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大主楼合肥工业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由教育部直属的高校,该校本部位于合肥市,在安徽宣城有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据小编了解,该校在本年度申报的博士点中,一次性申报了14个博士点!走在工大近日,安徽省教育厅正式公示了2020年度拟新增申报的学位授权点,经安徽省统筹决定和学校申报,拟新增推荐安徽建大申报博士授权单位、拟新增推荐安徽科技学院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合肥工业大学一次性申报了14个博士点!具体申报名单如下:学在工大(一)学术型博士一级学科(8个)应用经济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建筑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二)专业博士授权点申报(6个)材料与化工博士、电子信息博士、交通运输博士、土木水利博士、生物与医药博士、资源与环境博士动在工大根据以上申报的具体学科来看,合肥工业大学主要申报的学科还是以“工学”为主,专业博士上面,6个博士点均来自以前的“工程博士”,可见,该校作为一所“工科”多科性大学,专业办学还是比较专业化的!工大的雪除了工学,合肥工业大学还申报了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属于经济学学科;除了这个学科,其他的学术型一级学科博士点均属于“工学”范畴!可见,“工业大学”实至名归!入冬的雪
合肥工业大学本科生院党总支部书记、招生办公室主任曹兵答记者问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曹兵:合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工局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于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9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现有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宣城校区共三个校区。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简称“合肥校区”。宣城校区坐落在安徽省宣城市。记者:请问贵校的师资情况如何?曹兵:学校现有教职工3724人,专任教师232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双聘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含青年学者)1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中共中央组织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入选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6人。记者:请问贵校的专业设置情况?优势特色专业有哪些?曹兵:学校现有20个学院,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融合交叉”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校。3个国家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9种专业学位授予权1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管理科学与工程6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地球科学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个学科被评为A(2%~5%):管理科学与工程5个学科排名为B+(10%-~20%):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我校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20个:金融工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资源勘查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建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记者:请问贵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曹兵: 我校学生就业率96%及以上;本科毕业生到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工作的占到直接就业毕业生人数总数的72.10%。毕业生具有“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特点。媒体评价:“安徽工业的脊梁” “汽车界的黄埔军校”。记者:请问新生到贵校就读后能否申请转专业?曹兵:1.优秀新生转专业:获得我校优秀新生奖学金二等奖及以上的新生,在入学后可以申请转专业一次。2.优秀学生校内转专业:入学第一学年所修教学计划规定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位于本年级专业前30%,单科成绩中等以上,与转入专业密切相关的学科成绩为优秀者,具备申请转专业资格。3.学校以培养拔尖创新、学术精英和行业领军人物为目标的创新实验班年度招生计划180人,将在新生入学两个月内进行选拔,学生录取后学籍由原专业转入创新实验班相关专业。记者:请问考生、家长怎么联系贵校?曹兵:招生网主页:http://bkzs.hfut.e.cn招生咨询电话:0550-629023972020年招生计划及近年在安徽省录取分数线
来源 | 募格课堂整合自各校人事网、科学网、三联生活周刊、麦可思研究、知乎编辑 | 学术君博士毕业进入高校任教,需要多久才能成为教授?3年、5年、8年......?我们不免能看到,有不少青年学者,在晋升和年龄的抗衡中产生这样的困惑,这也给了部分博士在读的同学一个提前预警,是否自己未来也会遇到这样的难题?亦如知乎这位提问者发出的疑惑:“本人36岁,男,东部二线城市普通一本教师,去年评上副教授。本科211,硕博国内本专业最好的学校,导师是大牛,但退休了没什么权力。博士毕业的时候,因为乌龙事件导致没法入职名校,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急着稳定下来,就到了一所普通一本高校。科研成果还不错,基本上是最近五年同专业全国最好的。领导也很器重,但小学校科研氛围还是太弱,被委以重任又分担继续做研究的精力。是否应该跳槽去一所好一点的学校?”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拥有一个较好的学术背景,荣幸被大牛收入门下,因无法控制的变动,最后入职一所普通一本高校,如今36岁依旧只是副教授,答主的种种经历都给博士生们上了一课,“博士毕业并不是终点,而是竞争的起点”,在此大环境下,年轻博士们又该如何突出重围?博士毕业2年实现从讲师晋升教授如果按照传统的职称评聘办法,从讲师到教授,最快也要10年。不过最近,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中的一位讲师李佛君,去年获聘校内副教授,今年获聘校内教授,两年内成功实现“三连跳”,这得益于该校出台《高层次人才聘用管理办法》,设立“凤凰学者”系列岗位,对学位、年龄等硬件暂不达标但业绩优秀的人才,适当放宽招聘通道,从而吸引外来高层次人才。着力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其实,短时间能从讲师晋升到教授的不止李佛君一人:- 2016年,山东大学管理学博士钱先航仅仅用了2年,便完成了从普通讲师向教授的跨越。- 2017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吴建峰成为当时唯一一名从讲师跨层级晋升为教授的青年教师。- 2018年,德州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宋峰和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许士才,这两位讲师直聘为教授。......近些年,国家、学校层面持续加大职称改革力度,这才让青年教师不用再“熬年头”“熬资历”。3月末,合肥工业大学的一则人事变动新闻引发热议“4年内密集出走7位院长级学术大咖,合工大被挖角引关注”,这似乎也让合工大意识到留住人才的重要性,以此推出了一项人才工作新举措。面向有发展潜力青年人才,合工大更是设立“黄山学者”特聘教授、优秀青年和学术骨干三类岗位,“实行学术水平与成长潜力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让真正潜心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再者,中南大学2018年发布了《新进教师选拔与聘用管理办法(中大人字〔2018〕54 号)》,其中规定,对于学术业绩特别突出者,即使未满足高水平大学学历要求或年龄要求,也可以申请破格选拔。图源: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高校正在加速提升人才待遇?高校给青年教师提供的,不仅仅是破格晋升的资格,相比于动辄几十万的安家费,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大引才力度,从“5年内免费提供住房”逐渐演变成“期满就给房”的境地,这也让一些出身优异的博士们,更倾向于选择去往需要迅速提升的高校,走一条加速发展的道路。近日,重庆师范大学公布了《2021年考核招聘高层次人才简章》,引进待遇中,教学科研岗博士中,符合“杰出博士”条件,校方提供一次性安家费50万元,或者提供一套面积90平米左右的校内经济适用住房。同一时期,江西工程学院发出2021年人才招聘公告,本校招聘博士的购房补贴条件下显示:海外及国内985院校、中科院和其他院校品牌专业毕业的博士50万元人民币,或住房一套(120平方米以上)及20万元人民币装修补贴,在校连续工作满6年后,住房产权归其本人所有;国内其他院校毕业的博士40万元人民币,或提供住房一套(120平方米以上)及15万元人民币装修补贴,在校连续工作满6年后,住房产权归其本人所有。图源:江西工程学院此外还有2月初,募格课堂报道过的塔里木大学,招聘教师简章中显示:A类博士发两篇一区SCI论文,可获200平及以上住房。要知道,如果作为一个博士刚毕业就入职高校的老师来说,刚工作就通过自身能力购买房产,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现实的,如今入职高校直接获得自有房产,不由得令人羡慕。博士刚毕业,进入高校是何种现状?当博士毕业入职高校后,接踵而来的就是如何持续提升自己的发展之路,这也就要考虑到一个实际问题:高校对青年教师注重考核什么?此前募格课堂的投稿作者@杏仁香芋 也通过统计,得出了青年教师考核的真实情况:讲师职位的招聘是对发表文章,经费申请经验,教学经验和行政工作经验几项指标的综合考量,当然研究型的高校会更看重发表文章和经费申请经验,教学型的高校则会把教学经验这项指标的重要性提高,因此大家经常提到的所谓出身名校的问题并没那么重要。出身的困惑化解了,那为什么还有多数高校青年教师热衷于自嘲呢?此前,《国家治理》周刊发布了一项对高校青年教师群体(45岁以下)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主要压力来源是“职称评定”和“发表论文”。接受调查的3000余人中,超半数受访者(57.16%)明确表示自己的工作状态基本达到“996”,有12.2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工作状态不止“996”了。据研究员观察,在高度依赖各种科研资源(研究经费、实验室空间、博士生数量等)来开展研究的院系中,有些老师在刚入职的时候非常拼命。复旦大学教授马臻也曾表示:即便面临着在短时期内难以解决的困境,青椒也应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初心,就是不忘自己做人民教师的初心,不忘自己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不忘自己对科研的激情。而继续前进,就是面对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自己眼前的事情,不要让负面情绪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最主要的,还是要在大环境下,把握好自己的节奏,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晋升之路!本文来源:募格课堂整合自各校人事网、科学网、三联生活周刊、麦可思研究、知乎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文/独角兽数学课堂角角老师导语:我国工业大学数量不是太多,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是工科类高校,综合实力排名相比综合类大学低一些,但是,却很受高考理科生们的欢迎。工业大学最好的当属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二的也非西北工业大学莫属,这是毫无争议的事情。但是排名第三的大学就争议很大了?北京工业大学我国工业大学怎么排名,有哪些等级呢?独角兽数学课堂角角老师先带你总结下。我国工业大学等级第一层次: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这两所“985工程”、“211工程”大学、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第二层次:北京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这三所“211工程”大学,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河北工业大学第三层次:天津工业大学,这一所非“211工程”大学,却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第四层次: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剩余的非“985工程”、非“211工程”、非“双一流”高校。河北工业大学那我,我国哪所高校能排工业大学第三名呢?工业大学第三名(北工、合工、河工排名对比)工业大学第三名的高校争议不断,很多大学排行榜都不尽相同,有实力竞争第三名的工业大学有合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北京工业大学第33名,合肥工业大学第94名,河北工业大学第98名;北京工业大学US 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北京工业大学第58名,合肥工业大学第59名,河北工业大学未入榜。校友会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合肥工业大学第48名,北京工业大学第71名,河北工业大学第100名;软科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北京工业大学第63名,合肥工业大学第78名,河北工业大学第106名。合肥工业大学从四个大学排行榜不难看出,我国工业大学第三名的宝座不可能是河北工业大学,与北京工业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相差挺多;合肥工业大学的呼声很高,但是,最有实力的应该是北京工业大学(四个榜单中,三个第一)。其实,北京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虽然发展速度不同,但各具优势,都有自己的王牌专业。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拥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位点;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光学工程),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学、结构工程);拥有1个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土木工程)拥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在教育部第四轮科学评估结果中,拥有2个A类学科,其中,有1个A档学科(土木工程)、1个A-档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拥有16个B类学科,其中,有7个B+档学科、4个B档学科、5个B-档学科,拥有7个C类学科,其中,有3个C+档学科、2个C档学科和2个C-档学科。北京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是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安徽省政府共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拥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位点;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拥有1个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拥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在教育部第四轮科学评估结果中,拥有1个A档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拥有16个B类学科,其中,有5个B+档学科、6个B档学科、5个B-档学科,拥有8个C类学科,其中,有3个C+档学科和5个C-档学科。合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前身与天津大学前身均是响当当的北洋大学,实力很强,不过如今与天津大学相差很大。河北工业大学,拥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位点;拥有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电机与电器),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支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拥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在教育部第四轮科学评估结果中,没有A类学科,最高等级仅为B档,拥有2个B档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6个B-档学科,拥有18个C类学科,其中,有6个C+档学科、5个C档学科和7个C-档学科。附:2020年校友会工业大学排名2020年校友会工业大学排名小结合肥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这三所211工业大学中,河北工业大学无论综合排名还是优势学科,实力都是最差的。北京工业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实力相当,有竞争工业大学第三名的实力。你觉得北京工业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这两所大学,哪所大学实力更强,是我国工业大学第三名呢?
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才是这个世纪最重要的资源,科研工作者对大学的意义非凡,很多大学教授的职业生涯中都有过“跳槽”的经历。但是,在一所大学之内,4年内7位院长被人挖走,这可是非常罕见的,更何况这还是一所教育部部属的211工程大学。这所大学有一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影响最广的四大大学排行榜中,它的排名基本稳定在内地50-80之间。近几年,这所大学发生了不少事,比如副校长公开实名举报校长,比如辅导员从学生处收取不义之财,比如7名院长先后被别的大学“挖墙脚”。这所大学就是位于安徽合肥的合肥工业大学。为什么会出现人才频繁被挖的情况?这所大学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让缪老师陪你聊聊吧。一、上个世纪的辉煌历史上个世纪,咱们还有“重点大学”这个称呼,在1960年,全国有重点大学64所,其中综合大学和工科院校是最多的,前者有13所,后者有32所。合肥工业大学的名字就出现在32所工科院校之中。那时候的合肥工业大学,与哈工大、西安交大、天津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现在的985、一流大学建设大学并列。那时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985、一流大学建设大学还不不是大学建制,名字里都带着“学院”呢。时过境迁,30多年过去了,211、985工程取代了此前的“国家重点大学”。这个时期的合工大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这就要看当年211评选的过程了。第一批211大学的名单是在1995年确立的,全国只有15所大学入选,合工大排不进前15倒也算正常,没进名单是“意料之中”;第二年的年底(1996),这15所的名单中又追加了80所大学,横排竖排怎么都应该排上合工大了吧?事实是,它竟然落选了,还真是“意料之外”;又是9年过去,合工大终于在2005年与其他11所大学一起入围了211,算不算“命运多舛”?二、这个世纪的落寞失意经历了世纪之交的阵痛期,合工大并没有就此沉沦,它依然能不断产出顶级科研成果。2006-2007两年,合工大拿到了连续两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从此之后,合工大“沉寂”了很久一段时间。咱们看看这个世纪的合工大都爆出过哪些“负面事件”吧。先从校长与副校长的纠葛说起吧。2006年,本科毕业于合工大的朱大勇教授从解放军理工大学调回母校,并于2012年开始担任合工大副校长,合工大宣城校区的负责人。2013年,现任合工大校长梁樑从中科大调入合工大担任副校长,2015年担任合工大校长至今。梁樑上任之后,对学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砍掉了学校的部分专业,减少了宣城校区的招生。2016年,朱大勇实名举报梁樑弄虚作假。这件事是怎么收场的呢?朱大勇教授在2018年离开了合肥工业大学,加盟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彼时的这所大学还是一所独立学院,与部属211合工大的层次相差很远。朱大勇在这所学校,只是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一名普通教授,与合工大副校长的地位,同样相差很远。时过境迁,2020年的合工大再起波澜。一位名叫瞿浩的辅导员,因为自己的不良行为被骂上了热搜。如果学生想入党,需要交手续费;如果学生想参与评奖评优,需要交手续费;如果学生需要他帮忙邮寄材料,他会在快递费的基础上加价跟学生要钱。按理说,这样的辅导员对学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应该马上“驱逐”才对。可是这件事之后似乎也不了了之了,校方似乎把这件事遗忘了,媒体上查不到对他的处理方案。(也有传言说他已经被开除,但仅限于“传言”,没有官方文件来证明)。回看过去几年的合工大,没有什么比4年内7位院长挂冠而去更有“轰动效应”的了。这7位院长(副院长)中有6位是“长江”或者“杰青”,他们都从合工大离开,加盟了其他的大学。也就是本文开头所说的被“挖”走了。这“长江”和“杰青”可非同小可,这种头衔代表了一种学术地位,虽不如“院士”地位那么高,但一般高校都以拥有数量较多的“长江”和“杰青”为荣,并愿意对外大家宣传。什么是“长江”和“杰青”呢?就像是升级打怪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你要从事科研工作,就需要“升级打怪”。想要“升级打怪”,你需要一张门票,这张门票读完博士你才能获得,如果有海外留学经历的话还能加分。开始打怪之后,你需要先过“求职关”(找到工作),“项目关”(开始做项目),“大项目关”(拿到大项目),以上全部通关才能拿到“杰青”(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此后你继续闯关,但前方的路都是未知,只有极少部分人才能找到通关的道路,那就是拿到“国家重大项目”,顺利完成后,你有一定几率评上“长江”(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此后你才具备被选为院士的资格(仅仅是资格,几率可并不高)。通过上述描述,你应该了解到出走的7位院长有多么重磅了吧?虽然合工大陆续也有新的人才补充进来,但是整体上看还是出多进少。比起社会上多数“圈子”,大学这个“圈子”的人才流动并没有那么频繁,4年走7人是一种“异常”现象。抛开待遇的因素不说,如果说去武汉大学是因为学校层次更高,去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地理位置更好,那谢康去枣庄学院就实在另外人摸不着头脑了。梁樑校长是有魄力的,想要做大事,但做大事哪有什么“一帆风顺”之说?近几年的人才流失,究竟应该如何定义,也许10年之后会有公论。三、起起伏伏的难解之谜人才流失这件事,我们都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指责他们背信弃义、忘恩负义,但假如这些人才是我们的亲戚朋友,我们又会怎么说呢?安徽合肥算不上一个吸引力十足的城市,合工大虽然是部属211,但是薪酬和其他待遇实在说不上好。当我们面对两倍待遇的吸引,我们可能不愿意放弃当前的工作,可是当3-5倍的待遇时,谁能做到心如止水呢?合工大的学生经常吐槽学校的行政体系,“官僚”两个字绝不鲜见。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需要校方认真思考,进行改进的地方。合工大真的一蹶不振了吗?我觉得未必。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遭遇起起伏伏再正常不过,它不是完美的,但只要敢于正视问题,科学利用资源,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构建更合理的后勤行政体系,善待各类人才,我相信它终归会有重新崛起的那一天。你觉得合工大人才流失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在第二次双一流评选和第五次学科评估中,合肥工业大学会交出怎样的答卷呢?你有什么话想对合工大说吗?来评论区聊聊吧。你认为合工大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内因还是外因造成的呢?你认为在下一次双一流评选和第五次学科评估中,合肥工业大学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呢?来评论区聊聊吧。长按点赞,一键三连,鼓励我多多创作教育内容。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缪老师妙笔生花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大学是分部属和省属的,这个部属不仅仅指的是教育部,几乎中央各部委下面都有高校,比如机械工业部,一提到机械工业部,大家对机械工业部所属的高校印象不深。机械工业部所属的高校,按实力排行的话,第一名:吉林工业大学(现已并入吉林大学);第二名:湖南大学(教育部直属,现已列入985工程建设);第三名: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直属,现已列入211工程建设);第四名:燕山大学;第五名:江苏理工大学(现江苏大学)。可能由于龙头被并掉,第二名宣传只谈千年学府,才导致大家对机械工业部所属高校印象不深吧!咱们今天谈的是合肥工业大学,这所学校学科实力如何?毕业生就业如何呢?我们一同来分析以下。合肥工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98年,学校由机械工业部划转到教育部。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3万余人。学校现有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工程博士学位授权,其中包括3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咱们看看学校的学科实力如何,咱们一起看一下2017年12月发布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A :管理科学与工程B+: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仪器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B :材料科学,电气工程,土木工程,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B- :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说实话,这个学科实力,在普通211工程里面,可以排个中等吧!会比大多数省属高校强,和同档次的武汉理工大学之类水平大抵相当。学科实力应该说还不错,那毕业生的就业呢?我们以合工大发布的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数据为依据,看看该校毕业生的水平。2017 年合肥工业大学共有毕业生 9759 人,就业率为 96.61%。其中本科毕业生 7608 人,就业率为 96.08%;硕士毕业生 2080 人,就业率为98.41%;博士毕业生 71 人,就业率为100%。合工大的本科毕业生是以安徽生源为主,达到2185人,达到28.7%;河南省 461人;山东368人;河北365人;江苏351人。硕士研究生中,安徽学子达到1211人,占比高达60%。这样看来这所大学本科在全国招生计划比较平均,而硕士生则是在安徽省内知名度较高。关于2017届毕业生的去向: 2017 年毕业生以签约就业为主要去向,包括签就业协议就业和签劳动合同就业,共计 6558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67.20%。其次是升学(含出国、出境学习),共 2789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28.58%,其中本科生升学(含出国、出境学习)2689 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35.34%。 毕业生升学情况:2017 年,该校本科生中 2372 人考取研究生,317 人出国(境)学习,占本科生毕业生总数的 35.34%。毕业硕士生中,73 人考取博士研究生,16 人出国(境)学习。毕业博士生中,9 人从事博士后研究,2 人出国(境)学习。这样看来,合肥工业大学学生大多都不满足现状,有50%的本科生考入985高的校,考入本校都不到四分之一。这应该说好呢?还是应该怎么说呢?硕士生也是,只有极少比例的在本校读博,难道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是入学之后才更向往更好的学校,才有更高的追求吗?期待本校学生来加入分析。就业单位性质: 2017 年毕业生中,到国有企业就业 2957 人,其他企业就业 2475 人,三资企业就业 447 人,高校、科研院所就业 410 人,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 187 人,部队就业 100 人 2017届合工大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就业行业分布:本科和硕士生的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比都是在40%以上,这充分和学校名字是挂钩的"工业大学",居于第二位的都是信息传输等行业。而博士生则是以教育行业为主,也就是毕业生直接走向三尺讲台的居多。2017届合工大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2017届合工大硕士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就业区域分布:从就业单位地域分布来看,人数最多的是华东地区,占比 67.48%,其次是中南地区,占比 17.11%,到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毕业生相对较少,分别为 1.28%和 3.30%。从就业单位所属省份分布来看,选择留在安徽工作的毕业生最多,占比 32.35%,其次是江苏省、浙江省和广东省。2017届合工大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具体签约流向:根据《财富》杂志 2017 年发布的世界 500 强企业名单和中国企业家联合会发布的中国 500 强企业名单,以及中华工商业联合会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名单,学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 5879 人中,有 1399 人进入世界 500 强企业,占23.80%;1944 人进入中国 500 强企业,占 33.07%;547 人进入民营 500 强企业,占 9.30%。毕业生薪酬水平:根据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薪酬”栏统计,2017 年本科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平均起薪分别是 5376 元和 7480 元。 学校毕业生的薪酬水平逐年增高。其中,2013 年至 2017 年期间,本科毕业生薪酬增幅为 39.20%,毕业研究生薪酬增幅为 49.42%。这样看来,合工大的就业水平还是不错的,签约到国有大型企业的比较多,在各种500强榜单中的单位比较多,薪资水平也是在毕业生的正常水平,那这所学校所有专业就业都这么好吗?让我们一同看看哪些专业的就业率比较一般呢?本科生:财政学(71.43%),风景园林(84.38%),英语(88.89%),工业设计(89.74%),研究生:国际贸易学(50%),基础数学(50%),统计学(66.67%),英语语言文学(66.67%),科学技术哲学(80%),资产评估(80%),微生物学(80%),美术学(83.3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87.5%),风景园林学(88.89%),看来合工大的本科生就业水平还是不错的,只有几个自己不擅长的专业就业率在90%以下,其他专业的就业率都是棒棒哒!而硕士生则分化比较厉害,好多专业的就业率都不到80%,考这些专业研究生的可要引起注意啦!好了,关于合工大的情况,我们就先介绍到这,如果大家对合工大的就业有什么想法,欢迎在下方留言来探讨。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1月21日,教育部人事司在合肥工业大学宣布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余其俊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袁自煌不再担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当天下午,记者从合肥工业大学校园官网上看到,现任领导页面已正式更新,余其俊的个人简历和学术成果等已被放在党委书记一栏。根据简历,余其俊出生于1962年11月,系安徽桐城人。1993年武汉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2001年9月起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并于2013年6月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2019年1月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在学术活动及学术成果方面,余其俊主要从事水泥和混凝土工学、混凝土耐久性、建筑材料的环境影响和废弃物的再利用与再资源化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多项国家“973”、“863”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十三五”科技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项目以及企事业委托科研项目等,获中国专利20余件、布鲁塞尔国际发明博览会银质奖1项和省级科技奖4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余其俊简历基本情况:余其俊,男,汉族,1962年11月生,中共党员,安徽桐城人。现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作简历:1983年6月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本科毕业;1986年6月武汉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同年留校任教,1993年同校材料工程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并晋升副教授职务;1995年5月至1999年4月在日本八户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任客座研究员;1999年5月至2001年8月在日本新泻大学建设学科任研究助理、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研究员;2001年9月起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期间2001年11月至2002年3月任日本新泻大学客座教授;2004年起任博士生导师。2003年11月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2008年1月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2009年2月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10年9月,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12年7月任校长助理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12年12月任校长助理兼人事处处长。2013年6月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2019年1月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学术活动及学术成果:主要从事水泥和混凝土工学、混凝土耐久性、建筑材料的环境影响和废弃物的再利用与再资源化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多项国家“973”、“863”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十三五”科技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项目以及企事业委托科研项目等,获中国专利20余件、布鲁塞尔国际发明博览会银质奖1项和省级科技奖4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学术兼职:兼任第七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副理事长。(图片及简历来自合肥工业大学官网)转自腾讯网
当年的机械四小龙中,吉林工业大学直接被合并到吉林大学了,而老二的湖南大学则直接晋升了985,虽然目前是双一流B类大学。排在第三位的合肥工业大学也转到了教育部直属,后来也被列入211工程建设,那列入211工程建设的合肥工业大学现在的毕业生出路咋样呢?是否还像以前作为行业高校有那么高的就业率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毕业生都去哪了?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共有毕业生9829人,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6.71%。其中本科毕业生7571人,就业率为96.22%;硕士毕业生2168人,就业率为98.29%;博士毕业生90人,毕业生就业率为100%。毕业生全体的男女比例大致为3:1。典型的工科大学的特点。 本科毕业生的生源以学校所在地的安徽最多,占比达到29.24%。这是一个正常部属高校的在当地的招生比例。其他招生较多的省份是河南省(483人),河北省(349人),山东省(342人),江苏省(321人)。比较照顾高考比较难的省份。2018年毕业生去向主要以签约就业为主,共计656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66.81%。其次是国内外升学的共280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8.54%,其中本科生境内外升学共计2665人。2018年学校本科生中有2358人考取研究生,307人出国学习,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35.2%。硕士毕业生考取博士仅有122人,15人出国。2018年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主要是制造业,占比达到32.46%;其他较为集中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8.56%)。建筑业(11.46%)。而博士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是教育业。2018年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有5574人,其中到国有企业就业的有2831人,其他企业就业的2237人,三资企业就业506人;到高校、科研院所就业761人;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243人。2018年毕业生赴华东地区就业的最多,占比将近70%,其次是中南地区,占比达到16.8%,到东北和西北地区就业较少。从省份来看,选择留在安徽工作的毕业生最多,占比33.85%,其次是浙江省、江苏省和广东省。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到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中,有1780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占比31.93%;2590人进入中国500强企业,占比46.74%;656人进入民营企业500强,占比11.77%。 根据2018年合肥工业大学毕业生的统计数据,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的平均起薪是6238元和8065元。2018届毕业生详细的就业率,大家可以以最终的就业率为报考的依据,如果就业率太差,还是慎重点吧!除非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太少,波动会比较大,一般数据是稳定的。2018年共有286名本科毕业生未落实工作单位,其中44人正在准备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170人报考2019年硕士研究生,67人工作单位正在落实中。硕士毕业生有37人未落实工作单位。通过就业率的具体数据可以看出来,本科毕业生的专业中,传统制造业类的专业就业率很不错,而已金融,管理类专业的就业就相对来说要差一些。而总体来说,就业单位是各种500强的比例也很高,工资待遇就在安徽省而言,也应该还是不错的,充分说明作为原来机械四小龙的合肥工业大学的就业工作很不错的。这个就业率,对于正在调剂的研究生来说也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哪所学校的专业到底受不受社会欢迎,这个值得参考,对于合肥工业大学的就业质量,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数据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号称“机械四小龙”之一的合肥工业大学,在全国工业大学地位大家都是知道的,2020年全国综合大学排名中,软科排名为第78名,校友会排名第48名。她的软硬实力不是一般的强!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简介学校创建于194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 ,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办学规模学校占地总面积5千余亩,在合肥市设有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和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在宣城市设有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下设23个学院(部),94个本科专业;拥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专任教师2100余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6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3万余人。师资力量学校有教职工3783人,专任教师数2269人,其中正高416人,副高885人;具有博士学位1410人,硕士学位663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入选者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与讲座教授12人、青年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同时,外聘担任学校教授的两院院士和知名学者120余人。学科建设学校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7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种专业学位类别,工程硕士专业领域25个。特色专业卓越的贡献让世界瞻仰一.对“嫦娥五号”的贡献合肥工业大学科研团队在近20年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理论方法、制定了测量方案,实现了全构型钻进装置复合载荷分离与在线检测,为“嫦娥五号”采样钻具的材料选择、构型确定与优化以及钻进参数的底定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嫦娥五号”顺利圆满成功,有合肥工业大学一份独特的贡献。二.对安徽及全国的贡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给安徽带来了科大讯飞及教育的突出贡献,合肥工业大学对安徽及全国的贡献也是与目共睹的:科学技术贡献今年6月,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在合肥召开,合肥工业大学共27项成果获奖,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同时,学校以参与完成单位获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服务安徽地方经济合肥工业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人才28万余人,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近年来该校每年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留在安徽工作,在重大装备制造业、化工电力能源行业、土木建筑产业等领域,遍布着合肥工大毕业生的身影。紧紧围绕安徽省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公共安全等8个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合肥工大深化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合作,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仅2014年,该校就获批授权专利286项,其中发明专利223项,实用新型专利62项。一台机器就搞定全部功能的微创医疗装备系!在合肥工业大学,就有这种集人机协同、智能决策、多通道交互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微创医疗装备系统,占地不足5平方米,让人叹为观止!合肥工业大学不仅重视科研、学术、经济,还大力发展文化创新教育,党委常委、副校长陈鸿海表示:“大学本就是文化、知识的殿堂,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做好自身文明创建,还要引领社会文明的建设。”合肥工业大学,立足安徽,服务全国。为祖国的教育、科研做出了突出贡献。全方位、多维度发展,使她更加辉煌!
7月10日,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布了一则《关于处理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博士生学籍的通知》,对因超过全日制博士(含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的59名博士生,予以取消学籍。图源:经管之家针对这一通知内容,有网友表示支持:图源:经管之家也有网友提出质疑:图源:经管之家其实,北交大的做法并非个例。就在去年,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做了退学处理,包括5名博士生、67名硕士生,即该校每40个博士、每70个硕士里就有一个被退学。对此广州大学表示:其实在广东高校界,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学校相比,我们这个淘汰率都不算高。像一些老牌985高校,因为本身研究生的基数会大一些,大家反而会忽略淘汰率。图源:百度图片除此之外,合肥工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都曾做过研究生清退或学籍预警工作。国内博士研究生不能按期毕业的越来越多,目前这一比例可能高达65%,去年两会期间,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公布的这一数据引起了高度关注。毕业要求高、缺乏导师指导成主因近年来,国内高校对博士生发表论文的数量、质量都有明确要求。比如,南京大学规定,理科生至少要在国际一流刊物或本一级学科顶级刊物上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在本专业SCI索引源刊物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在本专业SCI索引源刊物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和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且必须全部是第一作者。“这还只是学校的最基本的要求。”一位博士在读生透露说,部分院系、老师的要求比学校还高。图源:pixbay此前,《清华大学法学学科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要求》做出规定:清华大学法学学科学术型博士论文的创新成果应达到以下一项或几项标准:1、提出并证实了某一新的有价值的法学观点;2、系统并深入地解释了某种法律现象的成因;3、揭示了某种法律现象的性质或特征;4、纠正了对现有法律现象的错误认识;5、解决了不同法学观点之间的冲突;6、将新的法律知识体系化;7、提出了新的法学研究方法;8、验证了某种法学方法的使用价值或有效性;9、拓展现有法学理论或方法的适用范围。国内博士毕业难,那么国外博士毕业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后学君以英国、法国和德国、以及澳大利亚为例,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科普。图源:pixbay英国如果仅想获得一个博士学位,英国是很不错的选择,英国博士以周期短著称,而且英国名校云集,毕业证和学位证还是很具有含金量的。此外,英国由于科研经费紧张,学费昂贵而奖学金少,使得其自费生比例较高。也正因为如此,大部分导师知道英国读博成本高,只要符合毕业要求,一般也不会为难学生的。图源:pixbay法国和德国法国和德国是小语种国家,很多博士项目只对英语提出要求。法国博士的平均毕业周期在4年左右,相比较而言,德国的博士毕业周期较长,最短4年,多数博士生要7年才能毕业。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华人最多的国家之一,很多留学的中国学生都是奔着移民去的。澳大利亚的博士毕业难度比英国要高,一般3~5年毕业。图源:pixbay当然,如果您觉得国内博士毕业太难,同时也不想放弃现有的事业,您还可以选择免联考的在职博士(国际DBA)。国际DBA项目旨在培养已具备硕士学位或者同等学历以上的高级管理人才,是通过专业的工商管理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规定的学术水平而被授予的博士学位。它体现了工商管理的最高学术水平。图源: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