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钾肥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化肥与农产品价格同步波动化肥与农产品价格同步波动,磷肥、钾肥弹性更大从长周期看,不同化肥产品价格呈现同步波动特征。我们统计了世界银行公布的自1970年以来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的全球名义价格,并使用美元GDP平减指数调整为实际价格。通过观察长周期价格数据,我们发现三者之间呈现明显的同向波动关系。虽然短期内不同产品价格的走势会由于各自供需格局的独特性出现差异,价格波峰、波谷出现的时间也略有不同,但从价格整体走势看,三个产品价格相关性较强。主要化肥产品实际价格走势(美元/吨)不同化肥的原料成本相对独立,产品价格相关性主要来自需求驱动。不同化肥产品使用不同的生产原料,尿素的原料主要为煤、天然气;磷酸二铵为磷矿石、硫磺、硫酸;氯化钾为含钾卤水矿。通过历史价格数据观察,由于不同原料拥有相对独立的市场,各原料价格走势相关性较弱,不同化肥的生产成本相对独立。因此,我们认为化肥各产品长期价格的相关性并非由成本驱动,而是由共同的需求端变化导致。化肥价格与农产品价格高度相关,存在2-6个月的滞后期。化肥的消费结构中,谷类的化肥用量占比最高,其中玉米使用占比16.2%,小麦使用占比15.3%,大米使用占比13.7%,合计占比近半。我们将世界银行公布的玉米、小麦、大米的全球价格进行标准化、平均化,构建了农产品价格指数。通过观察农产品价格指数与化肥价格的关系我们发现,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的价格均与农产品价格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82、0.85。但这种相关性的表现通常存在滞后效应,即农产品价格指数的变化先于化肥价格的变化,我们发现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的价格变动相比农产品价格指数的变动通常分别滞后约3个月、2个月、6个月。2000-2020年尿素价格与农产品价格正相关,存在3个月左右滞后期(单位∶美元吨)2000-2020年磷酸二铵价格与农产品价格正相关,存在2个月左右滞后期(单位∶美元吨)随着农产品价格波动,钾肥、磷肥的价格弹性相对更大。我们测算了不同类型化肥价格相对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弹性,结果表明以氯化钾为代表的钾肥和以磷酸二铵为代表的磷肥,相对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具备较大的弹性。经过测算,如果农产品价格上涨10%,则氯化钾和磷酸二铵的价格将分别上涨12.6%和11.9%。磷、钾肥供需偏紧,价格上涨存在支撑磷肥∶供给端持续收紧,磷铵价格上涨存支撑国内大面积磷矿及相关产业链受环保影响将日趋显著,行业处于去产能周期。我国磷矿资源主要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从上游磷矿石到下游磷肥、含磷农药的产业链均主要分布于长江经济带覆盖的11个省份内。伴随"清废行动"的开展,长江各干、支流附近的部分化工企业由于污染排放不达标受到关停或整顿处罚,磷化工产业链供给端收缩压力明显。2019年我国磷矿石产能1.07亿吨,同比减少4.6%。环保压力下,磷化工产业链存在整合预期,由此带来的供给端收缩预计将为价格上涨提供重要支撑。2015-2019年国内磷矿石当期余量(万吨)2017-2020年8月国内磷矿石产能、产量(百万吨)及开工率磷矿列入我国战略矿产,供需长期偏紧可期。2016年国家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将磷矿列入战略性非金属矿产目录。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6年我国磷矿基础储量32.4亿吨,以2017年1.23亿吨年产量测算,若以此采矿速度我国磷矿可采年数仅为26年。根据USGS统计,全球目前磷矿储量约为670亿吨,其中约500亿吨位于非洲摩洛哥及西撒哈拉,我国储量占比仅不足5%。出于战略资源保护目的,预计未来我国磷矿石开采将受到长期管制,供需格局长期偏紧可期。预计全球磷矿产量稳增,东亚等区域或现供应紧张。目前全球磷矿产量约为2亿吨,产能产量稳中有增。IFA预计2017~2022年全球矿石供应将由2亿吨增长至2.5亿吨,主要新增产能将出现在非洲和西非;受中国环保、磷矿资源整合管理等供应影响,东亚产能稳中有降,2017年约为8500万吨。考虑到磷矿主要在区域内交易,主要形成制品(如磷肥)后才进行全球贸易,预计东亚(以中国为代表)等部分区域将呈现供应紧张局面。磷的总供需收紧,已经降到2011年同期水平。2018年全球磷酸(折合P2Os)产能约为6150万吨,受益于全球以肥料为主的磷需求持续增加,近年来供需格局持续收紧,达到近10年来底部,与2011年的情况类似。未来5年预计全球有10座装置投产(主要在摩洛哥、巴西、埃及等),但短期来看全球供需平衡偏紧。全球供需紧平衡大概率将导致磷铵价格上涨。以磷酸二铵为例,2011 年为供需平衡最紧张的年份(供应余量占总产能比例从2009年的10%下降到 2011年的 3%),全球主要贸易国(沙、美、土等)二铵FOB 价格自底部 300美元/吨上涨到高点650美元/吨。近年全球磷供应也面临紧平衡格局(供应余量占总产能比例自 2016年的8%下降到 2018年的 3%),预计磷铵将开启新一轮的价格上涨景气周期。钾肥∶供需维持紧平衡,看好钾肥涨价预期世界各地区钾肥生产需求不匹配,全球进出口贸易量大。农业大国如中国、印度、巴西对钾肥的消费量较大,2016 年东亚地区和拉美地区氯化钾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56%,本地区钾肥产量难以满足需求,大量钾肥需要进口。而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本国的需求量远小于其产量,生产的钾肥大量用于出口,各地区产需不匹配导致全球钾肥进出口贸易量较大,2016年世界氯化钾出口数量占世界表观消费量的76.85%。世界主要钾盐资源分布我国国内钾肥价格和进口价格依赖于国际市场。钾肥由全球两大联盟垄断销售,分别为北美地区的 Canpotex(由加拿大PotashCorp公司、Agrium公司和美国Mosaic公司共同组建)和东欧地区的 BPC(由俄罗斯 Urakkali公司和白俄罗斯 Belaruskali公司共同组建,2013年解体)。Canpotex联盟和前BPC联盟所涉及的厂商占全球66.8%的钾肥产能,在国际钾肥贸易定价中掌握主动权。国内钾肥生产企业难以与国际寡头厂商抗衡,国内钾肥价格除受国内市场供求影响和政府调控外,主要受到国际钾肥价格的影响。全球钾盐供需保持紧平衡,预计未来供给增量有限。2018 年全球钾盐(折合 KO)产能约为 6200 万吨,全球总供给4940万吨。受益于全球化肥总需求增加,化肥用钾盐需求持续增长,全球钾盐供需平衡不断紧缩。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A)预计 2018-2023年全球钾盐产能将增长 10%左右,增量主要出现在白俄罗斯、加拿大、俄罗斯等地区,我们预计国内供给将保持温和缓增趋势。国内钾肥开工率维持高位,库存处于下行通道。2014 年以来,我国钾肥开工率维持在 80%以上的高位水平,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行业库存方面,2020年以来受供给端收紧影响,行业库存持续下降,国内市场良好的供需格局为钾肥价格上行提供支撑。2010-2019年国内氯化钾行业库存(万吨)2017年12月-2020年10月国内氯化钾产能、产量(万吨)及开工率通过分析长周期数据,我们发现化肥与农产品价格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2020 年受供需结构收紧影响,玉米等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有望催化未来农产品供给及化肥需求提升,叠加偏紧的磷肥、钾肥供应格局,看好化肥产品价格上涨弹性。磷肥、钾肥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磷肥、钾肥生产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磷肥、钾肥生产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关联报告:磷肥、钾肥生产项目申请报告磷肥、钾肥生产项目建议书磷肥、钾肥生产项目商业计划书磷肥、钾肥生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磷肥、钾肥生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磷肥、钾肥生产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磷肥、钾肥生产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磷肥、钾肥生产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磷肥、钾肥生产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磷肥、钾肥生产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
合成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化工行业重点项目一、报告摘要合成氨行业指以氮、氢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将原料化合成氨的行业,属于基础无机化学工业之一。中国合成氨行业市场规模从2014年2616.7亿元下降至2018年2107.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3%。未来五年,伴随着合成氨行业市场集中度提高、产能置换工作完成、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拉动下游市场需求回暖等影响,市场将恢复平稳发展趋势。1、下游农业氮肥需求是主要驱动因素伴随着中国人口增长,可耕地面积萎缩,中国粮食需求持续扩大,地多人少矛盾突出,农业生产对化肥用量保持刚性需求,促进中国合成氨行业持续发展。2、合成氨生产能耗高是主要制约因素中国合成氨行业受能源结构及技术结构影响,综合能耗较高,生产成本较高,造成中国合成氨生产企业经营利润偏低,制约行业快速发展。3、智能化生产是主要发展趋势未来随着5G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中国合成氨企业将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智能化生产,即在过程控制、生产管理、经营管理三个层面上分别搭建过程控制系统(PCS)、生产执行系统(MES)及企业资源计划(ERP),进一步提高合成氨生产经济效益。二、中国合成氨行业的定义及分类氨是由氮元素及氢元素构成的无机化合物,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分子式为NH3。常温常压条件下,一体积水可溶解 700倍体积氨气,形成氨水;降温加压条件下,氨气可液化形成液氨。氨是重要化工原料,是农业化肥、工业炸药等产品主要原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合成氨行业指以氮、氢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将原料化合成氨的行业,属于基础无机化学工业之一。根据应用领域划分,中国合成氨主要分为农业用氨及工业用氨两类。农业用氨主要用于生产尿素、硫酸铵、碳酸氢钾、氯化铵等多种含氮化肥产品,其中尿素为下游主要产品;工业用氨主要用于生产硝酸较等化工产品,其中硝酸铵为下游主要产品。中国合成氨分类三、合成氨行业产业链中国合成氨行业产业链发展成熟,可分为三个环节。产业链上游参与主体主要为原材料供应商;产业链中游参与主体是合成氨生产商,负责合成氨生产工作,是合成氨合成技术所有者。产业链下游参与主体为氮肥生产商及硝酸较生产商,其中农业领域用氨占比约 86.6%,工业领域用氨占比约13.4%。上游分析合成氨行业上游参与主体主要为原材料供应商,根据合成氨制备原理划分,中国合成氨原材料主要分为煤炭、天然气及焦炉气三种。中国合成氨产能原料中,煤炭约占76.6%,天然气约占20.8%,焦炉气占比2.1%,其它来源约占05%。煤炭原料中,无烟煤约占47.4%,非无烟煤(烟煤、褐煤)约占29.3%。下游分析合成氨自身价位偏低、附加值不高,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下游应用中。中国合成氨产业链下游分为农业用氨和工业用氨两大应用领域,包括尿素、碳酸铵、碳酸氢铵等氮肥生产主体及硝酸铵生产主体。2018年,中国农业用氨占比86.6%,工业用氨占比134%。四、中国合成氨行业市场规模中国合成氨行业市场规模与国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情况高度关联。过去五年间,受下游氮肥需求量持续萎缩、合成氨行业出现产能过剩情况。中国合成氨行业市场规模(以营业额计)从2014年2616.7亿元下降至2018年2107.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3%未来五年,伴随着合成氨行业市场集中度提高、产能置换工作完成、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拉动下游市场需求回暖等影响,市场将恢复平稳发展趋势。2014-2023年中国合成氨行业市场规模(按营业额计)分析预测五、中国合成氨行业竞争格局概述2018年,中国合成氨年产量5,601万吨,约占全球产量30%,是世界最大合成氨生产及消耗国。从产能分布分析,中国合成氨产能分布较广,除北京、上海、青海、西藏等地区无生产企业外,其他省市均有多家合成氨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中南、西南及华北地区,以山东、河南、山西、四川、河北、湖北、江苏等省为主。华北、华东和中南地区氮肥消费量大,靠近无烟煤产地山西晋城的省市多以无烟煤为原料的中小氮肥企业,产量较大。西南地区天然气丰富,价格低廉,集中了中国多套大型合成氨生产装置。未来合成氨产能分布的走势将是向资源地转移,尤其是向煤炭资源地转移。中国合成氨生产企业数量较多,2017年规模以上合成氨企业数量253家,大型、中型、小型企业并存。现阶段,中国合成氨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下游需求不足,行业景气度低迷。在此背景下,中国合成氨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呈两级分化局面,湖北宜化、河南晋开、云南云天化等头部企业区域地位稳固,占据主要市场份额;部分中小型合成氨企业受成本上涨及资金周转压力等影响,盈利能力持续偏弱。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合成氨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合成氨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关联报告:合成氨项目申请报告合成氨项目建议书合成氨项目商业计划书合成氨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合成氨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合成氨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合成氨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合成氨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合成氨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合成氨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4月20日讯,有投资者向东方盛虹提问, 董秘你好,请问炼油项目一共投资多少钱,2021年投产预计将会给公司带来多少钱的收入公司回答表示,根据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可研报告,预计项目总投资676.64亿元,生产期内年均营业收入925.31亿元。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化肥主要运用于下游农作物种植,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化肥是农业生产最基础而且也是最重要的物资投入。化肥分类及行业产业链按化肥中含有营养元素的不同,化肥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和微肥,其中氮、磷、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施用量最高的三种化肥。化肥的上游主要是煤炭、天然气、磷矿、硫磺和钾矿等,上游原料的价格对化肥生产成本具有直接的影响。在化肥价格改革后,行业竞争将更多地体现着价格和市场上。行业下游主要是农业生产,其中农业种植面积、单位面积施肥量对化肥需求量有直接的影响,而生物能源的发展以及食品消费升级是化肥产业发展的重要下游推动力量。全国化肥施用量持续下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化肥施用量线性关系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2016年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平稳上升,2017-2019年出现小幅度下降态势,2019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16亿公顷;全国化肥施用量在2012-2015年随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平稳上升而出现平稳增长;而后随着粮食播种面积的下降而出现小幅度减少,2019年全国化肥施用量为5403.59万吨。2016年全国化肥施用量为6005.49万吨,比2015年减少17.51万吨,这是自1974年以来全国化肥施用量首次出现负增长;2016-2019年全国化肥施用量连续下降四年。为了保护土地,国家在逐步推行耕地修复、实行休耕轮作,鼓励施用有机肥取代化肥,推广应用各种功能性新型肥料和有机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努力提高化肥利用率,这些措施都导致化肥施用量减少。考虑到农业部规划的化肥零增长目标已提前实现,预计未来化肥施用量总量基本平稳甚至出现小幅下降趋势。中国化肥每公顷施用量偏高,亟需升级我国农作物每公顷化肥施用量达506.11千克,为英国的2.05倍、美国的3.69倍、澳大利亚的9.45倍,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化肥施用不合理问题与我国粮食增产压力大、耕地基础地力低、耕地利用强度高、农户生产规模小等相关,也与肥料生产经营脱离农业需求、肥料品种结构不合理、施肥技术落后、肥料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相关。从国外的经验看,欧盟、北美、亚洲、中东部分发达国家的化肥施用量都呈现先快速增长、达到峰值后保持稳中有降或持续下降的趋势,逐步走上了减肥增效、高产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化肥行业转型升级需要提高复合化率,提升用肥效率;进行产品升级,推广作为专用肥、特种肥等更具备针对性且效果更好的新型肥料;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加速出清劣质肥,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目前,过量施肥问题正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未来施肥将向平衡施肥、省工省力、机械施肥、滴管设施施肥这四个方向发展。未来粮价下降空间不大,有望筑底回升,新型肥料也将具备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肥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十四五”行业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传统化工行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传统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指南1.1发展成绩和突出问题(一)传统化工研究范围:化肥、氯碱、轮胎、农药、纯碱、精细化工(二)传统化工行业地位:1)2019年,传统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石化化工行业的20%,利润总额1725亿,占石化化工行业利润总额的35%。2)我国是世界传统化工行业大国,化肥、纯碱、烧碱、PVC、农药等份额均占世界排名第一。传统化工产业成熟,除钾肥因国内资源不足而接近一半依赖进口外,其他主要传统化工产品均在世界占有领先位置,部分产品高比例出口,满足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产品需要。2019年,磷肥行业产品出口率30%,农药行业产品出口率65%,轮胎行业产品出口率40%,染料行业出口率30%。重点传统化工产品全球市场份额(三)传统化工行业“十三五”取得成绩1)提质增效成果明显。①淘汰落后产能成效大,化肥行业尿素产能(实物量)净减少1395万吨,磷铵产能(实物量)净减少174万吨,电石产能净减少500万吨;②膜(零)极距电解槽所占的比例提高到约88%;③湿法磷酸精制产能已达到约75万/年(折100%P2O5),成为磷肥企业多元化的重要方向;④氮肥原料结构优化,先进煤气化产能比例提高到37.2%。合成氨工业消费增长显著,年均增速高达16%;⑤纯碱行业全卤制碱技术在江苏井神、江西晶昊等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⑥我国农药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得到了明显改善,环保型农药制剂达到65%;⑦环保型涂料、助剂等精细化工产品比例达到35%,绿色轮胎比例达到40%。2)化肥行业提前实现零增长。①“十三五”以来,我国化肥消费总量呈下降趋势,提前实现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农发〔2015〕2号)。2019年,化肥表观消费量共计5686万吨(折纯),相比于2015年累计下降8.2%;②氮肥、磷肥表观消费量在五年前即进入下降通道,产量受出口缓冲作用,“十三五”开始进入下降通道。2015-2019年,我国氮肥产量下降17.28%,磷肥产量下降11.9%。3)氮肥行业产能结构优化成效显著。①截止2019年底,氮肥、合成氨、尿素产能分别为5428万吨(折纯氮)、6619万吨(实物量)、6668万吨(实物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10.3%、12.1%、17.3%,行业去产能效果十分显著。“十三五”以来,氮肥行业新旧产能更替加速,间歇式固定床合成氨产能缩减了近1500万吨,缩减约40%;同时期,总产能下降700万吨左右。2019年中国共有尿素企业106家、合成氨企业数量218家,五年累计下降约50%。企业数量减少、产业集中度提高,行业发展质量明显改善;②截止到2019年底,国内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产能4938万吨,占总产能的74.6%,是合成氨产能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以非无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产能2718万吨(实物量),占总产能41.1%,较2015年提高12个百分点。4)氮肥拓展化工品等消费领域,产能过剩程度缓解。①2019年氮肥表观消费量约3433万吨,合成氨表观消费量为5867万吨,相比2018年增长3.0%,是连续三年下降后的首次上升。合成氨下游消费整体呈现“减肥增化”的转型趋势,即农业消费量缓慢下降、工业消费量逐年增长。②2019年占合成氨消费比例约为67%,农业消费领域中下降最快的为尿素和碳铵,近五年年均降幅分别为9%和21%。合成氨工业消费近年增长显著。受惠于环保治理不断加强,车用尿素和电厂脱硫脱硝领域的消费增长最快,近五年年均增幅均超出50%。其次己内酰胺、三聚氰胺、脲醛树脂等化工新材料方向也显著拉动了合成氨消费增长,近五年年均增速在10%以上。氮肥工业消费情况5)氮肥出口数量下滑明显,国际竞争处于劣势。据海关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出口氮肥584万吨,同比增长24.2%,其中出口尿素494万吨(折纯)。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氮肥出口国家,包括尿素、磷酸铵、硫酸铵等氮肥主流产品。“十三五”以来,我国氮肥呈现出口逐年下滑的趋势。自2015年出口达到历史最高值、成为全球第一大肥料出口国后,我国氮肥出口量一直下降,2019年是2015年后首次出口上涨。从2019年出口数据看,中国出口流向在亚洲的销售明显增多,主要流向印度、韩国。6)磷肥行业消费负增长。①按照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统计,我国磷肥产量由2015的1795万吨降低至2019年的1582万吨,下降12%。我国磷肥表观消费量持续降低,由2015年的1245万吨降至2019年的1092万吨,下降了近12%,充分说明我国磷肥行业已经实现了消费负增长;②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取得积极效果,使得行业由整体亏损的边缘转为略有盈利。但是在2019年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行业效益大幅下滑,跌至2015年以来的最低点。2015-2019年我国磷肥行业产销情况7)磷肥行业结构化和资源综合利用效果明显。①湿法磷酸装置升级,到2019年湿法磷酸精制产能已达到约75万吨/年;②磷矿伴生资源利用取得长足进步,2019年磷肥副产物氟化物产能达到15万吨/年,磷肥副产提碘产能250万吨/年;③磷石膏综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综合利用率由2015年的33%提升至2018年的40%,大大超过世界对磷石膏的平均利用率(小于10%)。8)钾肥国内自给率增加,产品和技术升级取得进展。①截至2019年底,我国资源型钾肥有效生产能力约690万吨/年(K2O计,非注明下同),产量645万吨,自给率相比2015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达到了56.5%。按地域统计,我国钾肥总产量中青海省占80.79%,新疆占14.01%。②钾肥产品种类基本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适应水溶肥发展的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等产品规模快速增长,适应新能源产业的熔盐级硝酸钾产品出口至西班牙。③我国先后突破了低品位固体钾盐、尾矿利用、深部卤水开采等技术,使得钾盐可采量成倍增加。我国在盐湖提取氯化钾和硫酸钾方面拥有了自主技术,并在主要工艺上及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上有了重大突破;主体设备实现了国产化。2015-2019年我国钾肥行业供需情况(折纯)9)农药产销总体下降,出口依赖性增强。①2019年全行业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46.4亿元,实现利润197.8亿元;农药出口146.8万吨,出口金额48.6亿美元,农药出口的目标市场超过175个国家或地区,农药行业具有明显的出口导向型产业特征;②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年农药原药总产量225.4万吨,其中,除草剂产量93.1万吨,杀虫剂产量38.9万吨,杀菌剂产量16.5万吨,连续多年为全球最大的农药原药生产国;③目前,我国农药行业已拥有原研药开发、原药生产和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专用中间体等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全国有农药生产企业近2000家,其中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江浙沪一带部分生产企业的外迁,带动一些省市农药生产能力和产量增加。10)农药行业兼并重组进程加速。①农药行业进入新一轮整合期。2019年,利民股份收购威远生化,陶氏杜邦完成拆分,扬农化工收购中化作物,南通江山收购哈尔滨利民,印度联合磷化(UPL)收购燕化永乐;中国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开启全产业链战略重组;②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百强企业2018年总销售额达1718.09亿元,同比增长11.47%,入围门槛为4.04亿元,较上年提高0.165亿元,同比增长4.26%。榜单前10强企业销售总额达667.04亿元,同比增长9.50%,占百强销售总额的38.82%;百强排行榜上,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56家;③农药行业国际竞争能力增强,在2019年Philips McDougall公布的全球农化企业20强榜单中,有10家中国公司入围,占据该榜单的半壁江山,中国元素愈加突显。11)氯碱行业保持较高开工率。①2019年,我国烧碱和PVC生产能力分别达到约4300万吨/年和2470万吨/年,稳居世界首位;产量分别达到约3464.4万吨和2010.7万吨;近年保持较高开工率,2019年生产装置的平均开工率分别为79.1%和79.9%。②近年来,对资源和能源依赖程度较强的氯碱企业将发展重点逐渐转移到了自然资源储量丰富的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氯碱化工迅速崛起。12)氯碱行业技术进步快。①能耗低,污染小的离子膜法烧碱的产能比例已接近100%,隔膜法生产装置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已基本被完全淘汰;②国产离子膜制造,氧阴极(ODC)电解槽、煤粉等离子制乙炔等国际尖端技术的研发也在稳步推进;③膜法盐水精制、膜法脱硝、高密度自然循环膜(零)极距离子膜电解槽、干法乙炔、低汞触媒、100m3以上大型聚合釜、余热回收、盐酸深度脱吸、PVC聚合母液处理和电石渣综合利用等一批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开始在行业内得到推广。2014-2019年烧碱产量、表观消费量和开工率分析2014-2019年PVC产量、表观消费量和开工率分析13)纯碱产能增速较快,集中度相对较高。①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纯碱行业有效生产能力3370万吨/年,产量2923万,开工率86.7%,出口量143.5万吨,进口量18.7万吨,国内表观消费量2797.9万吨。我国纯碱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产能和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分别占全球产能和产量的47%和45%。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纯碱的净出口维持在150万吨左右,近10年自给率维持在105%-110%之间,产业总体供需结构从“满足内需型”向“内需为主、输出为辅”转变。②纯碱产能排在前五位的省份分别是青海省、江苏省、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占全国总能力的68.8%。纯碱产量排名前20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达到83%。烧碱产量、表观消费量和自给率纯碱产能分布14)纯碱不同技术类别区域性发展特点日益明显。①联碱装置具有盐利用率高、污染少、能耗低等优点但需配套建设合成氨系统,一次性投资较大,联产氯化铵又易受农业生产和复合肥行业发展的制约;产能扩张主要集中在老厂扩能改造和搬迁,新建装置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②氨碱装置建设规模大、产品质量高,但需要丰富的原盐、石灰石、焦炭、水等资源供应,且要排放大量废渣、废液,因此扩能和新建装置主要集中在西北等相关资源丰富且具有荒滩或排污条件的地方;③天然碱装置集中在河南等地的天然碱资源区,具有高质量、低成本优势,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近年来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但受资源限制,进一步大规模扩产的可能性不大;④我国纯碱工业技术装备相对先进,部分企业工艺技术水平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纯碱企业数量多,平均技术水平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纯碱生产技术产能结构15)轮胎产业规模不断增长,行业整合步伐加快。①我国轮胎行业国际地位不断提升,2019年度75强排名中除台湾外的我国企业全球份额达到20.3%;②行业整合步伐加快。十三五”期间,除倍耐力和锦湖两单海外整合案例外,国内也有大量轮胎企业破产清算或被并购,仅2017和2018年国内轮胎企业破产重组数量就分别为27和25家,2019年涉及轮胎业务的破产企业又有37家;③“十三五”期间,虽然我国轮胎行业增速与前期相比显著下降,但总量仍保持稳定增长,从产量来看,2019年与2015年相比增长15.4%,年均增速3.6%;④国内轮胎产品结构也持续优化,轮胎子午化率不断提高,2019年国内轮胎子午化率达到94.5%,除保持少量满足特定需求的斜交胎外,其他轮胎全部实现子午化。16)精细化工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①2019年,精细化工共实现销售收入约2.65万亿元,占全国化工总收入的38.46%;创销售利润约1600亿元,占全国化工总销售利润约40%,是推动化学工业发展的动力源之一;②我国作为全球精细化工生产大国,不仅具有了较好的自我供应能力,而且一些产品生产规模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③染料产量占全球产量55%,橡胶加工助剂超过全球产量的50%,柠檬酸、高倍人工合成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的出口量超过全球贸易量的80%,赖氨酸、饲用维生素和饲料磷酸氢钙等饲料添加剂年出口量也分别占到全球贸易量的50%左右。17)涂料集中度低,染料面临产能过剩和产业转移。①2019年我国涂料总产量为2438.8万吨,同比增长2.6%;主营业务收入为3132.3亿元,去年同期为3150.1亿元,同比降低0.6%;利润总额为229.5亿元,同比增长9.4%;长期处于“大行业、小企业”的状态,产业集中度低,100家企业累计销售收入为1371.064亿元,仅仅占全国总销售收入比例为33.56%;CR10中包含7家外资企业(包含港澳台)与3家本土企业,且达到百亿元以上的企业均为外资品牌,外资涂料品牌在中国市场仍然强势。②2019年染料产量79万吨,有机颜料21.5万吨染料中间体46.3万吨。主营业务收入688.3亿元;我国生产的染(颜)料每年有30%左右的产品供应国际市场。近年来国内染料和颜料也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除部分企业因搬迁入园和技术提升等原因实施投资外,新建产能较少。18)专用发化学品发展较快。精细化工行业中,专用化学品行业发展较快。行业主要包括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胶粘剂、表面活性剂、电子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皮革化工品、水处理化学品、油田化学品、建筑化学品、塑料助剂及橡胶加工助剂等。2019年专用化学品销售收入达1.7万亿元,总产量近9000万吨(实物量),市场满足率达95%以上。19)精细化工行业总体大而不强。①供应过剩与不足并存。部分产品供应能力过剩,染料、颜料、橡胶助剂、典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部分专用化学品自给率不高,如光刻胶、特殊表面活性剂、食用香精香料、复合抗氧剂等。②企业多而小,缺乏领军企业。国内规上精细化工企业9000余家,2019年平均销售收入不足3亿元,远低于国外同行。如全球最大的橡塑助剂企业德国朗盛公司,2018年各种助剂的销售收入达19.8亿欧元,超过我国橡胶助剂2018年总收入的60%;③长期以“跟跑”的模式而被市场选择,而不是创造市场而且一些高端领域至今甚至空白,例如,目前国内很多电子化工材料都还依赖进口,其中液晶材料的自给率只有10%,光刻胶自给率不足30%,半导体化工材料的自给率总体不足15%;④定制服务能力弱。国际知名生产商基本能根据用户的需求特点,定制生产符合差异化要求的产品,助力用户产品增值。但我国绝大多数精细化工企业应用研究缺乏甚至空白,基本只为用户提供原料型的产品;⑤产品档次有差距。产品档次落后于发达国家,总体相差1-2个档次,其中电子化学品差距最大,因而导致应用端产品品质差于世界先进水平;⑥企业入园率偏低,智能化建设难。企业规模小、经济贡献能力有限,许多精细化工企业面临入园难的问题。此外,由于间歇化和配方式生产,精细化工企业智能化建设也面临很大挑战。1.2关注重点和行业热点1)化肥利用效率要求进一步提高。化肥是“粮食的粮食”,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增长是化肥增长的主要动因。根据IFA预测,未来5年,化肥消费增速年均约1.1%,其中氮肥、磷肥、钾肥年均增速分别为1.1%、1.6%、1.9%。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在2000至2018阶段,天然气在原料组合中处于支配地位,份额稳定在70%;其次是煤炭原料占比28%;其他原料包括石脑油、氢、燃油和炼油副产物等,占比由4%缩小到2%。国务院在2018年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提高化肥利用率,到2020年,京津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达到40%以上。农业发展更加重视环境友好,对有机肥、土壤改良肥、测土配方施肥的需求将进一步放大,促进化肥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2)氮肥行业常压间歇固定床工艺面临退出压力。我国氮肥行业面临常压间歇固定床装置退出压力,国务院、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以及各地方政府对间歇固定床装置的整改和退出都提出了要求。3)磷肥行业面临消费负增长和磷石膏处理等问题。①消费负增长。2015到2019年连续消费4年负增长,目前磷肥产能已经达到国内表观消费量的2倍左右,2019年产能利用率在72.6%左右。磷肥产能处于过剩状态与国内消费处于负增长状态的矛盾比较突出。出口是磷肥行业生存的重要手段,2019年出口量占磷肥总产量比例达32%。然而随着北非和中东磷铵装置的投产,其磷硫资源优势十分明显,国内企业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我国磷肥行业过剩产能通过国内外市场消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小。②环保倒逼,以渣定产。国家对长江流域的环境治理,给我国磷矿主要产地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的磷矿企业带来不小的影响,加速国内磷肥行业去产能,湖北省政府要求2025年年底完成沿江范围内的化工企业关改搬转。贵州省从2018年开始全面实施磷石膏“以用定产”模式,并要求后期销大于产。四川省绵竹市出台“产销平衡”限产方案。2019年《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三磷”综合整治等污染防治相关工作持续深入,将提升全产业链绿色化发展水平。4)我国土壤缺钾严重,消费缺口大。全球钾资源分布严重不均,我国钾矿资源储量仅占世界基础储量的8.4%,是钾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之一。国内钾盐资源主要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罗布泊。5)农药行业更注重原始创新,关注产业转移。①全球大型农药公司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研发和创制新产品的能力竞争,只有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研发活动才是最有效率的,农药新品种的创制要作为战略性投入;②寡头垄断与兼并重组。由于农药新产品开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和周期长的特点,为加强研究开发实力,增强产品渗透率和客户粘性,寻求规模效应和协同作用,增加市场份额、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农药公司兼井、合并更趋频繁;除中国化工控制的先正达、安道麦外,国内多数企业十分依赖跨国公司的供应链。③渠道和品牌。各国普遍实行先登记后进行生产、加工、销售、贮存、使用和进出口等,建立适合各国管理特点的营销渠道和品牌维护必不可少;④重复建设问题突出。重复建设和产品同质化是农药行业多年来的通病,其根源在于我国农药创制能力弱,绝大多数生产企业生产的品种为过专利保护期品种,再加上登记制度不设额度限制,从而造成一个品种有多家生产企业登记生产的局面;⑤农药行业产业转移趋势加速。随着安全环保要求提高,园区整治、清理持续不断,农药行业产业转移有加速趋势。近年来农药及中间体转移集中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安徽、江西、湖北等地;⑥环保治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农药装置反应步骤多,整体收率偏低;部分污染物具有毒性和危害性,环保处理难度大,费用高;部分污染物(主要是挥发性有机物)嗅阈值低,异味,副产盐问题。6)氯碱行业无汞化和离子膜国产化步伐缓慢。①低汞触媒消耗量差距很大落后企业的低汞触媒消耗是先进企业的3-4倍;②无汞触媒研发还处于中试阶段,还没有工业化试用和示范项目建设;③乙烯法逐步取代电石法工艺受到严控新增产能政策、高昂的替代成本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制约推进困难;④我国每年需消耗20万m2左右离子膜,基本全部依赖从美国和日本的三家公司进口存在一定的稳定供应风险;⑤国产化离子膜在电耗、长周期运行稳定性、氯纯度及碱中含盐等综合性能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国产化率较低,仅1%。7)纯碱行业关注原卤制碱技术推广。①原卤制碱相比传统氨碱法具有无三废排放,相比联碱法能耗相对较低,产品质量好,且无副产氯化铵。②在有条件的区域,推进井下循环属于全卤制碱的一种,该技术成本优势明显,且解决了氨液废渣和地质沉降问题,在江苏、江西、和湖北获得了推广应用。8)轮胎行业关注提升产品档次和品牌建设。①产品档次上看,国内轮胎企业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而高端市场80%被外资占据,大量中低端产能导致同质化竞争和贸易争端。而更先进的汽车性能对轮胎提出更高的性能和负载要求,将推动高性能(HP)和高等级轮胎的市场需求;②行业集中度需要提升,国内轮胎企业超过400家,排名靠前的几十家企业平均产能低于2000万条/年,与普利司通2亿条/年产能差距巨大。③国内轮胎企业品牌建设的不足导致国内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对产品销售影响较大。9)涂料染料行业更重视环保高性能产品。①根据2019年11月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目前主要鼓励水性木器、工业、船舶用涂料,高固体分、无溶剂、辐射固化涂料,低VOCs含量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涂料,用于大飞机、高铁等重点领域的高性能防腐涂料生产;单线产能3万吨/年及以上氯化法钛白粉生产;水性涂料成为行业重点投资布局领域,工业涂料“油转水”成为行业趋势。②随环保政策日益严厉,国民环保意识增强,市场对环保型、节能型涂料需求将不断增长,工业涂料行业也应加快技术变革,调整产业结构,向水性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等环保化、多功能化产品方向转变,实现新旧产能替代;染料行业面临实现由传统的开放式工艺,转向高端型、高功能性、环保型产品转变。③低VOC含量的环境友好型涂料得到认可,同时,高性能的防腐涂料目前仍是工业涂料行业重点需求。目前国内航空业、交通运输行业、工程机械行业对高性能防腐涂料的需求较高。10)专用化学品关注档次和应用普及率提升。①我国虽已基本解决了精细化工产品有无问题,但产品档次落后于发达国家,总体相差10年左右,因而导致应用端产品的品质偏低,不仅与高质量生活和“中国制造2025”的需求存在差距,也不能平等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②虽然我国专用化学品应用普及率,我国人均消费水平仍落后与发达国家。以日用消费占比达70%的表面活性剂为例,2018年我国人均表面活性剂的年用量仅为3.04公斤,而美国达9.38公斤,欧盟和日本的人均消费量也都是我国的两倍之多。全球主要地区表面活性剂产品人均年消费量1.3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1)我国化肥需求逐年降低。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化肥需求年增长率为-3%。2)全球农药市场有刚性需求,国内农药使用量零增长。①由于人口增长、气候变化以及农业生产的需要,全球农药市场总体呈缓慢上升态势。②2000-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6%。专业研究机构Phillips McDougall公司预计2023年作物保护用农药市场规模为667.03亿美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③多年来,农业部对国内农药使用量预测均在30万吨(折纯,不含非农用)上下;④预计2025年国内农药使用量为48万吨(折纯,含非农用),2018-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0.9%。3)纯碱需求低速增长。我国纯碱产能约占世界总产能的47%,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5%。我国纯碱行业已进入成熟期,周期性变化相对显著。纯碱“十二五”消费增速放缓,增长率从“十一五”期间的8.4%下降到4.8%到2.8%。预计2019-2025年需求增长率进一步下降到约1.2%,到2025年,预计我国纯碱消费量3000万吨。4)氯碱产品保持高速稳步增长。①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是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情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PVC树脂在建筑领域的消费量占PVC产品消费总量的67%在整个下游消费结构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根据下游行业发展趋势,预计PVC消费需求年均增长率约4.0%。②根据下游行业发展趋势,作为烧碱重要需求领域的氧化铝行业增速将有所放缓。造纸纺织、印染等行业对烧碱的需求增速将保平稳。预计未来几年国内烧碱下游消费需增长率将在2.9%左右。2019-2025年PVC需求预测2019-2025年烧碱需求预测5)轮胎消费稳定增长,以替换市场为主。①“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轮胎消费已经从以原配市场主导过渡到以替换市场为主导,中国轮胎2019年出口41%,替换37%,汽车原配胎22%。“十四五”期间这一特征将更加明显。②2025年国内汽车产量约3000万辆,在2019年的基础上增长400万辆,配套胎市场增加2000万条以上;③2015年,汽车保有量将达到约3.6亿辆,与2019年相比增加1亿辆,按照1.1的替换系数,替换胎市场增长1.1亿条;④考虑轮胎行业产能“走出去”趋势,假定出口市场保持目前水平不变;预计2025年我国轮胎市场规模约8亿条,年均增长3%。6)涂料染料产品保持一定增速。①人口增长、一带一路推动中国涂料产量和消费量仍会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会有所放缓,年均增速2%,预计到2025年我国涂料需求量将达到2750万吨左右。产品结构将进一步改善,性价比优良、环境友好的涂料品种占涂料总产量的80%。涂料行业的企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并将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涂料企业集团。②预计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和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国内染(颜)料的需求量将会有所增长,而且绿色安全和高性能的产品需求会增加,2025年的需求量为染料78万吨,颜料25万吨。考虑国际市场对我国染(颜)料的需求,预计2025年国内染料颜料产销量130-140万吨。7)专用化学品市场长期向好。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精细化学品需求量与经济与生活水平紧密相关。根据“十九大”提出的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的奋斗目标,“十四五”期间精细化工产品需求按数量计总体将保持年均4-5%,按价值计将达到年均6%;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总需求量将达到1.1亿吨左右。重点精细化工产品2025年需求预测1.4发展重点和实施路径1)化肥行业减肥增效,推进原料路线改造。①产品升级,形成以高端肥料为主导的化肥产品结构,鼓励磷肥企业发展水溶肥、液体肥、专用肥特种肥等高端肥料;②传统化肥企业探索转型新途径,氮肥企业以碳一化工为纽带发展新型煤化工、和石化相关产品;③继续推进氮肥行业原料路线改造升级,逐步淘汰常压固定床气化工艺,提高先进气化技术路线的比重;④加大加快资源勘探力度,优化钾肥品种结构,建立钾肥储备机制,做好难溶性钾资源开发技术储备;⑤鼓励现有湿法磷酸装置配套湿法磷酸精制装置,实现湿法磷酸的梯级利用;⑥鼓励利用已被列入石化行业绿色工艺的半水-二水法/半水法湿法磷酸工艺就地改造现有二水法湿法磷酸装置,包括在搬迁改造时将二水法湿法磷酸装置改为半水-二水法/半水法装置。2)以提高化肥利用率为目标,大力发展新型肥料。从产品种类上看,新型肥料主要发展缓释/控释肥料、稳定肥料、增值肥料。新型肥料3)推进氮肥行业原料路线改造升级。①继续推进氮肥行业原料路线改造升级,提高先进气化技术线的比重;②政策推动,逐步淘汰常压固定床气化工艺,新建先进气化装置;③市场推动,有竞争优势的地区(西北地区、石化基地)新建以非无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或煤气化多联产项目,实现优胜劣汰。4)磷肥企业产品多元化发展。①鼓励现有湿法磷酸装置配套湿法磷酸精制装置,实现湿法磷酸的梯级利用利用氟硅碘等伴生资源高效利用的磷化工和氟化工;②以大宗的磷酸及盐、氯化物为主,转向精细化、高端化、功能化、专用化,新产业链有较大空间。磷化工产品分级5)强化化肥行业资源利用。①从国内、国外两个层面拓展钾资源可获得量、加大对钾长石等难溶性钾矿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提高锂、硼、溴、碘等有用组分的综合利用;②我国高品位磷矿有限,但行业目前对中低品位矿的利用不够。未来行业将着眼发展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等产品,有效提高磷资源转化效率,实现磷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③湿法磷酸净化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行业内优质企业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为生产高端磷酸盐创造了前提;④我国磷石膏利用规模、处理水平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力争2025年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⑤磷石膏制硫酸(30万吨/年)联产水泥(40万吨/年)的装置已运行多年。磷矿中的氟、碘回收规模进一步扩大。6)发展环境友好型创制农药。①坚持创制高效安全农药;②持续生产工艺改进。基于我国生产的农药主要为过专利保护期的老品种,为了提高竞争力,需不断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提高装置规模化和自动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全性,减少“三废”排放量;③多路径探索创新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对大型企业,坚持创新同时结合国内农化企业兼并重组新成果,加快农化板块的国际化运营布局,增加本土企业及产品的话语权和市场控制力;对中型企业,摸索农药创制新模式、新方法,同时依托现有生产能力、产品品种和装备水平,努力挤进全球前20名企业名单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市场地位;对其它规模较小企业,要凭借优势产品或技术依附于这些二梯队企业,形成稳定的供应链体系。7)纯碱推进结构调整和新技术应用。①以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指标为手段,淘汰落后产能;鼓励采用先进技术的有竞争绿色的装置扩能,推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资源要素向有竞争力的纯碱企业集聚;②加快原卤制碱(井下循环制碱工艺、热法联碱工艺、天然碱制碱)和一步法重灰工艺的推广力度;③通过联合、兼并等方式,形成3-5家大纯碱龙头企业。提高仓储、物流能力,打造世界纯碱供应体系,在国际纯碱市场供应方面有一席之地。8)氯碱行业推进原料路线改造、促进汞污染防治。①行业减汞化:加大电石法PVC各项减汞技术和汞污染防治技术的推广力度,推动行业和企业提高低汞触媒应用水平,建立行业汞平衡和低汞触媒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②推进原料路线改造,从工艺源头实现无汞化: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动氯碱化工与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和石油化工等相结合,采用非电石法PVC生产工艺替代电石法;适度开展姜钟法(乙炔一二氯乙烷合成氯乙烯)等技术推广应用;③无汞触媒示范:鼓励电石法PVC无汞触媒应用和非电石法PVC新工艺路线工业化示范;④推动融合发展:氯碱行业通过与石油化工、现代煤化工融合发展实现产业深度融合,探索解决氯碱化工汞污染及现代煤化工高浓含盐废水和结晶盐处理问题的途径。9)推进轮胎行业整合和技术创新。①支持轮胎企业间的整合,提升行业集中度,增强龙头企业竞争力;推动轮胎行业与上游原料企业也下游轮胎用户间的协作,提高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效率;②支持轮胎行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加大对行业内绿色工艺、智能化工厂、新产品研发、废旧轮胎绿色利用技术等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③完善行业配套体系建设。包括加强第三方试验场、检测实验室建设,为行业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提供支撑;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根据行业实际修订旧标准、制定新标准。10)发展环保涂料和染料产品。①发展环保型涂料a)提升工艺技术、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绿色发展,发展环境友好型品种,发展高功能性涂料;b)水性涂料:降低助溶剂含量、解决快干问题、缩短固化时间;c)粉末涂料:降低固化温度、改善减少漆膜缺陷、改进粘度分布、提高重复使用的能力、寻求较好的抗石击性、保光性、耐化学品性等;研制薄膜型粉末涂料;开发新型特种效果面漆;双重固化技术;d)辐射固化涂料:改进功能(耐磨损及耐腐蚀性、UV活性硬度、较低粘度及鲜硬性的提高);改进光引发剂效果,附着力等;e)高固体份及无溶剂涂料:研制新型流变控制剂来减少高固体分涂料在施工时所添加的溶剂②优化染料生产国车过,开发适应新需求的产品。a)推动染料生产全过程优化升级,避免和有效削减生产过程中有害有机杂质的产生,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b)连续化示范生产线,通过改造和示范推广,提升行业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c)满足纺织印染工业新工艺、新纤维以及节能减排要求的染料;d)适用于具有阻隔有害物质和病菌的纺织品,高阻燃、防火纺织品要求的染颜料产品;e)适用于超临界染色用染料、生命体标识用染料、暂溶性染料。11)大力发展新型安全绿色精细专用化学品。①提升产品性能和档次,以满足人民高质量生活和"中国制造2025"对精细化工产品性能档次的要求。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表面活性剂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绿色性,积极发展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型动物营养化学品、化妆品添加剂、香精香料、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及生物基表面活性剂等为高品质生活配套的精细化工产品;②大力开发连续化生产工艺(连续磺化、连续硝化、链续酰化、连续重氮偶合等)和安全绿色化生产工艺(催化加氢、三氧化硫磺化、定向氯化、双氧水氧化以及硫酸二甲酯和光气原料取代技术等);③大力发展针对特定应用领定用途和功能的定制精细化学品;④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包括绿色水处理剂、环境友好表面活性剂、无VOCs胶粘剂、安全的食品与饲料添加剂等。传统化工行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项目总论1.2可研报告编制原则及依据1.3项目基本情况1.4建设工期1.5建设条件1.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7结论和建议第二章项目背景、必要性2.1项目政策背景2.2项目行业背景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4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2.5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结论第三章市场分析及预测3.1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3.2我国传统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3.3项目SW0T分析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4.1场址现状4.2场址条件4.3建设条件4.4项目选址4.5结论第五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5.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5.2建设目标和任务第六章建设方案6.1设计原则指导思想6.2基本原则6.3项目建设内容6.4核心工程设计方案第七章劳动安全及卫生7.1安全管理7.2安全制度7.3其它安全措施第八章项目组织管理8.1组织体系8.2管理模式8.3人员的来源和培训8.4质量控制第九章招标方案9.1编制依据9.2招标方案9.3招标应遵循的原则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0.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3预备费10.4总投资估算第十一章财务分析11.1评价概述11.2编制原则11.3项目年营业收入估算11.4运营期年成本估算11.5税费11.6利润与利润分配11.7盈亏平衡分析11.8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二章效益分析12.1经济效益12.2社会效益12.3生态效益第十三章项目风险分析13.1主要风险因素13.2项目风险的分析评估13.3风险防范对策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14.1结论14.2建议一、财务附表附表一: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二: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三: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四: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附表五: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七:财务现金流量表服务流程:1.客户问询,双方初步沟通了解项目和服务概况;2.双方协商签订合同协议,约定主要撰写内容、保密注意事项、企业相关材料的提供方法、服务金额等;3.由项目方支付预付款(50%),本公司成立项目团队正式工作;4.项目团队交初稿,项目方可提出补充修改意见;5.项目方付清余款,项目团队向项目方交付报告电子版;另:提供甲级、乙级工程资信资质关联报告:传统化工行业项目申请报告传统化工行业项目建议书传统化工行业项目商业计划书传统化工行业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传统化工行业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传统化工行业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传统化工行业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传统化工行业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传统化工行业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传统化工行业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核心提示:依托高度集中的硝酸产业,山西省交城县迎来硝基肥产业的蓬勃发展期。目前交城硝基类化肥产品产能已达年产200万吨,并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硝基类化肥产业链,产销量实现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中国经济信息社12月31日编发政务智库报告《积极补齐短板“钙都”欲做产业标杆——山西交城县新型化肥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主要内容如下:依托高度集中的硝酸产业,山西省交城县迎来硝基肥产业的蓬勃发展期。目前交城硝基类化肥产品产能已达年产200万吨,并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硝基类化肥产业链,产销量实现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与传统复合肥相比,硝基氮肥与中微量元素结合后仍可以实现高水溶,对提高肥效、改善作物品质、保护耕地都具有突出优势,与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减肥增效”大政方针高度契合。与发达国家农业硝基氮在氮素中占比超过3成相比,我国远远低于这个比例,交城县硝基化肥产业的发展前景也将十分广阔。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调研认为,交城以硝基化肥为代表的新型化肥产业,依托丰富的煤炭和碳酸钙资源,紧紧围绕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实现从野蛮生长到集群化、产业化发展,从资源有效利用到循环经济,以拉长产业链、优化产品结构入手,努力提高研发能力和装备水平,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然而,我们也注意到硝基化肥行业也面临着技术门槛较低、环保压力大、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等主客观因素,需要交城县委县政府提早做出产业规划和市场引导,持续做大做强“中国钙都”的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引导力。(新华社经济分析师李涌山西分公司吕晓宇、安春僕、白赟)《政务智库报告》是中国经济信息社面向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的核心智库产品。报告围绕国家战略发展以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提供智库支撑和决策参考,广受各地政务用户欢迎。全年约80-100期,以互联网和文本等多种形式提供。联系电话:010-88052735,010-88052733电子邮箱:zjsgw@xinhua.org 来源: 中国金融信息网
目前有工程咨询乙级资信评价资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丙级资质,工程咨询包括: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评估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商业计划书,资金申请报告等。林业包括: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征用占用林地可行性报告,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表,作业采伐设计等。1、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正文一般由以下各章内容组成: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项目区域及项目区背景情况第三章 项目区拟占用征用林地现状调查情况第四章 占用征用林地对环境和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第五章 综合评价第六章 保障措施第七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第八章 相关说明2、附件(1)项目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和有关专业(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等)调查报告(2)拟占用征用林地各项补偿费用估算(包括估算范围、估算标准和估算结果)(3)其他有关材料3、附表(1)项目区林地分权属按占用征用林地类型面积蓄积统计表(2)项目区林地分权属各地类面积统计表(3)项目区林地分权属、起源、林种、优势树种(组)各龄组面积蓄积统计表(如为经济林、应附分产期面积统计表)4、附图(1)项目区地理位置图(2)项目建设总体布局图(3)拟占用征用林地现状图5.3 正文内容5.3.1 总论概述建设项目的提要情况、拟占用征用林地的总体情况及可行性报告编写依据等,包括:1、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名称、业主性质(国有、集体、私有、合作、独资、外资、股份等)、隶属关系、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项目批准单位,项目建设的目标、投资规模及来源、拟用地规模、项目效益,项目提出过程及前期准备情况。2、拟占用征用林地概况。包括拟占用征用林地的空间位置、拟占用征用林地面积蓄积、占用征用林地类型等。3、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编写依据。5.3.2 项目区域及项目区的背景情况包括项目的由来及提出等情况、项目区域及项目区自然地理(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等情况)、社会经济(面积、人口、经济等情况),以及森林资源、重点野生动植物、风景名胜等基本情况。项目区的情况调查,以涉及到的最小行政单位为范围,可以是行政村、乡(镇、林场)、县(区、市)及地(市)。5.3.3 项目区拟占用征用林地现状调查情况1、需明确林地现状情况调查分析方法。拟占用征用林地的面积单位为公顷,保留4位小数;蓄积单位用立方米,保留1位小数;拟占用征用林地权属为集体的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权属为国有的以场(圃)为基本单位。2、详细阐述拟占用征用林地的位置、地貌等基本情况,占用征用林地类型情况,林地的主要调查因子情况(地类、权属、起源、林种、优势树种(组)、面积和蓄积、龄组、经济林不同产期等),竹林记载株数。3、调查项目区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古树名木情况,其中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要采用中文-拉丁文对照,要特别注明属于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物种情况。对于项目区内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境情况要认真调查与分析。硕鑫咨询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十二路首创富北高银27号楼17层
一般多为综合开发项目,可能包括农、林、牧、副、渔和加工业等项目,建设内容比较复杂。需要重点研究:市场分析,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原材料供应等;农业项目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效益与费用的不确定性较大。项目经济评价一般分项目层和经营层两个层次,项目层次评价以经济分析为主,财务分析为辅,经营层次评价只进行财务分析。农业综合开发、种植、养殖等行业均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构建基础数据资源体系(一)建设农业自然资源大数据利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设施农用地备案等数据,建设耕地基本信息数据库,形成基本地块权属、面积、空间分布、质量、种植类型等大数据。开展渔业水域空间分布、渔船渔港和渔业航标等调查,形成覆盖内陆水域以及全球重要海域和渔场的渔业水域资源大数据。 (二)建设重要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依托全国统一的国家种业大数据平台,构建国家重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库,绘制全国农业种质资源分布底图,推进农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等种质资源的数字化动态监测、信息化监督管理。开展动植物表型和基因型精准鉴定评价,深度发掘优异种质、优异基因,构建分子指纹图谱库,为品种选育、产业发展、行业监管提供大数据支持。 (三)建设农村集体资产大数据建立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管理电子台账,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信息数字化。采集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等数据,建设全国农村集体资产大数据。推进全国农垦资产管理数字化,加强对国有农业资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监管。 (四)建设农村宅基地大数据利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卫星遥感等数据信息,结合房地一体的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利用现状调查等资料,构建全国农村宅基地数据库,涵盖宅基地单元、空间分布、面积、权属、限制及利用状况等信息。推进宅基地分配、审批、流转、利用、监管、统计调查等信息化建设,及时完善和更新基础数据。 (五)健全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数据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为基础,结合农业补贴发放、投入品监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家庭农场名录等系统,按照“部级统一部署、农业经营主体一次填报、多级多方共享利用”的方式,完善经营主体身份、就业、生产管理、补贴发放、监管检查、投入品使用、培训营销等多种信息为一体的基础数据,逐步实现农业经营主体全覆盖,生产经营信息动态监测。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经济观察网 记者 种昂 2017年11月24日,中国化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在北京发布了调研报告蓝皮书。这份蓝皮书是中国首份针对单个行业供给侧改革情况的全面报告。调研组经过8个月的实地走访,先后走进江苏、安徽、湖北、山东、云南、贵州、青海、河北、河南、黑龙江、广东、宁夏、山西、北京等省区市的30余家骨干企业,以第三方立场及视角,发掘化肥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型经验与做法,听取企业的呼声和诉求。调研组还借助大数据手段,将近年来中国肥料需求端的变化诸如需求、价格、结构、区域等,以及供给端的变化诸如产能、产量、结构、成本、能效、环保等加以分析,呈现出相对完整立体的化肥产业变化趋势。为扩大本次调研的范围和广度,调研组还专门设计了针对肥料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种植大户的调查问卷,面向全国近100家肥料生产企业、150家肥料流通经销商和种植大户发放。回收的问卷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从事了40多年国家产业调研工作的国务院参事刘志仁表示,如此成功的、跨多个部门的调研还是第一次见到。他说:“调研的结果大大出乎原先的预料,成果十分显著。我认为这是中国化肥产业的一件大事,调研成果必将对中国化肥结构性改革推进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化起到重大的作用。” 产业改革的主体是企业。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中国首份针对单个行业供给侧改革情况的全面报告中含有企业界改革的经验。全球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企业——金正大集团即是其中之一。金正大集团成立19年来,实现连续8年复合肥销量全国第一,而且在中国化肥产业调转升级和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多年前,金正大集团通过大量的试验示范,推出“25+10>50”减肥增效方案,成功帮助多种作物在种植上实现“减肥30%”。为了大力推广这些创新性的减肥增效方案,2017年7月金正大联合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等单位,共同出资成立了中国首个现代农业服务合作平台——金丰公社,打造覆盖全国的300家以上县级农业服务中心。这些农业服务中心将与种植户签订托管合同并提供从购买种子、肥料和农药等农资产品,到实地改土、播种、施肥、打药以及收割的全程服务。用广泛的全球资源、专业的农机手、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和现代化农业机械,改善传统种植方式,推动精准高效的现代化种植。从2015年开始,金正大率先提出“大联合、大协作、大发展”的理念,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创新成果,通过输出资本、技术、品牌和服务,致力于与上游(氮、磷、钾单质肥产业)及同行业广泛开展联合协作,共同破解行业发展困局,实现肥料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联动协同效应。目前,金正大已与16家氮肥企业、2家磷肥企业、13家有机肥企业、5家复合肥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此次报告主题十分鲜明,调研十分深入,典型十分突出,问题十分准确,建议十分中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表示,“调研挖掘出的以金正大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成绩十分突出,经验值得推广。所以,调研虽已结束,但是改革工作还远未结束,我们要在在调研报告发布的时候为行业供给侧改革再添一把火,助推化肥行业全面开创新时代化肥供给侧改革的崭新征程,开展化肥供给侧改革的新局面。”
国内现约有2-3亿亩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生产无残留农产品,在生产资料投入品的肥料中,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是主要品种。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也将会有更迅速的发展,对微生物肥料的需求量也将增长很快。微生物化肥解决传统化肥行业的痛点伴随着我国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规模化种植的优势已逐渐显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大种植户和大农场主也正在分享着农业现代化改革的红利。但我们也清楚的看到,现阶段,我国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生产方式效率低下,科技水平不高,肥料行业总体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这些痛点也在制约着行业需求的释放。微生物肥料俗称细菌肥料,简称菌肥。它是从土壤中分离出的有益微生物,经过人工选育与繁殖后制成的菌剂,是一种辅助性肥料,应用于农业生产,统称为农用微生物菌剂。施用后通过菌肥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借助其代谢过程或代谢产物,以改善植物生长条件和农产品品质,尤其是营养环境。如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参与土壤中养分的转化,增加有效养分,分泌激素刺激植物根系发育,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等。制品中活微生物起关键作用。微生物化肥以微生物菌剂为主目前农业部登记的微生物肥料产品共有:9个菌剂类品种:根瘤菌剂、固氮菌剂、溶磷菌剂、硅酸盐菌剂、菌根菌剂、光合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微生物菌剂和土壤修复菌剂。但根据产品登记数量来看,微生物化肥主要以截至2020年5月底,前瞻在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查询到的微生物微生物肥料产品登记证为7246个。其中微生物菌剂产品登记数量3315个,占比45.75%;生物有机肥产品登记数量2205个,占比30.43%;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登记数量1399个,占比19.31%。产品登记数量快速上涨 前景可期根据农村农业部的调查,2015年底,累计批准颁发微生物肥料产品登记证2398个。截至2020年5月底,前瞻在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查询到的微生物微生物肥料产品登记证为7246个。四年半的时间我国微生物化肥的产品登记数量快速上升,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7.8%。截至2019年底,已有15个省(区、市)宣布辖区实现化肥使用量负增长。与化肥使用零增长、负增长相关的政策接二连三。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化肥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导致土壤退化的行为被纳入法律层面受到监管。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已跨入科技创新最为迫切的时期,选育新功能菌种、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功能是未来产业发展目标。确立以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目标和国家需求为导向,以源头创新与重点新产品创制为核心内容,以重点龙头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相结合交融为平台的科技创新发展思路。在技术产品的研发上,应集中力量突破微生物和生物功能物质筛选与评价、高密度高含量发酵与智能控制、新材料配套增效应用、功能菌与微生态因子互作机制及其调控、障碍因子生物修复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高效稳定的绿色新产品。预计到2020年,年总产量比现在翻一番,可望达到3000万吨,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肥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