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延期开学期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相关安排的通知各研究生培养学院: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及开学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豫教疫防办〔2020〕8 号)、《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上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豫教疫防办〔2020〕5号)和《河南农业大学关于延迟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开学的通知》精神,按照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和“延迟开学不停教、不停学”的总体要求,现就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延期开学期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相关安排通知如下: 一、延迟报到注册时间。注册报到及上课时间视疫情发展情况另行通知,具体开学时间通知前,研究生禁止提前返校,违反者按有关规定处理。学籍异动可以网上申请办理,在研究生院主页下载学籍异动审批表相关表格,填写相关内容并亲笔签名,扫描或拍照传所在学院,打印版经导师和主管领导签字盖章后报研究生院,其它手续返校后再补办。 二、启动网上教学。积极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开展网上教学活动。研究生院推荐两种网上教学方式:一是选用校外优质课程资源。任课教师在超星泛雅、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等公共在线课程开放平台遴选优质课程资源,推荐并指导学生在线学习;二是利用网络直播。任课教师通过超星泛雅、微信、QQ等网络平台,收集并上传课程学习相关的电子资源,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提供学习资料、开展直播教学、互动研讨、线上作业和考试等教学任务。 三、暂停组织研究生开展包括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活动,视疫情发展情况另行通知。 四、开展毕业研究生网络远程指导工作。导师通过网上信息技术指导研究生在校外做好文献查阅、论文修改等工作,研究生按照导师布置的任务和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开展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学位论文评审、预答辩、答辩的形式及时间安排将视研究生返校时间决定,具体另行通知。 五、暂停优秀研究生国内外联合培养基金获得者派出工作,视疫情情况另行通知。 六、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复试录取工作根据教育部和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的相关要求进行统一部署,具体安排及时在研究生院官方网站发布。 七、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工作正在进行中,2月25日截至。后续现场报名确认、报考资格审查、学院材料审核及考核安排等工作,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另行调整安排。 八、精准掌握研究生信息,密切监测研究生健康状态,建立管理档案,做到全覆盖、无遗漏。按要求严格报告制度,不得缓报、延报、漏报、瞒报。 九、强化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导师要充分利用网络通讯方式,及时掌握所指导的研究生状况,加强对研究生的关心和指导,根据需要提供最大的帮助。 十、加强宣传教育,培养良好习惯。上好开学“第一堂课”,做好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推送疫情防控等知识。积极做好心理辅导,引导研究生理性认识,正确对待,做到不造谣不传谣,减少恐慌心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2020年2月7日
2021年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2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研全套资料学校简介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河南农业大学走过了百余年的办学历程。学校源自1902年创办的河南大学堂,先后经历了河南高等学堂、河南高等学校、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农科、河南大学农学院等办学阶段。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重新独立建制,更名为河南农学院。1984年12月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9月成为农业部与地方省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12年11月成为国家林业局与省政府共建高校。2013年5月学校牵头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学校下设20个学院,设有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6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生3万余人。校训:明德自强 求是力行目录说明:本全套共包括7种电子书。1.名校考研真题汇编[电子书]全国名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2.参考教材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电子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河南农业大学“82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近年不指定教材,根据最新考试大纲和往年指定教材情况,推荐参考教材和相关资料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全面复习参考教材的内容,同时还要认真研究教材的课后习题,通过对课后习题的作答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考试知识点以及培养正确的答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本部分提供的参考教材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可供考生在基础阶段复习备考用。3.相关教材笔记、题库[电子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5年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电子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5年修订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电子书]闫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电子书]闫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通过分析本校研究生考后总结及各大高校相似科目考试特点,我们发现上述相关教材的笔记、题库也适合本校备考,特予以提供。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研题库(含兄弟院校考研真题及详解)[电子书]2021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通过分析众多院校历年考研真题,可以发现不同院校考研真题相似性很高,甚至部分考题完全类同。为了便于考生复习备考,我们参照该考试科目参考教材知识点,精选了众多院校的考研真题进行整理,编写考研题库,并提供了答案及详解。更多题库资料请登录畅学苑学习网,助您乘风破浪一次通关!
临近毕业的时候,很多在职研究生对自己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并不了解,一般在学校研究生院官网能够找到相关公告及要求,但有些学校的官网下载链接已经失效。本文主要说明河南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该校在职研究生主要有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和兽医硕士三类,本文主要以兽医硕士为例,可以看出该校对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根据2018年下半年河南农业大学发布的关于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相关事宜的通知要求:1、所有研究生学位论文100%参加盲评,包括在职研究生,盲审方式有两种:校外送审或第三方云平台送审。而在2016年的公告里还没有这一条要求。2、所有研究生无论何时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在答辩前,必须通过论文盲评。并且在学位论文盲评前,需通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学位论文总文字复制比不能高于25%。而在2016年的公告里查重率要求是不高于30%。河南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如下:封面:参照本校专用硕士学位论文封面格式(字体用3号黑体,纸张用120克白色哑光纸)。扉页:参照扉页格式,论文提交日期、学位授予日期暂不填写。(字体3号中文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承诺书:参照本校专用《河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使用授权及知识产权归属承诺书》格式。致谢(3号黑体) (内容用小4号宋体)目录(3号黑体) (内容用5号宋体,1.5倍行距)摘要(3号黑体) (内容用5号宋体,行间距20磅)论文正文内容一般要求包括文献综述、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等,格式要求分别如下:1 文献综述(4号黑体)按1.1 (小4号黑体) 、1.1.1(5号黑体)、1.1.1.1(5号黑体)形式可依次分至4级标题。(内容用5号宋体)。2 引言(4号黑体) (内容用5号宋体)3 材料与方法(4号黑体)按3.1(小4号黑体)、3.1.1(5号黑体)、3.1.1.1(5号黑体)形式可依次分至4级标题 。(内容用5号宋体)4 结果与分析(4号黑体)按4.1(小4号黑体)、4.1.1(5号黑体)、4.1.1.1(5号黑体) 形式可依次分至4级标题 ,4级标题以下以(1)及1)表示。(内容用5号宋体)5 结论与讨论(4号黑体) (内容用5号宋体)参考文献(4号黑体) (内容用5号宋体)正文中的图表说明文字使用小5号黑体。英文摘要:参照英文摘要格式 (标题用4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内容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论文正文行间距以固定值20磅为宜,表格除外。可加页眉,注明论文各部分标题。表格用简明三线表。文中计量单位均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单位。用A4纸双面打印,然后复印或胶印。装订后切割规格:290mm×205mm。其他未尽事宜参照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格式执行。论文形式和要求:兽医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以是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研究论文等。论文工作应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与他人合作的课题,学位论文必须是自己独立完成的部分。论文必须是基于一定工作量的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等,综述性论文不得作为学位论文。
大河网讯 (记者 李彤 实习生 胡孝隆 刘鹏飞)凛凛冬日料峭寒,股股暖流入心田。距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初试已不到20天,为鼓励考生积极迎考、增加考生备考信心,12月10日下午,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农学院举办了主题为“浓浓温情,筑梦远航”暖冬活动,助力考研学生。老师们为考研学生和贫困学生送来暖心加油物品被褥、牛奶、奶茶……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的老师们来到考研学生宿舍,为考研学子送来暖心的加油物品,并鼓励大家平静心态,勇敢前行。 河南农业大学校党委委员、农学院党委书记郭战伟表示,在备考时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珍惜时间,好好利用考研最后的冲刺阶段。学校领导为考研学生加油“喝了学校送的奶,一定会成功上岸!”农学院考研学生向大河网记者说道,他们表示一定会把这份温暖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以实际行动回报学校。志愿者为学生送暖心礼包岁岁寒冬至,温情暖人心。此次送温暖活动共有400余名考研学生受益。“学院高度重视资助育人工作,切实把资助工作与学生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感恩意识,营造‘奋发自强、立志成才、感恩奉献’的校园文化氛围。接下来学院将通过举办就业咨询、考研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为毕业生和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保驾护航。”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团委书记张倩说道。河宝在这里也希望各位考研学子能够增强自信、奋发向上,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和生活,祝所有考研学子成功上岸!【来源:大河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11月7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265号建议的答复》,回应“关于加快推进经济林(特设)列入基本专业目录的建议”。据媒体报道,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核心成员郭素萍在提交的议案中建议,加快推进经济林专业(特设)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基本专业目录。教育部支持有条件的高校依法自主设置经济林专业,大力培养专业人才。经济林专业是什么?经济林专业是一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林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支持北京林业大学开设了经济林专业,于2019年正式招生 。经济林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经济林良种选育、经济林机械与智能化栽培管理、林下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林基地规划设计、经济林产品贮藏加工、经济林产品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前景考研方向:经济林专业可以攻读经济林及林学类相关专业研究生。就业方向:经济林专业能在农林业、 环保等领域从事行政管理、教学、 科研工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林果 生产、技术推广、林果生态工程规划、 设计、监理,及其产业开发和企业 管理等工作 。2018-2019年,已批准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4所高校增设经济林专业。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成立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分别共建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学校入选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100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简称河南农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烟草专卖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分别共建,是河南省省属重点大学,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入选国家“20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简称“中南林科大”,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省属重点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项目高校 、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湖南省2011计划,是湖南省属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六所高校之一,亦是湖南省第一个拥有研究生院的省属高校,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艺等九大学科门类,是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研究生推免权、以林业科学为特色的综合型大学。除了上述的新专业,教育部还审批通过了一些其它新兴专业,如家政学、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会展、智能感知工程、区块链工程、国际经贸规则等专业。对此,感兴趣的考生可以留意相关专业的情况!
记者7月13日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我省已经在淅川县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目的是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新通道,为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所在地,2014年年底通水至今,经淅川县渠首输出优质淡水资源达300亿立方米,润泽着中线工程沿途的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广大地区,为一亿多人口提供了优质饮用水。但是,库区群众也面临着有树不能砍伐、有水不能养鱼、有矿不能开采、有畜不能养殖的发展困境。如何解决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淅川县走出一条以良好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以构建环库生态圈为载体,以库周生态隔离带建设、石漠化治理、湿地修复、国储林等工程为重点,全面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构筑护水防线,形成旅游景观,淅川正成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林业生态高地。在产业选择上,坚持“绿色”为先、突出生态经济双赢,坚决舍弃不利于保护水质的产业,重点发展软籽石榴、杏李、薄壳核桃等高效林果产业,以及金银花等中药材,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实现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注重拉长产业链条,增强产业抵抗市场风险能力,确保产业发展可持续。目前,全县已发展生态产业38万余亩,林下套种面积50%以上,基本实现了贫困户全覆盖,1.1万多户贫困户依靠“绿水青山”端上了“金饭碗”。今年5月,省自然资源厅组织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省土地整理中心等单位对淅川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情况进行调研,肯定了淅川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成功做法。为探索我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量化“绿水青山”价值体系,释放“绿水青山”生态红利,省自然资源厅决定在淅川县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作。根据要求,这次试点工作主要探索4个方面的内容。全面摸清生态产品家底。以丹江口水库河南流域生态系统为基础,全面梳理淅川县生态产品的类型、数量、权属,系统评估其特征、开发现状与潜力。研究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根据当地生态产品具体情况,确定生态产品核算方式、构建生态产品核算模型。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进行梳理,提出适合淅川县实际的途径组合,制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工作机制和配套政策保障措施。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同途径的实践模式。在淅川县开展几种模式的实践应用,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为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我校与郸城县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河南现代农业研究院备忘录会议现场1月8日,我校和郸城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河南现代农业研究院备忘录签署仪式在龙子湖校区综合楼举行。校党委书记魏蒙关,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介晓磊,副校长康相涛,周口市人大副主任、郸城县委书记罗文阁,郸城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全林及双方相关人员出席签署仪式。仪式由康相涛主持。▲校党委书记魏蒙关出席会议▲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致辞▲副校长康相涛主持会议张改平代表学校对罗文阁一行表示欢迎。他指出,郸城县与我校的友谊源远流长,特别是在2017年双方签订校县合作协议以来,河南农业大学成果转化中心入驻郸城高新区,双方在科技兴农、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合作。就进一步推动双方合作,他强调,一是要高度重视校地合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坚决扛牢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责任与使命,把人才科技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优势,推动农大与郸城优势相通、美美与共。二是要全方位深化校地合作,把与郸城的合作作为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提升全产业链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解决种业、农产品供给安全等核心问题。三是要激励各类人才积极投身到校地合作中,鼓励青年学子到基层创新创业,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业、爱农民的新型人才。四是有力保障校地合作,双方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全面加快学校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步伐,共同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乡村治理的样板,进一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周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郸城县委书记罗文阁讲话罗文阁回顾了郸城县与我校的合作历史,并对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建设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她指出,此次合作对推进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和郸城县高质量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粮食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落实在了实处。本次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合作上升到新高度,将在建立科技创新平台、高新技术转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增强产业示范区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辐射和示范作用,在推动黄淮平原农业高质高效创新发展和河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上贡献力量。▲介晓磊、李全林代表双方签署备忘录在全体与会人员见证下,介晓磊、李全林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备忘录。确立了双方新一轮沟通合作的成果,对周口市郸城县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周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郸城县委书记罗文阁为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颁发聘书▲县长李全林为殷贵鸿等9名专家颁发了“郸城县现代农业专家顾问团”首席专家聘书 罗文阁代表郸城县人民政府为张改平颁发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和郸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顾问聘书。李全林为殷贵鸿等9名专家颁发了“郸城县现代农业专家顾问团”首席专家聘书。小麦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殷贵鸿和玉米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吴建宇代表受聘专家进行发言。根据备忘录,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建共享、持续发展”的原则,依托河南现代农业研究院的建设,充分结合河南农业大学人才、科技优势和郸城县的区位、资源优势,共同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乡村治理。期间,在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罗文阁一行考察了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和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统筹监制 周红飞 李洪振 文字 WRITER 王 萌 摄影 李洪振 责任编辑 邢福祥 排版 刘天祥 涂 悦 李雨芯
1、项目背景河南农业大学国家“2011计划”现代农业科技研究实验基地项目及龙子湖校区建设,是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豫”的具体行动,是实施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代,为河南乃至全国输送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步聚。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学校长远发展,便于学校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组织教学科研活动,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培养高层次农业专门人才、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加强农业战略发展研究提供有利条件2、建设内容1.国家“2011计划”现代农业科技研究实验基地项目由综合服务区、河南粮食作物高新技术实验示范区、生态与循环农业高新技术实验区组成,形成“三位一体”的科研结构体系,项目总占地面积1464.63亩,其中:综合服务区77.88亩,河南粮食作物高新技术实验示范区1172.26亩,生态与循环农业高新技术实验区214.49亩。2、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大厦工程总规模为82082㎡, 其中地上72082㎡,地下10000㎡,为一栋主体二十二层、附属四层建筑,主要包括用于4个协同创新平台、粮食作物博物馆、粮食科技成果交流交易大厅、粮食作物科学家工作站、协同创新功能实验室、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国内外粮合作物访问学者培养和参与协同创新企业联建研发平台等建设,并为未来引进海内外高水平创新人才与创新团队预留足够空间。3.农科教学实验中心建设项目为一栋地下一层,地上五层组团式建筑。总规模为68180㎡,其中地上面积58000㎡,地下停车及人防面根10180㎡。主要布置各类农科类试验室、地下停车及人防,为学校农科类学院的本科生专业基础和专业的教学实验、实习和科研训练活动创造平台。4.新校区二期工程项目/图书馆设部分包括各种阅览室、书库、目录厅、出纳厅、内部业务用房、技术设备用房、办公及辅助用房。5.新校区二期工程项目/礼堂(含师生活动中心) 18567㎡ (含地下室3589 ㎡ )。6.新校区二期工程项目/农业科技中心43970㎡' (含地下室8970㎡ )。3、专项债券发行河南农业大学国家“2011计划”现代农业科技研究实验基地项目及龙子湖校区建设总投资146041万元,其中资本金136041万元,占总投资的93%。拟申请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7%。2020 年拟申请专项债券资金10000万元,债券期限为5年。项目收入主要有学费收入、住宿费收入、经营性收入、其他收入,债券存续期内专项收入合计198908.2万元。项目基本情况2020年3月20日,2020年河南省社会事业专项债券(四期)—2020年河南省政府专项债券(十六期)正式发行,利率2.79%,期限为5年。发行结果会计师事务所认为,本项目可以通过申请专项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以完成资金筹措,并以学费收入所对应的充足、稳定的现金流作为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可实现债券收益与融资的自求平衡。律师事务所认为本项目主体河南农业大学是依法批准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为河南省教育厅的所属事业单位,依法享有相应的权利及履行相应的义务,可独立承担因申请专项债券项目引起的相应后果及法律责任,具备以本项目申请专项债券的主体资格。本项目依据相关规定,已取得对应的行政审批。为本项目提供专业服务并出具专项意见的会计师事所、律师事务所具备相应的从业资质。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对2020年河南省社会事业专项债券(四期)—2020年河南省政府专项债券(十六期)的评级结果为AAA。信用评级4、项目效益及公益性本项目的建设是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的需要,也是改善国家高等教育在功能、结构和层次布局合理性方面的需要,将对学校提高农科类专业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农业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本项目具有公益性的特征。信息来源 | 中国债券信息网THE END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可知,动物生产类包括动物科学、蚕学、蜂学3个专业(T代表特设专业),具体名单如下:动物科学专业简介:动物科学专业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它的基本任务是在认识和掌握动物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繁殖消化代谢等生命规律的基础上,为人类提供质优量多的动物产品。动物科学旨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档肉类饮食需求,主要进行动物营养与饲养、饲料资源开发、饲料配方与饲料工艺设计,以及饲料与饲养企业管理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畜禽生产实践,你将了解兔子、小白鼠、马、牛、猪、鸡甚至猫和犬等动物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并学习对其进行饲养管理、帮助它们繁殖后代等等的科学方法。研究生产绿色肉食品的课题非常热门。动物科学更偏重对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管理科学研究方面则需要注意统筹布局;同时希望你有爱动物的心,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21世纪,动物科学发展火热,该类专业人才奇缺以后的发展前途不可限量。对学习者生产实践经验积累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会很重要。动物科学主要课程:动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动物营养学、饲料与饲养学、动物繁殖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生产学、草地学。就业方向:动物科学是21世纪生命科学中最富有挑战性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因此动物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对来说很好。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与动物科学相关的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产品研发与经营等工作,也可以从事动物生物技术及饲料营养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和产品研发工作。蚕学专业简介:蚕学专业主要研究蚕的种类、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发育与遗传、分类、分布移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有关的生命活动的特征和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之相关的专业毕业生需求量都很大。而蜂学作为新兴专业,在我国只有两所院校开设,所以这方面的人才也很紧缺。毕业生主要在各级蜂业管理和技术部门、土畜产品外贸公司、食品加工和制药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等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蚕学主要课程:蚕体解剖生理??学、桑树栽培及育种学、桑树病虫害防治学、养蚕学、蚕病学、蚕种学、家蚕育种学、茧丝学、家蚕遗传学、蚕业经济及经营管理、蚕桑副产物综合利用。就业方向:专业毕业生适宜从事栽桑养蚕、茧丝加工、蚕业资源调查及桑蚕副产物综合利用、蚕业经营管理及丝绸贸易等方面的工作。在各级蚕丝绸公司的产供销部门、外贸部门、各级丝厂、蚕种场、茧庄等部门从事从事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管理与经营、教学与科研等工作,也可在学校、研究机关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蜂学专业简介:蜂学作为新兴专业,在中国只有两所院校开设,这方面的人才很紧缺。蜂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养蜂生产与管理、蜜蜂遗传育种、蜂病防治、蜂产品加工、蜂产品贸易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接受与蜂学相关的实验、设计、调查、分析、评估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要求应具有养蜂、蜂产品加工和蜂产品贸易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学生主要学习养蜂生产与管理、蜜蜂遗传育种、蜂病防治、蜂产品加工、蜂产品贸易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接受与蜂学相关的实验、设计、调查、分析、评估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要求应具有养蜂、蜂产品加工和蜂产品贸易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蜂学主要课程:蜜蜂饲养管理学、蜜蜂育种学、蜜蜂保护学、蜜蜂机具学、蜜粉源植物学、蜂产品加工学就业方向:可从事各级蜂业管理和技术部门、土畜产品外贸公司、食品加工和制药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等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之相关的专业毕业生需求量都很大。毕业生主要在各级蜂业管理和技术部门、土畜产品外贸公司、食品加工和制药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等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高中建议匹配学科:生物、化学。职业性格匹配度:实用型、研究型、常规型。专家评语:从报考角度说,色盲色弱、两耳听力均在三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五米另一耳全聋的考生不宜报考动物科学专业。此外,与动物医学专业不同,动物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不能考取兽医资格证,因此不能参与动物疾病诊疗、手术等,意向从事动物医生的考生慎重报考。动物科学专业可报考的公务员岗位较多,比如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局、卫生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海关、公安等。对于有意考研的学生来说,动物科学专业可选择的考研方向有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预防兽医学等。动物科学主要有两大研究方向,一是动物营养,二是动物遗传。动物营养即为各种动物进行科学饲养,动物遗传则是从基因入手,分析动物的DNA,从而对动物育种进行优化。随着克隆以及转基因动物的成功培育,科技的发展将带动动物科学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目前人们对于动物产品的需求以及品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同时国家对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也尤为关注,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畜牧行业的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大,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级技术人才做支撑,以实现在生态农业的前提下获得更多更优质的动物产品,因而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疫病检疫员、高级畜牧师必将成为畜牧业中的高收入职业。就业前景动物科学是21世纪生命科学中最富有挑战性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因此动物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对来说很好。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与动物科学相关的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产品研发与经营等工作,也可以从事动物生物技术及饲料营养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和产品研发工作。可在各类畜牧生产企业(集团)、饲料生产加工与经销企业、畜牧产品加工企业、兽药生产经营企业、畜牧管理部门等工作。动物科学旨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档肉类饮食需求,主要进行动物营养与饲养、饲料资源开发、饲料配方与饲料工艺设计,以及饲料与饲养企业管理的研究。动物科学更偏重对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管理科学研究方面则需要注意统筹布局;同时希望有爱动物的心,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动物科学专业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如各种动物的养殖包括养牛、养羊、养鹅、观赏动物饲养等,动物营养、遗传、繁殖、兽医学、牧草学、生态学、农业机械、农区规划、肉制品加工学等。要看许多的技术资料片,做许多有趣的实验,并参观许多的牛、羊、鸭等农场。就业方向1.农牧管理部门,如省、市、县、区各级畜牧管理部门。2.各级学校、研究部门,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3.饲料行业企业从事饲料营销与技术服务工作。4.各生产农场、鸡场、猪场、牛场等畜牧养殖单位,从事经营管理及技术工作。5.冻精站、种畜站、胚胎移植中心的技术推广服务工作。6.动物园、濒灭动物研究所等,从事野生动物、观赏动物的饲养管理及其它研究工作。7.草原站、草业公司进行相关研究与生产经营工作。8.各医学院校、动物研究部门,从事实验动物的开发及医学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等。9.公安部门、警犬队,从事军、警犬训练、饲养管理工作。10.其他需要畜牧业务知识的新闻媒体、电视台、广播台、出版社等单位从事专业采访、编辑工作学生毕业之后也可以继续攻读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生,每年约有20~30%的本科生考取研究生。深造的主要方向有: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细胞工程、动物营养、生物工程等。毕业后从事动物生物技术及饲料营养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和产品研发工作。目前我国主要由农业院校、综合性院校(如扬州大学、延边大学等)和民族大学(如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中的农学院或畜牧兽医院(系)等开设动物科学专业。对于想就读动物科学专业的同学来说,本专业有突出优势的院校当数中国农业大学。在其他院校中,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的研发力量很强。山东农业大学的动物科学专业自2001年起被确定为山东省高招热门专业,并持续保持高就业率。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这两所综合性院校也开设有动物科学专业,顶着名校的牌子,就读后会有很好的上升空间。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在老一辈畜牧学家的推动下,动物科学已成为学校一个不错的专业。西北民族大学拥有一个甘肃省畜产品加工中心重点实验室,动物科学专业也是比较出色的。此外,开设动物科学专业的院校还包括东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开设蚕学专业的院校数量不多,其中科研实力较强的院校包括西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苏州大学等。特别是苏州大学近年来将蚕学专业的培养模式更新为“3+1”教学模式,将四年本科教育的基本内容在前三年完成,大四时同学们进入研究室从事基础科研,这种灵活实用的培养机制使蚕学专业的同学在就业时有了更好的保证。安徽农业大学是国内较早开设蚕学专业的院校之一,也是国内该专业实力不错的院校。山东农业大学蚕学专业是目前我国七处培养蚕桑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专业点之一,也是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校重点建设学科。华南农业大学位于广州,亚热带的气候和适宜的环境为其开展蚕学研究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浙江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也开设有蚕学专业。
NMT是基因功能的活体检测技术,已被103位诺贝尔奖得主所在单位,及北大、清华、中科院使用。期刊: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主题:水稻根部响应缺氧的分子机制研究标题:Comparative morphological and transcriptomic responses of lowland and upland rice to root-zone hypoxia影响因子:3.712检测指标:IAA、O2流速检测样品:水稻(低地和高地两种)距根尖0,200, 300, 600, 900, 1200, 1500, 2500 μmIAA、O2流速流实验处理方法:10日龄幼苗分别在充足氧(4.5-6.0 mg·L1)和缺氧(0.9-2.1 mg·L1)条件下培养5dIAA、O2流速流实验测试液成份:0.1mM KCl, 0.1mM CaCl2, 0.1mM MgCl2, 0.3mM MES, pH 5.5作者:河南农业大学赵全志、辛泽毓、刘娟英文摘要Lowland and upland rice, as for two ecotypes, that have been exhibited different tolerance levels under hypoxia conditions. However,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rice root hypoxia tolerance between them are not fully understood.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transcriptional changes of roots in one lowland rice YueFu (YF) and one upland rice IRAT109 (IR) genotype. A morpho-physiologic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compared to IR, YF showed less rection of root length, root and shoot biomass, formed more aerenchyma in the root, and kept more oxygen influxes in root under hypoxia conditions. Indole-3-acetic acid (IAA) fluxes patterns exhibited a different response to hypoxia in YF and IR.The contents of IAA, ethylene and hydrogen peroxid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YF and IR, but nitric oxid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nly in YF under hypoxic conditions. Subsequently, 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mo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 were identified to respond to hypoxia in YF than IR. Gene Ontology (GO) and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 analyses showed that DEGs in both genotypes enriched in energy metabolism, aerenchyma formation,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cell wall modification, whereas more related DEGs in YF significantly enriched in these pathways than IR. The specific DEGs in YF especially enriched in phytohormone metabolism and signaling, such as auxin, jasmonic acid, and ethylene, but the specific DEGs in IR especially enriched in photosynthesis. All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YF is more tolerant to hypoxia than IR, and elucidate some specific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differential hypoxia tolerance in lowland and upland rice.This study has provided valuable candidate genes for genetic improvement of rice in adapting to hypoxia stress.中文摘要(谷歌机翻)就两种生态型而言,低陆和旱稻在低氧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耐受水平。然而,它们之间的水稻根缺氧耐受性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一种低陆稻悦富(YF)和一种陆稻IRAT109(IR)基因型的根的形态,生理和转录变化。形态生理学分析表明,与IR相比,YF在低氧条件下显示的根长,根和茎生物量减少减少,在根中形成更多的气孔,并保持更多的氧流入。吲哚-3-乙酸(IAA)通量模式在YF和IR中显示出对缺氧的不同响应。在低氧条件下,IAF,乙烯和过氧化氢的含量在YF和IR中显着增加,而一氧化氮仅在YF中显着增加。随后,转录组分析显示,与IR相比,鉴定出更多的差异表达基因(DEG)对YF缺氧有反应。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表明,两种基因型的DEG均富含能量代谢,通气组织形成,活性氧种类和细胞壁修饰,而YF中更多相关的DEG则显着丰富了这些途径比红外线YF中的特定DEGs尤其富含植物激素代谢和信号传导,例如生长素,茉莉酸和乙烯,而IR中的特定DEGs尤其富含光合作用。所有这些结果表明,YF比IR更耐缺氧,并阐明了低陆稻和旱稻差异耐缺氧性的某些特定机制。该研究为水稻遗传适应低氧胁迫提供了有价值的候选基因。结果表明:在氧气充足(Aer)的条件下,分生区吸收O2比较剧烈。YF(低地品种)和IR(高地品种)在300μm处吸收的O2最多,其流速值分别达到79.14 pmol·cm2·s1和83.72 pmol·cm2·s1,而在缺氧(Hyp)条件下分别为44.77 pmol·cm2·s1和40.08 pmol·cm2·s1;IR明显降低的更多一些。这说明,分生区是水稻根部感受氧的关键区域,IR对缺氧条件更加敏感。根分生区同时也是IAA较为敏感的区域。缺氧条件下,除IR的300μm处之外,两种水稻均表现为吸收IAA。氧气充足时,YF和IR在600μm处的IAA吸收速率分别为29,740 fmol·cm2·s-1和35,092 fmol·cm2·s-1;而在缺氧条件下分别为8864 fmol·cm2·s-1和5441 fmol·cm2·s-1。结合IAA含量测定结果,发现缺氧促使根部积累IAA。这说明生长素参与了缺氧条件下根系发育的调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