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疑因导师压榨,研究生跳楼身亡,网友:我不可怜他,他辜负了父母变化齐一

疑因导师压榨,研究生跳楼身亡,网友:我不可怜他,他辜负了父母

又有一位名校研究生选择跳楼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最近,一位名为“烫烫大卷”的网友发布文章称,2018年12月13日,同济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陆某从5楼研究室一跃而下,跳楼身亡。这篇文章写道,研究生陆某一直处于被导师压榨的状态,几乎全年没有节假日,并无休止、无偿地为导师工作,其中绝大部分工作与陆某所学专业并无关系。2018年12月13日,陆某与其导师交流,希望今年6月能顺利毕业,并提出放弃撰写导师交给他的两篇论文。但是,陆某导师表示,如果不能完成这两篇论文,不会让陆某顺利毕业。于是,陆某选择了跳楼。目前,同济大学表示,关于学生跳楼是否与导师“压榨”有关,仍在调查。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很多网友都对导师压榨学生的行为进行了谴责。但是,不少网友也批评了这位研究生,他们认为这位研究生做事太极端,完全不考虑父母的感受,他这样做,辜负了父母,辜负了从小培养他的人,辜负了社会!用生命对抗导师的压榨,显得太不值得!研究生陆某本科阶段的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大学,都是我国的知名重点大学,很多学生可望而不可及。这位研究生本科就读于著名的华东理工大学,这所大学虽然不是985大学,但也是顶尖211大学,由于位于上海,它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经常会超过多所985高校。陆某研究生阶段就读的同济大学是我国实力很强的985高校,由于位于经济发达的上海,同济大学在很多学生心里的地位仅次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些顶尖高校,考上也非常难。研究生陆某的跳楼身亡,无疑对他的父母伤害最大。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高中、大学,把一个婴儿培养成重点大学的高材生,这有多不容易!其中辛酸滋味,估计只有当父母的才知道。这件事反映出了一个教育问题,那就是现在很多大学生只是学会了知识,却没有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正如网友所说:“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遇到问题就只会跳楼吗?”在小编看来,很多学生由于长期在校园学习,眼界比较窄,他们把学业是否成功看得太重,其实即使不能顺利毕业,你的人生也不一定就会很惨。多出去走走,多了解一下社会,你会发现你能做的事情有很多,你的出路并不是唯一的。还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也不能给孩子过多压力。有些时候,一些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并不敢或者不好意思跟父母说,这就使学生少了一个心理疏解的通道。家长在鼓励孩子上进的同时,也应该成为孩子最温暖的港湾。另外,高校在重视人才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师德建设,正确梳理导师和学生之间的责任和义务,真正保护好学生的权益,避免导师权利过大。欢迎大家在下面评论,发表不同观点。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了解更多教育信息。

如式

喜报!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喜获9000万奖学金!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双十一”与“双十二”的距离你会说什么呢“难道不是青黄不接吗”你理直气壮说道那你一定还不够了解华理在华理小研们心目中十一月底从来不是“吃土”的季节反而是距离“财务自由”最近的时光答案就藏在紧紧攥着的银行卡里藏在那条即将到来的短信提示里“叮 ,奖学金到账”听,那正是“读书人”的“丰收曲”!它不但是对大家一年辛勤科研求学的肯定更是对来年继往开来更上一层楼的激励你问道“在华理的幸福生活是什么”妞妞想说或许就是食堂里的烟火气教室内的读书声实验室里的专注寝室中的欢笑声运动场上的活力而这一切更与来自学校的关怀密不可分外国语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王露露化工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崔鸿劼药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方芳化工学院2016级硕博研究生陈弋翀给勤奋求实的你夜里挑灯苦读 奋笔疾书日头勤翻文献 收集数据如此往复看似单调枯燥实则其乐自现乐在其中的华理小研也必将在这有关收获的季节得到一份肯定与奖励学业奖学金给勤奋求实的你共计8910名学生共计8377.45万元量化的数字背后是名为汗水的浇灌法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邓攀体育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罗玉婷马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胡博成高教所2018级硕士研究生王维军机动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陈锋为激励广大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依据《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华东理工大学2020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共评选出8910名获奖学生,共计8377.45万。其中:博士1360名、硕士新生优秀等505名、硕士新生普通等2475名、硕士高年级一等1378名、硕士高年级二等2733名、硕士高年级三等459名。给励志明德的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脚踏实地、修身致远的华理人你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励志明德的校训赋予了校训以新的意义与内涵这份奖励给向前奔跑的你们依据《华东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修订)》规定,2020年获得我校优秀研究生励志奖学金新生为542名,共计620万元。其中获得30000元奖励的为20名,获得20000元奖励的为38名,获得10000元奖励的为484名。给品学兼优的你你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科研课业之余在学生工作、志愿者活动中发光发热的你值得这一份嘉奖星光不负赶路人未来,再接再厉先进班集体材硕172班化学院M164班依据《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励条例》(校研【2017】33号)规定,2020年获得我校荣誉类奖学金的情况如下:1、优秀学生493名;2、优秀学生干部227名;3、优秀三助工作奖251名;4、优秀社会工作奖513名。此外,校先进集体将另行答辩,另有25项社会奖学金正在紧锣密鼓评选中。学业奖学金励志奖学金荣誉类奖学金社会类奖学金……妞妞相信优秀的你一定收获了自己的专属奖励华理许你冬日“第一桶金”希望它能助你在“研途”大胆逐梦 再创佳绩来源: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 信息来源: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图片来源:往期推送文字:麻瓜瓜排版: 猎空

尽人毒也

她是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华东理工大研究生,发论文2篇,获国奖……

用全力去追,青春太宝贵。没机会,去浪费,趁春光明媚,把一切慢慢体会。今天妞妞带大家认识一位,热爱读书、热衷实践、热心公益的逐梦女孩,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20届优秀毕业生张淑华。张淑华,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17级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2020年1月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英汉语对比与翻译。张淑华在硕士期间,与导师合作发表学术论文2篇。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上海市“知行杯”决赛一等奖,华理一等学业奖学金,华理“花梨青年说”之“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比赛一等奖,华理第二十二届论文年会二等奖,并在全国第十六届语篇分析研讨会上宣读论文,获“优秀主持”证书。专注内心,只争朝夕张淑华谈到:“入学第三天,我们在办公室第一次见到导师吴建伟老师。在谈话中他告诉我们,时间应当比作‘待价而沽’的楼盘,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用在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事情上,不可因妄自菲薄而‘贱卖’了时间,更不可无故荒废了光阴。导师的话简短而深刻,总是在我迷茫时,为我指引航向。”浮躁褪去,专注内心。在研究生阶段的大部分时间里,张淑华都选择泡在图书馆,阅读文献和专著、整理语料、撰写论文,专注于思考与学习。此外,张淑华还时刻关注国内外学术讲座和动态,并利用周末和暑假时间参加学术会议和研修班,提升学术能力。正如导师的教诲那般,张淑华严于律己,将时间用在了有意义的事情上。学习有方,研究有向乌特勒支大学课堂演讲谈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张淑华认为,研究生教育绝不是本科教育的延伸。本科生更强调“教”,而研究生更强调“学”,研究生阶段需要通过自主学习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因此她十分重视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参加研修班、学会和国际交流的方式,开拓学术视野,了解先进的学术思想和成果,为自己的研究生涯铺砖筑路。2018年暑假,张淑华参加了胡开宝、秦洪武教授于烟台大学主办的“全国语料库及项目申报研修班”。受语料库研修班学习的启发,她撰写的语料库相关学术论文“语料库视角下《苏东坡传》汉译本中把字句应用及动因分析”获得了2018年度华东理工大学第二十二届论文年会“二等奖”,并在《宁波大学学报》上发表。2019年暑假,她赴荷兰的乌特勒支大学参加“中欧人才计划”项目,期间参与了“英语语言和学术技能”课程学习,深入了解国际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生阶段,张淑华共发表两篇学术论文。当谈到论文的写作和发表时,她说:“打磨出一篇优秀论文的过程对我来说意义匪浅、收获颇丰。我们打磨的不仅是阶段内的研究成果,更是个人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体现。”立足书本,放眼世界暑假实践——采访兰州中川铁路口岸2019年的暑假,对张淑华来说是一场不平凡的“流浪”。她参加了外国语学院“随中欧万里铁路,观丝绸之路福祉”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调研中欧班列对于沿线城市人民生活的积极影响。她和实践团一行先后走访了西安、兰州、重庆等中欧班列沿线重要城市。五天四晚之行,一路上汗水与收获同在。张淑华与项目组同学一起合作完成了共计16000字的田野调查报告、28000字的调研报告、一本实践活动画册以及大量的问卷数据和访谈记录,并开展了4场实践学习分享会。该项目成果最终在当年上海市“知行杯”决赛中获得一等奖。她说:“作为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无论何时,无论用何种语言,努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是我们作为外语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个人,我们的职业规划,不应只考虑这份工作能带给我们什么,而应考虑,作为国家培养的研究生,我们能为国家和社会做什么,要有积极投身社会需要,参与国家建设的精神。”国际旅游交易会华理带队负责人运动公益,增彩添色青春上海“公益跑”马拉松研究生期间,张淑华坚持每周三次的体育锻炼,每次跑步约5公里。压力大、心情烦躁的时候她会通过瑜伽来进行自我调整。此外,她也常常参与马拉松等户外活动。她曾参加青春上海“公益跑”活动、杭州三江两岸徒步大会、滨江大道线上马拉松、华理校友马拉松等活动。体育锻炼为张淑华丰富的研究生生活打下了坚实的体能基础。学习之余,张淑华还热衷于参与学生工作以及各类志愿者服务工作。入学伊始,她便加入了校研会宣传部,同时还担任了外国语学院2017级研究生党支部宣传委员。在充实而忙碌的学生工作中,张淑华很快融入了华理。此外,她还多次担任外国语学院“敬老节活动”志愿者、青年家园延吉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志愿者大篷车”活动志愿者、“国际志愿者日”志愿者等。丰富的志愿者经历,为张淑华的研究生生活增添了不少亮色。只有不懈的努力与奋斗,才能战胜人生中的激流,找到那条理想之路,找寻属于自己的奋斗果实。来源: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 信息来源:外国语学院 排版:5小君

纥草饮水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2020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来了

叮咚~2020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来咯!学长学姐们快来看看吧!今年信息学院一共有435位研究生入学,其中包括36位博士研究生,399位硕士研究生。2020级研究生中有336名男生,99名女生男女比例约为3.39:1所攻读的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大类(含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今年硕士研究生的平均年龄为22.74岁,其中1998年出生的人最多,年龄最小的为20岁。博士研究生的平均年龄为25.78岁,其中1995年出生的人最多,年龄最小的为22岁。从性别来看,博士研究生男生的平均年龄为25.83岁,女生的平均年龄为25.69岁。而硕士研究生的男生平均年龄为22.76岁,女生平均年龄为22.66岁。从专业来看,博士研究生中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平均年龄较小,为25.32岁。而硕士研究生中,平均年龄最小的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为22.1岁。 从出生日期来看,有不少同学会在同一天过生日哦!快去找找有没有和你同一天生日的有缘人吧~从星座来看,2020级研究生中天蝎座人数最多,紧随其后的是狮子座、魔羯座。你是什么星座的呢?今年研究生中,人数排名前五的姓氏为:这里面是否有你的姓氏呢?在许许多多的姓氏中,小信息也看到了一些平时不太常见的姓氏,比如:冒姓、邴姓、阙姓等姓氏。大家的名字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字依次是:宇、文、志、佳、杰、浩。从这些字及其涵义中不难看出家长对大家美好的期许。今年信院研究生新生中有来自9个民族的小伙伴,有12位同学是少数民族。其中,朝鲜族、回族、满族、土家族均有2位新生哦~来源: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

戒之慎之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举行2020级专业学位研究生线上新生见面会

为帮助商学院2020级专硕新生更好地了解学院,搭建学院与学生的交流平台,2020年7月11日上午,商学院以线上直播的方式举行“2020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新生见面会”。商学院院长马铁驹、副院长兼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任侯丽敏以及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各项目主任、学术主任及优秀学生代表一同参加活动,并发表精彩演讲。新生见面会首次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由来自2019级MBA学生包昀担任主持,一起云游校园,让960余位怀揣理想与目标的新生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华理热情”。今年的新生见面会以“乘风破浪 启程领航”为主题,第一场马铁驹及侯丽敏分别从介绍学校、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三个方面开启“华理商院欢迎你”的序幕;第二场以“助力更好的你”为主题安排了各项目学术主任及优秀校友代表分享,内容从宏观到微观,为新生启程梦想,领航未来。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马铁驹发言马铁驹代表学院热忱欢迎2020级专硕新生加入华理大家庭,向新生们展示华东理工大学及商学院的发展历程、使命愿景、科研成就、以及强大的师资力量,同时对商学院近年所获得的学术以及教学成果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商学院将秉承着“连接商业与科技,培养知行合一的经管人才”使命,继续践行“学生为中心、生命共同体、社会责任”的核心价值观。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侯丽敏发言随后,侯丽敏与新生分享了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的发展历程。她在发言中指出“华理商学院的专业学位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获得了国内和国际的双重认可,具有国际化、全学科师资、全项目培养的优势,通过专业知识交流平台、管理经验交流平台、社会网络建构平台的构建,通过与工科融合、与产业融合、与定量技术融合的以商业连接科技为特征的课程体系设计,以及以行动学习为代表的知行合一的授课模式,促进学生从知识获取到能力发展,从学历提升到职业发展,从技能提升到理念创新。”在第二场中,来自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会计硕士(MPAcc)、金融硕士(MF)、工程管理硕士(MEM)和中澳MBA的学术主任分别针对各项目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进行深入解析,商学院所构建的系统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以及体验式、交互式、混合式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院知行合一的育才观。此外,各项目还邀请到了优秀校友代表结合自身经历为新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新生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有更为清晰的了解和规划。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新生见面会各项目师生代表合影下午,以班级为单位的新生班会在“云端”相继召开,新生们与班导师通过网络在“线”上相聚,不仅拉近彼此距离,也对未来的同班学习增添憧憬。据悉,新生见面会是今年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新生入学导向的第一课,在未来三个月中商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新生将通过学生活动专场、职业发展专场、新生第一课等全新的形式及视角,逐步领略华理及商学院的历史人文、学风学貌、特色活动等。华理商学院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高度重视新生入学导向活动,以此让新生加速了解新时代商院人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激发学习热情,树立远大理想。

黑金子

考研国家线公布时间预测!这所985学校首次研究生招生超过4000人

考研国家线公布时间预测!前段时间,教育部公布2020考研国家线将于4月中旬公布,眼看着4月中旬就要来临,很多考研党都发出疑问,“4月中旬到底是哪一天呢?”其实考研国家线的公布时间是有一定规律的,小编找出了近4年的考研国家线的公布时间,比如2019年是3月15日周五公布,2018年是3月16日周三公布,2017年是3月15日周三公布,2016年是3月11周五公布。结合近4年的考研公布时间可以发现,有3年的国家线公布时间是周五,距离现在中旬最近的周五是4月17日。当然,2017年的国家线公布时间是周三,因此今年的4月15日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日子。华东理工大学首次研究生招生超过4000人!华东理工大学4月9日在研究生招生委员会上提出:2020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含非全日制)总数首次超过4000人,较往年有较大增幅,其中,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名额增幅尤为明显。从华东理工大学首次研究生招生超过4000人可以发现,2020考研扩招已经提上了各个学校的日程,扩招力度之大影响到各个招生院校。因此,2020考研党出现落榜的情况会大大地降低。最后,祝愿每一位努力的考研党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对此,你怎么看?赶快评论分享您的观点吧!

明辨

华东理工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公布,研究生平均月薪9200元!

华东理工大学,位于上海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分别入选了双一流工程和211工程。该校起源于华东化工学院,在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中,由当时的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的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1993年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因此,该校的化学及相关专业在全国高校中都位列前茅。华东理工大学近日在官网公布了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截止到2019年10月31日,华东理工大学2019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达到了96.74%,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6.23%,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7.43%。在本科毕业生方面,今年共有约3790名学生毕业,其中,有1684名学生选择继续读研深造,本科生深造率将近45%,其中1201人选择在国内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另外有483人选择到国外高校继续深造。华东理工大学2019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相比于去年也有了明显的增长。其中,本科生的平均签约月薪为6390元,相比于去年增长了6.4%,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月薪达到了9248元,相比于去年增长了11%,而博士研究生的平均月薪则高达13030元,相比于去年增长了16.7%,由此可见学历越高,平均月薪不仅数额越高,而且每年增长的速度也是最快的,完全体现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相比于其他高校毕业生,本科生6000多,研究生9000多,博士生13000多元的就业情况,华东理工大学的就业薪资确实要高了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第一,学校的综合实力比较强,作为双一流和211工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平台还是比较高的;第二,学校本身是一所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相比于综合类高校,学生的就业薪资普遍会高一些;第三,华东理工大学本身位于我国的魔都上海市,大多数学生毕业之后会继续留在上海工作,其薪资水平自然会高很多。当然,如果想要去上海读大学的话,华东理工大学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哦!

观光者

学科优势融入研究生骨干培养 华东理工举办研究生领导力提升训练营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6月19日报道: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如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高尚情操、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和领袖气质的高素质时代新人?6月18日晚,华东理工大学第一期研究生领导力提升训练营开班式暨首场辅导报告会在徐汇校区逸夫楼演讲厅举行。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宋来、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龚学庆、商学院院长阎海峰,各学院研究生辅导员以及70名第一期研究生领导力提升训练营学员一起参加了活动。宋来为第一期研究生领导力提升训练营授旗并讲话。他指出,研究生领导力提升对研究生培养意义重大,是培养担当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新人、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育研究生科研组织能力的重要举措。宋来从国外、国内和学校三个方面为学员分析了青年学生领导力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宋来希望学员能够努力做到突出价值导向、突出问题导向、突出知行合一、突出示范引领这“四个突出”,努力提升自身作为研究生骨干的领导素质和领导能力,努力将所学知识化为内在品德,将思考成果化为行动宏图。据悉,训练营将带领研究生骨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领导力、行动力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为学生骨干搭建提升领导素养和领导能力的平台,充分发挥优秀学生骨干的主观能动性,打通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到社会、从决策到执行的领导人才成长渠道。龚学庆介绍了第一期研究生领导力提升训练营的培训计划。训练营分为领导力理论素养提升、领导力模拟实训、领导力实践锻炼三个模块,培训为期3个月,采用集中授课、专题辅导、情景教学、沙盘模拟、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参加此次训练营的研究生,既有科研团队中的学生骨干,也有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党支部书记,既有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也有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并获得奖励的达人。研究生骨干是研究生中的优秀代表,具有“头雁”效应,他们领导能力的提升,将会对整个研究生群体都产生示范效应。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会主席赵楠说:“对于一名理工博士生来说,领导力不仅仅是对一个企业、一个组织或一个团队的管理能力,也包含了在科研进程中遇到挫折时的自我排解、自我领导能力,还包括对实验规划、理论知识钻研等过程中的时间管理能力和精力管理能力等等,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为期三个月的集中培训中继续坚定为国家民族发展而奋斗的信念,认真学习理论素养,立志科研报国!”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在领导力培训方面有着很强的实力,拥有全国最大的行动学习师资团队,开设了国内第一门有关行动学习的在线慕课。近几年,华东理工大学同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罗格斯大学强强联手,开设组织管理与领导力IMBA培训班,共同打造跨国际的领导力教育精品。此次举办的研究生领导力提升训练营,就是充分依托华理商学院的学科优势,让研究生骨干接受最为前沿的领导力与行动学习训练。开班式后,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学院院长阎海峰为全体学员作“何为领导力与行动力”首场辅导报告。

金童子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2017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

6月18日下午,我院2017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大礼堂隆重举行。商学院导师代表为毕业的5位博士、559位硕士研究生颁发了学位证书,并对表现优秀的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以及捐赠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毕业典礼现场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吴柏钧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龚学庆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阎海峰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马玲副教授分别作为校、院领导出席了本届毕业典礼,同时出席的还有商学院导师代表钱世超教授、景奉杰教授、于立宏教授、陈洪安教授、王俊秋教授、麦勇教授、董临萍副教授、俞丽辉副教授、佘金凤副教授、陈俊松副教授、孙定东副教授、雷英副教授、谢国娥副教授等。毕业典礼由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李玉刚教授主持。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龚学庆教授宣读学位授予决定。随即,导师代表为毕业生颁发学位证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龚学庆教授宣读学位授予决定毕业生接受导师拨穂证书授予来自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任执行总裁董振鹏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对商院三年的学习培养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在华理的课堂上,我学会了三件事,建立终生学习的理念选对学习的方向、坚持发展全力以赴、坚持创新勇于突破,我相信这些将会使我受益终身,未来,不论我们将身在何方,都将会有一个永远的共同身份——华理人!”毕业生代表董振鹏发言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俞丽辉作为教师代表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饱含了师者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和深情祝福,她说,“从我的青春开始,在华理已经走过了27年,而对于今天的毕业生,虽然你们在华理只呆了三年,但我想和你们说,这三年将会是你们铭记一生的三年。祝贺你们走过了这三年的艰辛,也祝贺你们在这里收获了持续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希望你们的未来能够不忘初心,keep learning! Keep learning! Keep learning!”教师代表俞丽辉副教授发言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阎海峰教授在毕业典礼致辞中对毕业生的未来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他表示:“研究生和本科生最大的区别在于主动学习的需求,各位毕业生在主动学习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希望大家可以继续保持主动学习的能力、继续保持追求理想的行动,努力去成为有价值的人,不光要努力地学习知识,更要与文学为伍、与艺术为伍、不要‘富了口袋、荒了灵魂’。商学院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命共同体,希望各位能继续关心、爱护、我们的商学院,祝福大家未来前程锦绣、人生幸福!”阎海峰院长讲话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吴柏钧教授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和全体师生向毕业生表达了最热烈的祝贺,向研究生工作的各位老师的辛勤工作致以衷心的感谢。吴校长在毕业典礼致辞中为毕业生送去了终身读书、终身学习的建议,他提出:“成功的人、有所作为的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点,他们热爱读书、热爱学习。他们热爱读两类书,一类是宏观趋势类的书籍,例如宇宙、宏观经济等,另一类是专注行业的书。将这些书系统地读、长期地读,长此以往既具备了信息量,也具备了逻辑思辨的能力,应对世界的变化和挑战也会显得从容。”吴柏钧副校长致辞华理的历史留下了每一位华理人的足迹,他们也一起以班级为载体、或以个人名义为华理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毕业典礼现场,对“毕业生的献礼”环节让各位毕业生满怀珍惜、铭记感恩。席间,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吴柏钧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阎海峰教授为EMBA秋季梦十一班、2014级MBA国际班颁发了毕业班级捐赠授予证书,为EMBA学员刘佳、周艳玲颁发了个人捐赠证书。此外、校、院领导还对孙临等7位市级优秀毕业生、虞伟丽等7位校级优秀毕业生、周颖等14位EMBA优秀毕业生、夏汝卿等11 位优秀学生干部、陈群等28位优秀学生进行了表彰。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表彰本届毕业典礼时值华理MBA创办20周年,对于本届毕业生的意义显得更为特殊。在授证仪式结束后,以华理MBA20周年为主题的特别访谈,对钱世超、黄庐进、吴柏钧、阎海峰、俞丽辉、王俊秋、袁竹君、侯丽敏等老师,以及张巍、韩元平等校友进行了现场采访,齐忆历史、众说发展,在毕业之际为华理MBA20周年献上了“最为动容的一首歌”。华理MBA20周年直播访谈访谈结束,由商院师生自导自演的“梦系青春、情忆华理”的大型舞台剧在大礼堂拉开帷幕,毕业生们用智慧和特长将自己对青春、对华理的记忆和祝愿融入了舞台剧,用诗朗诵、现场弹唱、合唱等多种表演形式为母校送去了最动情的祝福,“毕业时,我们只想献上对母校最好的祝福。”参演学生纷纷表示。毕业献演有人说,毕业是一场惶恐又必须的了结,是与校园青春告别的日子;也有人说,毕业是一种去意回惶的境界,是踏上新的人生征途的开始;还有人说,毕业是一首久唱不衰的老情歌,在校园的这里或那里,总会有你挥之不去的悸动和牵挂。毕业生,今日与你们作别,不只为送别,更为吹响理想新征途的号角,祝你们未来一帆风顺!华理商学院是你们永远的精神家园!记得常回家看看!

兵捉贼

双非学生读名校的一个机会,2020研究生招生最多的10所大学

中国现在可以称为研究生大国了。据有关部门统计,2020年,一共有300万的研究生在校。由于疫情,2020年研究生进行了扩招,总数超过百万。现在很多高校研究生的数量是本科生数量的2~3倍。我们看看哪些学校招收研究生最多。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就是中科院的教育的一面。中科院有130多个研究所的研究生属于国科大的学生,中科院极少部分研究所的研究生属于中科大的学生。所以,国科大的本科生虽然招的很少,但研究生招生是国内最多的。国科大没有给出2020年具体招生数据。在没有扩招前,它一年招硕士9000余人,博士7000人左右,加起来一共有1.6万人。浙江大学浙大一共招收了12402位研究生,其中硕士占70.21%,博士占29.79%,就是博士生有3695人,硕士生有8707人。上海交通大学上交大在2020年共招生10391人,其中博士生2900多人,硕士生7400多人。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招生数跟上交大差不多,在2020年共招生10000余人,其中博士生2700多人,硕士生8100多人。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共招收9800人,其中博士生2026人,硕士生7774人。华中科技大学华科大共招生9619名,其中博士生1993人,硕士生7626人。北京大学北大共招生9301人,其中博士生2968人,硕士生6333人。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共招生9278人,其中博士生约2065人,硕士生7213人。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共招生9000人,其中博士生3000余人,硕士生有6000余人。解析这里面,国科大的本科生最少,一年只招几百人,清北复交一样,招3000多人,浙大其次,6000多人,武大和华科大差不多,7000多人,吉大最多,超1万人。在985大学里,四川大学也是巨无霸大学,本科生招生在1万左右,没有找到它的研究生新生数据。从学校官网看,截止到2020年2月,有2.8万的博士和硕士在校生,所以川大的研究生招生也很多,可以排在第10位。在研究生扩招之前,清北的研究生招生排前几位,现在已经被不少学校超过了。跟一开始的本科扩招一样,在没有扩招之前,清北本科生招生数量不少。不过,即便清北研究生没有扩招,但数量已经是本科生数量的2倍以上了。对于高考没有考好的学生来说,研究生考试也是可以上名校的一个机会。像清华,硕士最多的学校除了清华,还有北大、哈工大、华科大、人大、北航、天大、武大、山大等。博士最多的学校有山大、武大、天大、川大、北航、华科大、吉大、西交大和南开等。清华比较难考,像复旦,有37%左右的学生来自于双非大学,这个数据不低,相当于有3700人来自于双非大学。这个数量跟复旦本科招生数量一样。所以,考入双非的同学也不要气馁,还是有机会上复旦的。考入复旦最多的大学,除了复旦之外,还有山大、川大、厦大、武大、华科大、上财、中山大学和华东理工等。看来山大的同学很优秀,愿意读研的多,而且能上好学校。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