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宏观经济研究的时效性空前重要,而京东大数据率先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耗时耗力的宏观经济研究,一向给人高深莫测、皓首穷经的感觉。不过,传统的经济研究“模式”可能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随着新经济、新技术与现实社会的共振频率越来越快,宏观经济研究要“突破自我”,不仅要与深度博弈,还要“与时间赛跑”,解决滞后性的问题。11月19日,《2019中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出炉,有意思的是,这份报告不是相关决策部门的研究结果,而是京东数科大数据能力的“外溢”。确切地说,这是一份基于大数据的人口流动研究报告,核心依据是京东账户收货地址的变迁——京东有3亿多的用户账户,而用户收货地址的变动,恰恰又是一个可以实时掌握的维度。京东数科的“数据思维”或“大数据模式”,很可能就是宏观经济研究的未来模式。01宏观经济研究的方式、方法,往往会直接决定结果,而京东大数据研究报告的结果是出人意料的,并且有着显而易见的决策价值。比如,关于一线城市的人口流动,从报告上来看,北京的人才吸纳和流出模式,与其他一线城市有着明显的不同。从人才流出来看,北京与上海、广州和深圳的人口交互非常密切,但与此同时,北京流出人口中的“主流”,并非在以北京为中心的都市圈内停留,而是转向数千公里以外的上海、广州等城市。这与“京津冀”都市圈的政策导向产生了偏差,特别是,北京没有能够起到对河北腹地强辐射的作用。北京的人才吸纳模式也与众不同。相比部分“老北漂”的选择流出,北京每年又有“新北漂”流入。尽管北京流出人口相对大于流入人口,但是,相比其他城市,北京对年轻人依然是极具吸引力的。以广州人口的流动为例,无论是迁入城市和迁出城市,第一名都是北京。京东数科的大数据对“北京模式”的挖掘是一种创新性的发现。以往我们只讲“京津冀”,只讲长三角珠三角,但更多的是笼统判定其人口走向,并没有考虑跨区域融合,甚至区域功能这种微妙的变迁,所以采用传统的,相对静态的数据采集方式不足以对其进行更准确定位。在京东的这份报告中,起码体现了大数据宏观研究的两个优势。一方面,京东大数据的数据覆盖是很完善的,而从京东亿级客户群体反馈出来的变迁中,通过不同的维度,我们可以采撷出更加灵活多变的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可以实时掌握海量数据,以及大数据分析的速度非常快,大数据宏观研究在时效性上的优势非常突出。02报告产出的时效性,是大数据宏观研究最突出的亮点之一。多数宏观经济研究报告发挥价值的前提,不是能不能拿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而是能不能解决滞后性的问题,为决策提供及时的指导。宏观决策,往往意味着试错,但京东数科的大数据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在京东城镇化研究报告的案例中,通过京东用户收货地址的变化,大数据可以像监测城市交通一样实时监测人口流动,从而显示出城镇化决策与预期结果的偏差,减少决策的试错成本。大数据宏观研究的价值,体现在其对传统宏观研究的超越。在京东的大数据系统中,有两种突破至关重要且显而易见:一是数据维度的突破,二是技术的突破。我们会发现,传统的城镇化研究之所以耗时耗力,首先是因为需要大量的社会调研和人口统计,毕竟,在传统的统计方式之下,住户搬迁与否,只有住户主动申报或统计部门定期调查才能获知。而与此同时,在人口流动非常频密的当下,等到研究报告出炉,数据本身可能已经与现实情况出现了偏差。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京东数科大数据的支撑,不仅在于拥有3亿用户的数据,也在于拥有传统宏观研究机构难以企及的研发投入。一方面,京东数科把真金白银投向了最前沿的科技领域,今年4月,京东就曾发布了《京东区块链技术实践白皮书(2019)》,另一方面,从应用领域来看,京东数科的大数据、AI创新已经超越研究的层面,在扶贫、城市管理等痛点显著的领域已经相继开始落地,这也同样是宏观研究“时效性”的一种反应。事实上,未来的大数据对于宏观研究、宏观决策,将产生远远超越其目前所能体现出的价值。由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像GDP这种传统的经济指标,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其核心的原因就在于,在传统的宏观研究框架下,过时的“数据思维”,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价值难以被计算,更不要说去支持决策。
来源:时代周报作者:谢江珊[摘要] 物价水平偏低,经济运行低于潜在增速,问题出在需求方,扩大需求才能解决问题。扩大需求就需要增加信贷。信贷不增长,购买力上不去,扩大需求就是一句空话。四季度中国GDP增速会破6吗?据国家统计局在10月18日发布的数据,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977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三季度增长6.0%,增速略有放缓,处于6%―6.5%的年度预期目标区间内。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至底线6%,引发外界担忧:第四季度GDP增速是否面临“破6”之虞?“今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速降至新低6%,接下来的四季度,因为去年基期较低,GDP同比增速大概率不会破6,全年GDP增速更不会破6。”中国社科院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张斌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Q:时代周报 A:张斌)6%低于潜在增速Q:作为长期跟踪和研究宏观经济的专家,你如何研判当前中国经济形势?A:四季度GDP增速大概率不会破6。考验是明年怎么办,会不会破6?经济增长不是越快越好,GDP增速不是6%比5%就好。判断合意经济增速的依据在于通胀水平:在2%―3%的通胀水平上,经济景气程度、企业盈利、劳动力市场均不冷不热,对应的GDP增速最贴近潜在经济增速。现在世界各国货币当局都把2%―3%的通胀作为唯一或者最重要的货币政策目标,这个目标中同时蕴含与这一通胀水平相一致的潜在经济增速。通胀指标选取的是涵盖普遍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方向的价格指数,而不是被个别商品和服务剧烈波动主导的价格指数,货币当局经常使用剔除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三季度CPI同比增速3%。除了猪肉和其他肉类蛋白价格上涨,其他商品价格增速都在持续下跌,核心CPI自2018年中期以来持续下跌,一直低于2%,目前为1.5%。再加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工业部门在经济活动中占比较大,PPI更值得关注。三季度PPI与核心CPI走势高度一致,也是持续下行走势,目前为-1.2%。再看看其他辅助指标,制造业PMI持续低于荣枯线,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当中的就业分项指数都是近10年来的低位,非耐用消费品大幅下行等。这些指标放在一起,结论很清晰:三季度6%的GDP增速低于潜在增速。明年初如果再破6,与潜在经济增速距离更大、福利损失更大。需要采取积极措施,保持经济稳在6%以上。Q:如何从内外两个不同维度分析我国经济面临的较大下行压力?A:目前内外需都处于疲弱状态。外部环境上,2018年三四月份至今,全球经济环境都处于下行通道,不利于外需。目前还在探底过程中,虽然已处较低位置,但还是在往下走,没有到底。出口跟外部环境关系紧密,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景气度呈下降态势,贸易出口也都在下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出口很难有太大起色。内部环境上,主要还是需求不足,这是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常面临的问题。整个经济要冷很容易,要热却很难。经济容易偏冷与结构转型有关系。大家的支出意愿较弱,尤其是投资意愿不强。投资支出弱,最直观原因是企业资产负债表情况不是太好,未来预期不是特别明确。需要逆周期政策发力,把总需求尽量稳住。三季度广义信贷和广义政府支出增速都在下降,市场内发动力比较弱。政府支出虽然起托底作用,但边际的支持力度也较弱,整个经济内需不足。五大政策力保稳增长Q:在你看来,第四季度稳增长政策将如何发力?A:物价水平偏低,经济运行低于潜在增速,问题出在需求方,扩大需求才能解决问题。扩大需求就需要增加信贷。信贷不增长,购买力上不去,扩大需求就是一句空话。目前制约信贷增长的主因不是金融机构不愿贷款,而是企业资产负债表孱弱,预期不明朗,信贷需求不足。欲激发企业信贷需求,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手段:一是及时调整利率。不能因为猪肉价格上涨带动CPI上涨而绑架货币政策。非洲猪瘟带来的肉类价格大幅上涨,已经让居民部门要为此多负担接近万亿元的生活成本支出,如果逆周期政策不到位,居民部门的收入增长还要承担新的损失。及时调整利率是世界各国应对需求不足的头号政策工具,在中国也不能缺位。二是对房地产企业和住房抵押贷款政策的正常化。遏制房价上涨的长久之计是大幅提高住宅用地供给和改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不能靠抑制需求。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今天被压下去的需求以后还会更猛烈地反弹。退一步说,即便是抑制需求,选取的时点也应该是房地产销售和价格的上升通道,而不是当前房地产销售和价格的下行通道。房地产信贷在当前社会融资总额增量当中占三成比例,经济下行期打压房地产相关信贷,不仅造成房地产行业压力巨大,全社会信贷也会再下台阶,全社会购买力跟着下台阶。三是确保广义政府债务和基建投资的合理增长,发挥好其熨平经济波动的缓冲器作用。专项债扩容对地方政府融资和基建有一定帮助,但规模上还远远不够。专项债需要扩容,但还不足以满足没有现金流支持的公益类基建投资需求。一般预算则需要根据现实发展需要,增加对没有现金流支持的公益类基建资金的安排。四是帮助流动人口在城市落户安家的相关政策安排。巨大的流动人口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没有被释放的消费潜力。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家电、汽车等工业品消费过早地进入了饱和期。如果能让更多流动人口在工作地城市安家落户,对增加消费有巨大潜力。五是坚持当前汇率改革方向,发挥好汇率浮动对宏观经济的自动稳定器作用。Q:自8月中旬央行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以来,市场降息预期此起彼伏。四季度是否有降息或降准可能?A:降准有时候是中性的,算不上刺激政策。降息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政策宽松信号。现在监管层一直比较谨慎,不愿意给市场留下货币政策宽松的印象,担心被说大水漫灌。尽管现在经济其实需要货币政策宽松支持,但四季度同比数不会太差,四季度未必会马上改口径,将政策往宽松上定调,最起码不会那么明确地去说。当然也有可能通过降低MLF利率方式引导LPR下降,但不一定发生在四季度,也可能到明年初。金融改革破旧待立新Q:正在进行的金融改革将对宏观经济带来什么影响?金融去杠杆会否拖累经济进一步下行?A:金融业治理整顿一些高风险机构和行业,我认为是有必要的。因为原来确实有很多风险过高、对投资者保护不利的业务和机构。破旧是正确的,现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立新不够,新的金融工具、产品包括金融机构在立新方面进展较慢。金融领域去杠杆、降低金融风险是一方面,但要把短板补齐。破旧但没有立新,对经济肯定有影响,资金短期的需求肯定会受到一些负面冲击。具体而言,金融立新需要满足经济转型及发展需要。首先,对居民而言养老保险金融服务还很不够。现在老百姓手里的钱多了,每个家庭的金融资产平均大概有30万元,不可能都放在银行存款理财,其中一些人愿意承担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也希望长期投资,特别是养老有保障。国外家庭金融资产分布,基本上是银行存款占1/3,证券类资产占1/3,养老保险占1/3,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局限很大,养老只占10%。个人养老金账户一直是一个很大的短板,实际上这块需求很强。养老金作为长期的权益类产品,除了股市,还有不动产信托基金。不动产信托基金的想法已经提出很久,但阻力很大,一直推不出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设立,需要一些相关政策的支持,包括中长期金融投资工具的配套。其次,对企业而言,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很难完全依靠银行贷款,产业转型的企业跟银行贷款对接不到一块,更多需要一些权益类的融资或愿意从事高风险的融资,证券市场发展做得还不够。最后,对政府而言,国债、普通债这些工具用得太少。实际上很少有国家做公益和准公益的项目,去找商业银行机构借那么贵的钱。总而言之,在金融领域,不管是对政府、居民还是企业,很多金融服务都不到位。当然已经都在改,但做得还是不够,新的工具、产品和机构应该加快发展,这样才能对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经济形成支持而不是遏制。四季度基建增速将增长Q:基建投资和消费是今年我国稳增长的两大支柱。权威数据显示,今年发改委批复的基建项目投资规模较2018年同期大幅增长,要在四季度实现稳增长,是否依然必须依靠大规模基建?A:什么叫大规模?怎样的基建增速算合理?过去很多的基建增速都是20%多,去年直接降到个位数。我的理解是,基建增速下降是自然趋势,但降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水平?要根据发展的需要而定。就目前情况而言,内需不足,整个市场动力较弱,基建在稳定总需求方面就要发挥作用。另外,从中长期看,基建有很多短板待补,增速太低也不好。在日本、韩国,城市化率达到70%以前,基建增速要高于名义GDP增速,我国现在低于这个数。当然不是说中国基建增速一定要到8%―10%,毕竟每个国家情况不一样,但在现阶段,基建增速再往上抬升一点是有必要的。总量上需要保持一定的速度,结构设计上还要再优化,同时需要把基建的区域分布和项目设计做得更合理一些,更好地服务解决经济发展的短板。三季度基建投资增速上升至5%,四季度基建增速肯定还会增长,尤其是同比增速会往上走,中长期贷款往上冒一些。用专项债做资本金的,还可以做一些配套资金,具体数据需要进一步测算。Q:如果四季度要维持6%以上的经济增长,投资必然要继续扮演关键角色,但金融去杠杆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地方政府融资,影响基建投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A:首先,我认为四季度保6的压力不大,前面已详细说过。不过,既需要保持一个合理的投资增速,资金配套又跟不上,这一矛盾确实长期存在。关键要看什么类型的项目,公益跟准公益的项目最好从一般预算出,政府预算内直接拿钱,而不是通过发专项债。但现在因为3%的预算不能破,预算内的资金支持不到位,公益跟准公益项目的投资缺口摆在那,就只能依靠专项债了。专项债的盘子,其实也接不住基建规模了。所以现在出现另一种方式,将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再从商业金融机构里拿钱,这可能不是最理想的方式,但做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为什么要坚守——十个人的2020年度感受 由《小康》杂志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2020中国综合小康指数”之“国人年度感受调查”结果显示,这一年国人最强烈的感受是:坚守!为什么要坚守?不同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本组系列报道,我们聚焦十位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优秀人士,听听他们的坚守故事。周春生长江商学院教授2020年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来讲,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很多人的生活,很多企业的命运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这让我们意识到坚守的意义和重要性。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黑天鹅事件”总有发生,关键要看,当它来临时,我们以怎样的心态和精神,用什么科学方法去积极面对。企业要在长期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应对极端事件、风险和挑战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疫情受到冲击和影响的企业不在少数,有些企业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比如民营鞋企红蜻蜓,大量线下门店无法开张,给企业财务带来诸多挑战,让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正是这样的压力,促使红蜻蜓的主要股东和管理人员穷则思变,在逆境当中谋求转型,谋求商业模式的升级和调整。现在,红蜻蜓在向线上转型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反而因祸得福。疫情影响到我很多的工作,不便出差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但从另一方面看,也给我留下更多整块的时间去对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借助疫情闭门不出的这个机会和时间,我将这些年一直在考虑却迟迟不能动笔的研究落实到文字,完成了一本新的著作——《无限供给:数字时代的新经济》。这本书详细地对新经济的模式、基本特点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无限供给的概念,用无限供给这条主线来贯穿新经济,特别是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我个人认为,通过坚守化危为机,是一个企业基业的长青之道,是我们每个人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的根本。即使在逆境当中,我们仍有很多事情要做,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作为。(《小康》·中国小康网 记者 袁帅)
每经记者:张钟尹 每经编辑:陈星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当前,国际环境变化多端,外需受到抑制,如何“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何理解内循环?下半年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动力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冯俏彬认为,从投资来讲,政府有比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空间,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要依靠投资、发挥投资对稳定经济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作用。投资必须发挥“稳定锚”的作用,要挑起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大梁。宏观救助政策效果 下半年将集中体现NBD: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及“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这一重要概念。请问该如何理解“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冯俏彬:跨周期设计和调节是一个新提法。我个人理解,经济运行本身是有周期的,宏观调控要具有长期性,而不只是应对短期变化。要将短期宏观调控政策与长期的深化改革结合起来,这体现了我们在当前经济形势变化下,要保持定力、着眼长远的政策取向。NBD:二季度经济表现超出各界预期,您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是“V型”反弹的右边吗?您如何研判下半年经济走势?冯俏彬:我国二季度经济增长转正,对此市场各方有所预期。即使如此,当3.2%的数据发布之后,大家还是又惊又喜。这表明我国经受住了疫情的严重冲击,正走出低谷。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受疫情冲击一片低迷的情况下,我国3.2%的增长可以说是世界经济的一抹亮色。随着二季度的经济走出低谷,表明“V字形”基本上走到了底部,开始往上走了。但这只是刚刚回弹,出现复苏的势头,是否会一直翘上去,或者中间是否还有波折,要取决于很多因素。用一句话来概括。我认为现在我国经济开始出现复苏态势,但是复苏的基础还不够牢固,还不能百分之百地抱以乐观态度。因此做好下半年的经济工作,首先是要有这样一种预判,即我们期待这种复苏的势头能够继续保持,但也要做好有一些突发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对经济带来再次冲击的心理准备。总之,中国经济表现出非常强劲的韧性,下半年延续回升态势概率很大,所以我对“下半年经济是在波折中前行”这种判断持相对乐观的态度。NBD:基于哪些因素,您的判断是相对乐观的呢?冯俏彬:第一,中国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虽然疫情现在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我们应对疫情、特别是局部突发的疫情,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经验。即使疫苗研发不能快速完成,应对疫情也还是有较大把握的。第二,宏观救助政策的效果将集中体现在下半年。前一阶段,我国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这是一种大规模的救助政策,有一些政策现在陆续还在落地过程中。尤其是影响投资方面的政策效应,很可能在三季度体现。这也是下半年经济回升的保障之一。第三,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尽管我国现在受到疫情的打击,国际环境也在快速变化,但是整体上说,中国经济目前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疫情是外生因素。当然,也要认识到现在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是不是完全的“V型”回弹比较难说,也不排除过程中会出现波折,有一些人用“W型”来形容未来态势,我认为是有道理的。促消费根本之策 还是保市场主体NBD:5月中旬以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多个场合被提及,您如何理解内循环这个概念?冯俏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秉持了东亚经济体的共同特点——外需拉动。在很长的时期内,中国经济外向型特征是比较明显的,而外需是促进外向型经济形成的根本动力,相对来讲中国的内需发展比较平缓。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体系,具备了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但是,近年来很多人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我国生产能力和内需之间的匹配度是比较差的。这主要是企业面向外需生产,对于国内消费者的偏好不大了解,面向国内市场销售的品牌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庞大的内需与生产制造能力之间不完全契合,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疫情发生,现在全球的生产链、供应链、产业链都被打断,外需受到抑制,国际市场的需求少了很多。东南沿海的一些外向型企业,由于订单消失了,生意没法做。无奈之下,他们必须转向国内市场求生存、谋发展。因此现在要用庞大的内需来部分填补外需消失所留下的空间,现实意义和紧迫性非常明显。NBD:我们看到,当前需求恢复慢于生产,同时,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下降1.3%,您认为下半年拉动国内消费有哪些要点?如何扩大居民收入?冯俏彬:目前看,消费的确恢复得很慢,3.2%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靠生产侧、靠企业贡献的。居民消费没有恢复正常,需求不振是大家目前最担忧的事情。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下半年提升消费的一个前提条件。如果疫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人们就不可能放心地外出吃饭、出行、旅游。此外,疫情使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大家尽量减少出门、交际活动等。在这种情况下,要使消费重新回到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就需要一些催化剂和促进剂,比如各地发放的消费券,各行各业开展的一些促销活动等,都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促进消费的根本之策还是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六保”当中的第一保就是保就业。消费的前提条件是要有收入,如果要居民动用储蓄来消费,这个消费意愿就不是太大,必须得有新增收入。当前国家通过减租、降息、降价、降电价、减税降费等各种各样的方式使企业能够熬过这一段艰难的岁月,保住市场主体、降低失业、增加就业。只有这样居民才有收入,消费才有保障。做好投资要解决 钱和项目两方面NBD:在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政策取向下,您认为下半年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及投资的重点方向有哪些?冯俏彬:目前来讲,在促进中国经济回升、稳定基本盘方面,投资必须发挥“稳定锚”的作用,要挑起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大梁。我们经常讲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投资来看,政府有比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空间,所以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要依靠投资、发挥投资对于稳定经济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作用。同时,但还要想方设法带动民间投资,不能完全让政府自己去干。现在做好投资工作,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钱的问题,资金从什么地方来,二是项目的问题。资金方面,无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条件,现在钱是不缺的。当前,投资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上,从过去的以“铁公基”为主的方式转向新的方向。政策层面对此已经很清楚,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即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不管是5G、人工智能,还是无人驾驶等设施,需要对整个社会的运行方式进行改造,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空间是非常大的;在新型城镇化方面,以前的城镇化是农民工进城,现在的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这是一个核心内涵。这当中也可以找到大量的投资项目。每日经济新闻
央广网北京6月20日消息(记者刘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今天(20日)就中美经贸摩擦关键议题举行研讨会。相关专家表示,美国单边挑起中美贸易摩擦只会损人不利己,而中国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打好我们自己应对国际不确定性的“王牌”。世界贸易组织WTO从关贸总协定开始,就努力推动自由贸易。近年来,各国政府根据全球贸易格局变化的要求,提出了以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的“三零”原则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协定的讨论。而以“三零”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协定的讨论恰恰是由美国2002年首先对全世界各个组织提出的。作为早期提出者,美国却从去年以来单方面挑起中美贸易摩擦,提高关税,提高壁垒,提高各种对本国企业在贸易摩擦中的补助。从其全球范围的影响来讲,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学工表示,美国阻挡经济全球化的行为损人不利己,一意孤行下去,注定是一个“多输”的局面:“美国一方面大范围挑起贸易摩擦,导致经几十年努力得来的关税减让成果得而复失,全球贸易壁垒明显升高。另一方面,又破坏全球和区域贸易安排,‘到处退群’,故意瘫痪WTO运作。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认为,中美贸易战将在短期内使全球经济增速下降0.3%。长期来看,WTO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也指出(中美贸易摩擦)会使全球经济损失1.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研究指出,美国向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造成的成本几乎全部由美国进口商承担。此外,孙学工指出,美国政府号称要保护的蓝领阶层也将在贸易摩擦中受到伤害:“美国蓝领阶层从贸易摩擦中获得更多就业机会的可能性很小,但却必须承担消费品物价上升的成本。”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美双边经贸关系持续深化的40年来,1979-2018年双边货物贸易由25亿美元增加到6335亿美元,增长252倍,服务贸易已超过1250亿美元,双向直接投资累计近1600亿美元。2017年,中美此轮贸易摩擦之前,我国是美国飞机和大豆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汽车、集成电路、棉花的第二大出口市场,每个美国农民平均每年向我国出口农产品1万美元以上。全球范围来看,201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38万亿元,商品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因此,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首席专家陈东琪表示,首先还是要努力促使回到中美两个大国竞合发展的轨道。而如果美国政府执意将贸易摩擦升级为科技战、金融战和其他损害我国核心利益的所谓“战”,则应依法强力反制。从中国自身发展上来讲,他提出要保持步调和节奏,继续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强大市场将是应对贸易摩擦的一张“王牌”,“一张可以克敌制胜的‘王炸’。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以消费引领带动供给创新。增强对国际资本、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的市场吸引力。聪明的国家和商家,不会弃强大市场而不顾。”
日前,记者从山东省发改委网站获悉,结合工作需要,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所属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级专业技术岗位4人。招聘条件(一)基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身体健康; 4、年龄在40周岁(1977年10月10日以后出生)以下。 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可携带个人材料直接到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人事科报名。 报名时间:自信息公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报名地点: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南路9号办公楼北楼206室 报名材料包括:1、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应聘的,提交身份证、学校核发的就业推荐表,并能够正常毕业;2、其他人员应聘的,提交国家承认的学历学位证书(须在2018年7月31日之前取得)、身份证;3、在职人员应聘的,提交有用人权限部门或单位出具的同意应聘介绍信;4、有本人签名的《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报名登记表》、《应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诚信承诺书》、1寸近期同底版免冠照片2张。 对应聘人员的资格审查工作,贯穿招聘工作的全过程。应聘人员需如实填写、提交相关个人信息资料。应聘人员提供的相关材料信息如有不实,一经发现取消其资格。 根据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有关规定,经批准,面向博士人员的招聘采取简化程序直接面试的方式组织,面试成绩即为考试总成绩。面试人员按照报名实有合格人数确定。 面试采取专业测试和答辩方式。主要考察应聘人员与应聘岗位相适应的专业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计划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 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面试总分为100分,专业测试50分,答辩50分,设定面试合格分数线80分。达到面试分数线的方可进入考察范围。面试成绩在面试结束后当场公布。面试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尾数四舍五入。 对考试、考察、体检合格的拟聘用人员,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网站统一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审核备案,符合聘用条件的,发放《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备案通知书》,凭《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备案通知书》办理相关手续,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按规定签订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受聘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解除聘用合同。 工资、福利执行国家、省有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标准,享受省宏观院在职职工福利待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韩晓婉)
为深入了解委属单位相关工作情况及实际需求,掌握委属单位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提高干部人事工作质量,推动委属单位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近日,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安排,人事司先后到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所、综合运输研究所开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调研,与相关负责同志进行谈话,为统筹委属单位干部队伍建设,助力宏观院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打下工作基础。人事司负责同志和相关处室同志参加调研。
为深入了解委属单位相关工作情况及实际需求,提高干部人事工作质量,6月4日,按照工作统一安排,人事司到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对该所的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与投资研究所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进行了谈话调研,并对投资研究所提出的相关意见建议进行了交流讨论。人事司负责同志和委属单位干部处相关同志参加调研。
每经记者:张钟尹 每经编辑:陈星二季度GDP由负转正,同比增长3.2%,在超出各界预期的同时,也给下半年的中国经济复苏带来了信心和希望。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当前,国际环境变化多端,外需受到抑制,如何“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何理解内循环?下半年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动力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冯俏彬认为,从投资来讲,政府有比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空间,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要依靠投资、发挥投资对稳定经济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作用。投资必须发挥“稳定锚”的作用,要挑起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大梁。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宏观救助政策效果将在下半年集中体现NBD: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及“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这一重要概念。请问该如何理解“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冯俏彬:跨周期设计和调节是一个新提法。我个人理解,经济运行本身是有周期的,宏观调控要具有长期性,而不只是应对短期变化。要将短期宏观调控政策与长期的深化改革结合起来,这体现了我们在当前经济形势变化下,要保持定力、着眼长远的政策取向。NBD:二季度经济表现超出各界预期,您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是“V型”反弹的右边吗?您如何研判下半年经济走势?冯俏彬:我国二季度经济增长转正,对此市场各方有所预期。即使如此,当3.2%的数据发布之后,大家还是又惊又喜。这表明我国经受住了疫情的严重冲击,正走出低谷。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受疫情冲击一片低迷的情况下,我国3.2%的增长可以说是世界经济的一抹亮色。随着二季度的经济走出低谷,表明“V字形”基本上走到了底部,开始往上走了。但这只是刚刚回弹,出现复苏的势头,是否会一直翘上去,或者中间是否还有波折,要取决于很多因素。用一句话来概括。我认为现在我国经济开始出现复苏态势,但是复苏的基础还不够牢固,还不能百分之百地抱以乐观态度。因此做好下半年的经济工作,首先是要有这样一种预判,即我们期待这种复苏的势头能够继续保持,但也要做好有一些突发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对经济带来再次冲击的心理准备。总之,中国经济表现出非常强劲的韧性,下半年延续回升态势概率很大,所以我对“下半年经济是在波折中前行”这种判断持相对乐观的态度。数据来源:windNBD:基于哪些因素,您的判断是相对乐观的呢?冯俏彬:第一,中国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虽然疫情现在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我们应对疫情、特别是局部突发的疫情,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经验。即使疫苗研发不能快速完成,应对疫情也还是有较大把握的。第二,宏观救助政策的效果将集中体现在下半年。前一阶段,我国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这是一种大规模的救助政策,有一些政策现在陆续还在落地过程中。尤其是影响投资方面的政策效应,很可能在三季度体现。这也是下半年经济回升的保障之一。第三,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尽管我国现在受到疫情的打击,国际环境也在快速变化,但是整体上说,中国经济目前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疫情是外生因素。当然,也要认识到现在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是不是完全的“V型”回弹比较难说,也不排除过程中会出现波折,有一些人用“W型”来形容未来态势,我认为是有道理的。促消费根本之策还是保市场主体NBD:5月中旬以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多个场合被提及,您如何理解内循环这个概念?冯俏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秉持了东亚经济体的共同特点——外需拉动。在很长的时期内,中国经济外向型特征是比较明显的,而外需是促进外向型经济形成的根本动力,相对来讲中国的内需发展比较平缓。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体系,具备了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但是,近年来很多人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我国生产能力和内需之间的匹配度是比较差的。这主要是企业面向外需生产,对于国内消费者的偏好不大了解,面向国内市场销售的品牌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庞大的内需与生产制造能力之间不完全契合,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疫情发生,现在全球的生产链、供应链、产业链都被打断,外需受到抑制,国际市场的需求少了很多。东南沿海的一些外向型企业,由于订单消失了,生意没法做。无奈之下,他们必须转向国内市场求生存、谋发展。因此现在要用庞大的内需来部分填补外需消失所留下的空间,现实意义和紧迫性非常明显。NBD:我们看到,当前需求恢复慢于生产,同时,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下降1.3%,您认为下半年拉动国内消费有哪些要点?如何扩大居民收入?冯俏彬:目前看,消费的确恢复得很慢,3.2%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靠生产侧、靠企业贡献的。居民消费没有恢复正常,需求不振是大家目前最担忧的事情。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下半年提升消费的一个前提条件。如果疫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人们就不可能放心地外出吃饭、出行、旅游。此外,疫情使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大家尽量减少出门、交际活动等。在这种情况下,要使消费重新回到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就需要一些催化剂和促进剂,比如各地发放的消费券,各行各业开展的一些促销活动等,都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促进消费的根本之策还是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六保”当中的第一保就是保就业。消费的前提条件是要有收入,如果要居民动用储蓄来消费,这个消费意愿就不是太大,必须得有新增收入。当前国家通过减租、降息、降价、降电价、减税降费等各种各样的方式使企业能够熬过这一段艰难的岁月,保住市场主体、降低失业、增加就业。只有这样居民才有收入,消费才有保障。数据来源:wind做好投资要解决钱和项目两方面问题NBD:在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政策取向下,您认为下半年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及投资的重点方向有哪些?冯俏彬:目前来讲,在促进中国经济回升、稳定基本盘方面,投资必须发挥“稳定锚”的作用,要挑起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大梁。我们经常讲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投资来看,政府有比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空间,所以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要依靠投资、发挥投资对于稳定经济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作用。同时,但还要想方设法带动民间投资,不能完全让政府自己去干。现在做好投资工作,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钱的问题,资金从什么地方来,二是项目的问题。资金方面,无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条件,现在钱是不缺的。另一方面,据我们了解,现在项目不好找,投资的效益比较低,中国在多年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之后,有回报、风险可控的好项目确实越来越少。当前,投资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上,从过去的以“铁公基”为主的方式转向新的方向。政策层面对此已经很清楚,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即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不管是5G、人工智能,还是无人驾驶等设施,需要对整个社会的运行方式进行改造,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空间是非常大的;在新型城镇化方面,以前的城镇化是农民工进城,现在的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这是一个核心内涵。这当中也可以找到大量的投资项目。每日经济新闻
自9月以来,美国疫情持续反弹,对其经济修复斜率构成压制。目前全球新冠日均新增确诊病例已超 50万例。受疫情和财政刺激缺位影响,美国10月新增非农就业降至63.8万,尽管累计已修复超一半因疫情损失的工作岗位,但当月增量再创新低。前瞻地看,美国就业修复速度短期内或难改善。货币政策上,11月议息会议后,美联储维持政策立场不变,即保持零利率及每月1,200亿美元的购债节奏,但可能视疫情及经济走势对购债方案进行调整。欧洲方面,确诊病例已高位回落,但德法英的全面封锁使其经济活动再度下探。图1:美国失业率连续六个月下降资料来源:BLS、Macrobo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2:美联储资债表近期扩张放缓资料来源:Fed、Macrobond、招商银行研究院10月我国经济延续回升态势,且增长动力向消费和制造业投资切换。10月工业生产继续高位运行,其中制造业生产是主要推动因素;且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服务业生产继续加速扩张。基建、房地产投资依旧发挥对经济的关键支撑作用。房地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韧性较强;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至5-8月的中枢水平,逆转了6月以来连续下跌的形势。在需求回暖、企业利润增长的背景下,制造业投资增速亦稳步上行。消费近3个月以来呈现加速回升的趋势,10月社零当月同比增速达到4.3%,环比增加1pct;结构上,必选消费品维持高增长,部分可选消费品销售快速反弹,反映居民收入回升使消费支出的能力和意愿有所增长。外贸方面,出口受圣诞订单和发达国家供需缺口提振,维持较高增速;进口增速在内需修复和中美贸易协议的双重支撑下温和修复;年内贸易顺差有望保持高位。价格上,猪肉价格面临下行压力,导致年内CPI同比将延续下行态势;受石油相关行业产品价格价低迷的拖累,10月PPI同比回升放缓,但后续仍将趋于回升。前瞻地看,消费、制造业投资有望取代基建、房地产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上行,并回升至潜在增长水平附近。图3:工业生产保持高位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4:消费持续回升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社融增速高点已于10月出现,后续将步入下行期。10月信贷社融增长回归温和区间。由于实体融资需求改善,企业中长贷表现依然强劲;房地产销售疲态渐显,导致居民短贷/中长贷增长大幅放缓。受到10月财政投放进度不及预期、结构性存款压降的负面影响,M2增速有所回落。货币政策正从应对疫情冲击的偏宽松状态向后疫情时代的稳健中性取向回归。“稳货币、稳信用”的政策基调预计将延续至明年初,结构上关注中小银行风险和中小企业信用问题。在“基数效应”的影响下,明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将大幅“跳升”,但货币政策立场无需因此骤然变化。由于经济修复是连续的,政策变化也应保持连续。图5:10月信贷增长低于预期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6:10月社融季节性回落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财政收支持续向好。10月,随着经济基本面的逐步恢复,财政收支矛盾继续缓解,随后两个月,随着经济恢复性增长基础的进一步巩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要税种收入增速将继续回升,财政收入累计降幅也会逐步收窄。而基于财政一般会在年底加大支出力度的特点,预计后两个月财政支出增速会继续回升,而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也将继续得到保障。图7:公共财政收入增速持续改善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8:公共财政支出增速小幅反弹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海外宏观:阴霾再现(一) 美国非农:修复持续放缓10月份美国非农就业新增63.8万,失业率下降至6.9%,均明显好于市场预期。一方面,在新一轮财政刺激缺位和疫情传播处于高位的情况下,就业修复再次放缓;另一方面,目前美国已回补因疫情损失就业岗位的一半以上。值得注意的是,10月美国永久性失业人数超出临时性失业人数,成为主要失业类型。前瞻的看,尽管10月非农就业放缓幅度好于预期,但修复进一步放缓的趋势没有改变。(二)美联储:按兵不动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11月议息会议后发表声明,宣布将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0-0.25%区间及目前每月1,200亿美元的购债节奏不变。总体来看,会议决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联储主席鲍威尔也表示未来可能视疫情和经济修复情况调整购债方案。调整的方向可能在购买规模和持有债券的久期结构上。实体经济:入冬不寒,延续回暖(一)PMI:持续扩张10月PMI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小幅回落,但仍高于往年同期水平,显示出经济活动回升的强劲势头。整体来看经济在供需两端的恢复情况均持续向好,前期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逐渐走出低谷。但制造业小企业经营情况再次恶化,就业指数未走出收缩区间,导致经济修复的可持续性受限,未来扩大消费和稳定就业仍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二)经济数据:上行趋势不变当前经济仍处于疫后恢复的过程中,整体延续回升态势,工业生产高位运行,服务业生产加速扩张,基建、房地产投资依旧发挥对经济的关键支撑作用,消费和制造业投资进一步上行。前瞻地看,短期内需求回暖,生产扩张,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改善,制造业和消费等内生增长动力走强的逻辑不变,四季度经济增长有望进一步上行,回升至潜在增长水平附近。(三)贸易:贸易顺差有望保持高位10月我国出口高景气度延续,累计同比增速年内首度转正(0.5%)。考虑到四季度圣诞订单旺季和欧洲疫情反弹、防疫再度趋严,发达国家供需缺口延续,我国出口有望维持较高增速,但年底受到高基数拖累或将有所回落。进口增速仍将在内需修复和中美贸易协议的双重支撑下温和修复。贸易顺差有望保持高位,净出口将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拉动。(四)物价:CPI持续下行 PPI保持稳定10月CPI同比继续下行,PPI同比与上月持平。CPI方面,基数效应和猪肉价格下降驱动增速下滑。未来生猪产能恢复进程加快,供给增加叠加高基数效应,猪肉价格下跌将进一步驱动CPI中枢下行。PPI方面,石油价格驱动增速下行。未来外需进一步回暖,美国大选落下帷幕,疫苗取得新进展,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调升,将带动原油价格上涨。内需方面房地产投资需求依旧旺盛,制造业全面恢复,将会持续对PPI构成提振。(五)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转正,势头不减10月,在经济回暖趋势延续的背景下,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增速在低基数的影响下大幅上升,但绝对量保持稳定,且上中下游行业普遍好转,整体利润结构更加均衡。未来一段时间,随着供需两端持续向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进一步推进,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增速仍将继续保持上行。货币金融:信用周期拐点已至(一)10月金融数据在“稳货币”“稳信用”的政策组合下,10月信贷社融增长回归温和区间,M2增速亦有所回落。其中企业中长贷的强势表现有望延续,居民中长贷的韧性有待进一步观察。前瞻地看,综合考虑政府债券发行高峰已过、财政支出继续发力、基数效应的影响,预计社融增速年内高点已现,后续将步入下行周期;而M2增速在年内有望重新上行,明年则将面临回落压力。(二)《2020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保持节奏,注重结构货币政策正从应对疫情冲击的偏宽松状态向后疫情时代的稳健中性取向回归。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力度较弱,我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但仍需警惕未来的不良贷款压力。“稳货币、稳信用”的政策基调预计将延续至明年初,结构上关注中小银行风险和中小企业信用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基数效应”的影响下,明年一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将大幅“跳升”,但货币政策立场无需因此骤然变化。疫情造成的低基数下,旨在季节性调整的同比指标将“失真”,政策更应关注经济修复的“动能”,或环比变化。由于经济修复是连续的,政策变化也应保持连续。财政:经济修复支撑财政收支改善10月,随着经济基本面的逐步恢复,财政收支矛盾继续缓解,随后两个月,随着经济恢复性增长基础的进一步巩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要税种收入增速将继续回升,财政收入累计降幅也会逐步收窄。而基于财政一般会在年底加大支出力度的特点,预计后两个月财政支出增速会继续回升,而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也将继续得到保障。热点跟踪:“双循环”格局的新部署(一)以科技创新畅通“内循环”当前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国际政治经济摩擦加剧,我国面对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五中全会以及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我国“十四五”期间的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明确了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到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十二个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十四五”规划的主线和方向已经明确,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安全”成为重要的前提和保障。在新的中长期目标框架下,要更加注重经济结构优化,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未来仍需关注2021年两会之后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具体的量化目标。相关文章:《统筹发展与安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简评》《以科技创新畅通“内循环”——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简评》(二)亚太经贸“朋友圈”助力“双循环”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第四次领导人会议期间,我国与东盟十国以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同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是东亚经济一体化建设近20年来最重要的成果,标志着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成立,并将重构全球经贸格局。对中国来讲,RCEP的签署在外经贸领域是仅次于WTO的标志性事件,将助力我国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END-本期作者谭卓 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zhuotan@cmbchina.com韩剑宏观研究员hanjian_work@cmbchina.com杨薛融宏观研究员yangxuerong@cmbchina.com王炳宏观研究员wbing@cmbchina.com田地宏观研究员andrewtian@cmbchina.com黄翰庭宏观研究员huanght@cmbchina.com颜琰宏观研究员freyayan@cmbchina.com转载声明:1、原创文章在推送一天后才可进行转载。2、转载时需要保留全文所有内容,不得进行任何删改。转载时注明出处,并在“原文链接”中保留原始公众号文章链接。3、授权方式:一般转载只需要正常标注信息即可。若发现未经授权转载者,一律举报。毕竟原创不易,感谢您对招商银行研究的认可和理解。注意:未经作者同意不得二次转载,转载时必须保留本转载声明。责任编辑|余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