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省教育厅举行河南省高校返校复学疫情防控新闻专访活动刘天华

省教育厅举行河南省高校返校复学疫情防控新闻专访活动

省教育厅举行河南省高校返校复学疫情防控新闻专访活动省教育厅总督学李金川就我省高校返校复学时间安排问题作出说明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董学胜主持新闻专访活动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张水潮介绍高校返校复学后的教学安排等问题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李培俊就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作出说明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徐恒振介绍我省现有来华留学生的情况省教育厅体卫艺处二级调研员高翔就高校返校复学后的疫情防控问题作出安排河南大学副校长孙君健介绍河南大学关于疫情防控和教学安排情况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娄晓民就高校返学复学大学生的防护提供指导4月17日,省教育厅举行河南省高校返校复学疫情防控新闻专访活动。会上省教育厅总督学李金川就我省高校返校复学时间安排问题作出说明。省教育厅相关处室及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就“我省高校返校复学时间安排问题”的问题,李金川表示,为保障高校返校复学工作安全、稳妥、有序进行,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密切关注,王国生书记、尹弘省长亲自过问、亲自调研、亲自指导,提出明确要求;省教育疫情工作专班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履行属地责任,统筹部署,全力支持;各部门认真履行分管责任,联防联控,形成合力;省教育厅通过建立分片包干、督查督办、执纪问责等工作机制,形成了分级负责的工作体系,为高校科学防控、返校复学提供了有效指导;各高校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积极主动,对标对表,全面排查整改,确保“九个到位”。从督导检查和各高校反馈情况看,目前我省高校返校复学的防控条件和组织准备工作已基本到位,公共防控物资已至少按两周需求量备足,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能得到切实保障,已做好四月底、五月初返校复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借鉴前期我省高三、初三年级和外省(市)返校复学的经验做法,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并报教育部备案,我省高校(包括省属中职学校)返校复学的总体安排是:以4月25日为返校复学起始时间,原则上,达到返校复学条件的高校毕业年级和有重要科研任务的研究生优先返校;其他年级自5月6日起陆续有序返校。各高校要按照疫情有效控制、属地统筹和“一校一策”原则研究提出分层错时错峰返校复学方案,经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提前7天报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专班备案后,发布本校具体返校复学方案并及时通知到每位师生,并做好返校复学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组织严密,平稳有序返校。就“我省高校返校复学后教学安排”的问题,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张水潮表示,延期开学以来,我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高校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截至4月初,全省高校开展在线教学的课程门数为4.54万门,进行在线教学的专任教师数达4.86万人,参加在线学习的学生111.71万人,基本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为统筹做好返校复学前后高校教学工作,确保教育教学秩序的平稳过渡、无缝衔接,要做好学情评估、教学衔接、个别辅导、质量监管。对高校毕业年级学生,我们始终高度重视。一是在教学安排和教学保障中优先考虑毕业年级,按照努力保证毕业生如期平稳毕业的原则,重点做好毕业年级学生的学业指导和毕业审核工作。二是统筹好毕业生实习工作,采取与毕业设计(论文)同步安排、交叉进行的方式同步推进。三是抓好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和质量,对确因疫情等不能按时返校的学生,要做好远程指导、线上答辩等工作预案,确保学生顺利毕业。对于实践性教学,我们将指导高校灵活稳妥组织,调整实践教学计划、实习形式以校内为主、尽可能保证实习时长。就“我省高校返校复学后的疫情防控”的问题,省教育厅体卫艺处二级调研员高翔表示,学生返校复学前,我们要求各高校精准摸排师生每日行踪和健康状况,特别要求从湖北、武汉等地返回的师生要配合当地做好核酸检测。准备返校时,我们要求高校做好对师生的教育引导,指导他们做好返校途中的卫生防护,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确需乘坐,应减少触摸座椅、把手等公共区域,并及时洗手消毒。返校当天,我们要求各高校制定分年级、分院系、分批次、分时段的错峰返校方案,在校门口设立体温监测点,限制社会车辆、家长及无关人员进入校园,并对报到区域进行了合理划分,避免扎堆聚集。在学生住宿方面,要求学校定期对宿舍进行消毒、通风,在每个宿舍楼设置体温监测点;要求宿舍网格长对每条楼道、每个宿舍进行值班监控,要求学生不串门、不扎堆;要求学生注意个人卫生,被褥及个人衣物要定期晾晒、定期洗涤,做好消毒处理;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重新分配学生宿舍床位,减少人员,拉开距离。在教室上课方面,要求高校实行错时上课,定期对教室进行消毒通风,有条件的学校尽量采取小班化教学;师生进入教室必须测量体温,保持就座间距,在目前情况下,特别要强调,上课时师生必须佩戴口罩。在食堂管理方面,全面排查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开展防控知识技能培训,整治食堂及周围环境卫生,做好食堂清洁消杀;要求学校根据实际,采取窗口集中配餐、按区域指定餐厅就餐、延长供餐时间、倡导自带餐具、错峰就餐等多种方式,避免聚集就餐;我们还要求,用餐时桌椅同向、单人单座,保持间隔1.5米。在防控物资储备方面,我们要求各高校对照建议清单配齐配足消毒液、口罩、体温仪等公共防控物资。就“当前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李培俊表示,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把创新服务模式、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指导等作为应对疫情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中之重,重点推进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转换方式,打造“云双选”线上服务新模式,将求职创业补贴发放、就业手续线上办理等毕业生关心的事项及时向社会公告,强化“互联网+”就业创业服务,最低限度减少公共场合人员密集来往,最大限度防范和把控疫情交叉感染。截至4月17日,全省教育系统各类招聘活动共计7223场次,累计推送岗位信息150余万条。二是拓宽渠道,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形势下就业服务的首要任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好“特岗计划”“选调生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以及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聘,引导毕业生到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就业创业,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扩大我省升学招生规模。三是紧贴需求,提供优质就业指导服务。开好线上就业指导课,疏解毕业生焦虑情绪,积极帮助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借此机会,我想提几点建议,供广大毕业生朋友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参考:一要坚定信心,理性认识当前就业形势。二要确立目标,以积极的心态主动求职。三要理性求职,维护正当合法权益。就“河南大学关于疫情防控和教学安排情况”的问题,河南大学副校长孙君健表示,疫情发生以后,河南大学迅速行动,立即安排布置,一是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学校细化各专班工作方案,制定了20多个专题工作方案,任务落实到人、责任明确到人。人员信息排查既是工作重点,也是工作难点,我们实行小单元网格化管理,采取“点对点、人盯人”的信息摸排方式,责任包干到人,严格执行“一人一册”,建立个人信息档案,确保“不漏一人”。在防疫物资储备方面,我们通过各种渠道,购置储备了一次性口罩130万只,储存的消毒剂能够满足开学10天左右的消毒需求,购置了4.8万支水银测温计,保证每名在校学生一人一支。二是开学中和开学后的防控措施。我们制定了返校复学工作方案,拟分年级分学院分区域分期分批组织错峰返校,连续14天监测身体健康,同时能够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学生方可返校。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学校制定了错峰就餐、分散就餐工作方案。我们加强学生宿舍、教学楼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管控力度。在公寓园区和教学楼门口安装了体温检测通道机,对所有进入的学生进行逐个体温检测;在公寓园和教学楼大门口醒目处,放置行走路线图,引导学生按规定路线出行,减少交叉聚集的机会。三是学校教学安排情况。我校保持本学期原定开课时间不变,自2月17日开始网上教学,开设本科生课程1752门(不包括实验课程),除实践(实习)、部分技能课外,均开展了在线教学,学生出勤率达到98%以上。4月20日将启动研究生学位论文申请工作,全部通过“研究生管理云服务平台”线上进行。因疫情影响无法按原计划完成学位论文的同学,学位申请时间顺延(该情况不属于延期)。就“高校返学复学大学生的防护提供指导”的问题,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娄晓民表示,关于高校学生返校复课后在佩戴口罩方面有什么特殊要求。我认为,返校复课后学生戴口罩的问题涉及到2个方面,一是在室外空气清新、附近无其他人员时可以不戴,基本不存在感染的危险;二是在室内人员较多、密度较大,根据疫情发展形势,目前在教室上课时,还是需要在返校后的前两周内要求戴口罩,两周后可再根据疫情做研判。另外,在口罩的选择上选用一般的医用口罩即可,没有必要非要购买使用N95口罩。关于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做好哪些防护。我认为,一是学校提醒学生在返校时至少准备两周以上的口罩,还可以准备一些消毒湿巾、免洗洗手液等,在洗手不方便时用于手部清洁。另外学校也要协调好购买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的渠道。二是要考虑到春夏之交,气温变化大,学生注意维护好自己的健康状况,预防普通感冒,出现发热等,避免因为普通感冒发热被怀疑为新冠肺炎,给大家造成恐慌。三是注意日常保持良好的个人和公共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等。另外,我强调一点,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注重营养健康,加强自身锻炼,提高抵抗力。关于出现发热学生,应如何隔离的问题,我认为,全省的高校都建立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各学校都准备了隔离观察室等场所。一旦发现有可疑症状人员要迅速采取隔离措施,及时限制可疑症状人员的活动范围和接触他人的机会,第一时间联系属地疾控部门,并逐级上报。同时也要要求学生发现自己不舒服时应及时报告、及时就医。就“我省现有来华留学生的情况”的问题,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徐恒振表示, 据统计,我省34所高校在册留学生共5132人,在中国境外3857人,在中国境内1275人。关于返校复学,我们的安排是:按照教育部要求,目前仍在境内的来华留学生的返校复学工作与国内学生同步进行;在境外的来华留学生在未接到正式通知之前不得提前返校。(新闻办/供稿 编辑/程世超 初审/杨晓谜 终审/陈凯)

河南大学将4月20日启动研究生学位论文申请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郑州4月17日电(智泓)4月17日,河南省教育厅举行全省高校返校复学疫情防控专访。会上,河南大学副校长孙君健就研究生学位论文申请等话题作了解答。孙君健说,4月20日河南大学将启动研究生学位论文申请工作,全部通过“研究生管理云服务平台”线上进行。因疫情影响无法按原计划完成学位论文的同学,学位申请时间顺延(该情况不属于延期)。学位论文预答辩、答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线上和线下会议方式进行,线上答辩平台和程序已经开始准备,不影响工作进展。疫情发生以后,河南大学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机制,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实行小单元网格化管理,采取“点对点、人盯人”的信息摸排方式,确保“不漏一人”。截至目前,精准掌握了4729名在职教职工和博士后研究人员、37718名本科生、9000名研究生、452名留学生、2406名临时用工人员的详细健康信息。对于开学中的各项工作,孙君健说,学校对返校学生实行申请审核制,学生提出申请,各学院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学生,允许返校;批准返校的学生在进入学校或宿舍时,由学校统一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返校。严格返校学生身体条件。连续14天监测身体健康,同时能够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学生方可返校;对有发烧、咳嗽等症状的,社区、村庄、家庭成员有确诊、疑似病例以及无症状感染者的,家庭成员以及本人还在集中隔离的,暂缓返校。加强返校途中的学生管理,我们提倡有条件学生乘坐私家车返校,学校统一协调以包车的方式帮助学生返校,提醒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学生在返校途中一定做好防护措施。加强学生进校管理,返校学生首先要经过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校园。另外,学校制定了返校复学工作方案,拟分年级分学院分区域分期分批组织错峰返校。首先安排住在校内的研究生返校,其次安排毕业年级本科生返校,最后安排其他年级本科生返校。

向北

河南农业大学“云接单” 为3000余名学生提供邮寄急需物品等服务

宿舍通风消毒、清洁卫生,帮助学生晒被褥、浇绿植、丢过期零食、整理个人物品、邮寄学习资料及证书证明……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4月下旬以来,河南农业大学党委学工部、后勤发展总公司、龙子湖校区管理中心、许昌校区管理中心和各学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为学生提供贴心服务。辅导员、班主任、青年教师纷纷参与其中,在特殊时期为大学生送上了“爱心大礼包”。活动中,河南农业大学各学院利用学生微信、QQ群等新媒体平台,做好与学生的沟通联系,了解掌握学生的迫切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各学院组织辅导员“有求必应”,开启“云接单”,组织有需要的学生线上填写《邮寄清单》,准确统计学生需要邮寄的物品名称、存放位置和收寄地址等详细信息,为学生提供代取代寄笔记本电脑、考研复试资料、就业协议、学习资料等暖心服务;与学生线上视频,帮助学生打扫宿舍、倒垃圾、浇护绿植、晾晒床单被褥、寄送考研复试材料等;为即将返校的研究生预定了洗手凝胶、香皂、毛巾等“爱心健康大礼包”。据不完全统计,暖心活动开展以来,河南农业大学累计约为3000余名学生提供了邮寄学生急需物品等不同形式的爱心服务活动,帮助解决了同学们的迫切需求。随着返校复课日期越来越近,河南农业大学还将持续深入开展贴心活动,及时关注关心学生的实际诉求,“点对点”给予学生支持、关心与帮助,提高学生服务水平,全力以赴做好返校复课各项准备工作。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琳琳

毛公

考研国家线最早17日出,3所大学拟采用“云复试”

考研国家线公布时间越来越近了,早在之前教育部就说在4月中旬左右公布,小编还就此分析过具体是在哪一天公布,根据往年国家线公布时间,最可能是在17日公布,因为大多时间是在“周五”公布,所以,小编觉得最早是在4月17日公布。同时,小编还找到,有3所大学的学院已经展开了“云复试”的线上模拟,今年,考研复试的形式大多是在线上进行,由于疫情影响,若是出现大规模学生流动,可能疫情又会呈现上升,所以大家可以多多准备线上复试的东西,包括英语口语疫情方面,万一问你呢?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开展2020年研究生复试线上模拟面试,已经模拟测试了,本次模拟面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双语的自我介绍,二是英语提问和针对报考学科进行专业性问题问答。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组织开展考研复试线上模拟面试,本次线上模拟面试共分为两个环节:中文自我介绍及英文自我介绍。面试学生将自己录制好的模拟面试视频悉数发送给各位评委老师,评委老师们针对考生仪表、面试礼仪、口语表达、面试技巧等方面逐一对面试考生进行全方位指导。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数学学院举行研究生“云复试“大练兵,模拟复试参照以往研究生面试流程进行,由中英文自我介绍、面试官提问、英语口试、专业英语测试等环节组成。考生从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专业素养、未来计划等方面进行自我介绍,评委依据考生自我介绍的内容、所选专业基本知识进行提问等。面试结束后,面试官针对考生在模拟复试过程中整体表现、专业能力、英语口语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并逐一反馈给考生,学生们普遍反映收获颇丰。整理自各大院校研究所官网(免责及版权声明: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号立场)

感观

“云辅导”叫响网络课堂,河南这群大学生很有爱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虎成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任娜 通讯员 李晶晶“关于氯化钙的内容,我有好多疑问,哪位小姐姐再给我讲一讲?”“我的目标是北京体育大学,好担心这段时间影响了我的专业成绩,我该怎么办?”“能碰上你们这样的志愿者,真的是太幸运了!孩子这两天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阿姨谢谢你们。”……近日,一支名为“筑梦辅学”的大学生义务战疫团队在新乡、三门峡、商丘等地的学生和家长口中“名声大噪”,3名来自河南工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动员身边同学,联合了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义务为初高中学生提供线上监督学习、心理疏导、制定学习计划、解答疑难题、院校专业讲解等义务服务,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学生课堂由线下变成了线上,全新的模式,让一些中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学习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3月31日,活动发起人河南工学院18级学生赵晨星告诉记者,“筑梦辅学”团队成立的初衷就是解决初高中学生在家学习时因为学习氛围不足,逐渐出现自制力差、上课听讲跑神、难题无人解答、完成作业拖拉等现象。“同样是从中学时代过来的人,我们更清楚、更明白他们的想法,用同龄人的思维方式去沟通,无论是解决学习困难还是生活困难,我们显然更有优势。”赵晨星说,“筑梦辅学”团队从3月7日发起至今,不到一个月时间,经过他们帮助的初高中生已有300人,咨询人数达1500人以上。据了解,该辅导战队主要以“社群化”监督为主,以同辈的角度、监督的方式帮助更多初高中同学规划课下时间,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有需求的学生或家长进入“筑梦辅学”义务辅导微信群后,由管理员负责对接,在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后,为学生分配提供监督辅导或心理疏导的大学生志愿者,将学生编入初中组和高中组两个监督群,按照学生的弱势科目和志愿者的优势科目互补的原则进行分配。志愿者主要针对学生上课笔记记录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辅导,存在知识盲点、做题方法技巧、院校专业解析及如何填报志愿等方面进行答疑解析,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查漏补错,为其量身定制学习计划,监督其实施到位。同时,有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免费的心理疏导,积极介绍大学的美好生活,进而使学生在和大学生志愿者的交流中进一步了解了大学的生活,激起了各位学生对大学的无限憧憬,树立起更加坚定的奋斗目标,为实现梦想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很多时候,他们缺少的就是那一句提醒和一些激励,我们学长学姐的一句话就可以让他们醍醐灌顶。学习技巧的分享也可以帮他们提高效率,胜过很多鸡汤。”同是发起人的王敬一也有自己的看法。“看到学弟学妹们每天的进步,我们很是自豪。而做这件事的过程对我们团队每个人的沟通能力、综合能力更是提升!”赵晨星向记者道出了他们刚开过“碰头会”的计划,“我们初步计划将这个活动长久开展,等将来开学以后,每周末固定时间提供针对学生或家长学习、心理、家长和学生的关系进行答疑,定期还会从在校学生的角度提供一些中肯的院校讲解和感受,给报考的家长和学生做参考,帮助更多学弟学妹‘圆梦’。”编辑:王向前

魔术男

原创绘本未来在年轻一代,河南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咋干?丨深读

策划体娱文创部执行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丛博原创、创意、文化+、跨界、转化……这一周的文化领域报道中,这些字眼频频出现。5月8日,2018年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在郑州开幕;5月10日,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开幕。两个展会,一小一大,一北一南,但都传递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风尚、新潮流。国内少儿图书市场近年来兴起了绘本热,但“洋绘本”一度当道引发出版界深思,老中青三代出版人这次在郑州谋划下一个“黄金十年”,思考中国原创绘本的发展方向。与会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为用中国的创意讲述中国的故事,去照亮中国少年的童年。深圳文博会上,来自河南的126家企事业单位和2000余件文化产品精彩亮相。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承建的河南馆,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为主题,以"中华源"为展示主线,集合了文化创意设计、媒体融合发展、出版发行、工艺美术、数字内容及动漫游戏等多方面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成果,尤其是全息幻影、VR、AR等展示手段,让古老的华夏文明与现代科技经典碰撞。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得到充分的体现,文化借助科技的力量,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然而,知易行难。一个好点子的诞生,一个创意产业的落地,都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开阔的眼光,绝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集思广益。在创意理论中,有一个名词叫“头脑风暴”,是一种激发集体智慧产生和提出创新设想的思维方法。展会无疑便是这样的一个平台,全国各地文化产业的成就同场展示,文化创意者在此激荡碰撞,在学习互鉴中,发现新思路,谋划新方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创新一定是与开放相伴而生的,本期大河报文化周刊《河之洲》将目光投向这两场重要展会,为读者展示本周文化界的南北盛会,或许能从中获得启迪。河南展馆展品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到底咋干?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岩 文图一年一度的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42个国家和地区的2308个组团、数万人参展。9大展馆、10万多平方米的总展览面积,500多项研讨、策划、推广活动,让各地亮点纷呈的文化产业集中走上前台,赚足了眼球。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溯源地和承载地,古老的河南以5个展馆的规模在此次国内顶尖文化产业博览会上也焕发光彩,受到关注,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和强势区域相比,在文化产业长足发展的文化强省道路上,我省仍有一定差距,需要反思经验,迎头赶上。河南展馆1、顶尖文博会河南厚重文化再次绽放编钟、大宋官窑、隋唐大运河、中华姓氏祖根地、文字发源地和红旗渠、郑欧班列以及以VR、AR等新媒体技术呈现的全方位展示,让河南馆在正在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备受关注。作为展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本届文博会我省共有126家企事业参展参会,人员达1366人。参展项目和展品2000余件,涉及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文化装备生产、文化消费终端生产等7个类别,可谓全方位产业展现。用心的设计,厚重的陈设,别开生面的展示,让河南主展馆在专业观众日里,迎来了不少参展商。一个词“中”,一句方言“恁老家哪的”,一面百家姓祖根地姓氏墙,拉近了参展商与河南的心理距离。作为河南文化发展的重要表征,“华夏之源老家河南”的标识真的是名副其实。加上配合展示的战国编钟演奏、隋唐大运河遗迹,以及动画呈现的清明上河图等标志性元素,河南古老且厚重的历史文化,立时彰显。编钟演奏有一个小细节,古装演员在通过敲、击演奏仿制叶县许公宁墓地出土的2600年前的编钟时,多位前来拍照的参展商不知道这套编钟的原型是来自河南,误认为来自湖北。早在1957年,信阳就在国内最早出土了编钟,音乐家还用此编钟演奏了《东方红》。听了讲解,又看了旁边的展板介绍,多位参展商才恍然大悟,连赞河南文化厚重。此次文博会,郑州、洛阳、许昌等市还在文博会2号馆“创意设计馆”内设立了展馆,对本地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呈现,同样受到了关注。2、河南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形势喜人作为文化大省,我省的文化产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推进之下,目前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增速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态势,形势喜人。在政策东风之下,河南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文化产业再次焕发新的光芒,大项目、好项目接踵而至——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封菊花文化节等一大批重点打造的文化活动令世人瞩目;阿里巴巴、深圳华强等文化行业领军企业纷纷来豫投资;“妇好鸮尊”茶壶、“云纹铜禁”书签等文创产品层出不穷;野生动物园、演艺主题等九大主题公园相继入驻,让中牟成为亚洲集中布局主题乐园最多的地方。3月13日,位于郑东新区的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20个文化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投资达252.9亿元,涉及会议会展、泛娱乐文体、创意设计、总部经济、中部设计城、主题酒店等六大类别,让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又添强劲“引擎”。而作为我省文化产业领域的排头兵,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在坚定打造党报集团的新型主流媒体的同时,坚持以“互联网+”、投融资为“两翼”引领,加快推进了融合发展、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近两年,集团实现年经营收入20亿元左右,2017年前十个月,集团经营收入已突破18亿元,非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已超过65%。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喜人成绩,一组数据也能显现——2016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3208家,比2012年增长1.4倍,实现营业收入3580.89亿元,又实现增加值1212.8亿元,同比增长9.1%,比全省GDP增速高1个百分点,连续13年高于同期GDP增速,总量居全国第九位,中部六省第二位,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新的增长点。河南展馆展台3、多策并举河南持续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随着时代进步和思维提升,文化竞争力作为软实力,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注重,上升为“蓝海战略”。对此情况,我省第十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而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打造文化高地的一个重要板块,正在中原大地铺展开来,为稳增长、保态势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积极贡献。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注重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围绕打造文化产业发展高地,制定出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关于申报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扶持项目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和有力资金支持。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决策部署,学习考察先进,总结交流经验,促进全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去年12月22日,省委省政府还在南阳召开了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现场会。此次会议上,副省长戴柏华提出,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准确把握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着力点,还要努力确保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到2020年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会的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宋丽萍在作报告时也说,省文化厅在贯彻落实好国家和文化部出台的关于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与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部门积极配合,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我省文化出口基地建设的通知》《新型文化业态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6个相关政策。宋丽萍还表示,要切实从完善政策引导体系、完善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完善人才支撑体系等方面,提供保障、创新科技、融合银企,为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4、“有成绩也有差距,迎难而上才能进步”经过多年努力,我省文化产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势头,已经基本形成了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演艺娱乐、广告会展、数字传媒、动漫游戏等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体系,为加快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不过,与取得的成绩相比,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省的文化产业发展与强势区域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去年7月26日,人民论坛网“人民智库”也发文指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表现不俗,成绩应当肯定,但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总结和反思。文章说,河南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总量偏小,占GDP比重偏低。其次,河南虽然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过于强调规模、数量、效益导致重复开发,表面开发,未能认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和方向,未能充分开发出拥有鲜明地区、地域文化特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使整个产业低质发展,未能充分合理开发。该文章还说,河南文化产业存在传统产业占主导,外围创意类产业偏弱,企业规模小,带动辐射效果不佳,以及文化产业投入不足,企业融资困难,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需要持续关注解决。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一位在郑州进行文化产业创业不愿具名的资深人士表示认同。他表示,目前各级政府层面也都在研究解决,问题已经在向好发展,他们乐观其变,乐享其成,也希望郑州乃至河南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发展道路上,能有更大作为。“看到差距,看到不足,才能激发动力,才能迎难而上,追赶、超越对手。企业是这样,我想一个地区也应该是这样。”他说。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展台原创绘本的未来在年轻一代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丛博 实习生 王梅竹 文图核心提示丨绘本被视为孩子的“人生第一本书”,在儿童早期阅读中占有独特地位。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内绘本生产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发展迅猛。中国原创绘本是否迎来了春天?原创绘本在未来如何做大做强?5月8日、9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少儿读物工作委员会主办、海燕出版社承办的2018年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在郑州举行。其间举行的“原创图画书与儿童早期阅读”论坛上,10余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插画师、出版人对原创图画书创作与发展、现状与未来进行分析把脉。论坛由河南著名作家孟宪明主持。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开幕式1、不是“图+文”,而是“图×文”资深编辑费嘉从1997年开始关注图画书,当时国内的图画书还是新鲜事物,没人做,甚至连业内人也疑虑:“那么多页的图画却讲一个小故事,谁会买?”经过20年的发展,类似的质疑早已烟消云散,绘本是出版人眼里的香饽饽,并成为儿童文学领域的重要品类。来自开卷发布的2017年图书零售市场的数据显示,2017年少儿图书零售的一个新趋势便是,少儿文学销量比重小幅下降,卡通、漫画、绘本小幅上升。图画是世界性的语言。“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谈到图画书的艺术性时曾说,图画书是“文×图的艺术”,而不是“文+图的艺术”,有别于传统出版物中的插图。中国出版人对图画书的认识也日益深刻。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童书出版家、作家孙建江对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说:“图画书的特点是文图高度融合,不是过去单纯的文图叠加,而是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对以往的观念是颠覆性的。现在一本图画书中蕴藏有很多‘机关’,封面、扉页、版权页、内文都有创意设计,是文字书和普通图画书所不具备的。”绘本《原来我有这么多》插图他还对国内图画书发展进行了梳理。国内童书生态中,过去没有图画书概念,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以湖南少儿出版社的《黑眼睛丛书》、海燕出版社的《小鳄鱼丛书》等为代表开始了图画书尝试。进入本世纪后,国外的图画书开始进入,国内图画书在学习交流中进步,后来到2008年开始本土原创图画书异军突起。“增扩视野、丰富生命从图画书开始,图画书是成人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儿童文学讲授、阅读推广人古明惠表示,图画书是视觉参与性最强的综合性艺术,它通过连续的画面来讲述故事,以提供可视性视觉形象或简要的文字叙述进行文学传达。2、绘本创作,创意为王图画书是文字与美术的“双人舞”,但如何跳出优美动人的舞姿并非易事。“绘本创作上,是创意为王。”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作家朱自强的总结言简意赅。他说,创意就是出人意料的具有创新性的好点子,虽然文学艺术的创造都需要创意,但对于绘本创作,创意具有更为决定性的作用。朱自强创作的绘本《会说话的手》,讲的是5岁幼儿成长中的点滴与喜怒哀乐,但都是用手势来表达,孩子看绘本时会跟着学手势和家人交流。他还以绘本《文字+数学+季节=数学诗!》举例,书中有一道题目是不同颜色的落叶加在一起等于什么,答案是“踩下去窸窣有声的彩虹地毯”。“形式和内容多么富有创意!”针对创意如何产生,朱自强建议,成人作家要把人生感悟和情感融入进来,既出人意料又感到新鲜有趣。他的另一部绘本名称是《老糖夫妇去旅行》,但内容里却并没有真正去旅行,而没能如愿去旅行的原因是放不下家里的猫。这个灵感来源便是朱自强家里朝夕相伴的宠物狗,“要独到地反映我们的生活,绘本反映出我们真实的内心世界,才能打动读者,让读者有共鸣”。拥有丰富民间故事、童谣等传统资源的中国,无疑也是绘本题材和创意取之不尽的宝库。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胡丽娜,就传统文化的图画书转化进行了思考。“要充分挖掘传统优势资源,进行内容改编和形式创新的双重努力,并汲取国外优秀图画书创作经验和智慧。”胡丽娜表示,凯迪克奖图画书《狼婆婆》《晴朗的一天》等不少绘本佳作取材于民间故事,除了文本改变和故事新阐释,也需注重图像处理和形式创新,比如《过年啦》《大闹天宫》采用了立体书呈现。3、绘本编辑要有工匠意识虽然图画书是主要服务于少儿的书籍,但在这次论坛上,“图画书编辑是典型的工匠”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孙建江用“精而小,小而精”来形容图画书出版。“追求精品式的图画书,自身特性就要求图画书编辑要有工匠意识。”他说,图画书追求图文“1+1>2”,因而编辑从创意到组稿、文图对接,再到优化和提升,需要协调各方反复磨合,耗时耗力,而面对的市场基本面却是,回收慢,读者对象小众,短期内经济回报有限。“十多年来,国内图画书编辑在学习中摸索、成长,吸收读者反馈和专家意见,不断提升着国内图画书水准。”孙建江说,海燕出版社引入的绘本插画家伊戈尔·欧尼可夫荣获2018年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便说明出版人对图画书的感知日渐成熟。随着图画书市场的繁荣,前些年市场上“洋绘本”当道,激发了出版人纷纷发力原创图画书。其中,“本土”“原创”这两个词汇,频频结伴出现在业内声音里。不过,图画书研究者王林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看法,“原创不等于本土”。“原创作品不一定来自本土,有的本土作品原创性也并不强。”王林说,原创重在作品中的原创性,表现在故事、图画,文图合奏,以及设计等方面的创造性和新颖性,本土则重在作家的生活属地及所带出的本土文化属性,需要警惕一强调原创性,就是水墨、剪纸这些表面上的本土形式。王林提醒说,重在原创而非本土,本土原创图画书创作首先要考虑的不是“传承文化”,而是“儿童观”,站在儿童立场去思考,用孩子的耳朵、眼睛和心灵去体会,不能太热衷于宏大叙事。4、日常就是故事发生的土壤近年来,国内原创绘本也纷纷走出国门,参加国际性的书展活动。资深编辑费嘉希望继续保持国内外绘本的交流,但提出要更进一步,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我们走出去不能仅仅停留在翻译成外语在国外展览,真正走出去需要交流融合,用图画的语言讲我们的故事,并要让人家看懂,在国外市场上有一席之地。”费嘉认为,中国原创绘本的前途在培养年轻一代,业内需要扶持和培养一批年轻创作队伍。年轻的插画师乌猫曾获FBF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全球插画奖,其作品个人风格非常明显,画面质感沧桑,吸引与会者纷纷拍照。作为新生代,他对图画书已经积累了一定心得,“生活中的日常就是故事发生的土壤,从人性中发现最值得珍藏的纯真,视觉创作者要做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催化剂,在作品和小读者之间建立沟通和关联,让站在作品两端的人形成通感”。王林还是“信谊图画书奖”的发起人和评审,他注意到近些年的投稿作者越来越年轻,不过从一些作品中能发现许多借鉴国外著名插画家甚至故事原型的痕迹。“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都有无限的题材供原创图画书选择。”他建议“不要把原创图画书神秘化”,需要看到我国的原创图画书民国时期已经出现,比日本更早,上世纪50-80年代也出现过丰富多彩的图画书。儿童文学作家肖定丽认为,绘本虽然是浅语的艺术,但好作品同样也需要有内涵,需要思想的深度、厚度、宽度,还有人性的温度。费嘉则表示,年轻一代获得信息方式更为灵活、宽广,对时代特点更为敏感,“只要克服孤傲的想法,潜心其中,肯定能创作出超越前人的图画书”。

得车愈多

借势“鲲鹏”,扶摇而上:河南如何抢占数字人才发展高地?

提起河南,你可能想到的是:“传统农业”、“新兴工业”……但是,现在的河南,却悄然树立起“创新”、“科技”的标签。人才的走向是科技创新的晴雨表。9月28日,在河南省会郑州举行的2020数字经济峰会暨黄河鲲鹏生态发展大会上,不仅让“黄河鲲鹏计算产业生态”这个河南新名片亮相展示,更是一场数字人才的风云集会地。全国科技人才云集于此,河南本地的人才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由此可见,河南正在积极建设面向全国的高科技人才高地!扶摇而上:科技创新的河南速度“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伟人的诗词可以很好地概括过去一年多河南的蜕变,河南借势鲲鹏,扶摇而上,展现出科技创新的“河南速度”。面向多样性计算时代构建的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在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时代的计算产业中悄然崛起。河南敏锐地意识到了这是发展计算产业的重大机会,也是河南在科技创新上弯道超车的重大机遇。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数字化转型攻坚战打响,从河南各级政府,到河南的产业界,再到河南的各大高校,以前所未有的激情行动起来,掀起一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的构建大潮。数字可以说明这种“河南速度”:2019年12月17日,致力于构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的黄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并发布“Huanghe”品牌;2019年12月29日,从选址、建厂到投产,仅用58天,基于鲲鹏架构的首条黄河鲲鹏服务器和台式机生产线就实现投产和首批产品交付,刷新了河南实体企业落地的最快纪录。河南选对了方向,鲲鹏计算产业生态是以头部优势产业快速推动其他产业结构化升级转型的排头兵;是以生态化的创新发展推动其他行业的创新步伐;是筑巢引凤的承载者,以产业集群化优势快速吸引人才聚集,推动河南城市经济群发展。这是因为鲲鹏产业生态所代表的“计算”,是新基建的底座,是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基础。河南将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做起来,也就能快速切入计算产业的核心赛道,进而带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整个河南的科技创新腾飞。科技创新的腾飞,让人才有了驰骋的沃土。以前,河南是农业、制造人才的沙场,现在更是成为高科技人才纵横的疆域。越来越多的河南本地人才正在成长起来,而遍布全国的河南籍人才,乃至外省人才也在形成回流之势。生生不息:人才打造的河南模式人才崛起,不仅要有鲲鹏产业生态这样的沃土,更要有系统的发展模式。在这方面,河南率先探索出一条政府推动、产学研深度结合的独特路径。河南省教育厅2020年1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软件人才培养力度是落实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重大决策,为河南省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保证。在政府推动下,企业、学校等共同努力下,一个鲲鹏生态系统建设软件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的方案出炉,并强势落地。这个方案是深度的校企合作:课程委托的中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导入,保证了课程与产业的紧密结合;课程结束后,学校选派优秀学生到鲲鹏生态企业实习,符合企业聘用条件的学生到企业就业;而且,鲲鹏生态企业也选派教师进行授课,企业和高校也开展合作科研,将鲲鹏技术作为博士、硕士研究生选题研究领域。鲲鹏产业学院,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在这里,紧密对接鲲鹏产业链和创新链,“产、学、研、转、创”多主体、多功能深度融合,成为鲲鹏产业生态人才的培养地和后备军。而且,鲲鹏产业学院覆盖了省内高水平综合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等不同层次,这意味着更多的专业人才将生生不息的诞生。截止9月8日,河南省已经有20个鲲鹏产业学院创立。尤其是6月11日,河南大学鲲鹏产业创新学院成立,这是国内首个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成立鲲鹏产业创新学院,意味着河南省高校与鲲鹏生态企业协同培养高层次鲲鹏人才迈出重要一步。科技创新人才打造的“河南模式”,是一个正向运转的闭环:鲲鹏产业学院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将会助力鲲鹏产业生态更快发展,进而有更多的人才可以培养,有更多的人才可以实现就业,这反过来又会推动河南的科技创新不断上台阶,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归。尽锐出击:应用落地的河南做法有了快速崛起的鲲鹏产业生态,有了产教融合的人才打造模式,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接下来就是科技创新和河南各个产业的深度结合,是鲲鹏推动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应用的落地。这样,不仅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发挥空间,也让人才打造的“河南模式”闭环加速运转。从这个角度看在9月28日2020数字经济峰会暨黄河鲲鹏生态发展大会举行的黄河鲲鹏开发者大赛颁奖仪式,就具有特别的意义。正如这个大赛的宗旨:“推动各行业的应用系统完成基于鲲鹏架构下的适配、迁移及商用部署,推进基于鲲鹏架构下的软件生态实现政务、教育、商业等全场景的应用”,各行各业的开发者加入进来,尽锐出击,推动科技落地,享受到创新所带来的价值。一位从事智慧灯杆管理系统的开发者在采访中所说,在将鲲鹏的物联网平台、园区视频分析、人脸识别等32项技术运用在智慧城市的场景中,与其他云服务器相比性能提升了25%,能耗降低了50%。而且,与传统灯杆相比,智慧灯杆可以实现多杆合一,可以节省场地空间,而且在搭载5G平台后,智慧灯杆也为5G的部署提供了载体。加上公共WiFi、充电桩、摄像头等多功能特性让其产品更具竞争力。更重要的是,黄河鲲鹏开发者大赛为人才们提供了一个实战的舞台,让他们可以在技术与应用结合的过程中快速成长起来,在推动河南高科技人才的孵化和培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上面提到的那个开发者透露,其团队几乎都来自河南本地,这样的大赛能够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提升开发水平。参赛的开发者中,既有成熟的公司,也有初创企业,更有来自高校的学生。例如,有两位来自河南本地的大学生就表示,在大赛中,鲲鹏所提供的培训让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是在学校中所学不到的。而且,在答辩过程中,评委的专业点评也让他们受益匪浅。最终,北京科蓝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河南电子口岸有限公司、南阳理工学院、北明软件有限公司、无锡微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获得黄河鲲鹏开发者大赛五个赛道的一等奖。其中,南阳理工学院就是高校参赛者,其参赛作品《基于端边云协同的智能化评测教学辅助系统》获得C赛道的一等奖。后记:河南的人才磁力效应现在的河南正在加速发展抢占全国的人才高地。究其原因,是“快、准、战”三个字。“快”:河南,敏锐地抓住了鲲鹏计算产业生态这个重要机遇,从无到有,以“唯快不破”的魄力和速度,迅速拿出成体系的人才培养规划,让鲲鹏计算产业生态成为河南人才驰骋的沃土。“准”:河南,在鲲鹏计算产业生态中将人才放到工作的首要位置,政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让专业的鲲鹏计算产业人才生生不息。“战”:产教融合,无论是课程还是之后的实习,或是黄河鲲鹏开发者大赛这样的实战演练,将会让鲲鹏计算产业人才获得更好的成长空间,进而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由此,河南形成了强大的人才磁力效应,不仅对于河南本地,更是将吸引全国的人才,鲲鹏展翅、尽显神通。

非常罪

建议“官方带娃”全省推广、破除职业教育体系天花板……河南“两会”教育话题都有啥

河南“两会时间”已经开始,一周的会期里,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省会郑州,他们带来了一个个接地气、冒热气的意见与建议,为中原更加出彩建言献策。那么今年省“两会”都有哪些教育话题?一起来看!省人大代表宋争辉:建议重点支持两到三所师范类高校发展中小学教师是优质教育的第一要素,如何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从事基础教育,更好地推动河南教育高质量发展?1月9日,河南省人大代表、信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宋争辉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上会,他对教育发展的关注点在于教师队伍,建议加快培养河南基础教育高素质教师队伍。当前,河南省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8.13%、94.62%、91.23%,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与教育发达省份相比,我省基础教育发展和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制约着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省目标的实现。”宋争辉说。在该问题上,突出表现为招生制度不合理,师范生生源质量不高;师范教育有所弱化,教师培养质量不高;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不健全,教师职业门槛不高;经费投入不足,教师工资地位不高等。自去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发展的三个重要文件,对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决策部署。宋争辉表示,2019年5月,河南省委、省政府也印发实施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队伍,不仅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教育优先战略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加快推进河南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的具体要求。如何改变现有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应从各个环节入手,采取超常规的举措,着力解决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素质整体不高、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宋争辉说。首先,要提高师范生生源质量,让最优秀的人培养最优秀的人。可实行提前批次录取,同时选择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等师范类高校作为试点,实行一本录取,确保考生的高考成绩不低于所在省份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可尝试增加面试环节,加大二次选拔力度,着力考查考生的综合素养、职业倾向和从教潜质,将一些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优质生源选入师范类专业学习。”宋争辉认为,还应优化招生结构,以定向培养的方式,如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和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扩充农村生源,实现教育公平。其次,加大力度,实施公费师范生政策。目前,全国有不少省份已经在探索公费师范生政策试点改革。我省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也提出,将降低师范生学费标准。我们建议,应进一步推动教育政策改革,使广大有实力的地方高师院校也能享受到公费教育政策,采取公费培养、到岗退费等方式,吸引优秀生源。同时,要重点支持两到三所师范类高校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建议,省里应出台支持师范院校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对两到三所师范类高校在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力度。”宋争辉说。省政协委员张林:破除职业教育体系的天花板 做实“类型高考”河南作为职教大省,如何在职业教育发展上取得新的上升空间?1月9日,河南省政协委员、新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林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打造“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上,建议做实“类型高考”。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提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近年来,为体现两种教育类型的不同,国家和省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努力打造“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张林告诉记者,从2012年开始,河南省进行了高职高专院校单独招生考试试点,推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方案。迄今,这种试点已经全面推广,除对口招生之外,全省高职高专单独招生提前录取18.37万人,占录取总数的88.74%。五年来的高职单招实践发现,除了少数学校之外,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单招考试基本失去了实际意义,许多学校对考生“照单全收”,或者只筛选掉极少一部分考生。“究其原因,考生总数少是客观原因,导致高职院校对单招考生没有多少选择空间;从主观上讲,高职也缺乏完善的技能测试标准和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的压力与动力。”张林表示,目前“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在实践中的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其服务或引导两类教育健康发展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在现实中,职业教育仍非类型教育。河南省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省份,曾经创造了集团化办学、“驻马店共识”等经验和品牌。张林建议,在应用本科招生计划中单列出职业教育类型招生计划,与高职高专一并考试、一并录取,树立职业教育类型形象,为有志于技能成才的优秀学子提供进入更高层次学校学习的机会,也为培养出更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同时,他建议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河南省一流学校设立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对接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优秀学子拥有上升空间,破除职业教育体系的天花板,真正使职业教育成为一种类型而非层次教育。省政协委员侯运华:建议河南大学与郑州市共建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研究院河南大学朝省会“进军”,校区建设进展咋样了?1月7日下午,刚到达驻地,省政协委员、民盟开封市委副主委、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主任侯运华就河南大学新校区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建议1支持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建设河南大学,坐落于古都开封,距离省会郑州市中心大概60公里。如今,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已经初步具备进驻条件。2020年,河南大学计划在郑州校区安置5000名学生入住,31号家属院也已经启用。然而,在侯运华看来,新区在政策配套、周边环境、辅助设施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大力度解决。在他看来,帮助河南大学解决新校区建设、高水平人才引进资金不足的问题后,可以使之在省会郑州获得快速发展,为郑州市发展做出贡献,为河南省高等教育提升创造条件。建议2建议河南大学与郑州市共建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研究院据侯运华介绍,河南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已经有多年合作历史,在研究生培养、导师兼职、项目申报等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郑州市也跟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建设有郑州研究院。他希望校市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研究院。“河南大学与郑州市共建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研究院,能够将郑州市的资源优势、政策支持与河南大学的智力优势、合作经验相结合,使其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智库,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双赢效应。”此外,侯运华说,目前来看,新校区周边道路建设尚未完工。除地铁已经开通了之外,其他如生活设施等尚不具备。一些道路如学校南门口的路段尚未完工,31号家属院附近没有菜市场等生活设施,也需要加快建设速度。”侯运华呼吁,继续完善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周边环境和基础设施,为河南大学郑州校区的招生、入驻提供更多便利。“官方带娃”模式 建议在全省推广谈到“官方带娃”模式,省人大代表、信阳市胜利路学校校长吴黎霞深表赞同,并希望此模式能在更多地方推广。据了解,胜利路学校作为信阳市中心城市的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校,有7000多名师生。“官方带娃’能引起热议,说明社会、家长对此事有需求、有期盼,我们也希望能真正将这件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吴黎霞代表表示,同时她希望该举措在推广时能站在政府及学校角度考虑,如何解决“人”“地”“钱”的问题,更好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将这项举措做的更实更细。“官方带娃”模式在郑东新区试点后,金水区、二七区等郑州中心城区也纷纷加入。此项举措,郑州乃至全省啥时候能全面推广呢?夏先清委员表示,去年12月,在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提案进行时》这档栏目中,邀请的郑州市教育局、河南省教育厅相关嘉宾给出了答案。节目中,郑州市教育局副调研员王克杰表示,按照徐书记要求,郑州市2020年春季开学将全市全覆盖,全部供餐。什么时候能够全省铺开,惠及到更多的家庭呢?当时,省教育厅二级调研员陈锋表示,力争2019年底将《校内课后延时服务指导意见》向全省下发,在河南全面推开。“如果要在全省推广,我希望政府能统筹考虑,通过下发指导意见规范服务。同时,还希望政府部门能健康发展校外教育机构,让更多的中小学生有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选择。”夏先清委员表示。省人大代表刘怀娥:建议为留守儿童提供学生营养餐补助投身教育行业38年,省人大代表、邓州新苗幼儿园园长刘怀娥一直在关注教育话题,今年省两会,她又带来了哪些“金点子”?在走访调研中,她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得到的呵护力度依然不够。刘怀娥是南阳邓州人,她表示,根据统计,邓州全市目前有近12万农村留守儿童,其中有留守学生9万余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3%。留守儿童大多跟着爷爷、奶奶隔代生活,在学习、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和不足。总的来说,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困难与问题,一方面表现在优质教师资源的匮乏,另一方面表现为学生营养餐补助、寄宿制学校建设比较乏力。对此,她建议,增加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提高教师生活补贴省财政支持力度,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增强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同时,为留守儿童提供学生营养餐补助,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原有支持的基础上,再有针对性地规划建设一批功能齐全的寄宿制学校,同时出台寄宿制学校的补助、收费等政策,使留守儿童就近入学,让留守儿童切身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此外,除了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为幼儿园园长,她还关注幼师素质问题。她建议,首先应提高幼师准入门槛,与此相应地,要提高幼师待遇,还应对幼师采取跟踪教育培训制度,不达标的可以取消其幼师资格。省人大代表贾小波:打造教育云平台,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促进教育公平当前,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行业的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教育理念升级和模式变革的新方向。1月8日,河南省人大代表、威科姆董事长贾小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全省两会,他的建议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构建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目前,中国有2亿中小学生,如何使老师高效地教学,如何使孩子快乐地学习,这关乎着教育的未来。”贾小波说,从事教育行业的企业要有使命感,要有一种时不我待的心态,去积极探索用大数据、云计算和认知心理学的科学方法去助力教育产业发展。“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将汇聚研发机构、主管机构、学校老师、教研室、学生、家长等群体,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促进教育公平。”贾小波说,通过这个平台,把不同的产品形态,比如说一个好的课件、一个好的工具或一个好的学习方法,甚至一个好的的解题步骤都可以放到平台上去。“像奥数的题有好几种解法,这个平台则可以用微视频、直播、思维导图等信息化手段把不同的解法汇聚起来。”贾小波说,打造一个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贾小波表示,打造资源服务平台的目的,就是要推动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省政协委员魏蒙关:让科教兴农在基层开花结果1月8日下午,河南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式前,首场“委员通道”开启,河南省政协委员魏蒙关回答记者提问。对于不久前为环保公益事业打响的“西兰花之战”,有网友们“戏言”农大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对此,魏蒙关称,河南农大之所以被网友关注,是因为河南农大为这个活动提供了优质的西兰花。其实,农大不仅仅是对公益活动大力支持,多年来还坚守初心,一直把服务三农、乡村振兴作为农大人的担当和使命。“这里顺便说一下,我们不仅有优质西兰花品种,还有小麦玉米、肉蛋奶等等其他很多优良新品种、新技术。”魏蒙关说。乡村振兴关键在科技、在人才,魏蒙关现场为大家分享了两句话。第一句话叫“让农民少花钱”。他举例,濮阳市的台前县是一个黄河滩区县,也是我省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河南农大作为台前县对口帮扶单位,帮助当地建设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但在项目建设中,问题来了,智能温室大棚是园区的重点项目,但是这个大棚的智能控制系统价格太高,市场上一套得要十多万,老乡们心疼得很。“怎么弄?想办法!我们的专家教授带着学生在田间地头搞研究,跑电子市场找配件,经过2个多月的攻关,研发出了更加符合当地实际的控制系统,费用也从10万降到了5000多块钱,老百姓直竖大拇指,连说‘中、中’。通过这个事,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作为农业高校,投身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一定要把自身的人才、科技优势和当地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让高科技、新技术走进千家万户,惠及亿万农民。”魏蒙关说。魏蒙关分享的第二句话是:“让农民多赚钱”。他再次举例,前不久,省里刚刚表彰了第七届道德模范,河南农大高致明老师成为十名受表彰的模范之一。高老师是标准的“泥腿子”教授,从方城县做起,直到整个豫西山区,几十年如一日帮助农民种植中药材,利用在实践中总结创新的丹参的“两压法”和“断根法”,连翘的“老母鸡带小鸡”等技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被农民称作八百里伏牛山的“点金师”。“高老师身上有两点让我特别感动,一是他曾经做过两次心脏搭桥手术,他却毫不在乎,经常是口袋里装着药,蹲在地里给农民指导技术。二是有人劝他申报技术专利,这样就可以收专利费。他却一口拒绝了。他说‘啥专利费呀,我跟谁收?跟老百姓收吗,你忍心?’像高老师这样的专家在农大还有很多,比如郭天财、张绍文、孙治强、王吉庆、李胜利等等,他们长期和农民摸爬滚打在一起,以田间为课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科教兴农的初心在服务基层和服务农民的行动中开花结果。”魏蒙关说。这几年,作为省政协委员的魏蒙关带来的提案都是关注农业科技创新和三农方面的问题。他表示,今后,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他与河南农大将持续做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工作,围绕“五个振兴”,打好“组合拳”,为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保驾护航,让父老乡亲过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大河客户端等责编:杨剑 审核:陶玉德

外丹

建议“官方带娃”全省推广、破除职业教育体系天花板……河南“两会”教育话题都有啥

河南“两会时间”已经开始,一周的会期里,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省会郑州,他们带来了一个个接地气、冒热气的意见与建议,为中原更加出彩建言献策。那么今年省“两会”都有哪些教育话题?一起来看!省人大代表宋争辉:建议重点支持两到三所师范类高校发展中小学教师是优质教育的第一要素,如何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从事基础教育,更好地推动河南教育高质量发展?1月9日,河南省人大代表、信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宋争辉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上会,他对教育发展的关注点在于教师队伍,建议加快培养河南基础教育高素质教师队伍。当前,河南省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8.13%、94.62%、91.23%,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与教育发达省份相比,我省基础教育发展和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制约着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省目标的实现。”宋争辉说。在该问题上,突出表现为招生制度不合理,师范生生源质量不高;师范教育有所弱化,教师培养质量不高;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不健全,教师职业门槛不高;经费投入不足,教师工资地位不高等。自去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发展的三个重要文件,对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决策部署。宋争辉表示,2019年5月,河南省委、省政府也印发实施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队伍,不仅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教育优先战略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加快推进河南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的具体要求。如何改变现有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应从各个环节入手,采取超常规的举措,着力解决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素质整体不高、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宋争辉说。首先,要提高师范生生源质量,让最优秀的人培养最优秀的人。可实行提前批次录取,同时选择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等师范类高校作为试点,实行一本录取,确保考生的高考成绩不低于所在省份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可尝试增加面试环节,加大二次选拔力度,着力考查考生的综合素养、职业倾向和从教潜质,将一些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优质生源选入师范类专业学习。”宋争辉认为,还应优化招生结构,以定向培养的方式,如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和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扩充农村生源,实现教育公平。其次,加大力度,实施公费师范生政策。目前,全国有不少省份已经在探索公费师范生政策试点改革。我省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也提出,将降低师范生学费标准。我们建议,应进一步推动教育政策改革,使广大有实力的地方高师院校也能享受到公费教育政策,采取公费培养、到岗退费等方式,吸引优秀生源。同时,要重点支持两到三所师范类高校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建议,省里应出台支持师范院校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对两到三所师范类高校在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力度。”宋争辉说。省政协委员张林:破除职业教育体系的天花板 做实“类型高考”河南作为职教大省,如何在职业教育发展上取得新的上升空间?1月9日,河南省政协委员、新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林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打造“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上,建议做实“类型高考”。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提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近年来,为体现两种教育类型的不同,国家和省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努力打造“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张林告诉记者,从2012年开始,河南省进行了高职高专院校单独招生考试试点,推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方案。迄今,这种试点已经全面推广,除对口招生之外,全省高职高专单独招生提前录取18.37万人,占录取总数的88.74%。五年来的高职单招实践发现,除了少数学校之外,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单招考试基本失去了实际意义,许多学校对考生“照单全收”,或者只筛选掉极少一部分考生。“究其原因,考生总数少是客观原因,导致高职院校对单招考生没有多少选择空间;从主观上讲,高职也缺乏完善的技能测试标准和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的压力与动力。”张林表示,目前“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在实践中的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其服务或引导两类教育健康发展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在现实中,职业教育仍非类型教育。河南省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省份,曾经创造了集团化办学、“驻马店共识”等经验和品牌。张林建议,在应用本科招生计划中单列出职业教育类型招生计划,与高职高专一并考试、一并录取,树立职业教育类型形象,为有志于技能成才的优秀学子提供进入更高层次学校学习的机会,也为培养出更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同时,他建议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河南省一流学校设立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对接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优秀学子拥有上升空间,破除职业教育体系的天花板,真正使职业教育成为一种类型而非层次教育。省政协委员侯运华:建议河南大学与郑州市共建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研究院河南大学朝省会“进军”,校区建设进展咋样了?1月7日下午,刚到达驻地,省政协委员、民盟开封市委副主委、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主任侯运华就河南大学新校区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建议1支持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建设河南大学,坐落于古都开封,距离省会郑州市中心大概60公里。如今,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已经初步具备进驻条件。2020年,河南大学计划在郑州校区安置5000名学生入住,31号家属院也已经启用。然而,在侯运华看来,新区在政策配套、周边环境、辅助设施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大力度解决。在他看来,帮助河南大学解决新校区建设、高水平人才引进资金不足的问题后,可以使之在省会郑州获得快速发展,为郑州市发展做出贡献,为河南省高等教育提升创造条件。建议2建议河南大学与郑州市共建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研究院据侯运华介绍,河南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已经有多年合作历史,在研究生培养、导师兼职、项目申报等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郑州市也跟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建设有郑州研究院。他希望校市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研究院。“河南大学与郑州市共建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研究院,能够将郑州市的资源优势、政策支持与河南大学的智力优势、合作经验相结合,使其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智库,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双赢效应。”此外,侯运华说,目前来看,新校区周边道路建设尚未完工。除地铁已经开通了之外,其他如生活设施等尚不具备。一些道路如学校南门口的路段尚未完工,31号家属院附近没有菜市场等生活设施,也需要加快建设速度。”侯运华呼吁,继续完善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周边环境和基础设施,为河南大学郑州校区的招生、入驻提供更多便利。“官方带娃”模式 建议在全省推广谈到“官方带娃”模式,省人大代表、信阳市胜利路学校校长吴黎霞深表赞同,并希望此模式能在更多地方推广。据了解,胜利路学校作为信阳市中心城市的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校,有7000多名师生。“官方带娃’能引起热议,说明社会、家长对此事有需求、有期盼,我们也希望能真正将这件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吴黎霞代表表示,同时她希望该举措在推广时能站在政府及学校角度考虑,如何解决“人”“地”“钱”的问题,更好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将这项举措做的更实更细。“官方带娃”模式在郑东新区试点后,金水区、二七区等郑州中心城区也纷纷加入。此项举措,郑州乃至全省啥时候能全面推广呢?夏先清委员表示,去年12月,在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提案进行时》这档栏目中,邀请的郑州市教育局、河南省教育厅相关嘉宾给出了答案。节目中,郑州市教育局副调研员王克杰表示,按照徐书记要求,郑州市2020年春季开学将全市全覆盖,全部供餐。什么时候能够全省铺开,惠及到更多的家庭呢?当时,省教育厅二级调研员陈锋表示,力争2019年底将《校内课后延时服务指导意见》向全省下发,在河南全面推开。“如果要在全省推广,我希望政府能统筹考虑,通过下发指导意见规范服务。同时,还希望政府部门能健康发展校外教育机构,让更多的中小学生有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选择。”夏先清委员表示。省人大代表刘怀娥:建议为留守儿童提供学生营养餐补助投身教育行业38年,省人大代表、邓州新苗幼儿园园长刘怀娥一直在关注教育话题,今年省两会,她又带来了哪些“金点子”?在走访调研中,她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得到的呵护力度依然不够。刘怀娥是南阳邓州人,她表示,根据统计,邓州全市目前有近12万农村留守儿童,其中有留守学生9万余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3%。留守儿童大多跟着爷爷、奶奶隔代生活,在学习、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和不足。总的来说,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困难与问题,一方面表现在优质教师资源的匮乏,另一方面表现为学生营养餐补助、寄宿制学校建设比较乏力。对此,她建议,增加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提高教师生活补贴省财政支持力度,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增强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同时,为留守儿童提供学生营养餐补助,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原有支持的基础上,再有针对性地规划建设一批功能齐全的寄宿制学校,同时出台寄宿制学校的补助、收费等政策,使留守儿童就近入学,让留守儿童切身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此外,除了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为幼儿园园长,她还关注幼师素质问题。她建议,首先应提高幼师准入门槛,与此相应地,要提高幼师待遇,还应对幼师采取跟踪教育培训制度,不达标的可以取消其幼师资格。省人大代表贾小波:打造教育云平台,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促进教育公平当前,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行业的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教育理念升级和模式变革的新方向。1月8日,河南省人大代表、威科姆董事长贾小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全省两会,他的建议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构建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目前,中国有2亿中小学生,如何使老师高效地教学,如何使孩子快乐地学习,这关乎着教育的未来。”贾小波说,从事教育行业的企业要有使命感,要有一种时不我待的心态,去积极探索用大数据、云计算和认知心理学的科学方法去助力教育产业发展。“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将汇聚研发机构、主管机构、学校老师、教研室、学生、家长等群体,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促进教育公平。”贾小波说,通过这个平台,把不同的产品形态,比如说一个好的课件、一个好的工具或一个好的学习方法,甚至一个好的的解题步骤都可以放到平台上去。“像奥数的题有好几种解法,这个平台则可以用微视频、直播、思维导图等信息化手段把不同的解法汇聚起来。”贾小波说,打造一个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贾小波表示,打造资源服务平台的目的,就是要推动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省政协委员魏蒙关:让科教兴农在基层开花结果1月8日下午,河南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式前,首场“委员通道”开启,河南省政协委员魏蒙关回答记者提问。对于不久前为环保公益事业打响的“西兰花之战”,有网友们“戏言”农大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对此,魏蒙关称,河南农大之所以被网友关注,是因为河南农大为这个活动提供了优质的西兰花。其实,农大不仅仅是对公益活动大力支持,多年来还坚守初心,一直把服务三农、乡村振兴作为农大人的担当和使命。“这里顺便说一下,我们不仅有优质西兰花品种,还有小麦玉米、肉蛋奶等等其他很多优良新品种、新技术。”魏蒙关说。乡村振兴关键在科技、在人才,魏蒙关现场为大家分享了两句话。第一句话叫“让农民少花钱”。他举例,濮阳市的台前县是一个黄河滩区县,也是我省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河南农大作为台前县对口帮扶单位,帮助当地建设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但在项目建设中,问题来了,智能温室大棚是园区的重点项目,但是这个大棚的智能控制系统价格太高,市场上一套得要十多万,老乡们心疼得很。“怎么弄?想办法!我们的专家教授带着学生在田间地头搞研究,跑电子市场找配件,经过2个多月的攻关,研发出了更加符合当地实际的控制系统,费用也从10万降到了5000多块钱,老百姓直竖大拇指,连说‘中、中’。通过这个事,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作为农业高校,投身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一定要把自身的人才、科技优势和当地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让高科技、新技术走进千家万户,惠及亿万农民。”魏蒙关说。魏蒙关分享的第二句话是:“让农民多赚钱”。他再次举例,前不久,省里刚刚表彰了第七届道德模范,河南农大高致明老师成为十名受表彰的模范之一。高老师是标准的“泥腿子”教授,从方城县做起,直到整个豫西山区,几十年如一日帮助农民种植中药材,利用在实践中总结创新的丹参的“两压法”和“断根法”,连翘的“老母鸡带小鸡”等技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被农民称作八百里伏牛山的“点金师”。“高老师身上有两点让我特别感动,一是他曾经做过两次心脏搭桥手术,他却毫不在乎,经常是口袋里装着药,蹲在地里给农民指导技术。二是有人劝他申报技术专利,这样就可以收专利费。他却一口拒绝了。他说‘啥专利费呀,我跟谁收?跟老百姓收吗,你忍心?’像高老师这样的专家在农大还有很多,比如郭天财、张绍文、孙治强、王吉庆、李胜利等等,他们长期和农民摸爬滚打在一起,以田间为课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科教兴农的初心在服务基层和服务农民的行动中开花结果。”魏蒙关说。这几年,作为省政协委员的魏蒙关带来的提案都是关注农业科技创新和三农方面的问题。他表示,今后,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他与河南农大将持续做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工作,围绕“五个振兴”,打好“组合拳”,为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保驾护航,让父老乡亲过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大河客户端等责编:杨剑 审核:陶玉德

初音

河南高校4月25日起复学 毕业生及科研研究生优先返校

为迎接返校复学,河南工业大学早早做好疫情防控准备。 韩章云 摄(抗击新冠肺炎)河南高校4月25日起复学 毕业生及科研研究生优先返校中新网郑州4月17日电 (记者 韩章云)4月17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该省高校返校复学的时间节点。河南全省高校以4月25日为返校复学起始时间,原则上达到返校复学条件的高校毕业年级和有重要科研任务的研究生优先返校;其他年级自5月6日起陆续有序返校,在豫就读的境外留学生暂不返校。河南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安全有序推进返校复学工作。对教职员工和学生分院系(部)、分专业、分年级、分班级、分省份、分期分批错时错峰返校复学方案,做好口罩、消毒剂、手套、测温枪等防疫物资的储备,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学生来源特点,制定具体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静谧的高校校园,静待学子返校复学。 韩章云 摄在师生返校的方式上,河南要求师生错峰有序入校,对集中返校的学生,高校可安排车辆接站,减少途中配载,严防交叉感染。返校复学后,河南高校严格实施校园封闭管理,校内实行错峰就餐、分散就餐,不得扎堆就餐、面对面就餐,且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对于学生返校后的教学工作安排,河南要求各高校要有序开展网上学习情况摸底和诊断评估工作,做好教育教学秩序的平稳过渡和有序恢复。对延期返校期间未开展的课程,特别是艺术类、实践类课程,要在返校后补足补齐。静谧的高校校园,静待学子返校复学。 韩章云 摄对于毕业年级,河南建议毕业生实习工作,可采取与毕业设计(论文)同步安排、交叉进行的方式同步推进,同时抓好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和质量,对确因疫情等不能按时返校的学生,要做好远程指导、线上答辩等工作预案,努力保证学生顺利毕业。因疫情推迟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可调整教学计划;校外实习,可利用双休日、暑假等时间开展实习,采取集中或分散等形式,尽可能保证实习时长。对因疾病、无法上网等原因未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和暂时不能返校上课的学生,河南要求各高校“一人一案”制定辅导帮扶方案。河南高校返校复学方案也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目前仍在境内的来华留学生的返校复学工作与国内学生同步进行;在境外的来华留学生在未接到正式通知之前不得提前返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