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华东理工西安交大北航等研究生导师恶性事件,教育部已发文整治绿茶妹

华东理工西安交大北航等研究生导师恶性事件,教育部已发文整治

近年来,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核心群体的研究生频频爆出各类因研究生导师各种欺压骚扰而导致的恶性事件,甚至引发多起命案。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人才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研究生导师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力量,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与重任。多起影响恶劣的研究生导师导致的研究生遇害事件引发的研究生师生关系进一步恶化或对中国总体的科研进步产生不良影响。研究生遇害事件2002年,上海大学流体力学博士何吉欢被导师夺走劳动成果以及被截留科研款项和补助款项的事件一经爆出便震惊了全国教育界,基于此,AI财经社查阅发现,从2002年以来,过去15年间,发生了11起影响极大的导师欺压学生事件,而其中5例事件中有学生死亡情况。2016年5月,一场爆炸发生在上海青浦区练塘镇的一所工厂内,同时也带走了研究生李同学年轻的生命,一个华东理工资环学院的研二学生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没了。经调查,有观点认为其导师张建雨带他去毫无安全保证的作坊式工厂第一次去做中试放大实验,明知道实验具有危险性,而此工厂的法人正是张建军(张建雨的哥哥),张建雨占了95%的股份。2017年12月,原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杨宝德被发现在灞河溺亡,其女友发文称“名校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身亡,导师冷漠无情不闻不问。”认为杨宝德的死导师要付70%的责任。一篇《寒门博士之死》引发全国热议。2018年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小武存在对其博士研究生学生性骚扰行为”已被查明确认。学习撤销了陈小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职务,取消其研究生导师资格,撤销其教师职务,取消其教师资格。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各个高校存有的问题,“老板与打工仔”的身份调侃间接表现出了导师与学生之间不对等权利关系。若遇到无良导师,广大研究生学子为完成学业,实现梦想多会选择隐忍退让,对导师的种种出格行为保持沉默。但这种现象正在逐渐改善,很多受害研究生勇于站出来揭露不良导师的种种恶行,才得以让广大社会更加重视这类问题。教育部发文整治 明确研究生导师的三大基本要求和七项职责2018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要求强化研究生导师基本素质要求,健全研究生导师评价激励机制。提出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是研究生导师必须满足的三大基本素质要求。意见明确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职责,包括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七个方面。意见提出,教育行政部门要把立德树人纳入教学评估和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的评价;研究生培养单位要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和学科特色,制订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考核办法,以年度考核为依托,坚持学术委员会评价、教学督导评价、研究生评价和导师自我评价相结合,建立科学、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体系。意见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评价考核结果,作为人才引进、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鉴定、引导、激励和教育功能。教育行政部门和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把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纳入教学督导范畴,加强督导检查。对于未能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措施;对有违反师德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并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处理。

君子剑

祝贺!华东理工大学新增4位国家“杰青”!

近日,202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正式批准,华东理工大学机动学院项延训、杨强,化学学院曲大辉,生工学院刘琴4位教授获得202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这是华理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数量最多的一年。至此,华理“十三五”期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总人数达到11人,获资助人数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位于最前列。近年来,华理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通过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设立“青年教师探索研究基金”和“杰出青年项目培育基金”,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加快青年科技队伍成长等方式,点面结合实现人才工作重心前移。同时,华理科研管理部门和各学院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分析解读政策、组织申报动员会、预审预答辩等多途径提高人才项目的申报质量。华理2020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简介(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部为序)机动学院 项延训项延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华东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主要从事结构服役状态的超声检测及评价研究工作,聚焦结构早期微损伤/微弱变化的非线性超声检测理论与表征方法研究等。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AF重点项目、装备预研教育部联合基金、企业科技项目等20余项;发表SCI论文60余篇;曾荣获2015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入选第十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2020年)等。化学学院 曲大辉曲大辉,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现任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动态智能组装材料与分子机器,发展了一系列硫辛酸和机械互锁动态分子基元,创新了动态分子基元的多级、协同组装策略,实现了智能组装材料的动态性能调控。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Chem. Rev.、Chem、Nat.Commun.、Sci. Adv.、Matter、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篇。生工学院 刘琴刘琴,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现任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海洋动物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曾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资助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委优青项目获得者,获海洋与湖沼学会“曾呈奎海洋创新青年人才”奖。主要从事水产病原细菌致病机制研究及疫苗创制,近年来聚焦危害我国鲆鲽鱼类的主要病原细菌,深入解析了细菌毒力因子与宿主免疫系统的互作机制、系统开展了鱼类疫苗的设计与应用实践。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在本领域重要学术期刊,如Immunity、Cell Host Microbe、Nature Communications、PLos Pathogens等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获中国授权专利12项、疫苗临床批件3项、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2项,这是我国第一及第二个审批通过的海水养殖鱼类细菌活疫苗产品,质量标准编入2020版《中国兽药典》,填补了相关领域技术空白。机动学院 杨强杨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平台》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主要从事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水污染控制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工作。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科技部创新基金、企业科技开发课题等项目20余项,授权美国、欧盟发明专利7件,中国发明专利56件,研究成果在南海首个中外合资千亿级气田平台、渤海重质油田平台建成生产污处理工程装置。以第二完成人获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以第一完成人获2018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入选第七届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2015年)、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16年)、上海市技术带头人(2020年)。来源:华东理工大学

九方湮曰

祝贺!华理新增4位国家“杰青”!

近日,202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正式批准,华东理工大学机动学院项延训、杨强,化学学院曲大辉,生工学院刘琴4位教授获得202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这是华理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数量最多的一年。至此,华理“十三五”期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总人数达到11人,获资助人数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位于最前列。近年来,华理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通过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设立“青年教师探索研究基金”和“杰出青年项目培育基金”,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加快青年科技队伍成长等方式,点面结合实现人才工作重心前移。同时,华理科研管理部门和各学院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分析解读政策、组织申报动员会、预审预答辩等多途径提高人才项目的申报质量。华理2020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简介(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部为序)机动学院 项延训项延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华东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主要从事结构服役状态的超声检测及评价研究工作,聚焦结构早期微损伤/微弱变化的非线性超声检测理论与表征方法研究等。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AF重点项目、装备预研教育部联合基金、企业科技项目等20余项;发表SCI论文60余篇;曾荣获2015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入选第十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2020年)等。化学学院 曲大辉曲大辉,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现任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动态智能组装材料与分子机器,发展了一系列硫辛酸和机械互锁动态分子基元,创新了动态分子基元的多级、协同组装策略,实现了智能组装材料的动态性能调控。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Chem. Rev.、Chem、Nat.Commun.、Sci. Adv.、Matter、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篇。生工学院 刘琴刘琴,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现任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海洋动物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曾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资助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委优青项目获得者,获海洋与湖沼学会“曾呈奎海洋创新青年人才”奖。主要从事水产病原细菌致病机制研究及疫苗创制,近年来聚焦危害我国鲆鲽鱼类的主要病原细菌,深入解析了细菌毒力因子与宿主免疫系统的互作机制、系统开展了鱼类疫苗的设计与应用实践。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在本领域重要学术期刊,如Immunity、Cell Host Microbe、Nature Communications、PLos Pathogens等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获中国授权专利12项、疫苗临床批件3项、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2项,这是我国第一及第二个审批通过的海水养殖鱼类细菌活疫苗产品,质量标准编入2020版《中国兽药典》,填补了相关领域技术空白。机动学院 杨强杨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平台》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主要从事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水污染控制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工作。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科技部创新基金、企业科技开发课题等项目20余项,授权美国、欧盟发明专利7件,中国发明专利56件,研究成果在南海首个中外合资千亿级气田平台、渤海重质油田平台建成生产污处理工程装置。以第二完成人获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以第一完成人获2018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入选第七届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2015年)、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16年)、上海市技术带头人(2020年)。来源:华东理工大学

侗然而来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乔秀臣回母校,忻州一中作专场报告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乔秀臣回母校,在忻州一中、忻州一中北校区作专场报告11月2日,忻州一中举办了第61期《忻中大讲堂》,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乔秀臣校友回到母校在忻州一中、忻州一中北校区作专题报告。报告会由政教处主任王新林主持。乔秀臣校友作精彩报告政教处主任王新林主持主校区报告会乔秀臣是我校89班毕业生,本科就读于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获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博士后出站,获英国皇家科学院海外人才引进计划、上海浦江人才、湖北楚天人才、江苏龙城英才等人才资助,承担二十余项国家863、国基金、博士点基金、上海市重大、江苏重点社发等国家、省部级和企业项目研发。他长期从事煤系固废资源化、重金属污染治理、绿色建材制造等研究,发表论文7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是国家进步奖、863项目、国基金、国家博士后基金、上海自然基金和浦江人才评审专家,担任中国硅酸盐协会固废分会理事、中国工业危废专业委员会理事。主校区报告会现场北校区报告会现场互动交流 闪耀智慧报告会上,乔秀臣校友以“思考与成长”为题,讲述了自己从本科到博士后的求学经历,并通过分析工作案例引导同学们要观察自己的成长与思考,不断获取学习动力和超前意识。他还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学弟学妹探究了“谁动了地球颜色”科研话题,同学们踊跃参与、阐发观点。乔秀臣校友与大家互动交流,启迪学弟学妹打开新境界、拓宽新视野、探究新奥秘、提升新高度。认真聆听 汲取养分杰出校友的成长成才是求实创新、奋勇拼搏的结果,更是忻中精神“追求卓越、担当责任”的发扬。众多杰出校友献智出力,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家乡和母校,以榜样的力量鼓舞忻中学子志存高远、坚定意志,奋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马克斯

她是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华东理工大研究生,发论文2篇,获国奖……

用全力去追,青春太宝贵。没机会,去浪费,趁春光明媚,把一切慢慢体会。今天妞妞带大家认识一位,热爱读书、热衷实践、热心公益的逐梦女孩,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20届优秀毕业生张淑华。张淑华,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17级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2020年1月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英汉语对比与翻译。张淑华在硕士期间,与导师合作发表学术论文2篇。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上海市“知行杯”决赛一等奖,华理一等学业奖学金,华理“花梨青年说”之“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比赛一等奖,华理第二十二届论文年会二等奖,并在全国第十六届语篇分析研讨会上宣读论文,获“优秀主持”证书。专注内心,只争朝夕张淑华谈到:“入学第三天,我们在办公室第一次见到导师吴建伟老师。在谈话中他告诉我们,时间应当比作‘待价而沽’的楼盘,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用在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事情上,不可因妄自菲薄而‘贱卖’了时间,更不可无故荒废了光阴。导师的话简短而深刻,总是在我迷茫时,为我指引航向。”浮躁褪去,专注内心。在研究生阶段的大部分时间里,张淑华都选择泡在图书馆,阅读文献和专著、整理语料、撰写论文,专注于思考与学习。此外,张淑华还时刻关注国内外学术讲座和动态,并利用周末和暑假时间参加学术会议和研修班,提升学术能力。正如导师的教诲那般,张淑华严于律己,将时间用在了有意义的事情上。学习有方,研究有向乌特勒支大学课堂演讲谈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张淑华认为,研究生教育绝不是本科教育的延伸。本科生更强调“教”,而研究生更强调“学”,研究生阶段需要通过自主学习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因此她十分重视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参加研修班、学会和国际交流的方式,开拓学术视野,了解先进的学术思想和成果,为自己的研究生涯铺砖筑路。2018年暑假,张淑华参加了胡开宝、秦洪武教授于烟台大学主办的“全国语料库及项目申报研修班”。受语料库研修班学习的启发,她撰写的语料库相关学术论文“语料库视角下《苏东坡传》汉译本中把字句应用及动因分析”获得了2018年度华东理工大学第二十二届论文年会“二等奖”,并在《宁波大学学报》上发表。2019年暑假,她赴荷兰的乌特勒支大学参加“中欧人才计划”项目,期间参与了“英语语言和学术技能”课程学习,深入了解国际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生阶段,张淑华共发表两篇学术论文。当谈到论文的写作和发表时,她说:“打磨出一篇优秀论文的过程对我来说意义匪浅、收获颇丰。我们打磨的不仅是阶段内的研究成果,更是个人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体现。”立足书本,放眼世界暑假实践——采访兰州中川铁路口岸2019年的暑假,对张淑华来说是一场不平凡的“流浪”。她参加了外国语学院“随中欧万里铁路,观丝绸之路福祉”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调研中欧班列对于沿线城市人民生活的积极影响。她和实践团一行先后走访了西安、兰州、重庆等中欧班列沿线重要城市。五天四晚之行,一路上汗水与收获同在。张淑华与项目组同学一起合作完成了共计16000字的田野调查报告、28000字的调研报告、一本实践活动画册以及大量的问卷数据和访谈记录,并开展了4场实践学习分享会。该项目成果最终在当年上海市“知行杯”决赛中获得一等奖。她说:“作为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无论何时,无论用何种语言,努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是我们作为外语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个人,我们的职业规划,不应只考虑这份工作能带给我们什么,而应考虑,作为国家培养的研究生,我们能为国家和社会做什么,要有积极投身社会需要,参与国家建设的精神。”国际旅游交易会华理带队负责人运动公益,增彩添色青春上海“公益跑”马拉松研究生期间,张淑华坚持每周三次的体育锻炼,每次跑步约5公里。压力大、心情烦躁的时候她会通过瑜伽来进行自我调整。此外,她也常常参与马拉松等户外活动。她曾参加青春上海“公益跑”活动、杭州三江两岸徒步大会、滨江大道线上马拉松、华理校友马拉松等活动。体育锻炼为张淑华丰富的研究生生活打下了坚实的体能基础。学习之余,张淑华还热衷于参与学生工作以及各类志愿者服务工作。入学伊始,她便加入了校研会宣传部,同时还担任了外国语学院2017级研究生党支部宣传委员。在充实而忙碌的学生工作中,张淑华很快融入了华理。此外,她还多次担任外国语学院“敬老节活动”志愿者、青年家园延吉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志愿者大篷车”活动志愿者、“国际志愿者日”志愿者等。丰富的志愿者经历,为张淑华的研究生生活增添了不少亮色。只有不懈的努力与奋斗,才能战胜人生中的激流,找到那条理想之路,找寻属于自己的奋斗果实。来源: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 信息来源:外国语学院 排版:5小君

传神

华东理工大学51岁女教授、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卢艳花逝世

卢艳花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官网 资料图据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官网消息,该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卢艳花因病抢救无效,于2019年4月28日在上海不幸逝世,享年51岁。4月30日,卢艳花遗体告别式在上海市益善殡仪馆举行。官方简历显示,卢艳花,女,山东青岛人。卢艳花1993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硕士学位;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在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3月起,卢艳花进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作,系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卢艳花2007年起任学院院长助理,2010年担任校妇委会副主任,2011年起担任学院副院长,2017年兼任学院党委副书记。卢艳花逝世前分管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研究生、学科建设工作,并兼任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功能天然产物研究室主任。卢艳花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微生物资源及传统中药的开发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发酵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在中药及海洋微生物重要次生代谢产物(或新药先导化合物)研究中的应用,中药活性成分(或标准提取物)的制备、质量标准的制定、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理,天然功能成分在新药先导化合物发现、日用品、化妆品、健康食品、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表示,卢艳花老师一生甘为人梯,桃李天下,先后指导的已毕业硕博研究生有58名。卢艳花老师对工作呕心沥血,对同事满腔热情,对学生富有仁爱,是学院发展的功臣。卢老师的不幸离世,是学院的重大损失。

浑浑沌沌

两所位于上海的211高校,东华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谁更值得报考

东华大学办学历史:学校创建于1951年,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由交通大学纺织系等华东、中南、西南高校的纺织院系合并而成,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2003年5月,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9月,首批03届学生进驻松江校区。10月16日,东华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师资力量:全校教职工2209人,专任教师1336人(研究生导师1014人,博士生导师316人),专职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专职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含讲座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级职称教师900余名,东方学者7人。共有4个国家级/市级教学团队。201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科评估:华东理工大学办学历史: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1952年由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等校化工系组建而成,1993年改为现名。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师资力量:学校有专任教师1961人,其中正高级468人,副高级726人,中级712人,初级及未定级55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60.89%。截至2020年1月,学校有教职员工31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8人,双聘院士4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4人,“973”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10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学科评估:可能大家以为东华大学是一所综合类大学,其实不然,他是一所工科类211,在学科评估中两校都有一个全国第一的学科,东华大学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华东理工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但是在B级学科的较量上明显华东理工大学更多,综合来看华东理工大学略强一筹,在师资力量上华东理工大学更加的雄厚。有人说东华大学改名失败,原名中国纺织大学可能更好招生,你怎么看?

时势适然

师生互动“云组会”华东理工科研创新不停止

通过社交网络的“云组会”打破空间阻隔,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及其科研团队充分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开展学术交流,指导研究生论文撰写,为科研组的师生们搭建了一座学术沟通的桥梁。线上教学开展以来,华东理工研究生院开设研究生线上课程406门、授课教师达406人。商学院的杨剑侠老师本学期承担了专业课“行为经济学基础”。为了保证在线教学课程效果,杨老师依托Zoom云会议系统和华东理工大学多层次信息化教学平台相配合,辅以课程邮箱、课程微信群和线上小实验,形成了“五重保障”的新模式。对于研究生而言,如何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是重中之重。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催化研究室召开的组会上,游智能和郑宇璁两位博士生详尽介绍了近期科研进展,师生共同讨论了Nature Chemical Biology、JACS等知名期刊上的最近刊发的科研进展。张立新教授领衔的分子生物学科研团队开展了三次线上组会。谭高翼等16名师生共同参与组会讨论,围绕硕士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撰写和研一同学的文献综述展开。毕业班同学利用屏幕共享功能,介绍课题背景、方法和创新性以及实验结果等内容,并展示论文框架。老师从题目拟定、方法的严谨性、文章逻辑与重点等方面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多位研究生导师号召同学们要勇于承担生物工程领域研究生的使命,这次疫情虽然没有亲自上战场,但是每个人都该密切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的科研进展,结合自己的专业投身防疫科普,利用媒体普及知识,为大众答疑解惑,同时珍惜宝贵时光,做好科研,努力学习,毫不懈怠。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分别成立了湖北籍研究生临时党支部,寒假返乡的资环学院党委副书记饶志雄和化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傅翠萍分别担任所在学院临时党支部书记。研究生科研诚信的教育是高校常抓不懈的主题。学校组织研究生通过哔哩哔哩(bilibili)视频直播收看了中科院院士蒲慕明作的题为“科研诚信与科研创新”的学术道德宣讲。研究生们表示,科研不只是在探索未知,也是在修正“已知”,最关键的是要对“已知”提出适当质疑与有效检测,而科研诚信就是科研人员的“生命线”。研究生一起“云读书”,举办研究生线上战“疫”读书会。研究生研读《德意志意识形态》、《大转型》、《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经典著作,师生一起品读经典,同享书香,共同营造开卷有益的学习氛围。【来源:周到客户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寒号鸟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举行2020级专业学位研究生线上新生见面会

为帮助商学院2020级专硕新生更好地了解学院,搭建学院与学生的交流平台,2020年7月11日上午,商学院以线上直播的方式举行“2020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新生见面会”。商学院院长马铁驹、副院长兼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任侯丽敏以及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各项目主任、学术主任及优秀学生代表一同参加活动,并发表精彩演讲。新生见面会首次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由来自2019级MBA学生包昀担任主持,一起云游校园,让960余位怀揣理想与目标的新生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华理热情”。今年的新生见面会以“乘风破浪 启程领航”为主题,第一场马铁驹及侯丽敏分别从介绍学校、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三个方面开启“华理商院欢迎你”的序幕;第二场以“助力更好的你”为主题安排了各项目学术主任及优秀校友代表分享,内容从宏观到微观,为新生启程梦想,领航未来。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马铁驹发言马铁驹代表学院热忱欢迎2020级专硕新生加入华理大家庭,向新生们展示华东理工大学及商学院的发展历程、使命愿景、科研成就、以及强大的师资力量,同时对商学院近年所获得的学术以及教学成果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商学院将秉承着“连接商业与科技,培养知行合一的经管人才”使命,继续践行“学生为中心、生命共同体、社会责任”的核心价值观。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侯丽敏发言随后,侯丽敏与新生分享了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的发展历程。她在发言中指出“华理商学院的专业学位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获得了国内和国际的双重认可,具有国际化、全学科师资、全项目培养的优势,通过专业知识交流平台、管理经验交流平台、社会网络建构平台的构建,通过与工科融合、与产业融合、与定量技术融合的以商业连接科技为特征的课程体系设计,以及以行动学习为代表的知行合一的授课模式,促进学生从知识获取到能力发展,从学历提升到职业发展,从技能提升到理念创新。”在第二场中,来自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会计硕士(MPAcc)、金融硕士(MF)、工程管理硕士(MEM)和中澳MBA的学术主任分别针对各项目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进行深入解析,商学院所构建的系统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以及体验式、交互式、混合式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院知行合一的育才观。此外,各项目还邀请到了优秀校友代表结合自身经历为新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新生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有更为清晰的了解和规划。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新生见面会各项目师生代表合影下午,以班级为单位的新生班会在“云端”相继召开,新生们与班导师通过网络在“线”上相聚,不仅拉近彼此距离,也对未来的同班学习增添憧憬。据悉,新生见面会是今年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新生入学导向的第一课,在未来三个月中商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新生将通过学生活动专场、职业发展专场、新生第一课等全新的形式及视角,逐步领略华理及商学院的历史人文、学风学貌、特色活动等。华理商学院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高度重视新生入学导向活动,以此让新生加速了解新时代商院人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激发学习热情,树立远大理想。

黑魔女

从美国学成归来,他带队破解世界级学科难题,成果登上Nature封面

造血干细胞——就像是血液的"种子",能够通过增殖与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但就像种子离不开土壤,造血干细胞迁移至适合工作组织的过程"归巢",由于时间和空间跨度极大,长期以来一直难以通过常规手段观察。2018年底,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1999届校友潘巍峻的团队,在全球首次揭秘了造血干细胞"归巢"全过程,研究成果登上了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封面,得到了国内外百余家媒体的报道。人生亦如一次"归巢"上高中时,潘巍峻就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做化学实验。兴趣的驱动让他决定要在本科阶段攻读理工科专业。1995年,潘巍峻考入华东理工大学,开启了他在生物工程学院的求学生涯。入学后,潘巍峻就读于生化950班。当时,他所在的班级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潘巍峻担任过团总支书记,组建了学生记者团并任团长。值得一提的是,身为生物专业本科生的潘巍峻还到物理化学系做了课题,毕业时在《大学化学》上发表了一篇第一作者论文。此外,潘巍峻当时的本科毕业论文《果糖-1.6-2-磷酸-N末端的功能与29KD生断的功能》获得了90分的高分。潘巍峻所在的生化950班的事迹本科入学时的潘巍峻潘巍峻所在学院的毕业照1999年,潘巍峻进入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学习;2012年,在美国求学七年后,他再度回到中科院,建设实验室,组建团队,开始"造血干细胞归巢"这项研究的长途跋涉。"就我自身而言,这些年始终在接触不同的学科门类,积累多方面的学科知识,等到自己归巢建立实验室时,方能将这些知识加以整合,同时引入新概念和新方法,"潘巍峻说道,"在岳阳路320号的中科院大院里,有10多个同我一路走过来的同龄人,大家都有类似的经历,一边做,一边学,最终又回到了同一个大院里,实现人生的'归巢'。"他相信,研究细胞的人要和细胞一样有可塑性,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建立交叉学科的连接体系,学会重塑科学"赛道"。向着探索科学未知进发"《围城》里面有句话让我感触很深,"潘巍峻说,"是说科学家老了越来越值钱,而科学老了就不值钱了。"换句话说,科学技术领域不断有新成果涌现,"发展"始终是科学的主流,全新的科学成果一定是不断深入地探索和整合科学的本质和内核。从美国学成回国以后,潘巍峻建立的实验室里有75%的项目都是从头开始的全新课题,与早期的研究生和博士后经历关联并不密切。"冒险是一个需要勇气而且很有意思的过程,虽然研究过程会遭遇瓶颈,但只要科学问题本身没错,借助一定的研究资源和条件,是有机会去发现新事物的。"潘巍峻表示,倘若只做过去继承的课题或只会紧跟时事热点,到最后无非是重新证实别人的重要性,缺少科学探索的意义。造血干细胞"归巢"的概念由来已久。上个世纪50年代,人类开始采用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办法治疗血液绝症;60年代,科学家逐渐认识到,"归巢"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前提。然而,造血干细胞到底是如何归巢的,长期以来人类一直无法打开这个"黑匣子"。2016年夏天,正在带队挑战这个世界难题的潘巍峻得知美国哈佛大学和纽约大学的两个团队也在开展该领域研究。"对比这两个团队,我们的实验设备略显逊色、团队经验远不如人,能否最终胜出只有战略得当,唯快不破。"潘巍峻回忆道。随后,团队拧成一股绳,开始了长达一年半的冲刺。他们首次通过活体成像直观记录下归巢各个阶段细胞与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阐明了该生命过程中不同组织细胞之间的动态协作过程,在分子、细胞水平上进一步理解了造血干细胞的归巢过程。造血干细胞"归巢"原理示意图2017年12月,潘巍峻研究团队正式投稿Nature。2018年2月,Nature的3位审稿人在满满6页纸的回复中询问了几十个问题。考虑到工作量大,主审编辑允许团队先用6个月时间重点回答其中两个核心问题。"我和共同作者们商议后计划通过实验回答审稿人的全部问题。"经过三天的反复论证,潘巍峻简短地回复了Nature。长时间冲刺并未结束,更磨砺人的冲锋还在后头。2018年春节,潘巍峻和三个学生都没有休息,他们分两班倒、24小时连轴转,不停地做着各种更具挑战性的实验。这种平均每天只睡3-4个小时的日子持续了三个半月。终于,艰苦的付出得到了收获,2018年12月,潘巍峻团队研究成果登上了Nature封面,表明该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Nature高级编辑Natalie Le Bot认为,该研究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造血干细胞归巢的时空动态全过程,并初步解析了干细胞巢的分子细胞基础。潘巍峻团队研究成果登上Nature封面不仅如此,潘巍峻团队研究成果还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新社》、《中华儿女》、《中国科学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科技报》、东方卫视、上海广播新闻中心、澎湃新闻等国内外百余家媒体的报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学生们的"先导细胞"潘巍峻的研究团队平均年龄仅27.2岁,大部分成员都是90后。刚进入实验室的他们,还是一批懵懵懂懂的孩子们,如今成长为科研强有力的新生力量,令70后导师潘巍峻甚是欣慰。谈及培养研究生的独家"秘籍",潘巍峻表示,要保护他们对科研的兴趣,让他们在兴趣基础上建立信心,最终坚定攻克问题的信念。正如"先导细胞"一样,导师也有"导"之义——不是代替学生完成每一件事,而是为其提供培养环境,用正确的方式引导他们去独立思考和团结协作。"探索未知的过程比较艰险,首先要激起学生的探索兴趣,然后教授他们如何去将写在纸面的构想变成可操作的实验,建立起'摸着石头过河'的信心,在团结协作中锻炼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质疑精神,敢于为科研献身。"潘巍峻在指导学生不同于人们对90后的某些刻板印象,潘巍峻团队里的这些年轻人特别能吃苦,超级拼。实验进度最赶时,核心攻关小组几个人接力熬夜,每天只睡4到6个小时,就连走路也在全速开动脑筋。因为造血干细胞归巢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所以要持续拍摄全过程,Nature编辑部又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获取实验数据,以充分证明这一重要发现。于是,往往一盯就是一宿,天暗了又亮,就连春节那段时间,熬夜成了家常便饭。潘巍峻与团队成员们六载春夏秋冬,回首来时的路,从观察基础的生命现象到解析细胞的行为,数不清的日日夜夜,数不清的实验观察和推导论证,都凝聚成漫漫科研途中最美的景色。潘巍峻说,"学术研究本身是一种值得回味的历程,其本质是对未知世界怀有兴趣,即便百转千折,始终不失勇气、执着与冷静。"也许这是一位科研人最美丽的自白,也是华理人的信念。素材来源:华东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