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华北电力大学公布了其北京校部2020年考研复试分数线,相关信息如下:北京校部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部2020年考研复试分数线预祝各位考生复试顺利,金榜题名!华北电力大学欢迎你!来源: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 编辑:昊月 张馨天
今天,华电迎来了第一批研究生新同学,在这里,他们将以“NCEPUer”之名,开启全新的学术科研之旅。有新朋友啦~我们一起来看看2020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揭秘吧,马上带你认识这群新华电人。来源: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学生处
北京交通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都是211、双一流全国重点大学,也都是行业高校,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来说,显然华北电力大学更胜一筹。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和华中科技大学并列,获评A北京交通大学的电气工程获评B华北电力大学拥有北京和保定两个校区。该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也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能考上华北电力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只要能顺利毕业,毕业后就可以直接进入国家电网工作,不用考试。不过,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也是相当高的。2018年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复试分数线为337分。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分数线260分。2017年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术学位复试分数线373分,专业学位非全日制复试分数线265分。北京交通大学的优势学科在于交通运输工程和信息与通信工程,该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相对于华北电力大学要低些。考生亦可根据自己的成绩合理选择。
华北电力大学本科生年薪8.16万,研究生年薪12.57万,高吗?校园风景图华北电力大学是“电气二龙”成员之一,是“211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学校本科毕业生的年收入为8.16万,毕业研究生的平均年收入为12.57万。本科生薪酬待遇主要处于5到10万元之间,研究生薪酬待遇主要处于10到20万之间,学历对收入的影响比较大。薪酬调查从官方公布的薪酬数据中,可以看到,本科生的平均年收入主要是5万到10万元,处于这个区间的毕业生占比为62.78%,本科生年收入20万以上的学生占比较小为1.67%,平均年收入处于5万以下的本科生人数不少,占比为17.32%。本科生薪酬分布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中年收入5万以下的学生占比16.25%,这个占比挺高!年收入10万到20万的毕业生占比为37.19%。研究生薪酬分布从本科生及研究生年薪分布比例来看,感觉毕业生年薪不是很高!尤其是年收入5万以下的同学,本科及研究生占比均超过16%。这样来看的话,年薪不足5万的毕业生不在少数……大家觉得呢?#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一共有26所211高校,8所985高校,通过观察它们的名字可以发现一件比较意思的事情,有四所学校它们的名字都有括号,而且都声明北京。很容易就能够想到,这些学校不仅只有一个校区,在其他地方一定还有校区的。今天小编帮大家分析一下这是什么原因,可以给想要报考这些学校的同学一些参考。北京市211高校名单不过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来区分一个概念,那就是“分校区”与“分校”。平常我们可以不加区分的说校区即可,但其实如果深入讨论的话,二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分校”一般是具有独立的招生资格,不受另外一个学校的限制,甚至虽然名义上隶属于另外一个学校,但是有很大的自主权,学生毕业后的证书也不相同,可以说是独立的学校。而“分校区”是指虽然在不同的办学地点,但是属于同一个学校,享受的教育资源不变,需要接受校本部的领导,没有独立招生的资格,不能独立运行,其生源主要依靠校本部统招,学生毕业后证书与校本部相同。区分二者最简单的方式是看学生毕业后的证书是否相同,如果两个校区给的证书相同,则说明其中一个学校为“分校区”,如果不同,则证明两个校区独立办学,属于“分校”。也可以去官网查看该校区有没有招生的资格,主要是看该校区有没有院校代号。这四所高校的名称分别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北京电力学院。在1969年由北京迁至河北,又在1995年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含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合并成立华北电力大学,当时校部设在保定,并分设北京部分。但在2005年10月时校部又从保定变更到北京,因此目前总部在北京,保定校区是分校区,两个校区实行一体化管理。毕业后证书相同,没有区别,是典型的一校两地办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为北京地质学院。在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且在1987年在原北京校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同年武汉校区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二者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但在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之后武汉、北京两地开始独立办学。现在毕业后二者证书不同,不过学校实力相差不多,择校的时候可以从地理位置来考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始建于1953年,前身为北京石油学院。在1969年学校迁至山东东营,且在1981年在原北京校址内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形成了山东、北京两地办学的格局,校本部设在北京,2005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现在二者也是独立办学,毕业证书不同,算是不同的学校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始建于1909年,前身为焦作路矿学堂。在1953年学院总体迁至北京后又迁出到四川地区,1978年又迁至江苏徐州市重新建校。同年在原北京校址成立北京研究生院。1997年将北京研究生部改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而后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两个校区由于历史原因开始独立办学,毕业证书也不相同。这四个学校都是两地办学,后三个学校的两个校区都已经成为独立的学校,算分校,两地办学互不干扰。这四个学校都有一个校区是在北京,主要是由于历史原因,学校都是曾从北京迁到其他各地办学,后来条件好了,又想回到北京办学,于是选择在北京招收研究生作为突破口,经过不断地发展,北京校区又开始招本科生,有了独立办学的基础,于是最后独立办学。尽管目前华北电力是两校区一体化管理,但是各自独立招生,虽然是“分校区”,但是有“分校”的成分。我国211高校一般统计为112所,其实将这四所高校可以算作八所,因为无论是分校区还是分校都是独立招生的,这样算来211高校的数量就有116所,其实还远远不止这些,其他的一些学校也有“分校”和独立招生的“分校区”。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欢迎点赞评论,谢谢!
2018华北电力大学就业结果:研究生平均薪酬12.4万,54%进入500强华北电力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王牌”学科实力强劲,是被整个行业内最认可的,毕业生的毕业证就是进入国家电网就业的通行证,所以华北电力大学的毕业生比其它院校的学生更容易进入国家电网。每年的年尾,华北电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备受关注的,特别是工资情况。2018 年,华北电力大学毕业生共计 7811 名,其中,本科毕业生 5440 名,硕士毕业生 2195 名,博士毕业生176 名。以 2018 届毕业生签约人数多少排序,签约人数最多的单位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华北电力大学的毕业生,还是很受行业的企业喜爱,特别是很多毕业生进入了国家电网工作,这也就意味着薪资高、工作稳定有了保障!从华北电力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行业来看,有2700人选择了专业相关的单位就业,另外有544人选择了现在热门的互联网相关专业。其次是489人选择了最好就业、工资高的金融业。整体而言,签订就业协议毕业生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就业比例达 54.67%,这个成绩是非常惊人的。而且华北电力大学做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受到了广大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用人单位对华北电力大学的毕业生的满意度高达 97.1%。从入校招聘的 4658 家单位所属性质的分布情况看,国有企业数量最多,占总数的 46.39%;其次为民营企业,占总数的 30.68%;外资、合资企业占总数的 14.71%;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分别占总数的 0.26%和 2.25%,其他类占 5.71%。同时,从发布招聘信息的 9958 家单位所属性质的分布情况看,民营企业数量最多,占总数的 40.74%;其次为国有企业,占总数的 29.30%;外资、合资企业占总数的5.73%;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分别占总数的 0.23%和 15.33%;其他类占 8.66%。另外,发布信息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等供应业,信息、软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三类,分别占比 35.43%、19.28%和 15.69%。这也就说明,社会单位对华北电力大学的“王牌”专业认可度。对2018 届毕业生的薪酬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研究生平均薪酬为 12.43 万,本科生平均薪酬约为 8.21万,研究生有 35.09%的同学的薪酬水平集中在 10 万 -20 万,本科生有 61.66%的同学的薪酬水平集中在 5-10 万,差距比较明显。以上是华北电力大学2018年毕业生的就业结果,整体而言,还是非常可观的,比很多985大学的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还要多。关注辩教育,获取更多教育咨询,高校分析、专业选择、学习方法等应有尽有,满足你所有的”脑洞大开!
大学本科毕业生突破940万人,面对就业激烈的竞争,找到好工作真的很难,这3所院校的电力专业很强势,毕业生很受国家电网喜欢,前景好,找工作的小伙伴赶紧看过来。国家电网录取最多的三所大学是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区、保定校区),国家电网录取1041人,看来,国家电网拥有华北电力大学特有的信息钟,第二所大学是上海电力大学,有476人,第三所大学是东北电力大学,录取人数是398人,也成为了国家电网最喜欢的学院。1、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是这三所电力大学中唯一的211,简称“华电”,前身是1958北京电力学院,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之后,转移到邯郸,转移到保定,1978年改名为华北电力学院,1995年北电力学院和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成为新的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在软科中国最佳大学排名第56位,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能源和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和自动化、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核工程和核技术、环境工程、能源工程和自动化、热能和动力工程11个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是A级学科,在国内相当有名。2、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不是211,而是理工大学,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上海电气学校,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1985年改名为上海电力学院,2018年改名为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市重点建设大学,学部有32个专业职位,硕士课程有11个,上海电力大学在软科中国的最佳大学排名190位,上海市的研究生院排名第15,电工和自动化、热能和动力工程、自动化三个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那个被理科的学生喜欢,主要是地理位置在上海,就业平台多。3、东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简称“东电”,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学校前身是1949年在中国设立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78年改名为东北电力学院,2005年改名为东北电力大学,教育部“卓越的工程教育计划”,第一批“中西部高中基础能”被选为“力量建设项目”的重点建设高中,本科专业有63个硕士课程,11个博士课程,1个博士课程后的研究流动站,实力还不错,东北电力大学在中国最好的大学排名落后,第257名,吉林省学院和大学4名,其电工和自动化专业、热能和动力工程、自动化三个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是B级学科,专业实力还不错。##&&image&#以上就是这3所院校的电力专业很强势,毕业生很受国家电网喜欢,前景好。
他们潜心学习,以梦为马,有着傲人的成绩单,综合素质一流,获得了国家奖学金等诸多荣誉,他们就是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2020保研毕业生。本期推送,让我们一起认识下这群学霸力满满的北林学子。张文轩——保研至天津大学张文轩,工学院机械16-1班本科生。曾任工学院学生会视频部副部长,触控未来创客协会宣传部部长,班级宣传委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并获得校级及北京市级优秀团队。大一专业排名40名,处于专业中上游;大二进步至专业十几名,但仍不在保研范围内;大三力争专业第一,同时积极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优秀学生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奖励荣誉。目前保研至天津大学。吕文琦——保研至清华大学直博吕文琦,中共党员,工学院机械16-2班本科生。曾任学生机械第一党支部副书记、机械18-2班辅导员助理、工学院学生会心理拓展部副部长兼班级心理委员。本科期间,主持参与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有一项授权和两项实质审查阶段发明专利。曾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学生干部等奖励荣誉。现已保研至清华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王依帆——保研至北京理工大学王依帆,中共党员,本科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自动化16-2班,现已保研至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在校期间,专业排名第四,获得多项奖学金及优秀团员、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发表论文两篇,发明专利一项。曾任学生自动化党支部党务秘书、组织委员,自动化18-2班辅导员助理,自动化16-2班班长、团支书,并连续两年获评优秀学生干部。徐凌飞——保研至北京林业大学徐凌飞,中共党员。本科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电气16-2班,曾任工学院第34届学生会副主席兼事务中心主任,电气18-2班辅导员助理,13#10822寝室长(4人保研,1人即入职国家电网,1人考研上岸)。本科期间曾多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获两次优秀学生奖学金,获评北京林业大学2020届优秀毕业生。现已行政保研至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李润欣——保研至华南理工大学李润欣,中共党员,2020届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车辆工程16-3班,现保送至华南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成绩优秀,全学程成绩位列专业第四,曾获得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通过大学四、六级考试;文体学术竞赛成果喜人,曾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北京市交通科技竞赛一等奖,北京市建筑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曾获得首都高校跆拳道精英赛87KG竞技第一名、"优秀运动员"称号。综合素质方面同样优秀,担任过工学院院学生会就业服务部副部长,开拓者机械人协会部长,班级体育委员,连续四年参加校级长绳比赛并均取得名次。林小暄——保研至清华大学林小暄,中共党员,本科就读于车辆16-2班。工学院学生车辆党支部副书记,大一起担任车辆16-2班团支书,大三起担任车辆18-1班辅导员助理,大二曾任工学院学生会思政中心实践部副部长。北京林业大学优秀毕业生,曾获国家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现已保研至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李娜——保研至北京林业大学李娜,中共党员,本科就读于车辆16-2班,13#10816宿舍舍长。曾获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学术优秀奖学金、三好学生及优秀学生干部,北京市工程设计表达竞赛个人一等奖。曾任北京林业大学党建助理团团长、工学院思政中心党务部副部长,现已保研至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谢菲——保研至重庆大学谢菲,中共党员,本科就读于车辆16-2班,工学院第34届学生会副主席兼创新就业中心主任,车辆18-2班辅导员助理,车辆16-2班心理委员,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以及三好学生等荣誉,现已保研至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马思敏——保研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思敏,中共党员,本科就读于车辆16-2班,曾任工学院学生会思政中心实践部部长,车辆162文艺委员。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现已保研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王怡——保研至华北电力大学王怡,中共党员,2020届北京林业大学优秀毕业生。本科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电气16-2班,于2019年9月成功保研至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曾担任北京市级大创项目主持人,拥有软件著作权两篇、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在《智能建筑电气技术》发表论文一篇,已见刊;曾获北京市物联网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车竞赛三等奖;曾担任电气16-2班团支部书记,在职期间班级获得"优良学风班"、"活力团支部"等荣誉称号。于倩——保研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倩,中共党员,2020届北京林业大学优秀毕业生。本科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自动化16-2班,现保送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研。在校期间,成绩优秀,曾获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考取普通话一级乙等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一次性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参加国家级大创项目,获得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北京市"互联网+"大赛三等奖。同时,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公益志愿活动,多次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程一鸣——保送至清华大学程一鸣,中共党员,2020届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本科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车辆工程16-2班,任车辆18-2班辅导员助理。全学程成绩位列专业第一,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北京市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并斩获国家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竞赛项目,曾获北京市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等科创竞赛荣誉。同时热衷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新能源汽车前景调研的社会实践项目获得三等奖;坚持无偿献血,现已累计800毫升;曾担任北京文博交流馆志愿讲解员。现保送至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王俊辉——保研至中科院王俊辉,机械16-1班。全学程排名专业第一。曾获宝钢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奖励。曾担任北京林业大学开拓者机器人协会会长,现已保研至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上13位优秀毕业生,只是北京林业大学优秀学子中的一小部分,未来无论他们身在何方,都将谨记母校"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誓言,以奋斗实现自我为目标,以创新服务国家为愿景,在人生路上砥砺前行,为北林争光!素材来源:北京林业大学
一、接收调剂专业及缺额情况可接收调剂的专业及缺额情况:各缺额专业可按200%—300%比例接收调剂。因头条平台限制,详细的联系方式及调剂指导私信回复“调剂”获取二、调剂原则1、须符合招生章程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一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原则上不接受跨学科门类调剂。4、考生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且英语一可调英语二,数学一可调数学二、数学三,反之不可。考生初试考试科目不得与调剂专业复试考试科目相同或相近。5、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工学照顾专业,下同)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一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一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工学照顾专业之间互调按照顾专业内部调剂政策执行。6、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能调入以上专业。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7、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的不得调剂入该计划录取。8、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达到调入地区相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的,可申请调剂到该专项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符合相关招生单位确定的接受“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调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9、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不得调剂。10、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接受在职定向考生调剂,非定向考生申请调剂,须在复试前提交《调剂申请书》和《定向培养证明》,并在拟录取后签署定向协议。11、只接收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调剂(注,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二外仅限法语、俄语和日语)。12、所有调剂考生均需参加调入专业的复试,包括复试笔试科目(具体参见我校《2020年硕士生考试招生专业目录》)。三、调剂工作程序1、调剂信息发布:各院系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在不违背上述调剂原则的情况下,制定相应的具体调剂办法,要求明确专业申请基本要求、申请时间及程序、接收原则、联系咨询电话等,并在本院系网站对外公布。2、调剂申请:5月20日(具体申请时间段请登录报考院系网站,查看院系调剂办法),申请调剂考生(包括校内调剂考生)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提交调剂申请,务必选择河北省——(10079)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并选择调剂专业。3、筛选阶段:各院系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网上已提交调剂申请的考生情况进行综合审查,最终确定调剂人选。4、考生确认阶段:调剂人选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各院系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向考生发送复试通知,考生需在院系规定时间内确认接受。5、备案阶段:各院系下载已确认接受复试的考生数据库,将签字、盖好章的调剂结果汇总表,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备案。6、调剂名单公布:各院系在本院系网站对外公布所有调剂考生复试名单。有关调剂的具体流程及时间安排详见各院系接收调剂办法,请考生务必随时关注各院系网站的相关调剂信息。所有已被我校确认接收的调剂考生(既包括校外调剂考生、也包括校内调剂考生)均需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办理调剂,我校发送复试通知,并经考生本人确认接受后,调剂方为有效。在规定时间内,未点击确认接受的,视为自动放弃。四、关于“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的调剂我校部分类别、领域拟接收若干“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调剂,除满足上述申请要求和程序外,还应满足:1、我校仅在全日制专业学位接收“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调剂。2、进入复试的基本分数要求按照A类普通考生国家线执行。3、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本人须持有《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4、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的,可申请调剂到该专项计划录取。五、其他注意事项1、凡在网上调剂系统中显示考生已被其它招生单位录取的,我校均不再接受该生的调剂,请考生慎重选择调剂学校。2、考生只能申请调剂到我校的一个专业,请慎重选择。3、我校各专业不接收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调剂考生(公共管理专业学位除外)。4、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以考生调剂时填报信息为准,后期不可更改。5、所有已接受我校复试的调剂考生,需登录调剂院系网站查看各院系复试及录取工作实施细则和接收调剂细则,并按要求提前做好各项复试准备工作。6、有关调剂方面问题,可与调剂专业所属院系联系。7、有关未被接受调剂的考生遗留问题,各院系负责解释。整理自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官网(免责及版权声明: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号立场)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今天启幕。伴随大学毕业生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攀升。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报名人数增长约36万人。同时,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张,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招生人数超过110万人,2021年预计将继续延续这一扩张趋势。12月16日,南昌大学一考研备考专用教室内悬挂着鼓励考生的横幅。刘力鑫 摄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此次会议在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上都有重大意义。会议对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定位,提出稳定硕士规模,扩张博士规模,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生培养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硕士为主。研究生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继续呈递增趋势。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较2020年341万激增36万,增幅约10.6%。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为了提升知识水平、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近5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人大关,达到201万。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77万,5年间,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目前考研热度较高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相关。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就业压力变大,更多的应届毕业生及往届生考研,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努力提升竞争力。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通过对考研动机的调查分析,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由于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认为毕业学校不好,想提升学校层次为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受疫情因素影响导致出国留学受阻转向国内考研成为新的考研动因。往届生迅速增长加剧了考研热和考试竞争难度考生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主要原因是往届生对目前的就业状况不满意,想通过读研来提升自我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就业回报。以云南大学为例,云南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2291人,占比56%,已经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5410人,占比63%。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6913人,占比57%,已超过总报名人数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8392人,占比62%。数据可见,高校往届生报考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部分高校超过六成。往届生迅速增长加剧了考研热和考试竞争难度。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学位授权单位、“双一流”高校招生名额均大幅增加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招生人数已达到91.7万。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10年的6.4万发展到2019年的10.5万,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10年的47.4万发展到2019年的81.1万。近10年来,硕士研究生扩招年均增幅达到6%,博士研究生增幅在5.5%左右。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的背后,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学位授权单位也在大幅增加。截至报告发布前,根据已公示的30个省市2020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推荐名单,拟新增硕博学位授权点为3648个,拟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59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49个,拟新增自主审核单位13个。30个省市中,江苏省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最多,达到302个,其次是广东省,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点233个。在拟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中,电子信息数量最多,第二是生物与医药,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与环境、公共管理、材料与化工等学科数量位列前十。2019年11月25日,贵州民族大学逸夫图书馆内,考研学生正在看书复习,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做准备。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在拟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数量位列第一,其余依次是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数学、生物与医药等。2021年“双一流”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继续增长。经过统计,“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招生计划中,超过67%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超过77%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2021年招生计划都有所增长。“双一流”高校招生规模显著增长,其中不乏大量增长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高校。专业学位硕士扩大招生多集中在理工类专业,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张近年来,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增长。自2017年起,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始终高于学术学位硕士。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81.1万人,专硕招生规模达47.4万人,占比为58.5%。2019年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生147.4万人,占比60.4%。专业学位硕士扩大招生规模,更多集中在理工类专业。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专硕招生计划显示,相较于2020年,2021年航空航天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理工类学院的专硕招生占比都有大幅提高,其中航空航天学院在2020年招收专硕比例为69.3%,2021年增长到82.4%。媒体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等社科类学院的专硕占比增幅较小,甚至略有下降。自1981年教育部下达《关于做好1981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始招收博士生”以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目前每年招生规模已突破10万大关,并保持继续快速增长的趋势。198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302人,1999年至2004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年均增幅23.8%,但总体招生规模较小。2004年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年均增幅为3.2%。直至2017年,博士招生规模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博士招生人数为95502人,较2017年增加13.9%,2019年博士招生人数达到105169人,增幅为10.1%。博士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顶端,扩大博士招生规模,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符合我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满足提升人才储备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需要。2020年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方案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中,专业学位博士招生数量少,所占比例低。据统计,2009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为851人,所占比重仅为1.37%。2019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突破一万人,达到10386人,占比9.9%。近10年发展中,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持续增长,但总体招生规模仍与学术学位博士差距较大。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招生类别为教育、工程、兽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共计6个。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始终低于学术学位博士,一方面是因为专业学位博士招生类别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博士生的未来目标是成为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选择学术学位博士更契合工作方向。为满足产业经济转型、社会发展需求,我国大力推进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增加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专业,未来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会进一步扩张。非全日制招生比例萎缩,理工类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远低于管理类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研究生大幅扩招的背景下,多数高校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比例却逐年降低。受报考难度及就业因素的影响,非全日制各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呈现较大差异,热门报考专业的招生计划完成率更高。从北京科技大学2020年的非全日制招生录取情况来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专业的报考人数都远高于实际录取人数,报录比分别达到4.7:1、3.8:1、2.6:1,而物流工程与管理、电子信息的报考人数则与实际录取人数差距不大,报录比分别为1.4:1、1.4:1。管理类专业在非全日制招生中报考热度较高,基本能够完成招生计划,部分高校甚至可以超额完成,而理工类非全日制专业的报考热度较低,招生计划完成率远低于管理类专业,缺额普遍。推免生招生比例下降高校推免生招生占比下降,高校间推免率差异较大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明显,推免生招收数量虽然在增长,但在总招生量的占比并没有增长,甚至部分学校呈现下降趋势。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39.3%,2020年下降至35.2%。厦门大学2018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28%,2020年下降至25.9%。中山大学2018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22.4%,2020年下降至20.2%。郑州大学2019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9.55%,较2018年小幅上升,但在2020年下降至4.9%,降幅明显。造成高校录取推免生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增长规模远大于推免生增量,基数上比例下降,从这个方面看,推免招生并没有加剧统考生的竞争。推免名额是进行推荐免试的前提,根据制定的有关推免政策,不同类别招生单位推免比例不同,差异明显。根据对各大高校推免率的统计,北京大学(校本部)推免率最高,达到56%,南京大学推免率为34%,湖南大学推免率为20.6%,云南大学推免率为10.7%。即使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推免率也有明显差异。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推免率差异更大。东北师范大学推免率为18.1%,上海大学推免率为11.4%,海南大学推免率为6.6%,宁波大学仅为4.4%。对于一些普通高校而言,仅有1%左右的推免名额,学生获取推免资格难度更大。推免名额的多少与本科学校的层次和实力密切相关。另外,学生要获取推免资格,不仅需要学习成绩优异,还需要在科研能力、获得荣誉、竞赛奖项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竞争异常激烈。图为在图书馆的走廊内一名考生正在学习。新华网王野摄名校接收推免生“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居高不下,多数高校未完成推免招生计划根据北京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名单,北京大学(校本部)2021年拟录取2814名推免生,其中2733人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双一流”生源占比高达97.1%,非“双一流”生源仅占比2.9%,不足5%。中山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2090人,其中95.5%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双一流”生源同样不足5%。华南理工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2010人,其中84.5%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双一流”生源仅占15.5%。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5039人,其中4138人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82.1%,非“双一流”生源占比17.9%。名校接收的推免生中“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居高不下,接收的非“双一流”推免生数量有限,普通高校推免生进入“双一流”大学要面临较大的挑战,推免生“内卷”明显。整体来看,多数高校未完成推免招生计划。根据部分高校2021年接收推免生数据显示,广西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472人,实际拟录取85人,招生完成率为18.0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832人,实际拟录取276人,招生完成率为35.5%。北京工业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816人,实际拟录取399人,招生完成率为48.9%。作者:彭怡、邓沙沙,均系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主编内容:《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6日 11版)图片:新华社、中新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