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同时也是高考大省。但是省内的高等教育资源并不丰富,仅有两所双一流高校,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不久前,河南省与西安交通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在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合作,并共建西安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6月20日,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揭牌。中山大学将与驻马店市深入合作,助力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和推动河南省农业发展。仅仅6月份,已有两所985高校研究院落户河南。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揭牌中山大学位于广东省,是教育部直属、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建校历史已逾95年。中山大学在我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在部分内地大学排行榜中,位列全国前十位。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中山大学拿到了14个A类学科,其中有两个学科并列全国第一。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着重从两个方面助推河南省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有两个重点项目建设,分别为坝道工程医院(平舆)基础设施综合试验场和现代农业创新中心。郑州大学教授、中山大学教授王复明院士第一个项目由郑州大学教授、中山大学教授王复明院士负责,将助力河南省基础建设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推动河南省科技创新;第二个项目由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谭金芳教授负责,在努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力求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教园区。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的揭牌,不仅对河南省的人才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对农业的进步和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谭金芳教授省内高校快速发展的同时,河南省不断引进重点大学双一流政策推出之后,河南省内高校发展迅速。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抓住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双双入选双一流。此外,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高校也在悄悄崛起,河南省的高等教育已经初具规模。此外,河南省也正在积极地与省外顶尖学府进行对接,除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之外,也在争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在河南设立分校或者研究院。写在后面河南省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不断增长,考生总数占据全国的将近十分之一。然而,省内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近些年来,河南省逐步向高等教育发力。仅仅一个月时间,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相继在河南揭牌。与此同时,省内高校也在快速发展,以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为代表的几所重点高校也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河南省高等教育的未来,还是很值得期待。也祝愿河南省的大学发展越来越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烦请联系删除)喜欢的麻烦点个关注,谢谢大家往期精彩以浙江大学为目标,河南省这所高校冲击一流大学A类内地大学国际化排名,这所西部高校位列第一!山东大学未进前十这所985高校,名称像“专科”,实力强性价比高河南省这所县级高中不得了,清华北大录取人数位列全国第一位
写在前面近些年来,河南省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郑州大学进入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序列,河南大学也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特色骨干大学建设如火如荼。此外,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相继在河南设立研究院。作为河南省高校的领头羊,郑州大学被寄予了太多的期望。从211工程到一流大学,从省部共建到部省合建,“挺起脊梁、求是担当”,郑大也不负众望,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向前。近日,郑州大学迎来了一位新客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唐勇院士带队访问郑大。郑大“牵手”中科院,分子催化与合成研究所“呼之欲出”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唐勇院士带队来到了郑州大学,刘炯天校长在表示欢迎的同时,介绍了郑州大学化学院近些年来的发展情况。同时也表示郑大也会积极地推进与中科院各方面的合作。唐勇院士对近些年来学校的快速发展表示祝贺,对郑州大学取得的成就表示高度认可,同时也希望双方在深入合作的基础上能够对区域的发展做出贡献。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唐勇院士之行,不仅满载而归,而且也给郑州大学送来了一份“大礼”。双方决定在深入合作的基础上,合作共建“分子催化与合成研究所”。这对于现阶段的郑州大学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郑州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化学,学科实力其实并不简单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郑州大学共有7个学科获评B+,而化学专业正是其中之一。郑州大学化学系是原郑州大学建校三大系之一,由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抽调师资组成。经过了逾60年的发展,郑州大学化学学院也成为了学校实力最强的院系之一。在双一流政策推出之后,化学学院的“绿色催化”进入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建设序列。此外,化学专业排名位列ESI前2.14‰。郑州大学化学学院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学院共有三位全职院士(吴养洁、麦松威、马蒂)、四位兼职院士(席振峰、谢剑平、唐孝炎、赵玉芬)、两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一位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学风浓郁、厚重的学科文化也培养了一大批杰出校友,其中包括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李朝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席振峰等。化学学院已然成为了郑州大学一张亮眼的名片。写在后面2017年,郑州大学成功入选世界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行列,而化学专业被定为三个一流学科之一。郑大化学学院不仅师资力量雄厚,培养了一大批杰出校友,而且在绿色催化领域在全国有着很高的影响力。此次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与郑州大学共建分子催化与合成研究所,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而且还助力郑州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双方在化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最后,祝郑州大学发展得越来越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烦请联系删除)喜欢的麻烦点个关注,谢谢大家往期精彩北京市最委屈的一所双非院校,五个学科获评A类,为何不是211?软科发布内地大学排名,河南省这所高校何以进入全国前二十位?大学生何时返校?教育部发文统一要求,网友:开学后还封闭吗?提前批录取分数线来了!高考679分,为什么会选择郑州大学?
12月23日,河南省科学院童孟进院长一行到北科院调研交流。郑焕敏院长出席座谈会,邵锦文副院长主持会议。座谈会现场座谈会上,邵锦文介绍了北科院以服务北京战略目标为己任,推动全面改革创新发展的有关情况。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任张士运对“院十四五规划”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汇报。双方就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优化科研人才培养机制、完善科研管理模式等深化科研机构改革有关问题作了交流。童孟进表示,此次调研的目的是落实河南省的要求,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科研机构发展经验,做好河南省科学院改革发展工作。北科院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进程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思路和经验,将为河南省科学院谋划未来改革提供重要启示和参考。郑焕敏表示,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是当前科研事业单位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科研机构增强内部发展的需要。科研事业单位要向改革要活力,遵循科研发展规律,研究现代科研机构的体制机制,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一套能够落地、行之有效的运行制度,以改革促进创新发展。院机关办公室、技术转移中心、人力资源处、科研开发处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虽然河南只有郑州大学一所211高校,但是其他各类邻域的高校也不少,虽然它们综合实力不是最强,但是在都在各自的优势专业上有所成就,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河南的那些实力专业吧?一、河南大学(汉语、英语、地理)河南大学简称河大,是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和“国防生后备军官”选培资格。该校是河南省内文科强校,百家讲坛的王立群教授就是该校的顶尖历史学家。除此之外,学校的生物学、地理学、生物学、教育学、“黄河文明”学科群、“纳米材料与器件”学等实力都很强,其中学校的生物学为世界一流学科,学校在当地的认可度也很高。二、河南科技大学(车辆、机械)河南科技大学简称“河科大”,坐落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拥有“机械装备先进制造”和“有色金属共性技术”2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学校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实力不俗,轴承、齿轮方向研究全国领先。三、华北水利大学(农业水利、水利电力)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简称"华水",该校是河南省唯一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招考资格的高校和唯一承担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校。学校前身为北京水利水电学院。该校还被确定为“金砖国家网络大学”项目中方参与高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是11所中方参与院校中唯一非“211”、“985”的高校,依托其学科优势,重点开展水资源和污染治理、能源2个学科领域的优先合作。学校的农业水利、水利电力可以说是二本高校中的佼佼者,有相当的行业知名度。四、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安全)河南理工大学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河南省属重点高校,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学校的采矿和安全是该校的两大特色专业,无论是当地的认可度还是行业知名度都很不错。五、河南工业大学(食品)河南工业大学位于河南郑州,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共建,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1计划。学校前身是中央粮食干部学校,是经国务院批准在1956年创建的全国唯一一所粮食工程类大学,先后隶属于粮食部、机械部、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就算如今,该校的食品(粮食方面)仍就在全国排名前列。六、河南农业大学(烟草)河南农业大学简称河南农大,位于河南郑州,入选20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河南省省属重点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学科被评选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成为河南省首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也是全国省属院校中唯一一个农学类的一级国家级重点学科。该校的烟草专业曾排名全国第一。对于这几所学校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
12月21日,河南省科学院院长童孟进、副院长孙爱芳一行来我院调研交流。院党组书记刘春成陪同调研,并主持座谈交流会。童孟进院长一行先后参观了激光研究所人造金刚石制备车间和能源研究所能源与环境新材料中试车间,详细了解了人造金刚石特性、生产情况和市场应用前景以及高分子材料和锂电池项目研发、中试情况。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刘春成书记对童孟进院长一行表示欢迎,介绍了我院改革发展情况。双方围绕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促进科技创新政策和举措、改革发展举措和经验以及“十四五”规划编制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还就地方科学院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院科技处、产业处、人事处、办公室和地理所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和调研。(院办公室供稿)【来源:河北省科学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大河财立方消息】胡美林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我省正处于战略叠加的机遇期、蓄势跃升的突破期、调整转型的攻坚期、风险挑战的凸显期,并提出了建设“四个强省、一个高地、一个家园”的现代化河南的远景目标。面向“十四五”、开启新征程,我们要正确把握形势,深刻认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新特征新要求,抓住用好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机遇,乘势推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夯实创新根基,着力提升高能级要素集聚能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增长动力转换实施科教资源引聚突破行动,着力集聚人才、技术、数据等高能级生产要素,努力在科技创新上走在中西部前列。一是聚力汇集创新资源要素,加快补齐创新发展短板。抢抓国内新一轮创新资源布局机遇,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创新平台布局河南,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中原孵化转化,努力在中西部创新高地建设上实现更大跃升。高水平建设沿黄科创带,着力打造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探索发展“科创飞地”模式,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配置创新资源,为河南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能。二是激发数据资源要素潜力,增创数字转型发展新优势。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支撑和倍增提升效应,依托河南庞大人口和经济规模蕴藏的海量数据资源,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数据资源创新应用,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助推全省经济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巩固提升河南信息集散中心和网络交换枢纽地位,打造中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大数据产业中心和数据应用示范区。三是强化“多链”融合联动,推动要素高效整合和协同发力。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配置资金链、优化人才链、打通数据链,强化智库平台、孵化基地、金融资本等配套支持,探索构建“高端智库+科创中心+产业资本+中试基地+产业集聚区”的新型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体系,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化新模式和新路径。■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集群优势培育、数字经济赋能、载体功能升级,加快向集群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升级,努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一是强化链群思维,坚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充分发挥河南在基础原材料、基础零部件等领域的产业基础优势,以“精、尖、特、新”为方向,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增创河南“工业四基”新优势。以提升链群发展规模水平为目标,以“龙头强链”“配套延链”“短板补链”“创新兴链”“金融活链”“品牌塑链”为方向,加快推进全产业链条升级和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二是强化数字赋能,借力数字经济实现“换道超车”。深入推进5G、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售后服务各环节的融合发展,着力建设一批数字化生产线、智能化工厂,加快培育一批集“智能制造+增值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两业”融合发展企业,驱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促进制造业提质、降本、增效。三是强化载体升级,激发活力动力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牢固树立“以亩产论英雄、以特色论英雄、以生态论英雄”的发展理念,以“三提”“两改”为主要途径,深入推进集聚区“二次创业”,把集聚区建成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和示范区。坚持把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作为集聚区“二次创业”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的管理边界,推动各类治理主体职能归位和协同联动,不断提升集聚区的现代化治理水平。■强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引领带动作用,着力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能级都市连绵区对标国际一流高标准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聚焦提升城市竞争力差异化打造郑州都市圈和洛阳都市圈“双引擎”,以郑汴洛三城为主体合力打造高能级都市连绵区,引领带动中原城市群发展。一是面向国际、对标一流,高品质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聚合资源高标准推进郑州城市建设,加快郑州城市功能质变、地位提升。按照“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的发展思路,优化城市整体布局和要素配置,着力提升郑州发展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二是注重协同、强化联动,高水平打造“两圈双引擎”。坚持把郑州、洛阳两大都市圈作为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强化区域分工协作和差异化发展,增强对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能力。三是重塑空间、放大格局,高能级发展沿黄都市连绵区。从历史的联系、长远的眼光、战略的高度,聚合郑州、开封、洛阳三城优势,强化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联动发力,谋划更高层级、更大能级、更强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连绵区。充分发挥黄河的特殊区位优势,从更大的空间尺度进一步优化黄河沿岸城市布局形态,以黄河为轴线重塑城市发展格局,进一步提高区域产业组织能力和人口集聚能力。■巩固提升战略节点优势,着力推进强大内需市场培育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紧抓“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国际大分工,不断拓展河南经济发展新空间。一方面,要培育强大内需市场,着力打造一批“消费中心城市”。充分挖掘河南消费潜力优势,加快推进传统消费提档升级、新型消费扩容提质。借助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培育发展“互联网+”条件下的新型消费场景,充分激发新型消费潜力,着力打造一批业态丰富、品牌集聚、环境舒适、特色鲜明的消费目的地。支持郑汴洛三城联合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持有条件的地市建设国内消费中心城市或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吸引更多省外境外消费回流。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开放能级,着力打造中部开放发展前沿高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统筹推进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枢纽、开放环境建设,加快构建立体化“大通道+大枢纽+大平台+大开放”体系。重点强化高能级开放平台建设,深入推进“五区联动”发展,积极谋划建设自由贸易港,着力打造更高能级的对外开放合作平台。以“四路协同”发展为重点,积极拓宽对外开放通道,加快打造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交通物流枢纽,不断增强河南畅通国内、联通国际的资源整合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组织能力,切实把通道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和经济优势。(作者系河南省发改委产业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高级经济师)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来源:大河财立方】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河南日报记者尹江勇“2011年,在河南省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的协调下,我们引进中科院半导体所专利成果,投资3亿元建成国内第一条PLC光分路器芯片生产线,彻底打破了该类芯片全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9月14日,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葛海泉告诉记者,该公司现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分路器芯片供应商,市场占有率50%以上。“随后,我们所与仕佳光子合作,瞄准光电子芯片领域我国卡脖子难点开展攻关,已完成新型激光器芯片设计和产品化。”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安俊明介绍,双方搭建了国际先进的无源、有源芯片器件研发平台,为下一步实现高速激光器芯片、高频封装、光通信模块等国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场堪称典范的院企合作中,河南省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发挥了关键的桥梁纽带作用。“作为中科院在豫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载体,我们一手推动中科院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一手促进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该中心负责人吴四发研究员告诉记者,中心促进项目、人员、机构、资金“高效联动”,强力推进省院开展多层次、广领域的科技合作和协同创新,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之路。作为科技部评定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近年来,该中心在推进“双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加快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该中心协调中科院院所联合河南企业、高校院所组建了7个专业分中心和36个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协调中科院院所与地方政府共建4家分支机构,填补了中科院在豫无研究机构的空白;与有需求的地方政府合作共建13个区域分中心;初步形成了以转移转化中心为龙头,以各分中心、研发平台为节点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强化项目支撑,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目前,该中心已促进中科院59家研究所480项科技成果在河南落地实施。如大力支持禹州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多家院所合作,承担屠呦呦主持的科技部“十三五”重大专项子课题,已建成年产60吨的青蒿素生产线。2017年中科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在通过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社会新增销售收入排名中,河南位列全国第三。——集聚科技资源,开创省院协同创新新格局。该中心组织协调中科院印遇龙、张锁江等15名院士、587名研究员来到河南开展科技服务,初步形成了省院共同参与协同创新的新格局。如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与河南佰衡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农特产品热泵干燥装备,可提高农产品干燥优级品率20%,使农产品价值提高10%—30%,项目投产以来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③8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杨桂芳共抗疫情,河南各行各业都行动起来。今日,河南商报记者从河南省商务厅获悉,河南省商业特许经营企业纷纷为抗击疫情进行慈善捐赠和防控部署。各企业发挥生产特长,纷纷扒家底,捐助酒精、护目镜、口罩等防护物资,还有企业把库存仅剩的50双胶鞋捐了出去,用于消毒防护。【眼境、药房纷纷捐助医疗物资】据悉,在河南省商务厅指导下,1月30日,河南省商业特许经营专业工作委员会向全省特许经营企业迅速发出“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抗击疫情慈善捐赠和防控部署倡议,会员企业纷纷积极响应,通过各种形式为我省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慈善捐赠和行动部署。在医疗物资捐赠上,专委会收到多家企业的物资捐赠报告。其中,在捐赠医疗物资方面,越人集团(越人大药房)旗下药品企业河南奥林特药业有限公司向河南省红十字会捐赠100万元防控药品物资。河南省臧营桥食品有限公司(臧营桥)1月30日向新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捐献1000斤消毒酒精,以及公司库存仅剩余的50双胶鞋,协助相关政府部门进行疫情防控和消毒。河南宝视达视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定点向宝丰县第一人民医院捐赠1000副护目镜,用于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另外,苏宁采用总部捐助形式,为疫区累计运送包含消毒液、护目镜、医疗垃圾桶、医用手套、抗疫药品、医用口罩、床垫、医用酒精、医用座椅等抗疫物资,其中医用手套超过77万双、消毒液超过100吨、医用酒精超过50吨以及医用座椅、床垫类物资超过30吨。【战疫时刻,河南特许经营企业纷纷捐款捐物】疫情当前,河南省商业特许各企业几乎全部陷入停业状态,对以实体门店经营生存的特许/连锁企业来说,打击严重,各企业的经营困境空前加大,经营资金相继出现紧张局面,但是为了配合国家对疫情的防控和遏制,各企业自发动员全部力量,为疫情的防控进行慈善捐款捐物。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特许经营企业纷纷发起捐助,奉献自己的力量。截至2月5日,各企业已陆续向河南省慈善总会和其他慈善公益机构累计捐赠现金达721.1万元。其中,“蜜雪冰城”累计捐款700万,“昆仑乐居”累计捐款96792.79元,“宝视达”累计捐款50000元,“臧营桥”累计捐赠31072元,“九回香”捐款20000元,“方一坤”捐款10000元,“鱼满多”捐款3000元。另外,在专委会倡议下,各连锁企业向全国上万家连锁门店做出疫情防控部署,持续高度配合当地政府,做好疫情防控与消费者安全工作,为遏制疫情蔓延发挥重要作用。据悉,鉴于此次疫情对行业经营的影响,在专委会倡议下,各企业纷纷制定政策,视疫情结束时间,企业总部将为旗下连锁门店减免相关费用,以分担加盟商在抗击疫情中所遭受的损失。(见习编辑 张淼 编辑 吴海舒 首席编辑 华丽娟)
近日,由河南省人社厅主办的“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提升 助力河南高质量发展高级研修班”活动在郑州举行,该活动主要为促进高层次人交流、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而专门设立的知识更新培训项目,吸引了大批省内各行各业高层次人才报名参加。大家相互切磋交流、学习,分享学术成果,共同为河南高质量发展助力。 权威专家前来授课55位行业专家参与线下专题研修班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新形势下,如何打造集聚人才的“强磁场”,用创新人才的“聚合”为河南高质量发展厚植根基?高层次人才专题研修班应运而生。据了解,此次专题研修活动,共遴选出55位来自不同行业大咖来现场参会,另外还有1000多名学员通过12个分会场,在线上共同分享研修成果。作为黄河中下游连接带,河南如何积极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河南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此次研修班结合河南产业发展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邀请国内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围绕新时代人才工作、经济形势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等领域,设置了六个专题和一次现场教学,共同寻求河南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记者了解到,此次研修活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主任做了《新格局形成中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井冈山红色教育学院院长沈夏珠给大家授课;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针对《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与任务》,做了精彩分享;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陈德人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推进新经济发展》专题报告;针对5G技术与产业发展融合,智能公共交通创新发展,活动方还组织了现场教学;浙江省经信委工业经济研究所兰建平为大家精彩解读《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与创新跨越建议》专题报告。值得关注的是,在最后一场报告中,国家高端智库资深学者胡正塬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时代背景下的河南机遇》提出自己的对策和思考,他指出,根据河南目前发展特点,要创新推进长三角、珠三角(河南)黄河流域飞地经济协同发展区,开放推进欧洲莱茵河流域与黄河流域(河南)国际合作先行区,打造黄河流域(河南)生态物联网产业新区,建设黄河流域(河南)人才高地,构建国家(河南)现代农业特区,构建黄河(河南)高端智库。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高层次人才专题研修计划实施以来,活动走进清华、复旦、浙大、西安交大、厦门大学等高等学府,探寻文化渊源脉络,积淀科学真谛精华,研修活动效果显著,得到越来越多高层次人才的肯定,高层次人才研修品牌深入人心。化知识为动力让河南更出彩国内行业知名专家们的精彩演讲,将与时代接轨的最前沿的知识传递给线上线下每一位学员,海量信息和高屋建瓴的观点扑面而来。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收益匪浅,是一场知识更新和信息接收的饕餮盛宴。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冯峰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师们传授知识旁征博引,论证观点鞭辟入里,深入浅出,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成效。在沈夏珠博士以饱满的热情,抽丝剥茧详细的授课内容,让他深刻认识到政治学习的重要性。冯峰说,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推进新经济发展》及《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与创新跨越建议》报告中,陈德人教授和兰建平教授从技术变革演进、商业模式创新、应用案例角度解读了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新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及数字经济创新跨越模式及方法,让人耳目一新。冯峰表示,研讨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助力河南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一直在路上,作为省内各行业专家代表,她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将本次学习的知识和观点转化为实际工作的实践和动力,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里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引领河南高质量发展,让河南更出彩。五个方面下功夫破解我省人才发展质量问题近年来,省人社厅在省委省政府和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以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不断创新人才政策,实施重点人才项目,深化人才“放管服”改革,探索招才引智常态化工作机制,人才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我省人才总量从940万增至1042万,其中专业技术人才已达480万,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增长迅速。客观地看,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我省是人口大省,但不是人才大省,更不是人才强省。在当前国际人才竞争形势趋紧、省市间人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如何解决高层次人才不足、人才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在开班仪式上,河南省人才办副主任、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一级巡视员杨韫提出5点建议。杨韫指出,河南人才工作还需在这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更新观念上下功夫,二是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三是在人才培养开发上下功夫,四是在人才引进上下功夫,五是在优化人才环境上下功夫。她希望,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河南能有效发挥高层次专家人才积极作用,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坚强人才保障,为“四个强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新华社郑州7月13日电(记者双瑞)河南省大数据研究院12日落地揭牌,该研究院有望用大数据驱动城市创新,带动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与郑州大学12日签署共建河南省大数据研究院协议,旨在打造“政-产-学-研-用”相结合,面向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专门从事大数据科学和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与运行监管、战略咨询和应用示范的研究机构。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局长王继军表示,大数据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又一关键资源,双方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致力于把河南省大数据研究院打造成大数据高端智库和创新高地,引领大数据产业变革,充分发挥其参谋、咨询、智囊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据介绍,河南省政府高度关注并支持大数据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号召各方面积极协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