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华东理工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公布,研究生平均月薪9200元!乐也

华东理工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公布,研究生平均月薪9200元!

华东理工大学,位于上海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分别入选了双一流工程和211工程。该校起源于华东化工学院,在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中,由当时的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的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1993年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因此,该校的化学及相关专业在全国高校中都位列前茅。华东理工大学近日在官网公布了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截止到2019年10月31日,华东理工大学2019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达到了96.74%,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6.23%,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7.43%。在本科毕业生方面,今年共有约3790名学生毕业,其中,有1684名学生选择继续读研深造,本科生深造率将近45%,其中1201人选择在国内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另外有483人选择到国外高校继续深造。华东理工大学2019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相比于去年也有了明显的增长。其中,本科生的平均签约月薪为6390元,相比于去年增长了6.4%,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月薪达到了9248元,相比于去年增长了11%,而博士研究生的平均月薪则高达13030元,相比于去年增长了16.7%,由此可见学历越高,平均月薪不仅数额越高,而且每年增长的速度也是最快的,完全体现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相比于其他高校毕业生,本科生6000多,研究生9000多,博士生13000多元的就业情况,华东理工大学的就业薪资确实要高了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第一,学校的综合实力比较强,作为双一流和211工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平台还是比较高的;第二,学校本身是一所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相比于综合类高校,学生的就业薪资普遍会高一些;第三,华东理工大学本身位于我国的魔都上海市,大多数学生毕业之后会继续留在上海工作,其薪资水平自然会高很多。当然,如果想要去上海读大学的话,华东理工大学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哦!

折杨

考研院校分析 —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华东理工大学是首批六所设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综合类研究型大学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建设,现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位于上海市,工科类强校,具有很强的地域优势,尤其是化工专业,全国数二数三。化工学院众所周知,上海是一个高校云集的地方,而华东理工大学是一所实力大于名气的学校,学校整体来说非常低调,知名度较低,甚至很多上海本地人都,没听过这个学校。华东理工的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专业代码0817。也就是除了油气储运工程和化学工程专硕这两个专业,其他专业都是属于化学工程与技术这个一级学科,专业实力非常强势。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这两个二级学科也是国家重点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这些二级学科去年的复试线都是373分,录取的均分都超过390分,难度还是很大的。但是华东理工大学的这些专业就业还是很好的。在华东地区,华理基本占了上海化工界的半壁江山,外企比如巴斯夫,拜耳,陶氏,国企中石化、中石油,到处都是华理毕业的校友。在华东地区还有一个学校化工专业也是很好的,那就是我们江苏的南工大,但是南工大不是211院校,学校平台优势不是很强,但是专业实力毋庸置疑,全国排名第五第六。选学校的话,就当前阶段来说:如果你是大二,实力平平的同学建议可以准备去考华东理工,毕竟211名头真的有很大加成,年青嘛不要怂。况且时间还多实在不行还能掉头。可如果你现在已经是大三了,建议你做人还是实在点好。当然对于实力比较强同学也完全可以考虑天津大学和大连理工这些985。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专业主要有三个大类,一类是化学专业的学硕,一类是化工专业的学硕,还有一类是工程类的专硕。化学这个一级学科的学硕也很强势,毕竟化工的基础也离不开化学的理论知识。别看华理不是985,但是华理工的化学专业在化学界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这些专业都有行业的中坚和学术大牛,科研经费也完全不用担心。但是化学毕竟是理科,考试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就业的方向相对化工专业也狭窄些。这4个化学类的专业考研的难度相对要小一点。复试线最高的分析化学才331分,比化工学院的那些专业低40多分,而且这个分析化学听说是有很牛叉的导师带队的。其他三个专业就更简单了,均分都是在340分左右,基本考个340分,也就可以上了,而且18考研预计分数会更低,这个等到五月份以后再来分析。应用化学和工业催化也是国家重点学科。虽然研研常常提到国家重点学科,但是大家对国家重点学科的重要性也不是很在意,以为就是厉害一点的学科。其实他的目标是培养一批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同类学科前列,其中部分学科达到国际同类学科领先水平,也就是说你考上这些专业,就有机会踏上成功之路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当然这些专业考研难度就相对大一些,去年复试线都在360分左右,均分380分左右,但是比起化工学院的那些专业还是低了10分左右。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这些专业都是考研的热门专业,尤其是理工类的院校。华东理工的双控是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这个二级学科是属于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所以这个专业的考研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去年统招人数25人,复试线359分,平均分379分。而控制工程这个专硕收分也比较高,去年招生50人,均分365分。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与通信工程也是很多同学选择报考的专业,华东理工的这两个专业考研难度比较低,每年招生10几个人,这两个专业虽然不是很强,但是借助华东理工这个211的平台性价比还是很高的,推荐报考。计算机的两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难度适中,专业水平差不多的211院校考研竞争情况和华东理工相似,具体选什么学校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以后发展的地区考虑。生物工程学院把这个学院放上来呢,其实是有几个同学之前问我,南理工和华东理工的生物化工考哪一个比较好。那我给同学们的推荐是考华东理工:华东理工的这个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但是这两个学校的考研竞争情况差不多,所以综合来看的话推荐华东理工。微生物学去年招生人数比较少,统招才录取4人,均分347分,这个专业主要是那个403的同学拉分比较多,其他三个同学分数都是在347分以下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去年统招22人,最低分344,均分365分,一般考到350多分也就比较稳了。生物工程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之前有个同学很有意思,说一个市级重点学科有什么用啊?上海是直辖市,和省是平级的,上海市重点学科和你们省的重点学科是一样的。而且上海高校特别多,光985就有4所,能评上上海市重点学科都是很好的专业。既然专业强势,那么对应的竞争就比较激烈,去年统招人数17人,复试线354人,均分375.5分。当然生物工程的专硕要简单很多,虽然均分330分 ,但是有不少同学都是300分以下的,如果能考到330分的话就妥妥的能被录取了。所以想考华东理工生物工程的同学,如果实力不够可以考虑专硕。材料学院和环境学院华东理工的材料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全年复试线373分,均分392分,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材料工程的专硕去年复试线357分,均分383,比学硕的难度要小。这两个专业的招生人数都挺多。材料学这个专业推荐大家多对比几个学校,因为有这个专业的学校很多,而且很多都是国家重点学科或者重点培育学科,尽量选一些性价比较高的学校。环境工程类的专业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也是很好的专业。分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环境工程这两个专业。从考研情况看,学硕的难度要远远大于专硕的难度。学硕的均分比专硕要高30分左右,而且考虑学硕考试的试题难度是很大的,所以综合考量专硕的性价比会比较高。其他专业大家参考表格数据。商学院华东理工的商学院都是经济类的专业。但是经济类的学硕招生人数都特别少。像应用经济学的4个专业加起来才招了8个人。这些专业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想考上最少都要380多分。经济类的专业差不多也就这样了,虽然这些专业少,考研情况不稳定,但是华东理工考390分也就差不多,无关报考人数,无关报录比,不是每个有实力的同学都考华理工的经济学的,正真有实力的都去考上财去了。工商管理分为两个专业,一个是会计学招了3人,一个是企业管理招了7分。由于人数比较少就把数据放在一起统计了,均分395,难度还是比较大的,研研觉得还有其他211学校比华东理工性价比更高。管科嘛,去年招生11人,211难度都这样收分都在380分以上,这个大家自己根据未来就业选择。想去上海的报上海的学校,向来南京的报南京的学校,前提你要能考到这个分数。金融专硕去年招生44人,均分372分,其实这个难度还是可以的,是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而且350分以下的同学还有几个。上面只是介绍了华东理工的部分专业,华东理工的专业其实还有很多。像管理类、法学类、外语类、理学、药学类招生专业还是挺多的,但是考研竞争情况都不小。最近生身患流感,精力有限,做的不是特别全面,和咨询的同学聊天可能没有之前那么详细,大家也体谅下,等那个精力充沛的研研复活。总结:华东理工在上海是个很好的学校,上海高校排名中(研研心里的排名),华理排在复旦、交大、同济和华师大后面。华理的化工偏向大化工,基本的化工原料工业。上海是很多考生最喜欢去的城市,考复旦、交大难度太大,中规中矩的华东理工大学就成了很多考生的理想院校。华东理工大学去年考研的招生情况很火爆。华理人大多都是勤奋,踏实,质朴的,学校整体氛围很和谐,也比较干净单纯,是个理想的去处。

健顺

考研比较难考的211高校,到底有哪些?

要做好一件事情的第一步,不是埋头苦干,而是选定目标。一个人想要行稳致远,除了要低头赶路,也要抬头看路,考研也是如此:一名“考研党”在准备报考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选择“门当户对”的目标院校,尽量选择和自己实力相匹配的高校当作考研目标,才能提高自己考研的通过率。那么,如果你的实力很强悍,但你在准备考研时对报考985心有余悸,那么除了39所985之外,你还可以选择哪些考研比较难考,实力比较强劲的211高校?个人认为,以下这3所211大学的考研难度也不容小觑!NO1: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北邮的研究生很吃香,一般而言,从北邮研究生院毕业的学子,根本就不用为就业发愁,而是为去哪个用人单位而纠结。因为,北邮的研究生一毕业之后就有很多用人单位争先恐后地抢着要。同时,北邮自己所在学校的保研率很高,只要是北邮本校的本科生,只要该校的本科生有考研的意向,那么会有五成以上的可能被保研到本校或者逼格更高的985大学。而其他外校的人想考入北邮的研究生院,因为“土著保研生”比较多,所以外校本科生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NO2: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华东理工大学不仅工科实力不俗,而且该校位居大上海,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同时,该校的保研率在所有的211大学中算是比较靠前的一所学校——只要你的成绩能够位居该校某专业的年级前十之列,那么你可以被该校保研到复旦和上海交大这两所国内顶尖的985大学。而且,如果你是华东理工大学的本科生,同时你的专业成绩位居年级的上游(只要在前30%之内)你就可以成为被保研到该校的研究生院。那么,对于其他想要考入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的学子而言,考研的名额就相对比较稀少了。NO3: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科大的保研率是20.42%,位居国内第18名。作为非985大学,该校的保研率是211大学中的佼佼者。在本校学生保研率比较高的情况下,外校的学生想考进来,难度并不小。除了以上这3所学校之外,保研率比较高,外校“考研党”比较难考的大学还有南航、西电、哈工程、华南理工、北京交大等知名211大学。你觉得还有哪一些大学的本校保研率很高,外校的“考研党”难以挤入?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道枢

华东理工大学哪些专业最值得读?

说到专业推荐,作为上过本科四年,研究生一年的我可以有衷心的建议给你。华东理工大学,众所周知,是一所以化工为特色的理工类院校,截止到目前为止,华东理工大学重点专业共有3个专业,其中分为一级学科1个专业和二级学科2个专业。其中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是化学工程与技术,二级国家重点学科是化工过程机械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在大众的口中有如下十二个专业,是公认为比较好的专业,有着比较丰富的资源和师资力量。我以一个过来人的思路说一下我选专业的感受,说白了,选什么样的专业并不能决定以后你就会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是,你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或者是继续读研读博,大多都是要和你专业沾边的,不能说让一个学法学或者文科类的学生去从事机械设计类的工作。在者,所选专业与未来找工作息息相关,在以上的名单中,这些专业固然很好,这个不可否认。但是我想说的是,未来的几十年里,世界正朝着无人化,人工智能方向发展,所以可以选择这类的专业,让自己不至于在以后的工作中被淘汰,当然,我自己所学的专业就是传统的机械行业。可是我自己平时也在努力学习其他一些专业的知识,比如说编程,大数据方面的知识都有所涉猎。最后向大家推荐一下按满意度来排的专业名单,选择专业的时候可以在与计算机有关的专业中进行选择,这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能在你选专业的问题上给你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希望你能满意。

吵闹鬼

华东理工大学实力如何?有四个“王牌”专业,考上就是“铁饭碗”

华东理工大学是中央部署高校,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72所教育部直属的高等学校之一,全国高等院校211个重点工程,所以,这所大学的优势很强,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所学校吧。化学工程和工艺具备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业、医药、环境保护、军工等部门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技能人才,毕业生的初次任职工资最好的是华东理工大学,其次是同济大学。高分子材料和工程高分子材料和工程是华东理工大学数一数二的好专业,老师在这方面很强,他们的教育水平也很高,另外,高分子材料和工程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非常广泛,可以在各种材料的准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和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教育、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如果继续深入研究的话,也可以选择科学研究,这是很好的专业。应用化学应用化学专业是根据新世纪高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广泛坚固的化学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开发能力的应用化学型高级人才的专业,华东理工大学是我国大学中首创应用化学专业部门之一,本专业获得了全国最佳化学专业奖,本专业的教师有足够的力量,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高级职称教师占了50多个,学生使用的设备先进,实验室条件优越,另外,还有课程学习、单科竞技、学习进步、体育、文化等很多奖学金。工商管理华东理工大学的商学院将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融为一体,致力于两者的融合和发展,华东理工大学的商学院目前有11个本科专业、3个1级专业的硕士课程、5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1级专业的博士课程,工商管理一级专业的硕士课程有企业管理、会计学、技术经济和管理三个二级专业,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组织理论和组织行为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和运营管理研究、管理案例教育和写作方面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学术知名度,多次获得国家、部委和上海市科学研究和教育奖。以上就是华东理工大学实力如何?有四个“王牌”专业,考上就是“铁饭碗”,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的留言,小编会第一时间回复的!

盗尸者

理工大学选择:华东理工、华南理工、华北理工,差距在哪里?

【科学世界博览】教育品质专文:“理工类专业大学在国内高校中占有重要比例,而理工类知名大学的选择也具有较高的梯度,比如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基本可以满足不同分数段学生的高校意愿,那么这些理工高校应该如何选择呢”。值此文发布之际,林瑜伽老师携手教育部团队,诚挚欢迎同学们点击上方“蓝字”,触控科学教育的前沿动态,把握高等教育的时代脉搏,探知三所方位型理工大学的优势所在,选择适合自己的顶尖专业强校。华南理工大学,我国四大工学院之一,建筑老八校成员,机械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建制学等专业,在业界具有广泛影响力。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东省会广州,简称华南理工,创建于1934年,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教育部共建高校,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是“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主要成员;目前,华南理工已经成为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化工类专业,享誉海内外,理工科综合实力强劲,地处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招生分数线随之上扬。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校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1952年10月由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现在的华东理工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覆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11个学科门类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平台”重点建设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类实验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高校等;首批六所设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创新型、综合类研究型大学之一。华北理工大学,从河北联合大学改名之后,影响力迅速提升,有人说名不副实,有人说值得报考,总之这是一所持续升温的理工高校。华北理工大学,地处河北工业城市唐山,前身河北联合大学于2010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河北理工大学和华北煤炭医学院强强联合组建而成。河北理工大学前身为创办于1895年的北洋西学学堂矿务学学门,1958年建校,1959年天津大学矿冶系成建制并入,曾沿用唐山矿冶学院、河北矿冶学院、唐山工程技术学院、河北理工学院等校名。华北煤炭医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26年的开滦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63年开始本科建制,曾沿用唐山煤矿医学院、河北医学院等校名。现在的华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医为主,理、经、管、文、法、艺、教等多科类协调发展,具有留学生教育、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继续教育等教育类别和层次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华北理工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华北理工在冶金、矿业、重化工、医学等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对于国内的理工类强校,以及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的教育平台优势、未来发展前景,同学们有哪些补充看法呢?欢迎大家一同交流、讨论、学习。【本期“科学世界博览”教育品文主编/林瑜伽老师】

鹿柴

成果频出!几个月内,多次被国际著名期刊报道,华东理工实力不凡

良好的科研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良好的学术声誉和人才培养能力。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华东理工大学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持续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仅两个月,就有多个国际著名期刊相继报道华东理工大学的科研成果,展现了学校不凡的实力。1、《德国应用化学》报道学校在抗粘附和抗植入异物反应研究领域的突破性成果3月13日,化学领域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以"Silk-inspired β-peptide Materials Resist Fouling and the Foreign-body Response"为题,报道了材料学院刘润辉教授课题组在抗粘附和抗植入异物反应研究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并被评审专家评为该期刊发表论文总数的前10%的论文。这类新型抗粘附和抗植入异物反应高分子材料有望用于解决临床中普遍存在的植入材料异物反应难题,在植入材料和装置、药物递送等多个相关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张东辉是该成果的第一作者,刘润辉教授是单独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等基金的资助。2、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报道学校卟啉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综述文章3月19日,应国际能源环境领域知名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邀请,解永树教授课题组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engineering strategies for fabricating efficient porphyrin-based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的综述文章。近年来,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解永树教授课题组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该综述是由博士生曾凯雯在解永树教授指导下完成。论文撰写过程还得到了田禾院士的悉心指导和朱为宏教授的大力支持,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科技重大专项、上海科技国际合作等项目的支持。3、Journal of Immunology报道学校细胞焦亡调控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分子机制研究新成果4月1日,美国免疫学会会刊Journal of Immunology在线报道了学校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刘琴教授课题组在细胞焦亡调控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发生分子机制方面的新成果。急性肾脏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造成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然而,国际上对脓毒性AKI发病机制的解析仍然是重症医学和肾脏病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因此,系统研究脓毒症导致肾脏损伤的关键信号,对于解析脓毒症AKI发生的病理生理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壮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阳大海副教授是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刘志红院士团队等的悉心指导与帮助。研究得到了团队张元兴、刘琴和王启要教授的大力支持。该工作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科研项目资助完成。4、Science Advances报道学校在高分子自组装领域新突破4月15日,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Gerald Guerin教授报道了一种利用CDSA技术来制备2D和3D多圆环结构的方法,该文以"Formation of 2D and 3D multi-tori mesostructures via crystallization-driven self-assembly"为题发表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系统地描述了如何通过嵌段共聚物的CDSA技术制备类花粉状的3D组装体。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为第一单位,Gerald Guerin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5、《先进材料》报道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超分子弹性体材料研究新进展4月30日,学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曲大辉教授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分子拉链"的独特概念,在超分子聚合物弹性体领域取得了新进展,相关成果以"An Ultra-Strong and Highly Stretchable Polyurethane Elastomer Enabled by a Zipper-Like Ring-Sliding Effect"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该工作由博士生施晨宇在曲大辉教授的指导下完成,并得到了田禾院士的悉心指导。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基础科学中心、上海市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资金的支持,表征工作得到了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的大力支持。6、《德国应用化学》报道学校在环境化学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5月9日,Angew. Chem. Int. Ed.(IF: 12.712)以"Designing 3D-MoS2 Sponge as Excellent Cocatalysts in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for Pollutant Control"为题,在线报道了学校邢明阳教授课题组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该论文以华东理工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硕士研究生朱玲俐同学为第一作者,邢明阳教授为通讯作者。该论文还得到了欧洲科学院院士张金龙教授的指导。该工作得到了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材料生物学与动态化学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7、Chem. Mater.报道学校在高分子材料基因工程上的新突破5月13日,学校林嘉平教授团队在耐高温树脂的设计方法上取得了突破,建立了适用于高性能聚合物设计的材料基因组方法,大大加快了树脂的研发速率,有望改变以试错为主的传统材料设计方法。该工作以"Rational Design of Heat-Resistant Polymers with Low Curing Energies by a Materials Genome Approach"为题发表在材料化学领域重要刊物Chem. Mater.该工作由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生朱峻立、硕士生楚明在王立权副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工作得到了林嘉平教授和耐高温树脂领域著名专家杜磊教授的全程指导,以"顶天立地"为目标,既发展理论设计方法,又面向实际应用需求,推进高分子材料基因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华东理工大学将继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更加昂扬向上和积极进取的姿态,开拓创新,勤奋求实,向着"立足新时代,扎根中国大地,努力建设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的目标不懈奋斗!素材来源:华东理工大学

虞卿

她是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华东理工大研究生,发论文2篇,获国奖……

用全力去追,青春太宝贵。没机会,去浪费,趁春光明媚,把一切慢慢体会。今天妞妞带大家认识一位,热爱读书、热衷实践、热心公益的逐梦女孩,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20届优秀毕业生张淑华。张淑华,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17级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2020年1月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英汉语对比与翻译。张淑华在硕士期间,与导师合作发表学术论文2篇。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上海市“知行杯”决赛一等奖,华理一等学业奖学金,华理“花梨青年说”之“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比赛一等奖,华理第二十二届论文年会二等奖,并在全国第十六届语篇分析研讨会上宣读论文,获“优秀主持”证书。专注内心,只争朝夕张淑华谈到:“入学第三天,我们在办公室第一次见到导师吴建伟老师。在谈话中他告诉我们,时间应当比作‘待价而沽’的楼盘,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用在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事情上,不可因妄自菲薄而‘贱卖’了时间,更不可无故荒废了光阴。导师的话简短而深刻,总是在我迷茫时,为我指引航向。”浮躁褪去,专注内心。在研究生阶段的大部分时间里,张淑华都选择泡在图书馆,阅读文献和专著、整理语料、撰写论文,专注于思考与学习。此外,张淑华还时刻关注国内外学术讲座和动态,并利用周末和暑假时间参加学术会议和研修班,提升学术能力。正如导师的教诲那般,张淑华严于律己,将时间用在了有意义的事情上。学习有方,研究有向乌特勒支大学课堂演讲谈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张淑华认为,研究生教育绝不是本科教育的延伸。本科生更强调“教”,而研究生更强调“学”,研究生阶段需要通过自主学习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因此她十分重视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参加研修班、学会和国际交流的方式,开拓学术视野,了解先进的学术思想和成果,为自己的研究生涯铺砖筑路。2018年暑假,张淑华参加了胡开宝、秦洪武教授于烟台大学主办的“全国语料库及项目申报研修班”。受语料库研修班学习的启发,她撰写的语料库相关学术论文“语料库视角下《苏东坡传》汉译本中把字句应用及动因分析”获得了2018年度华东理工大学第二十二届论文年会“二等奖”,并在《宁波大学学报》上发表。2019年暑假,她赴荷兰的乌特勒支大学参加“中欧人才计划”项目,期间参与了“英语语言和学术技能”课程学习,深入了解国际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生阶段,张淑华共发表两篇学术论文。当谈到论文的写作和发表时,她说:“打磨出一篇优秀论文的过程对我来说意义匪浅、收获颇丰。我们打磨的不仅是阶段内的研究成果,更是个人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体现。”立足书本,放眼世界暑假实践——采访兰州中川铁路口岸2019年的暑假,对张淑华来说是一场不平凡的“流浪”。她参加了外国语学院“随中欧万里铁路,观丝绸之路福祉”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调研中欧班列对于沿线城市人民生活的积极影响。她和实践团一行先后走访了西安、兰州、重庆等中欧班列沿线重要城市。五天四晚之行,一路上汗水与收获同在。张淑华与项目组同学一起合作完成了共计16000字的田野调查报告、28000字的调研报告、一本实践活动画册以及大量的问卷数据和访谈记录,并开展了4场实践学习分享会。该项目成果最终在当年上海市“知行杯”决赛中获得一等奖。她说:“作为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无论何时,无论用何种语言,努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是我们作为外语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个人,我们的职业规划,不应只考虑这份工作能带给我们什么,而应考虑,作为国家培养的研究生,我们能为国家和社会做什么,要有积极投身社会需要,参与国家建设的精神。”国际旅游交易会华理带队负责人运动公益,增彩添色青春上海“公益跑”马拉松研究生期间,张淑华坚持每周三次的体育锻炼,每次跑步约5公里。压力大、心情烦躁的时候她会通过瑜伽来进行自我调整。此外,她也常常参与马拉松等户外活动。她曾参加青春上海“公益跑”活动、杭州三江两岸徒步大会、滨江大道线上马拉松、华理校友马拉松等活动。体育锻炼为张淑华丰富的研究生生活打下了坚实的体能基础。学习之余,张淑华还热衷于参与学生工作以及各类志愿者服务工作。入学伊始,她便加入了校研会宣传部,同时还担任了外国语学院2017级研究生党支部宣传委员。在充实而忙碌的学生工作中,张淑华很快融入了华理。此外,她还多次担任外国语学院“敬老节活动”志愿者、青年家园延吉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志愿者大篷车”活动志愿者、“国际志愿者日”志愿者等。丰富的志愿者经历,为张淑华的研究生生活增添了不少亮色。只有不懈的努力与奋斗,才能战胜人生中的激流,找到那条理想之路,找寻属于自己的奋斗果实。来源: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 信息来源:外国语学院 排版:5小君

城门谣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2020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来了

叮咚~2020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来咯!学长学姐们快来看看吧!今年信息学院一共有435位研究生入学,其中包括36位博士研究生,399位硕士研究生。2020级研究生中有336名男生,99名女生男女比例约为3.39:1所攻读的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大类(含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今年硕士研究生的平均年龄为22.74岁,其中1998年出生的人最多,年龄最小的为20岁。博士研究生的平均年龄为25.78岁,其中1995年出生的人最多,年龄最小的为22岁。从性别来看,博士研究生男生的平均年龄为25.83岁,女生的平均年龄为25.69岁。而硕士研究生的男生平均年龄为22.76岁,女生平均年龄为22.66岁。从专业来看,博士研究生中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平均年龄较小,为25.32岁。而硕士研究生中,平均年龄最小的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为22.1岁。 从出生日期来看,有不少同学会在同一天过生日哦!快去找找有没有和你同一天生日的有缘人吧~从星座来看,2020级研究生中天蝎座人数最多,紧随其后的是狮子座、魔羯座。你是什么星座的呢?今年研究生中,人数排名前五的姓氏为:这里面是否有你的姓氏呢?在许许多多的姓氏中,小信息也看到了一些平时不太常见的姓氏,比如:冒姓、邴姓、阙姓等姓氏。大家的名字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字依次是:宇、文、志、佳、杰、浩。从这些字及其涵义中不难看出家长对大家美好的期许。今年信院研究生新生中有来自9个民族的小伙伴,有12位同学是少数民族。其中,朝鲜族、回族、满族、土家族均有2位新生哦~来源: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

更化

华东理工大学获批新增两个新工科专业

来源/视觉中国新民晚报讯(记者 张炯强)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审批结果,华东理工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和“精细化工”两个新工科专业获准设立。华东理工大学聚焦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国家实施“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积极开展了“新工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注重跨界交叉融合,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此次获批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瞄准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以自然智能(脑科学和认知科学)和智能机器人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人工智能理论和方法为核心,研究如何用计算机去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从而建立机器智能,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理论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脑认知科学、智能制造、机器人等领域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精细化工”专业来源于化学、化工、材料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与化学、材料、信息、基础医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体系以分子工程为基础,强调化学品结构的精确定制,在分子尺度上对化工产品性能进行研究和开发,满足社会行业发展所需的新型高性能化工产品的精细化、功能化、专业化、器件化和绿色化,培育具有高性能化学产品工程思维的制造业复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