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河南疫情通报!中国完成的瑞德西韦全球首项临床研究发表,发现了……非不我告

河南疫情通报!中国完成的瑞德西韦全球首项临床研究发表,发现了……

2020年4月29日0时-24时,河南省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4月29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73例,累计死亡病例22例,累计出院病例1251例。全省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全部出院。自1月21日起,我省已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0186人。4月29日解除观察9人,目前有3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截至4月29日24时,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例。专家释疑丨研究初步显示瑞德西韦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未见临床显著改善据澎湃新闻,4月29日晚,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了在中国武汉进行的新冠肺炎(COVID-19)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全球首个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治疗危重症住院患者,并未加快COVID-19的恢复速度,也未降低病死率。该研究中采用的研究方法即针对一项新药开展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被公认为是最高证据等级的临床研究。此次发表的研究更是由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等25家单位的研究人员实施。英国爱丁堡大学的John Norrie教授(未参与该研究)在《柳叶刀》同期发表的述评文章中评价到:“这项研究设计合理,是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随机试验,并且实施良好,具有较高的方案依从性,且极少失访。”新冠疫情中瑞德西韦的全球首项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试验上述研究结果的论文《瑞德西韦用于成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试验》(Remdesivir in alts with severe COVID-19:a randomis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multicentre trial)发表于《柳叶刀》。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这个研究是全球第一项关于新冠肺炎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试验研究。4月29日晚,主导这项研究的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王辰院士全程指导参与了这项试验设计与进行,试验设计非常完善、在研究过程中执行了最严格的标准、实验结果可信度也是最高的。该研究是一项根据中国武汉市十家医院的237名成年人(年龄在18岁及以上)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这237例患者均于今年2月6日至3月12日期间住院,经实验室确认为新冠病毒严重感染的成年人。“本试验发现,尽管瑞德西韦安全、耐受性好,但与安慰剂相比并没有显著的益处。”曹彬表示,根据这个研究预期试验设计方案,在中国武汉COVID-19暴发得到有效控制病例减少的情况下,或者在该研究的数据安全监督委员会根据研究方案中设立的终止标准的建议下可以结束研究,并进行数据分析。在这项研究中,从2020年2月6日至3月12日,共入组了237名经实验室确诊的重症COVID-19成人住院患者。研究的入组条件是,患者必须在发病后的12天内入组,经胸部影像学检查确认患有肺炎,并且氧饱和度为94%或以下。受试者被随机分组,接受每天一次瑞德西韦输注(158名患者;第1天为200 mg,之后第2-10天为100 mg)或安慰剂输注(79名患者),为期10天。安慰剂组中有1名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退出研究。同时,试验中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标准治疗,包括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干扰素和皮质类固醇等药物。研究初步显示瑞德西韦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未见临床显著改善经严格培训的研究者使用临床状态6分等级量表(范围从出院(得分=1分)至死亡(得分=6分))评价入组28天内临床改善的时间。临床改善定义为与患者的入组等级评分相比至少改善了两分。研究发现,两组之间未发现临床改善时间有统计学显著的差异(瑞德西韦组的平均临床改善时间为21天,相比安慰剂组为23天)。方案中还预设了亚组分析,虽然不如主要终点指标重要,但也有助于充分了解该药物的疗效。在发病后10天内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接受瑞德西韦治疗的患者似乎比接受安慰剂的患者恢复得更快(平均临床改善时间为18天VS.23天),尽管也没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研究显示,随机入组后28天内的病死率两组相似,瑞德西韦组14%(22/158),安慰剂组13%(10/78)。然而,该次要终点的亚组分析发现,在发病后10天之内接受瑞德西韦治疗的患者中的病死率较低,为11%(8/71),而安慰剂组为15%(7/47),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同样,对于有创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这一次要终点,虽然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显著差异,但仍可见接受瑞德西韦治疗的患者要短于接受安慰剂的患者(平均7天vs 15.5天)。两组在氧疗支持时间、住院持续时间或至出院或死亡时间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此外,与安慰剂相比,瑞德西韦治疗未显著加快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标本中病毒载量下降(感染者体内存在多少SARS-CoV-2)或降低病毒检出率。作者强调了该研究的几个局限性,包括两组患者不显著差别的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在扩大病例数后存在一定治疗效果的可能性。另外在这项研究中,使用了其他抗病毒药物或者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能对临床评价构成影响。还有一点是,试验药物是在出现症状12天以内使用,启用时间相对偏晚,如果能在早期进行治疗可能会对减少病毒复制或者减缓病情有帮助。疫情防控丨北京朝阳区降为“低风险”地区;五一北方多地高温或破历史极值;京津冀今日起将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为二级。4月30日起,北京市、天津市、河北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均由一级调整为二级。对国内低风险地区进京出差、返京人员,不再要求居家隔离观察14天。北京朝阳区疫情风险等级已调整为“低风险”。4月30日0时,记者从国务院疫情风险等级查询小程序发现,朝阳区疫情风险等级已调整为“低风险”。目前,北京16区均为“低风险”。4月14日,北京市朝阳区确诊的一例境外输入性病例造成其家庭3人关联性病例,为一起聚集性疫情,朝阳区累计病例达75例,截至4月29日被定义为“高风险地区”,也是前段时间里全国唯一的“高风险地区”。山东高校5月15日前完成开学条件核验。4月29日,山东省下发《关于做好全省高等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条件核验工作的通知》,决定自5月6日起,全面启动山东全省高等学校开学条件核验工作。《通知》要求各地对照《山东省高等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条件核验细则》规定的13个核验项目、46条核验内容和核验要点,对全省高等学校逐校逐项进行核验。核验工作要在5月15日前全部完成。五一北方多地高温或破历史极值。据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年#五一北方晴热南方有雨#,5月1-5日,华北南部、黄淮等地前期有高温晴热天气,江南、华南北部及贵州多阴雨。中国气象局相关负责人29日介绍,“五一”期间,中国大部气温较常年偏高1~3℃,部分地区气温偏高3~5℃,5月1-2日,华北南部、黄淮西部及内蒙古中西部、陕西关中等地日最高气温32~34℃、局地35~37℃,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全球疫情丨美国死亡人数超6万,GDP负增长;美国一州50多人因参加大选活动感染新冠肺炎;世卫组织:将再次召开紧急会议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30日4时32分,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达3179494例,累计死亡226173例。美国确诊病例达1034884例,累计死亡病例60846例。美媒报道称,在越南战争中共有58220名美国人死亡,而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实时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28日,美国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数已超过这一数值。目前美国的新冠肺炎死亡率也超过了美军在越南战争中伤亡最惨重时的死亡率。统计数据显示,每10万美国人中有17.6人因疫情死亡;而在1968年,每10万美国人中有8.5人丧生。-4.8%!美国一季度GDP创最大跌幅。29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4.8%,远低于前值的2.1%,这也是2009年以来最大的季度跌幅。27日,白宫推出了一项新冠病毒检测计划,联邦政府承诺,到5月底将实现每月进行至少800万次检测。不过对于这一“宏大”计划,美媒直指,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因为计划几乎没提任何细节。美国一州50多人因参加大选活动感染新冠肺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8日援引威斯康星州卫生部门消息称,该州在4月7日举行的美国大选初选活动中,已至少有52人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他们或是亲自投票的选民,或是参与投票活动的工作人员。英国修正新冠肺炎死亡人数,死亡病例超2.6万例。据人民日报,4月29日,英国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在疫情记者会上表示,目前英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超2.6万,除当天新增死亡病例之外,还有3811例的上调。这3811例死亡病例中,70%发生在医院之外。疫情暴发以来,英国养老院的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不断增多,但此前英政府的官方数据仅统计在医院死亡的人数,与真实死亡人数有较大的出入。即日起,英国每日报告的死亡人数将包含在养老院、私人住所等地死亡的新冠肺炎患者。据俄罗斯官方消息,截至当地时间4月29日10时45分,在过去24小时内全俄新增新冠肺炎病例5841例,累计确诊99399例。世卫组织:将再次召开紧急会议。4月30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满3个月的日子。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9日在日内瓦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根据《国际卫生条例》,他将在30日再次召开紧急委员会会议,对疫情发展进行评估,并更新建议。当天的例行发布会上,针对群体免疫概念,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目前相关研究正在进行,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即使在病毒传播密集地区,已有抗体的人群比例仍很低,意味着绝大多数人仍易感。因此疾病复发的几率很高,尤其是在控制、封锁措施过快取消,又没有发现病例、提高检测和社区遵守(规定)等措施的情况下。来源:河南日报

初学者

新突破!河南大学在Science 子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日前,河南大学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马远方教授团队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和治疗性抗体药物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于4月22日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在线发表。河南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实验室副教授王耀辉为论文第一作者,张海龙、王志增、魏寅祥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马远方教授和宾夕法尼亚大学陈有海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团队合影急性心肌梗死是引起猝死的主要原因。当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发病后尽早进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开通堵塞血管,放置支架,但在临床实际治疗中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时间窗口窄-冠状动脉堵塞后缺血区心肌细胞以每小时20%的速度死亡,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而能在120分钟(美国为90分钟)的黄金救治期内完成PCI手术的病人少之又少,均因各种原因被耽搁。二是再灌注损伤-即使血管开通,也会引起“二次伤害”,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心肌损伤,后期很多病人发展为心力衰竭。针对上述两大问题,马远方教授团队经过十余年潜心研究,研发出一种新型抗体融合蛋白-sDR5-Fc,可通过阻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发挥心脏保护作用。大量动物模型结果显示,该融合蛋白可减少大鼠心肌梗死面积41%,减少小型猪心肌梗死面积67%,减少恒河猴心肌梗死面积76%。尤其令人兴奋的是,sDR5-Fc单次静脉用药可延长心梗模型恒河猴黄金救治期120分钟,且能显著提高后期心功能,防止心衰发生。图1. sDR5-Fc对模型动物的心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表明,sDR5-Fc一方面可直接阻断心梗后心肌细胞凋亡;另一方面,可同时抑制缺血区炎症反应。研发团队已据此获批2项国家发明专利,申请1项PCT(美国)专利。目前,相关专利已成功转让,正在开展sDR5-Fc的临床前研究。未来,一旦新药研发成功,团队或因在国际上率先提出“TRAIL 作为心梗治疗新靶点”学说而抢占心血管疾病基础及应用研究高地。而该抗体药物也极有可能成为延长急性心梗黄金救治期、挽救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的特效药、必备药。这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是国际转化医学领域顶尖杂志(2018年IF:17.16)。论文涉及的所有实验全部由团队人员在河南大学完成。本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河南省教育厅、开封市科技局和河南大学支持。来源:河南大学 文案:王耀辉 排版:李志艳 责编:赵 雪

往见盗跖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研究生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取得新突破

近日,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18级消化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司会方在丁春生教授和林旭红副教授的共同指导下,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Seminars in Cancer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Colorectal cancer occurrence and treatment based on changes in intestinal flora”的论文,指导老师林旭红副教授为通讯作者,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为第一署名单位。据悉,Seminars in Cancer Biology为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为 9.658 ,2016-2018年平均影响因子9.666。该篇论文总结了肠道微生物群通过破坏微环境的稳态、改变免疫反应和肠道细菌的生物膜以及肠道细菌的有毒代谢产物致结直肠癌发展的机制。此外,论文还总结了通过健康的饮食、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广谱抗生素、使用益生菌和益生元以及粪菌移植来调节肠道菌群作为降低结直肠癌风险的可行方法,从而得出测定肠道菌群的组成可能为结直肠癌的早期阶段提供诊断依据,识别肠道细菌以及粪便代谢产物的变化可能提供了一种的非侵入性疾病检测方法,并提出抑制结肠癌相关细菌生长,来降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的策略,在此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此篇科研论文的顺利发表是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研究生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的新突破,也是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新成果。近年来,该课题组以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为依托,紧紧围绕肠道微生态与慢性重大疾病进行不懈探索,逐渐形成了特色和优势,并在研究中接连取得了一些新突破,最近已有2名硕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使该课题组的研究特色更加突出。

鬼点灯

212个项目获评2020年“河南医学科技奖”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4月22日,记者从省医学会获悉,经过形式审查、网络评审、会议评审等程序,2020年“河南医学科技奖”获奖名单揭晓,共有212个项目通过最终评审、榜上有名。其中,一等奖60项,二等奖70项,三等奖80项,科学普及奖2项。为表彰、奖励在我省医学科技创新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集体,推动医药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经省卫健委党组研究决定,自2019年起设立“河南医学科技奖”,每年开展一次评选,由省医学会承担具体工作职责。今年“河南医学科技奖”评选共接到申报项目266项,较去年增加64项,各个省辖市均有申报项目,申报项目数量、质量再创新高。为进一步促进奖项评审工作的科学严谨,省医学会从省直医院抽调审查经验丰富的科管人员对申报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简介、科技创新、论文专著等内容进行了严格审查,并随机抽取北京、上海等地49名外省专家进行网络评审,严格把关评审环节,提升了河南医学科研领域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申报一等奖的项目完成人实行了在线电子讲稿汇报与网络答辩相结合模式进行网络会评。此外,奖项评选对疫情一线人员开辟了延长申报材料截至时间、邮寄或电话预约报送等绿色通道,创新评奖形式,深受医务人员和参评专家的一致好评。“下一步,河南医学科技奖要继续加强与中华医学科技奖、省科技进步奖的衔接;进一步完善奖种结构,优化奖励机制,扩大奖励范围,激发科研人才创新活力,引导更多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申请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克更多的国内或国际技术难题,努力使河南医学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省卫健委主任阚全程说。编辑:陈鑫

德治

最全各省医生职称论文发表要求

1.医学期刊认定标准国家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是由国家主要部委,或者一级学会,一类大学主办的期刊;省级期刊省级期刊是指由省级主要部门,省级一类单位等主办的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指的是北大图书馆所评定的每4年评一次的中文生物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指的是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定,每2年评一次的统计源期刊。1北京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北京乡镇卫生院或者卫生服务中心要求发省级以上的正规期刊。北京副高:2篇,北京正高:3篇。北京其他大多数医院要求发科技核心统计源期刊。版面无要求,报材料时间:每年8月15日以前。2天津市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市卫生厅公布的期刊目录内的期刊。天津市副高:2篇以上,第一作者;天津市正高:3篇以上。报材料时间:每年的3、4月份报名。3河北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河北省副高:以下条件满足其一:①发表2篇核心期刊②在学术期刊上发表4篇学术论文,1篇为核心期刊,3篇省级以上期刊③在15万字的书上任主编、再发表3篇学术论文④出书2本任副主编,15万字,再发3篇省级以上的正规期刊。河北省正高:以下条件满足其一:①出书2本,任副主编,字数不少于20万字,发一篇核心期刊论文②出书一本,任主编,字数不少于20万字,发表3篇论文,其中一篇必须发核心期刊③发3篇统计源期刊④发6篇论文,其中2篇核心期刊,4篇省级以上期刊。报材料时间:8月之前必须拿到书,对版面无要求4河南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河南省副高:3篇国家级,1篇科技核心期刊。河南省正高:3篇国家级,1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科技核心期刊。报材料时间:9月底前版面要求:河南省副高1500字以上,河南省正高2000字以上。论文必须要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得到。5山西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山西省晋升正高:省级医疗机构发表论文3篇以上;市级以下医疗机构:发表论文2篇以上;个人著作一部,个人承担不少于10万字。山西省晋升副高:省级医疗机构发表论文2篇以上;出书,个人不少于3万字,发表1篇论文。论文必须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得到报材料时间:6月底-7月14日报材料。但至少5月就要拿到书,因为中国知网上传还需要1-3个月的时间。6山东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山东正高:国家级以上3篇,均为第一作者,每篇3000字以上;出书2部。山东副高:省级以上3篇,均为第一作者;出书一本。版面一般要求:一个整版。报材料时间:10月之前。7陕西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陕西省副高:在省卫生厅认可的期刊目录内发表2篇以上第一作者的论文,1500字以上。陕西省正高:发2篇以上,一篇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另外一篇第一作者在省卫生厅认可的目录之内。报材料时间:9月底必须拿到杂志。8江西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江西省职称晋升必须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的到的正规期刊,发表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三甲、三乙一般要求发中文生物核心期刊,论文必须在晋升前一年年底发出来。报材料的时间:8月底之前拿到书。版面要求:1500字以上9湖北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湖北省副高:2篇以上的国家级期刊;湖北省正高:3篇以上国家级期刊,对版面无要求。报材料时间:10月底之前。10湖南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湖南省副高:2篇省级以上第一作者的论文;湖南省正高:3篇省级以上第一作者的论文,个别三甲医院会要求发中文生物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报材料的时间:每年的6、7月份版面要求:1500字以上11广东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广东省正高:4篇省级以上的正规期刊,第一作者;广东省副高:3篇省级以上的正规期刊,第一作者;版面无要求;被“中国知网”收录的正规期刊,根据论文质量评定报材料时间:8月31日之前发出来的论文。12广西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广西正高:3篇,1篇核心,2篇省级以上正规期刊;广西副高:省级以上发2篇,以论著和综述形式发表至少6、7篇;报材料时间:8月份之前。13四川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总体要求:必须在A、B期刊目录之内。四川省正高:第一作者4篇,其中三甲、三乙医院至少2篇论著,其他医疗单位论著至少一篇,另外至少一篇论文在A类期刊。四川省副高:作为第一作者要求在A、B类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以上,其中论著至少一篇;出版本专业较高水平著作一部,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版面:发论著的话必须3000字以上。报材料时间:8月15日-8月30日14重庆市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副高、正高发论文、选期刊均应是科技核心期刊以上的杂志,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只能做为加分用,版面无要求。报材料的时间:【市级】7月底之前,【县级】8月中旬之前。15江苏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江苏省副高:至少发表2篇省级以上的论文江苏省正高:至少3篇以上省级以上的的论文 注:江苏省所发表论文的杂志必须在新闻出版总署能够查得到,同时江苏省在网站上面查到的刊名刊号与发表杂志刊登的一致;社区服务站的论文发表在增刊上也可以。报材料时间:一般年底出刊为第二年初准备。16安徽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安徽省副高:2篇正规期刊;安徽省正高:2篇以上正规期刊。版面无要求报材料时间:8月底之前17福建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福建副高:第一作者在国家级以上杂志发表1篇;第一作者,省级以上,发2篇。福建正高:第一作者在国家级期刊上2篇;第一作者在省级期刊上3篇。论文必须在晋升前一年年底发出来,版面无要求。18浙江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浙江省卫生厅有自己的目录,浙江省自己的杂志或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或者是中文生物核心期刊。版面无要求报材料时间:8月20号以前。19上海市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具备学历的:上海市正高:一篇科技核心期刊,一篇省级以上;上海市副高:二篇省级以上。不具备学历:上海市正高:二篇省级以上,一篇核心期刊。上海市副高:三篇省级以上。版面无要求,报材料时间:6月底之前。20海南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海南省副高:发表3篇,1篇国家级其余2篇发中文核心或科技核心期刊海南省正高:发表4篇,2篇中文核心2篇统计源期刊报材料时间:9月底之前 期刊认定标准。21吉林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吉林省副高:至少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省级以上期刊,其中国家级期刊一篇;县级及县级以下单位:2篇省级以上的论文。吉林省正高:3篇以上,第一作者,省级以上,其中国家级2篇;县级及县级以下单位:至少2篇第一作者,省级以上,其中国家级论文1篇.必须在中国知网上要查的到,必须保留一个整版,国家级的论文杂志必须是“中华、中国”打头儿的。报材料时间:5月17日-6月18日。22黑龙江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黑龙江副高:2篇,一篇国家级,一篇省级;黑龙江正高:2篇国家级,版面无要求.。23辽宁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辽宁省医生职称晋升,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可以查的到国家级、省级期刊均可,国家级更好,辽宁省正高要求的篇数比副高多,部分三甲、三乙医院要求发核心期刊。报材料时间:7月份之前,版面无要求。24新疆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副高:2篇在国家级正规期刊上;正高:3篇在国家级正规期刊上,部分三甲、三乙、兵团医院要求在核心期刊上投稿。版面无要求,每年10月份之前要拿到书。25内蒙古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内蒙古副高、正高一般要求发在正规期刊上,版面无要求。内蒙古正高:要求会比副高的篇数多,一般为5篇,三甲、三乙医院要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6云南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云南省职称晋升政策:所发杂志必须能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到,2篇以上正规期刊,正高要求的篇数比副高多;时间:每年6月之前必须拿到杂志。1500字以上。27贵州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贵州省副高:至少3篇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在本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贵州省正高:至少有4篇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其中有2篇在国内核心期刊(以最新版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为准)发表。报材料时间:9月30号之前期刊认定标准:国家级期刊是由国家主要部委,或者一级学会,一类大学主办的期刊;省级期刊是指由省级主要部门,省级一类单位等主办的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指的是北大图书馆所评定的每4年评一次的中文生物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指的是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定,每2年评一次的统计源期刊。28青海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青海省西宁地区:正副高要求:2篇月核心,省级以上2-3篇;1篇核心,省级以上3篇;5-6篇省级以上,正高要求的篇数多。市级:核心1篇,省级2-3篇。县级及县级以下单位:省级1-2篇。版面无要求。报材料时间:8月开始报名。29甘肃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出书:在公开出版的专业著作上撰写3万字以上;甘肃省副高:至少2篇以上,第一作者,在省卫生厅认可的期刊目录之内的,至少保留1个整版。甘肃省正高:至少3篇以上,第一作者,3篇都要保留一个整版。报材料时间:每年7月底8月初。30西藏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3篇以上正规期刊。以上就是各省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要求职称晋升是每个医生工作生涯中必须经历的,对于初次晋升的医生们来说,职称晋升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以及怎样做好充分的准备,可能还是会有些摸不着头脑,这里特整理了一些医务人员职称晋升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一、个人资料准备1、业务述职。业务述职首先是要实事求是,要以临床业务、科研、带教为重点,全面系统的进行陈述,使评委对参评对象有一个初步的全面了解。参评对象要做充分的准备,避免讲的凌乱、不系统、不全面、无重点。要突出业务,使评委可以判定参评对象临床技术水平,了解工作能力。2、每个参评人员应当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情况。只埋头工作,不注重学习,特别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就会原地踏步,停滞不前,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申报者每年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I类学分5~10学分,II类学分不低于15~20学分,两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可授予I类学分;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II类学分。现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都为医务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提供条件,鼓励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其业务水平。二、硬件准备1、论文:根据晋升的不同级别,参评人员所在医院的不同等级要求参评对象的论文条件不同。当然这个条件是最低要求,若能够提供代表个人水平的高质量论文,随着发表论文的杂志级别及作者排序会增加你的量化考核分值。对非本专业论文,在境外、港澳出版的中文刊物以及繁体字印刷的刊物中发表的文章不能作为参评论文。2、病历:病历从一个侧面代表了一个人的业务水平。参评对象的工作能力,以及对本专业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方面的临床经验,都能从病历中反映出来,特别是危重病人抢救时的病程纪录,疑难病症的讨论记录,重大手术前的讨论记录等。所以提供的病历,均应是危重病人或抢救病人,或难以确诊的病历,才能通过病历书写中对处理过程的记录,病情的分析,诊断依据,鉴别诊断以及医嘱方面来体现你的业务水平,而不应用一般疾病或轻症病人的病历。病历要规范,要有病程记录,医嘱签名,病情分析等。另外,病历一定应是原始病历,千万不要为了整洁,重抄一遍,即便内容完全是真实的,也会给人一种造假的感觉,反而使评委给你的分值大打折扣。更不要将原始病历重新修改、整理,失去评审价值。三、专业答辩专业答辩是每个参评对象必不可少的参评项目之一,其成绩作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评判的依据之一,答辩不合格者,单项淘汰。所以,这一关至关重要,每个参评人员都应在评审前做好充分准备,认真看书,翻阅文献杂志,熟记和临床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新动态,答辩时沉着应对,切不可慌乱、抓不住重点,以至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还未回答正题时间已到,错失良机。平时应在工作之余,有计划的、系统的阅读专业书籍,记读书笔记。其实平时掌握的也就是答辩时专家所要提问的,很多人回答问题靠的就是平时积累的知识,并非靠临时突击死记硬背。专业答辩包括基础理论题、专业题、自选题。只有在平时做好扎实的准备工作,才能取得好的答辩效果

德又下衰

河大研发新冠肺炎成果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医学填补中国研究空白

"读书不忘救国""尚诚朴,勤学问,重团结,养正气",百年风雨给了河大人太多的艰辛与磨难,历史沧桑给了河大人太多的坚韧与刚毅,河大的历史永远是一部厚重的、自然的、人文的教育史、发展史。河南医学高等教育起于河南大学,尔后折枝为林,蓊郁青葱,以医学教育造福中原人民的宗旨未曾改变。近日,《河南日报》报道了河南大学医学的百年传奇。筚路蓝缕,体系完备1927年夏,籍贯巩县的27岁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博士张静吾,以北京德国医学院医师的身份,到开封拜访河南大学校长凌冰,力陈添设医科之必要。1928年,河南大学设置医学学科,与文、理、法、农一起,成为该校第五个学院,开启了河南高等医学教育的先河。河南大学医学院旧址上海同济大学医科毕业生陈雨亭和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博士阎仲彝,先后出任院长。1934年,曾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读书的张静吾,回到母校,担任河南大学医学院院长兼内科教授。三任院长知识渊博,理念超前,对同事信任和爱护,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把师生紧紧团结在了一起。他们以繁荣学术、培养人才为宗旨,成立医学研究会,创办《河南中山大学医学》季刊、《医学》周刊、《农学与医学》等学术性刊物,先后建立妇产科医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化验室等,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医学教育体系。河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关爱和教授讲述,医学院创办之初,师资多以同济和留德博士为主,学生也多为优良之才。第一届优秀毕业生张劭,就曾因药物研制方面的贡献,入选英国皇家院士。1936年,张学良到医学院参观,在医学院学生的枕头下发现辩证法读物,可见学生阅读兴趣之广。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血吸虫病在中国长江流域肆虐。李赋京教授利用教学工作间歇期或假期,奔走于血吸虫病疫区,研究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分布情况。1936年,他在安徽省发现了一个钉螺新种,并首次在《中国动物学杂志》上发表这一发现,经正式鉴定,新种被命名为李氏安徽钉螺,填补了中国对日本血吸虫病研究的空白。流亡办学,顽强执着抗战期间,河南大学流亡办学。在嵩县,医学院开办"高级助产学校""高级护士学校",下设门诊,终日为求诊者治疗。遇到危重病人时,张静吾就在汽灯下为患者做外科手术。医学院师生普及的新法接生,使嵩县婴儿成活率提高到100%,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这一切弥足珍贵。嵩县财神庙,1939年河南大学医学院办学所在地1944年5月,日军血洗潭头。张静吾的妻子吴芝蕙惨死在日寇刺刀下。1946年,张静吾以一种超常的精神力量,主持河南大学医学院工作。医学院聘请教授、副教授22人,建有病理、解剖、药理、细菌等学馆,附设高级助产学校、护士学校和附属医院,规模空前。1950年,为了延揽人才,张静吾日夜兼程,奔波上海、南通等地,以虔诚、豁达的胸襟,影响、感化着一位位名家来河南工作,为河南大学医学院、农学院和理工专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耕耘此处的学者,受教于此的学子,夙兴夜寐,孜孜不倦,书写着大学的精神。1930年,医学院配置的各种德国制造的试验仪器抗日战争爆发后,河南大学流亡办学8年,辗转迁徙至信阳鸡公山,南阳镇平,洛阳栾川、嵩县,其中,在嵩县潭头(今栾川县潭头镇)办学长达5年。之后学校被迫再次转移到南阳荆紫关,陕西汉中、宝鸡等地,弦诵之声荡漾在河南、陕西两省的山水之间。1939年,高中毕业的张效房,以全国统招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河南大学医学院。百岁老人张效房回忆,在潭头镇,民房、破庙是他们的宿舍和教室,冬天透风,夏天闷热,不因战乱而影响教学科研活动。清晨傍晚,山径上,林溪间,学生们常常手执一卷,苦修不厌。河南大学校友冯友兰曾有抒怀诗句:"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薪"。济世良药,感动中国胡佩兰,194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退休后连续20多年出诊,被称为"中国最年长的出诊医生",在"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的舞台上,她的颁奖词是:"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2014年1月22日凌晨5点30分,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坚持70年、98岁的"医生奶奶"胡佩兰,耗尽了最后一丝心血,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弥留之际牵挂的依然是病人,临终只留下一句话:病人看完了,回家吧……1938年河南大学医学院全体人员1946年,黑热病在河南严重暴发,它是一种寄生虫病,通过白蛉叮咬传播,传染性极强,人体感染该病后,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90%以上的患者2年内将因合并感染其他疾病而死亡。面对凶险的传染病,30岁的王伯欧教授逆行而上,出任河南黑热病防治队医师兼队长,最终黑热病在河南被消灭。1950年6月,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形势危急,祖国罹难。医学院13名医护人员组成河南省第一批抗美援朝手术医疗队,赴朝鲜前线开展救护工作。出发前,他们在医学院教学楼前,定格了坚定无悔的面庞。前线护士一个人要照顾160余名伤员,每天10000余毫升(20多瓶)静脉输液、夜班、换药、冲洗伤口、危重病人特别护理,工作极其繁重。在队长吴国桢主刀或指导下,河大医疗队作了多例难度较大的手术:后尿道损伤之膀胱上造瘘尿道修补、腹部损伤结肠露置术……1975年,驻马店板桥水库溃坝事件发生后,三批医疗队35天日夜救灾;1978年"杨庄事故"时,淮河医院收治42名伤员,重伤员8人,他们用手电筒灯照明,在医院大礼堂处理伤员;1979年和1981年新郑、中牟暴发伤寒,医疗队经过3个月拼搏,控制根源,消灭伤寒。在河南对外医疗援助的40多年间,30多名淮河医院医务人员远赴埃塞俄比亚高原和赞比西河畔,以精湛的医术填补了受援非洲国家医学史上的多项空白,娄敏医生在战场进行救援时,自己伤断两根肋骨,仍然坚持工作……医者风骨,氤氲开来"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2020年春天,一场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轨迹。1月26日,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和第一附属医院的52名医务工作者,在请战书上按下红手印,驰援武汉。那一声"平安回来呵王月华,我爱你!"的呼唤,永久留在了庚子年早春的记忆里。在河南大学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马远方教授带头的应急研发团队,在与时间赛跑。2月28日,马远方团队率先研发出新冠病毒特异性IgM和IgG两种检测试剂盒,可在5至10分钟时间完成新冠抗体快速筛查。项目的前期结果,已由研发团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今天的河南大学医学院,是第一批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拥有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临床医学学科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1个,39个省级重点学科,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6个院士工作站。2018年9月,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百年路途之上,每一片新芽,每一次花开,每一处跌宕,每一段艰险,河南大学医者之傲然风骨,清冽之气,早已氤氲开来,直至无处不在。原素材来源:河南大学官网

大玩家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研究专业委员会2020学术年会在郑州举行

健康大河南讯:(通讯员|王军民)12月5日,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研究专业委员会2020学术年会在郑州举行,会议由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放疗科主任吴大鹏主持。会议首先由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管理科主任刘新奎教授致欢迎词,刘主任指出,自2019年10月成立以来,专委会积极参与各项肿瘤大数据相关工作,完成了省卫健委、省抗癌协会交给的各项工作。在河南省抗癌协会的领导下,专委会不遗余力,不断推进河南省肿瘤大数据工作的发展,把科学管理作为重要工具,提质增效;把分会建设作为使命责任,布网搭台;在健康中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肿瘤大数据专委会建设成在专业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组织,为全省抗癌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接着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管理科副科长赵黎红教授宣读先进个人名单,并由河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王留兴为郑州大学一附院王琳、河南省人民医院崔新征、郑州大学三附院董辉和郑州素朴中医院邢志国等二十四名获奖人员颁奖。最后,河南省抗癌协会吴金铭主任发表了热情洋溢、振奋人心、饱含深情的讲话,对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研究专业委员会2020年学术年会的顺利召开致以热烈祝贺,并寄予厚望,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幕式结束后,八位知名专家给与会人员分享了精彩纷呈的高水平学术报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新奎教授作《临床数据研究助力智慧服务发展》专题授课,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琳教授作《儿童放疗的真实世界研究》专题授课,河南省人民医院崔新征教授作《肿瘤大数据助力精准医疗》专题授课,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杜开先教授作《左乙拉西坦注射液在神经科的应用》专题授课,河南中都皮肤病医院李凯主任作《难愈性创面的预防与治疗》专题授课,河南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邵同先教授作《慢性病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专题授课,北京弘惠中医院管理院乔世豪院长作《大数据在现代化网络医院中的作用》专题授课,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董辉教授作《流行病学研究及治疗》专题授课。参加会议的还有郑州素朴中医院中医师邢志国、豫医联盟药品部副部长杨强以及郑东美美医疗美容门诊部张鹏博士、钢市中医院儿科及门诊部主任韩玉丽等来自全省各区市有关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和嘉宾。据悉,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研究专业委员会是河南省抗癌协会的一个新的分支机构,协会致力于在肿瘤领域建立一个专业的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的学术研究团体,规范行业指南,实现研究者、医药产业和肿瘤患者的共同获益。【来源:中原健康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日夜无隙

追寻河南大学医学的百年传奇

文:赵慎珠 王明钦 王学春一、滂沱山雨终于停了下来,河水暴涨,云雾弥漫。山陵纵横,幽谷深处见不到几户人家。河南大学师生流亡队伍的几十户教师和家眷,正拖家带口,深一脚浅一脚,缓缓跋涉在泥泞的山路上。那是1944年5月,日军突袭嵩县潭头镇,16名鲜活的生命说没就没了。河南大学呕心沥血营造的深山学府,在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下毁于一旦。日寇可能随时渡河,河大教育系教授李秉德的妻子马上就要临产,危难时刻,河大医学院教授朱德明、倪同岗夫妇,冒着生命危险,留下来为李秉德妻子接生。重渡沟附近的关沟村,溪水环绕,只有三户人家。河北岸的房东孙老汉,在自家屋后的竹林里,用毛竹、树枝搭起了一个茅草庵,放上一张木床,就成了一个临时产房。25日清晨,茅草庵里传出了响亮的啼哭声,一个男婴呱呱坠地。同一天,200多公里之外的洛阳城,被日军侵占,河南全境陷落,河南大学被挤在豫西南的弹丸之地南阳荆紫关。李秉德是洛阳人,家乡沦陷,悲从中来,他为在重渡沟茅庵里出生的儿子起名重庵,乳名小洛。后来,李秉德任西北师大校长,李重庵在甘肃省副省长任上出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医者风骨,念念不忘,李家与朱家后代成为通家之好,往来密切。2013年,李重庵来到河南大学,看到校史馆保存完好的嵩县资料照片时,有些激动:“这是我的寻根之旅,我对河南大学有无尽的感恩,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常常会产生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崇敬感和亲近感。河大的大学精神非常可贵,不仅有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与担当,更有医者仁心的高贵品德,同事、朋友间的同舟共济、生死与共。”河南大学医学院旧址嵩县财神庙,1939年河南大学医学院办学所在地二、宁静的河南大学校史馆内,珍藏着一本厚厚的书《九十年沧桑》,封面是作者张静吾的照片。照片上看,他面容清瘦,一双眼睛明亮而含着笑意,炯炯有神。这位籍贯巩县的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博士,和蔼儒雅的外表后有着刚强执拗的意志。1927年夏,27岁的张静吾以北京德国医学院医师的身份,到开封拜访河南大学校长凌冰,力陈添设医科之必要。1928年,河南大学设置医学学科,与文、理、法、农一起,成为该校第五个学院,开启了河南高等医学教育的先河。上海同济大学医科毕业生陈雨亭和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博士阎仲彝,先后出任院长。1934年,曾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读书的张静吾,回到母校,担任河南大学医学院院长兼内科教授。三任院长知识渊博,理念超前,对同事信任和爱护,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把师生紧紧团结在了一起。他们以繁荣学术、培养人才为宗旨,成立医学研究会,创办《河南中山大学医学》季刊、《医学》周刊、《农学与医学》等学术性刊物,先后建立妇产科医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化验室等,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医学教育体系。河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关爱和教授讲述,医学院创办之初,师资多以同济和留德博士为主,学生也多为优良之才。第一届优秀毕业生张劭,就曾因药物研制方面的贡献,入选英国皇家院士。1936年,张学良到医学院参观,在医学院学生的枕头下发现辩证法读物,可见学生阅读兴趣之广。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血吸虫病在中国长江流域肆虐。李赋京教授利用教学工作间歇期或假期,奔走于血吸虫病疫区,研究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分布情况。1936年,他在安徽省发现了一个钉螺新种,并首次在《中国动物学杂志》上发表这一发现,经正式鉴定,新种被命名为李氏安徽钉螺,填补了中国对日本血吸虫病研究的空白。抗战期间,河南大学流亡办学。在嵩县,医学院开办“高级助产学校”“高级护士学校”,下设门诊,终日为求诊者治疗。遇到危重病人时,张静吾就在汽灯下为患者做外科手术。医学院师生普及的新法接生,使嵩县婴儿成活率提高到100%,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这一切弥足珍贵。1944年5月,日军血洗潭头。张静吾携带家眷和几个学生先躲避村中,16日凌晨向山林逃避时被俘。张静吾的妻子吴芝蕙惨死在日寇刺刀下,侄子张宏仲颈部被刺伤,伤势严重,张静吾跳下深沟,侥幸脱险。“我突遭家破人亡之祸,痛苦心情实难描述。”1946年,张静吾以一种超常的精神力量,主持河南大学医学院。医学院聘请教授、副教授22人,建有病理、解剖、药理、细菌等学馆,附设高级助产学校、护士学校和附属医院,规模空前。1950年,为了延揽人才,张静吾日夜兼程,奔波上海、南通等地,以虔诚、豁达的胸襟,影响、感化着一位位名家来河南工作,为河南大学医学院、农学院和理工专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耕耘此处的学者,受教于此的学子,夙兴夜寐,孜孜不倦,书写着大学的精神。1930年,医学院配置的各种德国制造的试验仪器三、阳春三月,山花遍野,白色的牡丹花站立在山坡的绿草地中,美丽而与众不同。河对岸是起伏逶迤的山峦,几户人家隐于云烟深处,不论魏晋,嵩县潭头镇是世人心中的桃花源。几间老旧的屋舍,墙面斑驳,十多户的山墙上,精心悬挂着黑白老照片,注明这里曾经是河南大学办学地。新绿的野草,些许的旧物,历史虽已走远,却带着一种香气,让人情难自禁。抗日战争爆发后,河南大学流亡办学8年,辗转迁徙至信阳鸡公山,南阳镇平,洛阳栾川、嵩县,其中,在嵩县潭头(今栾川县潭头镇)办学长达5年。之后学校被迫再次转移到南阳荆紫关,陕西汉中、宝鸡等地,弦诵之声荡漾在河南、陕西两省的山水之间。1939年,高中毕业的张效房,以全国统招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河南大学医学院。百岁老人张效房回忆,在潭头镇,民房、破庙是他们的宿舍和教室,冬天透风,夏天闷热。上课桌椅及试验台,都由土坯砌成。校长、教授、学生与农民同饮一缸水,同点一盏灯,因陋就简,顽强执著,不因战乱而影响教学科研活动。清晨傍晚,山径上,林溪间,学生们常常手执一卷,苦修不厌。黄昏时分,小油灯次第亮起,一盏一盏,一户一户,闪烁着,仿佛化作满天星,成为无比灿烂的历史的天空。河南大学校友冯友兰曾有抒怀诗句:“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薪”。如今,张效房是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科外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他创造的“眼内异物的定位与摘除方法”,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眼科学对世界眼科学的两大贡献之一。2019年4月,在河南大学的“明德医学讲堂”上,99岁的张效房老人动情说道:经历过抗日战争,我们知道国家必须富强。我是中国人,我的经验是从一个个中国病人身上来的,就必须把我所有的一切都贡献给中国人。河南大学把我培养成为一名医生,我的身份永远是河南大学毕业生。胡佩兰,194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退休后连续20多年出诊,被称为“中国最年长的出诊医生”,在“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的舞台上,她的颁奖词是:“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2014年1月22日凌晨5点30分,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坚持70年、98岁的“医生奶奶”胡佩兰,耗尽了最后一丝心血,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弥留之际牵挂的依然是病人,临终只留下一句话:病人看完了,回家吧……1938年河南大学医学院全体人员四、阳光洒在银杏树的新芽上,极嫩的黄绿色里透出一派天真的粉红。亭台水榭,花木扶疏,鸟鸣其间,分外幽静。这个春天的河大校园,静寂平和。明伦校区的西南角,几棵高大的法国梧桐树掩映着一座灰色的两层长楼。校史馆负责人说,它建于上世纪30年代,曾是医学院的教学楼,校史馆保存的几张照片,就是以它为圆心,记录下医学院成长的历程。方砖宽厚,楼宇依旧,或远或近的一幕幕场景相互交叠,让那些动人心魄的故事扑面而至。抗日战争爆发后,医学院附属医院奉命组建军政部第11重伤医院,随战事迁转,7年时间救治伤员和百姓上万人。1946年,黑热病在河南严重暴发,它是一种寄生虫病,通过白蛉叮咬传播,传染性极强,人体感染该病后,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90%以上的患者2年内将因合并感染其他疾病而死亡。面对凶险的传染病,30岁的王伯欧教授逆行而上,出任河南黑热病防治队医师兼队长,最终黑热病在河南被消灭。1950年6月,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形势危急,祖国罹难。医学院13名医护人员组成河南省第一批抗美援朝手术医疗队,赴朝鲜前线开展救护工作。出发前,他们在医学院教学楼前,定格了坚定无悔的面庞。前线护士一个人要照顾160余名伤员,每天10000余毫升(20多瓶)静脉输液、夜班、换药、冲洗伤口、危重病人特别护理,工作极其繁重。在队长吴国桢主刀或指导下,河大医疗队作了多例难度较大的手术:后尿道损伤之膀胱上造瘘尿道修补、腹部损伤结肠露置术……“山之上,国有殇”,危难之处,挺身而出。他们步履匆匆,穿梭于病房,在随时可能带来的生死考验间默然前行,医者仁心,矢志绵延。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说,河大人在潜心研究学问的同时,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追求光明和真理的脚步。当国家民族处于紧要关头,河大师生总是迎危而上,他们何尝不是河大史学家嵇文甫所急切呼唤的“蹈厉奋进”的“河南士子”,他们又何尝不是用生命、鲜血和灵魂续写着、弘扬着“河南精神”!五、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巍峨宏伟的南大门门楣上,“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让师生刻骨铭心。中华文化以其源远流长而著称于世,中原文化又以其博大精深而魅力无穷。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铸就了河大人顽强的意志和品质。1950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河南、安徽两省共有1300多万人受灾,4000余万亩土地被淹没。1951年,毛泽东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新中国水利建设事业的第一个大工程浩浩荡荡,数十万群众奔赴千里淮河沿线工地。民工和技术人员亟待医疗保障,1955年,淮河医院应运而生,承担起河南省治淮施工工地疑难重症患者会诊、转运危难疑难病人救治的工作,医务人员又频繁奔波在工地与村庄,基本控制了天花、霍乱和伤寒的流行。1975年驻马店板桥水库溃坝事件发生后,三批医疗队35天日夜救灾;1978年“杨庄事故”时,淮河医院收治42名伤员,重伤员8人,他们用手电筒灯照明,在医院大礼堂处理伤员;1979年和1981年新郑、中牟暴发伤寒,医疗队经过3个月拼搏,控制根源,消灭伤寒。在河南对外医疗援助的40多年间,30多名淮河医院医务人员远赴埃塞俄比亚高原和赞比西河畔,以精湛的医术填补了受援非洲国家医学史上的多项空白,娄敏医生在战场进行救援时,自己伤断两根肋骨,仍然坚持工作……2020年春天,一场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轨迹。“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1月26日,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和第一附属医院的52名医务工作者,在请战书上按下红手印,驰援武汉。那一声“平安回来呵王月华,我爱你!”的呼唤,永久留在了庚子年早春的记忆里。在河南大学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马远方教授带头的应急研发团队,在与时间赛跑。2月28日,马远方团队率先研发出新冠病毒特异性IgM和IgG两种检测试剂盒,可在5至10分钟时间完成新冠抗体快速筛查。项目的前期结果,已由研发团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说,“读书不忘救国”“尚诚朴,勤学问,重团结,养正气”,百年风雨给了河大人太多的艰辛与磨难,历史沧桑给了河大人太多的坚韧与刚毅,河大的历史永远是一部厚重的、自然的、人文的教育史、发展史。河南医学高等教育起于河南大学,尔后折枝为林,蓊郁青葱,以医学教育造福中原人民的宗旨未曾改变。今天的医学院,是第一批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拥有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临床医学学科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1个,39个省级重点学科,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6个院士工作站。2018年9月,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ESI为《基础科学指标》的英文缩写,是全球公认的评价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百年路途之上,每一片新芽,每一次花开,每一处跌宕,每一段艰险,医者之傲然风骨,清冽之气,早已氤氲开来,直至无处不在。制图:王伟宾(图片提供: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编辑:河南日报文艺部

拘于虚也

河南一青年教师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国际顶级期刊Nature杂志(影响因子43.07)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salicylic acid perception by Arabidopsis NPR proteins的研究论文,首次阐述了水杨酸与其受体NPR蛋白结合的结构基础,为进一步了解NPR受体蛋白在水杨酸 (salicylic acid, SA)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机制以及高抗病性植物培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教师王伟博士、杜克大学的博士后John Withers和华盛顿大学的李恒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美国华盛顿大学郑宁和杜克大学董欣年为共同通讯作者,河南大学为第二单位。植物激素中的水杨酸 (salicylic acid, SA) 在植物抗病及获得性免疫过程中起有枢纽作用。尽管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关键基因NPR1 (NONEXPRESSOR OF PATHOGENESIS-RELATED GENES 1)早在90年代末就被鉴定出来,NPR家族的另外两个成员NPR3和NPR4也在2012年被发现是SA受体,但对于NPR蛋白是如何感知SA并协调SA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巧妙地利用了胰蛋白酶酶解和氢氘交换质谱(HDX-MS) 的方法找到了拟南芥NPR4中直接结合SA的结构域 (SA binding core, SBC),并通过变复性的方法,成功获得了分辨率为2.3的NPR4-SBC与SA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发现NPR1的SBC结构域也能够以类似方式结合SA,确认了NPR1是SA的受体。该研究揭示了水杨酸与NPR受体结合的结构基础和分子机理;同时,解决了NPR1作为SA受体的争议。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SA信号转导及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并为植物抗病基因工程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河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非常重视学术梯队建设和国际科研合作,通过实施一系列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提升优秀青年学者在团队建设和国际合作中的引领作用。依托"作物逆境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拓展国际合作空间,与英国亚伯大学等多所国外知名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举办河南大学国际逆境生物学青年学者论坛等,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发现、培养和支持力度,坚持将青年英才送出去,促进青年优秀人才的快速成长,先后选送10余位优秀青年教师到美国普渡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进行合作交流,储备了一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为实验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王伟博士主要从事植物逆境相关蛋白结构生物学研究。先后在河南大学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攻读并获得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位,2011-2014年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在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做联合课题研究。2017年,在学科带头人的支持、鼓励与安排下,为了实验室研究方向的拓展和课题合作研究的需要,王伟博士赴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郑宁实验室开展植物结构生物学相关研究工作。先后在NATURE、JCB、CELL RESERARCH等杂志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延伸阅读:河南大学生命科学院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理工农兼备,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培养体系完整,高层次人才汇聚,科研水平高,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学院。2017年9月,在学院恢复建院30周年之际,生物学科入选世界"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学科与平台建设方面,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棉花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个(作物逆境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计划")、教育部和河南省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3个(全球变化生态学实验室、河南纳米生物医学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作物逆境多组学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个(转基因动物与细胞工程实验室、植物种质资源与遗传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中心)2个(乳腺生物反应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抗逆与特色小麦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生物纳米医学创新引智基地),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作物逆境生物学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有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其相应的两个博士后流动站,还有农学学科作物遗传育种硕士点;有省级第一层次重点学科2个(生物学和生态学),校级重点学科1个(遗传学);有生物科学、生物工程和植物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生物教学实验中心),其中生物科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生物工程专业入选河南省"一流专业"建设。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90年,2005年3月被确定为河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2005年7月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年12月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联合建设的"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2014年1月顺利通过国家验收。2012年获批"作物逆境生物学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获批"作物逆境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目前,实验室拥有省级第一层次重点学科2个(生物学和生态学),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其相应的两个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一级硕士授予权点、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原素材来源:河南大学官网

刻意尚行

我省160个项目首次获得“河南医学科技奖”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1月4日,河南省医学会2020年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宣布我省自2019年起设立“河南医学科技奖”,并于当天首次召开河南医学科技奖(2019)颁奖大会,共有160个项目获奖。为表彰、奖励在我省医学科技创新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集体,推动医药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经省卫健委党组研究决定,自2019年起设立“河南医学科技奖”,每年开展一次评选,由河南省医学会具体承担工作职责。一年来,省医学会依据《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以及《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建立了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奖励机制,在中华医学会、省科技厅、省科协、省民政厅的指导和支持下,评奖坚持严谨的评审奖励程序,规范运作,保证了评审结果的公平公正,提高了科技奖励评审质量和公信力。在首次获得“河南医学科技奖”的160个项目中,“B细胞淋巴瘤发病机制、预后因素及临床治疗新策略”等60个项目获得一等奖;“AL患儿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合并感染检测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等60个项目获得二等奖;“HB-EGF、PDE4D血清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等40个项目获得三等奖。同时,2019年,省医学会代表省卫健委从以上授奖项目中择优推荐69个项目申报省科技奖进步奖,经评审后获奖32项,一等奖由2018年的2项升为2019年的4项,获奖总数占比从9%提升到11%。“河南医学科技奖的设立,是推动我省医学科学进步的需要,是顺应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必然,在河南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会上,省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阚全程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继续加强与中华医学科技奖、省科技进步奖的衔接,优化奖励机制,扩大奖励范围,健全科技奖励诚信制度;二是要进一步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尤其是力推新成果、新技术向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三是要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临床转化,使其形成现实生产力和经济能力,在提升我省医疗卫生机构综合实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四是要激发科研人才创新活力,引导更多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申请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克更多的国内或国际技术难题,努力使我省医学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编辑: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