男女比为0.69:1,其中硕士的男女比为0.65:1,博士的男女比为1.04:1。各学院男女比例 工程学院喜提“妹子稀缺院”榜首,新生男女比例高达3.23: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紧随其后,新生男女比例分别为2.27:1和1.9:1。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喜提“妹子聚集院”TOP3,新生男女比例分别为0.1:1、0.11:1和0.14:1。录取人数TOP10 在2019级硕士中,全日制专业录取人数TOP10分别为: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物理海洋学、水产养殖、软件工程、材料工程。在2019级博士中,全日制专业录取人数TOP10分别为:物理海洋学、水产养殖、药物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化学、环境科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海洋地质、应用经济学。其中海洋地质和应用经济学专业的人数并列第十位。中国农业大学新生人数 2019级研究生新生共3691人,其中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占74%、26%。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1337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1048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352人;学术型博士生925人,专业学位博士生29人。录取专业人数排名前十的是: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工商管理、农艺与种业、公共管理、作物遗传育种、水利工程、食品工程、兽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其中工商管理(MBA)和公共管理(MPA)全部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院校 除中国农业大学本校外,生源高校TOP10分别为:山东农大、河北农大、东北农大、河南农大、山西农大、青岛农大、四川农大、西北农林科大和华中农大,清一色的同行业兄弟院校,这是农大的特色。男女比例 全校新生男女比为2:3。工学院男生比例最高,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女生比例最高。华中科技大学人数统计 2019年研究生新生共有9317人,其中硕士7509人(全日制学硕3764人,全日制专硕2431人,非全日制专硕1314人);博士1808人,全日制学术型博士1594人,全日制专业型博士214人。研究生新生数据显示,华中科技大学男女比例为1.3:1。各学院新生人数 人数最多的前五个学院分别是管理学院,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人数最少的五个学院分别是体育学院,护理学院,法医学系,历史研究所和生殖健康研究所。从上图看来,人数最多的学院中理工类占了4个,仿佛找到了行走在华科“左右为男”的原因。博士人数 博士新生数据显示,同济医院人数强势领跑各大学院,有191人,理工科王牌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以及享誉全国的协和医院紧跟其后,为167人,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物理学院分别以106和99人占据第四、五位。博士生新生较少的五个学院里,人数还未突破个位数,最少的历史研究所只有一个博士生新生。同济大学人数统计 2019年同济大学研究生新生共有7144人,其中硕士5656人,博士1488人。各学院新生人数 录取人数最多的三个学院是经济管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医学院。录取人数最少的三个学院是体育教学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足球学院。男女比例 地区、民族分布 东华大学人数统计 今年东华大学共招录硕士研究生2430名,男生1018名,女生1412名,男女比例为1:1.39。2019级外语学院,男女比例最低,为1:8.2,2019级机械工程学院,男女比例最高,为3.56:1。入学方式 今年学校招录的硕士研究生中,有两名是港澳台生,有311名为管理类联考生,有1584位是全国统考生,有533名为推荐免试生。就读方式 全日制学生占比75%,在职人员25%。郑州大学人数统计 郑州大学2019年录取了6434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硕2450人,全日制专硕3405人,非全日制专硕579人。男女比例 护理与健康学院女生比例最高,达到97.06%,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男生比例最高,达到88.15%。民族分布 郑州大学录取了168位少数民族考生,其中回族人数最多,达到83人;满族人数21人;蒙古族15人;土家族11人;苗族7人;彝族6人;壮族5人;白族与黎族均为3人;壮族、侗族、瑶族和其他均为2人;傣族、畲族、塔吉克族、佤族、维吾尔族、仡佬族均为1人。新生年龄 从1974到2000年,2019级研究生的年龄差跨越了26岁,1996年的研究生最多。由图可证,在知识面前,年龄不是问题,学习更是终身的事业!西北大学湖南大学新生人数 2019年,湖南要入学报到的研究生5870人(不含海外留学生),其中硕士生5108人,博士生762人。全日制硕士生3733人,非全日制硕士生1375人;全日制博士生737人,非全日制博士生25人。各学院新生人数 入学报到的研究生分布在24个学院和经济管理研究中心、隆平分院2个培养单位。其中,工商管理学院新生人数最多,有848人;经济管理研究中心新生人数最少,有22人。男女比例 整体来看,研究生新生男女比例为1:1.26,其中硕士新生男女比例为1:1.4,博士新生男女比例为1.6:1。具体到学院,男硕士和男博士最多的都是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女硕士最多的是工商管理学院,女博士最多的是化学化工学院。各学院男女比例 深圳大学录取人数 深圳大学2019年录取的2928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1104人,全日制专业学位1324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500人。各学院男女比例 管理学院的录取人数最多,有273人;高等研究院最少,有13人被录取。各学院录取人数及男生女生比例: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的男生比例最高,达到95.3%,超过去年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的91%。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男生比例次之,占比85%。外国语学院的女生比例最高,达到了99.3%。深圳大学是综合性大学,招生学院26个,招生专业88个,分布在10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招生人数最多,占比高达14%。专业考取难度 法律(法学)是最难考取的,录取率低至1.52%,也就是200个报考的学生中,只有3位同学可以成功上岸。汉语国际教育(非全日制)相对容易考取,一志愿录取率是25%,报考的学生中有1/4被录取。光学、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的一志愿录取率相对较高,分别是35.14%、33.33%、31.52%。数学、公共管理、应用经济学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的一志愿录取率相对较低,分别是0.69%、1.16%、2.48%。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型)录取率突破40%,是全校一志愿录取率最高的专业;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录取率相对较低,但100个考生中也至少有8位同学可以被成功录取。广州大学新生人数 2019年共统招1742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术型463人、全日制专业型1055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共224人。男女比例 在1742名新生中,男生有761人,女生有981人,男女比例为44:56,男女比例较为平衡。各学院男女比例土木工程学院录取人数最多(232人),旅游学院录取人数最少(10人)。土木工程学院的男女比例为81%:19%,教育学院的男女比例为16.9%:83.1%,教育学院的男同学幸福指数很高哦!体育学院(43.3%:56.7%)、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34.3%:65.7%)、化学化工学院(53.5%:46.5%)、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54.4%:44.6%)、工商管理学院(42.4%:57.6%),男女比例相对平衡。入学方式 其中参加全国统考的占绝大多数,共1526人,推荐免试的同学达到61人,参加MBA联考和法律硕士联考的分别有32人和123人。生源院校 在2019级新生生源中,本科985高校的毕业生共48人,来自211高校的毕业生共160人,即生源来自于211以上高校的比例占总录取新生1742人的9.1%,推免生及本科为985、211高校生源总数达208人,占总录取新生1742人中的11.9%。杭州师范大学新生人数 今年共有1029位同学成为全日制硕士,有500名同学为学术性研究生、529名同学为专业型研究生。有13名同学进入我校攻读博士学位,同时还有136名同学成为了我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各学院录取人数 各学院研招人数中,教育学院最多,医学院再次出现在教育学院的身旁。音乐学院(公共艺术教育部)人数最少。各专业录取人数 男女比例 各学院男女比例 杭师大教育学院女生最多,医学院和体育与健康学院男生最多。天津外国语大学这里只收集了13所高校的情况,大家还了解哪些高校的情况,欢迎留言~来源:软科 各高校官网 中财蹦豆

候车厅

62所研究生院排行榜,国科大蝉联第一,中科大和华科在10名之外

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中国科学院大学如果参与排名,研究生院教育质量和数量的排名就是第一,并且多年蝉联冠军。(全部排名请见文末)国科大研究生院蝉联第一,很多名校的研究生院排名靠后。很多排名未将中国科学院大学纳入进来,如果中国科学院大学参与排名,排名第一的研究生院无疑是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当属于北大清华,在本次排名中,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夺得第四名,而浙江大学研究生院仅排名第五位。我国2所理工类高校——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11位和第14位,未进入前十行列。排名前十的研究生院其中,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规模大,高于中山大学和北大清华,与四川大学、吉林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差不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规模也不是很大,因为学校本身就定位于“小而精”,但是,中科大研究生教育质量也是有口皆碑的,它的研究生院算得上是我国开办研究生教育最早的的培养单位。我国研究生院建设的历史,国家权力逐步下放。“研究生院”,源于西方高等教育,在欧美有悠久历史。我国研究生院制度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这也是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后取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4年,教育部《关于在部分全国高等重点院校试办研究生院的几点意见》规定,“研究生院是在校(院)长领导下具有相对独立职能的研究生教学和行政管理机构,应有单独的人员编制和经费预算”。这个概念将研究生院定位为“研究生教学和行政管理机构”。1995年,教育部制定的《研究生院设置暂行规定》规定,“研究生院主要是指在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中组织实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管理机构”,同样将研究生院定位为“组织实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管理机构”。2013年,国务院取消了“高等学校设立、撤销、调整研究生院审批”项目,此后,各高校设立、调整研究生院由学校自行决定。研究生院是大学的管理职能机构,各院系是承担研究生培养职能的办学实体。作为服务研究生教育的管理部门,研究生院在研究生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我国研究生院是如何开展工作的?我国研究生院通过制定管理文件力推改革措施,拟通过政策制定、资源配置、评价监督等具体方式实行。但措施制度的落实效果不够,政策执行力薄弱,资源配置导向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未能坚守研究生教育质量第一。另外,我国研究生院适合自身情况又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没有建立实行。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是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也是高水平大学建设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这是我国研究生院要做的一项重点工作。但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起步晚、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和平台少、出国交流、访学人数少、来华留学研究生规模小、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管理体制的束缚、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研究生院通过建设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来管理研究生教育。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研究生院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控主要举措是研究生教学督导、跟踪抽查、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研究生教学督导人员紧缺,导致只能对课堂基本秩序进行监督,对培养全过程的监督难以顾及。学位论文双盲评审侧重结果监控,且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和抽查学位论文优秀率偏低,大部分评审结论是良和中,学位论文整体质量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研究生院的“角色”还不够明显,许多工作还需要展开。高等教育管理的专业化、职业化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研究生院中的专业研究部门已是管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研究生教育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然而,我国当前研究生院机构设置主要基于业务流程事务处理,很少有专门设置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的处室。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社会影响的不断扩大,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也面临了很大的挑战。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其他教育相比,管理的对象是充满活力的新生科研群体,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复杂化、社会化,难度和层次更高,这就需要高校研究生院教育管理走向专业化,需要一支兼具研究生教育管理实战经验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理论功底的专业化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洞悉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与动态、兄弟院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举措,也需要对研究生教育规律、学科发展规律、研究生心理、导师队伍建设、导学关系特点等有深刻理解。清华大学毕业生具体来说,我国研究生院有这些工作要做: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涵盖招生、培养、毕业全过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比如,招生环节重在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扩大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进一步优化研究生结构;培养环节实施全过程链条式监控;毕业环节形成倒逼培养质量提升的长效机制。同时,我国研究生院还需要改革研究生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实行校、院二级研究生教育督导制,充实督导队伍,扩大督导职能,健全督导机制。冷丝相信,我国规模巨大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如果通过改革做到了“精细化管理”,研究生院建设和研究生质量必将获得快速发展。附录全部研究生院名单:全部名单单选|攻读研究生,你愿意到科研院所还是综合性高校?类似中科院这样的研究院所综合性名校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巨无霸

华科、人大、北师大、上交大、郑大……2020研究生招生计划汇总!

近期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各校陆续发布2020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下面将部分高校的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摘录如下,以供广大考研同学们参考!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计划招收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6300名(含“推荐免试”直硕生、专项计划等),各学院(系)根据生源情况和学科发展,确定分学科(类别)、分专业(领域)的具体招生人数。其中,非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MEM)全校招生总规模约为400名,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规模240名,非全日制法律硕士招生规模40名。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含EMBA)招生规模700名,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含EMBA)招生规模400名。其他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根据生源情况确定。全校实际招生人数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适当调整确定。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招收硕士研究生7500名左右,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3700名左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400名左右,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300名左右。最终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共有161个学术型硕士专业及20种专业学位类别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拟招生约4400人(其中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000人)。实际招生规模由学校根据国家正式下达招生计划数并结合各专业生源状况最终确定。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4100人左右,招生专业目录上各学部院系、各专业所列招生人数包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人数,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最终招生总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录取阶段可能会根据生源情况及考试成绩等进行适当调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援藏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属于专项计划。天津大学天津大学 2020 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约为 4634 名(学术型研究生约为 2300 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约为 2334 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约为1298 名(学术型研究生约为 55 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约为 1243 名,原则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我校按学院下拨招生计划,各专业的招生人数由各学院在复试前根据生源情况、导师人数等综合确定。注:招生专业目录上公布的各学院计划招生人数是我校按照 2019 年招生计划制定的,2020 年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当年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计划为准。东南大学2020年,东南大学继续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拟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和非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5100名左右(最终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拟招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2000名左右(最终以推免生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湖南大学湖南大学2020年预计招收3700余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1300余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当年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计划为准)。贵州大学贵州大学2020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3642名,包含公开招考计划、推免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届时,各学院(中心、实验室)、专业(领域)的录取人数将根据国家正式下达规模数和实际生源情况作相应调整。郑州大学2020年郑州大学意向招收硕士研究生6900名(含推荐免试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20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32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80名。分学科专业招生人数详见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目录中所列计划为意向招生计划,待教育部正式计划下达后,将根据实际计划进行调整。河南大学(一)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我校2020年共有38个招生单位在99个学术学位专业、25种专业学位(60个领域)招收全日制研究生,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000人左右。(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我校2020年共有17个招生单位在15种专业学位(32个领域)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预计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400人左右。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安徽大学2020年安徽大学有100个学术学位和28个专业学位(领域)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暂定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1289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200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89名,具体招生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和招生名额详见安徽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最终录取名额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湘潭大学湘潭大学2020年计划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30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00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0人(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来源:各校官网

推论

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考生盲目追求热门院校,弃考率居高不下

今儿咱们干货铺打烊,来开个考情分析帖。中国教育在线编制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已经发布,今年是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第71年,过去70年中国研究生招生和教育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这个报告极有意义。小铎分别对「硕士研究生整体统考情况」和「新闻传播学科情况」两块儿信息做了提取和分析,并由此和大家探讨一下:面对爆热的新传考研大环境,大家的院校和专业选择可以注意些什么?PART 1:硕士统招整体局势报考VS弃考考研人数持续增长,弃考率居高不下202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较于2019年增长率为17.8%。除了14/15两年出现了报考人数连续负增长的情况,近五年的报考研究生规模都是大幅增长。(▲ 2010—2020硕士研究生报考和录取人数)根据此份报告的研究结论,经济发展与研究生报考热度成一定相关性,同时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职业发展竞争愈发激烈等都会影响当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那在今年全球疫情影响下,21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负增长的可能性很小。在研究生报考热度居高不下的同时,不少地区及高校考研弃考率超过10%以上。广东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应考人数约1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约12.4万人,弃考率达到约11%。辽宁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应考人数为109539人,实际参加考试为97365人,缺考人数为12174人,弃考率约11%。深圳大学2019年网报确认16019人,实考14083人,弃考人数近2千人,弃考率达到12%。一直在和大家强调“坚持到考完就能战胜一部分人了”,但直观的数据摆出来或许才更能说服你一定要坚持。盲目追求热门学科/城市/硕士类型在择校上,存在盲目追求热门的现象。根据调查,提高就业竞争力是考研生的主要报考动机,所以考生更倾向选择经济发达、就业空间大、发展机会多的一线城市,其中以北京最为热门。2020年,42.5万考生报考北京市硕士招生单位,在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中约占12.5%。另外发现,在专业选择上出现了冷热不均的情况,考生会过度追求热门专业,使得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报考人数远多于工科类专业。即便在大连理工大学这种明显偏工科类的院校都出现了类似现象,2019年大连理工各院系硕士报录比中位居首位的是人文与社会科学部。硕士类型中,专硕规模早已超过学硕,成为考生尤其是跨专业考生的首选。专硕火爆是多方原因促成的,社会对专硕认可度达到预期、学生为了就业的报考动机、专硕要求相对低、专硕学制设置等。但随着各专业的专硕竞争力度越来越大,或许在接下来会迎来学硕报考热度的回春。人文社科类的报考热分数线高/就业率相对低正如刚刚说到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处于报考热潮,热度的持续增长会带来招生计划增长稳定,从而使得分数线整体呈上涨趋势,所以这几年频繁出现的400+分数线也是个重要印证。虽然社科类专业的报考热度远高于工科类专业,但整体看实际就业率低于工科类专业。同时从薪资来看,工科类毕业生普遍高于人文社科类。(但其实我们新闻学院的就业还是很不错滴)(▲ 浙江大学各院系就业薪资统计)此外,在各学科中,文学类报考多,招生规模却呈下降的趋势,新闻传播学科也不例外。不过今年疫情原因,各院校扩招情况就另说了。非全日制遇冷缩招这是今年尤其要关注的。非全日制是从2017年开始纳入硕士招生统考,与在职研究生的主要区别是双证+三方/派遣证。和全日制相比,非全的报考难度较小,但学费高,且一般没有奖学金,学校也不提供住宿,日常上课模式也是不同学校不一样。第一届非全日制研究生已经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就业率如何、社会认可度如何还没有官方数据呈现。非全日制硕士招生已经是第四年,但目前在考生群体中的意愿度和认可度都较低。主要原因还是“担心非全就业或深造被歧视”,所以即便没被一志愿全日制录取且有调剂非全的机会,很多考生也不愿意考虑非全。这就导致了部分院校和专业非全年年招不满的情况。2020年,教育部发布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19〕6号)规定: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对非全考生身份的规定也再次把非全往“冷宫”推近了一步。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院为例,2018开始第一届非全招生,18/19年的非全招生规模都在100左右,但今年缩至15个,且分数标准和全日制一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非全今年直接取消招生,南京大学新传非全今年没再接受全日制调剂,湖南大学、吉林大学等学校的非全也都出现了大幅缩招形式。说回就业,即便国家不断下发文件保证非全日制的平等就业地位,还是存在务必要求全日制的招生单位。再加上非全今年开始对考生身份的限制,或许它会被越来越多在职者的青睐,但很难成为应届生的选择了。硕士统考考生整体画像本科出身:从本科院校来看,报考的考生中,83%左右的考生本科院校为非“双一流”,只有不到两成的考生来自于“双一流”高校。在考生群体中,以非“双一流”考生居多。(所以,本科出身不好不要怕哇!!)报考专业:从报考的专业方向来看,绝大多数考生报考的专业方向与本科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其中,近六成选择了报考本专业,近两成考生选择了相近专业。备考时间:从考研备考的复习时间来看,45%左右的考生备考时间在6至12月之间,约37%的考生备考时间在6个月以内,也有18%左右的考生备考时间超过了一年。考生素质:招生单位认为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分别是专业知识储备和科研经历。同时,超过五成的招生单位认为,交流能力、本科院校层次、竞赛获奖情况这些也很重要。近四成的招生单位比较看重读研目标、本科成绩。PART 2:新闻传播学科情况最热门专业之一新闻传播学科的考研热度想必已经是出圈的存在。在湖南大学、暨南大学、苏州大学等院校热门报考专业的统计中,新闻与传播均在榜单上且位于前列。学科跨考门槛低、考察内容较简单且就业选择广等都是其近几年愈来愈热的主要原因。学科热自然会带来更残酷的竞争,从往年调剂大户院校逐渐不需要接收调剂考生的情况就能窥探一二。所以这也给大家一个警示,择校的时候务必仔细考虑清楚你的目标是“求稳还是搏好”,如果不顾实际情况去报考热门院校,等到一志愿落榜不得已去调剂时或许会更心累。报考规模大招生占比不高这不仅仅是新闻传播学科一家这样,根据报告数据,是整个文学类学科,尤其专业硕士都存在这种情况。学科热但招生名额不多,翻译和金融都在招生占比排名中都上榜了,但没有新闻与传播的位置。专硕成优选学硕被赶超新闻传播学科报考专硕的学生规模远大于学硕,主要原因有:1.大部分新传院校都是专硕招生名额大于学硕,从直观数据来看,会让学生觉得专硕更好考。2.新闻传播学科是跨考大户,且新闻传播学硕往往对专业知识要求更多更深,相对来说专硕的理论考察较少且应用型的考题更多,也就更适合跨专业考生,所以大家首选专硕也是情理之中了。3. 那对新闻传播本专业的考生来说,除了极少想读博的同学,大部分都是为了读个研提升学历提高就业竞争力,也会倾向优先选择MJC。PART 3:一些小提示看这种官方报告不能看个热闹,它其实对你们的报考选择和读研规划也有着警示意义。1摒除对学硕的“偏见”不是跨专业考生就一定得报专硕,也不是因为读研为了就业就只能报专硕。事实上,跨专业也能考学硕(可以看看武大学姐的跨考学硕经验 【状元锦囊】武大学硕404分,专业课总分260分,学硕哪有那么难?),读学硕也不耽误你毕业后直接工作。甚至,我觉得学硕研究生的选择范围更广。当初我选择MJC也是抱着“读研后就工作所以选专硕”的想法,但是真正读完两年后发现,人家学硕也能实习,甚至有更多时间去规划实习和职业方向,专硕匆匆忙忙的2年,学术要求差不多高,校外实习实践更不能少。因此,不需要惧怕学硕。有的院校已经是专硕难度超越学硕了,比如华科!2最好能有明确职业方向这是在导师双选会上就被我导问的问题,读研后想做什么?继续读博还是考公务员还是去私企?研究生时间比想象中过的还要快好多好多,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在有限的时间,有目标地武装自己,比如想进高校但没入党的,请在研究生期间务必入个党!!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想做什么?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毕竟小铎现在也没想明白呢,但希望你们明确且坚定。3忌盲目追求热门院校这也是刚刚提到的,想清楚你是“求稳还是搏好”,能不能接受落榜的结果。虽然新传考研竞争大,但不眼高手低,盲目追求热门院校和专业,想稳稳当当读个研究生,还是不难的。当然,这都是大家的选择!小铎只是做个稍稍提示喔~3非全日制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慎重前两年被问到“非全”值不值得读时,我的答案都是“至少985非全是值得读的,尤其是华科的”,毕竟除了学费贵没住宿,其他培养几乎和全日制没差,且我身边非全朋友就业也都很乐观。可是今年华科、湖大等院校的新传非全随着教育部规定做了改变后,个人觉得,一些本科不错且考研成绩不错的同学,还是“慎重”吧。编策︱元元学姐主编︱元元学姐总编︱元元学姐【木铎考研】新闻传播学考研大本营

归故里

华中科技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来源:新浪财经根据教育部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决定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如下:1。学术学位2。专业学位未达到以上复试基本分数要求的考生不具备我校复试(含调剂复试)资格。各院系在学校复试基本分数要求的基础上,可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考生须达到院系划定的分数线才能进入复试。3。专项计划分数线4。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省)分数线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国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项目服务考生,按照教育部当年度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相关规定享受加分政策。符合加分条件的考生须在3月22日17:00前登录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系统http://yanzhao.hust.e.cn,在“硕士成绩查询”中“加分申请”模块上传相关材料。我校将根据教育部文件及名单核实考生加分资格并确定是否具有复试资格。本文内容来源:新浪教育

审时

一文让你看懂华科研究生招生计划,有意向的看过来

随着大学本科的招生结束,研究生招生也拉开了帷幕。 本次为大家分享的是华中科技的招生计划,准备保研或者考研到华科的围观过来,对其无意者可以绕道而过。华中科技大学,2021年学校计划接收推免硕士生3100人左右,约占全日制硕士招生总规模的50%(实际招生人数以 复试前公布的工作细则为准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部分专业可接收直博生,不过不超过全日制博士招生人数的20%。首先,我们先给出2021年华中科技大学招收研究生的各院系的联系方式,方便有意向的同学进行联系:华科2021年研究生招生院系联系方式招生计划 由于2021年华科的具体招生人数还未出来,所以这里我们参照2020年的,一般来说,相邻两年之间的招生计划不会有太大变化。2020 年我校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招收硕士研究生 7500名左右,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3700 名左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2400 名左右,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1300 名左右。国家专项计划中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均招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各种专项计划须满足各类计划的报考条件),具体招生计划待教育部下达后执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以报名时身份为准,不得更改。专项计划硕士生录取类别一般为定向就业。由于该招生类别是政策性的,符合条件的考生有福了,一般这类招生培养方式和其他招生的培养方式一样,但是录取分要比其他类别招生低不少,有意向且符合条件的千万别错过这类招生。研究生培养方式,根据学硕、专硕类别以及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方式不同,培养方式和培养年限有些差别,具体参见下图:华科研究生培养方式最后,也是大家最关心的,2021年华中科技大学招收推免生专业及招生人数,供大家参考,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专业。普通推免生普通推免生普通推免生普通推免生下面显示的是可以申请直博推免生的专业。可直博推免生专业可直博推免生专业

若不知之

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注:凡符合教育部规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分政策的考生,应当在4月30日前向我校研招办电子邮箱hustyanzhao@qq.com提交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照片(正反面)、有本人手写签名的说明及相关证明材料的照片,电子邮件的主题格式为:加分项目名称+考生编号+姓名。收到考生提交的材料后,我校将根据教育部文件及名单核实考生加分资格。(来源: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