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副部级!华中科技大学马小洁升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红丝带

副部级!华中科技大学马小洁升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

长江日报-长江网12月27日讯 据教育部12月27日消息,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兰州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的任免决定,马小洁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袁占亭不再担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职务。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注意到,马小洁此前职务为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正局级)。图源:兰州大学官网公开简历显示,马小洁出生于1964年1月,现年55岁,湖北大冶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自1989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长期在湖北省内高校任职,主要集中在华中科技大学。1999年起,他历任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党总支书记,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武装部部长,党委组织部部长、党校副校长。2008年,出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级领导干部、党委副书记(期间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任新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2年,马小洁离开武汉,赴襄阳任湖北文理学院党委书记。3年后又回到华中科技大学,任党委副书记、副校长。2018年,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主要负责学校党委日常工作,及宣传、稳定、保密、后勤、总务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包括维稳办、保密办、督办室)、宣传部、总务长办公室、基建管理处、房产管理处(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后勤集团、劳动服务公司、校医院、国际医学中心。12月27日中午,兰州大学官网“学校领导”一栏已更新,马小洁为该校党委书记(副部长级)。长江日报-长江网此前曾报道,在高等教育界,“华科大校长群”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现象。2015年初,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罗俊,调任中山大学校长;2016年初,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段献忠调任湖南大学校长;2018年,原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骆清铭教授正式调任海南大学校长,武汉科技大学副校长冯征任长江大学校长,王志勇任武汉轻工大学校长。他们或曾在华科大就读,或曾在华科大工作。(记者李玉莹 整合)(来源:教育部、华中科技大学官网、兰州大学官网)【编辑:戴容】

稳稳当当

教育 | 李元元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丁烈云不再担任华中科大校长职务

导 读11月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华中科技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李元元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不再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职务。教育部党组成员吴道槐,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瑞连,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三局巡视员、副局长刘后盛出席宣布大会并讲话。李元元,男,195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73年10月参加工作,华南理工大学机电系机械制造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9月至今任吉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粉末冶金和铸造专家公开资料显示,李元元1958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梅县。1982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和1998年研究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分别获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吉林大学校长,2013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官网截图据中国工程院官网介绍:李元元长期从事粉末冶金和有色合金材料制备、成形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基础和工程化研究。发展和创新了粉末冶金温压成形理论和技术、电磁热力多场作用下粉末成形固结一体化理论和技术,研制出多种高性能粉末冶金新材料和重要零件;研发出高性能铝青铜合金、白铜合金、锌合金、挤压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及其制备成形技术等;成果应用于我国制造业和国防军工中,解决了相关的技术瓶颈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李元元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科技一等奖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55项(已实施29项);发表论文被SCI收录132篇、EI收录222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著作1部、教材1部。请毕业生喝咖啡称应体验民工之苦2003年,李元元上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时,是广东高校中最年轻的校长,在学生中颇有人缘,有媒体称其为“最具亲和力的大学校长”。▲李元元(资料图)据媒体报道,2010年6月,时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的李元元与毕业生围坐一圈,在校园咖啡馆,畅谈毕业生对未来的憧憬和担忧。李元元认为,大学毕业生应体验农民工的苦。李元元对学生们说:“当年我们上山下乡的时候,就是当农民,什么农活都干过,哪里敢想还有机会上大学呀!”他建议大学毕业生不要太急功近利,毕业后首先得想办法让自己活下来,找到生活的立足点,也不要在乎刚毕业时的起薪是高是低,而是看他的发展空间。“进了单位之后,人际关系要比学校复杂,有时不单只有友谊,也有利益纷争甚至黑暗,你们都得有忍耐精神,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你还得想想,天天盒仔饭、餐餐吃外卖的生活,你能不能撑得下去?”李元元告诫同学们:“毕业了,你就得做好吃苦的准备,千万不要当自己是天之骄子,要把自己看成是普通劳动人民,看自己能否承受农民工的苦。”毕业致辞:出国的一定要回来出息的一定要报国2017年6月21日,吉林大学举行了2017届本科毕业典礼,校长李元元叮嘱毕业生:“一定要出去,出去一定要回来;一定要出息,出息一定要报国。”李元元送给当年的毕业生三句嘱托:第一句:以笃学之心与时代同行。在这场与同龄人赛跑的“马拉松”上,想要与时代同行不掉队,就要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坚持终生学习。第二句:以诚敬之心与他人相处。希望你们少做低头族,把“低头”的时间用来抬头看路,用来了解和关心他人,用来充盈和完善自己。第三句:以淡泊之心雕琢自己。生活,因简约而优雅;人生,因淡泊而从容。成长的道路上,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得意失意,都要抵得住困难和挫折,经得起考验和诱惑,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李元元还用一首小诗来表达母校和对同学们的爱——“有一种爱,纯粹,像白山环绕黑水;有一种爱,深邃,像皓月映照清辉;有一种爱,芳菲,像清湖守着莲蕊;有一种爱,静美,像蝴蝶拥抱蔷薇。”李元元简历▲李元元(图片来源:吉林大学新闻中心)李元元,男,汉族,1958年10月出生,广东梅县人,198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0月参加工作,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73年10月上山下乡参加工作。198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6月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铸造专业,1987年6月硕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铸造专业(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方向),1998年7月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在职攻读)。1982年6月至1984年8月在湖南大学机械系铸造教研室任教。自1987年6月起在华南理工大学机械系(现为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任教。1992年1月晋升副教授,1993年12月破格晋升教授,1998年12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2年12月任铸造及复合材料研究室副主任;1994年任机电工程系副主任、校党委委员。1997年2月至5月作为高访学者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金属物理所从事合作科研。1998年任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04年10月任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主任;2006年6月任金属新材料制备成形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5月任金属材料高效近净成形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主任;2009年12月任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12月任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常委;1999年3月至2000年11月兼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1998年3月至2003年2月任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3年9月至2011年12月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校党委常委。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任广东省第十届政协常委。2011年9月起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常委(2017年4月起任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任中共吉林省十届委员会委员。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任吉林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3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简历来源:吉林大学官网 新闻来源:湖北日报)

问仁

中国29所“研究生”大学排名,北大第2,清华第3!

近10多年的现代社会发展中,“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正在被不断的印证着,有学历的人往往都够改变自身命运,甚至飞黄腾达!相信这些对于老一辈的父辈母辈们更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现如今,父母辈为了避免孩子在学历中“落后就要挨打”的不利局面,开始注重教育,这也导致了现阶段我国人才与学历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但却只起到了量变,并没有起到"质变"。在10多年前大学生等于人才,而现在大学生只是一个起门砖,毫无优势可言!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又一番征程来提升学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考研”!那么,考研是否有用呢?答案必然是!首先,考研确实在学历上让你高人一筹,而且在专业的知识结构中也同样会有更好的认识!另外,对于大学生这个本就“稚嫩”的年龄段而言,或者再深造几年再走出社会,也许才是最好的时机!既然考研有如此种种好处,那么在国内大学中最好的研究生大学到底是哪些呢?带着疑问,本次我们就对于中国最好的29所研究生大学的排名做一个详细的探究!从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排名第一的研究生大学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清华北大,这似乎与我们平时老百姓的认知有所偏差,这是为何?而排名第一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又是什么大学,好像也没有怎么听说过!其实对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这所高校,从办学的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一所地道的研究生大学,虽然近些年已经在接手本科教育,但还只是起步阶段,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国科大每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已经高居全国第三。另外与中科大一般,国科大也同样隶属于中科院,师资背景十分强大!可以说师资团队就是以世界地位最高的两院院士所领导办学,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科学家!根据相关统计,国科大目前的院士数量团队相比清华北大两院院士在职的数量一半还要多,这是十分可怕的。看到这些硬实力,国科大能够力压清北成为最受欢迎的考研大学也就不惊讶了!排名第二的研究生大学是国内综合实力第一的北京大学,而国内工科实力最强的清华大学只能屈居第三。而后依次是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第二梯队的顶级大学。当然在这次排名中武汉大学和四川大学的排名也是十分让人惊喜,分列7到8位。中山大学排名第9,而华五高校之一的南京大学仅仅排名第10,最后中科大的排名依旧让人尴尬,排名15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的呢?当然由于榜单高校众多,就不一一介绍了,具体排名大家可通过榜单来了解!综合而言,通过考验来提高学历从而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还是比较可取的,不知道大家同意吗?

白雪

骄傲!贵州这所高校,和清华大学一同上榜基地认定名单!

近几年贵州用各方面的“好成绩”不断刷新全国乃至世界对它的认识,良好气候为人所知,便捷交通方便出行,生态环境也是全国首屈一指。如今,贵州在教育方面也开始崭露头角。近日,在教育部公布的《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名单》中,贵州医科大学同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一起登榜。贵州医科大学是贵州的高等学府能够跻身这样全国高校的名单中不仅是医科大学子的骄傲,也是整个贵州的骄傲。那么它究竟以什么实力入选?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建校历史贵州医科大学前身为创建于 1938 年的国立贵阳医学院,是当时隶属于教育部的九所国立医学院校之一。1950 年改名为贵阳医学院,2015 年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是贵州省唯一拥有医学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省属重点高校。1938 年 3 月,为谋战时急切之需,立西南之医学基础,救济流亡学生之学业,在首任院长、我国早期热带病学专家、医学教育家李宗恩博士的带领下,杨崇瑞、朱章赓、王志均等大批文学、医学先驱云集贵医,在室如悬磬的环境中,国立贵阳医学院应运而生,开创了贵州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学校规模经过 80 年的砥砺前行,学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 1868 亩。在校全日制学生 20589 人,其中本科生 18439 人,研究生 1914 人,留学生 236 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4 亿元,图书馆藏书 181.35 万册,电子图书 43 万册。设有 20 个教学单位,35 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教育学、文学、法学、管理学等七大学科门类。学校荣誉学校及附院在职在岗职工 4854 人,具有博士学位 390 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 1603 人。建校以来,学校累计培养 7 万余名毕业生,其中研究生 6862 人。2011-2018 年,接受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各类培训项目,累计培训 209547 人次。2011-2017 年,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50 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1 项,贵州省科技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14 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2276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重大专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279 项。在地方病研究、中药民族药研发、组织工程干细胞生物医药研究、病原生物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等领域,成绩突出,成果斐然。与贵阳市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与多家制药企业开展合作,一大批科研成果得到转化应用。校园生活贵州医科大学北区就是同学口中的“老校区”,位于贵阳市云岩区北京路,在贵阳繁华地段里布满书香和“白衣学子”的一片净土。校园里的许多楼房还保留着过去的模样,时光的流逝让这里变得厚重且庄严。在某个阳光明媚的盛夏早晨,你背着沉甸甸的行李,手里握着录取通知书,走进贵州医科大学校门,从此和这里签下了一份无形的“契约”。在这里收获到的不仅是关于医学前端的知识养分,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好友,见过自己为了理想努力的模样,度过了一段不同寻常的青春时光。5 年本科 3 读研、厚重的专业书、复杂的专业知识,每一个选择医学专业的学子,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你已经是位英雄了。在北校区不得不提的自然是让人羡慕的“网红食堂”,这里牢牢抓住了不少学子和周围住户的胃,医科大就算得不到毕业学子他们的“人”,也要得到他们的“心”。请太久没有回母校的小伙伴们自备纸巾,擦口水~贵州医科大学的食堂阿姨,连手抖这种病都是不存在的,毕竟每一个来吃饭的学生都能学以致用地给阿姨免费诊疗。这里的菜品分量足、品种多、味道好,全方位满足同学们的味蕾需求。价格实惠、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这么棒的食堂确实别无二家。在这贵州医科大学里是否有一道菜让你念念不忘呢?贵州医科大学南校区,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大学城,因为这里是新校区而且远离闹市区,面积十分庞大,所以在校园环境规划和利用方面做得非常好。南校区的楼房全部是蓝色和红色屋顶,枝叶繁茂的大树和大片整齐的草坪为校园空白处填色。看起来容量极大的图书馆里,临近考试时几乎天天满座,果然是一入医学深似海,年年期末胜高考!贵州医科大学南校区宿舍依山傍水,五年大学时光放在这样的地方汲取知识养分,在这里一步步向自己的梦想靠近,这才是追梦人生啊!贵州医科大学作为“别人家的学校”,除了立足医疗教育取得丰硕成果的“硬实力”以外,每逢花期,校园里各种鲜花娇艳欲滴,也为校园加分不少。“诚於己、忠于群、敬往思来”,贵州医科大学的校训,希望每一位走出医科大的学子都坚持奉行“大医精诚”的精神,为贵州的医疗教育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北校区有“网红食堂”,南校区自然也有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且不说与医科大仅一条马路相隔的美食城,光是校园的伙食就已经不赖啦!第一食堂三楼的小火锅,就很适合寝室小聚“打牙祭”。老鸭汤小火慢炖,虽然等待的时间略长,但这个时间不正好够大家自拍 + P 图吗?逛完了贵州医科大学南北校区,它果然是一所实力与颜值双高的贵州高校,校园中的哪个角落最能勾起你对母校的回忆呢?已经毕业的学子有空约上老同学一起“回家”看看,在食堂回味“青春的味道”。贵州微联盟整理 转载注明出处编辑:梗 责编:果芒芒整理不易,请动动你的小手点一下下方的广告,帮小编加个鸡腿

荒唐之言

中国“最佳”大学排名:中科大挤进前四,哈工大位列第十

到目前为止,国家权威机构并没有发布过关于我国大学排名的任何信息,对于大学排名这件事也是不鼓励的。但是作为高考考生跟家长是很关心学校跟专业排名的,尤其是每年填报志愿的时候。所以应运而生了很多机构的大学排名版本。每个版本的排名都不是尽善尽美的,都会受到很多人的质疑。这是因为评价体系不一样,再加上学校数量多,数据众多,甚至有些学校的数据不公开,导致排名结果会有一些误差。但总体而言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是可以作为参考的。如果大家觉得一个版本的排名不太符合自己的认知,那么可以查一下其他版本的排名。大家都知道,百度的搜索引擎技术很高,只要随便输入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关键词,就会找到很多相关的内容,今天小编,就搜索了“2020年中国大学排名”,第一条信息弹出就是有四种机构作出的排名,我们就看看“QS排名”这份吧。QS全称Quacquarelli Symonds(中文名夸夸雷利·西蒙兹公司)是一家国际高等教育咨询机构,通过利用各种不同的渠道,比如研究报告,网络平台等为全世界本科生、研究生、MBA和在职学生提供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QS也发表过不少有关高等教育的资讯,当中以世界大学排名最受关注。清华北大,我们习惯性讲他们连在一起说,主要他们一直都是国内所有高校的佼佼者,实力也旗鼓相当,一直都是轮流坐在国内大学第一把交椅。而这次,清华大学排在北京大学之前,其实排在其后也还是前二,大家并无太大争议。从上述的排行榜中,除了冠军、亚军、季军之外,我们可以看到,其余的前10强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或中科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其实力大家有目共睹,这次排在第四,确实对该大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作为一所科研型学校,中科大有4个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和6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学校在量子信息、纳米科学、地球环境、单分子科学、高温超导、生命与健康等前沿领域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这次的排名当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位列第10,这可能让部分人产生争议。他们觉得该校实力还不足以进入前十,特别从录取分数线来看,更比排名第11~20中的一些学校要低。华中科技大学目前的发展是非常的不错,在国家三大奖的数量方面,大家都是有目共睹,这就是真正的科研成果,值得大家尊重。其学校的性价比是非常的高,而此次排在了第17位,或许很多同学就会感觉不太高兴了。其实我国大学的排行榜的榜单有很多种,评价方式也千差万别,但这些都不能作为评价大学实力的刻板教材。中国可有3000多所高校啊,好大学很多,大家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也没必要盲目追求排位高的,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才对。

李贽

中科大金融博士却报考大专,清华博士重新高考读建筑,你理解吗?

金融博士去学牙医4月18日,一件不大的事情在朋友圈转发,也引起某日报的注意:博士朱骏(化名)博士都毕业6年了,居然去报考专科学校!放弃银行和科技公司的职位,去学牙医去了,过去二十多年的在数学和金融方面的专业积累都不要,重新开始一个陌生的领医学域,对他是佩服也是对他抉择的尊重。事情的大概是这样的,早在六年前就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的博士朱骏(化名),今年报考了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口腔医学专业,最终取得了文化课满分,校考第一名的成绩,一旦被录取,将在学校里进行三年的全日制学习。根据新闻报道的信息内容,以博士学历报考高职专科学校,这在安徽省还是首例,估计全国也是罕见。高职专科到博士,中间差了三个学历等级:专科到本科,本科到硕士,硕士到博士。只有从专科起步向上攀登到博士的,没见过博士毕业再考专科学校的,这不是颠倒着来吗?据报道,朱骏的本科和研究生学业都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完成的,本科专业是数学,硕士以及博士专业是金融工程,2013年毕业后先后在银行和一知名科技公司上班。“对医学感兴趣主要是受我的岳父和爱人影响,他们都是口腔医生。”朱骏说,自己的兴趣一直比较广泛,虽然是理工学生,但也对历史等学科充满兴趣。在见识了妻子对牙齿“正畸”后,感受到了医学的神奇,萌生了学习口腔医学的想法。一番考察后,他决定报考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于是一路过关斩将,以第一名的成绩即将开始三年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习。一路名牌大学毕业,读到博士基本到头的状态,可以充分证明此人非常聪明,但是对于普通人的观点,对于回头读大专这个事情,肯定还是会有不小顾虑:我一个博士生,去考专科,太没面子了吧?别人会怎么看我?一事当先,先考虑别人的观点,不是想到自己。自己喜欢不喜欢,有没有兴趣,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符合他人的眼光—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多了。很多人就是这种在世俗的眼光中迷失了自我,找不到自己的爱好。其实,读到博士的人,尤其是工作过6年时间的人,应该是一个理性思考的个体,这一点根本不用怀疑,不要用世俗的眼光是揣测别人的想法,但是这各问题的理由可能还是就来自于世俗的判断,为啥这么说,可能牙科医生的收入、发展前景、以及妻子和岳父所能提供的职业发展和盈利预期,确实是非常确定性的未来,比自己在专业领域发展可能要光明的多。当然兴趣也是一个很好的理由。兴趣使然?读大专是进入行业的通行证我们无法判断朱博士放弃金融职业,去进修大专真的是因为兴趣,但是这个牙科大专的文凭确实是进入牙医行业的最低的门槛儿,有这个毕业证就可以进入岳父的诊所,未来也可以自己开诊所。事实上从社会对人才需求角度说,博士回炉读口腔医学专业,也许是一种非常有“钱途”的选择。根据《中国正畸市场消费蓝皮书》显示,2016年底,中国的牙医执业(含助理)医师数量在15万人左右,其中真正受过正规牙医本科教育的口腔医师可能只是3万人左右,保守估计牙医缺口在12万人,实际缺口可能在17-18万人。而且,种牙植牙都非常昂贵的背景下,在“一口牙等于一辆宝马”的当下,口腔医生收入非常高,一般能达到几十万元,一点不低于选择“996工作制”的程序猿。如果是自己开诊所,独立行医,估计收入要更高一些,年入百万也很正常。有人觉得这是瞎胡闹,有人觉得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从某种程度来说,确实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毕竟国家培养一个专业人才需要大量的投入,但是毕业后却没进入合适的领域发展,对于国家在朱博士身上的投入来算,尤其是从本科到博士的是十年,可以说确实是一种浪费,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不是胡闹,毕竟读过20年书,又在社会上混过6年的人,对于自己是不是胡闹肯定有自己的更多判断。“对医学感兴趣主要是受我的岳父和爱人影响,他们都是口腔医生。”朱骏说,自己的兴趣一直比较广泛,虽然是理工学生,但也对历史等学科充满兴趣。在见识了妻子对牙齿“正畸”后,感受到了医学的神奇,萌生了学习口腔医学的想法。朱博士实际在他的采访中完全表达了自己的小算盘,对于他学数学和金融的背景来说,接近30来岁再转型确实难度比较大,但是有岳父以及爱人的专业支持和行业背景,应该说转型不难,关键是他的引路人在牙医这个行业经验老道,有他们带路,朱博士转型几乎是无风险、高收益转型,可以看到的未来,中国少了一个办公室白领,多了一个充满干劲、经验丰富的牙医老板。当然,朱博士自己的观点是兴趣使然,但是到了快四十岁,工作六年的人来说,再谈兴趣确实有点晚,但是也不得不说我们的教育确实会泯灭兴趣。与朱骏相映成趣的是“流浪大师”沈巍。在一般人的“刻板印象”中,流浪汉饭都吃不饱,跟“读书”联系不到一起。但沈巍就是边流浪边读书,读书流浪两不误,不为世俗所左右,你说你的,我读我的。沈巍与朱骏境遇迥异,处世之道则同。知乎上也有关于类似问题的讨论,其实很多人的误区就是读书多理所应当的拿钱多,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确实存在这样的正相关,一般来说,读书多,收入也一般来说会高一些,但是具体到个案,又完全不同,很多文科博士,确实在经济收入上处于弱势,他们的研究成果大多离钱比较远,拿到博士学位对收入的改善也比较少,甚至赶不上早几年上班的专科生,尤其是在过去的十年,房价飞涨,十年几乎十倍的涨幅,早出来十年混社会,造就买了房子,而刚出校门的博士,拿着几千块工资,面对着几百万的房子,确实有深深的无力感。朱博士在接受采访时,一再强调是兴趣使然,我却分析还是认为牙医这条路绝对是无风险、高收益的一条路。这是记者采访时的对话记者:为什么博士学历还要报考大专院校?朱彦俊:一方面是我兴趣比较广泛,平时对历史和医学等学科都非常感兴趣,去年知道有这个分类考试后,就决定往口腔医学方向试一试;另外一方面是,我爱人、岳父也都从事口腔方面的工作,我挺好奇的。记者:之前博士所研究的知识就那么放着,会不会觉得可惜?朱彦俊:之前那么多年的学习,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整体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专业也并不一定会丢掉。比如说,我想学的口腔医学与人工智能还是有交叉的。记者:假如你被医专录取,会不会向更高的学历深造?朱彦俊:暂时没有考虑,我更偏向职业方向,但未来不排除深入研究。记者:口腔医学中有有一门基础课——解剖学,你会不会害怕?朱彦俊:我之前也问过爱人,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应该不会是个难过的门槛。而且我现在已经开始在看医学专业课书本。无独有偶:清华化学博士重新高考读建筑据报道 ,1998年,刘早第一次参加高考,其第一志愿是浙江大学,专业志愿依次是建筑学、计算机、生物医学工程,后以612分的成绩,上了浙大的调档线,被该校调剂录取到化学工程与工艺系。刘早说,本科学习强调打基础,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研究并不深入,学位,刘早学得很认真。在浙大,刘早的综合成绩从大二到大四一直是全班第一,还担任了该系学生党支部书记。最终2002年本科毕业后,刘早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化工反应工程专业“硕博连读”。 但是他还是喜欢建筑学,快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毅然回高中参加高考,以644分的高分实现了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愿望。因此他对自己的专业谈不上感兴趣,也谈不上反感。冲着保送研究生的指标、奖学金和学士。我身边的案例:选择大于努力我的高中同学,后来跟我考入同一所大学的生物学专业,读了半年,还是决定回去高考,因为转专业太难了,教育部虽然同意可以转专业,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还是难度很大。后来这个同学再次高考,进入重庆大学建筑系,后来在央企做建筑规划,趁着房地产发展的十年,基本已经财务自由。如果还是读生物,估计最好的结果也就是美国某大学著名实验室的博士后吧。当然这个抉择主要是兴趣的原因,但是没想到后期也带来经济上的差异。这种专业调整我个人认为都是理智选择的结果:1、高校转专业太难,试想高中毕业的小孩子,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考生,知道啥大学专业情况,完全就是瞎撞,碰到哪个算哪个,能拷出来就是成绩了,还怎么在乎兴趣。但是进了大学门再调整就很困难了,又是成绩要求,学习实践。对于那些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完全没法转,比如建筑系、医学类专业,,所以只能回去重新回炉。2、职业规划太弱,甚至根本没啥规划,别人说哪个好就跟着去,完全不懂未来发展的实际情况,身边一堆朋友被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环保的世纪等忽悠去了生物、环保这些专业,想脱身没那么容易。我有同学学传播专业去了建设银行,进去才发现,学传播和学金融的发展的完全就是天上地下的感觉,自己自学注册金融师,去了国内第一的公募基金,收入自然也是跨越式发展。但是这些行业之间的差别都是工作很多年之后才知道的。朱博士最后决定去考牙医,我相信也绝对是看出了其中的差别。3、如果能换专业,我相信身边的朋友,还是读者朋友们有一大批要换个专业,上班十几年,你会发现,选择比坚持重要,行业比聪明重要, 那个考研咨询达人张雪峰也说,对外经贸的金融专业比北大的文史哲学要强太多,对此观点,我也是认同的。最后,如果给你选专业的机会,你会换专业吗?换到哪一个?来源:学术志 梆博士

罗莉

大数据时代让造假无处可藏,复旦大学研究生抄袭华科研究生论文

大数据时代的尴尬大数据背后的尴尬随着中国网络流媒体的爆发性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上网用户最多的国家,特别是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让信息传媒的速度变得更加快速和及时,然而在大数据时代的背后却有很多尴尬,例如,商家利用大数据进行杀熟,同样的产品曾现给客户是两种不同的价格,曾经的微商和传销组织被曝光的速度加快,实名制的电商邮寄服务,让个人隐私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在科研学术方面,中国学术造假由于网络的不断曝光,已经起到了约束的作用,从翟天临式的造假博士被网络曝光,越来越多的学术造假被网络大数据挖出来,最近网络曝光了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抄袭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的丑闻,而且更为恶劣的是,两篇硕士论文从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几乎一模一样。由于两名硕士研究生毕业答辩时间相差一年,基本判定为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抄袭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复旦大学躺枪从天津大学到复旦大学的丑闻虽然网络曝光后,复旦大学官方回复正在核查,但是有言论说这名抄袭论文的复旦大学毕业生并不是本校的学子,属于在北京学习的在职研究生,这和2018年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2008届硕士毕业生李瑞锋抄袭内蒙古农业大学武欣慧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普通混凝土强度预测的研究》有相似之处,由于天津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两篇硕士论文从目录到正文内容都高度雷同,74条参考文献从书名、出版时间到引用的页码都毫无差别。这名天津大学抄袭的硕士也被曝光为在职研究生,但是不论在职研究生水平如何,既然高校给予发放学位证书,就应该为学生的学术道德负责,在职研究生也是拿着名校的学历。作为天津大学的硕士居然靠抄袭普通高校的硕士毕业论文照样毕业,也就是天津大学和普通高校学术水平并无差异,复旦大学学术相对较好,要抄袭也需要抄袭一所实力相差不多高校的毕业论文,2018年在美国USNes学科排名,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位居全球高校第6,也说明复旦大学作为名校学子很有眼光,抄袭论文也需要找高标准论文抄袭!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全国第三高校学术实力不进则退随着中国教育部推出的建设双一流高校的目标,中国各大高校之间的差距出现分化,有一些高校改革力度大,很早就提升师资人才队伍,搭建优秀的科研平台,促进学科发展,因此最近几年中国高校排行榜发生巨大变化,一些进步大的高校在各项数据上纷纷超越传统老校,例如2000年由四大工学院之首的华中理工和百年同济医合并的华中科技大学,经过学科合并,华中科技大学综合实力非常强,在工科和医学排名中名列前茅,甚至在综合学科排名中也可以进入榜单前十,特别是严谨的学风饱受热议,全国最早施行本科降级制,只要本科努力,直接会以985的高考分数线,毕业后只能拿专科毕业证,这也是华科大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人才质量排名中高居第三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论文会被老牌名校复旦大学硕士生抄袭的重要原因之一

阿佤山

深化校企合作!道恩向青科大捐赠200万元

9月20日,青岛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在该校崂山校区隆重举行。会上,道恩集团向青岛科技大学捐赠200万元,主要用于科研经费和优秀学子奖助学金,以实际行动支持高校教育事业发展。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陈克正,道恩集团副总裁、道恩商学院副院长王永放,道恩股份副董事长蒿文朋出席活动。多年来,道恩集团与青岛科技大学深化校企合作,在科技研发、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2005年,道恩集团在该校设立“道恩高分子班”,联合培养了60余名高分子专业技能人才;2016年,从该校柔性引进的李伟博士成功申报“烟台市双百计划专家”荣誉称号;2017年,双方联合招收的刘法谦进入道恩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据介绍,作为“青岛科技大学实习基地”,道恩集团每年都会为该校学子提供实践机会,让广大学子走进道恩、了解道恩,体验工作,感受社会生活。公司每年都会深入学校开展校园招聘,为企业发展引进专业人才。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名青科大学子加入道恩,他们当中既有冲在一线的骨干,又有独当一面的精英,为企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最美的年华实现了人生价值。为了适应企业跨越式发展需求,道恩商学院掀起校企合作新篇章。2019年,道恩集团在该校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设立“道恩专项奖学金”,捐赠的15万元连续三年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子。此次校庆期间,学院举行庆祝活动暨杰出校友论坛,道恩商学院副院长、道恩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部副部长刘秀萍作为优秀企业代表出席活动,并上台接受捐赠证书。此前的9月7日,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陈克正来道恩集团调研并走访校友,勉励青科大学子在道恩这个大舞台上砥砺前行、发挥自己的光热,成长为对企业、对社会有价值的优秀人才。“下一步,我们将开发企业在职研究生课程,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对企业人才进行高水平、专业化培训。同时,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实习基地,为广大学子提供优质的实训平台。”刘秀萍副院长说。道恩集团副总裁、道恩商学院副院长王永放表示,以此次校庆为契机,双方在科技、产业、人才、学生实践和就业等方面谋求新突破,利用双方优势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目标。

贱有

西南科技大学MBA教育十周年暨高峰论坛召开

刘芳池 川报观察记者 江芸涵十载栉风沐雨,十载春华秋实。9月19日,西南科技大学MBA教育十周年暨高峰论坛举行,来自各地的MBA校友、嘉宾、师生代表等共聚西南科技大学MBA报告厅,参加了此次活动。据了解,西南科大MBA立足中国科技城,面向西部地区,充分发挥学校共建和产学研联合办学优势 ,为区域和行业培养优秀的中高级工商管理人才。截至2020年9月底,共录取 MBA 学生833人,其中留学生34人,目前548人已毕业,就业率为 100%。案例开发多项成绩排名全省第一,全国前茅。该校是全国唯一一所“全国百优案例”获奖涵盖所有类型的高校,包括:重点项目,一般案例、微案例、西部案例。会上,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陈朝先表示,作为西南科技大学第一批市场化在职研究生学历教育项目,MBA教育在办学模式、培养机制、资源整合等方面都作了创新性的探索。通过市场化教育项目,锤炼了学校师资,增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提升了学校品牌的影响力,对学校管理与学科建设水平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契合学校“产学研”联合办学的特色。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王萍指出,西南科技大学MBA教育在办学特色、质量、品牌上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学院以准确的办学定位、质量和特色并举的发展路径形成了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以案促教,以案促学,以案促研的特色办学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商业文明建设培养了众多优秀中高层管理人才。会议期间,还颁发了优秀MBA校友奖、优秀MBA校外合作导师奖、优秀MBA教师奖。19日下午,高峰论坛之涪水讲坛,龙山论道、案例沙龙、MBA教育论坛、MBA校友论坛同步进行。君智集团总裁、撬动战略学院创始人姚荣君以“战略创新:五年助力五家百亿的增长之路”为题发表演讲,呼吁中国应出现更多的发明式企业家。南开大学商学院、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玉利带来以“创新驱动创业与企业家精神”为题的主题演讲,分析了创新创业与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对于国家、对于国际的重要性。

朝阳门

华中科大万名学生毕业入职华为

华为每年校招第一站永远是“华科”  华中科大万名学生毕业入职华为张霁博士姚婷博士华中科技大学为华为输送了四位“天才少年”,分别为去年入职的左鹏飞博士,以及本科毕业于该校、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钟钊,还有今年入职的张霁、姚婷博士。其中,左鹏飞、张霁、姚婷博士,均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伴随着最近这些“天才少年”频频刷屏,8月6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光电学院党委书记夏松介绍,三位“天才少年”入职,与学校,以及老师与华为长期合作、相互支持,有很大关系。其实,至今已有超过10000名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曾就职华为公司。要能创造技术解决问题对张霁入选华为“天才少年”,他的导师、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周可教授,一点也不觉得奇怪,“没有出乎意料,跟他长期的刻苦努力分不开。”  8月6日,周可教授评价张霁,最大的特点就是主动学习能力强,“我对他印象最深的是,求知的主动和创新的热忱,他对于新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渴求,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去解决它。张霁在这方面表现很突出。”如何培养博士?周可教授介绍,博士生的培养,主要是对其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工程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博士生在实际工程系统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创新方法解决问题,做到工程和学术的统一。张霁等同学所在的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依托华中科技大学,与企业界有广泛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科研平台,“当然,有了好的科研平台,想要脱颖而出还要靠博士生自身的努力。”对科技性人才培养,周可教授说,以计算机专业学生为例,在毕业时,本科生要具备模块开发能力,硕士生要具备系统开发能力,而博士生,则要在前二者基础上,具备学术创新能力。通俗地说,硕士生要能够运用已有的方法和技术,设计并开发一个系统以解决存在的问题;博士生要在硕士生能力的基础上,如果碰到已有的方法和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够创造一种技术解决这个问题。学校深度对接企业需求“学校和企业,虽然有不同的社会分工和责任,但又有着紧密联系。”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光电学院党委书记夏松说,教书育人是大学的职责,如何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最优秀的人才,一直以来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使命与责任。而华为等企业肩负民族产业振兴使命,需要源源不断补充创新人才,当然企业有遴选判断的标准,学生个人的素质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所在学校及平台优势等应该都会考虑。“三位天才少年入选,是国家、企业、学校以及个人同频共振的结果。”夏松说,这从一个方面表明我们的培养是接地气的,深度对接企业需求。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存储与光显示功能实验室,在存储方面的积累时间确实很长,而且也是大家公认的在存储领域研究比较深入的大型团队,所以跟BAT、华为浪潮等国内企业的合作非常深入。夏松认为,“不管是在哪个公司,只要学生具有高能力、高素质,都会很抢手。”人才成长离不开3个方面:个人努力,学校培养,行业发展,这三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夏松说,对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而言,在人才培养方面,竭尽全力。不仅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设立“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出国开展交流,聆听大师讲座,到企业开展实习实践。而且,还有创新平台的优势:建设世界一流的科研平台,学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依托平台,接触到最前沿的仪器设备和科研工作。另外,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还非常注重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仰,“学校党委书记邵新宇院士和校长李元元院士,也希望毕业生有‘十年磨一剑’的坚持,以及‘敢担大任,勇攀高峰’的担当。”追求卓越、为国争光,是国人共同的目标。夏松说,坚持立德树人,也是我们研究生教育的灵魂。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前身,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系科技部2003年批准筹建的首批五个国家实验室之一,经过16年的建设,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武汉·中国光谷”的创新研究基地。2017年通过了科技部的验收,正式改名为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是科技部2017年首批批准组建的6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华科”与华为渊源深厚华为从全世界招“天才少年”的这一决定,也可能与“华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据媒体报道,曾经最被任正非、李彦宏欣赏的男人,叱咤华为的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天才——李一男,27岁即成为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1970年出生的李一男,15岁时被华中科技大学第一批少年班录取,被外界誉为“小天才”。有人认为,华为“天才少年”这个点子,可能就是来源于“华科男”——李一男。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郭平、孟晚舟等10多位校友,在华为公司担任重要职务,为华为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华为在华中科技大学聘用的毕业生数量,保持在每年300人左右。据统计,有超过10000名该校毕业生曾就职于华为公司。目前在职的该校毕业生数量在5700人左右,也推动了华为武研院落户武汉。2019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与华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探索面向未来的前沿科学。研究中心与华为的合作也是全方位的,除培养人才外,在科学研究方面也有很多合作。去年,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和华为共建两个联合实验室(先进光技术和存储器件),目前全国仅8家。华为的一位高管,曾在微博上发文称“华科”堪称华为的人才摇篮,“华科是和华为有深厚渊源的学校,我们常董会的3位成员都是华科的,在职员工也有超过6000人是华科的,华中科技大学堪称华为人才的摇篮。”8月6日,长江日报记者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经典回答:华为里面任正非工号是0001,郑宝用(华科毕业)工号是0002。直到现在,华为里面三个轮值CEO,两个华科的,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华科毕业)任CFO(管财务)。而在“华科对华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答案中会有这么一句话:华为每年校招的第一站,永远是“华科”。长江日报记者胡义华 通讯员高翔 王潇潇【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