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双非,想考化学专业211研究生?小编为你解答这个问题。无机化学专业是属于化学专业大类的,而不少人将化学和化工混为一类,这个是不对的。化学类专业属于理科,而化工类专业属于工科,这两个专业差距还是有点大。既然你问的是化学类专业,小编就来说一下化学专业。化学类专业比较好的211大学不是很多,化工类专业比较好的211大学很多。化学类专业实力最强的211大学福州大学勉勉强强进前20,其他学校都是大名鼎鼎的985大学。最强的是清华北大中科大,其次是复旦南京大学南开吉大厦门大学这几个学校,再其次就是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985,化学专业顶尖院校211根本插不上话,只有985才有说话的份。在这些985强校之后才有211大学的出头。首先是福州大学,再就是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华东理工郑州大学等学校,这些学校都是化学专业排名前30的学校,实力都比较强,能够进任何一个学校都是十分值得的。这里面相对比较好考实力也强的学校:福州大学、郑州大学、东北师范、西北大学。不太好考的学校:北京化工、华东理工、西南大学。化学专业是双一流专业的学校:郑州大学、东北师范。其中东北师范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分数不高,郑州大学潜力较大,但是目前实力并不是很强,分数也不是很高。北京化工和华东理工位于北京上海,考研难度不低,西南大学则是因为考题很怪不好复习。当然,想要在本地就业还是考本地的学校好一些,北京就业肯定是北京化工最强,华东肯定是华东理工最好,虽然211大学在全国都比较有影响力,但是出了省之后影响力还是会下降不少。小编还是推荐郑州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化学专业是一流学科,学校也成功入选双一流,以后发展前景比较大。而东北师范类似,化学专业也是一流专业,实力很不错,加上学校是教育部六大部署师范大学之一,在全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毕业后想当老师可以说是非常容易的,工资也不会很低,是一所被严重低估的学校。总而言之,上面这几个就是化学专业比较好的211学校。这里面师范学校和综合性大学比较多,真正的化学化工特色学校就是北京化工和华东理工。当然,上面每一个学校都不错,前提是你能够考上。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理工学科,它不像会计、法律等学科一样,任何公司、企业和单位都需要。那么化学毕业的学生最终都做了什么呢?大学中,尤其是综合性大学或者理工大学都会有化学化工学院,或者将化学和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化学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等等。大学期间关于化学的专业有师范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艺、化学工程、药学、制药工程等。研究生期间化学分的更细,有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等。其中化学教师是很多毕业生的选择。在本科中有40%的学生最终选择了到区里或者县里当初中老师或者高中老师;研究生中也有20%的学生最终选择了当老师。但是从目前的学校招聘中可以看出,化学老师的需求量不是很多,应聘人数却是需求人数的百倍,尤其是繁华地方的学校。常常听到那些考上的学生说:“笔试的话只有考满分或者考在前三才会有希望。”可想而知,化学老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当化学老师对于研究生来说,是没有明显优势的。医药或制药公司是很多化学人最终选择的公司。本科生中有20%选择去了制药公司,从事一些操作或者医药销售代表的工作。研究生中有30%的学生选择了去制药公司,从事一些药物开发和研究的工作。相比于化学老师的话,制药公司的缺口是很大的,每年都希望招聘大量的学生,但是由于医药行业的利润不是很大,工资不高,很多人都太愿意去。而对于研究生来说去做药物研发,长期接触的化学物质对身体有害,也不愿意长久做下去。所以在医药公司员工的流动性还是蛮大的。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也是不错的选择。公务员也是很多专业同学的选择,化学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但是相对于文科来说,公务员中有关化学专业的职位是少之又少,很多学生最终都选择了报考不限专业的职位。但是考公务员和化学老师类似,需要在笔试中特别的突出,这样的可能性才会更大。当然也有部分同学转行,做了与化学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比如有些本科生做了其它行业的销售或者自主创业,有些研究生做了电子或生物方面的研究等等。网友们,你们周围是否有化学人,他们都做了什么工作呢?
硕士研究生只是初步了解了科研是怎么一回事,要想真正搞科研,在科研领域有所建树的话,还得是博士。尤其是化学类研究生,一方面导师都希望自己的研究生可以再接着读博,这样好带一些,课题也可以再深度的挖掘,另一方面自己也感觉硕士毕业后的工资并不高。而且说实话,在985院校中,化学类研究生读博的人数将近50%,更有的人工作一年后又重新选择了读博。相信很多化学类专业的硕士在研二的时候或者毕业的时候,都有过犹豫要不要读博,读博到底好不好。首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选择读博呢,我们从化学专业毕业从事的行业来看,有的学生毕业后当了老师,这也是个不错的行业,但是必须得有教师资格证;其余大部分学生进了和医药有关的行业或者化工类行业,进入这些行业也是从事研发类的工作,工作性质也是做实验。从这个方面来讲,除了当老师外,工作也基本都是做实验,读博也是做实验,而且博士4年后又有更高的文凭,那选择读博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最主要的是博士毕业后,有机会进入高校当老师,这时候的社会地位、社会声望就有了显著的提高,即使不去高校,到企业中,工资水平也会比硕士直接翻倍,岗位晋升也会优先,快很多。用4年的时间做铺垫,换自己更好的未来,何乐而不为呢?以上所说的也就是读博的好处,那么读博有什么坏处呢?为什么还会有人纠结不读博呢。这主要是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钱的事情,毕竟硕士毕业年龄也不小了,同龄人都已经买房买车,结婚生子,而博士还在继续上学,还没有正式工资,只能勉强养活自己,再加上如果家庭条件不好,希望你早早工作养活家人,那么继续读博就不太合适了。另一方面就要考虑到博士好不好毕业的问题。考博容易,读博难,毕业更难。学校对博士毕业的要求与硕士是天壤之别,而且一旦读博,就基本意味着这是你今后从事的事业,只有发好的论文文章才会有更好的工作,所以读博的压力也是异常的大。导师也会对博士的要求高,做实验,看文献,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审稿等等都是博士必干的事情,碰上脾气不好的导师,还得忍受着导师的责骂。如果你对所做的课题不感兴趣,没有自己的想法,不能独立地想出课题,心态也不是很好的话,建议不要读博,读博所承受的压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总之,读博好不好,各有优势吧,主要是根据个人的情况,如果选择读博,就要在心态上做好充足的准备,并且沉下心来,专心搞科研,用博士几年时间堵自己更好的未来。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博,不读博直接工作,也会干出属于自己的一份业绩。
和老婆都是90年生人,六线本科+六线研究生学校,都是化工行业,工科。老婆比我早一年毕业,毕业后在杭州一家小公司做新材料研发,公司50人规模。月薪到手4k,毕竟小公司,能与公司老总一起侃天侃地侃技术侃发展,在他们部门员工换了一批又一批后,分别在第二年和第三年涨薪1k,现在工资+加班到手能拿6k5左右,任公司部门负责人(对外称经理)。公司一个老总两个副总还有几个其他部门的工程师都还不错,有什么可以提升能力的培训活动或场合,都会给老婆机会。鄙人在老婆毕业后一年也到杭州工作,在一家作坊企业(公司共15人左右)任职医药中间体研发员,月薪5加伙食补贴扣除五险一金到手5k1左右。在将手中的一个项目转化为大试生产(按照生产批量来算应该是中式,但比中试量大)完成后,毅然辞职不做了,原因主要是公司发工资不固定,短则两个月一发,长则4个月一发,由于当时和老婆商议在杭州买房,工资不能稳定下来,决定辞职。老板挽留无效。另外在本公司的五险一金在我辞职后的10个月后补缴完毕,而且是在我每半个月催一次的情况下。基于第一个公司的情况,第二份工作的期望值很低,公司开价5k4,有季度绩效。扣除五险一金,平均每个月实际到手5k3。工作内容包括研发员和工艺员涉及的所有内容,答应给我配工艺员,截止到我辞职共8个月,一直没有动静。有时候一个多月要完成一批临床二期的实验样品(工艺已经确定,纯体力活),一个人干好累。在这家公司工作1年整个人意志被磨平,没有干劲,干了一天的纯体力活,累,到家就想休息。用老婆的话说"整个人都颓废了,没有上进心"。在第二家公司就职时,签订的合同为一年(该公司惯例),趁着合同还有不到一个月到期,也没有接收到续签的通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目的是看看其他公司对研发员的需求,给自己找找方向),去了一个大型招聘会,投了两份简历。两天后面试了其中一家中小型企业,面试那天,9点开始面试,下午一点结束,跟公司小老总和大老总聊得都还不错,毕竟是国千,干技术的,蹭了顿公司员工餐。最后当场拿到offer,月薪7k(没见过世面,要求的少)。感觉很不错,聊的时候整个人思维高速飞转,那种感觉超级爽。哈哈,研发员嘛!这边offer拿到,第二份工作距离合同到期还有二十多天,遂提出离职,经理不放,各种画饼,但基于一年来的个人状态和公司情况,认为继续留下自己前途堪忧,决定不留。最后部门经理开出了年薪12w的价格挽留,已经决定离开,不是钱的问题。我执意要走,公司迟迟不指派交接人员,于是就写了份"合同到期告知"书,临合同到期一个周,部门经理指定了同部门同事进行交接。如期辞职,并就职。现在在本公司已经工作半年,压力大,效率一般,工作状态是本人想要的!现在月薪税前8k。会有加班工资,虽然不多,但满足。目前杭州山区房子一套,房贷4k,正攒钱准备装修,今年结婚,孩子两年后再要。钱是挣不完的,以后会越来越好!
文 | 桃酒玖玖图 | 网络导语:电视剧《四重奏》有这样一段台词:我觉得没必要所有人都拥有上进心,又不是所有人都想成为有钱人,不是所有人之间都存在竞争,每个人都会有正好适合自己的地方。01今天,已经是大连理工大学那位化工专业的研究生离开人世的第七天。网络上关于此事的讨论虽然逐渐在减少,但不少人仍旧因此事悲痛不已。惋惜、遗憾又无能为力。毕竟离开的人已经离开,再多的话语也不会让时间倒流。我们只希望,如果真的有来世,这位研究生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以一只猫的身份,继续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最近这段时间,网络上有很多让人悲痛的消息。研究生自缢,大学党委书记留下绝笔后失踪等等,每每看到,都会给人一种窒息感。也不禁让人想问,为什么优秀的人总是以这样的方式离去?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呢?原因有很多,比如外界的压力,自身的焦虑等等。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上进心。大连理工大学化工研究生的离开:不是所有的人都必须拥有上进心。02我们从小就听着“闻鸡起舞”“悬梁刺股”的故事长大。身边的坏境也在提醒我们要做一个有上进心的人,否则长大后一无是处。可能在成年人的心里,他们只是随便说说。因为长大后会知道,没有上进心绝对不等同于“废物”。然而在有些孩子眼里,上进心是必须拥有的东西。所以他们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力图任何事情都要做到完美。一旦没达到心里的预期,就会产生自责的情绪。从这位研究生的遗书中,我们看到,在离开的最后一刻,她也没有抱怨任何人,而是将所有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越来越多的挫败感,让她身心疲惫,最后永远地闭上眼睛。外界教会我们要拥有一颗上进心,但是没有教会我们当这颗上进心已经让时常自己痛苦时,做了很多努力仍旧达上进心所给的预期时,应该怎么做。其实很简单,你可以不那么有上进心。这不能说人生是失败的,也不能说在社会中没有你能够做到的事情。就像盖一座房子,有的人是技术工,但同样还有搬砖递材料的人。对于一个人来说,上进心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寻找,人生的路有很多,总有一条适合你。这条路上可能没有皇冠,但它能让你快乐。03我很喜欢李诞,虽然在有些网友眼里,他并不是一个积极的形象。确实,李诞看上去总是懒洋洋,没精打采的模样。说着一些和主流不符的话语。但偏偏这副没有上进心的样子,让我学会了“放过自己”。李诞在参加节目时说:我就是想活在浅薄里,我就希望活得流于表面。实在是太“丧”,也太挑战三观了。毕竟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有厚度,希望被人评价有深度。因为浅薄很可能是别人眼中的笑话。其实不然,人生是自己的,笑话与否也是自己说得算。上进心也是如此。拥有上进心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没有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生活已经很难了,就不要再主动寻找痛苦。当你的上进心和你的能力心理完全不匹配时,就要学会放下。毕竟生活,活着最重要。
2020年10月13日,凌晨两点左右,在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的实验室内,一名研究生自杀身亡,根据报道,该名研究生今年25岁,正在读研三年级,毕业后准备报考公务员。随后他的遗书被曝光,满篇遗书都是诙谐调侃的语气,根本看不出有心理疾病,在10月13日夜里12点53分,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大家好,我是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的研三学生,我的导师是某某老师,我主要的研究课题是等等,然后留下一句,我不是来答辩的,只是来告个别而已,等一会我就准备一挂解千愁。随后他把这篇遗书截图保存到手机里面,然而发表时间是夜里两点,也就是说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在犹豫和思考要不要自缢身亡,没想到最后他还是选择了自杀。还有一个细节被曝光,他认为自己的导师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老师,因为疫情等各种原因,为了能够顺利毕业,老师也帮助自己争取一些相对简单的实验课题,自己也非常努力和辛苦,基本上整天都泡在实验室里面。不过他同时也质疑老师的授课质量就像过了期的酸奶一样,同时他也质疑自己的实验数据和面对的各种困难,同样的实验条件和环境,每一次得出的结果都完全不一样,自己心态都快崩溃了。后来他认为自己可能是这个组里面唯一一个不能顺利毕业的学生。干脆还不如自己消失。遗言最后希望自己来世做一只猫咪。从他留下的这些语段可以看出,他的个人压力非常大,特别是后面他有可能是这个组里面第一个不能顺利毕业的研究生,所以不敢面对现实的失败局面,不如干脆自缢身亡。实际上从他的心态可以来看,他是一个内心非常脆弱的孩子,面对困难打击,从来不敢直面现实,实际上这样心态的人,就算能够顺利毕业,面对社会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他也很难去应付和面对。作为家长和老师,过于看重结果,无形中给孩子压力,很少有人去关心一个品学兼优的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面对他的抑郁和厌世情绪,没有及时发现和开导,这也是导致惨剧发生的主要原因,你们说是吗?
号称四大天坑的“化工专业”往往选择考研深造来改善就业环境,而择校是首先面临的问题,尤其是成绩平平,没有成果的双非化工本科生,目标高了,考不上,又得重回坑中挣扎,目标低了,后劲不足,性价比不高。所以不同的选择将决定不同的发展方向,而错误的决策只会使你在歧途上越行越远,造成时间与精力的无谓消耗,直接影响到考研的最终结果。那么,究竟该如何择校呢?过来人的经历告诉你合理设置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能够充分激发潜力, 更容易上岸成功!首先是最低目标(211高校)福州大学:如果是化学毫无疑可选福大,福大的化学学科实力更强,第四轮学科评估在除去985的211里名列第一。化学学院的保研率出国机会都很多,师资力量也很强,有很多干人长江,院士校长就是化院的,还有国家实验室。福州大学的化学比较强势,但化工不太强(第四轮学科评估B),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成立于2014年2月27日,由福州大学、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政府、福建石化集团公司共同建设,在福州大学旗山校区、泉港校区、怡山校区等三个校区办学。每年调剂名额比较多,所以很多外校调剂的。江南大学: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前身是无锡轻工业学院化学工程系,始建于1958年。学院现设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应用化学三个系,分别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应用化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且通过国际认可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为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应用化学为江苏省特色专业。从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B+)这所高校的化工还不错,偏向于轻工业,每年招生名额也很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上两个是最低目标。然后是最高目标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拥有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装备,建有985公共测试平台。目前的主要科研方向包括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过程强化,化工热力学,油气加工,碳一化工,能源化工,材料化学工程,化学产品工程,计算机分子模拟等,化工实力在华东地区仅次于浙大,综合实力强劲,就业前景还不错,如果对于一个成绩平平的同学来说,你打算考的话,可能得费些力气。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是中国海洋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其前身是始建于1930年的国立青岛大学化学系。下设海洋化学系、化学系、化学工程系、海洋材料与防护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海洋物理化学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海洋化学研究所、海水综合利用技术工程中心、海洋精细化工青岛市重点实验室。从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C)这所高校的化工水平一般,但985的名气在那,想要上岸还需要加倍努力!不能轻敌啊!以上是针对成绩平平,没有成果的双非化工本科生来说,如何个人能力较强,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等化工很强的学校不妨一试!想要了解更多考研择校,就业规划,学业规划,攻读方向的你,记得点赞关注我,并且在知乎上搜索用户“喝茶嗑瓜子”可以详细咨询哟!
90年代国内化工行业特别火爆,导致化工类专业特别抢手,化工行业的就业机会很多,尤其是以去宝洁为荣,而后来随着97年亚洲金融风暴,化工行业就逐渐走向萧条,没有了当年的火爆场面,考上化工类专业也就不再难了,如果学化工的话,肯定优选去化工龙头的北京化工大学啦!那这所学校实力如何?毕业生出路又咋样呢?我们一起来捋一捋。北京化工大学,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958年,北京化工学院始建,隶属原化学工业部领导;1960年10 月,中共中央决定把北京化工学院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94年2月,学校更名为北京化工大学;1998年9月,转为教育部属院校;学校学科实力稳步增强。化学学科进入ESI 排名的前1‰,材料科学、工程学以及生物学与生物化学3 个学科进入ESI 排名的前1%。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并列第三。2017 年我校“绿色化学化工及材料”学科群正式列入一流学科建设之列。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575人,研究生6789人(其中博士974人)。我们参考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看看这所学校哪些学科实力较强。A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A-: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B+:0703 化学,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B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B-:0802 机械工程,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这样看来,北京化工大学是典型的行业类学校,在化工领域内的相关专业比较强,化工领域之外的专业实力比较一般。北京化工大学 2017 届毕业生共有 5450 人,整体就业率为 98.51%。其中,本科毕业生 3631 人,就业率为 98.71%;硕士毕业生 1662 人,博士毕业生 157人,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 98.13%。本科生的毕业出路是就业和升学并重,几乎都是50%左右的。而研究生则是就业为主啦!国内升学情况:本科生国内升学的 1390 名毕业生中,考取本校研究生 847 人,考取外校研究生 543 人。毕业生出国情况:2017 届本科毕业生中,我校共有 345 人选择出国深造,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9.50%;其中通过学校联合培养项目进行深造的共计103人,所占比例29.86%;毕业生留学国家主要以英国、美国为主,地域分布上欧洲国家比例为 48.40%。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北京化工大学的本科生就业完全是以民营企业为主,占比高达74.2%。居于第二位的是国有企业,比例仅为13.85%。而研究生就业,去民营企业的比例虽然很高,比例是41.53%,远远低于本科生,居于第二位的是国有企业的33.15%,这个比例相对来说比较合理一些。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虽然是化工类大学,但毕业生的就业不仅仅是在纯化工行业,就业率最高的是工程制造行业,达到28.45%;其次是文化金融商贸是25.64%。对于毕业研究生,在工程制造领域内就业比例更高,达到35.85%,其次是高等教育单位的31%。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北京化工大学在北京,北京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战场,本科生有44.24%选择在北京就业,其次是东部沿海地区,达到26.39%。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更喜欢留在北京的,达到54.47%,其次是东部地区的29.72%。毕业生的薪水情况: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7 届本科毕业生已落实单位转正后的年薪转正后年薪 5 万元及以上人数比例为 91.24%,达到 10 万元及以上比例为 31.17%。毕业研究生已落实单位转正后的年薪转正后年薪 5 万元及以上人数占94.80%, 7万元及以上人数占73.50%,达到10万元及以上人数占39.86%。从数据来看,薪水和学历是正相关的,说明学校的教育还是受到社会认可的。我们一般还关注的就是各专业的就业信息,通过看北京化工大学的就业数据,因为是专业类高校,学校各专业的就业率非常高,均在90%以上,有10个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仅有一个专业的就业率不足95%。研究生的就业率也非常高,17个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仅有3个专业的就业率不到95%。不过还是希望学校能公布具体的签约率,看看有多少学生是灵活就业的形式。总体来看,这所在北京的行业类高校的就业率比较高,但薪资待遇比较一般,这也是这所学校现在录取分数不是很高的原因吧!关于北京化工大学的就业,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大部分学校已已经陆续了展开了一志愿的复试工作,对于很多同学们来说这也是最后一个考研的流程,如果我们复试顺利通过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很顺利的在就会很进入研究生的院校,也是我们在过去一年努力之后的回报,不要辜负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一定要更加积极的准备复试,这样我们才能够完全的保证自己能够被学校所录取。近日北京化工大学的化工学院,已经公布了一志愿的录取名单!拟录取几乎就相当于正式录取了,我们一志愿录取名单公布发告之后,然后提交自己的一些政审表和体检表的一些基本情况,那么过一段时间之后,学校就会公布一志愿的正式的录取名单,今年的复试大部分会采取远程网络复试的一种形式,因此不确定的因素很大,然后网络复试的一些流程准备不充分的话也是有所影响的,不管你初试成绩考的多高,但是一定要重视复试。从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院公布的一些复试名单中,可以看到即使在考370分的同学,而复试成绩是考了320分,排名是非常靠后的。这是险些被刷,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复试,不要因为初试成绩高而忽略了一些复试的测试,有一场考试,一定要以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现在老师面前。每当我们在考研过程中遇到一次考试的话,我们是非常激动的,我们在等待着将近一年多的时间,终于迎来了考研的最后一个流程,复试开始也是几乎宣布这20考研的结束,所以我们一定要把20复试更加完美的完成。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自暴自弃,只要我们在复试中表现的够好的话也是可以逆盘的。成功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参加复试也是一样,只要我们复试的主要备的够充分的话,在导师面前展现出自己的应有的实力和品质,那么我们也是被理想的学校所录取的,加油吧,20考研的学子们,一战成硕!
10月13日早7时左右,我校化工学院一名研究生被发现在实验室身亡。经公安部门初步调查,排除他杀,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事件发生后,学校立即成立工作专班,全力配合公安机关和家属处理相关事宜。家长失去孩子,学校失去学生,我们深感惋惜并沉痛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