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在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20中国汽车大会”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表示,从短期来看,上半年经济稳定转好为下半年持续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下半年中国经济大概率将保持稳步复苏态势。从长期来看,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积累形成了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大物质技术和人力资源基础,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证网讯(记者 刘丽靓)国家发改委7月30日消息,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形势组发布的报告显示,这两年,我国CPI运行受食品价格波动的结构性特征十分明显,PPI则持续在低位小幅波动。展望下半年,坚持年初的基本判断,即CPI涨幅将有所回落,PPI降幅有所收窄,物价总水平将有望继续处于合理运行区间。
来源:金融界网站12月15日,第十八届新财富最佳策略研究分析师出炉,第一名为海通证券荀玉根等,第二名为广发证券戴康等,第三名为兴业证券。最佳宏观经济分析师:第一名为广发证券,第二名为兴业证券,第三名为海通证券。
来源:时代周报作者:谢江珊[摘要] 物价水平偏低,经济运行低于潜在增速,问题出在需求方,扩大需求才能解决问题。扩大需求就需要增加信贷。信贷不增长,购买力上不去,扩大需求就是一句空话。四季度中国GDP增速会破6吗?据国家统计局在10月18日发布的数据,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977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三季度增长6.0%,增速略有放缓,处于6%―6.5%的年度预期目标区间内。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至底线6%,引发外界担忧:第四季度GDP增速是否面临“破6”之虞?“今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速降至新低6%,接下来的四季度,因为去年基期较低,GDP同比增速大概率不会破6,全年GDP增速更不会破6。”中国社科院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张斌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Q:时代周报 A:张斌)6%低于潜在增速Q:作为长期跟踪和研究宏观经济的专家,你如何研判当前中国经济形势?A:四季度GDP增速大概率不会破6。考验是明年怎么办,会不会破6?经济增长不是越快越好,GDP增速不是6%比5%就好。判断合意经济增速的依据在于通胀水平:在2%―3%的通胀水平上,经济景气程度、企业盈利、劳动力市场均不冷不热,对应的GDP增速最贴近潜在经济增速。现在世界各国货币当局都把2%―3%的通胀作为唯一或者最重要的货币政策目标,这个目标中同时蕴含与这一通胀水平相一致的潜在经济增速。通胀指标选取的是涵盖普遍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方向的价格指数,而不是被个别商品和服务剧烈波动主导的价格指数,货币当局经常使用剔除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三季度CPI同比增速3%。除了猪肉和其他肉类蛋白价格上涨,其他商品价格增速都在持续下跌,核心CPI自2018年中期以来持续下跌,一直低于2%,目前为1.5%。再加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工业部门在经济活动中占比较大,PPI更值得关注。三季度PPI与核心CPI走势高度一致,也是持续下行走势,目前为-1.2%。再看看其他辅助指标,制造业PMI持续低于荣枯线,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当中的就业分项指数都是近10年来的低位,非耐用消费品大幅下行等。这些指标放在一起,结论很清晰:三季度6%的GDP增速低于潜在增速。明年初如果再破6,与潜在经济增速距离更大、福利损失更大。需要采取积极措施,保持经济稳在6%以上。Q:如何从内外两个不同维度分析我国经济面临的较大下行压力?A:目前内外需都处于疲弱状态。外部环境上,2018年三四月份至今,全球经济环境都处于下行通道,不利于外需。目前还在探底过程中,虽然已处较低位置,但还是在往下走,没有到底。出口跟外部环境关系紧密,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景气度呈下降态势,贸易出口也都在下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出口很难有太大起色。内部环境上,主要还是需求不足,这是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常面临的问题。整个经济要冷很容易,要热却很难。经济容易偏冷与结构转型有关系。大家的支出意愿较弱,尤其是投资意愿不强。投资支出弱,最直观原因是企业资产负债表情况不是太好,未来预期不是特别明确。需要逆周期政策发力,把总需求尽量稳住。三季度广义信贷和广义政府支出增速都在下降,市场内发动力比较弱。政府支出虽然起托底作用,但边际的支持力度也较弱,整个经济内需不足。五大政策力保稳增长Q:在你看来,第四季度稳增长政策将如何发力?A:物价水平偏低,经济运行低于潜在增速,问题出在需求方,扩大需求才能解决问题。扩大需求就需要增加信贷。信贷不增长,购买力上不去,扩大需求就是一句空话。目前制约信贷增长的主因不是金融机构不愿贷款,而是企业资产负债表孱弱,预期不明朗,信贷需求不足。欲激发企业信贷需求,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手段:一是及时调整利率。不能因为猪肉价格上涨带动CPI上涨而绑架货币政策。非洲猪瘟带来的肉类价格大幅上涨,已经让居民部门要为此多负担接近万亿元的生活成本支出,如果逆周期政策不到位,居民部门的收入增长还要承担新的损失。及时调整利率是世界各国应对需求不足的头号政策工具,在中国也不能缺位。二是对房地产企业和住房抵押贷款政策的正常化。遏制房价上涨的长久之计是大幅提高住宅用地供给和改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不能靠抑制需求。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今天被压下去的需求以后还会更猛烈地反弹。退一步说,即便是抑制需求,选取的时点也应该是房地产销售和价格的上升通道,而不是当前房地产销售和价格的下行通道。房地产信贷在当前社会融资总额增量当中占三成比例,经济下行期打压房地产相关信贷,不仅造成房地产行业压力巨大,全社会信贷也会再下台阶,全社会购买力跟着下台阶。三是确保广义政府债务和基建投资的合理增长,发挥好其熨平经济波动的缓冲器作用。专项债扩容对地方政府融资和基建有一定帮助,但规模上还远远不够。专项债需要扩容,但还不足以满足没有现金流支持的公益类基建投资需求。一般预算则需要根据现实发展需要,增加对没有现金流支持的公益类基建资金的安排。四是帮助流动人口在城市落户安家的相关政策安排。巨大的流动人口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没有被释放的消费潜力。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家电、汽车等工业品消费过早地进入了饱和期。如果能让更多流动人口在工作地城市安家落户,对增加消费有巨大潜力。五是坚持当前汇率改革方向,发挥好汇率浮动对宏观经济的自动稳定器作用。Q:自8月中旬央行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以来,市场降息预期此起彼伏。四季度是否有降息或降准可能?A:降准有时候是中性的,算不上刺激政策。降息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政策宽松信号。现在监管层一直比较谨慎,不愿意给市场留下货币政策宽松的印象,担心被说大水漫灌。尽管现在经济其实需要货币政策宽松支持,但四季度同比数不会太差,四季度未必会马上改口径,将政策往宽松上定调,最起码不会那么明确地去说。当然也有可能通过降低MLF利率方式引导LPR下降,但不一定发生在四季度,也可能到明年初。金融改革破旧待立新Q:正在进行的金融改革将对宏观经济带来什么影响?金融去杠杆会否拖累经济进一步下行?A:金融业治理整顿一些高风险机构和行业,我认为是有必要的。因为原来确实有很多风险过高、对投资者保护不利的业务和机构。破旧是正确的,现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立新不够,新的金融工具、产品包括金融机构在立新方面进展较慢。金融领域去杠杆、降低金融风险是一方面,但要把短板补齐。破旧但没有立新,对经济肯定有影响,资金短期的需求肯定会受到一些负面冲击。具体而言,金融立新需要满足经济转型及发展需要。首先,对居民而言养老保险金融服务还很不够。现在老百姓手里的钱多了,每个家庭的金融资产平均大概有30万元,不可能都放在银行存款理财,其中一些人愿意承担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也希望长期投资,特别是养老有保障。国外家庭金融资产分布,基本上是银行存款占1/3,证券类资产占1/3,养老保险占1/3,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局限很大,养老只占10%。个人养老金账户一直是一个很大的短板,实际上这块需求很强。养老金作为长期的权益类产品,除了股市,还有不动产信托基金。不动产信托基金的想法已经提出很久,但阻力很大,一直推不出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设立,需要一些相关政策的支持,包括中长期金融投资工具的配套。其次,对企业而言,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很难完全依靠银行贷款,产业转型的企业跟银行贷款对接不到一块,更多需要一些权益类的融资或愿意从事高风险的融资,证券市场发展做得还不够。最后,对政府而言,国债、普通债这些工具用得太少。实际上很少有国家做公益和准公益的项目,去找商业银行机构借那么贵的钱。总而言之,在金融领域,不管是对政府、居民还是企业,很多金融服务都不到位。当然已经都在改,但做得还是不够,新的工具、产品和机构应该加快发展,这样才能对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经济形成支持而不是遏制。四季度基建增速将增长Q:基建投资和消费是今年我国稳增长的两大支柱。权威数据显示,今年发改委批复的基建项目投资规模较2018年同期大幅增长,要在四季度实现稳增长,是否依然必须依靠大规模基建?A:什么叫大规模?怎样的基建增速算合理?过去很多的基建增速都是20%多,去年直接降到个位数。我的理解是,基建增速下降是自然趋势,但降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水平?要根据发展的需要而定。就目前情况而言,内需不足,整个市场动力较弱,基建在稳定总需求方面就要发挥作用。另外,从中长期看,基建有很多短板待补,增速太低也不好。在日本、韩国,城市化率达到70%以前,基建增速要高于名义GDP增速,我国现在低于这个数。当然不是说中国基建增速一定要到8%―10%,毕竟每个国家情况不一样,但在现阶段,基建增速再往上抬升一点是有必要的。总量上需要保持一定的速度,结构设计上还要再优化,同时需要把基建的区域分布和项目设计做得更合理一些,更好地服务解决经济发展的短板。三季度基建投资增速上升至5%,四季度基建增速肯定还会增长,尤其是同比增速会往上走,中长期贷款往上冒一些。用专项债做资本金的,还可以做一些配套资金,具体数据需要进一步测算。Q:如果四季度要维持6%以上的经济增长,投资必然要继续扮演关键角色,但金融去杠杆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地方政府融资,影响基建投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A:首先,我认为四季度保6的压力不大,前面已详细说过。不过,既需要保持一个合理的投资增速,资金配套又跟不上,这一矛盾确实长期存在。关键要看什么类型的项目,公益跟准公益的项目最好从一般预算出,政府预算内直接拿钱,而不是通过发专项债。但现在因为3%的预算不能破,预算内的资金支持不到位,公益跟准公益项目的投资缺口摆在那,就只能依靠专项债了。专项债的盘子,其实也接不住基建规模了。所以现在出现另一种方式,将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再从商业金融机构里拿钱,这可能不是最理想的方式,但做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在12月8日举行的“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5周年庆典暨2018年第四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马晓河表示,中国经济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三大变化,而这三大变化将使中国经济下行风险有所增加。马晓河认为,第一个变化是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的国际环境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第二是体制改革环境已经发生变化;第三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也正在发生变化。他表示,接下来中国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一方面,发达国家利用良好的环境吸引国际资本,同时高端制造环节技术创新竞争力不断提高和保护强度增加,对中国发展中高端产业形成一定的压制;另一方面,中低收入国家正在照搬中国模式,这将对中国形成一定的挤出效应。马晓河认为,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过去主要靠投资打头、出口导向,现在中国经济达到中上收入国家之后,经济增长再靠投资已经不那么灵便,公共领域和中低端产业投资趋于饱和,这时就逼迫经济增长更多地转向消费寻求动力。他进一步表示,投资是快变量,少数人决策,集中见效;而消费是人人决策,因此产生效果会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
每经记者:张钟尹 每经编辑:陈星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当前,国际环境变化多端,外需受到抑制,如何“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何理解内循环?下半年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动力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冯俏彬认为,从投资来讲,政府有比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空间,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要依靠投资、发挥投资对稳定经济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作用。投资必须发挥“稳定锚”的作用,要挑起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大梁。宏观救助政策效果 下半年将集中体现NBD: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及“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这一重要概念。请问该如何理解“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冯俏彬:跨周期设计和调节是一个新提法。我个人理解,经济运行本身是有周期的,宏观调控要具有长期性,而不只是应对短期变化。要将短期宏观调控政策与长期的深化改革结合起来,这体现了我们在当前经济形势变化下,要保持定力、着眼长远的政策取向。NBD:二季度经济表现超出各界预期,您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是“V型”反弹的右边吗?您如何研判下半年经济走势?冯俏彬:我国二季度经济增长转正,对此市场各方有所预期。即使如此,当3.2%的数据发布之后,大家还是又惊又喜。这表明我国经受住了疫情的严重冲击,正走出低谷。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受疫情冲击一片低迷的情况下,我国3.2%的增长可以说是世界经济的一抹亮色。随着二季度的经济走出低谷,表明“V字形”基本上走到了底部,开始往上走了。但这只是刚刚回弹,出现复苏的势头,是否会一直翘上去,或者中间是否还有波折,要取决于很多因素。用一句话来概括。我认为现在我国经济开始出现复苏态势,但是复苏的基础还不够牢固,还不能百分之百地抱以乐观态度。因此做好下半年的经济工作,首先是要有这样一种预判,即我们期待这种复苏的势头能够继续保持,但也要做好有一些突发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对经济带来再次冲击的心理准备。总之,中国经济表现出非常强劲的韧性,下半年延续回升态势概率很大,所以我对“下半年经济是在波折中前行”这种判断持相对乐观的态度。NBD:基于哪些因素,您的判断是相对乐观的呢?冯俏彬:第一,中国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虽然疫情现在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我们应对疫情、特别是局部突发的疫情,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经验。即使疫苗研发不能快速完成,应对疫情也还是有较大把握的。第二,宏观救助政策的效果将集中体现在下半年。前一阶段,我国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这是一种大规模的救助政策,有一些政策现在陆续还在落地过程中。尤其是影响投资方面的政策效应,很可能在三季度体现。这也是下半年经济回升的保障之一。第三,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尽管我国现在受到疫情的打击,国际环境也在快速变化,但是整体上说,中国经济目前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疫情是外生因素。当然,也要认识到现在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是不是完全的“V型”回弹比较难说,也不排除过程中会出现波折,有一些人用“W型”来形容未来态势,我认为是有道理的。促消费根本之策 还是保市场主体NBD:5月中旬以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多个场合被提及,您如何理解内循环这个概念?冯俏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秉持了东亚经济体的共同特点——外需拉动。在很长的时期内,中国经济外向型特征是比较明显的,而外需是促进外向型经济形成的根本动力,相对来讲中国的内需发展比较平缓。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体系,具备了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但是,近年来很多人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我国生产能力和内需之间的匹配度是比较差的。这主要是企业面向外需生产,对于国内消费者的偏好不大了解,面向国内市场销售的品牌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庞大的内需与生产制造能力之间不完全契合,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疫情发生,现在全球的生产链、供应链、产业链都被打断,外需受到抑制,国际市场的需求少了很多。东南沿海的一些外向型企业,由于订单消失了,生意没法做。无奈之下,他们必须转向国内市场求生存、谋发展。因此现在要用庞大的内需来部分填补外需消失所留下的空间,现实意义和紧迫性非常明显。NBD:我们看到,当前需求恢复慢于生产,同时,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下降1.3%,您认为下半年拉动国内消费有哪些要点?如何扩大居民收入?冯俏彬:目前看,消费的确恢复得很慢,3.2%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靠生产侧、靠企业贡献的。居民消费没有恢复正常,需求不振是大家目前最担忧的事情。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下半年提升消费的一个前提条件。如果疫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人们就不可能放心地外出吃饭、出行、旅游。此外,疫情使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大家尽量减少出门、交际活动等。在这种情况下,要使消费重新回到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就需要一些催化剂和促进剂,比如各地发放的消费券,各行各业开展的一些促销活动等,都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促进消费的根本之策还是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六保”当中的第一保就是保就业。消费的前提条件是要有收入,如果要居民动用储蓄来消费,这个消费意愿就不是太大,必须得有新增收入。当前国家通过减租、降息、降价、降电价、减税降费等各种各样的方式使企业能够熬过这一段艰难的岁月,保住市场主体、降低失业、增加就业。只有这样居民才有收入,消费才有保障。做好投资要解决 钱和项目两方面NBD:在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政策取向下,您认为下半年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及投资的重点方向有哪些?冯俏彬:目前来讲,在促进中国经济回升、稳定基本盘方面,投资必须发挥“稳定锚”的作用,要挑起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大梁。我们经常讲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投资来看,政府有比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空间,所以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要依靠投资、发挥投资对于稳定经济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作用。同时,但还要想方设法带动民间投资,不能完全让政府自己去干。现在做好投资工作,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钱的问题,资金从什么地方来,二是项目的问题。资金方面,无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条件,现在钱是不缺的。当前,投资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上,从过去的以“铁公基”为主的方式转向新的方向。政策层面对此已经很清楚,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即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不管是5G、人工智能,还是无人驾驶等设施,需要对整个社会的运行方式进行改造,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空间是非常大的;在新型城镇化方面,以前的城镇化是农民工进城,现在的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这是一个核心内涵。这当中也可以找到大量的投资项目。每日经济新闻
(图片来源:壹图网)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紫宸8月22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炼焦行业协会联合主办,钢之家网站承办的“2019中国煤焦产业大会”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就当前中国的经济下行表示,毕吉耀在上述会议的讲演中认为,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有周期因素的影响,但主要的还是结构性的问题,工业体系不适应需求体系的变化。“很多产品在国外购买,要么国内买不到,要么价格高,要么安全性,不是国内没有需求,而是需求没有有效释放出来,消费方面,更多的是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采取一些综合性措施,如市场的监管、便利的消费等措施,释放消费潜力。”毕吉耀说。对于经济下行以后很多人认为房地产要加码,毕吉耀分析认为:从消费角度看,居民的杠杆很高;地方债务的问题也很大,去年18万亿,今年上半年增加了1万多亿,这还算是合规的债务,如果考虑到这两年增加的隐性债,债务的规模是比较大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全口径的算下来,包括地方外的投资,中国的财政赤字率规模已经占到GDP10%,债务的比重高得多。总体来讲,债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中央明确放弃靠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幻想,下一步更多要用创新驱动发展,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带动经济的发展。毕吉耀说:“尽管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是我们的基本面还是好的,支撑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势头和条件还不少。近期看,随着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加快落实,市场主体信心不断增强,国内消费投资有望企稳提升,下半年经济保持稳定的势头不会改变。长期看,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前两年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尽管目前问题还在,但是随着宏观杠杆率逐渐趋于稳定,随着中央越来越明确把防范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的首位,未来不会再像过去一样,靠债务推动增长。”毕吉耀补充说,可以看到,尽管总债务率在G20期间上涨非常快,但这两年趋于稳定,M2和GDP增速的关系也更加匹配,M2占GDP的比重也没有上升,这都是预示着宏观经济未来趋于稳定的迹象,长期看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景是大概率事件。毕吉耀预计,今年GDP全年增速,差一点在6.2%,好一点可能达到6.5%。在此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2019年GDP会在6.2%,国内多数的预测也为6.2%。
来源:经济日报原标题:多地布局不等于重复建设当前,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基建等成各地争相布局的热点。有舆论认为,这是在搞重复建设。对此,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刘振中认为,需要理性看待这一现象,各地依托自身优势和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重复建设。从发达国家产业布局看,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当前和未来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发达经济体纷纷围绕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并实现多点布局,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刘振中举例说,美国政府、企业各层面高度重视以先进传感器、工业机器人、先进制造测试设备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纽约、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等城市都是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德国目前有6000家互联网初创企业,分布在柏林、慕尼黑、汉堡、斯图加特等城市;日本文创产业世界著名,札幌是著名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名古屋是世界设计之都,东京是时装设计之都。“随着大国间经济科技角力加剧,要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需要实现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既有质的优势,又有量的提升。”刘振中说。从产业发展规律看,能接受社会、市场的检验,尤其是在充分竞争中最终被市场选择的产业才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华为、苹果等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企业代表。刘振中认为,各地积极布局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为充分进行市场竞争培育更多的参与主体。如果仅允许和鼓励某个或者少数地区发展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会导致行业垄断,还会造成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从供给侧看,目前各地实践大多都立足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区位条件、科技支撑等,因地制宜选择体现区域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和新兴产业项目,形成了一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各地经济发展支柱。以数字经济为例,浙江省依托电子商务的雄厚基础,将发展数字经济列为“一号工程”;贵州省依托“云上贵州”大数据平台优势,形成推进大数据变为大产业的“贵州模式”;北京市依托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综合实力强劲优势,培育了众多头部企业;重庆市依托汽车产业基础,积极推进车联网全产业链建设,打造智能网联汽车高地。从需求侧看,随着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突破1万美元大关,消费升级有望进一步加快,国内市场对数字消费、新兴消费的需求将持续提升。刘振中说,旺盛的数字经济消费需求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也为畅通经济发展的内外循环体系提供关键助力。更重要的是,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多层次市场需求对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多地多点布局提出了迫切要求,也为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壮大提供了广阔的吸纳空间和充足的回旋余地。“在国家规划和产业规划指导下,个别领域也存在一些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情况,比如大数据中心、芯片等方面存在低水平重复布局等问题,亟需及时纠偏。”刘振中说,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布局、积极引导,提升新基建和新兴产业项目落地效益。
本文转自【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超过7万字的草案有哪些新提法、新部署、新指标?为什么不预设“十四五”期间具体的GDP 增速目标?城镇化率增幅放缓有哪些考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做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两会特别节目《央广会客厅》,一起来读懂“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吧。 △总台央广中国之声主持人婉莹(图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图右) 不预设GDP具体增速目标 这是近年来规划中的“最大变化”针对备受关注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没有设定明确的数字,而是表述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认为,这是近年来规划中“最大的变化”。 王昌林:在我的印象里,规划当中这还是第一次没有提定量的目标,所以说大家比较关注。我个人理解,一方面,还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发生了变化,我们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现在我们不要以GDP论英雄,引导大家不要去强调速度的概念。在这个情况下一定要把质量和效益提高,这样中国经济才能行稳致远。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包括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这样(不设定明确数字)给我们也留点余地,这种比较科学的表述,保持合理增长,根据我们实际需要到年度再确定,这样好。 至于对未来5年经济的总体预期,以及如何看待今年6%以上的GDP增长目标,王昌林介绍:“我们定经济增速的一个最基本的依据叫合理增长。什么是合理增长?就是我们在经济学当中说的潜在增长率。从目前阶段来看,从我们的条件来看,我们的潜力还很大。(GDP增长目标)定在6%左右,是符合我们潜在增长率水平的。另外,看今年的经济增长不能单看,因为我们去年的基数太低,你比如说一季度去年因为是负增长。所以我觉得要结合去年来看今年的增长。那么从未来5年看,总体上应该说中国还是会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只要我们把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我们能够保持正常的政策措施,我们应该能保持5%左右的增长。我想这就是我们未来“十四五”期间的一个发展趋势。” 城镇化增幅放缓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一岁“十四五”纲要草案中设定的目标任务,与“十三五”相比,有一些变和不变,比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增幅放缓。 “城镇化率应该是不断提高后在趋缓。总体上进入到提高质量为主的一个阶段。总体上应该说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快速地发展。”王昌林说,“当然,城镇化现在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城镇化的质量还有待提高。比如说,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差距比较大。比如说在一些城市建设方面,超大城市核心问题要瘦身健体,解决城市病的问题;大城市核心问题是怎么样完善它的功能,更加宜居宜业;县城的核心问题是要强功能、补短板,让一些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和城市化,提高我们的城镇化率。” 而人均预期寿命,“十四五”的目标和“十三五”一样:提高一岁。不过王昌林表示,实现的难度会增加:“我看了数据,从改革开放初期的66岁,到2019年已经是77.3岁。这个预期寿命水平在国际上算高的了。前些年我们都提高得快一点,因为60多岁,基数低,但越往后就越来越难。像考试一样,从60分到90分简单,但90分以上就每增加一分都不容易。”王昌林说,“因此,我们“十四五”提出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一岁,其实也挺难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需要努力来完成的指标。当然,这应该也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医疗条件的改善、科技的进步等等。”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升至95% 民生科创更受重视与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一岁相关,“十四五”纲要草案首次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要提高到95%,王昌林引述统计数据介绍,2019年参保率是93.2%,覆盖13亿人,“下一步要提高到95%,我觉得有难度,但是不大,也是能完成的。核心问题主要还是进一步扩大基数,应保尽保,更多地覆盖全民,并不断地、适当地提高保障水平。”“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超过7万字,共19篇,65章,设置5个方面20项主要指标,涵盖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和安全保障。其中第十四篇“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共建共享水平”包含内容最多,共6章。王昌林认为,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更重视“社会发展”。与此同时,体现创新、科技的“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指标,则是从“十三五”的“强度达到2.5%”,提升为“十四五”的“年均增长7%以上”。 记者丨白杰戈 张棉棉
每经记者 张钟尹 每经编辑 陈星 二季度GDP由负转正,同比增长3.2%,在超出各界预期的同时,也给下半年的中国经济复苏带来了信心和希望。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当前,国际环境变化多端,外需受到抑制,如何“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何理解内循环?下半年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动力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冯俏彬认为,从投资来讲,政府有比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空间,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要依靠投资、发挥投资对稳定经济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作用。投资必须发挥“稳定锚”的作用,要挑起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大梁。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宏观救助政策效果将在下半年集中体现NBD: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及“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这一重要概念。请问该如何理解“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冯俏彬:跨周期设计和调节是一个新提法。我个人理解,经济运行本身是有周期的,宏观调控要具有长期性,而不只是应对短期变化。要将短期宏观调控政策与长期的深化改革结合起来,这体现了我们在当前经济形势变化下,要保持定力、着眼长远的政策取向。NBD:二季度经济表现超出各界预期,您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是“V型”反弹的右边吗?您如何研判下半年经济走势?冯俏彬:我国二季度经济增长转正,对此市场各方有所预期。即使如此,当3.2%的数据发布之后,大家还是又惊又喜。这表明我国经受住了疫情的严重冲击,正走出低谷。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受疫情冲击一片低迷的情况下,我国3.2%的增长可以说是世界经济的一抹亮色。随着二季度的经济走出低谷,表明“V字形”基本上走到了底部,开始往上走了。但这只是刚刚回弹,出现复苏的势头,是否会一直翘上去,或者中间是否还有波折,要取决于很多因素。用一句话来概括。我认为现在我国经济开始出现复苏态势,但是复苏的基础还不够牢固,还不能百分之百地抱以乐观态度。因此做好下半年的经济工作,首先是要有这样一种预判,即我们期待这种复苏的势头能够继续保持,但也要做好有一些突发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对经济带来再次冲击的心理准备。总之,中国经济表现出非常强劲的韧性,下半年延续回升态势概率很大,所以我对“下半年经济是在波折中前行”这种判断持相对乐观的态度。数据来源:windNBD:基于哪些因素,您的判断是相对乐观的呢?冯俏彬:第一,中国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虽然疫情现在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我们应对疫情、特别是局部突发的疫情,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经验。即使疫苗研发不能快速完成,应对疫情也还是有较大把握的。第二,宏观救助政策的效果将集中体现在下半年。前一阶段,我国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这是一种大规模的救助政策,有一些政策现在陆续还在落地过程中。尤其是影响投资方面的政策效应,很可能在三季度体现。这也是下半年经济回升的保障之一。第三,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尽管我国现在受到疫情的打击,国际环境也在快速变化,但是整体上说,中国经济目前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疫情是外生因素。当然,也要认识到现在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是不是完全的“V型”回弹比较难说,也不排除过程中会出现波折,有一些人用“W型”来形容未来态势,我认为是有道理的。促消费根本之策还是保市场主体NBD:5月中旬以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多个场合被提及,您如何理解内循环这个概念?冯俏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秉持了东亚经济体的共同特点——外需拉动。在很长的时期内,中国经济外向型特征是比较明显的,而外需是促进外向型经济形成的根本动力,相对来讲中国的内需发展比较平缓。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体系,具备了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但是,近年来很多人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我国生产能力和内需之间的匹配度是比较差的。这主要是企业面向外需生产,对于国内消费者的偏好不大了解,面向国内市场销售的品牌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庞大的内需与生产制造能力之间不完全契合,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疫情发生,现在全球的生产链、供应链、产业链都被打断,外需受到抑制,国际市场的需求少了很多。东南沿海的一些外向型企业,由于订单消失了,生意没法做。无奈之下,他们必须转向国内市场求生存、谋发展。因此现在要用庞大的内需来部分填补外需消失所留下的空间,现实意义和紧迫性非常明显。NBD:我们看到,当前需求恢复慢于生产,同时,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下降1.3%,您认为下半年拉动国内消费有哪些要点?如何扩大居民收入?冯俏彬:目前看,消费的确恢复得很慢,3.2%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靠生产侧、靠企业贡献的。居民消费没有恢复正常,需求不振是大家目前最担忧的事情。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下半年提升消费的一个前提条件。如果疫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人们就不可能放心地外出吃饭、出行、旅游。此外,疫情使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大家尽量减少出门、交际活动等。在这种情况下,要使消费重新回到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就需要一些催化剂和促进剂,比如各地发放的消费券,各行各业开展的一些促销活动等,都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促进消费的根本之策还是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六保”当中的第一保就是保就业。消费的前提条件是要有收入,如果要居民动用储蓄来消费,这个消费意愿就不是太大,必须得有新增收入。当前国家通过减租、降息、降价、降电价、减税降费等各种各样的方式使企业能够熬过这一段艰难的岁月,保住市场主体、降低失业、增加就业。只有这样居民才有收入,消费才有保障。数据来源:wind做好投资要解决钱和项目两方面问题NBD:在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政策取向下,您认为下半年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及投资的重点方向有哪些?冯俏彬:目前来讲,在促进中国经济回升、稳定基本盘方面,投资必须发挥“稳定锚”的作用,要挑起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大梁。我们经常讲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投资来看,政府有比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空间,所以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要依靠投资、发挥投资对于稳定经济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作用。同时,但还要想方设法带动民间投资,不能完全让政府自己去干。现在做好投资工作,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钱的问题,资金从什么地方来,二是项目的问题。资金方面,无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条件,现在钱是不缺的。另一方面,据我们了解,现在项目不好找,投资的效益比较低,中国在多年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之后,有回报、风险可控的好项目确实越来越少。当前,投资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上,从过去的以“铁公基”为主的方式转向新的方向。政策层面对此已经很清楚,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即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不管是5G、人工智能,还是无人驾驶等设施,需要对整个社会的运行方式进行改造,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空间是非常大的;在新型城镇化方面,以前的城镇化是农民工进城,现在的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这是一个核心内涵。这当中也可以找到大量的投资项目。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每日经济新闻访问yuanben.io查询 【206PLD3E】获取授权信息转载授权【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