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江苏苏州新增一所211大学,牵手河海大学,培养研究生芬里尔

江苏苏州新增一所211大学,牵手河海大学,培养研究生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用来形容江南风光好,繁荣富庶。事实上的确如此,苏州不仅景色秀丽,经济发展也十分迅速,同时为了加快当地高等教育水平建设,苏州引进了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等重点大学,高等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这不,苏州再添一所双一流高校,引起不少网友的注意。这次苏州牵手的对象是河海大学,双方将共建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和苏州研究生院,进行深入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联合培养研究生。#河海大学#选择落户苏州太好了,这样苏州的高等教育质量将大幅度提升,将会拥有更多优质的高校资源,不仅可以吸引更多人才,还能促进当地经济水平发展,另外,对于苏州考生来说也是个好消息,虽然河海大学暂时只进行研究生培养,但是也可以解决部分考生的升学问题,而且河海大学实力不错,是一所双一流大学,国家211大学,学科实力强悍,工程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等6个学科全部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拥有3个A类学科,其中水利工程学科获评A+,排名全国高校第一。另外,苏州不断跟进高校异地办学“风潮”,已经拥有四所985高校分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其中,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已开始本科招生,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今年正式投入使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预计2021年开始招生,东南大学苏州校区已成功落户苏州,一旦这些985高校全部建设完成后,苏州985高校数量将完全超过南京,成为江苏省985高校数量最多的地区,不过在高校实力方面,苏州还是不如南京,差距还很大,因为苏州这些985高校分校建校时间短,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及学科实力方面还不具备竞争力。如今,苏州再新添一所211大学,高校教育水平将会更上一层楼,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苏州一定会成为一个高等教育资源丰富,高校实力强悍的地区。江苏即将迎来一所新985高校,总投资超100亿,今年正式投入使用考生有福了!苏州新添一所985大学,总投资约100亿,明年开始招生

后青春

河海大学新校区开工建设,规划占地面积与原三个校区之和相当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一流学科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一百多年来,学校在治水兴邦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壮大,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占地面积2462亩。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的前身为1986年成立的河海大学机械学院,1996年5月更名为河海大学常州分校,2000年6月更名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常州校区是河海大学具有较完整办学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建设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力量。常州校区地处江苏省苏锡常经济高速发展地区,位于“千载读书地,现代创新城”常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常州市行政中心毗邻,占地436亩。2019年2月18日,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金坛:5个项目入选省重点》,五个项目中有一个为河海大学将在常州市金坛区建新校区项目。2020年6月28日上午,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开工启动仪式在常州市金坛区长荡湖畔举行。数百名代表、嘉宾四方云集,共襄盛典,共同见证河海大学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时刻。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的建设是河海大学与常州市在30余年合作办学基础上,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的一次合作,是深化校地融合发展的一次崭新起点。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位于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与长荡湖之间,与长荡湖畔相邻。常州新校区将秉承河海大学百年办学传统,立足水利特色,在规划设计中按照“水为魂、苑为体、人为本”的理念,规划将长荡湖畔湖水直接引入校园景观,校区四面环水,符合河海大学特色。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占地面积2248亩,项目总投资50亿元,定位本科教育。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建成后将下设机械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金融学院、运载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以及华罗庚学院(拔尖人才培养学院)、医学院、常州研究生院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成为河海大学主体校区之一,入驻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人。

格蕾丝

重磅!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苏州研究生院落户相城!

今天(2月28日),苏州市政府与河海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相城区共建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苏州研究生院。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会见了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徐辉一行,并共同见证签约。根据合作协议◎苏州与河海大学将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重点在智慧城市建设管理、综合环境生态保护、新能源和新材料开发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机械工程和智能制造等方面加强科研合作,积极引导和鼓励苏州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与高校相关优势学科团队、院系共建政产学研联合研发平台。◎双方将共建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联合承担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共同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共建河海大学苏州研究生院,以产教融合的模式,合作培养各学科类别研究生。会见中,许昆林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河海大学长期以来给予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许昆林说◆当前,苏州正以更大的合作办学力度补齐教育资源短板,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助力营商环境改善,厚植创新动能,加快推动转型发展。◆河海大学在水利等领域具有很强实力,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上,与“水城”苏州合作空间很大。◆希望加快推进合作载体建设,引入更多优质资源,以更灵活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苏州将一如既往为高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创新营造最好环境。唐洪武说◆苏州经济实力强、发展前景好,河海大学将以此次合作为新契机,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资源优势,对接产业前沿和水利事业发展需要,在智能制造、新材料、土木工程等领域不断深化校地合作,打造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平台,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加快落地转化应用,更好服务苏州高质量发展。河海大学常务副校长李俊杰、副校长陆国宾;苏州市副市长沈觅,相城区和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新闻多一点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一流学科建设以及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一百多年来,学校在治水兴邦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壮大,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河海大学是国家首批授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高校之一。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工程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相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来源:苏州新闻编辑:焦玲监制:瞿妍

大移民

重磅!河海大学2020考研复试分数线发布!

日前,河海大学发布了该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进入复试成绩基本要求公布,具体如下。根据教育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将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进入复试成绩基本要求公布如下:河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进入复试成绩基本要求河海大学拟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复试,复试办法、复试细则及具体安排等将依据教育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相关政策制定,届时将通过我校研究生院官网及各院系官网对外发布。请符合我校复试成绩基本要求的考生注意查看,认真备考,耐心等待后续通知。来源: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古之有也

苏州与河海大学达成战略合作 共建苏州研究院和苏州研究生院

2月28日,苏州市政府与河海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相城区共建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苏州研究生院。根据合作协议,苏州与河海大学将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重点在智慧城市建设管理、综合环境生态保护、新能源和新材料开发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机械工程和智能制造等方面加强科研合作,积极引导和鼓励苏州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与高校相关优势学科团队、院系共建政产学研联合研发平台。双方将共建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联合承担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共同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共建河海大学苏州研究生院,以产教融合的模式,合作培养各学科类别研究生。

不纯于德

河海大学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未来网高校频道9月2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冯锋)8月28日,长三角高校先进材料创新发展大会在苏州举行,河海大学常务副校长李俊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胡义东代表双方在会上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工程院院士、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院长干勇,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徐子敏,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赵建国,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基础设施推进组副组长王统伟,苏州市副市长陆春云,苏州市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等出席了签约仪式。双方均表示,将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围绕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共建河海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高新技术的应用研发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研究生联合培养等,共同推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建立协同创新、共促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合作层次,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共同推动双方互融互促协同发展。据悉,此次长三角高校先进材料创新发展大会旨在搭建畅通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间的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全方位对接长三角区域资源要素,为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探索有益途径,会上,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发起,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河海大学等长三角地区26家高校共同组建的长三角高校先进材料创新联盟正式成立,代表着长三角地区高校材料学科全面合作的启动。会后,李俊杰还率队赴苏州相城高新区、常州市金坛区、常州科教城等地考察洽谈。该校校长助理范新南,产业技术研究院及相关学院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签约仪式及考察洽谈。

拜错神

40秒|河海大学(潍坊)智能感知技术创新研究院揭牌

00:40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31日讯 3月30日上午,河海大学(潍坊)智能感知技术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暨科学治水·生态潍坊高层次论坛在新富佳悦大酒店举行。河海大学是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科技实力雄厚,人才优势突出,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一直以来,潍坊市与河海大学联系紧密、合作深入,促成了一大批“产学研用”成果,形成了密切的校地合作关系。河海大学(潍坊)智能感知技术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科学治水·生态潍坊高层次论坛举办,必将进一步推动潍坊水利事业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聚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标志着校地合作开启了新篇章。后续还要建立完善的沟通联络机制,坚信在校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把学校的人才、科技优势与地方的资源、产业优势有效结合,必将打造出一个地方支持高校发展、高校助推地方建设的合作典范,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发展共赢。仪式上,潍坊市人民政府、河海大学、山东省水文中心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河海大学(潍坊)智能感知技术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在随后的科学治水·生态潍坊高层次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胡春宏、李华军及水文专家曲兆松、杨涛作了主旨演讲。闪电新闻记者 李涛 寒亭区融媒体中心 扈培生 潍坊报道

道与之貌

河海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

10月19日,河海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研究生培养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在中科院南京分院举行。河海大学常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李俊杰,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院长杨桂山共同签署了研究生培养基地共建协议并为基地揭牌。仪式上,李俊杰指出,中科院南京分院与河海大学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此次双方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是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今后,双方要以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平台,进一步扩展在人才培养、科研资源共享、科研成果产出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杨桂山对李俊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希望通过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双方在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平台共建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对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研究生院和部分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了仪式。仪式上,双方就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学科发展、科研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讯员:河海大学杨勇 郭鑫来稿)

打人

河海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

未来网高校频道9月18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孟凯 刘明昊 吕辰熙)9月16、17日,来自五湖四海的河海大学研究生新生汇聚学校,共同加入河海大家庭,4334名硕士生,461名博士生,欢迎这4795名研究生新同学的到来!该校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常州校区,各校区迎新工作顺利展开,学校领导深入迎新工作现场,亲切慰问各学院迎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对他们的辛勤付出给予了充分肯定,也对研究生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正值白露与秋分时节交替之际,秋雨伴着寒意,但迎新的热情却丝毫不减。2020级研究生如约而至,耀眼如你,点亮河海的校园。该校在各校区分别设立了井然有序的报道点,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新生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依次完成“体温监测、身份验证、苏康码查验”等流程后进入校园。因疫情防控的特殊要求,今年家长不能进入学校,为此,学校专门安排了“定制公交”作为接驳车帮研究生新生们运送行李,并且安排了大量的志愿者。当天一大早,志愿者就早已在校门口准备就绪。新生们陆陆续续地拖着大包小包走来,志愿者看到后赶忙上前帮助新生分担行李,引导他们一步步地进行测温、核验证件、发放通行证、填写行李标签、托运行李等。校门口的登记完毕后,志愿者们还会帮新生们把行李送上接驳车,将其送达寝室。接驳车不断往返于校门口和学生宿舍之间,志愿者们也为了接送新生在校门口与各个河海地标之间周而复始。当新生们遇到疑惑时,志愿者们还会耐心、细致地解答新生们的疑惑。当问到“一天工作下来累不累?”志愿者们摇摇头,都觉得自己作为水之子,也因能帮助到研究生新生而感到满足和快乐。在报到点,现场的老师和志愿者耐心地为研究生新同学们解答报到流程中的各种问题,指导大家填写相关表格、验证信息,一切井然有序。学校还为贫困学生设置了绿色通道,为他们顺利入校保驾护航。在宿舍楼下,阿姨们微笑着欢迎新同学们的入住,大家用最真挚的笑容、最贴心的服务给研究生萌新们带来了家一样的温暖。校门口、报到点、宿舍等,在每一处学校都安排了细致的服务,欢迎经受住疫情大考的新同学们的到来!新同学们的感受水文水资源学院 沈旭辉来自河海大学大禹院本科2016级水文班的沈旭辉也是今年的研究生“新”生。沈旭辉作为优秀学生参加了大禹院组织的本硕博项目,未来几年将在河海继续深造。谈及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河海,沈旭辉对江宁和西康路两个校区都有着别样的情怀。他怀念江宁图书馆浓厚的学习氛围,而西康路校区的科研气息也让他干劲十足。河海的同学、老师还有课题组的成员也都让沈旭辉对河海有更多千丝万缕的挂念。而关于未来的研究道路,他认为水文的发展已经到了进入到了由传统水文向新水文的转变时期,他愿意见证并加入其中。沈旭辉还对学弟学妹发出寄语:想要做的事,请勇往直前地做出来!信息学部物联网工程学院 姜天尚姜天尚是一名特殊的硕士研究生新生:他是一名退伍军人。在南京长大的他很小的时候就来过河海大学江宁校区,一直对河海充满着向往。在了解到河海大学非常欢迎退伍军人报考的时候,他十分激动地参加士兵计划进行报考,最终如愿走进河海校园。身为一名军人,姜天尚依然保持着踏实肯干的作风,他希望自己能认真地完成学业,补齐自己代码编写薄弱的短板,成为导师的好助手。同时,他也会时刻督促自己努力锤炼自己的本领,在国家需要之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徐祺、胥晶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南门前,有两个看起来十分“悠然自得”的身影,他们是本科保研河海本校的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新生:徐祺、胥晶。两人对河海的一切都感到很熟悉、很亲切,河海的校园生活对他们来说再适应不过了。两人乐观直言:希望自己能继续在河海发光发热、释放生命之火、开开心心、做出丰硕的科研成果。机电工程学院 刘鹏鹏机电学院水利机械专业的刘鹏鹏是一名本科在河海就读,硕士、博士生涯即将在河海展开的水之子。在毕业多年后,从工作岗位回到学校重新深造,刘鹏鹏积攒了很大的勇气。对于水电行业,他认为自己有太多的专业问题未能得到解决,这使他越发想尽自己之力,学习、研究相关知识,解行业内的燃眉之急,为水电事业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于是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学校进行深造。刘鹏鹏自豪于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母校。河海大学在水利水电行业一直都是掌舵者、先驱者。身为河海人,刘鹏鹏认为自己当年很荣幸进入了设计院,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以河海人的身份感到自豪。他认为大学,是大浪淘沙,是独木桥的延续,只有明确了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迅速汲取到养分,不断总结经验,在日后成长为闪闪发光的金子,这才是人生的捷径。商学院 赵晓伟赵晓伟是来自商学院企业管理的一名硕士研究生新生,他直言自己十分喜欢南京这座集历史厚重感与现代先进感于一身的城市。赵晓伟还认为河海大学的商科专业具有极大的优势,自己能在其中学到自己想要学到的东西。赵晓伟希望自己在未来的研究生学习中能够取得不错的科研成果。专业的特殊性也使他常常会进行校外实践,他希望通过这些实践确定自己将来的工作方向。公共管理学院 王宁来自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2020级硕士新生王宁活泼开朗,他在来到河海前对南京情有独钟。王宁在考研期间一直以河海为目标,在河海研究生学长的帮助与指引下一直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奋进,最终得偿所愿。王宁希望自己在河海期间能让自己的硬实力有所提升,能够参与更多的比赛,实现自己的科研理想。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宏银陈宏银是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2020级硕士新生。陈宏银一直十分向往河海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她对河海产生向往的原因十分可爱,对陈宏银而言,选择河海不仅仅是因为河海大学的专业实力雄厚,还因为“河海蓝”是她十分喜欢、令她感到十分温暖的颜色。陈宏银直言自己刚踏进学校,心情激动而又忐忑,但看到散发蓬勃生机的河海校园,心中的忐忑之情也渐渐消散,取而代之是对新生活的向往。

明王之治

河海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获评A等

未来网高校频道7月17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张婧)近日,江苏省首次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综合评价,河海大学获评A等。全省36所高校参与综合评价,其中获得A等的部属博士高校4个、省属博士高校7个、省属硕士高校4个。近年来,该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研究生为中心,服务于新时代国家治水需求,围绕质量提升的关键核心要素,坚持问题导向,改革驱动,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深化招生改革,提升生源质量。强化科学研究对研究生培养的支撑作用,改革健全了以学校投入为主、学生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导师给予必要配套的研究生培养经费投入关联机制,鼓励优秀导师招生更多优质学生。招生资源大力向国家一流学科及学校特色优势学科倾斜,同时重点支持国家级人才计划和科研创新团队、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重大创新平台等。改革创新研究生招生宣传方式,主动适应防疫新常态,研究生院利用“直播”等互联网平台,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吸引优质生源,优质生源率位于全省前列。深化思政教育改革,提升立德树人成效。坚持典型引路,以三峡工程、港珠澳大桥等世纪工程中的杰出校友为榜样感染研究生。坚持实践育人,组织“博士团”到乌东德、白鹤滩等在建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服务,以学科专长服务社会发展、专业智慧对接国家战略锻炼研究生。坚持组织育人,实施党支部“提质增效”计划,打造研究生特色支部、优质支部、样板支部。坚持文化育人,举办研究生科技文化节,彰显河海精神、传承河海文化、展现河海魅力。以评促建,激发活力,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等各教育环节,形成较为完备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深化导师队伍建设改革,提升过程指导成效。强化对导师招生资格的审核,对无项目、无经费、无成果的“三无”导师坚决不予招生。实施责任追究,对研究生培养出现问题的导师,视情况分别采取约谈、限招、停招等方式予以处理。坚持“导师第一责任人”职责,育人先正己,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比照导师“十不准”认真查摆。上岗先培训,形成了学校、学院、学科(基地)、个人四级培训机制,导师履职能力明显增强。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契合新时代需求的能力。在水利一流优势学科基础上,结合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加强智慧水利和人工智能方向的人才培养。在环境一流优势学科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和水文水资源,培养环境生态水利方向的人才;结合法学和管理学,培养水污染控制政策制定及管理方面的人才。积极探索“知识构建+专业实践+价值塑造”全过程育人、“校内培养+基地培养+社会实践”全方位育人、“校内导师+基地导师+管理人员”全员育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培养新模式。加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人才的力度,公派研究生数量位于全国同类型高校前列。主导“一带一路”水战略联盟,设立教育科技基金,结合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培养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人才。今年是江苏省首次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目的在于进一步优化省域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引导高校更好地落实人才培养根本任务,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撑。此次综合评价主要考察立德树人、导师队伍建设、质量保障机制、综合改革等,主要采用省外专家评阅材料和省内高校现场互评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