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不知不觉中已经迎来了2021年,新一轮的专升本备考即将开始,有关“2021年专升本政策或将改革”的消息已经流传了大半个月。“21年湖南专升本可以自主选择院校”也是升本圈备受关注的一件事。在这个升本关键时期,有的同学却陷入了迷茫,不知道该如何着手备考,择校、择专业也一无所知,但有些聪明学员,已经开始物色自己心仪的院校了~所以,如何选择升本院校?在选择时需要考虑哪些要素呢?历年专升本招生院校实力如何?先说明一个择校的前提:1、明确你的专科专业是什么;2、推测你的专科专业是属于哪一大类;3、找到你的“大类”,里面的专业你都可以挑(不排除2021政策有变,但是在政策未出来之前,依旧按照往年的流程来走);4、最后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即可。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办学层次、学校特色、就业率、升学再造四个方面聊聊,专升本究竟如何选择一个适合的学校?(一)办学层次2020年湖南参加专升本考试的院校一共34所,按学校质量划分,其中一本高校15所、二本高校14所、独立院校5所。一本,为第一批次录取,一本是公办范畴,一本是国家重点支援的大学,其教学条件还有师资力量,都要远远强于二本院校。二本,为第二批次录取,二本大多数属于公办范畴内,也有少部分属于民办范畴。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属于民办性质。公办高校的办学主体是政府;民办高校的办学主体来自社会;独立学院的举办方是普通高校与社会合作办学, 因此独立学院一般是设在某个大学的名下,例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上图就是具体的学校的本科批次,一本院校会比二本院校和独立学院受欢迎,当然竞争压力也会更大一些,专升本考试是没有明确分数线的,它是择优录取,只有高分才能有绝对优势。(二)学校特色(王牌院系/专业)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王牌院系或者王牌专业,比如说湖南城市学院,如果你想考建筑类的相关专业,湖南城市学院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个学校就是以这个专业为王牌,刚好它也是对外招生。比如说湖南工业大学它的王牌专业是产品包装,但是它不对外招生。但是尽管有专业的限制,好的院校和热门专业仍然竞争更加激烈,在选择心仪院校和专业的同时,也要考虑竞争力和个人看重什么来综合抉择。(三)就业率(就业质量)就业率如何:选择的学校专业或者学校,就业率怎么样?有没有发展前景?这个企业是不是在这个行业里面是龙头行业?是否有政策扶持:比如:举个例子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现在教师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职业,老师是有编制的,但凡有编制都是需要参加考试的。假设到湖南第一师范来学习,考教师编制的流程就简化一些,只需要面试。那么想当老师的,去湖南第一师范肯定是有绝对优势的,这样就叫政策扶持。(四)升学再造如果只是想拿个本科文凭,就选相对简单、竞争较弱的学校,以考上本科为目标,不选报热门院校。如果是想继续深造,比如:考研、保研,就可以选专业优势比较好的学校,一般来说此类院校竞争较激烈,需要同学们付出更大的决心与耐心。湖南设有研究生点的高校有12所,分别是:衡阳师范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 湖南工商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吉首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邵阳学院 二、选公办还是民办院校呢?刚刚在二本院校也提到一个点,二本高校是有公办和民办之分的,那公办和民办之间有什么区别呢?1、学费区别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就是学费的区别。这是因为办学资金的来源不同,一般情况下民办高校与独立院校的学费是公办高校的3~4倍。2、招生规模如果说公办高校在背景、师资、管理上更胜一筹,那么独立、民办高校在特色专业以及招生规模上就更占优势。公办高校的招生规模一般较小,即使有今年的扩招政策支持,实际增长人数依然微弱;而独立、民办高校的招生计划则非常宽裕,承担落实了扩招计划中的主要人数增长。3、招生指标像招生指标也是我们择校的一个重量考量标准,刚刚我们说了民办的高校会比公办的好考一些,这是绝对的吗?其实并不一定,具体还是要看每个学校的招生指标来的,像湖南信息学院的去年招生指标就比较低,只有300多人。每个学校的招生指标都关系到学校资源分配。如:师资、教学、宿舍等去年专升本招生指标“高”的学校公办学校: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怀化学院、长沙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民办学校: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公办or民办,不应该只是字面上的选择。办学优势、特色专业、招生计划、竞争力度、甚至学费承受范围都应该作为专升本择校的重要考量。切记,统招专升本只有一次考试机会,大家务必慎之又慎。小编总结专升本报考讲究一定策略方法,客观看待个人的自身能力,包括考试能力与经济能力,个人能力与报考院校专业是否相符合决定专升本考试的成败,切忌盲目相信高校排名。无论是为获得本科学历为目标还是继续深造、提升自我为最终导向,都需要同学们在备考时期专心、专注学习知识。所以在备考阶段都需要我们去专心备考、安心应试,即便是打算以获取本科学历为目标,也不能在备考方面放松警惕哦。
近日,我市一个出生即患脑瘫的21岁男孩,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周围人纷纷竖起大拇指:“这孩子考上大学真不容易!”这个男孩叫谭小祥,由于早产,谭小祥一出生就患脑瘫,但是因为家庭贫困,无力负担起治疗费用,从没有带他做过相关的治疗。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谭小祥的智力没受到影响。但由于患脑瘫导致的语言障碍、肢体不协调,谭小祥无法正常与人交流,写起字来特别费劲,这使得他的求学之路异常艰难。可即便荆棘丛生,他也从未言弃。命运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谭小祥出生在龙塘镇香兰村12组,小学毕业于龙塘中心完小,初中在龙塘中学就读,中考时以高出录取分数线10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耒阳一中,当时在全校引起轰动,可这背后的努力与艰辛却鲜为人知。为了考试万无一失,谭小祥不断复习教材,对着复习资料上的题目一遍又一遍的反思,以求达到和命题人一样的解题方式和不断接近标准答案。“我一直坚信勤能补拙,因为我写字比平常人要慢,所以我必须思考地更快,才能挤出更多的时间来作答。”谭小祥说。谭小祥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父亲因为十年前患有疾病,一直没有工作和收入,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母亲和姐姐的资助,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谭小祥读高中后,为了照顾他,父母从农村搬到了城里,租住在学校附近。驻香兰村扶贫工作队为谭小祥的母亲伍莲花联系了一个环卫工人的公益岗位,工资1500一个月。2019年,谭小祥参加第一次高考,最终以411分的成绩落榜,没上三本线,这个结果让谭小祥很失落。“我就是不服气。”回想到第一次高考失利,谭小祥意志坚定的说。因为家庭困难,谭小祥鼓足勇气向家里提出了复读的愿望,妈妈咬咬牙说:“复读可以,但得必须努力去读书,家里条件再差,也得供你读完大学。”就这样,谭小祥进入了正源复读班。进入正源后,谭小祥发愤图强,刻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高考放榜,谭小祥527分,超过一本线20分。8月29日,谭小祥拿到了衡阳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在关爱中成长,感谢支撑我逆风飞翔的人梦想的实现靠个人拼搏,但也离不开社会关怀、制度保障。从小学到高中,谭小祥得到了许多老师、同学的帮助。“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敬佩你,你在老师的眼里是个十分正常的孩子,只要你努力,任何困难都会向你低头,老师相信,你的人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是谭小祥小学班主任写在他报道手册上的评语。上初中后,班主任了解到谭小祥家里比较困难,多次给他申请补助,并帮他购买复习资料。到了高中,谭小祥刚开始没有融入到新的集体,班主任谢小军多次在下晚自习后去寝室看望他,开导他。谭小祥在学习上压力过大时,谢小军会找他单独谈话,帮他缓解压力。在了解到他家里的经济状况后,又多次为他申请资助,这些都让谭小祥非常感动。第一次高考失利后,谭小祥很迷茫。在复读几天后,谭小祥问了班主任郑敏一个问题“高考,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吗?”郑敏说:“以我为例,我家里人都是农村人,但我却读了大学,我的生活和经历与他们不同,这就是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班主任的话拨开了谭小祥心中的迷雾,让他坚定了为高考奋战的决心。当时,谭小祥给班主任写了一封信,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目标告诉班主任。在信里,谭小祥向班主任承诺:“甘受寂寞直至高考结束,认真听完每一位老师的课,无论承受什么代价,只希望努力学习能考取湖南科技大学,努力克服自身缺点。”高考成绩出来后,班主任打开信封,看到内容,眼眶里泪光闪烁。“这个孩子不容易,很坚强。他有自己的梦想,并且为之付出百分百的努力,这一点值得所有人学习。”今年3月份,谭小祥的爸爸因疾病去世。谭小祥向郑敏请假料理父亲的后事。考虑到谭小祥家里的十分困难,郑敏把他的情况汇报给了正源学校校长罗湘云,罗湘云当即通过微信给郑敏转了5000元慰问金给谭小祥,并要郑敏鼓励谭小祥好好学习。“我当时听到班主任这一番话,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能遇到这么好的班主任和校长我真的觉得很幸运。”谭小祥对此充满感激。父亲的突然离去,抽走了谭小祥的信念。一段时间里,谭小祥的考试成绩一直不理想,总是在400分左右徘徊。郑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边安慰谭小祥情绪,一边寻找成绩上不去的原因。“我发现他的试卷很多没做完。”郑敏调看了谭小祥的试卷后发现,试卷答题并不是错的比例高,而是试卷后面很多题目没有做完。“当时他都是和同学们一起考试,一起交卷。”谭小祥由于患脑瘫导致肢体不协调,写字很慢,尽管思维很清晰,但手的动作跟不上。于是,郑敏决定每次考试后,把谭小祥的试卷拿出来,让他把后面的题目做完,看看是什么结果。经过几次测试,谭小祥的成绩让郑敏喜出望外,可以考出500多分!“去年高考的时候,监考老师看到我没写完,都在着急”谭小祥对去年高考失利仍然记忆犹新。“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2017年教育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从2017年高考开始,要对符合高考报名条件、通过报名资格审查的残疾人考生提供必要条件和合理便利,包括:因脑瘫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肢无法正常书写或无上肢考生等书写特别困难考生的考试时间,在该科目规定考试总时长的基础上延长30%。根据这一规定,今年高考体检时,学校将谭小祥的情况如实汇报给教育局,为此,教育局、卫健局、残联、人民医院领导非常重视,派出体检医生等工作人员,一起到学校对谭小祥做了详细检查,成功申请到高考延时30%。求助!需要社会的帮助和支持9月3日上午,市残联理事长杨松青一行来到谭祥家里,给他送来了2000元慰问金及生活用品,并收集了谭小祥的相关资料,帮他申请大学补助金。在此之前,市残联还为谭小祥申请了4200元高中补助。“谭小祥同学为广大残疾学子塑造了身残志坚的典范,希望他继续奋发向上,努力学习,为社会和国家多做贡献。”杨松青表示,他今后将会一直关注谭小祥,为他提供一些帮助。谭小祥填报的是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电脑是专业必备用品,龙塘镇香兰村村支书谭振宇了解情况后,帮他联系了一家爱心经销商,给谭小祥捐赠了一台电脑。龙塘镇政府也给予了谭小祥1000元资助。谭小祥村里的老党员谭海鹰则发动邻里乡亲给他捐款,募得爱心款7000余元。高考填报志愿时,谭小祥填报了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8月29日,谭小祥收到了衡阳师范学院录取通知书。“我最想报的是免费师范生,我觉得老师的无私奉献很激励我,如果可以,我愿意执教一生。”可惜的是,免费师范生的要求里,“身体健康”这一规定把谭小祥拦在了门外。“接下来,我会好好努力攻读大学所选专业,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想继续考研,学习软件与工程,然后自主创业开发软件。当然,能够进入企业工作的话就更好了。”谭小祥对于未来的规划很清晰,“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每年的学费以及生活费是一项不小的开支,我家里可能会负担不起。”谭小祥的妈妈伍莲花表示,谭小祥未来的大学生活中,还需要家庭的陪伴和支持。她肯定会全力以赴,但也需要社会的帮助和支持,“儿子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他一定会学好本领,回报社会。”家境贫寒、身有残疾,可以说,谭小祥的起点比许多同龄人都低。但他却用日复一日地勤学,把一手不太理想的牌,打出了“王炸”。身体被束缚,心灵却唱出了强者的歌。因为他知道即使翅膀断了,依然也要飞翔。记者在此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能够伸出援手,帮助谭小祥顺利完成学业,追逐梦想。(陈娟)【责任编辑:梁昕】【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5月18日至20日,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暨大数据知识工程论坛在衡阳师范学院成功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30余所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会议。5月18日晚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业委员会召开换届选举会议,会议确定了常委会和新一届专委会名单。(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现场)(校长皮修平教授致欢迎词)5月19日上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业委员会召开工作会议,会议由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何清教授主持,衡阳师范学院校长皮修平教授致欢迎词。皮修平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提到,近年来,衡阳师范学院重视学科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皮修平表示,衡阳师范学院将借助此次会议良机,向各位专家学者学习和请教。会议期间,积极做好会议的各项组织、服务工作,努力为各位专家、学者搭建一个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增进友谊、共同提高的良好平台。随后,与会专家对白皮书的撰写和NCIIP2019会议进行了讨论部署。(“CAAI人工智能走进校园”系列讲座现场)当天下午3:00,“CAAI人工智能走进校园”系列讲座在衡阳师范学院东校区外语楼北311报告厅举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深圳大学王熙照教授对“CAAI人工智能走进校园”活动进行了详细介绍,为衡阳师范学院学子打开了了解人工智能、走进人工智能、深入人工智能的大门。来自河北大学的翟俊海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的石川教授、深圳大学的崔来中博士、山西大学的郭虎升博士分别作题为“基于模糊积分集成极限学习机的两类非平衡大数据分类”“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 Network based Recommendation”“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化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时代的机器学习优化建模”的报告,为到场师生带来各自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何清作总结发言。他对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业委员会的年度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四位专家的研究工作和精彩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对衡阳师范学院在此次会议中的付出给予了肯定。此次会议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业委员会协办,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承办,是衡阳师范学院在人工智能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学术和技术盛会。(衡阳师范学院供稿)
作者:陈彬不久前,教育部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以期为研究生导师的行为划定底线。对此,很多导师并不以为意。然而,以近日发生的天津大学原硕士生举报其导师学术不端事件为代表,又的确有很多导师突破了这一底线,由此也引发了公众对于研究生导师素质的疑虑。作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某些研究生导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为何无法守住底线?靠文件规定的底线划分能否真正起到作用?导师的权利和责任之间,又是否该有一条明晰的边界?■本报记者 陈彬不久前,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西部某高校硕士生导师刘浩收到了同事发给他的一则信息推送,内容是关于教育部刚刚出台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的。其中,特别提到了十条导师不得违反的底线行为。对于这十条被统称为“十不得”的禁令,刘浩只是扫了一眼,然后便将手机装进裤兜,继续开会。回忆起当时自己的感受,刘浩用了四个字形容“一笑置之”。因为在他看来,对导师而言,这些条款是根本不需要强调的。然而,就在短短一周后,从天津大学退学的原硕士研究生吕翔实名举报其导师张裕卿学术不端的新闻登上了众多媒体的显要位置。在这份长达123页的举报信中,该研究生揭露其导师不仅存在学术造假行为,还强制利用自己学生的成果,并逼学生论文造假。一边是很多导师对行为准则的不以为意,另一边则是时常见诸媒体的导师行为不端,乃至由此引发的师生冲突事件。其背后,导师和学生之间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层次矛盾?对于研究生导师,底线和理想间又应该怎样平衡管理的尺度?“常识”=“共识”?今年9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我国研究生导师数量为46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的人数达到11.5万。从绝对数量上说,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那么,他们是如何看待教育部刚刚发布的《准则》的呢?对于自己对待“十不得”的态度,刘浩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做了一个简单明了的解释:“对我来说,《准则》中规定的这‘十不得’条款就像‘水和空气’一样,是最自然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强调。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要去在意呢?”在《中国科学报》采访中,类似刘浩这样的态度可谓是受访教师的“主流”。这也成为了很多对此质疑者口中最主要的依据——大家都认为是很自然的内容,如何去落实,又如何去规范?正如有研究生导师在受访时所打趣的那样,“我总不能在写年终总结的时候,还要特意写上一句‘未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吧’?”然而,也并不是没有不同的声音。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卢晓东便在受访时坦言,对正处于当下发展阶段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而言,“十不得”可能仍有着底线意义。“国内高校数量庞大,不同高校和学科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卢晓东表示,我们不能低估研究生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的整体素质,但同时也不能高估某些导师对规则的认知能力和自身道德水平。“也就是说,某些看来是常识的规范,却并不一定是所有导师的共识。此次天津大学教授张裕卿学术不端事件,就是一个案例。”除学术不端事件外,近年来时常被曝出的研究生导师与学生间的矛盾冲突,也印证了人们对于研究生导师群体道德素质的疑虑。然而,这是否就代表着“十不得”可以为这些导师“敲响警钟”呢?对此,北京某高校文学院硕士生导师李晓宇在受访时直言,“十不得”更像是教育主管部门在面对近期频频出现的高校师生关系事件时,所做出的一种“应激反应”。“面对公众的质疑,教育主管部门是必须要有一个态度的,但解决当前的师生问题,远不是对导师画几个条条框框这样简单。”“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目前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了某种异化。”李晓宇表示,“这就使得我们必须要认真考虑如今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思维模式的变化以及教师自身定位的变化,并在这一基础上,对师生关系中的权责进行重新梳理。”“刘浩”们的困扰作为一位有着十几年指导学生经验的研究生导师,在自己教过的学生中,让李晓宇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已经留校并成为其同事的学生。“他是一个对自己的未来很有想法的人,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的身上也有着一份同龄人不太具备的执着,甚至有时会为此不择手段。”李晓宇此前曾和这名学生做过多次交流,但似乎收效甚微。“更重要的是,目前这名学生的确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让李晓宇心生感慨,如今的学生早已不像自己的学生时代那样“单纯”了。发出如此感慨的并不止李晓宇一位老师。有高校教师向记者直言,目前很多高校师生矛盾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我国传统“师徒如父子”式的师生关系,已经与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有很大反差。这就造成了两个可能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有些老师并没有从传统思维模式中转变过来,进而造成了某些“无心之过”;另一方面,也的确有一些老师在模式转变的过程中走了“邪路”。在李晓宇看来,所谓的“邪路”本质上就是他口中的师生关系异化——从单纯的师生关系变为纯粹的利益交换关系。“这不是教师单方面造成的,而是师生之间相互利用的结果——导师让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学生以此换取文凭。”李晓宇说,这也就是“老师”蜕化为“老板”的直接原因。但因为一位导师往往要管理多位研究生,这种模式下,有些学生对这种异化很“适应”,而另一些学生则并不喜欢,当他们对外“吐槽”时,也就给外界造成一种“导师全都是老板”的感觉。作为一名导师,卢晓东认为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共同探索中的“同事”关系。浙江大学教授李飞也曾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进行过类似的阐述——在了解“新知识”这一点上,由于导师往往要指导多名研究生及参加一些学术会议等,阅读文献的时间被挤占,可能不如研究生读得多,读得及时。再比如,提出科学假设和设计试验证明都是创造性的过程,课题开始的前期基本上是由导师来完成的,但随着课题的进展,优秀的研究生往往自己会提出假设并试图证明。“这一层面上看,导师和研究生其实是‘同事’关系,各有所长。年轻的研究生经验不足,但思维敏锐且精力充沛;导师受杂务烦扰且或多或少有些守旧(可能是旧知识掌握太多的缘故),但稳重且经验丰富。”李飞说。与此不同的是,刘浩依然习惯于将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这可能是源于我的导师对我的言传身教。”然而,正如前文所言,如今“师徒父子”般的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适合于现代校园,加之公众对于师生关系中某些事件的敏感,这也在客观上给“刘浩”们带来了一些困扰。“据我的观察,我周边的一些男性导师,近年来已经开始刻意减少女性研究生的招收比例。这并不是出于学术原因,而仅仅是因为和男学生不会有‘出事’的危险。”刘浩说,尽管这些导师明白“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毕竟“人言可畏”。“问题是,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有损女性的受教育权。”此外,也是出于担心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导师在与研究生交往时,往往也会避免非学术性活动的接触。“以前我们还会和研究生一起出游,或进行一些团队建设活动,但现在已经不太敢了。”刘浩说,从导师与学生单纯的师生关系角度来说,这样的做法倒也无可厚非,不过这也引发了他另一个疑惑——如果此时学生还是因为某些非科研因素出现问题,导师应该负责吗?为导师“减负”?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其中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此后,这一概念被不断强调,似乎已经成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公认的一条“真理”。然而,在有些导师看来,这句话本身是有可商榷之处的。“研究生培养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可以单纯地理解为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对研究生从学习到生活的全方位培养。如果是后者的话,研究生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其实是有难度的。”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郭英剑说。在郭英剑看来,导师最基本的职能是要做好研究生学术培养的第一负责人,而这也应该作为评判导师是否称职的主要标准。至于其他方面,导师当然可以,也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但不能将其作为导师的硬性要求。“毕竟在当前的高等教育环境下,我们不能时刻守在研究生身边,而且研究生作为成年人,有自身的认知和为人处世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去影响他们,但如果出现问题,‘板子’不能首先打在导师身上。”郭英剑说。受访时,有多位研究生导师直言,目前研究生导师工作中,承担了大量针对研究生的“非学术”事务以及相应的责任,这大大增加了导师的工作压力,也不利于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比如,此前就有高校规定,研究生如不能按时毕业,导师应承担连带责任,类似的规定还包括学生的某种评价不能低于或者高于一定比例。这些看似是人才培养问题,但实际上都掺杂了大量非学术性因素。”李晓宇说,试问,如果是学生由于自身原因,而不是由于导师教导有误而导致无法按时毕业,导师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呢?同样的,如果导师已经对学生进行了诚信教育,但学生依然出现学术不端问题,导师是否还应该承担连带责任?曾有学者对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美国10所研究型大学出台的与研究生导师直接相关的制度文本中,有关导师指导职责和伦理规范的规定进行过统计。结果显示,涉及研究生指导职责的文本中规定的指导行为基本都集中在学术方面,如指导学位论文,帮助研究生找到容易解决且重要的研究问题,指出其作为研究者的优缺点,为其提供探究个人想法的自由等。相比之下,这些文本中仅有少量涉及非学术因素,除提及导师要为研究生提供适当的职业发展支持、心理支持外,对研究生生活、思想、经济等方面是否需承担职责,文本均鲜有提及。在道德品行培养方面,也仅强调导师要做好专业榜样,培养研究生科研诚信品质,至于学生其他道德品质的培养,并未纳入其中。与之相对的是,早在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便联合发文,要求高校改变单独评定研究生导师资格的做法,同时,一旦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行为,导师应承担相应责任。“这说明在美国高校,教师的指导责任设定并没有被泛化,这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李晓宇表示,换言之,国内高校导师是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减负”的。弹性的边界在导师责任的问题上,有该“减负”之处,但在某些方面也需要更加明晰的要求。《准则》出台后,对于后续的工作,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各地各校要结合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实际,一方面做好宣传解读,帮助导师全面了解《准则》内容,做到全员知晓;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制度,将《准则》真正贯彻落实到研究生招生培养全方位、全过程,强化岗位聘任、评奖评优、绩效考核等环节的审核把关。这正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员李海生十分看重的。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李海生表示,从近年来部分培养单位已出台的一些导师行为规范来看,其内容有待完善,相应的原则、尺度也有待统一。“具体的导师行为规范中,应明确违规者所应承担的责任,明晰相应的惩罚性条款,增强可操作性。”在李海生看来,目前为很多人所诟病的研究生导师权力过大的问题,实质上就源于对导师的学术指导权力缺少相关的制约机制。导师指导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过大,致使许多指导行为无法规制,因此,需要充实导师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然而从另一方面,导师指导是一种基于“学问”和“资格”的特殊权力,具有鲜明的专业自主性和自律性,这就使得刚性的文本性内容往往在具体的导师行为问题上,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导师与研究生的师生关系具有特殊性,两者的责权关系在相关的法律和制度规范中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在一篇文章中,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左崇良表示,研究生导师的责权划分应该考虑师生双方的精神需求,合情合理地确定一个弹性的边界。对此,李海生认为,可以采用概括式和列举式相结合的方式,对导师行为规定禁止范围,从而将标准的“文本”转化为一系列可评判的实施策略和认证指标,并明确相应的惩戒措施。“在我国,对于违法违规事件的判断主要基于法律法规文本,虽然具有很强的体系化优势,但灵活性上相对不足。相比之下,英美等国则以判例为主,更加灵活。我们当然不能全盘照抄国外,但在某些方面,是否可以做一些借鉴呢?”李海生说。(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刘浩、李晓宇为化名)《中国科学报》 (2020-11-24 第5版 大学周刊)【来源:中国科学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近日,我市一个出生即患脑瘫的21岁男孩,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周围人纷纷竖起大拇指:“这孩子考上大学真不容易!”这个男孩叫谭小祥,由于早产,谭小祥一出生就患脑瘫,但是因为家庭贫困,无力负担起治疗费用,从没有带他做过相关的治疗。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谭小祥的智力没受到影响。但由于患脑瘫导致的语言障碍、肢体不协调,谭小祥无法正常与人交流,写起字来特别费劲,这使得他的求学之路异常艰难。可即便荆棘丛生,他也从未言弃。命运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谭小祥出生在龙塘镇香兰村12组,小学毕业于龙塘中心完小,初中在龙塘中学就读,中考时以高出录取分数线10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耒阳一中,当时在全校引起轰动,可这背后的努力与艰辛却鲜为人知。为了考试万无一失,谭小祥不断复习教材,对着复习资料上的题目一遍又一遍的反思,以求达到和命题人一样的解题方式和不断接近标准答案。“我一直坚信勤能补拙,因为我写字比平常人要慢,所以我必须思考地更快,才能挤出更多的时间来作答。”谭小祥说。谭小祥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父亲因为十年前患有疾病,一直没有工作和收入,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母亲和姐姐的资助,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谭小祥读高中后,为了照顾他,父母从农村搬到了城里,租住在学校附近。驻香兰村扶贫工作队为谭小祥的母亲伍莲花联系了一个环卫工人的公益岗位,工资1500一个月。2019年,谭小祥参加第一次高考,最终以411分的成绩落榜,没上三本线,这个结果让谭小祥很失落。“我就是不服气。”回想到第一次高考失利,谭小祥意志坚定的说。因为家庭困难,谭小祥鼓足勇气向家里提出了复读的愿望,妈妈咬咬牙说:“复读可以,但得必须努力去读书,家里条件再差,也得供你读完大学。”就这样,谭小祥进入了正源复读班。进入正源后,谭小祥发愤图强,刻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高考放榜,谭小祥527分,超过一本线20分。8月29日,谭小祥拿到了衡阳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在关爱中成长,感谢支撑我逆风飞翔的人梦想的实现靠个人拼搏,但也离不开社会关怀、制度保障。从小学到高中,谭小祥得到了许多老师、同学的帮助。“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敬佩你,你在老师的眼里是个十分正常的孩子,只要你努力,任何困难都会向你低头,老师相信,你的人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是谭小祥小学班主任写在他报道手册上的评语。上初中后,班主任了解到谭小祥家里比较困难,多次给他申请补助,并帮他购买复习资料。到了高中,谭小祥刚开始没有融入到新的集体,班主任谢小军多次在下晚自习后去寝室看望他,开导他。谭小祥在学习上压力过大时,谢小军会找他单独谈话,帮他缓解压力。在了解到他家里的经济状况后,又多次为他申请资助,这些都让谭小祥非常感动。第一次高考失利后,谭小祥很迷茫。在复读几天后,谭小祥问了班主任郑敏一个问题“高考,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吗?”郑敏说:“以我为例,我家里人都是农村人,但我却读了大学,我的生活和经历与他们不同,这就是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班主任的话拨开了谭小祥心中的迷雾,让他坚定了为高考奋战的决心。当时,谭小祥给班主任写了一封信,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目标告诉班主任。在信里,谭小祥向班主任承诺:“甘受寂寞直至高考结束,认真听完每一位老师的课,无论承受什么代价,只希望努力学习能考取湖南科技大学,努力克服自身缺点。”高考成绩出来后,班主任打开信封,看到内容,眼眶里泪光闪烁。“这个孩子不容易,很坚强。他有自己的梦想,并且为之付出百分百的努力,这一点值得所有人学习。”今年3月份,谭小祥的爸爸因疾病去世。谭小祥向郑敏请假料理父亲的后事。考虑到谭小祥家里的十分困难,郑敏把他的情况汇报给了正源学校校长罗湘云,罗湘云当即通过微信给郑敏转了5000元慰问金给谭小祥,并要郑敏鼓励谭小祥好好学习。“我当时听到班主任这一番话,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能遇到这么好的班主任和校长我真的觉得很幸运。”谭小祥对此充满感激。父亲的突然离去,抽走了谭小祥的信念。一段时间里,谭小祥的考试成绩一直不理想,总是在400分左右徘徊。郑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边安慰谭小祥情绪,一边寻找成绩上不去的原因。“我发现他的试卷很多没做完。”郑敏调看了谭小祥的试卷后发现,试卷答题并不是错的比例高,而是试卷后面很多题目没有做完。“当时他都是和同学们一起考试,一起交卷。”谭小祥由于患脑瘫导致肢体不协调,写字很慢,尽管思维很清晰,但手的动作跟不上。于是,郑敏决定每次考试后,把谭小祥的试卷拿出来,让他把后面的题目做完,看看是什么结果。经过几次测试,谭小祥的成绩让郑敏喜出望外,可以考出500多分!“去年高考的时候,监考老师看到我没写完,都在着急”谭小祥对去年高考失利仍然记忆犹新。“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2017年教育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从2017年高考开始,要对符合高考报名条件、通过报名资格审查的残疾人考生提供必要条件和合理便利,包括:因脑瘫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肢无法正常书写或无上肢考生等书写特别困难考生的考试时间,在该科目规定考试总时长的基础上延长30%。根据这一规定,今年高考体检时,学校将谭小祥的情况如实汇报给教育局,为此,教育局、卫健局、残联、人民医院领导非常重视,派出体检医生等工作人员,一起到学校对谭小祥做了详细检查,成功申请到高考延时30%。求助!需要社会的帮助和支持9月3日上午,市残联理事长杨松青一行来到谭祥家里,给他送来了2000元慰问金及生活用品,并收集了谭小祥的相关资料,帮他申请大学补助金。在此之前,市残联还为谭小祥申请了4200元高中补助。“谭小祥同学为广大残疾学子塑造了身残志坚的典范,希望他继续奋发向上,努力学习,为社会和国家多做贡献。”杨松青表示,他今后将会一直关注谭小祥,为他提供一些帮助。谭小祥填报的是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电脑是专业必备用品,龙塘镇香兰村村支书谭振宇了解情况后,帮他联系了一家爱心经销商,给谭小祥捐赠了一台电脑。龙塘镇政府也给予了谭小祥1000元资助。谭小祥村里的老党员谭海鹰则发动邻里乡亲给他捐款,募得爱心款7000余元。高考填报志愿时,谭小祥填报了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8月29日,谭小祥收到了衡阳师范学院录取通知书。“我最想报的是免费师范生,我觉得老师的无私奉献很激励我,如果可以,我愿意执教一生。”可惜的是,免费师范生的要求里,“身体健康”这一规定把谭小祥拦在了门外。“接下来,我会好好努力攻读大学所选专业,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想继续考研,学习软件与工程,然后自主创业开发软件。当然,能够进入企业工作的话就更好了。”谭小祥对于未来的规划很清晰,“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每年的学费以及生活费是一项不小的开支,我家里可能会负担不起。”谭小祥的妈妈伍莲花表示,谭小祥未来的大学生活中,还需要家庭的陪伴和支持。她肯定会全力以赴,但也需要社会的帮助和支持,“儿子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他一定会学好本领,回报社会。”家境贫寒、身有残疾,可以说,谭小祥的起点比许多同龄人都低。但他却用日复一日地勤学,把一手不太理想的牌,打出了“王炸”。身体被束缚,心灵却唱出了强者的歌。因为他知道即使翅膀断了,依然也要飞翔。记者在此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能够伸出援手,帮助谭小祥顺利完成学业,追逐梦想。(陈娟)【责任编辑:梁昕】【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前言不知不觉中已经迎来了2021年,新一轮的专升本备考即将开始,有关“2021年专升本政策或将改革”的消息已经流传了大半个月。“21年湖南专升本可以自主选择院校”也是升本圈备受关注的一件事。在这个升本关键时期,有的同学却陷入了迷茫,不知道该如何着手备考,择校、择专业也一无所知,但有些聪明学员,已经开始物色自己心仪的院校了~所以,如何选择升本院校?在选择时需要考虑哪些要素呢?历年专升本招生院校实力如何?先说明一个择校的前提:1、明确你的专科专业是什么;2、推测你的专科专业是属于哪一大类;3、找到你的“大类”,里面的专业你都可以挑(不排除2021政策有变,但是在政策未出来之前,依旧按照往年的流程来走);4、最后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即可。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办学层次、学校特色、就业率、升学再造四个方面聊聊,专升本究竟如何选择一个适合的学校?(一)办学层次2020年湖南参加专升本考试的院校一共34所,按学校质量划分,其中一本高校15所、二本高校14所、独立院校5所。一本,为第一批次录取,一本是公办范畴,一本是国家重点支援的大学,其教学条件还有师资力量,都要远远强于二本院校。二本,为第二批次录取,二本大多数属于公办范畴内,也有少部分属于民办范畴。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属于民办性质。公办高校的办学主体是政府;民办高校的办学主体来自社会;独立学院的举办方是普通高校与社会合作办学, 因此独立学院一般是设在某个大学的名下,例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上图就是具体的学校的本科批次,一本院校会比二本院校和独立学院受欢迎,当然竞争压力也会更大一些,专升本考试是没有明确分数线的,它是择优录取,只有高分才能有绝对优势。(二)学校特色(王牌院系/专业)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王牌院系或者王牌专业,比如说湖南城市学院,如果你想考建筑类的相关专业,湖南城市学院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个学校就是以这个专业为王牌,刚好它也是对外招生。比如说湖南工业大学它的王牌专业是产品包装,但是它不对外招生。但是尽管有专业的限制,好的院校和热门专业仍然竞争更加激烈,在选择心仪院校和专业的同时,也要考虑竞争力和个人看重什么来综合抉择。(三)就业率(就业质量)就业率如何:选择的学校专业或者学校,就业率怎么样?有没有发展前景?这个企业是不是在这个行业里面是龙头行业?是否有政策扶持:比如:举个例子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现在教师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职业,老师是有编制的,但凡有编制都是需要参加考试的。假设到湖南第一师范来学习,考教师编制的流程就简化一些,只需要面试。那么想当老师的,去湖南第一师范肯定是有绝对优势的,这样就叫政策扶持。(四)升学再造如果只是想拿个本科文凭,就选相对简单、竞争较弱的学校,以考上本科为目标,不选报热门院校。如果是想继续深造,比如:考研、保研,就可以选专业优势比较好的学校,一般来说此类院校竞争较激烈,需要同学们付出更大的决心与耐心。湖南设有研究生点的高校有12所,分别是:衡阳师范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 湖南工商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吉首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邵阳学院 二、选公办还是民办院校呢?刚刚在二本院校也提到一个点,二本高校是有公办和民办之分的,那公办和民办之间有什么区别呢?1、学费区别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就是学费的区别。这是因为办学资金的来源不同,一般情况下民办高校与独立院校的学费是公办高校的3~4倍。2、招生规模如果说公办高校在背景、师资、管理上更胜一筹,那么独立、民办高校在特色专业以及招生规模上就更占优势。公办高校的招生规模一般较小,即使有今年的扩招政策支持,实际增长人数依然微弱;而独立、民办高校的招生计划则非常宽裕,承担落实了扩招计划中的主要人数增长。3、招生指标像招生指标也是我们择校的一个重量考量标准,刚刚我们说了民办的高校会比公办的好考一些,这是绝对的吗?其实并不一定,具体还是要看每个学校的招生指标来的,像湖南信息学院的去年招生指标就比较低,只有300多人。每个学校的招生指标都关系到学校资源分配。如:师资、教学、宿舍等去年专升本招生指标“高”的学校公办学校: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怀化学院、长沙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民办学校: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公办or民办,不应该只是字面上的选择。办学优势、特色专业、招生计划、竞争力度、甚至学费承受范围都应该作为专升本择校的重要考量。切记,统招专升本只有一次考试机会,大家务必慎之又慎。小编总结专升本报考讲究一定策略方法,客观看待个人的自身能力,包括考试能力与经济能力,个人能力与报考院校专业是否相符合决定专升本考试的成败,切忌盲目相信高校排名。无论是为获得本科学历为目标还是继续深造、提升自我为最终导向,都需要同学们在备考时期专心、专注学习知识。所以在备考阶段都需要我们去专心备考、安心应试,即便是打算以获取本科学历为目标,也不能在备考方面放松警惕哦。
近日,我市一个出生即患脑瘫的21岁男孩,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周围人纷纷竖起大拇指:“这孩子考上大学真不容易!”这个男孩叫谭小祥,由于早产,谭小祥一出生就患脑瘫,但是因为家庭贫困,无力负担起治疗费用,从没有带他做过相关的治疗。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谭小祥的智力没受到影响。但由于患脑瘫导致的语言障碍、肢体不协调,谭小祥无法正常与人交流,写起字来特别费劲,这使得他的求学之路异常艰难。可即便荆棘丛生,他也从未言弃。命运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谭小祥出生在龙塘镇香兰村12组,小学毕业于龙塘中心完小,初中在龙塘中学就读,中考时以高出录取分数线10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耒阳一中,当时在全校引起轰动,可这背后的努力与艰辛却鲜为人知。为了考试万无一失,谭小祥不断复习教材,对着复习资料上的题目一遍又一遍的反思,以求达到和命题人一样的解题方式和不断接近标准答案。“我一直坚信勤能补拙,因为我写字比平常人要慢,所以我必须思考地更快,才能挤出更多的时间来作答。”谭小祥说。谭小祥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父亲因为十年前患有疾病,一直没有工作和收入,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母亲和姐姐的资助,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谭小祥读高中后,为了照顾他,父母从农村搬到了城里,租住在学校附近。驻香兰村扶贫工作队为谭小祥的母亲伍莲花联系了一个环卫工人的公益岗位,工资1500一个月。2019年,谭小祥参加第一次高考,最终以411分的成绩落榜,没上三本线,这个结果让谭小祥很失落。“我就是不服气。”回想到第一次高考失利,谭小祥意志坚定的说。因为家庭困难,谭小祥鼓足勇气向家里提出了复读的愿望,妈妈咬咬牙说:“复读可以,但得必须努力去读书,家里条件再差,也得供你读完大学。”就这样,谭小祥进入了正源复读班。进入正源后,谭小祥发愤图强,刻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高考放榜,谭小祥527分,超过一本线20分。8月29日,谭小祥拿到了衡阳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在关爱中成长,感谢支撑我逆风飞翔的人梦想的实现靠个人拼搏,但也离不开社会关怀、制度保障。从小学到高中,谭小祥得到了许多老师、同学的帮助。“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敬佩你,你在老师的眼里是个十分正常的孩子,只要你努力,任何困难都会向你低头,老师相信,你的人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是谭小祥小学班主任写在他报道手册上的评语。上初中后,班主任了解到谭小祥家里比较困难,多次给他申请补助,并帮他购买复习资料。到了高中,谭小祥刚开始没有融入到新的集体,班主任谢小军多次在下晚自习后去寝室看望他,开导他。谭小祥在学习上压力过大时,谢小军会找他单独谈话,帮他缓解压力。在了解到他家里的经济状况后,又多次为他申请资助,这些都让谭小祥非常感动。第一次高考失利后,谭小祥很迷茫。在复读几天后,谭小祥问了班主任郑敏一个问题“高考,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吗?”郑敏说:“以我为例,我家里人都是农村人,但我却读了大学,我的生活和经历与他们不同,这就是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班主任的话拨开了谭小祥心中的迷雾,让他坚定了为高考奋战的决心。当时,谭小祥给班主任写了一封信,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目标告诉班主任。在信里,谭小祥向班主任承诺:“甘受寂寞直至高考结束,认真听完每一位老师的课,无论承受什么代价,只希望努力学习能考取湖南科技大学,努力克服自身缺点。”高考成绩出来后,班主任打开信封,看到内容,眼眶里泪光闪烁。“这个孩子不容易,很坚强。他有自己的梦想,并且为之付出百分百的努力,这一点值得所有人学习。”今年3月份,谭小祥的爸爸因疾病去世。谭小祥向郑敏请假料理父亲的后事。考虑到谭小祥家里的十分困难,郑敏把他的情况汇报给了正源学校校长罗湘云,罗湘云当即通过微信给郑敏转了5000元慰问金给谭小祥,并要郑敏鼓励谭小祥好好学习。“我当时听到班主任这一番话,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能遇到这么好的班主任和校长我真的觉得很幸运。”谭小祥对此充满感激。父亲的突然离去,抽走了谭小祥的信念。一段时间里,谭小祥的考试成绩一直不理想,总是在400分左右徘徊。郑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边安慰谭小祥情绪,一边寻找成绩上不去的原因。“我发现他的试卷很多没做完。”郑敏调看了谭小祥的试卷后发现,试卷答题并不是错的比例高,而是试卷后面很多题目没有做完。“当时他都是和同学们一起考试,一起交卷。”谭小祥由于患脑瘫导致肢体不协调,写字很慢,尽管思维很清晰,但手的动作跟不上。于是,郑敏决定每次考试后,把谭小祥的试卷拿出来,让他把后面的题目做完,看看是什么结果。经过几次测试,谭小祥的成绩让郑敏喜出望外,可以考出500多分!“去年高考的时候,监考老师看到我没写完,都在着急”谭小祥对去年高考失利仍然记忆犹新。“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2017年教育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从2017年高考开始,要对符合高考报名条件、通过报名资格审查的残疾人考生提供必要条件和合理便利,包括:因脑瘫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肢无法正常书写或无上肢考生等书写特别困难考生的考试时间,在该科目规定考试总时长的基础上延长30%。根据这一规定,今年高考体检时,学校将谭小祥的情况如实汇报给教育局,为此,教育局、卫健局、残联、人民医院领导非常重视,派出体检医生等工作人员,一起到学校对谭小祥做了详细检查,成功申请到高考延时30%。求助!需要社会的帮助和支持9月3日上午,市残联理事长杨松青一行来到谭祥家里,给他送来了2000元慰问金及生活用品,并收集了谭小祥的相关资料,帮他申请大学补助金。在此之前,市残联还为谭小祥申请了4200元高中补助。“谭小祥同学为广大残疾学子塑造了身残志坚的典范,希望他继续奋发向上,努力学习,为社会和国家多做贡献。”杨松青表示,他今后将会一直关注谭小祥,为他提供一些帮助。谭小祥填报的是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电脑是专业必备用品,龙塘镇香兰村村支书谭振宇了解情况后,帮他联系了一家爱心经销商,给谭小祥捐赠了一台电脑。龙塘镇政府也给予了谭小祥1000元资助。谭小祥村里的老党员谭海鹰则发动邻里乡亲给他捐款,募得爱心款7000余元。高考填报志愿时,谭小祥填报了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8月29日,谭小祥收到了衡阳师范学院录取通知书。“我最想报的是免费师范生,我觉得老师的无私奉献很激励我,如果可以,我愿意执教一生。”可惜的是,免费师范生的要求里,“身体健康”这一规定把谭小祥拦在了门外。“接下来,我会好好努力攻读大学所选专业,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想继续考研,学习软件与工程,然后自主创业开发软件。当然,能够进入企业工作的话就更好了。”谭小祥对于未来的规划很清晰,“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每年的学费以及生活费是一项不小的开支,我家里可能会负担不起。”谭小祥的妈妈伍莲花表示,谭小祥未来的大学生活中,还需要家庭的陪伴和支持。她肯定会全力以赴,但也需要社会的帮助和支持,“儿子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他一定会学好本领,回报社会。”家境贫寒、身有残疾,可以说,谭小祥的起点比许多同龄人都低。但他却用日复一日地勤学,把一手不太理想的牌,打出了“王炸”。身体被束缚,心灵却唱出了强者的歌。因为他知道即使翅膀断了,依然也要飞翔。记者在此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能够伸出援手,帮助谭小祥顺利完成学业,追逐梦想。(陈娟)【责任编辑:梁昕】【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5月18日至20日,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暨大数据知识工程论坛在衡阳师范学院成功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30余所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会议。5月18日晚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业委员会召开换届选举会议,会议确定了常委会和新一届专委会名单。(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现场)(校长皮修平教授致欢迎词)5月19日上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业委员会召开工作会议,会议由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何清教授主持,衡阳师范学院校长皮修平教授致欢迎词。皮修平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提到,近年来,衡阳师范学院重视学科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皮修平表示,衡阳师范学院将借助此次会议良机,向各位专家学者学习和请教。会议期间,积极做好会议的各项组织、服务工作,努力为各位专家、学者搭建一个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增进友谊、共同提高的良好平台。随后,与会专家对白皮书的撰写和NCIIP2019会议进行了讨论部署。(“CAAI人工智能走进校园”系列讲座现场)当天下午3:00,“CAAI人工智能走进校园”系列讲座在衡阳师范学院东校区外语楼北311报告厅举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深圳大学王熙照教授对“CAAI人工智能走进校园”活动进行了详细介绍,为衡阳师范学院学子打开了了解人工智能、走进人工智能、深入人工智能的大门。来自河北大学的翟俊海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的石川教授、深圳大学的崔来中博士、山西大学的郭虎升博士分别作题为“基于模糊积分集成极限学习机的两类非平衡大数据分类”“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 Network based Recommendation”“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化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时代的机器学习优化建模”的报告,为到场师生带来各自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何清作总结发言。他对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业委员会的年度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四位专家的研究工作和精彩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对衡阳师范学院在此次会议中的付出给予了肯定。此次会议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业委员会协办,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承办,是衡阳师范学院在人工智能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学术和技术盛会。(衡阳师范学院供稿)
作者:陈彬不久前,教育部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以期为研究生导师的行为划定底线。对此,很多导师并不以为意。然而,以近日发生的天津大学原硕士生举报其导师学术不端事件为代表,又的确有很多导师突破了这一底线,由此也引发了公众对于研究生导师素质的疑虑。作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某些研究生导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为何无法守住底线?靠文件规定的底线划分能否真正起到作用?导师的权利和责任之间,又是否该有一条明晰的边界?■本报记者 陈彬不久前,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西部某高校硕士生导师刘浩收到了同事发给他的一则信息推送,内容是关于教育部刚刚出台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的。其中,特别提到了十条导师不得违反的底线行为。对于这十条被统称为“十不得”的禁令,刘浩只是扫了一眼,然后便将手机装进裤兜,继续开会。回忆起当时自己的感受,刘浩用了四个字形容“一笑置之”。因为在他看来,对导师而言,这些条款是根本不需要强调的。然而,就在短短一周后,从天津大学退学的原硕士研究生吕翔实名举报其导师张裕卿学术不端的新闻登上了众多媒体的显要位置。在这份长达123页的举报信中,该研究生揭露其导师不仅存在学术造假行为,还强制利用自己学生的成果,并逼学生论文造假。一边是很多导师对行为准则的不以为意,另一边则是时常见诸媒体的导师行为不端,乃至由此引发的师生冲突事件。其背后,导师和学生之间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层次矛盾?对于研究生导师,底线和理想间又应该怎样平衡管理的尺度?“常识”=“共识”?今年9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我国研究生导师数量为46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的人数达到11.5万。从绝对数量上说,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那么,他们是如何看待教育部刚刚发布的《准则》的呢?对于自己对待“十不得”的态度,刘浩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做了一个简单明了的解释:“对我来说,《准则》中规定的这‘十不得’条款就像‘水和空气’一样,是最自然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强调。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要去在意呢?”在《中国科学报》采访中,类似刘浩这样的态度可谓是受访教师的“主流”。这也成为了很多对此质疑者口中最主要的依据——大家都认为是很自然的内容,如何去落实,又如何去规范?正如有研究生导师在受访时所打趣的那样,“我总不能在写年终总结的时候,还要特意写上一句‘未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吧’?”然而,也并不是没有不同的声音。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卢晓东便在受访时坦言,对正处于当下发展阶段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而言,“十不得”可能仍有着底线意义。“国内高校数量庞大,不同高校和学科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卢晓东表示,我们不能低估研究生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的整体素质,但同时也不能高估某些导师对规则的认知能力和自身道德水平。“也就是说,某些看来是常识的规范,却并不一定是所有导师的共识。此次天津大学教授张裕卿学术不端事件,就是一个案例。”除学术不端事件外,近年来时常被曝出的研究生导师与学生间的矛盾冲突,也印证了人们对于研究生导师群体道德素质的疑虑。然而,这是否就代表着“十不得”可以为这些导师“敲响警钟”呢?对此,北京某高校文学院硕士生导师李晓宇在受访时直言,“十不得”更像是教育主管部门在面对近期频频出现的高校师生关系事件时,所做出的一种“应激反应”。“面对公众的质疑,教育主管部门是必须要有一个态度的,但解决当前的师生问题,远不是对导师画几个条条框框这样简单。”“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目前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了某种异化。”李晓宇表示,“这就使得我们必须要认真考虑如今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思维模式的变化以及教师自身定位的变化,并在这一基础上,对师生关系中的权责进行重新梳理。”“刘浩”们的困扰作为一位有着十几年指导学生经验的研究生导师,在自己教过的学生中,让李晓宇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已经留校并成为其同事的学生。“他是一个对自己的未来很有想法的人,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的身上也有着一份同龄人不太具备的执着,甚至有时会为此不择手段。”李晓宇此前曾和这名学生做过多次交流,但似乎收效甚微。“更重要的是,目前这名学生的确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让李晓宇心生感慨,如今的学生早已不像自己的学生时代那样“单纯”了。发出如此感慨的并不止李晓宇一位老师。有高校教师向记者直言,目前很多高校师生矛盾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我国传统“师徒如父子”式的师生关系,已经与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有很大反差。这就造成了两个可能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有些老师并没有从传统思维模式中转变过来,进而造成了某些“无心之过”;另一方面,也的确有一些老师在模式转变的过程中走了“邪路”。在李晓宇看来,所谓的“邪路”本质上就是他口中的师生关系异化——从单纯的师生关系变为纯粹的利益交换关系。“这不是教师单方面造成的,而是师生之间相互利用的结果——导师让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学生以此换取文凭。”李晓宇说,这也就是“老师”蜕化为“老板”的直接原因。但因为一位导师往往要管理多位研究生,这种模式下,有些学生对这种异化很“适应”,而另一些学生则并不喜欢,当他们对外“吐槽”时,也就给外界造成一种“导师全都是老板”的感觉。作为一名导师,卢晓东认为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共同探索中的“同事”关系。浙江大学教授李飞也曾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进行过类似的阐述——在了解“新知识”这一点上,由于导师往往要指导多名研究生及参加一些学术会议等,阅读文献的时间被挤占,可能不如研究生读得多,读得及时。再比如,提出科学假设和设计试验证明都是创造性的过程,课题开始的前期基本上是由导师来完成的,但随着课题的进展,优秀的研究生往往自己会提出假设并试图证明。“这一层面上看,导师和研究生其实是‘同事’关系,各有所长。年轻的研究生经验不足,但思维敏锐且精力充沛;导师受杂务烦扰且或多或少有些守旧(可能是旧知识掌握太多的缘故),但稳重且经验丰富。”李飞说。与此不同的是,刘浩依然习惯于将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这可能是源于我的导师对我的言传身教。”然而,正如前文所言,如今“师徒父子”般的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适合于现代校园,加之公众对于师生关系中某些事件的敏感,这也在客观上给“刘浩”们带来了一些困扰。“据我的观察,我周边的一些男性导师,近年来已经开始刻意减少女性研究生的招收比例。这并不是出于学术原因,而仅仅是因为和男学生不会有‘出事’的危险。”刘浩说,尽管这些导师明白“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毕竟“人言可畏”。“问题是,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有损女性的受教育权。”此外,也是出于担心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导师在与研究生交往时,往往也会避免非学术性活动的接触。“以前我们还会和研究生一起出游,或进行一些团队建设活动,但现在已经不太敢了。”刘浩说,从导师与学生单纯的师生关系角度来说,这样的做法倒也无可厚非,不过这也引发了他另一个疑惑——如果此时学生还是因为某些非科研因素出现问题,导师应该负责吗?为导师“减负”?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其中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此后,这一概念被不断强调,似乎已经成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公认的一条“真理”。然而,在有些导师看来,这句话本身是有可商榷之处的。“研究生培养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可以单纯地理解为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对研究生从学习到生活的全方位培养。如果是后者的话,研究生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其实是有难度的。”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郭英剑说。在郭英剑看来,导师最基本的职能是要做好研究生学术培养的第一负责人,而这也应该作为评判导师是否称职的主要标准。至于其他方面,导师当然可以,也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但不能将其作为导师的硬性要求。“毕竟在当前的高等教育环境下,我们不能时刻守在研究生身边,而且研究生作为成年人,有自身的认知和为人处世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去影响他们,但如果出现问题,‘板子’不能首先打在导师身上。”郭英剑说。受访时,有多位研究生导师直言,目前研究生导师工作中,承担了大量针对研究生的“非学术”事务以及相应的责任,这大大增加了导师的工作压力,也不利于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比如,此前就有高校规定,研究生如不能按时毕业,导师应承担连带责任,类似的规定还包括学生的某种评价不能低于或者高于一定比例。这些看似是人才培养问题,但实际上都掺杂了大量非学术性因素。”李晓宇说,试问,如果是学生由于自身原因,而不是由于导师教导有误而导致无法按时毕业,导师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呢?同样的,如果导师已经对学生进行了诚信教育,但学生依然出现学术不端问题,导师是否还应该承担连带责任?曾有学者对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美国10所研究型大学出台的与研究生导师直接相关的制度文本中,有关导师指导职责和伦理规范的规定进行过统计。结果显示,涉及研究生指导职责的文本中规定的指导行为基本都集中在学术方面,如指导学位论文,帮助研究生找到容易解决且重要的研究问题,指出其作为研究者的优缺点,为其提供探究个人想法的自由等。相比之下,这些文本中仅有少量涉及非学术因素,除提及导师要为研究生提供适当的职业发展支持、心理支持外,对研究生生活、思想、经济等方面是否需承担职责,文本均鲜有提及。在道德品行培养方面,也仅强调导师要做好专业榜样,培养研究生科研诚信品质,至于学生其他道德品质的培养,并未纳入其中。与之相对的是,早在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便联合发文,要求高校改变单独评定研究生导师资格的做法,同时,一旦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行为,导师应承担相应责任。“这说明在美国高校,教师的指导责任设定并没有被泛化,这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李晓宇表示,换言之,国内高校导师是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减负”的。弹性的边界在导师责任的问题上,有该“减负”之处,但在某些方面也需要更加明晰的要求。《准则》出台后,对于后续的工作,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各地各校要结合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实际,一方面做好宣传解读,帮助导师全面了解《准则》内容,做到全员知晓;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制度,将《准则》真正贯彻落实到研究生招生培养全方位、全过程,强化岗位聘任、评奖评优、绩效考核等环节的审核把关。这正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员李海生十分看重的。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李海生表示,从近年来部分培养单位已出台的一些导师行为规范来看,其内容有待完善,相应的原则、尺度也有待统一。“具体的导师行为规范中,应明确违规者所应承担的责任,明晰相应的惩罚性条款,增强可操作性。”在李海生看来,目前为很多人所诟病的研究生导师权力过大的问题,实质上就源于对导师的学术指导权力缺少相关的制约机制。导师指导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过大,致使许多指导行为无法规制,因此,需要充实导师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然而从另一方面,导师指导是一种基于“学问”和“资格”的特殊权力,具有鲜明的专业自主性和自律性,这就使得刚性的文本性内容往往在具体的导师行为问题上,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导师与研究生的师生关系具有特殊性,两者的责权关系在相关的法律和制度规范中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在一篇文章中,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左崇良表示,研究生导师的责权划分应该考虑师生双方的精神需求,合情合理地确定一个弹性的边界。对此,李海生认为,可以采用概括式和列举式相结合的方式,对导师行为规定禁止范围,从而将标准的“文本”转化为一系列可评判的实施策略和认证指标,并明确相应的惩戒措施。“在我国,对于违法违规事件的判断主要基于法律法规文本,虽然具有很强的体系化优势,但灵活性上相对不足。相比之下,英美等国则以判例为主,更加灵活。我们当然不能全盘照抄国外,但在某些方面,是否可以做一些借鉴呢?”李海生说。(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刘浩、李晓宇为化名)《中国科学报》 (2020-11-24 第5版 大学周刊)【来源:中国科学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近日,我市一个出生即患脑瘫的21岁男孩,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周围人纷纷竖起大拇指:“这孩子考上大学真不容易!”这个男孩叫谭小祥,由于早产,谭小祥一出生就患脑瘫,但是因为家庭贫困,无力负担起治疗费用,从没有带他做过相关的治疗。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谭小祥的智力没受到影响。但由于患脑瘫导致的语言障碍、肢体不协调,谭小祥无法正常与人交流,写起字来特别费劲,这使得他的求学之路异常艰难。可即便荆棘丛生,他也从未言弃。命运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谭小祥出生在龙塘镇香兰村12组,小学毕业于龙塘中心完小,初中在龙塘中学就读,中考时以高出录取分数线10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耒阳一中,当时在全校引起轰动,可这背后的努力与艰辛却鲜为人知。为了考试万无一失,谭小祥不断复习教材,对着复习资料上的题目一遍又一遍的反思,以求达到和命题人一样的解题方式和不断接近标准答案。“我一直坚信勤能补拙,因为我写字比平常人要慢,所以我必须思考地更快,才能挤出更多的时间来作答。”谭小祥说。谭小祥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父亲因为十年前患有疾病,一直没有工作和收入,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母亲和姐姐的资助,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谭小祥读高中后,为了照顾他,父母从农村搬到了城里,租住在学校附近。驻香兰村扶贫工作队为谭小祥的母亲伍莲花联系了一个环卫工人的公益岗位,工资1500一个月。2019年,谭小祥参加第一次高考,最终以411分的成绩落榜,没上三本线,这个结果让谭小祥很失落。“我就是不服气。”回想到第一次高考失利,谭小祥意志坚定的说。因为家庭困难,谭小祥鼓足勇气向家里提出了复读的愿望,妈妈咬咬牙说:“复读可以,但得必须努力去读书,家里条件再差,也得供你读完大学。”就这样,谭小祥进入了正源复读班。进入正源后,谭小祥发愤图强,刻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高考放榜,谭小祥527分,超过一本线20分。8月29日,谭小祥拿到了衡阳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在关爱中成长,感谢支撑我逆风飞翔的人梦想的实现靠个人拼搏,但也离不开社会关怀、制度保障。从小学到高中,谭小祥得到了许多老师、同学的帮助。“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敬佩你,你在老师的眼里是个十分正常的孩子,只要你努力,任何困难都会向你低头,老师相信,你的人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是谭小祥小学班主任写在他报道手册上的评语。上初中后,班主任了解到谭小祥家里比较困难,多次给他申请补助,并帮他购买复习资料。到了高中,谭小祥刚开始没有融入到新的集体,班主任谢小军多次在下晚自习后去寝室看望他,开导他。谭小祥在学习上压力过大时,谢小军会找他单独谈话,帮他缓解压力。在了解到他家里的经济状况后,又多次为他申请资助,这些都让谭小祥非常感动。第一次高考失利后,谭小祥很迷茫。在复读几天后,谭小祥问了班主任郑敏一个问题“高考,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吗?”郑敏说:“以我为例,我家里人都是农村人,但我却读了大学,我的生活和经历与他们不同,这就是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班主任的话拨开了谭小祥心中的迷雾,让他坚定了为高考奋战的决心。当时,谭小祥给班主任写了一封信,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目标告诉班主任。在信里,谭小祥向班主任承诺:“甘受寂寞直至高考结束,认真听完每一位老师的课,无论承受什么代价,只希望努力学习能考取湖南科技大学,努力克服自身缺点。”高考成绩出来后,班主任打开信封,看到内容,眼眶里泪光闪烁。“这个孩子不容易,很坚强。他有自己的梦想,并且为之付出百分百的努力,这一点值得所有人学习。”今年3月份,谭小祥的爸爸因疾病去世。谭小祥向郑敏请假料理父亲的后事。考虑到谭小祥家里的十分困难,郑敏把他的情况汇报给了正源学校校长罗湘云,罗湘云当即通过微信给郑敏转了5000元慰问金给谭小祥,并要郑敏鼓励谭小祥好好学习。“我当时听到班主任这一番话,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能遇到这么好的班主任和校长我真的觉得很幸运。”谭小祥对此充满感激。父亲的突然离去,抽走了谭小祥的信念。一段时间里,谭小祥的考试成绩一直不理想,总是在400分左右徘徊。郑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边安慰谭小祥情绪,一边寻找成绩上不去的原因。“我发现他的试卷很多没做完。”郑敏调看了谭小祥的试卷后发现,试卷答题并不是错的比例高,而是试卷后面很多题目没有做完。“当时他都是和同学们一起考试,一起交卷。”谭小祥由于患脑瘫导致肢体不协调,写字很慢,尽管思维很清晰,但手的动作跟不上。于是,郑敏决定每次考试后,把谭小祥的试卷拿出来,让他把后面的题目做完,看看是什么结果。经过几次测试,谭小祥的成绩让郑敏喜出望外,可以考出500多分!“去年高考的时候,监考老师看到我没写完,都在着急”谭小祥对去年高考失利仍然记忆犹新。“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2017年教育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从2017年高考开始,要对符合高考报名条件、通过报名资格审查的残疾人考生提供必要条件和合理便利,包括:因脑瘫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肢无法正常书写或无上肢考生等书写特别困难考生的考试时间,在该科目规定考试总时长的基础上延长30%。根据这一规定,今年高考体检时,学校将谭小祥的情况如实汇报给教育局,为此,教育局、卫健局、残联、人民医院领导非常重视,派出体检医生等工作人员,一起到学校对谭小祥做了详细检查,成功申请到高考延时30%。求助!需要社会的帮助和支持9月3日上午,市残联理事长杨松青一行来到谭祥家里,给他送来了2000元慰问金及生活用品,并收集了谭小祥的相关资料,帮他申请大学补助金。在此之前,市残联还为谭小祥申请了4200元高中补助。“谭小祥同学为广大残疾学子塑造了身残志坚的典范,希望他继续奋发向上,努力学习,为社会和国家多做贡献。”杨松青表示,他今后将会一直关注谭小祥,为他提供一些帮助。谭小祥填报的是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电脑是专业必备用品,龙塘镇香兰村村支书谭振宇了解情况后,帮他联系了一家爱心经销商,给谭小祥捐赠了一台电脑。龙塘镇政府也给予了谭小祥1000元资助。谭小祥村里的老党员谭海鹰则发动邻里乡亲给他捐款,募得爱心款7000余元。高考填报志愿时,谭小祥填报了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8月29日,谭小祥收到了衡阳师范学院录取通知书。“我最想报的是免费师范生,我觉得老师的无私奉献很激励我,如果可以,我愿意执教一生。”可惜的是,免费师范生的要求里,“身体健康”这一规定把谭小祥拦在了门外。“接下来,我会好好努力攻读大学所选专业,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想继续考研,学习软件与工程,然后自主创业开发软件。当然,能够进入企业工作的话就更好了。”谭小祥对于未来的规划很清晰,“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每年的学费以及生活费是一项不小的开支,我家里可能会负担不起。”谭小祥的妈妈伍莲花表示,谭小祥未来的大学生活中,还需要家庭的陪伴和支持。她肯定会全力以赴,但也需要社会的帮助和支持,“儿子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他一定会学好本领,回报社会。”家境贫寒、身有残疾,可以说,谭小祥的起点比许多同龄人都低。但他却用日复一日地勤学,把一手不太理想的牌,打出了“王炸”。身体被束缚,心灵却唱出了强者的歌。因为他知道即使翅膀断了,依然也要飞翔。记者在此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能够伸出援手,帮助谭小祥顺利完成学业,追逐梦想。(陈娟)【责任编辑:梁昕】【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