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1月6日讯】近日,鹿城区戍浦江河道(藤桥至河口段)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调整报告获省发改委批复,标志着工程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鹿城区戍浦江河道(藤桥至河口段)整治工程属于省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是瓯江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曾于2014年3月获批,但由于占补平衡指标无法解决,导致工程未能有效推进。为此,鹿城区农业农村局和市级部门通力合作、优化调整方案,兼顾耕地保护和流域防洪标准、有效减少耕地占用,并作为重点民生工程积极向上对接。工程总投资 11.4 亿元,建成后可将戍浦江两岸防洪能力从不足5 年一遇提高至 20 年一遇,并将大幅改善水生态以及周边人居环境品质。目前,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工作已启动,正在加速推进开工建设。【来源:鹿城区农业农村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获重大进展西江干流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批复记者刚刚从广东省水利厅了解到,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广东省西江干流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获重大进展,迈入全面建设新阶段。工程建成后,将显著提高广东西江干流两岸防洪能力,通过与上游水库实施堤——库联合运行,可使肇庆市、云浮市主城区防洪标准提高至100年一遇,有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西江端州区段,广东省水利厅供图 总工期3年 总投资近25亿元据了解,西江干流治理工程范围为西江粤桂省界至广东三水思贤滘,经过云浮、肇庆2个地级市共7个县区,河段长197公里,整治堤段65.2公里。主要建设内容为:堤身加高培厚长度31.9公里,护坡54公里,堤身防渗6.5公里,护岸长度35.7公里,挡土墙长度1.1公里,上堤坡道5.48公里,背水侧堤脚排水沟7.68公里;拆除重建涵闸51座、加固涵闸12座等。工程保护人口177.5万人,保护农田219.67万亩,总工期3年,总投资为24.66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6.4亿元。西江高要市段,广东省水利厅供图 工程建成后,沿江两岸防洪能力显著提高,与上游水库实施堤——库联合运行,可使肇庆市、云浮市主城区防洪标准提高至100年一遇,县级城市提高至50年一遇,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防洪安全保障。工程列入国务院批复的《珠江流域防洪规划》据介绍,西江干流作为珠江流域的重要河道,历次珠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均列入重点治理内容,该工程先后列入国务院批复的《珠江流域防洪规划》、《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全国《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相关规划。据专家介绍,西江流域集水面积大,暴雨多发,汛期洪水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广东西江段地势低洼,人口密集,洪水威胁大。几乎每年都有大小不等的洪水发生,仅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发生1949年、1959年、1961年、1988年、1994年、1998年、2005年、2008年等多场大洪水,损失严重。专家指出,虽然经过多年的防洪工程建设,目前西江干流已建堤防234.52公里,为减轻西江洪水危害,保护西江干流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西江干流堤围是不同时期建设的,缺乏系统治理,存在堤防单薄、险工险段多和穿堤建筑物老化损毁等问题,难以适应保护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因此,对西江干流堤围进行整治加固已刻不容缓。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关家玉 通讯员:粤水轩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蔡冬庆
记者从广东省水利厅了解到,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广东省西江干流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获重大进展,迈入全面建设新阶段。工程建成后,将显著提高广东西江干流两岸防洪能力,通过与上游水库实施堤——库联合运行,可使肇庆市、云浮市主城区防洪标准提高至 100 年一遇,有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总工期 3 年 总投资近 25 亿元据了解,西江干流治理工程范围为西江粤桂省界至广东三水思贤滘,经过云浮、肇庆 2 个地级市共 7 个县区,河段长 197 公里,整治堤段 65.2 公里。主要建设内容为:堤身加高培厚长度 31.9 公里,护坡 54 公里,堤身防渗 6.5 公里,护岸长度 35.7 公里,挡土墙长度 1.1 公里,上堤坡道 5.48 公里,背水侧堤脚排水沟 7.68 公里;拆除重建涵闸 51 座、加固涵闸 12 座等。工程保护人口 177.5 万人,保护农田 219.67 万亩,总工期 3 年,总投资为 24.66 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 6.4 亿元。工程建成后,沿江两岸防洪能力显著提高,与上游水库实施堤——库联合运行,可使肇庆市、云浮市主城区防洪标准提高至 100 年一遇,县级城市提高至 50 年一遇,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珠江 - 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防洪安全保障。工程列入国务院批复的《珠江流域防洪规划》据介绍,西江干流作为珠江流域的重要河道,历次珠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均列入重点治理内容,该工程先后列入国务院批复的《珠江流域防洪规划》、《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 年)》、全国《水利改革发展 " 十三五 " 规划》等相关规划。据专家介绍,西江流域集水面积大,暴雨多发,汛期洪水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广东西江段地势低洼,人口密集,洪水威胁大。几乎每年都有大小不等的洪水发生,仅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发生 1949 年、1959 年、1961 年、1988 年、1994 年、1998 年、2005 年、2008 年等多场大洪水,损失严重。专家指出,虽然经过多年的防洪工程建设,目前西江干流已建堤防 234.52 公里,为减轻西江洪水危害,保护西江干流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西江干流堤围是不同时期建设的,缺乏系统治理,存在堤防单薄、险工险段多和穿堤建筑物老化损毁等问题,难以适应保护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因此,对西江干流堤围进行整治加固已刻不容缓。【来源:新快报·ZAKER广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黄发改审批〔2020〕226号黄石市水利和湖泊局:你单位《关于恳请审批的报告》及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湖北省黄石市大冶湖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附件收悉。项目代码:2020-420200-48-01-045798。经研究,原则同意黄石市大冶湖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现批复如下:一、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黄石市大冶湖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地跨黄石市西塞山区、开发区·铁山区、大冶市和阳新县,流域人口87.8万,湖体由大冶湖主湖及三里七湖、尹家湖、红星湖等子湖组成,与长江通过枢纽工程直接连通,常水位时湖泊面积65平方公里,是沿江重要湖泊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城中湖。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黄石主城区不断外拓,黄石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由“环磁湖”时代迈向“环大冶湖”时代,大冶湖逐步发展成为城市“核心”。但大冶湖防洪标准偏低、排涝能力不足,成为制约黄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严重阻碍了黄石市高质量发展。2012年9月,湖北省水利厅以鄂水利规科复〔2012〕247号文正式批复了《黄石市大冶湖水利综合治理规划》;2017年3月,在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批复的《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中明确将黄石市“三湖一河”防洪治理工程(含大冶湖)作为全省13项重点防洪减灾工程之一。2020年汛期大冶湖发生重大险情,加快实施大冶湖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对于提升城市抗洪能力,保障汛期市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长江中下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项目建设地点大冶湖流域范围:东起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西接黄石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北临黄荆山,南靠鄂东南幕阜山。三、项目业主单位黄石市众邦城市住房投资有限公司。四、建设规模及内容本工程通过完善大冶湖“蓄、防、排”的防洪体系,系统解决大冶湖流域防洪问题,主要实施退垸还湖、堤防达标建设(含闸站)、水系连通、清淤疏浚、河道综合治理、水库薄弱环节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等建设工程。具体如下:(一)退垸还湖:包括对太白湖、水家堍、林家湖、程家湾、有色湖等5处调蓄圩垸实施永久性退垸还湖和生态修复,退垸还湖总面积10.17 km2;对磊山湖、龙泉湖、大湾湖、栗子湖、沙湖、下袁民垸等6处分洪圩垸建设分洪口门和防汛连通公路,八里湖、白泥泉等10处圩垸进行单退圩垸管理,单退圩垸总面积35.35 km2。(二)堤防加固(环大冶湖堤路结合工程):包括沿湖38.96km堤防加固及防护林带,堤防加固采用堤路结合方式建设;对尹家湖泵站、兴隆咀泵站等5处二级排涝泵站进行增容、并新建金湖街办泵站1座,总设计流量55.39m3/s;实施穿堤建筑物改造,拆除重建西畈湖、铺灯湖等14座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大冶湖泵站,除险加固三里七湖老闸、三里七湖新闸、大冶湖大闸等3座水闸。(三)水系连通:实现大冶湖洪水汛期多通道入江,包括新建大冶湖-海口湖连通渠,长度5.72km,并对海口湖泵站扩容28m3/s;新建大冶湖-鼎丰闸站连通渠,长度1.03km。(四)清淤疏浚:包括对三里七湖、尹家湖、大冶湖主湖进行清淤疏浚,总清淤量约230万m3;对主要支流三里七港入湖口、罗家桥港入湖口、尹家湖港入湖口、大冶湖大港入湖口、大冶湖金湖大道口、牛皮港入湖口段等进行清淤疏浚及湿地恢复。(五)河道综合治理:包括对大冶湖泵站进水港进行整治,治理长度7.33km;对大冶湖大港下段进行整治,治理长度16km;对三里七港、牛皮港等17条主要入湖港道进行整治,治理总长85.3km。(六)水库薄弱环节治理:包括对流域内76座中小型水库存在的薄弱环节实施除险加固,坝体渗漏处理,开展白蚁防治,增加安全监测设施。(七)山洪灾害防治: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包括重点山洪沟治理总长58.9km;新建截洪沟6.3km。工程完成后实现大冶湖整体防洪能力提升至50年一遇;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段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主要入湖河道两岸重要乡镇段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城区排涝标准达到30年一遇;沿湖圩垸排涝标准提高至10年一遇。五、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工程总投资估算为29.97亿元。拟申请中央资金占60%,省、市各配套20%。六、建设期限工程总工期60个月,自2020年10月至2025年10月。请接此批复后,抓紧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初步设计,并按基本建设程序报我委审批。附件:工程招标审批部门意见黄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0年8月25日附件工程招标审批部门意见项目建设名称:黄石市大冶湖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QQ空间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来源:行政审批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西昌市地处攀西经济区,位于安宁河中下游。安宁河太和段为西昌市规划新城区,两岸地势低洼,河道摇摆不定,排洪不畅,洪涝灾害频繁,不能满足防洪要求。为完善西昌市规划新城区防洪体系,提高防洪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尽快兴建安宁河干流(太和大桥-鑫源养殖场河段)防洪治理工程十分必要。州发展改革委于2021年3月31日对该项目可行性研究予以立项批复,项目拟新建堤防总长8.49公里。工程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堤防为3级。项目的建成能有效整合利用西昌市太和镇、小庙乡共计8113亩耕地,保护周边农户居民共计13757人、8个学校、23个厂矿的安全生产生活,对西昌市太和镇、小庙乡等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来源:凉山州发改委】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为加快推进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资金项目的落实,近期,叶榭镇召开八十八亩田区域水质提升与水生态修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意见征求会,叶榭镇副镇长王晶出席会议。会上,由上海诺山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了项目的主要情况,主要分为修复的5条河道的基本情况、污染来源、治理方案和项目资金预算等。会议过程中,各部门认真听取第三方公司的汇报,对汇报中内容提出各部门的疑虑,就治理方案的可行性、长期维护措施及资金等难点问题进行探讨,为稳妥有序开展后续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叶榭镇将进一步对八十八亩田区域水质提升与水生态修复项目开展专家评审会,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核实和研判,让生态修复项目行得通、修得好,居民能够得益长远。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委、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局、叶榭镇环保办、农办、水务站、河长办、财政所、规土所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文、图:叶榭镇环保办【来源:松江环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咸宁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局:你单位《关于审批咸宁市城区黑臭水体治理系统性优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咸项建〔2020〕32号)及相关附件材料收悉,经研究,同意建设,现对该项目(项目代码:2020-421202-77-01-055671)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如下:一、建设规模及内容该项目主要为咸宁市浮山河、滨湖港、北洪港、大屋肖河及杨下河五条黑臭水体系统性优化治理,建设规模及内容如下:1.浮山河:涉及浮山河下游河道断面修整工程(下游约1.2km渠底找坡),三处排口截污整治工程,及一处小区雨污分流工程(甘鲁村面积约1.5公顷);2.滨湖港:涉及两处小区、企事业单位内部雨污分流及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咸宁市第一医院面积约6.7公顷、五金机电大市场面积约9.6公顷),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工程(含格栅、沉沙等末端预处理及生态滤池8000m3/d一座),及生态修复示范段延伸工程(长度约1.1km);3.北洪港:涉及1处排口截污整治工程,及生态修复示范段延伸工程(长度约1.4km);4、大屋肖河:涉及12处排口截污整治工程,及生态修复示范段延伸工程(长度约1km);5.杨下河:涉及杨下河中游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工程(长度约0.6km),一处现状拦水坝修复工程。二、项目选址咸宁市浮山河、滨湖港、北洪港、大屋肖河及杨下河流域内。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该项目估算总投资10608.25万元,资金来源为市财政预算资金和黑臭水体专项资金。特此批复。请据此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尽快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报我委审批,争取工程早日建设,发挥效益。附件:工程招标审批部门核准意见咸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10月21日 附件:工程招标审批部门核准意见建设项目名称:咸宁市城区黑臭水体治理系统性优化建设项目||【来源:咸宁市人民政府】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央广网安庆9月3日消息(记者赵家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给安庆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徽安庆,临江揽湖,外倚长江,内拥10个湖泊,怀抱46条河渠,市域范围内水面面积225平方公里,占比达25%。从穿越新城区的康熙河,到东部地区的“一湖九河”,再到贯穿东西、南北水路,构建一城活水生态水网,实现全市范围的“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安庆市用了5年的时间,做活了水文章,做优了水生态。秦潭湖生态湿地。提高“水动力”,城市不再“看海”2020年7月,安徽普降暴雨,多个城市出现内涝。“去年5月安庆也是下大雨,湖边的皖江大道都被淹了。”站在秦潭湖边,安庆市重点处水环境科副科长伍宏进回忆到,从2018年9月到2020年5月,经过了近两年的清淤扩湖工程后,安庆市第二“绿肺”秦潭湖的水域面积从76公顷拓宽到了110公顷,蓄水量达到200万方,“去年7月底清淤结束后,秦潭湖就已具备防洪排涝的作用。今年我们提前腾出了库容,面对强降雨,同样的路没有再被淹。”“秦潭湖治理工程的正式完工,标志着安庆东西、南北向水系的全面通畅,它承担起水上枢纽的作用,汛期排水,旱期蓄水。”如今,这里成为了安庆东部新城的“明珠”,1.8公里双向6车道大桥让天柱山大道跨湖而过,成为连接新旧城区的交通“大动脉”。康熙河景观带。早在2015年,安庆就开启了这场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连接新老城区的康熙河就是最早动工的河道。“由于常年淤堵,之前的康熙河基本丧失了水动力。”安庆市重点工程建设处处长李俊告诉记者,作为连接安庆两大“绿肺”大湖和秦潭湖的重要“血管”,康熙河的畅通意义非凡。从2015年5月动工开始,一年后,康熙河摇身一变,成为聚防汛排涝、生态环境、园林景观为一体的城市“绿轴”。“治理水系,我们还要增强水动力。水系和人的五脏六腑一样,只有通畅流动,才能更加健康。”城区河湖水系需要如同动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一样相互连通,水体要如同血液一样循环流动、定期更新再造。“刚进场时,原有的河道最窄处仅几米宽,最宽也不过十多米,还被周边住户圈围起来进行养殖,这一片那一块的,水体浑浊不清。”中国水电六局安庆水系治理项目“一湖九河”工程负责人汪凯回忆道。清淤疏浚。清淤疏浚、生态护坡、填筑堤防、绿化沿河景观、建设道路和桥梁……2018年底,包括怀湖河、秦泉河、港桥河、泉潭峡、小港、晴岚沟、白泽湖、港口沟、破罡湖泵站前引河和窑沟等10条水系的“一湖九河”民生工程项目正式完工。这项土建造价3.33亿元的工程不仅增强了水体流动性、改善了水质,更是大大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舒适度,践行了城市发展新理念。花小钱办大事,水系治理的“安庆经验”随着“一湖九河”工程的完成,安庆水系内源污染与面源污染的问题解决了,入湖排污口和污水分别接入城市污水口与市政污水管,“一湖九河”水质均提高到了三类水标准。加上东西、南北向水系全面联通,大幅提升了城市调蓄和排涝能力。“花小钱,办大事”是安庆在水系治理中贯彻的理念,这在石塘湖的治理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5年来,我们所有河道湖泊治理的土建工程部分只花费了4、50亿。比如秦潭湖生态湿地,土建部分的投资只有4.8亿。”伍宏进说。石塘湖现状。“桃花两岸飞红雨,春色随人到石塘。”如今石塘湖岸边已重现清状元龙汝言的《游石塘湖》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沿岸基本没有硬化泊岸,郁郁葱葱长满了各种植物,人行步道采用的是融入了“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混凝土,利用雨水补给地下水。入湖口建成了挺水-浮水-沉水交替、日净化能力2.5-4万吨/天的湿地,伍宏进解释道,“本来的设计是人工和自然湿地混合,后来我们对设计方案反复优化,决定采取全自然湿地。一方面顺应自然,让生态恢复进入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总工程成本只有1.6亿,是我们花小钱、办大事的具体体现。”但是,自然湿地只能将水质抬升一级,如果想要它发挥作用,必须保证入湖的河流水质同步提升,“2016年,我们就开始治理谷桥大沟和大寨沟,让入湖口水质提升到了Ⅳ类水,这样才能保证经过湿地流入石塘湖后,水质能达到Ⅲ类。现在,这两条‘沟’早已变为‘河’了。”安庆把钱花在了刀刃上。2015年底,安庆便开始突出“科学治污、精准治污”,聘请生态环境部华南科学研为究所牵头的专业团队,以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为重点开展驻点跟踪研究,为精准治污提供科学决策咨询,并将石塘湖生态保护修复作为驻点团队的重要研究任务之一。石塘湖工程采取DBO(设计、施工、运营)模式建设,伍宏进告诉记者,“施工方负责运营5年,保证工程效果。DBO模式在很多其他种类工程上的运用挺常见,但是用做湿地委托运营,是在全省范围内比较创新的做法。”步步为营,全域水系大贯通安庆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从一开始就注重系统设计。早在2016年长江流域遭遇洪水后,为彻底解决城市排水防涝暴露出的短板,市委、市政府启动城市水系综合治理研究,优选长江勘测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安庆市区901平方公里,重点是中心城区195平方公里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谋划了一批水系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分批逐年推进建设。贯穿东部新城区的康熙河治理是第一步,谷桥大沟和大寨沟这两条进入石塘湖的河道整治是第二步,呈现“五横五纵”格局的“一湖九河”治理是第三步,它彻底改善了安庆市东部的水系情况。“第四步便是今年完成验收的秦潭湖生态湿地公园,它的完工意味着安庆全水系的贯通。”安庆住建局城建办主任张成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安庆市先后完成了康熙河、顺安河、潜江河等31条重要河道的治理,以及石塘湖、秦潭湖、白泽湖等7处湖泊治理,“两河纵横、三湖一体”的生态水网体系和“鸟语花香、水流风动”的水环境初步形成。“今年,西部老城区的立新圩泵站和东部新城区的港桥河泵站这两个对江泵站目前所有的前期工程已经完成,计划明年汛期前可以完工。此外,开挖文苑河也是重头戏。”2016年以来,安庆共新(改)建节制闸站31座,设计流量达到676立方米/秒;新(改)建排水泵站15座,城区排涝能力大幅提升,达到263立方米/秒。今年汛后,立新圩泵站和港桥河泵站将投入建设,届时,该能力将提高为335立方米/秒,安庆的防汛排涝能力将提高为“百年一遇”。河道畅通,湖泊扩容,安庆实现了水系互连互通,水位调节可控,达到了"城因水而兴、水依城而活”的综合效果。安庆将积极贯彻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实现安庆人居环境发展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新跃升。
【大河财立方消息】近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亚行贷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批复显示,项目实施范围涉及淅川县龙城街道、商圣街道、西簧乡、毛堂乡、荆紫关镇、寺湾镇、香花镇、九重镇、厚坡镇、老城镇、马蹬镇、上集镇、金河镇、仓房镇等区域。项目总投资301503.35万元,其中,利用亚行贷款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7124万元),其余资金由淅川县政府配套解决。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亚行贷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南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你委《关于呈报亚行贷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宛发改外资〔2020〕489号)及有关材料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为促进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保护,保障供水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原则同意亚行贷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一)淅川县丹江鄂豫段防洪治理工程。新建和加固改造堤防18.765km,其中新建堤防13.318km,加固改造堤防5.447km;重建、新建涵闸13处等。(二)淅川县淅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河道8.16km,包括河道扩挖清障、岸坡整治、防汛道路建设、拆除重建桥梁等;新建污水管网28.41km,配套建设2座污水提升泵站;在河道两岸建立防护绿地和生态拦截带,对沿岸景观进行提升改造,总面积134.8hm2。(三)淅川县石板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对流域面积11.55km的石板河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包括封山育林治理、生态综合治理、保土耕作、休闲广场建设等。(四)淅川县城乡供水工程。新建12万m3/d和0.5万m3/d净水厂各一座,建设原水输水管道26.8km,配水管道228km,配套8座加压泵站等。(五)淅川县林果业绿色发展工程。实施节水灌溉面积3.85万亩,建设水源及输配水工程、水肥一体化工程、田间灌溉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电力工程及辅助用房等。(六)淅川县水果保鲜库建设工程。新建水果保鲜库53座,其中单体储存量200吨保鲜库35座、500吨的17座和5000吨的1座,配套建设电力、制冷及辅助设施。(七)淅川县乡村污水系统建设与完善示范工程。新建集中处理污水站及分散处理污水设施11处,纳入周边城镇污水管网3项,新增污水处理规模3072m/d,建设配套管道279km。(八)淅川县餐厨垃圾和市政污泥协同处理工程。新建餐厨垃圾和市政污泥协同处理厂1座,处理规模为100t/d。(九)淅川县东风渠提升改造工程。改造提升东风渠22km,包括清淤疏浚14730m、修建退水闸1处、拆除重建桥梁1座,硬化渠道、配建挡墙、加装栏杆等。(十)淅川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程。建设下湾、关帝、磨沟和青龙4个村基础设施,包括村内道路改造7.7km、新建步道28.96km、村容村貌整治、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等。(十一)淅川县县城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程。改造城区3条道路雨污水管道及9处积水点,新建雨水管道28835米、污水管道17436米;综合治理内河河道4.4km,包括加固堤防护岸、新增生态蓄水设施、沿河生态景观建设、新建截污管道、改造桥梁等。(十二)淅川县信息化体系建设工程。建设感知采集系统、支撑平台、应用系统及配套设施等,涉及河道多要素监测、城市内涝监测、供水泵站自动化系统、林果业智能灌溉采集等,整合现有数据资源,建设数据资源库。(十三)淅川县机构能力建设。包括政府机构加强及能力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服务、公众环保教育、人员培训等。三、项目选址项目实施范围涉及淅川县龙城街道、商圣街道、西簧乡、毛堂乡、荆紫关镇、寺湾镇、香花镇、九重镇、厚坡镇、老城镇、马蹬镇、上集镇、金河镇、仓房镇等区域。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301503.35万元,其中,利用亚行贷款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7124万元),其余资金由淅川县政府配套解决。五、环境保护严格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执行,确保各种污染物达标排放;消防、劳动安全和节能减排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六、同意项目法人委托有相应能力的招标代理机构按项目的招标方案核准意见进行招标,工程招投标应同时符合亚行采购要求。招标公告应在指定媒体发布,依法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做好招标文件备案和招标情况报告工作。七、按照“谁用款、谁还款、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借用亚行贷款的本息由淅川县政府负责偿还,南阳市财政局、省财政厅提供担保。请据此开展下步工作。附件:项目招标方案核准意见2021年1月21日责编:刘赟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城市,因水而兴,因水而美。近年来,以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水环境为目标,我市实施了一系列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做活水文章、做优水生态,构建一城活水生态网,还市民鱼翔浅底好风光,在宜城大地铺展一幅水环境治理的美好画卷。穿山跨湖的安庆市外环北路。米小韦摄环境改善幸福感满满9月1日,走进位于石塘湖南岸的安庆人防主题公园,沿岸绿树成荫,湖面层层鳞浪随风而起,原先的鱼塘里荷花盛放。在公园南面的石塘湖入湖口,野生菱角铺满水面,连片退养鱼塘就地建设的湿地生机勃勃。石塘湖如今的景象,放在几年之前是无法想象的。彼时,石塘湖内围网林立,湖边围埂养殖近8000亩,城区生活污水通过谷桥河、大寨河两条黑臭水体汇集入湖,环湖生产生活污水直排,湖泊生态遭到破坏,水质长期处于IV-V类,甚至达到劣V类,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生活质量。处在市区水系末梢,水质劣V类,成为市区污水的集聚地。怎么治理?2019年,石塘湖取水口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与石塘湖入湖口环境综合整治两大工程先后开工。通过水环境整治、水污染防治、精养鱼塘生态修复等相应工程治理,石塘湖取水口周边环境面源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水体自净能力恢复。针对入湖口的情况,采取清淤、塑造生态湿地,提升入湖水质;拓宽河道、建设涵闸站,增强防洪排涝能力;构建生态湿地系统,打造滨水景观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理,入湖口片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将于9月底主体完工。“这里的菱角是水鸟衔来种子野生的。”市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科负责人鲍力告诉记者,菱角的生长对水质要求较高,这一片野生菱角也是入湖口水质提升、环境有效改善的有力证明。安庆石塘湖。张俊摄近赏公园美景、远眺石塘湖水,作为一名普通市民,也是安庆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参与者,市住建局城建办主任张成感慨良多。“石塘湖周边以前脏乱差,大家都绕着走。现在环境显著改善,生活品质有了大提升,心里满满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构建一城活水生态网石塘湖环境的改善,是我市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市委、市政府于2016年启动城市水系综合治理研究,突出全域性、系统性、综合性,编制安庆市区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谋划水系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并分批逐年推进建设,由此掀开安庆城区治水新篇章。2017年4月,“一湖九河”工程项目开工,立足“应退则退、宜宽则宽”,对白泽湖、怀湖河、秦泉河、港桥河、泉潭峡、小港、晴岚沟、港口沟、破罡湖泵站前引河和窑沟等10条水系,实施退渔退圩退耕,进行综合治理。整治后的晴岚河。石晓红摄“刚进场时,原有的河道最窄处仅几米宽,最宽也不过10多米,还被周边住户圈围起来进行养殖,水系不连贯不流通,水体浑浊不清,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中国水电六局安庆水系治理项目“一湖九河”工程负责人汪凯回忆。清淤疏浚、生态护坡、填筑堤防、绿化沿河景观、建设道路和桥梁……历时一年多,水系内源污染与面源污染的问题解决了,入湖排污口和污水分别接入城市污水口与市政污水管,水生态群落达到平衡,水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一湖九河”水质均提高到了Ⅲ类水标准,实现与破罡湖、白泽湖和康熙河水系贯通,成功构建了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康熙河景观带。石晓红摄近年来,通过打通断头河沟、拓宽束水河道、优化水系布局,我市先后完成康熙河、顺安河、潜江河、大寨河、免锣巷河以及“一湖九河”等31条重要河道的治理,整治河道总长约54公里,面积约303.83公顷,完成石塘湖、秦潭湖等7处湖泊治理,总面积约2037.28公顷,城区水系向东与破罡湖、向南与长江、向西与石门湖、向北与石塘湖互连互通,“两河纵横、三湖一体”的生态水网体系和“鸟语花香、水流风动”的水环境初步形成。统筹联动治黑臭水体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部分原先承担着贯通水系、行洪作用的河渠由于被淤泥堵塞以及污水的流入,逐渐成为黑臭水体。2015年底,按照住建部《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要求,经排查、公示,我市共有10条黑臭水体纳入督查整治任务。从2016年开始,我市对建成区内谷桥河、大寨河、十里河、免锣巷河、花亭河、迎江区罗塘联圩联兴村下排河沟、迎江区合兴村主干河沟、高新区凤凰片垃圾填埋场水塘、高新区垃圾填埋场北侧水塘、高新区垃圾填埋场西侧水塘等10条黑臭水体进行整治,2019年底通过省级“初见成效”复核。免锣巷河流经安庆石化厂区和部分生活小区,其中三分之一是暗渠。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以及沿河垃圾乱倒,加之各暗涵内径流量小,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部分河段阻塞,流水不畅,成为一条黑臭水体。“住在周边的居民,曾经都认为污染严重的免锣巷河治不好。2019年7月,免锣巷河整治项目施工,年底通过省级黑臭水体治理验收。现在,周边居民出门见公园,散步闻花香。”市住建局副局长金敏介绍说。通过综合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补水等措施,到2019年底,我市累计完成安庆市城区雨污分流改造384.53公里,完成城区市政道路、居民小区及企事业单位排水管网排查检测1012公里,完成老旧管道破损病害点整治984处,完成雨污错接混接点整治774处,完成安庆市城东污水处理厂、安庆市马窝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10条黑臭水体完成整治,提前1年完成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初见成效”治理目标,“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再次回到市民身边。水系治理后的安庆城市风光。代俊摄来源:全媒体记者 杨一 通讯员 石晓红 图片来源于人民网安徽频道【来源:安庆发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