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真的越来越难了吗?大数据告诉你真相……大与小

考研真的越来越难了吗?大数据告诉你真相……

考研难不难?大家的看法不一致:有的说很难,身边的人考了好几年都没考上;有的说很容易,我见到过闹着玩一样就轻松考上的……关于这个话题,我在华图全国各地的讲座上都谈论过这种情况,你看到有的人貌似轻松地考上了,但你却忽略了他背后的默默付出:放弃了原来舒服的一切,赖床、刷手机、逛街、轰趴……哪有什么无心插柳,都不过是努力之后的水到渠成。即使真的有人很容易考上了,也不足以令我们效仿,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领悟能力、理解能力、自律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说过: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大于人与猪之间的,很有道理。人与猪之间只是基因上的差异,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不容易概括。所以,别人怎么样,可以参考和借鉴,但不足以解决你自己的问题。结果不会改变过程,但过程才决定结果。那么,考研是越来越难了吗?跟大家一起分享一组数据:2016秋季入学研招报考人数为177万,最终录取人数为570639,报录比为3.1;2017年研招报考人数为201万,最终录取589812人,报录比为3.4;2018年研招报考人数为238万,最终录取722225人,报录比为3.3;2019年研招报考人数为290万,参照3.3的报录比,预估最终录取人数约为82-85万左右……2016-2019研招报录数据从报录数据上来看,近五年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整体报录比在3.3上下波动,但报录比是个相对数值,透过这个数据后的绝对数值,往往会令人大吃一惊:2016年有120万人考研失利,2017年有141万人考研失利,2018年有166万人考研失利,2019年,预估会有200多万人考研失利……SO,就像我偶尔看到的一句话说的那样,考研是大多数都能参与,只有少部分能如愿的大众狂欢!可怕吗?没感觉?来来来,再告诉你个更残酷的真相:我们采用的录取数据中,包含了约10-15万的保研数据(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并没有具体公布保研人数,只能采用针对366所具有推免资格的院校进行样本抽查来估算,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只能间距较大些)。保研,也就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这批人由于本科成绩优秀,表现优异,获得了特别的待遇,不用参加考试就可以攻读研究生,他们只需向心仪的学校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学校评估后觉得符合校方录取标准,就可以抛出橄榄枝。我们报考人数、录取人数中都包含这个数据,这15万左右的数据对报考人数而言是个小数值,对录取人数而言却是较大数值,怕数学不好的同学不明白,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分子是290,分母是85,两者相除,得数为预估的2019研招报录比,290/85=3.4,上下都减去保研的15人,则式子就变成275/70=3.9,乖乖,报录比从3.4变为3.9,意味着原来34人中有10人能被录取,现在难度增加到39人中才能录取10人,扩大万倍,意味着数万人受到影响。因此,贺老师的结论是,虽然考研录取名额在大幅增加,但由于报考人数增加幅度更大,推免人数近两年也有上涨的趋势,实际上,对我们正常参加考试的同学们而言,考试难度确实是在增加。尤其是,保研的学生首选国内知名院校,而这些院校也优先选择推免生,有数据表明,哈尔滨工业大学部分专业录取推免生占比达78%,中国人民大学的很多专业推免生占比达53%以上。对于有名校情结的考生来说,形势无异是雪上加霜!你可能还想了解的几个数据:2018秋季入学硕士研究生录取数据:共计录取人数722225人其中女:388556人,男:333669人学术型硕士:320121人,专业学位硕士:402104人录取前五的学科是:工学:249625人管理学:116225人医学:75191人教育学:53530人理学:52600人欢迎各位考生与我交流!我的微博是新浪微博@贺争叔。

打雪仗

致考研:努力是为了好故事能有机会被诉说

有人说考研是你为人生定位的最后一次拼搏正在准备考研的你点开这篇干货满满的推送这是温度传媒能为你们做的一点点贡献本期嘉宾侯慧洁 兰州大学贺庆华 北京理工大学 孙禹启 重庆大学段宏正 北京理工大学李妍 中国政法大学黄珍珍 重庆大学吴越东 上海交通大学符满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期主持人温度传媒 于黄敏Q1:为什么要考研,觉得考研究生的意义是什么?吴越东:当年因为高考理综涂卡涂串位了,所以来了中北大学,但对当时的高考成绩很不满意。大学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未知的可能性,所以想要一个更加好的大学平台去展示自己。李妍:考研是对现在学习的延续,我总觉得大学学的东西不够用,有时无法用专业的话表达真实的意图。我考的是中共党史,我很喜欢这个专业,和现在学的也具有相关性,以后想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所以考研是我未来规划的中一环。符满华:按重要程度排序,第一,是为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第一次考研之前已经签好了工作,但是感觉不满意,投了几家心仪的企业没有成功,就交了违约金开始了第二次考研。第二,是为了体验一下研究生的生活,因为工作之后再去考心气就没那么高了。第三,稍微有一点,是为了弥补高考的遗憾。我个人认为考研的过程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是一个机械的学习的过程,它并不会锻炼我的意志或者有什么脱胎换骨的感觉。但是我相信读研的过程一定会对我意义很大,主要有:①检验我适不适合走学术研究的道路,我并不恐惧读博或者有研究生毕业一定得去工作的理由,所以我想通过这三年的时间检验一下自己有没有能力读博。②研究生阶段会有一定难度的课题和项目去攻克,这个过程应该可以提升我的专业素养,并且提高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角度。③有了更高的平台,会认识更多努力的人。侯慧洁:因为我是一个不甘于平凡的人,我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为了追求更多的人生可能性,所以选择要考研;我觉得考研究生的意义是相比于本科生有了很多的选择,自己的所学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同时也是为了接触更多优秀的人和证明最好的自己。贺庆华:因为现在本科就业前景不好,但考研起点更高,就业环境更好,还能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进一步充实自己,认识更多优秀的朋友。段宏正:首先最基本的就是最直观的一种现象,就是现在的本科生很多,而且研究生也将会变得很多。其次就是我在学生会里边当过一年学生会主席,感觉培养了自己的能力,但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所以我就想考上研究生让自己继续奋斗,至少就是在以后的工作会学习这工作和生活之中,有一技之长,让自己能够适应未来的。说考研的意义,首先从决定考的这个阶段来说吧,直接考研的过程,是一次一次成长的过程。当真正能够坚持下来之后就会发觉自己改变了很多。其次是平台,它是对我们有特别大的意义的。说的最直接最现实一点儿就是充实了我们自己,让我们自己的文凭或者学识这方面儿都得到很大的提升,这或许就是考研的意义吧,两个字概括就是成长。Q2:你觉得最好的学习环境(具体位置)是哪里?吴越东:我一般选择去图书馆,从考研一开始的五东阳后来六东阳再后来七东阳。有次坐在西边,我同学跟我说你是不是不想考了,我问他怎么了,他说你没听过东边紫气东来,西边日薄西山吗?但最重要的是如果睡不够,什么都没有用。李妍:学习的地方很多,图书馆五东阳、21号楼自习室、宿舍、教室。最好的是图书馆,能够督促我生活更规律一些,让身体很健康,这样比较好。黄珍珍:我一般会在主楼教室吧,九月份的时候也去过图书馆,然后要去五楼就要起得早,所以一般去图书馆就去七楼。我觉得图书馆的气氛比较压抑,还是在教室自习感觉比较好。但是宿舍肯定是不适合学习的。符满华:我是一个仪式感比较重的人,所以学习环境必须在图书馆,这也是我第二战期间一直没有回家而是选择了在学校附近租房子的原因。侯慧洁:因为我喜欢安静,所以我觉得图书馆七层是我认为最好的学习环境;图书馆七层相对来说学生少,学习环境轻松,不担心去迟了收书等问题。贺庆华:五楼六楼偏侧,人少的地方喜欢安静的环境,因为安静使人有头脑去思考。冬天的时候会特地选择寒冷的环境,因为寒冷使人清醒。段宏正:我认为最好的学习环境,还是21号楼的八楼。站在我的角度,我们从大二搬过这边之后。八楼当时还没有布置的那么好。我当学生会主席的时候,把八楼好好装修了一下,感觉就像是自己的家一样,可以把自己的激情最大的发挥出来。还有一点原因是方便,我在三层住的,在一个楼里上下特别方便。尤其到后期,不用去图书馆占座,起那么早跑那么远。每天想什么时候去学就什么时候去,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时间这方面是特别灵活的。Q3:公共课(英语和政治)该如何复习?黄珍珍:我暑假的时候就准备了英语,没有看单词,只做了阅读,然后慢慢就发现了阅读套路,之后做起来正确率就变高了。我想说的是要确定自己能不能被保研,然后就要确定要不要复习,就是保研和考研不要影响不要耽误吧。吴越东:英语主要就是背单词,但感觉自己的长难句方面复习不够,不扎实,这点也希望大家可以吸取我的教训。政治主要就是多刷题,选择题很重要的,因为大题分数其实都差不多,所以差距都出在选择题上。李妍:虽然我是学政治的,但和考研政治还是有区别的。我也是从头开始复习,分成两部分,选择题和主观题,还是要靠平时的积累,在复习中补充很多知识。所以建议大家要早点复习,一定要早早看书。侯慧洁:英语:①单词方面:忌''死记硬背'',要重复的去记忆,单词一定要扎实;②长难句:每天都要花一定的时间去好好看,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③套路:多做真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找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套路'',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阅读量,比如看新闻、小说。政治:虽然说政治每个人的分数都差不多,但是也要给予一定的重视程度,因为总有人会败在这一科中,同时也有人会让政治成为自己的优势科目。①一定要做好选择题,提高准确率。②大题在最后的两个月时间就开始准备,''宜早不宜晚''。贺庆华:大三下半年开始复习英语的话,是新东方的网课,推荐李旭唐迟的阅读,单词,天天都有被每天一篇阅读,做完之后再精炼。作文推荐王江涛的先辈格式加套路再仿写。段宏正:至于公共课这边儿复习方法就是政治和英语主要政治这边儿,我个人建议是报辅导班,不过这两科儿一定宜早不宜晚。政治一定要紧跟热点,比如十九大。英语就是做真题,我和李妍是一样的情况,后期才开始复习的,我们的复习方法,有可能跟他们三月份开始复习的方法不一样,我们直接进行真题,把真题里边儿的每句话每个单词每句话,每一段什么都全部的理解到。Q4:有没有一件事情让你放弃考研,又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情呢?黄珍珍:其实我是被逼考研的,因为我是车辆专业的,一般不会要女生,找工作大多是销售类的,但是我想要去做研发。我一开始想的是考研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求稳就好,我不想二战。李妍:我复习的比较晚,满脑子想的都是“今天怎么能把这些书都看完”,所以基本上没有功夫和精力去担心别的事情。当初试分数出来时,分太低了,才感觉到压力,一边复习省考一边又不愿意放弃考研,那一段时间真的很迷茫,“我是谁啊,我在干什么……”,有时我们宿舍会开玩笑说“书还没看完,要不然不考了!”但我们都知道,不可能放弃,除非真的失败了。符满华:应该没有想要放弃,长时间的学习对我来说并不是很痛苦的事情。如果有的话,建议不要自己处理,和同学朋友交流一下会好很多,我自己的话会去听相声。侯慧洁:没有,我甚至从来都没有想过放弃。我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在备考的过程中,心态还算是比较好的。如果我复习相对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时,我会调整自己的学习任务,做自己喜欢做的而且擅长做的,这样我就会很开心。等调整好了以后就回过头来继续做。Q5:分享一下考研路上记忆深刻的故事。黄珍珍:我记忆深刻的是,九月中旬,我去湖南大学参加保研复试的时候,保研的名单还没有出来,所以实际上我是以一个准考研党的身份去的。然后就特别明显地感觉到,复试老师对985、211院校学生和咱们双非学校学生的态度明显不一样,就是人家学校肯定还是看重学生的出身的。李妍:我们宿舍五个人考研,只有一个人不考,学习氛围很好。唯一不考研的舍友走之前给我们在镜子上、墙上,贴了倒计时的标志,只要在宿舍就能看到,提醒着我们要赶紧复习啊。在考前那几天,她会给我们买红牛、咖啡,一箱一箱地买,特别感动。我们考研都一起复习,因为考的专业差不多,很多书可以互相分享,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吴越东:初试的成绩不是很高,感觉自己要凉凉,那时候在想要不要调剂的问题。在过年的那会去了三亚,去了全世界最大的观音,大年初一的时候就去烧香拜佛(以前从来都不相信这个)。因为本科的起点比较低,考上交大压力真的很大,很多好朋友都过来鼓励自己。一个10年的好朋友在考研期间过来激励自己,他保研去了上交大,自己也考上了上交大,又可以在一起学习了。符满华:好像没有特别深刻的故事,有的话应该就是第一次考研失败,其实也是预料之中的,第一次我对考研的难度低估太多,结果连目标院校初试线都没过,很挫败。但是这个事情应该和失恋是一个性质的,最难熬的是回忆,建议不去想,认真准备下一次是最好的。侯慧洁:记得图书馆准备考研的同学在图书馆前一天''占座'',他们抱着书、有的人拿着小马扎,排了很长的队,图书馆门口人山人海。这件事情对我印象非常深刻,他们浓厚的学习热情和氛围让我很感动贺庆华:暑期留在学校复习,宿舍停电了,晚上没有灯,也没有热水,条件十分艰苦。宿舍兄弟三人共同学习、互相鼓励。度过了难熬的考研时光,最后,三人同时考上。情侣间就是互相鼓励,互相激励,轮流占座,用狠话激励对方。段宏正:感动的事情就是我的舍友,他生活很规律,六点半起来叫我们起床,当第一个人起来的时候,第二个人起来的时候其他人就会在心里面想:啊,人都走了。日复一日的就会导致一个宿舍,每次六点半七点左右就全部起来就上去学习了,然后就是晚上,每次回来了,他都会说:兄弟们,还有三十多天就考试了,还有二十多天就考试了。是一个活的倒计时,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激励。我们四个考研成功,一半儿的因素都是由有着这样的一位舍友。正是因为他的每天按时叫我们起床,因为他的每天晚上的相互鼓励,才导致了我们一往直前,互相鼓励着进步就是最感动的事情吧。Q6:目前认为帮助自己考上心仪的大学的最实用的学习方法是什么?黄珍珍:我是保研的,所以平常上课肯定要认真听,好好做笔记,然后考试的前好好复习,我们专业的题挺简单的,也会发题目之类的,而我对背东西比较在行,就记得好,所以考试成绩就还挺好的。除此之外,就是一定要劳逸结合,我平常都会睡午觉,然后起来就三点多了,但是效率会高一些。吴越东:我们寝室最遵从的一条原则就是睡醒才学习,学习的效率很重要。个人觉得笔记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其次,选择考研的学校很重要,要去多联系联系学长学姐请教。李妍:不动笔墨不读书,做笔记三步走:第一遍看书,把难理解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第二遍看要把书基本能背下来;第三遍要列框架,对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侯慧洁:要目的明确,不做无用功,高效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做笔记方面:不追求做文字的搬运工,应该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只写自己学习到的东西或者需要复习的知识点,同时也要花时间去多复习自己的笔记。段宏正: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你一定记住了。你的心情以及各方面儿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不要说我学习了,玩儿手机玩儿手机了,又想着学习,不要坐着三心二意,这就是讲究的是效率,一定要好好理解这个效率。其实成功不是说我付出了多少时间,而是说在一定的时间内我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情,这是最主要的。其次还是要勤动手,避免惰性。因为这个人吧,天生就有惰性,就是在效率的前提之下,勤动手,勤思考。Q7:关于二战的问题:@符满华一、是否需要二战建议分析自己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真的需要二战,不要因为一时冲动就随便二战,考研难度越来越大是趋势,一定要好好分析自己第一次失败的原因结合自身情况来决定要不要二战。二、二战的心态问题一个是会担心再考不上怎么办,答案很明显,以非应届生身份找工作或者三战(出国或考公就不说了,能出能考的早试了,对吧),所以真心二战的,长点心,认真看书吧。第二个心态是一些同学认为二战说出去会有一些难以启齿的尴尬,这些尴尬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留校二战的话会有认识的学弟学妹和同一届已经读研的同学碰到后尴尬的打招呼。②亲戚,父母的同事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对你以后出路的关心带来的无形的压力。③自己会有意无意对比已经工作的同学,想到还要花家里的钱去拼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即自己给自己的压力。我认为二战这个事情,客观的来说就是一个追求理想的年轻人在他生命中最不怕犯错误和最不怕失败的阶段产生了一个一点都不致命而且甚至很有正面激励作用的失败而已。但是迫于这个年轻人所处的大环境和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很多人都会把这次失败带来的影响高估很多,所以我们要学会客观看待这次成功的失败。我认为二战的同学们其实没有必要灰心和尴尬。如果能豁达开始二战的话,我相信下一次考研你不成功,人民都不会答应。鼓励的话,就算了,我说什么都是形式,都比不上你们决定要努力的决心和行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考研的相关信息,由图书馆举办,读书服务与学习交流协会承办的“中北大学图书馆第九届考研经验交流会”重磅来袭!时间安排:2018年5月27日上午9:00活动地点:图书馆五层学术报告厅关注下方二维码“中北图途”,我们会发放入场券和其他更多考研经验交流会的相关信息。本期作者排版 / 伍席淳图片 / 刘欣文字记录 / 刘欣 何青青 李康都 孙嘉琦 张宇 沈佳尧

秋毫为小

5人考研成功上岸!今天我们一起揭秘贺院这间“学霸宿舍”

在贺院有这样一间宿舍五人考研五人成功上岸这间有着学霸光环的宿舍来自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在东校区7-602四名党员、一名积极分子三名年级前十她们乘着日光而来经过大学四年的洗礼终于手执梦想的车票去往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她们的故事吧~东区7-602合照成员简介廖月琴2016级食品质量与安全班考取浙江海洋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廖月梅2016级食品质量与安全班考取新疆塔里木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莫毓薇2016级食品质量与安全班考取广东海洋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李苓2016级食品质量与安全班考取浙江海洋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黄真理2016级食品质量与安全班考取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付出得到想要的回报无疑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回忆起考研的整个过程,她们感触颇多......在7-602的缘分,四年的朝夕相处,既是当初的惊鸿一场,也是后来的一往情深;既是志同道合也是“臭味相投”,从大一的学渣逆袭为班级上游。其实大学生活,不仅是需要一场背起行囊说走就走的旅行,更是一场需要以笔为剑、以梦为马的修行。“大一时除了李苓,我们其他四个人都挂了高数。”廖月梅及其他三位舍友记起自己大一时挂科的经历哭笑不得,而这次挂科是让她们认真学习,向前进步的一个契机。挂科之后,她们认真上课,课后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会互相探讨、互相学习,一起背下相关的知识点,互相约定不再挂科,努力学习。“在舍友的帮助下,我们的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后来,廖月琴、李苓成绩稳居年级前三,黄真理稳居前十,廖月梅从倒数第十进步至年级第十三名。挂科之后,她们与自己较劲,重新起立,向着高山迈出步伐。谈及考研的初衷,她们说:“参加了‘考研经验分享会’,听学姐学长们分享他们考研的故事及经验,以及考研的利弊后,发现考研是个不错的选择,就决定考研。”在她们五人中,莫毓薇和廖月梅最早决定考研。在她俩的鼓励及听了学姐学长们的分享后,廖月琴和李苓也做出了考研的决定。决定考研后,她们每一个人都认真对待。早起学习、按时去考研自习室打卡……同学陈俐冰对她们备考时的努力印象深刻:“她们平时上课都很认真,在考研复习那段时间,都一起结伴学习,相互督促鼓励打气。”2016级食品质量与安全班的刘建也观察发现了:“考研期间她们会去自习室按时打卡,每个人都很认真地复习备考。”去研招网寻找院校、查找资料、购买资料……虽然按照准备的流程进行,但是她们中还是有同学出了差错。对于选择院校进行报考,李苓追悔莫及:“报考院校时,由于没有清楚地了解意向院校的竞争力和难度,也未结合自身情况就与其他同学一起报考院校,感到非常遗憾,第一志愿由于准备不足而‘被刷’了。”由此可见院校选择极其重要。对于想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她们也给出建议:希望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量适合自己的学校,还可以收集上一届考研学姐学长的资料、信息等,来帮助自己进行选择。为了实现目标,几个女孩都默默地努力着,三年来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成果也为她们考研打下了基础。但备考的过程哪有那么轻松容易……我们来看看莫毓薇的学习计划:08:00-08:30 读政治和英语08:30-10:00 看资本主义本质知识点……时间规划得很详细,但也很考验个人的意志力。除了跟着学习计划循序渐进,室友间的相互帮助也是她们集体上岸的窍门之一。在学习之余,她们经常在宿舍组织“602夜谈会”,畅谈专业内容,学习经验等干货内容,聊起来就是一两个小时。除了完成日常的学习任务,她们还经常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出国游学等活动,学院也给予足够的支持。她们表示,实践出真知,在学习之余进行有益的实践活动,可以让自己从实践中获得与课堂不同的知识。决定考研后,为了相互督促学习,她们还做了一个约定:若是有人今日未早起学习,就需要捐出五块钱,放入墙上挂着的“爱心捐款箱”里。“爱心捐款箱”是李苓和廖月琴想出来约束自己的,她们说:“有一天在整理物品时,发现了自己的现金不知如何存放,就合计着可以做一个'爱心捐款箱'。”这个想法既能存钱又能达到监督效果,当金额达到一定额度后,会由她们的舍长取出这笔钱,存入舍费。采访过程中,谈到备考时大家对她们的帮助,学姐们突然哭了。廖月梅哽咽地对舍友表达感谢:“每次回到宿舍,看着空着的洗澡间,很感激。洗澡是一天中最放松的事情,在一天疲倦的学习后能洗到热水澡,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莫毓薇也说到:“看到我们在学习,舍友们会帮忙打饭,让我们在饭点吃上热腾腾的食物。”她们说完后,整个宿舍都沉默了。在这期间,舍友们默默地给她们递纸巾,拥抱着互相安慰。她们也非常感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商飞飞老师:“飞飞老师帮助我们了解院校,给我们分析了考研的利弊,在考研期间还帮我们解决各种各样的事情,非常感谢飞飞老师。”对于商飞飞老师的帮助,黄真理感触颇深。当她第一志愿“被刷”想放弃时,是商飞飞老师不放弃她,一直联系她。在寒假,黄真理两次拒绝了商飞飞老师提出的服从调剂建议,但在开学后,他依然对黄真理进行劝导:“你已经高出国家线那么多分了,是可以服从调剂去另一所好的学校,没有考到国家线的人想调剂都不行,你再坚持一下,不要放弃!” 黄真理也说到:“特别感谢飞飞老师,当所有人都觉得你没有可能,连自己都怀疑自己,想要放弃自己的时候,飞飞老师依旧相信你,为你的考研规划计划。”行百里者半九十。备考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很多人都没能坚持到最后,作为坚持下去的过来人,她们说:“在自己学不下去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调整心态,适度放松。”廖月琴会进行合理宣泄:“当压力大、想放弃时,我会通过看电视、逛街、吃东西、刷抖音等进行合理的宣泄。”相对于廖月琴的劳逸结合,廖月梅是寻找了一位研友,互相鼓励:“我找了一个互相鼓励的研友,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两个人一起进步,一起努力的过程,非常值得怀念。”除了个人进行调节,她们还会一起去操场散步,吹吹风,让脑袋冷静冷静。她们班同学说到:“她们压力大学不下去遇到瓶颈期的时候,大家就会一起去操场走走,分享学习方法。”回想起那段备考的过程,莫毓薇有感而发:“对于考研,我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虽然中间也动摇过,但是我告诉自己既然已经走上了考研这条道路,就不该轻易放弃,再难也要坚持。俗话说,天道酬勤,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天意!”廖月琴也说:“一旦开始了这条路,就坚持下去吧,再难也要把这件事做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了总会有回报。“我英语不好,一开始顾忌英语的面试,后来有一位学姐告诉我一个技巧,可以借鉴他人的自我介绍,再融入自己的信息,背下来就不用担心了!”。商飞飞老师也看到了她们的坚持:“她们宿舍平时的生活、学习话题都是以考研为主;她们之间会相互鼓励、相互加油、也一直在坚持;调剂时她们都卯足劲,时刻关注考研动态,认清形势不盲目。”商飞飞老师回忆到:“廖月梅同学被新疆塔里木大学录取,是食生院考研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件事情。廖月梅同学得知自己考研成绩只有279分的时候没有放弃,在老师的帮助下认清现状,乐观积极,主动与塔里木大学负责招生的老师联系询问,经过调剂,最终实现了研究生的录取。”“还有莫毓薇同学,她的第一志愿学校复试没有通过,得知结果后她认真地回顾复试过程中老师的提问,分析复试分数不高的原因。最后,内向的她在老师的鼓励下,调整好状态,将自己的介绍进行修改,最终通过了广东海洋大学的复试并录取。”她们付出了努力,最终获得了硕果。以上就是她们考研路上的“学霸故事”了。拼搏这么一年,她们仍会被自己的梦想所感动,所有经历都为未来加冕。不倾尽一切去全力以赴,你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她们最后对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表达祝福:“祝学弟学妹们,文能学渣变学霸,武能一招杀四方,世界山河之广,祝你如愿以偿。”来源:贺州学院 版权归原创,欢迎对本文留言评论

可也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考研?真相有些扎心……

中国人民大学考场入场关注考研数据的人都知道一个不争的事实:考研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近两年,可以说是增幅巨大,2017年报考人数为238万,比上年增加了37万,增幅为18.4%,2018年报考人数为290万,同比增加了52万,增幅为21.8%,按我从业经验和目前的趋势预判,2019年报考人数不会低于350万,增幅仍然保持在20%以上,相当于从2016年的177万,只用了四年时间,考研报考人数就实现了翻番。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近几年考研人数的大幅上升呢?贺老师认为,是以下几个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首先,是就业人数的增加,导致就业难度增加,迫使毕业生们通过学历提升来延迟就业,提升竞争力。在今年的两会上,国家统计局宁吉喆局长向媒体透露过一组数据: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首次突破800万大关,达到820万,中职技校毕业生人数也将达到500万,两者相加,共计有约1300多万需就业人口……这个数据无异是巨大的,够得上欧洲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数了。并且相对而言,本科生就业优势并不明显,论科研能力,比不了硕士、博士研究生,论动手实践能力,又比不了中职技校,中职技校会开挖掘机、会美容美发,会厨师面点,会机动车维修,显然本科生是做不到这些的。我国现行人才需求呈现橄榄球形状,研发型人才需求旺盛,技术型人才需求旺盛,但处于中间状态的通用型人才需求相对疲软,致使广大本科生就业竞争难度增加,迫使即将毕业的学生通过提升学历和能力来增强就业实力。另外,用人单位对员工学历、素质要求的提升,也是重要原因。其次,名校情结。我们都知道,由于现行高考制度的影响,很多省份考生在高考时面临着巨大的竞争难度,由于区域人口规模、招生定额等的影响,处于此区域的考生要读知名院校,难度非常大。比如河南,河南省2018年参加高考人数为98.38万人,其中参加统考人数为77.94万,北京市参加高考人数为6.3万人,在相同招生配额的情况下,北京考生上大学的机率是河南考生的12倍。所以,很多山东、河南的优秀学生鉴于高招政策的限制,只能在本省屈就一个较差的学校和专业。考研取消了区域招生配额政策,相比较高考,公平很多,大家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可以去冲击国内名校,很多考生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为了追逐自己的名校梦想而选择考研,期望 通过考研,能够选择读名校,可以看到更大的世界,可以接触到更高的科技,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三,基于未来职业发展的考虑。每年考生中有相当人数选择跨专业考研,放弃自己学了四年的专业而选择一个陌生的新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高考时填报的志愿,大部分都是家长、老师、亲朋好友的意见和建议,学生本人在这件事上的发言权很少,好多学生并不清楚自己填报的专业是学习什么内容的,将来可以干什么的。等上了大学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并不喜欢现在的专业,甚至有的学生还为此被挂科、被劝退。考研时报考的专业和院校,不再受到别人的影响和干扰,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填报,未来想做什么,那现在就选择读这个行业领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在我从业的经历中,惊喜地看到,好多学生正在朝这个方向转变,遵从内心的召唤,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是个好事。第四,在职人士自我提升的意识也在增强。每年报考的人群中,在职人士是个不可小觑的群体。随着2016年国家以研招政策的改革实施,在职人群也加入到考研的大军中,并且人数也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加。以笔者单位的同事为例,今年就有40多人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大多数人都是出于自身提升和职业发展的考虑。大家从近几年报考MBA、MPA的数据中就能看出来,以北京为例,2017年报名考研人数约112000人,其中报考MBA人数为19749人,占总报考人数的17.6%,要知道,在高昂的学费下,仍有这么多人报考,不能不值得我们思考。所以,考研人数越来越多既有自身提升的考虑,也有整体就业环境的影响。对考研这件事,大家是怎么考虑的?欢迎各位网友留言与我互动。

言曰

我在南京上考研辅导班的经历

好了,终于松一口气了,先晒个分,跟我估的分相差不大,所以不惊不喜,在意料之中吧,虽然和其他帖子里面400多分的大神没法比,但是我已经挺满足了,毕竟每个人的基础和能力都不一样。接下来该好好准备复试了,希望一切顺利。今天写这篇帖子的目的算是为了兑现当时的一个“承诺”。今年是二战,稳妥起见,报了辅导班,其实当时报班主要是图个好环境看书,对辅导班也没报太大希望,老师这块,我自己有喜欢看的老师的视频,专业课我觉的自己基础也还可以,就没想着报班,重点是数学。所以我当时南京市场走了一大圈,几乎把所有机构都跑了一遍,当时是看上了卓越的环境,本来打算就直接定下来的,但转念一想,就算我只要环境,不图老师啊管理这些,但是好歹也几万块钱啊,所以我还是多留了个心,我问能不能试听,然后他们跟我说没有试听,我有点尴尬,别的机构都有啊,你们为啥没有?可能是他们觉的气氛有点尴尬,就给我在电脑里面找了个数学老师上课的视频给我看,我竟然就这么奇特的方式试听了。然后我看着他们桌子上有本破破烂烂的都卷边的文件,拿起来看问是什么,他们说是成绩单,然后我就故意问他们,那这些人都考上了,那能给我联系方式,我想交流下。然后被拒绝了,还问我如果你在我们这考上了,你愿意把你联系方式留下来给咨询的家长吗?我说愿意,话一说出口,我觉的有点尴尬,因为觉的应该不太可能,然后我就开玩笑说,那等我考上了,我肯定帮你们多宣传。环境篇:学校门口在修路,都封起来了,出门不是特别方便,乱糟糟的,12月我们要走的时候修好了,学校里面听说是在做整体规划绿化之类的,教学楼在扩建,明年规模应该会更大,环境应该会更好,但我也用不到了。进了学校里面,可能是外面乱糟糟的,感觉里面很安静,有学校的样子,该有的都有,操场球场这些是一开始比较吸引我的地方,但跑步我是没坚持下去,有时候学晚了真的太累了,就想吃点东西,哪里还想着运动,但是我见也有同学坚持天天跑步的。我觉的天气好的时候操场遛弯背书这个还不错的。住宿:我之前听说他们这边上床下桌比较紧俏,然后可能我去的比较早,选到了,还是朝南的,条件还不错,独立卫浴,就是洗手间稍微有点小,但也够用。对外还有个阳台,晒衣服也方便,整体来说还可以。吃:我是食堂+外卖结合,口味就那样吧,可能是因为不对外营业,所以花样不能很多,主要就是米饭、水饺、面条这些,有时候去晚了就没菜了,有时候我下课晚了,我就直接点外卖了,外卖也很方便,有时候用券也不贵,但是外卖吃多了也会腻,所以我都是食堂和外卖换着吃。学习:政治:有两个老师,学校里面对这两个老师的喜好各占一半。课程这块是这两个老师会把不同模块的都讲一遍,因为学校基本都是二战的考生,政治大家都不是很慌,心里也都有数。我没喜好,非要我说的话我觉的一个老师客观题讲的很好,一个老师客观题总结的很到位。反正政治考点就那么多,听了老师的课,你会答题,目的就达到了。还是多花时间在数学和专业课上面更实在一些。英语:我英语比较渣,我来之前是听说卓越数学很强,英语一般,我本来也没报希望,因为我是重点想学数学来着,英语老师不好我就听网课呗,但是我发现有个徐老师很对我胃口,徐老师上课干货多,听他的课真的能学到有用的东西,缺点是上课语调比较平淡,没有网红老师段子多,他的课大多数学生都买账。最后安排的改作文,我觉的很受用,真的很好。整体来说有可能是我一开始期望值太低的缘故或者说是卓越数学真的太强,抢了英语的风头,我本来对英语没报啥希望,但是我觉的英语课对我还是有帮助的,特别是一些做题技巧和作文标准这块,我做题就是按照这些去做,考完我给自己估分70,结果我查分的时候看到我英语的分数,我真的有点意外。数学:不用多说了,我当时试听视频的时候就觉的老师不错,半年时间,我从7月到12月的几轮课程我也都一直跟着听的,自己的视频我后来没怎么看了,因为贺老师会布置很多题目,课下要花很多时间去写,还有各种测试要准备,时间很充实。我个人挺喜欢贺老师的,我们对他评价都很好,有时候问问题,他会说我们不认真记笔记,会批评我们,但说归说,还是会给我们解答。给要考研的学弟学妹一点拙见就是:不要过分迷信网上的名师,很多都是炒作出来的。最好能找到自己适合风格的老师,一直跟下去,除了听课以外,一定要多做一些练习题,不然看再多的视频,上再多的课,也没用,我第一年就是吃了这个亏,数学只考了36分,我当时看了很多视频,看的时候觉的很简单,什么都会,但是一做题,发现什么都不会。希望大家不要像我第一年这样子。专业课:专业课今年考砸了,好在总分排名够进复试了,不然就伤心死了。因为我自己专业课第一年就考了120,当时咨询的时候他们就建议我可以自己复习,报公共课就好了,我也没想着报,就没报了,这个我没啥发言权了。但是我这个专业的专业课这个一般都是研究生来辅导的,我觉的要看运气了,如果能遇到负责的,会教的,那真的不错。要是遇到自己都稀里糊涂的,那估计也没啥帮助。管理:有点像高中那种住校的生活,但是整体没那个辛苦。按时按点的生活,挺有规律的。到点人没来,班主任会去喊你,我基本都算规律的,我是有次中途回宿舍拿东西,刚好看到班主任小姐姐们在喊人起床,就是拿着个本子,一个一个的找人,敲门,喊人。整个楼都是她们的声音,想想觉的也挺好玩的。我们跟班主任和后勤老师她们关系都处的挺好的,基本上有什么事情我们找她们说,她们也都算积极帮处理。这边整体氛围还可以,我身边的人基本都是二战的,听说还有一些辞职来考研的。除了室友、同自习室的,还有几个打篮球认识的以外,我跟其他人交流的也不是特别多。感觉大多数人都急匆匆的。哎!考研时间真的很紧张呀。哈哈,任务完成啦,大概也就这些流水账了,发现有些大神好厉害啊,写个贴子能写一大堆,我憋半天也就只能憋出来这么多了。我要好好看书准备复试啦,毕竟悬着的心暂时放下了,还是有点小激动的。

名亦不成

考研初试成绩426分,却被导师直接拒绝,只因是三本跨考生?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相信各位考研党无论是桌面上还是说在心中都有一句励志的经典语录,也正是这样一句精神食粮支撑着我们前行,熬过那段战它个白天黑夜的日子后,希望能够迎来新的光芒。相信近期,大家也在各大网站上看到很多考生晒出自己的考研成绩,并且有这样一句话描述考研“400分遍地开花”,可见今年的考生还是可喜可贺的。不过在这400分当中,还有一个考生的遭遇也受到各大网友的关注,事件是这样的,这名学生在三本上学,但是对自己有非常高的要求,从大一开始就以考研为目标,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名考生以426的分数顺利考上中山大学。就在所有吃瓜群众投来羡慕的眼神时,这名考生却表示自己遭遇了一场晴天霹雳。因为在自己联系导师的时候,却被导师直言拒绝,大致一看,理由是因为这名考生是三本跨考生。看到这名考生的经历后 ,我们不由得发出感叹,都说:“学历不过是一纸文凭,可说到底,还是需要这张纸来证明身份。”学历仅是一张纸吗?白岩松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最公平的一条路”。同样,学历也不是唯一的标准,可学历却是走向社会,代表自己的“敲门砖”。我们都在抵制“学历论”,可是很多大型公司的招聘信息上,赫然要求着学历,人与人无形之间的谈话,提起最多的话题也是关于学历。如今这名考生,虽然凭借着自己的努力顺利考研,可是因为学历是三本,遭到导师的拒绝,很多人表示导师不近人情,否认学考生的能力,用学历看人,带有歧视,可事实是如此吗?努力是必然的,但是处在三本和二本/一本甚至是985院校和211院校的考生,无论是自身的实力还是说所接收到的熏陶都是不一样的。这名考生作为跨考生,虽然分数线达到了中山大学的要求,可是一名对于一名经验丰富的导师来说,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是不够扎实的。学历虽然不能证明一切,可是学历直接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程度,甚至决定一个人的未来,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学历就是别人对你最直接的印象。本科成绩不突出才是导师拒绝的重点虽然说我国的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但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考生除成绩之外,还需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才能够在激流勇进的当下站稳脚跟。而这名经验丰富的导师必然是分析到,这名考生在校期间,并没有太多的学习专业,而是将全部的心血放在考研上面,看似是好事,可是大家要知道的是,考研考的可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能力。为此,学校的各项技能以及活动,这名学生必然是无暇参加的,为此,导师断定,这名考生,除了会考试,其他可谓是一片空白。所谓的“临时抱佛脚”虽然可以让我们取得一时的成就,可趁早努力,稳扎稳打才是支撑我们走到最后的垫脚石。“你尽管去努力,剩下的交给命运”在这同时也要告诫自己“不要做所谓的假努力,结局不会陪你演戏”。老话常说“书呆子”。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不能成为一个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应该将书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和生活当中。这名导师的话看似无情,实则果断,短短几句话便将事情说明白,同时也告诉学生尽快联系其他的导师,并没有含糊其辞。虽然说网上对这名导师的做法说法不一,众说纷纭,但是有句话叫做“很多事情多从自己身上想问题,就一切都明白了”。无论是身在何方,我们都在学习为的是能够精进自己的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表面的成就,更应该多加关注自己的全面发展和多方面的提升,正所谓“全能手”不仅仅是在一方面表现优异,而应该是能够应对任何事情。今日话题----针对这名426分却遭到导师拒绝的跨考生,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下方留言区评论。

画下去

考研过线,最终上岸,可喜可贺!

身边又两个孩子考研过线!昨晚灯火通明又是不眠之夜。一个报考的本校河北医科大学,一个跨校报考的河海大学。一个是今年大学毕业,一个是已经毕业三年。殊途同归,都很不错。今年考研的分数普遍都高,教育的激烈竞争已经从小学初中蔓延到考研。报考河北医科大学的小伙儿,一年来7点起床,10点休息,全年无休 终成正果。报考河海大学的今年压力更大,这是他第三次参加研究生考试,大学四年连续挂科,沉迷游戏,以至于家长在大学陪读,虽然最终悔悟,却错过最好的学习机会,为考研,在大学旁租房旁听补课,又花高价考研培训班费用,最终上岸。

才士也夫

慕了!高校给考研学子发福袋盲盒……网友:我可能考了个假研

考研将至,各大高校又来实力宠考研学子了!今年又有什么神秘礼物?一起来揭晓↓↓↓河南师范大学近日,河南师范大学为考研学子发放慰问品。其中,每一份礼品代表着一份寓意↓牛奶代表着信心十足、“牛”气冲天;优酸乳代表稳扎稳打、“优”条不紊;桔子代表着胸有成竹、“桔”重若轻;蛋糕代表着稳操胜券、“糕”枕无忧;苹果代表着考试顺利、“苹”安上岸;奶茶代表着全都考上、“茶”你不行;棒棒糖代表高分通过、“棒”上有名;果冻代表着金榜题名、“果”然有你……三峡大学近日,为缓解考研学子的压力,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为正在复习冲刺的160余名考研学子准备了祝福盲盒,暖心礼物刷屏学生朋友圈!祝福盲盒分“开华结果”盒、“马到橙功”盒两种,盲盒里有牛奶、棒棒糖、鸡翅等小零食和苹果、橙子等水果,表达了学院对考研同学的美好祝愿。祝福同学们考试倍“棒”、马到“橙”功、“牛”气冲天,祝愿每一位辛勤备考的同学都能开华结“果”。该学院院长王乐华说:“同学们备考很辛苦,希望大家在考研奋战时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同学则表示:天气渐凉了,但心里却很温暖。四川农业大学近日,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织的“考研助力,你我同行”考研送温暖活动正式展开。署名贺卡、定制钥匙扣、学弟学妹上寝送礼选等举措上线,让考研学生大呼“学院太暖”!对于这份意外礼物,考研学子纷纷表示惊喜,真挚的祝福成功为考研助力。看到各大高校的暖心举措,网友又双叒叕秒变柠檬精:祝福也随之刷屏!加油,考研人!你觉得考研礼包哪家最强?来源:青年观察家

狂舞派

377万人今天考研!莫慌,问题不大!

21考研今日开考!根据教育部公布数据,今年考研人数再创新高,达到377万!按照这个趋势,22考研人数很有可能突破400万!瞬间紧张起来,乖乖这么多人,竞争得多大啊······结果打开微博,发现大家丝毫不慌?咋个回事????还真是可喜可贺呢,怪不得大家如此淡定。还有这位同学,深刻洞察了考研的底层逻辑(狗头)十分有幸,我们找到了一些缺考当事人(狗头)英语四级不开心了,居然第一次缺考不是为我?不好意思,乱入了,拖出去······为什么研究生初试这样严肃的考试,你们硬是考出了四六级的风采???(对不起,没有内涵四六级的意思)其实每年都有缺考,但更多人还是会坚持到最后一刻!所以22考研小伙伴还是要早早准备起来,先把复习资料选对,然后认真复习,就没问题啦~附上初试公共课书单,大家加油啊!1英语主要就是单词书和真题书,这两本书选好,考研英语基本OK~真题书英一《考研真相》,英二《考研圣经》,特别适合基础弱的人。里面每个句子都有分析讲解,真的做到了一句一句分析词汇,一句一句分析语法,凡是考试涉及到的知识点它都掰开揉碎讲清楚了。还没见过哪本真题书能这么详细,基础补好了,文章才能读懂,题目才能做对,才能拿高分呀~好多书说自己适合基础弱,但是每篇文章只挑那么一两个长难句讲解,也不知道哪里适合基础弱了······单词书叫《考研词汇闪过》,收词很全,而且按照考频划分了重点,背起来很省时间。它按照考频把单词分类后,考纲要求5500个单词,重点只需要背1783个就够了,压力瞬间小一半,我当时没多久就背完了,信心暴涨哈哈哈哈哈。而且它不像其他单词书,给一堆例句让你理解用法,而是直接列出几个常考短语,简洁明了,背完就会用,我太喜欢了。单词书可以早点买,我是大三上学期决定考研了就买了一本;真题书大三下学期买就OK。2政治肖秀荣的《命题人精讲精练》《命题人1000题》:知识点大全书和配套练习题,里面的知识点很全,不要怕遗漏什么,能把这些掌握就不错了。因为政治大纲每年都变,所以真题没啥价值,跟真题水准相当的练习题一定要好好做,1000题含金量就蛮高的,很值得做。每年4月出,个人觉得暑假买就可以。《八套卷》《四套卷》:后期押题卷,我就遇上八套卷原题啦!11月会出,建议多做几遍。购买方式:公共课资料,最好就是在淘宝/天猫旗舰店买正版的,经常有人找错店铺买成往年的,或者干脆盗版有错漏,复习好久才发现问题,只能重新买,费钱不说还耽误复习进度。如果大家担心找不到官方店铺,可以搜索书籍对应的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号,上面也会有购买链接,这些都是可靠的。最后祝愿21考研小伙伴都能如愿以偿,22小伙伴复习顺利!

使太子先

喜报,2019考研涌现了如此多高分成绩,可喜可贺啊

2019年考研成绩查询估计都查的差不多了,在290万人中涌现了很多很多高分才子,今天隆重向大家发出一份喜报,来自文都的学员喜报,同时也恭贺这些学子们已经半只脚踏进自己的名校。来源:北京文都(免责及版权声明: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北京文都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