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行政管理学位论文范文公则自伤

行政管理学位论文范文

行政管理学位论文范文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本科论文滨海街道女大学生“村官”的调研报告学生姓名: X X X指导教师: X X X学科专业: X X X X X X X学 号: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学习中心: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东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X XX X年X X月摘 要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就是“生产发展”,而我国农业发展明显受资源约束,农业成本也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难度越来越大。所以,农业科技创新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我国对农业科技的各种投入现状不容乐观,严重制约着农业科技对我国农业的贡献率,无法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优越性,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应该依靠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增加农业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投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解决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结构性矛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顺利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政府作用;农业科技投入1.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农业科技创新的含义1.1 我国新农村建设现状“新农村建设”是针对“三农”问题的一种政策性的安排,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新的政策正式提出。六年多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在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比如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见图1),农民收入大幅增加(见图2);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比例上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在公共服务方面也采取了很多重大的措施,例如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村养老服务机构数量逐渐增加(见表1);2012年2月1日,以“农业科技”为关键词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就把“农业科技”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希望通过农业科技的跨越式的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图1 2006-2011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图2 2006-2011年农村居民人居纯收入及其实际增长速度1.2 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及其实施的紧迫性“农业科技创新”主要是指“农业通过应用新知识、新科学、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工艺、生产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的整个过程;是包括农业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在内的动态过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并不是一个农业强国。据社科院的估计数据,尽管过去八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增收,但是因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远远跟不上消费量的增长。在这样的现状下,农民想要实现持续增收,唯一的途径就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诉诸农业科技创新,从而保证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首先,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即生产方式、生产资料以及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机械化的生产资料,先进的管理方法都是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否则农业很难实现现代化。其次,农业科技创新这一策略使农业生产成本降低成为可能。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耕地、淡水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发展已经相当困难,只有诉诸科技创新,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农业科技创新是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们需要保证各类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唯有农业科技创新能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1.3 在农业科技创新中政府应该发挥的作用农业科技创新是由不同的社会组织合力实现的,大体分为农业科学技术的生产者、使用者和传播者三个部分。因为农业的发展事关国家经济的发展,关系民生,所以政府必须是该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政府的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3.1 政府是投资的主体,是农业科技创新所需经费的主要来源渠道最后,农民作为农业科技产品的直接受益者,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例如自身创新能力不够,资金少而且分散,信息不畅通等多种原因,不能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投入者,所以需要政府通过资金投入的方式,计划、引导、组织农业科技创新的持续开展。1.3.2 政府是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维护者,需要高效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而农业科技创新需要一个宏观的合理布局,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整合农业科研资源,建立一个布局合理、资源融合、联合协作、科研推广与科研转化相衔接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为了最后建立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政府在整个机制维护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有很多方面,比如,加大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实现农业信息化,为各类资源和信息的交流融合提供平台和途径;政府要建立关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护农业科技人员的相关利益;政府应该健全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建设,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顺利转化;政府要为农民科技培训做出努力,农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沿阵地,农民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直接应用者,处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末梢,是所有投入能否转化为产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所以,政府需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软着陆。1.3.3 政府必须提供相关的政策保障,使农业科技创新稳定地、可持续地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新诉求,我国农业需要通过此途径实现农业的持续有效发展,保证各类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在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做出相关的资金投入后,还需要相关的人力资源的投入,需要有相应的政策予以保障实施,需要有相应的执行机构进行监督实施。2.农业科技创新中政府所发挥作用的现状分析2.1 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实施的各项举措事实上,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并无直接联系,之所以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分析农业科技创新是因为农业科技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切入点。农业科技创新归根究底是为了使农村生产经营方式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为此,政府的举措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 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经费的投入,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在“三农”问题的投入上提出了“三个持续加大”,其中一个就是持续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确保投入的增量和比例都有所提高。文件还指出,“要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支出明显高于财政的经常性收入的增加比重”。2.1.2 大量建立涉农网站,搭建农业科技创新信息化平台而这些网站的大部分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建立并进行更新和维护的。涉农网站以其所包含信息的内容丰富性、及时性、便利性、互动性等特点方便了农业科技资讯和科技成果的共享,政府便于传达,农民便于了解,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途径。2.1.3 加大农业科普宣传、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和技能各级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开展各种“送科技下乡周”、开办农资交流会以向农民发放科普技术资料,进行技术咨询解答为主。在农业技术较发达的安徽省郎溪县现有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个,农技推广区域中心站5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11个,村农技服务组98个。2.2 政府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所取得的成就近十多年来,由于我国对“三农”问题的持续关注,农业科技进步的速度加快,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2.2.1 农业增长效果明显截止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八年连续增产,与此同时,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水产品均实现全面增产,这是近16年来第一次。2.2.2 农业集约程度明显提高在各级政府资金和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我国现代农业园区数量不断增加,全国省级以上的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已达400多个,特色鲜明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已经逐渐形成。2.2.3 农业科研项目成果显著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正在进行和已经完成的农业科研项目及成果数量将近700项,已经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的达100项,地方科研成果数量约为560项”。2.2.4 资源节约型农业得到发展我国农业面临着资源缺乏的困境,根本出路就在于由资源依赖型转向科技推动型。例如农业灌溉,我国每年的用水量中70%是农业用水,而这其中又有90%是灌溉用水,因为传统的农业灌溉技术落后,所以导致水的利用效率较低。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办法,建设节水灌溉工程,现阶段该省的农业用水的利用率普遍提高20%以上,仅灌溉用水每公顷可以降低50%。2.3 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所表现的不足之处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国家上农业科技水平先进的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很多所谓的农业科技创新停留在模仿层次,低水平重复较多,重大成果较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确有待提高。下面将侧重从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表现的不足进行分析。2.3.1 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投入不足纵观世界各国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都不仅仅是依靠政府投入,还鼓励多种商业资本进入。一方面政府投入科研经费,另一方面政府给予相关政策,吸引商业资金。首先,就政府投资本身而言,我们的农业投入非常低,而且投资的结构不合理。说到投资结构不合理,非常典型的例子是我国对于种业的研发投入不到农业科技投入的10%,要知道对于种业的投入,产出是呈乘数效应的,种业区别于种植业,种业的成果是要投入生产的,而不像种植业直接是用于消费的。所以需要在不同类型的科研类型中合理地配置有限科研经费,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其次,各国的经验都表明发展现代农业,仅仅依靠政府注资是很难实现的,需要广泛地吸引社会资金转化为农业科技投资。在我国,除政府注资外,其他类资金很少涉及农业科技领域,这也是我国农业科技投资的一个短板。2.3.2 政府没有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的完善机制,综合水平低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应该是有利于导向“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的生产技术要求体系的,但现阶段,在我国政府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之间,缺少合理的分工和有效的协作,“条块分割”问题不能妥善合理的解决,农业科研一直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阶段,很多项目的农业科研人员仅仅满足于通过项目申请拿到科研经费。2.3.3 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没有解决结构性矛盾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现状是一般农业科技人才有剩余,但是复合型、高科技技术人才非常缺乏,突出体现在交叉学科和薄弱学科等领域。除此之外,十分缺乏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的人才,一些高中级的农业科技人才通常是分布在农业科技院校和相关科研单位,而在农村在基层的高级技术人员少之又少,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末端的确存在困难,这一点也制约着农业科技创新在我国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有相关的政策鼓励,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吸引优秀人才在农业科技创新中作出贡献。2.3.4 政府在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中助推不到位政府作为可被信任的第三方,应该有针对农民使用最新科技成果的激励,使农民在使用科技成果时,无后顾之忧,或者政府至少需要制定一种风险的分担机制,助推农业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3.国外政府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经验与启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之所以面临这么多的问题,究其根本是因为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先天不足,农业产业竞争力较差,所以需要政府为农业科技创新创造各种外部条件,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传播的基层服务体系。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有很多国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比如美国、法国、荷兰、日本、以色列等,各国的农业特点不同,所取得的经验也不尽相同。以下将选择典型的国家分析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取得的经验以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进行启示。3.1 法国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扶持法国是欧盟的第一农业生产大国,也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业产品的出口国,在法国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法国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都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农业科研技术推广方面,法国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比较健全,“横向有农业发展署为主的农业科技开发网络,纵向有农业行业联合会,政府以国家扶持、无偿服务为主并结合市场机制”,引导农业科技的推广。在实践过程中,实行自主管理,政府宏观监督。经过多年的建设,法国农科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体系完整、机构职能健全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这为提高法国农业的综合竞争力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值得我国学习借鉴。3.2 荷兰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之所以选择荷兰这一国家进行分析,是因为我国与荷兰相似,都是人多地少,但是和荷兰相比我国的资源利用率低,加上严重的资源破坏和浪费,所以我国的农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农业科技投入上,荷兰和法国相似,都是以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资的科技投入体系。需要强调的是荷兰政府对农业的科技投入非常重视,尤其是专业研究,比如有机农业,优先支持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科技推广,所以该国的农业科技队伍非常精干,科研经费充足。值得一提的是荷兰拥有一批有文化的高素质农民,这缘于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荷兰对农业的重视不仅体现在高投入方面,更主要的是有针对农民的完整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初等、中等、高等和大学四个部分,分别从农业基础教育、中等农业学校、高等农业教学以及大学农业教育逐层进行深入,不同的阶段考核标准侧重有明显的不同;与此同时,荷兰的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也比较发达,培训体系几乎覆盖了农村的每个角落;而且荷兰的农业教育理念比较先进,强调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突出对环境的保护,这是值得我国学习的。总之,荷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研究力量强等特点,而且在荷兰,从事农业科研的科技人员数量较多,这一点尤其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4.以政府之力推动与扶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路及对策在对农业科技创新实力较强国家的经验进行分析后,有必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我国政府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4.1 政府推动与扶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路解决目前我国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问题应当与我国农业现实状况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相适应。首先,在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下,政府应该把功夫下在宏观调控和创造条件上,坚持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的支撑作用,比如资金、政策和制度的保障;其次,将公益性的农业科研和经营性的农业科研分开,在经营性的农业科研中引入市场机制;再次,强化农业科技基础实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最后,基于本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建立与此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框架,并逐渐发展完善。4.2 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应有作用的对策4.2.1 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多元化、市场化、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居于基础地位,农业科技的投入需求量大,但是经济效益的体现有迟缓性,所以必然需要政府作为投资的主体。荷兰的农业科研投入是以国家投入为主,多渠道的农业科技投资共同发展的模式,我国的经营性科研投入可以借鉴这个模式。如果单纯的将农业科研分为公益性的和经营性的,则可以将经营性的这一部分用来吸引企业或者民间闲散资金的方案,增加农业科研资金的来源。这样就需要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将“市场机制”引入农业科研中,使农产品市场充分活跃起来。从纵向划分农业科研体系整个流程,则可以将适合外包的部分,转给市场提供,比如由相应的企业科研机构将研究和试验得到的成果应用于生产,解决各个行业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就使产学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4.2.2 建立高效、协调的农业科技创新宏观管理体系在涉及到科研主体的管理方面,首先,我国的农业科研主要依靠农业科研院校和科研院所,它们通过各类立项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在项目考核时又侧重于追求论文和科研项目的数量,而并不是从农业需求实际出发进行研究,项目经过评审就结束了,而实际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极低。其次,各研究院所之间项目无法集中,单个院所的资源有限,不能承担独立的大的项目,无法形成基础研究到生产应用的研究,科研与生产实践脱节,这也会导致科技贡献率低。所以设立一个多部门支撑的协调管理机构显得尤为必要,需要对农业科技创新各类项目统一管理,并限制同一类型科研项目的反复申请,减少低水平科研项目的反复申请,这样既是对有限财政资源的有效分配,又是对农业科研各单位的系统的管理。4.2.3 依托现有农业科技创新机构,建立自成体系的自上而下的解决问题实践检验的体系我国应该学习并进行的改革就是依托现有的省级、市级和自治区的一级农业科技研究所和部属和省属等农高等院校,按区域优势调整结构,形成区域农业科技研究中心,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农业环境差异较大,基于区域发展而形成的农业科技研究中心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各区域注重农业科技研究和农业生产的密切结合,理顺农业科技研究中的科研、教学和推广的关系,通过“产学研”的有效结合,促进信息交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导向作用,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帮助。4.2.4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使用者的素质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其素质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在农村推广的速度和质量。就农民素质提高这一点可以借鉴荷兰的经验,完善我国对农民教育的整个体系,当然,学习荷兰的模式是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这也需要极大的财政投入,我国农民人口数量较多,全面覆盖的可实施性不大,所以可以合理借鉴这一模式。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有志于服务农业发展的农民,可以采用荷兰的四个阶段式的教育,对他们的鼓励政策可以采用“公费师范生”的模式,这样就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顺利转化提供了有效保证。结 论“新农村建设”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要想实现“生产发展”,就需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转变生产模式,这就必须解决农业科技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传播渠道不畅、农民对科技成果接受能力不足等严重制约农业科研生产发展的问题。而这一切都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充分条件,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现状,加强农业农村工作,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农产品的持续稳定的供给,逐步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本文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对农业科技创的横向和纵向的各类投入的数据比较分析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但是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没能找到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的连续的直接的具体的数据统计,这是文章的不足之处,与想要实现的目标有一定的距离。参考文献[1]温铁军.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R].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2]徐勇.中国农村研究(2010年卷·下)[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3]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4]万宝瑞.中国农业发展的展望与思考[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5]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北京:学习出版社,2007年.[6]张晓芳,石德金.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科技向导,2010年(2)下.[7]辜胜阻,黄永明.加快农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对策思考[J].经济评论,2000 年(6).[8]单玉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的探索[J].福建农业科技,2004年(6).[9]张雪娥.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及出路[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 年(4).[10]许世卫,李哲敏,荷兰、法国农业科研体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12月.[11]袁康来.中国农业科技投入现状分析[J].农业与技术,2004年(4).[12]段莉.典型国家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经验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4).[13]张晓芳,石德金. 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6).[14]李放,朱薇薇,徐洪林.农业科技创新与财政投入机制[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6).[15]周建锋.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错位及其矫正设想[J].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4).[16]王树进,李彩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分析与对策[J].科技与经济,2005年(5).[17]蔺银鼎.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8年(2).[18]杨兰根.中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探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8).[19]谭贤楚,刘伦文.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0]韩长赋.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J].求是,2012年(5).[21]高启杰.中国农业技术创新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调研世界,2004年(8).[22]潘斌.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农业经济,2007年(9).

崔憬

真正的干货!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一、选题方向:“政府经济学研究”、政府经济学1、 论管理者的性格培养与管理效能2、 论管理情景对管理方式和效果的制约性3、 有限政府的经济管理效能分析4、 政府行政成本控制分析5、 地方政府公共物品供给途径分析二、选题方向:公共关系学原理、组织行为学、组织文化1、 论危机传播中的政府行为2、 论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公关3、 论跨世纪城市文化形象战略4、 论受众社会心理与城市对外宣传5、 论新闻策划的原则和方法6、 新世纪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品味7、 试论未来行政领导的形象塑造8、 浅析组织文化创新走向9、 论中国IC策划的定位三、选题方向:行政管理论与行政、领导、行政组织学1、 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职能研究2、 论当代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方法3、 论信息技术在政府公共服务传递中的作用4、 当代西方“公共管理运动”评析5、 论行政权力及其制约6、 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限制7、 论邓小平的行政改革思想8、 论政务公开9、 论西方公共行政学发展中的民主价值取向10、论西方政府改革运动中的市场取向四、选题方向:行政管理学与行政领导、人力资源管理1、 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比较(细分问题论述)2、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研究3、 政府与制度变迁4、 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细分问题论述)5、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6、 考核制度比较研究7、 公务员培训制度创新8、 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9、 地方政府与市场化改革五、选题方向:行政法制研究、公关传播法规1、 依法治国重点在治“吏”2、 依法治国与加强、改善党的领导3、 加速政府体制改革,适应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时代特点的要求4、 当前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的思考5、 论地方政府与公共管理6、 依法治国与治吏7、 论中介机构与行政部门的脱钩和改制8、 小城镇行政体制之我见六、选题方向:行政法制研究、监督学1、 论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是反腐败的根本措施3、 在社会主义时期反腐败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4、 关于加强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监督的一些设想5、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监督制度6、 舆论监督的作用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增强政府的监督意识七、选题方向:公共行政管理、公共组织与管理、行政管理学、公共行政组织学、西方行政学说1、 当代中国行政模式研究2、 当代中国法治行政研究3、 当代中国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与规模研究4、 当代中国行政价值观研究5、 加入WTO与政府制度创新研究6、 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研究八、选题方向:公共管理、领导科学、管理学、市政学1、 公共管理论的经济学分析2、 市场经济与政府体制改革3、 市场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4、 政府责任研究5、 市场经济与非赢利组织的发展6、 依法行政研究7、 城市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8、 城市政府与法治9、 政府公开与民主行政10、现代科技发展与政府管理创新11、法治与德治12、制度建设与反腐倡廉九、选题方向: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西方行政史1、 1994年后我国地方政府预算外膨胀的原因分析2、 论西蒙的决策思想评新公共管理理论3、 论西方公共行政的民主管理思想4、 中美行政监督体系比较5、 中美行政管理运行机制问题分析6、 素质教育与政府教育体制问题分析7、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8、 关于外来人口管理的调查与思考9、 中国公民政治人格的转型:从权威人格到民主人格十、选题方向:西方经济学、公共财政、政府经济学1、 经济转型时期的就业政策选择2、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共政策选择3、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政府间关系的协调4、 非盈利性组织管理研究5、 经济体制转型与公共政策的重新顶性6、 中国入世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7、 非盈利性组织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十一、城市行政管理(市政学研究)、市政学1、 城市政府规模的讨论2、 公共人力资源讨论3、 城市社区管理讨论4、 城市管理讨论5、 户籍管理讨论6、 城市公共管理专题讨论7、 市政体制比较讨论8、 社会网络与城市发展讨论十二、选题方向:市政学、管理学1、 论城市的本质2、 市政学研究的内容、界限及意义3、 西方市政学研究4、 比较市政学研究5、 城市管理、城市治理与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6、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7、 撤退设市可否作为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选择8、 外国城市管理体系的变迁路径及对我国的启示9、 制度变迁与城市管理

鬼神不扰

教给你写“行政管理论文”的5大写作程序,看完你就知道怎么写!

无论您接受何种教育,如果要成功毕业,都必须完成论文写作。本文是对几年学习生涯的总结,占学分的30%以上。因此,如果要获得学位证书,必须写论文注意这一点。最近,很多学生都问“行政管理论文怎么写”。今天,我们将回答这个问题,并为您分享最全面的论文写作技巧。一、该专业论文写作程序。首先,研究行政管理论文主题——的基础工作,以收集数据。第二,——份研究材料,用于研究行政管理论文主题的关键任务。第三,研究行政管理论文题目——的核心工作阐明了论点和所选材料。第四,——撰写并撰写了研究行政管理论文的关键任务。第五,对安全管理工作的——修订和定稿,用于研究行政管理论文主题。二、行政管理论文写作技巧。1、封面(自成一页):包括论文标题,作者姓名,学院,学校,字符数,学生编号和提交时间。每所大学要求的格式将有所不同。应根据老师的要求写相同的字符。2、声明(自成一页):“我声明,除了我已注明的参考目录外,所有结果均为我自己的研究结果,没有他人others窃”,然后贴上个人签名,在此我需要再次强调,我的研究和调查是由我自己完成没有no窃。如果教师发现非常相似的结果,则可以直接将其判定为and窃并视为零分。3、感谢的人(自成一页):必须感谢老师。您还可以感谢您的父母,同学,感谢您提供公司提供的信息和技术等。这些要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写成。4、目录(自成一页):两端对齐,整体格式一致,并且使用Word中的目录索引功能自动生成。一个三级目录可以完全满足论文的需求。例如1-1、2-1、2、1等,目录中的标题内容必须紧凑且相关。5、表格、图片的一个目录(自成一页):包括出现在纸张中的所有表格,图片标题和页码。不要粘贴图片,仅粘贴标题。例如:Tablel1 title_page号/Figure1 title_page号。6、文中出现缩写的全称:例如:HRM等于人力资源管理。只要是缩写,就需要标记它,以便老师可以更轻松地阅读您的文章。7、摘要(自成一页):通常,一个50-60页的论文摘要可以在1页之内,最好是3/4页,但不要太多。它是整篇文章的摘要,通常100-200字为宜。一个好的200字的摘要足以概括全部内容,但它需要反映学生的写作技巧。8、介绍:大约占总单词数的20%,设置整个论文的基调,在其中提出调查问题,然后给出摘要。必须涉及一些引用,但是比例必须低以确保您的内容足够。9、主体部分:该主题是您的或请教您的导师,但内容是对您的研究结果的描述。它约占全文的15%,主要是关于您文章的研究方法。10、分析和测试结果:约占全文的10%。主题是自定的,内容主要是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越详细,老师对您的研究能力越有把握,分数就会越高。11、结论:总结论文。注意:在结论中,您可以提及“我建议未来的xx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发  展”,但不要提出文章中没有的新观点。12、参考文献与引用:此处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您在文本中实际引用的内容,后者包括前者,并且还包含您在书面或研究中引用的内容,但不一定引用。参考文献按字母顺序列出,其内容包括:名称,出版年份,文章名称,书名,出版版本,页码,如果是日报,则需要在杂项中注明数量。13、附录:可以有多种,例如,一个用于文本中所有缩写的列表,一个用于文本中使用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一个用于建立经济模型的数据,等等。适当地增加纸张厚度。

莫知其处

我后悔了?|跨考行政管理是一种什么体验

给每一个选择一个过程大家好,我是木生最近收到了一些关于择校方面的疑问具体择校经验贴我正在码但在这之前还是想和大家聊一下关于选择行政管理这个专业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个人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以及选择之后读研这近一年关于这个专业的想法,希望对21朋友的择专业择校有一点参考意义。择校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我们的专业,专业无非就是本专业以及非本专业。行政管理的跨考比率还是相对较高的,在网上看到一些数据和分析,总结出跨考的热门专业:新闻传播学、行政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金融、社会工作、法律硕士(非法学)、翻译硕士等。我遇到的跨考行政管理的情况无非是以下几种下面一个一个做一下个人分析①本科学习行政管理,也没有其他想学习的专业,那就继续好了本科学习行政管理的读研继续选择这个方向的人数是比重很大的,我之前一直以为跨考要更多一些,但是读研了才发现还是本科是这个专业或者是相关学科(有的学校并不叫行政管理)的偏多,例如我们班级二十多个人,里面只有五人不到是跨专业,而学的内容完全不搭边跨过来的只有三个(就有我)所以我建议,如果本科是这个专业,并且不对这个专业有很明显的抵触情绪,最好也是感兴趣的,也想继续读研,继续攻读这个专业是比较合适的。我担心的是一部分不喜欢本科专业,只是为了读研选择了这个专业,大学四年浑浑噩噩,那么读研在没有兴趣的支撑下,我怕你继续浑浑噩噩,毕竟我希望读研这三年是我们都有收获的三年。②本科学习工商管理、经济管理等管理类学科,数学不好,不想学数学,又想继续读管理这部分案例很多,我调剂的时候遇到不少,其实有后悔的,也有不后悔的,读管理类的,不要想着出来你就能做管理,自己都没有管理好,又有多大几率去管理别人。用我们上课老师的话来说,管理这个专业会在积淀十年后会很好的显示出来,越“老”越吃香。我在想,我们又有多少个十年呢,任何工作给个十年都能做到差不多的程度了吧。所以我建议这部分同学,但凡你的数学不是十匹马都拉不回来的断崖式危机,并且对于其他专业没有很大的兴趣和考虑,就收收心好好学,你不知道有多少羡慕能够学习数学的。我就是其中之一,我以前数学不差的,但是高考的一次专业选择,让我永远远离了它,环境不支持,自己没有意识,等意识到了的时候,激情、热情、和动机都已经不充分了。数学能够很好的锻炼人的逻辑和思维,这份能力相信在之后会帮助我们,如果想要之后从事管理类的工作,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希望你能好好考虑。③想考公务员,行政管理感觉比较合适挺多人问我这个专业是不是很适合考公务员?其实在之前我也是这样觉得的,但事实上并不是。既然想要之后走体制内,考公务员,建议花上几分钟去公务员考试网上下载一下往年的招生目录,里面都有专业要求,你会发现,要求公共管理的专业真的少的可怜。看过之后,做一下统计,然后好好考虑,如果读研后报考公务员,那么哪个专业是最合适的,请自己决定。④本科学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只想选择一个专业读研,行管考研题目不难,跨考比较友好前面提到了,行政管理是一门跨考热门专业,因为“成本低”,初试题目大多只要认真背,再学点答题技巧,考高分不是难事。比较难的一点,可能就是“僧多粥少”的问题,其实这是考研各个专业都会存在的问题,只不过,行政管理相比其他专业看起来更加严峻一些。尤其是想要报考名校的各位,首先衡量你自己的实力,其次衡量你本科院校的实力(复试或调剂的时候刚需)。这里我建议,选择的专业尽量还是自己感兴趣的,不知道是否感兴趣,去知乎、微博找学长学姐问一问研究生课程内容,或者查一下相关的研究文献,是不是你想要去深入了解的。没有兴趣去支撑的研究生生活其实真的挺痛苦的,就是这样。认识我比较久的应该记得我之前提过,我本科是学习文学的,其实我不讨厌我的本科专业,但是当时考虑到读研,我有点惧怕,读研的方向就是那几个,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总之,我有点兴趣不足。就考虑到跨考的问题,为什么跨考行政管理呢?首先是我的专业,说是文学,其实我并不是师范方向,属于非师范文秘,所以文学课程在大三的时候已经不学了,学的就是有关行政工作的一些实操,那时候就觉得它们是一回事,事实证明,那时候自己太小白了,简直就是蠢。所以提醒一下,不要把企业或机构中的行政工作与行政管理这个专业等同,它们有明显的差别。最终跨考行管,其实和我的一个学姐以及朋友有关系,当时学姐是跨考行管并且成功上岸985的,她给了我直接的鼓励,对于名校光环的向往,给了我动力;朋友是本科学习的行管,她一开始是劝我不要考的,后来也就给我说考了也不错,说了她辅导员就是硕士行政管理,现在工作很好,那时候就感觉之后如果能到高校做辅导员也不错。再接着就是对之后工作的一个想法吧,一直对于HR工作很感兴趣,实习期间做过一段时间,也觉得可以做下去,但是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考数学,我这个纯文科生基本不可能,所以行管就是最直接的选择了。现在想想整个过程有些草率,但是一些决定的做出也很是突然。肯定有人会问我,那为什么第二年又继续考了呢?一方面偷懒吧,工作了一段时间,考研时间比较紧张,当时也没有勇气重新跨回去或是再选一个专业;另一方面就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的对这一个专业的兴趣,之前的我是个对时事政治一点不敏感的人,接触之后,感觉之前的一些疑惑有了新角度的解释,思维上也发生了一些转变,尤其是对于读文学的我来说,我一直希望自己不要太过于感性,这个专业能够帮助我中和一些。如果你问我现在后悔了吗?我想会是吧,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可能会选择新传,但是,没有如果,所以我还是可能继续选择这个专业,不过肯定的一点是,我是不会继续本科专业的,不是说它不有趣,只是我不适合。1现在,我研一一年快要过去了,虽然是在家度过的,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你问我对于这个专业有没有更加了解一点,那回答是肯定的。行政管理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组织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只要你觉得是相关的,你就可以将它们组合,所以需要我们具备多学科的综合知识。研究生生活呢?我们的上课形式是以我们自己讲为主,老师解答为辅助,所以大部分的内容我们都是自学的,如果导师不是很负责,学成什么样,完全是靠自己。如果想要混学历,也是能够混过去的,它不像理工科类的专业,需要你泡实验室、泡研究组,这个专业大部分都是需要你自己去看文献、学研究方法、做研究设计等。如果你的导师手里有项目,你可能还会有机会参与项目,比如可以帮助老师查找文献、做文献综述、设计调查问卷、做实地访谈和调研等,运气好还能赚点外快。但是如果你的导师手里没有项目,并且大部分导师都不喜欢学生出去做兼职,尤其是研一研二,那么你的生活就是“看文献—写论文—改论文—看文献”无限循环之中。研究生的论文和本科论文是有明显差别的(如果你本科发表过论文,还是核刊,就当我没说),对学术能力和学术严谨度的要求会更高,你的选题、你的语言,和你导师的关系都会影响到你发刊的难度。如果想要读博,研究生期间一定是要发出一篇核心刊物的,如果不读博,我们学校的要求就是一篇普刊。为什么说和导师有关系?大家心里都清楚,学术圈从来都不是一汪清潭。任何地方都会存在“潜规则”。如果不想读博,基本就是研二开始准备开题,研三就实习了。我现在就已经在开始和老师确定开题的方向了。所以研究生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说是三年,实际两年,除去毕业论文准备时间,你能认真投入学习的时间就是一年,一年时间你认为自己可以做到什么?将这个学科搞通透?找到明确的人生方向?我想答案在每个人心里。于我个人来说,写论文不轻松,改论文很痛苦,好的论文是改出来的我当然知道,但是当十遍十遍改的时候,我会产生自我怀疑。每次改不下去就会想,这论文写得对不对?我做这个研究有什么意义?是不是就是几十页废纸?我读研是不是就是个错误?好好工作赚钱不好嘛?总之,就是怎么消极怎么来,只有从改论文结束后的几天我感到由衷的放松。或许,论文发表的那一刻我能找到满足感,也能拥有动力。所以,我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做学术的料子,我对于问题研究没有抵触,我抵触的是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写下的论文术语,我甚至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完全了解,我也不确定这篇文章发表之后除了对我自己有利,还对什么有利?能够帮助解决现实问题嘛?刚入学的时候,导师告诉我,我们的任务是去解释问题,而不是去解决问题。我很认同,但是真的很无力。久而久之,这种疲惫感消解了我入学时想要读博的想法。我会经常和朋友吐槽,以前没读研究生的时候总觉得,博士是因为不想读才不读的,其实事实是,我们还不够格。我一直觉得我们的教育,在大学和研究生之间是一个断层,研究生和博士之间是一个断层,总之就是,研究生水分很大。不要和我杠,这是我的个人看法,针对的是普遍情况,且针对于文科性专业。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为了研究生学历而读研,也不知道一个人没有兴趣的努力能够获取什么程度的结果。选择行政管理于我个人来说,后悔吗?一半一半,那是因为我体验了,带着现在的体会重新选择,我可能不会,忘记现在的体会重新选择,我可能会。所以,这必定是我要经历的一段求学过程。如今,我也在努力适应和调整,我希望有所获,同时也能有所获。对正在犹豫是否选择这个专业的人来说,希望你能结合自身好好考虑,行政管理有它的魅力,不是它不存在,只是感受得到不到的问题,希望选择它的人都能找到契合自己的地方,给研究生学术生活留下点什么。来源:木生同学

方将踌躇

研究生论文如何快速发表,研究生三年经验助你少走弯路

在现阶段,无论哪所高校都有论文的要求,本文基于研究生三年论文经验,总结了五点对于科研论文有帮助的学习习惯,希望能够对广大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帮助。1.对于文献进行定期分类整理以学科为基础的文献阅读可以获得基础知识,并可以借鉴他人的研究思路。阅读大量文献是快速发表论文的最好途径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情况下阅读中文文献是为了培养写作基础,而想要对思维方式进行培养仍然需要阅读更多的外文期刊。当我们写论文时,最后都需要引用文献。坚持对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对以后的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些研究生没有使用笔记表达的习惯。当他们阅读和积累时,他们总是把下载的文档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这样如果过了一段时间真正要用的时候,很可能找不到当初的文档了。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整理文档,将同一主题的文档放在同一文件夹或目录中,可以帮助自己快速高效地找到所需的文档。例如在研究建筑节能材料的时候,我可以将有关建筑节能材料的中文文献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将有关建筑节能材料的外文文献放在另一个文件夹中。在这里建议使用NoteExpress之类的软件,它可以对主题进行分类,方便做笔记,并可以根据重要性进行排序。2.阅读时对文献进行注释在阅读文献时,要注意及时标记文献中的重要概念、需要引用的句子、重要的研究思想、技术术语等,供以后需要时及时审查和参考。对于英语文献和摘要,有必要把重点放在注释和记忆重要的技术术语上。必要时,还可以组织文字资料,总结相关的重要知识和想法。如果你遇到了你无法理解的技术术语,这里有一个方法。在知网上高级检索关键词,输入你想要的专业中文词汇,然后搜索,随便看一篇有英文文摘的论文,看关键词就可以得到。3.围绕论文框架这个核心读完一定数量的文献后,论文的总体思路也清晰了,此时就有必要进行写作构思。在明确论文方向之后,最重要的是写论文框架,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这篇论文展开。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摘要、引言、方法、实例或实验数据分析、结论。不必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后再写论文。一篇优秀的论文需要不断修订。如果你总是拖延,可能会面临最后几天赶论文的情况。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写一个论文框架?因为在未来,所有的科研内容都需要围绕论文的框架展开,论文框架具有指导作用。今后,所有与论文内容相关的都应集中在笔记上,或直接插入到论文初稿当中。4.坚持分类整理文件夹和写文件备忘研究生有三年的时间,我们可能会做很多的测试,建立很多的模型。时间长了,很有可能忘了测试的目的和结论。这就需要坚持分类整理文件夹,每一个文件夹的名称要有清晰的易懂的含义,有必要在文件夹里面写一个.txt文件作备忘,备忘文件写清楚该文件的主要内容概要,包含内容,目的等方面必要性的注解。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记性不如多写一个文件!现阶段的研究生一般需要读三年。在写论文的时候,可能会做很多实验并构建很多模型。一段时间过去后,很可能会忘记一开始的实验目的和结论。这就要求分类整理文件夹,每个文件夹的名称应具有清晰易懂的含义。最好需要在文件夹中写一个.txt文件作为备忘录。备忘录文件应明确概述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内容必要性、目的等说明。好的记忆不如多写一份文件!5.科研论文的严谨性永远是第一位平时编写文档时,节点或关键性文档应注意格式。在做实验绘图时,要注意简洁准确性。同时,在写文章时,要注意逻辑思维,每一句话都要深入研究,每一句话都必须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一篇好的论文中没有多余的话。

列子提履

硕士论文普遍存在哪些问题?

带过研究生,也评审过不少研究生论文,包括内地的、香港的和国外的,不知不觉中发现有些东西值得提醒在读者和导师的注意,所以写出来供大家参考。首先,我们应该清楚现在研究生的基础 。就内地情况而言,考上研究生的尖子们,尽管他们可能智力和其它方面的能力都很强,但由于大多数人在本科以及中小学没有怎么做过研究(通常是因为没有人教过他们!),导师们面对的可能是依赖性很强的研究生。心急的导师为了让他们早日成材,或者为早日帮自己完成项目,一开始就讲清楚由头至尾如何做。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成为材料收集与加工的工具,至于论文有没有新意,看的是导师告诉他的东西有没有新意。做完论文,学位拿到后,还是不会独立做研究,因为研究最难的部分 —— 找到值得研究的问题本身这个过程,不是他完成的。如果导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自然会在开始的时候要用较长的时间才能摸索到门在哪里,但事实上他学到的东西更多。学生自己起步的话,通常都会先看看前辈的论文是如何写成的。但什么是好的论文?好的研究论文应该有哪些共性?据我所知,社会科学跟工科的论文差别很大,我仅就我看到的提供几点粗浅看法。第一,好的论文有清晰的研究问题。无论博士还是硕士论文,最难的是找到一个自己可以解决而且又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对于博士而言,还要是一个别人没有解决过的问题。看到有些论文在开始的部分提出三五个问题加上几个假设,然后几万甚至十几万字写到结论时,已经忘记他曾提出要回答的问题和要证明的假设。也有的是提出了一些伪命题,或者别人已经回答过的问题。更经常碰到的是问题太大,最后无力解决,于是东打一枪,西放一炮了事。好论文的第二个共性是有个纹路清晰并具针对性的文献综述。论文都要有这个部分:把与本研究有关的不同论点、方法、已有的主要结论等做一个简洁而且具针对性的评论,引导读者和你一起看到本研究领域进展到什么地步,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提出自己打算对付其中的哪一个。不做这样的回顾和阅读,就不可能知道自己该在哪里着手,也就不可能清晰地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不少论文题目太大,就是因为在还没有做这个阅读和综述之前,就定下了研究题目。难道不是先定了题目才开始做文献综述的吗?确实不该是这样。开始定下的,其实通常只是一个研究的方向和范围,不是一个研究问题。看到不少论文特别是博士论文有超长、百科全书式的文献综述,通常是由于作者不知道或者不舍得把自己读过和整理过的文献回述做必要的裁剪。优秀作者不是这样。当他们把研究的问题解决后落笔时,已对该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很可能你最后能解决的问题已经离开了你的初衷,或者以前做的文献评述中很大一部分已不相干。因此可用更清晰、更简洁、更有针对性的结构去重组以前读过的东西,给人一个涉入角度(perspective)明确、深入浅出、笔笔到位的引子。赘长的全领域综述所显示的并不是知识的渊博,而更像是闭卷笔试中那种大包围的答题策略,让读者怀疑到底作者有没有透彻了解自己要回答的问题在该领域的位置。好论文的第三个共性是写清楚了作者对数据、方法的选择过程和他们所存在的局限性。有完善的数据和好用的方法是再理想不过了。但如果真有这样的美事,通常都轮不到你去享受。我们找到的数据通常不是缺少什么,就是一种局部或者间接的度量。而模型、统计方法也总有其成立的前提。当你越来越熟悉自己所做的一切时,往往忘记了向读者交代很多你知道而他们不了解的细节。好的论文不是这样。他们不仅解释了该解释的细节,还在论文最后对自己研究结论如何受到数据和方法的制约做出清楚且诚实的交代。这是必须的,因为不讲清楚你为知识大楼垒的那块砖哪边的底是实的,哪边还悬空,别人就不知道如何才能正确衡量你的贡献,并继续把楼盖上去。有的论文不得不多些字,往往跟不得不对所用的数据和方法做较多的解释有关。其实,一个好的对自己解决问题之局限性的解释还说明,作者在研究该问题的时候看到了这个问题到底是如何与其它相关问题纠缠在一起的。因此,这种解释的准确到位体现了作者对研究问题相关领域理解的真正深度。论文写作是千差万别,我的解读是一孔之见。加之,有内容一般却写得很好的论文,也有很有见地或者创意的论文却写得不怎么样的,情况复杂,不可一概而论。不过,我个人以为,写好一篇论文是反映你对某件事情的了解从你以为你懂到你真正懂了不少的一个质变。后面还有第二个转变,就是发现自己花了如此多时间与精力所做的东西原来是那么的浅显,自己原来是如此的无知!而更恐怖的是这第二个转变可能在你论文完成后不久就出现!不过应该明白,知识积累本来如此。你真正收获的是认识世界的能力,它会让你受益终身。来源 :管理学季刊;作者:王缉宪。

健忘症

被导师放弃的研究生,该怎么完成毕业论文?

截至4月底,各大高校的研究生复试工作基本结束,又一批莘莘学子即将进入研究生阶段。导师,将是你研究生阶段的重要角色。前有逼迫学生叫“爸爸”、致使学生跳楼的武汉理工导师王某,后有“爆粗口”、辱骂学生蠢货的上海交大博导。这些新闻,给人一种错觉,好像大部分导师,都是地主婆式地压榨学生。但是,除了这种导师,还有一种佛系导师,实行“三不”放养政策——不管不问不理,不会给你布置任何作业或任务,不会给你任何科研上的指导。如果你主动找他,他只会用场面话打发你。总之,一句话,身为他的学生,爱干嘛干嘛,他没工夫搭理你。如果你遇到了佛系导师,反而没人保佑你,只能自求多福。这种导师,一般都是年纪较大,该得的地位、荣誉已经得了,没什么上进心了,自然也没什么科研任务,每天就讲讲课,静等退休。导师手上没有课题,学生自然就清闲。但是同样的,学生也搞不出任何科研成果,甚至快毕业了,都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毕业论文也不知道该写什么,甚至会直接“挂掉”。我当年读研时就遇到了这种佛系导师。我不找他,他从来不会找我,找到他,他也没什么事安排我做。在其他同学被导师追着屁股后面要数据时,我非常清闲,无所事事,每天就上上课,别人在图书馆查文献找期刊,我在一边追韩剧看杂志。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到了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迟迟找不到选题方向,就傻眼了。怎么办?找了自己导师几次,导师除了会说场面话,别的什么都不管,好像我毕不毕业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你也和我一样,遇到了这种佛系“三不管”导师,怎么自救呢?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吧。一、自己确定论文方向大多数研究生的论文方向,都是导师帮忙确定的,一般导师研究什么,手下的学生也跟着研究。如果你的导师是“佛系”,现阶段啥都不研究,那你该怎样确定论文方向呢?选择本专业的权威期刊,多读多研究,你自然会知道什么课题比较热门,你对什么比较感兴趣,从中再筛选,记住一个原则:热门又不烂大街。当然,你要选择一个比较热门的领域,资料和数据会比较充分,更容易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但是也不能烂大街,其他人都研究的差不多了,研究透了,你也搞不出什么新意了。比如,我的专业是国际贸易,当时,“反倾销”是个大热课题,相关的文章非常充分,很难出新意,已经烂大街了。但是,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稀土案,是个热点,但由于出来的比较晚,相关研究还没做透,还有很大的空间,又可以和“反倾销”相结合,借鉴“反倾销”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二、遇到困难找谁请教确定了论文方向,只是第一步。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你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自己的导师不给力,该找谁请教呢?谁在研究这个领域就找谁,即使不是自己的导师。没有哪个老师会拒绝好学的学生,态度谦卑些,把自己的实际困境告诉你要求助的导师,他会帮助你的。在请教之前,一定要自己做好充足准备。你必须是对已有的资源和知识掌握的差不多了,寻求更深入的研究,才去找相关老师,这样你提出的问题才会比较深入。如果你是一问三不知,就贸贸然地去请教,不被赶出来才怪。但是,对自己的导师也不可轻视。虽然他没指导我,但是他有一票否决权。我当时写论文的时候,每隔一段时间,有什么进展或困难,都会给他发邮件。虽然也没什么用,但是至少表示了我是很尊重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嘛。三、如何避免遇到佛系导师前面那些,都是在已经遇到佛系导师的前提下,怎么做才能顺利毕业。那么,怎样避免遇到佛系导师,从源头上避免这些苦恼呢?去学校官网查导师的资料。学校的官网上,一般都会有导师的详细简历,包括他的年龄、所获荣誉、研究方向、代表文献等。坚持一个原则,“三不选”,太过出名的不选,行政职务过多的不选,过于低调的也不选。太过出名比如你们学校有个某领域内的大牛科学家,确实是学术造诣高,社会影响力大。但同时,他也太忙了,忙到没时间管手下的研究生;已经功成名就,你一个小小硕士生的成果,他不会放在心上。行政职务过多比如某个导师是校长或党委书记,每天的行政工作都做不完,怎么会有时间管你这个小小的研究生看没看文献、刷没刷数据呢?过于低调要不就是年纪大了,等着退休抱孙子了,人家每天乐得保温杯里泡枸杞;要不就是年纪太轻,自己还出不来成果,又怎么有能力去指导别人呢?总之,首先要避免选到不靠谱导师,即使运气不好,选了一个不是特别适合自己的导师,也不要放弃。记住,你已经是个研究生了,有成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自助者天助。只要你自己不放弃,就不会被打败。

不知其所

青年教授百余论文凭空消失 硕士学位论文都被删除

梁莹的一些论文与别人论文存在大面积雷同。社会学教授梁莹的很多论文都凭空消失了。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网站上,这位教授的个人成果页面目前只张贴着英文论著目录,没有任何中文论文。这对一位本土的人文社科学者来说,是非常少见的情形。但梁莹事实上著述颇丰,仅中国青年报记者所能查到的,以她为第一或第二作者的中文文献就超过了120篇。不过在过去几年里,她的这些学术成果陆续被从网上删除了: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在内的主要学术期刊数据库中,现在都已检索不到任何她的中文论文;在那些期刊官网上,对应页码处也已无法查看。一家学术平台上仍能检索到论文条目,但页面已显示“404”(无法查看)。从学术头衔来看,39岁的梁莹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她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计划等多个人才支持计划的入选者。从南京化工大学毕业后,她先后在苏州大学和南京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在北京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做过博士后研究,并于2009年起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任教。论著是一位学者成长路上的重要垫脚石。那些如今无法检索的论文,曾帮助梁莹申请学位、获得研究经费、入选各项人才计划。用她一位同事的话说,她“几乎拿到了所有她那个年龄文科教授能够拿到的头衔”。但对梁莹的声誉来说,这些“垫脚石”存在着潜在的威胁。记者比对论文时发现,其中至少有15篇存在抄袭或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问题。例如,梁莹2002年发表的论文《转变中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及其比较》,是厦门大学陈振明2001年的论文《转变中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及其比较》的缩减版,只有极少数句子有说法上的差别。这些学术上的污点,随着那些论文的删除,都被从数据库里暂时抹掉了。“这个是很不正常的事情”一位同意接受采访但要求匿名的学术期刊负责人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忆,2014年前后,这份期刊收到了梁莹从知网撤下其已经刊发的文章的要求。这位负责人对此事印象很深,主要是因为作者主动要求下撤文章的情况极其少见。自创刊以来,这“可能是唯一一次”。梁莹希望这份期刊从知网上撤掉的两篇论文发表于十几年前,均是她在苏州大学行政管理学院读硕士时期发表的。她告知的撤稿理由有两条,一是发表论文时研究水平很低,文章很粗浅,二是现在自己只发英文论文了。“这个是很不正常的事情。”这位负责人说,“我不认可这个原因。学问都是逐步精深的,难道现在成熟了,成了教授了,就不承认当时学术的粗浅了吗?”因此,这家期刊没有答应梁莹的要求,之后也与她再无联系。但那两篇论文还是从数据库中消失了。中国知网负责期刊采编业务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们也不清楚文章下线的原因,但按照撤稿流程,需要期刊社出具撤稿函。数据库是与期刊社合作,论文作者个人没有资格撤稿。万方数据库资源合作中心工作人员赵书杰则称,撤下文章“原则上要编辑部同意”,但梁莹这次的情况是作者要求的,“有特殊原因”却“不便透露”,但确实是符合撤稿流程的。上述期刊负责人则告诉记者,他们从来没有向数据库出具过撤稿函。主动下撤文章一般是发现文章在重复率检测中不合格,或存在数据造假、一稿多投等问题。数据库不可以未经编辑部允许就撤稿。两家数据库方面均表示,会对新收入的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以鉴定是否存在抄袭等问题,但很早以前的文章都是直接收入。前述期刊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年的论文查重技术还不普及,审稿专家无法保证阅尽相关学科、相关专业方向上的所有刊发论文,出现学术不端的情况难以避免。连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都删除了截至发稿时,记者在“百度学术”检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梁莹,得到125条检索结果,每一篇都给出了引向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的链接,但点击后,均显示文章不存在。引向百度文库、豆丁网、道客巴巴等国内文档分享平台的链接,对应网页也无法查看。这些消失的文献甚至包括梁莹的硕士学位论文《善治视野中我国公民的行政参与——现状、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和博士学位论文《当代公民文化培育中的社会资本因素研究——以南京市调查为例》。即使是提供电子版的相应期刊官网上,绝大多数也无法检索到文章,对应页码有图片预览,但无法查看具体内容。记者到图书馆期刊室里逐一对比后发现,120多篇文章都确实在期刊上白纸黑字发表过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一位教授说,2016年和2017年,该院多名教师从不同渠道获悉了梁莹撤稿之事,但没有料到会有100多篇。这位教授说,梁莹2009年进入南京大学任教时,学院内部曾有不同意见。不同意见主要是认为她才30岁,就发表了30多篇论文,以文科的标准来看,担心她不太严谨,而且这些论文中并无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她仍然凭借论文数量上的优势通过了投票。时任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梁莹参加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选聘时,虽有不同意见,但考虑到当时社工系的总体科研能力弱,而梁莹的科研能力比较强,所以顺利通过了。从程序上说,梁莹的入职没有什么问题。记者查询到,梁莹2009年之前发表的论文远多于30篇。仅2003、2004、2005年,她就分别发表论文22、11、17篇,2006年至2008年共发表16篇,且绝大多数都是独立署名。她2003年发表的论文《治理:面对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新选择》与《走出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困境的一种新思维——来自治理理论的启示》属一稿多投,且全文约三分之二的篇幅与厦门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的两篇论文存在雷同。在数据库中,记者还发现数十篇其他作者的论文与梁莹的论文内容十分接近,但发表时间要晚于梁莹。2009年到南京大学任教后,梁莹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都高于4篇,其中2011年~2013年各发表中文论文12篇、14篇、10篇。从2014年起,梁莹开始发表英文论文,鲜少发中文论文。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网站介绍,梁莹近几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发表英文论文50余篇。2011年,梁莹入选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度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计划,2017年又成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周晓虹回忆,梁莹进入学院后对工作“十分投入”,怀孕时都挺着大肚子、手上托着电脑边走边看,比较刻苦,发表的中英文论文数量较多。因此,她申请各种人才计划,院里都给予了支持。她通过了包括“青年长江”在内的多项人才评审,这些评审都是由国家各部委组织专家进行的,能够选上说明其具备了相应的研究能力。得知梁莹撤稿的情况后,周晓虹曾与她交流过。他向记者回忆,几年前,梁莹能连续发英文论文后,对发表中文文章就有些不屑。所以面对周晓虹的询问,她回答称自己以前的文章“都是垃圾”“不能代表我的水平”,所以拿掉了。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另一位要求匿名的教授则说,关于此事,现在没有什么“客观的证据”,都是传闻。他强调,该院的学风整体上是非常好的,也产出了很多具有内涵和思想的学术作品。但如果按照国外某些学术期刊模块化的方式来做论文,那就会影响文章的内涵,对学术本身是一种伤害。“我这条路有多难你知道吗”据梁莹的同事介绍,社会学院6位教授曾向学校领导反映过关于梁莹的传闻,建议校方调查核实,否则“可能迟早要出事”,影响南大和社会学院的声誉。当时接待的一位校党委副书记表示会认真对待,但迄今没有反馈结果。此外,2017年3月,社会学院社工系2014级全体学生曾联名举报梁莹的教学态度极不端正,南京大学的学风督导员曾在课堂督察中发现她有这方面的问题。梁莹开设过社工系大三年级的专业课《社会工作行政》以及大一年级通选课《社会工作概论》。社工系2014级本科生张云开(化名)告诉记者,梁莹常常早退1节课的时间,每节课都会长时间安排学生发言,自己玩手机或打电话,课堂上会出现10分钟里她自己玩手机而全班鸦雀无声的状况。张云开回忆,梁莹还在课堂中炫耀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荣誉,表达对教学的不屑,“我已经混到头了,没什么好怕的了”“我已经评上教授了,学校说必须每年上三门课我才来给你们上课的”。她还会将期末考试的题目提前透露给学生,给绝大多数人打出高分。2015级本科生刘明萱(化名)告诉记者,梁莹上课就是坐着念课件,还时常在课堂讨论时吃零食。上《社会工作行政》课时,18周的课时,老师有五六次没有到堂,前3次安排了研究生讲课,后面只是安排助教盯着学生,让学生自习。他们还反映,梁莹经常利用这门课让学生帮自己做私活儿,例如课程作业是帮她录入问卷,或安排学生去做与课程主题毫不相关的课题的回访工作。社工系要求本科生在大三结束时完成一篇学术论文,2015级学生没有一个人选择梁莹当导师。上述情况,周晓虹对记者表示基本属实。为此,去年周晓虹根据学生的反映,专门组织了学院的5位领导去轮番听课,并根据听课的情况对梁莹提出过相应的批评,也组织梁莹与学生作过交流。梁莹表示愿意改正。社会学院现任院长成伯清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学院已经注意到相关情况,学术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已经启动调查工作。如果梁莹教授学术不端的情况属实,一定会公正处理。10月23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梁莹承认自己的一些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她表示,上述情况只在自己学术生涯最早期,即2005年以前出现。当时她刚读研究生,学术刚入门,不懂规范,所以存在这样的情况。关于一稿多投,梁莹解释说,当时期刊即使不接收论文也不会给回复,所以等一段时间还没有下文,她会将论文修改后另外投稿。梁莹说,强调学术规范是2005年开始的,“你这样查,全中国所有的人,很多教授、博导都有问题。”“如果你这样追究下去,所有中国的学者,那么多,人人都有问题了。”她说,没有人会追究早年的事情,不希望早年的错误影响自己的前途。自己从最开始什么都不懂到现在能在顶级英文刊物发表论文,“我这条路有多难你知道吗?”“如果现在的英文论文有问题,我认。”她还告诉记者,自己撤稿的一个原因是,很多学生告诉她,她以前的中文论文水平比较低。她通过联系数据库公司的法务部门撤了稿,理由是这些数据库刊载她的论文没有经过作者允许,也未支付报酬。在数据库里,那些论文的痕迹一点点被消除了。但这种删除有点像是掩耳盗铃——它们已经被保存在众多图书馆的书架上,白纸黑字,并将继续存在下去。

毁绝钩绳

青年教授百余论文凭空消失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都删除

青年长江学者与她“404”的论文梁莹的一些论文与别人论文存在大面积雷同。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网站上,这位教授的个人成果页面目前只张贴着英文论著目录,没有任何中文论文。这对一位本土的人文社科学者来说,是非常少见的情形。但梁莹事实上著述颇丰,仅中国青年报记者所能查到的,以她为第一或第二作者的中文文献就超过了120篇。不过在过去几年里,她的这些学术成果陆续被从网上删除了: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在内的主要学术期刊数据库中,现在都已检索不到任何她的中文论文;在那些期刊官网上,对应页码处也已无法查看。一家学术平台上仍能检索到论文条目,但页面已显示“404”(无法查看)。从学术头衔来看,39岁的梁莹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她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计划等多个人才支持计划的入选者。从南京化工大学毕业后,她先后在苏州大学和南京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在北京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做过博士后研究,并于2009年起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任教。论著是一位学者成长路上的重要垫脚石。那些如今无法检索的论文,曾帮助梁莹申请学位、获得研究经费、入选各项人才计划。用她一位同事的话说,她“几乎拿到了所有她那个年龄文科教授能够拿到的头衔”。但对梁莹的声誉来说,这些“垫脚石”存在着潜在的威胁。记者比对论文时发现,其中至少有15篇存在抄袭或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问题。例如,梁莹2002年发表的论文《转变中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及其比较》,是厦门大学陈振明2001年的论文《转变中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及其比较》的缩减版,只有极少数句子有说法上的差别。这些学术上的污点,随着那些论文的删除,都被从数据库里暂时抹掉了。社会学教授梁莹的很多论文都凭空消失了。“这个是很不正常的事情”一位同意接受采访但要求匿名的学术期刊负责人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忆,2014年前后,这份期刊收到了梁莹从知网撤下其已经刊发的文章的要求。这位负责人对此事印象很深,主要是因为作者主动要求下撤文章的情况极其少见。自创刊以来,这“可能是唯一一次”。梁莹希望这份期刊从知网上撤掉的两篇论文发表于十几年前,均是她在苏州大学行政管理学院读硕士时期发表的。她告知的撤稿理由有两条,一是发表论文时研究水平很低,文章很粗浅,二是现在自己只发英文论文了。“这个是很不正常的事情。”这位负责人说,“我不认可这个原因。学问都是逐步精深的,难道现在成熟了,成了教授了,就不承认当时学术的粗浅了吗?”因此,这家期刊没有答应梁莹的要求,之后也与她再无联系。但那两篇论文还是从数据库中消失了。中国知网负责期刊采编业务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们也不清楚文章下线的原因,但按照撤稿流程,需要期刊社出具撤稿函。数据库是与期刊社合作,论文作者个人没有资格撤稿。万方数据库资源合作中心工作人员赵书杰则称,撤下文章“原则上要编辑部同意”,但梁莹这次的情况是作者要求的,“有特殊原因”却“不便透露”,但确实是符合撤稿流程的。上述期刊负责人则告诉记者,他们从来没有向数据库出具过撤稿函。主动下撤文章一般是发现文章在重复率检测中不合格,或存在数据造假、一稿多投等问题。数据库不可以未经编辑部允许就撤稿。两家数据库方面均表示,会对新收入的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以鉴定是否存在抄袭等问题,但很早以前的文章都是直接收入。前述期刊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年的论文查重技术还不普及,审稿专家无法保证阅尽相关学科、相关专业方向上的所有刊发论文,出现学术不端的情况难以避免。连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都删除了截至发稿时,记者在“百度学术”检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梁莹,得到125条检索结果,每一篇都给出了引向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的链接,但点击后,均显示文章不存在。引向百度文库、豆丁网、道客巴巴等国内文档分享平台的链接,对应网页也无法查看。这些消失的文献甚至包括梁莹的硕士学位论文《善治视野中我国公民的行政参与——现状、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和博士学位论文《当代公民文化培育中的社会资本因素研究——以南京市调查为例》。即使是提供电子版的相应期刊官网上,绝大多数也无法检索到文章,对应页码有图片预览,但无法查看具体内容。记者到图书馆期刊室里逐一对比后发现,120多篇文章都确实在期刊上白纸黑字发表过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一位教授说,2016年和2017年,该院多名教师从不同渠道获悉了梁莹撤稿之事,但没有料到会有100多篇。这位教授说,梁莹2009年进入南京大学任教时,学院内部曾有不同意见。不同意见主要是认为她才30岁,就发表了30多篇论文,以文科的标准来看,担心她不太严谨,而且这些论文中并无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她仍然凭借论文数量上的优势通过了投票。时任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梁莹参加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选聘时,虽有不同意见,但考虑到当时社工系的总体科研能力弱,而梁莹的科研能力比较强,所以顺利通过了。从程序上说,梁莹的入职没有什么问题。记者查询到,梁莹2009年之前发表的论文远多于30篇。仅2003、2004、2005年,她就分别发表论文22、11、17篇,2006年至2008年共发表16篇,且绝大多数都是独立署名。她2003年发表的论文《治理:面对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新选择》与《走出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困境的一种新思维——来自治理理论的启示》属一稿多投,且全文约三分之二的篇幅与厦门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的两篇论文存在雷同。在数据库中,记者还发现数十篇其他作者的论文与梁莹的论文内容十分接近,但发表时间要晚于梁莹。2009年到南京大学任教后,梁莹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都高于4篇,其中2011年~2013年各发表中文论文12篇、14篇、10篇。从2014年起,梁莹开始发表英文论文,鲜少发中文论文。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网站介绍,梁莹近几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发表英文论文50余篇。2011年,梁莹入选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度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计划,2017年又成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周晓虹回忆,梁莹进入学院后对工作“十分投入”,怀孕时都挺着大肚子、手上托着电脑边走边看,比较刻苦,发表的中英文论文数量较多。因此,她申请各种人才计划,院里都给予了支持。她通过了包括“青年长江”在内的多项人才评审,这些评审都是由国家各部委组织专家进行的,能够选上说明其具备了相应的研究能力。得知梁莹撤稿的情况后,周晓虹曾与她交流过。他向记者回忆,几年前,梁莹能连续发英文论文后,对发表中文文章就有些不屑。所以面对周晓虹的询问,她回答称自己以前的文章“都是垃圾”“不能代表我的水平”,所以拿掉了。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另一位要求匿名的教授则说,关于此事,现在没有什么“客观的证据”,都是传闻。他强调,该院的学风整体上是非常好的,也产出了很多具有内涵和思想的学术作品。但如果按照国外某些学术期刊模块化的方式来做论文,那就会影响文章的内涵,对学术本身是一种伤害。“我这条路有多难你知道吗”据梁莹的同事介绍,社会学院6位教授曾向学校领导反映过关于梁莹的传闻,建议校方调查核实,否则“可能迟早要出事”,影响南大和社会学院的声誉。当时接待的一位校党委副书记表示会认真对待,但迄今没有反馈结果。此外,2017年3月,社会学院社工系2014级全体学生曾联名举报梁莹的教学态度极不端正,南京大学的学风督导员曾在课堂督察中发现她有这方面的问题。梁莹开设过社工系大三年级的专业课《社会工作行政》以及大一年级通选课《社会工作概论》。社工系2014级本科生张云开(化名)告诉记者,梁莹常常早退1节课的时间,每节课都会长时间安排学生发言,自己玩手机或打电话,课堂上会出现10分钟里她自己玩手机而全班鸦雀无声的状况。张云开回忆,梁莹还在课堂中炫耀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荣誉,表达对教学的不屑,“我已经混到头了,没什么好怕的了”“我已经评上教授了,学校说必须每年上三门课我才来给你们上课的”。她还会将期末考试的题目提前透露给学生,给绝大多数人打出高分。2015级本科生刘明萱(化名)告诉记者,梁莹上课就是坐着念课件,还时常在课堂讨论时吃零食。上《社会工作行政》课时,18周的课时,老师有五六次没有到堂,前3次安排了研究生讲课,后面只是安排助教盯着学生,让学生自习。他们还反映,梁莹经常利用这门课让学生帮自己做私活儿,例如课程作业是帮她录入问卷,或安排学生去做与课程主题毫不相关的课题的回访工作。社工系要求本科生在大三结束时完成一篇学术论文,2015级学生没有一个人选择梁莹当导师。上述情况,周晓虹对记者表示基本属实。为此,去年周晓虹根据学生的反映,专门组织了学院的5位领导去轮番听课,并根据听课的情况对梁莹提出过相应的批评,也组织梁莹与学生作过交流。梁莹表示愿意改正。社会学院现任院长成伯清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学院已经注意到相关情况,学术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已经启动调查工作。如果梁莹教授学术不端的情况属实,一定会公正处理。10月23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梁莹承认自己的一些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她表示,上述情况只在自己学术生涯最早期,即2005年以前出现。当时她刚读研究生,学术刚入门,不懂规范,所以存在这样的情况。关于一稿多投,梁莹解释说,当时期刊即使不接收论文也不会给回复,所以等一段时间还没有下文,她会将论文修改后另外投稿。梁莹说,强调学术规范是2005年开始的,“你这样查,全中国所有的人,很多教授、博导都有问题。”“如果你这样追究下去,所有中国的学者,那么多,人人都有问题了。”她说,没有人会追究早年的事情,不希望早年的错误影响自己的前途。自己从最开始什么都不懂到现在能在顶级英文刊物发表论文,“我这条路有多难你知道吗?”“如果现在的英文论文有问题,我认。”她还告诉记者,自己撤稿的一个原因是,很多学生告诉她,她以前的中文论文水平比较低。她通过联系数据库公司的法务部门撤了稿,理由是这些数据库刊载她的论文没有经过作者允许,也未支付报酬。在数据库里,那些论文的痕迹一点点被消除了。但这种删除有点像是掩耳盗铃——它们已经被保存在众多图书馆的书架上,白纸黑字,并将继续存在下去。见习记者 王嘉兴

雏蜂

研究生再也不是混日子了,教育部今年将重点抽查已毕业研究生论文

最近教育部发布公告,今年将对已毕业的研究生论文进行重点抽查,对存在学术不端、存在捏造事实、查重不过关的论文进行整顿,撤销该学生的研究生学历学位,对该研究生的导师取消研究生导师的资格。根据过去教育部对已经毕业的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的抽查结果,发现在抽查的论文中存在1%以上的毕业论文存在学术不端的问题,已经对论文存在问题的学生研究生学历及学位进行撤销。翟天临博士后录取这对于已经毕业的研究生来讲,无异于晴天霹雳。翟天临事件发生后,社会公众舆论对翟天临研究生毕业论文存在抄袭和问题进行了谴责,同时也反思当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教育形式,教育部因此加大了对已经研究生论文的抽查力度,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增强高校研究生导师负责制的监管力度。考研而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如果自己当年的毕业论文存在抄袭和数据造假,很容易被调查出来,其影响将对自己的工作和今后的继续深造造成毁灭的影响。如果自己已经是毕业多年的研究生,并且知网上面也有自己的论文,自己的论文当年毕业的时候学校要求也不严格,今年教育部检查出来以后,自己将会丢掉自己的研究生学历和研究生学位,失去了高学历的资格,失去了今后找工作的优势。这对于一些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压力很大,毕竟自己已经毕业,论文再有问题也不能去学校去修改自己的毕业论文,有可能真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研究生毕业所以研究生再也不是那种在学校混日子就能毕业了,研究生过去常被称为“烟酒生”,形容研究生抽烟喝酒和学生,过去的研究生教育确实存在着导师管理不到位,学生学习不认真,毕业论文随便写的情况,但是教育部规定出台了以后,相信对各位研究生监督更严格了,而且是事后监管,学生毕业后再进行毕业论文的随机抽查,而且是终生追责,对学生个人一生都有污点,个人诚信有问题,个人学习不规范,高学历证书被撤销,丧失了工作升职加薪的机会,影响可谓深远。研究生和导师眼下正是考研复试的时间,也是2019年研究生毕业论文修改的时间,今年毕业的研究生要认真负责对待自己的学位论文,不能捏造事实,不能抄袭别人论文,更不能找人代写。今年考研复试的同学有幸被录取了,开学后就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学术研究,认真规范的写论文,千万不要犯错误,不然都会是自己一生的污点和学习的遗憾,因为自己毕业后被撤销了学历证书,自己年纪已大也没有机会再去读研,会错过更多的机会。因此都要认真的对待研究生毕业论文,千万不要混日子,不然就要被日子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