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公布2020年考研复试分数线,总分要求264分,英语政治37分,专业一专业二56分。相比于2019年300分的初试线,今年整整低了36分!祝各位考生一切顺利!
根据教育部公告,2020年考研复试成绩将在4月中旬公布,也就是下周公布,341万考生今年可以翘首企盼呢!临近考研复试,傻傻博士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核能科学与工程(本人所学专业)中各个大学的排名以及每个学校具体的情况。也许,在考研3复试的时候,你还来得及捡漏,来到更好就业的专业哦!下文排名基于核反应堆工程方向,而不是核技术或者是核科学与技术进行排名。如果大家有其他意见,可以留言讨论。第一名,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作为中国TOP1的两所高校之一,其一级学科核科学与技术全国排名第一,在核反应堆工程方面,该校由于其雄厚的实力,也排名第一!清华大学开展核反应堆工程培养的院系一共两个,一是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另一个是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简称核研院)。工程物理系是清华大学直属的一个系,于1956年正式成立,下属六个研究所和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具有“本硕博”全学位授予权。核研院,代号200号,始建于1960年,早期为清华大学的核能研究基地。在2003年9月更名为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具有核反应堆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是国内唯一一所大学具有该资质的学校。该研究院设计过多座核反应堆,包括游泳池堆,高温气冷堆等,现在在山东石岛湾建设的我国第一座第四代反应堆高温气冷堆就是该研究院设计的。该院培养硕士和博士。对于在清华大学读核能,就业啥的我就不说了,大家随便来就好!但是在这儿我的和大家聊一个,如果清华没有几个反应堆和核研院,单单凭借工程物理系是无法与西安交通大学的核能系媲美的。所以,在核反应堆工程方向,清华第一,西交第二。第二名,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核能系创建于1958年,当时为交通大学(西安分部)工程物理系,是全国最早成立的核专业之一,其中反应堆工程(代号810)发展为现在的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上世纪60年代,在中科大、哈工大等高校反应堆专业纷纷下马的时候,只有西安交通大学等少数几个学校保留了下来,为全国核工程人才和教师队伍留了火苗。该校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06年成立,设置于能动学院的二级学院,具有“本硕博”全学位授予权。对于研究生方向,西安交通大学可能系分了几个研究室,分别是: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研究室、核安全与运行研究室、核技术研究室、核反应堆物理研究室、核反应堆控制研究室等,其中最强势的研究室为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研究室和核反应堆物理研究室,广大研究生可以报考!在这儿值得一说的是,核反应堆物理研究室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核反应堆物理研究室,国内各个大学的这个方向的老师几乎都是他们培养的,包括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反应堆物理方向的顶梁柱王侃教授,中科院合肥所得吴宜灿院士等等!第三名,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是由中国科技大学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创办,也具有完整的“本硕博”培养体系。虽然在一级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排名高于西安交通大学,但是在核反应堆工程方面还是要比西安交通大学差很多!中科大核专业主要聚焦于核技术、核聚变以及加速器等专业,在核反应堆工程方面相对较弱,但是该校核专业方面有何多慧院士,因此排名也很高!据傻傻博士了解,中科大硕士和博士都非常好找工作,我们研究室引进了近两年引进了几个中科大博士。第四名,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5年12月,是国内重点高校设立的第一个核学院,该学院起源于1959年“哈工程”的核动力装置专业,拥有“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该校在核反应堆工程方面具有较强大的师资力量,设置了包括多个试验装置的3甲实验室和安全与仿真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傻傻博士有多个师兄和同学在该校当老师,哈工程由于有军工背景,该校毕业生在中核集团工程公司、719所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所就业的特别多,该校每年能从军方拿到大量的科研项目,很牛逼的!如果大家考不上清华、西交的核能专业,哈工程是性价比最高的学校!第五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反应堆工程专业始建于1958年,具有“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该校于2006年设置核科学与工程学院,设置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之下。该校还专业经历了多次变动,这些年实力一般,只是学校好而已!核专业设置了三个系,分别是反应堆工程系、核材料与核燃料系、辐射防护与核技术系。在另一个维度,该学院分了几个研究室,但是目前较为强势的专业为反应堆热工水力方面的研究室(该校比较奇葩,在反应堆热工水力方面就有几波人,大家懂得,有山头!)。而该校反应堆物理方面,由于方面逼走了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张少宏教授,以至于他们学校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反应堆物理课还得热工水力的老师上,不过前两年从西交引进了一个反应堆物理方面的青年教师。虽然上交核能方面比较弱,但是架不住学校好,收分高!研究生每年只招20多个,包括保研生,所以考生需要斟酌!除了前面这五所学校,在核反应堆工程方面,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也慢慢起来了!考生们也可以考虑考虑!文末,各位专业人士不知道觉得傻傻博士给他们的排名怎么样?如果觉得“傻傻博士”的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关注@傻傻博士后续分享!本文章来自工科博士“傻傻”原创,插图为网上图片(如侵权删),转载请标明,谢谢
在核工程领域,有两大研究院是考研学生非常关注的,他们就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分别简称核动力院和原子能院),其中核动力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原子能院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都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研究院。核动力院和原子能院都是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每年都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都可以留院工作。核能行业的人都知道,硕士生进入上述两个研究院工作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同时也非常难,特别是核动力院。而通过考研进入两个研究院读研究生,然后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今年,马上进入考研复试阶段,核动力院和原子能院分别公布了2020年研究生招生复试和调剂办法,想进入两个研究院考研和工作的同学,可以详细关注,要知道读上研究生就意味着找到工作的单位已经不多了!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一)调剂专业“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和“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相三个研究方向招收调剂,拟接收调剂35人左右。(二)基本要求考研总分280分及以上,单科分数达到国家A类地区分数线的标准;本科毕业学校为原985、211重点建设高校;专业相近。(三)解读从核动力院调剂信息可以看到,今年核动力院放出了将35个名额,在历年来这已经是非常多的调剂名额了。通过具体的研究方向发现,今年核动力院将其王牌专业反应堆热工水力与安全分析、反应堆系统与设备、反应堆结构力学等也放入了调剂需求中,上述专业在核动力院属于主专业,有考研调剂需求的同学得赶快下手!中国核动力院调剂信息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一)调剂专业急需调剂的理科专业为物理类和化学类专业急需调剂的工科专业为核科学与技术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类、过程装备控制与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子科学与技术类等。(二)基本要求原子上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42所)或“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通过国家英语六级(≥425分)。(三)解读今年原子能院的调剂信息有点意思,可能是因为其一志愿考生的初试成绩只需要达到今年考研国家线的要求,今年对调剂考生的分数竟然没有提及,个人觉得可能也应该是达到国家线就可以向其申请调剂了。在原子能院的官方网站上面有具体的联系方式,考生可以联系具体了解。原子能院调剂信息三、总结对于这类读上研究生就等于找到工作的单位,傻傻博士的建议是广大考生应早下手为强!毕竟,今年研究生扩招至100万元,三年过后硕士研究生可能面临更难找工作的局面!文:傻傻博士图: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核燃料体积小,1000克的铀相当于1000吨的标准煤。核电产生过程中没有温室气体产生,环境负荷极小。核能源将成为中国未来能源的绿色支柱,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就业前景良好。下面就把该专业全国排名前十的院校推荐给大家。NO.1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设有6个研究所。覆盖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物理学3个一级学科,拥有7个二级学科、7个博士点、10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清华大学的传统和优势学科,连续三次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NO.2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是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下设的二级学院,是全国最早成立的核专业之一。学院的本科专业为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国防特色学科专业和陕西省名牌专业。"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在教育部2012年学科排名中位列全国第四。"核能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位列全国第二,为国家重点学科。NO.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是国内外唯一同时依托热核聚变实验装置、同步辐射光源等国家大科学装置及实验室,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而建立的培养高端核科学技术和核能工程人才的重要基地。学院具有本-硕-博完整的教育体系,拥有"核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设有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2个本科专业方向。NO.4南华大学南华大学是湖南省的一所省属综合类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的前身系始建于1959年的原核工业部衡阳矿冶工程学院技术物理系。现有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和核物理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国家管理专业、国家国防科工局重点建设专业;核技术专业是国防紧缺特色专业。NO.5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溯于1913年上海工业专门学校设立的电气机械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学院在过去5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整体实力接近世界前50名。2012年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排名第一,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排名第三,核科学与技术排名第五,整体处于国内领先地位。NO.6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正式开始招生的"哈军工"原子能专业和核动力装置专业。目前设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和"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2个本科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在我国核工程类专业中第一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NO.7四川大学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四川大学规模最大和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学院现设有三个系、两个教学中心;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所。学院先后获得国家及部、省、市级科研奖励近30项。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已经成为我国物理学及相关学科科研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NO.8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核工程与核技术"和"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两个专业,其中,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于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成为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并被列入2012年国家级"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首批专业综合改革示范点。NO.9东华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开设于2001年,2005年成立核工程技术学院。学院成立后先后开设了包括核工程与核技术在内的7个物理学相关的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还被选为为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和江西省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教育专业。NO.10重庆大学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于1937年的重庆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动力科,是全国最早的热科学与工程科研教学研究基地之一。现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国家级优势特色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反应堆工程方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三个本科专业。2011年,核工程与核技术获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获重庆市重点学科。作为国家一重大科技专项,预计不久的将来,核电站将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这将是迎接我国21世纪核电大发展的战斗命令和前进的号角,而发展核电的光荣与使命,永远属于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们。
来自双一流高校最近核工业大学动作频出,6月15日中核集团签约核工业大学新校区落子天津。而在10天前,6月6日,核工业大学和中核苏州阀门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苏阀公司加挂“核工业大学苏州学院”有消息称,中国核工业大学将占地1000亩,投资近30亿元,不过这些数字尚未得到官方证实。那么这所“大学”究竟是什么现状?是否是已定名“国字号”大学?如今的办学模式是什么样的?以后办学模式又会怎样?这期云如此君将详细为您解析。核工业大学成立于2012年其实,下属于中核集团的核工业大学早在2012年11月挂牌成立,至今已近6年,成立至今只是作为“企业大学”性质,由当时的核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和核工业研究生部组成,但是这两个单位只是挂牌成立,并未实质性的合并。它们的现状是:1987年12月18日,核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当时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30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直属的教育培训机构。与此同时, 核工业管理干部学院还履行中共中国核工业党校和核工业培训中心的职能,实行“一套班子,三块牌子”的办学模式,学院座落在北京市大兴区黄村卫星城。1985年,核工业研究生部经国家教育部和原国防科工委共同批准成立的。目前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主办的教育实体,现在已经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管理(区别于该院的研究生教育)。主要任务是为核工业的发展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在职科技人员提供继续教育与培训服务。所以仍然一所企业大学。现状:企业大学企业大学或称为公司大学,是指由企业或公司出资,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一流的商学院教授及专业培训师为师资,通过实战模拟、案例研讨、互动教学等实效性教育手段,以培养企业内部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企业供销合作者为目的,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要的一种新型教育、培训体系。其实已经有了类似的企业高等学府,如较早的如海尔大学。目前阿里云大学、京东大学、华为大学、平安大学、携程大学都是国内有名的企业大学。而6月15日签约的新闻通报透露“中核集团将在津投资建设中国核工业大学,围绕核产业,建成集人才技能培训、硕士及博士学历教育、国际学术交流、核心技术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虽然涉及学历教育,但是,按照核工业大学的现状依然是企业大学框架内的大学,而属于核工业大学的学历教育依然是核工业研究生部在开展。在2018年1月29日,核工业大学2018年度工作会议上,强调核工业大学的作用是“党建阵地、人才摇篮、文化基地、决策智库”,而目标是“办好大学,搞好培训,带好队伍,过好日子”,看看2018年的八大目标,或许会更会让欢欣雀跃者心灰意冷:“2018年,核工业大学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一是确保核工业大学开工建设;二是加快推进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三是加快建立职业教育体系;四是加快研究能力的提升;五是加快校园硬件设施改造;六是加快师资队伍建设;七是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八是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核工业大学要提高站位,明确方位,精准定位,大有作为,努力完成各项任务。”从上面可以看出,目前的核工业大学定位依然是一所以培训为核心业务的企业大学。以及中核集团的党校,绝对不会是一所万众期待的顶尖学府。可能的未来:参照中国科学院大学办学模式!有底气!那么这么看来,核工业大学作为中核集团的企业大学,和中粮米业大学(对!还这么个大学,这是地道的企业大学)相比并没有特别的光环,那么为什么万钢委员今年3月两会期间的提案却广受关注!(《万钢委员:中国核工业大学筹建!参照中科院大学、社科院大学模式》)那是因为万钢委员的身份,和提到了中科院大学和社科院大学的办学模式!绝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核工业大学的所属公司——中核集团(全称“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成立于1999年)前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部和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的名头!我们先来看看中国科学院大学,这所成立于2012年的新型大学之前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并于2000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今年适逢第一届本科生毕业。2018年CWUR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名列世界第189名,位居全国第六。按照学校自己的定位,国科大是一所科教融合的新型大学。那么中国核工业大学作为企业大学有这样的底气吗?答案是有可能的!核工业研究生部现在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管理,而原子能院本来就有研究生学历教育,并且开展于1956年,被誉为“中国核工业发祥地”、“中国核工业的摇篮”。原子能院已经造就了60多位两院院士。从1950年吴有训出任创所所长以来,有钱三强、王淦昌、戴传曾、孙祖训、樊明武、赵志祥、万钢等著名科学家执掌该机构。目前原子能院有10个国家级、部委级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设在这里:国防科技工业核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国防科技工业抗辐射应用技术创新中心、中国核数据中心、核数据测量与评价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国家能源快堆工程研发(实验)中心、国家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防科技工业电离辐射一级计量站(重点实验室)、国家核应急辐射监测技术支持中心、IAEA–CAEA核保障与核保安联合培训中心。此外,中核集团公司挂牌设立的多个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中国核工业科技馆、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同位素分会、北京核学会等均设在这里。而核工业大学的核工业研究生部就是诸多挂靠的单位之一,而坐落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生活区内。这些顶尖的实验室,都是核工业的翘楚。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建成的第三个国家实验室——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参见《中国的六大国家实验室 成就科技强国》),就设在这里。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创建于1988年,是我国低能核物理研究重要基地,依托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主要开展核物理基础研究、核数据测量、辐射物理、核技术应用和交叉学科研究。然而依照中国科学院大学办学模式而被出来的新的“中国核工业大学”就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现任院长万钢委员提出来的,如果按照万钢委员的建议办学,那么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在新的中国核工业大学中的地位或未可知。另一个重心:本科生教育如果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在中国核工业大学的建设中起到中国科学院之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作用,那么在这个专业领域,绝对是如大家所期待的高水平、新型大学。职业教育方面,2017年6月14日的一篇报道中透露,被誉为当代大国工匠、中国核工业大学的老前辈的“原三刀”——原公浦被聘为核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可谓也是大手笔。但是,作为国民教育序列大学的核心,本科教育呢?如果按照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模式,这两所大学都是做足本科教育的准备后,或成立后不久招收了本科生(中国科学院大学),或在本科生的开学典礼上直接宣布了大学的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目前,中核集团官网称是国内中核集团参与共建、核科学办学特色鲜明且开展本科教育的高校还有南华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这些本科是否会在以后划归新的“中国核工业大学”,还是由新的“中国核工业大学”新开展本科教育,还拭目以待。官方引文原文和图片均来自中核集团
从1955年开始发轫,我国的核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65年间,核工业的资源整合利用水平和整体国际竞争实力显著提升,数十万中国核工业人怀揣家国大义,用汗水助推中国走向强核强国,让核工业的发展有效提升我国的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使核工业铸成中国的坚硬盾牌。未来,你想要成为这样光荣事业的一份子吗?大学专业千千万,选对"硬核"专业请往这里看!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水平大学,"核特色"是南华大学一张响亮的名片。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59年的原核工业部衡阳矿冶工程学院核电子学系,为响应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国家重大计划而生,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核学院之一。那么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究竟有多"硬核"呢?硬核!学科专业实力雄厚,人才培养层次完整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现有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和核物理4个本科专业。其中,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南华大学的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之一,是国家首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国家管理专业、国防特色紧缺专业、国防科工局重点建设专业、南华大学特色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也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据核科学技术学院学科带头人于涛介绍,"我们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层次上有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层次是非常完整的"。同时他还指出,"现在目前在国内来说,我们在核学科内的专业门类齐全,如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核物理核技术等等这些专业都有招生,从专业相关程度来看,核科学技术学院实现了对于核产业相关专业的全方面覆盖"。目前核科学技术学院学院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四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院也具有核能与核技术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核技术及应用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硕士点被教育部列入了卓越工程硕士教育培养计划。硬核!科研教学团队精干、实践教育平台一流核科学技术学院目前拥有一支由高水平教师组成的年轻教学科研团队,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1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湖南省"121"人才6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湖南省百人计划教授1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4人。另外,学院还拥有"放射性测量与防护技术"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气载放射性计量、测量与防护","先进反应堆技术"两个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创新群体。其中"核科学与技术科研团队"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学院拥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有核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核能与核技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三大国家级本科教育质量工程平台;同时,学院还拥有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核测控与核安全防护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和氡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值得注意的是,南华大学氡实验室是IAEA国际氡计量组织的亚洲区域协调实验室、国家氡及其子体专项计量检定授权实验室和国防放射性计量的"矿冶放射性计量站",已为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家单位提供了比对测量、刻度、检定、仪器测试和科研试验等技术服务。"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具有历史久、层次全、规模大、平台优、学术精的显著优势,培养的毕业生升学渠道畅通,就业前景广阔",核科学技术学院学科带头人于涛指出,学院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将通过考取硕士或者是硕博连读的方式,去到国内外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进一步深造,还有一部分同学会在国防工业、核工业、核电行业的央企工作,另外的同学会去到医学、环保等行业相关领域从事与核有关的研究、开发、监管等工作或自主创业。正青春耀南华!来到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闪耀青春更"硬核"!
核科学与技术属工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很多院校都是作为一个系或学院设置的,它下面还有很多二类学科及专业。涵盖有“核反应堆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核物理等等诸多本科及研究生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及与核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将核技术应用于交叉学科及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问题能力的专门人才。核科学与技术主要涵盖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及核技术两大学科,在理论核物理、实验核物理、核天体物理、高能物理、核技术、固体辐照等方面有着广阔的理论研究和实用技术的发展空间,在能源、航天、生物医学、工业、农业等领域更有广泛的应用,是我国战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核工程与核技术培养具备工程热物理及核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核物理、核反应堆物理、两相流、核动力设备、核动力装置、核汽轮机、核动力装置控制、核工程检测技术等。核反应堆工程培养具有核反应堆、工程热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原子核物理、量子力学、核反应堆物理、反应堆热工、核动力设备、核动力装置、反应堆设计、核安全与核企业文化、系统工程与分析等。核技术培养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核科技工业发展需要的、能在核技术及相关专业领域从事研究、设计、生产、应用和管理等的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原子核物理、量子力学、核反应堆物理、电磁学、辐射探测、核电子学、核技术应用、核数据获取与处理、加速器原理、辐射防护、辐射剂量与防护、辐射测量与仪器、核安全与核企业文化等。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培养为核行业及核科学与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生命、换件、安全保障和防护的高素质科研、设计和管理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够适应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各个方向发展的基本需要。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原子核物理、量子力学、核反应堆物理、电磁学、辐射探测、核电子学、辐射剂量学、辐射防护与保健物理、核数据获取与处理、辐射防护、环境工程概论、辐射测量与仪器、核安全与核企业文化等。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培养具有良好的数理化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够适应本专业各个发展方向发展的基本需要,同时具有较好的人文社科和管理知识、良好的道德素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核化工与核燃料循环及相近专业领域从事科研、设计、生产、应用和管理等工作。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电工与电子技术、原子核物理、核材料科学基础、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核燃料化学与工艺、核燃料后处理及核废物处置、核环境科学基础、放射性测量方法、锕系元素化学等。核能科学与工程“核能科学与工程”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核科学与技术”下设的二级学科,内含先进裂变堆设计、先进聚变堆设计、先进反应堆技术、数字仿真与可视化、中子物理与核安全等研究方向。 该专业重点开展第四代先进裂变反应堆物理与技术、先进聚变堆物理与技术、聚变驱动次临界核能系统物理与技术、以及加速器驱动次临界核能系统物理与技术的研究。围绕先进反应堆设计需求,重点开展液态金属锂铅回路技术、液态金属铅铋回路技术、高温高压水回路技术、氦气实验回路技术等研究。数字仿真与可视化方向主要进行实现反应堆各设计环节的无缝集成技术的研究。中子物理与核安全方向重点开展中子学计算方法、中子学实验方法和先进核能系统安全分析等研究。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核科学与技术”下设的二级学科专业,本专业具有“核科学与技术”的工学硕士与博士学位,及“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核燃料循环利用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是长远满足人类能源需求的必要技术路线,新型核材料发展是先进核能技术应用的瓶颈,是核能事业大规模发展的基础性课题。该方向重点研究核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评价、核燃料循环等方面内容,主要包括先进核能系统的结构材料、功能材料、面向等离子体材料以及先进核能系统的燃料循环等研究。核技术及应用本专业具有“核科学与技术”的工学硕士与博士学位,及“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粒子加速器(物理、技术与工程),同步辐射光源物理与技术,先进光源物理与技术,核电子学与束测技术,脉冲功率与高能量密度技术,电磁场与微波高频技术,短波光物理与技术,同步辐射应用,辐射技术及应用,驱动源用加速器概念,真空物理与技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研究等。本专业具有很强多学科交叉特点,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等领域,已经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由院士/教授/研究员/博导为主体,有老中青结合的教学科研队伍。 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有较深的理论基础,较宽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独立研究和设计能力,掌握现代实验技术,“理实交融”,就业范围较宽。留在国内的仍然从事本学科专业工作的,一般毕业后进入涉及“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国内的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国有核工业企业集团、高等院校、国家与省级核安全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民营企业集团就业。出国的一般进入发达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继续深造或就业。同步辐射及应用同步辐射光源由于具有亮度高、频谱宽、准直性好、偏振度高以及脉冲时间结构等优异特性,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新能源与环境科学、原子分子物理、化学、地学、医学、药学、计量学、纳米/微米加工和微机械等许多学科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步辐射及应用已形成为一门综合性和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它依托于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拥有的我国第一台专用同步辐射光源,同时也是目前我国高校中唯一的大科学装置,其已成为前沿交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是国家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是校内仅有的几个高水平博士培养基地之一,为国内多个大科学工程和国家相关领域培养了一批理论功底扎实、技术水平一流、科学思维敏锐、动手能力过硬的全面型和国际化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同步辐射应用、同步辐射光学、应用物理、应用化学、材料科学等。 由于本专业毕业的学生,既具有同步辐射应用的基础知识,又具有被应用的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知识面较宽。可以到高校、科研机构、高技术产业部门工作。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专业学位与“核科学与技术”各专业的工学硕士学位居于同一层次,该专业涉及到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同步辐射及应用、辐射医学物理等许多领域、本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核能与核技术工程领域的坚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解决该领域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实验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培养的学生可以在核电建设单位、核医学、环保、核技术及应用等单位从事有关的生产、设计、和管理工作。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力学、光学、电磁学、热学、原子核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原子核物理、原子核物理实验方法、核电子学、加速器技术、核反应堆原理、核辐射防护等。毕业生去向企业、科研部、高等学校从事核物理的研究工作,在核工业所属的厂矿企业从事产品研发、生产技术和辐射防护工作,也可从事机械、冶金、电力、核电站、石油、煤炭、地质、农业、医学和环境保护等涉及核科学与技术应用领域方面的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原子核物理学、核技术应用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专业八强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工程物理系设有核技术及应用、技术物理、核能科学与工程管理、安全科学与技术、医学物理与工程、近代物理6个研究所。覆盖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物理学3个一级学科,拥有7个二级学科、7个博士点、10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清华大学的传统和优势学科,连续三次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哈工大动力工程系建于1954年,是我国最早的动力工程学科之一,1955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开始培养研究生,1994年6月,以哈工大动力工程系为基础,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能源学院)。1996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准按一级学科授予博士学位。2007年,该一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拥有6个二级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2001年国家重点学科)、热能工程(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于2009年1月成立,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建设的学院。为全国高校中仅有的两个“核科学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之一。该学院围绕先进核电、热核聚变和核科学装置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核事业培养高端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学院下设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核医学物理和核安全与环境保护等4个系,具有本—硕—博完整的教育体系,拥有“核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并有教育部批准的“同步辐射博士生创新中心”。该学院还与国有大型核电企业集团、核领域重要科学研究院所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产学研的交流与结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大学1913年设立物理学门,我国物理学本科教育从此开始。2001年,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在原物理系以及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专业、地球物理系大气物理与气象专业、天文系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学院现有物理学、核物理、大气科学3个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学、大气科学、天文学、核科学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大气科学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含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象学等6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天体物理、核技术及应用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是西安交通大学创建最早、学科设置最齐全、师资力量最雄厚的学院之一,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锅炉专业、第一个汽轮机专业、第一个汽车制造专业、第一个制冷与低温专业、第一个压缩机专业等,创立了中国热能动力学科和内燃机学科等。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汇聚了一大批在国内外能源与动力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等学科领域享有盛誉的教授、专家和学者。学院专业学科齐全,设有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3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相应的博士后流动站以及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动力工程、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环境工程3个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点,其中动力工程和核能与核技术工程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是华中科技大学前身之一的华中工学院建校时创办的院(系)之一,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首批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现有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5个二级学科,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College of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简称动力学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的船舶动力装置专业发展而成,其前身是哈军工建校初期的海军工程系352教研室,是学校历史最悠久和“三海一核”领域的主体院系之一。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轮机工程、动力工程三个硕士点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轮机工程两个博士点。轮机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通过IMarEST-英国轮机工程师学会认证,标志着轮机工程本科、硕士毕业生的培养获得了国际认可,毕业生均可获得国际通用的轮机工程特许工程师资格。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国防重点学科,是我校重点建设与发展的五大学科之一。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溯于1913年上海工业专门学校设立的电气机械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发展史上,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第一台自动扶梯等等。更为引以自豪的是,新中国的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架超音速民航客机……许多都是在学院校友的主持和直接参与下完成的,在1999年国务院表彰的两弹一星功臣中,钱学森、王希季等均毕业于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今天已发展到拥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动力与能源工程、工业工程与管理三个系及一个二级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及核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授权博士点、14个二级学科授权博士点、13个授权硕士点和7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5个本科专业。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华理工大学2001年在核技术及应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为适应国防核事业和核工业发展的需要,开设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2005年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组合核科学与技术、地球物理学、物理学和测控科学与仪器四大学科成立了核工程技术学院,体现了理工结合、工借理势、理势工发的办学理念,学院先后开设了核工程与核技术、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物理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应用物理学、物理学以及国防紧缺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其中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和江西省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教育专业,核技术为国防急缺建设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为江西省品牌专业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教育专业;“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获批江西省核技术及应用二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和核科学与技术高水平一级学科建设项目,核学科专业硕士点为江西省高校示范性硕士点。2012年,核学院曾改名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2016年学校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突出特色,凝练方向,重新组建了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设有核工程与核技术系、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系和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系三个教学系,设有核燃料与核化工研究所、粒子与核技术研究所、辐射防护与工程研究中心三个科研机构。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校集核学科专业于一体的特色品牌学院,也是我国核燃料循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学院的前身系始建于1959年的原核工业部衡阳矿冶工程学院技术物理系,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核学院之一。现有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和核物理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国家管理专业、国家国防科工局重点建设专业和湖南省优秀重点专业;核技术专业是国防紧缺特色专业;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湖南省重点学科,核技术及应用二级学科是湖南省首批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学院现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核技术及应用博士点和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四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具有核能与核技术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核技术及应用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硕士点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硕士教育培养计划。
顶尖人才!第一所核高校诞生!!!6月20日,天津市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核集团将在津投资建设中国核工业大学。看见了吗?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工业大学、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与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签署了合作协议。官方文件!中国第一所“核高校”诞生!最顶尖的技术、最稀缺的人才,这所高校将真正带来“少年强”!中核集团将在津投资建设中国核工业大学中核集团将在津投资建设中国核工业大学,围绕核产业,建成集人才技能培训、硕士及博士学历教育、国际学术交流、核心技术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发展核技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意味着什么,自不必多说。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时,同意全面援助中国发展核工业,自此中国才有了“两弹”,进而有了核工业人才体系。当前,我国核工业正处在由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我国的核电技术近年来已走向全球,接单接到手软。在国家层面,核能合作也是顶层、战略级别的存在。长安街知事梳理发现,仅今年上半年,中法、中俄就接连签署核能大单,项目动辄千亿级。与此同时,涉核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中国虽建有较为完整的核工业体系,但核产业链长,涉核学科专业方向又多,国内现有涉核专业高校人才输出量有限。要发展,人才储备是“短板”。与先进国家相比,中国的核工业高素质人才资源缺乏是不争的事实。人才引进中大部分为计算机、仪器仪表等通用专业,核专业人才只能达到实际需求人数的15%至20%。此外,高校补需求“短板”和扩大招生都面临教学资源的瓶颈制约,加上核专业的敏感性制约了国外人才引进,行业特殊性及相关政策优势不足也使其难以吸引和留住国内人才。中国首所“核高校”的创办,可以说是“放大招”了。今年核工业大学要干几件大事,包括加快建立职业教育体系、加快研究能力的提升、加快校园硬件设施改造、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等等。而就在本月初,中核集团还有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动作——核工业大学苏州学院正式揭牌。该学院将利用平台资源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建成一个具有核行业特色和苏州地域特色的区域培训中心。“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5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中国需要一所核工业大学!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要求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只有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中国的科技人才才能一茬接一茬成长,科技创新的未来才会更有前途、更有希望。
科学,始终是要为和平服务的,任何打着科学名义进行的军事活动都是不义的。在1952年国际区域和平会议上,一位挺着大肚子的女科学家,面对各国代表说出这番振聋发聩的言论。而作为世界顶尖的核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师姐,50多年后在北京公安局,她领到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成为中国建国以来,首位拿到“中国绿卡”的美国人。首位中国绿卡在此之前,她已经在中国放了半个世纪的牛。她就是琼·辛顿,中文名字叫做“寒春”。电影女主般的前半生1921年10月,芝加哥一个富裕的精英家庭中,琼·辛顿出生了。她的曾外祖父是大数学家,爷爷是律师兼发明家,奶奶是小说《牛虻》的作者,母亲是美国知名教育家,哥哥也是一位知名的作家。出身在如同电影女主角般的环境里,骑马、滑雪、小提琴、绘画,这些都是基本配置。幼年琼·辛顿而最让她感兴趣的还是物理学,23岁的她已经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完核子物理研究硕士,开始在威斯康星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41年12月7日,350余架零式战斗机、九七式鱼雷机、九九式轰炸机,从太平洋上停泊的赤城号(旗舰)、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翔鹤号和瑞鹤号,六架航母上分批次偷偷起飞了。它们此行的目的地,正是美军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突然发难美军毫无防备,在一个多小时中就被炸沉了四艘战列舰和两艘驱逐舰,被炸毁了炸毁188架飞机,有2400名美国人在此次袭击中丧生,另有1250人受伤。震怒之下,总统罗斯福在第二天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随后美国正式对日宣战。第二年,后来震惊世界的用于原子弹研制的“曼哈顿计划”,也随着启动。由于自己在核物理研究方面出色的才华,琼·辛顿作为助手跟随自己的导师恩利克·费米,加入到这个计划里,成为参与原子弹研制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而在4年后,年轻的中国学子杨振宁,得到了清华大学的庚子赔款奖学金来到了美国,就读于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成为了琼·辛顿的学弟。并于后来与费米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第一个复合模型,为后来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经过3年紧锣密鼓的研发,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整个工程取得圆满完成,还剩下两枚后来震惊世界的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随着“小男孩”在广岛被投下,"胖子"在长崎被投下,20多万人在10亿多度的高温中,瞬间被烧成灰烬。5天后,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诺奖和奶牛之间的抉择“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俄)奥斯特洛夫斯基身为教育家的母亲,从幼年开始就是这样教导琼·辛顿,要成为对人类有用,为人类造福的人,这样才不会虚度此生。也正是怀揣着这样的理念下,年轻的琼·辛顿才满怀热诚地投入进原子弹的研制之中。然而随着原子弹被用于军事,十数万人被自己参与的研究夺去了生命,她产生了困惑。战争结束了,她很欣慰,但军事用途原子弹的研发生产却远未停止。于是她开始在美国倡导将核能运用到和平的领域中去,却一直都收效甚微,这让她有些心灰意冷。就在她进退两难的时候,她收到了远在中国的哥哥韩丁的信,在信中哥哥盛赞当时还一片贫瘠的中国,这里百废待兴,但是人人平等,充满希望。琼·辛顿的男友欧文·恩格斯特,也为了信仰到了中国,一直从事农具改革和畜牧业的技术工作,并极力邀请迷惘的女友一起来进行建设。杨政宁获诺奖琼·辛顿就这样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一面是国内优越的生活环境,是未来可期的科研生涯。曼哈顿计划的研究组,又被称为诺贝尔奖集中营,参与研究的获奖者不计其数,自己的恩师费米正是其中一位,自己留在美国继续研究,获得诺奖享誉世界,那是迟早的事情,但继续研究又与自己造福人类的理念相违背。在大洋彼岸另一头的中国,有着自己的哥哥和男友,还有他们的信仰。但基本就与自己的科研生涯要告别了,还会由于自己核物理学家的身份,甚至会背上“叛国”的罪名。这又该如何选择?为信仰养奶牛“这是一个梦想的破灭,和另一个信仰的开始”,只是当时她并不知道,这一去就是一辈子。1948年,琼·辛顿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国,并在宋庆龄的安排下,作为国际友人顺利抵达当时延安,来到了男友的身边。男友当时在陕西定边县三边牧场指导农民养奶牛,取名“阳早”。琼·辛顿也为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寒春”,她自此要与中国人民一起,努力去创造、去迎接寒冬后的春天。寒春和阳早作为国内出色的核物理学家,放弃了国内优越的环境,义无反顾地前往中国。美国很多媒体觉得面子挂不住,纷纷跳出来指责“寒春”,污蔑她是间谍,诋毁她叛逃到中国,帮中国发展核事业。然而找到信仰归宿的寒春,却不理会这些,在到中国的第二年,她与男友在延安的一件简陋的窑洞里,举行了朴素的婚礼。之后就随着男友,一起在荒凉的牧场养起了奶牛。她的愿望也很简单,“中国更需要每个人都喝上牛奶,我要把中国的畜牧业发展好,提高牛的产奶量。”夫妻二人领着一群牛,跑到了陕北和内蒙古的交界处,那里十分的荒凉,消息闭塞,甚至于连新中国成立了,他们第一时间都不知道。三年后,在新中国地方领导的安排下,两人被调到西安牧场继续工作,并带回了1000多头牛。在夫妇二人的努力下,原先产奶不足七千公斤的奶牛,改良后产奶可达上万斤。并且寒春和阳早省吃俭用,将工资和补助都节省下来,购买了现代化的机械。就这样,二人养牛一养就是半个世纪。时间驶向了2003年,阳早因病逝世,享年85岁。他生前对妻子嘱咐道,“死后不要为我举办任何活动,骨灰用最简单的方式处理,不要破费。”寒春于是叮嘱农场的工作人员,捡个塑料袋装骨灰,埋到牛场就可以了。但是工作人员没有答应她,花了200多元,买了一个最便宜的骨灰盒。寒春知道后很生气,埋怨他们太浪费。在办完丈夫的丧事后,寒春又如往常一般回到了农场,继续自己的工作。面对前来慰问的领导,寒春依旧没有提及自己的情况,反倒问领导,“农场丢了9头用来繁育的牛,怎么办?”2010年6月8日,寒春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89岁,死后与丈夫一起葬在了农场的一棵树下。牛奶分类其实只有两种,纯牛奶和非纯牛奶,做人也是一样,要么做一个纯粹的人,要么不是。——寒春
国家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到了现实当中,它却完全不是这个概念了。需要的时候,譬如学院升大学之类。需要人才了,他们才会有人砸下巨资来招纳人才。而当升级成功了,没有了什么欲望,什么人才都只能是摆设,没有人去关注。这时候,人才就是离职,他们还会弹冠相庆,这可是在为自己减轻负担啊。而当再次为了达成某个目标的时候,他们又会急功近利地到处去招揽人才。人才不过是他们玩弄于股掌的棋子——这样的短视,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怎么可能造就优秀的人才呢?这种情况,在国内是比较多的,不时就有这样的报道见诸报端。前一段时间,北大清华留学生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作为国内顶尖的两座高等学府,招揽的都是国内顶尖的学子,而培养的人才却很少回到国内。仅以2019年为例,只有14%的学子选择回国,那么多人都滞留在海外不归。再看一下,国内各学科的顶尖人物排行榜,几乎看不到北大清华学子的身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其实就是因为清华北大培养的学子绝大多数都成了他国的精英缘故。对于国内众口一词地责问,清华北大没有发出一点声响。他们不知道这种局面吗?显然不可能,但是他们为什么不发声呢?根本原因,就在于这是客观的现实,无论怎么辩驳,都是苍白无力的。培养的人才留不住,却又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还怎么谈得上为国育才呢?我们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有人才。没有人才,所有的梦想都是空想。因此,当下的当务之急,就是高校必须要出台政策给留学生,尤其是公费留学生,给他们套上“紧箍咒”,以保证他们留学之后能及时归来。尽管我们说,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可是有国家的。我们必须一方面给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理想和国家和民族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必须要出台政策奖惩机制,对于及时归国的人员给予褒奖,而对于滞留不归的人员实行惩罚。国家培养人才,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投入都是不菲的,既然他愿意报效他国,那么我们也没有意见,但是你得把培养费付清,还得承担因此而带来的损失。在高校,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保证人才尽量少的流失,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要能善待人才,让人才发挥所长。前两天,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能技术研究所90余名科研人员离职引起了网络上的广泛关注。一个只有200多人的研究单位,一下子就走了近一半的人,而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的回应竟然只有几个字“正常的人才流动”。正常的人才流动,走个三五个人,我们还有点相信,但是一夕之间就流失了一半的人才,这还能是正常吗?——这可都是博士级别的人才啊!失去了就失去了,这也太不负责任了吧!这不可能是待遇问题,也不可能是保安的问题,最有可能的是领导在单位里翻江倒海,让这些研究者们没有办法静下心来从事学术研究。有消息称,是核所换了领导,而领导呢,为了建立自己的圈子,把自己原单位的许多亲信都安插了进来,还对他们研究的项目横加干涉。这种情况的概率应该是最大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些博士生们选择了科研,他们本身就应该知道这是意味着牺牲的。博士毕业之后入职,一般都应该三十多岁了,他们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毕竟身后还有老婆孩子整个家庭呢。而且,他们一般都承担着科研项目,有自己的一个团队,中途离开,这个损失可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所以,在正常的情况下,离职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是遭遇到人格的践踏和科研的干扰。而这种情况,只有领导的乱作为才能够形成,不是吗?人才流失,领导的管理能力可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一个好的领导,能够成就人才,而一个坏的领导,就只能是毁灭人才。这恐怕比高校不作为更可怕吧!当然,造就人才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现在,国内论资排辈的意识浓重,做什么事都讲究人脉资源,这也导致许多人才被埋没,被离开。颜宁这个名字经常被人提起,就是因为她在评选院士的时候,被拒之门外,让她心灰意冷,才不得不再次选择离开。而离开之后,还没有一年,她就被评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而最突出的恐怕要算“国宝级”科学家李爱珍吧。她四次参评院士,四次被拒之门外。1999年,第一次,说她能力不够突出;2005年,第四次说她年龄过大。我们的科学院就这样把她拒之门外,而美国却主动联系李爱珍。2007年,她当选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同样的一个人,我们选择无视,他国却视若至宝,不让人感到有些悲哀吗?自己的人才自己都不知道珍惜。或许有人会说,只要你足够优秀,即便不是院士,人们一样会尊敬你。可是,你想过没有,这是她应得的荣誉,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给予她呢?爱才惜才敬才,不能只成为一句口号啊!人才流失已经到了让人震惊的地步。如果我们还是只停留在昨天,认为我们的人才过剩,就是流失一点浪费一点没什么,那么我们的国家就很难得到更快的发展和进步。只有我们真正重视人才,打破论资排辈的壁垒,才能让人才有展现自己的舞台。人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有宽松的科研环境,有更好的福利待遇,付出能得到应有的回报,他们才会坐得住,留得下,站得起。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吸引人才,才能让人才竭尽所能,倾其所有,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富强,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