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学生都听过这样的话:“高中读书又苦又累是正常的,熬过去就好了,等上了大学就轻松了,有你玩的时间!”因此,一旦进入到大学,有的学生就开始放飞自我,考试的时候求老师“手下留情”,混个及格万事大吉。但日前,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清考”制度将被取消,高校也将严把毕业出口关。基于这种现实,很多人都建议,中国应该像美国一样,在高等教育上搞“宽进严出”。目前,也已经有不少高校相继爆出清退本科生、硕士生的新闻。似乎大学生的日子也真的不好过了,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部分人就打起了留学的主义,国内大学不好混,混个国外的文凭。12天短期培训拿博士学位?太荒唐据韩国教育部公布的资料显示,2018年,来韩国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共计3636人,相比2013年的1906人几乎翻了一倍,而且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是硕士文凭的中国大学教师。因此,有媒体断言,韩国大学就快沦为中国的“学历工厂”。语言不通,能到韩国读博?资讯韩国方面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得知,由于留学入学门槛较低,连与教授正常沟通或者听课都困难,根本无法保障以短期培训形式来韩国攻读博士课程的留学生的学习质量。去年一所地方大学被查出招来的中国读博的留学生,12天就能修完一学期的课程,这样的文凭还能让人相信吗?急功近利读博,当心文凭成一张废纸!有需求就有市场。目前国内正在推动“双一流”政策,国内不少高校都致力于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博士学位”自然成了部分大学教师的目标。反观韩国,大学数量多达190多所,但学生生源却在逐年减少,导致一些地方城市的大学陷入招生困难、财政收入少的困局。瞄准这一局面的留学中介就应运而生,他们去韩国找到某大学的研究生院招生处,表示能够一次性输送超过10名留学生生源,但希望能够针对中国留学生专门开设短期培训课程,“韩国大学沦为学历工厂”的现象就出现了。但另据正在韩国延世大学攻读博士的留学生王某表示,这种“博士速成”学位在韩国首都圈内的大学很少出现,如果有的话大多是地方某些大学跟多内一些机构成立的速成项目,但通过这种途径拿到的博士学位,在中国办理博士认证很难通过!当下,确实不少企事业单位“唯文凭至上”,导致这类急功近利的负面事件出现。然而,不管是大学生,还是高校教师,比起一纸文凭,真凭实学更为重要。另外,我们的社会也应该重新定义一下“人才”,改善人才评定机制,否则,除了韩国,将来也许会有更多的国家沦为“中国学历工厂”!
近些年,博士毕业成为了社会一个热点难题,原本三年学制的博士基本都会延期毕业。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我国有接近17万的在读博士研究生面临毕业,然而,实际毕业人数只有不到6万人,接近三分之二的在读博士无法毕业。中科大在读博士刘春杨正是因为读博6年,没能交出1篇论文,最后不堪学业压力,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论文是博士毕业的至关条件,但是,想要出成果并不是容易的一件事。大多数高校博士毕业要求至少发表3篇期刊论文,其中必须有一篇被“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收录。而想要被SCI收录,就必须能写得一手漂亮的英文文章。上海某985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在读博士陈铭(化名),正是因为英文基础差,大学英语四级考了4次,六级考了8次,直到博士入学后才通过。以至于后来,博士论文投稿多次被拒主要原因就是英语语法错误太多,陈铭坦言:“如果英文好,一篇论文至少可以节省半年时间。”现在,四年博士学制,因为达不到毕业要求,他已经延期毕业一年。博士论文背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导师。博士毕业就像游戏里打怪升级,论文就是装备,导师则是GM。装备再好,也顶不住GM随时可以“调高游戏”难度。没有导师的指导(包括提供课题方向和思路、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等),想要顺利毕业,几乎不可能。还有更糟糕的,由于高校对博士生导师把关不力,有些博导即便不从事科研工作多年,一样还有招生权利,结果就是学生招进来了,毕业却只能自己想办法,因为导师根本无法给出指导。同学的男朋友攻读硕士研究生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读的是学硕,发表的论文必须要被SCI收录。导师是骨科主任,但是多年在一线工作不再做研究,手中没有课题也没有经费。到头来,这位同学只能自己倒贴几万块做实验写论文,再花钱找做基础研究的老师帮忙修改论文、帮忙投稿。遇到这样的导师,读硕都已困难如此,可想而知,读博想要毕业真要难于上青天了。博士如此难读,大学教师读博却另有“出路”。随着“双一流”高校陆续出台“晋升正高级职称必须要有博士学位”的硬性规定,大学教师读博迫在眉睫,然而,根据教育部统计的数据,目前中国大学教师足有163万,拥有博士学位的只有不到40万。依照目前博士毕业的难度看,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的大学教师想要在国内读博,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毕业。于是,一条“全日制博士速成”的产业市场悄然形成。5月20日,韩国三大报纸之一的《东亚日报》报道了一篇文章《来韩留学拿速成博士学位,韩国恐成中国的“学历工厂”》,文章指出在韩留学生中,中国留学生占据一半人数,其中攻读博士学位的最多的群体是中国大学的在职教师。韩国大学甚至为这些读博留学生开设“特色”课程,12天读完一学期课程,3个月读完三年博士课程。不仅如此,韩国大学还提供了一种“买”博士的方案,大约17万的学费加上2万左右的中介费,合计20万就可以拿下一个博士学位。这样得来的博士学位,还能让人相信吗?这样成长的大学老师,有能力培养博士研究生吗?因此,博士毕业难,部分原因在于高校博士扩张导致生源不高,有些考生读博没有相关学术基础和能力,不是因为学术上的喜爱,而是为了获得“虚荣”的资本。另一部分原因则是高校对于导师把关不严,有些导师缺乏培养学生的能力,却依旧在招收学生。
相信很多人对大学老师都充满了崇拜之情,给人们的印象就是高学历人才。如今本科层次的大学没有博士学历是很难进去的,但是由于历史的问题,很多以前的老教师都不具有博士学位。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如今大学教授有160余万人,只有40余万人拥有博士学位,四分之三的人并没有获得博士学位。现在我国高校评价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该大学的教师队伍中有多少海外毕业的博士。各大高校为了达到这一评价标准,纷纷出台政策,很多大学要求晋升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必须要有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的要求。如果达不到这一要求,根本晋升不了正教授。迫于职称的压力,部分高校教师想尽办法出国留学,以比较简单的方式尽快获得博士学位,以达到评正高级职称的硬性规定。这种需求让韩国的大学看到希望,它们正好可以为这些高校教师解决这一需求。目前,韩国共有330余所大学,其中80%为私立大学。对于这些私立大学来说,生源就是它们生存的唯一保证。由于近几年来韩国的生育率极低,导致韩国大学的学生数量急剧下降,使得韩国很多大学生源不足。生源减少,学费上涨空间有限,使得很多大学运营出现经费紧张,难以维持的局面。为了解决生源危机,获得运营经费,积极招收中国的大学老师到韩国攻读博士学位。5年的时间,赴韩攻读博士的中国高校教师人数越来越多,几乎翻了一倍。为了招收中国大学老师去韩国攻读博士学位,韩国大学纷纷出台各种帮助政策,如寄宿家庭,实行一帮一扶,假如听不懂韩语教学,可为这些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配属专门的翻译,也可开设中文教学。部分地方大学看到了这一生源机遇,会把一学期的课程安排在12天修完,而且会把这12天课程安排在寒暑假集中授课,最后可以获得全日制的博士学历,以达到吸引中国留学生的目的。这种攻读博士的方式已经在韩国形成了市场,拿到全日制博士学位仅需要20万。对于这种攻读博士获得学位的方式,就是一种单纯的花钱买学历,根本学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但是面对评职称要学历、要论文等硬性要求时,很多人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走上了赴韩国留学的道路。
近日,中国留学生为拿博士学历赴韩国读“速成博士班”被曝出后引发热议,该学校安排这些中国留学生在短短12天内,完成正常来说要4个月才能学完的课程。而读“速成博士班”的学生们需要向学校交大约17万元的学费以及1万8千元的中介费,合起来不到20万元就能快速拿到博士学历。博士学历如此之廉价,获取条件如此之容易,网友们吐槽声一片。大家愤怒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在我们身边有无数日日夜夜做实验,辛辛苦苦写报告的在读博士生,他们寒窗苦读还承受着毕不了业的压力,而这些“速成博士”只用付出如此低的成本就能拿到留学海归且全日制博士学历,这确实不公平。但是,毕竟这样的班级、这样的学校还是少数,它们以韩国地方性学校为主,因常年生源不足出此下策以获得利润。像首尔大学等韩国知名院校还是非常严格,它们要求博士生读的书、做得研究并不比国内少,并且一样非常难毕业。如果只因为这一颗老鼠屎敌视所有韩国的大学就以偏概全了,也会伤了所有在韩国脚踏实地做研究,将来想回国报效祖国的学子的心。因此,在愤怒之时,我们不妨冷静下来理性思考,“速成博士”真的有含金量吗?据了解,报“速成博士班”的大多人都是国内已经在职的高校老师,他们大多数拿着研究生的文凭,但因为学历限制而无法继续晋升,“速成博士班”对他们来说是省时省力的绝好办法。但速成博士并不吃香,原因如下——首先,我国正在严控教育行业的“五唯”现象,唯学历便是其中之一。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唯学历情况,我国各高校也必将配合严查,即使拿了博士证书回国,到最后极有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其次,晋升看的不仅是学历,更看重的其实是能力和人品。博士学历并不是随便考考就能取得,而是需要几年的潜心研究,耐心磨合 ,才能真正精通于某一领域。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教学中,能力永远是假装不了的,是否有真才实学一眼就能被识破。并且买学历更是不诚实的表现,是人品问题。拿着虚假的学历晋升,必然导致自己无法胜任,而下属心存不服的尴尬情况。最后,虚假学历必然会被真才实学代替。我国每年都会有无数潜心研究后拥有硕果累累的博士毕业,他们在岗位上大大放异彩、成果丰厚,必将代替半天憋不出一个成果的“闷葫芦”。想要晋升、想要高学历的道路有且只有一条,那便是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实战,“速成博士”虽一时轻松,但定会后患无穷。在呼吁严控“五唯”现象的同时,更应当把呼吁付之于实践,严格审查学历获得的渠道,让“速成博士”学历彻底成为一张昂贵的废纸,还真正为科研、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学者一个公平、清新的环境!此文章由AEIC学术交流原创,如需转载引用请联系小编。
韩国历史让人啼笑皆非韩国文化中的影子最近网络曝光,针对中国学生对海外高学历的巨大市场需求,韩国高校针对中国学生开启专门的学位批发业务,只要花费20万元就可以拿到海外博士学位,而且这些高校博士学位只招收中国学生。这种赤裸裸的学术造假发生在韩国一点都不奇观,只要翻阅韩国的历史课本,就会发现大量杜撰的历史文化,甚至把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全部杜撰为韩国历史和文化,也许有很多人觉得韩国文化不可思议,其实从韩国文化中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这就是东方特有的务实性文化,根据需求进行发展,不论是日本、韩国还是中国,在近代经济发展的轨迹中,造假仿冒产品都是必经之路。目前中国市场盲目对学位的追求,造成中国目前高学历人群中众多,但是真正有实力的高学历人才并不多,就拿中国的高校为例,大部分高校不管任何岗位招聘都是博士研究生,然而同样是博士学位,真正做科研的人并不多,科研教授的博士含金量远比各种管理人员的博士学位含金量高很多!变严格的清华大学量变需要到质变教育产业化和大跃进发展期间,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看似有大的发展,但是真正尖端学科的科研实力并没有提升多少,最简单的历史,中国在50~60年代,在一片废墟上建立的新中国科研体系,创造了两弹一星的科研奇迹,然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所的科研实力提升并不高,只是从80年代第一批18人的博士毕业生,发展到目前的全年毕业几万人的博士毕业生,如果再加上花费20万元就可以买到的海外博士学位,翟天临式的博士毕业生并不能给中国科研发展贡献真正的力量!2019年教育部开启对高校的严格管理,面对教育部的针对性,清华大学在2019年4月8日,重新修订了相关细则通知,严格要求了高校师生们的学术道德风气,2018年被清华大学聘为优秀博士毕业生的学子,结果被挪威科学家实名举报,之所以能被清华大学评为优秀博士生,都是抄袭挪威科学家的学术论文!中国高校的实力还差很多目前在中国,由于受到各种影响的驱使,很多人都喜欢看世界高校排行榜,尤其是一些世界高校榜把清华大学甚至排在了世界第一的位置,让国人们的自豪感爆棚,而这类吸引眼球的排行榜也可以快速在中国打开市场,因此越来越多的世界排行榜把中国的高校排在靠前的位置,但是只要观测数据,清华大学超越东京大学成为亚洲第一高校,只是数量规模的优胜,不说其他的,就拿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说,东京大学的位置就是清华大学很难超越的存在!
随着中韩之间经贸、旅游往来日益密切,韩国留学已成为国内众多留学生的首选。许多学生由于在高考选择专业时对专业还未形成较为全面成熟的了解或者在本科就读期间发现自身兴趣点并非在此,就萌生了跨专业就读研究生的想法。而韩国恰恰出于对学生选择与需求的尊重,也支持跨专业的学生赴韩深造,那么韩国留学跨专业好申请么?下面小编就简单给大家说明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同学们。相比较于本科阶段,研究生的学业水平要更高一层次,专业的分类也更加细化,因此在研究生申请时,不建议跨度过大的转专业申请。并且,根据所对应学校的专业要求,一般情况下需要补修9~12学分,即3~4门本科必修课程。跨专业申请研究时,大家可以遵循以下几个规律:1.本科为理工类专业,研究生可以选择本专业继续就读,也可跨专业申请文科或商科专业;2.本科为商科类专业,研究生可以继续就读商科专业,也可以跨专业申请文科类的专业;3.文转理无论是申请难度还是学习难度都较高,不建议申请;4.艺术类专业,不允许跨专业申请;5.医学类专业,不允许跨专业申请。跨专业申请条件首先,韩国留学大学院跨专业申请是可以的。那么,跨专业申请可以是指所有的专业都可以跨么?韩国留学大学院跨专业申请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学历(1)本科(预计)毕业(硕士申请生)(2)硕士(预计)毕业(博士申请生)(3)大学专业成绩优良(4)所申请专业与本科/硕士专业有所关联(5)在本科/硕士专业与所申请专业跨度极大的情况下,可以查证自己对相关专业是否有所了解或学过相关科目(比如有些同学从小学习钢琴、绘画、摄影、舞蹈等)(6)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获奖经历/专利(限于博士申请生)语言(1)TOPIK 4以上(2)博士申请生个别专业TOPIK3以上(3)个别专业要求韩语高级以及提交英语等级成绩雅思、托福、托业皆可留学申请准备。已经拥有以上条件的同学,韩国留学大学院跨专业申请程序该怎样进行呢?韩国留学大学院申请,大部分同学都是第一次申请大学院,制作大学院留学材料--网上申请--提交材料--确认材料到达--等待审核材料结果--面试--等待录取。这一系列程序完全无头绪,每个环节都有固定的时间,若错过了时间就前功尽弃。大学院申请的文书是给教授看的,所以也是至关重要,这时更需要充分的时间去准备。小编建议要申请韩国大学院的同学们找专业的文案老师来协助完成留学申请。具有多年申请经验的文案老师,对学校的材料要求以及最新政策掌握极其准确,有利于同学们准确的准备材料,尤其文书的撰写重点也会给予同学们足够的提示后给予完善。
据韩国《东亚日报》20日的报道,近几年,远赴韩国读博的中国留学生暴增,同时韩国各大学为了争夺生源,赚取高额经济利益,不惜公信力受损,沦为中国人的“学历工厂”。韩国大学而这些中国留学生中,大部分是已有硕士学历的中国大学教师。因为,中国大学对教师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就连民办本科院校招聘,也非博士不可;而好的公办本科院校,必须海外名校毕业的博士和博士后,以及需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几篇高质量的论文。可见,现在的博士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以及“收入和学历成反比”的窘境,很多人都不堪重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很多人读博,不是因为喜爱学术研究,而是或为延迟就业,或为逃避现实,或“读着玩”。很多当事人,看到此类有关博士生心理问题的讨论,都会感触到“直指人心,一针见血”。博士生首先,很多博士生敏感多疑,心思细腻。自卑与自负,偏执与放弃,脆弱与强硬,看似矛盾,却齐积于一身,成为典型的“矛盾综合体”。博士生需要坐得住,安得下心,忍得了怨,守得了寂寞,还需优渥的家境和稳定的情感陪护。因为现在出国留学的话,在美国每年共计花费40万人民币以上,即便在香港这种留学性价比很高的地方,也得20万人民币以上,四年博士上下来,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很多家庭都承受不了。于是很多留学生想到获取奖学金和半工半读的方式,但是事与愿违,想要获得奖学金,如登蜀道,难上加难;而半工半读的方式,也只能偷偷摸摸的进行,因为在国外需要有工作签证,才能合法的工作,而留学国外,所获得的只是学生签证,并非工作签证。同时还得承受着语言不通带来的孤独寂寞等情感障碍,如果没有稳定的情感陪护,很多博士生会走向极端。留学其次,很多博士生的学习目的,不是为了学术研究,而是为了逃避现实,或“读着玩儿”。毕业工作,意味着需要面对强大的工作压力和复杂的人事关系,如果没有强大的心脏,必定每天过得如同炼狱一般。所以很多大学生不想毕业,不敢面对如此“洪水猛兽”般的工作环境,但又难以启齿,所以选择读博作为托词和逃避现实的方式。再次,博士生需要面对学术“鬼门关”。海量的文献,一周两三百万字的阅读量,非母语阅读体验,撰写读书报告,准备课堂讨论,“c刊”的科研考核指标,一封封的学术期刊退稿信,这一切都会产生天大的压力,一步步摧毁博士生的自信心,逐步让他们自己怀疑,并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学术研究很多中国的大学老师,愿意去韩国留学读博,便是考虑到去韩国读博压力没那么大,申请和毕业都相对容易,“速成式”,花费相对较少,性价比高。而解决博士生心理问题的根本,笔者认为,需要正视和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强大自己的内心,获得内心的成长。
不少中国高校教师赴韩读博,仅用12天便能修完全部课程。这种速成的全日制博士在韩国已发展成较为完整的产业市场,17万元左右的学费加上均价1.8万元的中介费,20万元不到就能买回一个博士学位。5月20日,韩国《东亚日报》发表社论“来韩留学拿速成博士学位,韩国恐成中国的‘学历工厂’”,抨击了中国高校教师赴韩修读博士学位仅用12天完成全部课程的现象。韩国《东亚日报》:赴韩留学拿速成博士学位,韩国恐成中国的“学历工厂”。韩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在韩留学生中,中国留学生占比高达48.2%(6.8537万人),其中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共计3636人,相比2013年的1906人几乎翻了一倍。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是持硕士文凭的中国高校在职教师。其中全州大学和圆光大学便是中国留学生大户。 1为啥这么多人赴韩读博?或许临近毕业季的缘故,这已经是博士生群体继翟天林学术不端、中科大博士失联之后,第三次登上了话题榜热搜。小编犹记得上一次的吐槽还停留在对论文答辩被导师批评的恐惧和怀疑自己能否顺利毕业的焦虑之中,不曾想有些人仅仅花了十几万去韩国镀金,短短的12天就省去了我们要熬几年的痛苦。在中国,高校对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数量有严格的硬性要求。以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为例,在就读博士期间,至少要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或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检索的刊物上发表(或录用)2篇与学位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这是在读博士进入学位答辩程序的必要前提。相比之下,在韩国花高价买来一个速成的全日制博士要简单得多。汉桥教育“2018年-2019年中国高校在职教师韩国读博士”项目显示,上课时间实行集中授课学期制,每年寒、暑假期安排上课;授课方式为集中面授形式,韩语授课,汉语翻译;最终,拿到的是全日制证书。这种“水博士”不仅修读起来很轻松,在博士课程和论文审核环节也存在不少违规操作。去年有韩国媒体爆出忠北大学面向中国大学讲师提供的博士项目把需要5个月才能学完的课程“压缩”成12天的课程,这样的博士学位显然有“水分”。忠北大学相关人士则表示:“来自中国的讲师大部分持有硕士学位。这些讲师平常在中国远程获得指导并在假期来韩国集中学习4周。法律层面上,这样的做法并没有问题。”韩国媒体报道忠北大学“速成”博士项目事实上忠北大学并非个例,早在2012年全州大学便首开先河,与中国河北省教育厅签订合约。2013年,全州大学开设特别班,第一年招募了7名仅持硕士学位的中国大学老师,此后每年均维持在7-8名的规模。与全州大学同属全罗北道地区的圆光大学,是中国博士留学生大户。截至2018年10月,共有150多名中国大学教师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同年,全北国立大学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欢迎仪式,欢迎来自中国11个大学的24名大学教师到校攻读博士学位,并将该项目命名为“龙项目”。这些韩国地方城市大学如此积极招收中国大学教师赴韩攻读博士学位的背后,是韩国低生育率所带来的生源危机。2017年韩国共有196家四年制大学、137所大专学院。其中约有1/5为公立学校,其余为私立学校。除了背靠三星的成均馆大学、倚赖斗山集团的中央大学等有强大财团支撑的少数私立大学,对于很多排名靠后的私立大学来说,生源成为他们的经营支柱。但低生育率却使韩国大学生源不足的局面雪上加霜,2017年韩国的平均生育率为1.05,排名全球最低,预计2021学年的学生实际入学人数,将比大学招生数少5.6万人。这类短期速成博士项目在韩国的火爆,给韩国大学带来收入的同时,中国讲师获得学位成功镀金,牵线的中介也有利可赚,“一举三得”。2乱象背后,“唯学历论”的反思2018年8月,中国驻韩大使馆向韩国教育部传递了“博士速成项目”存在的问题。之后,韩国教育部展开了调查,向忠北大学、启明大学、东方文化大学院等发了正式公文,要求这些大学严格管理学位。收到教育部公文后,忠北大学决定加强对该项目学生的要求,同时终止招新生。但韩国整顿高校加强管理的同时,我们也应反思,为何这些在职的教师会选择花高价来混个文凭?都说学习使人头秃。博士难读,但在学位“刚需”的中国,却不得不读。处于学位制度象牙塔尖上的博士学位,在与科研相关的“学术就业”领域有着天然的优势。而在博士扎堆出现的高等院校、医疗卫生等行业,“博士”也成为晋升和评职称的一项硬性条件。2017年杂志《Nature》对全世界5700多名博士萌新进行了调查,其中将近80%的受访者选择读博是为了课题研究和学术发展;10%的人希望未来在非学术界发展,而7%的人是出于工作需要。有人希望用艰苦的学术生涯换取卓越的学术能力;有人希望用博士学位作为求职路上更好的敲门砖。1978年我国开始招收博士生,2008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1993年到2003年,十年间中国博士招生增长率始终维持在20%左右。2017年,在校博士已达36万,当年招生人数也突破8万大关。2018年8月27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要继续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因此博士数量的持续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与政府宏观政策的驱动密不可分。当下博士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高端学术人才”,同时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博士学位人才”的需求。3花钱买来的文凭就能一劳永逸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尽管“博士”已成为求职的硬门槛,但老牌本科高校基本人满为患,新建本科高校博士师资储量逐渐增加,对博士的需求越来越小。1995年至2008年,进入高校任职的博士生比例从59.8%下降至46.1%,进入科研院所的博士生比例从16.9%下降至8.3%。此外,高校引入博士师资的门槛也水涨船高。一项对65所高校聘任博士人才的研究显示,有16.2%的高校对引进的博士生有第一学历歧视,要求必须为全日制统招本科;有8所学校要求引进的博士其本硕博专业必须相同或相近;约一半的新建高等院校要求引进的博士在40周岁以下;有14所高校对引进的博士的学术能力提出明确要求;有三所高校对引进的博士的毕业院校档次、导师名望提出要求,优先录取985与211类高校博士生。学术劳动力市场渐趋饱和,博士毕业生逐渐远离稳定的教育和基础科研职位,进入“非学术”就业市场,与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同台竞技、角逐一个饭碗。因此,学位可以速成,但人生没有速成的活法,本本分分做学术比什么都重要!新民眼工作室 杨欢图片 |网络图编辑 |顾莹颖 施雨原标题:12天、20万元就能拿韩国博士文凭?中国高校教师集体赴韩“补学位”引发关注
韩国《东亚日报》:来韩留学拿速成博士学位,韩国恐成中国的“学历工厂”“来韩留学拿速成博士学位,韩国恐成中国的‘学历工厂’。”5月20日,韩国三大报纸之一的《东亚日报》报道。中国是在韩留学生的最大来源国。韩国教育部1月13日公布的《2018教育基本统计》显示,2018年在韩留学生中,中国留学生占比达48.2%(6.8537万人)。其中,赴韩读博士的主要群体,是我国高校的在职教师。中国高校教师赴韩国攻读博士学位,怎么就让韩国恐慌了呢?在韩博士激增最近几年,来韩读博的中国人激增。韩国教育部5月19日公布的资料显示,2018年来韩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共计3636人,相比2013年的1906人几乎翻了一倍,而且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是持硕士文凭的中国大学教师。韩国全州大学这一现象最为明显。全州大学2012年首开先河,与中国河北省教育厅签订合约。2013年,全州大学开设特别班,第一年招募了7名仅持硕士学位的中国大学老师,此后每年均维持在7-8名的规模。与全州大学同属全罗北道地区的圆光大学,是中国博士留学生大户。截至2018年10月,共有150多名中国大学教师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同年,全北国立大学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欢迎仪式,欢迎来自中国11个大学的24名大学教师到校攻读博士学位,并将该项目命名为“龙项目”。以全州大学为代表的韩国地方城市大学,正积极招收中国大学教师来韩攻读博士学位。2018年9月,韩国《国民日报》《文化日报》等多家韩媒相继报道。与此同时,为了帮助中国大学教师适应留学生活,韩国各大学还采取了各项辅助措施。比如全州大学选定寄宿家庭,实行一对一帮扶;全北国立大学号召中国留学生为中国大学教师担任翻译。面对汹涌而来的中国留学生,韩国大学还开设了用中文授课的课程,或者起用有中文沟通能力的教授。然而,韩国部分大学举办的“博士速成课程”,被批有“卖学位”之嫌。2018年,一所地方大学被查出招来中国留学生读博后,安排他们在12天内修完一个学期的课程(通常需要4个月)而引发热议——韩国大学的文凭还能让人相信吗?速成博士生意经韩国地方大学积极吸引仅持硕士学位的中国大学教师赴韩攻读博士学位,以应对生源危机。“韩国大学为了争夺生源,确保财政收入,不惜沦为中国人的学历工厂”,《东亚日报》5月20日的社评指出。2017年韩国共有196家四年制大学、137所大专学院。其中约有1/5为公立学校,其余为私立学校。除了有强大财团支撑的少数私立大学,如背靠三星的成均馆大学、倚赖斗山集团的中央大学,对很多排名在中下游的私立大学来说,生源就是他们的经营支柱。由于生育率低导致韩国学生数量减少,韩国大学生源不足的局面雪上加霜。韩国2017年的平均生育率为1.05,排名全球最低,预计2021学年的学生实际入学人数,将比大学招生数少5.6万人。生源在减少,加上学费涨幅空间有限,导致一些地方城市大学,甚至是首都圈大学陷入招生难、财政状况捉襟见肘的局面。韩国政府预测,未来3年将预计有38所大学因招生困难而关门。于是,韩国大学提供了一种“买”博士的方法。AI财经社调查发现,赴韩读博已经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市场。17万元左右的学费加上均价1.8万元的中介费,20万元左右就能买到一个博士学位。中介敏锐地嗅出了商机。据汉桥教育“2018年-2019年中国高校在职教师韩国读博士”项目显示,上课时间实行集中授课学期制,每年寒、暑假期安排上课;授课方式为集中面授形式,韩语授课,汉语翻译;最终,拿到的是全日制证书。晋升必须是博士在韩国媒体批评韩国大学成为中国人学历工厂的同时,我国高校更需要反思。教师队伍中有多少海外高校毕业的博士,是我国高校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而且,为了提高这一指标,我国包括建设“双一流”高校在内的高校还出台了晋升正高级职称,必须有海外高校学习经历、博士学位的硬性规定。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中国大学教授共有163万人,其中只有40万人左右是博士学历。也就是说,75%以上都只有硕士及以下学历。这迫使只有硕士学位,或者之前没有出国留学经历的高校教师,必须想办法获得出国留学经历,最好是获得国外大学的博士学位。这种需求正好让一些苦于找不到生源、收入捉襟见肘的韩国大学看到希望,双方一拍即合。不少中国大学都有选派教师赴韩国攻读博士学位。3月1日,河北传媒学院为首批赴韩国读博教师举行欢送仪式;2月23日,张家口学院为首批赴韩国读博教师举行欢送仪式;2018年11月20日,廊坊师范学院发布了关于选派外国语学院教师赴韩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公示……难道,我国高校不知道速成的博士,对提高师资队伍质量没有任何好处吗?高校当然知道。熊丙奇指出,部分高校在乎的本来就不是以此提高教师质量,而是打造建设教师队伍的政绩。因此,熊丙奇认为,教育部门应加强对韩国大学授予博士文凭的认证,但更重要的是切实破除教师评价中的“唯学历论”、“唯帽子论”问题。2019年1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这“五唯”,是当前教育评价指挥棒方面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通知,决定在各有关高校开展“五唯”清理。4月19日,清华大学正式发布了《清华大学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克服学术评价中的“五唯”倾向。打破教师评价中的“唯学历论”,真正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才能更高地教育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教育部早就强调,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
“来韩留学拿速成博士学位,韩国恐成中国的‘学历工厂’。”5月20日,韩国三大报纸之一的《东亚日报》报道。中国是在韩留学生的最大来源国。韩国教育部1月13日公布的《2018教育基本统计》显示,2018年在韩留学生中,中国留学生占比达48.2%(6.8537万人)。其中,赴韩读博士的主要群体,是我国高校的在职教师。中国高校教师赴韩国攻读博士学位,怎么就让韩国恐慌了呢?在韩博士激增最近几年,来韩读博的中国人激增。韩国教育部5月19日公布的资料显示,2018年来韩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共计3636人,相比2013年的1906人几乎翻了一倍,而且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是持硕士文凭的中国大学教师。韩国全州大学这一现象最为明显。全州大学2012年首开先河,与中国河北省教育厅签订合约。2013年,全州大学开设特别班,第一年招募了7名仅持硕士学位的中国大学老师,此后每年均维持在7-8名的规模。与全州大学同属全罗北道地区的圆光大学,是中国博士留学生大户。截至2018年10月,共有150多名中国大学教师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同年,全北国立大学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欢迎仪式,欢迎来自中国11个大学的24名大学教师到校攻读博士学位,并将该项目命名为“龙项目”。以全州大学为代表的韩国地方城市大学,正积极招收中国大学教师来韩攻读博士学位。2018年9月,韩国《国民日报》《文化日报》等多家韩媒相继报道。与此同时,为了帮助中国大学教师适应留学生活,韩国各大学还采取了各项辅助措施。比如全州大学选定寄宿家庭,实行一对一帮扶;全北国立大学号召中国留学生为中国大学教师担任翻译。面对汹涌而来的中国留学生,韩国大学还开设了用中文授课的课程,或者起用有中文沟通能力的教授。然而,韩国部分大学举办的“博士速成课程”,被批有“卖学位”之嫌。2018年,一所地方大学被查出招来中国留学生读博后,安排他们在12天内修完一个学期的课程(通常需要4个月)而引发热议——韩国大学的文凭还能让人相信吗?速成博士生意经韩国地方大学积极吸引仅持硕士学位的中国大学教师赴韩攻读博士学位,以应对生源危机。“韩国大学为了争夺生源,确保财政收入,不惜沦为中国人的学历工厂”,《东亚日报》5月20日的社评指出。2017年韩国共有196家四年制大学、137所大专学院。其中约有1/5为公立学校,其余为私立学校。除了有强大财团支撑的少数私立大学,如背靠三星的成均馆大学、倚赖斗山集团的中央大学,对很多排名在中下游的私立大学来说,生源就是他们的经营支柱。由于生育率低导致韩国学生数量减少,韩国大学生源不足的局面雪上加霜。韩国2017年的平均生育率为1.05,排名全球最低,预计2021学年的学生实际入学人数,将比大学招生数少5.6万人。生源在减少,加上学费涨幅空间有限,导致一些地方城市大学,甚至是首都圈大学陷入招生难、财政状况捉襟见肘的局面。韩国政府预测,未来3年将预计有38所大学因招生困难而关门。于是,韩国大学提供了一种“买”博士的方法。AI财经社调查发现,赴韩读博已经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市场。17万元左右的学费加上均价1.8万元的中介费,20万元左右就能买到一个博士学位。中介敏锐地嗅出了商机。据汉桥教育“2018年-2019年中国高校在职教师韩国读博士”项目显示,上课时间实行集中授课学期制,每年寒、暑假期安排上课;授课方式为集中面授形式,韩语授课,汉语翻译;最终,拿到的是全日制证书。晋升必须是博士在韩国媒体批评韩国大学成为中国人学历工厂的同时,我国高校更需要反思。教师队伍中有多少海外高校毕业的博士,是我国高校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而且,为了提高这一指标,我国包括建设“双一流”高校在内的高校还出台了晋升正高级职称,必须有海外高校学习经历、博士学位的硬性规定。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中国大学教授共有163万人,其中只有40万人左右是博士学历。也就是说,75%以上都只有硕士及以下学历。这迫使只有硕士学位,或者之前没有出国留学经历的高校教师,必须想办法获得出国留学经历,最好是获得国外大学的博士学位。这种需求正好让一些苦于找不到生源、收入捉襟见肘的韩国大学看到希望,双方一拍即合。不少中国大学都有选派教师赴韩国攻读博士学位。3月1日,河北传媒学院为首批赴韩国读博教师举行欢送仪式;2月23日,张家口学院为首批赴韩国读博教师举行欢送仪式;2018年11月20日,廊坊师范学院发布了关于选派外国语学院教师赴韩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公示……难道,我国高校不知道速成的博士,对提高师资队伍质量没有任何好处吗?高校当然知道。熊丙奇指出,部分高校在乎的本来就不是以此提高教师质量,而是打造建设教师队伍的政绩。因此,熊丙奇认为,教育部门应加强对韩国大学授予博士文凭的认证,但更重要的是切实破除教师评价中的“唯学历论”、“唯帽子论”问题。2019年1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这“五唯”,是当前教育评价指挥棒方面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通知,决定在各有关高校开展“五唯”清理。4月19日,清华大学正式发布了《清华大学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克服学术评价中的“五唯”倾向。打破教师评价中的“唯学历论”,真正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才能更高地教育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教育部早就强调,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