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年练就一双慧眼,只为深耕继发、难治性高血压……红肚兜

20年练就一双慧眼,只为深耕继发、难治性高血压……

管好血压,守护每个家庭“前两个月我们病房收治了一名19岁参加完高考的孩子,入院时血压190/100 mmHg,经过检查发现孩子已经肾功能不全了,让人十分痛心和惋惜。”刘敏教授口中的严重高血压似乎打破了我们对高血压的浅薄认知。如果你还停留在高血压只是血压计上显示的冰冷数字,那么你需要跟着刘敏教授一起,重新认识高血压的危害。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今年的“世界高血压日”与“全国高血压日”不期而遇。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等联合发起“世界&中国高血压日——关注血压”大型系列活动。“医学界”特邀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刘敏教授分享她与继发、难治性高血压的故事。独具慧眼,甄别继发、难治性高血压“前两天我的诊室来了一位35岁复诊的女患者,她的血压一直控制不佳。第一次来门诊时患者自诉自己只有一个肾脏。经过检查发现患者是因肾动脉狭窄导致一侧肾萎缩,目前面临肾脏切除。如果她能及时发现并且治疗,一侧的肾脏是能保住的。”刘敏教授惋惜的叹了一口气。谈到继发性高血压,刘敏教授最大的感触是——这是一个被严重低估和漏诊的疾病。继发性高血压在年轻和老年患者中均易漏诊。一方面患者未引起足够重视,另一方面因为科室不是高血压专科,医务人员对高血压的诊治不够规范,检测技术不准确导致继发性高血压漏诊。继发性高血压较原发性高血压危害大,比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引发的心脑血管风险并发症较原发性高血压增加40%以上。因此面对继发性高血压,如果仅重视血压的控制而不注意纠正这些导致高血压的真正原因,无疑是治标不治本。“前段时间,我们收治了一名60岁严重高血压的女性,1年前她因高血压导致脑出血,一侧肢体活动障碍。一年后入院检查结果显示,她患上了肾上腺腺瘤,单侧肾动脉狭窄伴肾萎缩,后续的治疗非常困难。”刘敏教授再次强调如果患者能够早就诊、早诊断、早治疗,也许能够挽救肾脏,脑出血也有可能避免。除了继发性高血压病例常见,刘敏教授还遇到很多难治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指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应用了可耐受的足够剂量且合理的3种降压药物至少治疗4周后,诊室外和诊室血压仍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刘敏教授说,“越来越多的难治、继发性高血压病例让我们意识到,提高医生对高血压的诊疗水平和加强对患者的宣教非常重要。”攻坚克难,上下求索为了提高继发性高血压诊疗技术,刘敏教授的团队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加强医务人员对继发性高血压等疾病的认识。通过开设高血压教育学院、举办高血压会议和继续教育项目等多种形式,让基层医生和不同专业医生对这类疾病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他们对高血压的诊治能力,从而降低继发性高血压的漏诊率。第二方面是加强对继发性高血压等疾病的宣教。通过举办科普讲座、义诊活动等让大众更了解高血压,学会家庭自我血压测量等。经过河南省“高血压人”十几年的努力,河南省高血压的宣教跨越了一个台阶。刘敏教授说,“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从农村来的年轻患者主动在门诊就诊时告诉我,他想查查肾上腺、电解质。而这,在十几年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第三方面是提高自身专科诊疗水平。刘敏教授的团队引进国内外先进的高血压诊疗技术,吸纳优秀的诊疗经验,内部定期组织进行高血压培训以强化每位医生的诊疗水平。除此之外,他们还加大对高血压科研的投入,目前他们在单基因高血压诊断、盐敏感性高血压作用机制的研究都有显著成效。刘敏教授还提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每个医院在高血压防治网络中都有重要的角色分工。三级医院应该承担疑难危重高血压的诊治工作,培训指导基层医生进行高血压的规范化诊疗。基层医院的重点是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各级医院都有责任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于难治性高血压,规范诊疗是关键。”如何规范化诊疗难治性高血压,刘敏教授提到“四步走策略”。第一步是辨别真伪。大多数长效降血压药物可能需要经过2-4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发挥药效,而部分高血压患者因没有按时按剂量服药、在不同医生指导下换药或急于快速降血压等,导致“假的难治性高血压”。第二步是准确测血压。这需要医生掌握专业的测血压方法。第三步是去除诱因。药物、失眠等均会导致血压升高。去除诱因能避免不必要的血压药物使用。第四步是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目前,刘敏教授团队在心理因素相关性高血压的研究颇有成效。此外,他们还研究可以降低高血压的新药以及中国人或者河南人群难治性高血压肾素特点等,寻找难治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最后,刘敏教授强调,高血压患者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首先,他们应该重视自身血压管理,如正确测量血压、正确服药、正确管理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其次,对可能出现的靶器官损害应该定期随访,及早干预。最重要的是,应该通过专业医生了解科学的高血压防治方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刘敏教授在高血压防治的路上也曾遇到很多阻碍,比如研究项目缺乏专职人员和经费,实际进行的临床研究中,患者不愿配合等。但她相信,经过“高血压人”的不懈努力,上下求索的路会越来越顺利。刘敏 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硕导。河南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微循环学会高血压分会会长、中国医促会难治性高血压与周围动脉病分会常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农村卫生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高血压联盟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血管专病高血压组质量控制专家组成员、河南省药理学会药物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高血压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学科学普及学会心身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高血压精萃》特约编辑、《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编委。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联合单位: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高血压达标中心审核专家:河南省人民医院 刘敏教授采访及撰稿作者:大头虾责任编辑:董小雯【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哥鲁达

谁该为假学术期刊网站泛滥埋单

假学术期刊网站骗局,你知道吗?他们骗取作者的论文稿件,随后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甚至伪造编辑部公章向作者出具《用稿通知》……如此环环相扣,正在考验着学术论文作者的鉴别力。这样的假学术期刊网站何以大行其道,又为何屡禁不绝?假学术期刊网站泛滥,到底骗了谁,谁该为此负责?日前,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1、假网站贼喊捉贼一边任教高校,一边博士在读,面对发表论文的考核要求,刘俊(化名)倍感“双重压力”。博士毕业前,他在网上查询到某家语言学期刊的投稿地址,于是将自己的一篇论文按要求发送到了投稿邮箱,期待被采用刊发。随后的两个月,刘俊先后被以“审稿费”“版面费”等名目要求缴纳3000余元。最后,“编辑部”告知他,“文章将发表在封三的位置,不属于正文内容,将无法出具《用稿通知》”。在朋友的提醒下,刘俊几经辗转才找到了那家正规编辑部的电话,得到的回应却是“根本就查不到你的稿子”。直到此时,他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陷入了假学术期刊网站设计的连环套之中,“除去经济上的损失,还耗费了大量时间,耽误了事情”。根据刘俊的提示,记者在网上搜索了这本语言类期刊。前三个搜索结果突出显示了“杂志征稿”“2个月见刊”等字样,点击其中一个链接,便进入网页,期刊主页、期刊导读、投稿须知等内容清晰列出,而投稿渠道分别为邮政投稿、邮件投稿和在线投稿三类。尽管,这个网站看上去非常“专业”,但依然与纸质版期刊上所提供的网址并不一致,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的”。不仅这一家,记者先后了登陆10余个假期刊网站后发现,这些仿冒网站的域名极具欺骗性,与正规期刊网站网址高度相似,甚至有些看起来更加权威,页面制作有模有样,从期刊导读、投稿须知到在线投稿等等,一应俱全。通常情况下,仿冒网站中的期刊信息、联系人等全部是真的,只有投稿信箱是假的。“作者根本分不清网站的真假,这些假网站往往制作精良,更新及时,甚至比真网站做得还好。”从事社会科学期刊编审工作的贺宇说,为了取得作者的信任,假冒网站会在显著位置刊登《声明》称,近期本网电子邮箱被不法分子盗用,冒用期刊的名义发送采稿通知,收取审稿费或版面费,还提醒“广大作者务必擦亮眼睛,提高警惕”,真是“贼喊捉贼”。 2、泛滥成灾,却又屡禁不绝在最近举行的一次史学学术研讨会上,“假学术期刊网站泛滥成灾的话题”刚被提及,就引起了在场期刊编辑的强烈反应。河南省某知名学术期刊编辑李轲京经常接到电话,“对方的第一句就是,请问稿件什么时候发,我钱都交了”。这让李轲京哭笑不得,又头疼不已,“不用想,肯定又是上了假期刊网站的当了”。多家期刊的编辑都表示,他们刊物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或高校、研究机构,不但不收取任何费用,而且还会给作者寄发稿费。面对一些上当受骗的作者,期刊编辑部会选择报警处理,但收效甚微。这些假期刊网站往往一开始从网络上销声匿迹,但几天过后,又以其他面目面世。被打击、暂时消失、再度出现,就这样,假期刊网站总能死灰复燃,一次次卷土重来。按照现行评价标准,学生毕业、教师或研究人员评聘职称都将发表论文作为硬性要求,排队等待发文章的人数与日俱增,而学术期刊的数量则相对稳定,有待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学术期刊之间形成了供求失衡的局面。郑州大学教授罗志敏坦言,骗子正是利用这些学者和学生急于发表论文的心理,通过以假乱真的期刊网站,干起买卖论文、代写论文的勾当,甚至伪造编辑部公章或空头承诺直接骗取投稿人钱财。据报道,2016年5月,北京警方曾打掉一利用假杂志网站诈骗钱财的7人团伙。这一团伙用假网页冒充某健康教育杂志官方网站,声称可以发表论文,但在作者汇款之后却杳无音讯。经查证,仅2016年1月至5月,该团伙就非法获利30余万元。3、网络搜索平台不应成为“帮凶”对此问题,正规期刊编辑部力不从心,搜索平台监管不力。这为假期刊网站的大行其道提供了可乘之机。“正规期刊官网仅仅是更新期刊导读,并未认真进行网站运营,还有些知名期刊甚至连网站也没有。”李轲京坦言,“我们这些刊物本身并不营利,需要靠政府、高校或研究机构的财政支撑,所以往往只能将有限的财力运用在期刊的出版上,而很少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运营网站。此外,如果需要对网址进行官网认证,还需要给搜索平台缴费,我们无力支付这个费用。”记者致电咨询某搜索平台客服,得到的回复是,如果要申请官网认证标志,一年需要缴纳3600元,包括实名实网费和年费。但客服也称,“官网认证后依然不会改变网站显示的排名,还需要进行‘品牌保护’,将对伪官网进行打击”。只是如今在某搜索平台上输入关键词“北京大学学报”,显示的第一条依然是“北京大学学报快速见刊”的字样;而更可怕的是,搜索某医学刊物,连续5页都找不到这家期刊的官网。“假冒期刊网站通常通过竞价排名的方法提高其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这是骗子实施网络诈骗的必要环节。”罗志敏为此建议,除了要依法对假期刊网站相关利益人从严处罚,还需要从规范网络搜索平台入手,让那些假期刊网站无所遁形,以此净化网络环境和学术环境,不让网络搜索平台成为假期刊网站的“帮凶”。4、只有打破“唯论文论”,才能根除假学术期刊网站我国期刊管理部门在2014年和2016年分别举行过两次学术期刊的认定工作,按照公布的名单,目前我国的学术期刊共有6430种。假期刊网站继续泛滥,作者防不胜防,该如何避免?“现在我们编辑部开始采用中国知网的统一投稿平台,作者上传所投稿件后,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稿件所处的环节和编辑部的办公流程。”吉林省某史学期刊编辑任奇说,这一做法将使编辑部的审稿过程更加流程化,每个步骤相比过去更加公开透明,这也是多数期刊目前采用的投稿方式之一。“不建议作者在搜索平台上直接搜索投稿地址,最稳妥的方法是找到刊物的纸质版,寻找官方网址或联系电话。”罗志敏建议,论文作者还可以进入工信部等备案查询系统,查询相关网站的真实性,或者可以先登录该期刊的主管单位官网,然后再在“举办期刊”或“学术出版”栏中找到这个刊物的链接,最后,确认投稿的具体要求以及投稿流程和方式。“发表学术论文通常需要经过投稿、初审、外审、终审,一般需要至少3个月以上的收稿周期,如果是双月刊、季刊,花费半年至一年都很常见。”任奇表示,按照正常发表的节奏,很多论文作者都等不及,他们总以为有捷径可走,可以快速发论文,一些高校甚至能给论文作者报销“版面费”。重论文发表轻工作实绩、重论文数量轻研究质量的不良导向依然存在,只有打破“唯论文论”,才能从根本上终结假学术期刊网站。假期刊网站扰乱了正常的学术研究环境和学术论文出版秩序,也是形形色色学术不端行为的温床,而它们又往往打着“审稿费”“版面费”的旗号以实现敛财。罗志敏担忧:“如果放任这种行为继续发展,势必助长论文买卖、代写等行为的发生,也会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学术创新。”

过家家

河南组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原标题:河南组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记者李季)近日,河南省科技厅会同财政厅、卫生健康委和药品监管局联合印发文件,确定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5家单位在肾病、儿科疾病、呼吸疾病领域组建第二批次河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截至目前,该省已有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4家,涉及9大疾病领域。据了解,河南省首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自建设以来,不断加强临床医学研究,开展高水平科技攻关,产生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其中,河南省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遗传性眼病诊断试剂盒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李季)责任编辑: 小云【来源:健康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泛爱万物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在鲁开办研修班

原标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在鲁开办研修班12月25日至26日,首届“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论文撰写指导研修班”在山东泰安举行。会议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爱医职业管理工程委员会、北京欧耐特国际文化有限公司、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妇幼保健院承办。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共邀请七位来自重点医学院校和科研单位、权威医学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专题授课,近百位基层医疗单位的医护人员、科研工作人员参会学习交流。首届“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论文撰写指导研修班”授课现场25日上午的开班仪式上,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报刊图书编辑与信息委员会副主任、爱医职业管理工程委员会副主任周华兵在主持会议时简要介绍了会议背景、专家团队和培训安排情况,指出“爱医职业管理工程”是经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今年 6月立项批准的重大项目,举办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是该项工程的基本工作定位之一,旨在搭建医学学术成果传播与交流服务平台,支持地方单位提升科学研究和创新服务能力。爱医职业管理工程委员会副主任周华兵介绍会议情况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爱医职业管理工程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余轩,在致辞中对“爱医职业管理工程”的工作定位与推进计划做了介绍,她说,目前工程管理委员会依托权威科技期刊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资源,已组建六十人的首批专家团队和实验室科研协作平台,可以为广大基层医护人员和各共建单位提供个性化服务,主要提供但不限于:科研规划、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报告辅导、成果发布等全链条服务。爱医职业管理工程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余轩致辞随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妇幼保健院党总支副书记周欣勇代表协作单位致辞。山东泰安市岱岳区妇幼保健院党总支副书记周欣勇致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副秘书长、爱医职业管理工程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杨建宇代表主办单位讲话,他强调,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作为经民政部批准登记注册的全国性一级社会组织,具有很好的专家资源和科研基础,爱医执业管理工程由报刊图书编辑与信息委员会牵头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协作平台,希望广大医护人员和行业单位积极参与,特别要大力支持培育基层中青年名医、名家,促进专业科室建设带动基层医院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副秘书长杨建宇代表主办方讲话本次研修会议共两天,安排了七场专题讲座,先后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副秘书长、爱医职业管理工程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京畿豫医明医中和斋主杨建宇主讲《漫话中医药科研成果的升华》,辽宁中医药大学编辑部责任编辑、《实用中医内科杂志》执行主编张宇主讲《权威数据库及学术期刊对参考文献要求及案例分析及学术文章中图、表设计要求和常见问题剖析》,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社社长、《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主编李晓丽主讲《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相关问题探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杜渐博士主讲《临床科研设计及相关医学伦理规范》,《中国中药杂志》副编审张燕主讲《杂志社收稿的体例格式要求及常见退稿案例分析》,天津中医药大学期刊编辑部党支部书记、《天津中医药》编辑部主任高杉主讲《科技论文写作与出版伦理》,爱医执业管理工程委员会共建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河南格远新医学研究院技术总监董雷博士主讲《让科研遇见美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撰写、审核以及建议》。专题讲座据介绍,本次参与线下授课的七位老师是爱医职业管理工程首批聘请的六十位学术指导专家团队的优秀代表,既有师承国医名家、一直致力中医药传承发展的资深专家,也有兼具中西方医学教育背景、长期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行业精英,还有专职从事医学科学研究、致力共建实验室的高端人才,他们结合各自的学习成长经历和工作实践经验,分享智慧、启迪思维,两天的研修课程内容丰富且十分实用,在线参会人员学习热情高涨,不断截屏分享,现场参会学员也都认真听课勤做笔记,感觉受益良多。会议现场氛围热烈另悉,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爱医职业管理工程委员会主要负责人朱玉营、张玉玲及部分地区协作单位负责人也参加了本次会议。12月26日下午,首届“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论文撰写指导研修班”正式结束。活动组织方表示,爱医职业管理工程委员会将继续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充实壮大学术指导专家团队,积极发展地方协作共建单位,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机动灵活地开展各种线上线下学术活动,欢迎各地医疗卫生行业单位、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积极参与协作共进。责任编辑: 小云【来源:中国网健康】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流浪歌

“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花落日照心脏病医院

近日,上海传来喜讯,青岛大学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成为“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并接受授牌!这是山东省内唯一一家市级医院,日照首家获此殊荣的医院。12月5日,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启动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传来消息,通过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国家药监局评审四大中心之一的“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落户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该中心启用当天,首期认证的20家“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和94家“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也完成授牌,青岛大学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后简称“我院”)也位列其中,通过公布的名单发现,我院是山东省内唯一一家市级医院、日照首家获此殊荣的医院,这是对我院在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方面取得成绩的高度认可,也意味着我院在该方向的发展将迈上新高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心血管联盟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担任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他表示,成立后的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全面覆盖心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神经介入、肿瘤介入和综合介入五大介入学科分支,并形成各自的研究团队,以泛血管理论为指导,构建介入创新技术平台。介入治疗,将是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重点技术领域。介入治疗是在医学影像引导下进行非直视下诊疗的新学科,是与内科、外科并驾齐驱的第三大学科,也是心脏、血管、肿瘤等疾病的三大治疗手段之一。“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的授牌,也是对我院在介入治疗方面取得成绩的肯定。我院自2018年10月7日启用以来,始终以心脑血管及泛血管疾病为主要学科特色,经过2年的栉风沐雨、胼手胝足,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社会各界的关心、全院员工齐心努力下,多次实现自我突破——2018年10月7日 首次独立开展逆向导丝技术治疗闭塞病变;2018年11月7日 首次独立开展B型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2018年11月29日 首次独立开展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2018年11月10日 首次独立开展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技术;2019年2月28日 首次独立开展房颤射频消融术;2019年3月14日 首次独立开展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2019年3月25日 山东省首次独立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手术;2019年3月27日 日照市首次独立开展经导管主动脉弓缩窄球囊支架解除术;2019年5月28日 首次独立开展辅助循环下急危重症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2019年7月4日 首次独立开展全三维零射线下射频消融术;2020年3月1日 首次独立开展大脑中动脉取栓并支架植入术;2020年7月 首次独立开展胸主动脉一体化分支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2020年10月7日 日照市首次成功开展可降解支架植入术;……成为国内一流心血管及泛血管疾病为主要学科特色的综合性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这条路并不平坦,却前景光明。医者仁心,医者仁术。两年来,医院汇聚省级以上知名三甲医院诸多资深专家、业务骨干,组建的国内优秀“心血管团队”,用一项项经典、真实的手术技术,为此次成功成为“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做出了最好的铺垫,同时,也让日照及周边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同质化的诊疗技术,患者足不出市就可以看到北京、上海心血管领域的知名专家,还可以享受本地的医保报销政策,减少了因去外地就医增加的经济负担。目前,慕名前来就诊的患者辐射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等10省、70余地市,同时本地外出心血管患者逐渐减少,医院良好的医疗质量与服务以及大众化的收费价格获得广大百姓认可。在未来,作为“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我院将积极响应中心要求,发挥将针对心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等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慢病开展系统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导向,技术推广和创新成果转化为目标,通过医、生、理、工多学科交叉、基础与临床研究结合,建设高质量临床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和国际合作,建设规范的人员和技术推广培训系统。青岛大学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是按照JCI国际标准和国内三级甲等标准建设的非营利性医院,是青岛大学第十二临床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医疗技术协作中心,是一所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医院科室设置齐全,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注重充分发挥多学科协同的优势,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专属的疾病诊疗方案。目前,开放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急诊科、心脏康复中心、ICU、CCU、普通外科、内分泌科等20多个业务科室。其中,心血管学科领域以葛均波院士顶级心血管医疗团队为核心,组建了国内优秀的“心血管团队”。全面开展了多学科复合手术、冠心病、心脏电生理、先心病、心脏瓣膜病、夹层动脉瘤等疑难、复杂的心脏手术治疗,还开展了胸、腹腔镜下微创手术,其中多项技术为自主开展的山东省首例手术,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医院秉承“卓越医疗 倾心呵护”的理念,以提升国内医疗水准、培育卓越医护团队、为医生提供最佳执业平台为目标,致力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心血管及泛血管疾病为主要学科特色的综合性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来源:日照心脏病医院)

然则卜之

河大研发新冠肺炎成果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医学填补中国研究空白

"读书不忘救国""尚诚朴,勤学问,重团结,养正气",百年风雨给了河大人太多的艰辛与磨难,历史沧桑给了河大人太多的坚韧与刚毅,河大的历史永远是一部厚重的、自然的、人文的教育史、发展史。河南医学高等教育起于河南大学,尔后折枝为林,蓊郁青葱,以医学教育造福中原人民的宗旨未曾改变。近日,《河南日报》报道了河南大学医学的百年传奇。筚路蓝缕,体系完备1927年夏,籍贯巩县的27岁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博士张静吾,以北京德国医学院医师的身份,到开封拜访河南大学校长凌冰,力陈添设医科之必要。1928年,河南大学设置医学学科,与文、理、法、农一起,成为该校第五个学院,开启了河南高等医学教育的先河。河南大学医学院旧址上海同济大学医科毕业生陈雨亭和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博士阎仲彝,先后出任院长。1934年,曾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读书的张静吾,回到母校,担任河南大学医学院院长兼内科教授。三任院长知识渊博,理念超前,对同事信任和爱护,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把师生紧紧团结在了一起。他们以繁荣学术、培养人才为宗旨,成立医学研究会,创办《河南中山大学医学》季刊、《医学》周刊、《农学与医学》等学术性刊物,先后建立妇产科医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化验室等,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医学教育体系。河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关爱和教授讲述,医学院创办之初,师资多以同济和留德博士为主,学生也多为优良之才。第一届优秀毕业生张劭,就曾因药物研制方面的贡献,入选英国皇家院士。1936年,张学良到医学院参观,在医学院学生的枕头下发现辩证法读物,可见学生阅读兴趣之广。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血吸虫病在中国长江流域肆虐。李赋京教授利用教学工作间歇期或假期,奔走于血吸虫病疫区,研究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分布情况。1936年,他在安徽省发现了一个钉螺新种,并首次在《中国动物学杂志》上发表这一发现,经正式鉴定,新种被命名为李氏安徽钉螺,填补了中国对日本血吸虫病研究的空白。流亡办学,顽强执着抗战期间,河南大学流亡办学。在嵩县,医学院开办"高级助产学校""高级护士学校",下设门诊,终日为求诊者治疗。遇到危重病人时,张静吾就在汽灯下为患者做外科手术。医学院师生普及的新法接生,使嵩县婴儿成活率提高到100%,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这一切弥足珍贵。嵩县财神庙,1939年河南大学医学院办学所在地1944年5月,日军血洗潭头。张静吾的妻子吴芝蕙惨死在日寇刺刀下。1946年,张静吾以一种超常的精神力量,主持河南大学医学院工作。医学院聘请教授、副教授22人,建有病理、解剖、药理、细菌等学馆,附设高级助产学校、护士学校和附属医院,规模空前。1950年,为了延揽人才,张静吾日夜兼程,奔波上海、南通等地,以虔诚、豁达的胸襟,影响、感化着一位位名家来河南工作,为河南大学医学院、农学院和理工专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耕耘此处的学者,受教于此的学子,夙兴夜寐,孜孜不倦,书写着大学的精神。1930年,医学院配置的各种德国制造的试验仪器抗日战争爆发后,河南大学流亡办学8年,辗转迁徙至信阳鸡公山,南阳镇平,洛阳栾川、嵩县,其中,在嵩县潭头(今栾川县潭头镇)办学长达5年。之后学校被迫再次转移到南阳荆紫关,陕西汉中、宝鸡等地,弦诵之声荡漾在河南、陕西两省的山水之间。1939年,高中毕业的张效房,以全国统招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河南大学医学院。百岁老人张效房回忆,在潭头镇,民房、破庙是他们的宿舍和教室,冬天透风,夏天闷热,不因战乱而影响教学科研活动。清晨傍晚,山径上,林溪间,学生们常常手执一卷,苦修不厌。河南大学校友冯友兰曾有抒怀诗句:"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薪"。济世良药,感动中国胡佩兰,194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退休后连续20多年出诊,被称为"中国最年长的出诊医生",在"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的舞台上,她的颁奖词是:"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2014年1月22日凌晨5点30分,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坚持70年、98岁的"医生奶奶"胡佩兰,耗尽了最后一丝心血,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弥留之际牵挂的依然是病人,临终只留下一句话:病人看完了,回家吧……1938年河南大学医学院全体人员1946年,黑热病在河南严重暴发,它是一种寄生虫病,通过白蛉叮咬传播,传染性极强,人体感染该病后,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90%以上的患者2年内将因合并感染其他疾病而死亡。面对凶险的传染病,30岁的王伯欧教授逆行而上,出任河南黑热病防治队医师兼队长,最终黑热病在河南被消灭。1950年6月,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形势危急,祖国罹难。医学院13名医护人员组成河南省第一批抗美援朝手术医疗队,赴朝鲜前线开展救护工作。出发前,他们在医学院教学楼前,定格了坚定无悔的面庞。前线护士一个人要照顾160余名伤员,每天10000余毫升(20多瓶)静脉输液、夜班、换药、冲洗伤口、危重病人特别护理,工作极其繁重。在队长吴国桢主刀或指导下,河大医疗队作了多例难度较大的手术:后尿道损伤之膀胱上造瘘尿道修补、腹部损伤结肠露置术……1975年,驻马店板桥水库溃坝事件发生后,三批医疗队35天日夜救灾;1978年"杨庄事故"时,淮河医院收治42名伤员,重伤员8人,他们用手电筒灯照明,在医院大礼堂处理伤员;1979年和1981年新郑、中牟暴发伤寒,医疗队经过3个月拼搏,控制根源,消灭伤寒。在河南对外医疗援助的40多年间,30多名淮河医院医务人员远赴埃塞俄比亚高原和赞比西河畔,以精湛的医术填补了受援非洲国家医学史上的多项空白,娄敏医生在战场进行救援时,自己伤断两根肋骨,仍然坚持工作……医者风骨,氤氲开来"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2020年春天,一场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轨迹。1月26日,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和第一附属医院的52名医务工作者,在请战书上按下红手印,驰援武汉。那一声"平安回来呵王月华,我爱你!"的呼唤,永久留在了庚子年早春的记忆里。在河南大学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马远方教授带头的应急研发团队,在与时间赛跑。2月28日,马远方团队率先研发出新冠病毒特异性IgM和IgG两种检测试剂盒,可在5至10分钟时间完成新冠抗体快速筛查。项目的前期结果,已由研发团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今天的河南大学医学院,是第一批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拥有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临床医学学科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1个,39个省级重点学科,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6个院士工作站。2018年9月,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百年路途之上,每一片新芽,每一次花开,每一处跌宕,每一段艰险,河南大学医者之傲然风骨,清冽之气,早已氤氲开来,直至无处不在。原素材来源:河南大学官网

百年之木

在“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推选展示”活动中,牡丹江医学院学子入围年度人物提名候选人

晨报融媒体讯(张昕 记者 陈金)日前,记者从牡丹江医学院了解到,在“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推选展示”活动中,来自该校2017级临床1班的学生代辰媛入围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候选人。据了解,由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共同指导,人民网、光明日报教育部、《大学生》杂志和中国大学生在线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推选展示”活动,经组织推荐、通讯推选、会议推选等环节,共遴选出年度人物候选人20名,年度人物提名候选人30名,年度人物入围候选人114名。其中,牡丹江医学院的代辰媛入围年度人物提名候选人。代辰媛出生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读中学时因爷爷奶奶身患重病,她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且顺利考入牡丹江医学院。自入学起,她就担任班级团支书,学习成绩始终位于专业前列,学习笔记每年被学院评为优秀笔记。她还倡导成立了学习帮扶小组,为同学们讲解学习重点、难点。2018年,她加入学校医药研究中心协会,学习创新创业和科研立项相关知识,在各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提高从医基本技能,代辰媛利用假期在家乡三甲医院开展实习,学习临床基本技能、跟随医生查房、观察手术、参与病例讨论,提高自身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积累一定临床经验。家境的贫寒激励着代辰媛自强不息,从小感受到社会各界的温暖,也让她萌发了回馈感恩的想法。进入大学后,代辰媛加入牡丹江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学生党总支甘棠爱心之家公益组织,并在2019年初当选为该组织第三届会长。她利用课余时间志愿服务三年之久,共计达千余小时,组织开展爱心募捐、爱心义教、爱心社区、爱心义诊、大学生讲座等志愿活动20余项,直接受益群众达两千余人。她还坚持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志愿者陪伴周边社区空巢老人和敬老院孤寡老人近300人次。疫情期间,她牢记“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医学生誓言,在坚持正常的网络学习之余,主动到内黄县疫情防控定点医院参加抗疫工作。经过两周培训后,她主动申请到发热门诊一线,配合医生为当时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及疑似患者开展测量体温、采集咽拭子等工作。遇到呼吸困难患者,她积极参与抢救,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心电监护等工作,直到病人稳定后转上级定点医院做进一步治疗。在医院,她每天对病区消毒并打扫病房,与被隔离人员耐心积极沟通,尽力缓解他们的紧张焦虑情绪。代辰媛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在逆境中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大学期间,她先后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校二等奖学金”;还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志愿者”、“优秀团干部”、“优秀学风先进个人”等称号。【来源:牡丹江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浮生录

福建海南两省一把手换帅,尹力、沈晓明履新

福建和海南两省的省委书记换帅。现任四川省省长尹力由川入闽,跨省接棒于伟国出任福建省委书记。海南省省长沈晓明则顺位接棒刘赐贵,出任海南省委书记。12月1日,新华社公布了上述消息。此番履新的尹力、沈晓明均是“60后”医学博士。卸任的于伟国与刘赐贵今年均年满65岁。最新消息显示,任振鹤已出任甘肃省委副书记,黄强已出任四川省委副书记,冯飞已出任海南省委副书记。任振鹤此前为江苏省委副书记,黄强此前为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飞此前为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医而优则仕”本轮人事变动,既有相同又有不同。最大的不同是,同为主政一方,尹力是跨省由四川到福建,沈晓明则继续在海南本省工作。相同点也十分明显,两人年龄相近,均是“60后”:分别是1962年8月生、1963年3月生。最大的相同点是,两人均有着深厚的医学背景,都是医学博士,堪称“医而优则仕”。尹力是山东人,医学科班出身,本硕就读于山东医科大学,博士在俄罗斯医学科学院深造,回国进入国务院研究室教科文卫司工作。十年后(2003年)转战卫生部,历任办公厅副主任(正司级),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办公厅主任等职。2008年9月,时年46岁的尹力升任卫生部副部长,系当时卫生部唯一的“60后”,最年轻的副部长。之后还担任过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国家卫计委副主任。2015年3月,尹力由部委空降四川任省委副书记,之后兼任过省委宣传部部长,2016年任四川省长至今。此前媒体报道,尹力出生于医学世家,父母都是从事医学研究和诊疗的专家。“医生只能一个一个地救人”,他从读书时就认定公共卫生事业才是理想。沈晓明是浙江绍兴人,医学博士,教授。本硕均在温州医学院,长期在医院、医学院校工作。担任过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交大常务副校长兼医学院院长。2006年担任上海市科教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踏入仕途。2年后升任上海市副市长。5年之后,沈晓明更进一步,进入上海市委常委班子。同时兼任过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等职。2016年9进入教育部任副部长,2017年空降海南任省长。沈晓明在医学领域,尤其是儿科学领域颇有建树。此前媒体报道,2013年他被遴选为外籍院士。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发表一篇题为《沈晓明:为改善中国人的健康寻根求据》的文章,讲述时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的沈晓明,几十年求学、从医、科研、育人的经历。尹力谈脱贫攻坚:不摘“穷帽”就摘“官帽”尹力长期在医疗卫生领域工作,在其任内曾多次参与解决紧急突发事件。2003年国内出现“非典”疫情,尹力被紧急调至当时的卫生部,任办公厅主任。在卫生部工作期间,他分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后来他在食药监局工作后,也化解过“毒胶囊”事件。今年以来,新冠疫情肆虐。四川在抗疫中一系列举措,赢得媒体称赞。1月下旬,当时四川只有一名疑似新冠患者,四川省政府就要求卫健部门制定周密方案,避免二次扩散。同时率先实施“网格化管理”,这比全国推广该举措早了两天。此外,四川在明确定点救治医院名单、切断与武汉路面交通、组织医疗队伍支援武汉等,都走在全国前面。四川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资源大省,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是该省的基本省情。2016年全国两会,在四川代表团开放日上,时任四川省长的尹力答记者问时表示,脱贫攻坚立下军令状,不摘“穷帽”就摘“官帽”。今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就四川脱贫攻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透露的数据显示,四川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625万减少到2019年底的20万、年均减少100万以上,贫困发生率从9.6%下降到0.3%,四川连续4年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考核中被综合评价为“好”的等次。沈晓明:多次表态减少房地产依赖沈晓明曾长期在上海任职。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浦东启动,时任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的正是沈晓明。两年后,沈晓明担任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正式掌舵上海自贸区。不久,上海自贸区实施扩区,下辖保税区、陆家嘴、金桥、张江和世博五大片区,几乎涵盖了浦东新区的经济核心区域。2017年5月,沈晓明正式就任海南省省长。在他看来,海南过去的发展靠改革,未来的发展还得靠改革。隔年,党中央宣布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一时间,海南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但消息出来后,海南房地产也引发一些波动。2018年6月,沈晓明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坚决减少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这不是沈晓明首次提到要减少对房地产的依赖。2018年全国两会时,他就表示,海南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减少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他认为,海南省土地资源有限、不可再生,而外界对房子的需求是无限的,海南不能做房地产的“加工厂”;造了房子,就要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但海南财力有限,配套不起,因此把房地产作为海南的支柱产业将不可持续。无论是在上海还在海南,沈晓明都非常重视营商环境,他曾说过,“在我心里,自贸区最关键的就是营商环境问题。”沈晓明曾在省政府专题会议上说,营商环境应该和生态环境一起,成为海南的“两大本钱”和核心竞争力,既要着眼当下又要着眼长远,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抓好营商环境建设。【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鄙哉

省医获得“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南省分中心”授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通讯员 崔冰心 马珊珊记者12月4日获悉,日前在温州举行的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推进会暨首期临床研究高级研讨班上,河南省人民医院正式授牌“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南省分中心”,是我省眼科领域唯一获批授牌单位。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我国最高水平的临床医学和转化研究的载体和平台,主要面向国内疾病防治需求,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临床应用为导向、医疗机构为主体、协同网络为支撑,开展临床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创立的集临床、科研、教学、防盲为一体的眼科研究所之一,隶属于河南省人民医院。2012年3月,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正式更名为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目前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河南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单位,也是河南省眼科中心、河南省视光学中心、河南省眼科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南省眼科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眼科药理与治疗学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眼库、《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等依托单位。“医院将以此次加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为契机,规范制度建设,不断强化平台建设,切实提高临床研究水平,培养领军人才和团队,拓展和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同时,还要不断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教研企协同,整合资源,不断提升全省眼科疾病的临床研究和诊疗水平,为中原人民眼健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省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编辑:张菁菁

大东

95岁的“一线医生”走了,她“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

▲2015年,吴合在门诊为病人看病。(照片由陕西省友谊医院提供)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记者蔺娟、吴鸿波)8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95岁的“一线医生”走了,她“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的报道。2019年7月26日上午,陕西省友谊医院,95岁的“一线医生”吴合安静地走了。遵照她生前遗嘱,家人为她完成了眼角膜和遗体捐献。很多人听说过吴合,因为她创建了西北地区第一家免疫变态反应科,在恢复免疫功能为原则的防治反复感染、过敏性疾病的研究上取得显著成果;她退休后还坚持坐诊到94岁,看病不做重复检查,开最便宜却最有效的药,几十年来先后接诊5万余名初诊患者。入党74载,吴合历经血与火的淬炼。鲜为人知的是,吴合曾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在上海医学院组织和领导学生爱国运动;她曾是浙东游击纵队后方医院负责人,在战火纷飞中救死扶伤;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医疗工作,曾两次荣立三等功。吴合说过:“无论时代怎么变,好医生的衡量标准不会变,那就是有仁心懂仁术。”(小标题)腰膝受伤无法下楼,她就改在家里出诊1984年,60岁的吴合光荣退休。闲下来的日子,吴合也曾去老年大学学过国画,但她很快就主动要求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医院对吴合进行返聘,这一干又是30多年。医院也曾劝说吴合在家安享晚年,但都被她拒绝了。2015年初吴合开始义务坐诊,不拿任何津贴和补助。后来因为不慎伤到腰膝无法下楼,她就改在家里出诊。吴合的家就在医院隔壁的家属区。家里陈设简单朴素,数量最多的就是椅子和凳子,方便来看病的患者候诊。每天早晨,吴合起床吃过早餐,在电脑上查阅邮件后,便会坐到客厅的沙发上等候病人上门,唯一的变化就是不穿白大褂了,而是一身居家打扮。茶几旁边,是一捆捆病例,那是吴合多年的习惯,对每一位患者,她都会详细询问、记录病情,并将病历进行编号造册、建立详细的病程记录,以便跟踪随访。病人去医院挂号后,再到吴合家看病。看完病,吴合的“助手”、已经退休的二女儿朱建平会带着病人回医院拿药,每天如此。对前来就诊的每一位患者,吴合都有一套标准的诊疗程序。她从不让患者做重复检查,当患者来电咨询时,她都要告诉患者把现存病历和检查结果带来参考。“哪里不舒服?”“在哪家医院看过病?开的什么药?”“你知道这是激素吗?”“平日爱感冒吗?出汗多吗?”……吴合一连串干脆而仔细的提问,让一位专程从甘肃陇南慕名而来的病人有些诧异。“吴大夫问得太细了,患病两年来,我头一次与医生这么深入交流。”不仅如此,触诊后,吴合还会让病人读书,那是她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为患者编写的《过敏性疾病及复发感染疾病的免疫治疗》。然后给病人介绍治疗思路,讲解服药方法,并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来电。”“病人来了都要念书的。念书是要让病人了解病因、治疗方法。不是说给开了药就完事儿了。这对病人自觉治疗很有帮助。”吴合的二女儿朱建平说。“朋友介绍说吴大夫好,我才大老远赶来,没想到她问得细看得细讲得更细。”一位患者告诉记者,吴合给他开了1个月用量的药才不到一百块钱,其中最便宜的每盒只要八毛五分。陕西省友谊医院内科主任医师马晋秋回忆:“吴主任对每个病人都是这样,我尽量给你把病治好,尽量少花钱。她常常跟我们说,病人得病本身是灾难,家里有一个病人,这个家负担就够重的了,千万不要让他多花钱。”(小标题)“人的价值在于奉献”熟悉吴合的人都知道,她生活极为简朴。“我和她几十年一直打交道,很少见她穿新衣裳,老是一身白衬衣、蓝裤子。”马晋秋回忆,吴合一件灰色毛衣穿了十几年,袖口都磨出了毛球。但面对因贫困辍学的孩子,吴合总是格外“大方”。吴合家有本厚厚的杂志,里面夹满了她从1993年至今给希望工程、盲童金钥匙行动、春蕾工程及贫困地区学生的捐款证书,那一沓厚厚的汇款单上囊括了许多的城市和乡镇。20多年来,她共捐助贫困学生81人,累计金额76400元。从小在吴合身边长大的外孙女孙雅楠,至今难忘姥姥送给自己的结婚礼物。“在婚礼上,我想让姥姥讲几句话。她站在桌前,说借此场合希望大家都能够救助贫困儿童。我觉得很突然,姥姥做这些好事从来都不说的。”孙雅楠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一个个信封,抽出里面的汇款单、成绩单、信件、图画,铺了满满一地。“我给雅楠夫妇俩送了一个礼物。从今往后我会以他们两个的名义来捐助两个孩子,捐助款还是由我来出。”吴合在婚礼上的话,引来全场掌声雷动。“我能感觉到那种由衷的钦佩,真的好自豪呀。”孙雅楠说。“人的价值在于他向世界给予了多少,而不在于索取多少。我是一名医者,我的一生都是想要在这个社会的角角落落发挥自己的作用。”早在2001年,吴合就亲自填写了遗体捐献申请,之后又签署了无偿捐献角膜志愿书。她立下遗嘱:“自愿捐献遗体、眼角膜,不要送花圈,可将准备买花圈的费用捐助失学儿童上学用。不要买寿衣,一切从简。”吴合去世后,家人遵从她的遗愿,不设灵堂、不摆花圈,不开追悼会。家人、朋友、同事聚在一起,分享她传承给家庭的敬业精神、对医学事业和人民的热爱,以及善良、正直的人生态度。在吴合为患者答疑解惑的微信群里,患者们纷纷表达不舍:“吴合医生是我见过最好的医生,她对病人更像长者关心家人一般,永生难忘”“百姓的好医生,一路走好”“愿她在天堂里依然幸福快乐”……(小标题)天台山上的白衣战士吴合家的客厅里,她曾经为病人看病写病历的桌子上,如今摆放着一幅吴合的画像,画里的吴合神情慈爱、眼神坚定。那是吴合的大儿子朱建军通过画笔表达对母亲的哀思,“我就是想把母亲那种共产党员的底气画出来”。1945年6月,还是上海医学院三年级学生的吴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任上海医学院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按照党组织的要求,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团结同学,组织读书会,请进步人士讲演,参加和组织学生爱国运动。”吴合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其间,吴合参与组织了“五二〇”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学生运动。1948年8月,刚刚毕业的吴合被国民党列入黑名单搜捕,组织上考虑到她的人身安全,安排她到江苏金坛工作。同年9月,中共浙东临时工作委员会决定在天台山麓的宁海山洋地区建立后方医院。吴合随后被派往天台山,任浙东游击纵队后方医院院长。1949年3月2日清晨,第二次进攻天台城的战斗打响。3日深夜,一批伤员送到外湖村。“当时伤员近40人,我连夜走山路去了,掌灯笼换药包扎。”吴合后来回忆,伤员的伤口刚刚处理好,山下的“交通”送来情报,说有“情况”,于是大家又抬起重伤员往深山转移。几经周折,伤员们在下深坑竹林里的两间茅屋暂时安顿下来。后来为安全考虑,后方医院又搬迁到人迹罕至的上深坑龙潭背。“在山中竹林里用毛竹搭了‘公馆’,里面是竹片编的‘钢丝床’,通铺及单铺是给伤员睡的,工作人员睡地铺。”吴合写道。医院条件十分简陋,从房顶、围墙、病床,到镊子、换药碗、夹板都是竹子制成的。当时收治的多是伤情严重、生活无法自理的伤员,吴合总将自己的竹席铺在病情最重的病床中间,便于观察伤员病情变化。她还不怕脏不怕累,用竹筒为伤员接尿,甚至将竹叶衬在手上为伤员接取大便。“我当时忙得不可开交,两个小腿和腰上长了不少脓疮,但是我不舍得吃一片药。”吴合在回忆文章里写道,“一双到膝盖的袜子一直没工夫脱,里面的疮流脓到结痂都没有动过。”后方医院的工作人员童曼林曾向吴合提意见:“你平时全心全意为伤员服务,可自己的双腿化脓成这样子,也不好好治一次。”吴合当即说:“那好,你就在我身上学换药吧。”并不懂得医药知识的童曼林就这样笨手笨脚地在吴合身上练习换药。此后,吴合每天都抽出一小时,对后方医院的年轻人进行培训,内容有微生物、人体解剖、战地救护、伤口处理、药理、配药、换药、消毒等。讲到打针,吴合就让学员在自己身上练习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曾在后方医院工作过的方山撰文回忆:“有个刚解放过来的伤员创口痛得熬不住了,抄起床前小便用的竹筒给了吴合当头一敲。伤员中的几个党员批评他,反复讲道理。他后来向吴合公开道歉,还主动要求‘关禁闭’。吴合却连连摇手,说当时自己换药时手劲可能重了些,加重了他的伤痛,请他原谅。”《浙江天台县妇女革命运动史概况》中记载:“吴合任后方医院书记、院长,白求恩式忘我工作精神深得伤病员、指战员和当地群众的爱戴和好评”。当时的一名伤员陈渭富班长解放后写信称赞吴合:“每当我学习《纪念白求恩》时,眼前就浮起了她的身影。”1949年6月浙江天台解放,浙东游击纵队编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吴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军区台州军分区医疗队队长,后又调任宁波军分区医疗队队长、萧山35军104师建工6师医疗队队长,其间两次荣立三等功。(小标题)来年,我还给你们看病;来世,我将祝人类康健1954年,吴合转业至陕西省友谊医院(原陕西省建筑中心医院)任内科主任。她组织医疗队为分布在陕南陕北崇山峻岭中的“三线”建筑工人进行普查、普防、普治工作。即使只有一名工人所在的山中工地,吴合也要求走到。地处偏僻的病人需要输血,没有血源,她是O型血能配上,就主动无偿把血输给病人。“1977年,我是赴城固县天明公社医院的农村医疗队队长,上山要走70里路。有一次没赶上公共汽车,我从下午一点走了六个小时,在傍晚七点才走到。”吴合曾回忆道。一次一个小孩阑尾炎穿孔腹膜炎,患者没钱,她就打电报叫爱人急汇300元,从血站买血输给患儿。马晋秋1977年刚毕业时,在吴合带领的内科工作。“当时我对吴主任特别敬畏。无论是病例书写还是查体问诊,她对业务要求都特别严格。”马晋秋说,“我们也怕跟吴主任一起下乡,她一下去常常连轴转,没个休息时间。年轻人都受不了,吴主任却还干劲十足。”在马晋秋眼里,吴合一直是这样,把为人民服务放在首要位置,不谋私利、任劳任怨、不计报酬地治疗病人。“有一回,我遇到一位河南的患者,问诊时发现他的地址有些熟悉。一问之下,才发现我曾经帮吴主任去邮局给他寄过药。”马晋秋说,吴合不但会用自己的钱给病人买药,有时遇到病人没地方待、没地方吃饭,她都会把自己的钱拿出来。1980年,吴合赴美进修一年,后在陕西省友谊医院创立了西北地区第一家免疫变态反应科。“她长期从事临床医学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通过对大量病例的总结分析,形成了一套系统、有效的诊疗方法,尤其是在恢复免疫功能治疗复发感染及过敏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陕西省友谊医院业务副院长张宏鸣说。吴合研究的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愈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紫癜等疑难病症,被许多医院广泛应用。她带领科室采集、培养配制抗原,查致敏原及脱敏治疗,亲自参与制作“中药脱敏糖浆”“中药粉剂剂型改良”“点刺法查致敏原及口服脱敏液”等。几十年来,她先后接诊5万余名初诊患者。吴合的小女儿朱建华以母亲的口吻写下一篇文字,作为对母亲一生的总结和对后人的祝愿:我今生九十五岁,生命止步于2019年7月26日10时28分。今日的天很蓝,太阳好温暖。我愿,手扶墙,挪到窗台,举首望青天,感觉白云翩翩。我愿,乘轮椅,行至巷道,抚指树干,感受东风纤纤。若能倒退三年,我还在上班,给患者诊断,疾与病不返。若再退二十年,往返母校的讲台,抒发对上海医学院的情怀。且当再退三十年,忙碌在医疗队乡间,为他们送药,还为他们亲身输血。可能的话,退还在游击队医院,医生护士一人担,救护伤者,兼顾培训护理人员。当然更想退至医学院课桌前,再聆听教授们的详细指点,拥抱一下闹学潮被国民党搜捕时,护在我前面的那些、那些同学。倘若再退几岁,那是我的童年,游泳跳水,嬉戏在黄浦江边……心愿,足以实现,何必往返回当年。人,要想取得自己具有最大的成功,就是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我将继续用眼角膜详视人间,用亲身遗体给空军军医大学学生们做教学指南。来年,我还给你们看病,来世,我将祝人类康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