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华中科大万名学生毕业入职华为老聃之役

华中科大万名学生毕业入职华为

华为每年校招第一站永远是“华科” 华中科大万名学生毕业入职华为张霁博士姚婷博士华中科技大学为华为输送了四位“天才少年”,分别为去年入职的左鹏飞博士,以及本科毕业于该校、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钟钊,还有今年入职的张霁、姚婷博士。其中,左鹏飞、张霁、姚婷博士,均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伴随着最近这些“天才少年”频频刷屏,8月6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光电学院党委书记夏松介绍,三位“天才少年”入职,与学校,以及老师与华为长期合作、相互支持,有很大关系。其实,至今已有超过10000名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曾就职华为公司。要能创造技术解决问题对张霁入选华为“天才少年”,他的导师、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周可教授,一点也不觉得奇怪,“没有出乎意料,跟他长期的刻苦努力分不开。” 8月6日,周可教授评价张霁,最大的特点就是主动学习能力强,“我对他印象最深的是,求知的主动和创新的热忱,他对于新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渴求,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去解决它。张霁在这方面表现很突出。”如何培养博士?周可教授介绍,博士生的培养,主要是对其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工程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博士生在实际工程系统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创新方法解决问题,做到工程和学术的统一。张霁等同学所在的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依托华中科技大学,与企业界有广泛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科研平台,“当然,有了好的科研平台,想要脱颖而出还要靠博士生自身的努力。”对科技性人才培养,周可教授说,以计算机专业学生为例,在毕业时,本科生要具备模块开发能力,硕士生要具备系统开发能力,而博士生,则要在前二者基础上,具备学术创新能力。通俗地说,硕士生要能够运用已有的方法和技术,设计并开发一个系统以解决存在的问题;博士生要在硕士生能力的基础上,如果碰到已有的方法和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够创造一种技术解决这个问题。学校深度对接企业需求“学校和企业,虽然有不同的社会分工和责任,但又有着紧密联系。”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光电学院党委书记夏松说,教书育人是大学的职责,如何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最优秀的人才,一直以来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使命与责任。而华为等企业肩负民族产业振兴使命,需要源源不断补充创新人才,当然企业有遴选判断的标准,学生个人的素质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所在学校及平台优势等应该都会考虑。“三位天才少年入选,是国家、企业、学校以及个人同频共振的结果。”夏松说,这从一个方面表明我们的培养是接地气的,深度对接企业需求。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存储与光显示功能实验室,在存储方面的积累时间确实很长,而且也是大家公认的在存储领域研究比较深入的大型团队,所以跟BAT、华为浪潮等国内企业的合作非常深入。夏松认为,“不管是在哪个公司,只要学生具有高能力、高素质,都会很抢手。”人才成长离不开3个方面:个人努力,学校培养,行业发展,这三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夏松说,对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而言,在人才培养方面,竭尽全力。不仅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设立“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出国开展交流,聆听大师讲座,到企业开展实习实践。而且,还有创新平台的优势:建设世界一流的科研平台,学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依托平台,接触到最前沿的仪器设备和科研工作。另外,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还非常注重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仰,“学校党委书记邵新宇院士和校长李元元院士,也希望毕业生有‘十年磨一剑’的坚持,以及‘敢担大任,勇攀高峰’的担当。”追求卓越、为国争光,是国人共同的目标。夏松说,坚持立德树人,也是我们研究生教育的灵魂。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前身,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系科技部2003年批准筹建的首批五个国家实验室之一,经过16年的建设,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武汉·中国光谷”的创新研究基地。2017年通过了科技部的验收,正式改名为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是科技部2017年首批批准组建的6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华科”与华为渊源深厚华为从全世界招“天才少年”的这一决定,也可能与“华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据媒体报道,曾经最被任正非、李彦宏欣赏的男人,叱咤华为的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天才——李一男,27岁即成为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1970年出生的李一男,15岁时被华中科技大学第一批少年班录取,被外界誉为“小天才”。有人认为,华为“天才少年”这个点子,可能就是来源于“华科男”——李一男。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郭平、孟晚舟等10多位校友,在华为公司担任重要职务,为华为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华为在华中科技大学聘用的毕业生数量,保持在每年300人左右。据统计,有超过10000名该校毕业生曾就职于华为公司。目前在职的该校毕业生数量在5700人左右,也推动了华为武研院落户武汉。2019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与华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探索面向未来的前沿科学。研究中心与华为的合作也是全方位的,除培养人才外,在科学研究方面也有很多合作。去年,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和华为共建两个联合实验室(先进光技术和存储器件),目前全国仅8家。华为的一位高管,曾在微博上发文称“华科”堪称华为的人才摇篮,“华科是和华为有深厚渊源的学校,我们常董会的3位成员都是华科的,在职员工也有超过6000人是华科的,华中科技大学堪称华为人才的摇篮。”8月6日,长江日报记者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经典回答:华为里面任正非工号是0001,郑宝用(华科毕业)工号是0002。直到现在,华为里面三个轮值CEO,两个华科的,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华科毕业)任CFO(管财务)。而在“华科对华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答案中会有这么一句话:华为每年校招的第一站,永远是“华科”。长江日报记者胡义华 通讯员高翔 王潇潇【编辑:陈海峰】【来源:中国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不若休之

中科大成立“人工智能技术学院”,明年开展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及在职人员继续教育项目

中国科学院大学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编者按:2017年9月,首批研究生将正式注册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技术学院的学生。今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发文成立人工智能技术学院。这是我国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首个全面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学院。人工智能技术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推动力,将广泛地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并引起生产力的革新。然而,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缺口。《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学院建设方案》经审议于2017年3月在院务会通过。根据建设方案,学院将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核心科学和关键技术,面向国际学科前沿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科研、教育、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互补,专业化培育与定制型培育结合的教育科研体系。人工智能技术学院由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担任主、承办单位,联合计算所、沈阳自动化所、软件所、声学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为共同承担单位。人工智能技术学院建设工作已经启动,目前已着手建立学院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开展课程体系研讨与课程设置方案的论证,开展教学、科研师资力量配置等工作。根据建设方案,2018年9月起还将逐步面向社会,结合国际、国内人工智能技术产业需求,开展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及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等人才提升项目。同时,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上,人工智能技术学院也贴出招聘启示,称急需公开招聘2名管理支撑和服务岗位工作人员。(来源:网易)

孙静

华中科大4学子入选华为“天才少年” 最高年薪201万元,导师希望给他们更多成长空间

楚天都市报记者李碗容 刘丁维 通讯员高翔 王潇潇 王奇峰今年,华中科技大学又有两位博士张霁、姚婷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加上去年入选的左鹏飞和钟钊,华中科大一共有4名学子入选。这些“天才少年”是如何过五关斩六将,获得华为的offer?领着高薪的他们,又如何看待自己目前的工作?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他拒绝更高薪工作选择华为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是任正非发起的用顶级挑战和顶级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的项目。早在2019年6月,任正非就曾在华为EMT(经营管理团队)内部讲话中提到,在2019年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在2020年还将从世界范围招进200-300名。这一项目经过任正非宣布之后迅速得到落实,2019年7月,一封由任正非签发的华为总裁办电子邮件,展示了获得华为顶级薪酬的8位“天才少年”。他们的工资都是按年发放,共有三档,分别为89.6万元-100.8万元、140.5万元-156.5万元、182万元-201万元。目前,全球仅四人拿到“天才少年”最高一档年薪,分别是钟钊、秦通、左鹏飞和张霁,其中三人均为华中科技大学校友,分别是该校今年的博士毕业生张霁、去年的博士毕业生左鹏飞、本科毕业于该校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钟钊。张霁认为,自己“不是天才少年,是一个努力型选手”。硕士毕业后,张霁刻苦学习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成为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他跟随导师周可教授勤奋求学。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张霁与华为结下了缘分。经过7轮严苛选拔,张霁拿到华为“天才少年”最高档offer。“我认为华为招聘主要看的是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其中研究方向是华为最看重的。论文、专利是一位博士生科研能力的体现,但华为不是一个唯论文、唯学校的公司。”拥有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张霁内心却很平静。他感到肩上的责任和压力更大了,更多的是思考今后该如何做好工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张霁收到过多家互联网名企的offer,其中还放弃了一份年薪超过360万元的工作。去年,左鹏飞也做了同样的选择,他放弃了一家薪资比华为高出40%的工作。选择华为,两个“天才少年”的想法一致。张霁告诉记者,选择华为是为了能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有意义的事。左鹏飞则谈到,“华为提供了与我想做的研究非常契合的岗位,华为有很多有经验的技术专家,我会有很多学习机会,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女博士说自己是“成长型选手”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生姚婷,今年也入选了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年薪156万元。“外界普遍认为女博士年纪大、严肃无趣、难以接近,其实我们不要太年轻,不要太有活力。”姚婷说。相比于“天才型选手”和“努力型选手”,姚婷说自己更像是“成长型选手”,始终在各个小环境做到优秀,再随着环境的改变提升自己。不畏惧变化和挑战,是姚婷成长的重要驱动力,让她保持着勇往直前的鲜活状态。本科课业之余,姚婷尝试了很多事情:大一参加辩论队、校运会短跑项目、中英文演讲比赛,几乎是学校各演讲比赛的冠亚军;大二担任学生会外联部副部长,辅修第二专业英语对外翻译,暑期支教;大三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大赛;大四保研……回首四年,她觉得无比充实。读博期间,她敢于挑战短板、突破局限,走进系统结构研究领域,把握各种研究课题、论文写作、参加学术会议、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曾经计划在高校工作却最终选择加入华为,姚婷说自己不设限的人生就是要去尝试,激发潜能、让自身所学真正为工业界所用,科技有所转化。导师希望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张霁的导师、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周可教授告诉记者,张霁最大的特点就是主动学习能力强。“他对于新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渴求,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去解决它。张霁能够获得天才少年的职位,跟他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周可还谈到,“我希望大家不要仅仅关注年薪,做科研是老老实实的工作,科研本身存在很多乐趣。我们国家现在科技逐步发展起来了,大企业对技术的需求很旺盛,这是我们的幸运。作为导师我希望给他们更多空间,他们后面的路还很长,大家在关注的同时,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张霁成长于一个普通家庭,爸爸曾是一名中学老师,妈妈是幼师,父母深知教育对于孩子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张霁是家中的独子,但父母既不娇惯,也不多干涉,这也养成了他独立和富有主见的性格。张霁选择就读计算机专业时,互联网行业还处于低谷,但他坚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并得到了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张霁的父亲告诉记者,上大学之前,张霁的成绩只能算中上等。但进入大学校园后,他给自己树立了进入更高学府深造的目标,并拟定了大学四年的规划。不管是什么课程,他都会坐第一排,空余时间也会选择泡图书馆。也正是因为这份韧性和努力,张霁如愿以偿进入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继续攻读研究生。虽然身边不少同学本科毕业于一流名校,但张霁依然保持各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科研比工程更需要一双慧眼,要看得长远。科研很容易失败,但贵在坚持。”张霁说。“天才少年”为何都出自这里昨日,记者联系上了去年入职华为的左鹏飞。他说,目前自己的工作状况很好,工作开展顺利。他跟今年入职的师弟师妹彼此认识,“十分开心他们也加入华为。”近年来,华为在华中科大招聘的毕业生数量保持在每年300人左右。据统计,有超过10000名华中科大毕业生曾就职于华为公司。目前在职的华中科大毕业生数量在5700人左右,也推动了华为武研院落户武汉。为何该校培养了这么多优秀毕业生?贡献了三位“天才少年”的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夏松给出了答案:“这与同学们的勤奋努力,华中科技大学优秀的学风,三全育人、开拓创新的培养体系有很大关系。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老师,包括几位‘天才少年’的导师,都是站在学科最前沿开展研究,将最优质的科研创新优势转化成育人资源。我们竭力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同时非常注重帮助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夏松说,学校十分重视校企合作,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为例,该研究中心在存储领域研究比较深入,跟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企业都有合作。张霁刚进实验室时,导师周可就把他派到腾讯实习,帮助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创可贴

兰州大学迎来新任书记,华科又走出了一位副部级高校正职校领导!

12月27日,又一所双一流高校迎来新任书记。据教育部官网消息,12月27日,任命马小洁担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袁占亭不再担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职务。这是华中科技大学近年来走出的又一位副部级高校正职领导。马小洁,男,196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曾任华中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华中科技大学学工部部长,武装部部长,组织部部长等。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新疆大学挂职校长,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任湖北省内高校湖北文理学院党委书记,2015年7月至2018年9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2018年9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2019年12月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这又是华中科技大学走出的一位正职校领导,而且还是掌舵一所双一流高校。在前几年,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段献忠调任湖南大学校长,罗俊调任中山大学校长。另外,之前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陈新、青岛科技大学马连湘以及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身上都有着“华科”标签。另外,在湖北省内高校中,新上任的长江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校长都是从华科成长起来。这种“华科现象”也是对华中科技大学多年以来人才培养的肯定。

唯唯否否

国内神秘又低调的5所大学,实力不输清华北大,考上就是金饭碗!

中国的大学数量每年都在不断的增加,要说在中国人眼里名气最大的大学,无非就是清北复交这些名牌大学。然而还有那么些大学,名字可能没有清华北大那样响亮,但是它们的实力却不容小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3年9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学校下设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创业与管理学院4个学院,以及免疫化学研究所和iHuman研究所2个研究所。大家一说到国内的名校,很多人脑袋里面蹦出来的都是清华,北大,厦大等一流的学府,但是国内有一批学校的实力也是非常强劲的,而且它们非常低调,并不会为所有人熟知。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招收的学员可分为指挥类和非指挥类,毕业之后授予中尉军衔,岗位起薪6600元,再加上一些补贴,一年稳稳的超过10万+。这样一听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学校很不错?其实,当然很不错,但是,想去上这所大学,要求也非常高,非常难考。另外,就算考入大学之后,也需要经过严酷的训练,天天坚持训练。高考越来越近,除了绝对的学霸可以轻松考取心中理想的学校外,那些成绩不是特别稳定的学生也不用担心,总有一些低调却实力不凡的学校适合你。陆军装甲兵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以原装甲兵工程学院、原装甲兵学院、原装甲兵技术学院为基础重建,是我军培养装甲机械化部队初级军官的最高学府,是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指挥军官和技术军官成长的摇篮。2018高考即将开始,高考填报志愿成为考生和家长的头等大事,上哪个大学读哪一个专业,这是高考考生及其家长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上海海关学院上海海关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海关总署,前身为1953年在上海成立的上海海关学校,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年12月,学院被国家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不管是在职考研还是全日制考研,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院校至关重要,学校的实力、学校的分数线都决定这后续你将来的工作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家的培育基地,见过这个学校的毕业生有多少人参加过公务员考试吗?人家毕业后不出国留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科大毕业的。这几所大学神秘又低调,实力强劲,考上就是金饭碗!

非役人也

快递小哥与留学生可用英语流利对话 还想考华科的研究生

快递小哥想必在大家的眼里都是没什么文化,只会干体力活的人吧。不过近日,网上有一段关于快递小哥的视频十分的火,原来视频里一位武汉的快递小哥在用十分流畅的英语跟外国留学生对话,网友们都在感慨,快递小哥都这么努力了,你咋好意思不学习?之后有记者去华中科技大学采访了这位“网红”快递小哥,快递小哥介绍道,他叫黄幼华,他说自己从企业辞职之后一直都在做快递员,并且他的朋友圈里一半都是外国人,34岁的黄幼华心底还藏着一个小目标,想考华科大在职研究生,学金融专业。辞职做快递员黄幼华是京东物流华中科技大学的配送员,他主要负责几个留学生公寓,站里的同事平时碰到和留学生沟通困难的事,都会找黄幼华,大家都叫他“黄老师”。记者找到黄幼华的时候,他正在帮一位留学生解决问题,这位留学生对黄幼华赞不绝口,之后还相互添加了微信。黄幼华说因为自己读书的时候就喜欢英语所以底子还不错。朋友圈里一半都是外国人我们让黄幼华展示了一下他的微信好友列表,几乎一般都全是外国人。他们都很爱跟黄幼华聊天,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是问路有时候聊天等等。黄幼华之所以那么受留学生的喜欢,不仅是因为他英语好,并且他还乐于助人。有一次,黄幼华正在路上送货,遇到一位女留学生向他求助,问能否帮她把冰箱搬到宿舍。黄幼华二话不说上前帮忙,并告诉她以后遇到困难可以找他。黄幼华下班后喜欢弹吉他唱歌,他会把自己弹吉他的视频发到自己创建的外国朋友们的微信群里大家都会给他店点赞,并且有空闲的时候,留学生们还爱叫他一起打篮球。未来想考研究生读金融学虽然早就没有读书了,但是黄幼华一直没有放弃学习英语,在18年的3月份,他去参加了京东第三届ENJOY杯英语风采大赛,还获得了华中区第三名的好成绩,这让他十分自豪。黄幼华说,自己还想过去美国送快递当一名国际配送员,除了这个想法之外,虽然他已经34岁了,但是还是想考在职的研究生。

骈于辩者

菲律宾科技大学在职博士招生啦!

菲律宾科技大学(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OfPhilippines)成立于1901年,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是菲律宾著名的国立公立大学。各类专业齐全,是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菲律宾公立大学之一。

翔太

这所学校被称作“南方小清华”,和清华大学有一比吗,你怎么看?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一所大学,被大家称作是“南方小清华”,是全国最科技的“985”高校,据说食堂数目非常多,足足有35个,一个月去一个食堂都去不完啊。考研能够考上这个大学的小伙伴们有口福了,你猜到是哪所大学了。它就是位于江城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有没有猜到?华中科技大学直属教育部,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考上华中科技大学的小伙伴,是真的有35个食堂吗?小编也想去……吃华科还有“森林式大学”的美誉,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除去这么好的硬件设施,华科的实力怎么样呢?值得大家报考吗?对的起“南方小清华”这个称号吗?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985工程高校,占地7000亩,绿化72%,97个本科专业,214个硕士和18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3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第一,5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前三,8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前五,17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前十.........。”华科的15个学科领域保持在ESI全球前1%,并列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第9位,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保持在全球前1‰,并列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第7位。学校共有478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较上期增加13篇;有19篇论文入选ESI热引论文,较上期增加5篇。高被引论文和热引论文合计480篇,列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第10位。再来看看国家重点学科:怎么样,2019年考研,你想考华中科技大学吗?凭你对华科的理解,你觉得实力怎么样

小康

华科大材料学院,优秀毕业生风采,杨磊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荣获2019年度国家奖学金、三好研究生、知行优秀奖学金等荣誉。博士期间,分别在Acta Materialia, Materials and Design,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在等国际期刊上发表一作论文6篇。1,谈谈自己的科研经历?我是16级的博士,在读博之前,在企业已经工作了将近5年,刚入学校,科研很不顺利,因为很多基础知识已经忘记了。但是在自己的努力下慢慢把相关的知识捡起来了。后面也顺利地申请到了联合培养的机会,于2017年10月前往比利时鲁汶大学学习交流一年。文章方面,前两年是沉淀期,在18年8月才发出自己的第一篇文章,后面陆陆续续又发了5篇,也算是小有成果。2,在研究生阶段刚开始的时候会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或者课题感到迷茫吗?该如何走出迷茫,寻找自己的研究方向的呢?刚开始是有一些迷茫,特别是当对研究领域一无所知的时候。但是经过短暂时间的调整,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我将自己以前的基础很好的融入到现在的课题中,并开辟了新的方向。我觉得在迷茫的时候,多看看文献,多和导师聊聊天,多和课题组师兄弟交流,仔细想想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样能尽快的发掘自己的潜力。可以通过课余的生活调整自己。当做完一天的试验,或者感到迷茫彷徨的时候,不如在操场上走一圈,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或许就能调整好心态。另外,家人的陪伴是至关重要的。当你感到压力的时候,一定要多和家人沟通。3,是什么时候决定要出国继续深造的呢?该如何为读博/或者出国做准备?我是从刚读博开始就想到一定要出国去看一看,走一走。国内现在条件已经比国外好很多了,但是我觉得出去看一看走一走总能收获一些东西。出国最重要的准备就是英语,如果有志向出国联培或者攻读博士的同学一定要尽早通过雅思的考试,这样后续的申请工作会更加顺利。4,平时会经常参加课外活动吗?空闲时间是如何度过的呢?业余时间,有机会我会积极参与到学院或课题组组织的活动中,也会陪伴家人、打打球。5,对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博士生涯时间虽然有4-5年,但是时间转瞬即逝,一定要目标明确,踏实做事,积极思考,努力创新。凡事都做好准备,机会就会落在你身上。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排版 | 董德泉图片 | 杨 磊

坏潘妮

教育 | 李元元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丁烈云不再担任华中科大校长职务

导 读11月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华中科技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李元元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不再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职务。教育部党组成员吴道槐,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瑞连,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三局巡视员、副局长刘后盛出席宣布大会并讲话。李元元,男,195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73年10月参加工作,华南理工大学机电系机械制造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9月至今任吉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粉末冶金和铸造专家公开资料显示,李元元1958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梅县。1982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和1998年研究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分别获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吉林大学校长,2013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官网截图据中国工程院官网介绍:李元元长期从事粉末冶金和有色合金材料制备、成形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基础和工程化研究。发展和创新了粉末冶金温压成形理论和技术、电磁热力多场作用下粉末成形固结一体化理论和技术,研制出多种高性能粉末冶金新材料和重要零件;研发出高性能铝青铜合金、白铜合金、锌合金、挤压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及其制备成形技术等;成果应用于我国制造业和国防军工中,解决了相关的技术瓶颈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李元元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科技一等奖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55项(已实施29项);发表论文被SCI收录132篇、EI收录222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著作1部、教材1部。请毕业生喝咖啡称应体验民工之苦2003年,李元元上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时,是广东高校中最年轻的校长,在学生中颇有人缘,有媒体称其为“最具亲和力的大学校长”。▲李元元(资料图)据媒体报道,2010年6月,时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的李元元与毕业生围坐一圈,在校园咖啡馆,畅谈毕业生对未来的憧憬和担忧。李元元认为,大学毕业生应体验农民工的苦。李元元对学生们说:“当年我们上山下乡的时候,就是当农民,什么农活都干过,哪里敢想还有机会上大学呀!”他建议大学毕业生不要太急功近利,毕业后首先得想办法让自己活下来,找到生活的立足点,也不要在乎刚毕业时的起薪是高是低,而是看他的发展空间。“进了单位之后,人际关系要比学校复杂,有时不单只有友谊,也有利益纷争甚至黑暗,你们都得有忍耐精神,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你还得想想,天天盒仔饭、餐餐吃外卖的生活,你能不能撑得下去?”李元元告诫同学们:“毕业了,你就得做好吃苦的准备,千万不要当自己是天之骄子,要把自己看成是普通劳动人民,看自己能否承受农民工的苦。”毕业致辞:出国的一定要回来出息的一定要报国2017年6月21日,吉林大学举行了2017届本科毕业典礼,校长李元元叮嘱毕业生:“一定要出去,出去一定要回来;一定要出息,出息一定要报国。”李元元送给当年的毕业生三句嘱托:第一句:以笃学之心与时代同行。在这场与同龄人赛跑的“马拉松”上,想要与时代同行不掉队,就要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坚持终生学习。第二句:以诚敬之心与他人相处。希望你们少做低头族,把“低头”的时间用来抬头看路,用来了解和关心他人,用来充盈和完善自己。第三句:以淡泊之心雕琢自己。生活,因简约而优雅;人生,因淡泊而从容。成长的道路上,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得意失意,都要抵得住困难和挫折,经得起考验和诱惑,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李元元还用一首小诗来表达母校和对同学们的爱——“有一种爱,纯粹,像白山环绕黑水;有一种爱,深邃,像皓月映照清辉;有一种爱,芳菲,像清湖守着莲蕊;有一种爱,静美,像蝴蝶拥抱蔷薇。”李元元简历▲李元元(图片来源:吉林大学新闻中心)李元元,男,汉族,1958年10月出生,广东梅县人,198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0月参加工作,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73年10月上山下乡参加工作。198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6月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铸造专业,1987年6月硕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铸造专业(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方向),1998年7月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在职攻读)。1982年6月至1984年8月在湖南大学机械系铸造教研室任教。自1987年6月起在华南理工大学机械系(现为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任教。1992年1月晋升副教授,1993年12月破格晋升教授,1998年12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2年12月任铸造及复合材料研究室副主任;1994年任机电工程系副主任、校党委委员。1997年2月至5月作为高访学者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金属物理所从事合作科研。1998年任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04年10月任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主任;2006年6月任金属新材料制备成形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5月任金属材料高效近净成形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主任;2009年12月任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12月任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常委;1999年3月至2000年11月兼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1998年3月至2003年2月任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3年9月至2011年12月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校党委常委。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任广东省第十届政协常委。2011年9月起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常委(2017年4月起任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任中共吉林省十届委员会委员。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任吉林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3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简历来源:吉林大学官网 新闻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