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教育厅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公告,向社会公开我省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申报材料。根据这份公告,2020年我省共1所高校申报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2所高校申报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其中包括邯郸学院。下面为公告全文:截止2020年11月4日,河北全省共1所高校申报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2所高校申报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原有授权单位及拟新增授权单位共申报新增博士一级学科33个,博士专业学位点15个,硕士一级学科20个,硕士专业学位点57个。现我办将所有申报材料,通过河北省教育厅网站、河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网站向社会公开。公开时间:2020年11月5日—2020年11月9日,请审阅监督。我办将对上述材料进行以下核查:一、对申报资格进行核查;二、对申报的学位授权点是否符合申报基本条件进行核查;三、对填报内容是否真实、恰当进行核查。请对上述申报材料持有异议的单位及个人,于2020年11月9日前将书面反馈意见送达我办,我办将根据核查结果,确定正式申报单位及申报学位授权点名单,并再次予以公示。邮寄地址:石家庄市中山西路449号,省学位办收。联系电话:0311—66005221。河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2020年11月5日 来源:河北省教育厅【来源:观邯郸】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2019年,教育行业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冷热交替。这一年,教育行业整顿工作持续推进,相关政策陆续出台落地,线下线上全面开花。整治之下,前几年疯狂的资本市场开始回归理性,不合规机构要么整改,要么离开,整个行业开始回归教育本质,逐渐向合规迈进。作为一个逆经济周期的行业,教育更多的是与政策有着强关联。政策一端链接着不同的教育群体——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另一端链接着教育产业。政策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从学段而言,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均有重磅的改革意见出台,既关乎教育质量也关乎评价方式;从教育类别看,公办、民办,线上、线下,学历、非学历,普教、职教,学科教育、素质教育等均有涉及,引发行业关注;从教育主体看,学生、教师、管理者均有提及,吸引着国人的目光……“凡为过去,皆为序章。”新京报选取了2019年教育行业热度最高的10个关键词,与2019年作别,也为新的一年埋下期冀。1、教育APP治理进校APP治理的热度从2018年蔓延到整个2019年。教育信息化的加速,让APP成为了不少学校的教学辅助工具。与之同时,APP泛滥、平台垄断、强制使用等现象也开始涌现。儿童青少年电子产品使用已成为监管重点。教育部发文要求学校布置作业不得依赖电子产品,并出台首个国家层面规范教育App的文件,要求教育类手机软件将实行备案制度。为进校App设立准入门槛,是教育部门规范APP的第一步。设置准入许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严守底线的前提下为教育新业态发展留空间是APP治理的出发点。业内人士表示,监管的加强为APP进校划红线,也进一步净化教育APP的生态环境,利于行业蓬勃发展。目前,首批教育App备案名单出炉,共152个教育APP通过审核,覆盖课堂教学、课后练习、网校直播等多种类型。“白名单”只是为合法身份盖个戳,若想从梦想照进现实,还需要严格地落实并执行:建立教育移动应用的选用退出机制、负面清单和黑名单制度,按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2、高校“清退潮”2019年,国内高校迎来“清退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底,延边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高校对研究生进行了清退;中国人民大学、河北邯郸学院等也相继启动本科生清退工作。清退也在留学生群体中发生。前段时间,武汉大学清退181名不合格留学生登上热搜,清退的主要原因是部分留学生不按时注册、不按规定参加教育教学活动、学习成绩跟不上等。清退之举并非无章可循,从各大高校的学业管理规定,以及来自教育部的各种政策条文均可追溯。2019年初教育部印发文件,要求“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并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2019年10月,教育部再次亮明态度: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同时,严肃处理各类毕业设计(论文)学术中的不端行为,严格毕业要求,严把学位授予关,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过程监管制度。正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言,“‘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这种现象应该扭转。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对于不合格大学生进行清退,是大学施行“严进严出”的举措之一。多所高校的“清退”案例,不仅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对大学如何培养学生,也敲响了警钟。专家认为,高校“清退潮”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组合拳内容之一,未来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将更严格,想要顺利步入社会,先过大学“第一关”。3、职教高光时刻2019年2月,一纸“职教20条”下发,将职业教育推至聚光灯下。3月,“高职扩招”更是以高姿态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接下来,1+X证书制度改革、高职扩招百万、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启动双高计划评选、职教奖学金名额增加、多所高职升级为职业大学……利好政策蜂拥而至。截至岁末,《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开始公开征求意见,为2020年的职教开启一个未完待续的序章。长期以来,受社会对职业教育普遍歧视等多重因素影响,职业化教育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政策加持下,社会对职教的信任和信心正在复苏。但仍有一些损害信任的事件发生。例如校企合作升温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幺蛾子”,包括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违规收取所谓“培训”费等等。阴影之下容易滋生问题的产业链,仍在呼唤监管的清理和有效约束。另外,喊了多年的“校企融合”,仍旧在摸索完美融合的路径。仅有政策的“加持”远远不够,如何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解决人才供需“两张皮”的矛盾,将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关键。4、校外机构治理2019年已进入“后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时期,经过2018年“史上最严减负令”的“惊涛骇浪”,“黑白名单”常态监管机制已建立,用教育部长陈宝生的话说,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打的是“持久战”和“攻坚战”。2019年10月末,一篇名为《南京家长已疯》的文章刷屏,掀起一场全国各地家长的集体焦虑。事实上,在“高考”指挥棒之下,从2018年开始,任何一个地方性减负文件的出台,似乎都能频频挑动家长的神经。这个“结”的成因错综复杂。教育部给出的“药方”之一是,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强化素质教育导向,解决好指挥棒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减负。然而,庞大的机制调转航向仍需要更多时间。这场治理也在搅动线上线下k12学科培训市场。2019年,线上培训机构终于熬过了“山雨欲来”,等来了治理政策出台。政策要求,明确按照线下培训机构管理政策,同步规范线上教育培训机构。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从整体来看,政策对在线教育机构“比想象中宽松”。显然,对于培训机构来说,成本将大幅增加、收费周期要求对机构现金流造成一定影响,也对在线语培等部分细分赛道造成冲击。尤其是对实力不足、资源不足的中小型教育机构更是致命的打击。5、学前教育普惠2019年,幼教事业在“普惠”路上继续狂奔。继2018年11月幼教新规颁发以来,2019年1月,对于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启动,也成为幼教领域贯穿2019年一整年的主题。2019年11月14日,教育部公布,全国4万余城镇小区配套园中,存在问题的有1.84万所,其中移交不到位的有1.15万所。截至2019年10月11日,已完成整改任务的有6300余所,占总数的35%。移交工作有难啃的“硬骨头”。各地的补贴遵循“一园一议”原则,但不少在移交范畴的高端园正艰难求生。另外,高端园被改造为普惠园后,各项开支缩减,服务质量难以维持此前水准,也引发了与家长之间的纠纷。2018年幼教新规颁发,受此影响,2019年12月,遭遇政策众创的A股幼教上市公司威创股份宣布转让旗下可儿教育70%股权;2018年8月份提交招股书的尚德启智教育上市路漫漫,2019年2月剔除幼儿园资产后再次递表,然而在8再次失效,随后未再递交;红黄蓝教育继续亏损……而普惠是幼儿园的大势所趋,行业大洗牌势在必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求生、破局、转型,将成为难以绕过的话题。6、规范义务教育招生2019年年末,一则报道再次让“掐尖”招生引发舆论关注。这篇名为《“变味”的冬令营》,描述了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火爆的冬令营报名现场,每名学生冬令营收费6000元,报名号被家长一抢而空,并指出该校名为举办与升学无关的体验营,实则以冬令营形式“掐尖”招生。多年来,不少地方民办学校在招生过程中,提前组织名目多样的考试选拔违规招生,已不是新鲜事。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管理,国家有关部委每年都要三令五申。2019年,教育部曾先后下发文件,要求“严禁违规争抢生源、‘掐尖’招生、跨区域招生、超计划招生和提前招生”的现象。并提出,各地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实行公办民办同步招生,超过招生计划的要摇号录取,并在明年招生入学工作中全面落实到位。公办民办纳入统一管理为违规招生画出一道红线。但要治理“掐尖”问题,规范学校招生行为,出重拳问责学校,只是第一步。如何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改革评价制度、不唯分数论,不以升学率考核学校,教育的真正公平,任重而道远。7、素质教育提速在“应试教育”种种弊端呼之欲出的大背景下,2019年,素质教育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义务教育阶段改革意见中提到,注重加强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将作为学校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重点、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小学校应如何平衡素质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实际上,应试教育中本身也包含了素质能力,如学生学习能力、反应能力、抗压能力等,而素质教育的很多技能技巧也能够辅助学科知识学习。只是往往人们在实际中容易急功近利、非此即彼,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不难看出,此前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行动仅限于学科类课程,素质教育课程不在治理范围内。同时,在资本投资更加慎重理性的2019年,素质教育赛道仍然在一级市场保持了良好的活跃度。少儿编程、体育教育、创客教育、艺术教育……据多鲸资本发布的《2019上半年教育行业投融资报告》,素质教育投融资数量最多,达到50起。政策支持、技术落地、资本青睐,都给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种种迹象都释放了一个信号:素质教育即将驶入快车道。8、规范校外机构预付费“跑路”是2019年教育机构不可回避的关键词。这一年,大到韦博教育,小到沐奇亲子游泳,教育培训机构跑路的消息此起彼伏。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9年陷入危机或者“跑路”的机构已达十数家,涉及K12、留学、早幼教等多个赛道。“跑路”背后暗藏的退费难风。预付费一直是教育培训机构普遍采取的收费模式,当企业说走就走,最受影响的当属无辜的学生家长。如何为预付费立规,教育部早已释放信号——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并对线上培训机构做出了收费时长限制。也有部分省市出台细则。2019年12月,北京市教委发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付式消费管理细则》征求意见,对培训机构预付费的收费规则、服务合同、退费时限等作出规定。这其中,也不乏“钻政策空子”之举,如,给家长一个比较大折扣力度,要求预付费一年,但签四份合同;或者“买三赠N”打擦边球。说到底,教育行业是个慢行业,不能靠快钱“砸”出来。与其将经营风险全部转嫁给消费者,不如从自身做起,提升竞争力。9、中高考考纲取消2019年11月末,“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的消息上了热搜。不少学生和老师感到有些“懵”:这样岂不是整本书都成了重点?事实上,今年6月,国务院关于高中阶段教育改革意见中也提到,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课程标准本来就是教材编写、教学与考试评价的依据。政策本身要改变评价体系,让评价变得多元,让评价的权力由集中变得分散,避免以一个简单的大纲来决定教学和学习内容。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所说:“考试大纲的存在刺激了应试教育现象,导致学校‘考什么教什么’,取消考试大纲则可以实现‘教什么考什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执行结果与地方政府对政策的理解、统筹及考试命题能力有关,执行中可能存在的偏差也令不少人担忧。若执行存在偏差,可能会造成考试内容变得扑朔迷离,如果学校老师判别能力强会好一些,反之,可能会导致学生面临的挑战加大。所以,取消考纲意味着对于老师的要求更高,除了知识储备,也要求老师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能力,“首先老师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也许,政策的执行和个体的适应都需要一个过程。10、教育惩戒权落地关于“教育惩戒”,一直是教育、法律界的热词。老师是否有惩戒权?应如何行使?惩戒边界在哪?都值得探讨。在一些人眼里,惩戒往往跟体罚、变相体罚有着前千丝万缕的联系。外界的闻声色变以及对惩戒权的消极态度,一度造成老师“想管不敢管”的局面。2019年11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将教师惩戒方式分为一般惩戒、较重惩戒、严重惩戒、强制惩戒四个等级,并规定了禁止的惩戒方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教师惩戒权“交给”学校,规定学校应当依法制定、完善校规校纪,明确教师实施学生管理和教育惩戒的具体情形和规则。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文件的出台,是教育管理制度上的一个突破。然而,如何真正落实到位?还需要地方、学校结合实际需要,制定实施细则。使教师实施教育惩戒有条规可依、有可操作性。不仅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也避免教师滥用权力。毕竟,惩戒目的不是让学生向老师低头。新京报记者 冯琪 方怡君 校对 何燕
2019年,“清退”成了高校教育的热词。据媒体报道,2019年近30所高校共计清退1300多名硕博研究生,这些高校不乏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顶级高校。看着不时出现的高校清退不合格研究生的新闻,不少人拍手叫好,认为研究生培养“严进严出”将会成为常态。事实真的如此吗?2019年3月,广州大学清退72名研究生,由此拉开了各大高校清退不合格研究生的序幕。随后深圳大学、延边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近30所高校陆续清退一批不合格研究生,共计超过1300多人。除了研究生,不合格本科生也没有逃脱被清退的命运。在个人印象中最早对本科生开刀的是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将18名不合格本科生降为专科生的新闻。在2019年,河北邯郸学院、河北体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陆续清退了一批不合格本科生。虽然本科生阶段清退的事情比较少,但是退休学率在某些高校却是非常的高。2018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的退休学率都超过了10%。但是清退研究生真的能如大家所愿的那样让大学教育实现“严进严出”吗?个人不抱太大的希望,为什么呢?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研究生被清退的原因。在目前的大学系统的教育机制中并没有清退的硬性指标,各高校也是根据自己的标准来执行,但已经出现清退的高校基本都有一个重要原因:超过最高修学年限而未能毕业,这也是教育部明确规定可以予以退学处理的情形。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指出,对于未能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业的高校学生,学校可以作出退学处理。但是仅仅靠清退超过修学年限的学生就能实现研究生教育甚至是大学教育的“严出”吗?首先,“严出”并不是要一部分学生毕不了业,而是要让学生在付出努力达到课程要求后才可以毕业。也就是说学生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像现在有的大学生整天游戏、吃喝玩乐就能毕业的。其次,“严出”需要有更灵活、更人性化的课程设置以及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我们都知道大学专业是在高考后进入大学学习之前选择的,由于受到经历、眼界等的限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选到合适的专业。在进入大学学习后也许就会出现选择的专业并不适合的情况,这时就需要适当放开转专业的“口子”,让学生进入最适合的专业学习。当然,这个口子不能随意放开,否则又会产生不公平的问题。对于学生评价体系,说直白点最大多数人最关心的就是能否顺利毕业。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中,满足课程要求的学分以及必修课不挂科基本都能毕业,只要考试的成绩过关,毕业就没有多大问题。但是,这样的评价标准对以培养能力为主大学教育来说是不是太单一了?是否应该考虑加入综合实践等方面的能力的考查?不管怎么说,清退不合格研究生和本科生,至少已经迈出了大学教育“严出”的第一步,让“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成为了历史,就凭这点,也值得我们点赞。对于高校清退学生,你怎么看?欢迎交流!
11月3日,河北省邯郸市政府在人民网回复网友“关于邯郸高等教育发展建议”时称,邯郸市正在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拟积极引进知名高校建立分校,继续扩大当地高校规模。今年7月,前述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建议称,在国家异地办分校收紧的情况下,唐山市引进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的经验可以应用到河北其它地市。“河北邯郸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只有三所本科院校。”该网友认为,当地研究生教育发展明显落后,河北工程大学与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签订了合作协定,邯郸学院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也有合作协议,“市委、市政府可以在这一基础上可以尝试引进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试办研究生院”。11月3日,邯郸市政府对此回复称,近年来,邯郸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一是将高等教育抓提升,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学院开展学位授权单位建设列入了市政府重点工作。同时,今年邯郸市新建了两所高职高专院校,目前已投入使用。二是不断提高邯郸学院发展水平。邯郸学院正在积极为发展研究生教育储备资源,已开展筹备申硕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从启动申硕工作以来,先后出台了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硕士授权单位建设规划、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管理办法等,成立了申硕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申硕办,划拨专项资金,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三是邯郸市正在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拟将积极引进知名高校,在邯郸建立分校,继续扩大当地高校规模;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力度,有计划地引进一批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物、高端人才、学术团队和一大批具有先进水平的优秀教师;继续深化现有合作,提高办学水平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加强与名校的合作,开展并提升研究生教育,充实邯郸市高校现有办学内涵,为下一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奠定基础。(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邯郸学院学校发展历史学校办学历史始于1905年成立的邯郸县初级师范学堂,1982年升格为邯郸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定名为邯郸学院2019年邯郸学院专接本招生计划2019年河北专接本邯郸学院招生计划学校强势专业邯郸学院前身为师范类院校,师范类的专业相对来说属于它的优势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汉语国际教育、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就业一般本科院校,可以从事自己的专业或者回自己的老家县城当一名老师还是可以的。作者:河北专接本指导老师 郭虎
2021年,教育部批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1个。其中,河北省中外合作办学4个。河北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21年河北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邯郸2个。分别是:河北工程大学(邯郸)与爱尔兰唐道克理工学院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邯郸学院(邯郸)与波兰华沙生态与管理大学合作举办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北农业大学与德国马格德堡-施滕达尔学院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北医科大学与爱尔兰国立戈尔韦大学合作举办基础医学专业(再生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希望河北的教育不仅高中有自己的特色,大学也能有自己的特色!
培小优今年我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扩招至2.14万人,普通高校专升本计划扩招至2.8万人。原计划河北专接本招生人数为1.4万人,如今扩招至2.8万,扩招人数增长一倍。目前关于最新的扩招政策还未公布,相信近期应该会出炉,扩招人数既定,2020届接本考生终于可以暂时稳住了。接下来,我们来深度解析一下关于专接本扩招信息的具体内容。01.扩招的方式扩招就是增加录取人数,而增加录取人数的方式有:1、降低录取分数线;2、尽量过线录取;3、重新报考,增加报考人数。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第1、2种方式是通过提高录取率来达到增加录取人数;第3种方式是通过增加报考人数来达到增加录取人数,这种情况下录取率不会大幅度提高。02.大概率会重新开启报名系统目前重报或补报的消息并没有官方的确认,所以我们不能下定论。但这个重新报考的可能性并不是说没有,因为这也是扩招的一个方式。相信过不了几天河北省教育厅会出具体的通知同时提醒未报名的同学时刻关注培优专接本公众号动态,不要错过这次从天而降的机会。03.录取率会不会成倍增加2020年河北专接本在去年12月份报名结束后,预测报考人数大约在7万左右。如果进行补报名的话,那么,报考人数将直奔10万!就业压力那么大,这段时间扩招的新闻闹的沸沸扬扬,超过10万也是有可能的,换谁谁不想凑个扩招机会的热闹呢?显而易见,录取率并不会因扩招而成倍增加,但是一直在准备专接本复习备考的小伙伴们录取的概率肯定会增加,因为你们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坚持下去,定会成功哦。04.增加招生院校2020年河北专接本招生院校为33所,消化掉2.8万人有点难度,所以增加招生院校也成了最好的方式。河北本科院校全部启动专接本招生也是值得期待的。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一类院校的招生,势必带给2020考生更多选择。河北本科层次高校汇总一类院校(16所):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地质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防灾科技学院、华北科技学院。二类院校(21所):河北金融学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承德医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邢台学院、廊坊师范学院、唐山师范学院、河北体育学院、石家庄学院、保定学院、衡水学院、唐山学院、河北北方学院、邯郸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沧州师范学院、河北中医学院、张家口学院、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民办院校(8所):燕京理工学院、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科技学院、河北美术学院、河北外国语学院、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河北东方学院、保定理工学院独立学院(15所):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小伙伴们可以在下方留言,更希望哪些院校扩招呢?可以和培小优一块讨论哦。
从本科转专科,到延期毕业,再到直接清退,大学“严出”再升级。日前,河北邯郸学院官网发布公告称,因休学或修业时间过长等原因,该校决定一次性清退75名大学生。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汤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大学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期,一定的淘汰机制是完全必要的。”严出升级最近一年来,高校处理学业不合格的大学生,手段越来越“狠”。成绩不过关,毕业老大难。2018年,云南大学共有4119名毕业生,有220人因为学分未修满等原因,无法按时毕业。侥幸毕业的大学生,拿到手的却是大专文凭。华中科技大学2018届有18名学生,因为学分不达标,从羡煞人的985本科,转成了专科毕业。然而,跟直接清退比起来,之前高校的处理手段还算留点情面。不久前,中国新闻周刊统计了着手清退研究生的10所高校,发现至少500名研究生遭到清退或正面临清退风险,其中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了退学处理。如今,大学生亦不能幸免,河北邯郸学院决定一次性清退75名大学生。梳理清退名单会发现,在“超出最长修业年限”的学生中,有4名学生于2010年入学,至今仍未达到结业条件。如今,大学生想躺着上完大学,不存在的。2018年6月21日,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发话了: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应该扭转。2018年10月17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表示,适度增加学生不能按时毕业是应该的,本科生有一定的淘汰率也是必然。淘汰阻力事实上,我国大学生的淘汰率并不高。教育部在2011年指出,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学生中因各种原因退学人数占在校生数平均每学年仅为0.75%,即100个大学生里淘汰不了一个。清华、复旦、中科大等被誉为“最难毕业”的一流名校,淘汰率也并不令人咋舌。根据博雅数据库整理的名校2017年休学率数据,退学率最高的是国科大(12.7%)、复旦大学(12.1%),清华为7.6%,北大为4.2%,中科大仅为3.4%,退学率低的如东南大学、哈工大、南开,均低于3%,其中南开仅0.9%。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汤敏跟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我们小学中学的淘汰机制非常严格,到了大学反而进了保险箱,这正好是逆着人类发展规律的。”我国高校的淘汰率为何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主要原因是我国还实行计划招生、计划培养、计划管理、计划授予文凭制度。熊丙奇解释,如果一名学生被退学,想继续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那么只能重新参加高考。这样一来,退学对学生的影响就很大,学校也就不太愿意淘汰学生。相比之下,美国本科院校的淘汰率,超出想象。根据美国学生信息中心NSC的调查,NSC追踪了2011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以确定有多少人能在六年内获得学位证。结果发现,12%的学生尚未完成大学学业仍注册在读,31%的学生辍学。势在必行教育要面向未来。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超过50%,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汤敏认为,随着国力越来越强,我们跟在别人后头的领域越来越少,更多需要我们进行创新,即任正非说的要进入无人区。汤敏说,“进入无人区的时候,最终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对人才若没有淘汰机制,对我们国家对我们民族的发展都会有所影响。”那么,大学淘汰率在多大的范围内是合理的呢?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认为,高等教育要朝着“宽进严出”的方向努力,好的大学有20%、30%的退学率都是正常的。汤敏认为,“淘汰比例现在不能过高。”而且,淘汰要有一个过渡期。毕竟,大学里轻松学习的思想,是在很长时间里形成的。毋庸置疑的是,淘汰部分大学生势在必行,如何能让学生、家长接受这个事实呢?汤敏跟中国新闻周刊提出了三点改革方向。首先,淘汰是怎么个淘汰法,规矩怎么定?“这个可以各个学校自己来处理。当然,很多的规矩可能还是得由教育部进行顶层设计。”其次,所谓的淘汰,要看我们怎样来定义。“一定是劝退、回家?还是留级,多学一点儿?应该既有淘汰机制,同时也有更灵活的学习机制。”再者,淘汰本身也得跟我们的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大学重学术研究成果,带来轻视教学投入的问题,尤其是本科教学。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学校不算真正的淘汰啊,到了社会才是。
每天上午9点准时打开电脑,登录招聘网站,仔细筛选符合预期的岗位并投递简历……这是邯郸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许洋瑞最近的生活常态。如果没有这场疫情,他此时已经返回学校,向导师请教毕业论文,并为参加校园招聘做准备,争取在毕业来临前拿到offer。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许洋瑞找工作的计划,对于本该在“金三银四”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这无疑是一场意料之外的考验。据统计,河北2020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9万人,同比增加3.1万人,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为了确保招聘工作顺利开展,日前,河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强化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举措的通知》,要求强化信息服务,实现网络招聘活动全覆盖,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云求职”助就业3月31日,邯郸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邯郸市教育局、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启动“2020年邯郸市大学生春季网络招聘会”活动,实现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截至3月27日,共有153家企业参加招聘会,提供招聘岗位357个,招聘人数6300余人,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4家,上市公司24家,国企单位14家,平台浏览量达20万次。“来招聘的企业都是学校和主办方审核筛选过的,会比较放心。时间安排上比较灵活,不需要到处跑就能完成面试了,而且心理压力也小一些。”这段时间,许洋瑞通过参加市大学生春季网络招聘会,已经筛选出几家心仪的公司。鲍梦迪是邯郸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有过实习经历的她,本打算年后拿着自己挣到的第一桶金和同学一起创业,这个计划因疫情的关系暂且搁置。可喜的是,前几天她也在市大学生春季网络招聘会上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薪资待遇4000—5000元,我觉得还不错。”她告诉邯报融媒体记者,虽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视频面试,但面试官还是与其进行了长达30分钟的面试交流,既介绍双方基本情况,也沟通企业文化、理念等就业核心问题。河北工程大学与智联招聘联合举办的“‘千校万岗·就业有位来’河北工程大学2020届毕业生空中双选会”线上招聘活动近日正式启动,这是该校自3月以来,举办的第三场线上双选会活动。今年,河北工程大学2020届毕业生共计7965人,其中毕业专科708人,本科6479人,研究生778人。在春季线上双选会,共有719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18000余个;4282人次参会,投递简历17632份。河北工程大学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主任王超说,相比于线下招聘,线上招聘实时更新信息、随时查看企业状况和需求情况、随时投递简历、随时线上面试,学生求职成本低,企业招聘成本也低。同时,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给了更多企业参会的机会,也给了毕业生更多的选择。“云指导”促就业“刚开始时,突如其来的疫情和网上招聘新形式让我对‘春招’心里没底。但是,学校老师第一时间就给了我许多的简历修改和就业指导建议,让处在就业迷茫期的自己有了方向。上月中旬,我已经和荣盛地产总部达成签约意向了!”河北工程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20届毕业生白宇高兴地接受了邯报融媒体记者的采访。面对疫情给毕业生就业造成的特殊困难,河北工程大学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特意为毕业生准备了“简历制作”“面试中的12种高级错误”等一系列网络就业指导讲座和免费职业测评。学校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推送招聘信息,另一方面利用“我在校园”APP定向对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并根据反馈信息不断调整、优化线上招聘活动。年后,邯郸学院在学校就业服务网和招生就业办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致用人单位的一封信》和《致邯郸学院2020毕业生的一封信》,介绍学校疫情防控期间校园招聘活动的方式方法,与用人单位采取电子邮件、网络视频等方式开展简历投递和笔试面试。同时,利用学校就业信息网、就业工作QQ群等渠道向毕业生线上发布各类招聘信息。面对受疫情影响的求职计划,邯郸学院招生就业办负责人介绍,学校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开展线上就业工作,及时调整学校双选会工作安排,开启线上双选、空中宣讲、视频面试、微信精准推送等多形式的线上就业指导模式。希望毕业生树立信心,要习惯每天定时浏览就业信息网和各种公众号,学会根据企业的需求情况适当调整自己的预期。“云招聘”稳就业随着企业逐渐复工复产,参会企业对优秀人才有大量需求。“从3月15日起,我们每天通过网络开展招聘。面试分为综合、专业面试两轮。”河北北方铸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朱经理介绍,“目前我们已面试200多个场次,筛选了500多份简历。”截至目前,河北北方铸业有限公司通过线上招聘与50多名高校应届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招聘岗位涉及机械类、材料类。合肥一家大型企业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谭先生认为,线上视频面试确实会受到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如频繁掉线,学生不熟悉平台,紧张表达磕磕巴巴……高校可以借机给学生加强这方面的技能学习。“受网络影响,在面试时如果平台出现卡顿很容易影响求职者的表现和面试官的判断,大家要提前调试好设备,积极与面试官互动。”北京瑞达恒建筑咨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负责人王经理给毕业生提出了几点“云面试”的注意事项,“大家一定要在求职前对企业做足功课,不要海投,要对想要从事的行业有所了解;视频面试要注意个人形象,切忌上半身西装下半身睡裤,事先做好功课,面试环境要安静……”邯报融媒体记者 郝雨
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高考招生工作的变革与创新河北省部分高校代表专家谈高考招生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有关专家与部分高校代表在会上畅所欲言。为深入探讨我省高校在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招生对策,研究如何深化改革和创新高考招生模式,5月26日,在河北报业大厦召开河北省高校高考招生工作研讨会,主题为新时代高校招生工作创新与变革。本次研讨会作为河北日报服务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专项活动,邀请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有关专家与部分高校代表一道,共同围绕我省高考有关政策、高校招生模式、人才培养、高校招生宣传方式创新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从2014年开始的上海、浙江及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两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的实施情况来看,此次高考综合改革对高中教育教学组织模式将产生重大影响,学生自主选择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走班制”分层教学、综合素质评价等新的教育评价方式对普通高中的师资储备、教学场地、经费投入、仪器设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高考改革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普通高校招生选拔体系,有利于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发生严重偏科,也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创造条件。改革后录取模式的变化,意味着高校招生结果更多地取决于学科专业的内涵建设和综合实力,而不再是以地域或学校品牌为考生报考的重要参考依据。高校招生工作面临新挑战,不仅要转变和创新招生宣传模式、前置招生宣传时间、提高专业培养人才的竞争力,更要积极主动地深入高中,参与到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去。参考改革试点省市可以发现,高考综合改革有三个特点:一是文理不再分科。二是高考录取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综合评价方案,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择优录取的招生录取机制。三是录取模式从过去的多梯队、多批次录取转变为合并批次录取,从学校优先转变为专业优先。一个专业就是一个志愿,调剂志愿成为历史,录取模式指向性更为明确。会上,有关专家及部分高校招生代表围绕高考改革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建议和设想:省创新教育学会专家陈国磊研究员表示,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正在积极稳妥推进。在多次赴上海、浙江等省市走访高中的过程中发现,高中阶段的文理不分科和学业水平考试,将使考生的选考科目与高校专业的对应关系越来越紧密。通过高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让考生及早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有更精准的把握,同时以“两依据,一参考”为核心综合评价标准,加大“一参考”的权重,采取多元化录取的招生录取方式。随着高考综合改革进程的推进,无论是主管部门,还是高校或高中,应重新审视“选择能力”的提升,着力解决制衡高校招生和人才培养的难题。河北工业大学参会代表提到,学校至今已创办115年,是河北省唯一一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已入选河北省“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学校及“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现地处天津。近年来,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三个学科领域分别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近年来,随着招生方式变化和宣传媒体的选择,高校的招生宣传应逐步向具有传播力强、展现形式直观、投放人群精准特点的移动端新媒体转移;要把关于高校专业的宣传时间前移,以创建生源基地等形式为纽带,通过与高中各年级的对接,进行“播种、浇水、结果”;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高校应尽大限度地放开转专业的限制,根据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进行择优选拔。燕山大学参会代表表示,学校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四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目前机械和材料相关专业优势明显。改革后高考录取方式即专业(类)+学校的变化,将倒逼高校专业进行调整,同时招生方式也要有所变化。高校要用环环相扣、全员招生的思维看待招生工作,让更多部门和人员参与进来;同时招生宣传要进行内涵挖掘和外延扩展,把招生宣传的内容从宣传学校转变为宣传专业,让各专业教师积极主动“走出去”,进高中、进课堂,组织科普讲座、人文大讲堂等多种方式让考生在高中阶段提前对所学专业进行更为透彻的了解,进而激发学习和报考的兴趣。河北大学参会代表提出,学校自1921年建校至今,已发展成为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河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河北省属重点骨干大学。目前中文、历史、新闻、教育、哲学、经济、物理、化学、生物等一批重点学科优势突出。高考改革的实施,必将对高校专业的调整产生较强的冲击,优势专业定会受到热捧,而冷门专业也将面临生源不足的困境。这表示高校专业要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及时调整,一些专业必将因竞争力不足或社会需求差而被“大浪淘沙”,这是高校与社会发展相互选择的结果。所以高校招生工作更应加强重视,与各专业所对应的人才培养和就业环节串联起来,实现“招生-培养-就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河北师范大学参会代表介绍,学校是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高校,至今已有116年的发展历史和光荣的办学传统。化学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优势专业众多。近年来,学校主动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专业定位,凝练专业特色,着力将学科优势转化为招生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一是学校强化市场意识,加强对专业人才需求趋势的调查研究,以一流学科为参照,对专业存量评估、整合和优化,健全专业预警、退出和动态调整机制,将本科招生专业数量控制在合理规模。专业布局日趋合理,专业结构更加优化。二是在“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专业自由转出、审核转入”改革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大一新生在两学期期末均有机会自主选择自己的专业(艺术类学生除外)。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打破了学科界限,有利于交叉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河北师范大学参会代表强调,“做活做强应用类专业,做精做优教师教育类专业,做特做强艺体类专业,促进更多的专业丰富内涵,凝练特色,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学校持续深化专业建设、不断适应新高考改革的发展目标。河北医科大学参会代表表示,学校前身是1894年在天津创办的北洋医学堂。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优秀医学教育传统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省部委共建高校,专业特色非常突出,24个普通本科专业中有8个品牌特色专业,其中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为国家级;医学影像学、药物制剂、中西医临床医学、法医学为省级。高考综合改革实施后,录取模式随之变化,一些冷门专业必然因报考人数少而出现招生困难的现象,这就要求高校加强这些专业的配套硬件、师资和综合实力。由于医学类专业的特殊性,高校需根据实际班容量划定拟转专业的学生数量,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申请和调整。另外,为较为冷门的专业配套就业岗位和实习基地,也不乏是一种化解专业报考冷门的方法。河北科技大学参会代表谈到,2013年学校被列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省属重点高校,2016年入选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二层次高校,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多科性骨干大学。随着高考改革进程的推进,一是在招生宣传方面,招生宣传的展现形式、内容和媒体平台的选择原则要以“学校优先”转变为“学校结合专业”。宣传不到位的专业因不被考生所了解,招生可能会出现生源不足。二是在招生队伍建设方面,在原来以招生部门为主的基础上,适当吸收部分专业教师,着重介绍大学专业设置及专业知识,实现招生宣传工作常态化;三是在招生效果方面,招生工作重心应放在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上来,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才是确保招生质量的长久之计。四是在高中与高校教育对接方面,平时不仅要主动加强与中学沟通交流的机会,还要通过创建优秀生源基地、举办中学校长论坛、专家讲师团进中学讲授生涯规划课等不同形式的沟通平台,共享信息,加强互动,让中学生更多地了解高校,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河北经贸大学参会代表提出,学校拥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所多学科财经类大学,河北省属重点骨干大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一批优势学科实力超群。面对新高考改革,高校招生部门一是要扩展功能,将招生与专业教学、就业相结合,有利于专业的综合评价和长足发展。二是加强招生功能建设,把招生工作专业化、招生宣传常态化、招生队伍扩大化,尽快适应高考改革所带来的变化。三是构建合理有序的招生秩序。高考即将到来,提醒广大家长和考生要对所报考专业的课程内容和就业前景充分了解,不要依据固有的经验和惯性思维去选择学校或专业,从而导致考生认知与专业培养实际脱节。华北理工大学参会代表提到,学校是以工、医为主,多科性协调发展,具有多层次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省部共建高校、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冶金工程为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矿业工程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为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高考改革不断推进的大环境下,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面对专业+学校的报考方式,学院积极调整专业结构,根据社会需求及发展趋势调整专业招生计划。在招生宣传方式上不断创新,举办了高校高中对接峰会;全员动员,让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到招生宣传中来等,实现高校、高中、考生共赢。石家庄铁道大学参会代表表示,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现为河北省属重点骨干大学、省部共建高校,2016年被列为我省重点支持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目前学校在隧道施工新技术及环境控制、国防交通应急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大型结构健康诊断、TBM掘进技术、交通环境与安全工程、虚拟现实技术等研究方向独具特色。新高考改革对招生宣传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迫使高校的宣传推广不仅仅是高校招生部门的工作,更应提高各专业教师和专家队伍对专业宣传的重视程度,将招生宣传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在工作中与招生部门积极配合、主动出击;前移和拉长宣传时间,通过主动对接,把专业引导课前置到高中阶段;运用主流媒体平台及社会各界宣传力量的共同参与,从专业办学特色的角度吸引考生关注和从而选择高校。河北中医学院参会代表谈到,学校始建于1958年,建校60年来,培养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在内的数万名中医药人才。学校现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高考录取方式即专业(类)+学校的变化,使高校招生宣传方式也要有所改变。学院目前在邯郸二中以建设“中医药文化展馆”为试点,把各专业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体现“既是教师又是医者”的双重功能,既要广播传播又要积极传承,多种方式让考生在高中阶段早知道、早接触、早参与到医学专业,进而激发报考、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邯郸学院参会代表指出,高考改革给高校专业建设、考生择校选专业等方面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高招的宣传策略也应随之合理调整。一是要把宣传学校和宣传专业相结合。以学院为例,既要凸显学校近些年在教学、评估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又要对特殊教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太极、汉语言文学等优势、特色专业予以重点宣传。二是要做好考试后、录取前的政策宣讲工作。高校要与教育部门、高中协同开展高考录取政策的集中宣讲,为考生搭建了解政策、择选专业、规划学业的平台。三是考生自身也要注意及时掌握高考改革后的各类新动态。一方面要根据自己所处的分数段和自身特长来择选专业,另一方面要提前了解志愿填报的知识和方法,对于高考改革以后报考流程尤其要理解透彻,报考时才能科学精准。河北传媒学院参会代表提到,学院始建于2000年,2007年升本,2009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2015年被确定为河北省本科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目前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艺术设计类、中/外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特色明显。在高考改革形势下,学院积极加强内涵建设,强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积极融入文化及相关产业,构建了一批特色和优势专业,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培养,锤炼服务社会本领,提升学校育人质量,进一步丰富学校业已形成的“把学生推到舞台上,把舞台搭在社会上”的办学特色,初步走出“学、练、干、创一条线”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新形势下的招生和录取模式。燕京理工学院参会代表介绍,学院前身为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2005年开始招生,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2015年成为河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6年入选河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院位于北京东燕郊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距离北京天安门38公里,具有很强的地域优势。目前学院通过多种方式全力解决学生考研、出国和就业三条出路,社会反响良好。学校每年河北省内本科招生计划4000余人,涉及到普通文理、美术统考、传媒校考等多学科、近40个专业。作为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民办高校,学院多年来一直本着为考生提供优质报考服务的招生模式,生源数量和质量连年上升,但是去年在高考改革省市由于考生志愿填报选择性的增加,被动地将学院排次靠后,导致浪费了教育资源和招生计划。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重心要放在如何更好地宣传推介专业和学校,如何为考生提供更加周到和详尽的报考服务,是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参会代表提到,学院成立于2005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东方学院专业特色明显、发展势头迅猛,办学成果卓著,社会反响热烈。目前学院在校生近1.5万人,毕业生近2.5万人。学院以立德树人、坚持党建、强化思政的办学理念和原则,创建了“铸魂抓纲”“东方精神”“双禁四无”等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管理模式。高校生存靠生源,生源好坏靠招生,面对高考改革,高校招生工作将有以下变化:一是减轻了招生录取工作量,却增加了招生工作难度。专业+学校的录取模式相当于把“学校投档”和“专业录取”合并成了一个环节。由于取消了专业调剂,学校的弱势专业缺乏竞争力,录取难度增加。二是专业冷热会更明显。专业+学校的录取特点是不分批次、平行投档。各高校的专业录取分数线取代了高校录取分数线,势必出现专业冷热不均的现象,从而导致学校冷门专业的招生计划难以完成或生源质量下降,这就迫使高校加强各专业的内涵建设,提高各专业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同时减少冷门专业的招生计划或撤销。三是在招生宣传时由原来的优先宣传学校而转变到宣传专业,使广大考生及时了解各专业的学习课程和职业前景,更能贴合自身实际和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参会代表表示,学院建于1950年,前身为铁道兵工程学院财务材料系,现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和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院以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建设一流专业群为引领,立足河北,面向行业,积极对接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服务铁道运输、城市轨道交通和现代服务产业等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5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学院先后与石家庄地铁、深圳地铁、青岛地铁等多家企业开展订单合作。近3年来,组建了44个订单班,订单学生2054人,订单企业和订单班数逐年增加,学生上学即就业,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促进了学生高质量就业,推动了学院的发展,满足了企业用人需求。学院办学凸现“四高”特点:一是就业与专业对口率高。二是到国有企业与世界五百强企业就业率高。三是毕业生薪酬待遇高。四是就业满意度高,促使招生形势向好,生源质量不断攀升。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参会代表谈到,学院创建于1956年9月,是交通部在全国最早创办的六所公路工程学校之一,现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奖单位,作为河北省唯一一所海陆空交通特色鲜明的公办高职院校,近年来,学院全面构建海陆空交通类专业为主体,财经与管理、电气与信息类专业为两翼,土木、汽车、运管、电信、经管、轨道、航海七系61个专业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形成了陆桥强、汽车精、航海特、物流优、轨道新的交通特色。学院的高职单招工作得利于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的快速发展,适应了学院深厚的交通特色行业背景。自2017年开始,单招已成为很多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的重心。近年来,随着市场化人才需求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学院陆续设置、调整了可以主动适应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专业,招生人数在高职院校中连年位居榜首。今年上半年,河北建设勘察研究院、中铁十二局、招商银行、北京航空公司、济南铁路局、石家庄地铁、今麦郎等知名单位纷至沓来,毕业生就业率再创新高。高考改革同单招一样,需要通过主流媒体的有效引导,让更多的家长和考生对此认知,尽快得到社会的理解和认同。