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价值和意义难度等级:★知识回顾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价值和意义1、教育学(1)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2、教育问题教育问题(1)定义: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2)分类:见思维导图(3)作用:它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3、教育规律(1)基本规律①外部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②内部规律: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4、研究价值(基本价值)(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人类有关教育的认识大概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日常教育经验,另一种是科学的形式,即“教育学”教育学是日常经验的一种历史性超越。(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教育学对教育问题的科学解释是有理论依据的,而不是直接建立在感性经验和判断的基础之上,因而是一种科学的解释。(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促进教育理论知识的增长,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实践。教育学扮演着中介和桥梁的作用,沟通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5、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教育学总结教育实践中取得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在理论上加以概括,因而对教育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此外,学习教育学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常考题型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C)。A.研究教育现象B.提出教育对策C.揭示教育规律D.解释教育问题2.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D)。A.教育哲学B.教育心理学C.教学论D.教育学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学的基本价值。答:①反思日常教育经验;②科学解释教育问题;③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2.简述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之间的关系。答:①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教育科学是有关教育问题的各种科学理论的学科群,它包含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学论、课程论、教育技术学等。②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基本的、一般的问题,是从总体上分析教育问题的,而其他学科则是从某个角度对某个方面的研究。其中,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3.简述教育最基本的两条规律。答:①外部规律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教育外部诸因素有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等。②内部规律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教育内部诸因素指教师、学生、教材、设备、教学管理等。三、辨析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方针政策。答:①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被认识和研究,便成为教育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现象都可以构成教育问题,只有当教育现象中的某些矛盾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具有研究价值的时候,才能构成教育问题,成为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因此,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而不是教育方针政策。我是二十一,一个喜欢思维导图的90后,欢迎大家分享、收藏和在评论区进行交流。每天更新一个知识点,关注我私信回复:文章标题名,可免费获取高清思维导图知识点复习资料。往期知识回顾:「思维导图」知识点9:现代社会的教育「思维导图」知识点8:近代社会的教育「思维导图」知识7:古代社会的教育「思维导图」知识点6:原始社会的教育「思维导图」知识点5:教育的起源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名词解释】教育学是一门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去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学科。教育学是为培养人而人为建构的社会活动系统,核心是引导、培育和规范人的发展,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有效培养人的问题,是随着社会和人的发展而向前发展和变革的。因此,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重点是研究教育问题,目的是揭示教育规律。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简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教育学的任务主要有三项:1、揭示教育规律。即揭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过程的规律性。阐明教育工作的原理、原则、方法与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依据。2、注重探讨教育价值观念。由于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对人生意义与社会理想的选择和诉求作为出发点,形成教育价值观念,以引领和规范教育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因而在从事教育工作、开展教育活动时,要认真探讨教育的价值问题,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制定合理善良的教育目的或要求。3、重视探讨教育艺术。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的互动。教育者有自己的经历、人生体验、教育风格。受教育者也是活生生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人。因此,培养人的教育活动是充满天赋、灵性、倡导启发探究、自由创造的活动。所以,教育是一种艺术,是最讲究教育方法与睿智,最注重关爱和调动学生内在向上的动力,最具创造性和个性的艺术。综上,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本质、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三、教育学【名词解释】①教育学是一门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去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学科;②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在于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本质、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四、学习教育学的价值和意义【简答】1、通过对教育学的研究,可以了解教育的规律,由于我们对教育规律的掌握要经历认识规律、揭示规律、运用规律这三个阶段,所以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及其价值就体现为超越日常的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这三个方面。2、通过对教育学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从而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创造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对教育工作的兴趣,加深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3、我国的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批判继承教育学的遗产,吸收当代外国有益的教育经验,阐明教育规律和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观念及原则、方法,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实践,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服务,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复习笔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教育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存在,它是为培养人而人为建构的社会活动系统。教育学对教育活动现象与问题的研究和对教育本质的揭示,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1.注重揭示教育的规律教育规律,是指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过程的规律性。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在研究教育的现象与问题、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去揭示教育的各种可验证性的客观性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阐明教育工作的原理、原则、方法与组织形式等的有效性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2.注重探讨教育的价值教育也是人们的一种有价值追求的活动系统。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掌握规律可以在可能的范围内能动地做出多样化的价值选择,在实然、必然的基础上能够自由地追求应然,谋划实践。主体能动的价值选择是建立在自觉遵循规律的基础上的,而价值选择又会影响与引领主体的践行。故教育学研究在改革、创新教育的活动中往往注重求得多种可能与统一抉择、实然与应然、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的辩证统一。3.重视探讨教育的艺术培养人的教育活动应该是充满天赋、灵性、潜能、能动、好奇与生气的活动,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方法,切忌简单机械、强迫命令,而应是倡导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启发探究、心灵碰撞、沟通协调、机智灵活、自由创造的活动。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是一种艺术,是最讲究教育方法与睿智,最注重关爱和调动学生内在向上的动力,最具创造性和个性的艺术。为了正确地认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深刻地领悟研究教育学的价值和任务,还要明确以下两个问题:(1)教育学不同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和教育艺术;而教育方针、政策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出来的教育工作准则,它体现国家意志,具有法律效力,是必须遵照执行的。(2)教育学也不同于教育经验汇编。教育经验是具体的、生动的、宝贵的、但又是感性的、表面的、局部的、零碎的。它蕴含着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观念、教育艺术,但又未凸显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观念、教育艺术。人们学习教育经验是重要的,但所要学习的是教育经验的精神实质,而不是生搬硬套教育经验的操作程序。我国的教育学是力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继承我国的教育遗产,吸取外国有益的教育经验,阐明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观念及原则、方法,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实践,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本书也试图立足中国社会现实和世界发展趋势,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思路来编写。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古代社会,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教育学的萌芽期,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已经开始,但研究还不是很完整。所谓研究,实际上只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或是对教育事实的记述、描绘,研究成果则散见于哲学、政治著作中。萌芽期的主要特征:教育学尚未形成独立的形态,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出来。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资产阶级教育家为了阐明他们的教育主张,总结了教育方面的经验,写出了一些教育著作,出现了理论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教育学逐渐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1)教育学独立的条件①前人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教育知识的丰富积淀;②17~19世纪教育实践,特别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③近代以来科学分类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确立;④近代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不懈努力。(2)教育学独立的标志①研究对象方面,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②使用的概念和范畴方面,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③研究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④研究成果方面,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⑤组织机构方面,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3)教育学独立时期的标志性著作①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②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1632);③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1693),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④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儿》(1762),表达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⑤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康德论教育》(1803)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和“教育实验”的主张;⑥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写作《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⑦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3.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学等经验学科逐渐兴起。教育学不仅从这些学科吸取有关的研究成果,还利用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使教育学向实证的社会科学转化。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不同,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学,并形成了许多门类。下面是这个时期最著名和影响较大的几本教育著作:(1)1861年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出版的《教育论》;(2)1908年德国教育家拉伊出版的《实验教育学》;(3)1916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说的创始人杜威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4)1939年苏联的凯洛夫出版的由他主编的《教育学》;(5)1930年我国的杨贤江出版的《新教育大纲》。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的教育学在不同的思想体系指导下,都有新的发展,在理论上都深化一步,出现了几本有代表性的教育著作:(1)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的《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2)1963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的《教育过程》;(3)1975年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科夫出版的《教学与发展》;(4)1972年以来,苏联连续出版的巴班斯基关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几本系列著作。最近几十年,我国在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一是促进了教育观念和方法论的转变与更新,推动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二是教育学科开始蓬勃发展,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三是主动、积极、深入地开展了多种教育实验,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四是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一批学者型教师;五是广泛开展了专题研究。麻烦大家关注+点赞,谢谢!!本文由【才聪学习网】原创,关注我了解更多考试资料!
2019年辽宁省开原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共100小题,每题0.83分,共8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care”,前缀“e”具有( )之意。A.教导B.引用 C.导出D.跑道2.下列说法中,与学校中常说的德育具有相同意义的是( )。A.广义的教育B.狭义的教育C.中义教育D.最狭义的教育3.在教育的基本要素中,起到桥梁和沟通作用的是( )。A.教育者B.教育媒介 C.受教育者D.教育活动4.在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A.《学记》B.《论语》 C.《大学》D.《中庸》5.我国古代孔子“有教无类”教育主张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A.教育要符合规律B.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C.教育有贵贱之分D.因材施教6.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 )。A.培养人B.教育人 C.普及教育D.义务教育7.在我国的( ),才出现“教育学”一词。A.19世纪末B.20世纪初 C.20世纪30年代D.20世纪50年代8.在古代教育内容中,反映教育目的是培养“君子”的教育内容是( )的特点。A.射御B.礼乐 C.书数D.导向9.在我国古代,促成百家争鸣盛况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B.私学兴起 C.政治经济制度变革D.科举制10.从在中国古代社会的规律可以看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起到( )作用。A.决定性B.促进和阻碍 C.不起决定D.有限11.在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动摇了汉朝的( )。A.经学B.科举制 C.私学D.儒学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 C.荀子D.老子13.20世纪20年代,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建教育实践基地是( )。A.燕子矶幼稚园B.晓庄师范 C.教育救国会D.教育生活会14.《学记》中提出教师观是( )。A.尊师重教B.重师轻教 C.尊师重道D.轻师轻教15.“寓学习于游戏”最早提倡者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D.昆体良16.卢梭倡导的一种德育方法是( )。A.顺其自然法B.将惩法 C.激励法D.自然后果法17.关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职业教育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B.职业教育的原则是手脑并用C.职业教育的规范是敬业乐群D.职业教育的途径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18.专题述评属于(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四次文献19.国外教育改革的重点是( )。A.课程改革B.提高教育质量 C.道德教育D.教育公平20.教育先行的思想与命题明确提出始于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A.《学会发展》B.《教育财富蕴藏其中》C.《学会生存》D.《教育与发展》21.在人力资本理论中,人力资本的核心是( )。A.人力素质B.教育培训 C.教育投资D.教育再生产22.美国心理学格赛尔认为成熟机制对人发展起( )作用A.决定B.主导 C.关键D.核心2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一种( )。A.遗传决定论B.教育无用论 C.教育万能论D.环境决定论24.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A.主观能动性B.主观意志性 C.主观能力性D.主观认知性25.关于素质教育,不正确的是( )。A.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B.素质教育是一种全体的教育C.素质教育是对个体的个性教育D.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26.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A.政治需要B.教育问题 C.经济需要D.社会需要27.( )是教育方针的核心与基本内容。A.教育目的B.教育宗旨 C.教育政策D.教育实践28.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对教育目的的表述,可概括为( )。A.四有 两爱B.四有 两爱 两精神 C.四有 两精神D.两爱 两精神29.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A.增强学生体质B.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C.树立热爱体育的思想意识D.促进学生身心健康30.美育高层次的任务是( )。A.形成感受美的能力B.形成鉴赏美的能力C.形成审美能力D.形成创造美的能力31.环境文化中设施文化属于()。A.学校精神文化B.学校物质文化 C.学校组织与制度文化D.学校与学生的亚文化32.我国现行的学制是( )。A.单轨型学制 B.综合型学制 C.分支型学制D.多元化学制 33.教师最基本的形象是( )。A.道德形象B.文化形象 C.人格形象D.职业形象 34.我国最早师范教育始于( )。A.北洋公学B.京师大学堂 C.京师同文馆D.南洋公学35.( )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A.师生关系 B.同学关系 C.同事关系D.生校关系 36.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时,所选的样本的数量一般不低于()。A.30~100B.50~100 C.100D.1000~200037.目前,辽宁省规定,农村教师在同级岗位上工作满( )年可以自然晋级。A.5B.8 C.10D.12 38. 世界上最早为课程目标模式提供方法论依据的是()。A.课程分析法B.活动分析法 C.认知分析法D.实践分析法39.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课程目标属于( )。A.普遍性目标取向B.行为目标取向 C.表现性目标取向D.生成性目标取向40.《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综合实践活动以()开发为主。A.国家B.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C.学校D.教师 41.在教学中,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学方法选择要符合教学目标B.教学方法选择要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C.教学方法选择要考虑学生实际D.教学方法选择要考虑自身实际42.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和深化。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 )。A.前进式B.螺旋式 C.并列式D.循环渐进式43.依据学科内在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内容被称作是()。A.传统教育派B.现代教育派 C.实质教育派D.形式教育派44.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这是因为()。A.学生通过学习书本知识间接地认知世界B.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获得认知 C.学生的发明与创造D.学生的认识活动从实际出发45.关于教育过程的基本结构,以下表述不确定的是( )。A.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对教学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B.教师要按教学过程的4个或6个基本阶段进行教学C.教学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因素D.教师的教学不能忽视这些阶段的功能46.“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行要躬行”。这充分说明了教师的( )对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A.知识水平B.研究能力C.应变能力D.教学观念47.关于课程计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课程的总体规划B.国家培养人才意志的体现C.学校可以依据校情可以适当更改D.有关学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48.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是充分地说明了教学中()的重要性。A.传授知识B.培养能力C.双基教学D.学习主动性49.关于组织教学,不正确的表述是( )。A.组织教学的目的是做好上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B.教师上课前几分钟进入教室,就是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C.组织教学只限于课堂教学的开始D.组织教学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50.教师编写试题,其内容分析过程主要体现在()的编制过程之中。A.目标分析B.工作分析C.双向细目分析D.内容分析51.关于测验的信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成就测验存在着难度对信度的影响B.在一个测验中,增加同质的题目可以提高信度C.测验的长度越长越好D.测验时,个体的心理状态与身体健康状况会影响测验信度5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不包括( )。A.自主学习B.探究学习C.被动学习D.合作学习53.说课形成的背景性要素主要指的是( )。A.理论与教案B.主体与客体C.理念与主体D.中介与形式54.有研究表明,最适宜学生智力活动的教师温度是()。A.20℃~25℃B.22℃~25℃ C.23℃~26℃D.21℃~23℃55.英国教育家威尔逊的“家庭化模式”的人数是( )。A.30~80B.20~50 C.40~70D.40~10056.关于学校德育的开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B.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事,与其他人无关C.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具有全员性D.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具有全面性57.《教师法》的适用对象不正确的表述是( )。A.《教师法》的适用对象是教师B.专门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C.学校与其他教育机构的勤杂人员D.《教师法》中说的教师是指获得教师资格的人员58.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三大举措不包括( )。A.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配备管理B.全面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C.增加中小学思政教育经费D.不断创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评价激励机制59.对低年级学生告状行为研究,宜采用( )。A.实况记录法B.时间取样法 C.事件取样法D.日记描述法60.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学校要把德育首位,这种规定的目的就是防止教学过于( )。A.注重智育B.轻视德育 C.注重知识传授D.注重技能学习61.某中学根据考试成绩分班,并根据班级类型配备师资,这违背了国家关于义务教育( )的规定。A.平等发展B.均衡发展 C.和谐发展D.全面发展62.( )是人的心理形成的源泉和基础。A.学校环境B.客观现实 C.家庭环境D.社会环境63.心理是脑的( )。A.机制B.机能 C.功能D.社会环境64.气质属于人的( )。A.个性心理倾向性B.个性心理特征 C.认知过程D.意志过程65.( )被称作是人的生命中枢。A.脑干B.延髓 C.小脑D.中脑 66.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根源于( )。A.动机B.欲望 C.意识D.目的67.小张因当天晚上玩游戏到通宵达旦,导致第二天工作无精打采,这属于( )。A.相继负诱导B.相继正诱导 C.同时性负诱导D.同时性正诱导68.“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属于(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 C.投射效应D.光环效应69.记忆的敏捷性强调的是( )。A.准确性B.速度 C.快慢D.长短70.对于大多数学习者而言。分散学习( )集中学习。A.优于B.劣于 C.等于D.高于71.关于左右利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右利手者,左半球是优势半球B.左利手者,有68%的人加工中枢也在左半球C.左利手者比右利手者更聪明D.左利手与遗传有关,但与智力无关72.“千手观音”属于想象的( )形式。A.黏合B.夸张与强调 C.拟人化D.典型化73.卡特尔认为,液体智力与( )有关。A.教育与文化B.遗传 C.努力程度D.年龄74.以下属于内部言语的是 ( )。A.座谈B.讲演 C.默读D.写作75.某人恋爱失败了,就认为自己完了,这是犯了( )的错误。A.概括化B.绝对化 C.糟糕透了D.片面化76.以下不属于概念结构的是( )。A.概念变式B.概念定义 C.概念属性D.概念例证77.在电视剧里,男主角会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看到女主角,这是注意的( )。A.指向性B.集中性 C.选择性D.对比性78.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的最终目标,反复提出“学生要完成教学的最终目标,必须先具备某些能力”,这是一种( )。A.任务分析B.工作分析 C.目标分析D.过程分析79.关于问题解决,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桑代克认为,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尝试,错误行动逐渐减少,正确行动逐渐增加的过程B.苛勒认为,人是通过顿悟来解决问题的C.杜威等人认为,问题解决一般可以分为4个步骤D.20世纪50年代的认识心理学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问题的解决80.当我们解决某一问题时,一时不知道从何入手,把问题暂停一段时间,然后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常常使难以解决的问题迅速被解决,这种效应被称为( )。A.酝酿效应B.启发效应C.期望效应D.晕轮效应81.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是()。A.卡普捷列夫B.桑代克 C.乌申斯基D.维果斯基82.初中生的反抗心理处于个体反抗心理的( )。A.第一时期B.第二时期C.第三时期D.第四时期83.心理学有关研究表明,2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A.成熟期B.关键期C.最佳期D.成长期84.根据过度学习的研究成果最佳效果的过度学习是学习熟练程度达到()。A.50%B.100%C.150%D.120%85.在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儿童属于道德主观主义阶段A.5-7岁B.7-12岁C.7-10D.10-12岁86.儿童认知是在已有()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等促进儿童的发展。A.变式B.图式C.概念 D.推理87.一般认为,IQ超过( )为为天才。A.130B.140C.145D.15088.某学生的算数能力是6年级水平,阅读能力是4年纪水平,这种表述说明( )。A.发展顺序量表B.智力年龄C.年级当量D.智商89.1969年美国霍尔的班级管理三维结构不包括( )。A.目标维B.理论维C.设计维D.操作维90.与森田疗法意思基本一致的成语()。A.顺其自然B.自知之明C.举一反三 D.触类旁通91.教师期望通过( )来影响。A.接受、反馈、组织与指导B.接收、反馈、输入与输出C.接受、反馈、输入与输出D.接受、反馈、分析和发现92.两个或多个命题常常因为有某个()的成分而相互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的命题网络。A.不同B.相似C.共同D.相同93.经验锥形图不包括()。A.语言符号B.电影C.视觉符号D.网络94.在心理咨询中,辅导老师说:“我明白,请继续说”,这运用的是()。A.面质技术B.反映技术C.鼓励技术D.询问技术95.关于品德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品德与道德都是社会现象B.品德与道德反映的内容不同C.品德与道德之间的力量源泉不同D.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97.关于同伴群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儿童习惯将同伴的行为作为自己的参照物B.学生与同伴群体的交往感到轻松与自由C.同伴群体对学生影响的大小跟学生与家庭学校的关系无关D.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越来越大98.关于中小学心理辅导中的自我表露技术的采用,应注意的问题不包括( )。A.自我表露的时机B.自我表露的量 C.自我表露的目的D.自我表露的真诚度100.不属于情境-陶冶模式的是()。A.情境教学B.愉快教育C.创新教育D.快乐教育二、多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0.85分,共17分,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01.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A.计划B.行动 C.考察D.反思102.师表维度的层次包括()。A.规范B.垂范C.模范D.示范103.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特性包括()。A.主体自主性B.阶段性C.计划性D.终身性104.师生关系的类型包括()。A.专制型师生关系B.放任型师生关系C.民主型师生关系D.混合型师生关系105.CIPP评价模式包括()。A.背景评价B.输入评价C.过程评价D.成果评价106.结课的方法除了归纳结课和比较结课以外还包括()。A.拓展延伸结课B.混合型结课C.活动结课D.悬念结课109.学生座位的分配,教师着重考虑的因素是()。A.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B.生与生之间,师与生之间的和谐交往C.后进生对优秀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D.某种特殊情况110.幻想的形式包括( )。A.科学幻想B.理想C.空想D.信念111.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包括()。A.准备期B.酝酿期C.豁朗期D.验证期112.情感可以分为()。A.道德感B.美感 C.理智感D.品德感113.动机冲突包括()。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114.按学习内容可以把学习分为()。A.知识的学习B.技能的学习C.道德品质的学习D.行为的学习115.班杜拉认为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包括()。A.注意B.保持C.复现D.动机116.奥苏贝尔把学习动机分为()。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学习内驱力117.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一般包括()。A.家庭教养方式B.社会风气C.同伴群体D.教育方式118.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包括()。A.发现学习B.情境教学C.合作学习D.程序教学119.群体对个人的活动起着()。A.促进B.阻碍C.好处D.坏处120.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A.讲述B.讲解C.讲演D.讲读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0小题,每题0.83分,共83分)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教育一词的来源。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care”,前缀“e”具有导出之意。故本题选C。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最狭义的教育为德育。故本题选D。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起到桥梁和沟通的作用。故本题选B。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的地位。在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著作是《学记》。故本题选A。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教无类的意义。我国古代孔子“有教无类”教育主张对当今教育的启示是教育公平即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故本题选B。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故本题选A。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在我国,“教育学”是一个译名,应是从日文转译过来的,时间大约在20世纪初。故本题选B。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教育内容。反映教育目的是培养“君子”需要承担着政治宗法及伦理道德规范教育。故本题选B。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私学。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存在了四十多年,门下有弟子三千。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其建立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故本题选B。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对社会的作用。从在中国古代社会的规律可以看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和阻碍的作用。故本题选B。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制度。汉代在武帝以后,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到了魏晋南北朝之后不仅只学儒家的思想。故本题选D。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孟子的思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古代思想家是孟子。故本题选B。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陶行知的思想。20世纪20年代,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建教育实践基地是晓庄师范。故本题选B。1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的教师观。《学记》提出的教师观是尊师重道:“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故本题选C。1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柏拉图的思想。“寓学习于游戏”最早提倡者是柏拉图。故本题选A。1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卢梭的德育方法。卢梭倡导的一种德育方法是自然后果法。故本题选D。1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黄炎培的思想。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特点有5点:一、社会化、科学化、平民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提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原则;三、职业教育的功能,提出职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四、职业教育的目的,他将职业教育最终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五、职业道德教育,“爱国爱民”是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础。1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献的种类。三次文献,又称参考性文献。指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将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全书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相对于前两种文献而言,具有主观综合性质,信息量大,覆盖面宽,浓缩度高,内容新颖等特点,且参考价值大。故本题选C。1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外教育改革的重点。国外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提高教育质量,国外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故本题选B。2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先行的思想。教育先行的思想与命题明确提出始于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故本题选C。2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教育投资。本题稍有争议,有表述说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所以选择人力素质,但是并没查到原话,而教育投资可以查到原话,因而建议选教育投资。2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格赛尔的成熟机制。心理学家格塞尔则通过双生子爬梯实验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他认为,人的发展受基因决定的特定的顺序支配,完成了一定顺序后机体达到成熟,教育要想通过外部训练抢在成熟的时间表前面形成某种能力是低效的甚至是徒劳的。故本题选A。2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遗传决定论。霍尔的“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体现的是遗传决定论。故本题选A。2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主观能动性。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故本题选A。2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成才和做人。故本题选D。2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是研究的核心,一切研究都是围绕问题进行的。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故本题选B。2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教育方针的结构应当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如“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根本原则,如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育等,其中教育目的是核心。故本题选A。2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再次对教育方针进行了明确规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个教育方针,既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贯思想,又融入了时代发展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故本题选B。2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这是学校体育与学校其他活动的最根本的区别。故本题选A。3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其中最高层次为创造美。故本题选D。3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学校环境文化,包括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校园绿化和美化、具有教育含义的教育和教学场所以及校园环境卫生等;二是设施文化,包括教学仪器、图书、实验设备、办公设备和后勤保障设施等。故本题选B。3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现行学制。我国现行的学制是分支型学制。故本题选C。3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最基本的形象。1.教师的道德形象被视为教师的最基本形象。2.教师的文化形象是教师形象的核心。“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教师的典型文化特征。3.教师的人格形象: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教师的人格形象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特征的整体体现,具体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性格、气质、兴趣等。教师的人格形象是学生亲近或疏远教师的首要因素。故本题选A。3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办“南洋公学”,分设上院、中院、师范院和外院,其中的师范院即中国最早的师范教育,师范教育的产生使教师的培养走上专门化道路。故本题选D。3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关系。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故本题选A。3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样本的数量。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时,所选的样本的数量一般不低于30~100。故本题选A。3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条,《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辽宁省规定,在乡村中小学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10年,仍在教学一线任教的中小学教师,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来年度考核合格的,可直接评聘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不受岗位职数限制。故本题选C。3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活动分析法。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著作。他提出了课程研究的“活动分析法”,成为目标模式的萌芽。故本题选B。3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目标的分类。表现性取向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即教育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的表现,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故本题选C。4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4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选择要考虑学生实际而不是考虑自身实际。故本题选D。4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材编排方式。螺旋式指在不同阶段、单元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后面学习内容是对前面学过内容的不断扩展与加深,层层递进。故本题选B。4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理论流派。依据学科内在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内容是以知识为主的,故为传统教育派的思想。故本题选A。4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这是因为学生通过学习书本知识间接地认知世界。故本题选A。4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教师要按教学过程的5个基本阶段进行教学。故本题选B。4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研究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行要躬行”。这充分说明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对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故本题选B。4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有关学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学校不可更改。故本题选C。4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规律。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指的是给鱼不如教钓鱼的能力即培养能力的重要性。故本题选B。4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组织教学。组织教学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故本题选C。5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双向细目表。教师编写试题,其内容分析过程主要体现在双向细目表的编制过程之中。故本题选C。5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测验的信度。测验的长度适中就可以。故本题选C。5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故本题选C。5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说课的背景性要素。说课形成的背景性要素:一是理论。科学的教育理论即新课改理论以及学科课程标准;二是教案。从教案中的教什么、怎么教为基础,构思“为什么这样教、这样做”,指出理论依据。故本题选A。5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最适应学生智力的温度。有研究表明,最适宜学生智力活动的教师温度是20℃~25℃。故本题选A。5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家庭化模式的人数。英国教育家威尔逊的“家庭化模式”的人数是30~80 。故本题选A。5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德育。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事,与其他人都是有关系的。故本题选B。5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法》的适用对象。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故不正确的是D。5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三大重点举措:一是切实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配备管理。二是全面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三是不断创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故本题选C。5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方法。事件取样法是指观察者期待某种预选行为的出现,尔后对其进行观察记录,以期了解某种特定行为出现的条件和过程,对低年级学生告状行为研究,宜采用事件取样法。故本题选C。6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德育为先】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因为我国之前的学校教育是以智育为主,所以题干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偏重智育。故本题选A。6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条。某中学根据考试成绩分班,并根据班级类型配备师资,这违背了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定。故本题选B。6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心理形成的源泉和基础。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形成的源泉和基础。因此本题选B。6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和脑的关系。心理是脑的机能。故本题选B。6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气质。气质属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故本题选B。6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生命中枢。延髓被称作是人的基本生命中枢。故本题选B。备注本题也有书中说脑干是生命中枢,但是查阅彭聃龄和黄希廷的书中都明确表述延髓是生命中枢。6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认为人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故本题选B。6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诱导是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以及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前者是负诱导,后者是正诱导。互相诱导可能是同时性的,也可能是相继的,由于晚上“开夜车”学习,大脑皮层上的兴奋导致第二天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大脑抑制,是相继负诱导。人的生活和工作,都是在大脑神经的兴奋和抑制相互交替,扩散和集中相互诱导的规律中进行的。故本题选A。6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知觉。投射的实质是一种知觉转移,即个人将自己的需要、情感、或观念倾向投射到其他对象上,知觉成其他对象具有种种实际为我们自己具有的特征。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投射效应,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又如慷慨大方的人认为别人对自己也不小气。故本题选C。6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记忆的品质。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就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现。故本题选B。7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的关系。根据复习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同,可将复习分为两种: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集中复习是集中在一个时间内,对所要识记的内容连续、反复地进行复习。分散复习是把要记忆的内容分在几个相隔的时间内进行复习。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分散复习效果优于集中复习。故选择A。7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左右利手的表述。左利手者和右利手者没有谁更聪明之说。故本题选C。7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想象的加工方式。夸张又称为强调。这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而略去另一些特点,进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例如,人们创造的千手佛、九头鸟、大人国、小人国等形象,都是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的综合。故本题选B。7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不受教育与文化影响。故本题选B。7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它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隐蔽性和简略性。故本题选C。7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不合理的信念。人们持有的不合理信念总结起来有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这种信念通常是与“必须”和“应该”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艾里斯曾说过,过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一本书的好坏。糟糕至极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种想法将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难以自拔。故本题选C。7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念的结构。概念的结构包括概念名称、概念定义、概念特征和概念实例等四个主要成分。名称就是用语词来给概念命名;定义是指以语词来描述要领时,明确界定了这个概念的范畴和特征;特征是指某一类事物所特有的独特属性,也称为关键属性;实例是指概念可知觉的实际例子,具有定义所界定的关键属性的为正例,不具有的为反例。故本题选A。7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特点。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故本题选A。7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确定以后,还要对目标做进一步的分析即任务分析。任务分析指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系的各种子目标,直到学生起始状态的过程。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最终的教学目标出发,一级子目标一级子目标地揭示其先决条件,即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一目标,预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一直到学生的起始状态为止,然后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逐级排列出来。通过任务分析,教师要能够确定出学生的起始状态;能够分析出从起始状态到最终目标之间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故本题选A。7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问题解决。杜威的问题解决五步模式:1.困惑(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即意识到问题的存在)。2.诊断(确定和界定问题,即识别问题)。3.假设(使问题情境中的命题和其认知结构联系起来)。4.推断(对各种假设进行经验的或者实际的检验)。5.验证(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故本题选C。8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酝酿效应。。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的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故本题选A。8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是人物。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是卡普捷列夫。故本题选A。8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反抗心理。2-4岁是个体心理反抗的第一时期,初中生是个体反抗的第二时期。故本题选B。8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2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故本题选B。8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程度。根据过度学习的研究成果最佳效果的过度学习是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故本题选C。8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自律道德也叫道德主观主义阶段,指7~12岁阶段。8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儿童认知发展。儿童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等促进儿童的发展。故选B。8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IQ的高低。一般认为,IQ超过140为为天才。故正确答案为B。8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年龄当量。年龄当量(ageequivalent)是儿童测验中表示测验结果的一种指标。表示儿童的成就相当于某个年龄平均水平的量数。一个测验对某一年龄组施测后,可得到一个全组人的平均数,这个平均数可以该年龄组的年龄值来表示。故本题选C。8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霍尔的三维结构。三维指的是操作维、理论维和设计维。故本题选A。9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基本治疗原则。消除思想矛盾,并对疑病素质的情感施加陶冶锻炼,使其摆脱疾病观念,针对精神交互作用这一症状发展的机制,顺应注意、情感等心理状况来应用些措施,并按照患者的症状和体会,经常使之体验顺从自然。故本题选A。9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期望。教师的期望。教师的期望通过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第一是接受,第二是反馈,第三是输入,第四是输出。9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网络的概念。两个或多个命题常常因为有某个共同的成分而相互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的命题网络。故本题选C。9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验锥形图。。戴尔(1946)从直接具体经验到抽象经验排列了11 种媒体,构成一个经验锥形,不包括网络。故本题选D。9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鼓励技术。在心理咨询中,辅导老师说:“我明白,请继续说”,这运用的是鼓励技术。故本题选C。9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品德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品德是个体现象,道德是社会现象。本题应选A。9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同伴群体。同伴群体对学生影响的大小跟学生与家庭学校的关系有关。故本题选C。9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我表露技术。故本题选B。10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境-陶冶模式。(一)情境教学法;(二)尝试教学法;(三)愉快教学法;(四)成功教学法。故本题选C。二、多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0.85分,共17分)101.【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行动研究法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行动研究可以是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共同进行,也可以由教师单独进行,基本过程可以分为四个环节:计划、行动、考查和反思。故本题选ABCD。102.【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表维度的层次。师表维度表示一个教师为人师表的品行。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肩负培养“四有”新人的神圣使命,这就决定了社会对教师的品行比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更高的要求。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是规范的,是学生学习的模范,而优秀教师还是其他教师学习的模范,是社会各界学习的模范,这就构成师表维度的四个不同层次:规范、垂范、模范、示范。故本题选ABCD。103.【答案】A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特性。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特性有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专业发展的情景性和专业发展的多样性。故本题选AB。104.【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生关系的类型。师生关系的类型包括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师生关系。故本题选ABC。105.【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CIPP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故本题选ABCD。106.【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结课的方法。结课的方法包括归纳结课、比较结课、拓展延伸结课、活动结课、悬念结课、复习结课。故本题选ACD。109.【答案】A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分配座位的考虑因素。学生座位的分配,教师着重考虑的因素是课堂的纪律和人际关系。故本题选AB。110.【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幻想的形式。按照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幻想可分为科学幻想、理想和空想。故本题选ABC。111.【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包括: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故本题选ABCD。112.【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感的分类。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故本题选ABC。113.【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机冲突。动机冲突包括: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故本题选ABCD。114.【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的分类。根据冯忠良的学习的分类,学习可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道德品质的学习。故本题选ABC。115.【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杜拉的学习过程。班杜拉认为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包括注意、保持、再现(复现)和动机。故本题选ABCD。116.【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奥苏泊尔的学习动机。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故本题选ABC。117.【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故本题选ABC。118.【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包括:发现学习、情境教学、合作学习和非指导性教学。故本题选ABC。119.【答案】A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群体对个人的活动的作用。1920年,阿尔波特让被试分别在单独情境和社会情境里工作,结果发现社会情境中的效果要比一个人单独活动好,但有时也会相反。故本题选AB。120.【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讲授法的基本方式。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方法。讲授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故本题选ABC。真题集锦【8】2020年沈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9】2020年沈阳市和平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年【10】2020年沈阳市沈北新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11】2020年辽阳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12】2020年葫芦岛兴城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13】2020年鞍山事业单位教师考试真题及解析【14】2020年本溪市教师考试真题及解析【15】2020年营口盖州教师考试真题及解析【16】2020年丹东教师考试真题及解析【1】2019年8月2日沈阳市和平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2019年锦州市凌河区教师招聘考试回忆真题【3】2018年沈阳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4】2019沈阳市教师招聘真题解析-完美版郭帅【5】2018年沈阳教师招聘真题答案自己对【6】2018年铁岭特岗教师考试真题(修订解析后)比233准【7】2018.1.30阜新市高中教师招聘真题【8】2020年沈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9】2020年沈阳市和平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年微点课堂:支持新疆棉花【微点课堂】教育法的渊源(基本法、单行法)【微点课堂】解聘教师、取消考试、撤销资格、丧失资格【微点课堂】10分钟搞定-加涅学习的分类-学习结果/学习水平【微点课堂】师生关系的类型因为专业,所以懂你
2019年的进度条已经走完一半,不管是准备参加明年招教考试的小伙伴还是即将进入笔试最后冲刺阶段的小伙伴,这些教育学常考的基础知识点都需要牢牢掌握哦!一、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1. 教育者教育者是在社会的专门委托下,以社会要求的体现者的身份参与教育过程的人,以其有目的的活动来调整、控制教育对象、教育影响以至整个教育过程,因此具有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2. 受教育者(学习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既包括在校学习的学生,也包括各种形式成人教育中的学习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 3. 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教育媒介是教育活动的中介。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典例精炼典例1 单项选择: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 )A. 教师、学生、教材 B. 教师、学生、教学方法C.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D. 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典例2 判断:教育内容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主导性作用。答案:1. D 2. 错误二、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典例精炼典例1 填空:教育学是研究 ,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科学。典例2 单项选择: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 )A. 研究教育现象 B. 解释教育问题C. 揭示教育规律 D. 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答案:1.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2. C三、教育的社会功能(一)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二)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三)教育的科技功能(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四)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能够传承文化;(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选择和整理、提升文化);(3)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4)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典例精炼典例 1 单项选择: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加倍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了教育的( )A. 经济功能 B. 政治功能 C. 文化功能 D. 人口功能典例2 多项选择:教育对科技的影响( )A. 促进科学知识再生产 B. 推动科学的体制化C. 科学研究功能 D. 阻碍科学技术转化答案:1. A 2. ABC四、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和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因材施教;②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③教师需要“教育机智”。(2)连续性和广延性。(3)长期性和间接性。(4)主体性和示范性。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5)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典例精炼典例1 多项选择:教师劳动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A. 复杂性 B. 创造性C. 长期性 D. 示范性E. 基本性典例2 单项选择: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判断,采取恰当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是( )A. 管理能力 B. 教育机智C. 应变能力 D. 注意分配能力典例3 单项选择: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 创造性 B. 示范性C. 长期性 D. 复杂性答案:1. ABCD 2. B 3. B五、学生的特点(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从教师方面看,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和被领导者。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二)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自觉性,也称主动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最基本的表现。(2)独立性,也称自主性,这是自觉性进一步发展的表现。(3)创造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典例精炼典例1 单项选择:下面不属于对学生主观能动性描述的是( )A. 创造性 B. 独立性C. 主动性 D. 可塑性典例2 单项选择: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 )A. 自觉性 B. 自主性C. 创造性 D. 超越性答案:1. D 2. C六、师生关系的内容(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①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的意义上看,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受授者;②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③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②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 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典例精炼典例1 多项选择: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 )A. 在心理上是相互排斥的关系 B. 在地位上是上下级关系C. 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D. 在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典例2 单项选择:关于师生关系,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A. 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关系B.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C.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教师示范与学生学习的关系D. 师生关系具有相互影响和建构的互动性答案:1. CD 2. C
1首先提出美育的概念的是( )(2.0分)2.0 分A、席勒《审美教育书简》B、蔡元培《哲学总论》C、许慎《说文解字》D、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2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就是教育的( )(2.0分)2.0 分A、普遍性B、特性C、目的性D、方向性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3反映了教育内部因素之外,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所具有的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的是( )(2.0分)0.0 分A、教育规律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教育经验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4在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2.0分)2.0 分A、《论语》B、《学记》C、《孟子》D、《大学》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5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呈现、介绍大量而系统的信息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2.0分)2.0 分A、实践法B、谈话法C、参观法D、讲授法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6西方奴隶社会出现了雅典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侧重( )(2.0分)2.0 分A、骑士、体操、军事B、文学、宗教、军事C、农业、手工业、服务业D、哲学、艺术、商业教育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7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2.0分)2.0 分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8揭示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的( )(2.0分)0.0 分A、研究范围B、研究对象C、研究任务D、研究课题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9“参观”是对实际事物进行观察、研究,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下列选项不属于教学实践中的“参观”是:( )(2.0分)0.0 分A、预备参观B、并行参观C、教学参观D、总结参观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10教学管理的内容不包括( )(2.0分)2.0 分A、教学质量管理B、教学组织管理C、教学思想管理D、教师的选拔和录用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1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2.0分)2.0 分A、《大教学论》B、《论演说家的培养》C、《普通教育学》D、《民本主义与教育》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教师劳动的( )(2.0分)2.0 分A、长期性B、创造性C、复杂性D、示范性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3学校录用教师的主要方式是( )。(2.0分)2.0 分A、公开招聘B、教师资格考试C、定向培养D、上级任命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4于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2.0分)2.0 分A、布鲁纳B、罗杰斯C、瓦●根舍因D、布卢姆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5教育的基本要素中起桥梁纽带作用的是( )(2.0分)0.0 分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中介系统D、三者都是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16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的问题。(2.0分)2.0 分A、现代化B、综合化C、系统化D、理论化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7西方奴隶社会出现了斯巴达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侧重( )(2.0分)0.0 分A、哲学和艺术B、体操和军事C、宗教和商业D、农业和手工业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D18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 )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2.0分)2.0 分A、《教学与发展》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大教育论点》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19《大教学论》一书的作者是( )(2.0分)2.0 分A、康帕内拉B、托马斯·莫尔C、贝蒂D、夸美纽斯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0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属于职业教育的( )(2.0分)0.0 分A、特殊规律B、局部规律C、基本规律D、普通规律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21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摸底”考察,这是属于()(2.0分)2.0 分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自身评价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22反映了教育内部因素之外,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所具有的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的是( )。(2.0分)0.0 分A、教育规律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教育经验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23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实验作业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 )(2.0分)2.0 分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实习作业法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24教育与生产生活相融合,教育内容主要为生产生活经验”反映了( )的特征。(2.0分)2.0 分A、原始形态的教育B、古代形态的教育C、现代形态的教育D、封建社会的教育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25世界各国的学制存在着差别,但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学制的建立要依据()。(2.0分)2.0 分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发展水平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D、民族和文化传统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26教育是一种( )(2.0分)0.0 分A、社会现象B、生物现象C、自然现象D、遗传现象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27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2.0分)2.0 分A、人类的本能活动B、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C、儿童的天生模仿D、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8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不包括:( )(2.0分)0.0 分A、教学目的的职业性、实用性B、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先进性C、专业课程的中心性、多样性D、教学对象的复杂性、终身性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29《大教学论》一书的作者是( )(2.0分)2.0 分A、康帕内拉B、托马斯·莫尔C、贝蒂D、夸美纽斯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30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人的发展的( )(2.0分)0.0 分A、整体性B、稳定性和可变性C、不均衡和差异D、阶段和顺序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31教育学的任务在于( )。(2.0分)2.0 分A、揭示教育规律B、总结教育经验C、制定教育方针D、发现教育问题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32制约教育的性质、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根本因素是( )(2.0分)0.0 分A、政治经济制度B、社会生产力C、人口数量与质量D、文化习俗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33法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拥有较好的社会声誉,其大学技术学院是设立在大学内的两年制的短期高等技术教育模式。该高等技术教育模式的特点不包括:( )(2.0分)0.0 分A、入学筛选机制宽松B、专业技能培训扎实C、升学深造具有保障D、就业前景较为广阔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34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 )(2.0分)2.0 分A、初等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家庭教育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35不属于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是( )(2.0分)0.0 分A、学生学习立体图形B、后进生转化C、“双师型”教师D、产学研结合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36关于现代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分)2.0 分A、学校管理制度化B、学校管理人性化C、学校管理校本化D、学校管理信息化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37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2.0分)2.0 分A、课程内容B、课程实施C、课程目标D、课程设计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38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2.0分)2.0 分A、《大教学论》B、《论演说家的培养》C、《普通教育学》D、《民本主义与教育》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39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2.0分)2.0 分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40影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结构变化的决定措施因素是( )。(2.0分)2.0 分A、政治经济制度B、社会生产力C、社会文化D、人口质量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41古代社会有关职业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教育,主要通过( )形式进行(2.0分)0.0 分A、家庭教育、学徒制教育B、学校教育、官吏教育C、社会教育、劳动教育D、官学、私学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42关于德育规律的描述,以下错误的说法是()(2.0分)2.0 分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通过活动与交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直线提高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四个要素辩证统一的过程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3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包括( )(2.0分)2.0 分A、高尚的师德B、宽厚的文化素养C、专门的教育素养D、健康的心理素质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E 我的答案:E44当代,教育被人们视为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这是因为教育具有( )。(2.0分)2.0 分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45夸美纽斯说:“只有受过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句话表明的观点是()(2.0分)0.0 分A、教育是万能的B、教育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C、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D、教育要适合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46首先提出美育的概念的是( )(2.0分)2.0 分A、席勒《审美教育书简》B、蔡元培《哲学总论》C、许慎《说文解字》D、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47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2.0分)2.0 分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文化知识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48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重视实科教育的教育家是:( )(2.0分)2.0 分A、卢梭B、斯宾塞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49关于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法错误的是( )(2.0分)2.0 分A、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B、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的制约C、我们肯定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并不意味着在提出教育目的时无需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D、对教育者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50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为资产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职业学校。这种学制属于()。(2.0分)2.0 分A、双轨制学制B、单轨学制C、中间型学制D、分支型学制正确答案: A
每天5分钟,真题天天练~01· 今日真题 · 单选 某研究者试图用实验法来验证“灌输会窒息学生的创造力”这一研究假设。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 )A.客观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伦理原则【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研究基本原则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研究方法”部分“教育研究概述”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并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并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运用。某研究者试图用实验法来验证“灌输会窒息学生的创造力”这一研究假设,在实验中会采取“灌输”的方法,没有考虑到研究的对象是“人”,没有尊重学生的权利,没有充分考虑“灌输”会对学生可能造成的伤害,违背了伦理原则。所谓伦理原则,是指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必须尊重研究对象依法享有的一切权利;必须承担保护研究对象的责任,使其权益免受研究活动的侵害;必须保证研究结果被合法、正当地加以利用。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02 辨析题 教育应与人的天性合作。【答案要点】正确(1)教育要尊重个体的天性(或自然本性),从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如顺序性、阶段性与不平衡性)出发,适应其身心发展规律。(2)教育建立在个体内部状态(兴趣、需要与能力等)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这也体现了教育与人的天性的合作关系。(3)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教师不能从自己的主观出发任意地塑造学生。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一、教育二、学制 (广义)教育制度是指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狭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 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 三、义务教育概念: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我国 义务教育实行九年一贯制。四、教育学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五、教育目的1.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2. 狭义的教育目的: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六、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交往和影响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七、课程1、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综合以及进程安排。包括:(1)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3)学科设置程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年安排。2、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八、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九、学科课程各门学科各具固有的逻辑和系统,中国六艺,古希腊的七艺,赫尔巴特提倡学科课程,它符合儿童的发展阶段的特性,而且注重科学的体系。十、教学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织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十一、班级班级是学校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十二、班集体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十三、德育广义: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狭义:专指学校德育更狭义:专指道德教育。十四、德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根据预定的社会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第二部分 简答、论述一、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二、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①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规定人的发展方向。 ② 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③ 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④ 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口诀:三有一训练,控制很全面。】三、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和作用 1.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2. 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角)3. 环境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显示基础(现)外4. 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生理基础(生)内 【口诀:主角是现生】四、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和技术 ●教育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 五、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 各种政治人才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六、学生的基本(本质)属性七、学生的地位八、现代学生观【口诀:;两独一发】九、教师职业的特点十、教师专业素质十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途经和方法1、师范教育 2、入职教育 3、在职培训 4、自我教育 5、终身教育十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1、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2、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教师;学生;环境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教师;学生;环境十三、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十四、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基本途经1、教师-关爱学生、了解学生;2、学生-尊敬老师,多和老师沟通;3、环境-有氛围的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教育民主,加强校园文化,自有宽容十五、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十六、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间接性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十七、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的要求?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3、要通过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十八、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方向和动力)定目标2.建立、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建立班级集体的领导核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建核心3.建立、完善班级组织制度,建立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 建秩序4.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搞活动5.建设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树班风十九、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1.品德素质 (三爱两人一终身)(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 (3)集体协作精神; (4)严于律己,为人师表。2.智能素质 (1)知识素质(本体、条件、实践、文化);(2)能力素质(组织管理、教育教学、创新能力)3.个性心理素质 (1)有广泛的兴趣; (2)有积极的感情; (3)有良好的精神状态。4.身体素质 5.外在素质二十、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一、了解和研究学生——首要任务 前提/基础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中心环节三、做好个人教育工作 四、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五、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六、建立学生档案 ①四个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②学生成长档案有两种:集体档案和个体档案。七、操行评定 评定要求:全面性、多元性、发展性、规范性八、组织班会活动 体验型(最常见)、讨论型、表演型、叙事型、综合型九、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两类: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二十一、做好个人教育工作 1.先进生工作2.中等生的个别教育3.后进生工作——首要地位二十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动力】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基础】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屡教不改)、逐步提高的过程二十三、德育的原则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因材施教的原则 4、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5、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6、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7、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9、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学研究对象繁杂,涉及因素众多,承担着总结教育历史、发现教育规律的重任。我国教育学发展状况如何?如何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近日,记者围绕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学者。研究方法呈综合性趋向教育学学科性质直接关系教育学学科发展方向和路线。然而,学界至今仍未就教育学学科性质达成共识,主要争论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教育学是理论性学科还是应用型学科;二是教育学是科学还是哲学,是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院院长项贤明表示,教育学与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在逻辑上存在着内在连续性和一致性,它们的区别仅在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程度不同。教育学研究者应以科学的方法对各类教育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按照严密的逻辑体系建构教育学理论,从而推动这门学科的科学化进程。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曾在《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一文中提到,20世纪90年代,学界对教育学学科属性进行了深入讨论,虽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但已不再用简单两分法或三分法的方式思考问题,而是用多元多维的方式做综合研究。同时,也有学者关注到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主张用复杂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认识教育学。他们提出,教育学可在新的知识分类中,归到复杂科学一类。从本质上讲,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在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王佳佳看来,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教育属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范畴。教育中的许多问题需要借助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进而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科学结论。另一方面,教育学以人的发展作为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必然涉及伦理、价值、意义等问题。所以,教育学兼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鉴于教育活动的复杂性,有必要根据教育研究的具体对象、具体问题采取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和范式。学科体系向纵深发展“自20世纪初教育学被引入中国以来,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并初步形成了多类型、互相渗透、动态的学科发展格局。”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侯怀银说。我国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一直在持续展开。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瞿葆奎主编的《教育学文集》与《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对此有充分的体现。前者汇集150位研究者的心血,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教育学资料基本建设工程。后者奠定了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教育学已形成以教育学为中心,门类多样,内容丰富,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侯怀银表示,从学科体系的结构上看,教育学不仅从内部分化出许多学科,如教育原理、教学论、课程论等,而且根据研究领域或对象的不同,形成了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家庭教育学等,还与其他学科“联姻”,产生了教育管理学、教育逻辑学、教育伦理学、教育美学等。从学科体系的形成过程来看,我国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探索已经从“教育学中国化”逐渐转向“构建中国教育学”。例如,叶澜首创“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围绕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研究方法论和教育学反思与重建这四个核心问题进行学派建设,致力于构建当代中国教育学。与此同时,受访者也表示,当前我国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仍存在学科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不高,独立性较弱,尚未建立学科发展与教育问题研究的互动机制等问题。关注教育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不同国家学者提出的各种理论可能带有不同国家和不同社会文化历史的烙印。”项贤明表示,面对现实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时,学者能否提出具有解释力和批判力的理论模型是关键。解释力指能够合理阐述研究对象的形成机理、内在构成、发展和运动变化规律等方面情况的能力。批判力指能够揭示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研究对象的内在矛盾及其价值冲突的能力。提出有效解释或批判社会中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理论模型,有助于我国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项贤明提到,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构建包容的、有耐心的科研管理体制。教育学要“走出去”,关键在于中国学者提出的理论模型能否被国际同行认可、学习和应用。要真正促进我国教育学走向国际舞台中央,仅追求在国外期刊的发文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鼓励学者专注于自己的研究,译介那些确实有解释力和批判力的理论。“若想使教育学真正自立于科学之林,需要回到教育学本身来思考学科体系建设问题。”侯怀银表示,要重视发展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学科,特别要重视教育概论、教育原理、教育哲学等学科的建设,为教育学应用学科的发展夯实基础,还要建设中国教育学史学科。此外,应把学科建设和教育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密切结合起来,积极与相关学科合作,促进学科群的发展,并在整个学科群中确立教育学应有的学科地位。“要运用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关注中国教育实践,凝练我国独有的实践经验和教育成果,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学科体系。近年来,我国的课程改革、教研制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等引起了国外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些都是我国教育学界产生原创理论的源泉。”王佳佳说,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要强化对自身学科立场和学科意识的反思,而研究机构则应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和评价标准,共同开创我国教育学的新纪元。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吴楠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科学发展史表明,任何一门科学的独立存在,取决于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具有专门的研究对象。科学就是按照各自研究对象的特定领域所具有的特殊矛盾而分门别类的。家庭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概括地说必须是家庭教育这一特殊领域内所特有的矛盾,即家庭中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矛盾及其特殊性,以及家庭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有关问题。由于家庭教育学要从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现状出发,为我国现实家庭教育工作服务,因而就其研究对象来说,应该从一般的家庭教育问题人手,重点研究我国当代家庭教育面临的一些最实际的问题,努力探讨其特点和规律性,形成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理论,并有效指导家庭教育的实践。家庭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现代家庭中具有血亲关系(包含拟血亲关系)的父母与子女及其他成员之间的教育影响的互动现象,从而揭示其运动发展的规律。要正确理解家庭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以下三个核心问题必须明确认识:1. 家庭教育要立足当今,解决现实家庭教育的问题家庭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必然要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影响,特别是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制约。不同社会历史阶段(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是以社会为依托而存在并完成社会赋予的功能,社会的改革、变迁必然会对家庭教育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家庭教育也要通过自身不断的改革、发展和完善来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研究家庭教育学必须立足当今,用动态的发展观来研究,才能针对现实问题,取得具有现实意义的成效。2, 家庭教育必须树立互动的家庭教育观以往的家庭教育学多受传统教育学的影响,将家庭中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截然分开,从长辈对子女的教育影响上去界定,强调长辈作为教育者的教化功能和对子女的塑造作用,这只是静止的、显性的、一个层面的家庭教育。当代的家庭教育学,必须树立父母与子女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互动的教育影响观,即在家庭中,不仅有长辈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影响,而且也有子女对长辈特别是父母的教育影响,还有同辈人之间的教育影响,他们之间是互动的关系。'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在家庭教育的互动影响中成长、进步。家庭中互动的教育影响往往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同辈人之间、成年人之间较多显示出教育影响的彼此相倚,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体现为一系列无目的、无计划、随意的、偶发的相倚行为,且多以自我的反省起到教育效果。二是不同辈之间,特别是长辈与未成年晚辈之间则较多显示出教育影响的彼此不对等,长辈对未成年晚辈总是施以有目的的教育影响,期望获得相应的教育效果;而未成年晚辈对长辈的影响则是随意的、无目的的,往往双方根本意识不到、感受不到,需要更强的自我反省力才能起到教育效果。因此,在家庭教育实施中,长辈对未成年晚辈的有意识教育要注重科学性,注意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意见,这就要求长辈特别是父母要有大量心理上的投入,这是家庭教育的本性要求;同时要提倡未成年晚辈对长辈有意识的影响和成年人之间的有意识教育影响,增强自我教育作用,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家庭教育在互动,从而使自己获得不断的进步。为此,我们要特别强调家庭教育并非长辈单方的所作所为,家庭教育互动中未成年孩子的作用绝不可忽视。3, 揭示并阐明研究对象中的规律是家庭教育学创立的基础家庭教育规律是家庭教育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是家庭教育现象与其他教育现象之间以及家庭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联系。家庭教育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只能发现它、认识它,并按家庭教育规律办事,而不能创造它、改变它、违反它,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家庭教育学就是在人类认识、发现、揭示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不仅有家庭教育最基本的规律,还包括人在各年龄阶段的家庭教育、特殊人群的家庭教育、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等家庭教育规律。注: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