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个大学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在搞扩招。虽然说扩招的学生多了,质量难免参差不齐,但现在人多考生也多,不扩招不行啊。就说研究生这一块,强如中科大,也是难免要扩招个几百人。不过在本科生这一块,中科大把关还是相当严格的。说到研究生的录取,现在研究生的录取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考研的,其二就是保研的。考研的变化太大,暂且不提,这里主要看看那些保研的名额。且说中科大的保研,相比较考研来说,保研的难度其实也不小。是以能够保研的同学,自然也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不过有意思的,安徽两所211高校保研到中科大的人数,是占据着绝对优势的。这两所高校便是合肥工业大学以及安徽大学了,其中合工大保研了143人,安徽大学则是保研了105人。至于其他的高校,再也没有保研人数能够超过100人的。由此可见,近水楼台还是先得月。而且即便是抛开这两所高校来说,中科大给安徽理工大学以及安徽师范大学这两所高校的保研名额也是不少的。所以本科生录取方面中科大对于安徽虽然并没有太明显的倾斜,但是研究生这一块,还是照顾到了安徽的高校。再者,虽然都说中科大本科生不扩招,对于安徽考生没有照顾,但其实中科大每年在安徽录取人数在10%左右。一共招收1800人,在安徽就招了10%,这也不能说是不照顾了。而且即便是倾斜,那也得一点点的斜不是。如果一把斜过去了,那这也容易出问题不是。而合肥与中科大能有今天这般成就,其实是互相帮助的结果。如果当初不是合肥在危难之中接手了中科大,那中科大还能否办下去都是未知。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如果当初不是合肥在危难之中接手了中科大,那么合肥也绝对不可能在日后再得到中科大这样的名校以及它附带的这些科技资源了。所以这二者等于是互相成就了彼此。
要说近些年里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安徽的省会合肥当属其中之一。因为合肥在没有成为省会的时候,它仅仅是一个县。而在成为省会之后,合肥的经济发展是十分迅速,GDP数据方面是接连赶超蚌埠、安庆、芜湖等老牌城市,到了现在,合肥更是稳坐全省第一的交椅。在坐稳全省第一的交椅后,合肥则是从重视经济发展开始转型,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开始注重教育方面的建设了。比如说对中科大的重点照顾,合肥可谓是倾其所有,言听计从。早年间中科大要地建校区,大手一挥,给。此后中科大要医院来发展医学,省立医院也给了中科大。而在去年,有学生家长建议中科大在学校里安装火车取票机。看到这个建议后,中科大立马和合肥火车站沟通,随后便在学校里安装了一台自助取票机。因此说合肥对中科大是言听计从,真是一点儿也不过分。那么言听计从之后,中科大给予合肥回报了吗?不夸张的说,中科大的学生是让人心酸的。首先,中科大每年仅招收1800人左右,而中科大虽然坐落于安徽,但是在招生的时候,中科大对于安徽考生是没有任何的资源倾斜。这点和清北复交比,是相差甚远啊。所以安徽考生要想上中科大,指望不上别的,只能靠自己。当然,招收1800人倒也没别的原因,毕竟这是一所小而精的高校,是以每年只招收1800人。不过这招收的1800名学生中,每年有30%的人是出国留学的。至于余下的一部分,要么是继续攻读研究生,要么就是开始参加工作。只是这参加工作的,却鲜少有留在合肥的。因为在合肥的周边有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和这几大城市相比,合肥没有任何一项优势是能够压倒它们的。所以中科大的学生就是读书期间在合肥消费,而毕业之后就都走了。因此这合肥说来也是心酸,对中科大言听计从,临了在别人那连个备胎都算不上啊!
中科大,全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笔者最近在网络上看到有网友对于中科大在中国内地大学中到底排第几分歧很大,一部分人认为中科大是一所小而精的理工科大学综合实力肯定无法与那些巨无霸相比,而有一部分人认为即使中科大没有文科,凭借自身优秀的学科,师资等力量依然可以名列前茅,那么中科大的排名究竟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看看国内榜单的排名:在国内的校友会排行榜上中科大排在华中科大之后位列第八位。校友会大学排名看完国内我们再看看国际上权威大学排行榜的排名:一:ESI的排名:在这份榜单上中科大也是排名第八位(有趣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也加入了排名并且排名第一)ESI中国内地大学排名二:QS榜单:在这份榜单上中科大首次超过南京大学,在上交之后排名第六。QS中国内地大学排名三:自然指数排名:在自然指数榜单中中科大上升明显排在第四位。自然指数中国内地大学排名四:泰晤士排名:在泰晤士排行榜中中科大排名仅次清北位于第三位泰晤士中国内地大学排名五:软科排名:在这份榜单中中科大排名与第一第二一样依然是排在第八位软科中国内地大学排名看完以上国内,国际上对于中科大的排名笔者认为中科大可以稳稳排在内地大学第六位。你们怎么看呢?
中科大的研究僧段位很高 冬日火热的报名现场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定在了2018年12月22-23日,根据中科大教务处给出的数据显示,在经过研究生报名现场确认后,2019年最终在中科大参加报名考试的人数为3579人,同比2018年增长25%,已达到中科大校考场容量最大值。千员一院士的中科大作为中国最高学府之一,每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都非常的多,可以成为中科大研究僧,段位都非常的高,毕竟中科大每年的研究生很大部分都被提前推免生占据,留给最后考场竞争的名额非常有限!中科大新建的医学院中科大幸运的免推生2018年中科大报考点网上报名人数3857人,其中有3695名考生报考中科大,然而还有一部分优秀的幸运儿已经提前拿到了中科大修炼道行的入场券,根据校方给出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科大接收推免生数达2109人,较去年净增172人,其中,近九成推免生来自“双一流”高校,本校生源近五年来首次突破500人,75%的本校推免生选择在中科大攻读研究生。其中计算机学院、微电子学院、大数据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等单位接收推免生中,“双一流”高校生源比例高达100%。似乎没有双一流的本科,根本没有机会获得免试的入场券!爱科研学子们梦想中的高校 喜欢科研,那么来中科大没错!中科大虽然地处相对较小的城市合肥,但是在高铁网络的支撑下,交通便捷的合肥现在距离所谓的大城市上海之间的距离也不过3小时,远离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繁华喧嚣,合肥的中科大绝对是爱科研学子们的一片净土,这里缺乏都市中太多的社交诱惑,更多的是在实验室相互竞争想努力的氛围,所谓的千员一院士并不是天生得来的,是无数中科大学子通过自己努力为母校挣来的荣耀!
自201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0周年校庆期间中国科大高新园(校)区奠基建设以来,中科大高新校区的工期进度一直备受师生和合肥市民的关注。近日,中科大高新校区又传来了新消息,今年七月将开工建设一批项目,包括行政与师生服务中心、三栋学科楼以及室外总体工程等,也意味着中科大高新校区离建成投用的时间越来越近。中科大高新校区中科大高新校区是中科大校庆献礼工程,更是中科大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工程,未来建成后可以与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和合肥高新区企业形成紧密的产学研联动格局,大大提升中科大新工科发展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根据规划显示,中科大高新校区总用地面积约1537亩,一期工程规划建设500余亩,整体由校(园)区、附属中小幼、人才公寓三部分构成。虽然校园面积和同档次学校的新校区动辄三千、五千亩用地差距甚远,但已经是中科大目前最大的校区(中科大市区内已建成校区数量虽多,但是十分破碎和狭小)。研究生教育为主中科大高新校区明确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故而为适应研究生阶段学习特点,学生公寓、实验科研用房都是完全采用高层形式。从这一点不难看出,中科大依旧将保持小而精办学模式,尤其是本科招生不会因为高新校区的建成而大幅扩招,但是硕博研究生应该会继续扩招,以满足高新校区相关学习科研工作需求。在学科布局上,高新校区未来将入驻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工程科学和环境能源与材料学科等学科组团,新工科建设是高新校区的使命和重点,也是补齐科大学科短板、挖掘新的学科增长点的重大谋划。与华为做邻居值得一提的是,中科大高新校区还与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比邻而居。中科大与华为公司的合作最早追溯到1997年5月联合成立的中国科大-华为信息技术研究所,校企合作历史迄今已有23年之久。相信未来以高新校区为契机,中科大与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顶级高新技术企业将有更加深入广阔的产学研合作发展前景。凭什么最年轻的两院院士均来自合肥的中科大?中科大超75%留学或深造,70%被全球前100名校录取泰晤士2020亚洲大学排名,中科大跻身亚洲前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可以算得上是我国最年轻的985高校了,这所大学更是凭借“小而精”的办学特色,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所在,直到1970年中科大才整体搬迁到了合肥市,从此走向辉煌。也许有些人并不熟知中科大,但是一定对中科大的少年班多少有些了解,虽然这所大学实力极其雄厚,但是却因为体量太小对其他大学难以产生实质性的威胁,不过这一点将很快被土崩瓦解,因为中科大的新校区马上就要拔地而起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陆之上的许多城市都在迅猛地发展着,每个城市也都绞尽脑汁地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经济上比不过那些沿海开放城市,我们就来比一比教育,并且教育科研能力往往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每个城市都对自己的学科建设颇为重视。而作为我国四大科研城市之一的合肥,显然对这一点更加关注,而合肥关注的重点就在于市内唯一985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在合肥市的鼎力支持下,马上就要迎来了自己首个新校区,正在施工建设的新校区位于合肥市高新区创业大道附近,其总占地面积高达3000亩,该校区建成之后将一跃成为中科大面积最大的校区。目前校区的一期工程,早在2017年便已经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底便可以交付学校进行使用,2025年完成全部建设。而在这片广袤的新区土地之上,大多都为高层建筑,这也很好地符合了如今人们对于建筑的审美观。同时校区又被细化分为了多个功能模块,除了我们熟知的教学楼、操场、食堂和公寓之外,学校还亲切地为学生们配备了一座大型体育场和图书馆。在学校周边还一次性配备有人才公寓和附属中小学,进而很好地解决了学校职工们的后顾之忧,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而在新区校园当中,校方已经明确要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因此新校区的许多建筑都选用了高层形式。从以上信息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学校的校园面积有所增加,但是学校还是沿用“小而精”的办学特点,意在培养高质量学术人才。尤其是本科生的招生规模并不会因为新区的建设而扩招,这可能对于广大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们来说将会是一个不好消息,但是随着新校区投入使用,中科大的研究生和博士一定会进行扩招。我相信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校区建成之后,中科大的整体科研实力一定会有所增加,学校的影响力也一定会稳步增长,同时在学校师生共同努力之下,一定会为我们这个伟大的祖国培养出更多高质量、高素质人才,从而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增长,这也非常有利于合肥市稳定住自己科研城市头衔,我们也是真切地希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可以越来越好。
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很不错的老牌重点大学。它是211大学,在安徽省内排第二,安徽省的老大是中科大。合肥工大虽然进入211工程很晚,在2005年才进去,不过并不代表合肥工大的水平差。合肥工业大学的历史合肥工大真正的创建是在1955年。前身是淮南煤炭工业专科学校。煤炭工业部要创建一所本科学校,就拿煤炭工业专科学校改造,不招专科,改招本科,名字叫合肥矿业学院。到了1958年后,合肥矿院改为了合肥工业大学,归教育部领导。那时候的大学没有几所,只有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再加上合肥工业大学这3所工业大学。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国家队合工大的重视。在1960年,合工大成为全国32所之一的重点大学。不过,后来合工大的发展慢慢变慢了,到了1978年,合工大才开始招研究生,到1990年,首位博士才毕业。一般厉害的学校,在1981年就获得了首批硕士、博士的授予权了。评211则是另一个故事,因为从水平来说,合工大评个211还是可以的。不过,之前合工大在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业部有吉林大学、湖南大学、合工大、江苏大学和燕山大学等重点大学。当时评211的话,一般一个部委只给2个左右的名额,合工大竞争不过吉林大学和湖南大学。从省里也可以评211,问题是合工大不是省属大学,安徽省重视的是安徽大学,因此安徽大学比合肥工大早评上211。1998年后,合工大转到了教育部,在005年才评上211。合工大的王牌专业合工大后来发展虽然有些慢,但教学质量还是不错的。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管理科学与工程获得了A,另外还获得了16个B。在业内,合工大最著名的是机械工程、车辆工程,仪器仪表等专业。这个很好理解,原先是机械工业部的直属重点大学,在汽车行业,合工大的口碑非常好,据说,在各大车企里面,合工大的毕业生比例非常高,所以合工大的机械、汽车等专业的就业很不错。合工大的计算机、信息与通信等,也非常不错。总之,合工大的理工和管理专业都是有口皆碑。中科大的保研中科大是安徽最好的大学,因为中科大每年招人很少,所以在安徽省内招人也有限。不过,一所985大学不对属地考生做倾斜,是说不过去的。中科大的研究生数量远大于本科生数量,所以在研究生的招生上,中科大对安徽学校有倾斜。最容易上中科大研究生的就是合肥工业大学。从这个意义来说,合工大也很值钱啊。合工大的未来我自己觉得,今后的合工大发展要比过去的20年要好。原先发展慢,主要跟所在的省有关,安徽省不富裕,投入也不大。这几年,合肥发展不错,也有了一些不错的高新技术企业,像科大讯飞等。这样,能吸引一些好学生和好老师,从长远来说,合工大的前景是光明的。从合工大最近的发展也可以看出来,还是可以的。在软科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排名里面,合工大入选了20个学科,在国内所有大学里面排第30位,在211大学里面,排第二,比苏大低。虽然,软科的排名有不靠谱的地方,但能在211里面排第二,还是能说明点问题的。希望合工大越来越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C9联盟成员大学。双一流大学。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958年9月,中科大创建于北京,由郭沫若提出,邓小平批准成立。背靠中科院的实力,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1969年,北京共有13所大学因为特殊的年代关系集体外迁。当年中科大的首选外迁地并不是安徽,而是江西或者河南,然而却因种种原因受到困扰。时任安徽省第一书记领李德生将军听闻后迅速行动起来,他也感觉到这是一次给安徽发展的好机会,于是亲自出面做协调工作,他用特有的真诚把中科大争取到了安徽,中科大开始迁至安徽省安庆市。由于安庆城市条件无法安顿中科大,李德生亲自指挥为中科大师生提供临时的住宿和教学楼,安排腾出合肥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的校舍给中科大的师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此终于安顿了下来。1970年全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后在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的大力倡导,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推动下,中国科大创建了至今扬名海内外的中科大少年班。1977年,中科大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研究生院。后来许多1969年迁出北京的院校又迁回了北京,而中科大却选择了在安徽合肥的二次创业。虽然地理位置欠佳,却成就了“精英教育”的美名。出国率,读博率,科研成功常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我国目前有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分别在上海、合肥和北京。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被业内称作“科研皇冠上的明珠”,被各大城市所追崇。对于上海、北京的入围,多数人认为在情理之中。但合肥的当选,不少城市表示不服。然而,你要是看懂了中国科学院高校的布局,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看法了。上海张江据悉,我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由国家科技部和发改委认定,建设科学中心是中科院为主导,所以,建设的关键在中科院。那你对中科院了解多少?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在行政级别上与教育部平级。她下辖100多个直属法人事业单位性质的研究所、两所大学(中科大和国科大)和共建单位(包括一所共建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多家机构。在合肥的中科大成立于1958年,位于北京的国科大由1978年成立的中科大研究生院发展而来。在人才培养上,中科院采用科教融合的政策,中科院各研究所(院、台、站、中心)招生时在两所大学之一名下报名,学籍由两所大学之一管理、学位由两所大学之一颁发。可以说,“科教融合”是中科大和国科大培养人才最大的特色,依托各个研究所培养研究生,研究生院承担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工作,研究所负责学生的科研实践和学术指导。其中大部分研究所与国科大融合,少部分(金属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南京地质古生物所、苏州纳米所、苏州医工所等)与中科大融合。现在知道中科大和国科大为什么厉害了吧,这次的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建设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到了中科院,其实中科院早就为了这三个国家科学中心,做好了准备工作。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北京,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设在北京怀柔。2004年中科院就开始建设国科大雁栖湖校区,盖校区座落在怀柔雁栖湖风景区,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先期在这里建设国科大,不显山不漏水,不少人还觉得距离市区偏远。这次把北京国家科学中心重点搞到了这里。北大等名校才反应过来,赶紧开始拿地建设,远远地落在了国科大后面。上海科技大学再看上海,国家综合科学中心设在了张江,2013年创建的中国科学院与上海联手新办的上海科技大学选址就在张江高科技园中区,是建设中的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区域。至于合肥,她和中科大的依存关系就更不用说,可以说没有中科大就没有今天的合肥。早在2014年中科院启动"率先行动"计划,优先启动了中科院大科学中心的建设。其中,由合肥物质科研院和中科大联合申请获批的"中科院合肥大科学中心",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那么早就开始谋划,有了中科院的支持,合肥自然应该当选。从上可见,中科院为三大综合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早已在下一盘大棋。三城市的当选,都是经过深谋远虑和科学决策,再有城市争论合肥是否够格,只能是自取其辱。
【中国大学教育】发布教育相关专文,欢迎大家点击“关注”按钮,我们会持续更新关于中国大学的相关文章,给您带来最有用的资讯。合肥合肥地处我国华东地区,是东部省份安徽省的省会城市、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同时也是安徽省的文化、商业、教育、科技、政治中心。在高等教育方面,合肥拥有985工程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11工程高校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以及其他如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实力较强的普通本科院校。本期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合肥市最值得读的10所高校,具体名单如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早始建于1958年,一经问世便是国内顶尖高校,之后因为种种原因迁至安徽合肥办学,之后便没有离开安徽迁回北京,一直在安徽办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直属高校,首批入选211工程、985工程、111计划、2011计划、珠峰计划、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学校拥有数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其理科乃至于部分工科实力稳居国内第一梯队,中科大少年班也是学校特色办学的一个体现!推荐学科:化学、物理学、数学、生物学、理学、生态学安徽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大学的办学前身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928年的省立安徽大学,之后历经抗日战争停办时期,1945年于安庆市复校,1952年迁至合肥市办学。安徽大学是教育部与安徽省等多方共建高校,入选211工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1计划、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拥有哲学、法学、社会学等16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在安徽省内属于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相对来说偏向文科一些。推荐学科:法学、化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应用经济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的办学前身是始建于1926年的私立东南医科大学,之后历经了东南医学院时期,因抗日战争内迁至安徽怀远办学,1952年迁至合肥更名为安徽医学院,1996年正式定名为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是教育部、安徽省与卫健委三方共建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学校拥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其医学实力在安徽省内一流,十分值得想学医的同学报考!推荐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口腔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