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是解读行业变化的工具,它包含三大板块和14个子版块,不同的行业分析的方式不尽相同。在工作和面试中,很多同学会遇到“做个行业分析”这种要求。一听“行业分析”,好多人觉得特别复杂,特别高大上,不知道咋弄。今天就先丢个提纲,内容高度浓缩,大家先凑合看着。首先明确一点,我们讲的行业分析,仅限于指导企业经营的行业分析。它是数据分析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和投资、炒股、求职这些没一毛钱关系(文末有解释)。一、行业分析有哪些模块行业分析是有套路的,包含三大模块14个子板块,一览如下:正是因为行业分析有固定模块,于是很多人把行业分析做成了填字游戏。只要百度一下文字把这些板块填满,便认为自己完成了“分析”……其实真正的行业分析,从这里才开始呢。二、行业分析如何做判断做分析,罗列事实和数字仅仅是第一步。如何基于数字和事实做判断更重要。做行业分析,要先清晰对象:一个行业的新玩家/老玩家,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对于新玩家,核心关注点是:这个行业值不值得玩(是否值得做)进入的难度有多大(能不能做)我要以何种方式进去(怎么做)因此关注的顺序如下图:其中:第一步是前提,不懂玩法,新手必死。第二步是做出进入判断的重要依据。出现以下特征,往往是明显的进入信号:潜在空间大+市场规模小增长速度快,增长曲线陡峭大量新玩家进入,资本大量涌入至于具体怎么进入,进入哪里,进入做多少,则要靠第三、第四步的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判断机会,要五个指标联起来看,不能只看某个指标。因为对于老玩家,传统的关注点是:我面对多大市场我要和谁竞争我要在哪里打败他但是这种传统想法面临的挑战也很多。因为现在面临跨界打击越来越多,仅仅盯着业内的对手布局,很可能被跨界来的对手打趴下。因此每当新技术、新环境出现的时候,往往行业研究人员会关注它的业务逻辑,从业务逻辑角度来推演影响,而不是等着数据出现变化再来解读——那可能已经晚了。三、解读行业变化的工具对行业大势做解读,不会像经营分析那样,细化到每一个产品品类走势,每一群用户需求。本身行业格局也是各大企业博弈,内外部压力影响下结果,因此更多关注宏观因素,指明方向会更重要。常见的切入角度,被称为PESTP:政策。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往往是立竿见影且致命的。E:经济走势。经济大势对行业影响非常明显,上下游企业受影响,都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S:社会群体。用户数量,需求,爱好的变化,会导致产品购买、地域分布等等变化。T:技术。新技术会催生新商业模式,新产品品类,新细分市场注意,这四种力量表现在数据上是有差别的:1)P的力量不言而喻,往往是断崖式下跌,风口式起飞。俗话说:当政策发生时,你一定感受的到,就是这意思。2)E的力量,要具体看对行业哪一端带来影响,再量化估计(如下图)。3)S的力量,往往体现在目标群体数量、需求、购买力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的是细分品类的市场。不会像政策、经济那样短期内释放巨大破坏力,但是会表现为长期的变迁,比如细分品类需求减少,新品类的产生等等。4)T的力量,往往体现在对商业模式、供应链,营销渠道的变化上(如下图)。四、行业分析有什么局限行业分析最大局限就是数据……一数难求,是很常见的事。很多同学会说:不是有XX行业协会,XX机构,XX咨询公司(名字还特牛逼那种)有数据吗。实际上,不管名字听起来多厉害,获取数据的手段是固定的(如下图)是滴,没有一个数据是严格意义上“准确”。和企业内部数据(特别是财务数据)相比,准确度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因此所有行业数据分析结论都是有限理性的分析。甚至说是聊胜于无的。在实际经营中,更多是用作参考。真正指导经营还是要靠内部的经营分析,这个数据就准确的多。后记为啥开头说行业分析和投资、炒股、求职没啥关系:投资。很多人会以为:我分析到哪个行业牛逼,我也去干,不就发财了。实际上个人经营能力是远远大于行业选择的,大部分跟风的都是死于自己不会做。炒股。很多人会以为:我分析到哪个行业牛逼,我买股票,不就发财了。实际上股市(特别是A股)都是靠小道消息,内部人士得到消息的速度远远快于普通散户。即使大家都看好XX行业股会涨,真买的时候,也很难买到爆发前那个价格。求职。很多人会指望:我分析到一个超牛逼行业,我就去干,不就发财了。实际上每个行业都有成功的人,个人工作能力不行,到哪都不行。正本清源的说:行业研究是一种分析手段,不是投机取巧的神器,更不是一夜暴富的工具。反倒是很多卖包生儿子无效退款的神药,喜欢打着:“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幌子。放弃幻想,踏踏实实练好功夫,才是正道。#专栏作家#资深咨询顾问,在互联网,金融,快消,零售,耐用,美容等15个行业有丰富数据相关经验。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了解一个行业可以帮助从业者认知行业的发展趋势,提高对行业变化的敏感度。笔者分享了对行业进行分析的方法,四个步骤了解你所处的行业。对于每一个从业者而言,对于自己所处行业的都应该有所了解。对行业的信息了解越全面、对行业的理解越透彻,我们就更容易看清行业存在的机会。对于产品经理而言,也能够在做产品规划时更贴近正确的方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行业分析呢?一、收集信息分析任何事物,首先要对选定的事物有一个基本的认知。为了建立对行业的整体认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搜集这个行业的信息。那么我们该如何搜集信息呢?搜集信息的维度我划分以下三个:分析报告新闻资讯找人咨询1.1 分析报告最快了解一个行业的途径就是查看该行业的报告。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只要你会搜索,任何一个行业的资料基本都能找到。最近好几个朋友都向我咨询有没有XX行业的分析报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会帮忙看一看我的知识库里有没有相关报告外,我还会将自己整理的查找渠道分享给他们。链接是东方的知识库里收藏的查找渠道:行业分析-各个行业分析报告查找渠道我在知乎收集了这篇笔记的内容,各行各业近百个查询渠道。如果你想查找的信息在这些网站都查询不到,那么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查询的行业市场太过垂直:过于垂直的市场,可能不会有单独的行业报告;比如“直播电商”、“社交电商”都属于“电商”的垂直市场,你可以放大到“电商”行业去看有没有相关的报告。行业信息高度不透明:对于保密性比较强的行业,是不会有对外的行业报告;还有就是灰产地带,在被揭晓前很多人都不会知晓。第三种情况:恭喜你了,这个市场还未被人发掘;如果是这种情况,别犹豫,拿起键盘可以开始干了。1.2 新闻资讯去资讯平台和社交媒体搜一搜这个行业的资讯,看看这个行业的服务者和消费者双方发出的不同声音。媒体对某个行业和公司是看好还是看衰?最近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行业事件和动态发生?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多听听不同渠道发出的不同声音,这些都有助于了解这个行业的全景。1.3 找人咨询以上两种信息搜集的维度,存在两个问题:信息的真实度;信息的深度。网上搜集的行业报告,或多或少会与行业的真实状况存在偏差。而且,即便看了足够多的信息,但对于行业潜藏的一些信息,也是无法知道的。想要对这个行业有更深入地了解,咨询该行业的从业者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不同圈子获取的信息差异,远比你想象中的要大。很多在行业内看来是常识的事情,行业外的人可能看起来高深莫测。二、了解行业在上文中,东方提到,对一个行业进行分析需要先建立对行业的整体认知,也介绍了一些收集信息的渠道。收集信息时,我们要注意不能盲目地收集信息,收集到的信息要在我们后续去了解和分析行业时能够用到。那么对于收集的信息,我们要如何运用呢?首先我们先要利用收集的信息去解答三个问题:行业的产业链有哪些环节?行业有哪些头部企业?行业处于哪个发展阶段?2.1 行业的产业链有哪些环节?对一个行业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看这个行业的构成是怎样的?这个行业从源头到终点都有哪些环节?每个环节的上下游是谁?了解整个行业的产业链,能够让你认知到自己所处环节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当行业发生变化的时候,你能够清晰地捕捉到是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2.2 行业有哪些头部企业?为什么要去了解行业的头部企业?一个行业的头部企业也是从小规模逐渐演变为头部,一个头部企业所经历和面临的问题,可能是这个行业绝大多数从业者都会遇到的问题。比如票务市场,不论一级市场的大麦还是二级市场的摩天轮,用户的负面评价都集中在价格浮动与票价过高和没有及时收到票。比如拼多多当前面临的商家问题,不论京东还是淘宝,之前也都曾经历过。从头部企业可以看出这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格局,头部的生存状态也意味着这个行业最终的生存状态。2.3 行业处于哪个发展阶段?每一个行业都有它的生命周期。了解一个行业的生命周期能够让你意识到,行业当前的着力点在何处,和可能发展的方向与趋势。这个行业所处的阶段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这是市场是增量市场还是存量市场?行业产生阶段性变化的时机,往往是最能够抓住机会的时机。三、分析行业东方的这篇文章内容结构是逐级递进的,需要完成以上的步骤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分析。当建立一个行业的基本认知后,就可以对行业展开分析。3.1 常用的分析模型当我们对一个事物进行分析的时候,有很多种常用的方法论。每一个方法论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实战篇》麦肯锡分析法常用对公司战略进行分析,其中的MECE分析则是对问题的分解;5W2H法则是通用法则,适用多种场景;PEST法则常用于对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以此去判断机遇和风险;五力分析模型是微观分析模型,以竞争对手为主体进行分析,用于判断竞争形势;SWOT分析模型以自身为主体,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经营策略;商业画布模型主要用于分析企业价值,通过该模型可以得出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生命周期理论用于去判断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阶段,以把握企业发展节奏与规避风险。3.2 行业的天花板如何进行预估?行业的天花板并非固定不变的,随着市场的变化,其旧天花板可能会被解构,产生新的天花板。行业的天花板一般可以通过推算行业内的消费者数量或消费频次来进行大致判断,也可根据整个市场的消费数据和变化趋势进行判断。后续会以现场娱乐行业为例进行系列讲解。现场娱乐行业在18年的市场规模为521亿元,其中票务市场规模为189亿元;且历年来的增长幅度都比较小,可以预估其市场的当前天花板在200亿元。对于共享出行而言,可以通过出行频次进行推算;共享雨伞可以通过一年的阴雨天数进行推算。对于新兴行业,由于本身没有路径可遵循,也没有数据作为参考。只能依靠个人主观分析去进行推断,比如当共享充电宝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企业和资方都吃不准这个市场到底能否做活。也许正因为看不清市场前景,共享充电宝才避开了资本的恶战,现在闷声发大财。3.3 每个环节提供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对于每一个环节的核心价值判断,能够让我们看清在一个行业里,掌握哪些核心资源才能让一条产业链持续地正常运转。现场娱乐行业其上游是文艺表演团体、演出经纪公司和主办方,核心价值是生产消费内容;而大麦与摩天轮作为中间的消费服务平台,提供的核心价值是连接内容与消费者;其下游是演出场馆,核心价值是提供消费者与内容的承载空间。引自《中国现场娱乐票务市场年度综合分析2018》3.4 每个环节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当我们对一个行业的核心价值有所了解后,就可以对该环节的商业模式进行初步的判断。现场娱乐行业上游的核心盈利来自于门票,由消费者贡献;消费平台的盈利则可从双边获取,向发行方收取推广费、向消费者收取服务费;场地方的盈利则是来自于主办方支付的场地费用。从中可以看见,消费者支付的费用最终流入到主办方、消费平台和场地方三方。只有三方的收入都维持相对平衡才能保证这个市场持续运转。3.5 每个环节的核心竞争力?在我们了解每个环节提供的核心价值以及其商业模式后,我们可以对每个环节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初步的判断。核心竞争力意味着能够提供和创造核心价值,我们倒推就能看见每个环节的核心竞争力。现场娱乐行业上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产出的品质、消费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流量的获取与上游资源的争取、下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场地的综合性体验。四、预测行业4.1 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对于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是综合多个维度的判断,在此我们可以借助在4.1章节提到的各种方法论进行分析和判断。以PEST分析法为例。政策方面:鼓励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机构进入,鼓励生产传播内容健康的作品,提高内容的原创能力和质量,大力发展内容建设工程。总体来说政策利好。经济方面:随着人均收入水平地不断提高,大众消费能力也在持续攀升。人均可支配消费收入也在逐步提升,其中文娱消费占比11.2%。大众在文娱消费的支出后续还会逐步提升。社会方面:随着95后的初入职场,以及90后的收入稳固,24岁以下消费人群占比攀升至14.8%,30岁以下人群占比达到42.4%。其热爱生活,乐于新事物,注重生活品质的同时,精神娱乐需求也日益丰富多元,这一群体也为文娱消费市场未来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技术方面:VR、AR、5G等前沿科技的到来,加快了数字技术在内容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领域的应用。无纸化、人脸识别等智能查验技术快速崛起,逐渐成为现场娱乐新标配。拥有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新零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创新平台将在新的市场创造更大价值。4.2 存在哪些潜在的机会?对于机会的判断同样是信息的二次整理和主观推断分析。在现场娱乐行业,我看到两个机会。产业链重构的机会:我们在摸清上每个环节的核心价值后,可以看看是否还存在重构产业链的机会。如结合内容投资、精准宣发、场馆馆运营、衍生品开发等领域,成为专业优质的现场娱乐综合服务提供商。高新技术带来的机会:如果能将抢先新技术融入表演内容中,给用户带来更好地现场体验,是否能为市场带来突破性地增长?同时借助网络平台去承载现场内容,是否能够为现场娱乐开括新的业务市场?写在最后任何一个行业的分析和判断都需要收集大量信息和进行深入思考,本文只是对一个行业进行了浅显地分析,主要目的是让大家理解如何去分析一个行业的思路。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尤其是走在社会最前沿的互联网行业更是瞬息万变。不论是市场的变化,还是相关技术的变更,都对产品的从业之路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应对这种变化的方式,只有让自己不断学习从而跟上每一次变化的步伐,站在时代的浪潮之巅。不断地提高自己思考的广度与深度,寻找到自己能够适应、跟随、引领时代的方式。参考文章:《如何研究透一家公司》《如何在一周内搞清楚一个行业?》《如何七天快速了解一个行业》《干货: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实战篇》《如何快速判断一个行业是否值得加入?》《中国现场娱乐票务市场年度综合分析2018》#专栏作家#关注互联网新动态,致力于产品知识体系的构建,不定期分享产品心得。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今早看到网上一组新冠肺炎的统计数据:1、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截止2020.06.29,新冠肺炎全球确诊病例超过1000万,死亡病例超过50万。2、全球每日新增病例持续增长中,最高的接近20万3、处在不同区域的国家都在爆发,东亚、南亚地区国家相对较好,特别是我们,作为第一个披露大量爆发的国家,人口众多,既要保障人身安全,又要考虑经济发展,做的非常非常棒。对于我们个人,要做的就是:1、听从国家安排。从14亿人的角度出发,我们个人这点不适的感受算不得什么了。2、做好个人防护。无论防控有多好,现阶段总还是有确诊病例发生,戴好口罩、勤洗手、少聚集,总没错的。3、更加积极工作、学习。往大了说,为国家恢复经济做贡献;往小了说,保障自己粮草不断,毕竟“囤里有粮心不慌”。说正题。今天准备记录下,在阅读过程中,大师们、大V们、高手们在投资过程中对行业分析的常识。针对行业选择时有几点常识性的理解:1、行业有好、有坏。但,不代表好行业中都是好企业,也不代表坏行业中没有好企业,这点好理解。2、行业是范围,企业才是重点。有的行业是牛股集散地,有的行业牛股稀少,我们选择好行业是为了缩小范围,需要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企业的研究上,分析企业的业务模式、生意模式以及它的管理层是否优秀等等,逻辑判断上。3、我们会条件重点行业观察重点企业是为了节省精力和时间,将有限的精力放到好行业的重点企业研究上。于是,就有了选择的顺序,比如,我比较认可的选择顺序是好行业、好企业、好价格。4、从美国和日本市场上来看,消费行业、医药行业是出现牛股最多的行业。这是人类最重要的两大需求。5、A股市场最近5年行业的增长情况。6、任何时候投资任何标的都是有风险的,只是概率和赔率是多少的问题。概率就是成功的机会大小;赔率就是成功收益是否远高于失败损失。选择好行业、好公司就是在增加成功概率,选择好价格就是在提升赔率。今天就这些了,BYE。
「行业研究方法论」是对行业研究方法论的系统整理和撰写。作者 | 第3类人图片来源 | Canva 可画今天我们来着重讲一讲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战略工具,它是由著名的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用以分析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厘清自己的优劣势和机会威胁点,从而制定企业战略的方法。S(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Opportunities)是机会T(Threats)是威胁优势:列举企业的优势,如充足的资金、良好的品牌形象、成熟的数字化程度、强大的供应链体系等。劣势:列举企业的劣势,如缺乏精英人才、行业经验不足、没有技术壁垒、营销体系不够强等。机会:列举行业的机会点,如消费升级、消费者的认知唤醒、新技术等。威胁:列举行业的不利于发展的因素,如政策变动、顾客需求的改变、经济形式下滑等。不难发现,SW分析地是内部因素,OT分析地是外部因素。那么,我们如何利用SWOT分析法来做战略分析呢?一般地,我们会利用内部和外部交叉的矩阵,来找到应对问题的策略,例如下图:举一个例子,假设Google所在的办公楼方圆两公里内只有两三家餐厅,你的连锁餐饮店要入驻这一片区域。S-优势:你的餐饮店的口味和菜式都很不错,已经在其他门店得到验证,顾客认可度高。O-机会:办公楼人多,餐厅少,竞争对手少。W-劣势:租金高昂,营业成本高。T-威胁: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顾客越来越喜欢健康饮食,例如楼下的轻食餐厅正在火爆营业。那么,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呢?S+O 优势+机会:新店开业,以优惠来刺激拉新,短期内高效引流。S+T 优势+威胁:主推店内的低卡套餐,从“健康”着手来切入用户心智。W+O 劣势+机会:将门店开在这一片区稍微偏僻的位置,以O2O外送为主,堂食为辅。W+T 劣势+威胁:在O2O外送的页面,从门店名字、菜单风格、优惠品类等各个维度强调“健康”调性,吸引用户下单。今天暂时分享到这里,我会持续更新行业研究相关的方法及工具,详细给你讲解怎么做行业研究。希望你能关注我的GZ号「第3类人」,从一个女博士的视角剖析商业和科技问题。如果喜欢我的文章,也请帮忙「转发」,让我们一起传播经过思考和沉淀过的「Know-How」。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P2P、点对点、端对端、连接一切,因连接而成网,互联互通。百度连接人与信息,阿里巴巴连接人与商品,腾讯连接人与人,互联网金融连接人与资金,智能硬件连接人与万物。互联网连接一切,又把所连接的一切变成新的连接节点,从而有了连接无限的可能。正是这种连接构成了互联网的数据、关系、平台、市场四个基本特征。行业特征分析的7个关键问题:问题1:该行业的核心用户是谁?每个行业都一个相对稳定的核心用户群体,他们具有相同的群体属性。只有了解清楚核心用户是谁,才能进行深入洞察,了解他们的核心需求是什么、痛点是什么,以及这些需求和痛点是如何解决的、是否被充分解决。问题2:行业提供了什么样的用户价值?这个行业是做什么的?行业内的企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或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满足的是哪一类或哪几类用户的需求?用户需求是否呈周期性变化?有什么样的规律?谁对购买行为有决定权?决定的标准是什么?问题3:行业所处的产业链,从源头到终端都有哪些环节?这个产业的上下游都有哪些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哪些企业?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比如互联网金融行业,互联网和互联网支付是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包含了IT系统、征信、风控、大数据、反欺诈、区块链、互联网众筹、网络信贷、保险、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P2P理财、互联网资管、金融科技等环节。问题4:驱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要在该行业中取得快速增长并获利,什么因素是必需的?哪些因素是必要条件?哪些因素是充分条件?驱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因素、资本因素、产品因素、行业因素、关键人因素、运营因素、政策因素、市场因素、渠道因素等。问题5:市场和竞争状况如何?和谁竞争:行业内竞争者的数量和规模是多少?谁在该行业中拥有发言权?谁会在这个市场上获利?为什么?在哪竞争:主要产品的市场在何处(地域)?各细分市场的容量为多少?细分市场容量的增长率及未来的发展预测是怎么样的?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都在哪里?各细分市场的份额如何划分?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各个竞争主体在各竞争层面上都有哪些优势?价格走势及未来趋势如何?靠什么竞争:特定的行业中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体现在什么地方?各竞争主体有没有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如果有,体现在什么地方?最具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是谁?核心竞争优势体现在什么地方?其他竞争者是否可以形成或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如何竞争: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分析,对目标企业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各自的优劣势,找出差异化竞争优势,制定企业未来的战略规划。问题6: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行业处于哪个发展阶段?是初创期、成长期,还是成熟期或衰退期?行业未来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哪些因素可能会驱动行业发生变化?用户需求的变化、技术上的创新、渠道的变化等都可能是驱动因素。这两年的“消费升级”给很多行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就是因为用户需求发生了变化,开始追求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从而引发产品和营销的升级。问题7:商业模式是什么?怎么赚钱?企业大多数都是盈利性组织,只有产生持续性的商业收入,才能形成持续性的投入,进而形成正向的增长循环。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企业通过技术手段、流程重组、效率提升等方式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从而增加利润的来源。
世上从来不缺新奇有趣、让人眼前一亮的想法,缺少的是对市场的清晰认知。做产品的人普遍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渴望哪天从自己手中走出一只独角兽。这个梦想引领着大批优秀的产品人在自己的领域里深入钻研、打磨产品,最终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让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也正是这个梦想,蒙蔽了许多人的双眼,让他们奋不顾身、粉身碎骨。个中差异,说到底就是没有好好的做市场分析造成的。大量的经验告诉我们,市场分析是验证想法的有效途径之一。因而本文的立意是想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梳理一下整个市场分析的过程,提出一些见解,但愿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一、市场1.1 市场的定义百度百科上对市场有个比较含糊的定义:市场是各方参与交换的多种系统,机构,程序,法律强化和基础设施之一。这里的“各方”可以划分为两大阵营,其中一边是由买家及其需求组成的,另外一边则是由卖家及其生产的产品组成。这两大阵营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他们的规模对市场的状况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1.2 市场的状况确定了市场的概念后,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市场的两大组成部分进行合理的分析。第一步的工作是摸清市场中四大因素(买家、买家的需求、卖家、卖家的产品)的规模及其发展方向,以便为接下来的市场分析提供事实依据。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资料的采集、过滤和整理,而且要尽可能的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当然不差钱的也可以去购买官方的报告文档。等资料收集齐备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市场的分析了。一般我会从三个维度去入手:市场所处的阶段、市场的细分情况、市场的供求关系。1) 市场所处的阶段市场可以按照买家的规模及其发展方向分为“萌、发、成、衰”四个阶段:萌芽期,也称进入期。特征是当前买家的规模占总人口的比例非常小,且买家规模的增长速率不高;发展期,也称成长期。特征是买家规模的增长速率与往年相比有明显的提升,买家的规模在不断壮大;成熟期。特征是买家规模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买家的规模呈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衰落期。特征是买家的规模开始出现负增长。2) 市场的细分情况通过梳理买家的需求,我们可以按照合理的标准把买家划分为几个买家群体,这些买家群体就组成了不同的细分市场。找出这些细分市场,企业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发产品,做到有的放矢。同时,细分市场的划分对初创产品尤为重要,毕竟资源是有限的,企业只有把资源集中到一个细分市场,才能把产品做好,在市场中立足。除此之外,我们的市场划分得越仔细,那么对后续行业分析的帮助就越大,找到的竞品就越准确。3) 市场的供求关系通过比对卖家产品和买家需求的规模大小,我们可以轻易的得出当前市场的宏观供求关系情况,无非就是供不应求、供大于求和供求平衡三种。但是微观的供求关系就比较复杂,要考虑到的因素非常多,例如地域、地方政策、文化等等。这些因素在某种场景下,会起到打破供求关系平衡的作用,大家可以细细品味。到这里,我们对目标市场的了解已经足够充分了,那么如何去判断哪些细分市场值得进入呢?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分析工具,我称它为市场价值矩阵:这个矩阵可以把前面我们分析获得的市场所处阶段和供求关系的结果进行结合,从而得出当前市场的价值高低。价值越高,越值得进入;反之,则需要好好考虑,如非必要,千万不要去蹚这个浑水。二、行业假若目标市场进入的价值非常高,那么我们就可以来分析一下其对应的行业,从宏观的视角看看该行业的环境和竞争态势。2.1 行业的定义行业的定义相对市场来说是比较清晰的,指一组提供同类相互密切替代商品或服务的公司,通常由一群生产替代品的卖家和他们的产品组成,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市场当中的一大阵营。这个阵营里包含了企业的竞争对手、潜在进入者,也涉及到供应商。行业之于企业来说,就像是水之于游鱼。当下我们对行业的分析,很可能会影响到未来企业生存空间的大小,因而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务必严谨、实事求是。2.2 行业的状况一个行业好不好,主要看两点。一是外部因素对该行业的影响是否正面,二是该行业内部的结构是否合理。前者说的是行业环境,后者指的是竞争态势。1) 行业环境针对行业的宏观环境,我们一般采用PEST分析模型,从政治、经济人口、社会文化和技术自然四个角度来展开。政治因素:政治局势、方针政策、政治干预、国际关系等;经济人口因素: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结构、国家经济形势、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程度、储蓄与信贷、消费结构、收入水平、人口变化等;社会文化因素:教育水平、语言文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审美观念、风俗习惯等技术自然因素:科学技术发展、自然地理因素等收集了这些因素之后,我们基本上就能判断这个行业的大环境是好是坏、未来的发展前景有多大。PS:我发现许多人在做市场分析的时候,不太看重行业环境的分析,觉得找到了一个高价值的市场就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去寻找自身与市场的切入点。这是极为草率的行为,毕竟高价值的市场和良好的行业环境并不等价,那些写在刑法里的行业就是一些典型的例子。2) 竞争态势分析了行业的外部环境,我们再来看看其内部的情况。我们常用的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在“行业竞争五力”的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在任何行业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无论是提供产品还是提供服务,竞争的规则都包括在以下五种竞争力量内。竞争对手。这是行业内部的主要竞争力量,也是我们面对最多的压力。你做得没有竞争对手好,买家就会购买别人的产品。为了生存下来,企业必须找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差异化优势。新进入者。但凡是一个有价值的市场、良好的行业,那就肯定不缺新进入者,拦住他们的只可能是行业的进入门槛。这个门槛越高,来自新进入者的威胁就越小,反之则越大。另外,新进入者的数量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一个行业的前景。替代品。如果说竞争对手让企业找到了核心竞争力、新进入者让企业抬高了行业的门槛,那么替代品的出现就限制了企业产品的价格。一旦企业产品的价格与价值不匹配,那么买家将转向其他替代产品。消费者,也就是买家。他们的议价能力取决于很多因素,有些是来自消费者自身,比如买家的集中程度、购买量等;有些是来自企业群体的,比如转换成本、竞争对手竞争力、替代品的竞争力、品牌、质量和性能等。供应商。他们的议价能力取决于所提供的产品在买家产品中的价值占比有多重,占比越大,议价能力越强。值得注意的是,替代品的供应商通常都是不一样的,因而他们所对应的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也就不同。总的来说就是,当你想要进入该行业的时候。竞争对手会告诉你,哪些要素是必不可少的,你没有就会被淘汰;新进入者会跟你说,进入的门槛有多高,你达不到就进不去;替代品会提醒你,你的天花板在哪里,太过自负会死的很惨;消费者和供应商则会用事实让你明白,到底谁才是爸爸。当你已经身处这个行业的时候。你要努力发展核心竞争力,并使之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把竞争对手淘汰;你要不断抬高行业的门槛,让新进入者进不来;你要不停突破自己,打破行业的天花板,让替代品们望尘莫及;你要积攒实力告诉消费者和供应商,到底谁才是爸爸。三、自身至此,我们对市场、行业的宏观分析已经告一段落。而你也充分了解市场的价值、行业的前景和行业的竞争态势,那么这个市场、行业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先不要着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分析分析自身的情况。3.1 所处位置首先,我们要找到当下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角色。如果你还未入行,那么恭喜你,因为你发现了一个新大陆。这时候你得站在新进入者的角度上去思考、去和行业内的佼佼者比较、主动的发掘购买者的潜在需求;如果你已在局中,那么也恭喜你,因为你选对了市场和行业。这时候你得学会去分析竞争对手,找到并发扬自己的优势、填补自身的劣势。3.2 自身状况以人为镜,可明得失。如果企业也和人一样,那么了解企业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分析竞争对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竞品分析。这一步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了解行业中的能力全景,尽可能做到知己知彼;二是回归企业自身,思考和定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把行业中企业的能力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基础能力是指那些必不可少的要素,是企业能否在行业内生存的基本条件;加分能力是指那些充分但不必要的条件,例如漂亮的食品包装能提升购买者的消费体验,但是漂亮的包装本身并不是食品的必要条件;独有能力则是那些竞争对手不可替代、无法复制的能力,例如专利。有了上面这些信息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一个企业的优势通常体现于两点。一是,你有的,别人没有;二是,别人也有的,你的更优。前者可以用独有能力和加分能力的数量来衡量,这两种能力越多,优势越大;后者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法得出,得分越高的,优势越大。劣势亦然。别人有的,你没有,是劣势;都有的,你不优,是劣势。假如你发现,自己除了基础能力之外,一无所有。那么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你的企业很快就会被行业所淘汰。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的独有能力,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能够在行业中扎根下来的重要原因。回顾上篇首先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市场和行业的情况,然后落到细微处比较企业的能力,并且提出些许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无非就是告诉你,这个市场、这个行业我能不能做。那么下篇将会从卖家的产品、买家的需求两个角度出发,展开更深入的讨论。本文由 @善人阿谦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票据市场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达到百万亿级。随着中国实体经济恢复向好,金融活动将会更加活跃,商票融资方式逐步多样化,为电子商票的发展提供了机遇。2009年以来,中国电子商票行业迅速发展,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参与者的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9年底,中国票据交易系统共接入法人机构2884家,会员2913家,系统参与者101622家。(《艾媒咨询|2020-2021年中国电子商票行业研究及趋势分析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198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商业汇票行业界定和分类1、行业基本概念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商业汇票一般有三个当事人,即出票人、收款人和付款人。(1)出票人工商企业需要使用商业汇票时,可成为出票人。商业汇票与银行汇票的主要区别是:银行汇票的出票人是银行,商业汇票的出票人是工商企业。(2)收款人是商业汇票上实际载明的收取汇票金额的人。其有以下情况:A、如果出票人是基础关系中的债务人,收款人应当是其相对债权人;该债权人收到票据后,向与出票人有资金关系的其他工商企业或银行提示承兑,该债权人即可凭票据在规定日期收取款项。B、如果出票人是基础关系中的债权人,那么出票人应当是收款人;在这种情况下,出票人作为债权人向其相对债务人签发汇票,再由该债务人向其开户银行提示承兑(并供应充足资金)后,再将汇票还给出票人;原出票人可在规定日期持票通过银行收取债务人的票面金额。(3)付款人即对商业汇票金额实际付款的人。其有以下情况:A、在出票人是债务人时,其相对债权人成为票据收款人,相对债权人可持票向出票人的开户银行提示承兑,由该银行从出票人的银行存款中代为付款,出票人是实际付款人;或者根据与出票人的约定,该债权人向与出票人有资金关系的其他工商企业提示承兑,该工商企业向该债权人付款并成为实际付款人;B、在出票人是债权人时,其相对债务人收到票据后,可持票向其开户银行提示承兑并供应充足的资金,由该银行从该债务人的银行存款中向出票人代为付款,该债务人是实际付款人。 2、行业分类根据承兑人的不同,商业汇票主要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1)商业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的票据。商业汇票的付款人为承兑人。商业承兑汇票的出票人,为在银行开立存款帐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2)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并由其开户银行承兑的票据。每张票面金额最高为1000万元(含)。银行承兑汇票按票面金额向承兑申请人收取万分之五的手续费,不足10元的按10元计。承兑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承兑申请人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未付款的,按规定计收逾期罚息。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A、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帐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B、与承兑银行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C、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购销合同及其增值税发票;D、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良好的结算记录和结算信誉;E、与银行信贷关系良好,无贷款逾期记录;F、能提供相应的担保,或按要求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5、应用领域商业汇票可以背书转让,是一种信用性票据。票据一般适用于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有延期付款需求的各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医疗卫生、机关学校等单位,特别是商品价格较高,交易金额较大的民营企业之间使用这种票据比较普遍。钢铁、汽车、石油、家电、医药行业交易票据使用量相当大。目前,在钢铁、汽车、石油、家电、医药等行业,商业汇票结算使用量在80%以上。大宗商品贸易中使用票据最多,煤炭、钢材、合金、水泥等等市场上都大量采用票据支付手段,主要是涉及金额大,可充分使用金融手段促进经济活动发展。在交易计价中,不同期限票据相应商品的价格折扣不同,可将票据对应贴息充分考虑进商品的价格内。此外,钢铁经销商、汽车经销商、成品油经销商、医药经销商对银行需求的主要融资工具就是票据。这些行业票据使用多年,各交易主体对票据较为熟悉。公路、航空、大学、医院、铁路、报纸、电力这些行业属于使用票据的新贵,这些年票据使用量逐年上升。这些客户使用票据得益于银行大力营销,多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出于竞争考虑才取得的票据营销结果。这些客户是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的主要客户群体。普遍实力较强、履约能力较好,因此,这些客户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在市场接受承兑较好。 第一章:2019-2020年中国商业汇票发展环境分析 1.1 2019-2020年中国商业汇票行业PEST分析1.1.1 政治和法律环境(1)2019年中国商业汇票政策环境:行业法规中国商业汇票行业的运行以2004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和2016年发布的《票据交易管理办法》为基础。随着商业汇票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行业内出现套利乱象,2019年银行业对商业汇票行业监管趋于严格。2019年监管层对票据市场影响的着力点主要在票据“供给端”,力在引导票据业务回归本源、支持实体经济,促进票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3)社会融资规模2020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继续扩大,2月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较1月大幅减少近75%,而该数据在3月却迎来爆发式增长,达到了51.8亿元,并在上半年的剩余时段逐渐趋于稳定。8月新增信贷1.28万亿,同比多增700亿,基本符合季节性特征;信贷余额增速13%,已经连续3个月走平或回落,显示了信贷延续收紧、货币政策边际收敛。从信贷结构上看,8月信贷结构进一步改善。8月新增居民短贷2844亿,创过去5年以来同期最高值,对应8月消费同比实现年内首次正增长,居民端短贷连续第六个月实现同比多增,与居民消费持续好转相一致;居民中长期贷款5571亿,虽然低于7月值,但连续三个月同比多增超过1000亿,反映了房地产销售的持续向好。企业端,中长期贷款当月净增7252亿元,继续明显好于企业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显示了基建、房地产投资持续向好,对贷款的需求旺盛。票据融资是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目前,使用票据融资的企业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六成。票据在解决账款拖欠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凸显。随着票据融资便利性提高、融资成本降低,票据流转加快,大量企业通过签发和转让票据解决账款拖欠和资金周转问题。据统计,已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中,中小微企业的比重为62%。(4)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在技术创新的政策驱动下,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呈明显上升态势。2019年中国工业增加总值317109亿元,同比增长5.3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7%。工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为电子商票的发展提供了空间。1.1.3 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2)企业借贷情况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19年中国企业盈利恶化、融资环境趋紧,资产负债率上升十分显著,实体经济杠杆率较高。从资产端来看,企业应收账款涨幅趋快,企业货币周转速度趋缓,现金流断裂风险增大。数据显示, 2019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7.40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5%。分地区来看, 2019年末东部地区工业企业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15306亿元,升幅同比回落2.9%,中部地区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33965亿元,升幅同比回落5.8%,西部地区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24749亿元,升幅同比回落7.7%。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2019年尽管升幅下降,但是应收款金额仍较庞大。若应收账款票据化,应收账款应走票据化之路,将发挥票据支付,融资等功能。企业可以类似较低的票据贴现成本获得资金,又能加快资金周转率提升经营利润,深化票据融资功能,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极大提高融资效率。 1.3 2019-2020年中国商业汇票行业生命周期分析(2)产业周期中国的商业汇票产业到目前为止总共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1999年起步的探索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商品加速生产和流通,票据作为商业信用的载体获得新生,成为九十年代解决企业间“三角债”问题的主要工具,故而该阶段的特征是票据业务呈自然发展状态,承兑业务发展较快,贴现业务相对较少,票据交易极为不活跃。第二阶段是2000—2015年的迅猛增长阶段。2015年票据市场累计贴现量达到102.1万亿元,较1999年增长409倍,年均增长率达到45.61%;累计承兑量22.4万亿元,较1999增长44倍,年均增长率26.71%。这一阶段,经济繁荣带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和票源增加,票据作为重要的信贷资产得到商业银行的广泛重视,票据的多重功能迎合了中小银行的需求。因此,票据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承兑业务增速高于宏观经济增长,票据资产交易属性更加明显,流通周转速度加快。第三阶段是2016年至今的规范稳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金融去杠杆和监管强化逐步得到推进和深化,票据市场前期高速增长所积累的风险集中爆发,票据业务开始回归本源,资金内循环和嵌套减少,业务链条缩短,监管套利叫停,业务开展更趋规范和稳健,总体行业趋势向好,交易规模出现萎缩。(1)票据行业业务增长性2019年全年中国票据业务总量达13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9.04%。从承兑业务来看,2019年签发承兑20.3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5%;企业背书46.47万亿元,同比增长16.86%;从贴现业务来看,全年累计票据贴现12.46万亿元,同比增长25.33%,全市场贴现未到期金额为8.08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9万亿元,增长22.55%。;从票据交易来看,票据交易50.94万亿元,同比增长22.01%。2020年上半年,在全力抗击新冠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过程中,票据市场落实逆周期调控政策要求,快速地扩大票据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服务实体企业的导向更加突出。上半年,票据市场业务总量77.81万亿元,同比增长17.26%。其中,签发承兑11.68万亿元,增长16.58%;背书22.81万亿元,增长2.5%;贴现7.86万亿元,增长24.23%;交易34.83万亿元,增长28.0%。 第二章:2019-2020年中国商业汇票行业发展概况 2.1 2019-2020年中国商业汇票行业整体运行情况综述2.1.1 商业汇票行业产品结构(1)票据承兑市场票据承兑是指票据付款人承诺在票据到期日支付票载金额的行为,是汇票特有的票据行为,主要目的在于明确汇票付款人的票据责任。承兑的本质是经营信用,由出票人通过申请银行开具由银行或者企业自身承兑后的商业汇票给收款人。在承兑的过程中商业承兑汇票基于企业自身经营和信用状况的好坏,而银行承兑汇票实现了商业信用增信为银行信用。票据承兑市场是票据市场的一级市场(即发行市场),在这个市场里票据作为一种信用凭证诞生,实现融资的功能。(4)票据再贴现市场票据再贴现是指银行持未到期的已贴现汇票向中国人民银行进行贴现,实际上是中国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再贴现是中国人民银行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存款准备金)之一,它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筹资成本,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控制货币供应总量,而且可以按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有选择地对不同种类的票据进行融资,促进结构调整。票据再贴现市场是票据市场的三级市场。 2.1.2 2020年商业汇票行业运行特点(1)市场利率2020年上半年,中国票据市场利率先降后升,政策传导效率较高。一是交易端利率同比下行、环比回升。6月份,票据转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2.56%,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98%,较上年同期皆有下降。二是贴现端利率同步变化。6月份,票据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2.83%,较上年同期和上年末分别下降80和41个基点,较同期LPR(一年期)低102个基点,较好实现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政策目标。7-8月份,受人民银行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政策影响,在货币市场利率整体走高的情况下,票据利率延续前期的上升势头。8 月,票据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 3.03%,转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 2.72%,较上月均上升 8 个基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 2.18%,较上月上升 14 个基点。 2.3 2019-2020年中国商业汇票行业企业分析2.3.1 2019年中国商业汇票行业企业数量区域结构票据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常用的金融工具,其规模的大小能够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活跃程度。2019年中国华东和华中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用票量增长较快,其票据签发及背书量合计市场占比达到60.77%。2020年第一季度(Q1),东部地区的票据签发及分布比例最高,达到66.56%,中部及西部地区则都占据一成左右的业务量。2.3.2 2019年中国商业汇票行业企业数量规模结构2020年,中小微企业市场占比高位回落,票据已经成为解决民企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工具。2020年3月末,出票人为大型、中型和小微企业的票据承兑余额分别为 3.98、2.91 和 6.53 万亿元,占承兑余额比例为 29.68%、21.67%和 48.65%,同比分别上升 0.06、下降 0.71 和上升 0.64 个百分点。从贴现看,3 月末贴现申请人为大型、中型和小微企业的贴现余额分别为 1.69、1.60 和 5.82 万亿元,占贴现余额比例为 18.6%、17.56%和 63.84%,同比分别上升 2.4、1.67 和下降 4.07 个百分点。 第三章:2020年中国电子商票发展阶段及环境分析 3.1 中国电子商票行业衍变历程中国的商业汇票市场发展历程较短,起步也比较晚,在改革开放后基于社会经济的需要,通过研究和借鉴西方的模式,直到1982年,中国人民银行才开始推行“三票一卡”,倡导商业银行发展票据业务。当年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率先办理票据承兑、贴现业务,人行开始试办再贴现业务。3.3 2019-2020年电子商票发展产业环境3.3.1 票据市场规模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商票承兑、贴现、转贴现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促进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06〕385号)出台以后,商票的贴现和再贴现业务也逐步开展起来。根据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数据,票据市场在经历去杠杆和脱虚向实后,各类业务取得明显增长。2019年的全年业务总量达13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9.04%;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上半年业务量也达到77.81万亿元,预计今年全年的票据业务量将超过2019年。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票据市场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达到百万亿级。随着中国实体经济恢复向好,金融活动将会更加活跃,加上社会接受度持续扩大,企业的开票需求会不断增加,商票发展前景巨大,特别是电子商票的发展持续向好。3.3.2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DCS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lectronic Commercial Draft System)简称ECDS,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依托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接收、登记、转发电子商业汇票数据电文,提供与电子商业汇票货币给付、资金清算行为相关服务并提供纸质商业汇票登记查询和商业汇票公开报价服务的综合性业务处理平台。《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规定,电子商票的出票、承兑、背书、保证、提示付款和追索等业务,必须通过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办理。第四章:2019-2020年中国电子商票发展驱动因素分析2009年以来,中国电子商票行业迅速发展,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参与者的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9年底,中国票据交易系统共接入法人机构2884家,会员2913家,系统参与者101622家。随着电子商票行业的运营模式逐渐走向规范和成熟,市场探索出了顺应市场发展的新路径,丰富了电子商票的市场主体和产品。当前,中国电子商票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经济环境、社会需求和技术迭代四个方面。4.2 2020年中国电子商票行业发展社会需求调查分析4.2.1 市场需求发展电子票据尤其是电子商票是货币供给侧改革的重大举措,商业汇票具有支付工具和信用工具的综合功能,以上下游关系密切的产业链龙头企业或集团企业为重点,作为应收、应付款工具,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使用电票。进一步普及电票账户,推广电票直接支付功能,从而实现零成本融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GDP健康快速增长。近年来,中国工业类企业应收账款余额呈递增的趋势,2020年1-7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类企业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余额为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4.0%。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流动资金的风险依然存在,流动性风险有增加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引导企业广泛运用电子商票作为应收应付款工具,盘活企业应收账款,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成为企业出路之一。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一方面,上市公司在接受商票作为销售回款凭证的意愿增加,开始对商票作为商业信用载体的工具认识程度加深。另一方面,企业也希望通过借助自己的应付商票去构建自己的商业信用体系。在宏观经济复杂的背景下,截止2019年半年度的应付商票余额已经超过过去历年年度余额。根据目前经济下行形势,上市公司在银行取得的授信额度减少,导致信贷或银票的承兑额度也在减少。以及随着供应链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供应链层级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供应链条上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需要盘活。此外,商票这一结算工具,可以作为更有力的确权工具,可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践行大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在票据融资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企业票据融资的意愿增强。相对贷款和其他融资方式,票据期限短、便利性高、流动性好,是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同时,再贴现政策加大信贷结构的引导优化,票据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4.2.2 商票交易二级市场票据市场是票据进行交易的场所,由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组成。一级市场主要完成票据的签发、贴现业务,为二级市场提供基础票源;二级市场是票据或票据衍生品在市场参与者之间的转贴现、再贴现等交易的场所。因而,电子商票交易市场也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由于电子商票流通性比纸质商票好,因而有利于激发二级市场的活力。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一级票据市场增加了社会企业的融资通道和融资总量,二级票据市场较低企业贴现成本,二者推动了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未来,随着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近一步普及,纸票商票和电子商票加速融合,票据市场将会迸发出新活力,有力促进中国实体经济和资金市场的发展。第五章:2019-2020年中国电子商票行业核心数据分析5.1 中国电子商票市场规模及发展潜力数据分析自2009年上线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以来,中国电子商票交易实现了快速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国家当前的经济更加繁荣,企业开票贴票需求增加;国家也不断出台政策鼓励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推动商票融资发展;国际贸易摩擦趋缓,国际经济环境持续向好。内外发展环境共同推动下,加上金融科技技术迭代升级,中国电子商票市场迎来了繁荣发展时代。5.1.1 中国电子商票市场规模数据分析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作为电子支付在票据业务中的应用方式整体增长较快,自2009年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开始,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业务始终保持快速增长。2019年,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业务量共计为102.60万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1.61%。(注:2013年以前,统计业务仅包括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出票和承兑业务,2013年统计口径变化,增加贴现和转贴现业务;2017年统计口径再次发生变化,统计业务增加质押式回购业务)从电子商票出票总金额增速来看,2011-2019年,增速出现波动下降趋势。2011年增速高达100%,2012-2013年分别降至74.07%、69.15%,到了2014年回升至96.86%,随后除了2015年,几乎一路下降,但仍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速水平。 5.2.1 2020年疫情期间中国电子商票舆情监测数据2020年的新冠状疫情抑制了人们短期的线下需求,对行业形成的只是了短期冲击。但从行业企业来看,特别是餐饮、影院、线下培训等线下场景消费型的中小企业,疫情期间企业收入和现金流被迫中断,然而租金等刚性成本持续产生,这种短期经营困难可能直接导致部分企业被淘汰出局。因此,不少中小企业呼吁政府出台政策,减免房租,减少税费,增加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倾斜性支持,实际增加企业低息贷款,以帮助中小企业渡过这次的难关。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控系统显示,经过疫情较为艰难的第一季度后,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稳步推进,复工复产的脚步也在加快,因而4-5月份企业票据活动开始回升,到了2020年6月到9月中旬,除了6月28日央行出台《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引起短暂的网络关注外,全国对电子商票一直保持相对较低的网络热度。虽然热度较低,但是电子商票作为企业商业信用贷款的一种模式,其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交易等票据业务与供应链金融密切相关,因而拥有票据业务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都会密切关注电子商票行业动态。 5.2.2 2020年疫情期间中国电子商票行业结构数据随着疫情对中国影响的逐渐减弱,中国商票业务量明显增长,2020年7月达到76107.66亿元。其中,商票转贴现业务33119.09亿元,资金占比最高,但同比下降最多,降幅达到16.43%;回购业务18804.77亿元,同比增长最高,增幅58.65%。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27日,2月中国商票日均承兑发生额(剔除春节假期)是467亿元,日均贴现额(剔除春节假期)333亿元,最高日贴现额是617亿元;而今年1月的日均承兑发生额是824亿元,日均贴现额是544亿元,最高日贴现额达1108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受疫情爆发和开工率较低的影响,商票业务量大幅下降。但随着疫情防控工作持续推进和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有序复工复产,商票业务也逐渐恢复至上年日常水平。 第六章:2020年中国电子商票用户及潜在用户调查数据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在2020年3月19-23日,针对中国电子商票用户使用情况、用户体验及潜在用户使用意向等进行问卷调研。回收的调研数据删除排出题及前后回答矛盾等数据后,合集有效调研样本325个。6.1 中国受访者对电子商票了解程度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开发出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效率性和安全性,使传统票据的支付功能得以了充分发挥,同时还使票据的融资功能大大加强,使商事主体获得短期小额融资更加便捷。电子商业汇票的使用,也衍生出许多新的金融产品,如第三方电子商票交易平台,在线撮合买方和卖方,降低了企业商票融资的时间成本。商业汇票的社会普及度和接受度仍有待提高,特别是电子化的商业汇票,企业对其安全性等问题仍有顾虑,研究商业用户汇票用户的行为有利于了解用户需求,方便商票交易平台和商票市场金融机构、商业信用机构等主体有针对性地运营产品,从而进一步推进电子商业汇票的发展。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了解电子商业汇票的主要是通过银行客户介绍和商业合作伙伴介绍,占比分别达到25.30%和19.95%。其他渠道如商业媒体介绍、客户介绍、商票中介介绍、公司其他业务线介绍也在慢慢发展,占比在10%左右。银行渠道仍是企业了解商票信息的主要渠道,一方面因为银行是商业汇票承兑的重要主体,掌握更完整、权威的商票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商业汇票主要是对企业端的金融产品,相关的信息也只是在内行人士中传播,普及性的专业商票资讯相对较少。此外,通过人际关系了解电子商票信息也是主要渠道,占比总和远远超过了银行渠道。这说明,目前市场上缺乏一个正式的、专业的电子商票信息披露渠道。票据中介也是票据经纪,具体业务主要集中在票据直贴这一环节,由票据经纪公司根据地区,银行,票面金额和期限等因素,为有融资需求的持票客户提供贴现利率报价,促使成交,收取佣金。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将有利于活跃票据市场,并对加快票据融资,降低贴现成本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6.2 中国受访者的电子商票使用场景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企业主要使用电子商业汇票进行产品采购和支付,占比分别为41.33%和37.33%;商票融资的占比较低,仅为7.11%。商票的支付功能相对突出,因为其可以作为信用货币在实体企业间流转,提高实体企业的经济效益、盘活存量资产。但随着中国电子票据业务的发展,电子商业汇票作为新型金融工具在市场经济中亦表现出越来越强的融资功能,商业汇票的流通性和远期性为电子商业汇票的融资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中国商票融资主要模式有小额贷款公司商票质押贷款模式、担保公司票据收票收益权买断模式、保理公司债权转让模式和P2P平台商票质押模式四种。 第七章:2020年中国第三方电子商票服务平台案例分析 7.1 同城票据网经营情况分析7.1.1 交易平台简介(1)平台基本信息分析同城票据网是江苏银承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一家第三方票据服务平台,成立于2012年7月,是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供应链承兑服务平台。同城票据网业务重点是帮助企业客户、银行及票据服务商匹配合适的票据市场渠道,撮合持票方和资金方达成交易,而平台本身并不直接参与交易。据全国信息公开网数据显示,自成立以来,江苏银承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诉讼裁判相关历史,说明该企业经营信誉良好。(2)股权结构信息同城票据网共有3位发起人,均为自然人股东,其中认缴出资金额最大的是兼任江苏银承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的曹石金,其出资比例为80.0%。基于同城票据网为创新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做出的重要贡献,曹金石于2019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科创大会上荣获全球科技创新奖。7.1.5 平台竞争力分析同城票据网属于早期进入相关市场,运营团队是由资深的金融票据和互联网领域人士组成,创始人团队也均拥有十余年的行业经验,团队层面,同城票据网具有更丰富的从业经验。在资源支持层面,同城票据网经历了2次行业内规模较大的融资以及入选2019年南京江北新区科技服务机构名单,使得平台的技术研发投入以及市场拓展方面具有可靠的条件保障。在产品层面,同城票据网交易平台的搭建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拥有处理和匹配海量数据的能力,不仅能提高机构交易效率和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还能大大提高票据融资管理服务的安全性,满足了市场对票据流转相关业务的要求。在企业创新能力层面,同城票据网持续发力,到2019年累计公开的知识产权数量达到41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均在2019年通过审查并公开。第八章:2020-2021年中国电子商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8.1 中国电子商票行业发展挑战分析8.1.1商业承兑汇票相关法律案件统计电票时代虽然省去了许多纸质商票的操作流程,提高了商票的流转效率,但是在商票流转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买卖合同纠纷、票据纠纷、票据追索权等民事纠纷和刑事犯罪行为依然存在。数据显示,2014-2019年期间,中国电子商票相关判决书数量持续增加,其中2019年,基层法院电子商票相关判决书达到1196份,比上一年同期翻一倍多。截至2020年9月23日,基层法院电子商票相关判决书367份,其中纠纷点主要是票据的追索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电子票据的普及以及电子商票交易平台的发展,电子商票的市场接受度更高,市场发展更加活跃,进入者不断增加,因而在交易过程中不可以避免出现票据纠纷等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而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市场监管持续收紧,原来游走来法律边缘的行为被纳入法律规范中,因而相关的民事违法案件和刑事违法案件数量增加。从电子商票相关判决书执行法院所在地来看,华东、华南、西南、华北等地比重较高,华中、西北和东北等地比例较小。具体来看,华东地区占比35%,判决书总数418份,其中江苏190份,浙江73份,上海52份,山东58份,安徽45份;其次为华南地区,占比23%,判决书总数274份,其中广东252份,福建9份,广西8份,海南5份;西南地区比重为18%,判决书总数220份,其中重庆167份,四川43份,云南7份,贵州3份;华北地区占比14%,判决书总数161份,其中北京68份,天津41份,河北40份,山西9份,内蒙古3份;华中地区占比6%,判决书总数69份,河南28份,湖北16份,湖南14份,江西11份;西北地区占比3%,判决书总数39份,其中陕西32份,新疆5份,宁夏、青海各1份;东北地区比重最小,判决书总数16份,其中辽宁12份,吉林和黑龙江各2份。8.2 中国电子商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8.2.1 中国电子商票行业发展前景分析(1)企业票据融资占短期融资的比重较高,中小企业成为主要需求方近几年来,票据融资在企业短期融资中的比例均处于25%~30%之间。2009~2016年,银行承兑汇票签发量从10.3万亿增长到18.1万亿,未到期余额从4.1万亿增长到9万亿,交易量从23.2万亿增长到84.5万亿,其中2015年的票据交易量更是突破100万亿,票据已经成为各家金融机构重要的金融资产配置标的。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艾媒咨询|2020-2021年中国电子商票行业研究及趋势分析报告》。
答|百度派用户可以按照以下提纲进行撰写:1. 行业背景分析a) 行业发展简史b) 行业产业链研究情况c) 行业发展影响因素d) 子行业划分情况e) 其他相关行业情况2. 行业现状分析a) 行业大环境分析b) 行业结构梳理及竞争分析c) 市场供需变化d) 市场规模及销售模式e) 行业地域及时间特点f) 市场容量变化3. 行业趋势分析a) 行业市场份额趋势分析及预测b) 子行业市场份额变化及分析c) 相关行业变化分析及研究d) 环境政策影响研究e) 新形态研究及原因分析f) 投融资报告及趋势研究g) 品牌情况分析h) 行业市场发展预测4. 投放分析(百度数据及iAdtrack等)a) 历年行业投放趋势(艾瑞等)b) 行业全媒体投放规模趋势及分析(对比传统及网络投放份额)c) 行业互联网投放规模趋势及分析(艾瑞,DCCI等)d) 互联网媒体投放分类及占比分析e) 移动端投放情况分析f) 百度投放情况、趋势及市场占比g) 重点客户投放情况分析5. 消费者洞察(百度大数据解读)a) 消费者消费过程研究(消费意识、消费模式、消费能力、消费过程、消费时间)b) 消费者基本信息人群画像(性别、年龄、地域、收入、学历、职业、)c) 消费者触媒习惯研究(媒体选择、使用习惯、触媒时间)d) 消费者行为偏好研究(内容偏好、职业偏好、理念偏好)e) 消费者行业消费行为预测6. 百度策略a) 消费者行为剖析b) 行业面临问题、机会及突破点c) 百度行业传播解决策略i. 品牌营销方案(品牌投放建议及品效结合建议)ii. 效果营销方案(投放建议、优化方案等)iii. 创新营销(如:O2O、AR等)iv. 事件营销(如:节日营销等)v. 异业联合营销(根据行业特性)7. 行业成功案例分享以上内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
来源:中国证券报7月19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在成都召开提升证券业研究分析能力座谈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安青松主持座谈会并表示,要进一步凝聚行业研究力量,提升证券行业研究分析能力。 围绕学习贯彻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关于支持协会做好分析工作的批示要求,12家证券经营机构相关负责人结合2019年重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交流发言。 会议认为,易会满在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座谈会上的讲话从资本市场顶层设计的全局出发,明确了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的责任和角色,提出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看门人”、直接融资的“服务商”、社会财富的管理者、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市场创新的“领头羊”的作用,坚持“突出主业、突出合规、突出创新、突出稳健”的总要求,为证券经营机构全方位、多角度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指明了方向。 与会者表示,近年来协会组织证券经营机构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发挥专业委员会平台作用开展专题研究,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经验,检视我国资本市场的问题和不足,形成了大量具有指导性、借鉴性、针对性的研究成果,传导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的声音,得到了政府部门和行业机构的肯定和支持,对促进证券经营机构站在政治经济全局的高度,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证券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协会表示,下一步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对资本市场本质、初心和规律的再认识,做好重点课题研究的指导引导工作,增强重点课题研究服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中心工作和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局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凝聚行业研究力量,提升证券行业研究分析能力,增强“智库”功能,积极建言献策,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图片来源:摄图网)每周一雷打不动的例会上,boss和蔼可亲地对我说:“周五下班前整理出一份《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面对“突如其来”的工作,我早已能泰然处之,尽管这周还有熔喷布的市场需求前景要分析,一份工业互联网产业的报告没有写完...作为产业研究员,自身能力圈时时刻刻都在接受挑战。不仅要分析行业市场规模,还要预估行业需求天花板,更要熟知行业面临市场竞争的对策。万一“有幸”接到从未了解过的行业case,更加感到力不从心!鉴于此,前瞻经济学人APP问答频道邀请到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深产业研究员朱琳慧,深度解答如何成为优秀的产业研究员,将前瞻产业研究院二十年纵横行研江湖的秘诀通通带给你!总体来说,优秀的研究员需要具备的三大特质:第一,个人现有的综合能力;第二,公司可提供的资源;第三,个人的发展方向和态度。图表1:研究员全面发展指标体系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一、个人现有的综合能力从个人现有的综合能力来看,又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专业背景、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图表2:综合能力结构图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1、专业背景一般来说,从事产业研究/咨询工作的人专业背景主要分为两类,即具备经济学研究背景或者是具备专业行业背景(如计算机、自动化、生物医药等)。有经济学背景的人员:掌握了基本的产业研究理论、具备一定财务、经济分析能力,对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组织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知识有一定了解,对基本的产业研究理论有一定理解。专业行业背景的人员:对某个行业有深入了解,可以在相关的行业研究中发挥优势。公司对这两类专业背景的人员在培养上也会有所侧重,一方面,扬长避短;另一方面,查漏补缺。2、研究能力图表3:研究能力结构图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1)文字表达能力产业研究与写作有一定的区别,产业研究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出色的产业研究员、分析师能用准确精炼的文字表达对行业的看法,对某个问题的见解。(2)逻辑思维能力一个优秀的研究员还必须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比如一个刚刚兴起的行业,或者很小很小的细分市场,又或者处于萌芽起步阶段的产品,研究这一块的人很少,就需要研究员熟练运用系统分析法、逻辑框架法、综合评价法等,通过系统研究、设计、量化、评价、协调等工作,对行业进行分析和判断。(3)敏锐的洞察力产业研究还需要敏锐的洞察力,能通过千罗万象的信息中发现一些端倪和动向,比如国家发布一个政策,会对哪些行业产生效应,例如《新环保法》会对环保设备行业产生什么影响,一个企业公布新的产能计划,会对这个行业的市场格局产生何种影响等。(4)数据分析能力作为一名研究员,最重要的是要清晰而深刻地认识到数据分析是为业务服务的。没有业务支撑的数据分析好比失去灵魂,毫无意义。业务促使数据分析的产生和发展,数据分析推动业务的扩张和转向。所以,一份好的研究报告一定是基于深刻剖析业务的基础之上产出的。其次,研究员/分析师虽然不必要从数据的产出到数据的输出整个环节面面俱到,但是一定要对其有足够的了解,具体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展现和数据应用。只有对数据有清晰深刻地认识,才能更好地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当然,作为一名数据分析师需要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理论+工具。理论即数据分析的方法,主要基于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工具即将理论运用于实际问题的途径,如EXCEL、Tableau、python等。3、综合素质如同一句俗语,"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除了在专业研究领域上有过硬的本事以外,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研究员还需具备以下素质:图表4:综合素质结构图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1)“客户第一”的意识在做产业研究的过程中,面对产业内多样性的需求,研究员需要有"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包括准确理解客户需求,能在客户沟通中提出一些有建设性、专业性的建议,对于客户的反馈及时作出回应,更好地超客户预期完成合作。(2)较强的沟通能力随着各行各业的需求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产业问题也层出不穷。研究问题的导向也从"产业多维度画像"的全面观向"如何解决行业痛点"定制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提出个性化的需求,公司也相应地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案。那么,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客户沟通能力。(3)演讲能力演讲能力也是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场景较多,如项目方案分享、中期成果汇报、结题汇报以及各类峰会演讲等等。这一能力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同一份报告面对不同的听众展示方式也不同,需要从容的心态、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的临场应对能力、快速的思考能力和演讲技巧等。(4)"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想象力做研究不仅仅需要严谨的思维能力,有时候还需要发挥想象力,比如刚刚上市的一种新药物,客户想了解这个药物的市场前景,因为还处于研发状态,市场对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为零的情况下,研究员就需要通过类似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一些对比分析和判断,或者根据研究员的经验,专家的访谈,对这个新市场进行一些预判,给客户提出一些建议。不凭空现象,用已有的事实基础对新兴事物做出一个预判。另外,产业研究员还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较强的抗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出色的行动力等等,在此不一一展开,总之产业研究是一项综合技能。二、公司可提供的资源首先,"人怕入错行"是大家的共识,个人的发展成长是绝对离不开整个行业的发展的;其次,很重要的一点也是离不开公司的培养。1、公司的资源和平台当研究员具备了基本的综合素质后,要有用武之地必须得是在一个有资源的公司和平台,包括客户资源、业务资源、专家资源,数据资源。好的公司就是即要公司成长也关心你的个人职业发展,不关心短期成绩而关心未来的空间,并且创造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和优质的职业晋升渠道。2、部门的培训当研究员具备了基本的综合素质后,要快速高效地进入岗位工作,离不开公司的业务培训。因此,好的老师可以加速释放研究员的价值。三、个人的发展方向和态度从个人的发展方向和态度来看,研究员还需具备以下素质:1、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研究员需具备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在这一驱动下,才会在该领域里不断探索和求知。2、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在态度上要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三人行,必有我师;要积极地探索各个领域,增长见闻和眼界。在此推荐一些学习的网站和平台,具体如下:图表5:可供学习的网站和平台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研究员所要求的全方位能力,造成行业中真正的研究大咖无比稀缺,也让很多人感慨想当个产业研究员为什么这么难。其实,只要掌握了以上行研能力和技巧,写报告也没那么艰难。你和顶级研究员就差这几步,一起来修炼,爆发小宇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