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介绍,今年他有两份提案涉及河南研究生教育。“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但是教育规模与人口大省、教育大省、经济大省的地位严重不匹配。”张改平举例说:河南每万名高校在校生拥有研究生招生计划不足100人,在全国各省市倒数第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28所以上高校,仅一校的博士生招生计划,超过河南全省计划总数。张改平呼吁,应充分考虑解决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大对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支持力度。在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设置、研究生招生计划方面,给予河南更多倾斜。加大对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支持力度“河南是中西部省份,经济社会发展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缺乏汇聚人才所需的区位优势和薪酬待遇、发展空间等吸引力,连在省外就读的本省籍学生也大多选择省外就业。对河南来说,本科录取率在全国倒数造成第一次人才外流,而研究生录取则造成更为严重的第二次人才外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支撑和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张改平说。他指出,河南省户籍人口全国第一,高等教育规模全国第一,普通高校数量也位居全国前列,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5位。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但教育规模与人口大省、教育大省、经济大省的地位严重不匹配。其一,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设置较少。河南省有71所本科院校,仅9所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9所高校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与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发达地区差距太大,相比周边省份也明显落后。以博士学位授权点为例,河南省每千万人口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数只有0.83,是陕西省的23%、湖北省的30%、山西省的39%、安徽省的58%。其二,研究生招生计划偏少。2019年河南省研究生招生总计划为20946人,其中博士生仅934人,每万名高校在校生拥有研究生招生计划不足100人,在全国倒数第一。每万名高校在校生拥有博士生招生计划全国平均27.13人,河南省仅为4.36人,是陕西的15%、安徽的18%、山东的29%、山西的52%。每万名在校生拥有硕士生计划全国平均214.01人,河南省仅为93.51人,是陕西的36%、安徽的46%、山东的49%、山西的60%。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28所以上高校,仅一校的博士生招生计划,超过河南全省计划。张改平呼吁,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考虑解决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充分考虑河南落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迫切需求,加大对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张改平在提案中建议,一是在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设置上给予更多倾斜。对拥有传统优势、支撑国家战略的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大幅度增加博士授权点,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幅度增加硕士点,使其每千万人口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数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看齐。二是在研究生招生计划上给予更多倾斜。以教师培养能力为依据,大幅度增加河南特色骨干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大幅度增加河南本科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呼吁设置中原农林研究生院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张改平建议设置中原农林研究生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嘱托河南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张改平在提案中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上述重要指示和相应的国家战略任务,需要大批农林学科高层次人才作为支撑。他说,当前,河南省农林人才总体供给不足,尤其是研究生学历以上的高层次人才相对匮乏,急需从国家层面给予支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河南设置中原农林专业研究生院。他指出,河南有优势培养资源。目前,河南拥有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信阳农林学院等多所涉农高校,拥有全国农科院系统研究和推广实力位于前列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鹤壁市农业科学院等地方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国家研究机构也在河南设立多所涉农研究分支机构。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从1912年开始兴办高等农林教育,是全国最早的农林高校之一。学校作物学、林学、畜牧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等传统优势学科拥有全国领先的人才培养和研究实力,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均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拥有国家“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国际和国家级平台,以及70多个省部级平台。他在提案中呼吁,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支持河南农业大学牵头建设中原农林研究生院。通过搭建全省涉农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高层次人才协同培养平台,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培养更多更好的高层次农林人才,为河南省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供人才支撑。建议教育部支持中原农林研究生院专项招生计划。在全省涉农高校原招生计划不变的基础上,新增中原农林研究生院专项招生计划,每年新增硕士研究生1000名、博士研究生100名。(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大河网讯(记者 聂磊)9月27日上午,由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大河网联建的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揭牌,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大河网在校媒合作业务领域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由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河网联手打造,旨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动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改革。揭牌仪式上,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尚恒志说,双方将以此次基地揭牌为契机,发挥各自优势,到2022年12月底,将基地建设成覆盖新闻传播多个学科方向的集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实习、合作研发等于一体的校媒合作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在省内外发挥较强的示范价值和引领作用。大河网总经理高亢表示,双方将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大河网作为河南省重点新闻网站的资源优势,实现媒体与高校的深度合作,实现互补共赢。大河网(www.dahe.cn)是河南省重点新闻网站、河南第一门户网站,自1998年9月创办以来,秉持“互联网+新闻+技术”的双强战略理念,实现了内容、技术、管理、经营等全方位发展,同时承办了河南省人大网、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河南文明网等网站的建设与维护。【来源:大河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11月26日,河南省组织召开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分析研判河南省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动员和安排部署河南省2021年研考安全工作。副省长、省招委主任霍金花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尹洪斌主持会议。霍金花指出,在2020年高考工作中,全省上下协同联动、尽职尽责,顶住了疫情防控和考生规模扩大等多重压力,较为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展现了全国第一高考大省的责任担当。研究生招考是高考之后的又一国家大考,对我们来讲是又一次新的考验,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毫不松懈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考试安全平稳顺利。霍金花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今年河南省研考工作在疫情防控、考试组织、自命题管理、考试环境、舆情安全等方面面临的风险挑战,及早进入战时状态,全力以赴抓好组考各项工作。一要切实抓好疫情防控。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规定动作”,尽早着手精准施策,统筹抓好防疫和公平。二要全力确保试题安全。对自命题工作务必严抓严管,确保绝对安全;加强保密检查,彻底排查风险隐患;加强对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试卷全流程的管理,强化全程监督。三要加强考试组织管理。考务培训要重质量,考场管理要严要求,应急处置要有预案,条件保障要跟得上。四要尽力做好舆情管控。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和舆情防范处置,营造良好和谐的考试环境。霍金花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保护青年成长、维护教育公平、保证社会稳定的高度去看待研考工作,在行动上拿出战时状态、战时标准、战时举措;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招委各单位、各考点学校、各高校、各研招单位要根据责任分工,抓好工作落实;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组织好督查队伍,分组分片开展考前督查,对薄弱地区全程重点督查。各级招委、教育和招生考试部门负责同志要主动践行“一线规则”,深入基层、考点、研招单位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工作落实。河南省公安厅、河南省卫健委负责同志分别对研考安全保卫及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部署。会议在河南省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设主会场,各省辖市、有关直管县(市)设分会场。各级招委主任、招委成员单位的负责同志、纪委监委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同志,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驻地各考点主考,驻地各高校研考报考点主考,驻地各研招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和研招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 通讯员 刘象乾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深秋时节,各路英才从四面八方赶来,与黄帝故里新郑相约在这色彩斑斓的美好季节。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天体物理学专业的博士徐雪芳打算把自己的事业发展之地选择在新郑,“我在研究生期间做的课题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挖掘,新郑智能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正蓬勃发展,与我今后的事业发展还是比较贴合的,所学的专业有用武之地。”“在我父辈的记忆里,以前这边还都是小村庄,现在已经发展成大都市了。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也都很好,我深刻感受到新郑发展的内核,很愿意融入其中,同这座城市一起大踏步前进。”从英国爱丁堡大学毕业的新郑籍硕士研究生樊碧函一心想着发挥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好地服务家乡发展。11月9日-10日,新郑市开展2020年定向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现场资格审查和宣传推介活动。来自海内外高校的2000余名优秀高校毕业生抵达现场参加资格审核。一个月前,新郑面向全球发布“招贤令”,定向引进100名优秀高校毕业生,以满足新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需。从发布到报名截止,不到半个月,应者云集,报名人数达到6000多名,经过资格审查,2050人进入考核面试序列,其中博士毕业生6人,“双一流”大学毕业生943人,国外留学人员162人。一则招贤令缘何受到如此众多高学历毕业生的青睐?“这与新郑作为郑州南部重要对外开放高地、河南省县域经济‘排头兵’的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态势以及富有魅力的城市文化、富有活力的产业平台、富有诚意的引才政策所构筑的招才引智‘强磁场’分不开,也产生了强大的人才‘虹吸效应’。”新郑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黄卫东倍感欣喜地说。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据介绍,为抢抓人才发展窗口期,深化实施“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计划,储备培养一批适应新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新郑市从2020年开始实施“故里英才引进计划”。新郑市2020年定向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是“故里英才引进计划”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同时也被纳入河南省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新郑市专项活动。求贤若渴,诚意满满。为大力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新郑市为优秀人才分别在工资待遇、生活待遇、住房待遇、政治待遇等方面提供了优厚的条件。在工资待遇方面,引进的博士研究生,试用考查期间享受管理岗位七级职员相应工资待遇;试用考查期满,可享受管理岗位六级职员相应工资待遇。引进的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试用考查期间享受管理岗位八级职员相应工资待遇;试用考查期满,可享受管理岗位七级职员相应工资待遇。生活待遇方面,报到落户新郑后,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分别享受三年内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标准的生活补贴。住房待遇方面,为引进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提供三年期免租住房。在新郑市首次购房符合相关政策的,分别给予15万元、8万元购房补贴。才聚故里谋发展,“智”汇新郑谱新篇。本次定向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计划设有综合服务岗、社会治理岗、文化旅游岗、工业信息岗、农林水利岗、城建规划岗、金融经济岗等100余个编制岗位。与此同时,组织辖区内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西亚斯学院等高校和好想你、遂成药业、电子信息产业园、航美国际智慧城等重点企业、园区,共提供优质人才岗位780个,面向高学历人才进行二次招聘,最大限度招揽人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新郑市以落实郑州市委“南动”要求为主线,以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为统揽,大力实施 “九项工程”。作为九项工程之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着力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建立完善激励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决定着城市的核心竞争力。“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保障,高层次人才引进将为新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为新郑市建设全国一流中小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新郑市委书记马志峰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创造“吸引人才、服务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机制,努力把新郑打造一流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和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编辑:陈浩
央广网北京12月21日消息(记者刘一荻)水利工作因投资大、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社会效益突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等方面,以及对水利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经营管理等环节,都需要一支强有力的专业人才队伍“保驾护航”。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基于“平台+内容”新模式,开发出了水利行业教育服务平台“行水云课”。该平台自去年上线以来,通过丰富的数字教材、网络课程、电子课件、习题解析以及各类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学习、职工培训、社会大众了解水利知识提供服务,引起行业内关注。据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称,“行水云课”结合新技术、新资源、新平台,根据主要面向涉水专业学生和行业职工的特点,开发出学历教育、职工培训和行水讲堂三大板块。“行水云课”的学历教育面向本科及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依托60多年水利类教材出版经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遴选优质作者,打造融图片、微课、动画、拓展资料等多种富媒体资源于一体的新形态教材,以方便学生根据需要开展在线学习;同时,平台提供专业名词拓展学习、知识点全文检索、习题在线测评等功能,丰富教材内容,提升学习效率。在该平台,学生既可以脱离课本在线学习,也可以通过纸质教材扫码进行拓展学习。院校教师则享有样书申请、课件下载、在线组卷、组建班级、成绩汇总等便捷服务。职工培训板块根据水利行业职工培训需求,组织权威机构和行业专家开展线上培训,分专题提供涉水领域的各类音视频培训课程,助力行业职工解析政策、强化技能、学习知识、提高素养,把以往集中的线下培训变成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网上学习。既可供个人自学,也可供第三方机构组织学习,并可实现在线直播等功能。目前平台已分专题上线大量课程,包括河湖长制培训、技术标准培训、水利安全生产培训、乡镇水利站所长培训、泵站技术培训等。行水讲堂板块则重在普及水利前沿发展、水科技、水文化、水利史等方面的知识,由著名专家学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讲授,传播水科学、弘扬水文化,增进全社会对水情的认知,增强全民水安全、水忧患、水道德意识,提高公众参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应对水旱灾害的能力,引导公众知水、节水、护水、亲水。“‘行水云课’支持个人用户和机构用户,可以在电脑、手机、PAD等各类终端应用,通过网站、APP、微信多种渠道均可快速访问”,该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尤其是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用户拥有课程设置权限,可实现在线分类教学、灵活配置课程、跟踪学习情况、在线互动交流、智能测评成绩等功能,“目前河海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50余所院校都已经使用该平台,改进了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学效果。”
7月23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名单”,钟南山、张文宏、张桂梅等66人入选。(详细报道)据悉,推选委员会将根据投票结果和实际情况,从66位候选人中推选出12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师节期间,将对12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进行宣传表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简介01 刘 燕刘燕,女,汉族,1963年3月生,中共党员,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从教35年来始终扎根一线潜心教学,讲授7门本科课程、3200学时,涉及5个专业、6000余名学生;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1门;主编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完成教改项目17项、教改论著12篇(部)。她关心学生全面发展,创新课程思政,春风化雨立德树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学中分层制定目标,精准施教,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02 窦桂梅窦桂梅,女,汉族,1967年4月生,中共党员,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教师。她立足讲台34年,把儿童成长当作最高荣誉,从“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三个超越的探索,到“语文立人”的主题教学的提出,“1+X课程”的整体建构,再到“成志教育”立德树人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道路上留下坚实脚印。她心系全国儿童和教师,通过清华附小互联网学校,向900个贫困县3800个远程教学站输送课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带领团队273位教师,承担国家云课堂346节微课和“同上一堂课”816节电视直播课。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03 张伯礼张伯礼,男,汉族,1948年2月生,中共党员,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从事医学教育38年,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80余名。他倡导成立“勇博励志班”,创新第二课堂运行机制;注重开展院校+师承教育,推行中医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主持制定首个中医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以及世界中医学教育史上首个国际标准《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建立国际中医师资培训基地,引领世界中医教育健康发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带领团队实现武汉江夏方舱医院病人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04 蔡丽华蔡丽华,女,汉族,1974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市津南区葛沽实验小学教师。她坚守农村学校教育教学一线26年、班主任工作23年,倡导小学数学诗样教学,形成严谨细腻、语言优美、训练高效的教学风格。她多次放弃调转到城镇学校工作的机会,在农村教育一线坚持立德树人,赢得了学生的喜爱。被车祸夺去右臂的学生在她的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被评为天津市自强学生。她先后到甘肃、河北等地送教,主场讲座20余次,培训新入职教师、骨干教师千余人。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等荣誉。05 袁雅冬袁雅冬,女,汉族,1962年11月生,中共党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她从教36年,积极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指导研究生70余人。她担任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承担教学改革项目6项,培训学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荣获华北赛区冠军。她在做好教育教学和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抗击SARS、H1N1、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工作。曾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首届百名全国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等荣誉。06 王金湖王金湖,男,汉族,1968年10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黄骅市南排河镇中心学校校长、教师。他扎根教育33年,足迹踏遍黄骅港到歧口河海岸线。他以“慢”教育教诲师生,匠心教研;以品行感染师生,教出三代人,教育思想浸遍渔区。他首创“261”节次,力推“15—10—15”高效课堂,完成了《大歧口》《走进渤海剪纸艺术》等校本课程,主持编写的《美丽家乡·南排河》园本教材广受欢迎。他自撰文篇,自制课件,扎根乡间,努力让每一个孩子接受公平教育,坚持做一名有着红荆条精神、情系海堡的教育人。曾获河北省优秀乡村教育工作者等荣誉。07 常晓明常晓明,男,汉族,1954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太原理工大学教授。他扎根教育34年,积极探索中国高等理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于2003年自筹资金创建晓明研究室。他以“兴趣驱动、早期培养、项目引导、文化熏陶”的理念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所带学生平均每年自主参与研发时间1500小时以上。他致力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出百余名高素质工科创新人才,探索出基于CSCP范式(文化熏陶—育人&育才结构—项目实践—能力达成)的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曾获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08 兰会云兰会云,男,汉族,1987年2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一中教师。他把养成教育作为班级管理的基础,注重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用心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他用爱心感染学生、用制度培养学生习惯、用真心引领学生成长,带领学生骑行1800公里,涂鸦校园井盖,静观夜空烟火,因独特的教育理念,成为网友们口中“别人家的老师”。他始终以“不放下每一个学生”为行为准则,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每一片绿叶都享受“爱”的阳光。曾获山西省时代先锋等荣誉。09 孙 炯孙炯,男,汉族,1946年8月生,内蒙古大学教授。他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40年坚守边疆民族地区数学人才培养工作,形成“幽默风趣,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独特教学风格。作为带头人建设的“数学分析”系列课程《数学分析选讲》《泛函分析》被评为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他致力于微分算子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被国际同行认可并获较高学术评价。他投身于民族教育事业,探寻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班培养质量的路径,先后培养47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为民族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数学人才。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10 乌云其木格乌云其木格,女,蒙古族,1972年5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赛汉塔拉镇第三小学教师。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从教28年来,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从未离开过她热爱的讲台,深受学生爱戴、家长欢迎和同行赞誉。她多次到盟内各旗县巡回支教,承担“全盟小学语文整体改革”实验任务,率先试行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练习为链”的教学模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11 陈温福陈温福,男,汉族,1955年12月生,民盟盟员,沈阳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站定三尺讲台,铺开万顷良田,情系学子,服务“三农”,潜心创新人才培养。讲授的本科课程《现代农业科技进展》《专业教育(农学)》深受师生欢迎。他长期从事稻作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在籼粳稻杂交育种、水稻理想株型、超高产育种及生产技术集成等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4部、译著1部。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12 马晓春马晓春,男,汉族,1961年3月生,民革党员,中国医科大学教授。他是中国重症医学主要开创者之一,2002年从日本滋贺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后,牵头组建学校重症医学科,开创辽宁省重症医学先河。他重视人才教育培养,组建辽宁省ICU医生、护士培训基地,积极推动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科规范化培训,加强重症医学人才梯队建设。坚持临床与科研两步走模式,先后培养百余名研究生,多数成长为重症医学学科带头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牵头组建辽宁省集中救治中心,先后赴黑龙江、吉林指导抗疫工作。曾获首届辽宁好人·最美医生、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13 金永七金永七,男,朝鲜族,1969年4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新房子镇虎洞沟村小学教师。32年前,他毅然前往最偏远、最缺老师的虎洞沟村小学任教。其间他放弃到镇中心校任教的机会,一直坚守乡村教师岗位。他以校为家,既是老师又是父母,帮学生热饭、洗衣、辅导功课。为让山里的孩子全面发展,他自编乡土教材,开齐音、体、美等10多门课程。为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生活,他收集废旧烟盒制作学具,把旧油桶改造成火炉,自己动手修缮校舍。他用日复一日的坚守,送全村300多个孩子走出了大山,让近百户家庭实现了脱贫致富。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14 高 夯高夯,男,汉族,1956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他坚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理念,提倡“问题驱动+互动研讨”式教学,着眼学生全面、个性、终身发展,为文科生开发《人文数学》课程与教材,并将人文数学课程做成了网络课程,在 “学堂在线”平台上线,选课人数达2万余人。他带领团队探索实施的教师教育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教育扶贫的新路,创建《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课程与教材,将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高度融合,被全国师范大学广泛应用,多项教学成果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15 刘永坦刘永坦,男,汉族,1936年12月生,中共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我国杰出的战略科学家、工程教育家,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奠基人和引领者。他从教60年,培养了我国空间遥感、雷达技术、电子对抗等领域的一大批领军人才,为学科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将科研中的问题和成果直接带到学科发展方向中,用真实的科研问题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他开设10多门电子工程的专业课,并根据自己的科研成果出版多部专著。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16 李 果李果,男,汉族,1966年2月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大兴镇中心学校校长、教师。师范专业毕业后,他放弃留县城的机会,返回家乡开启了农村教育的梦之旅。他35年坚守农村教育一线,从教育的价值取向出发开启改革实践,形成了特色的“发展目标教育”改革实践,使学校既具有乡村特色,又有真实的素质教育内涵,既能为每一个农村孩子的发展奠基,也能为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助力,被认为是“农村教育改革教科书式的范例”。曾获黑龙江省骨干教师、黑龙江省魅力校长等荣誉。17 张文宏张文宏,男,汉族,1969年8月生,中共党员,复旦大学教授。他积极投身课程思政教学,在十数年的教学生涯中,把育人作为最重大的责任。他担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不仅带头奋战在医疗救治一线,还带领学生积极投身科普工作,撰写科普文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他以专业冷静的分析,为大众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不断发声。他领衔开设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科《传染病学》入选上海市精品课程。曾获全国创新争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荣誉。18 杨 荣杨荣,女,汉族,1966年4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教师。她从教32年,以“做一个成功播种教育幸福的人”为职业追求,坚持“尊重生命,开放教育”的办学理念,通过制度管理和文化引领,带动学校持续发展;通过课程改革,助力学生成长,成就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教育科研,破解瓶颈难题。她着力打造师资队伍,先后培养30多位高级职称教师,培养多名校长成为上海市特级校长。她主动参与教育扶贫项目,连续多年赴云南普洱支教。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19 柏纪荣柏纪荣,女,汉族,1964年1月生,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中心小学教师。师范毕业以来,她一直扎根山区,爱岗敬业,探索农村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个人教学风格。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思想,教学成果和教科研成果多次获奖,发表文章40余篇。35年来,她始终与山村孩子不离不弃,组建“爱心小组”,五年如一日照顾残疾女孩,精心呵护白血病患儿,当起了十几名儿童的“爱心妈妈”,主动向贫困生捐款捐物。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最美教师等荣誉。20 汤国安汤国安,男,汉族,1961年6月生,民盟盟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他从教33年来,一直将“以身立教” “教会学生做人”作为为师之本,是学校师德师风宣讲团核心宣讲员。他坚持给本科生当班主任,身体力行影响和培养学生,所带班级被评为省级优秀班集体。他以大爱精神关心每一位学生,指导的本科生入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感动中国测绘人物”。他把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堂,首创了“红军长征GIS”“一带一路GIS”“精准扶贫GIS”等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并汇编出版国家精品课程。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21 李兰娟李兰娟,女,汉族,1947年9月生,中共党员,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她倾力教书育人,采用“多元融合”理念,在医教研融合、多学科联合攻关、立体化教材建设中形成三条育人主线,以坚韧、执着、奉献言传身教,培养了一大批传染病学领域的骨干人才。她倡导并践行“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勇攀高峰、造福人民”的科学精神,创建李氏人工肝系统,是我国人工肝事业的开拓者。近年来承担SARS、甲型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诊治研究任务,取得原创性成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73岁的她作为国家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多次奔赴武汉抗疫一线,被誉为最美逆行者。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22 范 群范群,女,汉族,1968年12月生,中共党员,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初级中学教师。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她踏实工作,勤恳做人,视事业如生命,谢绝高薪邀请,坚守在海岛一线。担任班主任31年来,她视孩子如子女,用爱温润渔家孩子心田,下小岛、走渔家,家访每一个学生。她追求育人的艺术,探索“生生相长”育人模式,受到同行高度肯定,“雁行小队的管理模式”成为全省十大素质教育案例。她努力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建设的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和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学员超过600人。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23 叶连平叶连平,男,汉族,1928年9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卜陈学校退休教师。他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几十年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广大学生特别是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他情系教育,立德树人,不仅讲授文化课,更用自身言行引领孩子们如何做人。他对自己很抠,一件棉背心穿了快60年还舍不得扔,但对孩子很大方,几乎把所有钱都花在孩子们身上。如今已92岁高龄的他,依然坚守在三尺讲台,坚守在留守儿童之家,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曾获全国道德模范、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等荣誉。24 孙 浩孙浩,男,汉族,1980年10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汴河中心小学教师。他扎根乡村教育20年,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做农村娃身边最亲的人,走进留守孩子们的内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他深入研究农村课堂,形成了质朴自然的教学风格,发表多篇教学感悟,20多篇论文在省市获奖,成为年轻的省级教坛新星。他每年进行公开课讲座10多场,有效带动了一批教师的专业成长。他积极响应号召,远赴新疆皮山县开展援疆支教工作,为促进民族团结、助力教育脱贫作出了贡献。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支教教师等荣誉。25 林蓉金林蓉金,女,汉族,1964年4月生,中共党员,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护理教研室主任。从教36年来,她将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案例相结合,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职业榜样。她每年完成300多名护生临床教学管理工作,教学质量及学生满意度均居前列。她重视护理教学与科研,近5年发表论文12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主动请缨,带队接管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ICU及普通病房护理工作,出色完成支援抗疫任务。曾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26 林立灿林立灿,男,汉族,1963年9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教师。他在教学中一直提倡还物理教学之本然,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物理学科所承载的育人功能,走出了独特的教学风格。他不搞题海战术,而是教给学生探索和研究问题的方法,让物理课充满“物理味道”。他主张把更多物理实验展示给学生,牵头在学校建立起量子信息科学创新示范实验室,成为学校物理学科的“前沿阵地”。他坚持教育教学要顺应时代前进的步伐,必须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他在省内外开设教育专题讲座近百场、公开课20余节,指导培养了几十名省内外年轻教师。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27 程 风程风,女,汉族,1989年8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莲湖乡四望湖小学校长、教师。她用信念扬起乡村教育的风帆,从山区到湖区,从教学点到村完小,从产房到课堂,耕耘一方沃土,守住一片蓝天,书写新时代乡村教育新风尚。她先后转战3所农村薄弱学校,带领每所学校都发生巨大变化。她让山区学校从无人入学到无人外流,撑起一村人的希望。她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致力于乡村教育的薪火相传。她用实际行动号召身边更多的年轻教师主动投身偏远乡村。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教师等荣誉。28 张 伟张伟,女,汉族,1963年5月生,九三学社社员,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教授。30多年来,她以立德树人为自身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在呼吸病学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全力打造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她担任江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奔赴多地指导全省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率先提出完善救治体系,全力构建省—市—县三级远程会诊平台,累计收治患者215例,治愈出院率达99.5%。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29 马承恩马承恩,男,汉族,1961年10月生,中共党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他扎根医学教育28年,坚持经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倡导问题导向、寻根溯源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爱。他把全部身心奉献给医学事业,2002年担任中国援助非洲医疗队队长;2008年接收来自汶川的伤者,实了零死亡、零截肢、零感染、零并发症;2020年援鄂抗疫,他不顾自身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主动请缨,作为医疗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带领全队奋战50多天,圆满完成任务。曾获山东省优秀医务工作者等荣誉。30 魏亚丽魏亚丽,女,汉族,1974年8月生,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教师。她坚守会计专业教学一线27年,用热情和奉献成就学生职业梦想,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把职业教育塑造成幸福的教育。她学识扎实、业务能力精湛,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主持完成“3+4”中职本科贯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丰硕育人成果。她注重实践教学,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次,指导学生3次创造点钞世界纪录。曾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齐鲁最美教师等荣誉。31 茹振钢茹振钢,男,汉族,1958年12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科技学院教授。他40年来致力于小麦育种科研与教学工作,承担国家级和省级项目20多项,带领小麦科研创新团队开展了小麦高产抗病育种、高光效小麦育种等多项研究。针对黄淮麦区的生态特点和生产需求,他相继培育并推广“百农62”“百农64”等小麦新品种。“矮抗58”成果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140多亿公斤,实现增产效益300多亿元,是近30年我国小麦育种取得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32 李化勇李化勇,男,汉族,1961年11月生,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彭新镇公山小学教师。他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船夫”,38年来屡次放弃离乡进城的调动机会,为了节省孩子上下学时间,坚持用小船摆渡学生。他潜心研究复式教学法,重点研究一二年级复式教学方法、农村教学点语文高效课堂研究,在全县得到推广。他帮扶的留守儿童近百人次,每学期初都要整理留守儿童档案,建立家庭联系卡,联系商会资助困难学生求学,让学生从关爱中寻求前进的力量。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33 胡 豫胡豫,男,汉族,1964年4月生,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院长、教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带领团队构建涵盖“诊断筛查、患者收治、重症救治、康复管理”的全链条防治网,落实开展核酸检测、改造重症患者定点医院、开建方舱医院。他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积极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科研创新有机融合,培养了大批卓越医学人才。主持建设高校本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展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结合临床教学特点,应用于理论课、教学查房及临床技能课等诸多教学环节中,有效提升了教学成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等荣誉。34 吴又存吴又存,男,汉族,1971年7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解放中学教师。他坚持27年磨一课,把思政课上成学生最喜爱的课程,在润物无声中探寻出一条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他引入吟诵诗词教学法,坚持课前时政演讲,让学生在社会服务中理解思政理论。他将身边抗疫先进事迹转化为思政活教材,主讲云端思政课,引导近百万青少年坚定正确价值观和抗疫必胜信念。他编写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出版2部个人专著,发表论文200余篇。他资助家庭困难学生,用高尚人格感染学生。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35 吴安华吴安华,男,汉族,1962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名誉主任、教授。他扎根教学一线35年,践行“一生所学、报效祖国”的医者大爱,负责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建设,为全国各级各类医院培养感控专业人才近2万名。他在疫情初期独自逆行武汉,成为湖南首位支援武汉的医疗专家。在武汉培训近1.5万医务人员,为援鄂医护人员“零感染”作出突出贡献。他牵头和参与制定12项国家标准,其中4项奠定了我国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法论的基础。曾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36 彭林富彭林富,男,汉族,1967年9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教师。37年来,他一直坚守在乡村教育的“神经末梢”,足迹遍布全乡十多个教学点。他走访帮扶贫困学生千余人,像亲人一样帮助孩子们煮饭、洗衣,为他们辅导功课,号召社会爱心人士伸出援手。他还关心照顾残疾学生,发现他们的特长,用爱心帮助他们重拾自信、健康成长。经过多年的付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乡村孩子成人成才,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贡献。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湖南省最可爱乡村教师等荣誉。37 钟南山钟南山,男,汉族,1936年10月生,中共党员,广州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从教从医一甲子,以其名字命名的广州医科大学及广东实验中学“南山班”是示范性教学集体,领衔的教师团队被认定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呼吸疾病领域培养了大量接班人。他致力于推动国家重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带领团队建立国际先进的新发特发呼吸道重大传染病“防—监—治—控”链式周期管理体系,建立覆盖全国的流感监测哨点,创立呼吸病毒滴度预警技术,全病程纵向动态监测。从非典到新冠,一直投身抗疫一线,成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推动者。曾获改革先锋、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38 张忠德张忠德,男,汉族,1964年9月生,中共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他从事中医急诊教学32年,潜心教书育人,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多名。他在湖北抗疫一线坚持临床教学,创新性提出“急救思路引导教学法”,把临床诊治思路推前至课堂,将跨学科并行式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西医急症学教学中,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强化中医诊疗特色在急症学及传染病学中的运用,将“中西协同,突出中医特色”的理念贯穿教学始终。积极引进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 综合评价学生医学实践技能,进一步优化临床教学。曾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39 陈 良陈良,男,汉族,1979年8月生,中共党员,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他扎根八桂壮乡职教17年,致力于少数民族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把培养广西少数民族技艺人才作为使命。开创了中职学校建筑装饰专业“工地学校”教学模式和少数民族技艺新生代传承人“活态”培养模式,推进教学做一体化与产学研相结合,着力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指导学生在技能大赛中获全国金牌,主持国家名师工作室服务广西30多所职业学校,每年为2000多名职教教师提供指导,为20多家企业培养3000多名能工巧匠。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40 陈 留陈留,女,汉族,1977年4月生,中共党员,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二小学教师。她24年扎根祖国南疆边境小学教育一线,努力推进教育扶贫,让先进教育理念在南疆生根开花。课堂上她鼓励孩子们试错、动手实践,用智慧和爱心为边境壮乡儿女筑起启蒙学习的灯塔。她引领边境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探索多终端、多形式的培训模式,有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她长期跟踪研究边境教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创“基于边境小学生多阶数学思维学习场”方案,提升孩子学习力,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为推动边境民族地区小学教学变革和教育均衡作出贡献。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广西教学名师等荣誉。41 李 琴李琴,女,汉族,1981年9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教师。她扎根幼教工作20余年,始终把贡献国家学前教育事业当作实现人生理想的舞台。深入研究与实践幼儿海洋意识教育,相关教学成果在多地推广,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连续6年承担海南区域帮扶和农村幼儿园指导任务,2019年起积极参与对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幼儿园的送教援培活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带领工作室自制抗疫主题视频150个、设计并指导保教活动60个,为幼儿居家期间的科学保教贡献力量。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海南省“南海名家”等荣誉。42 张云阁张云阁,男,汉族,1963年4月生,中共党员,海南大学教授。他三十五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第一线,深深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被称为学生思想的领航人。率领团队历时11年成功构建高校思政课“一主三辅”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我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落实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张皮”等问题的重大突破。他主持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使国内95所高校的10万大学生选学受益。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等荣誉。43 杨浪浪杨浪浪,女,汉族,1972年10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教师。她坚守教育是一项慢事业,用“好奇、勇敢、责任、荣耀”的学校精神引导孩子走好每一步。她挖掘传承学校红色基因,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实施课程改革,建立“体验、开放、综合”的EOC课程体系,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联合6省开展校长培训,帮助10个边远区县学校发展。创建重庆市第一所小学国际部,入选国家首批孔子课堂。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44 李加纳李加纳,男,汉族,1957年9月生,中共党员,西南大学教授。他36年精心教书,潜心育人,献身农业科研,直接指导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超过120名,桃李遍天下。作为油菜研究专家,在甘蓝型黄籽油菜基础研究与生产应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先后主持国家和省市重点科研项目7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育成30余个油菜新品种,领衔的油菜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他情系“三农”,推广优质油菜应用面积8000多万亩,为农民和加工企业增收增效100多亿元。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45 康 焰康焰,男,汉族,1965年4月生,中共党员,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教授。他身体力行,践行大医精诚的理念,积极参与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工作。他60天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繁忙工作之余,还为临床医学院全体医学生上特殊的“开学第一课”,用行动诠释医者的责任与担当。他创建本科—研究生—毕业后全链条重症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呼吸治疗师这一特殊职业,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46 建 红建红,女,藏族,1979年2月生,中共党员,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马尼干戈初级中学校长、教师。参加工作以来,她先后从事小学教学、教导主任、小学校长、中学校长等工作。17年间,一直坚守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藏区腹地,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践行教育诺言是最好的职业操守,强化管理是最大的使命召唤,争做教育者与思考者,以“实验性、示范性”为追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得到学生爱戴、家长赞誉、同行好评。通过努力,所在学校就学学生人数由14教学班560余人发展到27个教学班1000余人。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47 肖 敏肖敏,女,汉族,1977年3月生,四川省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从事特教24年以来,她秉持“适性而教,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真情付出,潜心育人。在聋生语文等学科教学中,她以心理辅导、社会实践、课外阅读、多元表达等方式破解沟通障碍,联通无声世界与有声世界。带领团队建设“听障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听障学生手工艺”“残障学生校园游戏”“重度多重障碍儿童送教上门”等系列校本课程,取得良好教育效果。主动承担对薄弱特殊教育学校的支教工作,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曾获教育部“特教园丁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48 莫 非莫非,女,汉族,1968年3月生,中共党员,贵州医科大学教授。她从事教育工作29年,积极推进教改工作,提升教学水平,重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充分融合,致力于学生人文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深受学生喜爱。积极参与本科学生的管理与培养,组织开展“走进校园,我们和你一起成长”专业辅导员活动,近3年来,主编和参编《临床基础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形态学》等6部教材,发表论文13篇。2020年2月到湖北鄂州,始终战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线,作为援鄂医疗技术队临时党支部书记,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贵州省委省政府援鄂记功奖励等荣誉。49 曹凤英曹凤英,女,布依族,1971年3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南明小学校长、教师。她从教30年,长期扎根教育一线,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和家长普遍赞誉。坚持以人为本,提出“让每一个孩子在阳光下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以儿童的视角来改进教学。长期为农村学校送教送培,2019年深入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大歹小学开展3年组团式驻点帮扶,助力教育脱贫攻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坚守校园,带领教师圆满完成“空中黔课”课程资源录制,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默默奉献。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50 何 梅何梅,女,汉族,1987年1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城关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她钟爱幼教事业,以慈母之心架起育人之桥,接送学生过河,为贫困山区学生提供免费午餐。2020年7月2日,赫章县发生4.5级地震,她率先冲进教室,采取先避后撤措施,在17秒内让32名孩子安全撤离教室,1分钟内完成全部躲避和撤离工作,确保孩子们在大灾面前安然无恙。她坚持每周开展一次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每学期开展一次防震演练,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社会树立了正能量的幼儿教师形象。曾获贵州省教学科研论文奖。51 张桂梅张桂梅,女,满族,1957年6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教师。她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投身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为当地教育脱贫作出重要贡献。建成针对贫困山区家庭困难女孩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圆梦大学。长期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将自己工资、所获奖金和社会捐助诊疗费等100多万元全部用于兴教办学,用实际行动兑现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不懈追求书写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事业永远奋斗的绚丽人生。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52 张无敌张无敌,男,汉族,1965年2月生,中共党员,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他从事生物质能教学、科研及推广应用34年,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80余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指导学生获得各类科技竞赛奖30余项。培训农村能源技术员和农户万余人次,举办国际沼气技术培训班,受训人员来自近20个国家。在10多个发展中国家进行示范、推广和培训农村能源产品与技术,建立了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4F农业生态循环模式,生物柴油制备技术、沼气相关技术已授让多家企业使用。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等荣誉。53 卓 玛卓玛,女,藏族,1980年8月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第三小学教师。她扎根教育19年,先后主动在3所高海拔地区小学任教。近5年,她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文章50多篇,开设校内外讲学、讲座100余次,指导学生写作、吟诵、播音多次获奖,编写校本教材10余本。她是家校共育的知心辅导员,长期承担全市全校家长及妇女培训工作,每年家庭教育讲座不少于10场。她是教育扶贫的积极行动者,时常忙碌在福利院孤儿学生和学困生之间,捐款捐物,精准施教,带动影响一大批老师参与到无偿奉献的志愿者行列。曾获西藏自治区师德标兵、西藏自治区学科带头人等荣誉。54 杨维周杨维周,男,汉族,1961年4月生,中共党员,西藏民族大学教授。他从教36年,钟爱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事业,领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团队,探索创新出了一条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两个转化”的新途径。他一心一意坚守教改科研之路,围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行研究,取得优秀成果。毫不懈怠抓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推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与一流重点建设学科。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等荣誉。55 丁海燕丁海燕,女,回族,1967年9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教师。她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30余年,任教期间,翻山越岭,到学生家为学生辅导、补课。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给家庭贫困的学生送吃送穿,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丁妈妈”。热心帮助同事,指导年轻教师,深得大家信任。工作之余深入到学生和群众中,利用家访等时机,讲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尽管自己生活拮据,但依然长期义务照料村上的两名孤寡老人,用实际行动书写师者风范,诠释立德树人。曾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56 马肖容马肖容,女,汉族,1970年9月生,中共预备党员、九三学社社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她扎根西部,坚守一线教学27年,树立了“本科为根、学生为本、情怀在心、传承西迁”育人信念,凝炼了“坚守教育理想高地、突出临床岗位胜任、涵养医学人文关爱、强调综合素养教育”教学特色,取得了系列教学成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第一时间报名,驰援武汉抗击疫情53天,首创“三联三快速”方案进入国家第七版诊疗方案。创立“停课不停学、育人不掉线”“战疫师生直播间”等特色教学法,获得师生好评。曾获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57 王良璧王良璧,男,汉族,1964年6月生,中共党员,兰州交通大学教授。他刻苦努力,长年不休节假日,深入研究师生关系的内涵,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牢靠性和运用能力。负责铁道车辆热工实验室和《流体与热科学》教学团队建设,重视学生实验及教师科研平台的建设,培养形成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科研素质的团队。在对流传热基础理论、复杂结构换热器数值设计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对提高列车运行可靠性发挥重要作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等荣誉。58 赵洪涛赵洪涛,男,汉族,1968年10月生,中共党员,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中学教师。他从教31年,长期兼任班主任工作,爱生如子,尽职尽责,获得学生及家长好评。注重教学研究,发明“听—读—品—说—吟”古诗词五环节教学法,深受学生欢迎。出版专著《中学经典名著赏析》《心灵的阳光》等,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完成的课题《中学古诗词人本主义教学方法——“吟唱法”研究》得到认可和推广。他用长期的坚守,培养多名学生成为有用之才,为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助力脱贫攻坚作出了贡献。曾获甘肃省优秀教师、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等荣誉。59 樊海宁樊海宁,男,汉族,1970年1月生,中共党员,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教授。他从教20余年,从事肝胆胰外科专业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扎根临床教学一线,因材施教,勤勉育人,培养了大批人才。他注重公益行动,带领团队数次深入农牧区基层,足迹遍布三江源大地,行程近7万公里,筛查包虫病重点人群5.8万人,其中儿童约1.8万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担任青海省援鄂医疗队长逆行武汉抗疫,从临床救治、防控体系建设和疾病科研等多层面抗击疫情。曾获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青海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60 更松尼玛更松尼玛,男,藏族,1965年5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玉树市第一民族中学校长、教师。他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担任校长职务的同时,依然承担两个班级教学任务。几十年来,他从未完整休息一天,除了公事外出,坚持做到每天24小时在校,是学校全年的“值班长”。他注重新课程改革,秉承“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和“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功”宗旨,推动实施“教师个体分析与学习成绩提高对策研究”“学生综合分析与综合提高对策研究”“藏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初探”等课题研究,取得明显成效。曾获国家教委中华扫盲奖、青海省中小学十杰校长等荣誉。61 杨惠芳杨惠芳,女,汉族,1968年1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医科大学教授。她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自治区级优秀毕业论文。注重教学研究,主持完成多项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和研究生创新项目,主、参编教材和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主动为学校师生宣讲疫情防控知识,编著出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手册——公共卫生视野下的科学防控》《宁夏医科大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为抗击疫情贡献智慧和力量。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学成果特等奖等荣誉。62 马景林马景林,男,回族,1965年5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田老庄乡深沟完全小学教师。他扎根农村教育35年,寓教于乐,坚持立德树人,真诚关爱每一个学生,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他一直包班,担任小学高年级语文、数学教学,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反思教学,提升教学技能,做到教学相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承担起“空中课堂”评课和学生作业辅导的重任,并参与小学数学课后习题讲解微课制作,分享至周边学校,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曾获宁夏回族自治区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63 周金龙周金龙,男,汉族,1964年3月生,中共党员,新疆农业大学教授。他扎根新疆36年,5次主动放弃到内地发展的机会,长期奋斗在新疆高等教育与水文水资源科研一线,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坚定、专业扎实、乐于奉献的新疆水利科技人才,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坚持为本科生授课,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他积极探索西部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交流机会,指导的9名硕士博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他积极参加学生管理工作,主动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并任20余名各民族本科生及研究生的“三进两联一交友”联系老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64 徐桂英徐桂英,女,汉族,1966年11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第一中学教师。她坚守农牧区教育教学34年,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从生活上、心理上、情感上关爱农牧区学生,经常克服交通困难进行家访。她积极创新,开发出多个农村化学实验课,形成“探究、合作、生活化、分层”的独特教学风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细致研究,认真备课,通过电话为上网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多次课题研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引领汉、回、哈等民族教师快速成长。曾获全国中学化学微课大赛一等奖、新疆课程与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等荣誉。65 吴向未吴向未,男,汉族,1973年10月生,中共党员,石河子大学教授。他扎根边疆教育24年,潜心教改,因材施教,打破以疾病为中心、强调系统性的纵向教学模式,转向以患者症状和体征为中心的横向思维,重点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申请驰援武汉,以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模范榜样。他深入基层,耐心指导当地医师手术,搭建校院桥梁纽带,每月定期组织多学科专家深入县乡医院指导,为当地医师创造学习交流平台。先后主持参加国家级项目1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百余篇。曾获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66 李 莉李莉,女,汉族,1978年1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第二中学教师。她扎根边疆教育21年,把每一堂课都当成一次人生历练,坚持教研教改,不断创新,教学成绩优秀。她走进孩子们的心田,军训时和学生同吃同住,运动会上和学生共担荣辱,劳动课中和学生体会快乐,用爱点亮每一个孩子的心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积极落实“停课不停学”要求,组织全校教师高效开展线上和复学后教学教研活动,有效提升了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能手等荣誉。来源 | 人民日报
近日,2018“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发布,河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科跻身世界百强,排名第51位,成为河南高校唯一进入世界百强学科。消息传来,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矿业工程建设者们的脸上写满了欣慰,他们多年来用无私奉献和辛勤汗水浇灌出来的学科发展之花终于惊艳绽放。“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近年来狠抓学科建设,以优势特色凸显自身办学实力。”河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科主要负责人之一、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院长郭文兵说,“学院重点实施‘转型升级、增效提质’战略,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引领,以创新团队建设为关键,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强化特色,注重创新,使该院学科建设发展在新时代迈上了新台阶。”围绕中心工作 凝聚思想共识“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必须从学科建设入手,以优势特色凸显自身办学实力。”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党委书记王婕说。学院党委始终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引领学院事业发展高质量,围绕中心抓党建,凝聚共识促发展。学院党委带领班子和全体教工认真开展调研和研讨,分析学院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制定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学科建设和人才引育规划,为学院健康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实现学院“转型升级、增效提质”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与组织保证。聚焦学科建设 筑就理想平台“一流学科建设应与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郭文兵说,“这就要求学科发展必须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聚焦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深入分析行业时代特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范式,不断擦亮学科特色。”多年来,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积极实施“学科引领”方针,集中精力把矿业工程学科做大做强。一是加大科研设备投入,为学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该院矿业工程学科每年投入经费600多万元购置科研设备,仅最近两年就购置了GCTS岩石力学综合实验系统、三维岩层控制综合模拟实验台等一系列重要科研仪器,为矿业工程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二是完善体制机制,明确平台建设责任。该院出台了《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实施意见》,确立了目标,理顺了机制,明确了责任;此外,学院还制定《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成果培育办法》,加大高层次人才、团队及高水平成果孵化力度。三是整合方向,重点突破。把依托学院建设的7个省级实验室调整为“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省矿产资源绿色高效开采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等4个科研平台,整合了资源,提升了效率。坚持内涵发展 提升人才质量围绕学科建设发展需要,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着眼国家、行业需求,注重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新队伍构建,引进和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一是注重人才引育。该院围绕学科建设发展需要,着眼国家、行业需求,注重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新队伍构建,引进和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引进美国工程院院士Syd S. Peng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Ranjith教授,并获首批“河南省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该院现有外籍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22人,教授26人,副教授2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0余人。二是注重学科专业建设。该院依托矿业工程学科优势,狠抓课程专业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研究生培养体系优化,取得显著效果,采矿工程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和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次通过工程专业教育认证。获得首批“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2016年,该院获得河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质量工程项目。2017年,该院矿业工程学科获得第三届国家级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树立开放思维 注重国际合作多年来,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战略,鼓励师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到世界高水平大学访学与科研合作。一是加强师生国际交流。学院教师每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30余人次,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巴西、德国等国外知名大学有着密切的科研与学术交流合作,多名博士、硕士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加拿大等知名大学学习。学院制作英文网站,开辟国际学术交流及学者、学生招生专栏,2018年招收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采矿工程硕士留学生各1人,实现了学院招收国际留学生零的突破。二是实施国际大师引领指导。聘请国际大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Syd S. Peng为矿业工程学科特聘教授,设立院士奖学金,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为研究生授课,该引智项目,为推动矿业工程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三是主办高水平国际会议。承办了第34届国际采矿岩层控制会议2次,协办3次,参加国际会议76人次。利用其在世界采矿工程领域的国际影响力,积极推进能源学院矿业工程学科交融发展和世界影响力。四是建立国际产学研合作基地。同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内华达大学、肯塔基大学、巴西里约联邦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昆士兰大学、卧龙岗大学等国外高校相应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人员互访、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等方面都有实质性的合作。据介绍,河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科目前拥有5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6个河南省科技杰出人才和高校创新人才,深井岩层控制与瓦斯抽采技术科技研发平台入选应急管理部首批安全科技支撑平台并通过验收。近5年来,该院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200余项,其中SCI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优秀专利奖1项,国家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50余项、省科技进步奖等20余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余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每年科研经费达1800多万元。其中,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省优秀专家获得者孙玉宁教授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理想播种在科研创新与教书育人的沃土之上,把团队建设作为生命升华的最佳支点,以他为科研领头雁的团队项目“煤层瓦斯安全高效抽采关键技术体系及工程应用”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2017年底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正式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矿业工程学科在全国高校学科权威排名中并列第6位,比第三轮评估上升了3位次,分档等级为B。这是该院注重学科内涵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结果。”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邹友峰说。(光明融媒记者崔志坚 通讯员徐春浩)
受到疫情影响,宅家科研成为了清华“小研”们的日常。纵然相距千里,网络技术和线上工具,让大家的信息交流畅通无阻。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工程物理系三位老师的团队:王侃教授的反应堆工程计算分析实验室,王学武教授的中子技术研究组,李和平副教授的等离子体健康科技研究组,探秘他们是如何利用在线科技实现协作指导无距离的。“云上实验室” 协作指导同步更新工程物理系王侃教授的反应堆工程计算分析实验室(REAL)建设了“实验室软硬件远程协同开发平台”,为实验室师生提供了科研协作的系统平台,如同互联网搭建起的一座“云上实验室”。“实验室软硬件远程协同开发平台”支持师生们协同开发、高效维护、管理文档,极大地便利了科研工作,获得了清华大学第三十届学生实验室建设贡献奖。王侃课题组(合影拍摄于2016年9月)高性能的硬件和软件筑起了高效、稳定的平台系统。在硬件方面,平台依托于实验室自有服务器构建了局域网,通过自建VPN验证实现远程登录,能够实现由内向内和向外的正常访问、由外向内的权限控制等,网络速度高达1000Mbps,保障安全的同时保证了高效率。实验室内网设备布置图在软件方面,在内网服务器上搭建了GitLab分布式开发平台,利用GitLab提供的Issue、Merge Request、Discussion、Automatic Email Notification等服务,实现全球各地成员的共同协作与研究。GitLab平台在这座“云上实验室”里,师生们远程指导、协作并进,科研进展同步更新。团队带头人王侃通过Reply by Email功能,实现研究方向上的把控和指导。青年教师梁金刚等则直接参与讨论,在Issue、Merge Request等开发过程中,给予同学们技术指导,推动研究生论文和科研课题的发展与完善。REAL实验室老师们通过平台实现在线指导为了保证同学们实验顺利,平台上集成和配置了较为完善的自动测试服务,兼容实验所需要的反应堆蒙卡分析软件RMC功能。此外,REAL实验室同学可以通过平台互相讨论研究进展、审核程序研发内容,完成研究工作的高效快速的“peer review”。REAL实验室同学们通过平台作“Peer Review”活用会议软件 开展“云上组会”王学武、王哲老师的中子技术研究组在疫情期间利用腾讯会议平台每周召开组会。王学武课题组(合影拍摄于2018年10月)在工具的帮助下,师生们能够协同制定和分享工作进展、计划、问题讨论清单,让会议讨论充实、高效。研究组还在清华云建立了共享资料库,获取资料更便捷。周工作进展、计划与问题讨论模板图中子技术研究组的清华云共享资料库李和平老师的等离子体健康科技研究组也在利用数字化的网络平台推进工作。李和平课题组(合影拍摄于2020年1月)每晚8点,工作群就热闹了起来。老师和同学们在群内进行工作汇报和学术交流,老师还会根据每位同学的进展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讨论。虽然研究组成员们通过网络空间进行学术交流,但是大家各司其职、分工协作,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李和平研究组工作讨论调整科研战略 高效利用隔离期疫情推迟了开学时间,老师们也为此提前调整了科研战略,鼓励同学们“厚积薄发”。李和平及时调整了全组同学的工作安排,鼓励同学们利用网络资源和个人计算机在家中进行文献阅读、论文写作、论文清样阅读、程序调试、实验方案设计等不依赖于具体实验平台的工作,并通过在线石墨文档收集了同学们的工作计划。王学武也通过会微信群中发布了本学期任务列表供同学们进行填写,摸清课题组各位同学本学期的课程、课程外学习、研究、毕业流程和资格考试流程情况,及时调整同学们的科研任务。任务列表模板图尽管分散在全国各地,但利用各种平台、云盘、软件等线上工具提升信息流通效率,清华师生实现宅家畅通无阻的科研环境,真正做到“科研无距离”!文字 | 罗梓梦 殷滋淳编辑 | 齐梦瑶 李婧审核 | 林景 李嘉贝 辛怀佳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 樊雪婧2020年,河南省内优质高校跨区设立分校的消息频频出圈,河南大学郑州分校计划今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郑州大学也即将在洛阳落地分校。今年两会,作为中西部“双一流”高校掌舵人之一,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再次把目光投向“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他建议,精准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中西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中西部高校发展水平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明显不足。”卢克平说,这些年,国家为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出台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省部共建高校计划等政策和措施,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校自身实力等的影响,中西部高校普遍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薄弱、高层次人才规模偏小、人才吸引力差、布局不合理、整体实力不强等问题,国家重点学科数量、科技创新平台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等与东部高校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卢克平说,以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中西部18个省份共有22所,占29%,仍有13个中西部省份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中西部46所高校进入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序列,占总数的33.6%,虽然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但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是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洼地”提及河南高等教育,卢克平坦言,相比西安、武汉等地,河南是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洼地”。2020年6月30日,教育部公布了全国高校数量,河南有151所高校。但是,高等教育大而不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更是稀缺。同在中西部地区的湖北、陕西,其“211”高校均比河南多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均比河南多了5所。河南只有2所排名在前100位的高校,而陕西、湖北分别有6所、7所。在规模上,郑州市各类高等学校学生人数达到107万,已经超过武汉和南京,仅次于西安,但是在研究生数量上却是河南的几倍。2019年,河南省研究生指标2.1万个,陕西、湖北研究生指标分别是河南2.3倍、2.6倍。其中,博士研究生的差距更大,河南省2019年博士生招生指标934个,而陕西、湖北的博士生招生指标分别是河南的4.6倍、7倍,有的高校一个学院的博士招生指标比河南整体的指标还多。精准帮扶中部高等教育发展对此,他建议,教育部针对中西部高校的现有层次以及发展成绩,进行分类管理、分类资助和分类指导,配合中央《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实施工作,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学位点建设、博士研究生指标分配、人才资源及平台建设等方面,继续加大向中部高校倾斜力度,特别要像精准扶贫一样精准帮扶中部高等教育发展,给予河南高校更多关注和支持。“推动东部高等教育发达地区结对帮扶中西部高校。”卢克平建议,在国家层面建立高等教育结对帮扶协调机制,推进高等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流动,促进东部高水平大学对口支援中西部地区高校工作,发挥东部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辐射带动作用。以院校共建、平台共享、学科帮扶、科研提升、教学协助、干部派遣、专家支援、师资进修、学生交流等形式全面对口支援河南高校,提升河南高等教育水平,使其与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相匹配,进一步缓解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以及中西部地区内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获得感。
本文转自【中国网】;新学期就要来了,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各学段具体都有哪些资助政策?今天带大家一起了解。01 学前教育资助政策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补助”原则,各地因地制宜确定学前教育资助政策 1. 政府资助。对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特别是建档立卡家庭儿童、低保家庭儿童、特困救助供养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进行资助。 2. 幼儿园资助。幼儿园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减免收费、提供特殊困难补助等。 3. 社会资助。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捐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02 义务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实施“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 1. 免学杂费。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学杂费。 2. 免费教科书。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小学一年级新生免费提供正版学生字典。 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补助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其中,寄宿生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1250元;非寄宿生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5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625元。 4. 营养改善计划。为国家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800元。地方因地制宜实施营养餐地方试点。 03 普通高中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以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为主,地方政府资助和学校、社会资助为补充 1. 国家助学金。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 2. 免学杂费。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学杂费。对在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的民办普通高中就读的符合免学杂费政策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公办普通高中免学杂费标准予以补助。 3. 地方政府资助。部分地区出台地方性奖学金、助学金、专项免费等政策。 4. 学校资助。学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减免学费、设立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支出。 5. 社会资助。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等面向普通高中设立奖学金、助学金。 04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为主,地方政府资助、学校和社会资助等为补充 1. 国家奖学金。国家对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二年级(含)以上学生中学习成绩优异、技能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每年奖励2万名学生,奖学金标准每生每年6000元。 2. 国家助学金。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六盘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四地州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全部纳入享受国家助学金范围。 3. 免学费。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民族地区学校就读学生和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其他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免除学费。 4. 地方政府资助。在落实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的基础上,部分地区出台地方性奖学金、助学金、免学费等政策。 5. 学校资助。中等职业学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学费减免、校内奖助学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等。 6. 社会资助。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 05 本专科生教育阶段资助政策“奖贷助勤补免+绿色通道”等多元混合资助 1. 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生,每年奖励6万名,每生每年8000元,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 2. 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每生每年5000元。 3. 国家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预科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 4. 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和住宿费,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在校期间利息由国家承担,贷款年限及利率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国家助学贷款分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向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咨询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或向高校学生资助部门咨询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5. 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高等学校学生实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减免。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金额,按学生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下同)两者金额较高者执行;复学或新生入学后学费减免金额,按高等学校实际收取学费金额执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的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超出标准部分不予补偿、代偿或减免。 6. 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对中央高校应届毕业生,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地方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由各地参照中央政策制定执行。 7. 师范生公费教育。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不用缴纳学费、住宿费,还可获得生活费补助。有志从教并符合条件的非师范专业优秀学生,在入学两年内,可按规定转入师范专业,高校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费补助。部分省份高校也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报考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可向相关院校进行咨询。 8. 新生入学资助项目。中西部生源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申请入学资助项目,解决入学报到的交通费和入学后短期生活费。就读本省院校的新生每人500元,就读省外院校的新生每人1000元。学生可向当地县级教育部门咨询办理。 中西部地区包括: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9. 勤工助学。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高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等。 10. 绿色通道。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如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在开学报到期间,通过高校开设的“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11. 校内资助。学校设立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校内无息借款、学费减免等,利用事业收入资金以及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资金实施校内资助。 06 研究生教育阶段资助政策全面享受本专科生政策,奖助学金标准更高 1. 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研究生。其中,硕士生3.5万名,每生每年2万元;博士生1万名,每生每年3万元。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 2. 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等级、具体标准和评定办法由各高校确定,标准不超过同阶段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标准的60%。 3. 国家助学金。资助全日制研究生的基本生活支出。中央高校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5000元;地方所属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会同教育部门确定,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低于6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低于13000元。 4. “三助”岗位津贴。设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 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申请条件、程序等有关规定,与本专科生基本相同,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 来源 | 微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