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员“出走”而民不争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员“出走”

本报记者 郝嘉奇 合肥报道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员集体出走,其中大多数是博士毕业,并拥有事业编制。这在中科院系统内引起广泛关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坐落在一个美丽的半岛上,得名“科学岛”。在这里,数千名科研人员创造出“人造小太阳”等实验成果,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他们为什么辞职?6月28日晚,科学岛一名中层干部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证实,已有90余名科研人员辞职,均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核所”)职工。这名干部表示,此事已经引起了领导的注意,目前正在调查离职风波背后的原因。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记者郝嘉奇/摄多人辞职上述科学岛中层干部告诉记者:“核所最高峰的时候有500人,这几年人才快速流失,去年开始只有200个人了。这下90多个人辞职,现在就剩100人左右。”至于人才流失的原因,其解释称:“核所原先是一个搞核材料的研究室,之后扩张成一个研究所,揽下国家的几个大项目。但这两年申请不到大的科研项目,没有钱,人才就走了。核所每年离职率是我们院最高的。”核所所长是吴宜灿,他于2019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今年院领导上任后改革,降低基层科研人员工资。”上述中层干部说,集体辞职现场。受访者供图不过,对于工资变动情况,核所一名科研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两年收入是平稳的。疫情发生之后,我的科研工作都忙不过来了,没怎么关注工资。”导火索《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集体辞职事件的导火索,是院方强制为核所更换保安,核所科研人员认为自身权益被侵犯。此前,核所自行聘请了保安。一名疑似核所职工的用户在知乎上写道:“院方不在任何提前沟通情况下拆门禁,还有不少保安巡逻,把研究所前后门锁住,对科研人员没有一点尊重,有些女同事都惊恐哭了。”不过,上述科学岛中层干部解释称:“我们6月15日去给核所换保安,交接时,几十个科研人员冲过来,说不尊重他们,没提前征求他们每个人的意见。实际上,核所之前聘请的保安到期了,也不给人家续签、不付钱。院长约谈核所领导班子之后,说好6月15日更换,而且由院方付钱。。”这名干部提供的视频显示,在更换保安的时候,院方人员与核所人员发生了言语冲突。核所人员要求保安将院方人员“赶出去”,并禁止摄像。院方人员说:“不管怎么样,你进去把那些线都拔掉,这不是你应该干的事。”核所人员则说:“这是我管辖范围之内的。”6月15日冲突现场视频截图。受访者供图这名干部告诉记者,冲突一直持续到6月15日晚上11点,30多名特警到来。“核所有涉密的项目,我们换正规的保安公司和换门禁卡,才能防止外人进入工作区域。”这名干部说。记者注意到,核所的域名后缀为“cas.cn”,目前与科学岛官网一致。该中层干部说,这是此次改革强制核所改用的,之前的后缀为“fds.org.cn”。“目前我们按照党纪党规在内部整顿,事情暂时平息了,90多位辞职的今天(6月28日)也没来上班,人事处在清理人员,资产处宣布清理资产了。上升到党纪党规,又立案调查了,估计多少有些震慑力。”这名干部介绍,目前有90多人辞职,空出70个事业编制。“核所很多职工学历是中科大本硕博,平均年龄为31岁。读了22年书,博士出来有个事业编制,1个月工资1万多元,很多人都有科学家园的福利房。现在说不要就不要了,太可惜。”这名干部称。房产信息平台显示,科学家园是公寓房,2011年竣工,均价17000元/平方米。三研究所被裁撤科学岛原有安徽光机所、等离子体所、智能机械所、固体所等10个科研单元。2019年,院方裁撤了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应用技术研究所这3个科研单元。其中,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设在常州。被裁撤后,该所部分课题组并入其他所。在知乎上,一名疑似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职工写道:“我们所在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方面做得还是很不错的,为常州当地的产业经济作出不少贡献。不知新上任的院领导是不是看不上我们产业化,十几年的老所说撤销就撤销了。虽然给所长安了一个新位子,也算是安抚好了,可我们底下这么多人何去何从?”6月30日,记者采访了先进制造技术所综合办主任杨慧,他表示,该所是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与常州市科教城的共建项目。“常州有三块牌子,现在只是把合肥这边的牌子拿掉,常州所还是独立法人单位。人员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合肥研究院派遣来的,编制属于合肥的,另外两种是常州这边的事业编制和合同工。常州的原班人马不会调整,合肥的人员编制仍在合肥研究院,也没有太大影响,可能回合肥,也可能继续被派遣在常州工作。”对于机构调整和撤所,上述核所科研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整体来说反响并不是很好,我在其他所的一些同学反映:所都没了,以后科研项目怎么做?这些他们都表示疑惑。我们属于底层科研人员,只想安心把科研做好,其他也不好说。”《中国经营报》记者询问上述科学岛中层干部,撤所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其称:“是为了整合力量,凝练学科方向。”“核所工作正常”6月29日,上述核所科研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目前所里科研工作正常进行,我是研究生导师,前几天学生毕业答辩也是正常的。我们的所长也在单位办公。”他表示,作为基层科研人员,只想安心把科研做好。7月1日,核所大门前。郝嘉奇/摄7月1日8时许,记者前往科学岛核所,看到工作人员陆续入所上班,且需要在门口刷门禁卡,门口有一名保安人员。这名保安说,自己所属保安公司受雇于院方,几天前来核所接替了之前的保安公司。他还说,吴宜灿也正常上班,“我昨天还看到他了”。核所一名党委委员表示:“离职是比较正常的事情,核所的科研环境基本正常,我天天都来上班。”对于其他信息,其并未透露。记者尝试联系从核所辞职的科研人员无果。记者7月2日致函核所及吴宜灿等人员,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7月9日,上述科学岛中层干部向记者表示:“这两周核所没有辞职的。目前其他所没有人跟风辞职。”核所官网显示,6月17日,该所召开2020年中工作进展会,吴宜灿强调,核所作为合肥物质研究院的一员,将继续坚定支持研究院新形势下各项改革,要求全体科研人员继续保持疫情期间的科学理性,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鼓励全所人员心无旁骛,继续在科研一线做好本职工作,做出出色成绩。(编辑:孟庆伟校对:颜京宁)

莫得其伦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90人集体离职,相关信息引发各界关切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所属某研究单元90多人集体离职”相关信息引发各界关切。中科院党组7月17日研究决定成立专项工作组,工作组于7月19日已抵达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开展调查工作。该工作组由中科院党组成员、秘书长汪克强任组长,中科院机关相关厅局负责同志组成。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员集体出走,其中大多数是博士毕业,并拥有事业编制。这在中科院系统内引起广泛关注。核安全所官网信息称,该所是面向核安全与先进核技术相关领域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的创新型研究所,目标是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安全技术基础研究基地、核能安全专业创新型高端人才培养中心、核电站及其它核设施安全技术综合支持平台及第三方评价机构。研究所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科学岛上,核安全所在IAEA及ITER国际合作计划、国家“973”/“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项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重大项目牵引支持下,始终追求“从源头确保核安全”的理念,深度交融“研、学、产”,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等2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还获欧洲聚变核能创新奖和美国核学会杰出成就奖、国际聚变核技术杰出贡献奖等国际奖励。他们为什么辞职?6月28日晚,科学岛一名中层干部向有关媒体记者证实,已有90余名科研人员辞职,均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核所最高峰的时候有500人,这几年人才快速流失,去年开始只有200个人了。这下90多个人辞职,现在就剩100人左右。至于人才流失的原因,其解释称:“核所原先是一个搞核材料的研究室,之后扩张成一个研究所,揽下国家的几个大项目。但这两年申请不到大的科研项目,没有钱,人才就走了。核所每年离职率是我们院最高的。”不过,对于工资变动情况,核所一名科研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两年收入是平稳的。疫情发生之后,我的科研工作都忙不过来了,没怎么关注工资。”由此可见,集体辞职原因或许不是因为待遇的问题.此次集体辞职事件,在网上也是引起了巨大的讨论:通过了解,集体辞职事件的导火索,是院方强制为核所更换保安,核所科研人员认为自身权益被侵犯。一名疑似核所职工的用户在知乎上写道:“院方不在任何提前沟通情况下拆门禁,还有不少保安巡逻,把研究所前后门锁住,对科研人员没有一点尊重,有些女同事都惊恐哭了。”据这名职员陈述,冲突一直持续到6月15日晚11点,30多名特警到来才平息纷争,并表示,没想到过了大半月这件事竟然在网上火了。不过,上述科学岛中层干部解释称:“我们6月15日去给核所换保安,交接时,几十个科研人员冲过来,说不尊重他们,没提前征求他们每个人的意见。实际上,核所之前聘请的保安到期了,也不给人家续签、不付钱。院长约谈核所领导班子之后,说好6月15日更换,而且由院方付钱。”同日,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一位研究员告诉有关媒体,离职发生在上个月,具体离职原因等其他相关情况不知情。

爱之尽

科研院所与高校,哪个“含金量”更高?附研究生院及科研所排名

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同时伴随着本科学历的普及,应届生数量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希望通过读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竞争力,希望通过读研,为未来的求职增添一分筹码,多开拓一条道路。大家在进行考研择校时,一定都思考过一个问题:是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呢?研究所和高校,谁的“含金量”更高一点?今天,考研校小编就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研究所和高校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一、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区别1.研究所的师生比远高于高校的师生比研究所的导师数量会接近研究生的数量,甚至会超过研究生数量(在有的单位,有五十多位硕士导师,但每年只招三十多名研究生),在某些研究所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高校的导师每人每年都会带学生,但研究所并不是每人每年都带学生。研究所会有几个导师持续带学生,也有一些导师只是偶尔带带学生。研究所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外聘,特别是一些公共课或是基础课。2.研究所的文献资源总量小于高校,但人均占有量会比高校多的多高校每年会花几百万元购买电子资源,各类文献数据库非常全,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电子图书、外文数据库非常全,很多高校都会达到一百多个数据库。而研究所不会下这么大财力购买这些资源,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通用性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高校的图书馆需要占座,而研究所的图书馆往往没有几个读者。3.高校有着很好的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有着很好的科研与工作氛围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往往专业性、针对性更强,而高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无论是人文还是科技。高校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而研究所的导师几乎没有教研项目,除了科研项目外,还有很多工作性质的项目。高校的导师科研经费多,研究所的导师事业经费多,所以总体上来说研究所导师的钱更多。高校导师会有纯研究的项目,研究所的导师的项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所以有些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这些项目往往是下达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申请的科研项目。在高校,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是靠研究生干;而在研究所,研究生在项目中并不是主力,因为研究所往往有较为稳定的团队。研究所的教师一般不为本科生上课,研究生基本没有助教的机会。4.研究所个性认知充足,高校通识认知充分高校因为同属教育系统,尽管地域、规模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共性比较多,兄弟院校有许多可比之处,如行政部门设置、网站栏目设置等信息大同小异。而科研院所大多数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因行业性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个院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而研究所的业务机构、网站栏目设置千差万别。例如,在情报学领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协和医科院信息所等差别非常大,相互之间无从比较,在研究所感受到社会的东西会更多。二、科研院所比高校的优势1、大部分科研院所每月有工资,相当于已经工作,而且免学费,单位替交;2、大部分毕业后进入工作快,而且在学习期间已经和要工作的单位有联系,日后从人际关系,还是研究工作都是很好的铺垫;3、科研院所考研的成绩要求比较低,一般过了国家线就可以上;4、很多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毕业后不用为工作发愁,已经签约,而且提前2到3年赶上就业形式,也就是2018年签约的时候是按照18年的待遇,而毕业则是2到3年后,其学位贬值不可预知,当然也有升值的可能,但是升值对于已经签约的同志也是试用的,这就是科研院所的保值增值;5、先期的名校学习可以接触不少名校学生,这是日后的人际资源,这种同学感情的人际关系优势,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很清楚,不仅仅在中国,国外也是这样的。三、高校比科研院所的优势1、毕业证和学位证书所显示的名气,高校比科研院所有名,虽然科研院所在名校学习,但是毕业证和学位证是科研院所的;2、不用签约,毕业就是自由身,当然这也是双刃剑;3、如果上的学校还算可以的话,比较轻松,可以混到毕业证书,拿学位证,而科研院所可不行,如果要混,那以后的工作优势可就没有了。各方面优势差异如下:首先排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家超级科研院所。大家都公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北大等超级大学处于同样的学术地位。这里我们还要排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等超级热门的科研院所。因为这些科研院所都比较难考,但是如果能考上,那么前途将不可限量。比如就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那么进财政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就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那么进商务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国内被称为"银行行长和银行家的摇篮"。从招生人数比较:各大学招收的研究生多、各科研院所招收的研究生一般较少。从报考人数比较:各大学报考的考生多、各科研院所报考的考生一般更少,往往需要调剂。从科研条件比较:各大学的基础教育条件一般较好、各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条件一般较好。从生活津贴比较:各大学的生活津贴一般较低、各科研院所的生活津贴一般较高,甚至很高。从奖学金比较:各大学的奖学金品种很多、各科研院所的奖学金品种一般较少。从生活条件比较:各大学学生都比较多,生活资源人均分配少、各科研院所的学生少,虽然资源少,但是人均资源相对比较多。从生活丰富比较:各大学课余生活丰富、各科研院所的课余生活相对不那么丰富,但是很多科研院所都在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另当别论。从毕业分配比较:各科研院所的毕业分配有其专业对口的优势。四、中国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第1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第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第3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4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第5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第6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第7名:四川大学研究生院第8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第9名: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第10名:华中科技大学究生院第11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第12名: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第13名: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14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第15名:中南大学研究生院五、科研院所人气排名(目前数据仅有17年)以下是主要科研院所的人气排名(按序号排名),供同学参考。(说明:下面的招生数据都是指全日制,调剂生都是指第一志愿未报考本院所的调剂考生)1.中国科学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5.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6.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类考生115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1.37;全日制专业学位类考生97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2.77)7.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拟录取170人,其中58%是调剂生。除了法学所,其他院所专业基本都没招满)8.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9.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17人,专业型22人,上海科大联合培养41人, 上海交大联合培养2人,以上不含专项计划考生。总体复试比例为1:1.66)10.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考生总人数为173人,拟录取151人,复试比例为1:1.15)1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35人(基本是上线就录取,不少专业无人报考),拟录取133人,其中77%是调剂生)12.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710所)1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4人,其中25%是调剂生)14.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0人,专业型37人,总体复试比例为1:1.13)15.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16.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70人,一志愿上线34人)17.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8.广东省社会科学院19.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2人,复试比例为1:1.6)21.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2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23.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24.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1,拟录取28人)2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26.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电子六所)(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80%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27.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一志愿上线考生均可参加复试)(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35%是调剂生)28.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9.石家庄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54所)(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23人,拟录取24人(一志愿17人+调剂7人))30.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59人,其中61%是调剂生)31.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3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68人,其中82%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3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4.江苏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6所,杰瑞科技集团)35.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团)36.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9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7.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38.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39.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02人,其中6%是调剂生)40.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31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1.昆明物理研究所(211所)(2017年度拟录取8人,一志愿上线6人(全部录取))4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17年度拟录取59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3.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44.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45.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46.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6人,拟录取17人,复试比例为1:1.53)47.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48.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77人,其中62%是调剂生)49.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50.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3人,其中13%是调剂生)51.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5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58%是调剂生)5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061基地,贵州航天技术研究院)54.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205所)5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度拟录取81人,其中11%是调剂生)56.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57.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58.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87人,其中31%是调剂生)5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60.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6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62.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6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3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64.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65.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66.中国地质科学院67.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68.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69.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70.中国航空研究院611所7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7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73.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7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4.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6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5.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10人,其中1人是调剂生)7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10人是调剂生)77.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64人,其中47人是调剂生)78.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79.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80.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81.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82.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83.长江科学院84.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86.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87.中国航空研究院618所88.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89.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90.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91.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52所)9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即702所)93.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94.北京矿冶研究总看完以上内容,相信大家能明白研究所与高校二者的区别了吧,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哦,喜欢搞科研求工作稳定的同学研究所肯定是你的第一选择,性格外向喜欢校园生活的同学还是报考各大高校更为合适。

礼相伪也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近百名博士集体辞职,仅为换了保安?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员集体出走,其中大多数是博士毕业,并拥有事业编制。这在中科院系统内引起广泛关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坐落在一个美丽的半岛上,得名“科学岛”。在这里,数千名科研人员创造出“人造小太阳”等实验成果,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他们为什么辞职?6月28日晚,科学岛一名中层干部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证实,已有90余名科研人员辞职,均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核所”)职工。这名干部表示,此事已经引起了领导的注意,目前正在调查离职风波背后的原因。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记者 郝嘉奇/摄多人辞职上述科学岛中层干部告诉记者:“核所最高峰的时候有500人,这几年人才快速流失,去年开始只有200个人了。这下90多个人辞职,现在就剩100人左右。”至于人才流失的原因,其解释称:“核所原先是一个搞核材料的研究室,之后扩张成一个研究所,揽下国家的几个大项目。但这两年申请不到大的科研项目,没有钱,人才就走了。核所每年离职率是我们院最高的。”核所所长是吴宜灿,他于2019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集体辞职现场。受访者供图不过,对于工资变动情况,核所一名科研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两年收入是平稳的。疫情发生之后,我的科研工作都忙不过来了,没怎么关注工资。”导火索《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集体辞职事件的导火索,是院方强制为核所更换保安,核所科研人员认为自身权益被侵犯。此前,核所自行聘请了保安。一名疑似核所职工的用户在知乎上写道:“院方不在任何提前沟通情况下拆门禁,还有不少保安巡逻,把研究所前后门锁住,对科研人员没有一点尊重,有些女同事都惊恐哭了。”不过,上述科学岛中层干部解释称:“我们6月15日去给核所换保安,交接时,几十个科研人员冲过来,说不尊重他们,没提前征求他们每个人的意见。实际上,核所之前聘请的保安到期了,也不给人家续签、不付钱。院长约谈核所领导班子之后,说好6月15日更换,而且由院方付钱。。”这名干部提供的视频显示,在更换保安的时候,院方人员与核所人员发生了言语冲突。核所人员要求保安将院方人员“赶出去”,并禁止摄像。院方人员说:“不管怎么样,你进去把那些线都拔掉,这不是你应该干的事。”核所人员则说:“这是我管辖范围之内的。”6月15日冲突现场视频截图。受访者供图这名干部告诉记者,冲突一直持续到6月15日晚上11点,30多名特警到来。“核所有涉密的项目,我们换正规的保安公司和换门禁卡,才能防止外人进入工作区域。”这名干部说。记者注意到,核所的域名后缀为“cas.cn”,目前与科学岛官网一致。该中层干部说,这是此次改革强制核所改用的,之前的后缀为“fds.org.cn”。“目前我们按照党纪党规在内部整顿,事情暂时平息了,90多位辞职的今天(6月28日)也没来上班,人事处在清理人员,资产处宣布清理资产了。上升到党纪党规,又立案调查了,估计多少有些震慑力。”这名干部介绍,目前有90多人辞职,空出70个事业编制。“核所很多职工学历是中科大本硕博,平均年龄为31岁。读了22年书,博士出来有个事业编制,1个月工资1万多元,很多人都有科学家园的福利房。现在说不要就不要了,太可惜。”这名干部称。房产信息平台显示,科学家园是公寓房,2011年竣工,均价17000元/平方米。三研究所被裁撤科学岛原有安徽光机所、等离子体所、智能机械所、固体所等10个科研单元。2019年,院方裁撤了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应用技术研究所这3个科研单元。其中,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设在常州。被裁撤后,该所部分课题组并入其他所。在知乎上,一名疑似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职工写道:“我们所在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方面做得还是很不错的,为常州当地的产业经济作出不少贡献。不知新上任的院领导是不是看不上我们产业化,十几年的老所说撤销就撤销了。虽然给所长安了一个新位子,也算是安抚好了,可我们底下这么多人何去何从?”6月30日,记者采访了先进制造技术所综合办主任杨慧,他表示,该所是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与常州市科教城的共建项目。“常州有三块牌子,现在只是把合肥这边的牌子拿掉,常州所还是独立法人单位。人员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合肥研究院派遣来的,编制属于合肥的,另外两种是常州这边的事业编制和合同工。常州的原班人马不会调整,合肥的人员编制仍在合肥研究院,也没有太大影响,可能回合肥,也可能继续被派遣在常州工作。”对于机构调整和撤所,上述核所科研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整体来说反响并不是很好,我在其他所的一些同学反映:所都没了,以后科研项目怎么做?这些他们都表示疑惑。我们属于底层科研人员,只想安心把科研做好,其他也不好说。”《中国经营报》记者询问上述科学岛中层干部,撤所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其称:“是为了整合力量,凝练学科方向。”“核所工作正常”6月29日,上述核所科研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目前所里科研工作正常进行,我是研究生导师,前几天学生毕业答辩也是正常的。我们的所长也在单位办公。”他表示,作为基层科研人员,只想安心把科研做好。7月1日,核所大门前。 郝嘉奇/摄7月1日8时许,记者前往科学岛核所,看到工作人员陆续入所上班,且需要在门口刷门禁卡,门口有一名保安人员。这名保安说,自己所属保安公司受雇于院方,几天前来核所接替了之前的保安公司。他还说,吴宜灿也正常上班,“我昨天还看到他了”。核所一名党委委员表示:“离职是比较正常的事情,核所的科研环境基本正常,我天天都来上班。”对于其他信息,其并未透露。记者尝试联系从核所辞职的科研人员无果。记者7月2日致函核所及吴宜灿等人员,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7月9日,上述科学岛中层干部向记者表示:“这两周核所没有辞职的。目前其他所没有人跟风辞职。”核所官网显示,6月17日,该所召开2020年中工作进展会,吴宜灿强调,核所作为合肥物质研究院的一员,将继续坚定支持研究院新形势下各项改革,要求全体科研人员继续保持疫情期间的科学理性,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鼓励全所人员心无旁骛,继续在科研一线做好本职工作,做出出色成绩。(中国经营报)

狂屈似之

中科院三所大学的分布,告诉你国家科学中心为何是上海合肥和北京

我国目前有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分别在上海、合肥和北京。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被业内称作“科研皇冠上的明珠”,被各大城市所追崇。对于上海、北京的入围,多数人认为在情理之中。但合肥的当选,不少城市表示不服。然而,你要是看懂了中国科学院高校的布局,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看法了。上海张江据悉,我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由国家科技部和发改委认定,建设科学中心是中科院为主导,所以,建设的关键在中科院。那你对中科院了解多少?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在行政级别上与教育部平级。她下辖100多个直属法人事业单位性质的研究所、两所大学(中科大和国科大)和共建单位(包括一所共建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多家机构。在合肥的中科大成立于1958年,位于北京的国科大由1978年成立的中科大研究生院发展而来。在人才培养上,中科院采用科教融合的政策,中科院各研究所(院、台、站、中心)招生时在两所大学之一名下报名,学籍由两所大学之一管理、学位由两所大学之一颁发。可以说,“科教融合”是中科大和国科大培养人才最大的特色,依托各个研究所培养研究生,研究生院承担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工作,研究所负责学生的科研实践和学术指导。其中大部分研究所与国科大融合,少部分(金属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南京地质古生物所、苏州纳米所、苏州医工所等)与中科大融合。现在知道中科大和国科大为什么厉害了吧,这次的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建设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到了中科院,其实中科院早就为了这三个国家科学中心,做好了准备工作。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北京,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设在北京怀柔。2004年中科院就开始建设国科大雁栖湖校区,盖校区座落在怀柔雁栖湖风景区,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先期在这里建设国科大,不显山不漏水,不少人还觉得距离市区偏远。这次把北京国家科学中心重点搞到了这里。北大等名校才反应过来,赶紧开始拿地建设,远远地落在了国科大后面。上海科技大学再看上海,国家综合科学中心设在了张江,2013年创建的中国科学院与上海联手新办的上海科技大学选址就在张江高科技园中区,是建设中的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区域。至于合肥,她和中科大的依存关系就更不用说,可以说没有中科大就没有今天的合肥。早在2014年中科院启动"率先行动"计划,优先启动了中科院大科学中心的建设。其中,由合肥物质科研院和中科大联合申请获批的"中科院合肥大科学中心",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那么早就开始谋划,有了中科院的支持,合肥自然应该当选。从上可见,中科院为三大综合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早已在下一盘大棋。三城市的当选,都是经过深谋远虑和科学决策,再有城市争论合肥是否够格,只能是自取其辱。

两面争

考研直击:安徽大学2020研究生“云复试”正顺利进行中……

5月13日起,安徽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工作正式启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根据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厅相关规定及会议精神,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我校积极部署了此次硕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工作。我校一志愿考生复试主要使用移动“云考场”平台,部分联合培养(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一志愿考生使用ZOOM系统进行网络远程复试。此次安徽大学“云复试”筹备细致,准备充分。复试期间,我校纪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后勤管理处、基建处、保卫处、网络信息中心、校医院、后勤服务中心、后勤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分工明确、尽职尽责,为此次“云复试”保驾护航。各培养单位也高度重视此次“云复试”,积极准备软、硬件设备,多次对参与复试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入培训,耐心测试“安徽大学云考场”平台,仔细梳理各环节的注意事项。考前,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及时发布有关网络复试的通知与温馨提示,在重要节点对考生进行短信提醒,组织各培养单位对所有考生进行“云考场”模拟演练,对模拟不成功的考生进行指导,多次演练。考中,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全天候电话解答考生疑问,要求各培养单位及时与出现突发状况的考生进行充分沟通。通过以上方式缓解了考生压力和焦虑情绪,体现了安徽大学对考生的责任心与悉心关怀。5月15日上午,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副院长张连富一行来我校进行巡考指导,副校长钱家盛陪同参观了网络信息中心中控,介绍了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络复试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并前往商学院巡视了网络复试现场,对商学院现场流程规范和分工细致表示赞赏。5月16日上午,安徽省教育厅巡考员参观了我校整体网络复试情况,同时前往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面试现场,对其候考官集中、调度到位、井然有序的复试工作表示肯定。我校此次复试中,同等学力加试和管理类联考《政治理论》实行开卷笔试。加试由各培养单位线上组织并监考,在规定时间将笔试试题电子版通过屏幕共享给考生,考生在“双机位”环境下开卷考试(不可查看电子设备)。管理类联考各专业的复试科目《政治理论》实行开卷考试,考生需在接收考题后,使用A4纸手写作答,并在考试时间内上传至指定微信小程序的考试平台。此次安徽大学“云复试”涉及26个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共3814名一志愿考生参加。目前全校网络复试工作平稳有序,一志愿复试将持续到5月19日结束。来源: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研究生招生

彼得潘

放弃事业编制、福利分房,中科院30多岁的科研人员为何敢集体辞职

中科院作为国家最高级别、最权威的科研学术机构,却发生了技术人员集体出走的事件,真是令人匪夷所思。这件事反映的不是社会问题,而是我国科研大环境的问题。技术人员大面积辞职,“换保安”只是导火索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能所的90多名技术人员集体辞职引发轰动,但该所对外却声称离职是“正常的人员流动”,这些员工是主动离职的。据核能所网页介绍,该所最高峰时有500多人,但近些年人员不断流失,近期在仅有200多人的情况下,走失了近一半的人员。这么大面积的人员流动显然不正常,也不知后面的科研工作应该如何正常开展?目前,不但中科院已经派出了调查组,连国务院也已进驻调查,可见事情一定不是之前说的“换保安”引发的安全问题那么简单。员工出走的代价并不低核能所此番出走的员工多为博士学历,上学时好多都是中科大的本硕博,按理说应该对中科院感情颇深才对。然而在这些科研人员三四十岁的年纪,多数已经结婚生子,拖家带口,却仍然执意要放弃宝贵的事业编制,放弃难得的福利分房,放弃月薪10000多元的高工资,这看起来相当需要勇气。原本工作稳定、收入高、做的又是自己喜欢的科研工作,这本应是人生美事,可是为什么还要冒险出走呢?他们离职后还能找到与之相当或者更好的去处吗?离职原因猜想90多名技术人员“冒险”集体辞职,我猜测可能主要有以下2方面原因:1、待遇问题核能所原本只是一个实验室,人员编制并不多,后来扩张成为一个研究所。科研收入主要靠大项目,但国家级大项目并不是那么多,也并不容易申请到,因此收入下降导致核能所人员不断流失,从高峰时的500多人流失到近期的200多人就是最好的证明。员工不是学生,收入减少,难道自己读了那么多年书,现在搞科研是为了情怀?2、院内管理问题合肥物质科学研究生院2019年底新上任了一位院长,到任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引起了院里部分老领导和员工的不满。而且,似乎这位院长的口碑并不好,网上对其差评很多。中科院合肥核能所集体辞职事件留给我们的思考1、管理比科研更难。科研工作,只要给了科研人员足够的项目、相关设备仪器,以及稳定的编制和合理的收入,让科研人员能够踏实地工作,足矣。然而,管理工作远比科研工作复杂得多。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会存在管理思想的冲突,就会有利益分配的问题。从本事件来看,领导层与基层科研人员之间有着深刻的矛盾,可以说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2、留住人才比培养人才更难。我们的高考、考研等升学制度,就是在层层选拔人才,学子们想要通过自身努力来获得知识,走进更高一级别的顶尖高校、科研院所深造,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实现自己的理想,迎来富足的人生。人才的培养,既需要教育资源的投入,也离不开个人自己的努力,这是相对容易实现的。然而,等人才培养到一定阶段,他的心里便不仅仅有学术和科研,他看到了社会是物欲横流,他也要养家糊口,他想要把自己多年的付出转化为更多的收入以实现人生价值。这时,留住人才便成了一个课题。结束语希望此事件能尽快查明真相,并以此为契机大力优化改善我国的科研大环境,让懂管理的人来加强科研管理,让科研人员能够安心做好学术研究,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形成强大的合力。

凌曙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研院专家赴全威科技参观考察

9月25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处处长李贵明,研究生处党委书记兼副处长徐伟宏,研究生处副处长孙凌云,固体物理所副所长汪国忠,智能机械所副所长高理富,以及博导硕导等一行70余人,赴全威(铜陵)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观考察。全威科技总裁王文金、金属新材料事业群华东营销副总裁井永堃、制造部总经理李林等陪同接待。来访专家先后参观了全威公司企业文化展厅、连铸连轧生产线及成品堆放区。参观中,王文金就正威集团在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半导体和智能终端产业、大健康产业及大文化产业六大板块的发展,为来访专家做了详细介绍。在来访专家对集团有所了解后,王文金紧接着汇报了全威公司近年来在推动企业中长期战略规划、重大项目立项建设、企业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在制造业行业内取得的主要成绩,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可。王文金总为李贵明处长介绍制造部李林向专家介绍了公司先进的设备及成熟的连铸连轧生产线,并与专家展开研讨交流。专家对全威科技的主打产品——8.0mm铜杆与2.6mm铜杆的质量和产值给予肯定。李林表示全威科技一直以来坚持打造技术和人才孵化的双重平台,与多家企业及高校达成合作,同时热烈欢迎专家为全威输送高端技术人才。通过参观,专家对全威科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处处长李贵明表示,全威科技连续蝉联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首位是实至名归,希望全威能在未来的道路上再展宏图。王文金表示,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对全威科技的赞赏,下一步,公司将与中科院的各位专家加强协作沟通,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助力!

无适无莫

蚌埠市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举行院地合作协调会

据蚌埠日报全媒体消息:6月30日下午,市政府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举行院地合作协调会。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云涛、程艳;市领导王诚、周伟新,二级巡视员吴中尧,市政府秘书长吴道俊出席会议。会上,中科蚌埠技术转移中心汇报了工作开展情况,双方就深化院地合作进行了座谈交流。市长王诚向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长期以来给予蚌埠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近年来,蚌埠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抓手,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载体,聚焦硅基生物基双轮驱动,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了一批以硅基、生物基、5G、智能制造为代表的主导产业集群。刘建国表示,蚌埠市委、市政府以高效务实的作风,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了积极成果。蚌埠科技、医疗等资源丰富,支持蚌埠发展,对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希望双方以中科蚌埠技术转移中心为载体,继续加强创新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促进院地合作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为蚌埠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汇集更多的创新资源。图为中科蚌埠技术转移中心正式揭牌的现场在蚌期间,双方还举行了中科蚌埠技术转移中心揭牌及项目签约仪式。氧化钒温控智能镀膜玻璃开发、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等12个院企合作项目顺利签约,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记者 杨露露 文 / 图)

般若

原因诧异,90 多名科研人员集体辞职,是什么让他们选择放弃?

7月15日,据中国经营报报道,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员集体出走,其中大多数是博士毕业,并拥有事业编制。这在中科院系统内引起广泛关注。这次集体辞职事件的导火索,看起来很匪夷所思。是院方强制该研究所更换保安所致。研究所的保安以前是所里面自己聘的,这次更改为研究院选聘,在交接保安工作的时候,研究院和研究所发生了冲突。研究所的人员认为自身权益被侵犯了,所以导致了集体辞职。研究所有的职工认为院方没有在提前沟通的情况下,就拆了他们的门禁,还有不少保安巡逻,同时也把研究所的前后门都锁住了,这是对研究人员的不尊重。按照院方的表示,则是原来研究所聘请的保安公司到期了,又没有续聘,所以变更成研究院选聘,并且由研究院支付费用。此举也有为涉核研究保密的考虑。很多没有进入大学或学院系统的人可能会认为,这一事件与许多公司的辞职事件一样,并不清楚其严重性和作出决定的决心。由于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以及自2011年以来,许多人才计划大力招聘海外人才回国,科研圈的门槛水涨船高,典型的内卷加剧的行业。之前有两篇一区就评过四青的文章,现在很多学校稍微好一点,这个水准只能当副研究员了。关于转聘的问题,物理学科不可能只有一个分区或几个大的子刊。于是如今许多人挤破头先占上风,这些辞职的人都是博士,一路读出来就应该亲身经历过这个过程,所以他们的感觉比谁都强烈。辞去工作,不说三四十岁的家庭压力,就是去别的单位找工作也不容易,不少科研部门35岁以下,而且是按计划聘用,35岁以上的人没有工作就很难找到工作。说到去公司,这些人既然选择了从事研究工作,一般都是有研究兴趣或追求稳定的,不太可能去公司,而且公司也很难得到相应的职位。这类集体外逃的原因不应只是项目少,资金少。说真的,这些科研人员再不济也都是博士,又是有编制的单位,博士和硕士不同,都是29、30岁,工作几年,都快40了,家里有房子,生活比较稳定,不像20岁出头的年轻人,说走就走,再加上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待遇也不低,一万多块钱的工资,在合肥还算不错,走的人中有些还是有福利分房的,怎么能用待遇不行一言以蔽之呢?能够让90多位科研人员在三四十岁的时候集体离开,空出70多个编制,这说明研究院内部存在着很大的矛盾,这不仅仅是经济矛盾,或者是管理上的问题,即不把我当人看,或者是科研上的问题,或者是感情上的问题,我来这里是为了科学,所以你说我们不搞科学?因此,如果事件属实,那么这么多研究者冒着巨大的风险集体辞职,必然是出了大问题,或者是改革严重影响项目的来源和收入,或者是管理上的问题导致无法继续下去,不会因为一些安插、关系、领导方式等问题而采取下策,毕竟这些问题每个单位都有,严重性不同罢了。老头子还没有20来岁,不可能是头脑一热就集体作了决定。而科研圈看起来很大,但具体到某一研究领域,其实很小,而且圈内不同级别、不同门类、不同队伍相互交织,其实是一个人情社会,所以说如果事先没人安排好后路或去处,我就不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